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0150-004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集解卷三
            宋 吕本中 撰
   桓公(名允惠公子隐公弟桓王九年/即位桓谥也辟土服远曰桓)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公羊传继弑君不言即位此其言即位何如其意也
 榖梁传桓无王其曰王何也谨始也其曰无王何也
  桓弟弑兄臣弑君天子不能定诸侯不能救百姓
卷三 第 1b 页 WYG0150-0048b.png
  不能去以为无王之道遂可以至焉尔元年有王
  所以治桓也继故不言即位正也继故不言即位
  之为正何也曰先君不以其道终则子弟不忍即
  位也继故而言即位则是与闻乎弑也继故而言
  即位是为与闻乎弑何也曰先君不以其道终已
  正即位之道而即位是无恩于先君也
 伊川先生解桓公弑君而立不天无王之极也而书
  春王正月公即位以天道王法正其罪也
卷三 第 2a 页 WYG0150-0049a.png
 杜氏注嗣子位定于初丧而改元必须踰年者继父
  之业不忍有变于中年也桓公篡立而用常礼欲
  自同于遭丧继位者
 高邮孙氏曰元年书王者以为弑君之贼将而必诛
  己弑君矣其能免于诛乎元年书王所以诛桓也
  二年书王必以为王室微弱弑君之贼力不能即
  时诛之二年而后诛之亦晚矣然亦足以为王诛
  也十年书王者政教之出不可以一日无之十年
卷三 第 2b 页 WYG0150-0049b.png
  无王则王道将绝于天下也十八年有王者桓公
  之终也弑君之贼无可赦之理不见诛于即时当
  见诛于岁月不见诛于其生当见诛于将死不见
  诛于终身当见诛于万世
 武夷胡氏传元年即位之始年也自是累数虽久而
  不易此前古人君纪事之例春秋祖述为编年法
  及汉文帝惑方士之言改后元年始乱古制夫在
  位十有六载矣复称元年可乎孝武又因事别建
卷三 第 3a 页 WYG0150-0049c.png
  年号历代因之或五六年或四三年或一岁再更
  使记注繁芜莫之胜载夫历世无穷而美名有尽
  岂记久明远可行之法也必欲传久当以春秋编
  年为正桓公与闻乎故而书即位著其弑立之罪
  深绝之也美恶不嫌同词或问桓非惠公之嫡子
  乎嫡子当立而未能自立是故隐分摄焉以俟其
  长而授之位久摄而不归疑其遂有之也是以至
  于见弑而恶亦有所分矣春秋曷为深绝桓也曰
卷三 第 3b 页 WYG0150-0049d.png
  古者诸侯不再娶于礼无二嫡惠公元妃既卒继
  室以声子则是摄行内主之事矣仲子安得为夫
  人母非夫人则桓乃隐之庶弟安得为嫡子谓当
  立乎桓不当立则国乃隐公之国其欲授桓乃实
  让之非摄也摄让异乎曰非其有而居之者摄也
  故周公即政而谓之摄推己所有以与人者让也
  故尧舜禅授而谓之让惠无嫡嗣隐公继室之子
  于次居长礼当嗣世其欲授桓所谓推己所有以
卷三 第 4a 页 WYG0150-0050a.png
  与人者也岂曰摄之云乎以其实让而桓乃弑之
  春秋所以恶桓深绝之也然则公羊所谓桓幼而
  贵隐长而卑子以母贵者其说非欤曰此徇惠公
  失礼而为之词非春秋法也仲子有宠惠公欲以
  为夫人母爱者子抱惠公欲以桓为嫡嗣礼之所
  不得为也礼不得为而惠公纵其邪心而为之隐
  公又探其邪志而成之公羊又肆为邪说而传之
  汉朝又引为邪议而用之夫妇之大伦乱矣春秋
卷三 第 4b 页 WYG0150-0050b.png
  明著桓罪深加贬绝备书终始讨贼之义以示王
  法正人伦存天理训后世不可以邪汨之也
三月公会郑伯于垂郑伯以璧假许田
 左氏传公即位修好于郑郑人请复祀周公卒易祊
  田公许之三月郑伯以璧假许田为周公祊故也
 榖梁传会者外为主焉尔(范氏注郑伯所以欲/为此会者为易田故)非假
  而曰假讳易地也礼天子在上诸侯不得以地相
  与也许田者鲁朝宿之邑也邴者郑伯之所受命
卷三 第 5a 页 WYG0150-0050c.png
  而祭泰山之邑也用见鲁之不朝于周而郑之不
  祭泰山也
 伊川先生解隐公八年郑伯使宛来归祊盖欲易许
  田鲁受祊而未与许及桓弑立故为会而求之复
  扣以璧朝宿之邑先祖受之于先王岂可相易也
  故讳之曰假讳国恶礼也
 刘氏传许田者何鲁汤沐之邑也方伯时朝乎天子
  天子必赐之汤沐之邑于县内视元士鲁非方伯
卷三 第 5b 页 WYG0150-0050d.png
  也其谓之方伯何自陜而东者周公主之许田之
  为鲁自周公始焉(意林许田周公之邑也诗云居/尝与许复周公之宇盖非方伯)
  (不得有汤沐之邑非/周公不得世享其祀)
 苏氏曰许田所以易祊也以祊为未足而益之以璧
  尔
 武夷胡氏传鲁山东之国与祊为邻郑畿内之邦许
  田近地也以此易彼各利于国而圣人乃以为恶
  而隐之独何欤曰利者人欲之私放于利必至于
卷三 第 6a 页 WYG0150-0051a.png
