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八
卷十八 第 1a 页 WYG0150-034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集解卷十八
            宋 吕本中 撰
  成公
九年春王正月杞伯来逆叔姬之丧以归
 左氏传杞桓公来逆叔姬之丧请之也杞叔姬卒为
  杞故也(杜氏注为杞/妇故卒称杞)逆叔姬为我也(杜氏注既弃/而复逆其丧)
  (明为/鲁故)
卷十八 第 1b 页 WYG0150-0342b.png
 公羊传杞伯曷为来逆叔姬之丧以归内辞也胁而
  归之也
 武夷胡氏传凡笔于经者皆经邦大训也杞叔姬一
  女子尔而四书于策何也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
  夫妇然后有父子故春秋慎男女之配重大婚之
  礼以是为人伦之本也事有大于此者乎男而贤
  也得淑女以为配则自家刑国可以移风俗女而
  贤也得君子以为归则承宗庙奉祭祀能化天下
卷十八 第 2a 页 WYG0150-0343a.png
  以妇道岂曰小补之哉夷考杞叔姬之行虽贤不
  若宋共姬亦不至如鄫季姬之越礼也杞伯初来
  朝鲁然后出之卒而复逆其丧以归者岂非叔姬
  本不应出故鲁人得以义责之使复归葬乎鲁在
  春秋时内女之归不得其所者有矣圣人详录其
  始卒欲为后鉴使得有终而无弊也其经世之虑
  远矣
 吕氏曰叔姬已弃而杞伯复来逆其丧以归鲁人听
卷十八 第 2b 页 WYG0150-0343b.png
  而子之是专以强弱轻重为国无复礼文也
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杞伯同盟于
蒲公至自会
 左氏传为归汶阳之田故诸侯贰于晋晋人惧会于
  蒲以寻马陵之盟季文子谓范文子曰德则不竞
  寻盟何为范文子曰勤以抚之宽以待之坚彊以
  禦之明神以要之柔服而伐贰德之次也是行也
  将始会吴吴人不至
卷十八 第 3a 页 WYG0150-0343c.png
 伊川先生解诸侯患楚之强同盟以相保郑既盟复
  叛深恶其反覆
 杜氏注蒲卫地在长垣县西南
 武夷胡氏传案左氏为归汶阳之田故诸侯贰于晋
  晋人惧会于蒲以寻马陵之盟晋人不知反求诸
  已惇信明义以补前行之愆而又欲刑牲歃血要
  质鬼神以御之是从事于末而不知本矣特书同
  盟以罪晋也
卷十八 第 3b 页 WYG0150-0343d.png
二月伯姬归于宋
夏季孙行父如宋致女
 伊川先生解女既嫁父母使人安之谓之致女古者
  三月而庙见始成妇也伯姬贤鲁国重之故使卿
  致也
 杜氏注女嫁三月又使大夫随加聘问谓之致女所
  以致成妇礼笃婚姻之好
晋人来媵
卷十八 第 4a 页 WYG0150-0344a.png
 杜氏注媵伯姬也
 武夷胡氏传致女者何女既嫁三月而庙见则成妇
  矣而后父母使人安之故谓之致也常事尔何以
  书致女使卿非礼也经有因褒以见贬者初献六
  羽之类是也亦有因贬以见褒者致女来媵之类
  是也伯姬贤行著于家故致女使卿特厚其嫁遣
  之礼贤名闻于远故诸国争媵信其无妒忌之行
秋七月丙子齐侯无野卒
卷十八 第 4b 页 WYG0150-0344b.png
晋人执郑伯晋栾书帅师伐郑
 左氏传楚人以重赂求郑郑伯会楚公子成于邓秋
  郑伯如晋晋人讨其贰于楚也执诸铜鞮栾书伐
  郑郑人使伯蠲行成晋人杀之非礼也兵交使在
  其间可也
 榖梁传不言战以郑伯也(范氏注栾书以郑伯/伐郑君臣无战道)为尊
  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为亲者讳疾
 刘氏传晋人执郑伯称人以执者非伯讨也此其为
卷十八 第 5a 页 WYG0150-0344c.png
  非伯讨奈何楚人以赂求郑郑伯会于楚晋人怒
  及郑伯之朝也执之而伐其国郑人改立君以拒
  晋然后归郑伯郑之乱晋为之也
 武夷胡氏传案左氏楚人以重赂求郑郑伯会公子
  成于邓秋郑伯如晋晋人讨其贰于楚执诸铜鞮
  栾书伐郑郑使伯蠲行成晋人杀之楚子重侵陈
  以救郑称人而执者既不以王命又不归诸京师
  则非伯讨也杀伯蠲不书者既执其君矣则行人
卷十八 第 5b 页 WYG0150-0344d.png
  为轻亦不足纪也楚子重侵陈与处父救江何异
  削而不书者郑亦有罪焉耳夫背夷即华正也今
  以重赂故又与楚会则是惟利之从而不要诸义
  也故郑无可救之善楚不得有能救之名
 襄陵许氏曰向使晋能制楚使之不能危郑讨郑可
  也今楚溃莒入郓晋不能救而禁郑之贰于楚郑
  独能无惩于牵羊衔璧之祸乎故晋景之执郑伯
  愧于汉武之遣楼兰也春秋之义自反以尽其道
卷十八 第 6a 页 WYG0150-0345a.png
  而后责人矣
冬十有一月葬齐顷公
楚子婴齐帅师伐莒庚申莒溃楚人入郓(公作/运)
 左氏传楚子重侵陈以救郑冬十一月楚子重自陈
  伐莒围渠丘渠丘城恶众溃奔莒戊申楚入渠丘
  莒人囚楚公子平楚人曰勿杀吾归而俘莒人杀
  之楚师围莒莒城亦恶庚申莒溃楚遂入郓莒无
  备故也君子曰恃陋而不备罪之大者也备豫不
卷十八 第 6b 页 WYG0150-0345b.png
  虞善之大者也莒恃其陋而不修城郭浃辰之间
  而楚克其三都无备也夫
 杜氏注郓莒别邑也
 武夷胡氏传案左氏楚子重自陈伐莒围渠丘渠丘
  城恶众溃楚师围莒莒城亦恶庚申莒溃楚遂入
  郓孟子曰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
  民不去则是可为也夫凿池筑城者为国之备所
  谓事也效死而民不去为国之本所谓政也莒恃
卷十八 第 7a 页 WYG0150-0345c.png
