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1042-073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宣室志卷五
             唐 张读 撰
荥阳有郑生善骑射以勇悍趫捷闻家于巩雒之郊尝
 一日乘醉手弓腰矢驰健马独驱田野间去其居且
 数十里会天暮大风雨生庇于大木下久之及雨霁
 已夕矣迷失道路纵马行见道傍有门宇乃神庙也
 生以马系门外将入屋中忽慄然心动即匿身东庑
卷五 第 1b 页 WYG1042-0730b.png
 下闻庙西空舍中窣窣然生疑其为鬼因引弓震弦
 以伺之俄见一丈夫身长衣短后皂衣负囊仗剑自
 空舍中出既而倚剑扬言曰我盗也尔非盗乎郑生
 曰吾家于巩雒之郊向者独驱田间适遇大风雨迷
 而失道故匿身于此仗剑者曰子既不为盗得无害
 我之意乎且我遁去道必经东庑下愿解弓弦以授
 我使我得去不然且死于竖子矣先是生常别以一
 弦置袖中既解弦投于剑客前密以袖中弦系弓上
卷五 第 2a 页 WYG1042-0730c.png
 贼既得弦遂至东庑下将杀郑生以灭口急以矢系
 弦贼遂去因曰吾子果智者某罪固当死矣生曰我
 不为害尔何为疑我贼再拜谢生即去西庑下以避
 之贼既去生惧其率徒再来于是登木自匿久之星
 月始明忽见一妇人貌甚冶自空舍中出泣于庭问
 之妇人曰妾家于村中为盗见诱至此且利妾衣装
 遂杀妾空舍中弃其尸而去幸君子为雪其冤又曰
 今夕当匿于田横墓愿急逐之无失生诺之妇人谢
卷五 第 2b 页 WYG1042-0730d.png
 而去及晓生视之果见其尸即驰至洛具白于河南
 尹郑叔则尹命吏捕之果得贼于田横墓中
樊宗谅为密州刺史时属邑有群盗纵横入里中氓殷
 氏家掠夺金帛戕其父子死者三人刺史捕之甚急
 月馀不获有钜鹿魏南华者寓居齐鲁之间家甚贫
 宗谅命摄司法掾一夕南华梦数人皆被发列诉于
 南华曰姓殷氏父子三人俱无罪而死愿明公雪其
 冤南华曰杀汝者为谁对曰某所居东十里有姚姓
卷五 第 3a 页 WYG1042-0731a.png
 者乃贼之魁也南华许诺惊寤数日宗谅谓南华曰
 盗杀吾氓且一月矣莫穷其迹岂非吏不奉职乎尔
 为司法官第往验之南华驰往未至忽见一狐起于
 路傍深草中驰入里人姚氏所居噪而逐者以百数
 其狐入一穴中南华命以锸发之得金帛甚多乃群
 盗劫殷氏财也即召姚氏子讯其所自目动词讷即
 收劾之果盗之魁也自是尽擒其支党且十辈其狐
 虽匿于穴中穷之卒无所见也岂非冤魂之所假欤
卷五 第 3b 页 WYG1042-0731b.png
 时太和中也
兰陵萧逸人亡其名尝举进士下第还楚读书退居潭
 水上从道士学神仙因绝粒吸气每日柔搦支体冀
 延其寿积十年馀发尽白色枯而背偻齿有堕者一
 旦引镜自视勃然发怒且曰吾弃声利隐身田野间
 绝食吸气冀得长生今亦衰瘠如是岂我之心哉即
 迁居邺下学商人逐什一之利凡数年赀用大饶为
 富家后因治园屋发地见物状𩔖人手肥而且润色
卷五 第 4a 页 WYG1042-0731c.png
 微红逸人得之惊曰岂非祸之芽且吾闻太岁所在
 不可兴土事脱有犯者当有修肉出其下固不祥也
 今果有奈何然吾闻得肉食之或可以免于是烹而
 食味甚美食且尽自是逸人听视聪明状貌愈少而
 发之秃者尽黟然而长矣其齿之堕者亦骈然而生
 矣逸人默自奇异不敢告于人后有道士至邺下逢
 逸人惊曰先生尝饵仙药乎何神气清悟如是道士
 因胗其脉久之又曰先生尝食灵芝矣夫灵芝状𩔖
卷五 第 4b 页 WYG1042-0731d.png
