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1a 页 WYG0800-0487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制数理精蕴下编卷三十四
  末部四
   借根方比例(线类/)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2a 页 WYG0800-0488a.png
  线类
设如有一竹竿长一丈欲分为大小两分大分比小
 分多四尺问大小分各几何
      法借一根为小分则大分即为一根多
      四尺两数相加得二根多四尺与一丈
      相等二根既多四尺乃减去所多四尺
      馀二根又于一丈内亦减去四尺馀六
      尺是为二根与六尺相等二根既与六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2b 页 WYG0800-0488b.png WYG0800-0488c.png
      尺相等则一根必与三尺相等前既借
      一根为小分则三尺即小分再加四尺
      得七尺即大分也(此减法也于一丈内/减去大分所多之四)
      (尺馀六尺折半得三尺即小分之数此/法甚易盖因借根比例之首先设此以)
      (明其理使人由/浅以入深也)
设如有银三百四十三两分给众匠其为首一人所
 得之银与众匠人数相等众匠每人得银六两问
 共人数几何
      法借一根为为首一人所得之银数亦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2b 页 WYG0800-0488b.png WYG0800-0488c.png
      即为众匠之人数以众匠之人数一根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3a 页 WYG0800-0489a.png
      与六两相乘得六根为众匠之银数相
      加得七根与三百四十三两相等七根
      既与三百四十三两相等则一根必与
      四十九两相等即为首一人所得之银
      数亦即众匠之人数以四十九人与六
      两相乘得二百九十四两即众匠所得
      共银数再加为首一人所得银数四十
      九两得三百四十三两以合原数也(此/归)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3b 页 WYG0800-0489b.png WYG0800-0489c.png
      (除法也以每匠得银六两加一两得七/两以除共银三百四十三两即得四十)
      (九两为为首一人所得银数亦即众匠/之人数盖为首一人之银既与众匠人)
      (数等若以为首一人之银分给众匠每/人必多得一两故于每人之银数外加)
      (一两以除共/银即得也)
设如有绳二条不言丈数但知其长短之比例同于
 九与五其相差之较与短绳除长绳所得之数相
 等问二绳各长若干
      法借九根为长绳之数五根为短绳之
      数两数相减馀四根以五根除九根得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3b 页 WYG0800-0489b.png WYG0800-0489c.png
      一八即一丈八尺是为四根与一丈八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4a 页 WYG0800-0490a.png
      尺相等四根既与一丈八尺相等则一
      根必与四尺五寸相等九因之得四丈
      零五寸即长绳数五因之得二丈二尺
      五寸即短绳数以二丈二尺五寸与四
      丈零五寸相减馀一丈八尺以二丈二
      尺五寸除四丈零五寸亦得一丈八尺
      也(此归/除法)
设如甲乙丙三人有银不言数但知甲乙共银九十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4b 页 WYG0800-0490b.png WYG0800-0490c.png
 两乙丙共银四十五两甲丙共银七十三两问三
 人各银几何
      法借一根为三人之总银数以甲乙共
      银九十两计之则丙为一根少九十两
      以乙丙共银四十五两计之则甲为一
      根少四十五两以甲丙共银七十三两
      计之则乙为一根少七十三两三数相
      加得三根少二百零八两而与所借之
      一根相等三根少二百零八两与一根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4b 页 WYG0800-0490b.png WYG0800-0490c.png
      各加二百零八两得三根与一根多二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5a 页 WYG0800-0491a.png
      百零八两相等(三根少二百零八两内/加二百零八两则补足)
      (三根整数一根上再加二百零八/两则为一根多二百零八两矣)三根
      与一根再各减一根则馀二根与二百
      零八两相等二根既与二百零八两相
      等则一根必与一百零四两相等即三
      人之总银数总银一百零四两内减甲
      乙共银九十两馀一十四两为丙银数
      减乙丙共银四十五两馀五十九两为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5b 页 WYG0800-0491b.png WYG0800-0491c.png
      甲银数减甲丙共银七十三两馀三十
      一两为乙银数也(此加减法也如以三/数相加得二百零八)
      (两折半得一百零四两即总银数总银/数内减甲乙共银数馀为丙银数总银)
      (数内减甲丙共银数馀为乙银数总银/数内减乙丙共银数馀为甲银数也)
设如甲乙丙三人有银不言数但知甲乙共银数比
 丙银多六十八两乙丙共银数比甲银多一百两
 丙甲共银数比乙银多一百二十四两问三人各
 银几何
      法借二根为三人之总银数以甲乙共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5b 页 WYG0800-0491b.png WYG0800-0491c.png
      银数比丙银多六十八两计之则甲乙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6a 页 WYG0800-0492a.png
      共银为一根多三十四两丙银为一根
      少三十四两(二根既为三人之总银数/平分之则甲乙应得一根)
      (丙应得一根甲乙共银比丙所多六十/八两平分之则甲乙应得三十四两丙)
      (应得三十四两甲乙所得为多丙所得/为少故甲乙为一根多三十四两丙为)
      (一根少三十四两共相/差为六十八两下仿此)以乙丙共银数
      比甲银多一百两计之则乙丙共银为
      一根多五十两甲银为一根少五十两
      以丙甲共银数比乙银多一百二十四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6b 页 WYG0800-0492b.png WYG0800-0492c.png
      两计之则丙甲共银为一根多六十二
      两乙银为一根少六十二两乃以丙银
      一根少三十四两甲银一根少五十两
      乙银一根少六十二两三数相加得三
      根少一百四十六两而与所借之二根
      相等三根少一百四十六两与二根各
      加一百四十六两得三根与二根多一
      百四十六两相等三根与二根再各减
      二根则馀一根与一百四十六两相等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6b 页 WYG0800-0492b.png WYG0800-0492c.png
      一根既与一百四十六两相等则二根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7a 页 WYG0800-0493a.png
      必与二百九十二两相等即三人之总
      银数前既以丙银为一根少三十四两
      乃于一百四十六两内减三十四两馀
      一百一十二两即丙银数甲为一根少
      五十两乃于一百四十六两内减五十
      两馀九十六两即甲银数乙为一根少
      六十二两乃于一百四十六两内减六
      十二两馀八十四两即乙银数也(此加/减法)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7b 页 WYG0800-0493b.png WYG0800-0493c.png
      (也如以甲乙比丙所多之六十八两与/乙丙比甲所多之一百两相加得一百)
      (六十八两折半得八十四两即乙银数/又以乙丙比甲所多之一百两与甲丙)
      (比乙所多之一百二十四两相加得二/百二十四两折半得一百一十二两即)
      (丙银数再以乙丙数相加得一百九十/六两内减去乙丙比甲所多之一百两)
      (馀九十六两/即甲银数也)
设如有银分赏众人不言银数亦不言人数但知第
 一人得银一两又得馀银之十分之一第二人得
 银二两又得馀银之十分之一第三人得银三两
 又得馀银之十分之一以下分赏之数皆准此例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7b 页 WYG0800-0493b.png WYG0800-0493c.png
 所得之银皆相等问人数及银数各几何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8a 页 WYG0800-0494a.png
      法借一根为第一人所得馀银之数
      则一两多一根为第一人所得总银数
      又第一人得馀银十分之一则馀银必为
      十根减去一根仍馀九根再于九根内
      减去第二人所得之二两为九根少二
      两以九根少二两取其十分之一得十
      分根之九少二钱与第二人之二两相
      加得二两(作二/十钱)多十分根之九少二钱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8b 页 WYG0800-0494b.png WYG0800-0494c.png
      为与第一人所得之一两(作一/十钱)多一根
      相等一两多一根与二两多十分根之
      九少二钱各加二钱得一两二钱多一
      根与二两多十分根之九相等多一根
      与多十分根之九各减十分根之九馀
      一两二钱多十分根之一与二两相等
      一两二钱与二两又各减一两二钱则
      馀十分根之一与八钱相等十分根之
      一既与八钱相等则一根必与八两相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8b 页 WYG0800-0494b.png WYG0800-0494c.png
      等即第一人所得馀银之数乃以十因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9a 页 WYG0800-0495a.png
      之得八十两又加第一人所得之一两
      共八十一两即原共银数第一人得一
      两又加馀银八十两之十分之一八两
      共为九两第二人得二两又加馀银七
      十两之十分之一七两亦共为九两第
      三人得三两又加馀银六十两之十分
      之一六两亦共为九两第四人得银四
      两又加馀银五十两之十分之一五两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9b 页 WYG0800-0495b.png WYG0800-0495c.png
      亦共为九两第五人得银五两又加馀
      银四十两之十分之一四两亦共为九
      两第六人得银六两又加馀银三十两
      之十分之一三两亦共为九两第七人
      得银七两又加馀银二十两之十分之
      一二两亦共为九两第八人得银八两
      又加馀银十两之十分之一一两亦共
      为九两第九人得银九两银尽无馀是
      共九人每人得银九两皆相等也(此加/减法)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9b 页 WYG0800-0495b.png WYG0800-0495c.png
      (也以分母十与分子一相减馀九即人/数以人数九自乘得八十一即总银数)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10a 页 WYG0800-0496a.png
      (也盖惟人数与每人所得银数相等者每/人递加一两又各加馀银十分之一所得)
      (始能相等故以人数/自乘即得银数也)
设如有人行路共二千八百里步行则日行七十里
 坐船则日行九十里乘马则日行一百里但知步
 行之日数倍于坐船坐船之日数倍于乘马问步
 行及坐船乘马之日数各若干
      法借一根为乘马之日数则坐船之日
      数为二根步行之日数为四根以一根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10b 页 WYG0800-0496b.png WYG0800-0496c.png
      与一百里相乘得一百根为乘马所行
      之里数以二根与九十里相乘得一百
      八十根为坐船所行之里数以四根与
      七十里相乘得二百八十根为步行所
      行之里数三数相加得五百六十根是
      为五百六十根与二千八百里相等五
      百六十根既与二千八百里相等则一
      百根必与五百里相等前既以一百根
      为乘马所行之里数则与一百根相等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10b 页 WYG0800-0496b.png WYG0800-0496c.png
      之五百里即乘马所行之里数以乘马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11a 页 WYG0800-0497a.png
      每日行一百里除之得五日与一根相
      等即乘马所行之日数倍之得十日即
      坐船所行之日数以坐船每日行九十
      里乘之得九百里为坐船所行之里数
      再以坐船所行之十日倍之得二十日
      即步行之日数以步行每日行七十里
      乘之得一千四百里为步行之里数以
      乘马所行之五百里与坐船所行之九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11b 页 WYG0800-0497b.png WYG0800-0497c.png
      百里及步行之一千四百里相并共得
      二千八百里以合原数也(此递加比例/法用借衰互)
      (徵法算/之亦可)
设如一驴一马一车共驮载一千五百二十斤马所
 驮之数倍于驴仍多四十斤车所载之数倍于马
 驴共驮之数却少四十斤问驴马车各驮载几何
      法借一根为驴所驮之数则马为二根
      多四十斤车为六根多四十斤(驴马数/相并得)
