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五
卷四十五 第 1a 页 WYG0732-060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授时通考卷四十五
 劝课
  官司
诗豳风田畯至喜
 传田畯田大夫也疏畯农夫也农夫田官也今之啬
 夫是也此官选俊人主田谓之田畯典农之大夫谓
 之农夫以王者尤重农事知其爵为大夫也
卷四十五 第 1b 页 WYG0732-0602b.png
又周颂嗟嗟臣工敬尔在公王釐尔成来咨来茹嗟嗟
保介维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畬
 集注此戒农官之诗保介农官之副也
又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
十千维耦
 疏率是主田之吏农夫使民耕田而种百谷农夫主
 田之吏也集注亦戒农官之词盖成王始置田官而
 尝戒命之也
卷四十五 第 2a 页 WYG0732-0602c.png
周礼天官甸师下士二人掌帅其属而耕耨王藉以时
入之以共齍盛
 注郊外曰甸师长也其属府史胥徒也
又地官大司徒卿一人大司徒之职辨十有二壤之物
而知其种以教稼穑树艺
又载师上士二人中士四人掌任土之法凡田不耕者
出屋粟
 注空田者罚以三家之税粟以共吉凶二服及丧器
卷四十五 第 2b 页 WYG0732-0602d.png
 也疏夫三为屋罚以三夫之税粟云吉凶二服及丧
 器是民自共用不可出官物故集此罚物为之
又闾师中士二人任农以耕事凡庶民不耕者祭无盛
 注盛黍稷也
又遂人中大夫二人以土宜教氓稼穑以兴锄利氓以
时器劝氓以彊予任氓
 注时器铸作耒耜钱镈之属彊予谓民有馀力复予
 之田
卷四十五 第 3a 页 WYG0732-0603a.png
又遂师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
三十有二人各掌其遂之政令戒禁巡其稼穑而移用
其民以救其时事
 注移用其民使转相助救时急事也四时耕耨敛艾
 芟地之宜早晚不同而有天期地泽风雨之急
又遂大夫每遂中大夫一人各掌其遂之政令以岁时
稽其夫家之众寡六畜田野辨其可任者与其可施舍
者以教稼穑以稽功事令为邑者岁终则会政致事正
卷四十五 第 3b 页 WYG0732-0603b.png
岁简稼器脩稼政三岁大比则率其吏而兴氓明其有
功者属其地治者凡为邑者以四达戒其功事而诛赏
废兴之
 注功事九职之事所以为功业简犹阅也兴氓举民
 贤者能者如六乡之为兴犹举也
又县正每县下大夫一人各掌其县之政令徵比以颁
田里以分职事趋其稼事而赏罚之
又酂长每酂中士一人各掌其酂之政令以时校登其
卷四十五 第 4a 页 WYG0732-0603c.png
夫家比其众寡若岁时简器与有司数之凡岁时之戒
令皆听之趋其耕耨稽其女功
 注简器简稼器也有司遂大夫
又里宰每里下士一人掌比其邑之多寡以岁时合耦
于锄以治稼穑趋其耕耨行其秩叙
 疏锄助也谓合两两相佐助于里宰处云以治稼穑
 者谓治理其民使为春耕秋穑
又草人下士四人掌土化之法
卷四十五 第 4b 页 WYG0732-0603d.png
又稻人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掌稼下地
又土训中士二人下士四人掌道地图以诏地事道地

又廪人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
人掌九谷之数
又仓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掌粟入之藏
又司稼下士八人巡野观稼以年之上下出敛法
 疏观稼谓秋熟时观稼善恶
卷四十五 第 5a 页 WYG0732-0604a.png
礼记月令命有司发仓廪赐贫穷振乏绝命司空循行
国邑周视原野修利堤防道达沟渎开通道路母有障