  夺攘而后厌义者天理之公正其义则推之天下
  国家而可行春秋恶易许田孟子极陈利国之害
  皆拔本塞源杜篡弑之渐也汤沐之邑朝宿之地
  先王所锡先祖所受私相贸易而莫之顾是有无
  君之心而废朝觐之礼矣是有无亲之心而弃先
  祖之地矣故圣人以是为国恶而隐之也
 襄陵许氏曰以祊近鲁许田近郑而以相与利则利
  矣而义不得凡情之所便而乱之所生此特春秋
卷三 第 6b 页 WYG0150-0051b.png
  之所谨也
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
 左氏传结祊成也
 榖梁传及者内为志焉尔
 伊川先生解桓公欲结郑好以自安故既与许田又
  为盟也弑君之人凡民罔弗憝而郑与盟以定之
  其罪大矣
 杜氏注公以篡立而修好于郑郑因而迎之成礼于
卷三 第 7a 页 WYG0150-0051c.png
  垂终易二田然后结盟垂犬丘卫地也越近垂地
  名
 武夷胡氏传垂之会郑为主也故称会越之盟鲁志
  也故称及郑人欲得许田以自广是以为垂之会
  桓公欲结郑好以自安是以为越之盟夫弑逆之
  人凡民罔弗憝即孟子所谓不待教命人得而诛
  之者也而郑与之盟以定其位是肆人欲灭天理
  委大义于土壤化人类为禽兽圣人所为惧春秋
卷三 第 7b 页 WYG0150-0051d.png
  所以作无俟于贬绝而恶自见矣
秋大水
 公羊传记灾也
 伊川先生解君德修则和气应而雨旸若桓行逆德
  而致阴沴乃其宜也
 高邮孙氏曰大者非常之辞水非常而为灾或害民
  禾稼败民庐居凡为灾则书之也
冬十月
卷三 第 8a 页 WYG0150-0052a.png
二年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弑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
 左氏传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
  美而艳二年春宋督攻孔氏杀孔父而取其妻公
  怒督惧遂弑殇公君子以督为有无君之心而后
  动于恶故先书弑其君
 公羊传宣公谓缪公曰以吾爱与夷则不若爱女以
  为社稷宗庙主则与夷不若女盍终为君矣宣公
  死缪公立缪公遂其二子庄公冯与左师勃终致
卷三 第 8b 页 WYG0150-0052b.png
  国乎与夷庄公冯弑与夷故君子大居正宋之祸
  宣公为之也及者何累也(累累从君而/死齐人语也)弑君多矣
  舍此无累者乎曰有仇牧荀息皆累也舍仇牧荀
  息无累者乎曰有有则此何以书贤也何贤乎孔
  父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其义形于色奈何督将
  弑殇公孔父生而存则殇公不可得而弑也故于
  是先攻孔父之家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
  过而致难于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卷三 第 9a 页 WYG0150-0052c.png
 榖梁传孔父先死其曰及何也书尊及卑春秋之义
  也孔父之先死何也督欲弑君而恐不立于是乎
  先杀孔父孔父闲也孔氏父字谥也
 伊川先生解桓公无王而书王正月正宋督之罪也
  弑逆之罪不以王法正之天理灭矣督虽无王而
  天理未尝亡也人臣死君难书及以著其节父名
  也称大夫不失其官也
 陆氏纂例赵子曰忠义见杀与君而死故言及以连
卷三 第 9b 页 WYG0150-0052d.png
  之也
 刘氏传春秋贤者不名孔父者所贤也则其名之何
  父前子名君前臣名
 泰山孙氏曰孔父者天子命大夫也古者诸侯之大
  夫皆命于天子故春秋列国时或有之宋孔父郑
  祭仲鲁单伯陈女叔之类是也
 武夷胡氏传案左氏宋殇公立十年十一战民不堪
  命孔父为司马无能改于其德非所谓格君心之
卷三 第 10a 页 WYG0150-0053a.png
  非者然君弑死于其难处命不渝亦可以无愧矣
  父者名也著其节而书及不失其官而书大夫是
  春秋之所贤也贤而名之何也故侍读刘敞以谓
  既名其君于上则不得字其臣于下此君前名臣
  礼之大节也督将弑殇公孔父生而存则不可得
  而弑于是乎先攻孔父而后及其君能为有无亦
  庶几焉凡乱臣贼子畜无君之心者必先剪其所
  忌而后动于恶不能剪其所忌则有终其身而不
卷三 第 10b 页 WYG0150-0053b.png
  敢动者也华督欲弑君而惮孔父刘安欲叛汉而
  惮汲直曹操欲禅位而惮孔融此数君子者义形
  于色皆足以卫宗社而忤邪心奸臣之所以惮也
  不有君子其能国乎春秋贤孔父示后世人主崇
  奖节义之臣乃天下之大闲有国之急务也
滕子来朝
 伊川先生解滕本侯爵后服属于楚故降称子夷狄
  之也首朝桓公之罪自见矣