      (三根多四十斤倍之为六根多八十斤/内减去少四十斤则为六根多四十斤)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11b 页 WYG0800-0497b.png WYG0800-0497c.png
      三数相加得九根多八十斤是为九根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12a 页 WYG0800-0498a.png
      多八十斤与一千五百二十斤相等多
      八十斤与一千五百二十斤各减去八
      十斤则馀九根与一千四百四十斤相
      等九根既与一千四百四十斤相等则
      一根必与一百六十斤相等即驴所驮
      之数倍之得三百二十斤再加四十斤
      得三百六十斤为马所驮之数将马驴
      所驮之数相加得五百二十斤倍之得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12b 页 WYG0800-0498b.png WYG0800-0498c.png
      一千零四十斤再减去四十斤得一千
      斤即车所载之数驴驮一百六十斤马
      驮三百六十斤车载一千斤三数相加
      共一千五百二十斤以合原数也(此按/数加)
      (减比例法用借衰/互徵法算之亦可)
设如有银三百八十五两令十一人挨次递加三两
 分之问每人各得若干
      法借一根为第一人所得银数以十一
      乘之得十一根又以第一人至第十一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12b 页 WYG0800-0498b.png WYG0800-0498c.png
      人递加三两计之共得多一百六十五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13a 页 WYG0800-0499a.png
      两是为十一根多一百六十五两与三
      百八十五两相等十一根多一百六十
      五两与三百八十五两各减一百六十
      五两则馀十一根与二百二十两相等
      十一根既与二百二十两相等则一根
      必与二十两相等即第一人所得银数
      递加三两则知第二人得二十三两第
      三人得二十六两第四人得二十九两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13b 页 WYG0800-0499b.png WYG0800-0499c.png
      第五人得三十二两第六人得三十五
      两第七人得三十八两第八人得四十
      一两第九人得四十四两第十人得四
      十七两第十一人得五十两各数相加
      共得三百八十五两以合原数也(此按/数加)
      (减比/例法)
设如有银四百七十四两令十二人挨次递加分之
 但知第一人得银一十二两问每人各得若干
      法借一根为每人递加之数以第一人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13b 页 WYG0800-0499b.png WYG0800-0499c.png
      至第十二人递加一根计之则得六十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14a 页 WYG0800-0500a.png
      六根再以十二两与十二人相乘得一
      百四十四两是为六十六根多一百四
      十四两与四百七十四两相等六十六
      根多一百四十四两与四百七十四两
      各减去一百四十四两则馀六十六根
      与三百三十两相等六十六根既与三
      百三十两相等则一根必与五两相等
      即每人递加之数以第一人所得十二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14b 页 WYG0800-0500b.png WYG0800-0500c.png
      两加五两即第二人所得十七两依此
      递加则知第三人得二十二两第四人
      得二十七两第五人得三十二两第六
      人得三十七两第七人得四十二两第
      八人得四十七两第九人得五十二两
      第十人得五十七两第十一人得六十
      二两第十二人得六十七两各数相加
      共得四百七十四两以合原数也(此按/数加)
      (减比/例法)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14b 页 WYG0800-0500b.png WYG0800-0500c.png
设如一人借银营利三次每次得利之后则还银二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15a 页 WYG0800-0501a.png
 百四十两复以馀银作本其每次所得利银皆与
 每次本银相等至第三次还银后则银尽无馀问
 原借银若干
      法借一根为原借本银数则第一次利
      银亦为一根是本利共二根除还银二
      百四十两则初次馀银即为二根少二
      百四十两再以二根少二百四十两为
      第二次本银数加第二次利银则为四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15b 页 WYG0800-0501b.png WYG0800-0501c.png
      根少四百八十两除还银二百四十两
      则第二次馀银即为四根少七百二十
      两再以四根少七百二十两为第三次
      本银数加第三次利银则为八根少一
      千四百四十两除还银二百四十两则
      第三次馀银当为八根少一千六百八
      十两八根少一千六百八十两而银尽
      无馀即八根与一千六百八十两相等
      也八根既与一千六百八十两相等则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15b 页 WYG0800-0501b.png WYG0800-0501c.png
      一根必与二百一十两相等即原借本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16a 页 WYG0800-0502a.png
      银之数因每次所得利银皆与本银相
      等故以原借本银之数倍之得四百二
      十两除还二百四十两馀一百八十两
      为第二次本银之数又倍之得三百六
      十两又除还二百四十两馀一百二十
      两为第三次本银之数又倍之得二百
      四十两再还二百四十两则银恰尽无
      馀也(此按分递折比例法用/叠借互徵法算之亦可)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16b 页 WYG0800-0502b.png WYG0800-0502c.png
设如甲乙丙三人各作一器则甲六日可完乙八日
 可完丙二十四日可完今命三人同作问得日几
 何
      法借一千一百五十二根(三分母连/乘之数)
      三人同作完之日数以甲六日计之则
      甲每日得一百九十二根以乙八日计
      之则乙每日得一百四十四根以丙二
      十四日计之则丙每日得四十八根三
      数相加共得三百八十四根与一日相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16b 页 WYG0800-0502b.png WYG0800-0502c.png
      等三百八十四根既与一日相等则一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17a 页 WYG0800-0503a.png
      千一百五十二根必与三日相等即三
      人同作完之日数也(此和数/比例法)
设如甲丙二商不言本银若干但知甲之本银四倍
 于丙而甲本银内减去七十二两则两人之银适
 等问二人本银各几何
      法借一根为丙本银数则甲本银为四
      根以甲本银减七十二两与丙银相等
      计之则于甲本银四根内减七十二两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17b 页 WYG0800-0503b.png WYG0800-0503c.png
      是为甲四根少七十二两与丙一根相
      等四根少七十二两与一根各加七十
      二两得四根与一根多七十二两相等
      四根与一根各减去一根则馀三根与
      七十二两相等三根既与七十二两相
      等则一根必与二十四两相等即丙本
      银数再加七十二两得九十六两即甲
      本银数也(此较数/比例法)
设如甲乙二人分银其数相等甲用过一百两乙用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17b 页 WYG0800-0503b.png WYG0800-0503c.png
 过三十两则乙之馀银三倍于甲问二人原各分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18a 页 WYG0800-0504a.png
 银几何
      法借一根为原分银之数则甲之馀银
      为一根少一百两乙之馀银为一根少
      三十两乙之馀银既三倍于甲则将甲
      馀银一根少一百两三倍之为三根少
      三百两即与乙之馀银一根少三十两
      相等矣三根少三百两与一根少三十
      两各加三百两则得三根与一根多二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18b 页 WYG0800-0504b.png WYG0800-0504c.png
      百七十两相等(甲三根少三百两今加/三百两则补足三根整)
      (数乙一根少三十两今加三百两以三/十两补原少之数则止多二百七十两)
      三根与一根各减去一根则馀二根与
      二百七十两相等二根既与二百七十
      两相等则一根必与一百三十五两相
      等前既借一根为原分银之数则此一
      百三十五两即原分银之数矣甲用过
      一百两馀三十五两乙用过三十两馀
      一百零五两故乙之馀银三倍于甲也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18b 页 WYG0800-0504b.png WYG0800-0504c.png
      (此较数比例法用叠/借互徵法算之亦可)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19a 页 WYG0800-0505a.png
设如甲乙二人行路两日行到初日乙所行之路四
 倍于甲次日甲所行之路三倍于乙但知初日乙
 行二百四十里甲行六十里问次日二人各行若
 干
      法借一根为次日乙所行之路则甲次
      日所行之路为三根以初日乙行二百
      四十里与一根相加得一根多二百四
      十里为乙两日所行之路以初日甲行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19b 页 WYG0800-0505b.png WYG0800-0505c.png
      六十里与三根相加得三根多六十里
      为甲两日所行之路是为乙一根多二
      百四十里与甲三根多六十里相等一
      根与三根各减一根多二百四十里与
      多六十里各减六十里则馀一百八十
      里与二根相等一百八十里既与二根
      相等则九十里必与一根相等即次日
      乙所行之路三因之得二百七十里即
      次日甲所行之路以乙次日所行九十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19b 页 WYG0800-0505b.png WYG0800-0505c.png
      里与初日所行二百四十里相加得三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20a 页 WYG0800-0506a.png
      百三十里以甲次日所行二百七十里
      与初日所行六十里相加亦得三百三
      十里是两人同行俱到也(此较数/比例法)
设如有甲乙二商各有本银生理但知乙本银比甲
 本银多六两数年得利之后甲本利共银比原银
 为十一倍乙本利共银比原银为七倍而两人之
 银适等问二人原有本银各几何
      法借一根为甲本银数则乙本银为一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20b 页 WYG0800-0506b.png WYG0800-0506c.png
      根多六两甲本利共银既比原银为十
      一倍则以十一乘一根得十一根为甲
      本利共银数乙本利共银既比原银为
      七倍则以七乘一根多六两得七根多
      四十二两为乙本利共银数是为甲十
      一根与乙七根多四十二两相等十一
      根与七根各减七根馀四根与四十二
      两相等四根既与四十二两相等则一
      根必与十两零五钱相等即甲原银之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20b 页 WYG0800-0506b.png WYG0800-0506c.png
      数十一乘之得一百一十五两五钱即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21a 页 WYG0800-0507a.png
      甲本利共银之数以六两与十两零五
      钱相加得一十六两五钱即乙原银之
      数七因之亦得一百一十五两五钱为
      乙本利共银之数也(此较数比例法用/叠借互徵法算之)
      (亦/可)
设如甲乙二人分银其数相等甲银外加三百两乙
 银外加六十五两则甲之共银三倍于乙问二人
 原各分银若干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21b 页 WYG0800-0507b.png WYG0800-0507c.png
      法借一根为原分银之数则乙之共银
      为一根多六十五两甲之共银为一根
      多三百两甲之共银既三倍于乙则将
      乙之共银一根多六十五两三倍之为
      三根多一百九十五两即与甲之共银
      一根多三百两相等矣三根多一百九
      十五两与一根多三百两各减一百九
      十五两则馀三根与一根多一百零五
      两相等三根与一根再各减去一根则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21b 页 WYG0800-0507b.png WYG0800-0507c.png
      馀二根与一百零五两相等二根既与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22a 页 WYG0800-0508a.png
      一百零五两相等则一根必与五十二
      两五钱相等前既借一根为原分银之
      数则此五十二两五钱即原分银之数
      矣以五十二两五钱与六十五两相加
      得一百一十七两五钱为乙之共银数
      以五十二两五钱与三百两相加得三
      百五十二两五钱为甲之共银数即乙
