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五 第 1a 页 WYG0157-043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经筌卷十五 宋 赵鹏飞 撰
定公
元年春王
群公之元年不以有事无事皆书王正月谨始也岁
之终天子颁来岁之正朔于诸侯诸侯受而行之所
以尊王室而大一统也王室既微正朔之颁与否固
不可知而天下诸侯实用周正无改也春秋不从其
春秋经筌卷十五 宋 赵鹏飞 撰
定公
元年春王
群公之元年不以有事无事皆书王正月谨始也岁
之终天子颁来岁之正朔于诸侯诸侯受而行之所
以尊王室而大一统也王室既微正朔之颁与否固
不可知而天下诸侯实用周正无改也春秋不从其
卷十五 第 1b 页 WYG0157-0432b.png
不颁而废一统之义故于元年必书王正月焉此春
秋所以行天子之权欤然十二公之中惟定元年不
书正月盖昭公死于乾侯定公未立政在季氏鲁实
无君何以成正朔哉故不书正者圣人不与季氏得
承正朔也公羊以为正即位谷梁以为无正始是皆
以正为邪正之正吾于隐元既辩之
三月晋人执宋仲几于京师
前书成周而此书京师见其城之隘也仲几不受功
秋所以行天子之权欤然十二公之中惟定元年不
书正月盖昭公死于乾侯定公未立政在季氏鲁实
无君何以成正朔哉故不书正者圣人不与季氏得
承正朔也公羊以为正即位谷梁以为无正始是皆
以正为邪正之正吾于隐元既辩之
三月晋人执宋仲几于京师
前书成周而此书京师见其城之隘也仲几不受功
卷十五 第 2a 页 WYG0157-0433a.png
岂以数雉之城不足以用大众乎韩不信心其挟已
之功也故执之然京师生杀之所自仲几有罪司寇
存焉不信在天子之侧不能一请于王而擅执之其
横甚矣抑亦胁王事为重幸一日之权在已而肆其
威欤圣人恶其无王且无君也书人书于京师诛之
重矣
夏六月癸亥公之丧至自乾侯戊辰公即位
昭公死于乾侯凡六月而后丧至丧至六日而后定
之功也故执之然京师生杀之所自仲几有罪司寇
存焉不信在天子之侧不能一请于王而擅执之其
横甚矣抑亦胁王事为重幸一日之权在已而肆其
威欤圣人恶其无王且无君也书人书于京师诛之
重矣
夏六月癸亥公之丧至自乾侯戊辰公即位
昭公死于乾侯凡六月而后丧至丧至六日而后定
卷十五 第 2b 页 WYG0157-0433b.png
公立存没之命皆制于季氏也定公襄之子昭之弟
意如废世子衍及务人而立之宜其久而不决也为
国之本在储贰储贰之本在得人成王崩太保命仲
桓南宫毛等逆子钊而立之黼扆不动而天下安今
昭公不幸而死于外世子制于意如而不得立虽鲁
之变故不可以责其正而圣人详而书之非苟以诛
意如亦所以著储贰之重不可不豫定以为国本而
奸臣乘机窃弄大宝不可不察也
意如废世子衍及务人而立之宜其久而不决也为
国之本在储贰储贰之本在得人成王崩太保命仲
桓南宫毛等逆子钊而立之黼扆不动而天下安今
昭公不幸而死于外世子制于意如而不得立虽鲁
之变故不可以责其正而圣人详而书之非苟以诛
意如亦所以著储贰之重不可不豫定以为国本而
奸臣乘机窃弄大宝不可不察也
卷十五 第 3a 页 WYG0157-0433c.png
秋七月癸巳葬我君昭公
八月而葬其故可知
九月大雩立炀宫
小人为恶内有所不安则谄事鬼神以要福季氏逐
君天地所不容何有于炀公炀公伯禽之子自炀至
昭凡二十有二世矣神灵何在季氏立宫而祀之何
为者哉彼中有所不足疑得罪于周公伯禽故为之
祀其子所谓媚灶者是也定公即位未三月固未暇
八月而葬其故可知
九月大雩立炀宫
小人为恶内有所不安则谄事鬼神以要福季氏逐
君天地所不容何有于炀公炀公伯禽之子自炀至
昭凡二十有二世矣神灵何在季氏立宫而祀之何
为者哉彼中有所不足疑得罪于周公伯禽故为之
祀其子所谓媚灶者是也定公即位未三月固未暇
卷十五 第 3b 页 WYG0157-0433d.png
议此是必出于季氏审矣宗庙有常制盖不可紊鲁
之庙已异矣成公立武宫固已违制今又立炀宫是
鲁祀八世也天子七庙而鲁之庙八其可训乎无乃
季氏将僭君故先致其君僭而后得行其志也不然
安得八佾舞于庭哉
冬十月陨霜杀菽
周之十月夏之八月也诗九月肃霜则八月非陨霜
之时而陨霜杀菽恒寒之证也僖三十三年十二月
之庙已异矣成公立武宫固已违制今又立炀宫是
鲁祀八世也天子七庙而鲁之庙八其可训乎无乃
季氏将僭君故先致其君僭而后得行其志也不然
安得八佾舞于庭哉
冬十月陨霜杀菽
周之十月夏之八月也诗九月肃霜则八月非陨霜
之时而陨霜杀菽恒寒之证也僖三十三年十二月
卷十五 第 4a 页 WYG0157-0434a.png
陨霜不杀草宜杀而不杀也今十月陨霜杀菽不宜
杀而杀也亦由人君之刑赏不中焉天变不妄发必
有其应噫安得皇极之主叙九畴则恒寒之证不作
矣
二年春王正月
夏五月壬辰雉门及两观灾
雉门两观天子之制鲁僭天子之礼久矣春秋因灾
而书以志其僭也桓宫僖宫灾不书及灾俱发也雉
杀而杀也亦由人君之刑赏不中焉天变不妄发必
有其应噫安得皇极之主叙九畴则恒寒之证不作
矣
二年春王正月
夏五月壬辰雉门及两观灾
雉门两观天子之制鲁僭天子之礼久矣春秋因灾
而书以志其僭也桓宫僖宫灾不书及灾俱发也雉
卷十五 第 4b 页 WYG0157-0434b.png
门两观书及灾自雉门延及两观也志事之序然耳
秋楚人伐吴
报鸡父之役而召柏举之败
冬十月新作雉门及两观
御廪灾大室屋坏未有不新之者而春秋不书以所
当新也雉门两观僭天子之制而天遗以灾今复新
之是不畏天谴也雉门象魏之门其外为库门而皋
门在库门之外其内为应门而路门在应门之内是
秋楚人伐吴
报鸡父之役而召柏举之败
冬十月新作雉门及两观
御廪灾大室屋坏未有不新之者而春秋不书以所
当新也雉门两观僭天子之制而天遗以灾今复新
之是不畏天谴也雉门象魏之门其外为库门而皋
门在库门之外其内为应门而路门在应门之内是
卷十五 第 5a 页 WYG0157-0434c.png
仿天子之五门也诗曰乃立皋门皋门有伉乃立应
门应门将将说者以为天子之制非也文王为诸侯
之时文王安肯僭天子哉则皋门应门诸侯之礼也
鲁用王礼故有雉门库门焉明堂位曰太庙天子明
堂库门天子皋门雉门天子应门盖库雉既僭互更
其名以少异于周制亦犹郊不用至之日而卜用三
正也其实则僭矣天子两观外阙诸侯台门则雉门
两观皆僭也故圣人书新书作不宜新不宜作也
门应门将将说者以为天子之制非也文王为诸侯
之时文王安肯僭天子哉则皋门应门诸侯之礼也
鲁用王礼故有雉门库门焉明堂位曰太庙天子明
堂库门天子皋门雉门天子应门盖库雉既僭互更
其名以少异于周制亦犹郊不用至之日而卜用三
正也其实则僭矣天子两观外阙诸侯台门则雉门
两观皆僭也故圣人书新书作不宜新不宜作也
卷十五 第 5b 页 WYG0157-0434d.png
三年春王正月公如晋至河乃复
昭公如晋至河乃复者五晋盖重季氏而不重公也
何则春秋诸侯之朝聘非为礼也为利也凡朝聘则
贡币从之鲁自舍中军之后三家分公室皆尽征之
以赋于公而已贡赋皆归于季氏则大国之奉亦季
氏供之公之朝晋特虚礼耳而晋不免有馈劳之勤
故晋以为得公之朝不若得大夫之聘故宁却公而
延其大夫也定公即位非不知之徒以三年一朝之
昭公如晋至河乃复者五晋盖重季氏而不重公也
何则春秋诸侯之朝聘非为礼也为利也凡朝聘则
贡币从之鲁自舍中军之后三家分公室皆尽征之
以赋于公而已贡赋皆归于季氏则大国之奉亦季
氏供之公之朝晋特虚礼耳而晋不免有馈劳之勤
故晋以为得公之朝不若得大夫之聘故宁却公而
延其大夫也定公即位非不知之徒以三年一朝之
卷十五 第 6a 页 WYG0157-0435a.png
礼不可不讲而姑如之晋果却公至河而反公盖愤
然故终定公之世不复如晋者惩是之辱也则夫定
公之为人盖知耻于昭公远矣
二月辛卯邾子穿卒
夏四月
秋葬邾庄公
冬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拔
襄公之世鲁之所以虐于邾者极矣昭公之于邾虽
然故终定公之世不复如晋者惩是之辱也则夫定
公之为人盖知耻于昭公远矣
二月辛卯邾子穿卒
夏四月
秋葬邾庄公
冬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拔
襄公之世鲁之所以虐于邾者极矣昭公之于邾虽
卷十五 第 6b 页 WYG0157-0435b.png
