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六
卷十六 第 1a 页 WYG0157-045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经筌卷十六    宋 赵鹏飞 撰
   哀公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继正
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
 天下之事势倚势以有立者不若治内以自保蔡蕞
 尔小邦世服于楚以一朝之忿绝楚而与吴倚其方
卷十六 第 1b 页 WYG0157-0455b.png
 张之势以败楚于柏举一战入郢楚几不祀使吴之
 势常若阖闾之彊则蔡可以久安携李之役吴见败
 于越吴子兵伤继之以死蔡何恃哉此楚昭所以不
 能无报于蔡以楚之彊而蔡之小重以陈随许之师
 合而围蔡蔡亦几亡非楚之虐蔡自取之也故明年
 遂迁于州来以避之使蔡能自治忍小忿以事大国
 不至是也楚子伐中国而无贬辞责在蔡尔随自僖
 二十一年一见于经及是始复见者微弱臣服于楚
卷十六 第 2a 页 WYG0157-0456a.png
 也许为郑所灭至是再见者楚封之也
鼷鼠食郊牛改卜牛
夏四月辛巳郊
 义同定十五年
秋齐侯卫侯伐晋
 齐之谋晋久矣定九年次于五氏十三年次于垂葭
 十四年会于牵至是始能一伐晋亦何为哉谋一伐
 晋而图回几二十载使景公出而修桓公之业伐楚
卷十六 第 2b 页 WYG0157-0456b.png
 尊周以盟诸侯于两河之间则非数十百年不能济
 矣所谓俟河之清者乎彼区区髦而崛彊欲求诸侯
 吾窃叹其不自量也且一伐晋何益于齐哉彼盖以
 伯统在晋晋屈则诸侯来归矣且晋世出而宗诸侯
 岂苟抱虚器以令天下邪必有所以致诸侯之术也
 今齐不能自修方伯连帅之职乃欲一伐晋以得诸
 侯呜呼愚哉宋襄欲盟楚以求诸侯而为楚所执齐
 景欲伐晋以求诸侯而为晋所笑故夫晋受齐兵而
卷十六 第 3a 页 WYG0157-0456c.png
 不遂报者非晋之怯也哂其谬而无能为不足报也
冬仲孙何忌帅师伐邾
 定公之世抚邾为厚自拔之盟疆场宁谧未尝以一
 兵相遗也邾亦事鲁为勤会公于比蒲朝公于鲁定
 公之薨讣及其庭倒屣而奔丧其亦腆矣邾鲁之好
 实出定公之志诸大夫不欲也故公未瞑目而城漆
 哀公即位席未及温而仲孙何忌伐邾何先君抚之
 厚而嗣君虐之速哉非公意也诸大夫之意也明年
卷十六 第 3b 页 WYG0157-0456d.png
 三大夫并出而取其田终哀公之世虐之无所不至
 邾何负于鲁哉以邾迩于鲁利其土地也
二年春王二月季孙斯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伐邾
取漷东田及沂西田
癸巳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句绎
 定公之立粗能收揽威权故盟会征伐公皆亲之三
 家惟得围其私邑堕其私城而已哀公懦庸三家复
 张三大夫交出以疾于邾兵之自己盟之自己公不
卷十六 第 4a 页 WYG0157-0457a.png
 得与也呜呼惜哉然三大夫伐之而二大夫盟之何
 邪盖三家惟季氏为彊前年冬仲孙何忌伐邾而不
 能获邾不畏仲氏也今三大夫俱出而季孙将上军
 叔仲佐之以季氏之势临邾邾宜屈矣而又辅之叔
 仲之兵邾何以禦之故尽东其亩以解纷焉田既入
 鲁而鲁疑邾子告于大国以加师故复安而盟之然
 以邾之微而季氏之彊其肯屈而与邾同歃乎故句
 绎之盟惟叔仲与执牛耳而季氏不复涖之也盖势
卷十六 第 4b 页 WYG0157-0457b.png
 在季氏季氏不往则势不徒行故伐邾取田非季氏
 不可得信在邾子邾子既屈则信已著故句绎之盟
 季氏所不必与彊者已亲之以示威屈者已辞之以
 避辱则信乎季氏之彊而不可制也噫胁势扼小以
 攘其地要神歃血以盟其君邾固弱矣而诸大夫之
 横其可忍乎邾于此不能无思于定公也然定公之
 死非特鲁之不幸亦邾之不幸欤
夏四月丙子卫侯元卒
卷十六 第 5a 页 WYG0157-0457c.png
滕子来朝
 义在桓二年
晋赵鞅帅师纳卫世子蒯聩于戚
 卫之乱灵公自乱也父子相授世统之正而灵公黜
 其子而立其孙卫辄抗其父而顺其祖蒯聩不能于
 母出奔于宋灵公既不慈于蒯聩则宜暴其罪而废
 之拔其次而立之国储既定则死且无患矣今蒯聩
 之出无废之实乃立其子而授之位辄之得位得于
卷十六 第 5b 页 WYG0157-0457d.png
