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1a 页 WYG0381-025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通志卷一百九十七
  宋 右 迪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
 四夷传第四
 南蛮上
  南蛮序略 巴郡南郡蛮 板楯蛮 獠 南平
  獠 东谢蛮 西赵蛮 牂柯蛮 兖州蛮 西
  爨蛮 昆弥蛮 尾濮 木绵濮 文面濮(折腰/濮赤)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1b 页 WYG0381-0253b.png
  (口濮/附)黑僰濮 松外诸蛮 西南夷序略 夜郎
   滇(音/颠)邛都 莋都(莋音才/各反)冉駹(音/尨)哀牢(掸国僬/侥夷附)
  附国
  南蛮序略
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访
募有能得犬戎之将吴将军头者购金千镒邑万家又
妻以少女时帝有畜狗其毛五色名曰槃瓠(魏略曰高/辛氏有老)
(妇患耳挑之得物大如茧老妇盛于瓠中覆/之以槃俄顷化为犬其文五色因名曰槃瓠)令既下槃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2a 页 WYG0381-0254a.png
瓠遂衔人头造阙下群臣怪而诊之乃吴将军首也帝
大喜而计槃瓠不可妻以女又无封爵之道议欲有报
而未知所宜女闻之以为帝皇下令不可违信因请行
帝不得已乃以女配槃瓠槃瓠得女负而走入南山止
石室中所处险绝人迹不至(今辰州卢溪县西有武山/黄闵武陵记曰山高可万)
(仞山半有槃瓠石室可容数万人中有石状槃瓠行迹/今案山窟前有石羊石兽古迹甚多望石窟大如三间)
(屋遥见一石似狗/形相传为槃瓠像)于是女解去衣裳为仆鉴之结著独
力之衣(仆鉴独力未详或改鉴/字为竖者妄也结音髻)帝悲思之遣使寻求辄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2b 页 WYG0381-0254b.png
遇风雨震晦使者不得进经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
六女槃瓠死后自相夫妻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
衣服制裁皆有尾形(干宝晋纪曰武陵长沙庐江郡夷/皆槃瓠之后杂处五溪之内凭山)
(阻险每每为害常揉杂鱼肉叩槽而号/以祭槃瓠俗称赤髀横裙即其子孙也)其母后归以状
白帝于是帝使迎致诸子衣裳斑兰言语侏离(侏离蛮/夷语声)
好入山壑不乐平旷帝顺其意赐以名山广泽其后滋
蔓号曰蛮夷外痴内黠安土重旧以先父有功母帝之
女田作贾贩无关梁符传租税之赋(优宠之故蠲其赋/役也荆州记曰元)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3a 页 WYG0381-0254c.png
(陵县居酉口有上就武阳二乡惟此是/槃瓠子孙狗种也二乡在武溪之北)有邑君长皆赐
印绶冠用獭皮名渠帅曰精夫相呼为姎徒(说文曰姎/女人自称)
(姎我也音乌朗反此/已上皆见风俗通也)今长沙武陵蛮是也其在唐虞与
之要质故曰要服夏商之时渐为边患逮于周世党众
弥盛宣王中兴乃命方叔南伐蛮方诗人所谓蛮荆来
威者也又曰蠢尔蛮荆大邦为雠明其党众繁多是以
抗敌诸夏也平王东迁蛮遂侵暴上国晋文侯辅政乃
率蔡共侯击破之至楚武王时蛮与罗子共败楚师杀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3b 页 WYG0381-0254d.png
其将屈瑕庄王初立民饥兵弱复为所寇楚师既振然
后乃服自是遂属于楚鄢陵之役蛮与共王合兵击晋
及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秦昭王使白
起伐楚略取蛮夷始置黔中郡汉兴改为武陵(黔中故/城在今)
(辰州沅/陵县西)岁令大人输布一疋小口二丈是为賨布(说文/曰南)
(蛮赋也/牂东反)虽时为寇盗而不足为郡国患光武中兴武陵
蛮夷特盛建武二十三年精夫相单程等据其险隘大
寇郡县遣武威将军刘尚发南郡长沙武陵兵万馀人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4a 页 WYG0381-0255a.png
乘船溯沅水入武溪击之(沅水出牂牱故且兰东北经/辰州潭州岳州经洞庭湖入)
(江/也)尚轻敌入险山深水疾舟船不得上蛮人知尚粮少
入远又不晓道径遂屯聚守险尚食尽引还蛮缘路徼
战尚军大败悉为所没二十四年相单程等下攻临沅
遣谒者李嵩中山太守马成击之不能尅明年春遣伏
波将军马援中郎将刘匡马武孙永等将兵至临沅击
破之单程等饥困乞降会援病卒谒者宗均听悉受降
为置吏司群蛮遂平肃宗初武陵澧中蛮陈从等反叛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4b 页 WYG0381-0255b.png
入零阳蛮界(零阳县/属武陵)其冬零阳蛮五里精夫为郡击破
从从等皆降三年冬溇中蛮覃免健等复反(溇水名源/出澧州崇)
(义县/也)攻烧零阳作唐孱陵界中(作唐县属武陵郡孱陵/县故城今荆州公安县)
(西南孱音/仕颜反)明年春发荆州七郡及汝南颍川弛刑徒吏
士五千馀人拒守零阳募充中五里蛮精夫不叛者四
千人击澧中贼(充县属武陵/郡充音冲)五年春覃免健等请降不
许郡因进兵与战于宏下大破之斩免健首馀皆弃营
走还溇中复遣乞降乃受之于是罢武陵屯兵赏赐各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5a 页 WYG0381-0255c.png
有差和帝永元四年冬溇中澧中蛮潭戎等反燔烧邮
亭杀略吏民郡兵击破降之安帝元初二年澧中蛮以
郡县徭税失平怀怨恨遂结充中诸种二千人攻城杀
长吏州郡募五里蛮六亭追击破之皆散降赐五里六
亭渠帅金帛各有差明年秋溇中澧中蛮四千人并为
盗贼又零陵蛮羊孙陈汤等千馀人(零陵县属/武陵郡也)著赤帻
称将军烧官寺抄掠百姓州郡募善蛮讨平之顺帝永
和元年武陵太守上书以蛮夷率服可比汉人增其租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5b 页 WYG0381-0255d.png
赋议者皆以为可尚书令虞诩独奏曰自古圣王不臣
异俗非德不能及威不能加知其兽心贪婪难率以礼
义是故羁縻而绥抚之附则受而不逆叛则弃而不追
先帝旧典贡税多少所由来久矣今猥增之必有怨叛
计其所得不偿所费必有后悔帝不从其冬澧中溇中
蛮果争賨布非旧约遂杀乡吏举种反叛明年春蛮一
万人围充城八千人寇夷道遣武陵太守李进讨破之
斩首数百级馀皆降服进乃简选良吏得其情和在郡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6a 页 WYG0381-0256a.png
九年梁太后临朝下诏增进秩二千石赐钱二十万桓
帝元嘉元年秋武陵蛮詹山等四千馀人反叛拘执县
令屯结深山至永兴元年太守应奉以恩信招诱皆悉
降散永寿三年十一月长沙蛮反叛屯益阳至延熹三
年秋遂抄掠郡界众至万馀人杀伤长吏又零陵蛮入
长沙冬武陵蛮六千馀人寇江陵荆州刺史刘度谒者
马睦南郡太守李肃皆奔走肃主簿胡爽叩马首谏曰
蛮夷见郡无儆备故敢乘间而进明府为国大臣连城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6b 页 WYG0381-0256b.png
千里举旄鸣鼓应声十万奈何委符守之重而为逋逃
之人乎肃拔刃向爽曰掾促去大守今急何暇此计爽
抱马固谏肃遂杀爽而走帝闻之徵肃弃市度睦减死
一等复爽门闾拜家一人为郎于是以右校令度尚为
荆州刺史讨长沙贼平之又遣车骑将军冯绲讨武陵
蛮并皆降散军还贼复寇桂阳太守廖祈奔走武陵蛮
亦更攻其郡太守陈奉率吏民击破之斩首三千馀级
降者二千馀人至灵帝中平三年武陵蛮复叛寇郡界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7a 页 WYG0381-0256c.png
州郡击破之东晋时沔中蛮因刘石乱后渐徙于陆浑
以南遍于邑落宋齐以后荆雍二州(荆州江陵郡/雍州襄阳郡)各置
校尉以抚宁之群酋蛮帅互受南北朝封爵至后魏末
暴患滋甚僣称侯王屯据峡路断绝行旅周武帝遣开
府陆腾破平之又有别种蛮曰獠往代出自梁益间自
汉中达于邛笮李势时始出巴西渠川广汉阳安资中
犍为梓潼布满山谷十馀万落为梁益大患及后周平
梁益遂从赋役颇同华人然天性暴乱抚御少失扰动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7b 页 WYG0381-0256d.png
