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通志 卷七十四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1a 页 WYG0374-046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通志卷七十四
  宋 右 迪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
 灾祥略第一
  序 天 日 月 星 地(山/附)水 旱 火 风
  灾祥序
仲尼既没先儒驾以妖妄之说而欺后世后世相承罔
敢失坠者有两种学一种妄学务以欺人一种妖学务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1b 页 WYG0374-0463b.png
以欺天凡说春秋者皆谓孔子寓褒贬于一字之间以
阴中时人使人不可晓解三传唱之于前诸儒从之于
后尽推己意而诬以圣人之意此之谓欺人之学说洪
范者皆谓箕子本河图洛书以明五行之旨刘向创释
其传于前诸史因之而为志于后析天下灾祥之变而
推之于金木水火土之域乃以时事之吉凶而曲为之
配此之谓欺天之学夫春秋者成周之典也洪范者皇
极之书也臣旧作春秋传专以明王道削去三家褒贬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2a 页 WYG0374-0463c.png
之说所以杜其妄今作灾祥略专以记实迹削去五行
相应之说所以绝其妖且万物之理不离五行而五行
之理其变无方离固为火矣而离中有水坎固为水矣
而坎中有火安得直以秋大水为水行之应成周宣榭
火为火行之应乎况周得木德而有赤乌之祥汉得火
德而有黄龙之瑞此理又如何邪岂其晋厉公一视之
远周单公一言之徐而能关于五行之沴乎岂其晋申
生一衣之偏郑子臧一冠之异而能关于五行之沴乎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2b 页 WYG0374-0463d.png
如是则五行之绳人甚于三尺矣臣窃观汉儒之说以
乱世无如春秋之深灾异无如春秋之众者是不考其
实也臣每谓春秋虽三王之乱世犹治于汉唐之盛时
何哉春秋二百四十年而日食三十六唐三百年而日
食过百举春秋地震五汉和平中积二十一日而地百
二十四动举春秋山倾者二汉文帝时一年之间齐楚
山二十九所同日圯举春秋大水者八后汉延平中一
月之间郡国三十六大水其他小小灾异则二百四十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3a 页 WYG0374-0464a.png
年之事不及后世一年也如李梅冬实鸲鹆来巢之类
在后世不胜书使春秋之人而亲见后世事岂但恸哭
流涕而已哉以春秋视后世不为乱世也何哉后世之
法度不及春秋之法度后世之人才不及春秋之人才
其所以感和气而弭灾异者又安可望春秋乎呜呼天
地之间灾祥万种人间祸福冥不可知奈何以一虫之
妖一气之戾而一一质之以为祸福之应其愚甚矣况
凶吉有不由于灾祥者宋之五石六鹢可以为异矣而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3b 页 WYG0374-0464b.png
内史叔兴以为此阴阳之事非吉凶所生魏安平太守
王基筮于管辂辂曰君家有三怪一则生男堕地走入
灶死二则大蛇床上衔笔三则乌来入室与燕斗儿入
灶者宋无忌之妖蛇衔笔者老书佐之妖乌与燕斗者
老铃下之妖此三者足以为异而无凶兆无所忧也王
基之家卒以无患观叔兴之言则国不可以灾祥论兴
衰观管辂之言则家不可以变怪论休咎惟有和气致
祥乖气致异者可以为通论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4a 页 WYG0374-0464c.png
  天
天裂(汉孝惠帝二年天开东北长二十馀丈广十馀丈/ 晋惠帝元康二年春二月天西北大裂 太安)
(二年秋八月庚午天中裂为二无云有声如雷者三己/成帝咸和四年天裂西北 穆帝升平五年秋八月)
(卯夜天中裂广三四丈有声如雷野雉皆鸣裂梁武帝/天监十三年春二月庚辰朔震于西南天如 太清)
(二年夏六月天裂于西北长十丈阔二丈光出如电冬/十二月戊申天西北裂有光如火 陈后主至德元年)
(冬十二月戊午夜天开自西北至/东南其内有青黄杂色隆隆若雷)天鸣(晋元帝太兴二/年秋八月戊戌)
(天鸣东南有声如风水相薄闰三年冬十月壬辰天鸣/至甲午止 安帝隆安五年 月癸丑天东南鸣 二)
(年秋九月戊子天东南又鸣天义熙元年秋八月天鸣/在东南 元兴元年秋八月 鸣 二年秋九月又鸣)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4b 页 WYG0374-0464d.png
(雷梁武帝中大通六年闰十二月丙午天西南有声如/ 大同十一年夏六月辛巳竟天有声如风水相薄)
(风陈宣帝大建十二年秋九月癸未夜天东南有声如/ 水相击 十四年秋八月癸未天有声如风水相击)
(乙酉夜亦如之九月辛亥夜天东北有声如虫飞渐移/西北 后主至德元年秋九月丁巳天东南有声如虫)
(飞如北齐文宣帝天保四年夏四月戊午天西南有大/声 雷 后周武帝建德六年春正月天西方有声如)
(雷戌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夏四月/壬 天有声如泻水自南而北)天变色(宋文帝元嘉/十八年秋七)
(月天黄色洞照有齐武帝永明八年夏六/月丙申大雷雨 黄光竟天照地状如金)无云而雨(隋/文)
(帝开皇/末二)无云而雷(汉成帝元延元年夏四月丁酉无云/有雷声光耀耀四面下至地昏止)
(后汉献帝初平三年夏五月丙申无云而雷春四年夏/五月癸酉无云而雷 隋文帝开皇二十年 二月丁)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5a 页 WYG0374-0465a.png
(丑无云/而雷)天雨螽(春秋鲁文公三年雨螽于/宋 襄公二年雨螽于江)天雨鱼(汉孝/武帝)
(鸿嘉四年秋雨/鱼长五寸以下)天雨土(汉孝昭帝始元中雨土昼昏雨/梁武帝大同元年冬十月天)
(黄尘四二年冬十一月丙寅天雨黄尘大后魏宣武帝/景明 年凉州雨土如雾 后周宣帝 象二年春正)
(月戊申雨细黄土子隋文帝开/皇二年春二月庚 京师雨土)天雨毛(汉武帝天汉元/年春三月天雨)
(白毛雨三年秋八月天雨白氂年西晋武帝泰始八年/蜀地 白毛 隋文帝开皇六 秋七月乙丑京师雨)
(毛如马尾长者二尺/馀短者有六七寸)天雨沙(梁简文帝大宝元年春/正月丁巳天雨黄沙)
雨灰(商纣末年天雨灰天梁武帝大同/三年春正月壬寅 雨灰黄色)天雨草(汉元帝/永光三)
(年秋八月天雨草而叶相樛结大如弹丸帝平帝元始/三年春正月天雨草状如永光时 宋明 太始四年)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5b 页 WYG0374-0465b.png
(雨草于/宫中)天雨水银(隋文帝仁寿二年宫中再雨/水银花至四年陜州又雨)天雨冰
(夏桀时雨冰元后汉时京师雨冰/ 张骏太元 年秋九月雨冰)天雨榖(后汉光武建/武三十一年)
(陈留雨榖/形如稗实)天雨血(汉孝惠帝四年雨血于宜阳一顷所/ 孝哀帝建平四年夏四月山阳湖)
(陵雨血广三尺长五尺大者如钱小者如麻子馀晋惠/帝元康六年春三月彭城吕县有流血东西百 步)
(永康元年春三月尉氏雨血皆陈后主至德三年有赤/物陨于太极殿前初下时钟 鸣又尝进白饮忽变为)
(血沾殿阶沥沥然至御榻主北齐武成帝河清二年冬/十二月雨血于太原 后 武平中有血点地自斛律)
(明月宅/至太庙)天雨木冰(春秋鲁成公十六年春正月雨木冰/ 魏文帝黄初六年春正月雨木冰)
(八晋元帝大兴三年春二月辛未雨木冰十穆帝永和/ 年春正月乙巳雨木冰 孝武帝太元 四年冬十)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6a 页 WYG0374-0465c.png
(二月乙巳/雨木冰)天雨肉(汉孝桓帝建和三年秋七月北地廉/县雨肉似羊肋或大如手 魏公孙)
(渊时襄平北市生肉长围各数尺有头目口喙无手/足而动摇 晋悯帝建兴元年冬十二月河东雨肉)
雨石(商纣末年天雨石如大瓮/孝惠帝三年陨石绵诸一) (秦始皇时陨石年汉/孝武帝征和四 春)
(二月陨石于雍二声间四百里建孝元帝建昭元年春/正月戊辰陨石梁国六 成帝 始四年春正月陨石)
(槁四肥累一五阳朔三年春三月壬戌陨石东郡八陨/鸿嘉二年夏 月陨石杜衍三 元延三年春三月)
(石都关二陨孝哀帝建平元年春正月陨石北地十其/九月甲辰 石虞二 平帝元始二年夏六月陨石钜)
(鹿二自惠尽平陨石凡/ 后汉殇帝延平元年) (一皆有光耀雷声成哀尤屡/九月陨石陈留四 孝桓帝)
(延熹七年春三月陨石右扶风一鄠又陨石二皆有声/如雷 魏明帝青龙三年春正月乙亥陨石于寿光)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6b 页 WYG0374-0465d.png
(晋武帝太康五年夏五月丁巳陨石于温及河阳各二/ 六年春正月陨石于温三 成帝咸和八年夏五月)
(陨石于凉州二安隋文帝开皇十/七年石陨于武 滏阳间十馀)天雨金(秦献公时栎/阳雨金 晋)
(惠帝二年雨金塔隋文帝仁寿四/年诸军州舍利 成陜州雨金)
  日
日食(周平王五十一年春二月己巳日有食之二桓王/十一年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 庄王 年冬)
(十月朔日有食之日惠王元年春三月日有食之亥八/年夏六月辛未朔 有食之 九年冬十二月癸 朔)
(日有食之月十三年秋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三二十/二年秋九 戊申朔日有食之 襄王四年春 月庚)
(午朔日有食之有七年夏三月日有食之月二十六年/春二月癸亥日 食之 匡王元年夏六 辛丑日有)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7a 页 WYG0374-0466a.png
(食之丙定王六年秋七月甲子日有食之既日八年夏/四月 辰日有食之 十五年夏六月癸卯 有食之)
(十简王十一年夏六月丙寅朔日有食之春十二年冬/ 二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灵王十三年 二月乙未)
(朔日有食之辰十四年秋八月丁巳日有食之庚十九/年冬十月丙 朔日有食之 二十年秋九月 戌朔)
(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七二十二年春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二十三年秋 月甲子朔日有)
(食之既八月癸巳朔日有食之夏二十六年冬十二月/乙卯朔日有食之 景王十年 四月甲辰朔日有食)
(之甲十八年夏六月丁巳朔日有食之月二十年夏六/月 辰朔日有食之 二十一年秋七 壬午朔日有)
(食之夏二十五年冬十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月敬王/二年 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九年冬十二 辛亥)
(朔日有食之二十五年春三月辛亥朔日有食之秋二/十二年冬十 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二十五年 八)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7b 页 WYG0374-0466b.png
(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六三十九年夏五月庚申朔日有/食之 贞定王二十 年日有食之昼晦星见史失纪)
(月之考王六年六月日有食之二威烈王十六年日有/食 安王五年日有食之 十年日有食之昼晦)
(年烈王元年日有食之纪七年日有食之二赧王十四/ 日有食之昼晦并失 月 秦庄襄王 年四月日)
(有食之晦汉高帝三年冬十月甲戌晦日有食之十一/月癸卯 日有食之 九年夏六月乙未晦日有食之)
(既晦惠帝七年春正月辛丑朔日有食之夏五月丁卯/先 一日食几尽 高后二年夏六月丙戌晦日有食)
