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八
卷十八 第 1a 页 WYG1210-047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待制集卷

十八      元 柳贯 撰
 

 题跋
   跋郑宣抚手简
此资政宣抚郑公七帖予四十年前常见之舅家陵云
山房今虽重复装潢而工不善事固以仅存为可喜而
尤以易坏为可忧矣初绍兴八年胡忠简公以枢密院
编修官疏论秦桧王伦孙近可斩桧大怒命临安府遣
卷十八 第 1b 页 WYG1210-0472d.png
卒械送昭州将置之死所公为台諌与同列勾龙如渊
李谊共救解之而秘书省正字范如圭敕令所删定官
方畴亦为言之吏部侍郎晏敦复遂得监昭州盐仓至
十年公以礼部侍郎为桧陈善后之策七事岂非鉴救
胡之失而欲弥缝其意者乎又岂非外示协顺而内实
尽夫忠规之益者乎第一帖所云叨冒今来差遣正谓
是已曾侍郎开字天游由礼部守婺先是开与桧论和
议忤旨遂有是命开惧后祻辞甚力改提举江州太平
卷十八 第 2a 页 WYG1210-0473a.png
观盖未尝至婺也李泰发即庄简公光正以绍兴八年
入参大政明年十二月罢以殿中侍御史何铸劾其狂
悖故也二公皆桧所深嫉则第二帖固公在台端时所
遗无疑公以绍兴十一年出宣谕川陜明年五月就命
为川陜宣抚副使至则于阶成州营田抵秦州界凡三
千馀顷岁收粟十八万斛十五年奏减成都府路对籴
米三分之一及本司激赏钱二十五万缗十七年奏减
两川米脚钱三十二万缗激赏绢二万匹免创增酒钱
卷十八 第 2b 页 WYG1210-0473b.png
三万四千缗六月又奏减科敷虚额钱岁二百八十五
万缗则第四帖所谓辛酉一出遂蒙寄委及缘此已与
蜀人减科需二百万缗特言所减科敷虚额夫岂过哉
公自绍兴十一年入蜀至十七年六月罢證以第五帖
跨涉六载之说则未罢先一年也义荣待制兄谓默成
先生潘公绍兴八年潘公以中书舍人摄起居郎庭叱
向子諲与俱罢归闲里中遂不复起季诚必潘氏兄弟
后一帖当与潘公所云似闻道貌清臞正以通候于公
卷十八 第 3a 页 WYG1210-0473c.png
福庆潘公坟寺名也与公居相迩潘公省墓每必过公
以是知之盖公当秦桧主和柄国之日虽未尝过为岸
异以取憎疾亦未尝翕訾为同以自陷于其党中然则
桧之所以抑公至死而不悔者正所以伸公于天下后
世者也翰墨之存谊烈昭然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又曰君子所履小人所视予盖三复是诗而有感焉
   跋晏右司撰冲素处士郑绮墓铭
右郑处士墓铭一通盖宋晏穆所作穆字宣明本蜀人
卷十八 第 3b 页 WYG1210-0473d.png
后寓居衡湘中有文行与左丞相周公必大为文章交
所著有知非集行于世隆山季公伯强为作墓表谓穆
卒于淳祐九年闰二月丁巳以处士卒后岁月较之铭
正作于是年岂其临绝之辞耶嘉熙四年五月六日赵
与勤以朝请大夫来知婺州当年八月磨勘即转朝议
大夫今尚云朝请则行状乃六七月间所作无疑龟山
杨公时每称薛会通持已甚可畏虽泰山之势不可屈
临财甚介人有馈纸百番者不见会通委而去直追至
卷十八 第 4a 页 WYG1210-0474a.png
百里外还之会通大观字也先人泗州府君从兰溪得
春秋群疑辨二卷题云浦阳长乐朱恮撰后有石陵倪
朴跋语谓恮之为人无以考其详倪距朱未百年已如
此今则不可复知矣观其所述大槩本尊王发微铭序
谓其师大观祖泰山孙氏要亦有所据依矣处士七世
孙钦近至宗人景仁处究理家牒并得此文以归盖镌
石时所拓本也鼠蠹之馀几欲堙废钦遂装潢成卷请
予题甚急予方从容饮即就案疏与之第恨老懒不能