随之唐世兵威远被其黔中蛮曰东谢西赵者自昔不
为王臣皆置羁縻州使相摄领自是南宁昆瀰诸濮及
松外诸蛮往往皆稽服焉
  巴郡南郡蛮
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曋氏(音/审)相氏郑氏皆
出于武落钟离山(世本曰廪君之/先故出巫诞也)其山有赤黑二穴巴
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长俱事
鬼神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8a 页 WYG0381-0257a.png
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
君馀姓悉沈唯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乃乘土
船从夷水至盐阳(荆州图经曰副夷县西有温泉古老/相传此泉原出盐今水有盐气县西)
(一独山有石穴有二大石并立穴中相去可一丈俗名/为阴阳石阴石常隰阳石常燥盛弘之荆州记曰昔廪)
(君浮夷水射盐神于阳石之上案今施州清江县水一/名盐水源出清江县西都亭山水经云夷水出巴郡鱼)
(复县注云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蜀人见澄清因名清江)盐水有神女谓廪君曰此
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廪君不许盐神暮辄来取
宿旦即化为虫与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积十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8b 页 WYG0381-0257b.png
馀日廪君思其便因射杀之天乃开明(世本曰廪君使/人操青缕以遗)
(盐神曰婴此即相宜乃与女俱不宜将去盐神受缕而/婴之廪君即立阳石上詹青缕而射之中盐神盐神死)
(天乃大/开明也)廪君于是君乎夷城四姓皆臣之廪君死魂魄
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及秦惠王并
巴中以巴氏为蛮夷君长世尚秦女其民爵比不更有
罪得以爵除其君长岁出赋二千一十六钱三岁一出
义赋千八百钱其民户出幏布八丈二尺鸡羽三十鍭
(说文幏南郡蛮夷布也音公亚反毛诗四鍭既钧仪礼/矢鍭一乘郑元注曰鍭犹候也候物而射之也三十鍭)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9a 页 WYG0381-0257c.png
(一百二十矢俗本幏作/蒙鍭作镞者并误也)汉兴南郡太守靳彊请一依秦
时故事至建武二十三年南郡潳山蛮雷迁等始反叛
(潳音/屠)寇掠百姓遣武威将军刘尚将万馀人讨破之徙
其种人七千馀口置江夏界中今沔中蛮是也和帝永
元十三年巫蛮许圣等(巫县属/南郡)以郡收税不均怀怨恨
遂屯聚反叛明年夏遣使者督荆州诸郡兵万馀人讨
之圣等依凭岨隘久不破诸军乃分道并进或自巴郡
鱼复数路攻之蛮乃散走斩其渠帅乘胜追之大破圣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9b 页 WYG0381-0257d.png
等圣等乞降复悉徙置江夏灵帝建宁二年江夏蛮叛
州郡讨平之光和三年江夏蛮复反与庐江贼黄攘相
连结十馀万人攻没四县寇患累年庐江太守陆康讨
破之馀悉降散
  板楯蛮
板楯蛮夷者秦昭襄王时有一白虎常从群虎数游秦
蜀巴汉之境伤害千馀人昭王乃重募国中有能杀虎
者赏邑万家金百镒时有巴郡阆中夷人能作白竹之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10a 页 WYG0381-0258a.png
弩乃登楼射杀白虎(华阳国志曰巴夷/廖仲等射杀之也)昭王嘉之而以
其夷人不欲加封乃刻石盟要复夷人顷田不租十妻
不算(优宠之故一户免其一顷田之税/虽有十妻不输口算之钱复音福)伤人者论杀人
得以倓钱赎死(何承天纂文曰倓蛮夷/赎罪货也音徒滥反)盟曰秦犯夷输
黄龙一双夷犯秦输清酒一钟夷人安之至汉高祖为
汉王发夷人还伐三秦秦地既定乃遣还巴中复其渠
帅罗朴督鄂度夕龚七姓不输租赋馀户乃岁入賨钱
口四十世号为板楯蛮夷阆中有渝水其人多居水左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10b 页 WYG0381-0258b.png
右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数陷陈俗喜歌舞高祖观之
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乃命乐人习之所谓巴渝舞也
遂世世服从至于东汉郡守常率以征伐桓帝之世板
楯数反太守蜀郡赵温以恩信降服之灵帝光和三年
巴郡板楯复叛寇掠三蜀及汉中诸郡灵帝遣御史中
丞萧瑗督益州兵讨之连年不能尅帝欲大发兵乃问
益州计吏考以征讨方略汉中上计程包对曰板楯七
姓射杀白虎立功先世复为义人其人勇猛善于兵战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11a 页 WYG0381-0258c.png
昔永初中羌入汉川郡县破坏得板楯救之羌死败殆
尽故号为神兵羌人畏忌传语种辈勿复南行至建和
二年羌复大入实赖板楯连摧破之前车骑将军冯绲
南征武陵虽受丹阳精兵之锐(丹阳楚也南郡枝/江有丹阳故城)亦倚
板楯以成其功近益州郡乱太守李颙亦以板楯讨而
平之忠功如此本无恶心长吏乡亭更赋至重仆役箠
楚过于奴虏亦有嫁妻卖子或乃至自刭割虽陈冤州
郡而牧守不为通理阙庭悠远不能自闻含怒呼天叩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11b 页 WYG0381-0258d.png
心穷谷愁苦赋役因罗酷刑故邑落相聚以致叛戾非
有谋王僣号以图不轨今但选明能牧守自然安集不
烦征伐也帝从其言遣太守曹谦宣诏赦之即皆降伏
至中平五年巴州郡黄巾贼起板楯蛮夷因此复叛寇
掠城邑遣西园上军别部司马赵瑾讨平之及汉末天
下大乱自巴西之宕渠迁于汉中杨车坂抄掠行旅号
为杨车巴氐魏武克汉中李特之祖将五百家归之魏
武又迁于略阳北复号之为巴氐蜀后主建兴十一年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12a 页 WYG0381-0259a.png
涪陵属国人夷反车骑将军邓芝往讨皆破平之其沔
中蛮至晋世刘石之乱渐得北迁陆泽以南满于山谷
宛洛萧条郡邑邱墟矣后魏道武定中山声教被于河
表泰恒八年蛮王福安率渠帅数千朝于代都求留质
子太武始光中拜安侍子豹为安远将军江州刺史顺
阳公是时群蛮亦复臣属江左宋因晋旧于荆州置南
蛮校尉雍州置宁蛮校尉以领之蛮人顺附者输榖数
斛无馀杂调而宋人赋役严苦贫者不复堪命多逃入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12b 页 WYG0381-0259b.png
蛮无徭役彊者又不供官税结党连群动有数百千人
州郡力弱则起为盗贼种类稍多户口不可知也文帝
元嘉十八年天门(今澧阳/郡地)溇中令宋矫之徭赋过重蛮
不堪命蛮田向求等为寇破溇中虏略百姓荆州刺史
衡阳王义季遣兵讨破之二十年南郡临沮当阳蛮反
缚临沮令傅骥荆州刺史南谯王义宣遣兵讨破之初
雍州刺史刘道产善抚诸蛮前后不附者皆引出平土
多缘沔为居及道产亡蛮又反叛至孝武出为雍州群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13a 页 WYG0381-0259c.png
蛮断道台遣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连年讨蛮所向皆
平孝武即位后大明中西阳蛮与诸蛮并叛沈庆之率
江雍荆河州诸军讨之仅定明帝顺帝世暴乱尤甚荆
州为之虚弊齐高帝时武陵蛮田思飘武帝时黔阳蛮
田豆渠湘州蛮陈双并寇掠州郡其后雍司州蛮北通
于魏颇为侵扰永明中除郢州蛮帅田驷路为试守北
遂安左郡太守田驴王为试守宜人左郡太守田何代
为试守新平左郡太守以慰安之先是魏文成兴光中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13b 页 WYG0381-0259d.png
蛮王文武龙请降魏拜为南雍州刺史鲁阳侯孝文延
兴中大阳蛮酋桓诞拥汉水以北滍叶以南八万馀落
遣使内属孝文拜诞征南将军东荆州刺史襄阳王听
自选郡县诞字天生晋伪楚桓元之子也元之败也西
奔至枚回洲被杀诞时年数岁流窜大阳蛮中遂习其
俗及长多智谋为群蛮所归诞既内属居朗陵太和四
年王师南伐诞请为前驱乃授使持节南征西道大都
