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
卷四十 第 1a 页 WYG0154-042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分记卷四十     宋 程公说 撰
  书二十二
征伐书弟二
宋卫蔡陈军制不详见
 宋
宋襄公泓之战(僖二十/二年)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
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
卷四十 第 1b 页 WYG0154-0427b.png
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
伤服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不鼓不成
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
而鼓之不亦可乎其曰我寡则宋之军卒不能敌楚矣
华元之败(宣二/年)丧甲车四百六十乘全军亦三军之制
至大尹兴空泽之士千甲(哀二十/六年)全军更役尚周制云
若其军帅则以司马主甲兵司徒主徒役司城主营垒
卷四十 第 2a 页 WYG0154-0428a.png
  司马亦曰司武襄六年华弱为司马平公曰司武
  而梏于朝难以胜矣谓其主兵也 襄九年宋灾
  司徒华臣具正徒文十六年夫人谓司城去公六
  卿皆官而夫人独使司城去昭公盖司城与司马
  实相关则兵亦兼之矣
凡调兵必请节而后发
  哀十四年司马请瑞焉以命其徒攻桓氏杜预注
  瑞符以发兵当时兵虽掌于司马必请瑞而后敢
卷四十 第 2b 页 WYG0154-0428b.png
  发于此知周之制度兵虽散在乡遂于卿大夫之
  家固各有主掌非得符节则不敢发
陈有鹳鹅之名
  昭二十一年与华氏战于赭丘郑翩(华氏/党)愿为鹳
  其御愿为鹅杜预注鹳鹅皆陈名
 卫
卫懿公之灭遗民七百三十人益之以共滕之民为五
千人齐立戴公于曹以车三百乘甲士三千人戍焉合
卷四十 第 3a 页 WYG0154-0428c.png
卫人以成军而文公之立车止三十乘季年始三百乘
(诗称騋牝三千法三百乘用马/一千三百疋云三千者兼牝也)盖二军也(闵二/年)至出公
为支离之卒(哀二十五年/杜预注陈名)
 郑
郑次国制当二军旧说就左右拒分为中军考之春秋
初则郑已备三军北制之师(隐五/年)卫人以燕师伐郑郑
祭足原繁泄驾以三军军其前使曼伯与子元潜军军
其后燕人畏郑三军而不虞制人遂败燕师于北制至
卷四十 第 3b 页 WYG0154-0428d.png
繻葛之战(桓五/年)曼伯为右拒祭仲足为左拒原繁高渠
弥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陈亦三军之制也(高克清人/之诗左旋)
(右抽中军作好/传在闵二年)三军之外又多尚徒兵而车战寖弛矣
  桓五年王以诸侯伐郑郑伯禦之王为中军虢公
  林父将右军蔡人卫人属焉周公黑肩将左军陈
  人属焉郑子元请为左拒以当蔡人卫人为右拒
  以当陈人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陈
  命二拒曰旝动而鼓旝乃中军之旗鼓是二拒之
卷四十 第 4a 页 WYG0154-0429a.png
  鼓国语有高子之鼓则此中军亦有鼓郑乃令中
  军动旝而不动鼓何也盖车进则鼓动今郑欲先
  命左右拒以击陈蔡卫则中军尚未动此所以动
  旝而不动鼓特以旝为号令也
    古者车制每车有三人若主将车则主将居中
    御戎与右在两傍非主将车则御居中两傍却
    有左右故在主将之左者谓之御戎居车之中