  其陋不修城郭浃辰之间楚克其三都信无备矣
  然兵至而民逃其上不能使民效死而不去则昧
  于为国之本也虽隆莒之城何益乎故经于莒溃
  特书日以谨之者以明城郭沟池重门击柝皆守
  邦之末务必以固本安民为政之急耳
秦人白狄伐晋
 左氏传秦人白狄伐晋诸侯贰故也
 武夷胡氏传经之所谨者中外之辨也晋尝与白狄
卷十八 第 7b 页 WYG0150-0345d.png
  伐秦秦亦与白狄伐晋族类不复分矣其称人贬
  辞也武王伐商誓师牧野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皆
  与焉岂亦不谨乎除天下之残贼而出民于水火
  之中虽远方之国以义驱之可也亦虑其同恶相
  济贻患于后也中国友邦自相侵伐已为不义又
  与非我族类者共焉不亦甚乎晋既失信复听妇
  人谗说杀其世臣而诸侯皆贰春秋交伐比事以
  观可谓深切著明矣
卷十八 第 8a 页 WYG0150-0346a.png
郑人围许
 左氏传郑人围许示晋不急君也是则公孙申谋之
  曰我出师以围许为将改立君者而纾晋使晋必
  归君
城中城
 杜氏注鲁邑也在东海廪丘县西南
 武夷胡氏传经世安民视道之得失不倚城郭沟池
  以为固也榖梁子谓凡城之志皆讥其说是矣莒
卷十八 第 8b 页 WYG0150-0346b.png
  虽恃陋不设备至使楚人入郓苟有令政使民效
  死而不溃寇亦岂能入也城非春秋所贵而书城
  中城其为儆守益微矣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非欤
  曰百雉之城七里之郭设险之大端也谨于礼以
  为国辨尊卑分贵贱明等威异物采凡所以杜绝
  陵僣限隔上下者乃体险之大用也独城郭沟池
  之足恃乎
十年春卫侯之弟黑背帅(公作/率)师侵郑
卷十八 第 9a 页 WYG0150-0346c.png
 左氏传卫子叔黑背侵郑晋命也
 武夷胡氏传案左氏卫子叔黑背侵郑晋命也其曰
  卫侯之弟者子叔黑背出公孙剽孙林父宁殖出
  卫侯衎而立剽亦以其父有宠爱之私故得立耳
  此与齐之夷仲年无异其特书弟以为后戒可谓
  深切著明矣
夏四月五卜郊不从乃不郊
 榖梁传夏四月不时也五卜彊也乃者亡乎人之辞
卷十八 第 9b 页 WYG0150-0346d.png
  也
五月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伐郑
 左氏传郑公子班闻叔申之谋三月子如立公子繻
  夏四月郑人杀繻立髡顽子如奔许栾武子曰郑
  人立君我执一人焉何益不如伐郑而归其君以
  求成焉会诸侯伐郑郑子罕赂以襄钟子然盟于
  脩泽子驷为质辛巳郑伯归
齐人来媵
卷十八 第 10a 页 WYG0150-0347a.png
 杜氏注媵伯姬也
丙午晋侯獳卒
 襄陵许氏曰当景之世楚庄入陈为霸者事围郑围
  宋败晋于邲中国大绌晋志不复远略而从事赤
  狄潞氏逮楚庄没始得为鞍之役以服齐顷仅不
  失霸也
秋七月公如晋
 左氏传秋公如晋晋人止公使送葬于是籴茷未反
卷十八 第 10b 页 WYG0150-0347b.png
  (杜氏注是春晋使籴茷至楚结成晋谓/鲁贰于楚故留公须籴茷还验其虚实)冬葬晋景
  公公送葬诸侯莫在鲁人辱之故不书讳之也
 刘氏传葬晋侯也曷为不言葬晋景公不与葬晋侯
  也曷为不与天子之丧动天下属诸侯诸侯之丧
  动通国属大夫大夫之丧动一国属修士士之丧
  动一乡属朋友庶人之丧动州里属党族公之葬
  晋侯非礼也以谓惟天子之事焉可也
 武夷胡氏传传以晋人止公送葬诸侯莫在焉鲁人
卷十八 第 11a 页 WYG0150-0347c.png
  辱之故讳而不书非矣假令诸侯皆在鲁人不以
  为辱而可书乎
冬十月(公无冬/十月)
十有一年春王三月公至自晋
 泰山孙氏曰公留于晋九月
晋侯使郤犨(公作州/下同)来聘己丑及郤犨盟
 左氏传三月公至自晋晋人以公为贰于楚故止公
  公请受盟而后使归郤犨来聘且涖盟
卷十八 第 11b 页 WYG0150-0347d.png
 杜氏注郤犨郤克从父兄弟
夏季孙行父如晋
 左氏传夏季文子如晋报聘且涖盟也
秋叔孙侨如如齐
 左氏传秋宣伯聘于齐以修前好(杜氏注鞍/以前之好)
 襄陵许氏曰鲁盖激晋之德礼不施将贰于齐而未
  能者欤
冬十月
卷十八 第 12a 页 WYG0150-0348a.png
十有二年春周公出奔晋
 左氏传周公楚恶惠襄之偪也且与伯舆争政不胜
  怒而出及阳樊王使刘子复之盟于鄄而入三日
  复出奔晋十二年春王使以周公之难来告书曰
  周公出奔晋凡自周无出周公自出故也
 公羊传周公者何天子之三公也王者无外此其言
  出何自其私土而出也
 榖梁传周有入无出其曰出上下一见之也(范氏注/郑嗣曰)
卷十八 第 12b 页 WYG0150-0348b.png
  (上谓僖二十四年天王出居于郑/下谓今周公出奔上下皆一见之)言其上下之道
  无以存也上虽失之下孰敢有之今上下皆失之
  矣
 陆氏纂例啖子曰天子公卿奔者不言出天下皆周
  土也唯周公自绝于王故书出罪之也
 常山刘氏曰以周室衰微黍离变为国风号令不行
  乎天下则畿外皆非王有故始于周公之奔特书
  曰出以王者无外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之义也故
卷十八 第 13a 页 WYG0150-0348c.png
  后于子朝子瑕之奔而止书曰奔由天子之令不
  行于诸侯故逋逃罪戾之人晋楚敢受书之而晋
  楚之罪亦昭然矣
 武夷胡氏传案左氏周公楚恶惠襄之偪且与伯舆
  争政不胜怒而出王使刘子复之盟于鄄而入三
  日复出奔晋夫人主无诚悫之心而下要大臣盟
  是谓君不君人臣无忠信之实而上与人主盟是