      之共银之三倍也(此较数比例法用叠/借互徵法算之亦可)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22b 页 WYG0800-0508b.png WYG0800-0508c.png
设如金球十二银球十八其轻重适等若将银球七
 换金球七则银球边多三百二十二两问金球银
 球各重几何
      法借一根为金球换银球之差数以七
      乘之得七根为七金球换七银球之差
      数是为七根与三百二十二两相等七
      根既与三百二十二两相等则一根必
      与四十六两相等即一金球一银球相
      换之差数一金球一银球相换之差数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22b 页 WYG0800-0508b.png WYG0800-0508c.png
      既为四十六两则一金球比一银球之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23a 页 WYG0800-0509a.png
      重必差二十三两一金球比一银球既
      重二十三两则十二金球比十二银球
      必重二百七十六两如以银球再加六
      个(十八/个)即与十二金球等是银球六个
      与二百七十六两相等也乃以六归之
      得四十六两即一银球之重数加二十
      三两得六十九两即一金球之重数以
      四十六两与十八银球相乘得八百二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23b 页 WYG0800-0509b.png WYG0800-0509c.png
      十八两以六十九两与十二金球相乘
      亦得八百二十八两也(此较数/比例法)
设如一人买鞋十二疋一人买䌷三十二疋用银适
 等但知缎每疋价比䌷每疋价多六两问䌷缎价
 银各若干
      法借一根为䌷价则缎价为一根多六
      两各以总数乘之则䌷总价得三十二
      根缎总价得十二根多七十二两是为
      䌷价三十二根与缎价十二根多七十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23b 页 WYG0800-0509b.png WYG0800-0509c.png
      二两相等三十二根与十二根各减去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24a 页 WYG0800-0510a.png
      十二根则馀二十根与七十二两相等
      二十根既与七十二两相等则一根必
      与三两六钱相等即䌷每疋之价加缎
      每疋比䌷每疋多六两得九两六钱即
      缎每疋之价以九两六钱乘十二疋得
      一百一十五两二钱为缎总价以三两
      六钱乘三十二疋亦得一百一十五两
      二钱为䌷总价两数适等也(此较数/比例法)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24b 页 WYG0800-0510b.png WYG0800-0510c.png
设如甲乙二人共买缎一百疋甲买三十八疋止与
 银三百一十二两乙买六十二疋止与银六百两
 而两人所欠之银适等问缎价及欠银各若干
      法借一根为缎每疋价银数则甲三十
      八疋总银数为三十八根又甲止与银
      三百一十二两则甲所欠之银即为三
      十八根少三百一十二两乙六十二疋
      总银数为六十二根又乙止与银六百
      两则乙所欠之银即为六十二根少六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24b 页 WYG0800-0510b.png WYG0800-0510c.png
      百两是为甲三十八根少三百一十二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25a 页 WYG0800-0511a.png
      两与乙六十二根少六百两相等少三
      百一十二两与少六百两各加六百两
      得三十八根多二百八十八两与六十
      二根相等(乙为六十二根少六百两今/加六百两则补足六十二根)
      (整数甲为三十八根少三百一十二两/今加六百两以三百一十二两补原少)
      (之数则止多二/百八十八两也)又三十八根与六十二
      根各减去三十八根则馀二十四根与
      二百八十八两相等二十四根既与二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25b 页 WYG0800-0511b.png WYG0800-0511c.png
      百八十八两相等则一根必与十二两
      相等即缎每疋之价银数再以十二两
      乘三十八疋得四百五十六两即甲所
      买缎之总银数内减甲与银三百一十
      二两馀一百四十四两为甲所欠银数
      又以十二两乘六十二疋得七百四十
      四两为乙所买缎之总银数内减乙与
      银六百两亦馀一百四十四两为乙所
      欠银数也(此较数/比例法)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25b 页 WYG0800-0511b.png WYG0800-0511c.png
设如有米分给大小二等工人但知小工人数比大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26a 页 WYG0800-0512a.png
 工人数为七倍大工人给米一升二合小工人给
 米八合共给过米五石四斗四升问人数米数各
 几何
      法借一根为大工人之数则七根为小
      工人之数以一根与一升二合相乘(作/一)
      (十二/合)得一十二根为大工人米数以七
      根与八合相乘得五十六根为小工人
      米数两米数相加得六十八根与五石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26b 页 WYG0800-0512b.png WYG0800-0512c.png
      四斗四升相等六十八根既与五石四
      斗四升相等则十二根必与九斗六升
      相等前既以十二根为大工人米数则
      与十二根相等之九斗六升即大工人
      之米数爰以大工人每人所得一升二
      合除之得八十人与一根相等即大工
      人之数七因之得五百六十即小工人
      之数以八合乘之得四石四斗八升即
      小工人之米数也(此和较比例法用叠/借互徵法算之亦可)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26b 页 WYG0800-0512b.png WYG0800-0512c.png
设如有银一百两分给大小二等匠人共一百名大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27a 页 WYG0800-0513a.png
 匠人每人给银一两五钱小匠人每人给银五钱
 问大小匠人各若干
      法借一根为大匠人数则小匠人为一
      百少一根以一两五钱与一根相乘得
      十五根为大匠人共银数又以五钱与
      一百少一根相乘得五十两(作五/百钱)少五
      根为小匠人共银数两银数相加得五
      十两(作五/百钱)多十根(原少五根加十五/根则反多十根也)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27b 页 WYG0800-0513b.png WYG0800-0513c.png
      银一百两(作一/千钱)相等五十两与一百两
      各减去五十两则馀十根与五十两相
      等十根既与五十两相等则十五根必
      与七十五两(即七百/五十钱)相等前既以十五
      根为大匠人共银数则与十五根相等
      之七十五两即大匠人之共银数爰以
      大匠人每人所得一两五钱除之得五
      十人与一根相等即大匠人之数于共
      一百人内减大匠人五十人馀五十人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27b 页 WYG0800-0513b.png WYG0800-0513c.png
      即小匠人之数以五钱乘之得二十五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28a 页 WYG0800-0514a.png
      两即小匠人之共银数也(此和较比例/法用方程法)
      (算之/亦可)
设如有银一百两分赏马步兵共一百名马兵一人
 赏三两步兵三人赏一两问马步兵各若干
      法借一根为步兵所得银数则马兵所
      得银数即为三根相加得四根为马步
      兵共得银数是为四根与一百两相等
      四根既与一百两相等则一根必与二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28b 页 WYG0800-0514b.png WYG0800-0514c.png
      十五两相等即步兵所得银数于一百
      两内减之馀七十五两为马兵所得银
      数以每人三两归之得二十五即马兵
      人数于一百名内减之馀七十五即步
      兵人数也(此和较/比例法)
设如鸡兔同笼但知共头三十六共足一百问鸡兔
 各若干
      法借一根为兔数则鸡为三十六少一
      根以兔四足乘兔一根得四根为兔之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28b 页 WYG0800-0514b.png WYG0800-0514c.png
      共足数以鸡二足乘鸡三十六少一根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29a 页 WYG0800-0515a.png
      得七十二少二根为鸡之共足数两数
      相加得七十二多二根与一百相等七
      十二与一百各减七十二则馀二根与
      二十八相等二根既与二十八相等则
      一根必与十四相等即兔数于共三十
      六内减兔十四馀二十二即鸡数兔十
      四以四足乘之得五十六为兔共足数
      鸡二十二以二足乘之得四十四为鸡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29b 页 WYG0800-0515b.png WYG0800-0516a.png
      共足数相加得一百以合原数也(此和/较比)
      (例/法)
设如有人行路乘马乘船共六十三日乘马日行一
 百六十里乘船日行一百四十四里乘船所行之
 里数比乘马所行之里数为十八倍问乘马乘船
 之日数各若干
      法借一根为乘马之日数则乘船之日
      数为六十三日少一根以一根与一百
      六十里相乘得一百六十根为乘马所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29b 页 WYG0800-0515b.png WYG0800-0516a.png
      行之里数以六十三日少一根与一百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30a 页 WYG0800-0517a.png
      四十四里相乘得九千零七十二里少一
      百四十四根为乘船所行之里数乘船
      所行里数既为乘马所行里数之十
      八倍则以十八乘乘马所行之里数一
      百六十根得二千八百八十根是为二
      千八百八十根与九千零七十二里少
      一百四十四根相等二千八百八十根
      与少一百四十四根各加一百四十四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30b 页 WYG0800-0517b.png WYG0800-0517c.png
      根得三千零二十四根与九千零七十
      二里相等三千零二十四根既与九千
      零七十二里相等则一百六十根必与
      四百八十里相等前既以一百六十根
      为乘马所行之里数则与一百六十根
      相等之四百八十里即乘马所行之里
      数以乘马每日所行一百六十里除之
      得三日与一根相等即乘马所行之日
      数以三日与六十三日相减馀六十日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30b 页 WYG0800-0517b.png WYG0800-0517c.png
      为乘船所行之日数以乘船每日行一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31a 页 WYG0800-0518a.png
      百四十四里乘之得八千六百四十里
      即乘船所行之里数为乘马所行之里
      数之十八倍也(此和较比例法用叠/借互徵法算之亦可)
设如有青缎蓝缎二色共七十疋青缎每疋长四十
 七尺蓝缎每疋长六十尺其蓝缎总尺数比青缎
 总尺数多二十七尺问青缎蓝缎二色各若干
      法借一根为青缎疋数则蓝缎为七十
      疋少一根各以尺数乘之则青缎之总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31b 页 WYG0800-0518b.png WYG0800-0518c.png
      尺数得四十七根蓝缎之总尺数得四
      千二百尺少六十根于蓝缎总尺数内
      减去比青缎所多之二十七尺得四千
      一百七十三尺少六十根是为青缎四
      十七根与蓝缎四千一百七十三尺少
      六十根相等四十七根与少六十根各
      加六十根得一百零七根与四千一百
      七十三尺相等一百零七根既与四千
      一百七十三尺相等则四十七根必与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31b 页 WYG0800-0518b.png WYG0800-0518c.png
      一千八百三十三尺相等前既以四十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32a 页 WYG0800-0519a.png
      七根为青缎之总尺数则与四十七根
      相等之一千八百三十三尺即青缎之
      总尺数以每疋长四十七尺除之得三
      十九疋与一根相等即青缎之疋数以
      三十九疋与七十疋相减馀三十一疋
      即蓝缎之疋数以三十一疋与六十尺
      相乘得一千八百六十尺即蓝缎之总
      尺数比青缎多二十七尺也(此和较/比例法)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32b 页 WYG0800-0519b.png WYG0800-0519c.png
设如有人买绢䌷二色共价银一百二十七两四钱
 绢一尺价银七分䌷一尺价银一钱四分其绢之
 尺数比䌷之尺数为五倍问绢䌷尺数各若干
      法借一根为䌷之尺数则绢之尺数为
      五根以䌷价一钱四分(作一十/四分)乘一根
      得一十四根为䌷共价以绢价七分乘
      五根得三十五根为绢共价两数相加
      共得四十九根是为四十九根与一百