卷十八 第 4b 页 WYG1210-0474b.png
多记考覈未精审耳足吾之所不足尚望继予而执笔
者焉
   题杨仲弘序祖浩然求母事苏文忠公同时有朱寿昌尝为郎已乃弃其官行求母
四方后竟得之同州文忠实为赋诗且识其刺血写经
礼佛忏悔事至今寿昌赖之以传然谈者或诿诸福
报而不知母子天性固求无不获也吾友仲弘甫序祖
生谓大似寿昌亦知言矣乎予则以为生母子相失兵
卷十八 第 5a 页 WYG1210-0474c.png
间垂三十年当是时寇孽作连旁近县铙鼓所经族驱
群撩是岂一姓其能免死刀锧脱身囚𨽻复为民妻已
甚幸矣顾瓯闽崖峤半万里黄口稚儿亦何觊其有立
而卒致我以归也哉然则生母子所遇之时与生所以
求之之意视寿昌益艰险矣虽微写经忏悔而积诚之
至天弗违之况同性乎福报之来庸讵止是而已   记旧本春秋纂例后
右陆文通先生春秋纂例十卷平阳府所刋本末有识
卷十八 第 5b 页 WYG1210-0474d.png
云泰和三年五月十三日秉文置其装标犹用宋绍圣
间故门状纸盖金仕宦家物也延祐三年贯客京师而
得之校其中阙亡三十一纸从朋友假善本手书完装
缀成帙先生之学其于春秋粹矣春秋言本三家公谷
主释经左主载事由汉立学宫师资殊指故时时弹刺
以相高言之哤而道之裂也唐啖赵氏作始析同辨异
有义有例明三家之要归示一王之矩则其道粲然矣
先生尝承赵学著其所闻为书曰纂例微旨辨疑此其
卷十八 第 6a 页 WYG1210-0475a.png
一也贯将读而绎之益求二书以卒业焉天既开予以
例安知一书不踵为余有耶盖私窃喜之按金章宗之
十一年改元泰和其三年则癸亥岁也于时北学称赵
闲闲公秉文即公名知为赵氏所藏无疑后癸亥七年
章宗复土中原瘅于兵又二十五年而金亡矣是书免
于灰残躏灭以万毁一存于壁藏瓿覆之馀传阅几姓
几室而至于余逆而计之亦一百一十六年物也况今
无板本岂不尤可珍也哉得书后二年八月廿五日解
卷十八 第 6b 页 WYG1210-0475b.png
梁柳贯记
   跋松雪翁重画陵阳牟公所作脱靴返棹二图
宋自端平初士气渐已萎薾董卢一二阉寺实为之兆
或者惩其既弊而深扼之不知覆车之道犹一迹也原
始要终之论君子盖勿少贷焉故端明殿学士陵阳牟
公时在西掖棘棘有言未几以姑孰太守章去国承望
风旨以媒孽公短者方如蜂猬公审知之作高力士为
太白脱靴黄太史罢郡返棹二图且自为赞当是时公
卷十八 第 7a 页 WYG1210-0475c.png
之气固已高揖李黄而与之肩视一二熏腐直蛇蜮耳
就使沉香亭乐府承天院塔记足以为吾诟病虽朝夜
郎夕道曾何伤哉至德绍圣而后为何如公之先见
不可及矣悲夫后端平八十五年苍龙庚申冬十月四
日柳贯书松雪翁重画二图后
   题东莱先生手书送张孟远序
吕成公自其再世始居婺婺为余里记童时从诸父
人行道公履和秉悫与人居冲然也方唐与政陈同甫
卷十八 第 7b 页 WYG1210-0475d.png
以文词相高气震厉无旁公在其间截如巨障莫有能
闯之者久而二公未尝不惬于其顺而同于其义也张
孟远公同年进士由太末过公公序以酢其勤谓仆方
自毒其底滞得孟远之超轶绝出则窒通而狭广其庶
几乎余意孟远亦明㒞人哉即公而归必有不与唐陈
同病者矣序诚仓华之药也清苑杨君祥尝主处州遂
昌簿得公手书此序余客燕见之诗曰维桑与梓必恭
敬止况斯文之未泯而典型之具在言之乌可已也东
卷十八 第 8a 页 WYG1210-0476a.png
阳柳贯书
   跋高安蔡辅之家藏其五世祖仲舒赐第告
宋制赐进士第命中书行词其书敕乡贡进士姓某
南省第一人也此高安蔡中允景祐五年赐告曰石扬
休者会稽新昌人至御史中丞卒国史载允言行详焉
诸孙字子重朱文公尝称其学诗书之泽盖与蔡氏
相为演漾今去之三百年想其一时科目之盛而人材
之懿则此告之存真如宝龟之遗世其声休犹足动人
