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1a 页 WYG0380-0117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通志卷一百七十五
  宋 右 迪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
 文苑传第一
  范史始立文苑传而南齐梁陈隋皆曰文学今总
  曰文苑
 后汉
  杜笃 王隆(史/岑)夏恭(子/牙)傅毅 黄香 刘毅 李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1b 页 WYG0380-0117d.png
  尤(李/胜)苏顺(曹众/曹朔)刘珍 葛龚 王逸(子延/寿)崔𤦺
  边韶 张升 赵壹 刘梁 边让 郦炎 侯
  瑾 高彪 张超 祢衡
 魏(魏不立此传今取王粲一人为/编仍列徐干等十三人于其下)
  王粲(徐干路陈琳丁阮瑀丁刘桢荀邯郸淳璩繁/钦 粹 仪 廙 纬 应)
  (桓威/) (吴质/)
 晋
  应贞 成公绥 左思 赵至 邹湛 枣据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2a 页 WYG0380-0118a.png
  褚陶 王沈(蔡/洪)张翰 庾阐 曹毗 李充 袁
  宏 伏淊 罗含 顾恺之 郭澄之
  后汉
杜笃字季雅京兆杜陵人也高祖延年宣帝时为御史
大夫笃少博学不修小节不为乡人所礼居美阳与美
阳令游数从请托不谐颇相恨令怒收笃送京师会大
司马吴汉薨光武诏诸儒诔之笃于狱中为诔辞最高
帝美之赐帛免刑笃以关中表里山河先帝旧京不宜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2b 页 WYG0380-0118b.png
改营洛邑乃效司马相如杨子云作论都赋一萹上奏
之文甚典丽后仕郡文学掾以目疾二十馀年不窥京
师笃之外高祖破羌将军辛武贤以武略称笃常叹曰
杜氏文明善政而笃不任为吏辛氏秉义经武而笃怯
于事外内五世至笃衰矣女弟适扶风马氏建初三年
车骑将军马防击西羌请笃为从事中郎战没于射姑
山所著赋诔吊书赞七言女诫及杂文凡十八萹又著
明世论十五萹子硕豪侠以货殖闻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3a 页 WYG0380-0118c.png
王隆字文山冯翊云阳人也王莽时以父任为郎后避
难河西为窦融左护军建武中为新汲令能文章所著
诗赋铭诗凡二十六萹初王莽末沛国史岑子孝亦以
文章显莽以为谒者著颂诔复神说疾凡四萹
夏恭字敬公梁国蒙人也习韩诗孟氏易讲授门徒常
千馀人王莽末盗贼纵横攻没郡县恭以恩信为众所
附拥兵固守独得安全光武即位嘉其忠果召拜郎中
再迁太山都尉和集百姓甚得其欢心恭善为文著赋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3b 页 WYG0380-0118d.png
颂诗励学凡二十萹年四十九卒官诸儒共谥曰宣明
君子牙少习家业著赋颂赞诔凡四十萹举孝廉早卒
乡人号曰文德先生
傅毅字武仲扶风茂陵人也少博学永平中于平陵习
章句因作迪志诗一首以自勖毅又以显宗求贤不笃
士多隐处故作七激以为讽建初中肃宗召文学之士
以毅为兰台令史拜郎中与班固贾逵共典校书毅追
美孝明皇帝功德最盛而庙颂未立乃依清庙作显宗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4a 页 WYG0380-0119a.png
颂十萹奏之由是文雅显于朝廷车骑将军马防外戚
尊重请毅为军司马待以师友之礼及马氏败免官归
永元元年车骑将军窦宪复请毅为主记室崔骃为主
簿及宪迁大将军复以毅为司马班固为中护军宪府
文章之盛冠于当世毅早卒著诗赋诔颂祝文七激连
珠凡二十八萹
黄香字文彊江夏安陆人也年九岁失母思慕憔悴殆
不免丧乡人称其至孝年十二太守刘护闻而召之署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4b 页 WYG0380-0119b.png
门下孝子甚见爱敬香家贫内无仆妾躬执苦勤尽心
奉养遂博学经典究精道术能文章京师号曰天下无
双江夏黄童初除郎中元和元年肃宗诏香诣东观读
所未尝见书后香告休及归京师时千乘王冠帝会中
山邸乃诏香殿下顾谓诸王曰此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者也左右莫不改观后召诣安福殿言政事拜尚书郎
数陈得失赏赉增加尝独止宿台上昼夜不离省闼帝
闻善之永元四年拜左丞秩满当迁和帝留增秩六年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5a 页 WYG0380-0119c.png
累迁尚书令后以为东郡太守香上疏辞郡乞留备冗
官赐以督责小职任之官台烦事以毕志愿帝亦惜香
干用久习旧事复留为尚书令增秩二千石赐钱三十
万是后遂管枢机甚见亲重而香亦祇勤物务忧公如
家十二年东平清河奏訞言卿仲辽等所连及且千人
香科别据奏全活甚众每郡国疑罪辄务求轻科爱惜
人命每存忧济又晓习边事均量军政皆得事宜帝知
其精勤数加恩赏疾病存问赐医药在位多所荐达宠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5b 页 WYG0380-0119d.png
遇甚盛议者讥其过倖延光元年迁魏郡太守郡旧有
内外园田常与人分种岁收数千斛香曰田令商者不
农王制仕者不耕伐冰食禄之人不与百姓争利乃悉
以赋民课令耕种时被水年饥乃分俸禄及所得赏赐
班赡贫者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助官禀贷荒民获
全后坐水潦事免数月卒于家所著赋笺奏书令凡五
萹子琼自有传
刘毅北海敬王子也初封平望侯永元中坐事夺爵毅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6a 页 WYG0380-0120a.png
少有文辩称元初元年上汉德论并宪论十二萹时刘
珍邓耽尹兑马融共上书称其美安帝嘉之赐钱三万
拜议郎
李尤字伯仁广汉雒人也少以文章显和帝时侍中贾
逵荐尤有相如杨雄之风召诣东观拜兰台令史稍迁
安帝时为谏议大夫受诏与谒者仆射刘珍等俱撰汉
记后帝废太子为济阴王尤上书谏诤顺帝立迁乐安
相年八十三卒所著诗赋铭诔颂七叹哀典凡二十八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6b 页 WYG0380-0120b.png
萹尤同郡李胜亦有文才为东观郎著赋诔颂论数十

苏顺字孝山京兆霸陵人也和安间以才学见称好养
生术隐处求道晚乃仕拜郎中卒于官所著赋论诔哀
辞杂文凡十六萹时三辅多士扶风曹众伯师亦有才
学著诔书论四萹又有曹朔不知何许人作汉颂四萹
刘珍字秋孙一名宝南阳蔡阳人也少好学永初中为
谒者仆射邓太后诏使与校书刘騊駼马融及五经博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7a 页 WYG0380-0120c.png