 人手肥而且润色微红者是也逸人悟其事以告道
 士贺曰先生之寿可与龟鹤齐矣然不宜居尘俗间
 当退休山林弃人事神仙可致矣逸人喜而从其语
 遂去竟不知其所在
东洛有故宅其堂奥轩级甚宏峙然居者多暴死是以
 空而键之且久故右散骑常侍范阳卢虔贞元中为
 御史分察东台尝欲质其宅而止焉或曰此宅有怪
 不可居处曰吾自能弭之后一夕虔与从吏同寝其
卷五 第 5a 页 WYG1042-0732a.png
 堂命仆使尽止于门外从吏勇悍善射于是执弓矢
 坐前轩下夜既深闻有扣门者从吏即问之应曰柳
 将军遣某送书与卢侍御虔不应已而投一书轩下
 字若濡笔而书者点画纤整虔命从吏读其字云吾
 家于此有年矣堂奥轩级皆吾之居也门神户灵皆
 吾之𨽻也而君突入吾舍岂其理耶假令君之舍吾
 入之可乎既不足惧宁不愧于心耶君速去勿招败
 亡之辱读既毕其书飘然四散若飞烬之状俄又闻
卷五 第 5b 页 WYG1042-0732b.png
 有言者柳将军愿见卢侍御已而有大厉至身长数
 十寻于庭手执一瓢其从吏即引满而发中其所执
 其厉遂退委其瓢久之又来俯轩而立俛其首且窥
 焉貌甚异从吏又射之中胸其厉惊若有惧遂东向
 而去至明虔命穷其迹至宅东隙地有柳高百馀尺
 有一矢贯其上所谓柳将军也虔伐其薪自此其宅
 居者无恙复岁馀因重搆堂宇于屋瓦下得一瓢杓
 长丈馀有矢贯其柄即将军所执之瓢也
卷五 第 6a 页 WYG1042-0732c.png
太和中有江夏从事某其官舍尝有怪异每夕见一巨
 人身尽黑甚光见之即悸而病死后有许元长者善
 视鬼从事命元长以符术考召后一夕元长坐于堂
 西轩下巨人忽至元长出一符飞之中其臂劈然有
 声遂堕于地巨人即去元长视其堕臂乃一枯木枝
 至明日有家僮谓元长曰堂之东北隅有枯树焉先
 生符今在其上即往视之见其树有枝稍折者果巨
 人所堕臂也即伐而焚之宅遂无怪
卷五 第 6b 页 WYG1042-0732d.png
扶风窦宽者家于梁山太和八年秋宽自大理评事解
 县榷盐使判官罢职退归因治园屋命家僮伐一树
 既伐见有血成沼滂然注地食顷而尽宽异之具知
 为怪由是闭门绝人事至明年冬十一月郑注李训
 反宽与注连遂诛死于在禁军中
有厉泉县民吴偃者家于田野间有一女十馀岁一夕
 忽失去莫知所往后数日偃梦其父谓偃曰汝女今
 在东北隅盖木神为祟偃惊而寤至明日即于东北
卷五 第 7a 页 WYG1042-0733a.png
 隅穷其迹果闻有呻吟之声偃视之见其女在一穴
 内口甚小然穴中宽敞傍有古槐木盘根甚大于是
 挈之而归然兀若沈醉者会有李道士偃请符术呵
 禁其女忽瞬而语曰地东北有槐木木有神引某自
 树空腹入地下穴内故某病于是伐其树后数日女
 病始愈
有董观者尝为僧居于太原佛寺太和七年夏与其表
 弟王生南游荆楚后将入长安道至商于一夕舍山
卷五 第 7b 页 WYG1042-0733b.png
 馆中王生既寐观独未寝忽见一物出烛下既而掩
 其烛状𩔖人手但指则细视烛影外若有物观急呼
 王生生起其手遂去顾谓王曰慎无寝魅当再来因
 持梃而坐伺之良久王生曰魅安在兄妄矣即就寝
 顷之有一物长五尺馀蔽烛而立无手及面目观益
 恐又呼王生生怒不起观因以梃揕其首其躯若草
 所绾梃亦随其中而入力取不可得俄而退去观虑
 其又来迨晓不复寝明日访馆吏吏曰此西数里有
卷五 第 8a 页 WYG1042-0733c.png
 古杉常为魅疑即所见也即与观及王生往寻果见
 古杉有梃贯其枝柯间吏曰人言此为妖且久未尝
 验其真今则信矣急取斧尽伐去之
晋阳西有童子寺在郊牧之外贞元中有邓圭者寓居