未尝交兵而阴受其叛人为邾之患实大定公即位
修好于邾首会葬之又以仲孙何忌盟其嗣君盖亦
勤矣故比蒲之蒐邾子来会公十五年来朝公之终
也且来奔丧定之抚邾实勤而邾之事定亦至矣及
哀公元年则何忌帅师伐邾矣用是知是盟也实出
于公非仲孙之意也哀公之世所以虐邾者益甚则
拔之盟独定公欲之而何忌黾勉而盟之矣
四年春王二月癸巳陈侯吴卒
修好于邾首会葬之又以仲孙何忌盟其嗣君盖亦
勤矣故比蒲之蒐邾子来会公十五年来朝公之终
也且来奔丧定之抚邾实勤而邾之事定亦至矣及
哀公元年则何忌帅师伐邾矣用是知是盟也实出
于公非仲孙之意也哀公之世所以虐邾者益甚则
拔之盟独定公欲之而何忌黾勉而盟之矣
四年春王二月癸巳陈侯吴卒
卷十五 第 7a 页 WYG0157-0435c.png
三月公会刘子晋侯宋公蔡侯卫侯陈子郑伯许男曹
伯莒子邾子顿子胡子滕子薛伯把伯小邾子齐国夏
于召陵侵楚
桓文以还诸侯会盟侵伐未有如是之众且盛者晋
定公非健主也一会而十有八国从之楚昭昏庸谗
倖交进四邻不亲诸侯叛之于内吴议之于外故晋
定攘臂一麾而诸侯云合也孟子曰虽有智慧不如
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今势应时来可以一举而
伯莒子邾子顿子胡子滕子薛伯把伯小邾子齐国夏
于召陵侵楚
桓文以还诸侯会盟侵伐未有如是之众且盛者晋
定公非健主也一会而十有八国从之楚昭昏庸谗
倖交进四邻不亲诸侯叛之于内吴议之于外故晋
定攘臂一麾而诸侯云合也孟子曰虽有智慧不如
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今势应时来可以一举而
卷十五 第 7b 页 WYG0157-0435d.png
清南服奏凯而献捷于王诚反掌矣然是时晋政已
移于六卿定公真一偶人也六卿惧公胜楚而归功
冠五伯天王劳之诸侯归之则权岂复及已哉不惟
权去而已六卿无遗种矣故乞赂以离蔡假旄以贱
郑用散诸侯之心其实隳其君之功以固其私也故
以十八国之众才侵楚而已齐桓以八国之君伐楚
而楚来盟晋文以四国之师战楚而楚大败今十八
国之众三倍于桓而五倍于文何惧不克才一侵而
移于六卿定公真一偶人也六卿惧公胜楚而归功
冠五伯天王劳之诸侯归之则权岂复及已哉不惟
权去而已六卿无遗种矣故乞赂以离蔡假旄以贱
郑用散诸侯之心其实隳其君之功以固其私也故
以十八国之众才侵楚而已齐桓以八国之君伐楚
而楚来盟晋文以四国之师战楚而楚大败今十八
国之众三倍于桓而五倍于文何惧不克才一侵而
卷十五 第 8a 页 WYG0157-0436a.png
还哉用是知定公盖制于六卿而不能进也卒之救
蔡败楚之功乃归于吴终春秋之世诸侯不振吴越
争相雄长者其机会实出于此不可不察也夫晋定
公者诚中国之罪人也
夏四月庚辰蔡公孙姓帅师灭沈以沈子嘉归杀之
鸡父之败沈子逞灭今复见者楚封之也蔡帅师而
灭楚所封憾楚深矣前日求于晋以报楚而不能伐
才侵其鄙休兵而退蔡怪晋不能撼楚也故躬命大
蔡败楚之功乃归于吴终春秋之世诸侯不振吴越
争相雄长者其机会实出于此不可不察也夫晋定
公者诚中国之罪人也
夏四月庚辰蔡公孙姓帅师灭沈以沈子嘉归杀之
鸡父之败沈子逞灭今复见者楚封之也蔡帅师而
灭楚所封憾楚深矣前日求于晋以报楚而不能伐
才侵其鄙休兵而退蔡怪晋不能撼楚也故躬命大
卷十五 第 8b 页 WYG0157-0436b.png
夫以灭楚之封然蔡憾楚则然尔沈何辜哉是迁怒
之师也灭沈无损于楚而蔡蒙灭国之恶况执其君
而杀之为虐甚矣
五月公及诸侯盟于皋鼬
此侵楚诸侯也前目后凡尔前目后凡未有书公及
者而此书公及变文以见义也昭公庸懦权出季氏
公未尝得一会诸侯皆大夫专之矣惟平丘之会公
得亲之而季孙意如伉公而公不得与盟终昭公之
之师也灭沈无损于楚而蔡蒙灭国之恶况执其君
而杀之为虐甚矣
五月公及诸侯盟于皋鼬
此侵楚诸侯也前目后凡尔前目后凡未有书公及
者而此书公及变文以见义也昭公庸懦权出季氏
公未尝得一会诸侯皆大夫专之矣惟平丘之会公
得亲之而季孙意如伉公而公不得与盟终昭公之
卷十五 第 9a 页 WYG0157-0436c.png
世惟公既逐居于郓得一与齐侯盟于鄟陵季氏不
知也其间黄父成周之会皆大夫在焉公不得与今
定于是立四年季氏固存而皋鼬之盟意如不敢抗
而公得与诸侯之盟圣人盖喜公之能自振立而获
执牛耳也故于此特书公及诸侯盟于皋鼬再出公
而书及所以幸鲁侯之复得及盟也其旨明矣
把伯成卒于会
六月葬陈惠公
知也其间黄父成周之会皆大夫在焉公不得与今
定于是立四年季氏固存而皋鼬之盟意如不敢抗
而公得与诸侯之盟圣人盖喜公之能自振立而获
执牛耳也故于此特书公及诸侯盟于皋鼬再出公
而书及所以幸鲁侯之复得及盟也其旨明矣
把伯成卒于会
六月葬陈惠公
卷十五 第 9b 页 WYG0157-0436d.png
许迁于容城
昭九年义同
秋七月公至自会
刘卷卒
王子虎义同
葬把悼公
楚人围蔡
诸侯侵楚不足以救蔡而适为蔡招楚今蔡受围而
昭九年义同
秋七月公至自会
刘卷卒
王子虎义同
葬把悼公
楚人围蔡
诸侯侵楚不足以救蔡而适为蔡招楚今蔡受围而
卷十五 第 10a 页 WYG0157-0437a.png
晋不救安事夫盟主哉故冬蔡求于吴以败楚知晋
之不足与也
晋士鞅卫孔圉帅师伐鲜虞
晋伐楚诸侯之利而六卿之害也故定公出而六卿
忌其有功辞蔡卑郑而隳其成效晋伐鲜虞晋之害
而六卿之利也故荀氏士氏赵氏交伐以显其绩呜
呼其所以为晋之患者三卿互证之盖立武功以相
胜而已非实为晋除害也
之不足与也
晋士鞅卫孔圉帅师伐鲜虞
晋伐楚诸侯之利而六卿之害也故定公出而六卿
忌其有功辞蔡卑郑而隳其成效晋伐鲜虞晋之害
而六卿之利也故荀氏士氏赵氏交伐以显其绩呜
呼其所以为晋之患者三卿互证之盖立武功以相
胜而已非实为晋除害也
卷十五 第 10b 页 WYG0157-0437b.png
葬刘文公
冬十有一月庚午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柏举楚师
败绩楚囊瓦出奔郑
大不以乎小吴而以乎蔡辱也然吴特书子何哉盖
不矜其大屈己以救中国其为得丰矣故吴前后用
兵未尝书爵而此独爵之亦知圣人之贵吴子也蔡
求于晋以伐楚晋定合十八国之君于召陵起趄而
退不能犯楚之一毛蔡何赖焉故弃晋而求吴吴之
冬十有一月庚午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柏举楚师
败绩楚囊瓦出奔郑
大不以乎小吴而以乎蔡辱也然吴特书子何哉盖
不矜其大屈己以救中国其为得丰矣故吴前后用
兵未尝书爵而此独爵之亦知圣人之贵吴子也蔡
求于晋以伐楚晋定合十八国之君于召陵起趄而
退不能犯楚之一毛蔡何赖焉故弃晋而求吴吴之
卷十五 第 11a 页 WYG0157-0437c.png
雄视南服其肯屈而为蔡用乎今乃忻然退听亲衽
金革以从蔡大败楚师释蔡之憾而壮中国之威岂
特蔡多之诸侯实受其赐也其可无褒乎不曰吴子
蔡侯而书蔡侯以吴子吴子屈身而救蔡也圣人乐
与人为善不谓吴实南蛮而不录也圣人进吴而爵
之则晋定之诛其可逃乎囊瓦奔郑败而奔耳
庚辰吴入郢
柏举之战书子而入郢书吴圣人无私焉不以善掩
金革以从蔡大败楚师释蔡之憾而壮中国之威岂
特蔡多之诸侯实受其赐也其可无褒乎不曰吴子
蔡侯而书蔡侯以吴子吴子屈身而救蔡也圣人乐
与人为善不谓吴实南蛮而不录也圣人进吴而爵
之则晋定之诛其可逃乎囊瓦奔郑败而奔耳
庚辰吴入郢
柏举之战书子而入郢书吴圣人无私焉不以善掩
卷十五 第 11b 页 WYG0157-0437d.png
恶不以恶废善春秋之法也前日屈己而救中国故
爵之今日乘势而夷人之社稷故外之观左国之传
其举甚秽宜乎圣人不与也郢楚之都也不曰楚承
上之文耳
五年春王三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夏归粟于蔡
归粟于蔡惧吴也蔡求于诸侯以报楚公会十八国
诸侯之君于召陵不伐而还蔡改求于吴而吴子为
爵之今日乘势而夷人之社稷故外之观左国之传
其举甚秽宜乎圣人不与也郢楚之都也不曰楚承
上之文耳
五年春王三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夏归粟于蔡
归粟于蔡惧吴也蔡求于诸侯以报楚公会十八国