  谓臣不臣既已要质鬼神以入矣又叛盟失信而
卷十八 第 13b 页 WYG0150-0348d.png
  出奔则是自绝于天地自周无出而书曰出者见
  周室衰微刑政号令不行于天下尔
 襄陵许氏曰平桓之诗夷于国风是以春秋王公书
  出也虽然各一见之而已后不复书以存周也
夏公会晋侯卫侯于琐(公作/沙)
 左氏传七年秋楚子重伐郑师于汜诸侯救郑郑共
  仲侯羽军楚师囚郧公钟仪献诸晋晋人以钟仪
  归囚诸军府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
卷十八 第 14a 页 WYG0150-0349a.png
  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
  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泠人也公
  曰能乐乎对曰先父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
  琴操南音公曰君王何如对曰非小人之所得知
  也固问之对曰其为太子也师保奉之以朝于婴
  齐而夕于侧也不知其他公语范文子文子曰楚
  囚君子也君盍归之使合晋楚之成公从之重为
  之礼使归求成十二月楚子使公子辰如晋报钟
卷十八 第 14b 页 WYG0150-0349b.png
  仪之使请修好结成十年春晋侯使籴茷如楚报
  太宰子商之使也十有一年秋宋华元善于令尹
  子重又善于栾武子闻楚人既许晋籴茷成而使
  归复命矣冬华元如楚遂如晋合晋楚之成十二
  年宋华元克合晋楚之成夏五月晋士燮会楚公
  子罢许偃癸亥盟于宋西门之外曰凡晋楚无相
  加戎好恶同之同恤灾危备救凶患若有害楚则
  晋伐之在晋楚亦如之交贽往来道路无壅谋其
卷十八 第 15a 页 WYG0150-0349c.png
  不协而讨不庭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队其师无
  克胙国郑伯如晋听成会于琐泽成故也
 杜氏注琐泽地阙
 襄陵许氏曰晋厉之会始此略之不致则以见厉公
  之德不能谨始诸侯解体焉
秋晋人败狄于交刚
 左氏传狄人间宋之盟以侵晋而不设备秋晋人败
  狄于交刚
卷十八 第 15b 页 WYG0150-0349d.png
 刘氏意林春秋之记战伐侵入也甚详然而于外裔
  未有言战者是何也曰外裔者春秋之所外也中
  夏者春秋之所内也所内者将以德治之所外者
  将以力治之中国可教以礼义故不结日不偏陈
  虽有道犹恶之外裔不可教以礼义其来为寇能
  胜之而已矣虽不结日不偏陈无讥焉
 吕氏曰春秋之世中国有事于外裔未有言战者盖
  遏绝之为务惟力是恃不以战为罪也
卷十八 第 16a 页 WYG0150-0350a.png
冬十月
十有三年春晋侯使郤锜来乞师
 榖梁传乞重辞也古之人重师故以乞言之也
 伊川先生解不以王命兴诸侯师故书乞
 武夷胡氏传晋主夏盟行使诸侯徵会讨贰谁敢不
  从以霸主之尊而书曰乞师何也列国疏封虽有
  大小土地甲兵受之天子不相统属鲁兵非晋所
  得专也今晋不以王命兴诸侯之师故特书曰乞
卷十八 第 16b 页 WYG0150-0350b.png
  以见其卑服屈损无自反而缩之意矣圣人作春
  秋无不重内而轻外至于乞师则内外同辞者盖
  皆有报怨复雠贪得之心是以如此若夫诛乱臣
  贼子请于天王以大义驱之谁不拱手以听命何
  至于乞哉噫此圣人所以垂戒后世见诸行事之
  深切著明者也
 襄陵许氏曰自齐桓以来霸者征伐召兵诸侯至于
  晋景始使士燮来聘以济伐郯之役厉公承之始
卷十八 第 17a 页 WYG0150-0350c.png
  乞师矣当此之时晋固盛强唯忠信之厚不崇而
  伪饰之文弥胜是以召兵而乞师谦辞也霸体贬
  矣
三月公如京师夏五月公自京师遂会晋侯齐侯宋公
卫侯郑伯曹伯邾(公作/邾娄)人滕人伐秦曹伯卢(公谷/作庐)卒于

 左氏传公及诸侯朝王遂从刘康公成肃公会晋侯
  伐秦夏四月戊午晋侯使吕相绝秦秦桓公既与
卷十八 第 17b 页 WYG0150-0350d.png
  晋厉公为令狐之盟而又召狄与楚欲道以伐晋
  诸侯是以睦于晋晋栾书将中军士燮将上军韩
  厥将下军赵旃将新军郤毅御戎栾针为右五月
  丁亥晋师以诸侯之师及秦师战于麻隧秦师败
  绩获秦成差及不更女父曹宣公卒于师师遂济
  泾及侯丽而还迓晋侯于新楚(杜氏注既战晋侯/止新楚故师还过)
  (迎/之)
 公羊传其言自京师何公凿行也(何氏注凿犹/更造之意)公凿
卷十八 第 18a 页 WYG0150-0351a.png
  行奈何不敢过天子也
 榖梁传曹伯庐卒于师公大夫在师曰师在会曰会
 伊川先生解以伐秦为遂事明朝为重
 杜氏注伐秦道过京师因朝王
 刘氏传公如京师不书此何以书讥何讥尔公非如
  京师也为伐秦故如京师也
 泰山孙氏曰案周官六年五服一朝又六年王乃时
  巡诸侯各朝于方岳大明黜陟未有因会诸侯伐
卷十八 第 18b 页 WYG0150-0351b.png
  国过京师朝之之事故曰春晋侯使郤锜来乞师
  三月公如京师夏五月公自京师遂会晋侯齐侯
  宋公卫侯郑伯曹伯邾人滕人伐秦以恶之也
 武夷胡氏传诸侯每岁侵伐四出未有能修朝觐之
  礼者今公欲会伐秦道自王都不可越天子而往
  也故皆朝王而不能成朝礼书曰如京师见诸侯
  之慢也因会伐而行矣又书公自京师以伐秦为
  遂事者此仲尼亲笔明朝王为重存人臣之礼也
卷十八 第 19a 页 WYG0150-0351c.png
  古者诸侯即位服丧毕则朝小聘大聘终则朝巡
  狩于方岳则朝观春秋所载天王遣使者屡矣十
  二公之述职盖阙如也独此年书公如京师又不
