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六
卷二十六 第 1a 页 WYG0154-026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分记卷二十六   宋 程公说 撰
  书八
疆理书第二
     鲁地总说
周公旦佐武王得天下至成王留之相焉封公长子伯
禽于曲阜地方七百里盖古徐州地也禹贡海岱及淮
惟徐州淮沂其又蒙羽其艺大野既猪东原底平厥土
卷二十六 第 1b 页 WYG0154-0266d.png
赤埴坟草木渐包浮于淮泗达于河周礼职方并徐州
属青州在天文降娄之次奎娄之分辰居戌宫曰白羊
其封域西自大野东薄海北至岱南及淮其俗有圣人
之教化故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言近正
也春秋俗渐变子自卫反鲁修明六经是以其人好学
尚礼义重廉耻去圣既远人情迁荡犹有儒风
卷二十六 第 2a 页 WYG0154-0267a.png

卷二十六 第 3a 页 WYG0154-0267c.png
     鲁地释名
(隐元年/下同)
 本寿丘黄帝所生之地亦为少昊氏之虚有大庭氏
 之库周封伯禽为鲁侯宅曲阜在城中委曲长七八
 里其后楚灭鲁以为县汉为鲁国今袭庆府仙源县
 (袭庆/兖州)

 释例鲁国卞县南有姑蔑城今袭庆府泗水县南
卷二十六 第 3b 页 WYG0154-0267d.png

 释例高平方与县东南有郁郎亭今济州任城县
(二/年)
 即鲁棠邑本宋地隐五年公矢鱼于棠二汉为方与
 县属山阳郡晋属高平县北有武唐亭鲁侯观鱼台
 唐更为鱼台县以城北有台故也今单州鱼台县
中丘(七/年)
 城中丘在沂州临沂县东北
卷二十六 第 4a 页 WYG0154-0268a.png
(九/年)
 释例琅邪华县东南防地琅邪今沂密州地
菟裘(十一/年)
 释例泰山梁甫县南菟裘城今袭庆府奉符县
(桓三/年)
 释例济北蛇丘县西有下欢亭今袭庆府龚丘县水
 经云蛇水西南径下欢城南蛇水即欢水也
祝丘(五/年)
卷二十六 第 4b 页 WYG0154-0268b.png
 汉为即丘县故城在沂州临沂县东南
(六/年)
 释例大山钜平县东南成地今奉符县
咸丘(七/年)
 释例高平钜野县南有咸亭今济州钜野县
(十一/年)
 郡国志东平陆有阚亭释例东平须昌县有阚城鲁
 群公墓地今东平府须城县(东平/郓州)
卷二十六 第 5a 页 WYG0154-0268c.png
曲池(十二/年)
 释例鲁国汷阳县北曲水亭汶阳故城在今泗水县
 西
(庄九/年)
 释例琅邪缯县北有蔇亭今沂州沂水县
雩门(十年/下同)
 公子偃自雩门窃出败宋师于乘丘雩门在仙源县
乘丘
卷二十六 第 5b 页 WYG0154-0268d.png
 兴仁府乘氏县(兴仁/曹州)
(二十/九年)
 密州诸城县
(三十/一年)
 释例东平范县西北有秦亭今濮州范县
小谷(三十二/年下同)
 经城小谷范宁曰小谷鲁地孙复曰鲁邑曲阜西北
 有小谷城按书例亦犹城中丘城祝丘之类左氏于
卷二十六 第 6a 页 WYG0154-0269a.png
 昭十一年载楚申无宇曰齐桓公城谷而寘管仲焉
 遂以此年经书城小谷而偶合之曰为管仲也是取
 申无宇之言而偶合之也杜预因谓小谷为谷城今
 从范宁孙复之说
稷门
 寰宇记古鲁城西五门三门曰稷门
逵泉
 寰宇记逵泉在曲阜县东南十里源出县东南平泽
卷二十六 第 6b 页 WYG0154-0269b.png
 西南流合沙沟共流数里同入于沂一名连泉曲阜
 今仙源县
(闵二/年)
 释例琅邪费县北有密如亭今沂州费县
汶阳田(僖元年/下同)
 公赐季友后为齐所侵成二年复取