士校定东观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整齐脱误是正
文字永宁元年太后又诏珍与騊駼作建武以来名臣
传迁侍中越骑校尉延光四年拜宗正明年转卫尉卒
官著诔颂连珠凡七萹又撰释名三十萹以辩万物之
称号云
葛龚字元甫梁国宁陵人也和帝时以善文记知名性
慷慨壮烈勇力过人安帝永初中举孝廉为太官丞上
便宜四事拜荡阴令辟太尉府病不就州举茂材为临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7b 页 WYG0380-0120d.png
汾令居二县皆有称绩著文赋碑诔书记凡二十萹
王逸字叔师南郡宜城人也元初中举上计吏为校书
郎顺帝时为侍中著楚辞章句行于世其赋诔书论及
杂文凡二十一萹又作汉诗百二十三萹子延寿字文
考有隽才少游鲁国作灵光殿赋后蔡邕亦造此赋未
成及见延寿所为甚奇之遂辍翰而已曾有异梦意恶
之乃作梦赋以自厉后溺水死时年二十馀
崔𤦺字子玮涿郡安平人济北相瑗之宗也少游学京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8a 页 WYG0380-0121a.png
师以文章博通称初举孝廉为郎河南尹梁冀闻其才
请与交冀行多不轨𤦺数引古今成败以戒之冀不能
受乃作外戚箴一首语尤切直琦以言不从失意复作
白鹄赋以为讽梁冀见之呼𤦺问曰百官内外各有司
存天下云云岂独吾人之尤君何激刺之过乎琦对曰
昔管仲相齐乐闻讥谏之言萧何佐汉乃设书过之吏
今将军累世台辅任齐伊公而德政未闻黎元涂炭不
能结纳贞良以救祸败反复欲钳塞士口杜蔽主听将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8b 页 WYG0380-0121b.png
使元黄改色马鹿异形乎冀无以对因遣琦归后除为
临济长不敢之职解印绶去冀遂令刺客阴求杀之客
见琦耕于陌上怀书一卷息辄偃而咏之客哀其志以
实告𤦺曰将军令吾要子今见君贤者情怀忍忍可亟
自逃吾亦于此亡矣琦得脱走冀后竟捕杀之所著赋
颂铭诔箴吊论九咨七言凡十五萹
边韶字孝先陈留浚仪人也以文学知名教授数百人
韶口辩曾昼日假卧弟子私嘲之曰边孝先腹便便懒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9a 页 WYG0380-0121c.png
读书但欲眠韶潜闻之应时对曰边为姓孝为字腹便
便五经笥但欲眠思经事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
意师而可嘲出何典记嘲者大惭韶之才捷皆此类也
桓帝时为临颍侯相徵拜太中大夫著作东观再迁北
地太守入拜尚书令后为陈相卒官著诗颂碑铭书策
凡十五萹
张升字彦真陈留尉氏人富平侯放之孙也升少好学
多关览而任情不羁其意相合者则倾身交结不问穷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9b 页 WYG0380-0121d.png
贱如乖其志好者虽王公大人终不屈从常叹曰死生
有命富贵在天其有知我虽胡越可亲苟不相识从物
何益仕郡为纲纪以能出守外黄令吏有受赇者即论
杀之或讥升守领一时何足趋(音/促)明威戮乎升对曰昔
仲尼暂相诛齐之侏儒手足异门而出故能威震彊国
反其侵地君子仕不为已职思其忧岂以久近而异其
度哉遇党锢去官后竟见诛年四十九著赋诔颂碑书
凡六十萹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10a 页 WYG0380-0122a.png
赵壹字元叔汉阳西县人也体猊魁梧身长九尺美须
豪眉望之甚伟而恃才倨傲为乡党所摈乃作解摈后
屡抵罪几至死友人救得免壹乃贻书谢恩为穷鸟赋
一萹言情又作刺世疾邪赋以舒其怨愤光和元年举
郡上计到京师是时司徒袁逢受计计吏数百人皆拜
伏庭中莫敢仰视壹独长揖而已逢望而异之令左右
往让之曰下郡计吏而揖三公何也对曰昔郦食其长
揖汉王今揖三公何遽怪哉逢即敛衽下堂执其手延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10b 页 WYG0380-0122b.png
置上坐因问西方事大悦顾谓坐中曰此人汉阳赵元
叔也朝臣莫有过之者吾请为诸君分坐(别坐/也)坐者皆
属观既出往造河南尹羊陟不得见壹以公卿中非陟
无足以托名者乃日往到门陟自彊许通尚卧未起壹
径入上堂遂前临之曰窃伏西州承高风旧矣乃今方
遇而忽然(谓死/也)奈何命也因举声哭门下惊皆奔入满
侧陟知其非常人乃起延与语大奇之谓曰子出矣陟
明旦大从车骑奉谒造壹时诸计吏多盛饰车马帷幕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11a 页 WYG0380-0122c.png
而壹独柴车草屏露宿其傍延陟前坐于车下左右莫
不叹愕陟遂与言谈至熏夕极欢而去执其手曰良璞
不剖必有泣血以相明者矣陟乃与袁逢共荐之名动
京师士大夫想望其风采及西还道经弘农候太守皇
甫规门者不即通壹遂遁去门吏惧以白之规闻壹名
大惊乃追书谢过遣主簿迎还壹报书略曰昔人或历
说而不遇或思士而无从皆归之于天不尤于物今壹
自谴而已岂敢有猜仁君忽一匹夫于德何损而远辱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11b 页 WYG0380-0122d.png
手笔追路相寻诚足愧也其嗟可去谢也可食但以关
节疢动膝灸坏溃请俟他日乃奉其情辄诵来贶永以
自慰遂去不顾州郡争致礼命十辟公府并不就终于
家初袁逢使善相者相壹云仕不过郡吏竟如其言著
赋颂箴诔书论及杂文十六萹
刘梁字曼山一名岑东平宁阳人也梁宗室子孙而少
孤贫卖书于市以自资常疾世多利交以邪曲相党乃
著破群论时之览者以为仲尼作春秋乱臣知惧今此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12a 页 WYG0380-0123a.png
论之作俗士岂不愧心乎梁又著辨和同之论亦为世
所称桓帝时举孝廉除北新城长告县人曰昔文翁在
蜀道著巴汉庚桑琐隶风移碨磥(碨音猥磥/音卢罪反)吾虽小宰
犹有社稷苟赴期会理文墨岂本志乎乃更大作讲舍
延聚生徒数百人朝夕自往劝诫身执经卷试策殿最
儒化大行此邑至后犹称其教焉特召入拜尚书郎累
迁后为野王令未行光和中病卒孙桢字公干亦以文
才知名附载魏王粲传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12b 页 WYG0380-0123b.png
边让字文礼陈留浚仪人也少辩博能属文作章华赋
虽多淫丽之辞而终之以正亦司马相如之讽也其辞
甚丽大将军何进闻其才名欲辟命之恐不至诡以军
事徵之既到署令史进以礼见之让善占射能辞对时
宾客满堂莫不羡其风府掾孔融王朗并脩刺候焉议
郎蔡邕深敬之以让宜处高任乃荐于何进曰窃见令
史边让天授逸才聪明贤智初涉诸经见本知义授者
不能对其问章句不能逮其意心通性达口辩辞长若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13a 页 WYG0380-0123c.png