  能成朝礼不敬莫大焉君臣之道人之大伦而至
  于此极夫鲁为秉礼之礼周公之后所行若是况
  其他乎故孔子惧作春秋或抑或纵或与或夺所
  以明君臣之义者至矣其义得行则臣必敬于君
  子必敬于父天理必存人欲必消大伦必正岂曰
卷十八 第 19b 页 WYG0150-0351d.png
  小补之哉此以伐秦为遂事之意也
秋七月公至自伐秦
 泰山孙氏曰不以京师至者明本非朝京师
冬葬曹宣公
 左氏传曹宣公卒于师曹人使公子负刍守使公子
  欣时逆曹伯之丧秋负刍杀其大子而自立也诸
  侯乃请讨之晋人以其役之劳请俟他年冬葬曹
  宣公既葬子臧将亡国人皆将从之成公惧告罪
卷十八 第 20a 页 WYG0150-0352a.png
  且请焉乃反而致其邑
十有四年春王正月莒子朱卒
夏卫孙林父自晋归于卫
 左氏传卫侯如晋晋侯强见孙林父焉定公不可夏
  卫侯既归晋侯使郤犨送孙林父而见之卫侯欲
  辞定姜曰不可是先君宗卿之嗣也大国又以为
  请不许将亡卫侯见而复之
 泰山孙氏曰林父七年奔晋其言自晋归于卫者由
卷十八 第 20b 页 WYG0150-0352b.png
  晋侯而得归也卫大夫由晋侯而得归则卫国之
  事可知也
 襄陵许氏曰人臣不惟义之即安而介恃大国使之
  反已此能为逐君之恶者也惟其辨之不早是以
  卫献至于出奔祸兆此矣归易辞也自晋奉之故
  也
秋叔孙侨如如齐逆女
郑公子喜帅师伐许(帅公/作率)
卷十八 第 21a 页 WYG0150-0352c.png
 左氏传八月郑子罕伐许败焉戊戌郑伯复伐许庚
  子入其郛许人平以叔申之封
九月侨如以夫人妇姜氏至自齐
 武夷胡氏传榖梁曰大夫不以夫人以夫人非正也
  刺不亲迎也侨如之不氏一事而再见者卒名耳
  然则娶于他邦而道里或远必亲迎乎以封壤则
  有小大以爵次则有尊卑以道途则有远迩或迎
  之于其国或迎之于境上或迎之于所馆中礼之
卷十八 第 21b 页 WYG0150-0352d.png
  节可也
冬十月庚寅卫侯臧卒
 左氏传冬十月卫定公卒
秦伯卒
十有五年春王二月葬卫定公
三月乙巳仲婴齐卒
 公羊传仲婴齐者何公孙婴齐也公孙婴齐则曷为
  谓之仲婴齐为兄后也为兄后则曷为谓之仲婴
卷十八 第 22a 页 WYG0150-0353a.png
  齐为人后者为之子也为人后者为其子则其称
  仲何孙以王父字为氏也然则婴齐孰后后归父
  也
 杜氏注襄仲子公孙归父弟宣十八年逐东门氏既
  而又使婴齐绍其后曰仲氏
 武夷胡氏传婴齐者公子遂之子公孙归父之弟也
  归父出奔齐鲁人徐伤其无后也于是使婴齐后
  之故书曰仲婴齐此可谓乱昭穆之序失父子之
卷十八 第 22b 页 WYG0150-0353b.png
  亲者以后归父则弟不可为兄嗣以后襄仲则以
  父字为氏亦非矣
癸丑公会晋侯卫侯郑伯曹伯宋世子成齐国佐邾(公/作)
(邾娄/下同)人同盟于戚
 伊川先生解十三年曹伯卒于师负刍杀世子自立
  既三年诸侯与之盟矣方执之稽天讨也故书同
  盟见其既同矣
晋侯执曹伯归(公有/之字)于京师
卷十八 第 23a 页 WYG0150-0353c.png
 左氏传会于戚讨曹成公也执而归诸京师诸侯将
  见子臧于王而立之子臧辞曰前志有之曰圣达
  节次守节下失节为君非吾节也虽不能圣敢失
  守乎遂逃奔宋
 陆氏纂例以其篡立故公羊云称侯以执伯讨之也
  (详见僖/五年)
 刘氏传称侯以执者伯讨也此其为伯讨奈何曹伯
  庐卒于师曹人使公子负刍守使公子欣时逆公
卷十八 第 23b 页 WYG0150-0353d.png
  子负刍杀公子而自立也为是执之
 苏氏曰称侯以执执有罪也归之于京师礼也春秋
  之书执诸侯者多矣惟是为得礼
公至自会
夏六月宋公固卒
楚子伐郑
 左氏传楚将北师子囊曰新与晋盟而背之无乃不
  可乎子反曰敌利则进何盟之有申叔时老矣在
卷十八 第 24a 页 WYG0150-0354a.png
  申闻之曰子反必不免信以守礼礼以庇身信礼
  之亡欲免得乎楚子侵郑及暴隧遂侵卫及首止
  郑子罕侵楚取新石栾武子欲报楚韩献子曰无
  庸使重其罪民将叛之无民孰战
 襄陵许氏曰郑偪许楚困郑以国大小兵力强弱更
  相吞噬夷夏一道而人理尽矣
秋八月庚辰葬宋共公
 杜氏注三月而葬速
卷十八 第 24b 页 WYG0150-0354b.png
宋华元出奔晋宋华元自晋归于宋宋杀其大夫山宋
鱼石出奔楚
 左氏传宋华元为右师鱼石为左师荡泽为司马华
  喜为司徒公孙师为司城向为人为大司寇麟朱
  为少司寇向带为大宰鱼府为少宰荡泽弱公室
  杀公子肥华元曰我为右师君臣之训师所司也
  今公室卑而不能正吾罪大矣不能治官敢赖宠
  乎乃出奔晋二华戴族也(杜注华/元华喜)司城庄族也六
卷十八 第 25a 页 WYG0150-0354c.png
  官者皆桓族也(杜氏注鱼石荡泽向为人/鳞朱向带鱼府皆出桓公)鱼石将
  止华元鱼府曰右师反必讨是无桓氏也鱼石曰
  右师苟获反虽许之讨必不敢且多大功国人与
  之不反惧桓氏之无祀于宋也右师讨犹有戍在
  桓氏虽亡必偏鱼石自止华元于河上请讨许之
  乃反使华喜公孙师帅国人攻荡氏杀子山书曰
  宋杀其大夫山言背其族也鱼石向为人鳞朱向
  带鱼府(杜氏注五大夫畏/同族罪及将出奔)出奔楚
卷十八 第 25b 页 WYG0150-0354d.png
 伊川先生解山去族害公族也
 常山刘氏曰荡山宋公族也乘君之丧作乱以弱公
  室杀公子肥是背其族也背其族者伐其本也人
  而无本人道绝矣故去族以示法
 苏氏曰华元之奔晋也未至而复其书曰华元出奔
  晋且书自晋归于宋何也元将讨山而知力之不
  能故奔奔而国人许之讨故归故其讨山也虽其
  族人莫敢救之者故书曰宋华元出奔晋宋华元
卷十八 第 26a 页 WYG0150-0355a.png
  自晋归于宋言其出入之正是以能讨山也使元