 于寺是岁秋与客友数辈会宿既阖扉后忽见一手
 自牖间入其手色黄而瘦率众视之俱慄然独圭无
 所惧及闻牖间有吟啸之声圭知其怪耳讯之曰汝
 为谁对曰吾隐居山谷有年矣今夕从风月之游闻
卷五 第 8b 页 WYG1042-0733d.png
 先生在此故来奉谒诚不当列先生之席愿得坐牖
 下听先生与客谈足矣圭许之既坐与客谈笑极欢
 久之告去将行谓圭曰明夕当再来愿先生无摈既
 去圭与诸客议曰此必鬼也不穷其迹且将为患于
 是缉丝为缗数百寻候其再来必縳之明夕果来又
 以手出于牖间圭即以缗系其臂牢不可解闻牖间
 云何罪而见縳其义安在得无侮耶遂引缗而去至
 明日圭与诸客俱穷其迹至寺北百馀步有蒲萄一
卷五 第 9a 页 WYG1042-0734a.png
 株甚蕃茂而缗系其枝有叶𩔖人手果牖间所见者
 遂命掘其根而焚之怪遂绝矣
灵石县南尝夜中有妖怪由是里中人无敢夜经其地
 者元和初董叔经为河西守时有彭城刘皂假孝义
 尉皂顷尝以书谒董怒甚遂弃职入汾水关夜至灵
 石南逢一人立于路傍其状绝异皂马惊而堕久之
 乃起其路傍立者即解皂衣袍而自衣之皂以为劫
 不敢拒既而西走去近十馀里至逆旅因而述其事
卷五 第 9b 页 WYG1042-0734b.png
 逆旅中人曰邑南夜中有妖怪固非贼尔明日有自
 县南来者谓皂曰县南野中有蓬蔓状𩔖人披一青
 袍不亦异乎皂往视之果己之袍也里中人始悟为
 妖者乃蓬蔓耳由是尽焚之其后妖亦绝
唐兴平之西有梁生别墅其后园有梨木十馀株太和
 四年冬十一月新雪霁后其梨忽有花发芳而且茂
 梁生甚奇之以为吉兆有韦氏谓梁生曰夫木以春
 而荣冬而悴固其常矣今反是可谓之吉兆乎生闻
卷五 第 10a 页 WYG1042-0734c.png
 之不怿月馀梁生父卒
天宝中有赵生者其先以文学显兄弟四人俱以进士
 明经入仕独生性鲁钝虽读书然不能分句详义由
 是年壮尚不得为郡贡常与兄弟友生会宴盈座朱
 绿相接独生白衣甚为不乐及酒酣或嘲之生益惭
 且怒后一日弃其家遁去隐晋阳山葺茅为舍生有
 书百馀篇笈而至山中昼习夜思虽寒暑切肌食粟
 袭苧不惮劳苦而生蒙庸力愈勤而功愈小生息孳
卷五 第 10b 页 WYG1042-0734d.png
 如卒不易其志厥后旬馀有翁衣褐来造之因谓生
 曰吾子居深山中读古人书岂有志于禄仕乎虽然
 学愈久而卒不能分句详义何蔽滞之甚耶生谢曰
 仆不敏自度老且无用故居深山读书自悦虽不能
 达其精微然必欲终于志业不辱先人又何及于禄
 仕乎翁曰吾子志趣甚坚老夫虽无所能诚有补于
 君耶幸一访我耳因徵其所止翁曰吾段氏子家于
 山西大木之下言竟忽亡所见生怪之以为妖遂径
卷五 第 11a 页 WYG1042-0735a.png
 往山西寻其迹果有椵树蕃茂生曰岂非段氏子乎
 因持锸发其下得人参长尺馀甚肖所遇翁之形生
 曰吾闻人参能为怪者又可愈疾遂瀹而食之自是
 醒然明悟所览书自能穷奥后岁馀以明经及第历
 官数任而卒
寇天师谦之后魏时得道者也常刻石为记藏于嵩山
 之上上元初有洛川郜城县民因采药于山得之以
 献县令樊文言于州州以上闻高宗皇帝诏藏于内
卷五 第 11b 页 WYG1042-0735b.png
 府其铭记文甚多奥不可解略曰木子当天下又曰
 止戈龙又曰李代代不可移宗又曰中鼎显真容又
 曰基千万岁所谓木子当天下者盖言唐氏受命也
 止戈龙者言天后临朝也止戈为武武天后氏也李
 代代不移宗者谓中宗中兴再新天地中鼎显真容
 者实中宗之庙讳真为睿圣之徽谥得不信乎基千
 万岁者基玄宗名也千万岁盖历数久长也后中宗
 立极樊文男钦贡以石记本上献上命编于国史