(之月七年春正月己丑晦日有食之月文帝二年冬十/一 癸卯晦日有食之 三年冬十 丁酉晦日有食)
(之十一月丁卯晦日有食之壬后四年夏四月丙寅晦/日有食之 景帝三年二月 子晦日有食之 四年)
(十月戊戌晦日有食之甲七年冬十一月庚寅晦日有/食之 中二年秋九月 戌晦日有食之 三年秋九)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8a 页 WYG0374-0466c.png
(月戊戌晦日有食之几尽日四年冬十月戊午日有食/之 六年秋七月辛亥晦 有食之 后元年秋七月)
(乙巳晦日有食之九武帝建元二年春二月丙戌朔日/有食之 三年秋 月丙子晦日有食之 元光元年)
(秋七月癸未日有食之五元朔二年春三月乙亥晦日/有食之 元狩元年夏 月乙巳晦日有食之 元鼎)
(五年夏四月丁丑晦日有食之八太始四年冬十月甲/寅晦日有食之 征和四年秋 月辛酉晦日有食之)
(元昭帝始元三年冬十一月壬辰朔日有食之年元凤/ 年秋七月乙亥晦日有食之 宣帝地节元 冬十)
(二月癸亥晦日有食之月五凤元年冬十二月乙酉朔/日有食之 四年夏四 辛丑晦日有食之 元帝永)
(光二年春三月壬戌朔日有食之壬四年夏六月戊寅/晦日有食之 建昭五年夏六月 申晦日有食之)
(成帝建始三年冬十二月戊申朔日有食之乙河平元/年夏四月己亥晦日有食之 三年秋八月 卯晦日)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8b 页 WYG0374-0466d.png
(有食之丁四年春三月癸丑朔日有食之九阳朔元年/春二月 未朔日有食之 建始元年秋 月丁巳晦)
(日有食之晦二年春二月己酉晦日有食之晦三年春/正月己卯 日有食之 四年秋七月辛未 日有食)
(之年元延元年春正月己亥朔日有食之年哀帝元寿/元 春正月辛丑朔日有食之与惠帝七 同月日)
(二年夏四月壬辰晦日有食之九平帝元始元年夏五/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二年秋 月戊申晦日有食之)
(天孺子婴居摄元年冬十月丙辰朔日有食之月王莽/ 凤元年三月壬申晦日有食之 三年秋七 戊子)
(晦日有食之五光武建武二年春正月甲子朔日有食/之 三年夏 月乙卯晦日有食之 五年秋九月丙)
(寅晦日有食之晦六年秋九月丙寅晦日有食之丑七/年春三月癸亥 日有食之 十六年春三月辛 晦)
(日有食之月十七年春二月乙亥晦日有食之三二十/二年夏五 乙未晦日有食之 二十五年春 月戊)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9a 页 WYG0374-0467a.png
(申晦日有食之五二十九年春二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三十一年夏 月癸酉晦日有食之 中元元年冬)
(十一月甲子晦日有食之十明帝永平三年秋八月壬/申晦日有食之 八年冬 月壬寅晦日有食之既)
(十三年冬十月壬辰晦日有食之月十六年夏五月戊/午晦日有食之 十八年冬十一 甲辰晦日有食之)
(六章帝建初五年春二月庚辰朔日有食之乙六年夏/ 月辛未晦日有食之 元和元年秋八月 未晦日)
(有食之他和帝永元三年秋八月乙未晦日有食之史/官不见 官以闻 二年春二月壬午日有食之 四)
(年夏六月戊戌朔日有食之亥七年夏四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十二年秋七月辛 朔日有食之 十五年)
(夏四月甲子晦日有食之春安帝永初元年春三月朔/日癸酉日有食之 五年 正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七年夏四月丙申晦日有食之有元初元年春二月癸/酉日有食之冬十月戊子朔日 食之 二年秋九月)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9b 页 WYG0374-0467b.png
(壬午晦日有食之亥三年春三月二日辛亥日有食之/ 四年春二月乙 朔日有食之 五年秋八月丙申)
(朔日有食之秋六年冬十二月戊午朔日有食之几尽/ 永宁元年 七月乙酉朔日有食之 延光三年秋)
(九月庚寅晦日有食之七四年春三月戊午朔日有食/之 顺帝永建二年秋 月甲戌朔日有食之 阳嘉)
(四年秋闰八月丁亥朔日有食之年永和三年冬十二/月戊戌朔日有食之 五年夏五 己丑晦日有食之)
(正六年秋九月辛亥晦日有食之四桓帝建和元年春/ 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三年夏 月丁卯晦日有食)
(之月元嘉二年秋七月庚辰日有食之闰永兴二年秋/九 丁卯朔日有食之 永寿三年夏 四月庚辰晦)
(日有食之丙延熹元年夏五月甲戌晦日有食之朔八/年春正月 申晦日冇食之 九年春正月辛卯 日)
(有食之年永康元年夏五月壬子晦日有食之辰灵帝/建宁元 夏五月丁未朔日有食之冬十月甲 晦日)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10a 页 WYG0374-0467c.png
(有食之晦二年冬十月戊戌晦日有食之朔三年春三/月丙寅 日有食之 四年春三月辛酉 日有食之)
(月熹平二年冬十二月癸酉晦日有食之辛六年冬十/ 癸丑朔日有食之 光和元年春二月 亥朔日有)
(食之冬十月丙子晦日有食之朔二年夏四月甲戌朔/日有食之 四年秋九月庚寅 日有食之 中平三)
(年夏五月壬辰晦日有食之正六年夏四月丙午朔日/有食之 献帝初平四年春 月甲寅朔日有食之)
(兴平元年夏六月乙巳晦日有食之丁建安五年秋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 六年春三月 卯朔日有食之)
(乙十三年冬十月癸未朔日有食之庚十五年春二月/ 巳朔日有食之 十七年夏六月 寅晦日有食之)
(二二十一年夏五月己亥朔日有食之二二十四年春/ 月壬子晦日有食之 二十五年春 月丁未朔日)
(有食之春魏文帝黄初二年夏六月戊辰晦日有食之/ 三年 正月丙寅朔日有食之冬十一月庚申晦日)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10b 页 WYG0374-0467d.png
(有食之冬五年冬十一月戊申晦日有食之春明帝太/和五年 十一月戊戌晦日有食之 六年 正月戊)
(辰朔日有食之元青龙元年夏闰五月庚寅朔日有食/之 齐王正始 年秋七月戊申朔日有食之 三年)
(夏四月戊戌朔日有食之辰四年夏五月丁丑朔日有/食之既 五年夏四月丙 朔日有食之 六年夏四)
(月壬子朔日有食之冬十月戊申朔日有食之朔八年/春二月庚午朔日有食之 九年春正月乙未 日有)
(食之露嘉平元年春二月己未朔日有食之年高贵乡/公甘 四年秋七月戊子朔日有食之 五 春正月)
(乙酉朔日有食之冬陈留王景元二年夏五月丁未朔/日有食之 三年 十一月己亥朔日有食之 晋武)
(帝泰始二年秋七月丙午晦日有食之冬十月丙午朔/日有食之 七年冬十月丁丑朔日有食之 八年冬)
(十月丁未朔日有食之食九年夏四月戊辰朔日有食/之秋七月丁酉朔日有 之 十年春正月乙未日有)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11a 页 WYG0374-0468a.png
(食之三月癸亥日有食之丙咸宁元年秋七月甲申晦/日有食之 三年春正月 子朔日有食之 四年春)
(正月庚午朔日有食之丙太康四年春三月辛丑朔日/有食之 六年秋八月 戌朔日有食之 七年春正)
(月甲寅朔日有食之朔八年春正月戊申朔日有食之/ 九年春正月壬申 日有食之夏六月庚子朔日有)
(食之元惠帝元康九年冬十一月甲子朔日有食之食/永康 年春正月辛卯日有食之夏四月辛卯日有)
(之春永宁元年春闰三月丙戌朔日有食之日光熙元/年 正月戊子朔日有食之秋七月乙酉朔 有食之)
(冬十一月壬午朔日有食之春怀帝永嘉元年冬十一/月戊申朔日有食之 二年 正月丙子朔日有食之)
(六六年春二月壬子朔日有食之甲悯帝建兴四年夏/ 月丁巳朔日有食之冬十二月 申朔日有食之)
(五年夏五月丙子日有食之冬十一月丙子日有食之/ 元帝太兴元年夏四月丁丑朔日有食之 明帝太)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11b 页 WYG0374-0468b.png
(宁三年冬十一月癸巳朔日有食之三成帝咸和二年/夏五月甲申朔日有食之 六年春 月壬戌朔日有)
(食之乙九年冬十月乙未朔日有食之甲咸康元年冬/十月 未朔日有食之 七年春二月 午朔日有食)
(之四八年春正月己未朔日有食之正穆帝永和二年/夏 月己酉朔日有食之 七年春 月丁酉朔日有)
(食之巳八年春正月辛卯朔日有食之月十二年冬十/月癸 朔日有食之 升平四年秋八 辛丑朔日有)
(食之既戊哀帝隆和元年春三月甲寅朔日有食之冬/十二月 午朔日有食之 废帝太和三年春三月丁)
(巳朔日有食之冬五年秋七月癸酉朔日有食之六孝/武帝宁康三年 十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太和 年)
(夏六月庚子朔日有食之卯九年冬十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十七年夏五月丁 朔日有食之 二十年春)
(三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年安帝隆安四年夏六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元兴二 夏四月癸巳朔日有食之)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12a 页 WYG0374-0468c.png
(义熙三年秋七月戊戌朔日有食之亥十年秋九之丁/巳朔日有食之 十一年秋七月辛 晦日有食)
(十三年春正月甲戌朔日有食之帝恭帝元熙元年冬/十一月丁亥朔日有食之 宋少 景平二年春二月)
(己卯朔日有食之十文帝元嘉四年夏六月癸卯朔日/有食之 五年冬 一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六年夏)
(五月壬辰朔日有食之冬十一月己丑朔日有食之星/昼见 十二年春正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十五年冬)
(十一月丁卯朔日有食之甲十七年夏四月戊午朔日/有食之 十九年秋七月 戌晦日有食之 二十二)
(年夏六月戊子朔日有食之四二十三年夏六月癸未/朔日有食之 二十六年夏 月丙申朔日有食之)
(三十年秋七月辛丑朔日有食之年孝武孝建元年秋/七月丙申朔日有食之 大明四 秋九月庚申朔日)
(有食之朔五年秋九月甲寅朔日有食之十六年春二/月壬子 日有食之 明帝泰始三年冬 月己亥朔)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12b 页 WYG0374-0468d.png
(日有食之食四年夏四月丙子朔日有食之冬十月癸/酉朔日有 之 五年冬十月丁卯朔日有食之 废)
(帝元徽元年冬十二月癸卯朔日有食之十二年春正/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顺帝升明元年冬 月辛亥朔)
(日有食之食二年春三月己酉朔日有食之秋九月乙/巳朔日有 之 三年春三月癸卯朔日有食之 齐)
(高帝建元二年秋九月甲午朔日有食之十三年秋七/月己未朔日有食之 武帝永明元年冬 二月乙巳)
(朔日有食之朔六年春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晦八年/春正月己巳 日有食之 九年春正月癸亥 日有)
(食之年十一年夏六月戊辰朔日有食之建郁林王隆/昌元 夏五月甲戌朔日有食之 明帝 武元年冬)
(十一月壬申朔日有食之正三年九月庚寅晦日有食/之 东昏侯永元二年春 月辛丑朔日有食之秋七)
(月己亥朔日有食之巳和帝中兴元年春正月丙寅朔/日有食之秋七月癸 朔日有食之 梁武帝天监元)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13a 页 WYG0374-0469a.png