      二十七两四钱相等四十九根既与一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32b 页 WYG0800-0519b.png WYG0800-0519c.png
      百二十七两四钱相等则十四根必与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33a 页 WYG0800-0520a.png
      三十六两四钱相等前既以十四根为
      䌷共价则与十四根相等之三十六两
      四钱即䌷之共价以䌷每尺价一钱四
      分除之得二百六十尺与一根相等即
      䌷之尺数五因之得一千三百尺即绢
      之尺数也(此和较/比例法)
设如甲有十成银一百二十四两丙有三成银不知
 数但知将二色银镕于一处则俱为五成银问三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33b 页 WYG0800-0520b.png WYG0800-0520c.png
 成银几何
      法借一根为丙银数因二色银镕于一
      处俱为五成故以五成与丙银三成相
      减馀二成为每两所少之数以五成与
      甲银十成相减馀五成为每两所多之
      数乃以每两所少二成乘丙银一根得
      二根以每两所多五成乘甲银一百二
      十四两得六百二十成是为二根与六
      百二十成相等(丙之所少即甲之/所多其数相等也)以丙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33b 页 WYG0800-0520b.png WYG0800-0520c.png
      银每两少二成除之则得一根与三百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34a 页 WYG0800-0521a.png
      一十两相等前既借一根为丙银数则
      与一根相等之三百一十两即丙之银
      数也(此和较/比例法)
设如有银大小共九百二十四锭重二百七十六两
 大锭重三分两之一小锭重七分两之二问大小
 锭各若干
      法借一根为大锭数则小锭为九百二
      十四锭少一根因大锭重三分两之一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34b 页 WYG0800-0521b.png WYG0800-0521c.png
      小锭重七分两之二其分母不同乃以
      两分母三与七相乘得二十一为共母
      数又以小锭分母七互乘大锭分子一
      得七即变三分之一为二十一分之七
      为大锭之重数又以大锭分母三互乘
      小锭分子二得六即变七分之二为二
      十一分之六为小锭之重数乃以一根
      与大锭分子七相乘得七根为大锭之
      重数以九百二十四锭少一根与小锭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34b 页 WYG0800-0521b.png WYG0800-0521c.png
      分子六相乘得五千五百四十四少六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35a 页 WYG0800-0522a.png
      根为小锭之重数两数相加得五千五
      百四十四多一根为共重数又各重数
      既皆通为二十一分则共重二百七十
      六两亦以分母二十一通之得五千七
      百九十六是为五千五百四十四多一
      根与五千七百九十六相等五千五百
      四十四与五千七百九十六各减五千
      五百四十四则馀一根与二百五十二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35b 页 WYG0800-0522b.png WYG0800-0522c.png
      相等即大锭之共数与共九百二十四
      锭相减馀六百七十二为小锭之共数
      以大锭重三分两之一与大锭共数相
      乘得八十四两为大锭之共重数以小
      锭重七分两之二与小锭共数相乘得
      一百九十二两为小锭之共重数相加
      得二百七十六两以合原数也(此和较/比例法)
设如众人雇船每人出银一两二钱则少四两四钱
 每人出银一两五钱则多八两二钱问人数及船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35b 页 WYG0800-0522b.png WYG0800-0522c.png
 价银各若干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36a 页 WYG0800-0523a.png
      法借一根为人数以一根与一两五钱
      相乘得十五根则船价银为十五根少
      八两二钱又以一根与一两二钱相乘
      得十二根则船价银又为十二根多四
      两四钱此二数为相等两边各加八两
      二钱得十五根与十二根多十二两多
      钱相等两边再各减十二根则馀三根
      与十二两六钱相等三根既与十二两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36b 页 WYG0800-0523b.png WYG0800-0523c.png
      六钱相等则一根必与四两二钱相等
      前既借一根为人数则此四两二钱即
      为四十二人为雇船之人数以每人出
      一两二钱乘之得五十两零四钱再加
      四两四钱得五十四两八钱为船价以
      每人出一两五钱乘之得六十三两减
      去八两二钱亦为五十四两八钱两数
      相同也(此盈/朒法)
设如有银买缎二色下号缎每疋价银八两上号缎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36b 页 WYG0800-0523b.png WYG0800-0523c.png
 每疋价银十一两若俱买下号者则银多二百九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37a 页 WYG0800-0524a.png
 十六两若俱买上号者则银多三十二两问缎数
 及银数各若干
      法借一根为缎数以一根与十一两相
      乘得十一根为上号缎共价则共银为
      十一根多三十二两又以一根与八两
      相乘得八根为下号缎共价则共银为
      八根多二百九十二两此二数为相等
      两边各减三十二两得十一根与八根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37b 页 WYG0800-0524b.png WYG0800-0524c.png
      多二百六十四两相等两边再各减八
      根则馀三根与二百六十四两相等三
      根既与二百六十四两相等则一根必
      与八十八两相等前既借一根为缎数
      则此八十八两即为八十八疋为缎之
      总数以每疋八两乘之得七百零四两
      为下号缎共价数加多二百九十六两
      得一千两为共有银数以每疋十一两
      乘之得九百六十八两为上号缎共价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37b 页 WYG0800-0524b.png WYG0800-0524c.png
      数加多三十二两亦得一千两两数相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38a 页 WYG0800-0525a.png
      同也(此盈/朒法)
设如有井一口不知其深有绳一条不知其长但知
 取绳六分之一比井深少三尺四寸取绳四分之
 一比井深适等问井深及绳长各若干
      法借二十四根为绳长数(两分母相/乘之数)
      其四分之一得六根则井深即为六根
      又取其六分之一得四根则井深又为
      四根多三尺四寸此二数为相等两边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38b 页 WYG0800-0525b.png WYG0800-0525c.png
      各减四根得二根与三尺四寸相等二
      根既与三尺四寸相等则一根必与一
      尺七寸相等而二十四根必与四丈零
      八寸相等即绳之长数也取其六分之
      一得六尺八寸再加三尺四寸共得一
      丈零二寸为井深或取其四分之一亦
      得一丈零二寸两数相同也(此盈/朒法)
设如有人买房用本银三分之二则比房价多五十
 九两用本银五分之二则比房价少四十九两八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38b 页 WYG0800-0525b.png WYG0800-0525c.png
 钱问本银房价各若干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39a 页 WYG0800-0526a.png
      法借十五根为本银数(两分母相/乘之数)以用
      本银三分之二比房价多五十九两计
      之则房价为十根少五十九两以用本
      银五分之二比房价少四十九两八钱
      计之则房价又为六根多四十九两八
      钱此二数为相等两边各加五十九两
      得十根与六根多一百零八两八钱相
      等两边再各减去六根则馀四根与一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39b 页 WYG0800-0526b.png WYG0800-0526c.png
      百零八两八钱相等四根既与一百零
      八两八钱相等则一根必与二十七两
      二钱相等而十五根必与四百零八两
      相等即本银数取其三分之二得二百
      七十二两减多五十九两得二百一十
      三两为房价数又将本银取其五分之
      二得一百六十三两二钱加少四十九
      两八钱亦得二百一十三两两数相同
      也(此盈/朒法)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39b 页 WYG0800-0526b.png WYG0800-0526c.png
设如有银分给二等人其上等人比下等人多一倍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40a 页 WYG0800-0527a.png
 上等人比下等人每人多得四两今欲与下等人
 每人三两则银多七十三两每人四两则银少二
 十两问人数及银数各若干
      法借一根为下等人数则上等人数为
      二根以一根与四两相乘得四根为下
      等人所得共银数以二根与八两(下等/每人)
      (四两上等多四/两故每人八两)相乘得十六根为上等
      人所得共银数两数相加得二十根为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40b 页 WYG0800-0527b.png WYG0800-0527c.png
      上下二等人所得共银数则原银数即
      为二十根少二十两又以一根与三两
      相乘得三根为下等人所得共银数以
      二根与七两相乘得十四根为上等人
      所得共银数两数相加得十七根为上
      下二等人所得共银数则原银数即为
      十七根多七十三两此两数为相等两
      边各加二十两得二十根与十七根多
      九十三两相等两边再各减十七根则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40b 页 WYG0800-0527b.png WYG0800-0527c.png
      馀三根与九十三两相等三根既与九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41a 页 WYG0800-0528a.png
      十三两相等则一根必与三十一两相
      等前既借一根为下等人数则此三十
      一两即为三十一人为下等人数倍之
      得六十二人即上等人数以下等三十
      一人用三两乘之得九十三两以上等
      六十二人用七两乘之得四百三十四
      两两数相加共得五百二十七两再加
      所多七十三两得六百两为原银数若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41b 页 WYG0800-0528b.png WYG0800-0528c.png
      以下等三十一人用四两乘之得一百
      二十四两以上等六十二人用八两乘
      之得四百九十六两两数相加共得六
      百二十两减去所少二十两亦得六百
      两两数相同也(此盈/朒法)
设如有人分银不言人数亦不言银数但知每四人
 分银十八两则银少八两每三人分银十一两则
 银多十二两问人数及银数各若干
      法借十二根为人数以四人分银十八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41b 页 WYG0800-0528b.png WYG0800-0528c.png
      两计之则每人应得四两五钱爰以四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42a 页 WYG0800-0529a.png
      两五钱乘十二根得五十四根为共分
      银之数而原银即为五十四根少八两
      以三人分银十一两计之则每人应得
      三两又三分两之二爰以三两又三分
      两之二乘十二根得四十四根为共分
      银之数而原银又为四十四根多十二
      两此两数为相等两边各加八两得五
      十四根与四十四根多二十两相等两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42b 页 WYG0800-0529b.png WYG0800-0529c.png
      边各减四十四根得十根与二十两相
      等十根既与二十两相等则十二根必
      与二十四两相等前既借十二根为人
      数则此二十四两即为二十四人为共
      人数也以三人为一率十一两为二率
      二十四人为三率求得四率八十八两
      加多十二两共一百两为原银数或以
      四人为一率十八两为二率二十四人
      为三率求得四率一百零八两减少八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42b 页 WYG0800-0529b.png WYG0800-0529c.png
      两亦得一百两两数相同也(此双套/盈朒法)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43a 页 WYG0800-0530a.png
设如有一商人贩缎不言每疋价银之数亦不言每
 疋税银之数但知贩缎八十疋纳税用缎四疋则
 多银二两贩缎三百一十疋纳税用缎十四疋则
 少银六两五钱问每疋价银及税银几何
      法借一根为缎一疋之价银数以纳税
      用缎四疋多银二两计之则缎八十疋