卷五 第 12a 页 WYG1042-0735c.png
卫先生大经解梁人以文学闻不狎俗常闭门绝人事
 生而敏悟周知天文历象穷冥索玄后以寿终墓于
 解梁之野开元中天水姜师度奉诏凿无咸河以溉
 盐田刬室庐溃邱墓甚多解梁人皆病之既至卫先
 生墓前后其地得一石刻字为铭盖先生之词也其
 铭曰姜师度更移向南三五步工人得之以状言之
 于师度师度异其事叹而久之顾谓僚吏曰卫先生
 真奇士也即命工人迁其河远先生之墓数十步
卷五 第 12b 页 WYG1042-0735d.png
开元中江南大水溺而死者千数郡以状闻玄宗诏侍
 御史邬载往巡视之载至江南忽见道傍有古墓水
 溃而穴出公念之命工迁其骸于高原既发墓得一
 石凿而成文盖志其墓也志后有铭二十言乃卜地
 者之词铭曰尔后一千岁此地化为泉赖逢邬侍御
 移我向高原载览而异之因校其年果千岁矣
泉州之南有山焉其山峻起壁立下有潭水深不可测
 周十馀亩中有鲛鳄常为人患人有误近或马牛就
卷五 第 13a 页 WYG1042-0736a.png
 而饮者辄为吞噬泉人苦之有年矣由是近山居者
 咸挈引妻子徙去他郡以逃其患元和五年一夕闻
 南山有雷震暴声闻数百里若山崩之状一郡惊惧
 里人洎牛马鸡犬俱失声仆地汗流被体屋瓦交击
 木树颠拔自戌及子雷电方息明旦往视之其山摧
 劈石壁数百仞殆尽俱填其潭潭水溢流注满四野
 蛟鳄之血遍若玄黄而石壁之上有凿成文字一十
 九言字势甚古郡中士庶无能知者自是居人无复
卷五 第 13b 页 WYG1042-0736b.png
 患矣惧者俱息迁者亦归结屋架庐接比其地郡守
 因名其地为石铭里盖因字为名且识其异也后有
 客于泉者能传其字持至东洛时故吏部侍郎韩愈
 自尚书郎为河南令见而识之其文曰诏赤黑示之
 鳄鱼天公卑杀牛人壬癸神书急急然则详究其义
 似上帝责蛟螭之词令戮其害也其字则科斗书故
 泉人无有识者矣
元和元年秋九月淮西帅吴少诚子死元济拒命诏邻
卷五 第 14a 页 WYG1042-0736c.png
 淮西者以兵四面攻之凡数年不克十三年召丞相
 晋国公裴度将兵击焉度既至因命封人深池濠且
 发其地有得一石者上有雕虫文字为铭封人得之
 以献度文曰井底一竿竹竹色深绿绿鸡未肥酒未
 熟障车儿郎且须缩度得之以示从事令辨其义焉
 咸不能究度方念之俄有一卒自行间跃而贺曰吴
 元济逆天子之命纵狂兵为反谋赖天子威圣与丞
 相德合今日逆竖成擒矣敢贺丞相功度惊讯之对
卷五 第 14b 页 WYG1042-0736d.png
 曰封人得石铭是其兆也且井底一竿竹竹色深绿
 绿者言吴少诚由行间一卒遂拥十万兵为一方帅
 并喻其荣也鸡未肥者言无肉也夫以肥去肉为巳
 字也酒未熟者言无水也以酒去水为酉字也障车
 儿郎谓兵革之士也且缩者谓直退守其所也推而
 言之则巳酉日当尅也苟未及期则可俟矣度喜顾
 左右曰卒辩者也叹而异之是岁冬十月相国李愬
 将兵入淮西生得元济尽诛反者度因校其日果已
卷五 第 15a 页 WYG1042-0737a.png
 酉焉于是度益奇卒之辩擢为裨将
东阳郡滨于浙江有山周回数百里江水曲而环焉迂
 滞舟楫人颇病之常侍敬昕太和中出守其山一夕
 云物曛晦暴风雷电动荡室庐江水腾溢莫不惶惑
 迨晓方霁人往视之已劈而中分相远数百步引江
 流直而贯焉其环曲处悉填以石遂无萦绕之患
 
 
卷五 第 15b 页 WYG1042-0737b.png
 
 
 
 
 
 
 
 宣室志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