(年秋七月丁巳朔日有食之朔五年春三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七年秋八月壬子 日有食之 八年秋八)
(月丙午朔日有食之己十年冬十二月壬戌朔日有食/之 十一年夏五月 未晦日有食之 十二年夏五)
(月甲寅朔日有食之月十五年春三月戊辰朔日有食/之既 十八年春正 辛巳朔日有食之 普通元年)
(春正月丙子日有食之朔二年夏五月丁酉朔日有食/之 三年夏五月壬辰 日有食之既冬十一月己丑)
(朔日有食之十四年冬十一月癸未朔日有食之月中/大通元年冬 月乙酉朔日有食之 三年夏六 己)
(亥朔日有食之朔四年冬十月辛酉朔日有食之朔五/年夏四月己未 日有食之 六年夏四月癸丑 日)
(有食之日大同四年春正月辛酉朔日有食之夏六月/辛丑朔 有食之 六年夏闰五月丁丑朔日有食之)
(三太清元年春正月己亥朔日有食之天陈高祖永定/ 年夏五月丙辰朔日有食之 文帝 嘉二年夏四)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13b 页 WYG0374-0469b.png
(月丙子朔日有食之冬十月甲戌朔日有食之朔三年/秋九月戊辰朔日有食之 四年春三月乙丑 日有)
(食之食五年春二月庚寅朔日有食之秋八月丁未朔/日有 之 六年秋七月辛巳朔日有食之 天康元)
(年春正月己卯朔日有食之戊废帝光大元年春正月/癸酉朔日有食之冬十一月 戌朔日有食之 二年)
(冬十一月壬辰朔日有食之四宣帝大建二年冬十月/辛巳朔日有食之 三年夏 月戊寅朔日有食之)
(四年春三月癸卯朔日有食之秋九月庚子朔日有食/之 七年春二月壬辰朔日有食之 七年春二月丙)
(戌朔日有食之冬十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亥八年夏/六月戊申朔日有食之 九年冬十一月己 晦日有)
(食之春十二年冬十月甲寅朔日有食之卯后主至德/元年 二月己巳朔日有食之秋七年丁 晦日有食)
(之朔二年春正月甲子朔日有食之乙三年春正月戊/午 日有食之 祯明元年夏五月 亥朔日有食之)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14a 页 WYG0374-0469c.png
(二隋文帝开皇十一年春二月辛巳晦日有食之戊十/ 年秋七月壬申晦日有食之 十三年秋七月 辰)
(晦日有食之十仁寿元年春二月乙卯朔日有/食之 大业 二年夏五月丙戌朔日有食之)日夜出
(前汉孝武帝建元二年夏四月戊申有如日夜出有晋/元帝太兴元年冬十一月乙卯日夜出高三丈中 赤)
(青/珥)日夜食(后魏孝庄永安二年冬十月己酉/日从地下食出亏从西南角起)日薄食(晋/怀)
(帝永嘉元年冬十一月乙/亥黄黑气掩日所照皆黄)众日并出(晋孝悯帝建兴二/年春正月辛未有)
(三日相承出于西方而东行/春正月三日并照虹蜺弥天) (四年三日并照五五年/元帝太兴三年 日并)
(见十梁元帝承圣元年/冬 一月两日俱见)日斗(晋元帝太兴四年春二月/癸亥日斗 后周武帝天)
(和元年春二月庚/午日斗光遂微)日陨于地(晋建兴二年春正月/辛未庚时日陨于地)日中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14b 页 WYG0374-0469d.png
乌见(晋穆帝永和八年张重华在凉日暴赤如火中有/三足乌形见分明五日乃止 后周武帝天和元)
(年春二月庚午日中见乌其静帝太象元年/春二月癸未日出将入时 中并有乌色)日中飞燕
(晋惠帝元康九年春正月日中有若飞燕者数日乃消/ 孝怀帝永嘉五年春三月庚申日中有若飞燕者)
日中黑子(晋武帝泰始四年冬十月乙未日中有黑子/ 惠帝永宁元年秋九月甲申日中有黑子)
(年元帝太兴四年春三月癸未日中有黑子年永昌元/ 冬十月辛卯日中有黑子 成帝咸康八 春正月)
(壬申日中有黑子/有黑子大如鸡卵) (穆帝永和十年冬十月庚辰日中/十一年春三月戊申日中有黑子)
(大如桃二枚西升平三年冬十月丙午日中有黑子大/如鸡卵 海 公太和四年冬十月乙未日中有黑子)
(安五年春二月辛酉日中有黑子大如李帝简文帝咸/ 二年冬十月丁丑日中有黑子 孝武 宁康元年)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15a 页 WYG0374-0470a.png
(冬十一月己酉日中有黑子大如李一二年春三月庚/寅日中有黑子二枚大如鸭卵冬十 月己巳日中有)
(黑子大如鸡卵四太和十三年春二月庚子日中有黑/子大如李 十 年夏六月辛卯日中又有黑子大如)
(李四二十年冬十一月辛卯日中又有黑子元安帝隆/安 年冬十一月辛亥日中有黑子 齐永 元年冬)
(十二月乙酉日中有黑子三枚大后周/建德六年冬十一月甲辰黑子 如杯)日中黑气(汉孝/灵帝)
(中平四年三月丙申黑气大如瓜在日中鹊孝献帝光/和三年春正月日色赤黄中有黑气如飞 数月乃销)
(安晋惠帝永康三年冬十二月庚戌日中有黑气月太/ 元年冬十一月日中有黑气 永兴元年冬十 日)
(中有黑气分日癸后魏孝文帝太和二年日中有黑气/ 三年夏六月 卯日中有黑气 宣武帝景明二年)
(秋八月戊辰日赤无光中有黑气丙三年正月乙巳日/中有黑气 正始元年冬十二月 戌黑云贯日 二)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15b 页 WYG0374-0470b.png
(年日中有黑气形如月从东南来冲日癸三年春二月/甲子日中有黑气三 四年冬十一月 卯日中有黑)
(气二大如桃辛后周武帝天和/二年冬十月 卯日中有黑气)日青无光(隋文帝仁寿/四年秋七月)
(乙未日青无/光八日乃复)日光四散(晋惠帝光熙元年夏五月壬辰/癸巳日光四散赤如流血照地)
(皆赤甲午又如之照孝怀帝永嘉五年春三月庚申日/散光如血下流所 皆赤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冬十)
(一月辛酉日光/四散如流血)日昼昏而黄黑雾(晋惠帝永康元年冬/十月乙未日闇黄雾)
(四塞夜孝悯帝建兴二年春正月己巳朔黑雾著人如/墨连 五日乃止 明帝太宁元年春正月己卯朔日)
(晕无光癸巳黄雾四塞二月乙丑黄雾四塞乃宋/文帝元嘉四年冬十月辛卯日昼昏凡十日 明)日死
(汉成帝河平元年春正月二日日出赤如血无光食后/乃复 孝灵帝时日数出东方正赤如血无光高二丈)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16a 页 WYG0374-0470c.png
(馀乃有景且入西方去地二丈亦如之如宋孝武帝大/明七年冬十一月日始出四五丈色赤 血未没四五)
(丈亦如之至八年春凡三度谓之曰死散齐建元元年/冬十二月未时日晕色黄无光至申乃 二年闰月)
(乙酉日黄无光一四年冬十出月丙午日黄色无光珥/永明五年冬十 月丁亥日 五竿失色赤黄晕抱)
(直/背)日赤如血无光(后魏文成帝兴安元年冬十一月己/卯日出赤如血 宣武帝正始三年)
(冬十月乙巳日赤无光及延昌元年冬十/月甲戊至辛卯日初出 将没赤白无光)日五色(晋武/帝太)
(康元年春正月己丑朔日/五色气冠日自卯至酉)无光(后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冬十一月丁亥日失)
(色/时) (孝明帝熙平元年春三月丁丑日出无光至申酉/神龟三年冬十月己巳太史奏自入月以来黄埃)
(掩日日出三丈色如赭无光曜色节闵帝普泰/元年春三月丁卯日月并赤赭 天地溷浊)日晕及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16b 页 WYG0374-0470d.png
背珥冠(孝章建初七年夏四月丙寅日加卯西面有抱/须臾成晕 殇帝延平元年夏六月丁未日晕)
(上有半晕晕中外有璚背两珥冬十二月丙寅日晕再/重中有背璚 孝顺帝永和六年春正月己卯晕两珥)
(中赤外青白虹贯晕中明晋孝悯帝建兴五年春正月/日有重晕左右两珥 帝太宁元年春正月己卯朔)
(日晕无光六安帝隆安元年冬十二月壬辰日晕有背/璚 义熙 年夏五月丙子日晕有璚 恭帝元熙二)
(年春正月壬辰白气贯日东西有直珥各一丈白气贯/之交匝 陈文帝天嘉八年夏四月甲子日有交晕白)
(贯之孝后魏道武帝皇始二年冬十月壬辰日晕有背/珥 文帝太和二年春正月辛亥日晕东西两珥)
(四年春正月癸丑日晕东西有背夏八年春正月戊寅/有白气贯日 宣武帝延昌二年 四月甲辰卯时晕)
(匝西有一背黄南北有珥内赤外黄渐减冬十二月己/酉日晕北有一抱内赤外黄白两傍有珥下 孝明帝)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17a 页 WYG0374-0471a.png
(正光五年闰月乙酉日晕内赤外青南有珥下有抱两/背内赤外青冬十二月丙申日晕南北有珥上有抱一)
(背十孝昌三年夏五月戊戌辰时晕匝内赤外白两珥/冬 一月戊寅辰时晕东面不合内赤外黄 孝武帝)
(永熙三年夏六月己丑日晕有重珥上有背长二/丈馀冬十一月己巳辰时日晕不合东西有珥背)日晕
再重(周幽王末年日晕再重内赤外青有一黑画上下/通在日中 晋武帝泰始五年秋七月甲寅日晕)
(再重白虹贯之/再重青赤有光) (惠帝元康元年冬十一月甲申日晕/永康元年春正月癸亥朔日晕三重)
(抱太安二年春三月甲戌日晕东西两处不合其状如/ 孝悯帝建兴五年春正月日有重晕左右两珥)
(后魏孝明帝正光五年春三月丁卯日晕三重外青内/赤 孝昌元年夏五月日晕再重 节闵帝普泰元年)
(冬十一月日晕再重东魏孝静帝武定三年冬十/一月壬申日晕两重东南东北有珥在西两重背) 日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17b 页 WYG0374-0471b.png
晕五重(晋孝怀帝永嘉二年春二月癸卯青黄晕/晕五重 海西公太和六年日晕五重)虹贯
(后汉光武建武七年夏四月丙寅日有晕抱白虹贯/晕 孝灵帝光和六年春二月乙未白虹贯日 孝)
(献帝初平元年春二月壬辰白虹贯日永吴大帝赤乌/十一年春二月白虹贯日 晋孝怀帝 嘉二年春正)
(月戊申白虹贯日二月癸卯白虹贯日和明帝太宁元/年冬十一月丙子白虹贯日 成帝咸 九年秋七月)
(白虹贯日日咸康元年秋七月白虹贯日戊二年秋七/月白虹贯 海西公太和四年夏四月 辰白虹贯)
(日月六年春三月辛未白虹贯日白安帝元兴元年春/二 甲子白虹贯日中三月庚子 虹贯日 义熙十)
(年日在东井有白虹十馀丈在南干日白梁武帝太清/元年春二月白虹贯日 三年春正月 虹贯日 后)
(魏孝文帝延兴五年春正月丁酉白虹贯日元太和十/三年春三月戊戌白虹贯日 宣武帝延昌 年冬十)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18a 页 WYG0374-0471c.png
(一月己酉白虹贯日年孝明帝神龟元年春三月丁丑/白虹贯日 正光三 夏五月白虹贯日 孝昌三年)
(冬十二月丙戌白虹贯日孝东魏孝静帝元象元年冬/十二月白虹贯日 后周 武帝保定五年白虹贯日)
(冬建德二年春二月辛亥白虹贯日开静帝大定元年/ 十一月己未白虹贯日 隋文帝 皇元年春正月)
(己巳白/虹夹日)
  月
两月并见(汉孝成帝建始元年秋八月戊午晨漏未尽/三刻有两月相承晨见东方 梁武帝太清)
(二年春正月癸巳朔两月相承如钩见于西方帝西魏/文帝大统十四年春正月朔两月并见 隋炀 大业)
(九年春正月二十/七旦两月并见)月昼明(梁简文帝大宝元年春正/月丙寅月昼见于东方)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18b 页 WYG0374-0471d.png
入月中(后汉孝明帝永平十五年冬十一月乙丑太白/入月中 晋孝惠帝太安二年冬十一月庚辰)
(岁星入月中帝元帝太兴三年冬十二月己未太白入/月在斗 成 咸康元年春二月乙未太白入月 六)
(年春二月乙未太白入月年孝武帝太元十二年春二/月戊寅荧惑入月 十三 冬十二月戊子辰星入月)
(寿十八年春正月乙酉荧惑入月数隋文帝仁/ 四年夏六月庚午有星入月中 日而退)
  星
五星合聚(周武王将伐商五星聚于房元齐桓公将霸/诸侯五星聚于箕 汉高祖 年入秦五星)
(聚于东井以历/推之从岁星也)四星合聚(汉孝平帝元始四年四星聚/于柳张各五日 后汉孝献)
(帝初平元年四星聚于箕尾七建安二十五年四星又/聚 西晋怀帝永嘉六年秋 月四星聚于牛女之间)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19a 页 WYG0374-0472a.png