 王父而父实存焉父今复归辄宜何以处之拒之则
 违其父纳之则违其祖拒之纳之情实难处处于难
 者灵公之过也今晋赵鞅纳蒯聩而不得入置于戚
 而已是辄拒之也拒父违祖均为不孝宜顺理而处
 之则安矣要之灵公可黜其子而子辄不可以绝其
 父灵公黜蒯聩蒯聩所不敢违也灵公立辄辄所不
 必辞也奉祖之命以受之逆父之归而逊之则祖孙
 父子两安而无嫌矣今辄既得国遂以为已有蒯聩
卷十六 第 6a 页 WYG0157-0458a.png
 之归拒而弗纳逆天理矣然其所以致辄之抗父者
 灵公也故君子于其纳也蒯聩不去世子以其所以
 宜世也不夺蒯聩之为世子则灵公之罪著矣若夫
 辄也遽立而逆父是不诛而自灭者君子宜以不诛
 诛之也
秋八月甲戌晋赵鞅帅师及郑罕达帅师战于铁郑师
败绩
 传者以为郑罕达送输粟于范氏而赵鞅禦之虽于
卷十六 第 6b 页 WYG0157-0458b.png
 经无归粟之文然荀寅士吉射入于朝歌以叛于是
 五年亦无归奔之文则荀氏犹在朝歌也郑既叛晋
 从齐故转粟以饷范氏助范氏以抗晋理或然欤赵
 鞅固范氏之雠纳蒯聩之师而遇郑罕虎于铁能无
 怒乎郑逢其怒锋不可当故不免乎败也铁卫地晋
 郑交兵安得战于卫地哉非转输而相遇不战于此
 矣然罕达以不义而赒叛逆之党晋鞅私愤而败人
 于不虞均罪也而责其义则郑人赒叛不胜诛而赵
卷十六 第 7a 页 WYG0157-0458c.png
 鞅之愤人情所不免者春秋以被伐者为主而伐人
 者为客铁之战主于鞅郑岂伐鞅哉以鞅主战而加
 郑以伐人之名其不与郑亦明矣
冬十月葬卫灵公
十有一月蔡迁于州来蔡杀其大夫公子驷
 蔡迁于州来倚吴以避楚也始蔡倚楚以抗中国则
 不免被齐晋之兵其后倚吴以败楚则又不免惧楚
 以见灭弱不能自立进退皆制于人何以为国哉州
卷十六 第 7b 页 WYG0157-0458d.png
 来近吴吴灭州来而墟其地蔡从而居之所谓蹈覆
 辙者也吾不保其安且固矣既迁而杀公子驷驷必
 不欲迁者也彊群臣之不欲杀而迁之盘庚之迁不
 如是也
三年春齐国夏卫石曼姑帅师围戚
 呜呼卫辄之围戚天性灭矣初而拒之犹曰以王父
 之命为托也今而围之是许止蔡般之逆矣围而克
 蒯聩其不为许之买蔡之固者几希君子至是盖不
卷十六 第 8a 页 WYG0157-0459a.png
 可以专责灵公也辄而不诛弑父与君者接踵于世
 矣圣人前书纳蒯聩于戚而此书卫石曼姑帅师围
 戚诛辄也然戚之围出于卫而以齐先之盖卫久从
 齐而奉以主兵尔晋为盟主而纳蒯聩齐助子辄以
 围戚其顺逆盖已判矣然宋彭城系之宋而围戚不
 系之卫说者以为承上纳卫世子之文则知戚为卫
 非也彭城属宋鱼石入于彭城岂不知彭城为宋哉
 圣人于系之国不系之国褒贬深矣彭城系之宋彭
卷十六 第 8b 页 WYG0157-0459b.png
 城非鱼石所宜有也故夺之而不书鱼石戚固蒯聩
 之所宜居故与之以正蒯聩之分内戚于卫尔蒯聩
 之所以得也蒯聩宜得卫而卫人围之是乃所以重
 辄之恶而诛之欤
夏四月甲午地震
五月辛卯桓宫僖宫灾
 自桓至定凡十世自僖至定凡七世有天下者事七
 世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事五世二昭二
卷十六 第 9a 页 WYG0157-0459c.png
 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哀公之世成襄昭定为二昭二
 穆则桓僖之宫宜祧久矣宜祧而不祧三家之意也
 季仲叔皆桓公之子而季友实相僖公叔仲之后皆
 僖公立之故三家尊于桓而德于僖宜毁而不毁焉
 宜毁而不毁而天谴以灾非谴桓僖也谴三家也
季孙斯叔孙州仇帅师城启阳
 哀公之世鲁城四邑说者皆以为备晋吾窃怪之鲁
 越齐卫而后至晋齐卫皆睦于鲁晋何从而伐鲁哉
卷十六 第 9b 页 WYG0157-0459d.png
 春秋二百四十二年晋未尝有伐我之师非爱鲁也
 无门而伐鲁也鲁何虞而备晋乎且城一邑而帅师
 以从则必有所畏尔然以为畏晋则非也其地在今
 之沂州临沂沂近邾元年伐邾取邾田疑邾之伐我
 故帅师城邑以胁之则启阳之城备邾也非备晋也
宋乐髡帅师伐曹
 春秋之未彊陵弱大并小伐国用师非复有衅雠而
 后兴也弱于己者则扼之以规利宋之于曹未尝有
卷十六 第 10a 页 WYG0157-0460a.png
 一毫之怨然曹介于宋卫之间弱且隘矣不并于宋
 则并于卫而卫实弱于宋前者卫两伐曹而不能克
 宋虞其卒并之也故于此亦伐曹其后再伐而围之
 卒入其国执其君而后已呜呼小国介于大国之间
 者何以自存哉膝介于齐楚之间而问孟子孟子曰
