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0157-010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经筌卷四     宋 赵鹏飞 撰
   庄公
十有七年春齐人执郑詹
 称人以执非伯讨也而詹不书族盖有罪焉讨有罪
 而非伯讨奈何不归之京师也然郑詹之罪不可详
 左氏以为不朝且冬会于幽而春遂责其不朝邪无
 是理也不然齐且伐罪以责其朝执詹何益哉公榖
卷四 第 1b 页 WYG0157-0103b.png
 以为佞人则有之矣而其说未白要之郑自忽突争
 衡二君出入相避如传舍而为臣者朝以为雠暮以
 为君君之位如奕棋而已之位如盘石见利忘君反
 面事雠自祭仲以下皆然也若詹者必仲之党无疑
 矣则执之为得其罪然桓公既伯则当执归京师而
 听天子之命乃自执之而已此其所以书人不得为
 伯讨也
夏齐人歼于遂
卷四 第 2a 页 WYG0157-0104a.png
 王者之师为义起也诛其君而吊其民民大悦今齐
 灭遂以兵戍之遂人其果悦服乎不服而戍之以兵
 且无所畏乘其虚而尽歼之呜呼吾今而后知不义
 之果不可为也不义而彊且愚民有所不服而况君
 子乎遂君灭矣而区区之民敢抗齐而歼其戍人使
 遂之君存其肯属而事齐邪遂君不知其何人观其
 以义得民逆知其为君子齐桓之灭遂于是为谬举
 圣人于其灭书人而于此书歼以齐人自歼为文则
卷四 第 2b 页 WYG0157-0104b.png
 其高遂人之义也审矣遂人于此亦足以复其君之
 雠欤然齐威之此举为伯业之累甚大君子盖以为
 威公惜之
秋郑詹自齐逃来
 逃之为言窜也责詹之辞也与郑伯逃归同义然詹不
 逃归而逃来则为郑之罪人也审矣见恶于郑得罪
 于齐逃而奔鲁而鲁纳之是鲁为逋逃主也吾窃为
 鲁惧之齐郑不称兵于鲁幸矣
卷四 第 3a 页 WYG0157-0104c.png
冬多麋
 麋兽也周礼兽人夏献麋月令仲冬麋角解皆此兽
 未尝有而有曰有有𧌒是也尝有而多曰多多麋是
 也𧌒以有为异麋以多为异皆记异也杜氏以为多
 则害五谷且为灾麋非食五谷者疑杜以麋为草耳
 非是
十有八年春王三月日有食之
夏公追戎于济西
卷四 第 3b 页 WYG0157-0104d.png
 鲁有戎患非一日矣伯禽之初不免兴费誓之师自
 入春秋隐桓皆会而盟之盖虞其为疆场之患也则
 戎之在鲁不可一日而不防庄公不修戎备其来也
 如履无人之境疆吏安在哉去而追之何益也春秋
 之书追者三齐人侵我西鄙公追齐师至酅弗及齐
 书侵知其侵也戎不书伐不觉其来也不觉来而追
 之戎备虚矣
秋有𧌒
卷四 第 4a 页 WYG0157-0105a.png
 𧌒含沙射人盖亦微矣而圣人书之以记其异𧌒虽
 微必有以感之者观乎此亦可以见人君之德不可
 毫釐亏也毫釐之亏异且感之圣人不以微不书欲
 人君之谨所感也
冬十月
十有九年春王正月
夏四月
秋公子结媵陈人之妇于鄄遂及齐侯宋公盟
卷四 第 4b 页 WYG0157-0105b.png
 可与权而不达权君子谓之固可与正而不中正君
 子谓之专达于权正之义则处遂事之际无失矣若
 公子结吾不保其达权正之义也媵陈人之妇君命
 也及齐宋盟非君命也非君命而利国家专之可也
 权也非君命而不利国家则专之能无患乎当中正
 而不守正乃因权而生事秋及齐宋盟而冬致三国
 之师则今日之盟果为利国家乎且鄄卫地齐宋二
 君胡为而至于鄄哉齐桓合诸侯必会于宋卫之间
卷四 第 5a 页 WYG0157-0105c.png
 以为四方诸侯之来道里均也故葵丘贯泽皆宋地
 首止及咸皆卫地齐桓之伯尝两会于鄄今将复合
 诸侯于此也结如陈假道于卫适遇其会也乃遂与
 二君盟其意盖以为一出而二事成一以媵陈人之
 妇一以结伯主之盟而不知其以大夫而抗伯主于
 国果利乎然公子遂会齐侯于阳榖齐侯勿及盟而
 结之专齐桓遂及以盟何哉结必有以欺齐也彼其
 语齐侯必不曰吾媵陈妇也必曰吾以君会盟也盖
卷四 第 5b 页 WYG0157-0105d.png
 前乎此伐宋之役与鄄之会皆单伯会之而已庄不
 至也桓亦以结为单伯之流而遂与之盟既盟而知
 其媵陈妇不为会盟而来也于是怒有西鄙之伐焉
 然齐宋之来伐以其抗也责其欺也而陈亦与之何
 邪此尤足以见结之两失矣结之盟齐宋不曰媵陈
 也结之至陈不曰盟齐宋也两设诳辞而欺之及一
 败而二事皆诈故三国均疾于鲁也此陈所以亦从
 而来伐欤结之罪盖不胜诛矣而说者徒见其书公
卷四 第 6a 页 WYG0157-0106a.png
 子而不去族因以为褒曰齐宋谋伐鲁结道遇而盟
 之所以解纷也且宋齐尝同幽之盟今何衅而伐鲁
 哉以为讨郑詹之来鲁已期年矣存乎亡乎不可得
 而知既越四时而不问至是尚何讨邪曰讨郑詹则
 胁郑而来可也宋何与哉况盟不旋踵而三国之师
 均疾于鲁尚何纷之能解也公子遂如京师遂如晋
 季孙宿救台遂入郓皆遂事也皆不去族也悉以为
 褒之可乎自庄以下鲁大夫多不去族所以著三家
卷四 第 6b 页 WYG0157-0106b.png
 之张本也公子庆父弑逆而奔尚不去族何问于结
 然君子察其事之善恶而褒贬自白不可拘去族书
 族之例也
夫人姜氏如莒
 姜氏如齐犹曰父母之邦如莒何哉淫奔极矣庄公
 在所不责书之亦以见齐桓不能绳之为伯主之累
 也
冬齐人宋人陈人伐我西鄙
卷四 第 7a 页 WYG0157-0106c.png