诸侯之君于召陵不伐而还蔡改求于吴而吴子为
卷十五 第 12a 页 WYG0157-0438a.png
之败楚入郢蔡愤始释然中国不能救蔡而功归于
吴诸侯实愧之今蔡围既解鲁惧蔡有言于吴而吴
雠中国则鲁其首也何则鲁南逼于吴以徐为障昭
三十年吴已灭徐唇既亡矣今吴兵一出则直指鲁
郊此鲁所以不得不赈蔡以悦于吴也救蔡赈乏固
仁人之事然怵于势而不情则亦非君子之所贵或
者不稽其故而以为予之且鲁何有于蔡乃越宋踰
陈而后至蔡也壤地固不相接踰二国输粟以馈之
吴诸侯实愧之今蔡围既解鲁惧蔡有言于吴而吴
雠中国则鲁其首也何则鲁南逼于吴以徐为障昭
三十年吴已灭徐唇既亡矣今吴兵一出则直指鲁
郊此鲁所以不得不赈蔡以悦于吴也救蔡赈乏固
仁人之事然怵于势而不情则亦非君子之所贵或
者不稽其故而以为予之且鲁何有于蔡乃越宋踰
陈而后至蔡也壤地固不相接踰二国输粟以馈之
卷十五 第 12b 页 WYG0157-0438b.png
蔡固无一日之好于鲁鲁何为而忧及蔡乎此所以
知其惧吴而赈之也非南迫于吴则亦不馈蔡矣
于越入吴
一吴何足以抗楚越哉楚越相比横亘南服吴将伐
楚则必连越以为籓援盖吴一出则内实虚越之袭
其国直如反掌尔而吴不之虑昭三十二年尝伐越
以贾怨于东邻越未尝有寸兵之报也彼岂释然忘
情哉伺衅而发矣故吴入郢而越入吴乃越人报怨
知其惧吴而赈之也非南迫于吴则亦不馈蔡矣
于越入吴
一吴何足以抗楚越哉楚越相比横亘南服吴将伐
楚则必连越以为籓援盖吴一出则内实虚越之袭
其国直如反掌尔而吴不之虑昭三十二年尝伐越
以贾怨于东邻越未尝有寸兵之报也彼岂释然忘
情哉伺衅而发矣故吴入郢而越入吴乃越人报怨
卷十五 第 13a 页 WYG0157-0438c.png
之秋也曰于越从其国之称耳如于馀丘之类是也
或者以为惊叹之辞凿矣
六月丙申季孙意如卒
鲁十二公之中弑君之贼二逐君之贼一翚遂意如
是也翚之卒不书于经而其子孙亦不见仕于鲁用
是知桓公真奸雄也宣公次之而定公无责焉何则
翚之卒桓之心非不戚之然不书于策者阴厚之而
阳不礼也外以弑加之而内以恩怜之故卒不得书
或者以为惊叹之辞凿矣
六月丙申季孙意如卒
鲁十二公之中弑君之贼二逐君之贼一翚遂意如
是也翚之卒不书于经而其子孙亦不见仕于鲁用
是知桓公真奸雄也宣公次之而定公无责焉何则
翚之卒桓之心非不戚之然不书于策者阴厚之而
阳不礼也外以弑加之而内以恩怜之故卒不得书
卷十五 第 13b 页 WYG0157-0438d.png
于策不以大夫之礼卒之也仲遂之卒则适当有事
于大庙故宣不为之罢绎以示遂实鲁之罪人外以
诳国人而中实痛之也至于意如之死则定复卒之
盖以上卿之礼治其丧也定之意盖曰昭之逐衍之
废实非己志然已得以奉宗祧鲁祀不绝者意如之
力其义虽非而实无匿奸之心盖逐昭废衍定实不
与而其得位亦非其志也吴公子光弑君而自立季
札至而不问屈己而臣之盖以弑无与于己而光之
于大庙故宣不为之罢绎以示遂实鲁之罪人外以
诳国人而中实痛之也至于意如之死则定复卒之
盖以上卿之礼治其丧也定之意盖曰昭之逐衍之
废实非己志然已得以奉宗祧鲁祀不绝者意如之
力其义虽非而实无匿奸之心盖逐昭废衍定实不
与而其得位亦非其志也吴公子光弑君而自立季
札至而不问屈己而臣之盖以弑无与于己而光之
卷十五 第 14a 页 WYG0157-0439a.png
立吴不绝灭吾何慊乎哉定之卒意如则札之臣吴
光之意也或者乃责定而不责桓宣不原情矣非春
秋也
秋七月壬子叔孙不敢卒
婼之子
冬晋士鞅帅师围鲜虞
士鞅前日伐鲜虞今复围之鞅欲立功也鲜虞何罪
哉
光之意也或者乃责定而不责桓宣不原情矣非春
秋也
秋七月壬子叔孙不敢卒
婼之子
冬晋士鞅帅师围鲜虞
士鞅前日伐鲜虞今复围之鞅欲立功也鲜虞何罪
哉
卷十五 第 14b 页 WYG0157-0439b.png
六年春王正月癸亥郑游速帅师灭许以许男斯归
郑虐于许久矣许倚楚而抗郑凡四迁而附之今吴
入郢楚几为墟许复何恃哉此其所以卒为郑灭也
治内以自强者内固则四邻惧之倚势以为重者势
去则四邻疾之许不能自治其国以结好于邻邦乃
倚屡迁以疾仇于郑楚败势隳仇方得志一举而灭
抑自取尔然郑蕞尔小邦自保未固而利于灭人其
为恶固不诛而暴矣许男书名不死社稷也
郑虐于许久矣许倚楚而抗郑凡四迁而附之今吴
入郢楚几为墟许复何恃哉此其所以卒为郑灭也
治内以自强者内固则四邻惧之倚势以为重者势
去则四邻疾之许不能自治其国以结好于邻邦乃
倚屡迁以疾仇于郑楚败势隳仇方得志一举而灭
抑自取尔然郑蕞尔小邦自保未固而利于灭人其
为恶固不诛而暴矣许男书名不死社稷也
卷十五 第 15a 页 WYG0157-0439c.png
二月公侵郑公至自侵郑
鲁自舍中军之后三军皆𨽻于三家征伐尽出于三
族公未尝自将而出也惟昭二十六年公围成则用
齐师尔公无一旅之众也今意如死定公初能有立
故复自将而一侵郑圣人固不与其无故而侵郑然
幸其以渐而得权也其后侵齐会晋围成皆以师行
其收兵之原盖始于此不可不考也
夏季孙斯仲孙何忌如晋
鲁自舍中军之后三军皆𨽻于三家征伐尽出于三
族公未尝自将而出也惟昭二十六年公围成则用
齐师尔公无一旅之众也今意如死定公初能有立
故复自将而一侵郑圣人固不与其无故而侵郑然
幸其以渐而得权也其后侵齐会晋围成皆以师行
其收兵之原盖始于此不可不考也
夏季孙斯仲孙何忌如晋
卷十五 第 15b 页 WYG0157-0439d.png
晋至是六卿日炽政出多门不复修伯业矣二大夫
聘之非畏晋也于时天下之与晋惟鲁尔郑卫皆附
于齐公既侵郑惧齐郑合而伐鲁故如晋焉使介并
书敌也左氏以为阳虎使何忌报币且三家均秉鲁
权而季氏独为彊虎季氏之陪臣安能使何忌哉左
氏徒见其并车出聘附会为是说尔
秋晋人执宋行人乐祁犁
行人非所当执也执行人是绝两君之好也晋固不
聘之非畏晋也于时天下之与晋惟鲁尔郑卫皆附
于齐公既侵郑惧齐郑合而伐鲁故如晋焉使介并
书敌也左氏以为阳虎使何忌报币且三家均秉鲁
权而季氏独为彊虎季氏之陪臣安能使何忌哉左
氏徒见其并车出聘附会为是说尔
秋晋人执宋行人乐祁犁
行人非所当执也执行人是绝两君之好也晋固不
卷十五 第 16a 页 WYG0157-0440a.png
能宗诸侯尔今宋以乐祁犁聘之盖亦勤矣晋不能
享之以怀诸侯乃执之以拒来者宜其不能复伯也
要之晋政多门为行人者亦何所适从哉悦于甲则
怒于乙六卿互植其党以相倾此亦足见行人之难
于晋而无怪夫诸侯之不归晋也
冬城中城
鲁既侵郑聘晋而不与齐景惧有齐患故城中城备
齐也中城在海州海州齐境也谷梁以为三家张盖
享之以怀诸侯乃执之以拒来者宜其不能复伯也
要之晋政多门为行人者亦何所适从哉悦于甲则
怒于乙六卿互植其党以相倾此亦足见行人之难
于晋而无怪夫诸侯之不归晋也
冬城中城
鲁既侵郑聘晋而不与齐景惧有齐患故城中城备
齐也中城在海州海州齐境也谷梁以为三家张盖
卷十五 第 16b 页 WYG0157-0440b.png
以中城为城之中疏矣
季孙斯仲孙忌帅师围郓
齐侯取郓以居昭公卒之郓溃遂贰于齐齐不我归
也今围郓贰于齐矣不书伐齐郓本内邑故也以围
叛邑为文然卒不能得郓迄十年夹谷之会然后与
欢及龟阴来归焉仲孙何忌曰仲孙忌阙文公羊以
为讥二名凿矣
七年春王正月
季孙斯仲孙忌帅师围郓
齐侯取郓以居昭公卒之郓溃遂贰于齐齐不我归
也今围郓贰于齐矣不书伐齐郓本内邑故也以围
叛邑为文然卒不能得郓迄十年夹谷之会然后与
欢及龟阴来归焉仲孙何忌曰仲孙忌阙文公羊以
为讥二名凿矣
七年春王正月
卷十五 第 17a 页 WYG0157-0440c.png
夏四月
秋齐侯郑伯盟于咸
晋不能修霸业故使齐景出而求诸侯景公在位几
五十载其间历晋平晋昭晋顷未尝敢出而争诸侯
今耄矣徒见晋定痡弱六卿内张诸侯无所宗主故
出而会郑卫之君然得郑得卫而外惧吴楚内虞晋
鲁亦何为哉徒贾争端尔惟郑有鲁兵故郑亲之卫
则加兵而后至凡再盟而得二国霸业如此不亦劳
秋齐侯郑伯盟于咸
晋不能修霸业故使齐景出而求诸侯景公在位几
五十载其间历晋平晋昭晋顷未尝敢出而争诸侯
今耄矣徒见晋定痡弱六卿内张诸侯无所宗主故
出而会郑卫之君然得郑得卫而外惧吴楚内虞晋
鲁亦何为哉徒贾争端尔惟郑有鲁兵故郑亲之卫
则加兵而后至凡再盟而得二国霸业如此不亦劳
卷十五 第 17b 页 WYG0157-0440d.png
乎
齐人执卫行人北宫结以侵卫
齐侯卫侯盟于沙
卫盖志于从齐而难于叛晋行人聘齐此卫之谖所