 公赐季友其后遂为季氏邑公山弗扰以费叛即此今
卷二十六 第 7a 页 WYG0154-0269c.png
 沂州费县
宁母(七/年)
 释例高平方与县东有泥母亭今鱼台县
(十七/年)
 夫人姜氏会齐侯于卞即此汉晋里卞县后废隋开
 皇十六年于卞故城置泗水县今属袭庆府
次睢(十九/年)
 宋公使邾文公用鄫子于次睢之社东汉地理志临
卷二十六 第 7b 页 WYG0154-0269d.png
 沂故属东海有丛亭博物记曰县东界次睢有大丛
 社民谓之食人社即次睢之社临沂今沂州治
昌衍(二十/九年)
 释例鲁国县东南有昌平亭今仙源县
济西田(三十/一年)
 济水西田今济之郓城钜野皆鲁西田
重馆
 释例高平方与县西北重乡城今鱼台县
卷二十六 第 8a 页 WYG0154-0270a.png
(文七/年)
 释例卞县南有郚城今泗水县南故城存焉鲁城之
 以避邾
(十二/年)
 本莒郓邑释例此东郓莒鲁所争者城阳姑幕县南
 有员亭今沂州沂水县见莒地列于鲁以别西郓之
 异耳
平阳(宣八/年)
卷二十六 第 8b 页 WYG0154-0270b.png
 东平阳也汉晋因曰东平阳县属泰山郡今沂州新
 泰县
(成二/年)
 释例泰山博县西北有蜀亭今奉符县
(三/年)
 经书叔孙侨如帅师围棘左传曰围棘取汶阳之田
 杜预注棘汶阳田之邑在济北蛇丘县北棘亭又释
 兖州龚乡县东北七十五里棘乡今蛇丘并入龚丘
卷二十六 第 9a 页 WYG0154-0270c.png
 县则棘亭棘乡皆𨽻龚丘即鲁棘邑之地也盖田在
 汶水之阳而棘在其中别以邑称凡有邑称邑无邑
 称田田而有邑则各自有名释例乃并汶阳之田棘
 为一地二名误矣
(四/年)
 西郓鲁西邑昭公出居于此今齐州郓城县
中城(九/年)
 释例东海廪丘县西南中城乡今海州沭阳县
卷二十六 第 9b 页 WYG0154-0270d.png
(襄十/年)
 释例鲁国鲁县东南莝城今仙源县
五父衢(十一/年)
 仙源县东南二里
(十二/年)
 释例琅邪费县南有台亭今费县
(十七年/下同)
 泗水县东南有桃虚
卷二十六 第 10a 页 WYG0154-0271a.png
阳关
 释例泰山钜平县东阳关城今奉符县
武城(十九/年)
 即子游为宰弦歌之邑在汉为南城县晋改为南武
 城今省入费县故城在焉有澹台子羽冢
鹿门(二十/三年)
 臧纥斩鹿门之关古鲁城西五门第一曰鹿门
高鱼(二十/六年)
卷二十六 第 10b 页 WYG0154-0271b.png
 晋东郡廪丘县东北有高鱼城今濮州雷泽县
(昭二十/五年)
 鲁大夫郈昭伯邑今东平府须城县东南郈乡亭
龟阴田(定十/年)
 鲁颂谓奄有龟蒙今袭庆府奉符县龟山即其地
蛇渊囿(十三/年)
 水经注蛇水西南径下欢城南蛇水即欢水也汉有蛇
 丘县其地今省入龚丘县城下有水即鲁蛇渊囿
卷二十六 第 11a 页 WYG0154-0271c.png
启阳(哀三/年)
 沂州沂水县南在汉晋为开阳县陆德明云开者为
 汉景帝讳
邾瑕(六年/下同)
 济州任城县南有邾瑕故城
莱门
 阳生请与南郭且于乘出莱门注鲁郭门
负瑕(七/年)
卷二十六 第 11b 页 WYG0154-0271d.png
 鲁邑故城在袭庆府治瑕丘县西南昔卫公叔文子