 筑斯城也凿斯池也与民守之效死而勿去是则可
 为也曹伯不能
秋七月丙子季孙斯卒
卷十六 第 10b 页 WYG0157-0460b.png
 季孙斯意如之子也意如之卒定公以礼卒之斯之
 嗣定公以权授之论者皆咎定公不能讨逐君之贼
 噫此书生之论不达权者也孔子曰人而不仁疾之
 已甚乱也昭公不忍一朝之忿而伐之决痈溃疽几
 不得死鲁不遂亡者幸也定公之立实受国于季氏
 季氏方秉鲁权乌能一决而去之哉意如之卒而不
 卒以礼则其子必叛其子叛则叔氏仲氏必合而从
 之是定复为昭公尔定之所以卒意如任其子斯者
卷十六 第 11a 页 WYG0157-0460c.png
 非爱季氏也势未可遽绝之矣惟渐能振厉自立以
 取其权徐而图之可也故定公粗能亲会亲盟亲征
 伐权稍复归不幸而殂哀公庸弱三家复张今斯之
 卒哀固不能杀其礼于意如也春秋之卒斯三家复
 张可知矣
蔡人放其大夫公孙猎于吴
 书人以放放有罪也猎固有罪而放之于吴蔡能保
 其止于吴乎保吴之为蔡拘猎乎不保也
卷十六 第 11b 页 WYG0157-0460d.png
冬十月癸卯秦伯卒
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围邾
 前年伐其国夺其地盟其君今又围邾邾何慊于鲁
 哉虐邾甚矣
四年春王二月庚戌盗杀蔡侯申
 宣十七年书蔡侯申卒葬蔡文公自文至是才五世
 不宜与五世祖同其名传者误也阍弑吴子书弑而
 此书杀阍盗均臣吴子蔡侯均君不宜彼书弑而此
卷十六 第 12a 页 WYG0157-0461a.png
 书杀亦字误矣要之百千岁后更篆为𨽻更𨽻为楷
 不能无误也因其误而为之说则凿矣然蔡侯一国
 之君而盗得杀之蔡亦有臣子乎春秋书之以责臣
 子更弑为杀非义也蔡侯申既误则以弑为杀其误
 可知矣
蔡公孙辰出奔吴
 以弑见诬也
葬秦惠公
卷十六 第 12b 页 WYG0157-0461b.png
宋人执小邾子
 小邾子固微尔微国必不敢犯宋宋执之非罪也书
 人以执其贬可知
夏蔡杀其大夫公孙姓公孙霍
 蔡侯之死既出于盗则贼不可名必得真盗而正典
 刑然后不为失贼不得其真而妄指以诬人谁肯任
 是诛哉前日公孙辰出奔见诬也今姓也霍也亦岂
 真弑君者哉杀之不得其罪故以国杀为文蔡侯之
卷十六 第 13a 页 WYG0157-0461c.png
 杀书盗不得真盗可知也不得真盗则杀姓及霍庸
 知果其罪哉
晋人执戎蛮子赤归于楚
 戎蛮楚之与也楚迫之而奔晋晋不能抚反执之以
 归其仇呜呼不仁哉虎兕搏豚豚惧而投我我复缚
 而喂虎匹夫所不忍而况于霸主乎晋之意盖以为
 庇一戎蛮楚必见伐不若归之以纾祸豚畏虎而投
 我我且救之则虎必见搏宁执豚而与之虎得豚则
卷十六 第 13b 页 WYG0157-0461d.png
 悦而去此晋之意也以为匹夫自全之策则可以匹
 夫之策而为盟主则谬矣于时上有周室执戎蛮而
 归周室不亦可乎而甘自辱于楚其不仁之罪在所
 不问其为不智大矣执楚之雠以归之是为楚役也
 晋之辱甚矣
城西郛
 备邾也
六月辛丑亳社灾
卷十六 第 14a 页 WYG0157-0462a.png
 鲁之僭天子无所不备郊天祀地大雩作雉门设两
 观其亦极矣虽无亡国之社不害为备天子之制也
 而又作亳社焉天子立亡国之社所以自戒而鲁安
 用是社哉说者以成王康周公故锡鲁以天子之礼
 乐谓礼乐犹曰可也而亳社岂亦成王之所锡邪用
 是知鲁之僭天子皆其后世子孙矜周公之功而僭
 之尔史逊既请于周而平王许也其后因其僭而僭
 焉故天子之制无不备亳社虽不必作而作之其他
卷十六 第 14b 页 WYG0157-0462b.png
 可知也雉门两观之僭既灾而亳社之僭亦灾则知
 天之恶僭也甚矣亳社商社也亡国之社不受天阳
 故屋之
秋八月甲寅滕子结卒
冬十有二月葬蔡昭公
葬滕顷公
五年春城毗
 备邾也
卷十六 第 15a 页 WYG0157-0462c.png
夏齐侯伐宋
 宋固尝与齐会定十四年洮之会是也十五年郑罕
 达帅师伐宋齐侯卫侯次于渠蒢两观望而不救以
 为与齐无益于己也故外齐齐侯于是伐之齐宋无
 以大相过也而齐必欲加之宜宋之不与也徒伐何
 益哉齐姑无望宋之服宋不兴报怨之师幸也
晋赵鞅帅师伐卫
 复立蒯聩而不能故不书纳
卷十六 第 15b 页 WYG0157-0462d.png
秋九月癸酉齐侯杵臼卒
 齐景公在位五十八年虽崔氏田氏高氏国氏皆横
 于其世而田氏尤专景公之为景公特鲁昭尔然景
 公不遂见逐者景公能忍昭公不能也景公得一晏
 子而任之故能忍昭公有一子家子而不能用故以
 怨而失国晏子荅景公之问以礼虽徒能言之然景
 公知礼之可以为国故以柔屈田氏田氏虽加其暴