督讨义阳不果而还十年移居颍阳十六年依例降王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14a 页 WYG0381-0260a.png
为公十七年加征南将军中道大都督征竟陵遇迁洛
师停是时齐征虏将军直阁将军蛮酋田益宗率部曲
四千馀户内属襄阳酋雷婆思等十一人率户千馀内
徙求居大和川诏给廪食后开南阳全有沔北之地蛮
人安堵不为寇贼十八年诞入朝赏遇隆厚卒谥曰刚
子晖字道进位龙骧将军东荆州刺史袭爵景明初大
阳蛮酋田育邱等二万八千户内附诏置四郡十八县
晖卒赠冠军将军三年鲁阳蛮鲁北燕等聚众攻逼频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14b 页 WYG0381-0260b.png
诏左卫将军李崇讨平之徙万馀家于河北诸州及六
镇寻叛南走所在追讨比及河杀之皆尽四年东荆州
蛮素安反僣帝号正始元年素安弟秀安复反李崇杨
大眼悉讨平之二年梁沔东太守田清喜拥七郡三十
一县户万九千遣使内附乞师讨梁其雍州以东石城
以西五百馀里水陆援路请率部曲断之四年梁永宁
太守文云生六部自汉东遣使归附初东荆州表太守
桓叔兴前后招慰大阳蛮归附者一万七百户请置郡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15a 页 WYG0381-0260c.png
十六县五十诏前镇东府长史郦道元检行置之叔兴
即晖弟也延昌元年拜南荆州刺史居安昌隶于东荆
州三年梁遣兵讨江沔诸蛮百姓扰动蛮自相督率二
万馀人频请统帅于叔兴以为声势叔兴给一统帅并
威仪为之节度蛮人遂安其年梁荆州刺史萧藻遣其
将蔡令孙等三将寇南荆之西南沿襄沔上下讨掠诸
蛮蛮酋龙骧将军樊石廉叛梁请援于叔兴叔兴遣将
与石廉督集蛮夏二万馀人击走之斩令孙等三将藻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15b 页 WYG0381-0260d.png
又遣其新阳太守邵道林于沔水之南石城东北立清
水戍为抄掠之基叔兴遣诸蛮破之四年叔兴上表请
不𨽻东荆州许之梁人每有寇抄叔兴必摧破之正光
中叔兴拥所部南叛蛮酋成龙彊率户数千内附拜刺
史蛮帅田牛生率户二千内徙扬州拜为郡守梁义州
刺史边城王文僧明铁骑将军边城太守田官德等率
户万馀举州内属拜僧明平南将军西豫州刺史封开
封侯官德龙骧将军义州刺史自馀封授各有差僧明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16a 页 WYG0381-0261a.png
官德并入朝蛮出山至边城建安者八九千户义州寻
为梁将裴邃所陷梁定州刺史田超秀亦遣使求附请
援历年朝廷恐轻致边役未之许会超秀死其部曲遂
相率内附其后六镇秦陇所在反叛二荆西郢蛮大扰
动断三鸦路杀都督寇盗至于襄城汝水百姓多被其
害梁遣将围广陵楚城诸蛮并为前驱自汝水以南恣
其暴掠连年攻讨散而复合其暴滋甚又有冉氏向氏
田氏者陬落尤盛馀则大者万家小者千户更相崇署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16b 页 WYG0381-0261b.png
僣称王侯屯据三峡断遏水路荆蜀行人至有假道者
周文略定伊瀍声教南被诸蛮畏服靡然向风矣大统
五年蔡阳蛮主鲁超明内属授南雍州刺史仍世袭焉
十一年蛮酋梅勒特来贡其方物寻而蛮帅杜青和及
江汉诸蛮扰动大将军杨忠击破之其后杜青和自称
巴西州刺史入附朝廷因其所称而授之杜青和后遂
反攻围东梁州其唐州蛮田鲁嘉亦叛自号豫州伯王
雄权景宣等前后讨平之废帝初蛮酋樊舍举落内附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17a 页 WYG0381-0261c.png
以为督淮北三州诸军事淮州刺史淮安郡公于谨等
平江陵诸蛮骚动诏豆卢宁蔡祐等讨破之恭帝二年
蛮酋宜人王田兴彦北荆州刺史梅季昌等相继款附
以兴彦季昌并为开府仪同三司加季昌洛州刺史赐
爵石台县公其后巴蜀西人谯淹扇动群蛮以附梁蛮
帅向镇侯向白虎等应之向五子王又攻陷信州田乌
度田唐等抄断江路文子荣复据荆州之政阳郡自称
江州刺史并邻州刺史蒲微亦举兵逆命诏田宏贺若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17b 页 WYG0381-0261d.png
敦潘和李迁哲等讨破之周武成初文州蛮反州军讨
定之寻而冉令贤向五子王等又攻陷白帝杀开府杨
长华遂相率作乱前后遣开府元契刚等总兵出讨虽
颇剪其族类而元恶未除天和元年诏开府陆腾督王
亮司马裔等讨之腾水陆俱进次于汤口先遣喻之而
令贤方浚城池严设捍禦遣其长子西黎次子南王领
其支属于江南险要之地置立十城远结涔阳蛮为其
声援令贤率其卒固守水逻城腾乃总集将帅谋进趣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18a 页 WYG0381-0262a.png
咸欲先取水逻然后经略江南腾言于众曰令贤内恃
水逻金汤之险外托涔阳辅车之援兼复资粮充实器
械精新以我悬军攻其严垒脱一战不尅更成其气不
如顿军汤口先取江南剪其毛羽然后游军水逻此制
胜之计也众皆然之乃遣开府王亮率众渡江旬日攻
拔其八城凶党奔散获贼帅冉承公并生口三千人降
其部众一千户遂简募骁勇数道分攻水逻路经石壁
城极其险峻四面壁立故以名焉唯有一小路缘梯而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18b 页 WYG0381-0262b.png
上蛮蜑以为峭绝非兵众所行腾被甲先登众军继进
备经危阻累日乃得旧路腾先任隆州总管雅知其路
蛮帅冉伯犁冉安西与令贤有隙腾乃招诱伯犁等结
为父子又多遗钱帛伯犁等悦遂为乡导水逻侧又有
石胜城者亦号险要令贤使其兄龙真据之腾又密告
龙真云若平水逻使其代令贤处之龙真大悦遣其子
诣腾腾厚加礼接赐以金帛蛮贪利既深仍请立效乃
谓腾曰欲翻所据城恐人力寡少腾许以三百兵助之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19a 页 WYG0381-0262c.png
既而遣二千人衔枚夜进龙真力不能禦遂平石胜城
晨至水逻蛮众大溃斩首万馀级令贤遁走追而获之
司马裔又别下其二十馀城获蛮帅并三公等腾乃积
其骸骨于水逻城侧为京观后蛮蜑望见辄大哭自此
狼戾之心辍矣时向五子王据石墨城令其子宝胜据
双城水逻平后频遣喻之而五子王犹不从命腾又遣
王亮屯牢坪司马裔屯双城以图之腾虑双城孤峭攻
未可拔贼若委城遁散又难追讨乃令诸军周回立栅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19b 页 WYG0381-0262d.png
遏其走路贼乃大骇于是纵兵击破之禽五子王于石
墨获宝胜于双城悉斩诸向首领生禽万馀口信州旧
居白帝腾更于刘备故宫城南八陈之北临江岸筑城
移置信州又以巫县信陵秭归并筑城置防以为襟带
焉天和六年蛮渠冉祖憙冉龙骧又反诏大将军赵訚
讨平之自是群蛮惧息不复为寇矣
  獠
獠者盖南蛮之别种自汉中达于邛莋川洞之间所在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20a 页 WYG0381-0263a.png
皆有种类甚多散居山谷略无氏族之别又无名字所
生男女唯以长幼次第呼之其丈夫称阿谟阿段妇人
阿夷阿等之类皆语之次第称谓也依树积木以居其
上名曰干兰干兰大小随其家口之数往往推一长者
为王亦不远相统摄父死则子继若中国之贵族也獠
王各有鼓角一双使其子弟自吹击之好相杀害多仇
怨不敢远行能卧水底持刀刺鱼其口嚼食并鼻饮死
者竖棺而埋之性同禽兽至于忿怒父子不相避唯手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20b 页 WYG0381-0263b.png
有兵刃者先杀之若杀其父走避于外求得一狗以谢
其母然后敢归母得狗谢不复嫌恨若报怨相攻击必
杀而食之平常劫掠卖取猪狗而已亲戚比邻指授相
卖被卖者号哭不服逃窜避之乃将买人捕逐若亡叛
获便縳之但经被縳者即服为贱隶不敢称良矣亡失
免女一哭便止不复追思唯执楯持矛不识弓矢用竹
为簧群聚鼓之以为音节能为细布色至鲜净大狗一
头买一生口其俗畏鬼神尤尚淫祀所杀之人美须髯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21a 页 WYG0381-0263c.png
者乃剥其面皮笼之以竹及燥号之曰鬼鼓舞祀之以
求福利至有卖其昆季妻孥尽者乃自卖以供祭焉铸
铜为器大口宽腹名曰铜爨既薄且轻易于熟食李势
在蜀时诸獠始出巴西渠川广汉阳安资中犍为梓潼
布在山谷十馀万落攻破郡县为梁益之患势为晋将
桓温所伐内外受敌所以亡也自是蜀汉衰弱力不能
制其后土人东流山险之地多空獠遂挟山傍谷与夏