    者谓之御御之制主于马之六辔右之职却执
卷四十 第 4b 页 WYG0154-0429b.png
    矛哀二年晋大子曰吾救主于车退敌于下
    我右之上也邮良曰我两靷将绝吾能止之
    我御之上也于此亦见御与右之职同
卷四十 第 5a 页 WYG0154-0429c.png
  鱼丽之陈缘郑既分左右二拒以当三国则中军
  人少不能敌王故先偏后伍分开人数使行陈广
  阔足以尽敌三军也
郑出军必授兵于庙尚有古制然授于武公之庙礼也
于大宫非礼也其后大夫归自授甲则家有藏甲矣
  隐十一年郑伯将伐许授兵于大宫古者藏兵于
  庙大夫家不藏甲凡用兵必取之庙而后授之兵
  者国重事出必告庙归必饮至以见不敢轻自专
卷四十 第 5b 页 WYG0154-0429d.png
  举之意如书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亦此意
  鲁庄公治兵楚武王授师孑之类由春秋初遗制
  尚存然大宫厉王之庙非郑所当祖也其后凡欲
  侵伐遂自出师襄十年子西闻盗乃归授甲则制
  度败坏大夫家自藏甲矣
简公时公孙舍之公孙侨帅车七百乘伐陈始竭作(子/产)
(脩庐井之法/而兵止一用)其后遂作丘赋矣(制用/丘甲)
  昭四年郑子产作丘赋杜预曰丘十六井当出马
卷四十 第 6a 页 WYG0154-0430a.png
  一匹牛三头今子产别赋其田如鲁之田赋非也
  经书用田赋则与作丘甲异文此传言作丘赋其
  文与作丘甲类不取于丘甲而取诸田赋疑或非
  也古者以兵车为赋故言敝邑以赋与陈蔡从又
  云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子谓仲由千乘之国可
  使治其赋也则子产之作丘赋意以十六井之民
  赋车一乘矣所以然者郑国褊小介于晋楚故其
  赋视他国倍蓰焉
卷四十 第 6b 页 WYG0154-0430b.png
 燕(军制/阙)
 秦
秦自非子为孝王养马汧渭之间封为附庸至秦仲有
车马侍御之好车粼之诗秦变风始作秦仲之孙襄公
当平王初兴兵讨西戎以救周平王东迁王城以岐丰
之地赐之列为诸侯地与戎相错襄公修其车马备其
兵甲武事备矣驷驖小戎之诗序田狩车马莫详焉前
汉地理志曰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屋及安定
卷四十 第 7a 页 WYG0154-0430c.png
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狄脩习战备高上气力以射猎为
先故秦诗曰在其板屋又皆言车马田狩之事盖其故
俗至穆公霸西戎始作三军伐晋之师(僖三十三年殽/之役三帅而车)
(三百/乘)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既不请
命直过王畿凌逼甚矣传言其轻而无礼著无礼于王
室也又置陷阵(吴子秦置/陷阵三万)康公好攻战亟用兵而不与
民同欲无衣刺之曰王于兴师脩我戈矛与子同仇秦
本周地故犹思周盛时而称先王以见秦人用之异乎
卷四十 第 7b 页 WYG0154-0430d.png
周制而民不堪命矣至定五年子蒲子虎帅车五百乘
救楚兵力益以强盛
 楚
楚自若敖鼢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武王始为军政作
荆尸以伐随授师孑以立陈法
  庄四年楚武王荆尸授师孑焉以伐随按宣十二
  年随武子论楚之兵曰荆尸而举杜预曰荆楚也
  尸陈也楚武王始更为此陈法遂以为名
卷四十 第 8a 页 WYG0154-0431a.png
  孑鎗属亦楚陈所利大抵陈中有利于长兵者有
  利于短兵者弓矢利远即长兵孑是短兵盖楚参
  用孑为陈
成王地方千里城濮之役(僖二十/八年)子玉请战王怒少与