  怀禄顾宠重于出奔则不能讨山矣郑子产为政
  丰卷将祭请田弗许卷退而徵役子产奔晋子皮
  止之归而逐卷亦犹是也
冬十有一月叔孙侨如会晋士燮齐高无咎宋华元卫
孙林父郑公子䲡邾(公作/邾娄)人会吴于钟离
 左氏传会吴于钟离始通吴也
 公羊传曷为殊会吴外吴也曷为外也春秋内其国
卷十八 第 26b 页 WYG0150-0355b.png
  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要荒
 伊川先生解吴益强大求会于诸侯诸侯之众往而
  从之故书诸国往与之会以见吴人盛而中国衰
  也时中国病楚故与吴亲(一本此下云襄十年柤/之会与此同十四年向)
  (之会/亦同)
 杜氏注钟离楚邑淮南县
 泰山孙氏曰此言叔孙侨如会某人会吴于钟离者
  诸侯大夫不敢致吴子也吴子在钟离故相与会
卷十八 第 27a 页 WYG0150-0355c.png
  吴于钟离尔
 武夷胡氏传吴以号举外之也会而殊会外之也殊
  会有二义会王世子于首止意在尊王室不敢与
  世子抗也会吴于钟离于柤于向意在贱吴人而
  罪诸侯不能与之敌也夫以泰伯至德是始有吴
  以族言之则周之伯父也至其后世遂以号举者
  以其僭窃称王不能居中国之爵号耳成襄之间
  中国无霸齐晋大国亦皆俛首东向而亲吴圣人
卷十八 第 27b 页 WYG0150-0355d.png
  盖伤之故特殊会可谓深切著明矣
 襄陵许氏曰会列书卿始此君道微而臣行彰也
许迁于叶
 左氏传许灵公畏偪于郑请迁于楚辛丑楚公子申
  迁许于叶
 杜氏注叶今南阳叶县也
 襄陵许氏曰凡书迁皆偪也书以刺之时晋迁于新
  田不书无所为书也
卷十八 第 28a 页 WYG0150-0356a.png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雨木冰
 公羊传雨木冰者何雨而木冰也何以书记异也
 杜氏注冰封著树
 泰山孙氏曰雨木冰者雨著木而冰也
 武夷胡氏传雨木冰者雨而木冰也何休曰木者少
  阳幼君大臣之象冰者凝阴兵之类也冰胁木者
  君臣将执于兵之徵未几而有沙随苕丘之事天
  人之际休咎之应焉可诬也而欲尽废五行传亦
卷十八 第 28b 页 WYG0150-0356b.png
  过矣
夏四月辛未滕子卒
 左氏传夏四月滕文公卒
郑公子喜帅师侵宋
 左氏传春楚子自武城使公子成以汝阴之田求成
  于郑郑叛晋子驷从楚子盟于武城郑子罕伐宋
  宋将锄乐惧败诸汋陂退舍于夫渠不儆郑人覆
  之败诸汋陵获将锄乐惧宋恃胜也
卷十八 第 29a 页 WYG0150-0356c.png
六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晋侯使栾黡来乞师甲午晦晋侯及楚子郑伯战于鄢
陵楚子郑师败绩
 左氏传晋侯将伐郑范文子曰若逞吾愿诸侯皆叛
  晋可以逞若惟郑叛晋国之忧可立俟也栾武子
  曰不可以当吾世而失诸侯必伐郑乃兴师栾书
  将中军士燮佐之郤锜将上军荀偃佐之韩厥将
  下军郤至佐新军郤犨如卫遂如齐皆乞师焉栾
卷十八 第 29b 页 WYG0150-0356d.png
  黡来乞师戊寅晋师起郑人闻有晋师使告于楚
  楚子救郑司马(子/反)将中军令尹(子/重)将左右尹子辛
  将右五月晋师济河闻楚师将至范文子欲反曰
  我伪逃楚可以纾忧夫合诸侯非吾所能也以遗
  能者我若群臣辑睦以事君多矣武子曰不可六
  月晋楚遇于鄢陵范文子不欲战郤至曰韩之战
  惠公不振旅箕之役先轸不反命邲之师荀伯不
  复从皆晋之耻也子亦见先君之事矣今我辟楚
卷十八 第 30a 页 WYG0150-0357a.png
  又益耻也文子曰吾先君之亟战也有故秦狄齐
  楚皆强不尽力子孙将弱今三强服矣敌楚而已
  惟圣人能外内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盍
  释楚以为外惧乎甲午晦楚晨压晋军而陈栾书
  曰楚师轻窕固垒而待之三日必退退而击之必
  获胜焉郤至曰楚有六间不可失也其二卿相恶
  王卒以旧(杜氏注罢/老不代)郑陈而不整蛮军而不陈陈
  不违晦在陈而嚣我必克之苗贲皇言于晋侯曰
卷十八 第 30b 页 WYG0150-0357b.png
  楚之良在其中军王族而已请分良以击其左右
  而三军萃于王卒必大败之步毅御晋厉公栾针
  为右彭名御楚共王潘党为右石首御郑成公唐
  苟为右及战吕锜射共王中目王召养由基与之
  两矢使射吕锜中项伏韬以一矢复命郤至三遇
  楚子之卒见楚子必下免胄而趋风楚子使工尹
  襄问之以弓郤至见客免胄承命唐苟谓石首曰
  子在君侧败者壹大我不如子子以君免我请止
卷十八 第 31a 页 WYG0150-0357c.png
  乃死(杜氏注败者壹/大谓军大崩也)楚师薄于险养由基射再发
  尽殪叔山冉搏人以投中车折轼晋师乃止囚楚
  公子茷旦而战见星未巳子反命军吏察夷伤补
  卒乘缮甲兵展车马鸡鸣而食惟命是听晋人患
  之苗贲皇徇曰蒐乘补卒秣马利兵修陈固列蓐
  食申祷明日复战乃逸楚囚王闻之召子反谋榖
  阳竖献饮于子反子反醉而不能见王曰天败楚
  也夫余不可以待乃宵遁晋入楚军三日榖范文
卷十八 第 31b 页 WYG0150-0357d.png
  子立于戎马之前曰君幼诸臣不佞何以及此君
  其戒之周书曰惟命不于常有德之谓
 公羊传败者称师楚何以不称师王痍也王痍者何
  伤乎矢也然则何以不言师败绩末言尔(何氏注/今亲伤)
  (人君当举/伤君为重)
 榖梁传曰事遇晦曰晦不言师君重于师也
 杜氏注楚师未大崩楚子伤目而退故曰楚子败绩
  鄢陵郑地今属颍川郡
卷十八 第 32a 页 WYG0150-0358a.png