卷十八 第 8b 页 WYG1210-0476b.png
可玩而不可亵也
   题天野飞云编
客有携杂诗赋一编示余其识天野飞云而不著撰人
名氏余读未终矍然曰是咀澹而厌华幽光而凄韵其
多得于骚家之性者欤何言之甚似也夫积阴之气为
云凝郁氛散茫洋太空忽不知其所如云非能以自神
也凡其所以神者风乘之耳彼见其历九天为一野渺
谁冯而谁翼将以为陟升皇而睨赫戏也耶抑以为超
卷十八 第 9a 页 WYG1210-0476c.png
无为而邻泰初也耶然则诗殄而骚萌肇于屈宋而成
于扬马岂独求之声而合哉客为我溯寥廓而重讯天
野之飞云还有以启我则骚家之苗裔庶其在是矣夫
   跋吴越国命官墨制
右富韬守中吴军苏州长洲县令制署云天福三年七
月日而年月日与衔幅叠用吴越国印按天福晋高祖
所纪元以世考之钱文穆下元瓘未卒之三年也韬以
摄丞知县事稍进秩守县令虽其一时一国之制然武
卷十八 第 9b 页 WYG1210-0476d.png
肃王始受梁封为吴越国王唐庄宗入洛乃赐玉册金
印则此所用印是已夫受其封爵专制两镇用其印章
自署官属何名为僭哉世或传落星石制书有宝正年
号谓吴越亦尝称帝改元而五代史独不载之世家予
窃意镠之建国受命于梁梁亡无所于属则改元而系
之吴越者有不得已焉唐既锡册遂一用其正朔至崎
岖航海纳贡中朝以保有其民使之完富安乐盖三世
四王皦如一日是宜子孙绳绳食其忠顺之报于无已
卷十八 第 10a 页 WYG1210-0477a.png
也秦汉而来每命一官辄刻印使佩之其章绶率有差
等隋唐军兴始用板授后易以告身又有墨制大抵趋
于便矣吴越以墨制命官史既阙书而苏于三吴之壤
为中前唐后宋第因姑苏名州岂当时以为巨镇尝升
军额统州若县而地志亦遗之欤欧阳公序集古录谓
可以正史传之阙缪者此也此制流传几姓而王之裔
孙昌化主簿君适得之诚一家之镇宝哉
   题赵明仲所藏姚子敬书高彦敬尚书绝句诗
卷十八 第 10b 页 WYG1210-0477b.png
   后
高公彦敬画入能品故其诗神超韵胜如王摩诘在辋
川庄李伯时泊皖口舟中思与境会脱口成章自有一
种奇秀之气人见其出藩入从而不知其游戏人间直
其寓耳姚子敬所书绝句十馀皆昔所逮见公诗之佳
岂止是哉京城有隐者何得之曩与公及鲜于伯机同
学为诗年近八十而终尝作诗题公墨竹亦萧爽可喜
因明仲好尚不群手录遗之或可并寘箧衍中也
卷十八 第 11a 页 WYG1210-0477c.png
   题北还诸诗卷后
贯念归既切方次前诗卷轴间留为山中故实属被命
考试进士上京抵冒寒冱千里驿行风凌雪厉志念艰
窘回想旧游盖不啻鼎鱼之思沫而蓼虫之语甘也间
谂之翰林修撰杨君廷镇以为苏李后上下数千年诗
人赋客未必能以此时深涉此土今吾徒驱驰使事单
操寸管以分剖铢黍于经术词艺之门非皇灵广被文
轨混同亦安能自与于斯哉故鞭疲曳之馀窃为诗
卷十八 第 11b 页 WYG1210-0477d.png
一二以赋物写景然抒吾怀之耿耿而闵吾生之孑孑
情在其中矣传曰声成文谓之音若声与文则吾不知
之也泰定元年正月十一日贯自题
   跋虞司业撰岭北行省左右司郎中苏公墓碑
   文
自予游京窃从廷臣知边事者一二言和林城其地沃
衍河流左右灌输宜杂植黍麦故时屯田遗迹及居人
井臼往往而在盖阴山大漠益南数千里控扼形势此
卷十八 第 12a 页 WYG1210-0478a.png
为雄要大德中边庭尝一扰矣亡几天子为辍右丞相
顺德忠献王出涖其省事至则息兵劳农修传置通货
财而先是王所遗留屯青海帅臣张某亦以其田功来
上未踰年士气民情安全如初王薨而张遄遄死屯耕
事即废虽重臣踵接率蹈故常无复长虑后忧迨关陜
变起仓猝驰溃卒数十百骑闯门来责军实则上下颠
踣失措兵民相顾几无所系属赖皇灵震烜寻自引去