 升之蘧伯玉从文子曰乐哉斯丘死则我欲葬焉伯
 玉曰吾子欲之则瑗请前
(八/年)
 汉刚县本鲁阐乡即春秋齐人取欢及阐也故城在
 龚丘县东北
大野(十四年/下同)
 济州钜野县东东西百里南北三百里
卷二十六 第 12a 页 WYG0154-0272a.png
丘舆
 释例泰山南城县西北有舆亭县故城在今费县
平阳(二十/七年)
 西平阳也汉为南平阳县今省入袭庆府邹县
     地名疑者四
(宣十/八年)
 释例鲁地阙或四境外疑
(昭八年/下同)
卷二十六 第 12b 页 WYG0154-0272b.png
 释例沛国萧县西有红亭迂远疑
商卫
 释例泰山奉高县西北有卫亭或曰鲁卫西界商宋
 疑
东阳(哀八/年)
 释例泰山南城县西东安城是也疑
     阙地四十有九
  潜(隐二/年)    许田(八年近/许之田) 邓(十/年)
卷二十六 第 13a 页 WYG0154-0272c.png
  社圃(十一/年)   向(桓十/六年)    趡(十七年/下同)
  奚      生窦(庄九/年)  长勺(十年定四/年分鲁公)
  (以殷民七族/有长勺氏)  鄑(十一/年)   洮(二十/七年)
  郿(二十/八年)    薛(三十/一年)   夷(闵二/年)
  郦(僖元/年)    升陉(二十/二年)  咸(文十/一年)
  句鼆(十五年/下同)  戾丘    巢丘(成二年/下同)
  阳桥     坏隤(十六/年)  鹿囿(十八/年)
  蒲圃(襄四年/埸名阙)  刘(十五年下同孔颖/达曰鲁城外也)
卷二十六 第 13b 页 WYG0154-0272d.png
  遇      海陉(十六/年)  旅松(十七/年)
  御(二十/二年)    阳州(三十/一年)  庚宗(昭四年/下同)
  丘莸     鼢泉(五年/下同)  塞关
  比蒲(十一年/下同)  泉丘    清丘
  昌间(二十/二年)   炊鼻(二十/六年)  且知(二十/七年)
  东野(定五/年)   棘下(八年城/内地名) 莒父(十四年/下同)
  霄      毗(哀五/年)   蚕室(八/年)
  稷曲(十一/年)   输(十五/年)   陵阪(二十/七年)
卷二十六 第 14a 页 WYG0154-0273a.png
     晋地总说
晋故曰唐唐者帝尧旧都尧始居此复迁河东平阳周
成王既灭唐以封母弟叔虞于尧之故墟曰唐侯子变
改唐为晋穆侯自晋阳徙都绛孝侯改绛为翼至武公
自曲沃徙都复谓之绛成六年景公又迁于新田盖古
并冀州地也禹贡冀州既载壶口雷首至于大岳既修
太原至于岳阳覃怀厎绩至于衡漳厥土惟白壤舜以
冀州南北阔大分卫水为并州周礼职方正北曰并州
卷二十六 第 14b 页 WYG0154-0273b.png
高辛氏子实沈及金天氏子台骀所居焉在天文实沈
之次觜参之分辰居申宫曰阴阳其封域东控齐鲁南
瞰汴滑西接秦雍北负燕代大行掎之首阳起之黄河
迤之大陆靡之扼怀卫浦绛之阻胁天下之肩兼相魏
瀛德之广折天下之脊包祁定深冀之强拊天下之背
故自晋献公以下累世主盟中夏称霸诸侯非有他也
山河之险地势便利晋无出则已出则可以横行于中
原其俗刚强多豪杰矜功名
卷二十六 第 15a 页 WYG0154-0273c.png