处狐疑之论定嫌审之分经典交至检括参合众夫寂
焉莫之能夺也使让生在唐虞则元凯之次运值仲尼
则颜冉之亚岂徒俗之凡偶近器而已者哉阶级名位
亦宜超然若复随辈而进非所以章瑰玮之高价昭知
人之绝明也传曰函牛之鼎不可以烹鸡多汁则淡而
不可食少汁则熬而不可熟此言大器之于小用故有
所不宜也邕窃悁邑怪此宝鼎未受牺牛大羹之和久
在煎熬脔割之间愿明将军回谋垂虑裁加少纳贡之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13b 页 WYG0380-0123d.png
机密展之力用若以年齿为嫌则颜回不得贯德行之
首子奇终无理阿之功苟堪其事古今一也让后以高
才擢进屡迁出为九江太守不以为能也初平中王室
大乱让去官还家恃才气不屈曹操多轻侮之言建安
中其乡人有搆让于操操告郡就杀之文多遗失
郦炎字文胜范阳人郦食其之后也炎有文才解音律
言论给捷多服其能理灵帝时州郡辟命皆不就作诗
二萹以自见其卒曰抱玉乘龙骥不逢乐与和安得孔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14a 页 WYG0380-0124a.png
仲尼为世陈四科其意气如此炎后患风病慌忽性至
孝遭母忧病甚发动妻始产而惊死妻家讼之收系狱
炎病不能理对熹平六年遂死狱中时年二十八尚书
卢植为之诔赞以昭其懿德
侯瑾字子瑜敦煌人也少孤贫依宗人居性笃学恒佣
作为资暮还辄㸐(古然/字)柴以读书恒以礼自牧独处一
房如对严宾焉州郡累召公车有道徵并称疾不到作
矫世论以讥刺当时而徙入山中覃思著述以莫知于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14b 页 WYG0380-0124b.png
世作应宾难以自寄又案汉记撰中兴以后行事为皇
德传三十萹行于世馀所作杂文数十萹多亡失西河
人重其才皆不敢名之称为侯君云
高彪字义方吴郡无锡人也家本单寒至彪为诸生游
太学有雅才而讷于言常从马融欲访大义融疾不获
见乃覆刺遗融书曰承服风问从来有年故不待介者
而谒大君子之门冀一见龙光以叙腹心之愿不图遭
疾幽闭莫启昔周公旦父文兄武九命作伯以尹华夏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15a 页 WYG0380-0124c.png
犹挥沐吐餐垂接白屋故周道以隆天下归德公今养
痾傲士故其宜也融省书惭追还之彪逝而不顾后郡
举孝廉试经第一除郎中校书东观数奏赋颂奇文因
事讽谏灵帝异之时京兆第五永为督军御史使督幽
州百官大会祖饯于长乐观议郎蔡邕等皆赋诗彪乃
独作箴以诫厉永邕等甚美其文以为莫尚也后迁内
黄令帝敕同僚临送祖于上东门诏东观画彪像以劝
学者彪到官有德政上书荐县人申屠蟠等病卒于官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15b 页 WYG0380-0124d.png
文章多亡子岱亦知名
张超字子并河间鄚人留侯良之后也有文才灵帝时
从车骑将军朱隽征黄巾为别部司马著赋颂碑文荐
檄笺书谒文嘲凡十九萹超又善于草书妙绝时人世
共传之
祢衡字正平平原般人也(般卜/满反)少有才辩而尚气刚傲
好矫时慢物兴平中避难荆州建安初来游许下始达
颍川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是时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16a 页 WYG0380-0125a.png
许都新建贤士大夫四方来集或问衡曰盍从陈长文
司马伯达乎对曰吾焉能从屠沽儿邪又问荀文若赵
稚长云何衡曰文若可借面吊丧稚长可使监厨请客
惟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脩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小儿
杨德祖馀子碌碌莫足数也融亦深爱其才衡始弱冠
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上疏荐之于朝复数称其才
于曹操操欲见之而衡素相轻疾自称狂病不肯往而
数有恣言操颇怀忿而以其才名不欲杀之闻衡善击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16b 页 WYG0380-0125b.png
鼓乃召为鼓吏因大会宾客阅试音节诸吏过者皆令
脱其故衣更著岑牟单绞之服(岑牟鼓角士胄/也绞苍黄之色)次至衡
衡方为渔阳参挝蹀𨄌而前容态有异声节悲壮听者
莫不慷慨衡进至操前而止吏诃之曰鼓吏何不改装
而敢轻进乎衡曰诺于是先解衵衣次释馀服裸身而
立徐取岑牟单绞而著之毕复参挝而去颜色不怍操
笑曰本欲辱衡衡反辱孤孔融退而数之曰正平大雅
固当尔邪因宣操区区之意衡许往融复见操说衡狂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17a 页 WYG0380-0125c.png
疾今求得自谢操喜敕门者有客便通待之极晏衡乃
著布单衣疏巾手持三尺棁杖(棁大杖也/他活反)坐大营门以
杖箠地大骂吏白外有狂生坐于营门言语悖逆请收
案罪操怒谓融曰祢衡竖子乃敢尔孤杀之犹雀鼠耳
顾此人素有虚名远近将谓孤不能容之今送与刘表
视当何如于是遣人骑送之临发众人为之祖道先供
设于城南乃更相戒曰祢衡勃虐无礼今因其后到咸
当以不起折之也及衡至众人莫肯兴衡坐而大号众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17b 页 WYG0380-0125d.png
问其故衡曰坐者为冢卧者为尸尸冢之间能不悲乎
及到荆州士大夫先服其才名甚宾礼之文章言议非
衡不定表尝与诸文人共草章奏并极其才思时衡出
还见之开省未周因毁以抵地表怃然为骇衡乃从求
笔札须臾立成辞义可观表大悦益重之后复侮慢于
表表耻不能容以江夏太守黄祖性急故送衡与之祖
亦善待焉衡为作书记轻重疏密各得体宜祖持其手
曰处士正得祖意如祖腹中之所欲言也祖长子射(音/亦)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18a 页 WYG0380-0126a.png
为章陵太守尤善于衡尝与衡俱游共读蔡邕所作碑
文射爱其辞还恨不缮写衡曰吾虽一览犹能识之唯
其中石缺二字为不明耳因书出之射驰使写碑还校
如衡所书莫不叹伏射时大会宾客人有献鹦鹉者射
举卮于衡曰愿先生赋之以娱嘉宾衡揽笔而作文无
加点辞采甚丽后黄祖在蒙冲船上大会宾客而衡言
不逊顺祖惭乃诃之衡更熟视曰死公云等道(云等道/犹今言)
(何勿/语也)祖大怒令五百将出欲加箠衡方大骂祖恚遂令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18b 页 WYG0380-0126b.png
杀之祖主簿素疾衡即时杀焉射徒跣来救不及祖亦
悔之乃厚加棺殓衡时年二十六其文章多亡云
  魏(魏不立此传今取王粲一人以为/编而附载徐干陈琳等数人于后)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曾祖父龚祖父畅皆为汉
