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1a 页 WYG1417-066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选古文渊鉴卷三十二目录
  唐
   张均
    宗庙加笾豆议
   刘秩
    货泉议
   孔璋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1b 页 WYG1417-0667b.png
    请代李邕死表
   柳芳
    氏族论
   颜真卿
    论元皇帝祧迁状
    百官论事疏
    谥号状
   郭子仪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2a 页 WYG1417-0668a.png
  辞太尉疏
  请乘舆还京师疏
  杨绾
  条奏贡举疏
 贾至
   议杨绾条奏贡举疏
  元结
   辞容州表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2b 页 WYG1417-0668b.png
  刘晏
   与元载书
  常衮
   减徵京畿夏麦制
   大赦诏
  放京畿丁役及免税制
   减京畿丁役等制
   马璘神道碑铭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3a 页 WYG1417-0668c.png
  独孤及
   唐景皇帝配昊天上帝议
   上疏陈政
 李华
  中书政事堂记
  李翰
   进张巡中丞传表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4a 页 WYG1417-066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选古文渊鉴卷三十二
   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教习庶吉士(臣/)(乾学/)等奉
旨编注
  唐
   张均(均张说子自太子通事舍人/迁主爵郎中袭封燕国公)
    宗庙加笾豆议(一作均与韦述同/议述弘机曾孙)
 谨按祭统曰凡天之所生地之所长苟可荐者莫不咸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4b 页 WYG1417-0669b.png
 在水草陆海三牲八簋昆虫之异草木之实阴阳之物
 皆备荐矣圣人知孝子之情深而物类之无限故为之
 节制使祭有常礼物有其品器有其数上自天子下至
 公卿贵贱差降无相踰越百代常行无易之道也又按
 周礼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饮用
 六清羞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则
 与祭祀之物丰省本殊左传曰飨以训恭俭宴以示慈
 惠恭俭以行礼慈惠以布政又曰飨有体荐宴有折俎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5a 页 WYG1417-0669c.png
杜元凯曰飨有体荐爵盈而不饮肴乾而不食宴则相
与食之飨与燕犹且异文祭奠所陈固不同矣又按周
礼笾豆人各掌四笾四豆之实其供祭祀与宾客所用
各殊据此数文祭奠不同常时其来久矣且人之嗜好
本无凭准宴私之馔与时迁移故圣人一切同归于古
虽平生所嗜非礼亦不荐也平生所恶是礼则不去也
楚语曰屈到嗜芰有疾召宗老而属曰祭必以芰及祥
宗老将荐芰屈建命去之曰祭典有之国君有牛享大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5b 页 WYG1417-0669d.png
夫有羊馈士有豚犬之奠庶人有鱼炙之荐笾豆脯醢
则上下安之不羞珍异不陈庶侈不以私欲干国之典
遂不用此则礼外之食前贤不敢荐也今欲取甘旨之
物肥浓之味随所有者皆充祭用苟踰旧制其何限焉
虽笾豆有加岂能备也传曰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
俭也(左传臧/哀伯语)书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书周书/君陈篇)事神在
于虔诚不求厌饫三年而禘不欲黩也三献而终礼有
成也风有采蘋采蘩(皆召/南诗)雅有行苇泂酌(皆大/雅诗)守以忠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6a 页 WYG1417-0670a.png
信神其舍诸若以今之珍馔平生所习求神无方何必
师古簠簋可去而盘盂杯案当在御矣韶頀可息而箜
篌笙笛当在奏矣凡斯之流皆非正物或兴于近代或
出于蕃夷入耳之娱本无则象用之宗庙后嗣何观欲
为永式恐未可也且自汉以降诸陵皆有寝宫岁时朔
望荐以常馔此既常行亦足尽至孝之情矣宗庙正礼
宜依典故率情变革人情所难又按旧制一升曰爵五
升曰散礼器称宗庙之祭贵者献以爵此明贵小贱大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6b 页 WYG1417-0670b.png
示之节俭又按国语观射父曰郊禘不过茧栗(茧茧同/礼记曰)
(祭天地之/牛角茧栗)烝尝不过把握天神以精明临人者也求备
于物不求丰大苟失于礼虽多何为岂可舍先王之遗
法徇一时之所尚废弃礼经以从流俗裂冠毁冕将安
用之且君子爱人以礼不求苟合况在宗庙敢忘旧制
  刘秩(字祚卿知几子开元末历左监门尉录事/参军事至德初迁给事中后贬抚州长史)
   货泉议(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请不禁铸/钱敕百官议之秩上此议乃止)
臣伏奉今月二十一日敕欲不禁铸钱更令百寮详议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7a 页 WYG1417-0670c.png
可否者夫钱之兴其来尚矣将以平轻重而权本末齐
相得其术而国以霸(管子官/山铸币)周景失其道而人用弊(周/景)
(王铸大钱/国人病之)考诸载籍国之兴衰实系于是陛下思变古
以济今欲反经以合道而不即改作询之刍荛臣虽惷
愚敢不荐其闻见古者以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
布为下币管仲曰夫三币握之则非有补于煖也舍之
则非有损于饱也先王以守财物以御人事而平天下
也是以命之曰衡衡者使物一高一下不得有常故与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7b 页 WYG1417-0670d.png
之在君夺之在君富之在君贫之在君是以人戴君如
日月亲君如父母用此术也是谓人主之权今之钱即
古之下币也陛下若舍之任人则上无以御下下无以
事上其不可一也夫物贱则伤农钱轻则伤贾故善为
国者观物之贵贱钱之轻重夫物重则钱轻钱轻由乎
物多多则作法收之使少少则重重则作法布之使轻
轻重之本必由乎是奈何而假于人其不可二也夫铸
钱不杂以铅铁则无利杂以铅铁则恶恶不重禁之不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8a 页 WYG1417-0671a.png
足以惩且方今塞其私铸之路人犹冒死以犯之况启
其源而欲人之从令乎是设陷阱而诱之入其不可三
也夫许人铸钱无利则人不铸有利则人去南亩者众
去南亩者众则草不垦草不垦又邻于寒馁其不可四
也夫人富溢则不可以赏劝贫馁则不可威禁故令法
不可以行人之理乱皆由贫富之不齐也若许其铸钱
则贫者必不能为臣恐贫者弥贫而服役于富室富室
乘之而益恣昔汉文帝之时吴濞诸侯也富埒天子(吴/王)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8b 页 WYG1417-0671b.png
(濞即豫章/铜山铸钱)邓通大夫也财侔王者(汉文帝赐邓通蜀/严道铜山铸钱)
皆铸钱之所致也必欲许其私铸是与人利权而舍其
柄其不可五也陛下必以钱重而伤本工费而利寡则
臣愿言其失以效愚计夫钱重者由人日滋于前而炉
不知加于旧又公钱重与铜之价颇等故盗铸者破重
钱以为轻钱钱轻禁宽则行钱重禁严则止止则弃矣
此钱之所以少也夫铸钱用不赡者在乎铜贵铜贵在
于采用者众夫铜以为兵则不如铁以为器则不如漆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9a 页 WYG1417-0671c.png
禁之无害陛下何不禁于人禁于人则铜无所用无所
用则铜益贱贱则钱之用给矣夫铜不布下则盗铸者
无因而铸无因而铸则公铸不破人不犯死刑钱又日
增必复利矣是一举而四美兼也惟陛下熟察之谨议
  孔璋(许昌人/布衣)
   请代李邕死表(李邕字太和扬州江都人时为/陈州刺史明皇封泰山还邕见)
    (于汴州献诗赋帝悦之素与张说不合会仇/人告邕赃贷枉法下狱当死璋上书邕得减)
    (死贬遵化尉/流璋岭南)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9b 页 WYG1417-0671d.png
臣闻明主御宇舍过取能举材弃行烈士抗节勇不避
死见危致命晋用林父岂念过乎(荀林父败于邲晋侯/使复其位及获狄土)
(晋侯曰此子之功/也赏以狄臣千室)汉用陈平岂念行乎(陈平归汉灌婴/等谗之高祖以)