 而无所施也故景公以善终子家子告昭公以忍而
卷十六 第 16a 页 WYG0157-0463a.png
 公不从卒见逐于季氏虽然景公之能忍而卒不能
 去田氏之患及其子孙相继为戮固非所谓善谋也
 然以比于忿躁而速祸者则有间耳此盖知礼而不
 能用之过盖礼之为用不止于能忍而已能忍者礼
 之末也用礼之本非大儒不能晏子斗筲之人何足
 算哉
冬叔还如齐
闰月葬齐景公
卷十六 第 16b 页 WYG0157-0463b.png
 丧以年计者言期而不言闰以月计者闰亦月也安
 得不计谷梁以为不正闰非也
六年春城邾瑕
 鲁城邾邑其扼邾也甚矣城以保吾邑城人之邑何
 为邪夺其险以要其服如城郑虎牢之类是也今城
 邾瑕而冬伐邾既夺其险而且兵之邾何以安之哉
 明年伐邾以邾子来邾子失其险无以抗鲁也
晋赵鞅帅师伐鲜虞
卷十六 第 17a 页 WYG0157-0463c.png
 晋之伐鲜虞者五而未见鲜虞之病者也鲜虞逼于
 晋晋利其土地耳然五伐而卒不能得则鲜虞虽夷
 盖亦非弱国也荀吴士鞅尝伐而不克今赵鞅复伐
 之幸其克以立己功而盖其前日之叛也
吴伐陈
 吴固雠于楚尔未尝伐中国鸡父之败败楚也今始
 伐陈亦非雠于陈以陈之在楚与楚争陈耳
夏齐国夏及高张来奔
卷十六 第 17b 页 WYG0157-0463d.png
 田氏重施以弱齐齐人归之景公之世固已危哉今
 景公既没所忌者高国而已故致其罪而逐之高国
 既奔则田可以肆其恶故秋遂弑孺子焉
叔还会吴于柤
 吴既伐陈鲁惧其兵及我也故叔还会之于柤
秋七月庚寅楚子轸卒
齐阳生入于齐
 小白阳生之入志同而事异均篡也子纠未至小白
卷十六 第 18a 页 WYG0157-0464a.png
 先入以有齐阳生后入乃弑子荼而自立二者先后
 虽异而均志得位也故均以入书之而均不书公子
 焉
齐陈乞弑其君荼
 景公问政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
 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
 食诸呜呼知之非难行之为难景公闻晏子之言知
 礼之可以为国而不能行卒无以收田氏之权闻圣
卷十六 第 18b 页 WYG0157-0464b.png
 人之言知父子君臣之义而不能正卒以成田氏之
 乱景公真庸懦不足与有为也景公无嫡子均庶则
 长立阳生长而荼幼乃出阳生而立荼尚为知父子
 之义乎父父子子长幼子之分也不子其长而子其
 幼安得免于乱陈乞之逆则知礼而不行之过荼之
 死则知父子而不正之故也噫人不患不之知既知
 之不能行无勇也吾惜乎景公闻圣人之言贤人之
 论而不能行卒抵于乱姑论之以为听言者之法若
卷十六 第 19a 页 WYG0157-0464c.png
 夫陈乞则赵盾之流也或者疑弑荼者朱毛而书陈
 乞不原情矣春秋岂徒诛人之逆哉诛其心耳
冬仲孙何忌帅师伐邾
 既城瑕矣邾何恃哉宜乎伐邾之必克也
宋向巢帅师伐曹
 义同乐髡帅师伐曹
七年春宋皇瑗帅师侵郑
 报罕达之师也罕达之师于是七年矣何报之迟盖
卷十六 第 19b 页 WYG0157-0464d.png
 于时宋郑皆从齐宋比齐为浅而郑比齐为深罕达
 伐宋齐为之次于渠蒢然不伐不救观望于宋郑之
 间宋知其厚于郑薄于宋也虽心雠于郑而不敢报
 惧齐比郑而议其后今齐景公既没齐方内扰故宋
 举积年之憾而报之于是有侵郑之师焉左氏不知
 乃以为郑叛晋故也郑虽叛晋宋岂徒为晋侵郑哉
 误附会耳
晋魏曼多帅师侵卫
卷十六 第 20a 页 WYG0157-0465a.png
 以蒯聩故
夏公会吴于鄫
 公将伐邾故先会吴于鄫惧吴之袭鲁也
秋公伐邾八月己酉入邾以邾子益来
 说者曰定哀多微辞吾读春秋至是未尝见其微辞
 也今于入邾以邾子益来尤足以证说者之谬城其
 国得其君天下之大恶而春秋不为之隐而谓有微
 辞吾不信也问邾之先则实鲁之附庸自邾子克受
卷十六 第 20b 页 WYG0157-0465b.png
 王命则叛服不一鲁之所以虐邾者以邾宜役属于
 我而不我归也然不图所以怀邾之心而恃彊陵弱
 伐其国入其都虏其君呜呼虐哉若然则邾子虽欲
 改事鲁不可得也定公抚而字之邾蒙其德则今年
 会之明年朝之死而奔其丧若父兄焉则邾固鲁之
 西府也哀公不知以先君之所以怀邾者而来之乃
 乘一朝之胜遂虏其君卒之犯大国之怒失欢失阐
 岌岌乎惧齐兵之临其城也而亟归之则初不若不
卷十六 第 21a 页 WYG0157-0465c.png
 灭邾无是辱也此一时之谬举必出于三家三家之
 所以逼邾久矣将自灭之则归恶于己故以公主其