 讨结之抗且欺也欺与抗小人犹忿而况邻国乎况
 伯主乎释而不讨则启奸招侮败伯业矣三国书人
 将卑师少也问罪而已不务胜鲁也刘敞以为齐宋
 会于鄄谋伐鲁公子结盟之为鲁免难观今日西鄙
 之伐鲁难果免乎盖惑于书公子之例而不究其始
 终也
二十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如莒
 文姜于是盖二毛矣死亡无日而淫奔不已禽兽非
卷四 第 7b 页 WYG0157-0106d.png
 屠戮无以禁其搏噬彼得其死幸也
夏齐大灾
 人火曰火天火曰灾齐人大灾何以书往吊也前日
 齐伐我西鄙何为往吊我服其罪也结之过也大灾
 甚矣宫庙厩库尽矣可不吊乎书之以见齐桓之伯
 德不足而取戾于天也
秋七月
冬齐人伐戎
卷四 第 8a 页 WYG0157-0107a.png
 戎有二有山戎有戎山戎即北戎远于中国乃舜营
 州之地孤竹国也戎介于中国在曹卫鲁之閒隐桓
 之所盟与夫伐凡伯侵曹者皆此戎也此其为患尤
 近伯讨所当先也所贵乎伯主者以其能从简书敌
 王忾而除天下之患也戎患近在邻国齐桓可不讨
 乎桓公即位盖十年内则伐叛讨二以立已桓而已
 戎盖未尝问也至是始伐之亦足以见其缓于除患
 矣伐戎伯讨也而圣人书人责其缓可知
卷四 第 8b 页 WYG0157-0107b.png
二十有一年春王正月
夏五月辛酉郑伯突卒
秋七月戊戌夫人姜氏薨
冬十有二月葬郑厉公
 郑突篡忽而入栎其后卒归于郑而圣人不书归说
 者以为不赴于鲁非也其入栎也鲁实纳之岂其归
 郑而不赴哉圣人不书其归不予其有郑也至是卒
 葬皆书曰郑伯则知其卒得郑也其间庄四年垂之
卷四 第 9a 页 WYG0157-0107c.png
 遇十四年鄄之会皆突也非子仪也突时盖在栎实
 未得郑而圣人以郑伯书之予其世统也突篡而与
 世统奈何名与之而实诛之所以深治其篡之罪也
 今突死而嗣世统者突之子矣其可不与突世统哉
 或者以垂之遇鄄之会为子仪此死法也非春秋也
二十有二年春王正月肆大眚
癸丑葬我小君文姜
 肆赦也眚过也赦大过也皋陶曰宥过无大刑故无
卷四 第 9b 页 WYG0157-0107d.png
 小今过之大者皆举而赦之肆大眚或者以为僭天
 子故书大若然则当书曰大肆眚矣安得曰肆大眚
 邪不观文之逆顺而诬人以僭甚非义也然则肆大
 眚予之乎曰予之且人固不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
 大焉过虽禹汤所不免而责常人无过可乎过而杀
 之则虽欲自新无由也故易曰赦过宥罪书曰眚灾
 肆赦亦治世之典特观夫过故之辨耳故者心乎为
 是恶也过者非心乎为恶误举而已故曰宥过无大
卷四 第 10a 页 WYG0157-0108a.png
 赦其误也刑故无小诛其心也然则虞舜之制诸侯
 亦得用之乎曰舜之赦赦天下威福之权也诸侯之
 赦赦一国听讼之法也昔成王命康叔曰有厥罪小
 乃不可不杀乃有大罪非终乃惟眚灾适尔既道极
 厥辜时乃不可杀罪有小而故则不可不杀是诸侯
 亦得肆眚也岂康叔得肆眚而鲁周公之后反不得
 肆眚邪然十二公之中惟此一书之则他公皆未尝
 宥过过故尽杀之而庄公鞠其过之大者而肆之也
卷四 第 10b 页 WYG0157-0108b.png
 是亦春秋之美事圣人安得而不书哉说者以为文
 姜之恶非赦不得葬故肆眚而后葬之文姜之恶熏
 炙天地淫奔于齐莒之閒往反如织生且不治今死
 矣反待赦而后得葬邪使不赦而葬时王伯主四邻
 诸侯将发其冢而暴其尸邪无是理也且文姜之罪
 与齐襄等襄之存九伐之法不行襄之死且得以礼
 葬而文姜何足治哉况子安有赦母之道乎或者又
 以为请于天王而天王肆眚若尔则经当书天王大
卷四 第 11a 页 WYG0157-0108c.png
 肆眚今曰肆大眚辞直出于鲁矣天王何与哉此皆
 求其义而不得妄缘上下之文而凿为是说不知肆
 大眚适居文姜卒葬之间非缘上下之义而立文也
陈人杀其公子御寇
 葵丘之禁曰无专杀大夫则当时诸侯盖专杀大夫
 矣古者大夫命于天子有罪则听天子之命春秋诸
 侯大夫自命而自杀之其专甚矣经书杀大夫者四
 十七皆书其专也然就其事而言之则杀之有罪无
卷四 第 11b 页 WYG0157-0108d.png
 罪不可无别故凡杀世子母弟目君甚其绝亲也杀
 有罪则称人以为国人皆欲杀之也杀无罪称国以
 为国君私杀之也或曰杀大夫举其贵之辞也杀公
 子举其亲辞也杀而称名得其人也得其罪也称大
 夫而不名不得其人也不得其罪也其凡例如此而
 其罪之重轻情之深浅即可见之不可以例求也陈
 人杀其公子御寇书人以杀杀有罪然公子陈侯之
 子也父杀其子父子之恩绝矣然御寇不子而自取
卷四 第 12a 页 WYG0157-0109a.png
 杀身陷父于不慈盖参讥之
夏五月
 春秋无以仲月首时者或五字之误或月下脱事耳
秋七月丙申及齐高傒盟于防
 复通于齐且谋婚也前日见绝于齐以公子结之抗
 今日复通于齐亦安受高傒之抗抗则均矣然结之
 抗有西鄙之伐而傒之抗鲁因求婚焉齐以为忿鲁
 以为欢彊弱曲直盖已判然矣齐之不义杀其父而
卷四 第 12b 页 WYG0157-0109b.png
 胁其子庄之不孝忍其父而昏其雠则防之盟公之
 耻不其深欤故没公而不书也然忍父雠受傒之抗
 何求于齐哉欲婚而已雠与色孰重父与妻孰亲庄