而讹言屡惊犹越月踰时方大雪塞野饥人狼籍道上
卷十八 第 12b 页 WYG1210-0478b.png
赵郡苏公时以左右司郎中始至即白发仓实计口予
食以哺之又下急符趣北境转输益募商人高估入粟
充其储峙缝纫调齐穷智毕力一年而端绪见二年而
品式具满三年而民庶乐遂人忘其艰郎御史行边者
还言治状朝廷辄加慰勉方以代往迟公归用之而公
之精力已疲耗于是甫及京遂卒盖和林城国家始以
宣慰使治其处于后建省常选勋戚大臣以镇重之至
郎吏亦优秩假宠其劳效灼灼则或阶之以践枢要然
卷十八 第 13a 页 WYG1210-0478c.png
十数年来道路间可指称者不过自王以及公岂非以
其时之所遭而易为功欤予见当今藩府望僚持文墨
议论以与其长相上下每轨于盛气不得展布甚则挫
辱诟骂出危语中伤之者皆是也以公敏裕肃给独能
谋行政施较著若是其所树立有足动人矣使公幸当
王时策边防利害一一为王陈之必能精训练备耕战
三二年中计称海之粟足支并塞数岁之食然后扬声
以畅天威将薄海以北无不向风詟服岂有黑子著面
卷十八 第 13b 页 WYG1210-0478d.png
之足虑哉得其人而或失其时天下之事皆若是而已
予读公墓隧之碑而知其述作之意公所历官其设施
无一不可书者和林之事纪载独详此则史氏特书之
例也夫事以显诸文文以实诸事虞君之为是辞固以
公之制行于古无戾其业盛则其言丰其理直则其法
备不有得于今必有得于后矣然予区区表而出之则
以其不尽于用者为公悲而以其狃于晏安者为世戒
因予言而兴起于斯文今不敢必其无人焉耳泰定元
卷十八 第 14a 页 WYG1210-0479a.png
年十二月廿八日东阳柳贯识
   鲁国王文定公家传后题
自绍兴和议成而在廷在野讳于言兵养安忘耻至隆
兴内禅则已二十年所矣寿皇始志未尝一日不在中
原奈何淮江荆襄之师出辄败衄尚敢望其闯巩洛而
窥恒卫也哉淳熙初年鲁公时以翰林学士次对极陈
自治之策其要在携持法守观衅俟隙今未可以轻浅
动也于是首当帝念即日除签书枢密院事寻由同知
卷十八 第 14b 页 WYG1210-0479b.png
进使遂代赵魏公为右丞相又代梁郑公为左丞相寿
皇任相其专且久者独公前后凡历十四年乃罢帝既
亲履成败益知矫轻警惰之言为有味一时收揽众正
申饬边防将以汔就安疆之势大抵多公发之也论者
以为强干弱枝似矣而祖宗遗大投艰之意为何如是
不知古之君子其谋人之国者纠事制变有本有末而
先后利钝初不暇计龙川陈同甫三书五论非不朗烈
俊快然要其成效则亦书生无用之空谈而已天下之
卷十八 第 15a 页 WYG1210-0479c.png
事盖必审之而后知体之而后实有所得以庭坚不祀
之论律之则公之此心固与诸葛孔明王导祖逖者同
谅矣不然何为子孙绳绳至于今而未坠也藐予晚出
幸尝早从乡长老游窃识公事一二备官京师而公之
曾孙新瑞安州判官文彪字君采赴调适来出公家传
因诵所闻系之卷末识其大者而小者不能夺是在吾
君采充之何如耳泰定二年二月十又五日太常博士
柳贯敬题
卷十八 第 15b 页 WYG1210-0479d.png
   跋唐李德裕手题王维辋川图
唐诗辞之盛至杜子美兼合比兴驰突骚雅前无与让
然方驾齐轨独以予李太白而尤高孟浩然王摩诘之
作后人谓清诗秀句为知言是不单论其辞矣摩诘本
太原人其别墅在京兆府蓝田县南辋川口即宋之问
庄丘壑邃美既擅名关辅而又得道友裴迪相与吟啸
其中盖去尚书右丞在乾元以后冲襟旷度放寄林泉
物岂能婴拂之哉子美有解闷绝句十二首其一谓摩
卷十八 第 16a 页 WYG1210-0480a.png
诘其一谓浩然浩然隐襄阳鹿门山终身不仕子美独
高是二人而惜其不得见之当是大历初元索居夔州
时则凝碧管弦之恨正有以深亮其心与上疏请释房