卷三 第 11a 页 WYG0150-0053c.png
 杜氏注隐十一年称侯今称子者盖时王所黜
 泰山孙氏曰滕子朝弑逆之人其恶可知
 武夷胡氏传隐公末年滕称侯爵距此三岁尔乃降
  而称子者先儒谓为时王所黜也使时王能黜诸
  侯春秋岂复作乎又有言其在丧者终春秋之世
  不复称侯无说矣然则云何春秋为诛乱臣讨贼
  子而作其法尤严于乱贼之党使人人知乱臣贼
  子之为大恶而莫之与则无以立于世无以立于
卷三 第 11b 页 WYG0150-0053d.png
  世则莫敢劝于为恶而篡弑之祸止矣今桓公弟
  弑兄臣弑君天下之大恶凡民罔弗憝也已不能
  讨又先邻国而朝之是反天理肆人欲与夷狄无
  异而春秋之所深恶也故降而称子以正其罪四
  夷虽大皆曰子其降而称子狄之也或曰非天子
  不制度不议礼不考文仲尼岂以匹夫专进退诸
  侯乱名实哉则将应之曰仲尼固不可以匹夫专
  进退诸侯乱名实矣不曰春秋天子之事乎知我
卷三 第 12a 页 WYG0150-0054a.png
  罪我者其惟春秋乎世衰道微暴行交作仲尼有
  圣德无其位不得如黄帝舜禹周公之伐蚩尤诛
  四凶戮防风杀管蔡行天子之法于当年也故假
  鲁史用五刑奉天讨诛乱贼垂天子之法于后世
  其事虽殊其理一尔何疑于不敢专进退诸侯以
  为乱名实哉夫奉天讨举王法以黜诸侯之灭天
  理废人伦者此名实所由定也故曰春秋成而乱
  臣贼子惧
卷三 第 12b 页 WYG0150-0054b.png
 吕氏曰春秋以后杞或称侯或称伯或称子滕或称
  侯或称子薛或称侯或称伯皆不可得而详考殆
  后世录春秋者文误也借使圣人为春秋黜陟当
  世以为赏罚则何不黜陟晋楚强国以定一王之
  法而独区区于小国如是哉后之录春秋者由前
  人口授相传遂致谬误不可知也晋楚齐秦诸大
  国显者也故不误小国微也故多误其亦以是故
  欤
卷三 第 13a 页 WYG0150-0054c.png
三月公会齐侯陈侯郑伯于稷以成宋乱
 左氏传会于稷以成宋乱为赂故立华氏也宋殇公
  立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孔父嘉为司焉督为太
  宰故因民之不堪命先宣言曰司马则然已杀孔
  父而弑殇公召庄公于郑而立之以亲郑以郜大
  鼎赂公齐陈郑皆有赂故遂相宋公
 伊川先生解宋弑其君而四国共成之此天下之大
  恶也
卷三 第 13b 页 WYG0150-0054d.png
 杜氏注稷宋地
 范氏注徐邈曰春秋虽为亲尊者讳然亦不没其实
  故纳鼎于庙跻僖逆祀及王室之乱昭公之孙皆
  指事而书
 陆氏纂例曰夫子制作本教中人故简易其文昭著
  其义若能以质直见之则可不俟传注而自通矣
  故言灭国则知灭者之罪见诸侯生名则知非复
  人君皆文势常理何必立异乎又上言伐卫次言
卷三 第 14a 页 WYG0150-0055a.png
  王人救卫下言卫侯朔入于卫则知逆王命上言
  成宋乱下言纳鼎则知贪赂纵罪见正月烝五月
  烝则知黩祀凡此类上下相应而见其理
 刘氏传成之者何成之者平之也平之则曷为不言
  平之保人之贼私人之赂制人之上下谓之成乱
  则可谓之平乱则不可
 武夷胡氏传案左氏为赂故立华氏也邾定公时有
  弑父者公瞿然失席曰是寡人之罪也尝学断斯
卷三 第 14b 页 WYG0150-0055b.png
  狱矣臣弑君凡在官者杀无赦子弑父凡在宫者
  杀无赦杀其人坏其室洿其宫而潴焉盖君踰月
  而后举爵华督弑君之贼凡民罔弗憝也而桓与
  诸侯会而受赂以立华氏使相宋公甚矣故特书
  其所为而曰成宋乱夫臣为君隐子为父隐礼也
  此其目言之何桓恶极矣臣子欲尽隐之而不可
  以欺后世其曰成宋乱而不书立华氏犹为有隐
  乎尔春秋列会未有言其所为者独此与襄公末
卷三 第 15a 页 WYG0150-0055c.png
  年会于澶渊各书其事者桓弑隐督弑殇般弑景
  皆天下大恶圣人所为惧春秋所以作也一则受
  宋赂而立华氏一则谋宋灾而不能讨故特书其
  事以示贬焉然澶渊之会既不书鲁卿又贬诸国
  之大夫而称人此则书公又序诸侯之爵何也澶
  渊之会欲谋宋灾而不讨弑君之贼虽书曰宋灾
  故而未能表其诛责之意也必深讳鲁卿而重贬
  诸国之大夫然后足以启问者见是非也稷之会
卷三 第 15b 页 WYG0150-0055d.png
  前有宋督弑君后有取宋鼎之事书曰成宋乱则
  其责已明不必讳公与贬诸侯之爵次然后见其
  罪矣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大庙
 左氏传非礼也
 榖梁传桓内弑其君外成人之乱受赂而退以事其
  祖非礼也其道以周公为弗受也
 伊川先生解四国既成宋乱而宋以鼎赂鲁齐陈郑
卷三 第 16a 页 WYG0150-0056a.png
  皆有赂鲁以为功而受之故书取以成乱之赂器
  置于周公之庙周公其飨之乎故书纳纳者弗受
  而强致之也
 杜氏注大庙周公庙也
 泰山孙氏曰甚之也
 高邮孙氏曰鼎自宋得之然而谓之郜大鼎者鼎之