      之税银数为四根少银二两以纳税用
      缎十四疋少银六两五钱计之则缎三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43b 页 WYG0800-0530b.png WYG0800-0530c.png
      百一十疋之税银数为十四根多银六
      两五钱此两缎数不相等故难用比例
      须用互乘法以八十疋与三百一十疋
      相乘得二万四千八百疋为共缎数乃
      以三百一十疋乘四根少银二两得一
      千二百四十根少银六百二十两为二
      万四千八百疋之税银数又以八十疋
      乘十四根多银六两五钱得一千一百
      二十根多五百二十两亦为二万四千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43b 页 WYG0800-0530b.png WYG0800-0530c.png
      八百疋之税银数此两缎数既为相等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44a 页 WYG0800-0531a.png
      故乘出之税银数亦为相等两边各加
      六百二十两得一千二百四十根与一
      千一百二十根多一千一百四十两相
      等两边再各减一千一百二十根则馀
      一百二十根与一千一百四十两相等
      一百二十根既与一千一百四十两相
      等则一根必与九两五钱相等即缎一
      疋之价银数以缎四疋与银九两五钱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44b 页 WYG0800-0531b.png WYG0800-0531c.png
      相乘得三十八两减去多二两馀三十
      六两即缎八十疋之税银数以八十疋
      除三十六两得四钱五分即缎一疋之
      税银数以四钱五分与缎三百一十疋
      相乘得一百三十九两五钱即缎三百
      一十疋之税银数又以缎十四疋与九
      两五钱相乘得一百三十三两再加少
      六两五钱亦得一百三十九两五钱两
      数相同也(此双套/盈朒法)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44b 页 WYG0800-0531b.png WYG0800-0531c.png
设如有银一千二百零九两令甲乙二人分之取甲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45a 页 WYG0800-0532a.png
 四分之一与乙三分之一相加即与甲银等问二
 人各得几何
      法借十二根(两分母/相乘数)为甲银数则乙银
      为一千二百零九两少十二根取甲银
      四分之一为三根取乙银三分之一为
      四百零三两少四根相加得四百零三
      两少一根是为十二根与四百零三两
      少一根相等十二根与少一根各加一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45b 页 WYG0800-0532b.png WYG0800-0532c.png
      根得十三根与四百零三两相等十三
      根既与四百零三两相等则十二根必
      与三百七十二两相等即甲银数于总
      银内减甲银数馀八百三十七两即乙
      银数取甲银四分之一得九十三两取
      乙银三分之一得二百七十九两相加
      得三百七十二两与甲银等也(此借衰/互徵法)
      (用方程法/算之亦可)
设如有银一千两令甲乙丙三人分之乙所得之数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45b 页 WYG0800-0532b.png WYG0800-0532c.png
 倍于甲仍多三十两丙所得之数倍于乙问每人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46a 页 WYG0800-0533a.png
 各得若干
      法借一根为甲银数则乙为二根多三
      十两丙为四根多六十两三数相并共
      得七根多九十两而与一千两相等九
      十两与一千两各减九十两馀七根与
      九百一十两相等七根既与九百一十
      两相等则一根必与一百三十两相等
      即甲所得银数倍之再加三十两得二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46b 页 WYG0800-0533b.png WYG0800-0533c.png
      百九十两为乙所得银数又倍之得五
      百八十两为丙所得银数也(此借衰互/徵法用方)
      (程法算/之亦可)
设如甲乙丙三人分银六千两乙得甲三分之一丙
 得乙二分之一问三人各得几何
      法借一根为甲银数则乙银为三分根
      之一丙银为六分根之一三数相加得
      六分根之九(以甲一根为六分则乙为/六分根之二丙为六分根)
      (之一共得六分根/之九即一根半)与六千两相等各以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46b 页 WYG0800-0533b.png WYG0800-0533c.png
      六乘之得九根与三万六千两相等九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47a 页 WYG0800-0534a.png
      根既与三万六千两相等则一根必与
      四千两相等即甲银数三分之得一千
      三百三十三两又三分两之一为乙银
      数又二分之得六百六十六两又三分
      两之二为丙银数也
      又法借一根为丙银数则乙银为二根
      甲银为六根相加得九根与六千两相
      等九根既与六千两相等则一根必与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47b 页 WYG0800-0534b.png WYG0800-0534c.png
      六百六十六两又三分两之二相等即
      丙银数倍之得一千三百三十三两又
      三分两之一为乙银数三因之得四千
      两即甲银数也(此借衰/互徵法)
设如有金银锡铜四色不言重数但知共数五分之
 二为铜数金银锡共数七分之四为锡数金银共
 数八分之五为银数金重三千零二十四两问四
 色各重若干
      法借二百八十根为共数(用三分母连/乘之数取其)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47b 页 WYG0800-0534b.png WYG0800-0534c.png
      (可以度/尽也)取其五分之二得一百一十二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48a 页 WYG0800-0535a.png
      根为铜数与二百八十根相减馀一百
      六十八根为金银锡之共数取其七分
      之四得九十六根为锡数与一百六十
      八根相减馀七十二根为金银之共数
      又取其八分之五得四十五根为银数
      与七十二根相减馀二十七根为金数
      是为二十七根与三千零二十四两相
      等二十七根既与三千零二十四两相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48b 页 WYG0800-0535b.png WYG0800-0535c.png
      等则一根必与一百一十二两相等四
      十五根必与五千零四十两相等即银
      数九十六根必与一万零七百五十二
      两相等即锡数一百一十二根必与一
      万二千五百四十四两相等即铜数四
      数相加共得三万一千三百六十两以
      所借共重二百八十根与每一根之一
      百一十二两相乘亦得三万一千三百
      六十两为四色之共数也(此借衰/互徵法)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48b 页 WYG0800-0535b.png WYG0800-0535c.png
设如有银三百五十六两分与三等人一等五人二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49a 页 WYG0800-0536a.png
 等四人三等三人一等所得倍于二等内少二两
 二等所得倍于三等又多四两问三等人每人各
 得几何
      法借一根为三等一人所得银数则二
      等一人所得银数为二根多四两一等
      一人所得银数为四根多六两以各等
      共人数因之则三等所得共银数为三
      根二等所得共银数为八根多十六两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49b 页 WYG0800-0536b.png WYG0800-0536c.png
      一等所得共银数为二十根多三十两
      三数相加共得三十一根多四十六两
      为与三百五十六两相等三十一根多
      四十六两与三百五十六两各减去四
      十六两则馀三十一根与三百一十两
      相等三十一根既与三百一十两相等
      则一根必与十两相等即三等一人所
      得银数倍之加四两得二十四两即二
      等一人所得银数又倍之减二两得四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49b 页 WYG0800-0536b.png WYG0800-0536c.png
      十六两即一等一人所得银数三等三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50a 页 WYG0800-0537a.png
      人共得三十两二等四人共得九十六
      两一等五人共得二百三十两三数相
      加共得三百五十六两以合原数也(此/借)
      (衰互/徵法)
设如甲丙二人共有米三百八十四石甲纳官八分
 之一丙纳官六分之一共纳五十四石问二人原
 米及纳官米各若干
      法借一根为甲纳米数则丙纳米为五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50b 页 WYG0800-0537b.png WYG0800-0537c.png
      十四石少一根将甲纳米一根八因之
      得八根为甲原米数丙纳米五十四石
      少一根六因之得三百二十四石少六
      根为丙原米数相加得三百二十四石
      多二根为甲丙共米数是为三百二十
      四石多二根与三百八十四石相等三
      百二十四石与三百八十四石各减去
      三百二十四石馀二根与六十石相等
      二根既与六十石相等则一根必与三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50b 页 WYG0800-0537b.png WYG0800-0537c.png
      十石相等即甲所纳米数八因之得二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51a 页 WYG0800-0538a.png
      百四十石为甲原米数以甲原米数与
      三百八十四石相减馀一百四十四石
      为丙原米数六归之得二十四石即丙
      所纳米数也(此叠借互徵法用/方程法算之亦可)
设如甲乙二人不言本银若干但知以乙本银三分
 之一与甲本银相加再加六十两共得一千两以
 甲本银五分之一与乙本银相加亦得一千两问
 二人本银各几何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51b 页 WYG0800-0538b.png WYG0800-0538c.png
      法借十五根(两分母/相乘数)为乙本银数以乙
      三分之一与甲本银相加又加六十两
      共得一千两计之则甲本银应得九百
      四十两少五根取其五分之一则为一
      百八十八两少一根以甲本银五分之
      一一百八十八两少一根与乙本银十
      五根相加得一百八十八两多十四根
      与一千两相等一边一百八十八两一
      边一千两各减去一百八十八两则得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51b 页 WYG0800-0538b.png WYG0800-0538c.png
      十四根与八百一十二两相等十四根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52a 页 WYG0800-0539a.png
      既与八百一十二两相等则一根必与
      五十八两相等前既借十五根为乙本
      银数乃以十五乘之得八百七十两即
      乙本银数取其三分之一得二百九十
      两与一千两相减又减六十两馀六百
      五十两即甲本银数也(此叠借互徵法/用方程法算之)
      (亦/可)
设如甲乙二商不言本银若干但知各得利银九十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52b 页 WYG0800-0539b.png WYG0800-0539c.png
 两其甲之本利共银三倍于乙之本银乙之本利
 共银二倍于甲之本银问每人本银几何
      法借三根为甲之本银数加利银九十
      两得三根多九十两为甲之本利共银
      数甲之本利共银既三倍于乙之本银
      则乙之本银数即为一根多三十两再
      加利银九十两得一根多一百二十两
      为乙之本利共银数亦为甲之本银之
      二倍也乃以甲之本银三根倍之得六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52b 页 WYG0800-0539b.png WYG0800-0539c.png
      根与乙之一根多一百二十两相等六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53a 页 WYG0800-0540a.png
      根与一根各减去一根则馀五根与一
      百二十两相等五根既与一百二十两
      相等则三根必与七十二两相等即甲
      之本银数加利银九十两得一百六十
      二两三归之得五十四两为乙之本银
      数以乙本银五十四两加利银九十两
      共一百四十四两为甲之本银之二倍
      也(此叠借互徵法用/方程法算之亦可)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53b 页 WYG0800-0540b.png WYG0800-0540c.png
设如甲丙二人有银不言其数但知甲银加九两为
 丙银之三倍丙银加七两为甲银之二倍问二人
 各银若干
      法借六根(三倍二倍/相乘数)为甲银数加九两
      为六根多九两甲银加九两既为丙银
      之三倍则以三归之得二根多三两为
      丙银数加七两为二根多十两丙银加
      七两既为甲银之二倍则以二归之得