琯先后一机耳见世之以瓶汲畚积为高深窃负讥评
之柄以幸售其媢疾之私者为不足道也旧传摩诘作
辋川图好事者遂多临仿此卷有李文饶题尾又有诸
镇节度使印纸墨亦近古文饶在唐为再世相家异时
牛李之祸萌于褊而成于忌以子美槩之抑宏远矣予
卷十八 第 16b 页 WYG1210-0480b.png
尝有观画之法以为以画求诗不若以诗求画家有辋
川集每每喜为人诵之今京师尘土中忽见此图为之
慨想无已然子亦岂偏爱古人者哉
   跋鲜于伯几与仇彦中小帖
异时论至元间中州人物极盛由去金亡未远而宋之
故老遗民往往多在方车书大同弓旌四出蔽遮江淮
无复限制风流文献盖交相景慕惟恐不得一日睹也
故游仕于南而最爱钱塘山水者予及识其五人焉曰
卷十八 第 17a 页 WYG1210-0480c.png
李仲芳高彦敬梁贡父鲜于伯几郭佑之仲芳敬彦兴
至时作竹石林峦伯几行草书入能品贡父佑之与三
君俱嗜吟喜鉴定法书名画古器物而吴越之士因之
引重亦数人彦中廉访公还自南闽尝为伯几留连旬
月时赵子昂解齐州归吴兴颇亦来从诸君宴集予虽
不及接廉访公而闻其鼓琴自度曲时时变声作古调
能使诸君满饮径醉亦燕蓟间一奇哉又数年仲芳以
行御史台照磨官先死而佑之出为宣府判官伯几得
卷十八 第 17b 页 WYG1210-0480d.png
太常寺典簿亦死廉访公居高邮疾病舁医扬州死彦
敬晚登朝至刑部尚书守大名贡父以集贤为学士子
昂自翰林承旨乞身归皆得年后死离合存亡其不可
复计者如是而钱塘人至今传诧诸君以为是于吾土
有缘然则文士相从之乐殆亦造物者之所深靳虽欲
累取迭致得乎予官京师特克绅公之子监察御史公哲
出伯几此帖而子昂实题其后企音徽之遂远怅文会
之寂寥志其盛以悲其衰邻笛有声予时掩耳而避之
卷十八 第 18a 页 WYG1210-0481a.png

   跋陈庆甫所藏鲜于伯几书自作饮酒诗
鲜于公面带河朔伟气每酒酣骜放吟诗作字奇态横
生此饮酒诸诗尤旷迈可喜遇其得意往往为人诵之
予亦尚窃识其一二盖庆甫掾浙东公为都曹其将去
官则大德三年也又二年而公亡矣公在时其书人已
贵重况今后之二十年馀明珠拱璧果何足珍惜哉
   题秋池楼观图
卷十八 第 18b 页 WYG1210-0481b.png
四十年前予见抗越间故侯邸第有此景耳今皆化为
茂草荒墟而画图形似宛然在目盛衰之变何可复计
予盖不及其盛时况后于予者哉   书文集贤撰欧阳复初父墓志后
论季宋人物世称丞相信公之节之义而信公之学盖
出于欧阳氏欧阳氏有曰巽斋先生者当穆陵时侍讲
禁中最为江文忠公所知庐陵人至今家有其书庐陵
之学大抵欧阳氏之学也国子进士字致远于先生为
卷十八 第 19a 页 WYG1210-0481c.png
从子是尝与信公友善集贤君所志宜得其实然不知
致远之名犹及附见信公家集否乎世学之重复初其
慎之哉
   跋欧阳文忠公墨迹
此六一公集古录中元结撰阳华岩铭跋尾也结诚好
奇矣所以汲汲于奇者岂亦有矫而然结何可及哉公
之此论不宁为结千百世而下为人为文皆当取法于
斯焉抑好奇而不失乎正结之为结公固知之他人不
卷十八 第 19b 页 WYG1210-0481d.png
知也
   题杨文节公手书学箴后
庐陵文节公始登朝时盖与新安文公并召学术词章
要有同者然以庐陵之光㒞亮洁新安之博硕粹精俱
足以上当阜陵特达之知矣此学箴九十六字是文节
遗墨新淦曾贯之携以示予予谓敬斋箴实此箴之目
而此箴又敬斋箴之凡也惟得九方皋相马法者可以
审其同哉
卷十八 第 20a 页 WYG1210-0482a.png
   跋江陵项平甫为李文定公作盘居诗
项平甫先生初仕为会稽教官时吕成公解太夫人服
来越省伯舅曾公爱其才荐之文公文公遂器许之由
是登朱张氏之门其书见丽泽集中平甫世居括自其