(让魏无知无知曰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禽息殒身岂惜生乎(息荐百/里奚于)
(秦穆公不见纳公出当车以头击车闑脑破精/出曰臣生无补于国不如死也公感悟而用奚)北郭碎
首岂爱死乎(北郭骚隐于齐不仕晏婴知之时恤其贫/及晏子见逐其君北郭自刎托其友以头)
(献景公其友亦自刎景公/大骇立召婴归而复其位)向若林父死陈平弃百里不
用晏婴见逐是晋无赤狄之利汉无皇极之尊秦不兼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10a 页 WYG1417-0672a.png
西戎齐不霸东海矣臣伏见陈州刺史李邕学成师范
文堪经国刚毅忠烈难不苟免往者张易之弄权人畏
其口而邕折其角韦氏恃势言出祸应而邕挫其锋虽
身受谪屈终奸谋中损然则邕有大造于吾邦家也前
宋璟每厚遇者岂以才重抑嘉其忠于国矣今闻坐赃
丑败厥行且斯人所能者拯孤恤穷救乏赒患积而能
散家无私聚陛下下吏讯之闻诸道路执法者将极加
之以刑噫天之将丧斯文死在朝夕永辞圣代臣闻生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10b 页 WYG1417-0672b.png
无益于国不如杀身以明贤臣顾朽材轮辕无取徒兽
视禽息虽生何为况贤为国家之宝社稷之卫若丧国
家之宝失社稷之卫哲人云亡国将若之何是臣痛惜
深矣臣愿以六尺之躯甘受膏斧以代邕死臣之死所
谓落一毛邕之生有足照千里然臣与邕生平不款臣
知有邕邕不知有臣是臣不逮邕明矣夫知贤能举仁
也代人任患义也臣获二善而死死亦不朽则又何憾
陛下若以臣之贱不足以赎邕雁门缝掖(后汉书皇甫/规归安定有)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11a 页 WYG1417-0672c.png
(雁门太守谒之规卧不迎有顷王符至规衣不及带/屣履出迎人为之语曰徒见二千石不如一缝掖)
足效矣伏惟陛下宽邕之生速臣之死令邕率德改行
全林父之功使臣得瞑目黄泉附北郭之迹臣之大愿
毕矣陛下若以阳和之始难于用斧钺俟天成命敢忘
伏剑岂烦大刑然后归死皇天后土实鉴臣之心昔吴
楚七国反周亚夫得剧孟以为寇不足忧矣(史记剧孟/任侠显诸)
(侯吴楚反条侯为太尉至洛阳得孟喜曰/吴楚举大事而不求孟吾知其无能为矣)夫以一贤之
能敌七国之众伏惟陛下敷含垢之道存弃瑕之义远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11b 页 WYG1417-0672d.png
思剧孟近取李邕岂惟成恺悌之泽实亦归天下之望
臣先君孔子曰乡人皆恶之未可也况大礼之后天地
更新舍之复论人谁无罪惟明主深思之臣闻士为知
己者死且臣不为死者所知而甘于死者岂独为惜邕
之贤亦成陛下矜能之德惟明主图之臣璋死罪死罪
  柳芳(字仲敷蒲州河东人开元末擢进士第由永/宁尉直史馆历官右司郎中集贤殿学士)
   氏族论
氏族者古史官所记也昔周小史定系世辩昭穆故古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12a 页 WYG1417-0673a.png
有世本录黄帝以来至春秋时诸侯卿大夫名号继统
左丘明传春秋亦言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命
之氏诸侯以字为氏以谥为族昔尧赐伯禹姓曰姒氏
曰有夏伯夷姓曰姜氏曰有吕下及三代官有世功则
有官族邑亦如之后世或氏于国则齐鲁秦吴(齐姜姓/太公后)
(鲁姬姓周公后秦嬴姓/伯翳后吴姬姓泰伯后)氏于谥则文武成宣(左传以谥/为氏因以)
(为族楚昭景亦谥也武成不尽出于谥文氏为/周文王支孙宣氏为鲁大夫叔孙宣伯之后)氏于官
则司马司徒(程伯休父为周司马子孙因以为/氏舜为尧司徒支孙因以为氏)氏于爵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12b 页 WYG1417-0673b.png
则王孙公孙(王孙满之后为王孙氏/太岳之后为公孙氏)氏于字则孟孙叔
(鲁/卿)氏于居则东门北郭(鲁大夫东门襄仲之后为东/门氏齐大夫北郭子车之后)
(为北/郭氏)氏于志则三乌五鹿(志当作地三乌五鹿皆地名/古有三乌大夫子孙因以为)
(氏见风俗通汉有三乌郡晋文公/封舅犯于五鹿支孙因以为氏)氏于事则巫卜匠陶
(周礼有巫氏卜人匠人虞思为周陶正其子/孙因以为氏风俗通曰巫卜医匠以事为氏)于是受姓
命氏粲然众矣秦既灭学公侯子孙失其本系汉兴司
马迁父子乃约世本修史记因周谱明世家乃知姓氏
之所由出虞夏商周昆吾大彭豕韦齐桓晋文皆同祖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13a 页 WYG1417-0673c.png
(黄帝四世孙颛顼生穷蝉穷蝉六传至舜是为虞颛/顼又生骆明骆明生鲧鲧生禹是为夏黄帝三世孙)
(帝喾生契稷契传十三世至汤是为商稷传三十世至/武王是为周颛顼又生称称四传为彭祖昆吾彭祖生)
(大彭大彭生豕韦齐出于炎帝炎帝与黄帝皆/少昊氏之后而晋为周同姓故曰皆同祖也)更王迭
霸多者千祀少者数十代先王之封既绝后嗣蒙其福
犹为彊家汉高祖兴徒步有天下命官以贤诏爵以功
誓曰非刘氏王无功侯者天下共诛之先王公卿之胄
才则用不才弃之不辨士与庶族然则始尚官矣然犹
徙山东豪杰以实京师齐诸田楚屈景皆右姓也(事见/汉高)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13b 页 WYG1417-0673d.png
(帝/纪)其后进拔豪英论而录之盖七相五公之所由兴也
(华阴杨氏自震至准七世名德/汝南袁氏自安至隗三公五人)魏氏立九品置中正尊
世胄卑寒士权归在姓已其州大中正主簿郡中正功
曹皆取著姓士族为之以定门胄品藻人物晋宋因之
始尚姓巳然其别贵贱分士庶不可易也于是有司选
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故官有世胄谱有世官贾氏
王氏谱学出焉(姓氏之学汉有邓氏官谱应劭有氏族/篇王符潜夫论亦有姓氏一篇至晋散)
(骑常侍贾弼太保王弘始有传书宋/何承天齐王俭梁王僧虔皆宗其说)由是有谱局令史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14a 页 WYG1417-0674a.png
职皆具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琅琊王氏陈郡/谢氏汝南袁氏)
(河南萧氏皆以/永嘉之乱南徙)东南则为吴姓朱张顾陆为大(吴县朱/桓广陵)
(张纮吴郡顾雍陆/绩皆孙吴贵族)山东则为郡姓王崔卢李郑为大(此/所)
(谓郡望也王氏太原崔氏清河/卢氏范阳李氏赵郡郑氏荥阳)关中亦号郡姓韦裴柳
薛杨杜首之(此关西之望也杨氏华阴韦氏杜/氏皆京兆裴氏柳氏薛氏皆河东)代北则
为虏姓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首之(北魏拓拔氏改姓/曰元献帝三兄拓)
(拔氏孝文以为皇枝之长命姓长孙宇文自言神农之/后北荒谓草曰俟汾以神农尝百草指草为姓后又讹)
(为宇文于陆以下皆大臣贵族于出万纽于氏陆出步/陆孤氏源出河西王秃发傉檀之子窦出没鹿回部神)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14b 页 WYG1417-0674b.png
(元皇后/家也)虏姓者魏孝文帝迁洛有八氏十姓三十六族
九十二姓八氏十姓出于帝宗属或诸国从魏者三十
六族九十二姓世为部落大人并号河南洛阳人郡姓
者以中国士人差第阀阅为官也凡三世有三官者曰
膏粱有令仆者曰华腴尚书领护而上者为甲姓九卿
若方伯者为乙姓散骑常侍大中大夫者为丙姓吏部
正员郎为丁姓凡得入者谓之四姓又诏代人之胄初
无族姓其穆陆奚于下吏部勿充猥官得视四姓(以上/北魏)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15a 页 WYG1417-0674c.png
(详定氏族之例也孝文雅重族望命司徒左长史宋弁/等定诸士族多所升降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
(郑义太原王琼为首代北贵姓/亦与焉皇家婚姻必选右族)北齐因仍举秀才州主
簿郡功曹非四姓不在选故江左定氏族凡郡上姓第
一则为右姓(取渊源/尊贵者)太和以郡四姓为右姓(太和魏孝/文年号)
齐浮屠昙刚类例凡甲门为右姓(取近世/官尊者)周建德氏族
以四海通望为右姓(兼论乡/评德望)隋开皇氏族以上品茂姓
则为右姓(取丁力/蕃盛者)唐贞观氏族志凡第一等则为右姓
(自魏重士族山东人士自矜地望婚姻多责财币或舍/其乡里而妄称名族或兄弟齐列而更以妻族相陵太)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15b 页 WYG1417-0674d.png
(宗恶之命吏部尚书高士廉等撰氏族志徵天下谱谍/质诸史籍以考其真伪辨其昭穆第其甲乙褒进忠贤)
(贬退奸逆分为九等以皇族为首外戚次之崔民/干为第三凡二百九十三姓千六百五十一家)路氏
著姓略(路敬/淳)以盛门为右姓柳冲姓族系录(柳冲修国/史改氏族)
(志为姓/系录)凡四海望族则为右姓不通历代之说不可与
言谱也今流俗独以崔卢李郑为四姓加太原王氏号
五姓盖不经也(唐初以四姓为右族如北魏制但李氏/则进陇西而退赵郡高宗时又加太原)
(王博陵崔赵郡李为七姓以其专重/五姓槩略馀族皆违国制故曰不经)夫文之弊至于尚