 公重色而轻雠欲昏而忘父则公之耻自取之也甘
 受其抗尚何辞
冬公如齐纳币
 父雠不报母丧未除而求婚于齐不孝也纳采不亲
 而公亲之非礼也虽孝与礼圣人不以责禽兽而春
卷四 第 13a 页 WYG0157-0109c.png
 秋垂万世之典非为庄设也为万世重父子之亲垂
 婚姻之教因不孝以致孝因非礼以致礼春秋之意
 也
二十有三年春公至自齐
 忍雠而婚冒丧纳币今至也吾不知何辞而饮至策
 勋哉
祭叔来聘
 孙云周大夫祭采地刘云祭邑天子之下大夫是必
卷四 第 13b 页 WYG0157-0109d.png
 使之则其不称使不予使也下大夫无臣虽有臣犹
 不外交也祭叔畿内诸侯也聘者大夫之事而诸侯
 亲之可乎祭叔假王命托聘为名而私交于鲁其实
 非聘也聘必书天王使而此不书使非王命也诸侯
 不自聘托王命也祭叔盖自以为有所凭藉而来足
 以逭私交之罪矣而不知春秋不书天王使之则不
 惟暴其私交之罪而且兼受欺君之诛也齐高子来
 盟非君命也故不书齐侯使而见专盟之意祭叔来
卷四 第 14a 页 WYG0157-0110a.png
 聘非王命也故不书天王使而见专聘之罪然盟有
 善否大夫专之犹或可也聘岂王臣所得专邪聘者
 传命之辞无命而传是罔人也内以欺君外以罔人
 祭叔之罪盖重于祭伯之称来矣
夏公如齐观社公至自齐
 甚哉公之无耻也子同生于今三十有六年则公之
 婚姻固失时矣徒以父杀于外母淫于内诸侯所不
 齿非忍雠而婚天下无与为匹者故忍而婚于齐齐
卷四 第 14b 页 WYG0157-0110b.png
 既许婚而母丧未除庄公之心盖可料矣故前年如
 齐纳币今年如齐观社社何足观哉托观社而如齐
 也谷梁以为尸女盖照其肺肝矣君子耻言之吾因
 谷梁之言聊发其隐情而已耳
荆人来聘(是年楚成/王即位)
 朝聘非荆人所得与也明堂位四裔来朝皆位之国
 门之外四塞世告至周礼亦云蕃服世一见掌客掌
 宾客之牢礼诸侯士大夫皆有饩典命掌诸侯之仪
卷四 第 15a 页 WYG0157-0110c.png
 五等之君及其大夫皆有车服礼仪之数而独不及
 蕃服其来也行人制其出入其至也象胥制其言语
 先王所以谨中外之防至深且远也况楚人佳兵乐
 祸乃其天性故商颂之美武丁则曰奋伐荆楚鲁颂
 之美周公则曰荆舒是惩盖世乱怙终虽四塞世告
 至蕃服世一见之制亦曾未有与焉今即幸而宾服
 天子大朝会引而进之守燎之列可矣况乎其不能
 也春秋之世荆楚日彊圣人盖忧之入郑伐郑骎骎
卷四 第 15b 页 WYG0157-0110d.png
 然其患深矣今率然而聘鲁说者以为进之圣人岂
 乐其僭聘问之礼哉忧之益甚也且自荆之鲁以职
 方考之几二千里彼何慕于鲁而来邪盖藉聘问以
 窥中国也计道里之远近历山川之险夷觇彊弱于
 诸侯察备禦于疆埸其为谋有不可得而料者而说
 者以其去兵而用礼为可嘉不知礼自中国出楚人
 安得知礼假礼以为谋君子不可不察也前日伐郑
 书荆而今日来聘书人或者不考其文因以为进之
卷四 第 16a 页 WYG0157-0111a.png
 且直书荆来聘则若举国皆来于文不顺而其大夫
 之名氏又未通于中国也故加人字以成文不然二
 十八年荆伐郑何以复书荆邪僖十四年狄侵郑书
 狄至十八年邢人狄人伐卫书人二十四年狄伐郑
 复书狄岂其伐卫书人而进之邪盖与邢人俱不可
 曰邢人狄伐卫也文有逆顺圣人初不以此为褒贬
 学者宜深思之
公及齐侯遇于榖萧叔朝公
卷四 第 16b 页 WYG0157-0111b.png
 已不踰礼而后可以责礼于人已既不正则人必以
 不正加我此理之必然者也庄既求婚于齐则六礼
 之行有大夫存焉而公皆亲之往反如织非礼甚矣
 而齐侯亦无词而拒之何哉桓公宫中女市女庐七
 百内嬖如夫人者六人何责夫鲁侯鳏然出入齐境
 而无耻也故欲遇而遇欲盟而盟受其侮而不愧者
 齐有以自取之矣萧叔蕞尔附庸其朝于鲁礼所当
 然者鲁有宗庙社稷之守非亡国而糊口于外也不
卷四 第 17a 页 WYG0157-0111c.png
 俟公之至而来朝因其在榖而逆朝之其不正甚矣
 而公亦安受之而无忿心何邪公之于齐父雠也忍
 雠而求婚且未成礼乃旦暮驱驰于齐境说者盖以
 为陈佗焉则无怪其见侮于萧叔而受其草次之朝
 也孔子曰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若齐之桓鲁之庄
 皆自侮者也及见侮于人亦披襟而受之夫复何辞
 圣人书榖之遇萧叔之朝以见君子责已不可以不
 重也
卷四 第 17b 页 WYG0157-0111d.png
秋丹桓宫楹
 庄公忍父雠以婚于齐而内有所不安焉今母丧告
 终将除禫而逆女于齐也使桓而有灵冥责不轻矣
 故庄欲以丹雘之饰而媚于先君秋丹其楹春刻其
 桷以重悦其在泉之灵也不然五庙皆有宫何独丹
 刻于桓也哉噫嘻其谋盖亦迂且诞矣忍于心而饰
 于外尚何以为孝乎内不孝而外加非礼其得罪于
 先君益重矣说者以为誇示齐女且姜氏入不敢觌
卷四 第 18a 页 WYG0157-0112a.png
 于庙尚何誇邪礼山节藻棁复庙重檐刮楹达乡天
 子之庙饰也
冬十有一月曹伯射姑卒
十有二月甲寅公会齐侯盟于扈
 告期也告期而盟之惧有所不信也告期大夫之事
 而公亲之告期婚姻之常而齐盟之内外均非礼也
二十有四年春王正月刻桓宫桷
 义同丹楹
卷四 第 18b 页 WYG0157-0112b.png
葬曹庄公
夏公如齐逆女秋公至自齐八月丁丑夫人姜氏入