先人始家江陵而括之坟墓至今存焉后以言官胡纮
尝出力攻文公羞与同乡里秪称江陵学本经谊披根
摘叶必极蕴奥计其辈行当在李文定公之前盖文公
守南康文定昉从之游二公同出异流宜其交相引重
卷十八 第 20b 页 WYG1210-0482b.png
不置也文定庐山人作书院建昌取公择尚书白石庵
山房旧名寓之而盘居者文定晏娭之所平甫赋诗六
章题云为盘居主人李敬子作所谓宝峰之阴云居之
阳其地去书院应不远一时文献之盛绰有乾淳遗懿
下是则茫然矣宜黄李敬心曩以建昌郡文学摄承山
房祠事因览平甫之诗而有得于文定之所以自乐者
归亦扁其斋盘居粹乎尚德之意哉敬心早志于道今
翰林学士临川先生屡称之文字间临川论经少许可
卷十八 第 21a 页 WYG1210-0482c.png
独深味平甫之言敬心之取之抑其尊闻行知者欤然
则戴琼弁玉簪而曳霞衣月裳人之望君者如是而渐
以中止屯以正行君之自得乃如彼何哉非审夫时物
之情者殆未能终悉之也敬心索余言系诗后姑槩叙

   自题钟陵藁后
余寄钟陵三年无吏议之恇怯有拙者之逍遥每情至
景会往往托诸吟讽以自识其窃禄之幸随其所得辄
卷十八 第 21b 页 WYG1210-0482d.png
亦次之藁卷揆诸风人之优柔赋客之微婉岂能希其
千一哉临川学者危太朴谓余有一日之长赢粮屝
忽肯来贶留连旬馀请出余卷而诵之乃独有会于心
手抄以实归橐言将置之云林山房以与厌尝嗜古者
共之然余之诗出于余心宣于余口无隽味以悦人无
鸿声以惊俗上不足以企乎古下不足以贻诸今不过
如嵇康之听锻阮孚之着屐以足吾之所好而已太朴
之取之也其与余有同乎有不同乎余一不能知之也
卷十八 第 22a 页 WYG1210-0483a.png
余山中人旦夕受代东归以是诗置诸山中则林猿野
鹤其将有以亮之矣
   跋新建龙泽书院本末
当胡文定公与其子致堂先生留馆龙泽山中正绍兴
初议弃地讲和时也其假辞春秋著王伯内外之略君
臣父子之伦以窃附于复雠之谊今其书列在学宫则
是龙泽山中一草一木犹能知公措辞之严而执义之
正也而况故老袭传汉南州高士徐孺子亦尝读书其
卷十八 第 22b 页 WYG1210-0483b.png
地先贤轨躅宛然未泯而可忽哉里佳士熊若明能兴
其景行之思割已田以荐祀事贤矣曼硕内翰又能倡
诸乐善之友身任买地建祠之责岂不尤贤乎藐兹晚
出滥竽劝学敢三诵缁衣之章以庶几乎闻风于千载
之下而有以窥伊阙渊源之所自在此而不在彼也
   跋谷平李氏家谱
谷平李氏始唐历宋迨今天历改元之明年藉谱以见
者十九世盖西平第七子观察江西卒葬宜春子孙因
卷十八 第 23a 页 WYG1210-0483c.png
留居而谷平之祖上距西平七世并谱见十九世为二
十五世矣西平薨背在德宗贞元九年其岁癸酉阅五
百五十二年而得今已已夫固远哉以五百五十二年
之久而更二十五世之蕃其嗣胤支庶有源有委可考
不诬则以谱存焉耳谱为明宗收族而作者也使道散
俗媮之馀知礼之家又不为之立谱画系以联属之则
仁义之根株既磔而孝弟之条肄愈𢦤世变日下将不
止如涂人而已此家之有谱所以为防范人心之一物
卷十八 第 23b 页 WYG1210-0483d.png
而世固鲜能灼然知之也今谷平此谱之存由其积累
之有自而维持之有人李氏其知是意则虽更阅二十
五世而至于千百何剩乎予是以具论之
   题江矶图卷后
此江矶图淮阴龚圣予先生所作余初见先生钱塘
东年已七十馀疏髯秀眉颀身逸气如古图画中仙人
剑客时时为好事者吟诗作书画韵度冲远往往出寻
常笔墨畦町之外时余稚齿方出游诸公间虽不敢牵
卷十八 第 24a 页 WYG1210-0484a.png
率先生为之而心实企慕焉此图为弁阳周公谨作公
谨故家多蓄法书名画先生之死盖后公谨数年而公
谨之子孙今尽弃其所藏余在燕尝见其三四暨来豫