官官之弊至于尚姓姓之弊至于尚诈隋承其弊不知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16a 页 WYG1417-0675a.png
其所以弊乃反古道罢乡举离地著尊执事之吏于是
乎士无乡里里无衣冠人无廉耻士族乱而庶人僭矣
故善言谱者系之地望而不惑质之姓氏而无疑缀之
婚姻而有别山东之人质故尚婚娅其信可与也江左
之人文故尚人物其智可与也关中之人雄故尚冠冕
其达可与也代北之人武故尚贵戚其泰可与也及其
弊则尚婚姻者先外族后本宗尚人物者进庶孽退嫡
(子弟以才智/凌其尊长)尚冠冕者略伉俪慕荣华(趋暴/贵者)尚贵戚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16b 页 WYG1417-0675b.png
者徇势利亡礼教四者俱弊则失其所尚矣人无所守
则士族削士族削则国从而衰管仲曰为国之道利出
一孔者王二孔者彊三孔者弱四孔者亡故冠婚者人
道大伦周汉之官人齐其政一其门使下知禁此出一
孔也故王魏晋官人尊中正立九品乡有异政家有竞
心此出二孔也故彊江左代北诸姓纷乱不一其要无
归此出三孔也故弱隋氏官人以吏道治天下人之行
不本乡党政烦于上人乱于下此出四孔也故亡唐承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17a 页 WYG1417-0675c.png
隋乱宜救之以忠忠厚则乡党之行修乡党之行修则
人物之道长人物之道长则冠冕之绪崇冠冕之绪崇
则教化之风美乃可与古参矣(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
(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有家状者则上之官/为考定而藏之秘阁副在左户私书有滥则纠之以官)
(籍官籍不及则稽之以私书盖周官旧法所以重明德/辨等威也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故其书散佚/而其学不传)
  颜真卿(字清臣师古五世从孙开元中举进士迁/御史杨国忠恶之出为平原太守禄山反)
   (与兄杲卿起义兵肃宗即位拜工部尚书德宗/时为卢杞所忌使李希烈不屈死封鲁国公赠)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17b 页 WYG1417-0675d.png
   (司徒谥/文忠)
   论元皇帝祧迁状(代祖元皇帝讳炳神尧皇帝/之父太祖景皇帝之子周安)
    (州总管柱国大将军袭封唐国公唐初太庙/七室代宗时祀九室谓太祖代祖高祖太宗)
    (高宗中宗睿宗玄宗肃宗也德宗立代宗升/祔真卿时为礼仪使谓代祖当祧故有此奏)
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又礼器云
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七庙又伊尹曰七世之庙可以观
德此经典之明證也七庙之外则曰去祧为坛去坛为
墠故历代儒者制迭毁之礼皆亲尽宜毁伏以太宗文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18a 页 WYG1417-0676a.png
皇帝七代之祖高祖神尧皇帝国朝首祚万叶所承太
祖景皇帝受命于天始封于唐(讳虎魏后卫左仆射封/陇西郡公周受禅以功)
(参佐命追/封唐国公)元本皆在不毁之典代祖元皇帝地非开统
亲在七庙之外代宗皇帝升祔有曰元皇帝神主礼合
祧迁或议者以祖宗之名难于迭毁昔汉朝廷近古不敢
以私灭公故前汉十二帝为祖宗者四而已(西汉惟高/祖及太宗)
(文帝世宗武帝中/宗宣帝有庙号)至后汉渐违经意子孙以推美为先
自光武以下皆有庙号则祖宗之名莫不建也(光武帝/为世祖)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18b 页 WYG1417-0676b.png
(明帝为显宗章帝为肃宗和帝为穆/宗殇帝生三百日而崩不列于庙)安帝以谗害大臣
废太子及崩无上宗之奏后自建武以来无毁者因以
陵号称宗(陵曰恭陵遂称恭宗顺帝号敬宗/冲帝质帝皆以幼崩如殇帝故事)至桓帝失
德尚有宗号(曰威/宗)故初平中左中郎蔡邕以和帝以下
功德无殊而有过差不应为宗及馀非宗者追尊三代
皆奏毁之是知祖有功宗有德存至公之义非其人不
居盖三代立礼之本也自东汉以来则此道丧矣魏明
帝自称烈祖论者以为逆自称祖宗故近代此名悉为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19a 页 WYG1417-0676c.png
庙号未有子孙践阼而不祖宗先王者以此明之则不
得独据两字而为不合祧迁之證假令传祚百代岂可
上存百代以为孝乎请依三昭三穆之义永为通典宝
应二年升祔玄宗肃宗则献祖懿祖已从迭毁伏以代
宗睿文孝皇帝卒哭而祔则合上迁一室元皇帝代数
已远其神主准礼祧而禘祫之时然后飨祀
   论百官论事疏(代宗时元载专权恐奏事者攻/讦其私乃请百官论事皆先白)
    (宰相然后奏/闻真卿疏奏)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19b 页 WYG1417-0676d.png
御史中丞李进等传宰相语称奏进止缘诸司官奏事
颇多朕不惮省览但所奏多挟私谗毁自今论事者诸
司官皆须先白长官长官白宰相宰相定可否然后奏
闻者臣自闻此语以来朝野嚣然人心亦多衰退何则
诸司长官皆达官也言皆专达于天子也郎官御史陛
下腹心耳目之臣也故其出使天下事无巨细得失皆
令访察回日奏闻所以明四目达四聪也今陛下欲自
屏耳目使不聪明则天下何述焉诗云营营青蝇止于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20a 页 WYG1417-0677a.png
棘谗言罔极交乱四国(诗小雅/青蝇篇)以其能变白为黑变黑
为白也诗人深恶之故曰取彼谗人投畀豺虎豺虎不
受投畀有北(诗小雅/巷伯篇)昔夏之伯明(左传寒浞伯明氏之/谗子弟也伯明寒国)
(君/名)楚之无极(费无极谗/杀伍奢者)汉之江充(武帝时谗/戾太子者)皆谗人也
孰不恶之陛下恶之深得君人之体矣陛下何不深回
听察其言虚诬者则谗人也因诛殛之其言不虚者则
正人也因奖励之陛下舍此不为使众人皆谓陛下不
能明察倦于听览以此为辞拒其谏诤臣窃为陛下痛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20b 页 WYG1417-0677b.png
惜之臣闻太宗勤于听览庶政以理故著司门式云(唐/式)
(三十三篇以尚书省诸曹及秘书太常司农光/禄太府太仆少府及监门宿卫计帐为其篇目)其有无
门籍人有急奏者皆令监门司与仗家引对(唐制门籍/流内记官)
(爵姓名流外记年齿状貌月一易/具籍仗家宿卫五仗之执事者)不许关碍所以防壅
闭也并置立仗马二疋须有乘骑便往所以平治天下
正用此道也天宝已后李林甫威权日盛群臣不先咨
宰相辄奏事者仍托以他故中伤之不敢明约百官令
先白宰相又阉官袁思艺日宣诏至中书玄宗动静必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21a 页 WYG1417-0677c.png
告林甫先意奏请玄宗惊喜若神以此权柄恩宠日甚
道路以目上意不下宣下情不上达所以渐致潼关之
(哥舒翰败于潼关/禄山遂入长安)皆权臣误主不遵太宗之法故也
陵夷至于今日天下之弊尽萃于圣躬岂陛下招致之
乎盖其所从来者渐矣自艰难之初百姓尚未彫弊太
平之理立可便致属李辅国用权(辅国倚附张淑/妃势倾朝野)宰相
专政递相姑息莫肯直言大开三司(三司太尉司徒司/空也时节度使多)
(加三/司)不安反侧逆贼散落将士北走党项合集土贼至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21b 页 WYG1417-0677d.png
今为患伪将更相惊恐因思明危惧扇动却反(李光弼/使乌成)
(玭谋史思明思明觉之集将佐吏民大哭曰臣以十/三州降朝廷何负陛下而欲杀臣遂杀成玭以叛)
令相州败散东都陷没(乾元二年郭子仪李光弼率九/节度围安庆绪于邺思明来救)
(九节度之师溃于/相州河阳再陷)先帝繇此忧勤至于损寿(后三年/肃宗崩)
每思之痛切心骨天下兵戈未戢疮痏未平陛下岂得
不日闻谠言以广视听而欲顿隔忠谠之路乎臣窃闻
陛下在陜州时(代宗广德元年土/蕃入寇上幸陜州)奏事者不限贵贱务
广闻见乃尧舜之事也凡百臣庶以为太宗之理可翘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22a 页 WYG1417-0678a.png
足而待也臣又闻君子难进易退繇此言之朝廷开不
讳之路犹恐不言况怀厌怠令宰相宣进止使御史台
作条目不令直进从此人人不敢奏事则陛下闻见只
此三数人耳天下之士方钳口结舌陛下后见无人奏
事必谓朝廷无事可论岂知惧不敢进即林甫国忠复
起矣凡百臣庶以为危殆之期又翘足而至也如今日
之事旷古未有虽李林甫杨国忠犹不敢公然如此今
陛下不早觉悟渐成孤立后纵悔之无及矣臣实知忤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22b 页 WYG1417-0678b.png
大臣者罪在不测不忍有负陛下无任恳迫之至(载衔/之会)
(真卿摄事太庙言祭器不饬/载以言诽谤贬陜州别驾)
   谥号状(时代宗崩真卿为礼仪使因奏列/圣谥繁请自中宗以上悉从初谥)
谨按礼记曰先王谥以尊名节以一惠故行出于已而
名生于人使夫善者劝而恶者惧也而虞夏之质殷周
之文至矣而禹汤文武之君咸以一字为谥言文则不