 注沟渎与道路皆不得不通所以除水潦便民事也
又命野虞出行田原为天子劳农劝民母或失时命司
徒循行县鄙命农勉作毋休于都驱兽无害五谷毋大
田猎
又令告民出五种命农计耦耕事
卷四十五 第 5b 页 WYG0732-0604b.png
 集说令典农之官告民出其所藏五谷之种计度耦
 耕之事耦二人相偶也
谷梁传私田稼不善则非吏
 注非责也吏田畯也言吏急民使不得营私田
左传九扈为九农正
 注扈有九种春扈鳻鶞夏扈窃玄秋扈窃蓝冬扈窃
 黄棘扈窃丹行扈唶唶宵扈啧啧桑扈窃脂老扈鴳
 鴳以九扈为九农之号各随其宜以教民事疏春扈
卷四十五 第 6a 页 WYG0732-0604c.png
 鳻鶞相五土之宜趣民耕种夏扈窃玄趣民耘苗秋
 扈窃蓝趣民收敛冬扈窃黄趣民盖藏棘扈窃丹为
 果驱鸟行扈唶唶昼为民驱鸟宵扈啧啧夜为农驱
 兽桑扈窃脂为蚕驱雀老扈鴳鴳趣民收麦令不得
 晏起谓以扈为官还令依此诸扈而动作也
管子立政水虽过度无害于五谷岁虽凶旱有所秎穫
司空之事也相高下视肥硗观地宜明诏期前后农夫
以时均修焉使五谷桑麻皆安其处由田之事也行乡
卷四十五 第 6b 页 WYG0732-0604d.png
里视宫室观树艺简六畜以时均修焉劝勉百姓使力
作无偷怀乐家室重去乡里乡师之事也
韩诗外传召伯出就蒸庶于阡陌陇亩之间而听断焉
庐于树下百姓大悦耕桑者倍力以劝于是岁大稔民
给家足
前汉书惠帝纪四年春正月举民孝弟力田者复其身
又高后纪元年二月初置孝弟力田二千石者一人
 注特置孝弟力田官而尊其秩欲以劝厉天下令各
卷四十五 第 7a 页 WYG0732-0605a.png
 敦行本务
又文帝纪十二年置三老孝弟力田常员
又武帝纪元狩三年遣谒者劝种宿麦举吏民能假贷
贫民者以名闻
又平帝纪元始四年置大司农部丞十三人人部一州
劝农桑
又百官公卿表治粟内史秦官景帝后元年更名大农
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农騪粟都尉军官不常置
卷四十五 第 7b 页 WYG0732-0605b.png
农都尉武帝初置
又食货志春令民毕出在壄冬则毕入于邑春将出民
里胥平旦坐于右塾邻长坐于左塾毕出然后归夕亦
如之
 注里胥如今里吏也门侧之堂曰塾坐于门侧者督
 促劝之知其早晏防怠惰也
又武帝末赵过为騪粟都尉能为代田一亩三圳岁代
处故曰代田过使教田太常三辅大农置工巧奴与从
卷四十五 第 8a 页 WYG0732-0606a.png
事为作田器二千石遣令长三老力田及里父老善田
者受田器学耕种养苗状民或苦少牛无以趋泽故平
都令光教过以人挽犁过奏光以为丞教民相与庸挽
犁率多人者田日三十亩少者十三亩以故田多垦辟
过试以离宫卒田其宫壖地课得谷皆多其旁田亩一
斛以上令命家田三辅公田又教边郡及居延城是后
边城河东弘农三辅太常民皆便代田用力少而得谷