  成自郜也凡物皆有以名之若和氏之璧云和之
  琴瑟之类是也公榖更论郜鼎之名烦碎无足取
卷三 第 16b 页 WYG0150-0056b.png
  焉
 武夷胡氏传取者得非其有之称纳者不受而强致
  之谓弑逆之贼不能致讨而受其赂器置于大庙
  以明示百官是教之习为弑逆叛乱之行也公子
  牙庆父仲遂意如之恶又何诛焉圣人为此惧而
  作春秋故直载其事谨书其日垂训后世使知宠
  赂之行保邪废正能败人之国家也亦或知戒矣
秋七月杞(公榖并/作纪)侯来朝
卷三 第 17a 页 WYG0150-0056c.png
 左氏传杞侯来朝不敬杞侯归乃谋伐之
 榖梁传桓内弑其君外成人之乱纪即是事而朝之
  恶之也
 伊川先生解凡杞称侯者皆当为纪杞爵非侯文误
  也及纪侯大去其国之后杞不复称侯矣
 武夷胡氏传公榖程氏以杞为纪桓弟弑兄臣弑君
  天下之大恶王与诸侯不奉天讨反行朝聘之礼
  则皆有贬焉所以存天理正人伦也纪侯来朝何
卷三 第 17b 页 WYG0150-0056d.png
  独无贬乎当是时齐欲灭纪纪侯求鲁为之主非
  为桓立而朝之也
蔡侯郑伯会于邓
 左氏传始惧楚也(杜氏注楚国今南郡江陵县北纪/南城也楚武王始僭号称王欲害)
  (中国蔡郑姬姓近/楚故惧而会谋)
 公羊传离不言会此其言会何盖邓与会尔(刘氏权/衡曰蔡)
  (侯郑伯会于邓公羊曰离不言会而言会者盖邓/与会也非也二国相会理不可言蔡侯郑伯及于)
  (某且实行会礼非会而何承赴而书故不甚见尔/乃据齐侯郑伯如纪以为比例彼自亦妄说何可)
卷三 第 18a 页 WYG0150-0057a.png
  (据乎所谓离不言/会者左氏得之矣)
 伊川先生解始惧楚也
 杜氏注颍川召陵县西南有邓城
 武夷胡氏传案左氏曰始惧楚也其地以国邓亦与
  焉楚自西周已为中国之患宣王盖尝命将南征
  矣及周东迁僭号称王凭陵江汉此三国者地与
  之邻是以惧也其后卒灭邓虏蔡侯而郑以王室
  懿亲为之服役终春秋之世圣人盖伤之也夫天
卷三 第 18b 页 WYG0150-0057b.png
  下莫大于理莫彊于信义循天理惇信义以自守
  其国家荆楚虽大何惧焉不知本此事丑德齐莫
  能相尚则以地之大小力之彊弱分胜负矣观诸
  侯会盟离合之迹而世道盛衰之由可考也观春
  秋进退与夺抑扬之旨则知安中夏待四国之道
  矣
九月入杞
 左氏传讨不敬也
卷三 第 19a 页 WYG0150-0057c.png
 伊川先生解将卑而师少外则称人内则止曰入某
  伐某
 吕氏曰入杞微者也其事弗详然则何以书曰天子
  在上诸侯擅相攻伐入人之国罪之大者圣人以
  为无王也春秋所由作也
公及戎盟于唐冬公至自唐
 左氏传公及戎盟于唐修旧好也(杜氏注惠/隐之好)冬公至
  自唐告于庙也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舍爵
卷三 第 19b 页 WYG0150-0057d.png
  策勋焉礼也特相会往来称地让事也自参以上
  则往称地来称会成事也
 伊川先生解君出而书至者有三告庙也过时也危
  之也桓公弑立尝与郑齐陈会矣皆同为不义及
  远与戎盟故危之而书至戎若不如三国之党恶
  则讨之矣居夷浮海之意也中国既不知义夷狄
  或能知之也
 高邮孙氏曰春秋书至者皆志其所出之事以地至
卷三 第 20a 页 WYG0150-0058a.png
  者四而已此年公至自唐文十七年公至自榖定
  八年公至自瓦十年夏公至自夹谷四处尔赵子
  以为鲁地则至自地此说是也
 常山刘氏曰古者诸侯朝会有常节出入有常期周
  衰已后无法而妄行征伐会盟纷纷四出弃社稷
  委人民往越月踰岁而后得反观其所书而其乱
  自著焉矣
三年春正月公会齐侯于嬴
卷三 第 20b 页 WYG0150-0058b.png
 左氏传成婚于齐也
 伊川先生解桓公弑君而立元年书王以王法正其
  罪也二年宋督弑其君以王法正其罪也三年不
  书王见桓之无王也会齐侯于嬴成婚于齐也
 杜氏注嬴齐邑今泰山嬴县
 刘氏传二年有王未毕丧也
 武夷胡氏传桓公三年而后经不书王有以为周不
  班历者昭公末年王室有子朝之乱岂暇班历而
卷三 第 21a 页 WYG0150-0058c.png
  经皆书王非不班历明矣又有以为此阙文也安
  得一公之内凡十四年皆不书王其非阙文亦明
  矣然则云何桓公弑君而立至于今三年而诸侯
  之丧事毕矣是入见受命于天子之时也而王朝
  之司马不施残执之刑邻国之大夫不闻有沐浴
  之请鲁之臣子义不戴天反面事雠曾莫之耻使
  乱臣贼子肆其凶逆无所忌惮人之大伦灭矣故
  自是而后不书王者见桓公无王与天王之失政
卷三 第 21b 页 WYG0150-0058d.png
  而不王也
夏齐侯卫侯胥命于蒲
 左氏传不盟也
 公羊传胥命者何相命也何言乎相命近正也此其
  为近正奈何古者不盟结言而退
 伊川先生解二国为会约言相命而不为盟诅近于
  理也故善之
 杜氏注蒲卫地在陈留长垣县西南