称武言武则不称文岂圣德所不优乎盖群臣称其至
者是以子不得议父臣不得议君天子崩则臣下制谥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23a 页 WYG1417-0678c.png
于南郊明受之于天也诸侯薨则太子赴告于天子明
受之于君也至于周室卑太朴散谥始以两字为重人
或以虚美为荣汉承战国馀烈参而用之君臣易名事
归至当少不以为贬多不以为褒虽众美所归可一言
而尽矣魏晋以降盖不足徵圣唐钦明宪章周汉爰初
创业顺考古道高祖谥太武用汉制太宗谥曰文用周
道也名正理顺垂之无穷上元中(高宗/年号)政在宫壸乱名
改作始建神尧文武大圣之号盖非高宗之所获已自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23b 页 WYG1417-0678d.png
玄宗之末奸臣窃柄析言而乱旧法轻议以改鸿名遂
广累圣之谥有加至十一字者皇帝则悉有大圣之号
皇后则皆有顺圣之名使言之者惑于今行之者异于
古非旧制也其后剑门下罪已之诏叙高祖以下累圣
悉用旧谥则玄宗悔已往之失亦已明矣宝应中二圣
山陵有司请谥事不师古变而行权去古质而尚浮华
舍旧名而广新谥谓一名不足以节惠乃十倍于古焉
而累圣谥名悉以字多者为定是废高祖太宗之令岂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24a 页 WYG1417-0679a.png
曰爱君今制谥非古人皆知之有司因循其事而无敢
言者假使当今守之而不改后人议之以为非然则所
失岂不大哉何者臣子之于君父莫不欲广其美称先
王制礼不敢过也故至敬无文至文尚质质之数极于
一尧舜之美足以彰矣文之数极于二孝文孝景之德
亦已明矣质则近古文则近今此高祖太宗所以更用
其法后王所宜守之法也非天下之至圣其孰能定之
此天皇所以兴圣主而正鸿名太宗所以待孝孙而修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24b 页 WYG1417-0679b.png
废典微臣所以守经义而崇圣朝陛下宜奉天心继先
太宗之志使子孙蒙其法而万代守之此天下之能事
也臣愚以为高祖以下累圣谥号悉宜取初谥为定谨
按旧制宜上高祖为武皇帝太宗为文皇帝高宗为天
皇大帝中宗为孝和皇帝睿宗为圣真皇帝其二圣谥
名字数太广有逾古制臣愚谨择其美称而正之谨按
谥法秉德不回曰孝临照四方曰明宜上玄宗为孝明
皇帝又按谥法圣善周闻曰宣宜上肃宗为孝宣皇帝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25a 页 WYG1417-0679c.png
仍准汉魏及国朝故事于尚书省议定奏御夫文弊则
救之以质至敬也名惑而反之以正至明也祖作之而
孙述之至孝也三者备矣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正天
下之大名建天下之大业能事毕矣伏惟皇帝陛下详
(德宗命百官集议皆是之独袁傪固排之云陵庙玉/册己刻不可轻改事遂寝傪盖妄奏不知玉册皆止)
(刻初/谥也)
  郭子仪(字子仪华州郑人安史之乱自朔方提孤/军转战逐北再造王室进太尉中书令赐)
   (号尚父爵汾阳/王卒谥忠武)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25b 页 WYG1417-0679d.png
   辞太尉疏
太尉职雄任重窃忧非据辄敢上闻伏奉诏书未允诚
恳臣畴昔之分早知止足今兹累请窃惧盈满义实由
衷事非矫饰志之所至敢不尽言自兵乱已来纪纲寖
坏时多躁竞俗少廉隅德薄而位尊功微而赏厚实烦
有众不可殚论臣每见之深以为念昔范宣子让其下
皆让栾黡为汰不敢违也(皆左传语范宣子首以中军/让其下诸卿皆从而让虽以)
(栾黡之侈汰亦/让韩起赵武也)臣虽薄劣窃慕古人务欲以身率先大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26a 页 WYG1417-0680a.png
变浮俗是用勤勤恳恳愿罢此官庶礼让兴行由臣而
致也臣位为上相爵为真王参启沃之谋受腹心之寄
恩荣已极功业已成寻合乞骸保全馀齿但以寇雠在
近家国未安臣子之心不敢宁处苟西戎即叙怀恩就
擒畴昔官爵誓无所受必当追踪范蠡继迹留侯臣之
鄙怀切在于此
   请乘舆还京师疏(代宗时吐蕃入寇帝幸陜以/子仪为京城留守自变生仓)
    (卒天下皆咎元振元振惧乃说帝/都洛阳帝可其奏子仪因上疏云)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26b 页 WYG1417-0680b.png
臣闻雍州之地古称天府右控陇蜀左阨崤函前有终
南太华之险后有清渭浊河之固神明之奥王者所都
地方数千里带甲十馀万兵彊士勇雄视八方有利则
出攻无利则入守此用武之国非诸夏所同秦汉因之
卒成帝业其后或处之而泰去之而亡前史所书不惟
一姓及隋氏季末炀帝南迁河洛丘墟兵戈乱起高祖
倡义亦先入关用能剪灭奸雄底定区宇以至于太宗
高宗之盛中宗玄宗之明多在秦川罕居东洛间者羯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27a 页 WYG1417-0680c.png
胡搆乱九服分崩河北河南尽从逆命然而先帝仗朔
方之众(肃宗即位/于灵武)庆绪奔亡(安禄/山子)陛下席西土之师朝
义就戮(史思/明子)岂惟天道助顺抑亦地势则然比吐蕃凌
逼銮驾东巡盖以六军之兵素非精练皆市肆屠沽之
人务窜虚名苟逃实赋及驱以就战百无一堪亦有潜
输货财因以求免又宦竖掩迷庶政荒夺遂令陛下仿
偟暴露越在陜服斯关于委任失人岂可谓秦地非良
者哉今道路流言不识信否咸谓陛下已有成命将幸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27b 页 WYG1417-0680d.png
洛都臣熟思其端未见其利夫以东周之地久陷贼中
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畿内不满千
户井邑榛棘豺狼群嗥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
达于徐方北自覃怀径于相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将
何以奉万乘之牲饩供百官之次舍矧其土地狭阸裁
数百里閒东有成皋南有二室险不足恃适为斗场陛
下奈何弃久安之势从至危之策忽社稷之计生天下
之心臣虽至愚窃为陛下不取且圣指所虑岂不以京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28a 页 WYG1417-0681a.png
畿新罹剽掠田野空虚恐粮峙不充国用有阙以臣所
见深谓不然昔卫文公小国之君诸侯之主耳遭懿公
为狄所灭始庐于漕衣大布之衣冠大帛之冠元年革
车三十乘季年三百乘卒能恢复旧业享无疆之休况
明明天子恭俭节用苟能斥素餐之吏去冗食之官抑
竖刁易牙之权(竖刁易牙/皆齐宦官)任蘧瑗史䲡之直(蘧瑗史䲡/皆卫贤臣)
薄征弛力恤隐迨鳏委诸相以简贤任能付老臣以训
兵禦侮则黎元自理寇盗自平中兴之功旬月可冀愿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28b 页 WYG1417-0681b.png
时迈顺动回銮上都再造邦家维新庶政奉宗庙以修
荐享谒陵寝以崇孝思臣虽陨越死无所恨(代宗省表/泣谓左右)
(曰子仪用心真社稷臣也/朕西决矣遂自陜还京师)
  杨绾(字公权华阴人第进士补太子正字肃宗即/位绾见行朝拜起居舍人擢中书侍郎同平)
   (章事卒/谥文贞)
   条奏贡举疏(宝应二年绾为礼部侍郎上言先/是取士之科多因隋旧其科有明)
    (经有进士及秀才诸科明经试大义十策三/义通七策通二者及第进士试策五帖大经)
    (一全通为甲第次为乙第秀才科不时举惟/重二科其后进士以声韵为学明经以帖诵)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29a 页 WYG1417-0681c.png
    (为功罕知实学/故绾以为言)
国之选士必藉贤良盖取孝友纯备言行敦实居常育
德动不违仁体忠信之资履谦恭之操藏器则未尝自
伐虚心而所应必诚夫如是故能率已从政化人镇俗
者也自叔世浇诈兹道寖微争尚文辞互相矜衒马卿
浮薄竟不偶于任用(司马相如有遗行为文/多虚辞滥说仕竟不达)赵壹虚诞
终取摈于乡闾(壹东汉人恃才倨傲/为乡闾所摈屡抵罪)自时厥后其道弥
盛不思实行皆狗空名败俗伤教备载前史古人比文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29b 页 WYG1417-0681d.png
章于郑卫盖有由也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犹试
策而已至高宗朝刘思立为考功员外郎又奏进士加
杂文明经加帖经(高宗永隆二年思立奏明经多抄义/条进士惟诵旧策皆忌实材而有司)
(以人充第乃诏自今明经试帖十得六以/上进士试杂文二篇通文律者然后试策)从此积弊寖
而成俗幼能就学皆诵当代之诗长而博文不越诸家
之集递相党与用致虚声六经则未尝开卷三史则皆
同挂壁况复徵以孔门之道责其君子之儒者哉祖习
既深奔竞为务矜艺者曾无愧色勇进者但欲凌人以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30a 页 WYG1417-0682a.png
毁讟为常谈以向背为已任投刺干谒驱驰于要津露
才扬已喧腾于当代古之贤良方正岂有如此者乎朝