卷二十六 第 16a 页 WYG0154-0274a.png

卷二十六 第 17a 页 WYG0154-0274c.png
     晋地释名
(隐六/年)
 故唐国尧旧都地南有晋水叔虞子燮改为晋亦曰
 晋阳汉因置晋阳县皇朝建隆四年以为平晋军太
 平兴国四年废为平晋县熙宁三年省入太原府治
 阳曲县
曲沃(五年/下同)
 文侯封弟成师于此今绛州曲沃县在州东四十五
卷二十六 第 17b 页 WYG0154-0274d.png
 里解州闻喜县在曲沃西南亦其地云

 本曰绛穆侯自晋阳徙都于此孝侯改绛为翼后为
 曲沃武公所并自曲沃徙都复曰绛献公九年又北
 广其城方二里今绛州翼城县
(庄二十/六年)
 即翼城之西绛邑城成六年谋去故绛即此
新田(成六/年)
卷二十六 第 18a 页 WYG0154-0275a.png
 绛州绛县魏献子曰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谓此
千亩(桓二年/下同)
 释例西河介休县南地名千亩介休今属汾州
陉庭
 翼城县南
蒲城(庄二十八/年下同)
 隰州隰川县在汉晋为蒲城县

卷二十六 第 18b 页 WYG0154-0275b.png
 亦曰北屈地产马所谓屈产之乘汉晋为北屈县今
 为慈州吉乡县屈城在焉
采桑(僖八/年)
 吉乡县西南采桑津
高梁(九/年)
 平阳府临汾县西南高梁城(平阳/晋州)
(十/年)
 同州韩城县有韩原
卷二十六 第 19a 页 WYG0154-0275c.png
河外列城五(十五年/下同)
 河之南焦瑕其二城其三阙夷吾所赂秦伯者
东尽虢略
 从河西南行而东尽故虢略地今虢州是也
解梁城
 解州解县
狐厨(十六/年)
 释例平阳临汾县西北狐谷亭今绛州正平县
卷二十六 第 19b 页 WYG0154-0275d.png
令狐(二十四/年下同)
 河中府猗氏县本令狐后以猗顿易今名
桑泉
 河中府临晋县在河中之东重耳济河入桑泉盖渡
 河而东也隋置桑泉县义取此唐改为临晋
臼衰
 释例河东解县东南臼城按今解州及临晋虞乡俱
 解县地臼城在解县东南盖虞乡解县之间也
卷二十六 第 20a 页 WYG0154-0276a.png

 猗氏县有郇城在解州西南
绵上
 释例西河介休县南地名今汾州介休县有绵上山
 谓之介山上有介之推祠隋开皇十六年分介休县
 南境置绵上县属汾州今属威胜军故介休以介山
 得名而绵上乃介之推田考其田在介山之南本则
 一也
卷二十六 第 20b 页 WYG0154-0276b.png
南阳(二十/五年)
 在晋山南河北传言始启南阳即此今怀州修武县
 有南阳城
南河(二十八/年下同)
 自卫州南渡而东(详见/水门)
河阳
 孟州河阳县
清原(三十/一年)
卷二十六 第 21a 页 WYG0154-0276c.png
 解州闻喜县北
(三十/二年)
 广记辽州辽山县辽阳山古箕城春秋晋人败狄于
 箕即此杜以为在太原阳邑箕城非也岂误以阳邑
 为辽阳乎
茅津(文三年/下同)
 陜州平陆县有茅津在西南对陜城秦伯伐晋晋人
 不出遂自茅津济即此
卷二十六 第 21b 页 WYG0154-0276d.png
王官
 解州芮城县北王官谷
(五/年)
 怀州修武县
(六/年)
 释例河东汾阴县有董亭今河中府荣河县
武城(八/年)
 同州冯翊县
卷二十六 第 22a 页 WYG0154-0277a.png
北徵(十/年)
 同州澄城县汉徵县北广记云徵澄音相近
河曲(十二年/下同)
 河中府河东县南公羊传河千里而一曲禹贡导河
 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底柱自华山北
 而东行河之曲也
羁马
 此年秦伯伐晋取羁马故成十三年晋侯使吕相绝
卷二十六 第 22b 页 WYG0154-0277b.png
 秦曰剪我羁马寰宇记河曲县南十里有羁马城在
 今河中府