      一根多五两仍为甲银数先借六根与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53b 页 WYG0800-0540b.png WYG0800-0540c.png
      今所得一根多五两既同为甲银数则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54a 页 WYG0800-0541a.png
      其数必等六根与一根各减一根馀五
      根与五两相等五根既与五两相等则
      六根必与六两相等即甲银数加九两
      得一十五两三归之得五两即丙银数
      加七两得一十二两即甲银六两之二
      倍也(此叠借互徵法用/方程法算之亦可)
设如甲丙二人有银不言其数但知将丙银与甲二
 两则甲银为丙银之二倍若将甲银与丙三两则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54b 页 WYG0800-0541b.png WYG0800-0541c.png
 丙银为甲银之三倍问二人各银若干
      法借六根(二倍三倍/相乘数)为甲原银数加丙
      与甲二两得六根多二两以丙银与甲
      二两则甲银为丙银之二倍计之则以
      六根多二两半之得三根多一两为丙
      馀银数丙先以二两与甲则丙之原银
      必为三根多三两加甲与丙二两得三
      根多六两以甲银与丙三两则丙银为
      甲银之三倍计之则以三根多六两三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54b 页 WYG0800-0541b.png WYG0800-0541c.png
      归之得一根多二两为甲馀银数甲先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55a 页 WYG0800-0542a.png
      以三两与丙则甲之原银必为一根多
      五两夫先借六根与今所得一根多五
      两既同为甲原银数则其数必等六根
      与一根各减一根馀五根与五两相等
      五根既与五两相等则六根必与六两
      相等即甲原银之数加丙与甲二两得
      八两半之得四两为丙馀银之数丙馀
      银既为四两则原银必为六两加甲与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55b 页 WYG0800-0542b.png WYG0800-0542c.png
      丙三两得九两三归之得三两即甲馀
      银之数也(此叠借互徵法用/方程法算之亦可)
设如甲乙二人共银一千二百四十两于甲银内加
 乙银四分之一乙银内加甲银五分之一其数相
 等问二人原银各几何
      法借二十根(两分母/相乘数)为甲原银数则一
      千二百四十两少二十根为乙原银数
      甲原银五分之一为四根乙原银四分
      之一为三百一十两少五根将甲原银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55b 页 WYG0800-0542b.png WYG0800-0542c.png
      五分之一四根与乙原银一千二百四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56a 页 WYG0800-0543a.png
      十两少二十根相加得一千二百四十
      两少十六根(原少二十根加入/四根止少十六根)将乙原
      银四分之一三百一十两少五根与甲
      原银二十根相加得三百一十两多十
      五根(原二十根补乙少/五根馀十五根)此二数为相等
      少十六根与多十五根各加十六根则
      得一千二百四十两与三百一十两多
      三十一根相等再一千二百四十两与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56b 页 WYG0800-0543b.png WYG0800-0543c.png
      三百一十两各减三百一十两则馀九
      百三十两与三十一根相等九百三十
      两既与三十一根相等则六百两必与
      二十根相等前既借二十根为甲原银
      数则此六百两即甲原银之数以六百
      两与一千二百四十两相减馀六百四
      十两即乙原银之数若甲银内加乙原
      银四分之一一百六十两乙银内加甲
      原银五分之一一百二十两则俱为七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56b 页 WYG0800-0543b.png WYG0800-0543c.png
      百六十两也(此叠借互徵法用/方程法算之亦可)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57a 页 WYG0800-0544a.png
设如甲原有银五十两乙原有银八十两乙用过之
 银比甲用过之银为三分之一甲所馀之银比乙
 所馀之银亦为三分之一问二人用银及馀银各
 若干
      法借一根为乙用过银数则甲用过之
      银为三根而乙所馀之银为八十两少
      一根甲所馀之银为五十两少三根甲
      馀银既比乙馀银为三分之一则以甲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57b 页 WYG0800-0544b.png WYG0800-0544c.png
      馀银五十两少三根三因之为一百五
      十两少九根是为乙馀银八十两少一
      根与甲馀银一百五十两少九根相等
      少一根与少九根各加九根得八十两
      多八根与一百五十两相等再八十两
      与一百五十两各减八十两馀八根与
      七十两相等八根既与七十两相等则
      一根必与八两七钱五分相等即乙用
      过银数三因之得二十六两二钱五分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57b 页 WYG0800-0544b.png WYG0800-0544c.png
      即甲用过银数以甲用过银数与甲原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58a 页 WYG0800-0545a.png
      有银数相减馀二十三两七钱五分为
      甲所馀银数三因之得七十一两二钱
      五分即乙所馀银数也(此叠借互徵法/用方程法算之)
      (亦/可)
设如甲乙丙三人有银不言数但知甲银比乙银所
 多之数与丙银四分之一相等乙银比丙银所多
 之数与甲银五分之一相等若以乙银五分之二
 与丙银相较则丙银多一百一十四两问三人各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58b 页 WYG0800-0545b.png WYG0800-0545c.png
 银几何
      法借五根为乙银数则丙银数为二根
      多一百一十四两于乙银数五根内减
      去丙银数二根多一百一十四两馀三
      根少一百一十四两为乙银比丙银所
      多之数与甲银五分之一相等五因之
      得一十五根少五百七十两为甲银数
      又于甲银数一十五根少五百七十两
      内减去乙银数五根馀十根少五百七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58b 页 WYG0800-0545b.png WYG0800-0545c.png
      十两为甲银比乙银所多之数与丙银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59a 页 WYG0800-0546a.png
      四分之一相等四因之得四十根少二
      千二百八十两亦为丙银数此四十根
      少二千二百八十两与二根多一百一
      十四两既同为丙银数是为相等乃于
      二根多一百一十四两与四十根少二
      千二百八十两各加二千二百八十两
      得二根多二千三百九十四两与四十
      根相等二根与四十根再各减二根则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59b 页 WYG0800-0546b.png WYG0800-0546c.png
      馀三十八根与二千三百九十四两相
      等三十八根既与二千三百九十四两
      相等则一根必与六十三两相等而五
      根必与三百一十五两相等即乙银数
      丙银数既为二根多一百一十四两乃
      以六十三两倍之得一百二十六两(即/二)
      (根之数亦即乙/五分之二之数)加一百一十四两共得
      二百四十两即丙银数甲银比乙银所
      多之数既为丙银四分之一乃以丙银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59b 页 WYG0800-0546b.png WYG0800-0546c.png
      数四归之得六十两与乙银三百一十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60a 页 WYG0800-0547a.png
      五两相加得三百七十五两即甲银数
      也(此叠借互徵法用/方程法算之亦可)
设如甲乙丙三人有银但知甲银七十两乙银三十
 四两而丙银不知数如以丙银与甲银相减又以
 丙银与乙银相减其甲银之馀则三倍于乙问丙
 银若干
      法借一根为丙银数则甲丙相减之馀
      为七十两少一根乙丙相减之馀为三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60b 页 WYG0800-0547b.png WYG0800-0547c.png
      十四两少一根甲之馀银既三倍于乙
      则以乙丙相减之馀三十四两少一根
      三因之得一百零二两少三根是为七
      十两少一根与一百零二两少三根相
      等少一根与少三根各加三根得七十
      两多二根与一百零二两相等七十两
      与一百零二两各减七十两则馀二根
      与三十二两相等二根既与三十二两
      相等则一根必与十六两相等即丙银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60b 页 WYG0800-0547b.png WYG0800-0547c.png
      数与甲银七十两相减馀五十四两与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61a 页 WYG0800-0548a.png
      乙银三十四两相减馀十八两是甲馀
      银为乙馀银之三倍也(此叠借互徵法/用方程法算之)
      (亦/可)
设如甲乙丙三人各有银不言数但知将乙银十两
 与甲则甲乙二人之银相等若将丙银十四两与
 乙则乙丙二人之银相等若将甲银十八两与丙
 则丙银比甲银为五倍问三人各银若干
      法借一根为甲原银数则乙之原银必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61b 页 WYG0800-0548b.png WYG0800-0548c.png
      为一根多二十两(以十两与甲则皆为/一根多十两其数相)
      (等/)丙之原银必为一根多四十八两(乙/之)
      (原银既为一根多二十两再加十四/两俱为一根多三十四两其数相等)
      甲之原银既为一根以十八两与丙计
      之则为一根少十八两丙之原银既为
      一根多四十八两今再加十八两则为
      一根多六十六两此丙之一根多六十
      六两比甲之一根少十八两既为五倍
      则以甲之一根少十八两五因之得五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61b 页 WYG0800-0548b.png WYG0800-0548c.png
      根少九十两而与丙之一根多六十六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62a 页 WYG0800-0549a.png
      两为相等少九十两与多六十六两各
      加九十两得五根与一根多一百五十
      六两相等五根与一根各减一根则馀
      四根与一百五十六两相等四根既与
      一百五十六两相等则一根必与三十
      九两相等即甲原银之数甲原银既为
      三十九两则乙原银必为五十九两以
      十两与甲则皆得四十九两乙原银既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62b 页 WYG0800-0549b.png WYG0800-0549c.png
      为五十九两则丙原银必为八十七两
      以十四两与乙则皆得七十三两丙原
      银既为八十七两甲原银既为三十九
      两甲以十八两与丙则丙为一百零五
      两而甲为二十一两是丙银比甲银为
      五倍也(此叠借互徵法用/方程法算之亦可)
设如甲乙丙三人有银但知甲银二万五千两乙得
 甲丙共银二分之一丙得甲乙共银八分之一问
 乙丙二人各银几何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62b 页 WYG0800-0549b.png WYG0800-0549c.png
      法借二根为丙银数则甲乙共银数为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63a 页 WYG0800-0550a.png
      十六根乙银数为十六根少二万五千
      两甲丙共银数为二根多二万五千两
      半之又得乙银数为一根多一万二千
      五百两十六根少二万五千两与一根
      多一万二千五百两既同为乙银数则
      为相等十六根少二万五千两与一根
      多一万二千五百两各加二万五千两
      得十六根与一根多三万七千五百两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63b 页 WYG0800-0550b.png WYG0800-0550c.png
      相等十六根与一根各减一根则馀十
      五根与三万七千五百两相等十五根
      既与三万七千五百两相等则二根必
      与五千两相等即丙银数与甲银二万
      五千两相加得三万两半之得一万五
      千两即乙银数也(此叠借互徵法用/方程法算之亦可)
设如一商贸易不言本银若干但知第一次所得利
 银比本银为四分之一用去银二十两第二次所
 得利银比第二次本银为五分之二用去银十四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63b 页 WYG0800-0550b.png WYG0800-0550c.png
 两第三次所得利银比第三次本银为三分之一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64a 页 WYG0800-0551a.png
 用去银十五两合计所馀利银共八十两问原本
 银及每次所得利银各几何
      法借十二根为原本银数则第一次利
      银为三根本利相加得十五根内减用
      去银二十两得十五根少二十两为第