之公卿以此待士家之长老以此垂训欲其返淳朴怀
礼让守忠信识廉隅何可得也譬之于水其流已浊若
不澄本何当复清方今圣德御天再宁寰宇四海之内
颙颙向化皆延颈举踵思圣朝之理也不以此时而理
之则太平之政又乖矣凡国之大柄莫不先择下臣古
先哲后皆侧席待贤今之取人令将牒自举非经国之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30b 页 WYG1417-0682b.png
体也望请依古制县令察孝廉审知在乡闾有孝悌及
信义廉耻之行加以经业才堪策试者以孝廉为名荐
之于州刺史当以礼待之试其所通之学其通者送名
于省自县至省不得令举人辄自陈牒比来有到状保
辨识牒等一切并停其所习经左传公羊谷梁礼记周
礼仪礼尚书毛诗周易任通一经务取深义奥旨通诸
家之义试日差诸司官有儒学者对问每经问义十条
(通鉴纲目云问/义二十条误)问毕对策三道其策皆问古今理体及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31a 页 WYG1417-0682c.png
当时要务取堪行用者其经义并策全通为上第望付
吏部便与官其经义通八策通二为中第与出身下第
罢归其明经比试帖经例非古义皆诵帖括冀图侥倖
并近有道举亦非理国之体望请与明经进士并停其
国子监举人亦请准此如有行业不著所由妄相推荐
请量加贬黜所冀数年之閒人伦一变既归实学当识
大猷居家者自修德业从政者皆知廉耻浮竞自止敦
庞自劝教人之本实在兹焉事若施行即别立条例诏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31b 页 WYG1417-0682d.png
左右丞诸司侍诏御史大夫中丞给舍同议奏闻(疏上/诏诸)
(司通议给事中李栖筠左丞贾至京兆/尹严武并是绾议后虽不行识者是之)
  贾至(字幼邻河南洛阳人礼部侍/郎曾之子官至散骑常侍)
   议杨绾条奏贡举疏(此文文献通考但云李栖/筠等盖诸司公奏也文粹)
    (文苑英华/皆作贾至)
谨按夏之政尚忠殷之政尚敬周之政尚文然则文与
忠敬皆统人之行也且谥号述美行极于文文兴则忠
敬存焉是故前代以文取士本文行也由辞以观行则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32a 页 WYG1417-0683a.png
及辞也宣父称颜子不迁怒不贰过谓之好学至乎修
春秋则游夏之徒不能措一辞不亦明乎间者礼部取
人有乖斯义易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贲卦/彖辞)关雎
之义曰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
俗盖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故延陵听乐知诸侯之存亡
今试学者以帖字为精通而不穷旨义岂能知迁怒贰
过之道乎考文者以声病为是非而务择浮艳岂能知
移风易俗化天下之事乎是以上失其源而下袭其流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32b 页 WYG1417-0683b.png
乘流波荡不知所止先王之道莫能行也夫先王之道
消则小人之道长小人之道长则乱臣贼子由是生焉
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来者渐矣
渐者何谓忠信之陵颓耻尚之所失末学之驰骋儒道
之不举四者皆由取士之失也夫一国之事系一人之
本谓之风赞扬其风系卿大夫也卿大夫何常不出于
士乎今取士试之小道而不以远者大者使干禄之徒
趋驰末术是诱导之差也夫以蜗蚓之饵杂垂沧海而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33a 页 WYG1417-0683c.png
望吞舟之鱼至不亦难乎所以食垂饵者皆小鱼就科
目者皆小艺四人之业士最关于风化近代趋仕靡然
向风致使禄山一呼而天下震荡思明再乱而十年不
复向使礼让之道弘仁义之风著则忠臣孝子比屋可
封逆节不得而萌也人心不得而摇也且夏有天下四
百载禹之道丧而殷始兴焉殷有天下六百祀汤之法
弃而周始兴焉周有天下八百年文武之政废而秦始
并焉观三代之选士任贤皆考实行故能风俗淳一运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33b 页 WYG1417-0683d.png
祚长远秦坑儒士二代而亡汉兴杂三代之政弘四科
之举西京始振经术之学东都终持名节之行至有近
戚窃位彊臣擅权弱主孤立母后专政而社稷不陨终
彼四百岂非学行扇化于乡里哉厥后文章道弊尚于
浮侈取士术异苟济一时自魏至隋仅四百载三光分
景九州阻域窃号僣位德义不修是以子孙连颠享国
咸促国家革魏晋梁隋之弊承夏商周汉之业四隩既
宅九州攸同覆焘亭育合德天地安有舍皇王举士之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34a 页 WYG1417-0684a.png
道踪乱代取人之术此公卿大夫之辱也杨绾所奏实
为正论然自典午覆败(典午谓晋/司马氏)中原版荡寇盗僣伪
衣冠迁徙南北分裂人多侨处圣朝一平区宇尚复因
循版图则张闾井未设士居乡土百无一二因缘官族
所在耕筑地望系之数百年之外而身皆东西南北之
人焉今欲依古制乡举里选犹恐取士之未尽也请兼
广学校以弘训诱今两京有太学州县有小学兵革一
动生徒流离儒臣师氏禄廪尚无贡士不称行实胄子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34b 页 WYG1417-0684b.png
何尝讲习独礼部每岁擢甲乙之第谓弘奖擢不甚谬
哉秪足长浮薄之风启侥倖之路矣其国子博士等望
加员数厚其禄秩选通儒硕生间居其职十道大郡(唐/十)
(道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量置太学馆令博士出外
兼领郡官召置生徒依乎故事保桑梓者乡里举焉在
流寓者庠序推焉朝而行之夕见其利如此则青青不
复兴刺(诗郑风青青子/衿刺学校废也)扰扰由其归本矣人伦之始王
化之先不是过也(奏上敕礼部具条目以闻杨绾又奏/国子监举人令博士荐于祭酒试通)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35a 页 WYG1417-0684c.png
(者升之于省如乡贡法明法委刑部考试众论以为明/经进士行之已久废之恐其失业乃诏明经进士与孝)
(廉俱行/事遂寝)
  元结(字次山后魏常山王遵裔天宝中举进士/上第历官道州刺史进授容管经略使)
   辞容州表
臣结言臣伏奉今月二十二日敕授臣使持节都督容
州诸军事守容州刺史中丞充本管经略守捉使臣闻
孝于家者忠于国以事君者无所隐臣有至切不敢不
言臣实一身奉养老母医药饮食非臣不喜臣暂违离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35b 页 WYG1417-0684d.png
则忧悸成疾臣又多疾近日加剧前在道州黾勉六岁
实无政理多是假名频请停官使司不许今臣所属之
州陷贼岁久颓城古木远在炎荒管内诸州多行宾服
行营野次向十馀年在臣一身为国展效死当不避敢
惮艰危但以老母念臣疾疹日久时方大暑南逾火山
举家漂泊寄在湖上单车就命赴于贼庭臣将就路老
母悲泣闻者悽悽臣心可知臣欲扶持版舆南之合浦
则老母气力难于远行臣欲奋不顾家则母子之情禽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36a 页 WYG1417-0685a.png
畜犹有臣欲久辞老母则又污辱名教臣欲便不之官
又恐稽违诏命在臣肝肠如煎如烛昔徐庶心乱先主
不逼(徐庶母为曹操所得庶谓先主曰本与将军共图/大业以此方寸地也今方寸乱矣先主因听庶归)
(操/)令伯陈情晋武允许(李密被召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老上表陈情)君臣
国家万代为规伏惟陛下以孝理万姓慈育生类在臣
情志实堪矜悯臣每读前史见吴起游宦噬臂不归(吴/起)
(去卫与母决啮臂盟曰不为将相终不归遂/事曾子顷之母死起不归曾子遂与起绝)温峤奉使
绝裾而去(温峤欲为刘琨将命江左其/母崔氏固止之琨绝裾而去)尝恨不逢斯人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36b 页 WYG1417-0685b.png
使之殊死臣所以冒犯圣旨乞停今授待罪私门长得
奉养供给井税臣之恳愿尘黩天威不胜惶恐谨遣某
官奉表陈让以闻
  刘晏(字士安曹州南华人明皇封泰山晏始八岁/献颂行在帝奇之授太子正字天宝中为度)
   (支郎中历吏部尚书仍兼转运等使绾/利权三十馀年杨炎恶之贬忠州赐死)
   与元载书(广德二年晏为河南江淮铸钱盬铁/转运使自丧乱以来汴水堙废漕运)
    (者自江汉抵梁洋迂险劳费兵火之后中外/艰食晏乃按行江淮遗元载书具陈漕运利)
    (害令中/外相应)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37a 页 WYG1417-0685c.png
浮于淮泗达于汴入于河底柱硖石少华楚帆越客直
抵长乐建章此安社稷之奇策也(唐都关中常运东南/之粟然渡淮涉汴每)
(苦水浅上河入渭又有三门之险多置仓转盘其/制屡变晏谓能疏漕道令无梗滞社稷之策也)晏宾
于东朝犹有官谤(晏坐与程元振善/罢为太子宾客)相公终始故旧不
信流言贾谊复召宣室弘羊重兴功利敢不悉力以答