章见集古录蒋洪仲家今又从盱江周道益见此图然
不知此尤物何以能无胫翼而飞行至是耶钱塘故都
未及百年风流文物扫地尽矣独其书画之所存犹可
想见其彷佛此固重夫揽古者之一慨云尔
   跋朱文公与马会叔尚书二帖
卷十八 第 24b 页 WYG1210-0484b.png
右徽文公手书二帖淳熙礼部尚书马公从曾孙莹彦
珍所藏文公与尚书同朝有交游之谊前一帖谓时论
一变朝士多不自安所幸已在山中误恩又得丐免似
可少安然事不可料正恐亦难自保此正免南康辞江
东转运副使归武夷山居时所遗后一帖谓举子仓今
岁不免自为受输又谓此间岁支三四百石而仓息仅
及其半若得检照旧例支除本钱乘此冬收籴数百石
更三两年当无阙乏之患也此必除知漳州上任后所
卷十八 第 25a 页 WYG1210-0484c.png
遗盖时尚书公为福建安抚知福州漳其属郡公至漳
知其事弊欲稍为疏理故有是请耳于以见前辈士大
夫出处进退之间不惟沉几先识足以表世而忧国爱
民之意尤恳恳如也子澄则静春先生刘氏其讳清之
前帖言其始病而后帖遂悼其死又以见两公笃夫交
友之谊死生以之亦岂今人所可企及哉所谓时论之
变何世无之在朝在野顾其自处何如耳故家文献虽
远犹存因揽遗墨为之降叹辄书其后而归之
卷十八 第 25b 页 WYG1210-0484d.png
   跋朱张吕三先生手帖
当三先生之学行于东南之时小人或公肆诋欺而诚
合志孚尤不为无人盖宋三百年阳消阴长之候肇于
熙丰成于建绍而极于泰禧之间上虞李庄简公则尤
为咸阳所深嫉者也直徽猷阁潘公德鄜以默成先生
犹子婿庄简家而与三先生问学切劘文公尝志其墓
谓曾觌贫贱时尝以诗文见及贵绝不与通使人来致
殷勤亦辄不报其自信为何如此卷三帖曰提刑中大
卷十八 第 26a 页 WYG1210-0485a.png
者德鄜也德鄜以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改湖南提点刑
狱公事故帖中首及湖南诸郡窘阙与修复石鼓诸事
舍人公集序谓默成也今见公集中曰文潜文授者庄
简二子也宣公帖去都督府书写机直文字持母夫人
丧时所遣成公帖亦居曾夫人禫服时作也今观三帖
隐忧世故砥砺学业蔼然君子之言是岂与随世殄灭
者并哉帖今为馀姚徐氏家物徐氏而能闻风兴起则
亦岂不得为君子之徒也欤
卷十八 第 26b 页 WYG1210-0485b.png
   跋司马温公修通鉴草
馀姚徐氏藏司马文正公即范忠宣手帖修通鉴藁
纸凡四百五十三字无一笔作草则其忠信诚悫根于
其中者可知己永昌元年其岁壬午晋元帝即位之五
年也自正月王敦将作乱至十二月慕容孰入零支而
还每事第书发端一二字或四五字其下则以云云摄
之校今通鉴是年所书凡目时有异同此或初藁而后
更删定之欤始公辟官置局前后汉则刘贡父自三国
卷十八 第 27a 页 WYG1210-0485c.png
七朝而隋则刘道原唐讫五代则范淳父至于削繁举
要必经公手乃定此永昌一年事公不以属道原而手
自起草何欤然则文正忠宣之手泽所存犹足企想元
祐一时际会之盛岂固以翰墨争长为可传哉
   跋韩魏公手帖此魏国忠献公手帖末用安阳病叟印识所书名上笔
意方严俨然弁冕绅韠之容其心术之所形固足以强
本朝而壮国势矣公八世孙性字明善定为答欧阳文
卷十八 第 27b 页 WYG1210-0485d.png
忠公书盖文忠以治平四年自政府出知亳明年移青
又明年有太原之命坚辞不受遂改蔡以太子少师致
其仕忠献时亦自陕再易镇乡部文忠薨于熙宁五年
忠献薨于八年于是熙宁之政浸非治平之旧而宣靖
之祸已芽蘖于其间然则忠献之料其必辞而喜其遂
请有以见爱人以德之真而前辈所为固若是呜呼是
足以观世变矣
   跋郑资政雪竹赋