卷四十五 第 8b 页 WYG0732-0606b.png
又水衡少府太仆大农各置农官
又艺文志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
以足衣食
 注汜胜之成帝时为议郎使教田三辅有好田者师
 之徙为御史
又何武传武为刺史行部入传舍出记问垦田顷亩五
谷美恶已乃见二千石以为常
又黄霸传霸为颍川太守务耕桑种树畜养米盐靡密
卷四十五 第 9a 页 WYG0732-0606c.png
初若烦碎霸精力能推行之
又龚遂传遂为渤海太守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
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令口种一树榆百本䪥五
十本葱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鸡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
剑买牛卖刀买犊春夏不得不趋田亩秋冬课收敛益
畜果实菱芡劳来循行郡中皆有畜积吏民皆富实
又召信臣传信臣为南阳太守好为民兴利务在富之
躬劝耕农出入阡陌止舍离乡亭稀有安居时行视郡
卷四十五 第 9b 页 WYG0732-0606d.png
中水泉开通沟渎起水门提阏凡数十处以广溉灌岁
岁增加多至三万顷民得其利畜积有馀
后汉书和帝纪永元十六年遣三府掾分行四州贫民
无以耕者为雇犁牛直
又礼仪志立春之日夜漏未尽五刻郡国县道官下至
斗食令史皆服青帻立春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
兆民正月令曰郡国守相劝民始耕
又百官志凡郡国以春行所主县劝民农桑救乏绝
卷四十五 第 10a 页 WYG0732-0607a.png
又边郡置农都尉主屯田殖谷
又卓茂传茂迁密令天下大蝗独不入密县界督邮言
之太守不信自出案行见乃服焉是时王莽秉政置大
司农六部丞劝课农桑迁茂为京部丞密人老少皆流
涕随送
又鲁恭传恭拜中牟令郡国螟伤稼不入中牟河南尹
袁安闻之使仁恕掾肥亲往廉之曰虫不犯境此一异
也永初元年代鲔为司徒
卷四十五 第 10b 页 WYG0732-0607b.png
又刘宽传延熹八年徵拜尚书令迁南阳太守典历三
郡每行县止息亭传见父老慰以农里之言
又杜诗传诗拜成皋令再迁为沛郡都尉转汝南都尉
七年迁南阳太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
时人方于召信臣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又张堪传堪拜渔阳太守开稻田八千馀顷劝民耕种
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
不可支
卷四十五 第 11a 页 WYG0732-0607c.png
又秦彭传建初元年迁山阳太守兴起稻田数十顷每
于农月亲度顷亩分别肥脊差为三品各立文簿藏之
乡县于是奸吏跼蹐无所容诈
三国魏志武帝纪建安元年募民屯田许下州郡例置
田官所在积谷
又国渊传太祖欲广置屯田使渊典其事渊屡陈益相
土处民计民置吏明劝课之法五年中仓廪丰实竞劝
乐业
卷四十五 第 11b 页 WYG0732-0607d.png
又梁习传建安十八年习表置屯田都尉领客六百夫
于道次耕种菽粟
又任峻传太祖以峻为典农中郎将数年中所在积粟
仓廪皆满
又苏则传则为金城太守亲自教民耕种岁大丰收
又杜畿传畿拜河东太守课民畜㹀牛草马下逮鸡豚
犬豕皆有章程百姓劝农家家丰实
又仓慈传太祖开募屯田于淮南以慈为绥集都尉迁
卷四十五 第 12a 页 WYG0732-0608a.png
燉煌太守抑挫权右抚恤孤贫甚得其理大族田地有
馀而小民无立锥之土慈皆随口割赋稍稍使复其本
又王昶传昶为洛阳典农时都畿树木成林昶斫开荒
莱勤劝百姓垦田特多
晋书职官志郡国及县农月皆随所领户多少为差散
吏为劝农又县五百以上皆置乡三千以上置二乡五
千以上置三乡万以上置四乡乡置啬夫一人
文献通考典农中郎将典农都尉典农校尉并曹公置
卷四十五 第 12b 页 WYG0732-0608b.png
晋太始一年罢农官为郡县后复有之
晋书食货志武帝泰始五年敕戒郡国计吏诸郡国守
相令长务尽地力禁游食商贩