所知驱马陜郊见三门渠津遗迹(开元閒于三门置集/冿仓渠津或当作集)
(津/)到河阴巩洛见宇文恺置梁公堰分黄河水入通济
(隋文帝开皇四年诏宇文恺凿渠引渭水至潼关曰/广道渠明年乂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37b 页 WYG1417-0685d.png
大夫李杰新堤故事(御史大夫李杰初为河南尹河汴/之间有梁公堰年久毁废江淮漕)
(运不通杰发汴郑丁夫以/浚之刻石水滨以纪其绩)饰像河庙凛然如生涉荥郊
浚泽遥瞻淮甸步步探讨知古人用心则潭衡桂阳必
多积谷关辅汲汲只缘兵粮漕引潇湘洞庭万里几日
沦波挂席西指长安三秦之人待此而饱六军之众待
此而彊天子无侧席之忧都人见泛舟之役四方旅拒
者可以破胆三河流离者于兹请命相公匡戴明主为
富人侯此今之切务不可失也使仆湔洗瑕秽率罄愚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38a 页 WYG1417-0686a.png
懦当凭经义请护河堤冥勤在官不辞水死(冥勤其官/而水死)
然运之利病各有四五焉晏自尹京入为计相(晏自河/南尹为)
(户郎/侍郎)共五年矣京师三辅百姓唯苦税亩伤多若使江
湖米来每年三二十万即顿减徭赋歌舞皇泽其利一
也东都残毁百无一存若米运流通则饥人皆附村落
邑廛从此滋多命之日引海陵之仓以食巩洛是计之
得者其利二也诸将在边者诸戎有侵败王略者或闻
三江五湖贡输红粒云帆桂楫输纳帝乡军志曰先声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38b 页 WYG1417-0686b.png
后实可以震耀夷夏其利三也自古帝王之盛皆云书
同文车同轨日月所照莫不率俾今舟车既通商贾来
往百货杂集航海梯山圣神辉光渐近贞观永徽之盛
其利四也所可疑者函陜凋残东州尤甚过宜阳熊耳
至武牢成皋五百里中编户千馀而已居无尺椽人无
烟㸑萧条悽惨兽游鬼哭牛必羸角舆必说輹栈车挽
漕亦不易求今于无人之境兴此劳人之运固难就矣
其病一也河汴有初不修则毁淀(说文淀/滓泥也)故每年正月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39a 页 WYG1417-0686c.png
发近县丁男搴长茭决沮淤(瓠子歌搴长/茭兮沈美玉)清明桃花已
后远水自然安流阳侯宓妃(皆水/神名)不复太息顷因寇难
总不掏拓泽灭水岸石崩役夫需于沙津吏旋于泞千
里洄上罔水行舟其病二也东垣底柱渑池二陵北河
运处五六百里戍卒久绝县吏空拳夺攘奸宄窟穴囊
橐夹河为薮豺狼訚訚舟行所经寇亦能往其病三也
东自淮阴西临蒲阪亘三千里屯戍相望中军皆鼎司
元侯贱卒仪同青紫每云食半菽又云无挟纩挽漕所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39b 页 WYG1417-0686d.png
至船到便留即非单车使折简书所能制矣其病四也
惟小子毕其虑奔走之惟中书详其利病裁成之晏累
年已来事缺名毁圣慈含育特赐生全月馀家居遽即
临遣恩荣感切思殒百身见一水不通愿荷插而先往
见一粒不运愿负米而先趋焦心苦形期报明主丹诚
未尅漕引多虞屏营中流掩泣献状(载得书尽以漕事/委晏晏则疏浚汴)
(水即盐利雇佣分吏督之随江汴河渭所宜为歇艎支/江船自扬州部送至河阴上三门号上门填阙船调巴)
(蜀襄汉麻枲竹筱为绹挽舟以朽索腐材代薪物无弃/者未十年人人习河险江船不入汴汴船不入河河船)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40a 页 WYG1417-0687a.png
(不入渭江南之运积扬州汴河之运积河阴河阴之运/积渭口渭船之运入太仓岁转粟百一十万石无升斗)
(溺/者)
  常衮(京兆人天宝末进士代宗时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德宗即位贬潮州刺史寻)
   (起为福建观/察使卒于官)
   减徵京畿夏麦制
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
皆什一也故谓之天下中正而颂声作矣乃者因三代
之制定其税典务于行古庶以便人属外攘四夷岁会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40b 页 WYG1417-0687b.png
戎事军国用度公储匮乏役费荐至近于倍征而吏或
奉法不谨失我字人之意孤茕者恣其厚敛豪富者贷
以租徭动而生奸浸以流弊谓之什一其实太半致有
去父母之邦甘佣保之役流离逋荡靡室靡家或阽于
死亡而莫之省每一念至良深悯恻顷亦釐革从其便
安量沃瘠之差宽赋敛之重今邦畿之内宿麦非稔去
秋垦田又减常税昨者徵税其数颇多朕以万姓不安
三农将废忧勤郁悼中夜以兴思有康济未臻其道每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41a 页 WYG1417-0687c.png
欲悉免量入息其重困而未解兵严犹资日费用蠲恒
数以恤疲人
   大历四年大赦诏
至理之代先德后刑上欢心以临下下欣然而事上祸
乱不作法令何施去圣久远薄于教化简书填委狱讼
烦兴苛吏舞文冤人致辟思欲刷耻改行厥路无由岂
天地父母慈爱之意也朕主三灵之重托群后之上夕
惕若厉不敢荒宁内访卿士外咨方岳日不暇给八年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41b 页 WYG1417-0687d.png
于兹而大道淳风郁而不振四郊多垒连岁备边师旅
在外役费尤广赋舆输转疲耗吾人困极无聊穷斯滥
矣下庶愚昧不见刑网戎士在军未习法令犯禁抵罪
其徒实繁幽系狴牢未详事实吏议不决动淹时序伤
沮和气屡彰咎徵此皆朕之不明教之未至岂上失其
道而绳下以刑敢不罪已以答灾眚且人者君之支体
害之则君有所伤刑者教之辅助失之则人无所措虑
有冤滥惨然忧伤用明慎罚之典俾弘在宥之泽宣示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42a 页 WYG1417-0688a.png
中外宜悉朕怀
   大历六年放京畿丁役及免税制
王者承天命以养人也爱之如身岂止如子馁者食之
寒者衣之犹恐仁之不至愧悼之心恻隐于内而不能
已也故天下有道藏于百姓古之使人不过三日可以
长孺齿可以养孤老盖太平至理之化何施而集于此
乎朕承奉大业于兹八载不能恢弘王道被此六合虽
德之寡昧未烛于理常亦忧勤损节以济元元岂不知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42b 页 WYG1417-0688b.png
乾坤以易简成物帝王以惇俭守位从赋敛之薄省哉
然时或多故事非获已属外攘夷狄连岁备边兵车之
会不下十万饷馈耗竭邦畿大残又郊社宗庙之祀府
库赐与之用庶事之费皆仰给焉急赋暴徵日益烦重
加以水旱相乘岁非丰熟方冬之首谷已翔贵又宿豪
大猾横恣侵渔致有半价倍称分田劫假于是弃田宅
鬻子孙荡然逋散转徙就食行者甚众念之疚心夫安
土重迁人之常性向非诛求之数岂去父母之邦哉盖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43a 页 WYG1417-0688c.png
以朕不敏不明郁于教化德之寡薄以至于斯传曰百
姓不足君孰与足书曰民非后何戴后非众罔与守邦
今县内告病流亡不已失于抚育之道得不愧于心乎
哀痛勤灼明发不寐在予之情惧惕良深宜有蠲除以
惠贫弱
   大历十四年减徵京畿丁役等制
天之所命俾朕子人岂敢怠荒期于康济劳精极虑十
有四年务崇省约以训天下方其疾苦屡有蠲除公税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43b 页 WYG1417-0688d.png
之差仅从盍彻宫卫之备仍罢践更兼损服御用资军
国大去烦弊以休邦畿游食之人悉归南亩垦田之数
渐复平时神降嘉生岁乃大熟震于珍物景福纷委盖
上玄列圣之储祉也岂寡昧之德而臻此耶夙夜祗惕
永怀增惧然以令有缓急物有轻重故粟轻而易散钱
重而难聚古人所谓籴之至贱与贵其伤一也如闻闾
阎未免告疾至乃以粟数斛易钱一缗杂以他徭难以
偿费转用所宝念之恻然深可重惜所宜节省朕以帝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44a 页 WYG1417-0689a.png
王之教人如父母之训子所以至纤至悉必躬必亲苟
或便之岂惮烦也宜示百姓知朕意焉
   马璘神道碑铭(璘扶风人开元末挟策从安西/府以奇功累迁金吾卫将军历)
    (四镇北庭节度使/入朝检校左仆射)
皇帝使常侍以故征西扶风郡王臣璘功行之录诏门
下侍郎平章事臣衮曰古诸侯大夫计功称伐书于太
常勒之彝器德勋高故其文懿事业实故其言远有国
之大经也纳忠于王室岂褒纪之礼阙欤宜文其颂声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44b 页 WYG1417-0689b.png
以昭示承休于丰碑焉臣谨按司勋之戎籍史官之年
表而叙之云圣上稽黄虞之道以武功文德统宇天下
赫赫明明罔不率俾唯犬戎自擅寇于我西土而犹怀
以威德久而浸骄时乃大稽命将考之令典惟三年夏
六月庶邦百辟洎侯王列将咸会于明廷乃大诰于尔
在位有能典我西师佥曰璘哉是用诏以鹰扬之命(至/德)
(三年吐蕃寇边璘/以太常卿授河西)于夏有鸾旂雕戈之赐公拜手稽首
不敢辞难遂帅师朝那弭节泾流恢辉武威以临于戎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45a 页 WYG1417-0689c.png