以召齐兵也齐侯察之遂因其志执结以侵卫故兵
未及境而遂为沙之盟焉晋悼之世郑将叛楚而从
晋也故诱楚伐宋以召晋兵晋伐郑郑遂同萧鱼之
会焉则卫之从齐盖亦齐之遗谋也不然卫何负于
齐人执卫行人北宫结以侵卫
齐侯卫侯盟于沙
卫盖志于从齐而难于叛晋行人聘齐此卫之谖所
以召齐兵也齐侯察之遂因其志执结以侵卫故兵
未及境而遂为沙之盟焉晋悼之世郑将叛楚而从
晋也故诱楚伐宋以召晋兵晋伐郑郑遂同萧鱼之
会焉则卫之从齐盖亦齐之遗谋也不然卫何负于
卷十五 第 18a 页 WYG0157-0441a.png
齐齐执其行人而侵之哉
大雩
齐国夏帅师伐我西鄙
齐之伐我有二志焉外若为郑报侵郑之师而内实
为己偿围郓之役也且郓本鲁邑既取以居昭公因
遂为固有岂义也哉无怪乎鲁之围郓何以报为而
鲁之侵郑固曰无名然岂得假是以济其私哉故公
明年再侵齐郓故也苟齐师为郑伐我公何不遂伐
大雩
齐国夏帅师伐我西鄙
齐之伐我有二志焉外若为郑报侵郑之师而内实
为己偿围郓之役也且郓本鲁邑既取以居昭公因
遂为固有岂义也哉无怪乎鲁之围郓何以报为而
鲁之侵郑固曰无名然岂得假是以济其私哉故公
明年再侵齐郓故也苟齐师为郑伐我公何不遂伐
卷十五 第 18b 页 WYG0157-0441b.png
郑哉用是知国夏之师报围郓之役也
九月大雩
一时而再雩渎上帝矣
冬十月
八年春王正月公侵齐
公至自侵齐
二月公侵齐
三月公至自侵齐
九月大雩
一时而再雩渎上帝矣
冬十月
八年春王正月公侵齐
公至自侵齐
二月公侵齐
三月公至自侵齐
卷十五 第 19a 页 WYG0157-0441c.png
公三月而侵齐者再何疾于齐之深也公之疾齐非
苟报西鄙之伐盖以郓之在齐也齐取郓以居公初
以为恩及围之而不反则更以为雠鲁之地分裂于
三家兵民皆以之定公即位粗能少复兵柄而郓鲁
之剧邑也乃失之于齐此定所以欲得郓以张公室
欤故不恤金革之劳而三月之间两侵齐也然齐利
其赋入固未忍挈以偿鲁故侵伐虽频而郓卒不归
迄十年夹谷之会圣人相礼一言而复三田其贤于
苟报西鄙之伐盖以郓之在齐也齐取郓以居公初
以为恩及围之而不反则更以为雠鲁之地分裂于
三家兵民皆以之定公即位粗能少复兵柄而郓鲁
之剧邑也乃失之于齐此定所以欲得郓以张公室
欤故不恤金革之劳而三月之间两侵齐也然齐利
其赋入固未忍挈以偿鲁故侵伐虽频而郓卒不归
迄十年夹谷之会圣人相礼一言而复三田其贤于
卷十五 第 19b 页 WYG0157-0441d.png
三军之众远矣则夫今日侵齐明日侵齐何益哉深
其怨而已矣
曹伯露卒
夏齐国夏帅师伐我西鄙
报公之侵
公会晋师于瓦公至自瓦
危哉晋鲁之谋也鲁被齐兵晋将救之不直赴难而
师次于瓦瓦卫地也晋固不能救矣而鲁方受伐乃
其怨而已矣
曹伯露卒
夏齐国夏帅师伐我西鄙
报公之侵
公会晋师于瓦公至自瓦
危哉晋鲁之谋也鲁被齐兵晋将救之不直赴难而
师次于瓦瓦卫地也晋固不能救矣而鲁方受伐乃
卷十五 第 20a 页 WYG0157-0442a.png
不谋内禦而出会晋师于卫地何其疏也使齐益兵
以攻鲁鲁何以待之哉吾窃为鲁惧无乃兵在三家
各将以禦齐而公单车出会邪不然齐兵不止为西
鄙之伐而已然君不在则威望已空固招寇之阶也
此非守国之策圣人书之亦所以垂戒欤
秋七月戊辰陈侯柳卒
晋士鞅帅师侵郑遂侵卫
晋之侵郑侵卫盖已晚矣皋鼬一盟之后晋不能一
以攻鲁鲁何以待之哉吾窃为鲁惧无乃兵在三家
各将以禦齐而公单车出会邪不然齐兵不止为西
鄙之伐而已然君不在则威望已空固招寇之阶也
此非守国之策圣人书之亦所以垂戒欤
秋七月戊辰陈侯柳卒
晋士鞅帅师侵郑遂侵卫
晋之侵郑侵卫盖已晚矣皋鼬一盟之后晋不能一
卷十五 第 20b 页 WYG0157-0442b.png
出而主诸侯及齐乘隙而盟郑卫乃欲以兵争之彼
卫郑固知晋方内乖君臣之礼不足与也故虽受兵
而叛晋益坚冬又为曲濮之盟不事晋也
葬曹靖公
九月葬陈怀公
季孙斯仲孙何忌帅师侵卫
晋师会于瓦于鲁无丝毫之益而二大夫侵卫于鲁
有馈饷之害侵卫固不能得卫而徒为晋怒齐故明
卫郑固知晋方内乖君臣之礼不足与也故虽受兵
而叛晋益坚冬又为曲濮之盟不事晋也
葬曹靖公
九月葬陈怀公
季孙斯仲孙何忌帅师侵卫
晋师会于瓦于鲁无丝毫之益而二大夫侵卫于鲁
有馈饷之害侵卫固不能得卫而徒为晋怒齐故明
卷十五 第 21a 页 WYG0157-0442c.png
年有五氏之次焉则夫侵卫之师谓之招寇可也
冬卫侯郑伯盟于曲濮
卫郑既叛晋从齐然比于齐者二国而已秋晋两侵
卫郑而卫继受鲁兵郑见侵者一而卫见侵者再郑
惧卫复从晋则郑孤卫惧郑复叛齐则卫弱故二君
盟于曲濮誓从齐而坚叛晋也
从祀先公
礼三年丧毕则禘而附新主于庙今昭公之薨于是
冬卫侯郑伯盟于曲濮
卫郑既叛晋从齐然比于齐者二国而已秋晋两侵
卫郑而卫继受鲁兵郑见侵者一而卫见侵者再郑
惧卫复从晋则郑孤卫惧郑复叛齐则卫弱故二君
盟于曲濮誓从齐而坚叛晋也
从祀先公
礼三年丧毕则禘而附新主于庙今昭公之薨于是
卷十五 第 21b 页 WYG0157-0442d.png
九年而新主始得入庙何哉昭公为季氏逼逐而死
于乾侯七月而丧至季氏沟绝其地域又不得同于
先君而葬于墓道之南至孔子为司寇然后沟而合
诸墓则其主未得入庙也宜矣今三家侈极而衰陪
臣执国命欲假小善而售其大恶假小仁以济其大
不义故以昭公之主从祀于大庙盖将昭季氏之罪
移鲁民之心以成其奸也其事虽顺然不幸而出于
逆人之手圣人悲之以隐其义不书大事不书禘不
于乾侯七月而丧至季氏沟绝其地域又不得同于
先君而葬于墓道之南至孔子为司寇然后沟而合
诸墓则其主未得入庙也宜矣今三家侈极而衰陪
臣执国命欲假小善而售其大恶假小仁以济其大
不义故以昭公之主从祀于大庙盖将昭季氏之罪
移鲁民之心以成其奸也其事虽顺然不幸而出于
逆人之手圣人悲之以隐其义不书大事不书禘不
卷十五 第 22a 页 WYG0157-0443a.png
书有事苟一书之则若事出于定公而后世不知其
由于阳货也故直书曰从祀先公则知非主祭者为
之出于其下也明矣故继书盗窃宝玉大弓之事则
事由阳货可知也先儒皆以为顺祀闵僖惟冯山得
是说实合乎春秋吾从之
盗窃宝玉大弓
九年春王正月
夏四月戊申郑伯虿卒
由于阳货也故直书曰从祀先公则知非主祭者为
之出于其下也明矣故继书盗窃宝玉大弓之事则
事由阳货可知也先儒皆以为顺祀闵僖惟冯山得
是说实合乎春秋吾从之
盗窃宝玉大弓
九年春王正月
夏四月戊申郑伯虿卒
卷十五 第 22b 页 WYG0157-0443b.png
得宝玉大弓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成王康周公而施及其子孙岂
苟然哉故于分器之间特寓其所以康之之意宝玉
所以祀神祇大弓所以重戎事锡异物以示异礼使
其子子孙孙世守是训以长保其国家也及其后世
不知成王所以锡宝玉大弓者本于事神保民而已
侈心一生谓我皇祖周公常履大宝故先王锡宝以
示礼天地四方遂僭郊僭大雩赐大弓以示征伐四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成王康周公而施及其子孙岂
苟然哉故于分器之间特寓其所以康之之意宝玉
所以祀神祇大弓所以重戎事锡异物以示异礼使
其子子孙孙世守是训以长保其国家也及其后世
不知成王所以锡宝玉大弓者本于事神保民而已
侈心一生谓我皇祖周公常履大宝故先王锡宝以
示礼天地四方遂僭郊僭大雩赐大弓以示征伐四
卷十五 第 23a 页 WYG0157-0443c.png
国遂作丘甲作三军原其锡是二物初不如是之僭
而后世不令子孙沿之而僭礼尔阳虎斗筲之人遂
谓鲁之礼乐征伐在二物故窃之以逃谓吾得二物
则礼乐征伐一旦在己也不知宝器待人而后宝非
周公子孙则亦安用是物哉然锡二物特寓其意尔
非谓祀与戎果在二物也子孙沿物而僭礼于前固
已疏矣阳虎因之以盗窃于后何其愚哉卒之伥伥
然抱其空器而无所用之乃复挈而来归凡有非其
而后世不令子孙沿之而僭礼尔阳虎斗筲之人遂
谓鲁之礼乐征伐在二物故窃之以逃谓吾得二物
则礼乐征伐一旦在己也不知宝器待人而后宝非
周公子孙则亦安用是物哉然锡二物特寓其意尔
非谓祀与戎果在二物也子孙沿物而僭礼于前固
已疏矣阳虎因之以盗窃于后何其愚哉卒之伥伥
然抱其空器而无所用之乃复挈而来归凡有非其
卷十五 第 23b 页 WYG0157-0443d.png
有曰窃不求而得之曰得彼既有之矣复不求而自