卷三 第 22a 页 WYG0150-0059a.png
 刘氏传胥命者何相命也何言乎相命古者有方伯
  有州牧有卒正有连率命于天子正也诸侯自相
  命非正也齐太公之后东州之侯也卫康叔之后
  北州之侯也以事相命也
六月公会杞(公作/纪)侯于郕(公作/盛)
 左氏传杞求成也(杜氏注二年入/杞故来求成)
 伊川先生解自桓公篡立无岁不与诸侯盟会结外
  援以自固也
卷三 第 22b 页 WYG0150-0059b.png
 襄陵许氏曰姻大国服小国著得意也天下无王而
  后乱人得意如此
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
 公羊传既者何尽也
 伊川先生解既尽也食尽为异大也
 杜氏注历家之说谓日光以望时遥夺月光故月食
  日月同会月掩日故日食
公子翚如齐逆女
卷三 第 23a 页 WYG0150-0059c.png
 伊川先生解翚于隐世不称公子隐之贼也于桓世
  称公子桓之党也卿逆夫人于礼为称翚虽尊属
  当官而行亦无嫌也
 泰山孙氏曰孔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
  之言岂徒然哉盖伤周室陵迟婚姻失道无贤女
  辅佐君子致关雎后妃之德以化天下也是时文
  姜乱鲁骊姬惑晋南子倾卫夏姬丧陈上下化之
  滔滔皆是不可悉举也故自隐而下夫人内女出
卷三 第 23b 页 WYG0150-0059d.png
  处之迹皆详而录之以惩以戒为万世法噫夫夫
  妇妇风教之始人伦之本也可不重乎
 武夷胡氏传娶妻必亲逆礼之正也若夫邦君以爵
  则有尊卑以国则有大小以道途则有远迩或迎
  之于其国或迎之于境上或迎之于所馆礼之节
  也纪侯于鲁以小大言则亲之者也而使履緰来
  鲁侯于齐以远迩言则亲之者也而使公子翚往
  是不重大婚之礼失其节矣故书
卷三 第 24a 页 WYG0150-0060a.png
九月齐侯送姜氏于欢公会齐侯于欢
 左氏传非礼也凡公女嫁于敌国姊妹则上卿送之
  以礼于先君公子则下卿送之于大国虽公子亦
  上卿送之于天子则诸卿皆行公不自送于小国
  则上大夫送之
 公羊传诸侯越竟送女非礼也此入国矣何以不称
  夫人自我言齐父母之于子虽为邻国夫人犹曰
  吾姜氏
卷三 第 24b 页 WYG0150-0060b.png
 榖梁传礼送女父不下堂母不出祭门诸母兄弟不
  出阙门父戒之曰谨慎从尔舅之言母戒之曰谨
  慎从尔姑之言诸母般申之曰谨慎从尔父母之
  言送女踰竟非礼也
 伊川先生解齐侯出疆送女公远会之皆非义也
 杜氏注欢鲁地济北蛇丘县西有下欢亭
 武夷胡氏传为齐侯来乃逆而会之于欢是公之行
  其重在齐侯而不在姜氏岂礼也哉
卷三 第 25a 页 WYG0150-0060c.png
夫人姜氏至自齐
 公羊传翚何以不致得见乎公矣
 榖梁传其不言翚之以来何也公亲受之于齐侯也
 伊川先生解告(一作/见)于庙也
 泰山孙氏曰此齐侯送姜氏公受之于欢也公受姜
  氏于欢不以欢至者不与公受姜氏于欢也故曰
  夫人姜氏至自齐以正其义
冬齐侯使其弟年来聘
卷三 第 25b 页 WYG0150-0060d.png
 左氏传致夫人也
 伊川先生解致夫人也称弟义见隐七年
 襄陵许氏曰隐桓之时大夫尚轻相如不书诸侯使
  其子弟之来则书贵贵之义也自嬴之会至于仲
  年来聘备纪姜氏如此谨昏义也春秋反复意有
  所致者不可不察也必有深诫其中故志文姜悉
  者闲其乱也录伯姬详者矜其节也是以易著归
  妹家人之大义可不重哉
卷三 第 26a 页 WYG0150-0061a.png
有年
 公羊传恃有年也
 榖梁传五榖皆熟为有年也
 伊川先生解书有年纪异也人事顺于下则天气和
  于上桓弑君而立逆天理乱人伦天地之气为之
  谬戾水旱凶灾乃其宜也今乃有年故书其异宣
  公为弑君者所立其恶有间故大有年则书之
 高邮孙氏曰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久而书有年大
卷三 第 26b 页 WYG0150-0061b.png
  有年者二处而已其一即桓公是也其一即宣公
  是也宣桓大恶者是行何道而致有年乎书之者
  不宜有也
 武夷胡氏云旧史灾异与庆祥并记故有年大有年
  得见于经若旧史不记圣人亦不能附益之也然
  十二公多历年所有务农重榖闵雨而书雨者岂
  无丰年而不见于经是仲尼于他公皆削之矣独
  桓有年宣大有年则存而弗削者缘此二公获罪
卷三 第 27a 页 WYG0150-0061c.png
  于天宜得水旱凶灾之谴今乃有年则是反常也
  故以为异特存尔然则天道亦僭乎桓宣享国十
  有八年独此二年书有年他年之歉可知也而天
  理不差信矣此一事也在不修春秋则为庆祥君
  子修之则为变异是圣人因鲁史旧文能立兴王
  之新法也故史文如书笔经文如化工尝以是观
  非圣人莫能修之审矣有年大有年先儒说经者
  多列于庆瑞之门至程氏发明奥旨然后以为记