卷十八 第 28a 页 WYG1210-0486a.png
昔予舅郑公子有保爱其先世故物如宝玉大弓罔
失坠念先正资政公所作雪竹赋真迹不可复得则求
名手象雪竹于卷复请里中前辈用行草籀体杂书是
赋其后予三十年前见之公家陵云山房今病耗十忘
八九恍袖简之未亡如白水之再见为之惊泫杂喜把
玩不能释手盖自公下地家之所藏皆云散鸟灭而此
卷乃独赖其犹子子叔得不为他姓之所餍夺意北山
之灵在所护持使先正之高风劲节因是弗泯犹足以
卷十八 第 28b 页 WYG1210-0486b.png
为后人凭藉之地不然一纸墨之微亦安能傲兀世变
而独存哉此赋资政公未遇时作观其负荷奋起之辞
既有以信夫平生事业之著至于积羽将沉泥涂可拔
则晚节窜斥流离之祸又已兆见于斯使当时媮合苟
容之念一萌于心则絺绘云月雕镂冰玉祗以取嗤来
世虽孝子慈孙欲为之抆拭以盖往愆谁其信之此士
大夫所以砥身砺行常不敢后也叶公昌父小草出入
章草羲献之间潘公希声行书全仿颜徐迹其词翰风
卷十八 第 29a 页 WYG1210-0486c.png
流犹足想见承平故家文物之懿谓予知有管仲晏子
则予岂齐人而已
   跋家中所藏文公帖
予家旧藏文公答文叔明府一帖语真意切当为门人
高第之宰于近邑者发也所云辛幼安过此极谈佳政
与诸朋友书不谋同辞者虽即其实而赞之固所以深
致策励之意也学欲其成已而成物使夫学道爱人之
训讲之不素则虽有是心而倒行逆施民有不被其惠
卷十八 第 29b 页 WYG1210-0486d.png
者矣然则所贵乎游于大人君子之门而望其渐摩成
就之益者盖在此也幼安济南辛稼轩于时必为本路
监司而考之文公集中及门之士字文叔者五人帖既
不著氏名亦莫之能定矣然以端叔嫂后来已安乐未
也之语而推之则集中五人独潘文叔有兄弟曰端叔
赫叔此或潘文叔未可知也帖中亦及斯远叔谨按集
有与徐斯远周叔谨往复书问今何从考质其是非姑
窃记之呜呼予生也后年运而往学绝教乖文献不足
卷十八 第 30a 页 WYG1210-0487a.png
徵矣若是数贤文公尝所推重宜传而不传今将于何
而證之耶昔者夫子之杞之宋而忧形于言其有以也
夫其有以也夫   跋夏敬仲八咏赋序
昔予从乡先生学为文得八咏赋序而观之以为理明
义庄辞全韵胜必如是而后可以言文欲蹈其绳矩袭
其步骤尝试为之而才劣笔弱终莫能近信钜文杰制
之在天地间如福物异瑞要不可多见而屡得之也其
卷十八 第 30b 页 WYG1210-0487b.png
后借书故家始见二赋而其序篇则固宣义郎致仕夏
公敬仲先生之所作公登庆元丙辰进士甲科一为安
庆军节度推官遂致其事其学出于东莱成公孟子曰
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言非难言
而有其实为难耳夫其立言之正发理之真则持之以
游于大人君子之门虽等之游夏吾何歉乎哉公之六
世孙逄庆从予游录得此序并其二告为卷请为后题
宋制甲科第一人注签书节度判官第二至第五注莭
卷十八 第 31a 页 WYG1210-0487c.png
度推官掌书记五人自为一等故告中云谨件夏明诚
等五人庆元二年右丞相则京文忠公镗参知政事则
谢惠正公深甫何公澹此渡江后极盛之时于时吾乡
耆硕俊乂参立朝野各以文辞义理相高以有儒先为
之表厉也今去之未二百年耇老沦亡文献扫地而尽
若予之衰惰犹及与闻前修庄论之一二而旋顾后来
何其继猷踵武之甚稀也每一思念为之凛然因逄庆
请题而并及之亦庶乎其有闻风而兴起焉者至正元
卷十八 第 31b 页 WYG1210-0487d.png
年辛巳夏闰五月九日柳贯病间书 
 
 
 
 
 
 待制集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