得亦足以见宝玉大弓无所用于虎而虎之愚不可
及也虎固愚矣而宝玉大弓窃之书得之书何邪以
周公分器为重也虎何足诛哉故曰盗而已
六月葬郑献公
秋齐侯卫侯次于五氏
圣人于春秋不妄假人以美名不妄诬人以恶迹必
核其实而书之齐侯卫侯次于五氏五氏晋地也盖
得亦足以见宝玉大弓无所用于虎而虎之愚不可
及也虎固愚矣而宝玉大弓窃之书得之书何邪以
周公分器为重也虎何足诛哉故曰盗而已
六月葬郑献公
秋齐侯卫侯次于五氏
圣人于春秋不妄假人以美名不妄诬人以恶迹必
核其实而书之齐侯卫侯次于五氏五氏晋地也盖
卷十五 第 24a 页 WYG0157-0444a.png
谋伐晋矣然徒次而不能伐则春秋不以伐加之齐
晋何憾哉徒以晋不能霸景公以垂白之年故乘其
弱而求诸侯然齐桓之霸诸侯无敢不从而晋独不
至桓公置而不问以为虽无晋不害为霸也今景公
才得百里之卫以为已援宋鲁陈郑曹滕莒邾无一
介从齐遂欲胁区区之卫以干大国亦见其非所以
谋霸也妄图而已搂二国之兵趑趄于晋境而不敢
犯晋之一毛此何为哉彼不能伐矣而徒以次焉圣
晋何憾哉徒以晋不能霸景公以垂白之年故乘其
弱而求诸侯然齐桓之霸诸侯无敢不从而晋独不
至桓公置而不问以为虽无晋不害为霸也今景公
才得百里之卫以为已援宋鲁陈郑曹滕莒邾无一
介从齐遂欲胁区区之卫以干大国亦见其非所以
谋霸也妄图而已搂二国之兵趑趄于晋境而不敢
犯晋之一毛此何为哉彼不能伐矣而徒以次焉圣
卷十五 第 24b 页 WYG0157-0444b.png
人不遂加以伐之之恶盖迹未形而豫加之则人有
所不服非所以为大中之法也故书其次而义自见
焉
秦伯卒
冬葬秦哀公
十年春王三月及齐平
夏公会齐侯于夹谷公至自夹谷
平以释两君之忿会以通二国之好既平矣而讲好
所不服非所以为大中之法也故书其次而义自见
焉
秦伯卒
冬葬秦哀公
十年春王三月及齐平
夏公会齐侯于夹谷公至自夹谷
平以释两君之忿会以通二国之好既平矣而讲好
卷十五 第 25a 页 WYG0157-0444c.png
于坛坫是诚春秋之美事也昭七年暨齐平叔孙婼
如齐涖盟定十一年及郑平叔还如郑涖盟则是既
平而加之以疑尔既平复疑何足言好哉今定公既
及齐平而两君会于夹谷礼也故春秋两君相见不
以事会而书至者惟此而已非盟非伐何功以告庙
哉以两君交好为礼而策勋也用是知夹谷之会独
异于春秋传者为孔子摄相是会信矣
晋赵鞅帅师围卫
如齐涖盟定十一年及郑平叔还如郑涖盟则是既
平而加之以疑尔既平复疑何足言好哉今定公既
及齐平而两君会于夹谷礼也故春秋两君相见不
以事会而书至者惟此而已非盟非伐何功以告庙
哉以两君交好为礼而策勋也用是知夹谷之会独
异于春秋传者为孔子摄相是会信矣
晋赵鞅帅师围卫
卷十五 第 25b 页 WYG0157-0444d.png
讨五氏之次也然不讨齐而围卫晋固怯大而陵小
也
齐人来归郓欢龟阴田
礼之用大矣以之禦彊而彊屈以之折奸而奸消礼
固未尝一日而离乎世顾所以用之者难其人矣孔
子相鲁一用于夹谷之会堂堂之齐君臣惭赧沮缩
若无所容其身故三田不请而自归焉信大礼之足
以折奸暴也郓自齐人取以居昭公卒郓溃遂入于
也
齐人来归郓欢龟阴田
礼之用大矣以之禦彊而彊屈以之折奸而奸消礼
固未尝一日而离乎世顾所以用之者难其人矣孔
子相鲁一用于夹谷之会堂堂之齐君臣惭赧沮缩
若无所容其身故三田不请而自归焉信大礼之足
以折奸暴也郓自齐人取以居昭公卒郓溃遂入于
卷十五 第 26a 页 WYG0157-0445a.png
齐齐不我归也六年季孙斯仲孙何忌围之而不克
齐视之若固有反以雠鲁国夏再伐我西鄙公亦再
侵而报之不能得也鲁盖惮兵戎之役无志于取矣
故春及齐平两君为好而齐以奸暴干之圣人历阶
一言而齐侯愧耻并与所谓欢及龟阴而来归焉鲁
岂志于得田哉齐自归之也故书曰来归与齐人归
我济西田与归欢及阐异矣圣人岂以是为己功哉
志其实而已欢龟即汶阳田吾于成二年既言之
齐视之若固有反以雠鲁国夏再伐我西鄙公亦再
侵而报之不能得也鲁盖惮兵戎之役无志于取矣
故春及齐平两君为好而齐以奸暴干之圣人历阶
一言而齐侯愧耻并与所谓欢及龟阴而来归焉鲁
岂志于得田哉齐自归之也故书曰来归与齐人归
我济西田与归欢及阐异矣圣人岂以是为己功哉
志其实而已欢龟即汶阳田吾于成二年既言之
卷十五 第 26b 页 WYG0157-0445b.png
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围郈
秋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围郈
郈叔氏之邑也自封植而自围之出乎尔者反乎尔
者也已横逆而不有其君何怪乎郈之叛己也哉费
季氏邑也成孟氏邑也皆自封植而自取叛则夫三
家之抗君非己之利适所以自贻害矣昭十三年费
叛至是郈叛明年成叛然三家知围叛而不知叛由
己生使三家而能自反挈国柄以复归于公室则三
秋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围郈
郈叔氏之邑也自封植而自围之出乎尔者反乎尔
者也已横逆而不有其君何怪乎郈之叛己也哉费
季氏邑也成孟氏邑也皆自封植而自取叛则夫三
家之抗君非己之利适所以自贻害矣昭十三年费
叛至是郈叛明年成叛然三家知围叛而不知叛由
己生使三家而能自反挈国柄以复归于公室则三
卷十五 第 27a 页 WYG0157-0445c.png
邑将不围而自服三邑臣于主三家臣于君鲁其遂
复泰和之治乎今蕞尔之郈二大夫再围而不克叔
也仲也观乎此亦可以自咎矣
宋乐大心出奔曹宋公子地出奔陈
乐大心宋之大夫也公子地宋之贵戚也外而大夫
内而贵戚一日而俱奔宋政乱矣明年辰及佗彄皆
奔随而叛宋之乱者五年而后定自大心与地为初
也景公之为君盖可知矣左氏之说鄙且诬吾不欲
复泰和之治乎今蕞尔之郈二大夫再围而不克叔
也仲也观乎此亦可以自咎矣
宋乐大心出奔曹宋公子地出奔陈
乐大心宋之大夫也公子地宋之贵戚也外而大夫
内而贵戚一日而俱奔宋政乱矣明年辰及佗彄皆
奔随而叛宋之乱者五年而后定自大心与地为初
也景公之为君盖可知矣左氏之说鄙且诬吾不欲
卷十五 第 27b 页 WYG0157-0445d.png
观之
冬齐侯卫侯郑游速会于安甫
安甫之盟盟郑也郑献叛晋从齐不久而卒声公即
位齐惧其贰也故盟其大夫大夫不可以先君故次
卫侯
叔孙州仇如齐
拜三田之归也
宋公之弟辰暨仲佗石彄出奔陈
冬齐侯卫侯郑游速会于安甫
安甫之盟盟郑也郑献叛晋从齐不久而卒声公即
位齐惧其贰也故盟其大夫大夫不可以先君故次
卫侯
叔孙州仇如齐
拜三田之归也
宋公之弟辰暨仲佗石彄出奔陈
卷十五 第 28a 页 WYG0157-0446a.png
宋公之弟举其贵也仲佗石彄秉宋之权也贵而无
权则无以济其奸故必胁权以奔焉宋公之弟辰暨
仲佗石彄出奔陈暨之为言彊也仲石为辰之所彊
不得已而从其奔是之为暨乐大心公子地既奔辰
将从之然大心与地皆非权之所系徒从之无益也
故胁仲石而俱奔焉贵得权而侈权得贵而尊故明
年遂入于萧以叛权与贵交相济以成其叛心也然
是谋实启于辰故以暨书之而仲石为国大臣听贵
权则无以济其奸故必胁权以奔焉宋公之弟辰暨
仲佗石彄出奔陈暨之为言彊也仲石为辰之所彊
不得已而从其奔是之为暨乐大心公子地既奔辰
将从之然大心与地皆非权之所系徒从之无益也
故胁仲石而俱奔焉贵得权而侈权得贵而尊故明
年遂入于萧以叛权与贵交相济以成其叛心也然
是谋实启于辰故以暨书之而仲石为国大臣听贵
卷十五 第 28b 页 WYG0157-0446b.png
戚之胁而从其叛其罪盖亦著矣辰书弟非能弟也
宋公有以宠之以致其叛欤故书曰弟病宋公也
十有一年春宋公之弟辰及仲佗石彄公子地自陈入
于萧以叛
出奔书暨辰彊之也二子有所不得已也入叛书及
辰主也二子悦从之也难乎奔而易于叛仲石固庸
臣乎初而奔也则疑谋有所不济故难以暨之今而
叛也以为事无有不捷故易而及之奔固不难而叛
宋公有以宠之以致其叛欤故书曰弟病宋公也
十有一年春宋公之弟辰及仲佗石彄公子地自陈入
于萧以叛
出奔书暨辰彊之也二子有所不得已也入叛书及
辰主也二子悦从之也难乎奔而易于叛仲石固庸
臣乎初而奔也则疑谋有所不济故难以暨之今而
叛也以为事无有不捷故易而及之奔固不难而叛
卷十五 第 29a 页 WYG0157-0446c.png
何捷吾于此知仲石诚庸夫也公子地之奔固已有