之师唯西广东宫与若敖之六卒实从之大抵皆非正
军制亦非古
  子玉以若敖之六卒将中军盖兵属子玉者子西
  将左子上将右当是西广东宫之兵传曰楚右师
卷四十 第 8b 页 WYG0154-0431b.png
  左师溃楚败绩子玉收其卒而止故不败杜曰三
  军惟中军完则不败者止若敖之六卒楚军有两
  广即其亲军(制详见/下方)今曰西广止分其一而已
  杜注东宫曰太子有宫甲分取以给之按文元年
  商臣以宫甲围成王是东宫兵也
  若敖楚武王之祖父葬若敖者子玉之祖也杜预
  曰六卒子玉宗人之兵六百人言不悉师以益之
  周礼司马凡制军百人为卒知六卒六百人也于
卷四十 第 9a 页 WYG0154-0431c.png
  时子玉既为令尹而乃请战盖欲增兵耳若敖之
  六卒乃子玉家兵观宣公四年楚子与若敖氏战
  于皋浒敢于敌君战则兵强可知
穆王接晋文襄霸之后楚益强大时则严环卫之属
  文元年传潘崇掌环列之尹杜注宫卫之官列兵
  而环王宫又宣十二年传以至于昏内官序当其
  夜以待不虞(内官当同环列之尹/都君子王马之属)所以亲卫于王
  出入同之
卷四十 第 9b 页 WYG0154-0431d.png
厥貉之会陈郑及宋受役于司马以田孟诸时则有右
盂左盂两甄之制
  文十年会于厥貉宋道楚子以田孟诸宋公为右
  盂郑伯为左盂期思公复遂为右司马子朱及文
  之无畏为左司马杜注盂田猎陈名将猎张两甄
  故置二左司马盖期思公复遂一人为右司马当
  中央则左司马二人张两甄矣两甄犹言两翼
庄王霸强克庸以来(文十/六年)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于民
卷四十 第 10a 页 WYG0154-0432a.png
生之不易在军无日不讨军实而申儆之于胜之不可
保逮邲之战(宣十/二年)军制备矣盖兆于武王备于庄王传
莫详焉三军以为正军
  传曰楚子北师次于郔沈尹将中军子重将左子
  反将右此三军盖正军也时孙叔敖为令尹秉政
  不在三军之数如南辕反旆军进退皆由之故知
  令尹为兼统三军矣
二广以为亲军
卷四十 第 10b 页 WYG0154-0432b.png
  传载栾武子言楚军制曰其君之戎分为二广右
  广初驾数及日中左则受之以至于昏内官序当
  其夜郑氏曰广车横陈之车杜预注二广君之亲
  兵按传楚子分左右广鸡鸣而驾日中而说左则
  受之日入而说许偃御右广养由基为右彭名御
  左广屈荡为右王乘左广以逐赵旃杜预注楚王
  更迭载之故各有御右传又曰王见右广将从之
  乘屈荡尸之曰君以此始亦必以终自是楚之乘
卷四十 第 11a 页 WYG0154-0432c.png
  广先左盖左右二广为王亲军右广初驾以及日
  中左广受之以及日入尝在王侧内官序当其夜
  若今之当更循环亲卫敌安得掩袭亲军之制详
  矣僖二十八年西广从子玉时子玉专军政故分
  西广以属之今邲之战则二广皆以俟王迭载其
  曰楚之乘广先左杜预虽云以乘左得胜然实则
  楚人尚左故亲军分为二广而王则乘左
游阙以为游兵
卷四十 第 11b 页 WYG0154-0432d.png
  传使潘党率游阙四十乘从唐侯游阙盖游兵往
  来游补阙者观兵陈何处为薄则从而补之所谓
  奇军以防败失(由正军中逐旋分/出不系步伍之数)
广有一卒卒偏之两
  传曰广有一卒卒偏之两又曰楚子为乘广三十
  乘分为左右司马法百人为卒二十五人为两车
  十五乘为大偏九乘为小偏其尤大者又有二十
  五乘之偏今一广十五乘即古大偏之法而曰卒
卷四十 第 12a 页 WYG0154-0433a.png
  偏之两者孔颖达谓两广之别各有一卒之兵百
  人也一卒之外复有十五乘之偏并二十五人之
  两既言一卒又云卒偏之两言卒之者成辞婉句
  耳盖防正军有败则以偏车易之正卒有阙则以
  偏卒补之
于陈则分左右二拒
  传工尹齐将右拒卒以逐下军使潘党率游阙四