人参居颇输租赋在深山者仍不为编户梁益二州岁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21b 页 WYG0381-0263d.png
伐獠以裨润公私颇藉为利后魏宣武正始中梁汉中
太守夏侯道迁举州内附宣武遣尚书邢峦为梁益二
州刺史以镇之近夏人者安堵乐业在山谷者不敢为
寇后以羊祉为梁州传竖眼为益州祉性酷虐不得物
情梁辅国将军范季旭与獠王赵清荆率众屯孝子谷
祉遣统军赵明击走之后梁宁朔将军姜白复拥夷獠
入屯南城梁州人王法庆与之通谋众屯于固门川祉
遣征虏将军讨破之竖眼施恩布信大得獠和后以元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22a 页 WYG0381-0264a.png
法僧代傅竖眼为益州法僧在任贪残獠遂反叛勾引
梁军围逼晋寿朝廷忧之以竖眼先得物情复令乘传
往抚獠闻竖眼至莫不欣然拜迎道路于是而定及元
恒元子真相继为梁州并无德绩诸獠甚苦之后朝廷
以梁益二州控摄险远乃设巴州以统诸獠后以巴酋
严始欣为刺史又立隆城镇所绾獠二十万户所谓北
獠也岁输租布又与外人交通贸易巴州生獠并皆不
顺其诸头王每于时节谒见刺史而已明帝孝昌初诸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22b 页 WYG0381-0264b.png
獠以始欣贪暴相率反叛攻围巴州山南行台魏子建
勉谕之即时散罢自是獠与诸头王相率诣行台者接
踵子建厚劳来之始欣见中国多事又失獠心虑获罪
谴时南梁州刺史阴子春扇惑边陲始欣谋将南叛始
欣族子恺时为隆城镇将密知之严设逻候遂禽梁使
人并封始欣诏书铁劵刀剑衣冠之属表送行台子建
乃启以镇为南梁州恺为刺史发使执始欣囚于南郑
遇子建见代梁州刺史傅竖眼仍为行台竖眼久病其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23a 页 WYG0381-0264c.png
子敬绍纳始欣重赂使得还州始欣乃起众攻恺屠灭
之据城南叛梁将萧玩率众援接时梁益二州并遣将
讨之攻陷巴州执始欣大破玩军遂斩玩以傅昙表为
刺史后元罗为梁州以州入梁自此遂绝及周文平梁
益之后令在所抚慰其与华人杂居者亦颇从赋役然
天性暴乱旋致扰动每岁命随近州镇出兵讨之𫉬其
生口以充贱𨽻谓之为压獠焉复有商旅往来者亦资
以为货公卿达于人庶之家有獠口者多矣恭帝三年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23b 页 WYG0381-0264d.png
陵州木笼獠反诏开府陆腾讨破之周保定二年铁山
獠又反抄断江路陆腾又攻拔其三城天和三年梁州
恒棱獠叛总管长史赵文表讨之军次巴州文表欲率
众径进军吏等曰此獠旅拒日久部众高彊宜分兵四
面攻之以离其势今若大军直进不遣奇兵恐并力于
我未可制胜文表曰往者既不能制今须别为进趣若
四面遣兵则獠降路绝理当相率以死拒战如从一道
则吾得示威恩遣人以理晓谕为恶者讨之归善者抚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24a 页 WYG0381-0265a.png
之善恶既分易为经略事有通变奈何欲遵前辙也文
表遂以此意遍令军中时有从军熟獠多与恒棱亲识
即以实报之恒棱獠相与聚议犹豫之间文表军已至
其界獠中先有二路一路稍平一路极险俄有生獠酋
帅数人来见文表曰我恐官军不悉山川请为乡导文
表谓之曰此路宽平不须导引卿但先去好慰喻子弟
也乃遣之文表谓其众曰向者獠帅谓吾从宽路而行
必当设伏险要若从险路出其不虞獠众自离散矣于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24b 页 WYG0381-0265b.png
是勒兵从险道进其有不通之处即平之乘高而望果
见其伏兵獠既失计争携妻子退保险要文表顿军大
蓬山下示以祸福遂相率来降文表皆抚慰之仍徵其
租税无敢动者后除文表为蓬州刺史又大得人和建
德初季晖为蓬梁总管诸獠亦望风从附然其种类滋
曼保据岩壑依山走险若履平地虽屡加兵弗可穷讨
性又无知殆同禽兽诸夷之中最难以道义招怀者也
  南平獠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25a 页 WYG0381-0265c.png
南平獠东距智州南属渝州西接南州北接涪州部落
四千馀户多瘴疠山有毒草沙虱蝮蛇人楼居梯而上
名为干栏妇人横布三幅穿中贯其首号曰通裙美发
髻垂于后竹筒三寸斜穿其耳贵者饰以珠珰俗女多
男少妇人任役昏法女先以货求男贫者无以嫁则卖
为婢男子左衽露发徒跣其王姓朱氏号剑荔王唐贞
观三年遣使入朝以其地𨽻渝州
  东谢蛮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25b 页 WYG0381-0265d.png
东谢蛮渠帅姓谢氏居黔州西三百里南距守宫獠西
连夷子地方千里宜五榖为畬田岁一易之众处山巢
居汲流以饮无赋税刻木为契见贵人执鞭而拜赏有
功者以牛马铜鼓犯小罪则杖大事杀之盗物者倍偿
婚姻以牛酒为聘女归夫家夫惭涩旬日乃出会击铜
鼓吹角俗椎髻韬以绛垂于后坐必蹲踞常带刀剑男
子服衫袄大口裤以带斜缭右肩以螺壳虎豹援狖大
羊皮为饰有谢氏世为酋长部落尊畏之其族不育女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26a 页 WYG0381-0266a.png
自以姓高不可以嫁人贞观三年其酋元深入朝冠乌
皮若注旄以金银络额被毛帔韦行縢著履帝以其地
为应州𨽻钦州都督府
  西赵蛮
西赵蛮在东谢之南并南蛮别种其界东至夷子西至
昆明南至西洱河山洞深阻莫知里数南北十八日行
东西二十三日行其风俗与东谢同赵氏代为酋长有
万馀户不臣中国黔州豪帅田康讽之唐贞观中首领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26b 页 WYG0381-0266b.png
赵酋摩遣使入朝后率所部内附诏以酋摩为刺史
  牂柯蛮
牂柯渠帅姓谢氏旧臣中国世为本土牧守隋乱遂绝
唐贞观中其酋遣使修贡胜兵数万遂列其地为牂州
  兖州蛮
兖州牂柯别部与牂柯邻境胜兵二万(今黔中郡/羁縻州)唐贞
观中朝贡列其地为兖州
  西爨蛮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27a 页 WYG0381-0266c.png
西爨者南宁之渠帅梁时通焉自云本河东安邑人七
世祖晋南宁太守中国乱遂王蛮中梁元帝时南宁州
刺史徐文盛徵诣荆州有爨瓒者据其地延袤二千馀
里土多骏马犀象明珠既死子震玩分统其众隋开皇
初遣使朝贡命韦世冲以兵戍之置恭州恊州昆州未
几叛史万岁击之至西洱河滇池而还震玩惧而入朝
文帝诛之诸子没为奴唐高祖即位以其子宏达为昆
州刺史奉父丧归而益州刺史段伦遣俞大施至南宁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27b 页 WYG0381-0266d.png
治共范川诱诸部皆纳款贡方物太宗遣将击西爨开
青蛉弄楝为县
  昆弥蛮
昆弥一曰昆明在爨之西以西洱河为境即叶榆河也
距长安九千里土歊湿宜粳稻人辫首左衽与突厥同
随水草畜牧夏处高山冬入深谷俗尚战死恶病亡胜
兵数万汉武得其地入益州部其后复绝诸葛亮定南
中亦所不至唐武德中巂州治中吉伟使南宁至其国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28a 页 WYG0381-0267a.png
谕使朝贡因求内属发兵戍守自是岁与牂柯使偕来
  尾濮
尾濮汉魏以后在兴古郡(今云南/郡地)西南千五百里徼外
其人有尾长三四寸欲坐辄先穿地为穴以安其尾尾
折便死居木上食人俗又啖其老者唯识母而不识父
其俗有宾客杀老者以供厨故宾婚有老者必泣其地
有稷及陆稻多盐井饶犀象有弓矢革铠以赤猱猴皮
垂锡珠翡翠为冠帻按木濮即尾濮也(又扶南土俗传/云拘利东有蒲)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28b 页 WYG0381-0267b.png
(罗人皆有尾长五六寸其俗食人按/其地并在西南蒲罗盖尾濮之地名)
  木绵濮
木绵濮产木绵特异生房甚繁房中绵其大如拳
  文面濮(折腰濮赤/口濮附)
文面濮其俗劖面以青画之(劖音/谗)又有折腰濮其俗生
子必折其腰又有赤口濮在永昌南其俗折其齿劖其
唇使赤又裸露无衣服
  黑僰濮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29a 页 WYG0381-0267c.png
黑僰濮在永昌西南山居耐勤苦其衣服妇人以一幅
布为裙或以贯头丈夫以榖皮为衣其境出白蹄牛犀
象琥珀金桐华布又诸濮之域皆出楛矢(尔雅曰南至/于濮铅周书)
(王会卜人丹沙注云卜人西南之/蛮丹沙所出今按卜人盖濮人也)