三公父谦为大将军何进长史进以谦名公之胄欲与
为婚见其二子使择焉谦弗许以疾免于家献帝西迁
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
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19a 页 WYG0380-0126c.png
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
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年十七司徒
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
表表以粲猊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表卒粲劝表子
琮令降太祖太祖辟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太祖置酒
汉滨粲奉觞贺曰方今袁绍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
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
变自以为西伯可规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19b 页 WYG0380-0126d.png
也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车
即缮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于天下及平江
汉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
武并用英雄毕力此三王之举也后迁军谋祭酒魏国
既建拜侍中粲博物多识问无不对汉末丧乱旧仪废
弛兴造制度粲恒典之时绝无玉佩粲识旧佩始复作
之今之玉佩受法于粲也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
问曰卿能闇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观人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20a 页 WYG0380-0127a.png
围棋局坏粲为覆之棋者不信以帕盖局使更以他局
为之用相比较不误一道其彊记默识如此性善算作
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
为宿搆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粲才既高辩论
应机钟繇王朗等虽各为魏卿相至于朝廷奏议皆阁
笔不敢措手必咨于粲粲所著诗赋论议垂六十萹建
安二十一年从征吴二十二年春道病卒年四十一粲
二子为魏讽所引诛后绝太祖时征汉中闻粲子死叹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20b 页 WYG0380-0127b.png
曰孤若在不使仲宣无后始文帝为五官将及平原侯
植皆好文学粲与北海徐干伟长广陵陈琳孔璋陈留
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并见友善干
聪识洽闻操翰成章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五官将文
学琳前为何进主簿初进欲诛诸宦官太后不听进乃
召四方猛将并使引兵向京城欲以劫恐太后琳入谏
进以为委兵授人必无成功祇为乱阶而已进不纳其
言竟以祸败语在何进传中琳后避难冀州袁绍使典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21a 页 WYG0380-0127c.png
文章袁氏败琳归太祖太祖谓曰卿昔为本初移书但
可罪状孤而已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琳谢罪
太祖爱其才而不咎也瑀少受学于蔡邕建安中都护
曹洪欲使掌书记瑀终不为屈太祖并以琳瑀为司空
军谋祭酒管记室军国书檄多琳瑀所作也琳尝作檄
草成呈太祖太祖先苦头风是时疾发卧读琳所作翕
然而起曰此可愈我病数加厚赐太祖又使瑀作书与
韩遂时太祖适近出瑀随从因于马上具草书成呈之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21b 页 WYG0380-0127d.png
太祖揽笔欲有所定而竟不能增损琳徙门下督瑀为
仓曹掾属玚桢各被太祖辟为丞相掾属玚祖奉伯父
邵皆博学有著述汉史有传玚转为平原侯庶子后为
五官将文学桢文辞巧妙文帝尝赐桢廓落带其后工
死欲借取以为像因书嘲桢云夫物因人为贵故在贱
者之手不御至尊之侧今虽取之勿嫌其不反也桢答
曰桢闻荆山之璞曜元后之宝隋侯之珠烛众士之好
南垠之金登窈窕之首鼲貂之尾缀侍臣之帻此四宝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22a 页 WYG0380-0128a.png
者伏朽石之下潜污泥之中而扬光千载之上发彩畴
昔之外亦皆未能初自接于至尊夫尊者所服卑者所
脩也贵者所御贱者所先也故夏屋初成而大匠先立
其下嘉禾始熟而农夫先尝其粒恨桢所带无他妙饰
若实殊异尚可纳也桢所作类如是故特为诸公子所
亲爱其后太子尝请诸文学酒酣坐欢命夫人甄氏出
拜坐中众人咸伏而桢独平视太祖闻之乃收桢减死
输作刑竟暑吏是时琳等咸著文赋数十萹瑀以十七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22b 页 WYG0380-0128b.png
年卒干琳玚桢二十二年卒文帝与元城令吴质书曰
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观古今
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
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矣著中论二
十馀萹辞义典雅足传于后德琏常斐然有述作意其
才学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孔璋章表殊健微
为繁富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
也仲宣独自善于辞赋惜其体弱不起其文至于所善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23a 页 WYG0380-0129a.png