 智术近乎诈而君子有所不废者时假之以济正也
 惟君臣父子之际不可加智术于其间事君而尚智
 术是天下之大奸事父而尚智术是天下之大不孝
 也庄公于君臣父子之间智术无所不用而不忠不
 孝之罪益彰元年为天王主婚于齐父雠也不以情
 而辞命于王乃以术而筑馆于外内若不接雠外若
卷四 第 19a 页 WYG0157-0112c.png
 顺王命而不知成天王不正之命致王姬居外之久
 其恶尚何以盖之是将以智谋为忠而陷于大不忠
 也今既忍而婚父雠且亲如齐纳币如齐逆女乃丹
 桓宫楹刻桓宫桷以媚于先君及逆女而返公不与
 姜氏同至难于告庙也七月公归八月姜氏入公之
 归也书至而姜氏之入不书至姜氏固不可见于庙
 矣而公之至吾不知其何辞以告庙也且公之行也
 既以逆妇告及其至也吾意其必矫举而妄告庙矣
卷四 第 19b 页 WYG0157-0112d.png
 不然安得不与姜氏同至邪昭公娶于吴谓之吴孟
 子则公之至吾不信其以姜氏告也庄公之智术于
 是穷而不孝之罪愈暴白而不可掩矣书曰作德心
 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若公者可谓心劳而拙者也
 圣人各因其实而书之而庄公不孝之罪无以逃于
 笔端吾因是而知君臣父子之间果不尚智术也
戊寅大夫宗妇觌用币
 礼者天下之公器而觌者私见之名也假公器而用
卷四 第 20a 页 WYG0157-0113a.png
 之庄公之情可见矣哀姜雠之女也庄公不敢以见
 宗庙夫诸侯娶元妃以奉粢盛今娶妇而不见于庙
 果何为哉是重色轻礼也不能以礼事上则何以责
 礼于下今大夫宗妇觌用币于礼不其过欤薄于奉
 上而厚于责下庄公其何以安之庄公之心盖曰吾
 私觌而已不以公见则外不负宗庙内不负夫人而
 不知其内外两失之也语曰私觌愉愉如也则觌者
 非下见上之礼燕閒而私相见也故曰朝觐大夫之
卷四 第 20b 页 WYG0157-0113b.png
 私觌非礼也不敢私觌所以致恭也以私觌而见则如
 勿觌而已况又用币邪且三帛二生一死男贽也榛
 栗枣脩女贽也以私觌而用公礼以女而奉男贽庄
 公盖以私觌则于礼为轻故重其贽以觌焉公之志
 荒矣守礼则心有所不安用术则智有所不周颠倒
 错乱无一是者盖无逃君子之笑大夫宗妇同宗大
 夫之妇不可析为二岂有男女俱见哉谷梁之说非
 是
卷四 第 21a 页 WYG0157-0113c.png
大水
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
 曹羁及赤之事左氏不载凡大夫出入公子争国兄
 弟父子嫡庶之辨惟左氏最详而于羁赤之事独无
 传此所以起二传之纷纷也以史记世家考之庄公
 卒僖公夷立亦不载羁赤出入之事疑赤则僖公夷
 字似赤而误耳然学者当以经證经不可以传證经
 以经文考之此与桓十一年宋人执祭仲突归于郑
卷四 第 21b 页 WYG0157-0113d.png
 郑忽出奔卫大相类郑庄卒忽在丧曹庄卒羁亦在
 丧忽及羁皆当书子而不书子不子也突凭宋而入
 赤倚戎而入皆自外入篡故突不系之郑赤不系之
 曹但突先入而忽出羁先出而赤入出入有先后而
 事则一也君子无可疑者然曹郑之事则同以情察
 之羁赤之罪当加忽突一等且宋人执祭仲以制郑
 之命以宋则彊于郑以祭仲则彊于忽忽外逼于宋
 内逼于仲势不能有郑而出奔犹可言也今戎才侵
卷四 第 22a 页 WYG0157-0114a.png
 曹未入其郛羁委社稷而奔不孝甚矣突以宋之亲
 倚宋而入犹中国也赤倚戎而入何亲于已召戎人
 而戕中国其罪可胜诛乎然圣人书法无异于忽突
 者盖以羁斥名而不书子于赤外之而不系之曹法
 亦无以加矣学者宜观宋与戎之彊弱而加重轻此
 春秋所以望于后之学者也学者其可不深求之二
 传以羁为大夫以郭公为赤谬甚矣盖不足辩
郭公
卷四 第 22b 页 WYG0157-0114b.png
 阙文或谬字也先儒皆援郭亡之事以实之曰齐桓
 公问郭何故亡父老对以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
 所以亡其事与时实相近但不可遽以为实也非郭
 公之下阙事则公字为误耳
二十有五年春陈侯使女叔来聘
 庄公即位于今二十五年而诸侯无聘鲁者薄庄之
 不足齿邪苟不得已从伯主之命则同会而已未尝
 交盟交聘也今既婚于齐陈人惧其胁伯主而报西
卷四 第 23a 页 WYG0157-0114c.png
 鄙之役于是使女叔来聘盖亦非得已也然聘鲜有
 书字者而女叔书字何邪女叔之字必叔有贤行在
 陈为贤大夫不为来聘褒之也然则何以知其有贤
 行曰不知其人视其友公子季友贤人也女叔实友
 之春来聘而冬公子友如陈报其聘及其终也友复
 如陈葬之惟贤友贤愚因公子友而知女叔之贤也
夏五月癸丑卫侯朔卒
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
卷四 第 23b 页 WYG0157-0114d.png
 书曰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周官
 鼓人救日月则诏王鼓传曰日食天子伐鼓于朝诸
 侯用币于社伐鼓于朝所以用阳也春秋书日食鼓
 用牲于社者三庄公二而文公一皆著其僭天子且
 非礼尔伐鼓当于朝不当于社当用币不当用牲也