      二次本银数取其五分之二得六根少
      八两为第二次利银数本利相加得二
      十一根少二十八两又减用去银十四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64b 页 WYG0800-0551b.png WYG0800-0551c.png
      两得二十一根少四十二两为第三次
      本银数取其三分之一得七根少十四
      两为第三次利银数以第三次本利相
      加得二十八根少五十六两又减用去
      银十五两则为二十八根少七十一两
      而原借十二根与所馀利银八十两遂
      为十二根多八十两是为二十八根少
      七十一两与十二根多八十两相等少
      七十一两与多八十两各加七十一两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64b 页 WYG0800-0551b.png WYG0800-0551c.png
      得二十八根与十二根多一百五十一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65a 页 WYG0800-0552a.png
      两相等二十八根与十二根各减十二
      根得十六根与一百五十一两相等十
      六根既与一百五十一两相等则十二
      根必与一百一十三两二钱五分相等
      即原本银数四归之得二十八两三钱
      一分二釐五毫即第一次所得利银数
      本利相加减用去二十两得一百二十
      一两五钱六分二釐五毫即第二次本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65b 页 WYG0800-0552b.png WYG0800-0552c.png
      银数取其五分之二得四十八两六钱
一     二分五釐即第二次所得利银数本利
一     相加又减用去十四两得一百五十六
      两一钱八分七釐五毫即第三次本银
      数三归之得五十二两零六分二釐五
      毫即第三次所得利银数本利相加又
      减用去十五两得一百九十三两二钱
      五分即原本银与三次所馀共利银相
      加之数盖原本银一百一十三两二钱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65b 页 WYG0800-0552b.png WYG0800-0552c.png
      五分又加所馀共利银八十两即一百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66a 页 WYG0800-0553a.png
      九十三两二钱五分两数相等也(此叠/借互)
      (徵/法)
设如有人贸易四次第一次所得利银比原本银为
 九分之一用去银比原本银为十二分之一第二
 次所得利银比原本银为六分之一用去银比原
 本银为九分之四第三次所得利银比原本银为
 四分之一用去银比原本银为二分之一第四次
 所得利银比原本银为三分之一用去银比原本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66b 页 WYG0800-0553b.png WYG0800-0553c.png
 银为三分之二合四次利银已用尽仍用本银六
 百两问本利银各若干
      法借三十六根为本银数(借三十六者/以九与十二)
      (与六皆系用三可以度尽之数独四与/九不能度尽故借四九相乘之数则各)
      (分母皆可/以度尽也)则第一次利银为四根第二
      次利银为六根第三次利银为九根第
      四次利银为十二根四数相加共得三
      十一根为四次利银之共数第一次用
      去为三根第二次用去为十六根第三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66b 页 WYG0800-0553b.png WYG0800-0553c.png
      次用去为十八根第四次用去为二十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67a 页 WYG0800-0554a.png
      四根四数相加共得六十一根为四次
      用去银之共数以四次利银皆用尽仍
      用本银六百两计之则四次利银之共
      数三十一根仍如本银六百两乃与四
      次用去银之共数六十一根相等也三
      十一根与六十一根各减去三十一根
      则馀三十根与六百两相等三十根既
      与六百两相等则一根必与二十两相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67b 页 WYG0800-0554b.png WYG0800-0554c.png
      等而三十六根必与七百二十两相等
      即本银数三十一根又与六百二十两
      相等即利银数六十一根又与一千二
      百二十两相等即用去银数也(此叠借/互徵法)
设如甲乙丙丁四人同出银作生理内甲丙丁三人
 所出银不言数但知乙出银五两若将甲所出银
 二分之一与乙又将乙所出银五分之一与丙又
 将丙所出银七分之一与丁又将丁所出银九分
 之一与甲则四人所出之银皆相等问四人各出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67b 页 WYG0800-0554b.png WYG0800-0554c.png
 银若干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68a 页 WYG0800-0555a.png
      法借二根为甲出银数则甲将一根(二/分)
      (之/一)与乙乙将一两(五分/之一)与丙是甲为一
      根乙为一根多四两今以甲与乙相较
      则数不相等盖因甲尚当得丁银九分
      之一也甲因未得丁银九分之一故比
      乙银少四两是四两即丁银之九分之
      一也九分之一既为四两则三十六两
      即为丁原银数丁既以四两与甲则丁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68b 页 WYG0800-0555b.png WYG0800-0555c.png
      所馀止三十二两以丁三十二两与乙
      一根多四两相较其数又不相等盖因
      丁尚当得丙银七分之一也丁因未得
      丙银七分之一故比乙银差一根少二
      十八两(于乙一根多四两内减去三十/二两即馀一根少二十八两也)
      是一根少二十八两即丙银之七分之
      一也七分之一既为一根少二十八两
      则七根少一百九十六两即为丙原银
      数丙既以一根少二十八两与丁则丙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68b 页 WYG0800-0555b.png WYG0800-0555c.png
      所馀为六根少一百六十八两再加乙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69a 页 WYG0800-0556a.png
      所与之一两则丙得六根少一百六十
      七两矣夫四人既按分各与之则乙为
      一根多四两甲馀一根又得丁四两亦
      为一根多四两丁馀三十二两又得丙
      一根少二十八两亦为一根多四两其
      数皆相等则丙之六根少一百六十七
      两亦必与一根多四两为相等矣少一
      百六十七两与多四两各加一百六十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69b 页 WYG0800-0556b.png WYG0800-0556c.png
      七两得六根与一根多一百七十一两
      相等六根与一根各减一根则馀五根
      与一百七十一两相等五根既与一百
      七十一两相等则一根必与三十四两
      二钱相等而二根必与六十八两四钱
      相等即甲所出银数又七根必与二百
      三十九两四钱相等内减去一百九十
      六两(丙原为七根少/一百九十六两)馀四十三两四钱
      为丙所出银数乃于丁所出银内减九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69b 页 WYG0800-0556b.png WYG0800-0556c.png
      分之一(馀三十/二两)加丙银之七分之一(六/两)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70a 页 WYG0800-0557a.png
      (二/钱)得三十八两二钱于丙所出银内减
      七分之一(馀三十七/两二钱)加乙银之五分之
      一(一/两)亦得银三十八两二钱于乙所出
      银内减五分之一(馀四/两)加甲银之二分
      之一(三十四/两二钱)亦得银三十八两二钱于
      甲所出银内减二分之一(馀三十四/两二钱)
      丁银之九分之一(四/两)亦得银三十八两
      二钱也(此叠借互徵法用/方程法算之亦可)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70b 页 WYG0800-0557b.png WYG0800-0557c.png
设如甲乙丙丁戊五人各出银不言数但知甲乙共
 银二百四十两丙银为甲银三分之一丁银为乙
 银四分之一戊银七十二两与丙丁共数相等问
 五人各银若干
      法借十二根为甲银数则乙银为二百
      四十两少十二根丙银为四根丁银为
      六十两少三根以丙丁二数相加得六
      十两多一根而与戊银七十二两相等
      七十二两与六十两各减六十两得十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70b 页 WYG0800-0557b.png WYG0800-0557c.png
      二两与一根相等十二两既与一根相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71a 页 WYG0800-0558a.png
      等则十二根必与一百四十四两相等
      即甲银数甲乙共银二百四十两内减
      甲银数馀九十六两即乙银数将甲银
      数三归之得四十八两即丙银数将乙
      银数四归之得二十四两即丁银数也
      (此叠借互徵法用/方程法算之亦可)
设如有银六百两令甲乙丙丁戊己六人分之甲乙
 共得二百两丙丁共得二百两戊己共得二百两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71b 页 WYG0800-0558b.png WYG0800-0558c.png
 丙所得银比甲所得银为四分之一戊所得银比
 丁所得银为三分之一乙所得银比己所得银为
 二分之一问六人各分银几何
      法借十二根为甲所得银数则乙所得
      银为二百两少十二根丙所得银为三
      根丁所得银为二百两少三根戊所得
      银为六十六两又三分两之二少一根
      (戊比丁为三分之一/以三除丁数即是)己所得银为四百
      两少二十四根(乙比己为二分之一/以二乘乙数即是)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71b 页 WYG0800-0558b.png WYG0800-0558c.png
      戊己两数相加得四百六十六两又三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72a 页 WYG0800-0559a.png
      分两之二少二十五根是为二百两与
      四百六十六两又三分两之二少二十
      五根相等二百两与四百六十六两又
      三分两之二少二十五根各加二十五
      根得二百两多二十五根与四百六十
      六两又三分两之二相等二百两与四
      百六十六两又三分两之二各减二百
      两则馀二十五根与二百六十六两又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72b 页 WYG0800-0559b.png WYG0800-0559c.png
      三分两之二相等二十五根既与二百
      六十六两又三分两之二相等则一根
      必与十两又三分两之二相等三根必
      与三十二两相等即丙所得银数四因
      之得一百二十八两为甲所得银数甲
      乙共得二百两内减甲所得银数馀七
      十二两为乙所得银数丙丁共得二百
      两内减丙所得银数馀一百六十八两
      为丁所得银数乙所得银七十二两二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72b 页 WYG0800-0559b.png WYG0800-0559c.png
      因之得一百四十四两为己所得银数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73a 页 WYG0800-0560a.png
      丁所得银一百六十八两三归之得五
      十六两为戊所得银数也(此叠借互徵/法用方程法)
      (算之/亦可)
设如有驼一群七十二个马一群不知数牛一群与
 驼马相并之数等羊一群与驼马相乘之数等又
 为牛数之六十倍问马牛羊各几何
      法借一根为马数则一根多七十二为
      牛数以驼数七十二与马数一根相乘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73b 页 WYG0800-0560b.png WYG0800-0560c.png
      得七十二根为羊数再以牛数一根多
      七十二与六十相乘得六十根多四千
      三百二十亦为羊数此两数既同为羊
      数则为相等七十二根与六十根各减
      六十根则馀十二根与四千三百二十
      相等十二根既与四千三百二十相等
      则一根必与三百六十相等即马一群
      之数与驼数相加得四百三十二即牛
      一群之数再与六十相乘得二万五千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73b 页 WYG0800-0560b.png WYG0800-0560c.png
      九百二十即羊一群之数以驼七十二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74a 页 WYG0800-0561a.png
      与马三百六十相乘亦得二万五千九
      百二十为相等也(此叠借互徵法用/方程法算之亦可)
设如有大小二石不知重数有铜条一根重十二两
 均分十二分以绳系于第五分之上一头五分一
 头七分将大石挂于铜条之端离提系五分而以
 小石作砣称之离提系六分始平又将小石挂于
 铜条之端离提系五分而以大石作砣称之离提
 系四分始平问二石各重若干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74b 页 WYG0800-0561b.png WYG0800-0561c.png
      法先以五分加一倍与十二分相减馀
      二分折半得一分与五分相加为六分
      乃以五分为一率六分为二率馀二分