古人无以远过也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
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也诸子但为未及古
人自亦一时之俊也自颍川邯郸淳繁钦陈留路粹沛
国丁仪丁廙弘农杨修河内荀纬等亦有文采而不在
此七人之例其后玚弟璩璩子贞瑀子籍又谯郡嵇康
下邳桓威咸以文章显名淳一名竺字子叔博学有文
章善苍雅虫篆许氏字指初平中从三辅客荆州荆州
内附太祖素闻其名召与相见甚敬异之时五官将博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23b 页 WYG0380-0129b.png
延英儒亦宿闻淳名因启淳欲使在文学官属中会临
菑侯植亦求淳太祖遣淳诣植植初得淳甚喜延入坐
不先与谈时天暑热植因呼常从取水自澡讫傅粉遂
科头拍袒胡舞五椎锻跳丸击剑诵俳优小说数千言
讫谓淳曰邯郸生何如邪于是乃更著衣帻整仪容与
淳评说混元造化之端品物区别之意然后论皇羲以
来贤圣名臣烈士优劣之差次颂古今文章赋诔及当
官政事宜所先后又论用武行兵倚伏之势乃命厨宰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24a 页 WYG0380-0130a.png
酒炙交至坐席默然无与伉者及暮淳归对其所知叹
植之材谓之天人于时世子未立太祖俄有意于植而
淳屡称植材由是五官将颇不悦及黄初初以淳为博
士给事中淳作投壶赋千馀言奏之文帝以为工赐帛
千疋钦字休伯以文章机辩少得名于汝颍钦既长于
书记又善为诗赋其所与太子书记喉转意率皆巧丽
为丞相主簿建安二十三年卒粹字文蔚少学于蔡邕
初平中随车驾至三辅建安初以高才与京兆严像擢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24b 页 WYG0380-0130b.png
拜尚书郎像以才兼文武出为扬州刺史粹后为军谋
祭酒与陈琳阮瑀等典记室及孔融有过太祖使粹为
奏承指致融罪语在融传中后人睹粹所作无不嘉其
材而畏其笔也后为秘书令坐法伏诛太子素与粹善
闻其死为之叹惜及即帝位特用其子为长史仪字正
礼父冲宿与太祖亲善时随乘舆见国家未定乃与太
祖书曰足下平生常喟然有匡佐之志今其时矣是时
张杨适还河内太祖得其书乃引军迎天子东诣许以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25a 页 WYG0380-0130c.png
冲为司隶校尉后数来过诸将饮酒美不能止醉烂肠
死太祖以冲前见开导常德之闻仪为令士虽未见欲
以爱女妻之以问五官将五官将曰女人观猊而正礼
目不便诚恐爱女未必悦也不如与伏波子楙太祖从
之寻辟仪为掾到与论议嘉其才朗曰丁掾好士也即
使其两目盲尚当与女何况但眇视吾儿误我时仪亦
恨不得尚公主而与临菑侯亲善数称其才太祖有意
欲立植而仪又共赞之及太子立欲理仪罪转仪为右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25b 页 WYG0380-0130d.png
刺奸掾欲令自裁而仪不能乃对中领军夏侯尚叩头
求哀尚为泣涕而不能救后遂因职事收付狱杀之廙
字敬礼仪之弟也少有才姿博学洽闻初辟公府建安
中为黄门侍郎廙尝从容谓太祖曰临菑侯天性仁孝
发于自然而聪明智达其殆庶几至于博学渊识文章
绝伦当今天下之贤才君子不问少长皆愿从其游而
为之死实天所以钟福于大魏而永授无穷之祚也欲
以劝动太祖太祖答曰植吾爱之安能若卿言吾欲立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26a 页 WYG0380-0131a.png
之为嗣何如廙曰此国家之所以兴衰天下之所以存
亡非愚劣琐贱者所敢与及廙闻知臣莫若君知子莫
若父至于君不论明闇父不问贤愚而能常知其臣子
者何盖犹相知非一事一物相处非一旦一夕况明公
加之以圣哲习之以人子今发明达之命吐永安之言
可谓上应天命下合人心得之于须臾垂之于万世者
也廙不避斧钺之诛敢不尽言太祖深纳之文帝即王
位遂与兄仪并诛修字德祖太尉彪之子也脩事附载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26b 页 WYG0380-0131b.png
其高祖太尉震传中脩颇为太祖所器自太子以下并
争与交好而临菑侯植尤降意投脩脩亦倾心于植每
当就植虑事有阙忖度太祖意豫作答教十馀条敕门
下教出以次答教裁出答已入太祖怪其速推问始泄
太祖遣太子及植各出邺城一门密敕门不得出以观
其所为太子至门不得出而还脩先戒植若门不出侯
侯受王命可斩守者植从之太祖后知其交构又深虑
始终之变遂因事诛脩脩所著赋颂碑赞诗哀辞表记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27a 页 WYG0380-0131c.png
书凡十五萹传于世纬字公高少喜文学建安中召署
军谋掾魏太子庶子稍迁至散骑常侍越骑校尉年四
十二黄初四年卒璩字休琏博学好属文善为书记文
明帝世历官散骑常侍齐王即位稍迁侍中大将军长
史曹爽秉政多违法度璩为诗以讽焉其言虽颇谐合
然多切时要世共传之复为侍中典著作嘉平四年卒
贞籍及康晋史各有传威景初中出自孤微年十八著
浑舆经依道以见意从齐国门下书佐司徒署吏为安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27b 页 WYG0380-0131d.png
成令先是文帝所与善者吴质济阴人字季重才学通
博帝为世子时甚礼爱之出为朝歌长迁元城令临菑
侯屡有夺嫡意而杨脩与丁仪兄弟为之地世子患之
以车载废簏内质与谋脩以白太祖未及推验太子惧
告质质曰何患明日复以簏受绢车内以惑之脩必复
重白重白必推推而无验则罪在彼矣世子从之脩果
复白而推验无人太祖由是疑焉其后太祖尝出征世
子及临菑侯并送路侧禃称述功德发言有章左右属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28a 页 WYG0380-0132a.png
目太祖亦悦焉世子怅然自失质耳语世子曰王当行
流涕可也及辞世子泣而拜太祖及左右咸歔欷于是
皆以植辞多华而诚心不及也质之权数多此类始质
为单家少游遨贵戚间盖不与乡里相浮沉故虽已出
官本国犹不与之士名及文帝践阼深惟旧事徵质与
车驾会洛阳到拜北中郎将封列侯使持节都督幽并
诸军事治信都太和四年入为侍中质自以不为本郡
所饶谓司徒董昭曰我欲溺乡里耳昭曰君且止我行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28b 页 WYG0380-0132b.png
年八十不能老为君溺攒也其年夏卒质先以怙威肆
行谥曰丑侯质子应上书论枉至正元中改谥威侯应
晋尚书应子康亦至大位
  晋
应贞字吉甫汝南南顿人魏侍中璩之子也自汉至魏
世以文章显轩冕相袭为郡盛族贞善谈论以才学称
夏侯元有盛名贞诣元元甚重之举高第频历显位武
帝为抚军大将军以为参军及践阼迁给事中帝于华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29a 页 WYG0380-0132c.png