 武夷胡氏传不书师败绩以其君亲集矢于目而身
  伤为重也当是时两军相抗未有胜负之形晋之
  捷也亦幸焉尔幸非持胜之道范文子所以立于
  军门有圣人能内外无患盍释楚以为外惧之戒
  乎楚师虽败其势益张晋遂怠矣卒有栾氏之谮
  而诛三郤国内大乱圣人备书以见行事之深切
  著明也
楚杀其大夫公子侧
卷十八 第 32b 页 WYG0150-0358b.png
 左氏传楚师还及瑕王使谓子反曰先大夫之覆师
  徒者君不在子无以为过不榖之罪也子反再拜
  稽首曰君赐臣死死且不朽臣之卒实奔臣之罪
  也子重使谓子反曰初陨师徒者而亦闻之矣盍
  图之王使止之弗及而卒
 杜氏注侧子反
 襄陵许氏曰共王不思所以自责而责大夫卒杀子
  反故以累上之辞言之
卷十八 第 33a 页 WYG0150-0358c.png
秋公会晋侯齐侯卫侯宋华元邾(公作邾/娄下同)人于沙随不
见公公至自会
 左氏传战之日齐国佐高无咎至于师卫侯出于卫
  公出于坏隤(杜氏注齐卫皆后非独鲁/明晋以侨如故不见公)宣伯通于
  穆姜欲去季孟而取其室将行穆姜送公而使逐
  二子公以晋难告曰请反而听命姜怒公子偃公
  子锄趋过指之曰女不可是皆君也公待于坏隤
  申宫儆备设守而后行是以后秋会于沙随谋伐
卷十八 第 33b 页 WYG0150-0358d.png
  郑也宣伯使告郤犨曰鲁侯待于坏隤以待胜者
  郤犨将新军且为公族大夫以主东诸侯取货于
  宣伯而诉公于晋侯晋侯不见公
 榖梁传不见公者可以见公也可以见公而不见公
  讥在诸侯也
 伊川先生解晋怒公之后期故不见公君子正已而
  无恤乎人鲁之后期国难故也晋不见为非矣彼
  曲我直故不足为耻也
卷十八 第 34a 页 WYG0150-0359a.png
 杜氏注沙随宋地梁国宁陵县北有沙随亭
 武夷胡氏传臣子之于君父扬其美而不扬其恶为
  尊者讳为亲者讳礼也圣人假鲁史以示王法其
  于鲁事有君臣之义故君弑则书薨易地则书假
  灭国则书取出奔则书逊屈已而与强国之大夫
  盟则书及叛盟失信而莫适守则没公而书会凡
  此类虽不没其实示天下之公必隐避其文以存
  臣子之礼然则沙随之会晋不见公是鲁侯之大
卷十八 第 34b 页 WYG0150-0359b.png
  辱深可耻焉者矣曷为直书其事而不讳乎曰春
  秋伸道不伸邪荣义不荣势正已而无恤乎人以
  仁礼存心而不忧横逆之至者也沙随之会鲁有
  内难师出后期所当恤者晋侯听叔孙侨如之谮
  怒公而不见曲在晋矣鲁侯自反非有背仁弃礼
  不忠之咎也昔曾子尝闻大勇于夫子曰自反而
  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言浩然之气至大至刚
  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乎天地之间沙随不见于公
卷十八 第 35a 页 WYG0150-0359c.png
  何歉乎直书而不讳者示天下后世使知大勇浩
  然之气所以守身应物如此其垂训之义大矣
公会尹子晋侯齐国佐邾(公作/邾娄)人伐郑
 左氏传七月公会尹武子及诸侯伐郑将行姜又命
  公如初公又申守而行诸侯之师次于郑西迁于
  制田知武子佐下军以诸侯之师侵陈至于鸣鹿
  遂侵蔡未反诸侯迁于颍上戊午郑子罕宵军之
  宋齐卫皆失军
卷十八 第 35b 页 WYG0150-0359d.png
 杜氏注尹子王卿士子爵
曹伯归自京师
 左氏传晋侯谓子臧反吾归而君子臧反曹伯归子
  臧尽致其邑与卿而不出
 伊川先生解曹伯不名不称复归王未尝绝其位也
  自京师王命也
 陆氏微旨淳闻于师曰曹伯之篡罪莫大焉晋侯讨
  而执之其事当矣王不能定其罪名失政刑也书
卷十八 第 36a 页 WYG0150-0360a.png
  曰归自京师而不名曹伯以深讥王而不罪负刍
  也
 常山刘氏曰负刍杀其太子而自立奈何周不能用
  晋之执寘诸刑典旋使复国失君道甚矣故书曰
  曹伯归自京师以讥之曹伯不名曰未尝绝之也
  不绝曹伯所以累乎天王也
 武夷胡氏传言天王之释有罪也善不蒙赏恶不即
  刑以尧为君舜为臣虽得天下不能一朝居也负
卷十八 第 36b 页 WYG0150-0360b.png
  刍杀世子而自立不能因晋之执寘诸刑典而使
  复国则无以为天下之共主矣
九月晋人执季孙行父舍之于苕(公作/招)
 左氏传宣伯使告郤犨曰鲁之有季孟犹晋之有栾
  范也政令于是乎成今其言曰晋政多门不可从
  也若欲得志于鲁请止行父而杀之我毙蔑也而
  事晋蔑有贰矣九月晋人执季文子于苕丘公还
  待于郓使子叔声伯请于晋范文子谓栾武子曰
卷十八 第 37a 页 WYG0150-0360c.png
  季孙于鲁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可不谓
  忠乎信谗慝而弃忠良若诸侯何乃许鲁平赦季
  孙
 杜氏注苕丘晋地舍之苕丘明不以归
 刘氏意林晋人执季孙行父舍之于苕丘执之者以
  归也归而未至故不可言以归不可言以归故著
  舍之于苕丘焉此皆春秋别嫌明微慎用狱之意
  也苕丘非晋地明矣若苕丘晋地也则必曰以归
卷十八 第 37b 页 WYG0150-0360d.png
  既曰以归矣则无所复著苕丘未有诸侯入其封
  内而复殊其地者也
冬十月乙亥叔孙侨如出奔齐
 左氏传出叔孙侨如而盟之侨如奔齐
十有二月乙丑季孙行父及晋郤犨盟于扈(犨公/作州)
 左氏传季孙及郤犨盟于扈归刺公子偃召叔孙豹
  于齐而立之
 襄陵许氏曰详录季孙不耻也晋之赏罚英华亡矣
卷十八 第 38a 页 WYG0150-0361a.png
公至自会
乙酉刺公子偃
 陆氏纂例偃则直书刺者有罪当杀也
十有七年春卫北宫括(公作/结)(公作/率)师侵郑
 左氏传郑子驷侵晋虚滑卫北宫括救晋侵郑至于