  十乘从唐侯以为左拒以从上军亦犹郑二拒盖
卷四十 第 12b 页 WYG0154-0433b.png
  楚子在中军与晋中军相对临战分此二拒右拒
  当晋下军左拒当晋上军故杜预谓为陈名
调卒之法商农工贾不败其业卒乘辑睦不奸于事行
军之典则右辕左追蓐前茅虑无中权后劲百官象物
而动军政不戒而备
  军行右辕左追蓐凡兵车有甲士有步卒甲士在
  车不供碎役分步卒为前左右三处兵车一辕服
  马夹之而言挟辕者步卒被分左右者军行时又
卷四十 第 13a 页 WYG0154-0433c.png
  分之在两厢挟辕以为战备传曰令尹南辕又曰
  改乘辕楚陈以辕为主以辕表车正是挟车严兵
  以备不虞其应在左者使之追步草蓐令离道求
  草不近兵车蓐谓卧止之草以为宿备豫定左右
  之别在道分使之故云军行至于对陈则在车左
  右
  前茅虑无尔雅曰茅明也在前者明为思虑所无
  之事恐卒有非常则预告军众使知而为备如今
卷四十 第 13b 页 WYG0154-0433d.png
  军行令人远在军前斥度候望虑有伏兵使踏行
  人持以绛及白为幡与军人为私号曲礼曰前有
  水则载青旌前有尘埃则载鸣鸢前有车骑则载
  飞鸿前有士师则载虎皮前有挚兽则载貔貅与
  此见贼举幡相似茅明释言文舍人曰茅昧之明
  也杜预注或曰时楚以茅为旌义未详
  中权是中军大将军进退之权三军之心在此权
  者谓谋之高下轻重皆当
卷四十 第 14a 页 WYG0154-0434a.png
  后劲以精兵为殿凡前曰启后曰殿前后皆当用
  精兵后世劲兵多在前或被击败则后无应劲兵
  在后此最良法
  百官象物而动物犹类也谓旌旗画物类也百官
  尊卑不同象其所建之物而行动军之政教不待
  号令而自备周礼大司马中秋教治兵辨旗物之
  用王载太常诸侯载旂军吏载旗师都载旃乡遂
  载物郊野载旐百官载旟郑玄云军吏诸军帅也
卷四十 第 14b 页 WYG0154-0434b.png
  师都遂大夫也乡遂乡大夫也或载旃或载物众
  属军吏无所将也郊谓乡遂之州长县正以下野
  谓公邑大夫载旐以其将羡卒也百官卿大夫载
  旟者以其属卫王也凡旗有军众者画异物无者
  帛而已尊卑所建各有物类案春官司常云及国
  之大阅赞司马颁旗物而所建不同者大司马则
  中秋教治兵之法司常则中冬教大阅之法郑玄
  云凡颁旗物以出军之旗则如秋以尊卑之常建
卷四十 第 15a 页 WYG0154-0434c.png
  则如冬大阅备军礼旌旗不如出军时空辟实也
  是谓时不同故所建异此云象物而动谓军行时
  当指治兵之法
行军之翼日则辎重至
  乙卯王乘左广以逐赵旃及昏楚师军于邲晋之
  馀师不能军丙辰楚重至于邲杜注辎重也楚辎
  车尝后正军一日盖楚军有法辎重若与正军过
  远则有邀击之患过近则重兵才乱正军亦溃后
卷四十 第 15b 页 WYG0154-0434d.png
  世用兵先击辎重取胜者多盖以非太近则太远
  以是知楚辎重远大兵一日为得宜也
凡此皆军政之善者也若共王之世公子婴齐为简之
师组甲被练皆创名之
  襄三年传楚子重伐吴为简之师使邓廖帅组甲
  三百被练三干简谓选择也杜预注组甲被练皆
  战备也组甲漆甲成文被练练袍贾逵云组甲以
  组缀甲车士服之被练帛也以帛缀甲步卒服之
卷四十 第 16a 页 WYG0154-0435a.png
  孔颖达曰甲贵牢固练若不固宜皆用组何当造
  不牢之甲而令步卒服之岂欲其被伤故使甲不
  牢也若练以缀甲何以谓之被又组是绦绳不可
  为衣服安得以为甲里杜言组甲漆甲成组文今
  时漆甲有为文者被练文不言甲必非甲名被是
  被覆衣着之名故以为练袍被于身上虽并无明
  證而杜说近之吕祖谦曰组甲被练择兵之精者
  被练若今软缠之类
卷四十 第 16b 页 WYG0154-0435b.png
康王以蔿掩为司马始井沃衍牧隰皋赋车籍马而有
车兵徒兵甲楯之数