乱心矣故卒从二子以入叛而左氏妄为之立傅此
所以得吾之不信也
夏四月秋宋乐大心自曹入于萧
左氏谓乐大心以公命逆丧大心不欲伪疾而奔若
然则今何以从四子入于萧乎则大心实四子之党
先奔曹而四子不从今四子已入叛既成矣故反而
从之则其初也果不欲逆丧而奔乎用是知左氏之
乱心矣故卒从二子以入叛而左氏妄为之立傅此
所以得吾之不信也
夏四月秋宋乐大心自曹入于萧
左氏谓乐大心以公命逆丧大心不欲伪疾而奔若
然则今何以从四子入于萧乎则大心实四子之党
先奔曹而四子不从今四子已入叛既成矣故反而
从之则其初也果不欲逆丧而奔乎用是知左氏之
卷十五 第 29b 页 WYG0157-0446d.png
说非实也
冬及郑平叔还如郑涖盟
六年公侵郑为晋也今日及郑平为齐也昔鲁亲晋
而郑附齐故为晋侵郑今鲁与齐平而郑睦于齐故
为齐平郑鲁之反复于齐晋之间故已彊聒尔然能
释怨窒忿平齐平郑以成邻国之好盖亦休焉然既
平矣而继之以盟以平之未足言信盖春秋之世非
盟不信也此与暨齐平叔孙婼如齐涖盟者同耳
冬及郑平叔还如郑涖盟
六年公侵郑为晋也今日及郑平为齐也昔鲁亲晋
而郑附齐故为晋侵郑今鲁与齐平而郑睦于齐故
为齐平郑鲁之反复于齐晋之间故已彊聒尔然能
释怨窒忿平齐平郑以成邻国之好盖亦休焉然既
平矣而继之以盟以平之未足言信盖春秋之世非
盟不信也此与暨齐平叔孙婼如齐涖盟者同耳
卷十五 第 30a 页 WYG0157-0447a.png
十有二年春薛伯定卒
夏葬薛襄公
叔孙州仇帅师堕郈
义见下
卫公孟彄帅师伐曹
春秋之末霸主不作小国相侵非复有怨隙而后交
兵也彊凌弱众暴寡耳曹与卫何憾哉二年之间凡
再伐曹而不能得宋出而乘之屡疾于曹哀八年宋
夏葬薛襄公
叔孙州仇帅师堕郈
义见下
卫公孟彄帅师伐曹
春秋之末霸主不作小国相侵非复有怨隙而后交
兵也彊凌弱众暴寡耳曹与卫何憾哉二年之间凡
再伐曹而不能得宋出而乘之屡疾于曹哀八年宋
卷十五 第 30b 页 WYG0157-0447b.png
人入曹以曹伯阳归虽其恶成于宋而卫实启之君
子责首恶犹曰卫灭曹也
季孙斯仲孙何忌帅师堕费
三都之叛三家患之则堕三都固三家之利也是以
季路一言而叔氏堕郈季氏堕费而说者乃以为孔
子为之噫圣人岂如是之谬哉公山弗扰以费叛召
子欲往子路不悦曰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
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此孔子
子责首恶犹曰卫灭曹也
季孙斯仲孙何忌帅师堕费
三都之叛三家患之则堕三都固三家之利也是以
季路一言而叔氏堕郈季氏堕费而说者乃以为孔
子为之噫圣人岂如是之谬哉公山弗扰以费叛召
子欲往子路不悦曰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
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此孔子
卷十五 第 31a 页 WYG0157-0447c.png
之志也孔子即公山氏以兴东周亦岂欲为季氏堕
其邑乎盖将教公山氏臣于季氏教季氏臣于公教
公朝于天子尔以鲁先之而率天下天下皆然是东
周之从而兴也岂苟为季氏堕费而滋季氏之势乎
此好勇不顾义之谋盖出于季路审矣彼不悦孔子
之即公山氏是欲堕其邑之义也然公山弗狃果帅
费人以袭鲁入及公侧孔子为司寇命伐之乃北呜
呼危哉微孔子为司寇公其不死于难乎故夫堕三
其邑乎盖将教公山氏臣于季氏教季氏臣于公教
公朝于天子尔以鲁先之而率天下天下皆然是东
周之从而兴也岂苟为季氏堕费而滋季氏之势乎
此好勇不顾义之谋盖出于季路审矣彼不悦孔子
之即公山氏是欲堕其邑之义也然公山弗狃果帅
费人以袭鲁入及公侧孔子为司寇命伐之乃北呜
呼危哉微孔子为司寇公其不死于难乎故夫堕三
卷十五 第 31b 页 WYG0157-0447d.png
都者为三家除患尔何益于鲁三家病则鲁之利三
家之患既除则势从而张吾未见其利也堕郈堕费
谓之忠于二家则然尔谓之忠于鲁则不可或曰古
者家不藏甲大夫无百雉之城今叔氏之郈公山氏
之费皆过制也故不能以不堕此又不然以为过制
则宜夺之于初今势逼叛成安能夺之哉圣人不为
此侥倖万有一捷之功以危宗社也今堕郈堕费幸
而捷及围成则不能克矣圣人之技无乃亦有穷乎
家之患既除则势从而张吾未见其利也堕郈堕费
谓之忠于二家则然尔谓之忠于鲁则不可或曰古
者家不藏甲大夫无百雉之城今叔氏之郈公山氏
之费皆过制也故不能以不堕此又不然以为过制
则宜夺之于初今势逼叛成安能夺之哉圣人不为
此侥倖万有一捷之功以危宗社也今堕郈堕费幸
而捷及围成则不能克矣圣人之技无乃亦有穷乎
卷十五 第 32a 页 WYG0157-0448a.png
则夫之公山氏而化其服者圣人之志也堕郈堕费
以幸其成者非圣人之心也
秋大雩
冬十月癸亥公会齐侯盟于黄
决鲁叛晋之心也
十有一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公至自黄
十有二月公围成至自围成
以幸其成者非圣人之心也
秋大雩
冬十月癸亥公会齐侯盟于黄
决鲁叛晋之心也
十有一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公至自黄
十有二月公围成至自围成
卷十五 第 32b 页 WYG0157-0448b.png
成孟氏邑也公敛处父居之叔氏之郈季氏之费皆
自堕之而孟氏之成则举以待公仲孙何忌岂忠于
公者哉己所不欲则勿施于公也昭二十六年公自
郓围成成固守而不屈则成盖尝死附于仲孙矣何
忌以其附于己故不欲堕焉然实成有二心故何忌
亦不自围而畀公围之围之而克邑固已之邑也围
而不克德归于己而怨归于公成既怨公已从而抚
之则死为己用此何忌之奸谋也费之堕无损于己
自堕之而孟氏之成则举以待公仲孙何忌岂忠于
公者哉己所不欲则勿施于公也昭二十六年公自
郓围成成固守而不屈则成盖尝死附于仲孙矣何
忌以其附于己故不欲堕焉然实成有二心故何忌
亦不自围而畀公围之围之而克邑固已之邑也围
而不克德归于己而怨归于公成既怨公已从而抚
之则死为己用此何忌之奸谋也费之堕无损于己
卷十五 第 33a 页 WYG0157-0448c.png
则何忌助其堕成之围害切于身则何忌避其怨则
夫何忌者尤奸人之雄乎然公之围成其为失计大
矣成叛于仲孙固鲁之利俾仲氏自围而自堕之听
其胜负于鲁无伤也而公乃为仲氏围叛邑得之未
必归公而失之实损于鲁吾于此见公之失计也郈
费之堕说者以为孔子为之此毋乃亦孔子为之欤
宜君子之不信也明矣
十有三年春齐侯卫侯次于垂葭
夫何忌者尤奸人之雄乎然公之围成其为失计大
矣成叛于仲孙固鲁之利俾仲氏自围而自堕之听
其胜负于鲁无伤也而公乃为仲氏围叛邑得之未
必归公而失之实损于鲁吾于此见公之失计也郈
费之堕说者以为孔子为之此毋乃亦孔子为之欤
宜君子之不信也明矣
十有三年春齐侯卫侯次于垂葭
卷十五 第 33b 页 WYG0157-0448d.png
九年为五氏之次以谋晋卒不敢伐今又次于垂葭
逡巡而退晋虽自内予有围无所事于外然实大国
也齐何敢犯之既不敢犯而必为是次何益哉易曰
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其齐景之谓也
夏筑蛇渊囿
成公筑鹿囿昭公筑郎囿定公筑蛇渊囿鲁一国而
为囿者三且筑而虞之刍荛雉兔者何为哉文王之
囿不如是也
逡巡而退晋虽自内予有围无所事于外然实大国
也齐何敢犯之既不敢犯而必为是次何益哉易曰
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其齐景之谓也
夏筑蛇渊囿
成公筑鹿囿昭公筑郎囿定公筑蛇渊囿鲁一国而
为囿者三且筑而虞之刍荛雉兔者何为哉文王之
囿不如是也
卷十五 第 34a 页 WYG0157-0449a.png
大蒐于比蒲
义在昭公八年与十一年
卫公孟彄帅师伐曹
义在十二年
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
晋至定公六卿益横势丑力齐互相并吞赵鞅之叛
盖与荀氏士氏交恶而相攻惧不敌也故入其私邑
据甲以抗之虽私相恶而晋阳之民晋阳之甲岂得
义在昭公八年与十一年
卫公孟彄帅师伐曹