林园宴射贞赋诗最美帝称赏之时初置太子中庶子
官贞与护军长史孔恂俱为之后迁散骑常侍以儒学
与太尉荀顗撰定新礼未施行泰始五年卒文集行于
世弟纯纯子绍永嘉中至黄门郎为东海王越所害纯
弟秀秀子詹自有传
成公绥字子安东郡白马人也幼而聪敏博涉经传性
寡欲不营资产家贫岁饥常晏如也少有俊才词赋甚
丽闲默自安不求闻达时有孝乌每集其庐舍绥谓有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29b 页 WYG0380-0132d.png
反哺之德以为祥禽作赋美之又以赋者贵能分赋物
理敷演无方天地之盛可以致思矣历观古人未之有
赋岂独以至丽无文难以辞赞不然何其阙哉遂为天
地赋绥又雅好音律尝当暑承风而啸冷然成曲因为
啸赋二赋世皆称之张华雅重绥每见其文叹伏以为
绝伦荐之太常徵为博士历秘书郎转丞迁中书郎每
与华受诏并为诗赋又与贾充等参定法律泰始九年
卒年四十三所著诗赋杂笔十馀卷行于世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30a 页 WYG0380-0133a.png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人也其先齐之公族有左右公
子因为氏焉家世儒学父雍起小吏以才能擢授殿中
侍御史思少学钟胡书及鼓琴并不成雍谓友人曰思
所晓解不及我少时思遂感激勤学兼善阴阳之术猊
寝口讷而辞藻壮丽不好交游惟以闲居为事造齐都
赋一年乃成复欲赋三都会妹芬入宫移家京师乃诣
著作郎安平张载访岷邛之事遂构思十年门庭藩溷
皆著纸笔遇得一句即便疏之自以所见不博求为秘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30b 页 WYG0380-0133b.png
书郎及赋成时人未之重思自以其作不谢班张恐以
人废言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造而示之谧称善为其
赋序张载为注魏都济南刘逵注吴蜀而序之陈留卫
瓘又为思赋作略解自是之后盛重于时司空张华见
而叹曰班张之流也使读之者尽而有馀久而更新于
是豪富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初陆机入洛欲
为此赋闻思作之抚掌而笑与弟云书曰此间有伧父
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及思赋出机绝叹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31a 页 WYG0380-0133c.png
服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秘书监贾谧请讲汉书谧
诛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齐王囧命为记室辞疾不就
及张方纵暴都邑举家适冀州数岁以疾终
赵至字景真代郡人也寓居洛阳缑氏令初到官至年
十三与母观母曰汝先世本非微贱世乱流离遂为士
伍耳尔后能如此不至感母言诣师受业闻父耕叱牛
声投书而泣师怪问之至曰我小未能荣养使老父不
免勤苦师甚异之年十四诣洛阳游太学遇嵇康于学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31b 页 WYG0380-0133d.png
写石经徘徊视之不能去而请问姓名康曰年少何以
问邪曰观君风器非常所以问耳康异而告之后乃亡
到山阳求康不得而还又将远学母禁之至遂阳狂走
三五里辄追得之年十六游邺复与康相遇随康还山
阳改名浚字允元康每曰卿头小而锐瞳子白黑分明
有白起之风矣及康卒至诣魏兴见太守张嗣宗甚被
优遇嗣宗迁江夏相随到涢川欲因入吴而嗣宗卒乃
向辽西而占户焉初至与康兄子蕃友善及将远适乃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32a 页 WYG0380-0134a.png
与蕃书叙离并陈其志辞义慷慨为世所传至身长七
尺四寸议论精辩有从横才气辽西举郡计吏到洛与
父相遇时母已亡父欲令其宦立弗之告仍戒以不归
至乃还辽西幽州三辟部从事断九狱见称精审太康
中以良吏赴洛方知母亡初至自耻士伍欲以宦学立
名期于荣养既而其志不就号愤恸哭呕血而卒时年
三十七
邹湛字润甫南阳新野人也父轨魏左将军湛少以才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32b 页 WYG0380-0134b.png
学知名仕魏历通事郎太学博士泰始初转尚书郎廷
尉平征南从事中郎深为羊祜所器重入为太子中庶
子太康中拜散骑常侍出补勃海太守转太傅杨骏长
史迁侍中骏诛以僚佐免官寻起为散骑常侍国子祭
酒转少府元康末卒所著诗及论事议二十五首为时
所重初湛尝梦见一人自称甄舒仲馀无所言如此非
一久之乃悟曰吾宅西有积土败瓦其中必有死人甄
舒仲者予舍西土瓦中人也检之果然遂厚加敛葬葬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33a 页 WYG0380-0134c.png
毕遂梦此人来谢子捷字太应亦有文才永康中为散
骑侍郎及赵王伦篡逆捷与陆机等俱作禅文伦诛坐
下廷尉遇赦免后为太傅参军永嘉末卒
枣据字道彦颍川长社人也本姓棘其父避仇改焉父
叔伟魏钜鹿太守据美容猊善文辞弱冠辟大将军府
出为山阳令有政绩迁尚书郎转右丞贾充伐吴请为
从事中郎军还徙黄门侍郎冀州刺史太子中庶子太
康中卒时年五十馀所著诗赋论四十五首遇乱多亡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33b 页 WYG0380-0134d.png
失子腆字元方亦以文章显永嘉中为襄城太守弟嵩
字台产才艺尤美为太子中庶子散骑常侍为石勒所

褚陶字季雅吴郡钱塘人也弱不好弄少而聪慧清淡
闲默以坟典自娱年十三作鸥鸟水硙二赋见者奇之
陶尝谓所亲曰圣贤备在黄卷中舍此何求州郡辟不
就吴平召补尚书郎张华见之谓陆机曰君兄弟龙跃
云津顾彦先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褚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34a 页 WYG0380-0135a.png
生机曰公但未睹不鸣不跃者耳华曰故知延州之德
不孤川岳之宝不匮矣迁九真太守转中尉年五十五

王沈字彦伯高平人也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不能随俗
沉浮为时豪所抑仕郡文学掾郁郁不得志乃作释时
论以自譬其文甚佳是时王政陵迟官才失实君子多
退而穷处遂终于里闾元康初松滋令吴郡蔡洪字叔
开有才名作孤奋论与释时意同读之者莫不叹息焉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34b 页 WYG0380-0135b.png