 师而实三家之谋也得邾则三家分享其利灭国则
 哀公独受其戮呜呼奸人欺君一至于此春秋可不
 作乎
宋人围曹
冬郑驷弘帅师救曹
 宋之虐曹为已甚而郑之救曹为不情宋伐曹者凡
卷十六 第 21b 页 WYG0157-0465d.png
 再而今复围之郑于曹无只介之好而今遽救之宋
 疾于曹盖将利其土地郑之救曹所以报宋侵郑之
 役也然宋书人而郑书名盖无故而虐人者其罪重
 因隙而报怨者其责轻围曹之役宋公在焉而书人
 其贬重矣而郑书名书救盖亦善之然君子所以不
 深予郑者以郑于宋为有隙而于曹无一日之好今
 而救曹掠救人之名尔其实报怨于宋也
八年春王正月宋公入曹以曹伯阳归
卷十六 第 22a 页 WYG0157-0466a.png
 前年宋围曹今宋公入曹以曹伯阳归与公伐邾己
 酉入邾以邾子益来其文实同惟内外异体故书归
 书来所以异也而传者皆以为实灭而书入吾以为
 于时实未灭也故不得书灭狄入卫其实灭卫也楚
 子入陈其实灭陈也然卫陈之祀皆未绝而继封之
 其后卫陈皆复见于经故不得书灭焉今宋入曹与
 楚入陈狄入卫无以异入其国虏其君然未墟其宗
 庙毁其社稷故不书灭也然卫陈继封之而曹不复
卷十六 第 22b 页 WYG0157-0466b.png
 封圣人亦迹其实而书之若其祀未灭而书灭是春
 秋入人之罪也故夫不书灭犹有望于宋之复曹如
 鲁之复邾焉而宋不能其事适相先后故书之亦足
 以见宋之彊无敢议之而其恶亦不复自反鲁之弱
 一为不义则见扼于人必复邾以纾祸也何邾之幸
 而曹之不幸欤所遇之敌有彊弱尔
吴伐我
 吴伐我皆曰灭邾之故吾以为非也以职方考之吴
卷十六 第 23a 页 WYG0157-0466c.png
 越宋而后至邾邾何与于吴而吴为邾伐我哉谓吴
 忌鲁之得邾而见伐则非矣吴未尝有伐中国六年
 而吴伐陈故鲁人惧而使叔还会之于柤今鲁伐邾
 而得邾吴忌其拓大封域而难制也故伐我盖吴将
 蚕食中国鲁实当其冲鲁彊而塞其冲则吴无以施
 其毒故夫伐鲁者忌鲁也非为邾也
夏齐人取欢及阐
 邾介于齐鲁之间二国皆欲之今鲁独灭邾而有焉
卷十六 第 23b 页 WYG0157-0466d.png
 齐侯惧之故取欢及阐以当鲁之得邾也鲁之得邾
 盖在危岌之间而首失二邑苟不复邾之祀则祸未
 艾也故归邾子焉其事甚显而文甚白不释自明左
 氏于吴伐我既妄以为为邾故及是不可再以为为
 邾也乃饰季鲂之事以文之疑季鲂之事秽而不典
 无以信于人则又谓齐侯使如吴请师以伐我前以
 为邾茅成子请告于吴而今以为齐侯使如吴请师
 前后相攻无一可据用是知左氏释经皆附会此吾
卷十六 第 24a 页 WYG0157-0467a.png
 所以鲜取也
归邾子益于邾
秋七月
冬十有二月癸亥把伯过卒
齐人归欢及阐
 鲁得邾而失欢阐轻重固有间矣使鲁舍二邑而得
 一国犹不失为利今乃舍一国而复二邑非鲁之左
 也势也得邾而负灭国之名则岂惟齐得以胁鲁凡
卷十六 第 24b 页 WYG0157-0467b.png
 与邾为邻或姻者皆得以议鲁也今舍邾而得欢阐
 则外有悔恶反正之誉而内得收复境土之美得二
 邑而安且裕孰愈于得一小国岌岌然虞四邻之不
 暇哉此鲁所以反邾子而复二邑也然则是乎非乎
 曰圣人不恶迁善悔过从善固君子也然使其不待
 二邑之失而遂反之则善矣及齐取二邑始惧而反
 之则反邾君势不得己也不得已而为善固已非真
 然愈乎纵恶而不反者尔若夫齐人归欢及阐则有
卷十六 第 25a 页 WYG0157-0467c.png
 所利焉非仁也其说见邾子益来奔
九年春王二月葬把僖公
宋皇瑗帅师取郑师于雍丘
 王者之师以至仁伐不仁以至义伐不义故义旗所
 指问罪而己一辞之屈则敛兵而退岂浪斗其民哉
 春秋用兵非有曲直之义或迫人于险或败人以诈
 杀其民所以削其势摧其兵所以弱其国必胜而已
 不必务义也然战伐围入之师犹曰有辞而宋取郑
卷十六 第 25b 页 WYG0157-0467d.png
 师抑又甚哉在隐之世惟郑庄伐取三师而后二百
 馀年无书取者郑庄之奸险世固鲜俪也今郑之伐
 宋固非义尔定十五年郑罕达首祸而伐宋哀七年
 宋复以皇瑗报之则怨固偿矣宋人围曹郑驷弘救
 曹非救曹也雠宋也则郑疾宋者再而宋侵郑者一
 今郑复伐宋师在雍丘雍丘宋地则郑已三疾于宋
 其义固曲然宋之禦郑亦不可谓义因在其雍丘谲
 而取之亦甚矣不曰败非败而奔也不曰溃非溃而
卷十六 第 26a 页 WYG0157-0468a.png
 散也出其不意劫而取之矣非复献俘于庙其赴不
 以俘春秋亦不得书俘也故曰宋皇瑗帅师取郑师
 于雍丘志其谲且不义矣然郑庄取三师书伐书取
 之而此直书取事殊文异记事之体然耳其实取师
 则一也