狄既至乃以戎服立于军门之外奉扬天子之威命而
训于将军列校六正五吏三军之大夫曰惟昔盛明必
有忧难其在殷高宗也有鬼方之征其在周文祖也有
昆夷之患秦以安定北地戎狄内侮汉以金城陇西氐
羌入寇故遣率以守卫中国修战而高尚武力国家道
德盛于殷周甲兵富于秦汉亦有边患尚劳睿谋则疆
臣之罪也将何以塞责誓将上奉神武之算下凭戎士
之力鼓行而前殄歼群慝词情抗厉风云动色于是举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45b 页 WYG1417-0689d.png
军法以誓之令简而一众畏而服虽嚄唶老将(嚄唶多/辞句也)
闻而竦然乃周览其山川以备其战守有若犀兕其威
貙豻其勇屹立而不动者持重之将统焉禦于水硖之
冲蒙轮超乘(俱言勇也左传狄虒弥建大车之轮而蒙/之以甲以为橹左执之右拔戟以成一队)
(又秦师超乘/者三百乘)缦胡突鬓(庄子说剑篇吾王所见剑士皆/蓬头突鬓垂冠缦胡之缨短后)
(之衣瞋目/而语难)耽盼而横奋者雄毅之将董焉捍于瓦亭之
阴轻轩飞翰阗阗桓桓𨽻于射声校尉以出松谷百夫
之特万人之敌属于车师后部以殿铜城火渠门之旗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46a 页 WYG1417-0690a.png
(管子葵丘之会天子致/胙桓公赏以渠门赤旗)舒于大回川雷密须之鼓(左传/昭公)
(十五年王谓籍谈曰密须之鼓与其大/路文所以蒐也唐叔受之密须国名)殷于都卢山周
之以木樵校联布之以蔺石渠答(汉书晁错传具蔺石/布渠答注蔺石城上)
(雷石也渠答/铁蒺藜也)部勒既定天地肃然遂使魁健气索猛鸷
魂骇郤略引去不敢近塞故八年之间再寇而已此皆
亲禀睿略协用武经前后献功悉如宸旨方将大复流
沙远收故地夺我良将罔卒西事以大历十一年月日
薨于戎府春秋五十六天子废朝而叹曰安得雄边威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46b 页 WYG1417-0690b.png
敌之臣如扶风乎遣中使以迎丧顾近侍而流涕其至
第也百官会吊其遣奠也五校启行赗以车马含有贝
玉所以褒大勋也初公自二庭(安西北/庭也)统甲士三千赴
凤翔行在遂陈灭寇之策先皇帝奇之曰吾无忧于东
方也遂战青渠阵沣水收二陜复三川渭南以百骑破
五千河阳以一旅摧十万史朝义悉师自将大战邙山
国家以天下劲兵夹攻未动公独率所部不阵而驰偃
旗先登阚如虓虎斗酣披靡横贯而出回戈奋击虏阵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47a 页 WYG1417-0690c.png
始破交突数合轰然大溃时副元帅太尉光弼(李光/弼)
之曰吾用兵三十年未见以少击众雄捷之若此每有
征伐大计悉咨访焉斯亦群帅之杰既而移军右辅疾
援河西固巳离之心存将弃之地又闻仆固怀恩之变
即日旋师万类千群延曼山谷轻行转斗虏杀而归屈
于岐都寇巳四合公乃持满外向坌入辕门(坌涌也/○音刎)
及解甲背城出战戎师北走数骑前追眦血横漉朱殷
金甲(左传左轮朱殷注齐晋战于鞍晋解张为车御中/两矢血污车轮御犹不敢息殷赤黑色○殷音烟)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47b 页 WYG1417-0690d.png
触戟而坠应弦而倒者数千万人可谓三军之绝也至
于理郑国抚颍封化郇邠宁上郡勤于藩职惠于长人
劳徕流庸赡恤孤老缣综绵纩工于织纴入而有制故
大东之刺不作(诗小雅大东篇刺东国/困于役而伤于财也)禾麻菽麦业于
播艺用之有节故自北之化可怀(诗序南言化/自北而南也)此又列
郡之率化也公字某扶风人也勋胄华茂雄姿高爽少
有四方之志以才气自任摆落凡格不婴细微故弋猎
畋渔啸咤川泽年二十读伏波传至大丈夫当于边野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48a 页 WYG1417-0691a.png
以马革裹尸而还慨然而叹曰岂使吾祖勋业坠于地
(马援为伏/波将军)由是气愤边戎徘徊孤剑遂西至绝域以
奇功累授裨将历金吾将军殿中监太保御史中丞迁
御史大夫领北庭行军使邠州刺史加工部尚书节制
泾原以郑颍二州𨽻之寻拜右仆射知省事阶至仪同
进封异姓副军以降略而不书以英明之识遇圣明之
运故得竭其智谋极其任遇抗大节以激危难摅洪仁
以庇伤残公之理军也以穰苴兵法孙子十三萹先以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48b 页 WYG1417-0691b.png
正合终以奇胜閒廓深邃应变无端与之安与之危故
可合不可离同其败同其成故乐死不乐生至于木罂
济河登山拔帜(木罂拔帜/俱韩信事)解鞍而卧鞭马而驰(解鞍鞭/马俱李)
(广/事)兼之有馀亦不差异尝以家财二百万赡三军与其
散巳食于行伍(阖庐在军熟食者分而后/食其所尝者卒乘与焉)陈赐金于廊
(窦婴拜大将军赐金千斤婴陈金/廊庑下军吏遇辄令裁取为角)何相去之远哉公
之事君也奉之以实纳之以忠造膝前筹词礼明顺检
身无过恭谨畏慎禄赐所加则受小辞大任使所及则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49a 页 WYG1417-0691c.png
履险让夷以忠材而亲重有绛侯之遇也以简质而倚
爱有吴汉之信也所谓国之神将朝之荩臣终庆于家
永于福祚钟石享于祖考带砺传于子孙宜哉嗣子旴
等重族之盛𨽻业承家哀哀执丧痛结天壤万家葬地
能诫昔贤十里丘封亦非遗志获承君命钦率朝经请
谥嘉名谓之合礼铭曰
峨峨雍城积高气灵气主金行良将乃生琅琅司徒雄
略纵横耽耽其视震震厥声四方静难二纪操兵初奋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49b 页 WYG1417-0691d.png
厥武车师戎府铁马蛇矛大黄白羽天山瀚海喷薄风
雨骁骑三千披荆谒主从我抚军击胡灭虏回戈凉野
解敌岐下烈烈英风横飞西土遂佩珩璜分雄棨戟宠
临方镇乃蔚乃赫洪棱遐振虏气外折惠化滂流人心
内结昆夷先零白旆至泾受算宸扆朱旗抚征密阴前
塞义渠故城丘峦陵谷远近相属澶漫倾合纡馀回复
野战高秋金羁驰逐左挥右射虎捷神速番渠愕视百
姓推服国于扶风祚尔嘉庸位长庶寮雁行三公王用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50a 页 WYG1417-0692a.png
蕃锡我有鼓钟叔父昆弟燕私邕邕功成身殁宠厚厥
终周汉二宣皆有劳臣北征西讨出车辚辚今我司徒
实同厥勋勋在王室光昭后昆
  独孤及(字至之河南洛阳人天宝末举高第补华/阴尉历左拾遗检校司封郎中常州刺史)
   唐景皇帝配昊天上帝议(宝应元年太常卿杜/鸿渐等请以太祖郊)
    (配天地乃罢高祖以景皇帝配明年旱言事/者以为高祖不得配之故也代宗疑之诏群)
    (臣议及为太/常博士上议)
谨按礼经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而以祖配之凡受命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50b 页 WYG1417-0692b.png
始封之君皆为太祖继太祖以下六庙则以亲尽迭毁
而太祖之庙虽百世不迁此五帝三王所以尊祖敬宗
也故受命于神宗禹也而夏后氏祖颛顼而郊鲧缵禹
黜夏汤也而殷人郊冥而祖契革命作周武王也而周
人郊稷而祖文王则自古必以首封之君配昊天上帝
惟汉氏崛起丰沛丰公太公(太公太上皇也丰/公太上皇之父)皆无位
无功德不可以为祖宗故汉以高皇帝为太祖其先世
微故也非足为后代法伏惟太祖景皇帝以柱国之任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51a 页 WYG1417-0692c.png
翼周弼魏肇成王业建封于唐(景皇帝名虎佐周伐魏/有功为柱国周受魏禅)
(封唐国公初谥襄高/祖即位追谥景皇帝)高祖因之遂以为有天下之号天
所命也亦由契之封商后稷之封邰禘郊祖宗之位宜
在百世不迁之典郊祀太祖宗祀高祖犹周之祖文王
而宗武王也今若以高祖创业当跻其祀是弃三代之
令典遵汉代之末制黜景皇帝之大业同于丰公太公
之不祀返古违道失孰甚焉夫追尊景皇帝庙号太祖
所以崇尊之礼也若配天之位既易则太祖之号宜废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51b 页 WYG1417-0692d.png
祀之不修庙亦当毁尊祖报本之道其坠于地乎汉制
擅议宗庙以大不敬论今武德贞观之宪章未改国家
方将敬祀事以和神人禘郊之间恐非所宜臣谨稽礼
之旧文参诸夏殷周汉故事配食天地之制请仍旧典
谨议(议上由是/配享不易)
   上疏陈政(及时为左/拾遗上疏)
陛下屡发德音使左右侍臣得直言极谏壬辰诏书召
裴冕等十有三人集贤殿侍制以备询问此五帝盛德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52a 页 WYG1417-0693a.png
也然顷者陛下虽容其直而不录其言所上封皆寝不
报有容下之名无听谏之实遂使谏者稍稍自钳口饱
食相招为禄仕此忠鲠之人所以窃叹而臣亦耻之十
室之邑必有忠信况朝廷之大卿大夫之众陛下选授
之精欤假令不能如文王之多士其中岂不有温故知
新可懋陈政要而亿则屡中者陛下议政之际曾不采
其一说尧之畴咨禹之昌言岂若是耶昔尧设谤木于
五达之衢孔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然则多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52b 页 WYG1417-0693b.png