  松外诸蛮
松外诸蛮数十百部大者五六百户小者二三百凡数
十姓赵杨李董为贵族皆擅山川不能相君长有城郭
文字颇知阴阳历数自夜郎滇池以西皆庄蹻之裔有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29b 页 WYG0381-0267d.png
稻麦粟豆丝麻薤蒜桃李以十二月为岁首布幅广七
寸正月蚕生二月熟男子毡革为帔女衣絁布裙衫髻
盘如髽饭用竹筲抟而啖之象杯贮羹如鸡彝徒跣有
舟无车死则坎地殡舍左屋之三年乃葬以蠡蚌封棺
父母丧斩衰布衣不澡者四五年近者二三年为人所
杀者子以麻括发墨面衣不缉居丧婚嫁不废亦弗避
同姓婿不亲迎富室娶妻纳金银牛羊酒女所赍亦如
之有罪者树一长木击鼓集众其下彊盗杀之富者贳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30a 页 WYG0381-0268a.png
死烧屋夺其田盗者倍九而偿赃奸淫则彊族输金银
请和而弃其妻处女嫠妇不坐凡相杀必报力不能则
其部助攻之祭祀杀牛马亲联毕会助以告酒多至数
百人唐贞观中数叛乱太宗遣武候将军梁建方发蜀
十二州兵讨之首领双舍拒战败走杀获十馀万建方
谕降者七十馀部户千万署首领蒙和为县令以抚之
  西南夷序略
南夷君长以十数夜郎最大(后为县属/牂柯郡)其西靡莫之属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30b 页 WYG0381-0268b.png
以十数滇最大(地有滇池因以/为名滇音颠)自滇以北君长以十数
邛都最大(今之邛州/本其地)此皆椎结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
桐师以东北至叶榆(叶榆泽名后为/县属益州郡)名为巂昆明(巂即/今之)
(巂州昆明又在其西南即今之南/宁州诸㸑所居是其地也巂音髓)编发(编音步/典反)随畜移
徙亡常处亡君长地方可数千里自巂以东北君长以
十数徙莋都为大(徙及莋都二国也徙后为徙县属蜀/郡莋都后为沈黎郡徙音斯莋音材)
(各/反)自莋以东北君长以十数冉駹最大(今夔州开州首/领多姓冉者本)
(皆冉种也/駹音尨)其俗或土著或移徙在蜀之西自駹以东君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31a 页 WYG0381-0268c.png
长以十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此皆巴蜀西南外蛮夷
也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蹻将兵循江上(蹻音居/略反)略巴
黔中以西(黔中即今黔州是/其地本巴人也)庄蹻者楚庄王苗裔也蹻
至滇池方三百里(益州滇池县其泽在西北泽下/流浅狭状如倒流故曰滇池)旁平
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欲归报会秦击夺楚巴
黔中郡道塞不通因乃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
之秦时尝破略通五尺道(其处险阸故/道才通五尺)诸此国颇置吏
焉十馀岁秦灭及汉兴皆弃此国而关蜀故徼(西南之/徼犹北)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31b 页 WYG0381-0268d.png
(方塞也徼/音工钓反)巴蜀民或窃出商贾取其莋马僰僮旄牛以
此巴蜀殷富建元六年大行王恢击东粤东粤杀王郢
以报恢因兵威使番阳令(番音/婆)唐蒙风晓南粤(风音/讽)
粤食蒙枸酱(枸音矩子形如桑椹缘木而生味辛蜀/人取其实为酱以为珍味也食音嗣)
问所从来曰道西北牂柯江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番/音)
(潘禺/音愚)蒙归至长安问蜀贾人独蜀出枸酱多持窃出市
夜郎夜郎者临牂柯江江广百馀步足以行船南粤以
财物役属夜郎西至桐师然亦不能臣使也蒙上书说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32a 页 WYG0381-0269a.png
上曰南粤王黄屋左纛地东西万馀里名为外臣实一
州主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窃闻夜郎所有
精兵可得十万浮船牂柯出不意此制粤一奇也诚以
汉之彊巴蜀之饶通夜郎道为置吏甚易上许之乃拜
蒙中郎将将千人食重万馀人从巴莋关入遂见夜郎
侯多同(多同其/侯名也)厚赐谕以威德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
(比之于/汉县也)夜郎旁小邑皆贪汉缯帛以为汉道险终不能
有也乃且听蒙约还报乃以为犍为郡发巴蜀卒治道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32b 页 WYG0381-0269b.png
自僰道指牂柯江蜀人司马相如亦言西夷邛莋可置
郡使相如以中郎将往谕皆如南夷为置一都尉十馀
县属蜀当是时巴蜀四郡通西南夷道载转相饟数岁
道不通士罢饿馁离暑湿死者甚众西南夷又数反发
兵兴击耗费亡功上患之使公孙宏往问视焉还报言
其不便及宏为御史大夫时方筑朔方据河逐胡宏等
因言西南夷为害可且罢专力事丐奴上许之罢西夷
独置南夷两县一都尉稍令犍为自保就及元狩元年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33a 页 WYG0381-0269c.png
博望侯张骞言使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问所从来曰
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或闻邛西可二
千里有身毒国骞因盛言大夏在汉西南慕中国患丐
奴隔其道诚通蜀身毒国道便近又亡害于是天子乃
令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十馀辈间出西南夷指求
身毒国至滇滇王当羌乃留为求道四岁馀皆闭昆明
莫能通滇王与汉使言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各
自以一州王不知汉广大使者还因盛言滇大国足事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33b 页 WYG0381-0269d.png
亲附天子注意焉及至南粤反上使驰义侯因犍为发
南夷兵且兰君(且子/馀反)恐远行旁国虏其老弱乃与其众
反杀使者及犍为太守汉乃发巴蜀罪人当击南粤者
八校尉击之会越已破汉八校尉不下中郎郭昌卫广
引兵还行诛隔滇道者且兰斩首数万遂平南夷为牂
柯郡夜郎始倚南粤南粤已灭还诛反者夜郎遂入朝
上以为夜郎王南粤破后及汉诛且兰邛君并杀莋侯
冉駹皆震恐请臣置吏以邛都为粤巂郡莋都为沈黎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34a 页 WYG0381-0270a.png
郡冉駹为文山郡广汉西白马为武都郡使王然于以
粤破及诛南夷兵威风谕滇王入朝滇王者其众数万
人其旁东北劳深靡莫皆百姓相杖未肯听劳莫数侵
犯使者吏卒元封二年天子发巴蜀兵击灭劳深靡莫
以兵临滇滇王始首善以故弗诛滇王离西夷举国降
(离西夷谓/东向事汉)请置吏入朝于是以为益州郡赐滇王王复
长其民西南夷君长以百数独夜郎滇受王印滇小邑
也最宠焉后二十三岁孝昭始元元年益州廉头姑缯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34b 页 WYG0381-0270b.png
民反杀长吏牂柯谈指同并等二十四邑凡三万馀人
皆反(反并/音伴)遣水衡都尉发蜀郡犍为奔命万馀人击牂
柯大破之后二岁姑缯叶榆复反遣水衡都尉吕辟胡
将郡兵击之辟胡不进蛮夷遂杀益州太守乘胜与辟
胡战士战及溺死者四千馀人明年复遣军正王平与
大鸿胪田广明等并进大破益州斩首捕虏五万馀级
获畜产十馀万上曰钩町侯亡波率其邑君长人民击
反者(钩音劬/町音定)斩首捕虏有功其立亡波为钩町王大鸿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35a 页 WYG0381-0270c.png
胪广明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后间岁武都氐人反
遣执金吾马适建龙额侯韩增与大鸿胪广明将兵击
之至成帝河平中夜郎王兴与钩町王禹漏卧侯俞(漏/卧)
(夷邑名后为/县俞音踰)更举兵相攻牂柯太守请发兵诛兴等议