夏楚人伐陈
 陈从吴也
秋宋公伐郑
卷十六 第 26b 页 WYG0157-0468b.png
 宋春取郑师而秋伐郑虽雍丘之役实郑伐宋然吾
 既谲而取其师亦已甚矣何以伐为书公别大夫尔
 非褒也
冬十月
十年春王二月邾子益来奔
公会吴伐齐
 初齐以鲁之灭邾也取欢及阐以逼鲁鲁惧而反邾
 子于邾邾子获复其国齐之赐今归未及久而奔其
卷十六 第 27a 页 WYG0157-0468c.png
 雠岂非齐有诛求而邾子不堪邪故邾子来奔而公
 为之会吴伐齐邾故也前日鲁灭邾而齐取鲁邑则
 义在齐今日齐逼邾而公伐齐则义在鲁义岂如是
 之去就不常哉人假之以为利尔齐窥鲁之西鄙久
 矣特幸鲁有灭邾之事胁义以取邑鲁之憾齐亦久
 矣特幸邾子之来胁义以伐之二者假义以济欲其
 实大不义也而鲁之为国固弱于齐将伐齐疑有所
 不胜也则会吴以伐之然兵实鲁志而书会何邪盖
卷十六 第 27b 页 WYG0157-0468d.png
 鲁弱不敢及吴尊吴为主尔吴盖远于齐间鲁而后
 至齐也吴不因鲁之求安能越鲁而伐齐哉鲁以蕞
 尔之邾而使齐受南蛮之兵吴之患遂及于东夏鲁
 为之也圣人书公而不没其实其责鲁之意深矣
三月戊戌齐侯阳生卒
 经书齐侯阳生卒而传者以为齐弑其君此何以通
 之赵盾实弑而传以为非弑阳生非弑而传以为弑
 学者不信经而信传反曲经以合之若杜氏左氏之
卷十六 第 28a 页 WYG0157-0469a.png
 孚君子不责而学春秋者亦折而从传吾所不晓
夏宋人伐郑
 宋取郑师复再伐郑不义为己甚故人之
晋赵鞅帅师侵齐
 晋自定公政归六卿见于经者赵鞅为尤横出入归
 叛惟所欲为兵革之事皆鞅专之晋定见制于臣久
 不能宋诸侯矣小国且不归晋而况齐乎晋徒见公
 会吴伐齐疑吴遂霸故鞅亦侵齐示晋非弱于吴也
卷十六 第 28b 页 WYG0157-0469b.png
 然吴之伐齐为邾为有名而晋之侵齐伐丧为大恶
 晋将与吴争彊而不知其举之不义焉后一年黄池
 之会吴晋争长其兆盖见于此矣
五月公至自伐齐
 以伐至而不以会至以伐告也
葬齐悼公
卫公孟彄自齐归于卫
 定十四年卫世子蒯聩出奔宋卫公孟彄出奔郑则
卷十六 第 29a 页 WYG0157-0469c.png
 彄固蒯聩之党也其后蒯聩居戚经无入卫之文则
 蒯聩犹在戚也今彄以蒯聩之党不归戚而归卫是
 叛党事雠尔以分言之蒯聩正而子辄不正以义言
 之则蒯聩顺而子辄逆彄而从不正以逼正以逆而
 抗顺其为人盖可知矣书曰自齐胁齐而抗卫也书
 归缓辞也以齐之力而入卫卫何能拒之宜其缓而
 不迫也说者以归为善疏矣
薛伯夷卒
卷十六 第 29b 页 WYG0157-0469d.png
秋葬薛惠公
冬楚公子结帅师伐陈吴救陈
 成襄之世晋楚争郑犹曰中国与荆蛮争诸侯也今
 楚与吴子争陈中国何与焉陈盖中国而见争于吴
 楚是中国之不支矣呜呼悲夫东州彊国惟齐与晋
 皆内制于彊臣无以立矣诸侯何得不从而波靡哉
 陈国楚之与也楚之败陈叛楚从吴六年吴伐陈九
 年楚伐陈陈固弱矣朝吴暮楚势非得已矣然不幸
卷十六 第 30a 页 WYG0157-0470a.png
 而当吴楚之冲艰乎为国哉今楚伐陈而吴救陈伐
 者非不善而救者非善也君子不于二者而辩善恶
 圣人所以两书之者以见中国衰微而吴楚争诸侯
 也
十有一年春齐国书帅师伐我
 报伐齐之役也邾子来奔鲁为之会吴以伐齐以齐
 逼逐邾子也齐既非义受伐何辞哉而今复报之其
 举固已曲矣然诸侯之来伐未有不书四鄙者惟八
卷十六 第 30b 页 WYG0157-0470b.png
 年吴伐我与今齐伐我不书四鄙故夫书其鄙者伐
 其边鄙云尔今直书伐我是师及其都非直伐其边
 鄙而已则夫国书之师其亦甚矣哉然春秋书之无
 贬辞何邪盖春秋之末大夫暴横不书其名无以见
 其横也非褒也
夏陈辕颇出奔郑
 晋楚争郑郑之大臣南北其谋谋不胜则出奔今吴
 楚争陈陈之臣其亦有异议乎辕颇之奔适当公子
卷十六 第 31a 页 WYG0157-0470c.png
 结伐陈吴救陈之后此必谋有所不合而奔者矣左
 氏以为赋封田以为已此于经不可考圣人于春秋
 何如是之晦哉若然则后世无左传其事安所考之
 吾亦未能信也
五月公会吴伐齐甲戌齐国书帅师及吴战于艾陵齐
师败绩获齐国书
 鲁凡再会吴伐齐伐齐犹可也招强吴以戕及中国
 其为恶大矣鲁雠于齐而弱于齐非借资无以报齐
卷十六 第 31b 页 WYG0157-0470d.png
 也晋宋卫郑皆鲁之与而鲁不之求必招吴以败中
 国其罪在所不原然艾陵之战独书齐及吴战鲁不
 与战也与伐而不与战亦足以见吴之彊鲁之弱矣
秋七月辛酉滕子虞毋卒
冬十有一月葬滕隐公
卫世叔齐出奔宋