卷三 第 27b 页 WYG0150-0061d.png
  异此得于言意之表者也
四年春正月公狩于郎
 左氏传书时礼也
 公羊传常事不书此何以书讥何讥尔远也诸侯曷
  为必田狩一曰乾豆二曰宾客三曰充君之庖
 伊川先生解公出动众皆当书于郎远也
 杜氏注周之春夏之冬也田狩从夏时郎非国内之
  狩地故书地
卷三 第 28a 页 WYG0150-0062a.png
 何氏注禽兽多则伤五榖因习兵事又不空设故因
  以捕禽兽所以共承宗庙示不忘武备又因以为
  田除害
 陆氏纂例啖子曰蒐狩合礼者常事不书非时及越
  礼而为之则书以示讥也赵子曰四时之田其事
  各殊其名亦异春以阅武择材故以蒐为称夏以
  为苗除害故以苗为名秋则顺天时以杀物故以
  狝为义冬则因守禽兽以习战故以狩为目左氏
卷三 第 28b 页 WYG0150-0062b.png
  曰春蒐夏苗秋狝冬狩是也(周礼尔雅/并同此义)
 刘氏意林公狩于郎徒非其地尔而书之此春秋谨
  于微之意也以谓微事不谨则大事不立故每慎
  其微而后王德全矣
 武夷胡氏传讥远也不时则伤农不地则害物田狩
  之地如郑有原圃秦有具囿皆常所也
夏天王使宰渠伯纠来聘
 伊川先生解桓公弑其君而立天子不能治天下莫
卷三 第 29a 页 WYG0150-0062c.png
  能讨而王使其宰聘之示加尊宠天理灭矣人道
  亡矣书天王言当奉天也而其为如此名纠尊卑
  贵贱之义亡也人理既灭天运乖矣阴阳失序岁
  功不能成矣故不具四时
 刘氏传渠伯者何爵也
 刘氏意林春秋于大夫莫书其官至冢宰独书之以
  此见任事之最重也宰天下者莫名至纠独名之
  以此见责之最备也周公作周礼冢宰之职固赏
卷三 第 29b 页 WYG0150-0062d.png
  善诛恶进贤而退不肖今衔命下聘弑逆之人故
  书名贬之
 武夷胡氏传王朝公卿书爵大夫书字上士中士书
  名下士书人例也纠位六卿之长降从中士之例
  而书名贬也于纠何贬乎在周制大司马九伐之
  法诸侯而有贼杀其亲则正之放弑其君则残之
  桓公之行当此二者舍曰不讨而又聘焉失天职
  矣操刑赏之柄以御下者王也论刑赏之法以诏
卷三 第 30a 页 WYG0150-0063a.png
  王者宰也以经邦国则有治典以安邦国则有教
  典以平邦国则有政典以诘邦国则有刑典治教
  政刑而谓之典此天下之大常也太宰所掌而独
  谓之建以此典太宰之所定也乃为乱首承命以
  聘弑君之贼乎故特贬而书名以见宰之非宰也
  夫咺赗仲子纠聘桓公其事皆三纲之所系也然
  咺独书官纠兼称爵何也如咺者岂初得政犹未
  受封而纠则或以诸侯入相或既相而已封者乎
卷三 第 30b 页 WYG0150-0063b.png
  汉初命相必择列侯为之后用公孙因相而得封
  盖欲仿古重其任也任之重则责益深矣嫡妾之
  分君臣之义天下之大伦无所轻重纠以既封故
  兼称爵见春秋责相之意也
 杜氏注不书秋冬首月史阙文
五年春正月甲戌己丑陈侯鲍卒
 左氏传再赴也于是陈乱文公子佗杀太子免而代
  之公疾病而乱作国人分散故再赴
卷三 第 31a 页 WYG0150-0063c.png
 榖梁传鲍卒何为以二日卒之春秋之义信以传信
  疑以传疑
 伊川先生解五年春正月甲戌下文阙
 陆氏纂例甲戌下脱也
 刘氏意林正月甲戌史之阙文与非也仲尼之后俄
  然亡之
夏齐侯郑伯如纪
 左氏传齐侯郑伯朝于纪欲以袭之纪人知之
卷三 第 31b 页 WYG0150-0063d.png
 伊川先生解齐侯郑伯朝于纪欲以袭之纪人知之
  齐为诸侯而欲为贼于邻国不道之甚郑伯助之
  其罪均矣
 陆氏纂例赵子曰外相如不书凡书皆讥也(常山刘/氏曰外)
  (诸侯相如唯此年齐侯郑/伯如纪及是年州公如曹)
 刘氏传齐侯郑伯将袭纪以朝往焉纪人知之然后
  以朝反如者朝辞也盖尊不朝乎卑大不朝乎小
  强不朝乎弱不正其为诈以图人之国使若诚朝
卷三 第 32a 页 WYG0150-0064a.png
  然疾之也
 刘氏意林齐侯郑伯如纪春秋恶其怀不义之心虽
  卒不能害而疾之与袭侵人之国无异此圣人诛
  意之效也故云兵莫憯于志莫邪为下矣
天王使仍(榖作/任)叔之子来聘
 左氏传弱也
 公羊传其称仍叔之子何讥何讥尔讥父老子代从
  政也
卷三 第 32b 页 WYG0150-0064b.png
 伊川先生解古之授任称其才德故士无世官周衰
  官人以世故卿大夫之子代其父任事仍叔受命
  来聘而使其子代行也
 武夷胡氏传仍叔之子云者讥世官非公选也帝王
  不以私爱害公选故仕者世禄而不世官任之不
  以其贤也使之不以其能也卿大夫子弟以父兄
  故而见使则非公选而政由是败矣上世有自耕
  野钓渭擢居辅相而人莫不以为宜伊陟象贤复
卷三 第 33a 页 WYG0150-0064c.png
  相大戊丁公世美入掌兵权不以世故疑之也崇
  伯殛死禹作司空蔡叔既囚仲为卿士亦不以其
  父故废之也惟其公而已矣及周之衰小人得政
  视朝廷官爵为己私援引亲党分据要途施及童
  稚贤者退处于荜门老身而不用公道不行然后