者以为道远不可击乃遣太中大夫蜀郡张匡持节和
解兴等不从命刻木象汉吏立道旁射之杜钦说大将
军王凤曰太中大夫匡使和解蛮夷王侯王侯受诏已
复相攻轻易汉使不惮国威其效可见恐议者选耎复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35b 页 WYG0381-0270d.png
守和解(选耎怯不前之意也选/音息兖反耎音人兖反)太守察动静有变乃以
闻如此则复旷一时王侯得收猎其众申固其谋党助
众多各不胜忿必相殄灭自知罪成狂犯守尉(言起狂/悖杀守)
(尉/也)远藏温暑毒草之地虽有孙吴将贲育士若入水火
往必焦没知勇亡所施屯田守之费不可胜量宜因其
罪恶未成未疑汉家加诛阴敕旁郡守尉练士马大司
农豫调榖积要害处选任职太守往以秋凉时入诛其
王侯尤不轨者即以为不毛之地亡用之民圣王不以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36a 页 WYG0381-0271a.png
劳中国宜罢郡放弃其民绝其王侯勿复通如以先帝
所立累世之功不可堕坏亦宜因其萌芽早断绝之及
已成形然后战师则万姓被害大将军凤于是荐金城
司马陈立拜为牂柯太守立者临邛人前为连然长不
韦令(皆益州/县也)蛮夷畏之及至牂柯谕告夜郎王兴兴不
从命立请诛之未报乃从吏数十人出行县(行音下/更反)
兴国且同亭(且音子/余反)召兴兴将数千人往至亭从邑君
数十人入见立立数责因断头(数音所/具反)邑君曰将军诛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36b 页 WYG0381-0271b.png
亡状为民除害愿出晓士众以兴头示之皆释兵降钩
町王禹漏卧侯俞震恐入粟千斛牛羊劳吏士立还归
郡兴妻父翁指与兴子邪务收馀兵迫胁旁二十二邑
反至冬立奏募诸夷与都尉长史分将攻翁指等翁指
据阸为垒立使奇兵绝其饟道纵反间以诱其众都尉
万年曰兵久不决费不可共(共读/曰供)引兵独进败走趋立
营立怒叱戏下令格之都尉复还战立引兵救之时天
大旱立攻绝其水道蛮夷共斩翁指持首出降立已平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37a 页 WYG0381-0271c.png
定西夷徵诣京师会巴郡有盗贼复以立为巴郡太守
秩中二千石居赐爵左庶长徙为天水太守劝民农桑
为天下最赐金四十斤入为左曹卫将军护军都尉卒
官王莽篡位改汉制贬钩町王以为侯王邯怨恨(邯其/王名)
(也邯/音酣)牂柯大尹周钦诈杀邯邯弟承攻杀钦州郡击之
不能服三边蛮夷愁扰尽反复杀益州大尹程隆莽遣
平蛮将军冯茂发巴蜀犍为吏士赋敛取足于民以击
益州出入三年疾疫死者什七巴蜀骚动莽徵茂还诛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37b 页 WYG0381-0271d.png
之更遣宁始将军廉丹与庸部牧史熊(莽改益州/为庸部)大发
天水陇西骑士广汉巴蜀犍为吏民十万人转输者合
二十万人击之始至颇斩首数千其后军粮前后不相
及士卒饥疫三岁馀死者数万而粤巂蛮夷任贵亦杀
太守枚根自立为邛榖王(枚根太守/之姓名)会莽败汉兴诛贵
复其旧号建武以后西南夷夜郎滇地邛莋冉駹诸国
悉皆臣属如先汉时又有哀牢焦侥椫国诸夷自昔不
通中国者亦奉职贡有以见汉德之大也其在隋世则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38a 页 WYG0381-0272a.png
复有所谓附国者距蜀都西北二千馀里大业中遣使
入贡盖亦西南夷云
  夜郎
夜郎汉时通焉初夜郎有女子浣于遁水有三节大竹
流入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免归而养
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武帝元鼎六
年平南夷为牂柯郡夜郎侯迎降赐其王印绶后遂杀
之夷獠咸以竹王非血气所生甚重之求为立后牂柯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38b 页 WYG0381-0272b.png
太守吴霸以闻天子乃封其三子为侯死配食其父今
夜郎县有竹王三郎神是也(前书地理志曰夜郎有遁/水东至广郁华阳国志云)
(遁水通郁林有三郎祠皆有灵响又云竹王所捐破竹/于野成竹林今王祠有竹林是也王尝从人止大石上)
(令作羹从者白无水王以剑击石出水今竹王水是也/按汉书夜郎侯降封王不言杀之至成帝时犹谓之夜)
(郎王独范史云竹王被杀后封其/子为侯与班氏牴牾今两存之)初楚顷襄王之时遣
将庄豪从沅水伐夜郎军至且兰㭬船于岸而步战既
灭夜郎因留王滇池以且兰有㭬船牂柯处乃改其名
为牂柯(牂柯系船杙也按史记及汉书皆云楚威王时/使庄蹻略巴黔以西至滇池欲归会秦夺楚巴)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39a 页 WYG0381-0272c.png
(黔中郡因以其众王滇后十馀岁秦灭又按楚自威王/后怀王立三十年至顷襄王之二十二年秦昭襄王遣)
(兵攻楚取巫黔中郡地后汉史则云顷襄王时庄豪王/滇豪即蹻也若庄蹻自威王时将兵略地属秦陷巫黔)
(中郡道塞不通凡经五十二年岂得如此淹久或恐史/记误谬班固循习而书范晔所记详考为正又按庄蹻)
(王滇后十五年顷襄王卒考烈王立二十五年幽王立/十年王负刍立五年而楚灭后十五年而秦亡凡七十)
(年何故云蹻之王滇后十馀岁而/秦亡斯又未之详也蹻音渠略反)牂柯地多雨潦俗好
巫鬼禁忌寡畜产又无蚕桑故其郡最贫钩町县有桄
榔木可以为面百姓资之(临海异物志曰桄榔外皮有/毛似栟榈而散生其木刚作)
(鋘锄利如铁中石更利惟中焦根乃致败耳皮中有似/𢷬稻米片又似麦面中作饼饵广志曰桄榔树大四五)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39b 页 WYG0381-0272d.png
(围长五六丈洪直旁无枝条其颠生叶不过数十似棕/叶破其木肌坚难伤入数寸得面赤黄密致可食也)
公孙述时大姓龙傅尹董氏与郡功曹谢暹保境为汉
乃遣使从番禺江奉贡光武嘉之并加褒赏桓帝时郡
人尹珍自以生于荒裔不知礼义乃从汝南许慎应奉
受经书图纬学成还乡里教授于是南域始有学焉珍
官至荆州刺史(尹珍字道真/毋敛县人也)
  滇国
滇王者庄蹻之后也元封三年武帝平之以其地为益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40a 页 WYG0381-0273a.png
州郡割牂柯越巂各数县配之后数年复并昆明地皆
以属之此郡有池周回二百馀里水源深广而末更浅
狭有似倒流故谓之滇池河土平敞多出鹦鹉孔雀有
盐池田渔之饶金银畜产之富人俗豪忲(忲奢/侈也)居官者
皆富及累世及王莽政乱益州郡夷栋蚕若豆等起兵
杀郡守越巂姑复夷人大牟亦皆叛杀略吏民莽遣宁
始将军廉丹发巴蜀吏民及转兵榖卒徒十馀万击之
吏士饥疫连年不能尅而还以广汉文齐为太守造起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40b 页 WYG0381-0273b.png
波池开通灌溉垦田二千馀顷率厉兵马修障塞降集
群夷甚得其和及公孙述据益州文齐固守拒险述拘
其妻子许以封侯齐终不降闻光武即位乃间道遣使
自闻蜀平徵为镇远将军封成义侯于道卒诏为起祠
堂郡人立庙祀之建武十八年夷渠帅栋蚕与姑复楪
榆梇栋连然滇池建怜昆明诸种反叛杀长吏益州太
守繁胜与战而败退保朱提(县属犍为郡朱/音殊提音匙)十九年遣
武威将军刘尚等发广汉犍为蜀郡人及朱提夷合万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41a 页 WYG0381-0273c.png
三千人击之尚军遂渡泸水入益州界(泸水一名若水/出旄牛徼外经)
(朱提至僰道入江在今巂州南特有瘴气三月四月经/之必死五月以后行者得无害故诸葛亮表云五月渡)
(泸言其/艰苦也)群夷闻大兵至皆弃垒奔走尚获其羸弱榖畜
二十年进兵与栋蚕等帅连战数月皆破之明年四月
追至不韦(孙盛蜀谱曰初秦徙吕不韦子弟宗族于蜀/汉武帝开西南夷置郡县徙吕氏以充之因)
(置不韦县华阳国志曰武帝通博南山置不韦县徙南/越相吕嘉宗族实之因名不韦以章其先人恶行也)
斩栋蚕帅凡首虏七千馀人得生口五千七百人马三
千匹牛羊三万馀头诸夷悉平肃宗元和中蜀郡王追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41b 页 WYG0381-0273d.png
为太守政化尤异有神马四匹出滇池河中甘露降白
乌见始兴起学校渐迁其俗灵帝熹平五年诸夷反叛
执太守雍陟遣御史中丞朱龟讨之不能尅朝议以为
郡在边外蛮夷喜叛劳师远役不如弃之太尉掾巴郡
李颙建策讨伐乃拜颙益州太守与刺史庞芝发板楯
蛮击破平之还得雍陟颙卒后夷人复叛以广汉景毅