 前年公孟彄自齐归于卫今世叔齐出奔宋一出一
 入其党有不能相容者矣卫侯父子不能相容而况
卷十六 第 32a 页 WYG0157-0471a.png
 群臣乎君臣父子为雠敌出入相背如冰炭欲卫之
 无乱得乎
十有二年春用田赋
 春秋书用田赋讥什二之征尔说者皆援哀公之言
 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因谓宣公初税亩以
 什二而税今又于什二之外而用田赋非也宣公初
 税亩更助为贡未赋也今之用田赋始什二而税哀
 公之言盖出于用田赋之后矣地官载师任地之法
卷十六 第 32b 页 WYG0157-0471b.png
 园廛二十而一近郊什一远郊二十而三甸稍县都
 皆无过什二则周制不止什一也说者皆言什一之
 法是举其税而已不言赋也税者什一赋亦什一赋
 出车马税出谷米举税及赋而言之则周制均什二
 孟子曰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此则地官
 之法尔野九一而助野即甸稍县都之域九一而赋
 且助也赋以敛泉货当牛马车甲之入助以徵谷粟
 入于职岁之府也国中什一使自赋国中即园廛近
卷十六 第 33a 页 WYG0157-0471c.png
 郊之地什一而税且赋也使自赋则并以税供赋焉
 税之谷粟尽以赋供税赋皆供马牛车甲也盖园廛
 近郊天子六乡之兵所居国中则诸侯三乡之兵所
 居也宿兵之地税赋皆以赋供郊野之地税赋皆以
 税供此成周之定制也说者徒见园廛近郊轻而远
 郊甸稍重遂谓周制轻近而重远不知载师之职掌
 税而已故近郊举其税不言其赋甸稍赋亦以税供
 故并举其什一也园廛近郊皆宿兵故税以赋供甸
卷十六 第 33b 页 WYG0157-0471d.png
 稍县都非宿兵之地故赋以税供合税赋而论之均
 什二也要之近地赋而不税远地税而不赋今哀公
 国中之地既赋复税郊野之地既税复赋以田为率
 不复计其远近是赋什二税亦什二也合而言之均
 十四也其敛之重无过于是故圣人书用以恶之用
 者不宜用者也三传诸儒皆不考古而无其证妄以
 臆而度非通论也
夏五月甲辰孟子卒
卷十六 第 34a 页 WYG0157-0472a.png
 孟子昭公之夫人吴女也讳娶同姓谓之吴孟子不
 书氏避同姓也不书葬避氏也
公会吴于橐皋
 吴夫差躬败齐师于艾陵鲁故也鲁以为惠焉故会
 吴于橐皋修鄫之好也
秋公会卫侯宋皇瑗于郧
 郧在泰州吴地也公说睦于吴而吴将图霸故为之
 会卫宋于郧合卫宋以从吴也齐固晋之雠而鲁宋
卷十六 第 34b 页 WYG0157-0472b.png
 卫亦折而从吴晋其殆哉故明年为黄池之会晋好
 于吴非争霸也纾吴患也然晋之屈吴之雄诸侯东
 向事吴者皆鲁为之也故四书公会吴而继书公会
 宋卫明年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则鲁之罪著矣
宋向巢帅师伐郑
 宋郑之怨于是十有三岁矣虽其兵端启于郑罕达
 然宋之害郑为多六年之间凡四疾于郑而兵不戢
 抑亦甚矣屡胜则骄骄则不虞败故明年郑罕达取
卷十六 第 35a 页 WYG0157-0472c.png
 宋师于嵓宋不备也逞兵不戢亦可戒哉
冬十有二月螽
 春秋书螽者十有八皆在夏秋之交固以为灾矣然
 未若哀公之世书螽者二皆在于闭蛰之后闭蛰之
 后谷既登场螽固不能为害然其异亦甚矣礼仲秋
 行夏令则蛰螽不藏孟冬行夏令则方冬不寒蛰螽
 复出此则常燠之证也燠而蛰振犹有然也燠而螽
 生是谓灾异两兴也圣人可不志之哉
卷十六 第 35b 页 WYG0157-0472d.png
十有三年春郑罕达帅师取宋师于嵓
 取向巢之师也九年宋取郑师于雍丘不书郑伐宋
 以宋谲取为文重责宋而轻责郑也故隐其伐焉今
 郑取宋师首书宋伐郑宋郑之恶均故兼书伐焉若
 曰宋不伐郑师不见取于郑也然以小人而责宋则
 取郑师首恶之罪不可逃以君子而责郑彼以谲取
 我不宜以谲报之所贵乎君子者彼虽以不义加我
 我独以义自安此君子小人之辩也若宋以谲取而
卷十六 第 36a 页 WYG0157-0473a.png
 我亦以谲取之是亦均为小人尔何以别哉郑将报
 宋曷整兵于宋郊压其境而问其取我师之罪宋何
 辞而不屈今宋取郑师而郑亦取宋师谲诈交兴非
 圣人之所喜故一书伐一不书伐正其曲直而已不
 责以君子之道也
夏许男成卒
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
 中国之会吴者多矣会吴于钟离会吴于戚会吴于
卷十六 第 36b 页 WYG0157-0473b.png