(熙孝武帝太元十九年冬十月四星合于氐填安帝义/ 三年春二月癸亥土火金水聚于奎娄从 星也)
(几年春二月壬辰木火土金聚于东井从岁星也东后/魏明元帝永兴四年春二月壬辰木火土金聚于 井)
(后木火入鬼火节闵帝普泰元年冬/十月甲寅金 土木入参觜甚明)三星合聚(汉孝文/帝后六)
(年夏四月乙巳三星合于东井后孝景帝元年秋七月/乙丑金木水三星俱合于张 汉孝和帝永元二年)
(春正月乙卯金木俱合于奎丙寅水又在奎辛未水金/木在娄 五年夏四月金火水俱聚于东井 七年春)
(二月癸酉金火俱在参戊寅在井秋八月甲寅水土金/俱在轸冬十二月丙辰火金水俱在斗 孝灵帝光和)
(五年冬十月木火金合于虚相去各五六寸如连珠建/孝献帝初平元年冬十一月庚戌土火金合于尾)
(安十八年秋木土火合于太微逆行留守帝坐百馀日/ 晋惠帝元康三年填星岁星太白三星聚于毕昴)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19b 页 WYG0374-0472b.png
(孝怀帝永嘉六年秋七月火木金聚于牛女之间宋孝/武帝大元十七年秋九月丁丑木火土同在氐 文)
(帝元嘉二十三年春二月金火水合于东井周后魏道/武帝天赐四年春二月癸亥火土金聚 后 宣帝宣)
(政元年夏六月壬午木火金合于井于静/帝大象元年夏四月戊子金木水合 井)老人星(梁天/监四)
(年秋八月庚子老人星见自此后每常/以秋分后见于参南至春分而伏矣)流星(自上而降/曰流自下)
(而升曰飞至秦始皇二年三月乙未有流星大小西行/不可胜数 晓乃息 汉孝昭帝始元中有流星下燕)
(万载宫极东去西元平元年春二月甲申晨有流星大/如月众星皆随 行三月丙戌流星出翼轸东北干太)
(微入紫宫始出小且入大有光入有顷声如雷三鸣乃/止 孝成帝建始元年秋九月戊子有流星出文昌色)
(白光烛地长可五六丈大四围所诎折委曲贯紫宫西/在斗西北子亥间复诎如环北方不合留一刻所 元)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20a 页 WYG0374-0472c.png
(延元年夏四月丁酉日晡时天腥晏隐隐如雷声有流/星头大如缶长十馀丈皎然赤白色从日下东南去四)
(面或大如盂或如鸡子耀耀如雨下至昏止十绥和元/年春二月辛未有流星从东南入北斗长数 丈二刻)
(所息北光武建武十年春三月癸卯流星如月从太微/出入 斗魁第六星色白旁有小星射者十馀枚灭则)
(有声如雷食顷止冬十二月己亥大流星如缶出柳西/南行入轸且灭时分为十馀如遗火状须臾有声隐隐)
(如雷北十二年春正月己未小星流百枚以上或西北/或正 或东北二夜止夏六月戊戌晨小星流百枚以)
(上四面行雷中元二年冬十月戊子大流星从西南东/北行声如 孝明帝永平元年夏四月丁酉流星大)
(如斗起天市楼西南行光照地/星大如杯从织女西行光照地) (七年春正月戊子流/孝章帝建初二年秋)
(九月甲寅流星过紫宫中长数丈散为三灭有孝和帝/永元元年春正月辛卯有流星起参长四丈 光色黄)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20b 页 WYG0374-0472d.png
(白一云大如拳起参东南又云大如桃色赤起太微东/蕃二月流星起天棓东北行二丈所灭色青白壬申夜)
(有流星起太微东蕃长三丈三月丙辰流星大如桃起/天津东至斗黄白频有光壬戌有流星起天将军东北)
(行色黄无光行二年春二月丁酉有流星大如桃起紫/宫东蕃西北 五丈稍灭四月丙辰有流星大如瓜起)
(文昌东北西南行至少微有顷音如雷八月丁卯有流/星如鸡子起太微西东南行四丈所消冬十月癸未有)
(流星大如碗起天津西行六丈所消十一月辛酉有流/星大如拳起紫宫西行到胃消 三年秋九月丁卯有)
(流星大如鸡子起紫宫西南至北斗柄间消黄七年春/正月丁巳有流星起天津入紫宫中灭色青 有光冬)
(十二月乙卯有流星起文昌入紫宫消有十一年夏五/月丙午有流星大如瓜起氐西南行稍 光白色 十)
(六年冬十月辛亥流星起勾陈北行二丈有光色黄月/元兴元年春二月庚寅有流星起角亢五丈所夏四)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21a 页 WYG0374-0473a.png
(辛亥有流星起斗东北行到须女秋七月己巳有流星/起天市五丈所其色光赤 孝顺帝永和三年春二月)
(辛丑有流星大如斗从西北行长八九尺色赤黄有声/隆隆然如雷 孝桓帝永寿元年秋九月己酉昼有流)
(星长二尺所色黄白行孝灵帝熹平二年夏四月有流/星出文昌入紫宫蛇 有首尾无身赤色有光照垣墙)
(入光和元年夏四月癸丑流星犯轩辕第二星东北行/ 北斗魁中 中平中夏流星赤如火长三丈起河鼓)
(入天市抵触宦者星色白长二三丈后尾再屈食顷乃/灭 魏明帝景初二年秋八月丙寅夜有大流星长数)
(十丈白色有芒鬣坠辽东襄平城东南分陈留王景元/四年夏六月有大星二并如斗见西方 流南北光照)
(地隆隆有声三蜀后主建兴十三年诸葛亮屯渭南有/星流投亮营 投再还 晋怀帝永嘉元年秋九月辛)
(卯有大星如日自西南流于东北小者如斗相随天尽/赤声如雷 元帝永昌元年秋七月甲午有流星大如)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21b 页 WYG0374-0473b.png
(瓮长百馀丈青赤色从西方来尾分为百馀岐方散赤/成帝咸康三年夏六月辛未流星大如二斗魁色青)
(光耀地出奎中没娄北西六年春二月庚午朔有流星/大如斗光耀地出天市 行入太微 穆帝永和八年)
(夏六月辛巳日未入有流星大如三斗魁从辰巳上东/南行以晷度推之在奎斗之间盖燕分也 十年夏四)
(月癸未流星大如斗色赤黄出织女没造父有声如雷/ 海西公太和四年冬十月壬申有大流星西下有声)
(如雷牵安帝隆安五年春三月甲寅流星赤色众多西/行经 牛虚危天津阁道贯太微紫宫 宋文帝元嘉)
(十年冬十二月有流星大如瓮尾长二十馀丈三孝武/孝建初二月流星大如月西行 梁武帝太清 年春)
(正月戊辰有流星长三十丈堕武库中元帝承圣三年/冬十一月庚子夜有流星坠江陵城 后魏道武帝)
(登国四年春三月丁未有大流星东南行尾属地六七/丈有声 天兴元年冬十一月乙酉有流星照地啾啾)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22a 页 WYG0374-0473c.png
(有声南文成帝兴安元年夏五月辛亥流星大如五斗/许西 为六七段有声 后周武帝天和四年夏四月)
(庚午有流星大如斗出左摄提流至天津中有声如雷/ 建德六年冬十二月癸丑流星大如月西流有声蛇)
(行屈曲光照地戊辰平旦有流星大如三斗器色青出/紫宫 静帝大象元年夏六月丁卯有流星大如鸡子)
(出氐中西北流有尾长一丈所入月中即灭己丑有流/星大如斗出营室 二年闰五月甲辰有流星一大如)
(三斗器出太微端门流入翼色青白声如风卷旗秋七/月壬子有流星大如斗出五车东北 隋文帝开皇元)
(年冬十一月己巳有流星声如隤墙光烛地业五年秋/八月戊申有流星数百四散而下 炀帝大 十二年)
(秋八月壬子有大流星如斗出王良阁道/声如隤墙癸丑有大流星如瓮出羽林)奔星(光迹相/连曰流)
(绝迹而去曰奔晋太元二年冬十月/乙卯有奔星东南经翼轸声如雷)飞星(飞类于流自/下而上曰飞)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22b 页 WYG0374-0473d.png
(汉成帝阳朔四年闰月庾午/飞星大如缶西南入斗下)星陨(周庄王十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
(中星陨如雨于襄王元年星昼陨于秦汉八年春正月/戊申朔陨石 宋五傅曰陨星也 前 成帝永始二)
(年春二月癸未夜过中星陨如雨长一二丈绎绎未至/地灭至鸡鸣止 后汉更始元年夏有流星坠昆阳王)
(寻王邑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 晋武帝泰始四年秋七月星陨如雨皆西流 太康)
(九年秋八月壬子星昼陨如雨下孝惠帝大安二年冬/十一月辛巳有星昼陨中天北 光变白有声如雷)
(永兴元年秋七月乙丑星陨有声月二年冬十月星又/陨有声 孝怀帝永嘉四年冬十 庚子大星西北坠)
(有声七恭帝元熙元年西凉星陨承梁武帝中大通四/年秋 月甲辰星陨如雨 元帝 圣元年星陨吴郡)
(明后魏道武帝登国九年有星坠于河北声如雷震光/ 烛天地 隋文帝开皇十九年星陨于勃海 炀帝)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23a 页 WYG0374-0474a.png
(大业十一年冬十二月戊寅大流星如斛坠贼卢明月/营 十二年夏五月有大流星陨于吴郡为石 十三)
(年夏五月辛亥大/流星陨于江都)客星(非其常有曰客星客汉武帝元/光元年夏六月有 星见于房)
(帝孝昭帝元凤四年客星在紫宫中斗枢极间间孝宣/ 地节元年夏六月戊戌甲夜客星居左右角 东南)
(指长可二尺色白其丙寅又有客星见于贯索东北南/行至秋七月癸酉夜入天市芒炎东南指其色白 黄)
(龙元年春三月客星居王良东北可九尺长丈许西指/出阁道间至紫宫 孝元帝初元元年夏四月有客星)
(大如瓜色青白在南斗第二星东可四尺白二年夏五/月客星见于昴分居卷舌东可五尺色青 炎长三寸)
(二后汉光武建武三十一年秋七月有客星见轩辕炎/ 尺所西南行至明年二月二十二日在舆鬼东北六)
(尺所凡百十三日灭贯孝明帝永平四年秋八月辛酉/客星出梗河西北指 索七十日去 八年冬十二月)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23b 页 WYG0374-0474b.png
(戊子客星出东方角九年春正月戊申客星出牵牛长/八尺历斗建箕过 亢至翼芒东指见至五十日灭)
(十三年冬十一月客星出于轩辕四十八日角十四年/春正月戊子有客星出昴六十日在轩辕右 稍灭)
(孝章帝元和元年夏四月客星晨出东方在胃八度历/阁道入紫宫留四十日灭 孝和帝永元十三年冬十)
(一月乙丑轩辕第四星间有小客星色青黄申十六年/夏四月戊午客星从紫宫西行至昴五月壬 灭 孝)
(安帝永初元年秋八月戊申有客星在东井弧星西南/ 四年夏六月丙子客星大如李苍白芒气长三尺指)
(上阶星危元初三年冬十一月甲午客星见于西方己/亥在虚 南至胃昴 延光四年冬十一月客星见天)
(市馀孝顺帝永建六年冬十二月壬申客星芒气长二/尺 西南指色苍白在牵牛六度 阳嘉元年闰月戊)
(子客星气白广二尺长五丈起天苑西南生孝桓帝延/熹四年夏五月辛酉客星在营室相顺行 芒长五尺)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24a 页 WYG0374-0474c.png
(所至心一度转为彗如孝灵帝中平二年冬十月癸亥/有客星出南门中大 半筵五色喜怒稍小至后年六)
(月消天五年夏六月丁卯客星如三升碗出贯索西南/行入 市至尾而消 魏文帝黄初三年秋九月甲辰)
(客星见太微左掖门内蛇明帝景初二年冬十月客星/见危逆行在离宫北螣 南甲辰犯宗星己酉乃灭)
(高贵乡公甘露二年冬十月丁丑客星见太微中转东/南行历轸宿七十日灭 晋武帝太熙元年夏四月客)
(星在紫宫四孝惠帝永兴元年夏五月客星守毕乃海/西公太和 年春二月客星见紫宫西垣至七日 灭)
(灭孝武帝太元十一年春三月客星在南斗至六月乃/ 十八年春二月客星在尾中至九月乃灭 安帝)
(元兴元年冬十月有客星色白如粉絮在太微西至十/二月入太微 后周武帝保定元年秋九月乙巳客星)
(见于翼斗天和三年秋七月己未客星见房心白如粉/絮大如 渐大东行八月入天市长如匹许复东行犯)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24b 页 WYG0374-0474d.png
(河鼓右将癸未犯瓠瓜又入室犯离宫九月壬寅入奎/稍小壬戌至娄北一尺所灭凡六十九日 建德三年)
(春二月戊午有客星大如桃出五车东南/入文昌又入北斗魁中几见九十三日)彗星(隋志曰/孛星彗)
(之属也偏指曰彗芒气四出曰孛彗星者埽星也有五/色春秋时齐有彗星齐君禳之晏子曰无益也 周贞)
(定王二年彗星见十显王八年彗星见于西方星赧王/十年彗星四见 二年彗星见 十九年彗 见)
(秦始皇七年彗星先见东方见北方五月见西方从九/年彗星见或竟天是岁彗星复见西方又见北方 斗)
(南八十日星十三年彗星见东方三汉孝景帝二年冬/十二月彗 出西南 中三年春 月丁酉彗星见西)