 然日食三十六惟此三者书鼓用牲何也得礼不书
 失礼然后书
伯姬归于杞
卷四 第 24a 页 WYG0157-0115a.png
 曰归不曰逆杞侯自逆之何以不书杞侯来逆常事
 不书
秋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门
 古者救日月无救水之礼传曰非日月之眚不鼓则
 大水无伐鼓用牲之制公羊以于社为礼于门非礼
 谷梁又曰救水以鼓众似缘公羊而立文其后董仲
 舒言大水鸣鼓而攻社盖学于公羊师弟子循其私
 说而不稽古也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门古无是礼也
卷四 第 24b 页 WYG0157-0115b.png
冬公子友如陈
 内大夫出聘自友始然外大夫来聘书聘内大夫出
 聘不书聘苏辙所谓礼成在外未可必于我是也春
 女叔来聘冬公子友如陈报之友贤者也何以不书
 字至闵二年季子来归而后字之邪盖因国人之善
 一举褒之足矣何用屡字而屡褒之也若陈女叔则
 非来聘无以著其贤故因聘而字之也
二十有六年春公伐戎
卷四 第 25a 页 WYG0157-0115c.png
夏公至自伐戎
 戎为鲁患旧矣而今日之兵实为曹伐之何以知其
 然前年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及陈女叔来聘言必
 有以及于羁也故冬公子友如陈报聘而春遂伐戎
 为曹可知矣陈为羁伐戎则自伐可也何必求鲁哉
 盖鲁逼于戎且世有戎患陈远于戎无事乎伐之以
 生衅也此必陈女叔及公子友之谋矣然则公之征
 伐内则报济西之役外则问侵曹之罪师出为有名
卷四 第 25b 页 WYG0157-0115d.png
 故公才至自伐戎而曹遂杀其大夫是戎必有辞于
 曹曹杀其大夫以悦戎且以塞鲁之词也然戎之所
 逐者羁也羁卒在陈戎之所纳者赤也赤卒居曹则
 公之伐戎将藉曹以为词其实不能治戎而正曹也
 在当时齐为伯主知曹之乱而不问见戎之彊而不
 伐而鲁能伐之齐侯盖有惭德于鲁矣书曰公至自
 伐戎庄盖自以为莫大之功而策勋于庙也
曹杀其大夫
卷四 第 26a 页 WYG0157-0116a.png
 曹赤之篡戎纳之曹羁之出戎逐之大夫何与今鲁
 伐戎而曹杀其大夫逆知其无罪也赤盖藉是以塞
 鲁之词称国以杀杀无罪也不书其名非其罪也
秋公会宋人齐人伐徐
 徐之先伯翳与秦同祖虽居中国有夷风焉在鲁之
 初伯禽有费誓之师为鲁之患旧矣穆王时偃王僭
 称王穆王灭之而别封其系以祀伯翳其地今之临
 淮是也盖介于鲁宋之閒为二国患今必徐犯宋之
卷四 第 26b 页 WYG0157-0116b.png
 牧圉故宋伐之然齐实伯主而以宋主兵何也兵出
 以名不以彊弱伯主之器也雠徐者宋故齐以宋主
 之正其名也名正则罪人服用兵之道也然齐宋皆
 以卑将少师而公独亲之何哉盖春公尝伐戎戎比
 于齐也苟示弱于徐则戎必合徐以伐鲁故以先声
 挫逆谋也不然费誓之役且复见于庄公矣
冬十有二月癸亥朔日有食之
二十有七年春公会杞伯姬于洮
卷四 第 27a 页 WYG0157-0116c.png
 洮鲁地伯姬来公往会之也诸侯非民事不举妇人
 既嫁不踰境参讥之
夏六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郑伯同盟于幽
 同盟于幽至是十年矣桓公惧诸侯久不合则离于
 是复讲同盟之礼焉然前同盟者九国今四国不至
 用是知诸侯不可不屡合也孔子言桓公九合诸侯
 不以兵车而谷梁言衣裳之会十有一盖北杏之会
 诸侯未信鄄之会则初得宋皆伐宋之诸侯也故孔
卷四 第 27b 页 WYG0157-0116d.png
 子举其九而已其兵车之会四孔子盖略而勿录焉
 圣人岂乐夫用兵哉安中夏而尊王室为可贵也
秋公子友如陈葬原仲
 春秋之法轻于诛小人而重于责君子公子友贤者
 也不畏私交之法而如陈葬其友虽朋友之义为五
 教之一而君臣之义盖重于朋友圣人责其重所轻
 而轻所重故不以其过小而勿诛盖曰季友君子也
 当以君子之道责之
卷四 第 28a 页 WYG0157-0117a.png
冬杞伯姬来
 无事而来非归宁也与祭伯之私来同若曰归宁直
 常事尔何以书
莒庆来逆叔姬
 非为君逆也臣自逆也为君逆称逆女自逆称逆叔
 姬与高固同盖君臣之辨也或以为成礼于鲁或曰
 不与夫人之称凿矣
杞伯来朝
卷四 第 28b 页 WYG0157-0117b.png
 以伯礼朝也义同桓二年滕子来朝
公会齐侯于城濮
 城濮卫地公会齐侯于城濮谋伐卫也谋伐卫而鲁
 不从何哉五年齐襄拒王师而纳朔公实从之今日
 齐桓责尊王而伐卫公则拒之拒其是从其非乐于
 为逆而惮于助顺庄公之为人盖可见矣
二十有八年春王三月甲寅齐人伐卫卫人及齐人战
卫人败绩
卷四 第 29a 页 WYG0157-0117c.png
 十六年幽之盟卫朔同之前年幽之盟卫懿不至此
 桓公之所以伐卫也如是则伐卫为有名矣圣人何
 以人之盖朔实得罪于王五年胁齐襄之力败王师
 而入卫则卫固天王之叛国也桓公图伯以尊王而
 叛国不讨两会于鄄为宋伐郑卫朔在焉已而同盟
 于幽则朔亲齐为已至矣故桓公匿其逆王之罪而
 不问也今朔固死矣罪复何问哉而前日幽之盟卫
 懿不至懿朔之子也父数从已则匿其叛王之愆子
卷四 第 29b 页 WYG0157-0117d.png