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人也父俨吴大鸿胪翰有清才善
属文而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会稽贺循赴命
入洛经吴阊门于船中弹琴翰初不相识乃就循言谭
便大相钦悦问循知其入洛翰曰吾亦有事北京便同
载即去而不告家人齐王囧辟为大司马东曹掾囧时
执权翰谓同郡顾荣曰天下纷纷祸难未巳夫有四海
之名者求退良难吾本山林间人无望于时子善以明
防前以智虑后荣执其手怆然曰吾亦与子采南山蕨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35a 页 WYG0380-0135c.png
饮三江水耳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
鲙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之外以要名爵
乎遂命驾而归著首邱赋以见志俄而囧败人皆谓之
见机然府以其辄去除吏名翰任心自适不求当世或
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
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时人贵其旷达性至孝遭
母忧哀毁过礼年五十七卒其文笔数十萹行于世
庾阐字仲初颍川鄢陵人也祖辉安北长史父柬以勇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35b 页 WYG0380-0135d.png
力闻武帝时有西域健胡趫捷无敌晋人莫敢与校帝
募勇士惟柬应选遂扑杀之名震殊俗阐好学九岁能
属文少随舅孙氏过江母随兄肇为乐安长史在项城
永嘉末为石勒所陷阐母亦没阐不栉沐不婚宦绝酒
肉垂二十年乡亲称之州举秀才元帝为晋王辟之皆
不行后为太宰西阳王羕掾累迁尚书郎苏峻之难阐
出奔郗鉴为司空参军峻平以功赐爵吉阳县男拜彭
城内史鉴复请为从事中郎寻召为散骑侍郎领大著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36a 页 WYG0380-0136a.png
作顷之出补零陵太守入湘川为文以吊贾谊文士称
之后以疾徵拜给事中复领著作吴国内史虞潭为太
伯立碑阐制其文又作扬都赋皆为世所重年五十四
卒所著诗赋铭颂十卷行于世子肃之亦有文藻著称
历给事中相府记至湘东太守太元中卒
曹毗字辅佐谯国人也高祖休魏大司马父识右军将
军毗少好文籍善属词赋郡察孝廉除郎中蔡谟举为
佐著作郎父忧去职服阕迁句章令徵拜太学博士时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36b 页 WYG0380-0136b.png
桂阳张硕为神女杜兰香所降毗因作二萹诗嘲之并
续兰香歌诗十萹甚有文彩又著扬都赋亚于庾阐累
迁尚书郎镇军大将军从事中郎下邳太守以名位不
至著对儒一萹以自释后累迁至光禄勋卒凡所著文
笔十五卷传于世
李充字宏度江夏人也父矩江州刺史充少孤其父墓
中柏树尝为盗贼所斫充手刃之由是知名善楷书妙
参钟索世咸重之辟丞相王导掾转记室参军幼好刑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37a 页 WYG0380-0136c.png
名之学深抑虚浮之士尝著学箴以为学者之诫征北
将军褚褒引为参军充以家贫苦求外出褒将许之为
县试问之充曰穷猿投林岂暇择木乃除剡县令遭母
忧服阕为大著作郎于时典籍混乱充删除烦重以类
相从分作四部甚有条贯秘阁以为永制累迁中书侍
郎卒官充注尚书及周易旨六萹释庄论上下二萹诗
赋表颂等杂文二百四十首行于世子颙亦有文义多
所述作郡举孝廉充从兄式以平隐著称善楷隶中兴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37b 页 WYG0380-0136d.png
初仕至侍中
袁宏字彦伯侍中猷之孙也父勖临汝令宏有逸才文
章绝美曾为咏史诗是其风情所寄少孤贫以运租自
业谢尚时镇牛渚秋夜乘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会
宏在舫中讽咏声既清会词又藻拔遂驻听久之遣问
焉答云是袁临汝郎诵诗即其咏史之作也尚倾率有
胜致即迎升舟与之谈论申旦不寐自此名誉日茂尚
为安西将军豫州刺史引宏参其军事累迁大司马桓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38a 页 WYG0380-0137a.png
温府记室温重其文笔专综书记后为东征赋赋末列
称过江诸名德而独不载桓彝时伏淊先在温府又与
宏善苦谏之宏笑而不答温知之甚忿而惮宏一时文
宗不欲令人显问之后游青山饮归命宏同载众为之
惧行数里问宏云闻君作东征赋多称先贤何故不及
家君宏答云尊公称谓非下官敢专既未遑启不敢显
之耳温疑其不实乃曰君欲为何辞宏即答曰风鉴散
朗或搜或引身虽可亡道不可陨宣城之节信义为允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38b 页 WYG0380-0137b.png
也温泫然而止宏赋又不及陶侃侃子胡奴常于曲室
抽刃问宏曰家公勋绩如此君赋云何相忽宏窘急答
曰我已盛述尊公何乃言无因曰精金百汰在割能断
功以济时职思靖乱长沙之勋为史所赞胡奴乃止后
为三国名臣颂及从桓温北伐又作北征赋皆其文之
高者尝与王珣伏滔同在温坐温令滔读其北征赋至
闻所传于相传云获麟于此野诞灵物以瑞德奚授体
于虞者疚尼父之洞泣似实恸而非假岂一性之足伤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39a 页 WYG0380-0137c.png
乃致伤于天下其本至此便改韵珣云此赋方传千载
无容率尔今于天下之后移韵徙事然于写送之致似
为未尽滔云得益写韵一句或为小胜温曰卿思益之
宏应声答曰感不绝于余心愬流风而独写珣诵味久
之谓滔曰当今文章之美固当共推此生性彊正亮直
虽被温礼遇至于辩论每不阿屈故荣任不至与伏滔
同在温府府中呼为袁伏宏心耻之每叹曰公之厚德
未优国士而与滔比肩何辱之甚谢安尝赏其机对辩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39b 页 WYG0380-0137d.png
速后安为扬州刺史宏自吏部郎出为东阳郡乃祖道
于冶亭时贤皆集安欲以卒迫试之临别执其手顾就
左右取一扇而授之曰聊以赠行宏应声答曰辄当奉
扬仁风慰彼黎庶时人叹其率而能要焉宏见汉时傅
毅作显宗颂辞甚典雅乃作颂九章颂简文之德上之
于孝武太元初卒于东阳时年四十九又撰后汉纪三
十卷及竹林名士传三卷诗赋诔表等杂文凡三百首
传于世三子长超子次成子次明子明子有父风最知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40a 页 WYG0380-0138a.png
名官至临贺太守
伏滔字元度平昌安邱人也有才学少知名州举秀才
辟别驾皆不就大司马桓温引为参军深加礼接每宴