(北色白长大在觜觿且去益小十五日不见尺孝元帝/初元五年夏四月彗星出西北赤黄色长八 所数日)
(长丈馀东北指在参分后孝哀帝建平二年春二月彗/星出牵牛七十馀日 汉建武十五年春正月丁未)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25a 页 WYG0374-0475a.png
(彗星见昴炎长三丈稍西北行入营室犯离宫二月乙/未至东壁灭四十九日 三十年闰月甲午水在东井)
(二十度生白气东南指炎长五尺为彗东北行至紫宫/西藩止五月甲子不见几见三十一日 孝明帝永平)
(三年夏六月丁卯彗星出天船北长二尺所稍北行至/亢南百三十五日去 十八年夏六月己未彗星出张)
(长三尺转在朗将南入太微所孝章帝建初元年秋八/月庚寅彗星出天市长三尺 稍行入牵牛三度积四)
(十日稍灭紫二年冬十二月戊寅彗星出娄三度长八/九尺稍入 宫百六十日稍灭 孝安帝永初三年冬)
(十二月彗星起天苑南东北指长六七尺色苍白尺孝/顺帝永和六年春二月丁巳彗星见东方长六七 色)
(青白西南指营室及坟墓丁丑彗星在奎一度长六尺/癸未昏见西北历昴毕甲申在东井遂历舆鬼七星张)
(光延及三台至轩辕中灭市孝桓帝建和三年秋八月/乙丑彗星芒长五尺见天 中东南指色黄白九月戊)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25b 页 WYG0374-0475b.png
(辰不见数孝灵帝光和元年秋八月彗星出亢北入天/市中长 尺稍长至五六丈赤色经历十馀宿八十馀)
(日乃消于天苑中月三年冬彗星出狼弧东行至于张/乃去 五年秋七 彗星出三台下行入太微至太子)
(幸臣二十馀日而消十中平五年春二月彗星出奎逆/行入紫宫复三出六 馀日乃消 孝献帝初平四年)
(冬十月彗星出两角间东北行入天市中而灭天魏明/帝青龙四年冬十一月己亥彗星见犯宦者星 纪星)
(十景初二年秋八月癸丑彗星见张长二尺逆西行四/ 一日乃灭 齐王正始元年冬十月乙酉彗星见于)
(西方在尾长二丈拂牵牛犯太白十一月甲子进犯羽/林 六年秋八月戊午彗星见七星长二尺色白进至)
(张积二十三日灭日七年冬十一月癸亥彗星见轸长/一尺积百五十六 灭 九年春三月彗星见昴长六)
(尺色青白芒西南指秋七月又见翼长二尺进至轸积/四十二日灭 嘉平四年春二月丁酉彗星见于西方)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26a 页 WYG0374-0475c.png
(在胃长五六丈色白芒南指贯参积二十日灭西五年/冬十一月彗星又见轸长五丈在太微左执法 东南)
(指百九十日灭竟高贵乡公正光二年春正月彗星见/于吴楚分西北 天 甘露二年冬十一月彗星见角)
(色白五陈留王景元三年冬十一月壬寅彗星见亢色/白长 寸转北行积四十五日灭 咸熙二年夏五月)
(彗星见王良长丈馀色白东南指积十二日灭北晋武/帝泰始四年春正月丙戌彗星见轸青白色西 行又)
(转东行/指天市) (孝惠帝永康元年冬十二月彗星出牵牛西/二年夏四月彗星见于齐分 太安元年夏)
(四月彗星昼见年二年春三月彗星见于东方指三台/ 成帝咸康二 春正月辛巳彗星见西方在奎 康)
(帝建元元年冬十一月六日彗星见亢长七尺白色白/穆帝永和六年冬十一月乙卯彗星见亢芒西向色)
(长一丈丁六年春正月丁丑彗星又见亢宁升平二年/夏五月 亥彗星出天船在胃 孝武帝 康三年春)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26b 页 WYG0374-0475d.png
(三月丙戌彗星见氐座安帝义熙十一年夏五月甲申/彗星二出天市埽帝 在房心北 十四年秋七月癸)
(亥彗星出太微西柄起上相星下芒渐长至十馀丈进/埽北斗紫微中台 宋文帝元嘉十九年秋九月丙辰)
(有客星在北斗因为彗入文昌贯五车埽毕拂天节经/天苑季冬乃灭 二十六年彗星见太微 二十八年)
(夏四月己酉彗星见昴六月壬子彗星见太微中对帝/座 齐和帝中兴元年彗星竟天 梁武帝大同五年)
(冬十月辛丑彗星出南斗长一尺馀东南指渐长丈馀/至娄灭 陈文帝天嘉元年秋九月癸丑彗星见长四)
(尺芒指西南二六年夏六月辛酉彗星见上台长丈馀/ 废帝光大 年夏六月彗星见 宣帝大建十三年)
(冬十二月辛巳彗星见西南文后魏道武帝天兴四年/春正月彗星见于西方 孝 帝太和六年秋八月戊)
(午彗星见于七星长二尺色白行至张积四十馀日灭/ 七年冬十月癸亥彗星见轸长一丈六十日乃灭)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27a 页 WYG0374-0476a.png
(九年春二月彗星见昴长一尺秋七月又见翼长二尺/进至轸 正光元年九月辛亥彗星出东方长尺三寸)
(元北齐武成帝河清四年春三月彗星见如后主天统/ 年夏六月壬戌彗星出文昌东北其大 手经紫微)
(后稍长至丈馀百馀日灭于虚危夏四年夏六月彗星/见于东井 后周武帝保定五年 六月庚申彗星出)
(三台入文昌经紫宫渐长丈馀后百馀日稍短长二尺/五寸在虚危灭 天和三年夏六月甲戌彗星见东井)
(长一丈上白下赤而锐东行至鬼北八寸乃灭及隋文/帝开皇十四年十一月癸未有彗星孛于虚危 奎娄)
(太炀帝大业三年春二月己丑彗星见于东方文昌历/ 陵五车北河入太微埽帝座前后百馀日而止 四)
(年秋九月戊寅彗星出五车埽文昌至房而/灭 大业十三年秋九月有彗星见于营室)孛星(偏指/曰彗)
(芒气四出曰孛彗亦为孛孛者非常恶气之所生也孛/然为粉絮 春秋鲁文公十四年有星孛于北斗 昭)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27b 页 WYG0374-0476b.png
(公十七年冬有星孛于大辰西及汉星哀公十三年冬/十月有星孛于东方 十四年冬有 孛 汉高帝三)
(年秋七月有星孛于大角旬馀乃入末孝文帝后七年/秋九月有星孛于西方其本直尾箕 指虚危长丈馀)
(及天汉十六日不见四孝景帝二年冬十二月有星孛/于西南 中二年夏 月有星孛于西北 中三年秋)
(九月有星孛于西北紫孝武帝建元三年春三月有星/孛于星张历太微干 宫至于天汉是岁夏四月有星)
(孛于天纪至织女秋七月有星孛于西北于四年秋七/月有星孛于东北 六年夏六月有星孛 北方秋八)
(月有星孛于东方长竟天北元狩三年春有星孛于东/方 四年春有星孛于东 元封元年秋有星孛于)
(东井又孛于三台后元封中有星孛于河戒于太初中/有星孛于招摇 元二年秋七月有星孛 东方)
(孝昭帝始元三年春二月有星孛于西北丈孝宣帝地/节元年春正月有星孛于西方去太白二 所 神爵)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28a 页 WYG0374-0476c.png
(元年夏六月有星孛于东方元黄龙元年春三月有星/孛于王良阁道入紫宫 孝 帝初元五年夏四月有)
(星孛于参六孝成帝建始元年春正月有星孛于营室/青白色长 七丈广尺馀 元延元年秋七月有星孛)
(于东井践五诸侯出河戒北率行轩辕太微后日六度/有馀晨出东方十三日夕见西方犯次妃长秋斗填蜂)
(炎再贯紫宫中大火当后达天河除于妃后之域南逝/度犯大角摄提至天市而按节徐行炎入市中旬而后)
(西去五十六日与苍龙俱伏皇孝哀帝建平三年春三/月有星孛于河鼓 王莽地 三年冬十一月有星孛)
(于张东南行五日不见帝后汉孝桓帝延熹四年夏五/月有星孛于心 孝献 建安五年冬十月辛亥有星)
(孛于大梁十九年冬十一月有星孛于东井舆鬼入轩/辕太微 一年春正月有星孛于北斗首在斗中尾)
(贯紫宫及北辰二十二年冬十月辛卯有星孛于鹑尾/ 十七年冬十 月有星孛于五诸侯 二十二年冬)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28b 页 WYG0374-0476d.png
(有星孛于东北方二十三年春三月孛星晨见东方二/十馀日夕出西 犯历五车东井五诸侯文昌轩辕后)
(妃太微锋炎指帝座辕魏文帝黄初六年冬十月乙未/有星孛于少微历轩 明帝太和六年冬十月丙寅)
(有星孛于翼近太微上将星又青龙四年冬十月甲申/有星孛于大辰长三尺乙酉 孛于东方 齐王嘉平)
(三年冬十一月癸亥有星孛于营室西行积九十日灭/ 晋武帝泰始五年秋九月有星孛于紫宫 十年冬)
(十二月有星孛于轸于咸宁二年夏六月甲戌有星孛/于氐秋七月有星孛 大角八月有星孛于太微至翼)
(北斗三台月三年春正月有星孛于西方三月有星孛/于胃夏四 有星孛于女御五月又孛于东方秋七月)
(有星孛于紫宫七五年春三月有星孛于柳夏四月有/星孛于女御秋 月有星孛于紫宫 太康二年秋八)
(月有星孛于张冬十一月有星孛于轩辕星四年春二/月戊申有星孛于西南 八年秋九月有 孛于南斗)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29a 页 WYG0374-0477a.png
(长数十丈十馀日灭经孝惠帝元康五年夏四月有星/孛于奎至轩辕太微 三台大陵 永兴二年秋八月)
(有星孛于昴毕冬十月丁丑有星孛于北斗日成帝咸/和四年秋七月有星孛于西北犯斗二十三 灭 咸)
(康六年春二月庚辰有星孛于太微武哀帝兴宁元年/秋八月有星孛于角亢入天市 孝 帝宁康二年春)
(正月丁巳有星孛于女虚经氐亢角轸翼张秋九月丁/丑有星孛于天市 太元十五年秋七月壬申有星孛)
(于北河经太微三台文昌入北斗色白长十馀丈八月/戊戌入紫微乃灭 安帝隆安四年春二月己丑有星)
(孛于奎长三丈上至阁道紫宫西蕃入北斗魁至三台/三月遂经于太微帝坐端门冬十二月戊寅有星孛于)
(贯索天市天津帝义熙十四年夏五月庚子有星孛于/北斗魁中 恭 元熙元年春正月戊戌有星孛于太)
(微西蕃冬宋武帝永初三年春二月丙戌有星孛于虚/危是岁 十一月戊子有星孛于营室 少帝景平元)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29b 页 WYG0374-0477b.png
(年春正月己卯有星孛于东壁冬十月己未有星孛于/氐 陈宣帝大建七年夏四月丙戌有星孛于大角)
(北齐后主天统四年秋七月有星孛于房心白如粉絮/大如斗东行八月入天市渐长四丈犯瓠瓜历虚危入)
(室犯离宫九月入奎至娄灭外后周武帝建德三年夏/四月乙卯有星孛于紫宫垣 大如拳赤白色指五帝)
(坐东南行稍长丈五尺五月甲子至上台北灭五隋炀/帝大业十一年夏六月有星孛于文昌东南长 六寸)
(色黑而锐夜动摇西北行数日至文昌去紫宫四寸不/入却行而灭 十三年六月有星孛于太微五帝座色)
(黄赤长三四/尺数日而灭)天狗(隋志曰状如大奔星色黄有声其止/地类狗所坠望之炎炎如火光冲天)
(其上锐其下圆如数顷田处或曰星有毛旁有矩彗下/有狗形者或曰星出其状赤白有光下即为天狗一曰)
(流星有光见人面坠无音若有足者曰天狗其色白其/中黄如遗火状 汉孝文帝六年秋八月天狗下梁壄)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30a 页 WYG0374-0477c.png
(正孝景帝三年秋七月天狗下广孝哀帝建平元年春/ 月丁未日出时有著天白气 如一匹布长十馀丈)
(西南行欢如雷西南行一刻而止名曰天狗穆后汉献/帝初平四年夏六月辛丑天狗西北行 晋 帝升平)
(四年冬十月庚戌天狗见西南北孝武帝太元十三年/闰月戊辰天狗东北见有声 齐孝昭帝皇建二年)
(天狗下/晋阳)枉矢(说苑曰枉矢辰星盈缩之所生也又曰禨/星散为枉矢又曰五星盈缩之所生也弓)
(弩之象也巫咸曰枉矢类大流星也色苍黑蛇行望之/如有毛目长数匹又曰黑彗分为枉矢枉矢者射是也)
(四秦二世二年项羽救钜鹿枉矢西流六孝惠帝元康/ 年秋九月甲午枉矢东北行竟天 年夏六月丙)
(午夜有枉矢自斗魁东南行四光熙元年夏五月枉矢/西南流 元帝太兴三年夏 月壬辰枉矢出虚危没)
(翼轸长穆帝升平二年冬十二月枉矢自东南流于西/北其 半天 隋炀帝大业十二年秋九月戊午有枉)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30b 页 WYG0374-0477d.png
(矢二出北斗魁委/曲蛇形注于南斗)蚩尤旗(孟康曰荧惑之精也流为蚩/尤旗晋灼曰吕氏春秋云其)
(色黄上白下夏氏曰望之无云独见赤云成者是也或/曰形如箕可长三丈末有星 汉武帝建元六年秋八)
(月长星出于东方长亘天三十日去占曰为蚩尤旗白/后汉献帝初平三年秋九月蚩尤旗见长十馀丈色)
(出角亢之南丈魏高贵乡公正元元年冬十月白气出/南斗侧广数 长亘天王肃曰蚩尤旗也 晋武帝咸)
(宁四年夏四月蚩/尤旗见于东井)长星(汉孝文帝八年夏有长星出于/东方 孝武帝元狩四年夏有)