义在十二年
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
晋至定公六卿益横势丑力齐互相并吞赵鞅之叛
盖与荀氏士氏交恶而相攻惧不敌也故入其私邑
据甲以抗之虽私相恶而晋阳之民晋阳之甲岂得
卷十五 第 34b 页 WYG0157-0449b.png
视为己有哉据邑取甲是乃所以为叛也圣人不诬
人以恶入也叛也天下之恶名岂妄以加人乎圣人
书入书叛而传者乃以为非叛吾所不晓若其实叛
则圣人当何辞以书之说者徒见春秋之书叛无复
书归者而赵鞅书归于晋则疑鞅初非叛也不知鞅
初与荀士交恶荀士胁君以抗已鞅无以得君也故
入晋阳以叛倚晋阳之甲以抗之既而荀士二子亦
不容于君乃入于朝歌以叛故鞅舍晋阳以归晋复
人以恶入也叛也天下之恶名岂妄以加人乎圣人
书入书叛而传者乃以为非叛吾所不晓若其实叛
则圣人当何辞以书之说者徒见春秋之书叛无复
书归者而赵鞅书归于晋则疑鞅初非叛也不知鞅
初与荀士交恶荀士胁君以抗已鞅无以得君也故
入晋阳以叛倚晋阳之甲以抗之既而荀士二子亦
不容于君乃入于朝歌以叛故鞅舍晋阳以归晋复
卷十五 第 35a 页 WYG0157-0449c.png
胁君以抗荀士也两彊角立胜负未判鞅以为用晋
阳以敌荀士则于理为叛而于势为逆归胁君以敌
二子则于义为臣于势为顺故宁舍叛而复臣焉其
志在于抗二子而必去之非谓悔其叛而复归也
冬晋荀寅士吉射入于朝歌以叛晋赵鞅归于晋
二子赵鞅之仇也始胁君以敌鞅情伉势逼左右所
不容故入于朝歌以叛鞅以其失君而出也因舍晋
阳以归焉以谓得君以拒之孰愈于据邑以抗之哉
阳以敌荀士则于理为叛而于势为逆归胁君以敌
二子则于义为臣于势为顺故宁舍叛而复臣焉其
志在于抗二子而必去之非谓悔其叛而复归也
冬晋荀寅士吉射入于朝歌以叛晋赵鞅归于晋
二子赵鞅之仇也始胁君以敌鞅情伉势逼左右所
不容故入于朝歌以叛鞅以其失君而出也因舍晋
阳以归焉以谓得君以拒之孰愈于据邑以抗之哉
卷十五 第 35b 页 WYG0157-0449d.png
则鞅之归固非善也机也而说者以归为善而入为
恶吾既辩之观乎此由是以证吾言矣然晋定为国
而诸大夫出入相攻皋门之外汇为战场朝以为叛
逆暮以为股肱其能久安乎及其子孙而卒为四卿
所灭其所由来渐矣
薛弑其君比
称国以弑君无道也
十有四年春卫公叔戍来奔卫赵阳出奔宋
恶吾既辩之观乎此由是以证吾言矣然晋定为国
而诸大夫出入相攻皋门之外汇为战场朝以为叛
逆暮以为股肱其能久安乎及其子孙而卒为四卿
所灭其所由来渐矣
薛弑其君比
称国以弑君无道也
十有四年春卫公叔戍来奔卫赵阳出奔宋
卷十五 第 36a 页 WYG0157-0450a.png
春秋自昭公以还诸侯之政皆出于大夫非特鲁为
然也怙权相并相睇以目一毫之隙谮诉从之故叛
则三五而叛奔则三五而奔立党相倾党一堕则鱼
贯而出奔宋华亥向宁华定相拉而奔陈复相比而
入叛邾庶其畀我及黑肱相踵而来奔或窃邑以来
宋乐大心一出而四子从之其叛也五子为旅赵鞅
一叛而三大夫角立其归也二子出奔今卫之乱叔
戍赵阳岐途而两奔继而北宫结奔鲁公孟彄奔郑
然也怙权相并相睇以目一毫之隙谮诉从之故叛
则三五而叛奔则三五而奔立党相倾党一堕则鱼
贯而出奔宋华亥向宁华定相拉而奔陈复相比而
入叛邾庶其畀我及黑肱相踵而来奔或窃邑以来
宋乐大心一出而四子从之其叛也五子为旅赵鞅
一叛而三大夫角立其归也二子出奔今卫之乱叔
戍赵阳岐途而两奔继而北宫结奔鲁公孟彄奔郑
卷十五 第 36b 页 WYG0157-0450b.png
是岂一一得罪于君而君逐之相抗不胜无所容而
逃也诸侯主祭与号而已安暇问其出入哉而左氏
屑屑然附会一馔一马之隙以合之吾哂其不达大
义矣学者无观焉
二月辛巳楚公子结陈公孙佗人帅师灭顿以顿子牂
归
顿盖楚之与也世役于楚定四年晋乘楚乱合诸侯
而侵楚顿亦叛楚而从之虽十八国之君不能损楚
逃也诸侯主祭与号而已安暇问其出入哉而左氏
屑屑然附会一馔一马之隙以合之吾哂其不达大
义矣学者无观焉
二月辛巳楚公子结陈公孙佗人帅师灭顿以顿子牂
归
顿盖楚之与也世役于楚定四年晋乘楚乱合诸侯
而侵楚顿亦叛楚而从之虽十八国之君不能损楚
卷十五 第 37a 页 WYG0157-0450c.png
之一毛而顿子胡子皆因是而灭楚今年灭顿明年
灭胡憾其从晋而忘己也小国之从违可不谨乎陈
以中国从荆蛮以灭小国其罪不待贬而著顿子书
名不死社稷也
夏卫北宫结来奔
公叔戍之党也
五月于越败吴于槜李
槜李吴地越伐吴吴子禦之为越所败不书战诈败
灭胡憾其从晋而忘己也小国之从违可不谨乎陈
以中国从荆蛮以灭小国其罪不待贬而著顿子书
名不死社稷也
夏卫北宫结来奔
公叔戍之党也
五月于越败吴于槜李
槜李吴地越伐吴吴子禦之为越所败不书战诈败
卷十五 第 37b 页 WYG0157-0450d.png
也左氏以为吴伐越吴伐越安得战于吴地也
吴子光卒
公会齐侯卫侯于牵公至自会
牵晋地也在今之魏郡齐卫尝次于五氏次于垂葭
谋伐晋而不能今晋有荀寅士吉射之叛故复会于
牵以谋之然伐则伐矣安用会焉盖畏晋而有贬也
欲伐晋则患晋之彊有所不胜欲因荀氏以攻晋则
畏诸侯之议已故首鼠不前徒会而反尔齐景真髦
吴子光卒
公会齐侯卫侯于牵公至自会
牵晋地也在今之魏郡齐卫尝次于五氏次于垂葭
谋伐晋而不能今晋有荀寅士吉射之叛故复会于
牵以谋之然伐则伐矣安用会焉盖畏晋而有贬也
欲伐晋则患晋之彊有所不胜欲因荀氏以攻晋则
畏诸侯之议已故首鼠不前徒会而反尔齐景真髦
卷十五 第 38a 页 WYG0157-0451a.png
而崛彊者欤鲁卫从之盖亦迂矣
秋齐侯宋公会于洮
宋未尝从齐也今以晋之乱鲁卫皆从齐始勉而从
之结四邻之好而已非曰盟主也
天王使石尚来归脤
诗之臣工诸侯助祭遣于庙周官宗伯脤膰亲兄弟
之国盖诸侯助祭则王与诸侯共享多福故有归脤
之礼自入春秋助祭之礼不复梦见而天王反归脤
秋齐侯宋公会于洮
宋未尝从齐也今以晋之乱鲁卫皆从齐始勉而从
之结四邻之好而已非曰盟主也
天王使石尚来归脤
诗之臣工诸侯助祭遣于庙周官宗伯脤膰亲兄弟
之国盖诸侯助祭则王与诸侯共享多福故有归脤
之礼自入春秋助祭之礼不复梦见而天王反归脤
卷十五 第 38b 页 WYG0157-0451b.png
此上下俱失也然不助祭之罪重而归脤之责轻何
则厚往而薄来固不失为怀诸侯之术然春秋诸侯
跋扈甚矣安可怀哉聘赠锡命安受而不荅况脤膰
微物鲁盖以为不腆而怨之矣尚何责其不助祭乎
自宣十年王使季子来聘其后无一介及鲁盖不忍
其伉而不复聘问也景王之崩叔鞅尝会葬故恭王
于是以脤礼来归为王之命则甚腆而鲁之罪尚容
轻戮乎书之盖叹周室之衰厚往而不能薄来也
则厚往而薄来固不失为怀诸侯之术然春秋诸侯
跋扈甚矣安可怀哉聘赠锡命安受而不荅况脤膰
微物鲁盖以为不腆而怨之矣尚何责其不助祭乎
自宣十年王使季子来聘其后无一介及鲁盖不忍
其伉而不复聘问也景王之崩叔鞅尝会葬故恭王
于是以脤礼来归为王之命则甚腆而鲁之罪尚容
轻戮乎书之盖叹周室之衰厚往而不能薄来也
卷十五 第 39a 页 WYG0157-0451c.png
卫世子蒯聩出奔宋
凡世子而不没世子者非其罪惟蔡般许止之弑则
不书世子无以见其弑君父故书世子焉若宋世子
痤陈世子偃师皆非其罪也若夫为世子而不能世
其国则黜世子以讥之郑忽是也今卫世子大无般
止之恶而小无忽之罪则书世子非贬也是时灵公
不君外则群臣不和而大夫出奔内则闺门不睦而
世子不安其位君臣父子之义两绝安得保其无乱
凡世子而不没世子者非其罪惟蔡般许止之弑则
不书世子无以见其弑君父故书世子焉若宋世子
痤陈世子偃师皆非其罪也若夫为世子而不能世
其国则黜世子以讥之郑忽是也今卫世子大无般
止之恶而小无忽之罪则书世子非贬也是时灵公
不君外则群臣不和而大夫出奔内则闺门不睦而
世子不安其位君臣父子之义两绝安得保其无乱
卷十五 第 39b 页 WYG0157-0451d.png
哉古之孝者逢父怒小杖受大杖走惧伤发肤以贻
父之戚也自入春秋未有君父存而世子出奔惟蒯
聩尔灵公嬖于南子而不利于蒯聩使蒯聩而为申
生则灵公有晋献之恶故宁避而奔焉则蒯聩固未
失为孝也然不幸为蒯聩盖亦难矣其奔也虽违父
命而不遗父恶此春秋所以无贬辞也若以左氏弑
南子之说则圣人不当书世子矣宜刘敞之所不取
也
父之戚也自入春秋未有君父存而世子出奔惟蒯
聩尔灵公嬖于南子而不利于蒯聩使蒯聩而为申