又泰始八年司徒石苞奏州郡农桑宜增掾属令吏有
所循行帝从之苞既明于劝课百姓安之
文献通考晋元帝课督农功二千石长吏以入谷多少
为殿最其非宿卫要任皆宜赴农使军各自佃作即以
为廪
卷四十五 第 13a 页 WYG0732-0608c.png
晋书王宏传宏为汲郡太守抚百姓如家耕桑树艺屋
宇阡陌莫不躬教示曲尽事宜
文献通考梁司农卿位视散骑常侍主农功仓廪陈因
之后因有司农上士一人掌三农九谷稼穑之政令属
大司徒
又劝农谒者梁武帝天监九年置属司农
魏书文成帝纪元年遣尚书伏真等三十人巡行州郡
观察垦殖田亩
卷四十五 第 13b 页 WYG0732-0608d.png
文献通考魏太武帝令有司课畿内之人各列家别口
数所种顷亩明立簿目所种于地首标姓名以辨播殖
之功
魏书食货志天兴初制定畿内田四方置八部帅以监
之劝课农耕量校收入以为殿最
隋书公孙景茂传景茂为道州刺史好单骑巡人家阅
视百姓产业有修理者于都会时乃褒扬称述如有过
恶随即训导而不彰也繇是人行义让有无均通男子
卷四十五 第 14a 页 WYG0732-0609a.png
相助耕耘妇子相从纺绩大村或数百户如一家之务
又食货志河清三年定令每岁春月各依乡土早晚课
入农桑自春及秋男二十五以上皆布田亩蚕桑之月
妇女十五以上皆营蚕桑孟冬刺史听审邦教之优劣
定殿最之科品人有人力无牛或有牛无力者须令相
便皆得纳种使地无遗利人无游手焉
文献通考唐龙朔二年改司农为司稼咸亨初复旧卿
一人少卿一人掌东耕供进耒耜及邦国仓储之事领
卷四十五 第 14b 页 WYG0732-0609b.png
上林太仓钩盾导官四署
唐书百官志凡十道巡按以判官二人为佐务繁则有
支使其三察农桑不勤
又诸屯监一人从七品下丞一人从八品下掌营种屯
田句会功课及畜产帐簿以水旱蝝蝗定课屯主劝率
营农督敛地课
又节度使兼支度营田招讨经略使则有副使判官各
一人支度使复有遣运判官巡官各一人岁以八月考
卷四十五 第 15a 页 WYG0732-0609c.png
其治否观察使以丰稔为上考
又田曹司田参军事掌园宅口分永业及荫田
又上州司田参军事一人从七品下中州司田参军事
一人正八品下下州司田参军事一人从八品下五千
人以上有副使一人万人以上有营田副使一人
又县令掌导风化凡民田将授县令给之
文献通考唐开元十有二年夏四月令兵部员外郎兼
侍御史宇文融兼充劝农使巡按人邑安抚户口所在
卷四十五 第 15b 页 WYG0732-0609d.png
与官僚及百姓商量处分赋役差科于人非便者并量
事处分续状奏闻务令安辑勿使繁劳
又上元二年诸州各置司田参军一人主农事每县各
置田正二人于当县拣明娴田种者充务令劝课
又宝应元年诏建巳月诸州刺史县令及司田参军令
设法劝课令其耕种不得失时贫不能济户仍方员处
置量事借贷务令存立岁终巡案量其功效
唐书食货志唐开府军以捍冲要因隙地置营田天下
卷四十五 第 16a 页 WYG0732-0610a.png
屯总九百九十二司农寺每屯三顷州镇诸军每屯五
十顷水陆腴瘠播殖地宜与其功庸烦省收率之多少
皆决于尚书省苑内屯以善农者为屯官屯副御史巡
行莅轮上地五十亩瘠地二十亩稻田八十亩则给牛
一诸屯以地良薄与岁之丰凶为三等与民田岁穫多
少以中熟为率有营则以兵若夫千人助收𨽻司农者
岁三月卿少卿循行治不法者凡屯田收多者褒进之
岁以仲春籍来岁顷亩州府军镇之远近上兵部度便
卷四十五 第 16b 页 WYG0732-0610b.png
宜遣之开元二十五年诏屯官叙功以岁丰凶为上下
镇戍地可耕者人给十亩以供粮方春屯官巡行谪作
不时者
文献通考唐令诸户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四家为邻
三家为保每里设正一人掌按比户口课殖农桑
又唐考功之法有二十七最二十曰耕耨以时收穫成
课为屯官之最
唐书裴行俭传子倩历信州刺史劝民垦田二万亩以
卷四十五 第 17a 页 WYG0732-0610c.png
治行赐紫金服
又田仁会传永徽中为平州刺史岁旱自暴以祈而雨
大至谷遂登人歌曰父母育我兮田使君挺精诚兮上
天闻中田致雨兮山出云仓廪实兮礼义申愿君常在
兮不患贫
又李惠登传惠登拜刺史政清静居二十年田亩辟户
口日增人歌舞之节度使于岫状其绩诏加御史大夫
升隋为上州
卷四十五 第 17b 页 WYG0732-0610d.png
又何易于传易于为益昌令县距州四十里刺史崔朴
常乘春与宾属泛舟出益昌旁民挽牵易于身引舟朴
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耕且蚕惟令不事可任其劳