(长星出于西北三后汉孝明帝永平八年夏六月壬午/长星出于柳张 十七度犯轩辕刺天船陵太微气至)
(上阶凡见五十六日去夏晋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长/星见 恭帝元熙二年 四月长星竟天 齐东昏侯)
(永元三年春正月乙巳长星见亘天大梁武帝中大通/五年春正月己酉长星见 隋炀帝 业三年春正月)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31a 页 WYG0374-0478a.png
(有长星竟天出于/东壁二旬而止)蓬星(汉孝景帝中三年夏六月壬戌/冇蓬星见于西南在房南去房)
(可二丈如二斗器色白癸亥在心东北可长丈所甲子/在尾北可六丈丁卯在箕北近汉稍小去时大如挑壬)
(申去凡十日东孝昭帝始元中蓬星出/于西方天市 门行过河鼓入营室中)
  地(山附/)
地震(周幽王二年西周泾渭洛三川皆震六春秋鲁文/公九年秋九月癸酉地震 襄公十 年夏五月)
(甲子地震乙昭公十九年夏五月己卯地震午二十三/年秋八月 未地震 哀公三年夏四月甲 地震)
(汉孝惠帝二年春正月陇西地震压四百馀家四吕后/二年春正月乙卯地震羌道 孝文帝元年夏 月齐)
(楚地震孝五年春二月地震五孝景帝后元年夏五月/地震 武帝元光四年夏 月地震 征和二年秋)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31b 页 WYG0374-0478b.png
(八月癸亥地震压杀人元后元元年秋七月地震往往/涌泉出 孝宣帝本始 年夏四月庚午地震 四年)
(夏四月壬寅地震河南以东四十九郡北海琅邪坏祖/宗庙城郭杀六千馀人 孝元帝初元二年春二月戊)
(午地震于陇西郡毁落太上皇庙殿壁木饰坏败豲道/县城郭官寺及民室屋压杀人众 永光三年冬地震)
(冬建昭二年冬十一月齐楚地震震孝成帝建始三年/ 十二月戊申夜未央宫殿中地 河平三年春二)
(月犍为地震积二十一日百二十四动十绥和二年秋/九月丙辰地震自京师至北边郡国三 馀坏城郭凡)
(杀四百一十五人南后汉世祖建武二十二年秋九月/郡国四十二地震 阳尤甚 孝章帝建初元年春三)
(月甲寅山阳东平地震年孝和帝永元四年夏六月丙/辰郡国十三地震 五 春二月戊午陇西地震 七)
(年秋七月乙巳易阳地裂九月癸卯京师地震六九年/春三月庚辰陇西地震 孝安帝永初元年夏 月丁)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32a 页 WYG0374-0478c.png
(巳河东杨地陷东西百四十步南北百二十步深三丈/五尺是岁郡国十八地震 三年冬十二月辛酉郡国)
(九地震地四年春三月癸巳郡国九地震秋九月甲申/益州郡 震 五年春正月丙戌郡国十地震 七年)
(春二月丙午郡国十八地震五元初元年春二月己卯/日南地坼长百八十二里广 十六里夏六月丁巳河)
(东地陷是岁郡国十五地震地二年夏六月洛阳新城/地裂冬十一月庚申郡国十 震 三年春二月郡国)
(十地震秋七月缑氏地震冬十一月癸卯郡国九地震/ 四年郡国十三地震 五年郡国十四地震 六年)
(春三月乙巳京都郡国四十二地震或坼裂水泉涌出/败坏城郭民室屋压杀人冬十二月郡国入地震 永)
(宁元年郡国二十三地震坏建光元年冬十一月己丑/郡国三十五地震或坼裂 城郭室屋压杀人 延光)
(元年秋七月癸卯京都及郡国十三地震九月甲戌郡/国二十七地震 二年京都及郡国三十二地震 三)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32b 页 WYG0374-0478d.png
(年京都及郡国二十三地震永四年冬十月丁巳京都/及郡国十六地震 孝顺帝 建三年春正月丙子京)
(都地震汉阳地裂屋坏杀人德阳嘉二年夏四月己亥/京都地震六月丁丑雒阳宣 亭地坼长八十五丈)
(四年冬十二月甲寅京都地震都永和二年夏四月庚/申京都地震冬十一月丁卯京 地震 三年春二月)
(乙亥京都及金城陇西地震裂城郭室屋多坏压杀人/夏闰四月己酉京都地震 四年春三月乙亥京都地)
(震州五年春二月戊申京都地震来建康元年春正月/凉 郡六地震从去年秋九月以 至夏四月几百八)
(十日震山谷坼裂坏败城寺伤害人物秋九月丙午京/都及太原雁门地震三郡水涌土裂 孝桓帝建和元)
(年夏四月庚寅京都地震六月郡国六地裂水涌出井/溢坏寺屋杀人秋九月丁卯京都地震 三年秋九月)
(己卯京都地震庚寅又震丙元嘉元年冬十一月辛巳/京都地震 二年春正月 辰京都地震冬十月乙亥)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33a 页 WYG0374-0479a.png
(京都地震二永兴二年春二月癸卯京都地震地永寿/二年冬十 月京都地震 三年秋七月河东 陷)
(延熹元年秋七月己巳云阳地裂乙四年夏六月京兆/扶风及凉州地震 五年夏五月 亥京都地震 八)
(年夏五月丙辰缑氏地裂阳秋九月丁未京都地震氏/永康元年夏五月丙申雒 高平永寿亭及上党泫)
(地裂裂孝灵帝建宁四年春二月癸卯地震夏五月河/东地 十二处裂合长十里一百七十步广者三十馀)
(步深不见底震熹平二年夏六月北海地震震六年冬/十月辛丑地 光和元年春二月己未地 夏四月)
(丙辰地震地二年春三月地震城三年自秋至明年春/酒泉表氏 八十馀震涌水出 中官寺民舍皆顿县)
(易处更筑城郭辛孝献帝初平二年夏六月丙戌地震/ 四年冬十月 丑地震十二月辛丑地震 兴平元)
(年夏六月丁丑地震戊寅又地震东建安十四年冬十/月荆地震 吴大帝黄武四年江 地连震 魏明帝)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33b 页 WYG0374-0479b.png
(青龙二年冬十一月京都地震从东来隐隐有声摇屋/瓦 景初元年夏六月戊申京师地震是岁江东地亦)
(震年吴大帝赤乌二年春二月地再震七魏齐王正始/二 冬十一月南安郡地震 三年秋 月甲申南安)
(郡地震冬十二月魏郡地震二六年春二月丁卯南安/郡地震 吴赤乌十一年春 月江东地仍震 蜀后)
(主炎兴元年蜀地震是岁蜀亡丙晋武帝泰始五年夏/四月辛酉地震 七年夏六月 申地震 咸宁二年)
(秋八月庚辰河东平阳地震二四年夏六月丁未阴平/广武地震甲子又震 太康 年春二月庚申淮南丹)
(阳地震地五年春正月壬辰朔京师地震夏五月丙午/宣帝庙 陷 六年秋七月乙丑地震 七年秋七月)
(南安犍为地震八月凉兆地震月八年春正月太庙地/陷夏五月壬子建安地震秋七 阴平地震是月前殿)
(地陷方五尺深数丈中有破船八月丹阳地震是岁郡/国五地震 九年春正月会稽丹阳吴兴地震夏四月)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34a 页 WYG0374-0479c.png
(辛酉长沙南海等郡国八地震秋七月至于八月地又/四震其三有声如雷九月临贺地震冬十二月又震)
(十年冬十二月己亥丹阳地震二太熙元年春正月地/又震 孝惠帝元康元年冬十 月辛酉京都地震)
(四年春二月上谷上庸辽东地震夏五月淮南寿春地/陷方三十丈坏城府杀人六月寿春地坼人家陷死上)
(庸亦如之秋八月居庸地坼广三十六丈长八十四丈/水出上庸四处地坠广三十丈长百三十丈水出杀人)
(冬十月京都地震十一月荥阳襄城汝阴梁国南阳地/皆震十二月京都又震 五年夏五月丁丑地震六月)
(金城地震九六年春正月丁丑地震陷八年春正月丙/辰地震 年夏六月贾谧斋屋柱 入地 太安元)
(年冬十月地震月二年冬十二月丙辰地震二孝怀帝/永嘉元年春三 洛阳东北步广里地陷有 鹅出色)
(苍者冲天白者不能飞步三年秋七月戊辰当阳地裂/三所广三里长二百馀 冬十月荆湘二州地震 四)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34b 页 WYG0374-0479d.png
(年夏四月兖州地震五月地震月孝悯帝建兴元年冬/十二月河东地震 二年夏四 甲辰地震 三年夏)
(六月丁卯长安又地震二元帝太兴元年夏四月乙酉/西平地震涌水出冬十 月庐陵豫章武昌西陵地震)
(涌水出阳二年夏五月己丑祁山地震二三年夏五月/庚寅丹 吴郡晋陵地震 成帝咸和 年春二月江)
(陵地震三月益州地震夏四月己未豫章地震月九年/春二月丁酉会稽地震 穆帝永和元年夏六 癸亥)
(地震地二年冬十月地震月三年春正月丙辰地震秋/九月 又震 四年冬十 巳未地震 五年春正月)
(庚寅地震月九年秋七月丁酉京都地震有声如雷年/十年春正 丁卯地震声如雷鸡雉皆鸣呴 十一)
(夏四月乙酉地震五月丁未地又震地升平二年冬十/一月辛酉地震 五年秋八月凉州 震 哀帝隆和)
(元年夏四月丁丑梁州地震寅兴宁元年夏四月甲戌/扬州地震 二年春三月庚 江陵地震 海西公太)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35a 页 WYG0374-0480a.png
(和元年春二月凉州地震水涌宁简文帝咸安月二年冬/十月辛未安成地震 孝武帝 康二年春二 丁巳)
(地震秋七月甲午凉州地震地太元元年夏四月癸丑/地震 二年春闰三月壬午 震夏五月丁丑地震)
(十一年夏六月己卯地震震十五年春三月己酉朔夜/地震秋八月己丑京都地 冬十二月己未地震 十)
(七年夏六月癸卯地震冬十二月己未地震帝十八年/春正月癸亥朔地震二月乙未夜地震 安 隆安四)
(年夏四月乙未地震秋九月癸丑地震震义熙四年春/正月壬子夜地震有声冬十月癸亥地 五年春正)
(月戊戌夜寻阳地震有声如雷月八年春正月甲寅山/阴地陷方四丈有声如雷自正 至于四月南康庐陵)
(地四震出十年春三月戊寅地震夏五月戊寅西明门/穿涌水 宋武帝永初二年秋七月己巳地震 文)
(帝元嘉十二年夏四月都下地震夏十五年秋七月辛/未都下地震 孝武帝大明二年 四月辛丑地震)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35b 页 WYG0374-0480b.png
(六年秋七月甲申地震有声如雷兖州尤甚于是鲁郡/山摇者二 后废帝元徽五年夏五月地震 齐东昏)
(侯永元元年秋七月地震自此至来岁昼夜不止小屋/多坏 梁武帝天监五年冬十一月甲子都下地震生)
(白毛方普通二年秋八月丁亥始平郡石鼓村地自开/成井 六尺六寸深三十二丈 三年春正月庚戌都)
(下地震月六年冬十二月壬辰都下地震十中大通五/年春正 戊申都下地震 大同二年冬 一月辛亥)
(都下地震生白毛长二尺下三年冬十月丙辰都下地/震 七年春二月乙卯都 地震 九年春闰正月丙)
(申地震生毛生太清二年秋九月戊辰地震江左尤甚/坏屋杀人地 白毛长二尺 三年夏四月己丑都下)
(地震丙申又震冬十月丁未又震建陈武帝永定二年/夏五月乙未都下地震 宣帝大 四年冬十一月己)
(亥地震昌后主祯明元年春正月乙未地震春后魏宣/武帝延 元年肆州地震陷裂杀人 三年 二月肆)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36a 页 WYG0374-0480c.png
(州秀容郡敷城县雁门郡原平县并自去年四月以来/地震不已 东魏孝静帝武定二年冬十一月西河地)
(陷有火出二北齐武成帝河清二年并州地震年后周/武帝天和 年夏闰六月庚午地震 建德三 凉州)
(地频震坏城郭地裂水涌年隋文帝开皇十四年夏五/月辛酉京师地震 二十 冬十一月戊子立皇太子)
(广天下地皆震震仁寿二年夏四月庚/戌岐雍二州地 秋九月陇西地震)山崩(周幽王二/年岐山崩)
(年春秋鲁僖公十四年秋八月辛卯沙鹿崩二成公五/ 夏晋梁山崩壅河水三日不流 汉高后 年春正)
(月乙卯武都道山崩杀七百六十人水孝文帝元年夏/四月齐楚地山二十九所同日崩大 溃出 孝宣帝)
(本始四年夏四月郡国四十九地震或山崩水出昭孝/元帝初元二年春二月陇西山崩水泉涌出 建 四)
(年夏六月蓝田地沙石崩壅霸水安陵岸崩壅泾逆流/ 孝成帝建始三年冬十二月越巂山崩 河平三年)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36b 页 WYG0374-0480d.png
(春二月丙戌犍为柏江捐江山皆崩壅江水水逆流坏/城杀人 四年春三月壬申长陵临泾岸崩壅泾水)
(元延三年春正月丙寅蜀郡岷山崩壅江三月江水竭/ 后汉孝和帝永元元年秋七月会稽南山崩 十二)
(年夏闰四月戊辰南郡秭归山高四百丈崩填溪谷杀/百馀人 孝殇帝延平元年夏五月壬辰河东恒山崩)
(六孝安帝永初六年夏六月壬辰豫章员溪原山崩共/ 十三所 延光二年秋七月丹阳山崩四十七所)