为太守讨定之毅有惠政为夷人所怀蜀后主建兴二
年丞相诸葛亮率众南征四郡平之改益州郡为建宁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42a 页 WYG0381-0274a.png
分建宁永昌为云南郡又分建宁牂柯为兴古郡焉
  邛都
邛都夷汉武帝所开以为邛都县无几而地陷为污泽
因名为邛池南人以为邛河(在今巂州越巂县东南南/中八郡志曰邛河纵广岸)
(二十里深百馀丈多大鱼长一二丈头特大遥视如戴/铁釜状李膺益州记云邛都县下有一老姥家贫孤独)
(每食有小蛇头上戴角在床间姥怜而饴之后稍长大/遂长丈馀令有骏马蛇遂吸杀之令因大忿姥限责出)
(蛇姥云在床下令即掘地愈深愈大而无所见令又迁/怒杀姥蛇乃感人以灵言瞋令何杀我母当为母报雠)
(此后每夜辄闻若雷若风四十许日百姓相见咸惊语/汝头那忽戴鱼是夜方四十里与城一时俱陷为湖土)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42b 页 WYG0381-0274b.png
(人谓之为陷河唯姥宇无恙讫今犹存渔人采捕必依/止宿每有风浪辄居宅侧恬静无佗风静水清犹见城)
(郭楼橹畟然今水浅时彼土人没水取得旧木/坚贞光黑如漆有好事人以为枕相赠畟音测)后复反
叛元鼎六年汉兵自越巂水伐之以为越巂郡(巂水源/出今巂)
(州邛部县西南巂山下前书地里/志曰言其越巂水以置郡故名焉)其土地平原有稻田
青蛉县禺同山有碧鸡金马光景时时出现(禺同山在/今褒州扬)
(波县王褒碧鸡颂曰持节使王褒谨拜南崖敬移金精/神马缥碧之鸡处南之荒深溪回谷非土之乡归来归)
(来汉德无疆兼乎唐虞泽配三皇华阳国志曰碧鸡/光景人多见之前书音义曰金形似马碧形似鸡也)
多游荡而喜讴歌与牂柯相类豪帅放纵难得制御王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43a 页 WYG0381-0274c.png
莽时郡守枚根调邛人长贵以为军候(汉书长贵/作任贵)更始
二年长贵率种人攻杀枚根自立为邛榖王领太守事
又降于公孙述述败光武封长贵为邛榖王建武十四
年长贵遣使上三年计天子即授越巂太守印绶十九
年武威将军刘尚击益州夷路由越巂长贵闻之疑尚
既定南边威法必行巳不得自放纵即聚兵起营台招
呼诸君长多酿毒酒欲先以劳军因袭击尚尚知其谋
即分兵先据邛都遂掩长贵诛之徙其家属于成都永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43b 页 WYG0381-0274d.png
平元年姑复夷复叛益州刺史发兵讨之斩其渠帅传
首京师后太守巴郡张翕政化清平得夷人和在郡十
七年卒夷人爱慕如丧父母苏祈叟二百馀人(苏祈县/属越巂)
(郡/)赍牛羊送丧至翕本县安汉(安汉县/属巴郡)起坟祭祀诏书
嘉美为立祠堂安帝元初三年郡徼外夷大羊等八种
户三万一千口十六万七千六百二十慕义内属时郡
县赋敛烦数五年以卷夷大牛种封离等反畔杀遂久
(遂久故县在/今靡州界)明年永昌益州及蜀郡夷皆叛应之众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44a 页 WYG0381-0275a.png
遂十馀万破坏二十馀县杀长吏燔烧邑郭剽掠百姓
骸骨委积千里无人诏益州刺史张乔选堪能从事讨
之乔乃遣从事杨竦将兵至楪榆击之贼盛未敢进先
以诏书告示三郡密徵求武士重其购赏乃进军与封
离等战大破之斩首三万馀级获生口五百人资财四
千馀万悉以赏军士封离等惶怖斩其同谋渠帅诣竦
乞降竦厚加慰纳其馀三十六种皆来降附竦因奏长
吏奸猾侵犯蛮夷者九十人皆减死州中论功未及上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44b 页 WYG0381-0275b.png
会竦病创卒张乔深痛惜之乃刻石勒铭图画其像天
子以张翕有遗爱乃拜其子湍为太守夷人欢喜奉迎
道路曰郎君仪貌类我府君后湍颇失众心有欲叛者
诸夷耆老相晓语曰当为先府君故遂以得安后顺桓
间广汉冯颢为太守尤多异迹云
  莋都
莋都夷者汉孝武帝所开以为莋都县其人皆被发左
衽言语多好譬类居处略与汶山夷同土出长年神药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45a 页 WYG0381-0275c.png
仙人山图所居焉(刘向神仙传曰山图陇西人好乘马/马蹋折脚山中道士教服地黄当归)
(羌活元参服一年不嗜食病愈身轻追道士问之自云/五岳使我之名山采药能随吾汝便不死山图追随人)
(不复见六十馀年一旦归来行母/服于冢间期年复去莫知所之也)元鼎六年以为沈黎
郡至天汉四年并蜀为西部置两都尉一居旄牛主徼
外夷一居青衣主汉人永平中益州刺史梁国朱辅好
立功名慷慨有大略在州数岁宣示汉德威怀远夷自
汶山以西前世所不至正朔所未知白狼槃木唐菆等
百馀国户百三十馀万口六百万以上举种奉贡称为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45b 页 WYG0381-0275d.png
臣仆辅上疏曰臣闻诗云彼徂矣岐有夷之行传曰岐
道虽僻而人不远诗人诵咏以为符验今白狼王唐菆
等慕化归义作诗三章路经邛来大山零高坂(山海经/曰崃山)
(江水出焉郭璞曰中江所出也华阳国志曰邛来山本/名邛莋故邛人莋人界也岩阻峻回曲折乃至山上凝)
(冰夏结冬则剧寒王阳行部至此而退者也/有长贫若采八渡之难阳母闳峻并坂名)峭危峻险
百倍岐道襁负老幼若归慈母远夷之语辞意难正草
木异种鸟兽殊类有犍为郡掾田恭与之习狎颇晓其
言辄令讯其风俗译其辞语今遣从事史李陵与恭护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46a 页 WYG0381-0276a.png
送诣阙并上其乐诗昔在圣帝舞四夷之乐今之所上
庶备其一帝嘉之事下史官录其歌焉(东观记载其歌/并重译训诂为)
(华言今范史所载者是也/今录东观夷语以为此注)远夷乐德歌诗云大汉是治
(提宫/隗搆)与天合意(魏冒/踰糟)吏译平端(罔译/刘脾)不从我来(旁草/支留)
风向化(徵衣/随旅)所见奇异(知唐/桑艾)多赐缯布(邪毗/堪绣)甘美酒食
(推潭/仆远)昌乐肉飞(拓拒/苏便)屈申悉备(局后/仍离)蛮夷贫薄(偻让/龙洞)
所报嗣(莫支/度由)愿主长寿(阳雒/僧鳞)子孙昌炽(莫稚/角存)远夷慕德
歌诗曰蛮夷所处(屡让/被尼)日入之部(且交/陵悟)慕义向化(绳动/随旅)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46b 页 WYG0381-0276b.png
归日出主(归且/倲雒)圣德深恩(圣德/渡诺)与人富厚(魏菌/度洗)冬多霜
(综邪/流藩)夏多和雨(莋邪/寻螺)寒温时适(藐浔/泸漓)部人多有(菌补/邪推)
涉危历险(辟危/归险)不远万里(莫受/万柳)去俗归德(术叠/附德)心归慈
(仍路/孳摸)远夷怀德歌曰荒服之外(荒服/之仪)土地硗确(黎籍/怜怜)
食肉衣皮(阻苏/邪犁)不见盐榖(莫砀/粗水)吏译传风(罔译/传徽)大汉安
(是汉/夜拒)携负归仁(踪优/路仁)触冒险陕(雷折/险龙)高山岐峻(伦狼/藏)
缘崖磻石(扶路/侧禄)木薄发家(息落/服淫)百宿到洛(理沥/髭雒)父子同
(捕茝/菌毗)怀抱匹帛(怀槁/匹漏)传告种人(传室/呼敕)长愿臣仆(陵阳/臣仆)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47a 页 WYG0381-0276c.png
肃宗初辅坐事免是时郡尉府舍皆有雕饰画山神海
灵奇禽异兽以眩耀之夷人益畏惮焉和帝永元十二
年旄牛徼外白狼楼薄蛮夷王唐缯等遂率种人十七
万口归义内属诏赐金印紫绶小豪钱帛各有差安帝
永初元年蜀郡三襄种夷与徼外污衍种并兵三千馀
人反叛攻蚕陵城杀长吏二年青衣道夷邑长令田(令/姓)
(田/名)与徼外三种夷三十一万口赍黄金旄牛眊(顾野王/曰眊结)
(毛为饰也即今马/及弓槊上缨眊也)举土内属安帝增令田爵号为奉通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47b 页 WYG0381-0276d.png
邑君延光二年春旄牛夷叛攻零关(郡国志零关/道属越巂郡)杀长
吏益州刺史张乔与西部都尉击破之于是分置蜀郡
属国都尉领四县如太守桓帝永寿二年蜀郡夷叛杀
略吏民延熹二年蜀郡三襄夷寇蚕陵杀长吏四年犍
为属国夷寇郡界益州刺史山昱击破之斩首千四百
级馀皆解散灵帝时以蜀郡属国为汉嘉郡
  冉駹
冉駹夷汉武帝所开元鼎六年以为汶山郡至地节三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48a 页 WYG0381-0277a.png
年夷人以立郡赋重宣帝乃省并蜀郡为北部都尉其
山有六夷七羌九氐各有部落其王侯颇知文书而法
严重贵妇人党母族死则烧其尸土气多寒在盛夏冰