 一违命则责其尊王之义罪在父而责归其子宜卫
 虽微有所不服也伐卫者齐也而及战者卫也齐问
 罪而卫及战卫果服齐乎然则桓公果心乎尊王邪
 抑假尊王之命而求诸侯也圣人照见其情故齐卫
 书人以见卫则有罪然而桓之伐卫亦不得为伯讨
 也左氏载子颓奔卫王请伐卫之事诸儒多从之然
 于经无所考愚不敢以传废经
夏四月丁未邾子琐卒
卷四 第 30a 页 WYG0157-0118a.png
秋荆伐郑公会齐人宋人救郑
 齐自北杏之会于今十有五年其间两鄄之会两幽
 之盟诸侯不为不从中国不为不振矣而郑逼于楚
 倚齐尤重故两鄄两幽之盟无敢不从所以望齐者
 甚切然桓公不能少加威于楚使郑被楚兵而后救
 之且越千里之外以谋伐山戎盖威诸侯则为齐之
 利荆楚邻于郑伐楚则郑受其福利己者在所急而
 利郑者在所缓桓公之情盖可责矣故救郑善事也
卷四 第 30b 页 WYG0157-0118b.png
 而圣人不与其爵以为被伐而后救不若先摄之而
 使郑不被其毒也内书公而外书人盖不如是则无
 以见齐人之为齐侯也桓公之伯至此不为不久而
 惟盟会书爵用兵无善恶悉贬称人皆以其急于利
 已而缓于安人也
冬筑郿
 春秋书筑者七筑馆筑台筑囿而已未有邑而书筑
 者邑而书筑创作邑也创作邑必有居室城市司官
卷四 第 31a 页 WYG0157-0118c.png
 之守故曰筑左氏曰邑曰筑都曰城且城楚丘城缘
 陵曰都可也城中丘城郎亦可谓之都邪盖城者有
 其邑矣城其外而域之也筑者作室以为司官之守
 尔宣王考室之诗曰筑室百堵百堵皆兴是也周之
 冬夏之秋非其时矣况大无麦禾告籴于齐而兴是
 不急之役何益于国邪无益于国有损于民民困而
 邦本摇其为国危矣凡土功之事圣人谨而书之所
 以惜民力而固邦本也
卷四 第 31b 页 WYG0157-0118d.png
大无麦禾
 以时言之麦夏之谷也禾秋谷也安得至冬而后知
 其无周公七月之诗曰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
 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且黍稷禾麻菽麦三时之谷也至十月登场圃则聚
 而纳之囷仓及纳囷仓而后知其无焉盖冢宰制国
 用必于岁之杪非岁杪无以知其一岁之丰凶也然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
卷四 第 32a 页 WYG0157-0119a.png
 蓄曰国非其国也一岁无麦禾而遂告籴于齐是曾
 无一年之蓄也庄公之为君仅足以蜡腊又何有于
 民
臧孙辰告籴于齐
 鲁之空虚非一日之罪也古者以三十年之通制国
 用量入以为出三年之丰有一年之积以三十年则
 有九年之积故虽尧水汤旱而无虞庄公即位于今
 二十有八年矣九年之积安在筑馆以奉王姬浚洙
卷四 第 32b 页 WYG0157-0119b.png
 以备齐寇会盟战伐无岁不有丹楹刻桷无所不为
 上有星陨日食之变下有多麋有𧌒之异大水者三
 无麦苗无麦禾者各一而前乎此尚筑郿后乎此且
 新厩灾异相仍靡费百出不计国之丰凶民之盈歉
 惟已所欲直情为之计其出入未尝有数月之积也
 故一无麦禾遂求饷于邻国且王之求赙求金鲁之
 乞师告籴天下之深耻也曰求曰乞若得不得未可
 知也而告籴尤为至辱命垂沟洫而乞食于人齐幸
卷四 第 33a 页 WYG0157-0119c.png
 有嗟来之心以振之不然君民何恃以生哉故圣人
 于此直书告籴而不书如如缓辞也盖不书告籴无
 以知其有旦暮之急也
二十有九年春新延厩
 礼岁凶年谷不登君膳不祭肺马不食谷先民而后
 畜也厩焚孔子曰伤人乎不问马贵民而贱畜也然
 为国之备在兵而兵之用在马故六系为厩备于周
 騋牝三千美于卫马政亦有国者之不可废也然君
卷四 第 33b 页 WYG0157-0119d.png
 子必辨其后先稽其贵贱者盖事有本末不可后本
 而先末贵末而贱本也去冬大无麦禾则民食已不
 足何问马臧孙辰告籴于齐则民力疲瘵何问厩则
 马在所缓而民在所忧厩在所閒而力在所恤以凶
 岁疲民新不急之厩虽曰得时其为国之患大矣故
 圣人不以其时而略之曰新革其故也曰延广其旧
 也或以延厩为法厩古无是名也盖不究其义矣
夏郑人侵许
卷四 第 34a 页 WYG0157-0120a.png
 许之为国介于楚郑之间郑逼于楚每以许为藩蔽
 郑不达权而虐许不已许一入楚则楚之袭郑如入
 无人之墟矣是郑自撤其藩蔽也为郑谋者不若厚
 于许教许捍楚而郑援之许藉郑以全郑得许以安
 更为唇齿之邦而缓急相救郑且内连齐晋以抗之
 则许未必亡郑未必困也郑不料此而与许为雠成
 十五年许畏郑而迁叶叶楚地也许既入楚郑无岁
 不受楚兵盖郑自撤藩援而不自觉也今楚方雠郑
卷四 第 34b 页 WYG0157-0120b.png
 而郑侵许许必从楚其后八年之间而楚伐郑者三
 盖无其蔽失许之援也
秋有蜚
 有蜚记异也刘敞曰蜚之为物状若牛而白首一目
 而蛇尾行水则竭行草则死见则国大疫若是则非
 止为异且为灾矣此世未尝见者疑非中国物也圣
 人书曰有异甚矣
冬十有二月纪叔姬卒
卷四 第 35a 页 WYG0157-0120c.png
 内女鲜书卒葬惟纪之二姬与宋共姬书卒葬纪伯
 姬恤其死于国之亡而葬于齐也纪叔姬以其不失
 妇道卒归于酅也宋共姬以其守节而死于灾也非