  襄二十五年楚蔿掩为司马子木使庀赋数甲兵
  掩书土田牧隰皋井衍沃量入脩赋赋车籍马赋
  车兵徒兵甲楯之数既成以授子木
灵王斥地益大陈蔡不羹邑赋千乘于是有五帅(左氏/传吴)
(人败诸豫章/获其五帅)平王简上国东国之兵都外军师精练有

卷四十 第 17a 页 WYG0154-0435c.png
  昭十四年楚平王使然丹简上国之兵于宗丘且
  抚其民使屈罢简东国之兵于召陵亦如之好于
  边疆息民五年而后用师杜预注上国在国都之
  西西方居上流故谓之上国按下云简东国之兵
  亦如之知此是简西国之兵也西国东国皆是楚
  人在国之东西者孔颖达曰西为上则东为下下
  言东则此是西互见也
至若戍丁则若申息之子弟
卷四十 第 17b 页 WYG0154-0435d.png
  僖二十八年楚子入居于申子玉城濮之败王使
  谓之曰大夫若入其若申息之老何杜曰申息二
  邑子弟皆从子玉而死
士兵则若都君子校人则若王马之属
  昭二十七年传左司马戍帅都君子与王马之属
  以济师杜注在都邑之士有复除者贾逵云平常
  免其徭役事急乃使之耳君子既为士则不调发
  唯吴楚多有此事急则从如越有君子六千人是
卷四十 第 18a 页 WYG0154-0436a.png
  也王马之属王养马官属校人之类凡此皆以急
  调役非常法
其为舟师以待吴寇而卒莫能以得志故曰吴用木也
我用革也
  楚用舟师自康王始考之经传吴自成七年始入
  州来暨共王卒继侵楚(襄十/三年)明年败楚于皋舟之
  隘是吴利在舟师(十四/年)楚惧无以敌吴后十年康
  王始为舟师以略吴疆而吴乃灭巢(昭二十/四年)昭王
卷四十 第 18b 页 WYG0154-0436b.png
  时救潜之役(二十/七年)令尹子常以舟师及沙汭而还
  竟无成功其后囊瓦伐吴(定二/年)师于豫章吴人见
  舟豫章而潜师于巢遂败楚师入郢之后吴太子
  终累又败楚舟师其帅潘子臣小惟子皆为吴获
  (六/年)盖楚虽以备吴置舟师而实莫能胜亦地形用
  便有不同耳
 吴
吴国介江湖而通淮利于舟楫其为兵舟楫之兵也自
卷四十 第 19a 页 WYG0154-0436c.png
申公巫臣以两之一卒适吴舍偏两之一焉教之乘车
教之战陈而吴人始知有车骑之战终不习也
  成七年巫臣使于吴通吴于晋以两之一卒适吴
  舍偏两之一焉与其射御教吴乘车教之战陈杜
  云司马法百人为卒二十五人为两车九乘为小
  偏十五乘为大偏盖留九乘车及一两二十五人
  令吴习之孔颖达曰以两之一谓将二十五人也
  又言卒谓更将百人也言之者婉句耳凡将一百
卷四十 第 19b 页 WYG0154-0436d.png
  二十五人适吴也舍偏谓舍一偏之车九乘也两
  之一焉又舍二十五人也凡舍九乘车二十五人
  与吴矣发首言两之一者为舍此两之一故先言
  之又言卒者见巫臣所将非惟有一两也司马法
  车九乘为小偏十五乘为大偏传言偏不言大当
  是留九乘车矣
其伐楚则溯淮而上舍舟淮汭而后进会于黄池亦通
江于淮自淮而上故曰余沿江溯淮阙沟深水出于商
卷四十 第 20a 页 WYG0154-0437a.png
鲁之间以彻于兄弟之国凡吴之兵便利于舟故楚为
舟师以伐吴则无功而还(襄二十/四年)为舟师以略吴疆而
吴反得志(昭二十/四年)至豫章之役(定二/年)吴人见舟而潜师
以败楚则楚舟师固不能以敌吴异时长岸之战(昭十/七年)
楚既大败吴师获其乘舟馀皇环堑守之卒为吴公子
光所取盖舟师利于江湖楚是以莫能胜也若其军数
王僚伐楚空国而二将夫差伐齐有上中下左右军(哀/公)
(十一/年)盖可见者四军夫差益彊带甲之士十有三万黄
卷四十 第 20b 页 WYG0154-0437b.png
池之会三军皆万人(按国语三将军三万人吴越春/秋三万六千人有中校左右军)
 
 
 
 
 
 
 春秋分记卷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