 向皆书会以会晋率诸侯而往会吴诸侯主于晋独
 从晋会吴也今黄池之会独书会以及公不主于晋
 主于吴也从吴而会晋侯矣然不书公及吴子会晋
 侯而书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存晋所以存中国
 焉此则变文以示义者也鲁自鄫之会久睦于吴前
 年用吴兵以伐齐获国书鲁侯德之故会吴于橐皋
 又为之会宋卫于郧晋盖忌吴之遂霸也不能无求
 于吴焉故黄池之会晋侯主之晋之不复霸几三十
卷十六 第 37a 页 WYG0157-0473c.png
 年安能主吴乎将为志乎会吴尔然吴之见于经惟
 柏举之战与此黄池之会书爵柏举之战以救中国
 为有功黄池之会以和中国为无恶圣人岂与吴之
 彊哉爵吴子所以愧伯主而伤中国也说者以为会
 以及会二伯之辞且所谓霸主者以其宗诸侯也晋
 之霸业扫地矣晋侯□然在会诸侯无一介从之而
 吴亦才得鲁而已何以霸为晋之所以会吴者非为
 霸也忌吴之彊也吴之所以会晋者亦非为霸也交
卷十六 第 37b 页 WYG0157-0473d.png
 中国也黄池之会固中国之辱然会以交列国之欢
 弭兵革之苦是亦无恶焉故内外皆以爵书无贬辞
 也
楚公子申帅师伐陈
于越入吴
 吴子一出为黄池之会而楚议其东越议其西三狄
 鼎立而吴为彊楚越忌之故乘其出而争袭其后也
 吴尝败越入郢所以陵楚越者酷矣老子曰佳兵不
卷十六 第 38a 页 WYG0157-0474a.png
 祥之器其事好还今夫差伐齐会晋将横行于中夏
 而不知楚越含怒之久窥衅以雪耻于吴也彼将结
 晋鲁以宁中夏并力以事楚越不知为楚越所先也
 呜呼观乎此可以为逞兵怙彊者之戒圣人书黄池
 之会而继书楚伐陈越入吴之文因事属辞垂戒远
 矣
秋公至自会
晋魏曼多帅师侵卫
卷十六 第 38b 页 WYG0157-0474b.png
 蒯聩居戚于今十年以晋之力而定蕞尔之卫奉父
 以伐子胁正以黜不正一举手之间尔而晋伐卫者
 一侵卫者再而蒯聩卒栖栖于戚不能入卫非晋之
 力不足以胜卫谋不暇及之也六卿方鳃鳃相虞自
 安不给何暇问卫哉始为之侵卫顺蒯聩之请而己
 将纳君于其国才侵其鄙果能纳乎无其实者掠其
 名故春秋书侵而不书纳也
葬许元公
卷十六 第 39a 页 WYG0157-0474c.png
九月螽
冬十有一月有星孛于东方
 孛星必言所入之次而此不言其次见于旦也众星
 皆没而彗独见故不言其次焉不言其次亦不可以
 言入故曰有星孛于东方而已何以书志天变也志
 天变以为人君畏天之戒也
盗杀陈夏区夫
 春秋书盗者四杀君者一杀兄者一而杀大夫者二
卷十六 第 39b 页 WYG0157-0474d.png
 以盗之贱而及大夫之贵其国无政刑矣
十有二月螽
 义同十二年
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
 麟趾关雎之应也关雎之化行则王道成春秋之教
 立则王道备化行于国而教立于书行于国者利一
 时立于书者利万世则春秋之教盖重于关雎之化
 也吾夫子抱二帝三王之道志不获伸私寓乎春秋
卷十六 第 40a 页 WYG0157-0475a.png
 春秋之教行是亦二帝三王之治也故书成而麟应
 之麟为圣人而出非为鲁而出也鲁哀何德以将之
 圣人为王道而作春秋所以正天下之大分君臣也
 父子也兄弟也夫妇也朋友之交也而春秋之世皆
 反之故经书天王下聘公如京师之类凡以正君臣
 也书申生蒯聩之类凡以正父子也书郑伯克段天
 王杀佞夫之类凡以正兄弟也书文姜孟子之事凡
 以正夫妇也书公子友葬原仲之事凡以正朋友也
卷十六 第 40b 页 WYG0157-0475b.png
 五者正则王道成此所以致麟之应也麟出于鲁之
 囿固为圣人而出矣然不幸见获于狩而伤焉此或
 者所以疑其非应也麟固王者之嘉瑞不出于他而
 出于鲁非圣人之应而何凡狩书地志非其地今曰
 西狩狩于鲁囿尔鲁囿曰大野在鲁之西举西狩则
 知其在大野矣自得曰得以力曰获惜乎圣人之瑞
 而人不之识乃加以力焉此圣人所以伤之而书获
 圣人不幸而厄于世麟不幸而获于狩圣人以麟自
卷十六 第 41a 页 WYG0157-0475c.png
 况此所以出涕沾襟欤圣人虽睹其获不能无伤然
 亦足以彰吾作春秋之志非虚文也于是落笔
   右哀公十四年经终十六年仲尼卒二十有七
   年哀公薨
 
 
 
 
卷十六 第 41b 页 WYG0157-0475d.png
 
 
 
 
 
 
 
 春秋经筌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