闻阙疑不耻下问圣人之心也愿陛下以尧孔之心为
心日降清问其不可者罢之可者议于朝与执事者共
之使知之必言言之必行行之必公则君臣无私论朝
廷无私政陛下以此辨可否于献替而建太平之阶可
也师兴不息十年矣人之生产空于杼轴拥兵者第馆
旦街陌奴婢厌酒肉而贫人羸饿就役剥肤及髓长安
城中白昼椎剽吏不敢诘官乱职废将惰卒暴百揆隳
刺如沸粥纷麻民不敢诉于有司有司不敢闻陛下茹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53a 页 WYG1417-0693c.png
毒饮痛穷而无告今其心颙颙独恃于麦麦不登则易
子咬骨矣陛下不以此时厉精更始思所以救之之术
忍令宗庙有累卵之危万姓悼心失图臣实惧焉去年
十一月丁巳夜星陨如雨昨清明降霜三月苦热错缪
颠倒沴莫大焉此下陵上替怨讟之气取之也天意丁
宁谴戒以警陛下宜反躬罪已旁求贤良者而师之黜
贪佞不肖者下哀痛之诏去天下疾苦废无用之官罢
不急之费禁止暴兵节用爱人兢兢乾乾以徼福于上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53b 页 WYG1417-0693d.png
下必能使天感神应反妖灾为和气矣又臣言减江淮
山南诸道兵以赡国用陛下初不以臣言为愚然许即
施行及今未有沛然之诏臣窃迟之今天下惟朔方陇
西有吐蕃仆固之虞邠泾凤翔兵足以当之矣自此而
往东洎海南至番禺西尽巴蜀无鼠窃之盗而兵不为
解倾天下之货竭天下之谷以给不用之军为无端之
费臣不知其故假令居安思危以备不虞自可阨害之
地俾置屯禦悉休其馀以粮储屝屦之资充疲人贡赋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54a 页 WYG1417-0694a.png
岁可以减国租半陛下岂迟疑于更改逡巡于旧贯使
大议有所壅而率土之患日甚一日是益其弊而厚其
疾也夫疗痈者必决之使溃今兵之为患犹痈也不以
渐戢之其害滋大大而图之必力倍而功寡岂易不俟
终日之义耶
  李华(字遐叔赵州人官至/检校吏部员外郎)
   中书政事堂记
政事堂者自武德已来尝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54b 页 WYG1417-0694b.png
故长孙无忌起复授司空房玄龄授左仆射魏徵授太
子太保皆知门下省事至高宗光宅元年裴炎自侍中
除中书令执宰相笔乃移政事堂于中书省记曰政事
堂者君不可以枉道于天反道于地覆道于社稷无道
于黎元此堂得以议之臣不可悖道于君逆道于人黩
道于货乱道于刑尅一方之命变王者之制此堂得以
移之兵不可以擅诛权不可以擅施货不可以擅蓄王
泽不可以擅夺君恩不可以擅间私雠不可以擅报公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55a 页 WYG1417-0694c.png
爵不可以擅私此堂得以诛之事不可以轻入重罪不
可以生入死法不可以剥害于人财不可以擅加于赋
情不可以委之于倖乱不可以启之于萌伐紊不赏削
紊不封闻荒不救见馑不惊逆谏自贤违道伤古此堂
得以杀之故曰庙堂之上樽俎之前有兵有刑有挺有
刃有斧钺有鸩毒有夷族有破家登此堂者得以行之
故伊尹放太甲之不嗣周公逐管蔡之不义霍光废昌
邑之乱狄公正庐陵之位(武后废中宗为庐陵王/赖仁杰方得还东宫)自君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55b 页 WYG1417-0694d.png
弱臣彊之后宰相主生杀之柄天子掩九重之耳燮理
化为权衡论思变成机务道变倾身祸败不可胜数列
国有传青史有名可以为终身之诫
 李翰(赵州赞皇人华之从子擢进士/第官左补阙大历中客阳翟死)
   进张巡中丞传表(巡邓州南阳人开元末进士/为杨国忠所恶调真源令禄)
    (山反巡起兵讨贼后与许远同守睢阳城陷/不屈死翰素与巡善巡死后人媢其功颇有)
    (异论翰乃传/巡功状表上)
臣闻圣主褒死难之士育死事之孤或亲推轜车(轜丧/车也)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56a 页 WYG1417-0695a.png
(○音/而)或追建封邑厚死有以慰生抚存有以答亡然后
君臣之义贯以生死激劝之道著于存亡君所以不遗
于臣臣所以不背其君君恩臣节于是乎立伏见故御
史中丞赠扬州大都督张巡生于昌时少习儒训属逆
藩搆乱凶虐滔天挺身下位忠勇奋发率乌合之众当
渔阳之锋贼时窃据洛阳控引幽朔驱其猛锐吞噬河南
巡前守雍丘溃其心腹(雍丘令令狐潮举城附贼巡逐/潮守雍丘潮引兵来攻积六旬)
(大小数百战/潮遂败走)及鲁炅十万之师弃甲于宛叶(贼将武令/珣田承嗣)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56b 页 WYG1417-0695b.png
(围炅于南阳凡周岁城中食尽/炅力竭不能支遂弃城奔襄阳)哥舒以天下之众败绩
于潼关(哥舒翰守潼关引兵出遇贼于灵宝/为贼将崔乾祐所败贼遂入潼关)两宫出居
(谓玄宗幸蜀/肃宗奔灵武)万国波荡贼遂僣盗神器鸱峙两京南临
汉江西逼岐雍群帅迁延而不进列郡望风而出奔而
巡独守孤城不为之却贼乃绕出巡后议图江淮巡退
军睢阳阨其咽领前后拒守自春徂冬大战数十小战
数百以少击众以弱制彊出奇无穷制胜如神杀其凶
丑凡九十馀万贼所以不敢越睢阳而取江淮江淮所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57a 页 WYG1417-0695c.png
以保全者巡之力也城孤粮尽外救不至犹奋羸起病
摧锋陷坚俾三军之士啖肤而食知死不叛及城陷见
执终无挠词顾叱凶徒精贯白日虽古之忠烈何以加
焉伏以陛下聪明文思睿哲神武提一旅之众复配天
之业赏功褒节大赉群臣遂赠扬州官及其子此诚陛
下发德音之美也而议者或罪巡以食人愚巡以守死
臣切痛之今臣敢取十伦以议巡过以塞众口惟圣聪
鉴焉臣闻人禀教以立身刑原情而定罪故事有亏教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57b 页 WYG1417-0695d.png
则人道不列刑有非罪则王法不加忠者臣之教恕者
法之情今巡握节而死非亏教也析骸而㸑非本情也
春秋之义以功覆过咎繇之典容过宥刑故大易之戒
遏恶扬善(易大有卦象辞君/子以遏恶扬善)为国之体录用弃瑕今众
议巡罪是废君臣之教绌忠义之节不以功掩过不以
刑恕情善遏恶扬录瑕弃用非所以奖人伦明劝戒也
且逆贼背德人鬼所雠朝廷衣冠沐恩累代大臣将相
从逆比肩而巡朝廷不登坐宴不与不阶一伍之众不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58a 页 WYG1417-0696a.png
假一节之权感肃义旅奋身死节此巡之忠大矣贼势
凭凌连兵百万巡以数千之众横而制之若无巡则无
睢阳无睢阳则无江淮贼若因江淮之资兵弥广财弥
积根结盘据西向以拒王师虽终于歼夷而旷日持久
国家以六师震其西巡以坚垒扼其东故陜鄢一战而
犬羊北走王师因之而势胜声势才接而城陷此天意
使巡保江淮以待陛下之师师至而巡死也(至德二载/九月广平)
(王俶郭子仪等收复西京贼将安守忠李归仁等夜遁/子仪遂克华阴弘农冬十月睢阳陷是月广平王俶郭)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58b 页 WYG1417-0696b.png
(子仪等收/复东京)此巡之功大矣古者列国诸侯或相侵伐犹
有分灾救患之义况诸将同受国恩奉辞伐罪乎巡所
以固守者非惟怀独克之志亦以恃诸军之救救不至
而食尽食既尽而及人乖其本图非其素志则巡之情
可求矣设使巡守城之初已有食人之计损数百之众
以全天下臣犹曰功过相掩况非其素志乎在周典之
三宥其一曰宥过失故语巡之忠则可以敦世教议巡
之功则可以系中兴原巡之情则可以宥过失昔夫子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59a 页 WYG1417-0696c.png
制春秋明褒贬齐桓将封禅(史记齐桓将封/禅管仲谏止之)略而不书
晋文公召王河阳书而讳之盖以匡戴之功大可以掩
僣禅之过也今巡苍黄之罪(苍黄小过也以苍/为黄其失不相远)轻于僣
禅兴复之功重于匡戴罪疑惟轻功疑惟重圣人之训
昭然可徵臣故谓巡者足可以为训矣臣又闻罚不及
嗣赏延于世此三代所以直道而行今巡子亚夫虽受
一官不免饥寒之患江淮既巡所保户口充完臣谓宜
封以百户俾食其子臣又闻彊死为厉游魂为变有所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59b 页 WYG1417-0696d.png
归往则不为灾巡既身首支离将士等骸骼不掩臣谓
宜于睢阳城北择一高原招魂葬送巡并将士大作一
墓而葬使九原之魂犹恐效命三军之众有以轻生既
感幽明且无冤厉亦国家忘过旌善垂诫百世之义也
臣少与巡游巡之平生臣所知悉今巡死大难不睹休
明惟期令名是其荣禄若不时纪录日月寖悠或掩而
不传或传而不实而巡生死不遇诚可悲焉臣敢采所
闻得其亲睹撰传一卷昧死献上傥以臣所撰缵列史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60a 页 WYG1417-0697a.png
 官虽退死丘壑骨且不朽
 
 
 
 
 
 
 
御选古文渊鉴 卷三十二目录 第 60b 页 WYG1417-0697b.png
 
 
 
 
 
 
 
御选古文渊鉴卷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