(三年夏六月庚辰巴郡阆中山崩顺四年冬十月丙午/蜀郡越隽山崩杀四百馀人 孝 帝永和三年春二)
(月金城陇西山岸崩广孝桓帝建和三年郡国五山崩/ 和平元年秋七月 汉梓潼山崩 永兴三年夏六)
(月东海朐山崩甲永寿元年夏巴郡益州郡山崩子延/熹三年夏五月 戌汉中山崩 四年夏六月庚 泰)
(山博尤来山判解年孝灵帝光和六年夏五月原山崩/ 孝献帝初平四 夏六月华山崩裂 吴大帝赤乌)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37a 页 WYG0374-0481a.png
(十三年秋八月丹阳句容故鄣宁国诸山崩鸿水溢三/魏元帝咸熙二年春二月太行山崩 晋武帝泰始)
(年春三月戊午大石山崩新四年秋七月泰山坠三里/ 大康六年冬十月南安 兴山崩水涌出 七年秋)
(七月朱提之大泸山崩震坏郡舍阴平之仇池崖陨崩/惠帝元康四年蜀郡山崩杀人夏五月壬子寿春山)
(洪水出六月寿春大雷山崩秋八月上庸四处山崩杀/人 太安元年夏四月西墉崩 孝怀帝永嘉三年冬)
(十月宜都夷道山崩春四年夏四月湘东酃县黑石山/崩 元帝太兴元年 二月庐陵豫章武昌西阳山崩)
(雄二年夏五月祁山山崩杀人山三年南平郡山崩出/ 黄数千斤 四年秋八月恒 崩水出滹沱河溢)
(成帝咸和四年冬十月柴桑卢山西北崖崩遣穆帝永/和七年秋九月峻平崇阳二陵崩 十二月 使修峻)
(平陵开埏道崩压杀数十人年孝武帝宁康二年秋七/月凉州山崩 哀帝隆和元 夏四月丁丑浩亹山崩)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37b 页 WYG0374-0481b.png
(三安帝义熙十一年夏五月霍山崩出铜钟六枚/ 年秋七月汉中城固县岸崩出铜钟十有二枚) (十/隋)
(文帝仁寿三年梁州就谷山崩逆炀帝大业/七年冬十月乙卯底柱崩壅河 流数十里)山移(晋惠/帝元)
(康四年夏五/月蜀郡山移)山鸣(后汉献帝建安十八年长沙醴陵县/有大山常大鸣如牛呴声积数年)
  水
大水(春秋桓公元年秋大水十十三年夏大水/七年秋大水无麦苗 一年秋宋大水) (庄公/二十)
(四年鲁大水大明年仍大水十宣公十年秋大水饥后/成公五年秋 水 襄公二 四年秋大水 汉高)
(三年夏汉中南郡大水江汉溢流四千馀家百四年秋/河南大水伊洛溢流千六百馀家汝水流八 馀家)
(万八年夏汉中南郡水复出流六千馀家南阳沔水流/ 馀家 孝文帝十二年冬十二月河决东郡后三年)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38a 页 WYG0374-0481c.png
(蓝田山水出流九百馀家坏民室八千馀所杀三百馀/人 孝武帝建元三年河水溢于平原 元光三年春)
(河水徙从顿邱东南流入勃海夏五月河水决濮阳汎/郡十六 元鼎二年夏大水关东饥死者以千数 元)
(封二年河决东郡瓠子元孝元帝初元元年秋九月关/东郡国十一大水 初 二年北海水溢 永光五年)
(夏及秋大水官成帝建始三年秋大水山谷水出凡杀/四千馀人流 寺民舍八万三千馀所 四年秋大水)
(河决东郡金堤溢阳朔二年秋关东大水川鸿嘉四年/秋渤海清河河 绥和二年秋河南颍 郡水出流)
(杀人民坏败庐舍三后汉世祖建武八年大水帝三十/年夏五月大水 十一年夏五月大水孝明 永)
(平三年郡国七大水夏孝和帝永元元年秋七月郡国/九大水伤稼 十年 五月京师大水 十二年夏六)
(月舞阳大水/月四州大水) (殇帝延平元年秋九月六州大水冬十/安帝永初元年冬十月辛酉新城山泉)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38b 页 WYG0374-0481d.png
(水暴出突坏人田水深三丈月二年夏六月京师及郡/国四十九大水 四年秋七 三郡大水 质帝太初)
(元年夏五月海水溢乐安北海漂溺人物师桓帝建和/二年秋七月京师大水 三年秋八月京 大水 永)
(兴元年秋河水溢漂害人物月二年夏六月彭城泗水/增长逆流 永寿元年夏六 洛水溢至津阳城门漂)
(流人物建永康元年秋八月六州大水勃海海溢杀人/ 灵帝 宁四年春二月海水溢夏五月山水暴出漂)
(坏庐舍五百馀家秋熹平二年夏六月东莱北海水溢/漂杀人物 三年 洛水溢 四年夏四月郡国七大)
(水夏光和六年秋金城河水溢出二十馀里九中平五/年 六月郡国七大水 献帝建安二年秋 月汉水)
(溢流人民四二十四年秋八月汉水溢漂流人民千魏/文帝黄初 年夏六月伊洛溢至津阳城门漂数 家)
(杀人物明帝景初元年秋九月冀兖徐青四州水出漂/溺人 吴大帝赤乌八年夏茶陵县鸿水溢出漂二)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39a 页 WYG0374-0482a.png
(百馀家太十三年秋八月丹杨句容及故鄣宁国鸿水/溢出 元元年大风江海涌溢平地深八尺 会稽)
(王五凤元年夏大水溢晋武帝泰始四年秋九月青徐/兖豫四州大水伊洛 七年夏六月河洛伊沁皆溢)
(流居人四千馀家杀二百馀人南咸宁元年秋九月徐/州大水 二年秋七月癸亥河 魏郡暴水杀百馀人)
(闰九月荆州郡国五大水流四千馀家七三年夏六月/益梁二州郡国八暴水杀三百馀人秋 月荆州大水)
(九月始平郡大水冬十月青徐兖豫荆益梁七州又大/水 四年秋七月司冀兖豫荆扬郡国二十大水伤秋)
(稼坏屋室有死者六太康二年夏六月泰山江夏大水/泰山流三百家杀 十馀人江夏亦杀人 四年秋七)
(月丙寅兖州大水郡是岁河南郡及荆州扬州俱各大/水 五年秋九月 国五大水是月南安等五郡大水)
(国六年夏四月郡国十大水坏庐舍水七年秋九月郡/ 八大水 八年夏六月郡国八大 惠帝元康二)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39b 页 WYG0374-0482b.png
(年水灾人五年夏五月颍川淮南大水六月城阳东莞/大水杀 荆扬徐兖豫五州又水 六年夏五月荆扬)
(二州大水宁八年秋九月荆扬徐冀豫五州大水雍州/有半 永 元年秋七月南阳东海大水 太安元年)
(秋七月兖豫徐冀四州大水夏怀帝永嘉四年夏四月/江东大水 元帝太兴三年 六月大水 四年秋七)
(月大水成明帝太宁元年夏五月丹阳宣城吴兴寿春/大水 帝咸和元年夏五月大水 二年夏五月戊)
(子京都大水月四年秋七月丹阳宣城吴兴会稽大水/ 七年夏五 大水 咸康元年秋八月长沙武陵大)
(水六穆帝永和四年夏五月大水月五年夏五月大水/ 年夏五月大水 七年秋七 甲辰夜涛水入石)
(头死者数百人兴升平二年夏五月大水/月大水 哀帝 宁元年夏四月湖渎溢) (五年夏四/废帝太和)
(六年夏六月京师大水平地数丈浸及太庙朱雀大航/缆断三艘流入大江丹阳晋陵吴郡吴兴临海五郡并)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40a 页 WYG0374-0482c.png
(大水禾稼荡没黎庶饥馑武简文帝咸安元年冬十二/月壬午涛水入石头 孝 帝太元三年夏六月大水)
 (五年夏五月大水南六年夏六月扬荆江三州大水/八年春三月始兴 康庐陵大水平地五丈 十年)
(夏五月大水年十三年冬十二月涛水入石头毁大航/杀人 十五 秋七月沔中诸郡及兖州大水 十七)
(年夏六月甲寅涛水入石头毁大航漂船舫有死者京/口西浦亦涛入杀人永嘉郡潮水涌起近海四县人多)
(溺死十十八年夏六月己亥始兴南康庐陵大水深五/丈 九年秋七月荆徐大水伤秋稼 二十年夏六)
(月荆徐又大水月二十一年夏五月癸卯大水夏安帝/隆安三年夏五 荆州大水平地三丈 五年 五月)
(大水大元兴三年春二月己丑朔夜涛水入石头漂没/杀人 航流败庚寅夜涛水入石头商旅方舟万计漂)
(败流断骸胔相望江左虽频有涛水之患未有若斯之/甚 义熙元年冬十二月己未涛水入石头 二年冬)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40b 页 WYG0374-0482d.png
(十二月己未夜涛水入石头入三年夏五月丙午大水/ 四年冬十二月戊寅涛水 石头 六年夏五月丁)
(巳大水夏八年夏六月大水七九年夏五月辛巳大水/ 十年 五月丁丑大水秋 月乙丑淮北风灾大水)
(杀人/赴救) (十一年秋七月丙戌京师大水淹渍太庙百官/宋文帝元嘉五年夏六月都下大水 七年吴)
(兴晋陵义兴大水乘十二年夏六月丹阳淮南吴郡吴/兴义兴大水都下 船 十七年秋八月徐兖青冀四)
(州大水闰十八年夏五月甲申河水汎溢杀居人十十/九年夏 五月都下大水 二十年诸郡水 二 四)
(年徐兖青冀四州大水八孝武帝大明元年夏五月吴/兴义兴大水 二年秋 月壬戌襄阳大水 四年秋)
(八月雍州大水三后废帝元徽元年夏六月乙卯寿阳/大水 三年春 月己巳都下水 齐高帝建元元年)
(吴郡吴兴义兴三郡大水元武帝永明九年秋八月吴/兴义兴大水 东昏侯永 元年秋七月都下大水死)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41a 页 WYG0374-0483a.png
(者甚众/县大水) (梁武帝天监二年夏六月太末信安安丰三/六年秋八月戊戌都下大水涛上御道七尺)
 (七年夏五月都下大水戌十二年夏四月都下大水/十五年淮堰破缘淮城 林落十馀万口皆漂入海)
(夏普通元年秋七月己卯江淮海并溢后中大通五年/ 五月戊子都下大水御道通船 陈 主祯明二年)
(夏六月大风自西北激涛水入石头城淮渚暴溢漂舟/乘 后魏明元帝泰恒二年勃海范阳郡水 献文)
(帝皇兴二年州镇二十七水水孝文帝延兴二年夏六/月安州水是岁州镇十一大 三年州镇十一大水)
(四太和元年州郡八大水州二年州镇二十馀大水师/ 年州镇十八水 八年 镇十五大水 九年京)
(及州镇十三大水戊二十三年州镇十八水年宣武帝/正始四年夏四月 戌钟离大水 延昌元 春三月)
(甲午州郡十一大水孝二年夏五月寿春大水是夏州/郡十三大水 东魏 静帝元象元年夏山东大水虾)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41b 页 WYG0374-0483b.png
(蟆鸣于树上/魏三州大水) (北齐武成帝河清二年冬十二月兖赵/三年西兖梁沧赵州司州之东郡阳平)
(清河武郡冀州之长乐勃海水定后主天统三年并州/汾水溢 武平六年秋八月冀 赵幽沧瀛六州大水)
(七隋文帝开皇六年春二月乙酉山南荆淅七州水秋/ 月辛亥河南诸州大水 十八年杞宋陈亳曹戴颍)
(等州水月仁寿二年秋九月河南北诸州大水南三年/冬十二 河南诸州大水 炀帝大业三年河 诸州)
(大水漂没/三十馀郡)大雨水(春秋鲁隐公九年春三月癸酉大雨/震电 秦二世三年秋七月大雨霖)
(至千八月孝汉孝文帝后三年秋大雨昼夜不绝凡三/十五日 景帝六年冬十二月霖雨 孝武帝元狩)
(六年冬十月雨水无冰光孝昭帝始元元年秋七月大/雨渭桥绝 孝元帝永 三年冬雨水大雾 五年夏)
(及秋颍川汝南淮阳庐江雨坏聚民屋舍及水流杀人/ 孝成帝建始三年秋三辅大雨三十馀日 四年秋)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42a 页 WYG0374-0483c.png
(九月大雨十馀日巢后汉世祖建武六年秋九月大雨/连月苗稼更生鼠 树上 七年夏连雨水 十七年)
(雒阳暴雨坏民庐舍压杀人伤禾稼年孝明帝永平八/年秋郡国十四雨水 和帝永元十 冬十月五州大)
(雨水殇十三年荆州雨水月十四十五年皆淫雨伤禾/稼 帝延平元年夏六 郡国三十七雨水 安帝)
(永初元年郡国四十一雨水或山水暴至四三年郡国/四十一雨水 五年郡国八雨水 元初 年秋七月)
(京师及郡国十雨水雨永宁元年自三月至冬十月京/师及郡国凡三十三 水 建光元年京师及郡国二)
(十九雨水六二年秋九月郡国五雨水五三年京师及/郡国三十 雨水 顺帝永建四年夏 月司𨽻荆豫)
(兖冀部雨水十六年冀州雨水伤稼年桓帝延熹二年/夏大霖雨五 馀日 灵帝建宁元 夏六月京师雨)
(水夏熹平元年夏六月京师霖雨七十馀日夏中平六/年 霖雨八十馀日 孝献帝建安十八年 五月大)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42b 页 WYG0374-0483d.png
(雨水秋魏文帝黄初四年夏六月大雨水/元年 数大雨多暴雷电非常至杀鸟雀) (明帝太和/四年秋八)
(月大雨霖凡三十馀日馀景初元年秋九月淫雨年四/年秋八月大雨霖三十 日 吴会稽王太平二 春)
(二月甲寅大雨震电八景帝永安四年夏五月大雨水/水泉涌出 五年秋 月壬午大雨震电水泉涌溢)
(晋武帝泰始七年夏六月大雨霖没秋稼千三百六十/馀顷 太康五年秋七月任城梁国暴雨害豆麦九月)