生则灵公有晋献之恶故宁避而奔焉则蒯聩固未
失为孝也然不幸为蒯聩盖亦难矣其奔也虽违父
命而不遗父恶此春秋所以无贬辞也若以左氏弑
南子之说则圣人不当书世子矣宜刘敞之所不取
也
卷十五 第 40a 页 WYG0157-0452a.png
卫公孟彄出奔郑
以蒯聩故
宋公之弟辰自萧来奔
宋公之弟辰及四子皆入萧以叛而辰独来奔辰主
其叛辰奔则四子可知矣背君窃邑未有遂其谋者
而乱臣贼子终不能无其心愚而妄图侥倖其或遂
也其免于大戮幸矣此可以为叛乱者之戒
大蒐于比蒲
以蒯聩故
宋公之弟辰自萧来奔
宋公之弟辰及四子皆入萧以叛而辰独来奔辰主
其叛辰奔则四子可知矣背君窃邑未有遂其谋者
而乱臣贼子终不能无其心愚而妄图侥倖其或遂
也其免于大戮幸矣此可以为叛乱者之戒
大蒐于比蒲
卷十五 第 40b 页 WYG0157-0452b.png
义见昭八年及十一年
邾子来会公
公蒐于比蒲而邾子来会公此何礼哉公如晋卫侯
会公于沓公还自晋郑伯会公于棐固曰非礼然有
求而会君子不责其礼今邾何求于鲁哉自三年为
拔之盟鲁邾虽通而邾未尝一朝鲁今因公出而会
之非礼可知邾子亦知其失也故明年来朝以盖其
失焉书曰来来比蒲也比蒲鲁地萧叔朝公亦曰来
邾子来会公
公蒐于比蒲而邾子来会公此何礼哉公如晋卫侯
会公于沓公还自晋郑伯会公于棐固曰非礼然有
求而会君子不责其礼今邾何求于鲁哉自三年为
拔之盟鲁邾虽通而邾未尝一朝鲁今因公出而会
之非礼可知邾子亦知其失也故明年来朝以盖其
失焉书曰来来比蒲也比蒲鲁地萧叔朝公亦曰来
卷十五 第 41a 页 WYG0157-0452c.png
来谷也谷齐地刘敞谓言来会公非在外似失之
城莒父及霄
城莒父及霄以城二邑书也一时而城二邑劳民甚
矣不书冬阙文
十有五年春王正月邾子来朝
会公于比蒲非礼也惧公责其不恭故来朝以刷前
日之非也
鼷鼠食郊牛牛死改卜牛
城莒父及霄
城莒父及霄以城二邑书也一时而城二邑劳民甚
矣不书冬阙文
十有五年春王正月邾子来朝
会公于比蒲非礼也惧公责其不恭故来朝以刷前
日之非也
鼷鼠食郊牛牛死改卜牛
卷十五 第 41b 页 WYG0157-0452d.png
二月辛丑楚子灭胡以胡子豹归
义同顿子
夏五月辛亥郊
五月非郊之时以改卜牛也帝牛在涤三月至是养
牲始成故五月而郊不书用义在成十七年
壬申公薨于高寝
定公亦中智之君也在位十有五年虽无显善亦无
巨恶乘昭公之后政在季氏粗能收揽国柄亲盟亲
义同顿子
夏五月辛亥郊
五月非郊之时以改卜牛也帝牛在涤三月至是养
牲始成故五月而郊不书用义在成十七年
壬申公薨于高寝
定公亦中智之君也在位十有五年虽无显善亦无
巨恶乘昭公之后政在季氏粗能收揽国柄亲盟亲
卷十五 第 42a 页 WYG0157-0453a.png
会亲兵鲁民粗知有君其贤于昭公远矣一用孔子
相夹谷之会齐人慑屈来归侵地然使其始终用之
俾圣人得施其一二于天下则岂徒为鲁定公哉惜
乎得之不用用之不久抑亦天未欲平治天下乎人
不胜天固无以尤定公也孔子既行三家复张盖权
移于下已奕奕四世定公亦安能一朝而取之然比
襄昭之世盖亦十得其二三矣不为无益于鲁也
郑罕达帅师伐宋
相夹谷之会齐人慑屈来归侵地然使其始终用之
俾圣人得施其一二于天下则岂徒为鲁定公哉惜
乎得之不用用之不久抑亦天未欲平治天下乎人
不胜天固无以尤定公也孔子既行三家复张盖权
移于下已奕奕四世定公亦安能一朝而取之然比
襄昭之世盖亦十得其二三矣不为无益于鲁也
郑罕达帅师伐宋
卷十五 第 42b 页 WYG0157-0453b.png
宋郑未尝有隙今罕达帅师而伐宋左氏以为公子
地在郑故郑伐宋为公子地也虽于经无奔郑之文
然五子之叛公弟辰来奔则四子必有所从出矣则
夫地之在郑理或然也然弟叛宋而归郑郑复庇之
宋不伐郑幸矣郑反丑正党恶以贾怨于邻国则郑
之罪不贬自著卒之终春秋之世宋郑交兵自罕达
之师始自罕达之师不义为己甚造兵端怙大恶不
可不诛也然圣人书之若无贬辞何耶盖自文以下
地在郑故郑伐宋为公子地也虽于经无奔郑之文
然五子之叛公弟辰来奔则四子必有所从出矣则
夫地之在郑理或然也然弟叛宋而归郑郑复庇之
宋不伐郑幸矣郑反丑正党恶以贾怨于邻国则郑
之罪不贬自著卒之终春秋之世宋郑交兵自罕达
之师始自罕达之师不义为己甚造兵端怙大恶不
可不诛也然圣人书之若无贬辞何耶盖自文以下
卷十五 第 43a 页 WYG0157-0453c.png
大夫多不去世族政在大夫也学者迹其善恶以定
褒贬不必泥其文
齐侯卫侯次于渠蒢
欲救宋而不能也且郑非彊国合齐卫以敌之何惧
而不救呜呼是则有其故矣齐景初求诸侯郑先附
之既而得卫得鲁皆郑谋之最后宋亦附齐前年洮
之盟是也今郑伐宋欲救宋则失久好之郑欲勿救
则失新附之宋故出兵以观望于二国之间而任其
褒贬不必泥其文
齐侯卫侯次于渠蒢
欲救宋而不能也且郑非彊国合齐卫以敌之何惧
而不救呜呼是则有其故矣齐景初求诸侯郑先附
之既而得卫得鲁皆郑谋之最后宋亦附齐前年洮
之盟是也今郑伐宋欲救宋则失久好之郑欲勿救
则失新附之宋故出兵以观望于二国之间而任其
卷十五 第 43b 页 WYG0157-0453d.png
胜负焉郑胜则媚于郑曰吾次渠蒢为犄角之助也
宋胜则媚于宋曰吾次渠蒢有救援之功也二国胜
负相当则又两媚于宋郑之间而两助之此齐侯之
奸谋也不然渠蒢之次不救不伐欲何为哉圣人恶
其佞也故书次不书救不予其无实而求名也
邾子来奔丧
诸侯奔天子之丧子奔父丧舍此则视亲之远近而
加迟速焉礼也亦人之情也邾于鲁为邻国何用奔
宋胜则媚于宋曰吾次渠蒢有救援之功也二国胜
负相当则又两媚于宋郑之间而两助之此齐侯之
奸谋也不然渠蒢之次不救不伐欲何为哉圣人恶
其佞也故书次不书救不予其无实而求名也
邾子来奔丧
诸侯奔天子之丧子奔父丧舍此则视亲之远近而
加迟速焉礼也亦人之情也邾于鲁为邻国何用奔
卷十五 第 44a 页 WYG0157-0454a.png
丧哉其礼过矣盖邾自昭公之世为鲁所虐不胜其
微且辱也定公之世为拔之盟终其世不犯于邾邾
人德之故来会来朝今公之薨邾实悼之故忘其卑
屈而奔丧焉于礼虽非而于情则甚恻矣大之比小
诚为国之善教春秋之君鲜能有之者定公有之而
邾人奔丧滕子会葬推此以达天下文王之事也说
者皆责邾子之非而吾于此见定公之仁也
秋七月壬申姒氏卒
微且辱也定公之世为拔之盟终其世不犯于邾邾
人德之故来会来朝今公之薨邾实悼之故忘其卑
屈而奔丧焉于礼虽非而于情则甚恻矣大之比小
诚为国之善教春秋之君鲜能有之者定公有之而
邾人奔丧滕子会葬推此以达天下文王之事也说
者皆责邾子之非而吾于此见定公之仁也
秋七月壬申姒氏卒
卷十五 第 44b 页 WYG0157-0454b.png
定之妾哀之母也母以子贵哀未君故姒氏不得称
夫人不以小君礼治之故葬不书小君也
八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九月滕子来会葬
以大夫正也亲会之非礼也
丁巳葬我君定公雨不克葬戊午日下昃乃克葬
义同宣八年
辛巳葬定姒
夫人不以小君礼治之故葬不书小君也
八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九月滕子来会葬
以大夫正也亲会之非礼也
丁巳葬我君定公雨不克葬戊午日下昃乃克葬
义同宣八年
辛巳葬定姒
卷十五 第 45a 页 WYG0157-0454c.png
子未成君母不得称小君
冬城漆
漆盖邾邑庶其以漆闾丘来奔及是鲁城而有之漆
为鲁久矣今城之知贰于邾也齐侯取郓居公既而
遂取为己有鲁屡伐齐必得而后已今得邾邑自城
之而不以偿邾何重己之得轻人之失哉使定公不
死必无是举此必三家之谋城之为固有尔故明年
仲孙伐邾哀公之世虐邾尤甚鲁实何憾于邾利其
冬城漆
漆盖邾邑庶其以漆闾丘来奔及是鲁城而有之漆
为鲁久矣今城之知贰于邾也齐侯取郓居公既而
遂取为己有鲁屡伐齐必得而后已今得邾邑自城
之而不以偿邾何重己之得轻人之失哉使定公不
死必无是举此必三家之谋城之为固有尔故明年
仲孙伐邾哀公之世虐邾尤甚鲁实何憾于邾利其
卷十五 第 45b 页 WYG0157-0454d.png
土地而已用是知定公之恤邾为厚此所以得其来
朝奔丧也
右定公尽一十五年
春秋经筌卷十五
朝奔丧也
右定公尽一十五年
春秋经筌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