  夷狄侵陵国家倾覆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春
  秋书武氏仍叔之子云者戒后世人主徇大臣私
  意而用其子弟之弱者居公选之地以败乱其国
卷三 第 33b 页 WYG0150-0064d.png
  家欲其深省之也
 吕氏曰王不能讨桓之逆比年遣人来聘其无立志
  也可知矣
葬陈桓公
城祝丘
 泰山孙氏曰祝丘鲁邑
秋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
 左氏传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
卷三 第 34a 页 WYG0150-0065a.png
  伯禦之王为中军虢公林父将右军蔡人卫人属
  焉周公黑肩将左军陈人属焉战于繻葛蔡卫陈
  皆奔王卒乱郑师合以攻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
  中肩
 公羊传从王正也
 伊川先生解王师于诸侯不书败诸侯不可敌王也
  于夷狄不言战夷狄不能抗王也此理也其敌其
  抗王道之失也
卷三 第 34b 页 WYG0150-0065b.png
 陆氏纂例啖子曰不言会及臣从君之乱也
 陆氏微旨三国之君不行而使微者从王不待贬绝
  而罪自见也
 武夷胡氏传案左氏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王以诸
  侯伐郑郑伯禦之战于繻葛王卒大败春秋书王
  必称天者所章则天命也所用则天讨也王夺郑
  伯政而怒其不朝以诸侯伐焉非天讨也故不称
  天或曰郑伯不朝恶得为无罪曰桓公弑君而自
卷三 第 35a 页 WYG0150-0065c.png
  立宋督弑君而得政天下大恶天理所不容也则
  遣使来聘而莫之讨郑伯不朝贬其爵可也何为
  愤怒自将以攻之也移此师以加宋鲁谁曰非天
  讨乎春秋天子之事述天理而时措之也既讥天
  王以端本矣三国以兵会伐则言从王者又以明
  君臣之义也君行而臣从正也战于繻葛而不书
  战王卒大败书而不书败者又以存天下之防也
  三纲军政之本圣人寓军政于春秋而书法若此
卷三 第 35b 页 WYG0150-0065d.png
  皆裁自圣心非国史所能与也
大雩
 左氏传书不时也(刘氏权衡曰书不时也非也龙见/而雩常事尔遇旱而雩非常也非)
  (常当书书为旱发非为过时发也且此下书螽螽/之为物常因旱而生此雩非失时者自为旱故也)
  凡祀启蛰而郊(杜氏注启蛰夏正建寅之月祀天/南郊刘氏权衡曰启蛰而郊亦非)
  (也鲁郊以周正周郊以/夏正不专启蛰而已)龙见而雩(杜氏注龙见建/巳之月苍龙宿)
  (之体昏见东方万方始/盛祭天为百榖祈膏雨)始杀而尝(杜氏注建酉之/月阴气始杀嘉)
  (榖始熟故荐/尝于宗庙)闭蛰而烝(杜氏注建亥之月万物皆/成可荐者众故烝祭宗庙)
卷三 第 36a 页 WYG0150-0066a.png
  过则书
 公羊传大雩者何旱祭也何以书记灾也
 伊川先生解成王尊周公故赐鲁重祭得郊禘大雩
  大雩雩于上帝用盛乐也诸侯雩于境内之山川
  尔成王之赐鲁公之受皆失道也故夫子曰鲁之
  郊禘非礼也周公其衰矣大雩岁之常祀不能皆
  书也故因其非时则书之遇旱灾则非时而雩书
  之所以见其非礼且志旱也郊禘亦因事而书
卷三 第 36b 页 WYG0150-0066b.png
 刘氏传其言大何大雩非诸侯之雩也曷为非诸侯
  之雩天子雩主上帝诸侯雩主星辰山川
 刘氏意林大雩为说者皆曰成王尊周公故赐鲁以
  天子之礼乐祀上帝禘文王吾未知其然成王者
  周之盛主也其亦谨于礼矣礼之有天子诸侯之
  别自伏羲以来未之有改也成王其惑欤然则鲁
  之有天子礼乐殆周之末王赐之非成王矣昔者
  鲁惠公使宰让请郊庙之礼于天子天子使史角
卷三 第 37a 页 WYG0150-0066c.png
  往惠公止之其后在鲁实始为墨翟之学由是观
  之使成王之世而鲁已郊矣则惠公奚请惠公之
  请也其殆由平王以下乎
 泰山孙氏曰雩求雨之祭建巳之月常祀也故经无
  六月雩者建午建申之月非常则书谓之大者雩
  于上帝也噫是时周室既微王纲既绝举于鲁则
  诸侯之僭从可见矣然春秋鲁史孔子不敢斥也
  其或灾异非常改作不时者则从而录之以著其
卷三 第 37b 页 WYG0150-0066d.png
  僭天子之恶隐五年九月考仲子之宫初献六羽
  此年秋大雩六年八月壬午大阅闵二年夏五月
  乙酉吉禘于庄公僖三十一年夏四月四卜郊不
  从乃免牲宣三年春王正月郊牛之口伤改卜牛
  牛死乃不郊定二年夏五月壬辰雉门及两观灾
  之类是也呜呼其旨亦微矣
 武夷胡氏传鲁诸侯而郊禘大雩欲悉书于策则有
  不胜书故雩祭则因旱以书而特谓之大郊禘亦
卷三 第 38a 页 WYG0150-0067a.png
  因事以书而义自见此皆国史所不能与君子以
  谓性命之文是也