  高氏
夏公会尹子单子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邾(公作/娄邾)
伐郑
卷十八 第 38b 页 WYG0150-0361b.png
 左氏传公会尹武公单襄公及诸侯伐郑自戏童至
  于曲洧
六月乙酉同盟于柯陵
 左传六月乙酉同盟于柯陵寻戚之盟也
 伊川先生解诸侯同病楚也
 杜氏注柯陵郑西地
 陆氏纂例不重言诸侯讥尹单与盟
 苏氏曰齐晋之盛天子之大夫会而不盟尊周也柯
卷十八 第 39a 页 WYG0150-0361c.png
  陵之会尹子单子始与诸侯之盟自是习以为常
  非礼也
秋公至自会
齐高无咎出奔莒
 左氏传楚子重救郑师于首止诸侯还齐庆克通于
  声孟子鲍牵见之以告国武子武子召庆克而谓
  之庆克告夫人国子相灵公以会高鲍处守及还
  将至闭门而索客孟子诉之曰高鲍将不纳君而
卷十八 第 39b 页 WYG0150-0361d.png
  立公子角秋七月壬寅刖鲍牵而逐高无咎无咎
  奔莒高弱以卢叛
 襄陵许氏曰齐灵不公其听自沈帷墙奔其世臣以
  长祸乱诗曰萋兮斐兮成是贝锦哆兮侈兮成是
  南箕悲夫唯巧言能使闭门索客为将不能纳君
  也
九月辛丑用郊
 公羊传用者不宜用也九月非所用郊也然则郊曷
卷十八 第 40a 页 WYG0150-0362a.png
  用郊用正月上辛
 榖梁传夏之始可以承春以秋之末承春之始盖不
  可矣九月用郊用者不宜用也宫室不设不可以
  祭衣服不备不可以祭车马器械不备不可以祭
  有司一人不备其职不可以祭祭者荐其时也荐
  其敬也荐其美也非享味也
 高邮孙氏曰王者一岁而再郊故春郊正月以祈榖
  秋郊九月以报功春曰圆丘秋曰明堂后稷圆丘
卷十八 第 40b 页 WYG0150-0362b.png
  之配文王明堂之配鲁郊非礼矣而成王赐之鲁
  公受之诗曰皇皇后帝皇祖后稷鲁之郊配后稷
  不曰文王焉盖其郊止于祈榖而报功之郊不行
  也春秋卜牛必于正月三月在涤则春秋之正月
  夏时之十一月也十一月而养牛则二月可以郊
  矣然则鲁之郊用夏时之二月不敢并天子之时
  又杀之也春秋之九月夏时之七月以为祈榖则
  已晚以为报功则太早又鲁礼之不当行者
卷十八 第 41a 页 WYG0150-0362c.png
晋侯使荀罃来乞师
 吕氏曰春秋之世霸主之令小国其强大恣横有甚
  于平世天子之令诸侯者而犹以乞师为名则是
  先王之礼意犹有髣髴存者惜乎其君臣上下习
  之而弗著行之而弗察不能袭其号以求其意而
  反人道之正也
冬公会单子晋侯宋公卫侯曹伯齐人邾(公作/邾娄)人伐郑
十有一月公至自伐郑
卷十八 第 41b 页 WYG0150-0362d.png
 左氏传冬诸侯伐郑十月庚午围郑楚公子申救郑
  师于汝上十一月诸侯还
 泰山孙氏曰郑与楚比周晋侯再假王命三合诸侯
  伐之不能服郑中国不振可知也
壬申公孙婴齐卒于狸脤(公作轸/榖作蜃)
 杜氏注狸脤阙
 陆氏纂例大夫卒于他国即书国卒于鲁地则书地
  仲遂公孙婴齐是也
卷十八 第 42a 页 WYG0150-0363a.png
 刘传十一月无壬申其以壬申卒之何春秋故史也
  有所不革子曰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其义
  则丘窃取之矣
十有二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公作/邾娄)子貜且卒
晋杀其大夫郤锜郤犨(公作/州)郤至
 左氏传晋厉公侈多外嬖反自鄢陵欲尽去群大夫
  而立其左右栾书怨郤至以其不从已而败楚师
卷十八 第 42b 页 WYG0150-0363b.png
  也欲废之使楚公子茷告公曰此战也郤至实召
  寡君以东师之未至也与军帅之不具也曰此必
  败吾因奉孙周以事君公告栾书书曰其有焉不
  然岂其死之不恤而受敌使乎君盍尝使诸周而
  察之郤至聘于周栾书使孙周见之公使觇之信
  遂怨郤至厉公将作难胥童曰必先三郤族大多
  怨去大族不偪敌多怨有庸公曰然郤氏闻之郤
  锜欲攻公郤至曰君实有臣而杀之其谓君何我
卷十八 第 43a 页 WYG0150-0363c.png
  之有罪吾死后矣若杀不辜将失其民欲安得乎
  待命而已长鱼矫清沸魋抽戈结衽而伪讼者三
  郤将谋于榭矫以戈杀驹伯苦成叔于其位温季
  曰逃威也遂趋矫及诸其车以戈杀之皆尸诸朝
  胥童以甲劫栾书中行偃于朝矫曰不杀二子忧
  必及君公曰一朝而尸三卿余不忍益也对曰人
  将忍君遂出奔狄公使辞于二子曰大夫无辱其
  复职位公使胥童为卿公游于匠丽氏栾书中行
卷十八 第 43b 页 WYG0150-0363d.png
  偃遂执公焉
 泰山孙氏曰君之卿佐是谓股肱厉公不道一日杀
  三卿此自祸之道也谁与处矣故列数之以著其
  恶明年晋杀州蒲
楚人灭舒庸
 左氏传舒庸人以楚师之败也道吴人围巢伐驾围
  釐虺遂恃吴而不设备楚公子橐师袭舒庸灭之
十有八年春王正月晋杀其大夫胥童
卷十八 第 44a 页 WYG0150-0364a.png
 左氏传十七年十二月闰月乙卯晦栾书中行偃杀
  胥童
 襄陵许氏曰杀胥童者栾书中行偃也而称国者二
  子执君而当国也疾其乱也胥童道君为乱而乱
  及之是亦刺胥童也
庚申晋弑其君州蒲
 左氏传正月庚申晋栾书中行偃使程滑弑厉公葬
  之于翼东门之外以车一乘使荀罃士鲂逆周子
卷十八 第 44b 页 WYG0150-0364b.png
  于京师而立之生十四年矣大夫逆于清原周子
  曰孤始愿不及此虽及此岂非天乎抑人之求君
  使出命也立而不从将安用君二三子用我今日
  否亦今日共而从君神之所福也对曰群臣之愿
  也敢不惟命是听庚午盟而入辛巳朝于武宫逐
  不臣者七人