 此不书
城诸及防
 十有二月今之十月也水昏正之时可以栽板干矣
 得时不书此何以书以岁凶民疲而连城二邑有何
 旦夕之急而为是哉庄公之庸且虐不念民力矣国
卷四 第 35b 页 WYG0157-0120d.png
 虚民叛城坚如金夫谁与守之识者以为寒心而庄
 公不惧奈何
三十年春王正月
夏师次于成
 欲救鄣而不能也与三年次于滑同义盖次滑书公
 而此不书公尤足以见公之耻也
秋七月齐人降鄣
 鄣城在今之密州杜氏以为纪之附庸纪近于密故
卷四 第 36a 页 WYG0157-0121a.png
 也齐襄庸君也其虐纪而灭之无足谋者而威公方
 伯何赖于蕞尔之鄣而必其归附哉然郕降于齐师
 郕自降也齐人降鄣齐人逼而降之也襄公逼纪而
 去之桓公逼鄣而降之为恶仅一间耳鄣区区微国
 无损益于齐无鄣不害为伯也而得鄣则为伯业之
 累大矣吾于此重为威公惜之
八月癸丑葬纪叔姬
 归于酅葬于酅也而曰纪叔姬叔姬贤也故必系于
卷四 第 36b 页 WYG0157-0121b.png
 纪一归纪则死生以之叔姬之义也
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
 义同上十五年
冬公及齐侯遇于鲁济
 鲁济之遇齐侯谋伐山戎也公辞不能故明年齐侯
 来献戎捷
齐人伐山戎
 山戎远于中国自入春秋亦未尝为中国患以职方
卷四 第 37a 页 WYG0157-0121c.png
 考之盖居舜之营州古孤竹国之地也东距辽水北
 距燕蓟其僻远而富且饶故齐威利而伐之俘其宝
 玉以富国也齐内有鱼盐之利而外贪远夷之富则
 齐桓之斯举为利而已管仲荅楚师之言曰召康公
 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汝实征之东至于海北
 至于无棣然则今山戎又越于无棣之外桓公不惮
 千里之险而征之非利肯为是乎内有楚之患日雠
 于郑齐玩而不伐山戎无损中国而齐首伐之齐之
卷四 第 37b 页 WYG0157-0121d.png
 为谋盖可见矣不然伐戎美事也圣人安得书人哉
 其后秦惠王将并天下先取蜀诸葛亮将一吴魏先
 取泸究其利心皆齐桓之谋也圣人首贬齐桓垂戒
 远矣
三十有一年春筑台于郎
 庄公前年筑郿犹曰筑邑以涖民也新延厩尚曰蕃
 马以备边也城诸及防且曰设险以域民也今一岁
 而三筑台何为者哉古者天子有灵台以候天地诸
卷四 第 38a 页 WYG0157-0122a.png
 侯有时台以候四时故分至启闭必登而望之以书
 云物占灾祥水旱而为民之备也则其台必在国之
 都矣今曰郎曰薛曰秦皆远地也盖厉民以自乐也
 孟子曰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古之人
 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岂能
 独乐哉今庄之三筑台所谓民欲与之偕亡者也天
 灾时变无若庄公之多工功力役无若庄公之数廪
 稍空虚无若庄公之甚而一岁之间三时役民以奉
卷四 第 38b 页 WYG0157-0122b.png
 一己之乐呜呼庄公观天灾时变工功力役廪稍空
 虚一念及此恨无门以入地尚何乐哉而庄公懵不
 自知则庄公之志虑精神盖已荒矣明年而即世有
 以也夫
夏四月薛伯卒
筑台于薛
六月齐侯来献戎捷
 隘哉齐侯诚伯者之器不足以望三王之髣髴也抑
卷四 第 39a 页 WYG0157-0122c.png
 亦管仲所以相其君者然欤孔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盖有伯者之君必有伯者之佐君臣之量极于是矣
 故功烈如彼之卑也蕞尔山戎何足道哉桓公幸而
 克之折馘执俘捷如其志盖自以为不世之隽功故
 获戎捷俘而来献焉且献捷于王犹可言也献捷于
 鲁其卑甚矣鲁何尊于齐哉齐盖以为威鲁而鲁初
 不从伐坐受戎捷其为荣大矣又何惧耶圣人隘其
 然书曰齐侯尊且贵也曰来献捷卑且辱也以尊而
卷四 第 39b 页 WYG0157-0122d.png
 行卑以贵而就辱其待齐桓可知矣四年齐人来归
 卫宝于齐书人而不书爵微者也于卫书归不书献
 顺辞也盖卫宝以卑来归戎捷以尊来献也观乎此
 又有以见桓公智有馀而量不足也
秋筑台于秦
冬不雨
 甚矣天之仁爱人君也虽无道之世犹欲保持而全
 安之故示之灾变所以警其荒而策其怠苟能畏天
卷四 第 40a 页 WYG0157-0123a.png
 戒而悔过忧民又未必不为贤君也庄公之不君厉
 民以自奉一岁而三筑台况积岁凶荒廪稍不足而
 工功日兴其为恶宜获罪于天不可逭其祸矣而天
 犹欲示之戒不雨而为旱灾使庄公视此恐惧以荅
 天戒忧勤宽恤以恤民隐尚能自反于善也而明年
 春又城小谷呜呼一时不雨其为戒大矣而庄公不
 自悔用是知庄公果庸而无知不可告戒故剿之而
 后已其启手足于路寝尤为幸也
卷四 第 40b 页 WYG0157-0123b.png
三十有二年春城小谷
 左氏之说出于野史以其所闻之说取经文之近者
 偶而合之故亦时有得其实者学者见其偶合遂以
 为左氏国史经自国史出也左氏不可不信则失之
 果或者又疑其不合者众而迁就者多则谓左氏皆
 诬诞之词无足取则失之疑果与疑二者均未安要
 之以经为正而左氏之合者亦时取之可也愚今因
 城小谷之事而知左氏非国史以其所闻取经文之