(公作/𧑄)
 公羊传𧑄何以书记灾也
 伊川先生解螽蝗也既旱又蝗饥不待书也
 杜氏注蚣蝑之属
冬州公如曹
 左氏传冬淳于公如曹度其国危遂不复(杜氏注淳/于州国所)
卷三 第 38b 页 WYG0150-0067b.png
  (都城阳淳/于县也)
 伊川先生解州公尝为王三公故称公不能保其国
  去如曹遂不复
 杜氏注曹国今济阴定陶县
 武夷胡氏传外相如不书此何以书将有其末故先
  录其本
六年春正月寔来
 左氏传春自曹来朝书曰寔来不复其国也(杜氏注/承五年)
卷三 第 39a 页 WYG0150-0067c.png
  (冬传淳于/公如曹也)
 伊川先生解五年冬如曹尚为君也故以诸侯书之
  今不能反国则匹夫也故名之来来鲁也忽称郑
  忽明其正也寔不称州亡其国也
 泰山孙氏曰阙文也
 武夷胡氏传案左氏自曹来朝书曰寔来不复其国
  也寔者州公名也春秋之法诸侯不生名失地灭
  同姓则名正名经世之本名正而天下定矣或曰
卷三 第 39b 页 WYG0150-0067d.png
  诸侯失国之后托于诸侯孟子以为礼也今州公
  来朝将以诸侯之礼接之乎则春秋乃书其名将
  以匹夫之贱畜之乎孟子乃以托国为礼将何处
  而可曰世衰道微诸侯放恣彊陵弱众暴寡天子
  不能正方伯不能治其有壤地褊小迫乎大国之
  间而失国是不幸焉非其罪也则以诸侯之礼接
  之可也若谭子在莒弦子在黄温子在卫虽失国
  出奔而春秋不名义可见矣若夫不能修道以正
卷三 第 40a 页 WYG0150-0068a.png
  其国或弃贤保佞或骄奢淫纵或用兵暴乱自厎
  灭亡如蔡献舞邾益曹阳州寔之徒皆其自取焉
  尔则待之以初乃礼之过也观春秋名与不名则
  知所以处寓公之礼与强为善自暴弃者之劝戒
  矣
夏四月公会纪侯于成(榖作/郕)
 左氏传纪来咨谋齐难也
 伊川先生解谋齐难也
卷三 第 40b 页 WYG0150-0068b.png
 杜氏注成鲁地在泰山钜平县东南
秋八月壬午大阅
 左氏传简车马也
 公羊传何以书盖以罕书也
 伊川先生解为国之道武备不可废必于农隙讲肄
  保民守国之道也盛夏大阅妨农害人失政之甚
  无事而为之妄动也有警而为之教之不素何以
  保其国乎
卷三 第 41a 页 WYG0150-0068c.png
 杜氏注齐为大国以戎事徵诸侯之戍嘉美郑忽而
  忽欲以有功为班怒而诉齐鲁人惧之故以非时
  简车马
 武夷胡氏传先王寓军政于四时之田训民禦暴其
  备豫也惧郑忽畏齐人不因田狩而阅兵车厉农
  失政甚矣何以保其国乎春秋非特以不时非礼
  书也乃天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之意
 襄陵许氏曰桓盖闻齐图纪之谋见周伐郑之事是
卷三 第 41b 页 WYG0150-0068d.png
  以饬城守阅武备盖其谋国知此而已观其用众
  之不时知其志不在民矣
蔡人杀陈佗
 伊川先生解佗弑世子而窃位不能有其国故书曰
  陈佗陈厉公蔡出也故蔡桓侯杀佗而立之佗天
  下之大恶人皆得而诛之蔡侯杀之实以私也故
  书蔡人见杀贼者众人之公也
 陆氏微旨淳闻于师曰臣弑其君子弑其父凡在官
卷三 第 42a 页 WYG0150-0069a.png
  者杀无赦陈佗杀太子之贼也蔡虽他国以义杀
  之变之正也故书曰蔡人
 武夷胡氏传书蔡人以善蔡书陈佗以善陈善蔡者
  以蔡人知佗之为贼善陈者以陈国不以佗为君
  知其为贼故称人称人讨贼之辞也不以为君故
  称名称名当讨之贼也鲁桓弑君而郑伯与之盟
  宋督弑君而四国纳其赂则不知其为贼矣齐商
  人弑君者及其见杀则称位蔡般弑父者及其见
卷三 第 42b 页 WYG0150-0069b.png
  杀则称爵是齐蔡国人皆以为君矣圣人于此抑
  扬予夺遏人欲于横流存天理于既灭见诸行事
  可谓深切著明矣
九月丁卯子同生
 左氏传以大子生之礼举之
 公羊传何言乎子同生喜有正也(刘氏权衡曰国之/嫡嗣莫重焉史无)
  (得不书以为感隐桓之祸/故以喜书不亦浅近乎)
 伊川先生解冢嗣之生国之大事故书
卷三 第 43a 页 WYG0150-0069c.png
 刘氏传此世子也其不曰世子何天下无生而贵者
  誓于天子然后为世子
冬纪侯来朝
 左氏传纪侯来朝请王命以求成于齐公告不能
 伊川先生解纪侯惧齐来朝以求助不能上诉于天
  子近赴于诸侯和辑其民人效死以守而欲求援
  于鲁桓不能保其国宜矣
 武夷胡氏传案左氏会于郕咨谋齐难也冬来朝请
卷三 第 43b 页 WYG0150-0069d.png
  王命以求成于齐也公告不能孟子曰观近臣以
  其所为主观远臣以其所主主者成败之机荣辱
  之本也昭公弃晋主齐至于客死郑伯逃齐主楚
  终以乞盟观其所主而荣辱成败见矣鲁桓者弑
  君之贼人人所同恶夫人得而讨之也而主之以
  求援其能国乎然则何以免于贬志不在于朝桓
  也
 春秋集解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