 僖十五年传晋侯许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东尽虢
 略南及华山内及解梁城既而不与三十年传许君
 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注谓焦瑕是其二其馀三城
 不可知也孔颖达曰以河北为内以河南为外列城
 五者自华山而东尽虢之东界其间有五城解梁城
卷二十六 第 23a 页 WYG0154-0277c.png
 则在河北非此河外五城之数也文十二年传秦师
 夜遁复侵晋入瑕十三年春晋侯使詹嘉处瑕以守
 桃林之塞桃林在河外潼关华阴使詹嘉处瑕以守
 之则瑕当在河外即上所云河外列城之焦瑕者前
 年晋欲薄秦师于河而秦师夜遁复入瑕则是既遁
 而入其河外之邑也杜预以河外之焦瑕及詹嘉之
 瑕为二且以为在猗氏东北猗氏在河北非河之外
 失之矣
卷二十六 第 23b 页 WYG0154-0277d.png
魏人在东(十三年/下同)
 陜州芮城县亦魏国于秦为东
桃林塞
 自陜州之湖城灵宝至华州之华阴皆古桃林塞
阴地
 晋之河南山北自商州上雒县以东至河南府伊阳县
 此是通秦晋要道
邢丘(六/年)
卷二十六 第 24a 页 WYG0154-0278a.png
 汉平皋城应劭曰其地属晋号邢丘以在河之皋地
 势平夷故曰平皋故城在怀州河内县西
董泽(十二/年)
 释例闻喜县北有董池波今解州闻喜县水经注东
 西四里南北三里
曲梁(十五年/下同)
 汉晋为曲梁县属广平今洺州永年县

卷二十六 第 24b 页 WYG0154-0278b.png
 释例河东闻喜县西有稷山今绛州稷山县是也本
 二汉闻喜县地至晋尚属河东后周置曰绛州隋徙
 绛治正平而稷山遂为绛属邑盖晋闻喜县地所分
 置也
野王(十七年/下同)
 汉晋为野王县属河内郡今怀州河内县

 士会邑今濮州范县
卷二十六 第 25a 页 WYG0154-0278c.png
(成二/年)
 猗氏县地在解州西南今解盐池是也故传曰沃饶
 而近盬说文云河东盐池袤五十一里广六里周回
 百一十四里
瓠丘(襄元/年)
 释例河东东垣县东南壶丘亭今绛州垣曲县
鸡泽(三/年)
 释例在广平曲梁县西南今洺州所治永年县即古
卷二十六 第 25b 页 WYG0154-0278d.png
 曲梁也或谓今洺州鸡泽县为古鸡泽然参之舆图
 古鸡泽既在今洺州西南而今鸡泽县乃在洺州东
 北鸡泽县非古鸡泽明矣盖鸡泽县本汉曲梁县隋
 初置意其槩以曲梁之境为皆古鸡泽不复考本在
 曲梁西南第于东北创邑而用斯名耳谓今鸡泽为
 古鸡泽非也
著雍(十/年)
 传曰晋侯还及此而疾则著雍在河之南
卷二十六 第 26a 页 WYG0154-0279a.png
(十一/年)
 释例河东北关今黄河东北
长子(十八年/下同)
 潞州长子县
纯留
 潞州屯留县
梗阳
 释例太原晋阳县南阳城今太原府清源县
卷二十六 第 26b 页 WYG0154-0279b.png
(二十/一年)
 太原府祁县
雍榆(二十三/年下同)
 释例汲郡朝歌县东雍榆城今卫州汲县
朝歌
 汲州故朝歌也
孟门
 晋隘道
卷二十六 第 27a 页 WYG0154-0279c.png
荧庭
 绛州翼城县东南八十五里有古荧庭城传齐侯伐
 晋取朝歌分为二队入孟门登大行张武军于荧庭
 杜注张武军谓筑垒壁水经注紫谷水东出白马川
 西经荧庭城南而西出紫谷与乾河合按此城与紫
 谷相当是古荧庭
东阳
 晋之山东今卫州洺州以北
卷二十六 第 27b 页 WYG0154-0279d.png
(二十/六年)
 孟州济原县南故有亭
木门(二十/七年)
 寰宇记沧州清池县西北四十六里古木门城即鱄
 奔晋托于木门之地舆地志云中有大树因名木门
(三十/年)
 信德府任县(信德/邢州)
铜鞮(成九/年)
卷二十六 第 28a 页 WYG0154-0280a.png
 羊舌赤邑今威胜军铜鞮县
中都(昭二/年)
 释例西河介休县东南中都城今汾州介休县东南
(五/年)
 释例平阳县故杨国今平阳府洪洞县
虒祁(八/年)
 释例平阳绛邑县西南汾水上今绛州翼城县西南
戏阳(九/年)
卷二十六 第 28b 页 WYG0154-0280b.png
 大名府内黄县北戏阳城
棘津(十七/年)
 水经河水径东燕县故城北则有济水自北来注之
 注云亦谓之济津故南津也僖公二十八年晋师伐
 曹还自南河即此济也河水于是又有棘津之名晋
 伐陆浑亦于此渡燕县今胙城县则棘津与南河盖
 相近而异名也
乾侯(二十八/年下同)
卷二十六 第 29a 页 WYG0154-0280c.png
 大名府成安县