犹不释故夷人冬则避寒入蜀为佣夏则违暑反其邑
众皆依山居止累石为室高者至十馀丈为邛笼(案今/彼土)
(夷人呼/为碉也)又土地刚卤不生榖粟麻菽唯以麦为资而宜
畜牧有旄牛无角一名童牛肉重千斤毛可为眊出名
马有灵羊可燎毒(本草经曰零羊角味咸无毒主疗青/盲虫毒去恶鬼安心气彊筋骨也)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48b 页 WYG0381-0277b.png
又有食药鹿鹿麑有胎者其肠中粪亦疗毒疾又有五
角羊麝香轻毛毼鸡牲牲(郭璞注山海经曰毼鸡似雉/而大青色有毛角斗敌死乃)
(止/)其人能作旄毡班罽青顿㧘毲羊羧之属(青顿毲羧/并未详字)
(书无此二字周书伊尹为四方献令曰正西昆仑狗国/鬼亲枳已□耳贯胸雕题离邱漆齿请令以丹青白旄)
(纰罽龙角神龟为献汤曰善何承天纂/文曰纰氐罽也音卑疑反㧘即纰也)特多杂药地有
咸土煮以为盐麡羊牛马食之皆肥(麡即麡狼也异物/志状似鹿而角触)
(前向人林树挂角故常在平浅草中肉肥脆香美逐入/林则抟之皮可作履袜角正四据南人因以为床音子)
(兮/反)其西又有三河槃于虏北有黄石北地卢水胡其表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49a 页 WYG0381-0277c.png
乃为徼外灵帝时复分蜀郡北部为汶山郡蜀后主建
兴十年汶山平康夷反姜维讨破之
  哀牢夷(掸国及僬/侥夷并附)
哀牢夷后汉时通焉其先有妇人名沙壹居于牢山尝
捕鱼水中触沈木若有感因怀𡜟十月产子男十人后
沈木化为龙出水上沙壹忽闻龙语曰若为我生子今
悉何在九子见龙惊走独小子不能去背龙而坐龙因
舐之其母鸟语谓背为九谓坐为隆因名子曰九隆及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49b 页 WYG0381-0277d.png
后长大诸兄以九隆能为父所舐而黠遂共推以为王
后牢山下有一夫二妇复生十女子九隆兄弟皆娶以
为妻后渐相滋长种人皆刻画其身象龙文衣著尾九
隆死世世相继(哀牢传曰九隆代代相传不可得数至/于禁高乃可记知禁高死子吸代吸死)
(子建非代建非死子哀牢代哀牢死子桑藕代桑藕/死子柳承代柳承死子柳貌代柳貌死子扈栗代)
分置小王往往邑居散在溪谷绝域荒外建武二十五
年其王贤栗遣兵乘箄船(箄音排縳竹木/为箄以当船)南下江汉击
附塞夷鹿芰(音/多)鹿芰人弱为所禽获于是震雷疾雨南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50a 页 WYG0381-0278a.png
风飘起水为逆流翻涌二百馀里箄船沈没哀牢之众
溺死数千人贤栗复遣其六王将万人以攻鹿芰鹿芰
王与战杀其六王哀牢耆老共埋六王夜虎复出其尸
而食之馀众惊怖引去贤栗惶恐谓其耆老曰我曹入
边塞自古有之今攻鹿芰辄被天诛中国其有圣帝乎
天祐助之何其明也二十七年贤栗等遂率种人户二
千七百七十口万七千六百五十九诣越巂太守郑鸿
降求内属光武封贤栗等为君长自是岁来朝贡永平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50b 页 WYG0381-0278b.png
十二年哀牢王柳貌遣子率种人内属其称邑王者七
十二人户五万一千八百九十口五十五万三千七百
一十一西南去洛阳七千里显宗以其地置哀牢博南
二县割益州郡西部都尉可领六县(古今注曰永平十/年置益州西部都)
(尉居巂唐续汉志六县谓不韦/巂唐比苏楪榆邪龙云南也)合为永昌郡始通博南
山度兰仓水(华阳国志曰博南县西山高/三十里越之渡兰仓水也)行者苦之歌
曰汉德广开不宾度博南越兰津度兰仓为他人哀牢
皆穿鼻儋耳其渠帅自谓王者耳皆下肩三寸庶人则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51a 页 WYG0381-0278c.png
至肩而已土地沃美宜五榖蚕桑知染采文绣罽毲帛
(杜薄传云其国女/子织作白叠花布)兰干细布(华阳国志曰/兰干獠言纻)织成文章
如绫锦有梧桐木华绩以为布(广志曰梧桐有白者剽/国有桐木其花木白毳)
(取其毳淹渍缉/织以为布也)幅广五尺絜白不受垢污先以覆亡人
然后服之其竹节相去一丈名曰濮竹出铜铁铅锡金
银光珠(华阳国志曰兰仓水有金沙洗取融为/金有光珠穴博物志曰光珠即江珠也)虎魄水
精琉璃轲虫蚌珠孔雀翡翠犀象猩猩貊兽(郦道元水/经注曰猩)
(猩形若狗而人而头颜端正善与人言音声妙丽如妇/人对语闻之无不酸楚南中志曰猩猩在山谷中行无)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51b 页 WYG0381-0278d.png
(常语百数为群土人以酒若糟设于路又喜屩子土人/织草为屦数十两相连结猩猩在山谷见酒及屩知其)
(设张者即知张者先祖名字乃呼其名而骂云奴欲张/我舍之而去去而又还相呼试共尝酒初尝少许又取)
(屩子著之若进酒三升便大醉人出收之屩子相连不/得去执还内牢土人欲取者到牢边语云猩猩汝可自)
(相推肥者出之既择竟相对而泣即左思赋云猩猩啼/而就禽者也昔有人以猩猩饷封溪令令问饷何物猩)
(猩自于笼中曰但有酒及仆耳无他饮食南中八郡志/曰貊大如驴状颇似熊多力食铁所触无不拉广志曰)
(貊色苍白/其皮温煖)云南县有神鹿两头能食毒草先是西部都
尉广汉郑纯为政清洁化行夷貊君长感慕皆献土珍
颂德美天子嘉之即以为永昌太守纯与哀牢夷人约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52a 页 WYG0381-0279a.png
邑豪岁输布贯头衣二领盐一斛以为常赋夷俗安之
纯自为都尉太守十年卒官建初元年哀牢王类牢与
守令忿争遂杀守令而反叛攻越巂唐城太守王寻奔
楪榆哀牢三千馀人攻博南燔烧民舍肃宗募发越巂
益州永昌夷汉九千人讨之明年春邪龙县(邪龙县/属永昌)
明夷卤承等应募率种人与诸部兵击类牢于博南大
破斩之传首洛阳赐卤承帛万匹封为破虏傍邑侯永
元六年郡徼外敦忍乙王莫延慕义遣使译献犀牛大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52b 页 WYG0381-0279b.png
象九年徼外蛮及掸国王雍由调(掸音擅东/观作擅字)遣重译奉
国珍宝和帝赐金印紫绶小君长皆(口/力)印绶钱帛永初
元年徼外焦侥种夷陆类等三千馀口举种内附献象
牙水牛封牛永宁元年掸国王雍由调复遣使者诣阙
朝贺献乐及幻人能变化吐火自支解易牛马头又善
跳丸数乃至千自言我海西人海西即大秦也掸国西
南通大秦明年元会安帝作乐于庭封雍由调为汉大
都尉赐印绶金银䌽缯各有差也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53a 页 WYG0381-0279c.png
  附国
附国隋时通焉在蜀郡西北二千馀里即汉之西南夷
也有嘉良夷即其东部所居种姓自相率领土俗与附
国同言语少殊不能统一其人并无姓氏附国王字宜
其国南北八百里东西千五百里无城栅近川谷傍
山险俗好复雠故垒石为𥕘(与巢/同)以避其患其𥕘高至
十馀丈下至五六丈每级以木隔之基方三四步𥕘上
方二三步状似浮图于下致级开小门从内上通夜必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53b 页 WYG0381-0279d.png
关闭以防贼盗国有重罪者罚牛人皆轻捷便击剑漆
皮为牟甲弓长六尺竹为箭妻其群母及嫂免弟父兄
亦纳其妻好歌舞鼓簧吹长角有死者无服制置尸高
床之上沐浴衣服以牟甲覆以兽皮子孙不哭带刀舞
剑而呼云我父为鬼所取我欲报冤杀鬼自馀亲戚哭
三声而止妇人哭必两手掩面死家杀牛亲属以䐗酒
相遗共饮啖而瘗之死后十年方始大葬必集亲宾杀
马动至数十匹立木为祖父神而事之其俗以皮为帽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54a 页 WYG0381-0280a.png
形圆如钵或戴羃䍦衣多毼皮裘全剥牛脚皮为靴项
系铁锁手贯铁钏王与酋帅金为首饰胸前县一金花
径三寸其土高气候凉多风少雨土宜小麦青稞山出
金银铜多白雉水有嘉鱼长四尺而鳞细大业四年其
王遣使素福等八人入朝明年又遣其弟子宜林率嘉
良夷六十人朝贡欲献良马以路险不通请开山道修
职贡物炀帝以劳民不许嘉良有水阔六七十丈附国
有水阔百馀丈并南流用皮为舟而济附国有薄缘夷
通志 卷一百九十七 第 54b 页 WYG0381-0280b.png
风俗亦同西有女国其东北连山绵亘数千里接于党
项往往有羌大小左封昔卫葛延白狗向人望族林台
舂桑利豆迷桑婢药大硖白兰北利摸徒那鄂当迷渠
步桑悟千碉并在深山穷谷无大君长其风俗略同于
党项或役属吐谷浑或附国大业中朝贡缘西南边置
诸道总管以管之
 
 通志卷一百九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