      之重二两为三率求得四率二两四钱
      即五分之端加二两四钱始与七分相
      平也今大石离提系五分小石离提系
      六分而平是大石重六分小石重五分
      而大石多二两四钱则小石为大石六
      分之五而少二两也(铜条五分之端应/加二两四钱而平)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74b 页 WYG0800-0561b.png WYG0800-0561c.png
      (今大石在五分之一头是大石多二两/四钱也将二两四钱以大石之六分除)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75a 页 WYG0800-0562a.png
      (之每分得四钱是大石比小石每分多/四钱以小石五分计之则大石比小石)
      (多二两故小石为大石之/六分之五而少二两也)又小石离提
      系五分大石离提系四分而平是小石
      重四分大石重五分而小石多二两四
      钱则小石为大石五分之四而多二两
      四钱也(铜条五分之端应加二两四钱/而平今小石在五分之一头是)
      (小石多二两四钱也将二两四钱以小/石之四分除之每分得六钱是小石比)
      (大石每分多六钱以小石四分计之则/小石比大石多二两四钱故小石为大)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75b 页 WYG0800-0562b.png WYG0800-0562c.png
      (石之五分之四而/多二两四钱也)乃借三十根(六分五/分相乘)
      (之/数)为大石之重数以小石为大石六分
      之五而少二两计之则小石之重为二
      十五根少二两以小石为大石五分之
      四而多二两四钱计之则小石之重又
      为二十四根多二两四钱此两数为相
      等两边各加二两得二十五根与二十
      四根多四两四钱相等两边再各减去
      二十四根馀一根与四两四钱相等一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75b 页 WYG0800-0562b.png WYG0800-0562c.png
      根既与四两四钱相等则三十根必与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76a 页 WYG0800-0563a.png
      一百三十二两相等即大石之重数六
      归之得二十二两五因之得一百一十
      两减去二两得一百零八两即小石之
      重数或以大石之重数五归之得二十
      六两四钱四因之得一百零五两六钱
      加二两四钱亦得一百零八两为小石
      之重数也(此叠借互徵法用/方程法算之亦可)
设如有银买马牛二色马四匹牛八头共价五十六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76b 页 WYG0800-0563b.png WYG0800-0563c.png
 两又马三匹牛五头共价三十八两问马牛各价
 若干
      法借一根为牛一头之价则前牛八头
      之共价为八根前马四匹之共价为五
      十六两少八根而后牛五头之共价为
      五根乃以前马四匹为一率共价五十
      六两少八根为二率后马三匹为三率
      求得四率四十二两少六根为后马三
      匹之共价内加后牛五头之共价五根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76b 页 WYG0800-0563b.png WYG0800-0563c.png
      得四十二两少一根为后马三匹牛五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77a 页 WYG0800-0564a.png
      头之共价与后共价三十八两相等四
      十二两少一根与三十八两各加一根
      得四十二两与三十八两多一根相等
      四十二两与三十八两多一根再各减
      去三十八两则馀四两与一根相等即
      牛一头之价八因之得三十二两为前
      牛八头之共价于前共价五十六两内
      减之馀二十四两为前马四匹之共价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77b 页 WYG0800-0564b.png WYG0800-0564c.png
      四归之得六两为马一匹之价又以后
      马三匹因之得十八两为后马三匹之
      共价于后共价三十八两内减之馀二
      十两为后牛五头之共价五归之亦得
      四两为牛一头之价也(此二色和/数方程法)
设如有钱买桃梨二色桃四个比梨八个少钱十二
 文桃九个比梨六个多钱二十一文问桃梨多价
 若干
      法借一根为桃一个之价则前桃四个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77b 页 WYG0800-0564b.png WYG0800-0564c.png
      之共价为四根前梨八个之共价为十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78a 页 WYG0800-0565a.png
      二文多四根而后桃九个之共价为九
      根乃以前梨八个为一率共价十二文
      多四根为二率后梨六个为三率求得
      四率九文多三根为后梨六个之共价
      加后桃比梨多钱二十一文得三十文
      多三根与后桃九个之共价九根相等
      (九桃比六梨多二十一文故以二十一/文与六梨之价相加即与九桃之价等)
      (也/)三十文多三根与九根各减去三根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78b 页 WYG0800-0565b.png
      则馀三十文与六根相等三十文既与
      六根相等则五文必与一根相等即桃
      一个之价四因之得二十文为前桃四
      个之共价加入桃比梨少钱十二文得
      三十二文为前梨八个之共价八归之
      得四文为梨一个之价又以后梨六个
      因之得二十四文为后梨六个之共价
      加入桃比梨多钱二十一文得四十五
      文为后桃九个之共价九归之亦得五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78b 页 WYG0800-0565b.png
      文为桃一个之价也(此二色较/数方程法)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79a 页
设如有银买缎纱䌷三色初次买缎二疋纱六疋䌷
 八疋共价八十四两二次买缎一疋纱四疋䌷七
 疋共价六十两三次买缎三疋纱五疋䌷九疋共
 价九十两问缎纱䌷每疋各价若干
      法借一根为䌷每疋之价则初次䌷之
      共价为八根二次䌷之共价为七根三
      次䌷之共价为九根而初次缎之共价
      为八十四两少八根仍少纱六疋乃以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79b 页
      初次缎二疋为一率缎价八十四两少
      八根仍少纱六疋为二率二次缎一疋
      为三率求得四率四十二两少四根仍
      少纱三疋为二次缎价加入二次䌷价
      七根纱四疋得四十二两多三根仍多
      纱一疋为二次缎一疋纱四疋䌷七疋
      之共价与二次共价六十两相等四十
      二两多三根多纱一疋与六十两各减
      去四十二两馀三根多纱一疋与十八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79b 页
      两相等三根多纱一疋与十八两再各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80a 页
      减去三根馀纱一疋与十八两少三根
      相等即纱一疋之价为十八两少三根
      也又以二次缎一疋为一率缎价四十
      二两少四根仍少纱三疋为二率三次
      缎三疋为三率求得四率一百二十六
      两少十二根仍少纱九疋为三次缎价
      加入三次䌷价九根纱五疋得一百二
      十六两少三根仍少纱四疋为三次缎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80b 页
      三疋纱五疋䌷九疋之共价与三次共
      价九十两相等一百二十六两少三根
      少纱四疋与九十两各加纱四疋得一
      百二十六两少三根与九十两多纱四
      疋相等一百二十六两少三根与九十
      两多纱四疋再各减去九十两馀三十
      六两少三根与纱四疋相等即纱四疋
      之价为三十六两少三根也前所得纱
      一疋之价为十八两少三根今又得纱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80b 页
      四疋之价为三十六两少三根此二分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81a 页
      虽同而疋数不一故又以纱一疋为一
      率前所得之纱一疋之价十八两少三
      根为二率今纱四疋为三率求得四率
      七十二两少十二根为纱四疋之价乃
      与后所得纱四疋之价三十六两少三
      根相等三十六两少三根与七十二两
      少十二根各加十二根得三十六两多
      九根与七十二两相等三十六两多九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81b 页
      根与七十二两再各减去三十六两馀
      九根与三十六两相等九根既与三十
      六两相等则一根必与四两相等即䌷
      一疋之价也纱一疋之价既为十八两
      少三根则于十八两内减去三根之共
      数十二两馀六两即纱一疋之价初次
      纱六疋以纱价六两乘之得三十六两
      初次䌷八疋以䌷价四两乘之得三十
      二两两数相加得六十八两与初次共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81b 页
      银八十四两相减馀十六两为缎二疋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82a 页
      之价二归之得八两即缎一疋之价也
      其二次缎之共价为八两纱之共价为
      二十四两䌷之共价为二十八两相加
      共得六十两三次缎之共价为二十四
      两纱之共价为三十两䌷之共价为三
      十六两相加共得九十两皆合原数也
      (此三色和/数方程法)
设如甲乙丙三人各有银买铜铁锡三色甲买铜二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82b 页
 斤铁二斤锡一斤共银九钱乙买铜三斤比铁六
 斤锡二斤之价多二钱丙买铜二斤铁四斤与锡
 四斤之价相等问铜铁锡每斤各价若干
      法借一根为锡每斤之价则甲锡之价
      即为一根乙锡之价为二根丙锡之价
      为四根而甲铜之共价为九钱少一根
      仍少铁二斤乃以甲铜二斤为一率铜
      价九钱少一根仍少铁二斤为二率乙
      铜三斤为三率求得四率一两三钱五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82b 页
      分少一根半仍少铁三斤为乙铜三斤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83a 页
      之价内减比锡二斤铁六斤所多之二
      钱馀一两一钱五分少一根半仍少铁
      三斤与乙锡二斤之共价二根多铁六
      斤相等一两一钱五分少一根半少铁
      三斤与二根多铁六斤各加铁三斤得
      一两一钱五分少一根半与二根多铁
      九斤相等一两一钱五分少一根半与
      二根多铁九斤再各减去二根馀一两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83b 页
      一钱五分少三根半与铁九斤相等即
      铁九斤之价为一两一钱五分少三根
      半也又以甲铜二斤之共价九钱少一
      根仍少铁二斤即为丙铜二斤之共价
      (丙铜与甲铜俱为二斤故/其共价相等省一四率也)加铁四斤得
      九钱少一根多铁二斤与丙锡四斤之
      共价四根相等九钱少一根多铁二斤
      与四根各加一根得九钱多铁二斤与
      五根相等九钱多铁二斤与五根再各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83b 页
      减去九钱馀铁二斤与五根少九钱相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84a 页
      等即铁二斤之价为五根少九钱也前
      所得铁九斤之价为一两一钱五分少
      三根半今又得铁二斤之价为五根少
      九钱此二分虽同而斤数不一故又以
      铁二斤为一率今所得之铁二斤之价
      五根少九钱为二率前所得之铁九斤
      为三率求得四率二十二根半少四两
      零五分为铁九斤之价乃与前所得铁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84b 页
      九斤之价一两一钱五分少三根半相
      等二十二根半少四两零五分与一两
      一钱五分少三根半各加四两零五分
      得二十二根半与五两二钱少三根半
      相等二十二根半与五两二钱少三根
      半再各加三根半得二十六根与五两
      二钱相等二十六根既与五两二钱相
      等则一根必与二钱相等即锡每斤之
      价也铁二斤之价既为五根少九钱则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84b 页
      以五根之共数一两内减去九钱馀一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85a 页
       钱为铁二斤之共价半之得五分即铁
       每斤之价于甲共银九钱内减去铁二
       斤之价一钱又减去锡一斤之价二钱
       馀六钱为铜二斤之共价半之得三钱
       为铜每斤之价也其乙铜三斤之共价
       为九钱乙铁六斤之共价为三钱乙锡
       二斤之共价为四钱是铜三斤比锡二
       斤铁六斤之价多二钱也丙铜二斤之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85b 页
       共价为六钱丙铁四斤之共价为二钱
       丙锡四斤之共价为八钱是铜二斤铁
       四斤与锡四斤之价等也(此三色和较/兼用方程法)
 
 
 
 
 
 
御制数理精蕴 下编卷三十四 第 85b 页
御制数理精蕴下编卷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