 太原府邬县
涂水
 太原府榆次县

 太原府盂县
平阳
卷二十六 第 29b 页 WYG0154-0280d.png
 尧时为帝都曰平阳晋以为赵朝食邑今平阳府治
 临汾县
大陆(定元/年)
 信德府钜鹿县大陆津
邯郸(十三/年)
 磁州邯郸县
上雒(哀四年/下同)
 商州治上雒县京相璠曰楚通上雒阨道也
卷二十六 第 30a 页 WYG0154-0281a.png
苍野
 上雒县西
少习
 商州商洛县东有少习秦谓之武关

 庆源府临城县(庆源/赵州)

 真定府栾城县
卷二十六 第 30b 页 WYG0154-0281b.png

 汉因之为鄗邑光武更名高邑县今属庆源府
逆畤
 中山府北平县汉为曲逆(中山/定州)
壶口
 潞州潞城县有壶口故关
柏人
 汉以为柏人县高帝过赵欲宿心动问县名曰柏人
卷二十六 第 31a 页 WYG0154-0281c.png
 上曰柏人者迫于人也去弗宿唐天宝元年改曰尧
 山今属信德府
冠氏(十五/年)
 大名府冠氏县
(十六/年)
 卫州
     地名疑者一
中牟(定九/年)
卷二十六 第 31b 页 WYG0154-0281d.png
 晋车在中牟释例荥阳中牟县回远疑非也按中牟
 在河南计非晋境所及至三家分晋中牟属魏而赵
 世家曰献侯即位治中牟则河南之中牟非赵所得
 都明矣杜之疑于义为当臣瓒云中牟当在漯水之
 上
     阙地四十有三
  随(隐五/年)    鄂(六/年)    条(桓二/年)
  汾隰(三/年)    聚(庄二十/五年)  东关(二十/八年)
卷二十六 第 32a 页 WYG0154-0282a.png
  阴(僖十/五年)    受铎(十六年/下同) 昆都
  庐柳(二十四/年下同)  屏     楼
  被庐(二十/七年)   郊(文三/年)   夷(六年/下同)
  郫      菫阴(七/年)   诸浮(十三/年)
  黄父(十七/年)   向阴(宣七/年)  辅氏(十五年/下同)
  雒      瓜衍之县  断道(十七/年)
  赤棘(成元/年)   河(十三年/下同)  箕郜
  苕丘(十七/年)   虚(十七/年)   长樗(襄三/年)
卷二十六 第 32b 页 WYG0154-0282b.png
  著(二十/一年)    鄐(二十/六年)   魏榆(昭八/年)
  平陵(二十八/年下同)  马首    适历(三十/一年)
  平中(定三/年)   五氏(九/年)   百泉(十四/年)
  棘蒲(哀元/年)   阴人(四/年)   英丘(二十/三年)
  邢(襄二十/一年)
 
 
 春秋分记卷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