朴愧与宾客疾遣去
五代史杂传张全义为河南尹披荆棘劝耕殖躬载酒
食劳民畎亩之间
文献通考宋太祖开基分命朝臣出守列郡号权知军
州事军谓兵州谓民政焉其后文武官参为知州军事
卷四十五 第 18a 页 WYG0732-0611a.png
二品以上及带中书枢密院宣徽使职事称判太守掌
总理郡政宣布条教岁时劝课农桑旌别孝弟
又建隆元年应天下诸县除赤畿外有望𦂳上中下掌
总治民政劝课农桑
宋史太宗纪淳化五年九月遣使分行宋亳陈颍泗寿
邓蔡等州按行民田被水及种莳不及者并蠲其租
文献通考至道元年六月诏州县官吏劝民垦田之数
悉书于印纸以俟旌赏二年以陈靖为劝农使按行陈
卷四十五 第 18b 页 WYG0732-0611b.png
许蔡颍襄邓唐汝等州劝民垦田以大理寺皇甫选光
禄寺丞何亮副之
宋史真宗纪天禧四年九月分遣近臣张知白晁迥乐
黄目等各举常参官诸路转运及劝农使
文献通考真宗置诸路提点刑狱公事以朝臣充始命
屯田李拱为之副以武臣閤门祗候以上充天禧四年
加劝农使俄改提点刑狱劝农使又以武臣为副使天
圣嘉祐中罢熙宁十年复置劝课农桑
卷四十五 第 19a 页 WYG0732-0611c.png
又熙宁二年分遣诸路常平官使专领农田水利事应
吏民能知土地种植之法陂塘圩垾堤堰沟洫之利害
者皆得自言行之有效随大小酬赏
宋史徽宗纪政和元年夏四月立守令劝农黜陟法二
年夏四月诏县令以十二事劝农于境内躬行阡陌程
督勤惰
 注一曰敦本业二曰兴地力三曰戒游手四曰谨时
 候五曰戒苟简六曰厚蓄积七曰备水旱八曰戒牵
卷四十五 第 19b 页 WYG0732-0611d.png
 牛九曰置农器十曰广栽植十一曰恤苗户十二曰
 无妄讼
文献通考宋南渡之后绍兴十五年闰十一月司农簿
宋朴请令守令以岁仲春出郊劳农遂为故事
宋史食货志太平兴国中两京诸路许民共推拣土地
之宜明树艺之法者一人县补为农师令相视田亩肥
瘠及五种所宜
文献通考宋制委户部长贰左曹分按法曰农田掌农
卷四十五 第 20a 页 WYG0732-0612a.png
田及田讼务限奏丰稔验水旱虫蝗劝课农桑请佃地
土令佐任满赏罚缴奏诸州雨雪捡按灾伤逃绝人户
又初朝议置劝农之名然无职局天禧四年始诏诸路
提点刑狱朝臣为劝农使使臣为副使所至取民籍视
其差等不如式者惩革之劝恤农民以时耕垦招集逃
散捡括稻税凡农田事悉领焉
金史章宗纪泰和三年六月遣官行视中都田禾水泽
分数八年夏四月诏谕有司以苗稼方兴宜速遣官分
卷四十五 第 20b 页 WYG0732-0612b.png
道巡行农事以备虫蝻
又宣宗纪兴定四年秋七月诏参知政事李复亨为宣
慰使御史中丞完颜伯嘉副之循行郡县劝农
元史世祖纪至元六年八月诏诸路劝课农桑命中书
省采农桑事列为条目仍令提刑按察司与州县官相
风土之所宜讲究可否别颁行之
又至元七年二月立司农司以参知政事张文谦为卿
设四道巡行劝农司闰十一月申明劝课农桑赏罚之
卷四十五 第 21a 页 WYG0732-0612c.png
法十二月改司农司为大司农司添设巡行劝农使副
各四员以御史中丞孛罗兼大司农卿
又张文谦传文谦邢州沙河人至元七年拜大司农卿
奏立诸道劝农司巡行劝课
又董文用传至元八年立司农司授山东东西道巡行
劝农使文用巡行劝励无间幽僻入登州境见其垦开
有方以郡守移刺某为能作诗表异之于是列郡咸劝
地利毕兴五年之间政绩为天下劝农使之最
卷四十五 第 21b 页 WYG0732-0612d.png
明史职官志户部尚书以树艺课农官以蠲减赈贷均
籴捕蝗之令悯灾荒
又方克勤授济宁知府时始诏民垦荒阅三岁乃税吏
徵率不俟期民谓诏旨不信辄弃去田复荒克勤与民
约税如期区田为九等以差等徵发吏不得为奸野以
日辟视事三年一郡饶足
又陈幼学授确山知县垦莱田八百馀顷调繁中牟县
南荒地多茂草根深难垦令民投牒者必入草十斤未
卷四十五 第 22a 页 WYG0732-0613a.png
几草尽得沃田数百顷悉以畀民有大泽积水占膏腴
地二十馀里幼学疏为河者五十七为渠者百三十九
俱引入小清河民大获利迁湖州知府霪雨连月禾尽
死幼学大举荒政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
 
 
 
 
卷四十五 第 22b 页 WYG0732-0613b.png
 
 
 
 
 
 
 
钦定授时通考卷四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