卷四 第 41a 页 WYG0157-0123c.png
 近者合之审矣昭十一年楚申无宇曰齐桓公城谷
 而寘管仲焉于今赖之而庄三十二年偶有城小谷
 之事左氏遂曰为管仲也是左氏取申无宇之言而
 偶合之也杜氏因左氏而齐无小谷因以小谷为
 谷城曰谷城齐地谷城固齐地而安可强改小谷
 为谷城邪范宁曰小谷鲁地为得其正矣发微谓曲
 阜西北有小谷城则小谷鲁城甚明矣春秋鲁未有
 城外邑者惟城楚丘上不书诸侯若内城之者盖圣
卷四 第 41b 页 WYG0157-0123d.png
 人异其文不与诸侯得封卫也楚丘为卫地盖已见
 于诗删诗作春秋皆出于圣人之手于诗既显言之
 故于春秋隐其义后世决不疑楚丘为鲁地也若齐
 侯城谷寘管仲则非圣人之言安可持是说而遂以
 小谷为谷城邪鲁何与于管仲而为管仲城邑乎况
 申无宇之说亦不曰鲁为管仲而城之盖曰齐桓城
 之也左氏之说于是暴露诚无足据者则其合者亦
 不过附会而偶合矣择其有益于经者从之可也
卷四 第 42a 页 WYG0157-0124a.png
夏宋公齐侯遇于梁丘
 春秋之世东诸侯之彊大者曰齐晋宋而已晋恃其
 彊终齐桓之伯未尝一同其会盟而宋于晋为亚也
 宋一不至则齐之伯业有所不成而诸侯亦从而携
 矣故桓公赖宋为多北杏之会宋人一叛则诸侯首
 鼠齐兵再伐而后得之既得之则再会于鄄以坚其
 心又为之伐郑以悦其意自非大盟会大征伐齐不
 敢先之必推以为主所以为诸侯之倡而就伯功也
卷四 第 42b 页 WYG0157-0124b.png
 幽之再盟于是又五年矣齐桓惧诸侯之离故远遇
 宋公于梁丘梁丘宋地也去齐八百里齐侯不以八
 百里之遥而为是遇者盖求宋所以卜诸侯之从违
 也宋无二心则会盟有所不必讲故遇而已不必会
 诸侯也说者以遇为不期之会观乎此谓之不期可
 乎
秋七月癸巳公子牙卒
 陆淳曰季子恩义俱立变而得中恩义不俱立君子
卷四 第 43a 页 WYG0157-0124c.png
 何以处之哉择其重轻而已君臣者尊尊之义兄弟
 者亲亲之义也尊尊之义公也天下系之亲亲之义
 私也一家系之君子不得已宁以公蔑私则所存重
 矣古之人有行之者周公是也诛管蔡而天下安废
 兄弟而存君臣后世不以为非者于轻重之义取舍
 审矣庆父叔牙季友桓之三子也庄公疾问后于叔
 牙牙曰庆父材庄公固有世子安得及庆父牙之谋
 逆谋也次问季友曰臣以死奉般般世子也且牙立
卷四 第 43b 页 WYG0157-0124d.png
 庆父则般必死般死则鲁国必乱故季友以君命召
 叔牙而酖之以兄弟之义言之则叔牙兄也以君臣
 之义言之则子般君也存兄而灭君则利一家存君
 而灭兄则利一国家与国之轻重盖已判矣故宁酖
 叔牙而存鲁焉圣人以其酖兄为义之正也故书曰
 公子牙卒以存季友之义也
八月癸亥公薨于路寝
 庄公获终于路寝幸矣易曰正家而天下定家不早
卷四 第 44a 页 WYG0157-0125a.png
 正其祸有不可胜言者故古者诸侯首娶元妃以奉
 粢盛先正其家孝之大也庄公生三十七年而后娶
 于齐齐雠也姜氏入不敢以见宗庙不以见宗庙则
 如不告而娶矣不告而娶是淫于色也方姜之未入
 也纳币观社如齐如织会齐侯盟齐侯不胜其皇皇
 也姜氏既至丹楹刻桷以耀之宗妇用币以悦之不
 胜其欢如也家人九三曰家人嗃嗃悔厉吉妇子嘻
 嘻终吝九三以阳处阳刚严者也正家之道宁过乎
卷四 第 44b 页 WYG0157-0125b.png
 严故嗃嗃悔厉吉苟渎慢而说则家道隳矣故嘻嘻
 终吝若庄公所谓嘻嘻终吝者也哀姜无子内嬖如
 林群公子横于外嫡庶乱于内以般为嫡般实非嫡
 以闵为长闵实非长嫡庶不分鲁国无所托庄何以
 死哉死目未瞑庆父弑二子烝哀姜几至亡国恃以
 不亡者文武之灵未泯周公之祀未易剿绝也不然
 庄公所以齐家治国之道皆自取灭亡也岂非桓公
 所以贻厥子孙之祸欤有国者视桓庄之祸可不谨
卷四 第 45a 页 WYG0157-0125c.png
 哉
冬十月己未子般卒公子庆父如齐
 呜呼般之死庆父出皆季友之责也友既酖牙以立
 般而般卒不免乎杀友尚可以逭其责哉友初不能
 奉般则如勿立既立而不能庇般则必杀庆父不能
 杀庆父则死之如是则不失为晋荀息今君不能庇
 贼不能讨身不能死是曾荀息之不若也初酖牙也
 窃自比于周公而终乃不能下同荀息何邪愚知其
卷四 第 45b 页 WYG0157-0125d.png
 心矣友之意盖以庄之终也哀姜无子般也闵也申
 也均庶也吾将以般母有宠于庄庄盖将属般也故
 顺君之欲而奉之今般既已矣庄之他子尚可以继
 庄也盍谋为后图焉然庆父杀般而出洋洋乎如常
 人友亦常虑及此乎力既不能讨亦将以惧之使惴
 慄而不敢复入乃一词不问使雍容閒暇而如齐卒
 之复入再肆其毒而奔莒此又谁责哉春秋凡内贼
 出尊则书孙臣则书奔今圣人于庆父书如齐以见
卷四 第 46a 页 WYG0157-0126a.png
 鲁无以制之者矣鲁无以制之则又谁责吾固曰责
 季友然齐为方伯乃安鲁之乱受鲁之贼则其罪当
 加季友一等此又春秋之法不言而谕者其微而显
 于是见矣
狄伐邢
 齐桓能远伐山戎而不能近制狄狄伐邢病齐侯矣
   右庄公尽三十有二年
 
卷四 第 46b 页 WYG0157-0126b.png
 
 
 
 
 
 
 
 春秋经筌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