 榖梁传称国以弑其君君恶甚矣
 武夷胡氏传弑君天下之大罪讨贼天下之大刑春
卷十八 第 45a 页 WYG0150-0364c.png
  秋合于人心而定罪圣人顺于天理而用刑固不
  以大霈释当诛之贼亦不以大刑加不弑之人然
  赵盾以不越境而书弑许世子止以不尝药而书
  弑郑归生以惮老惧谗而书弑楚公子比以不能
  效死不立而书弑齐陈乞以废长立幼而书弑晋
  栾书身为元帅亲执厉公于匠丽氏使程滑弑公
  而以车一乘葬之于翼东门之外而春秋称国以
  弑其君而不著栾书之名氏何哉仲尼无私与天
卷十八 第 45b 页 WYG0150-0364d.png
  为一奚独于赵盾许止归生楚比陈乞则责之甚
  备讨之甚严而于栾武子阔略如此乎学者深求
  其旨知圣人诛乱臣讨贼子之大要也而后可与
  言春秋矣
齐杀其大夫国佐
 左传十七年齐侯使崔杼为大夫使庆克佐之帅师
  围卢国佐从诸侯围郑以难请而归遂如卢师杀
  庆克以榖叛齐侯与之盟于徐关而复之十二月
卷十八 第 46a 页 WYG0150-0365a.png
  卢降使国胜告难于晋待命于清十八年春齐为
  庆氏之难故甲申晦齐侯使士华免以戈杀国佐
  于内宫之朝师逃于夫人之宫使清人杀国胜国
  弱来奔王湫奔莱庆封为大夫庆佐为司寇既齐
  侯反国弱使嗣国氏
 襄陵许氏曰庆克作慝浊乱中闱谮害大臣不诛不
  诘使国佐无所发其忠愤起而杀之顾谓俱靡而
  已于是因以为国佐罪罪累上矣
卷十八 第 46b 页 WYG0150-0365b.png
 吕氏曰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比其事则时可知十七
  年晋杀三郤十八年杀胥童而晋弑其君州蒲齐
  杀其大夫国佐两月之间诸国君臣上下相残杀
  如此则仁义不施而礼乐绝灭之效也后之君臣
  欲思患而预防者睹此亦可以少戒矣晋厉公为
  不道称国以弑众辞也
公如晋
 左氏传朝嗣君也
卷十八 第 47a 页 WYG0150-0365c.png
夏楚子郑伯伐宋宋鱼石复入于彭城
 左氏传夏六月郑伯侵宋及曹门外遂会楚子伐宋
  取朝郏楚子辛郑皇辰侵城郜取幽丘同伐彭城
  纳宋鱼石向为人鳞朱向带鱼府焉以三百乘戍
  之而还宋人患之西锄吾曰何也今将崇诸侯之
  奸而披其地以塞夷庚(杜氏注夷庚吴晋往来之/要道楚封鱼石于彭城欲)
  (以绝吴/晋之道)逞奸而携服毒诸侯而惧吴晋吾庸多矣
  非吾忧也
卷十八 第 47b 页 WYG0150-0365d.png
 杜氏注彭城宋邑今彭城县
 刘氏传伐宋以纳鱼石也伐宋以纳鱼石则其不曰
  纳宋鱼石于彭城何不与纳也曷为不与纳诸侯
  失国诸侯纳之正也诸侯世也大夫失位诸侯纳
  之非正也大夫不世也诸侯托于诸侯礼也大夫
  托于诸侯非礼也有其实者居其名无其实者不
  得居其名有其名者享其功无其名者不得享其
  功其言复入何大夫无复复者位已绝也已绝而
卷十八 第 48a 页 WYG0150-0366a.png
  复恶也未绝而入亦恶也然则何言乎位已绝未
  绝大夫去国君不埽其宗庙不系累其子弟三年
  不反然后妆其田邑此之谓君有礼此之谓未绝
  未绝而入恶也大夫去国君埽其宗庙系累其子
  弟去之日遂妆其田邑此之谓寇雠此之谓已绝
  已绝而复亦恶也交讥之(吕氏曰不云纳楚郑以/兵胁宋而鱼石自入焉)
  (尔或曰不言纳不与纳也/然则言纳者是与之乎)
公至自晋晋侯使士丐来聘
卷十八 第 48b 页 WYG0150-0366b.png
 左氏传晋范宣子来聘且拜朝也
 襄陵许氏曰公朝始致而聘使绍至晋悼之下诸侯
  肃矣此列国之所以睦而叛国之所以服也
秋杞伯来朝
 左氏传秋杞桓公来朝劳公且问晋故公以晋君语
  之杞伯于是骤朝于晋而请为婚
八月邾(公作邾/娄下同)子来朝
 左氏传邾宣公来朝即位而来见也
卷十八 第 49a 页 WYG0150-0366c.png
筑鹿囿
 左氏传书不时也
 公羊传讥何讥尔有囿矣又为也
 榖梁传山林薮泽之利所以与民共也虞之非正也
 杜氏注筑墙为鹿苑
 高邮孙氏曰春秋兴作皆书虽城池之固门厩之急
  无遗焉重其德不及之而徒劳民力也况耳目之
  玩一身之娱哉左氏曰书不时盖得时犹书也
卷十八 第 49b 页 WYG0150-0366d.png
 襄陵许氏曰大夫擅国威福日去而公务自虞于鸟
  兽草木是谓冥豫在上何可长也
己丑公薨于路寝
 左氏传言道也(杜氏注在路寝/得君薨之道)
 榖梁传路寝正也男子不绝妇人之手以齐终也
冬楚人郑人侵宋
 左氏传七月宋老佐华喜围彭城老佐卒焉冬十一
  月楚子重救彭城伐宋宋华元如晋告急韩献子
卷十八 第 50a 页 WYG0150-0367a.png
  为政曰欲求得人必先勤之成霸安疆自宋始矣
  晋侯师于台谷以救宋遇楚师于靡角之谷楚师
  还
晋侯使士鲂来乞师
 左氏传晋士鲂来乞师季文子问师数于臧武仲对
  曰伐郑之役知伯实来下军之佐也今彘季亦佐
  下军如伐郑可也从之
 襄陵许氏曰悼公之时霸业复兴而乞师以救宋犹
卷十八 第 50b 页 WYG0150-0367b.png
  遵厉公故事元年以后遂无乞师则召兵而已矣
十有二月仲孙蔑会晋侯宋公卫侯邾(公作/邾娄)子齐崔杼
同盟于虚朾
 左氏传孟献子会于虚朾谋救宋也宋人辞诸侯而
  请师以围彭城
 杜氏注虚朾地阙
 襄陵许氏曰襄公不会当丧故也悼之所以仁诸侯
  也
卷十八 第 51a 页 WYG0150-0367c.png
丁未葬我君成公
 左氏传书顺也(杜氏注薨于路寝五月而葬国/家安静世适承嗣故曰书顺也)
 
 
 
 
 
 
卷十八 第 51b 页 WYG0150-0367d.png
 
 
 
 
 
 
 
 春秋集解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