集之所必命滔同游从温伐袁真至寿阳以淮南屡叛
著论二萹名曰正淮温称赏之寿阳平以功封闻喜县
侯除永世令温薨征西将军桓豁引为参军领华容令
太元中拜著作郎专掌国史领本州大中正孝武帝尝
会于西堂滔预坐还下车先呼子系之谓曰百人高会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40b 页 WYG0380-0138b.png
天子先问伏滔在坐不此故未易得为人作父如此定
何如也迁游击将军著作如故卒官子系之亦有文才
历黄门侍郎侍中尚书光禄大夫
罗含字君章桂阳耒阳人也曾祖彦临海太守父绥荥
阳太守含幼孤为叔母朱氏所养少有志尚尝昼卧梦
一鸟文彩异常飞入口中因惊起说之朱氏曰鸟有文
彩汝后必有文章自此后藻思日新弱冠州三辟不就
含父尝宰新淦新淦人杨羡后为含州将引含为主簿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41a 页 WYG0380-0138c.png
含傲然不顾羡招致不已辞不获而就焉及羡去职含
送之到县新淦人以为旧宰之子咸致赂遗含难违而
受之及归悉封置而去由是远近推服焉后为郡功曹
庾亮以为部江夏从事太守谢尚与含为方外之好乃
称曰罗君章可谓湘中之琳琅寻转州主簿后桓温临
州又补征西参军温尝使含诣尚有所检劾含至不问
郡事与尚累日酣饮而还温问所劾事含曰公谓尚何
如人温曰胜我也含曰岂有胜公而行非邪故一无所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41b 页 WYG0380-0138d.png
问温奇其意而不责焉转州别驾以廨舍諠扰于城西
池小洲上立茅屋伐木为床织苇为席而居布衣蔬食
晏如也温尝与僚属宴会含后至温问众坐曰此何如
人或曰可谓荆楚之材温曰此自江左之秀岂惟荆楚
而已徵为尚书郎温雅重其才又表转征西户曹参军
俄迁宜都太守及温封南郡公引为郎中令寻徵正员
郎累迁散骑常侍侍中仍转廷尉长沙相年老致仕加
中散大夫门施行马初含在官舍有一白雀栖集堂宇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42a 页 WYG0380-0139a.png
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年七
十七卒所著文章行于世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父悦之尚书左丞恺之
博学有才气尝为筝赋成谓人曰吾赋之比嵇康琴不
赏者必以后出相遗深识者亦当以高奇见贵桓温引
为大司马参军甚见亲眤温薨后恺之拜温墓赋诗云
山崩溟海竭鱼鸟将何依或问之曰卿凭重桓公乃尔
哭状其可见乎答曰声如震雷破山泪似倾河注海恺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42b 页 WYG0380-0139b.png
之好谐谑人多爱狎之后为殷仲堪参军亦深被眷接
仲堪在荆州恺之尝因假还仲堪特以布帆借之至破
冢遭风大败恺之与仲堪笺曰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
行人安稳布帆无恙还至荆州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
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桓
元时与恺之同在仲堪坐共作了语恺之先曰火烧平
原无遗燎元曰白布缠根树旒旐仲堪曰投鱼深泉放
飞鸟复作危语元曰矛头淅米剑头炊仲堪曰百岁老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43a 页 WYG0380-0139c.png
翁攀枯枝有一参军云肓人骑瞎马临深池仲堪眇目
惊曰此太逼人因罢恺之每食甘蔗常自尾至本人或
怪之云渐入佳境尤善丹青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
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
目精人问其故恺之曰四体妍蚩本无阙少于妙处传
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尝悦一邻女挑之弗从恺之乃图
其形于壁以棘针钉其心女遂患心痛恺之因致其情
女从之遂密去针而愈恺之每重嵇康四言诗因为之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43b 页 WYG0380-0139d.png
图常云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每写起人形妙绝于
时尝图裴楷像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又为谢
鲲像在石岩里云此子宜置丘壑中欲图殷仲堪仲堪
有目疾固辞恺之曰明府正为眼耳若明点瞳子飞白
拂上使如轻云之蔽月岂不美乎仲堪乃从之恺之尝
以一厨画糊题其前寄桓元皆其深所珍惜者元乃发
其厨后窃取画而缄闭如旧以还之绐云未开恺之见
封题如初但失其画直云妙画通灵变化而去亦犹人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44a 页 WYG0380-0140a.png
之登仙了无怪色恺之矜伐过实少年因相称誉以为
戏弄又好吟咏自谓得先贤风制或请恺之作洛生咏
答曰何至作老婢声义熙初为散骑常侍与谢瞻连省
夜于月下长咏瞻每遥赞之恺之弥自力忘倦瞻将眠
令人代已恺之不觉有异遂申旦而止尤信小术以为
求之必得桓元尝以一柳叶绐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
以自蔽人不见已恺之喜引叶自蔽元就溺焉恺之信
其不见已也甚以珍之初恺之在桓温府常云恺之体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44b 页 WYG0380-0140b.png
中痴黠各半合而论之正得平耳故俗传恺之有三绝
才绝画绝痴绝年六十二卒于官所著文集及启矇记
行于世
郭澄之字仲静太原阳曲人也少有才思机敏兼人调
补尚书郎出为南康相值卢循作逆流离仅得还都刘
裕引为相国参军从裕北伐既克长安裕意更欲西伐
集寮属议之多不同次问澄之澄之不答西向诵王粲
诗曰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裕意便定谓澄之曰当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45a 页 WYG0380-0140c.png
与卿共登霸陵岸耳因还澄之位至裕相国从事中郎
封南丰侯卒于官所著文集行于世
 
 
 
 
 
 
通志 卷一百七十五 第 45b 页 WYG0380-0140d.png
 
 
 
 
 
 
 
 通志卷一百七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