(南安郡大霖雨暴雪树木摧折害秋稼是秋魏郡西平/郡九县淮南平原霖雨暴水霜伤秋稼 惠帝永宁元)
(年冬十月义阳南阳东海霖雨淹害秋麦馀元帝太兴/三年春雨至于夏 永昌元年春雨四十 日昼夜雷)
(电震五十馀日康成帝咸和四年春二月大雨四十馀/日恒雷电 咸 元年秋八月荆州之长沙攸醴陵武)
(陵之龙阳三县雨水浮漂屋室杀人损秋稼年宋孝武/帝大明元年春都下雨水 梁武帝天监七 七月雨)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43a 页 WYG0374-0484a.png
(至十月乃霁泰陈宣帝大建十二年秋八月大雨霖东/后魏明元帝 恒三年秋八月雁门河内大雨水)
(魏孝静帝武定五年秋大雨七十馀日至北齐武成帝/河清三年夏六月庚子大雨昼夜不息 甲辰山东大)
(水人多饥死月后主天统三年冬十月积阴大雨帝武/平七年秋七 大霖雨水漂人户流亡 后周武 建)
(德三年七月/霖雨三旬)水赤(秦武王三年渭水赤三日后昭王三/十四年渭水又赤二日 汉安帝)
(永初六年河东池水变色皆赤如血刘晋武帝太康五/年夏四月任城鲁国池水赤如血 聪伪建元元年)
(春正月平阳地震其崇明观陷为池水赤如血赤气至/天有龙奋迅而去 齐东昏侯永元元年秋七月辛未)
(淮水变赤如血色陈孝宣帝大建十四年秋七月自建/邺至荆州江州 赤如血 后周宣帝大象元年夏六)
(月咸阳有池/水变为血)水黑(陈后主祯明二年夏四/月郢州南浦水黑如墨)水中有火(晋/穆)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43b 页 WYG0374-0484b.png
(帝升平三年春二月凉州城东池中有/火 四年夏四月姑藏泽水中又有火)水斗(春秋鲁襄/公二十三)
(年谷洛/水斗)河清(后汉孝桓帝延熹八年夏四月济阴东郡/济北河水清 九年夏四月济阴东郡济)
(北平原河水清年孝灵帝建宁元年春二月河水清河/宋文帝元嘉四 夏四月河济俱清 北齐武成帝)
(清元年夏四月河济清澈隋炀帝大业三年/武阳郡河水清数里鉴 二年龙门河清)井溢(前汉/成帝)
(建始二年春三月北宫井水溢出康后汉孝桓帝建和/元年夏六月井溢 晋孝惠帝元 八年夏五月金墉)
(城井溢井九年夏四/月宫中 水沸溢)水影(宋文帝元嘉二十五年冬青/州城南远望见城中如水有)
(影谓之/地镜)
  旱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44a 页 WYG0374-0484c.png
(春秋鲁庄公三十一年冬不雨雨僖公二年冬十月/不雨 三年正月不雨四月不 六月不雨 二十)
(一年夏大旱不文公二年自十二月不雨至秋七月至/十年自正月 雨至秋七月 十三年自正月不雨)
(秋七月旱宣公七年大旱秋襄公五年秋旱雩三八年/秋九月 雩 二十八年 八月旱雩 昭公 年秋)
(八月旱雩年六年秋九月旱雩十十六年秋九月旱雩/ 二十四 秋八月旱雩 二 五年秋七月旱再雩)
(江宣公十年秋九月旱雩帝汉惠帝五年夏五月大旱/ 河水少溪谷绝 孝文 三年秋天下旱 九年春)
(大旱年后六年夏四月大旱元孝景帝中三年夏旱光/后二 秋大旱 孝武帝建 四年夏六月旱 元)
(六年夏大旱夏元朔五年春大旱六元狩三年夏大旱/ 元封四年 大旱民多暍死 年秋大旱 天汉)
(元年夏大旱夏二年夏大旱年大始二年秋旱帝孝昭/帝始元六年 旱 元凤五 夏大旱 孝宣 本始)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44b 页 WYG0374-0484d.png
(三年夏大旱东西数千里帝神爵元年秋大旱/帝初元三年夏旱 孝成 建始二年夏大旱) (孝元/河平)
(元年春三月旱伤麦民食榆叶旱永始三年夏大旱年/四年夏大旱 鸿嘉三年夏大 孝哀帝延平四)
(春大旱年孝平帝元始二年夏郡国大旱九后汉光武/建武五 夏四月旱 六年夏六月旱 年春旱)
(十二年夏五月旱/平元年夏五月旱) (二十一年夏六月旱秋孝明帝永/八年冬旱 十一年 八月旱)
(十五年秋八月旱雒十八年春三月旱/年大旱 二年夏 阳旱 四年夏旱) (章帝建初元/元和元年春)
(旱年章和二年夏旱年孝和帝永元二年郡国十旱秋/四 郡国十旱 五 丹阳郡国二十二旱 六年)
(七月京师旱二九年夏六月旱三十六年秋七月旱年/孝安帝永初 年夏五月旱 年郡国八旱 四)
(夏旱年五年夏旱郡六年夏五月旱夏七年夏旱旱元/初元 夏京师及 国五旱 二年 五月京师)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45a 页 WYG0374-0485a.png
(三年夏四月京师旱旱五年春三月京师及郡国五旱/ 六年夏五月京师 建光元年郡国四旱 延光)
(元年郡国五旱年孝顺帝永建二年春三月旱春三年/夏五月旱 五 夏四月京师旱 阳嘉元年 旱)
(二年夏旱是三年河南三辅大旱月四年春二月自去/冬旱至于 月 永和四年秋八 太原郡旱 冲帝)
(永嘉元年夏旱年孝质帝太初元年春二月京师旱/孝桓帝元嘉元 夏京师旱 延熹元年夏六月旱)
(孝灵帝熹平五年夏旱大六年夏四月大旱元光和五/年夏四月旱 六年夏 旱 孝献帝兴平 年秋七)
(月三辅大旱冬魏明帝太和二年夏五月大旱正五年/春三月自去 十月至此月不雨大雩 齐王 始元)
(年春二月自去冬十二月至此月不雨大高贵乡公甘/露三年春正月自去秋至此月旱 吴 帝嘉禾四年)
(自去冬十月不雨至于夏/归命侯宝鼎元年春夏旱) (会稽王五凤二年大旱月/晋武帝泰始七年夏五)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45b 页 WYG0374-0485b.png
(闰月旱大雩年八年夏五月旱宁九年自正月不雨至/于六月 十 夏四月旱 咸 二年夏六月自春旱)
(至于是月夏太康二年自去冬旱至春梁三年夏四月/旱 五年 六月旱 六年春三月青 幽冀郡国旱)
(旱夏六月济阴武陵旱伤麦九七年夏五月郡国十三/ 八年夏四月冀州旱 年夏郡国三十三旱扶)
(风始平京兆安定旱伤麦康十年春二月旱雍太熙元/年春三月旱 孝惠帝元 七年秋七月秦 二州大)
(旱九月郡国五旱又永宁元年自夏及秋青徐幽并四/州旱十二月郡国 十三旱 孝怀帝永嘉三年夏五)
(月大旱襄平县梁水淡地竭河洛江汉皆可涉夏孝悯/帝建兴元年夏六月扬州旱 元帝太兴元年 六月)
(旱京四年夏五月旱竭永昌元年夏六月旱冬闰十一/月 都大旱川谷并 明帝太宁三年自春不雨至)
(于六月二成帝咸和元年冬十一月自六月不雨至于/是月 年夏旱 五年夏五月大旱 六年夏四月)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46a 页 WYG0374-0485c.png
(大旱康八年秋七月旱直九年自四月不雨至于八月/ 咸 元年大旱米斗 五百人有相鬻者 二年春)
(三月旱夏六月旱旱康帝建元元年夏五月旱于穆帝/永和元年夏五月 五年自秋七月不雨至 十月)
(平六年夏旱旱八年秋七月旱/ 三年冬大 四年冬大旱) (九年春三月旱夏升/哀帝隆和元年 旱)
(至海西公太和元年夏四月旱月四年冬旱凉州春旱/ 夏 简文帝咸安二年冬十 三吴大旱人多饿死)
(年孝武帝宁康元年夏五月旱十三年冬旱旱太元四/ 夏大旱 八年夏六月旱 年秋七月 十三)
(年六月旱二十五年秋七月旱五十七年秋旱至冬大/安帝隆安 年冬旱 四年夏 月旱 五年夏秋)
(旱冬元兴元年九月十月不雨泉水涸年二年六月不/雨 又旱 三年八月不雨 义熙四 冬不雨 六)
(年九月不雨冬八年冬十月不雨竭九年秋冬不雨八/十年九月旱 十二月旱井渎多 宋文帝元嘉)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46b 页 WYG0374-0485d.png
(年夏六月旱大雩七二十年诸州旱大二十八年春大/旱 孝武帝大明 年浙江东诸郡 旱 后废帝元)
(徽元年秋八月都下大旱帝梁武帝天监元年大旱米/斗五千人多饿死 简文 大宝元年自春迄夏大旱)
(人相食都下尤甚帝陈宣帝大建十二年春不雨至于/四月 后魏文成 太安五年六镇云中高平二雍秦)
(州旱一和平五年夏闰四月旱十献文帝天安元年州/镇十 旱 皇兴二年州镇二 七旱 孝文帝延兴)
(二年州镇十二旱镇三年州镇十一旱郡太和元年州/郡八旱 二年州 二十馀旱 四年 镇十八旱)
(八年州镇十五旱月九年京师及州镇十一旱定宣武/帝正始元年夏六 旱 永平三年夏五月冀 二州)
(旱孝延昌元年夏四月旱旱正光元年秋七月旱绛东/魏 静帝天平二年春夏 四年并肆汾建晋 秦)
(陜等诸州大旱宣武定二年春旱大六年自去冬至春/亢旱 北齐文 帝天保九年夏 旱 乾明元年春)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47a 页 WYG0374-0486a.png
(旱/旱) (武成帝河清二年夏四月并汾晋东雍南汾五州/后主天统二年春旱 四年夏五月自正月不雨)
(至于是月二武平五年夏五月大旱晋阳得死魃长二/尺面项各 目 后周武帝保定二年夏旱 建德元)
(年夏大旱京二年秋七月自春末不雨至于是月宜五/年秋七月 师旱 隋文帝开皇四年雍同华岐 五)
(州旱四十四年关内诸州旱秋八月关中大旱姓炀帝/大业 年燕代缘边诸郡旱 八年天下旱百 流亡)
(天十三年/ 下大旱)
  火
灾火(春秋鲁桓公十四年秋八月壬申御廪灾乙庄公/二十年夏齐大灾 僖公二十年夏五月 巳西)
(宫灾子宣公十六年夏成周宣榭火/月甲 新宫灾 襄公九年春宋灾) (成公三年春二/三十年夏五月)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47b 页 WYG0374-0486b.png
(甲午宋又灾十昭公六年夏六月丙戌郑灾灾九年夏/四月陈火 八年夏五月壬午宋卫陈郑 宣公)
(二年夏五月雉门及两观灾社哀公三年夏五月桓僖/宫灾 四年夏六月辛丑亳 灾 汉惠帝三年秋七)
(月都厩灾凌四年春三月长乐宫鸿台灾年秋七月乙/亥未央宫 室灾丙子织室灾 吕后元 夏五月丙)
(辰赵王宫丛台灾景孝文帝七年夏六月癸酉未央宫/东阙罘罳灾 孝 帝三年春正月淮阳王宫正殿灾)
(六中五年秋八月己酉未央宫东阙灾月孝武帝建元/ 年春二月乙未辽东高庙灾 夏四 壬子高国便)
(火一元鼎三年春正月戊子阳陵园火帝太初元年冬/十 月乙酉未央宫柏梁台灾 孝昭 元凤元年燕)
(城南门灾年四年夏五月丁丑孝文庙正殿火文孝宣/帝甘露元 夏四月丙申太上皇庙火甲辰孝 庙火)
(三三年冬十月丁卯未央宫宣室阁火永孝元帝初元/ 年夏四月乙未晦茂陵白鹤馆灾 光四年夏六)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48a 页 WYG0374-0486c.png
(月甲戌孝宣杜陵园东阙灾河孝成帝建始元年春正/月乙丑皇会祖悼考庙灾 平四年夏六月山阳火)
(生石中春鸿嘉三年秋八月乙卯孝景庙北阙灾阙永/始元年 正月癸丑太宫凌室火戊午戾后园南 灾)
(皆四年夏四月癸未长乐临华殿及未央宫东司马门/ 灾六月甲午霸陵园门阙灾 孝哀帝建平三年春)
(正月癸卯帝太太后所居桂宫正殿火七四年秋八月/恭皇园北门灾 孝平帝元始五年秋 月己亥高皇)
(帝原庙殿门灾千后汉光武建武三年潞县火灾起城/中飞出城外烧 馀家杀人 六年冬十二月洛阳市)
(火孝二十四年春正月戊子雷雨霹雳火灾高庙北门/ 明帝永平元年夏六月己亥桂阳见火飞来烧城)
(寺右孝章帝建初元年冬十二月北宫火烧寿安殿延/及 掖门 元和三年夏六月丙午雷雨火烧北宫朱)
(雀西阙十孝和帝永元八年冬十二月丁巳南宫宣室/殿火 三年秋八月己亥北宫盛馔门阁火 十五)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48b 页 WYG0374-0486d.png
(年夏六月辛酉汉中城固南城门灾人孝安帝永初元/年冬十二月河南郡县火烧杀百五 二年夏四月)
(甲寅汉阳河阳城中火烧杀三千五百七十人烧四年/春三月戊子杜陵园火 六年河南郡县大火 杀五)
(百八十四人直元初四年春二月壬戌武库火烧兵物/百二十五种 十万以上 延光元年秋八月戊子阳)
(陵园寝殿火夏四年秋七月乙丑渔阳城楼灾物孝顺/帝永建三年 五月戊申守宫失火烧宫藏所 尽秋)
(七月丁酉茂陵园寝灾月四年河南郡县失火烧杀人/畜 阳嘉元年冬十二 庚子恭陵百丈庑灾及东西)
(莫府火是岁河南郡国火烧庐舍杀人月永和元年冬/十月丁未承福殿火 汉安元年春三 甲午洛阳刘)
(汉等百九十七家被火所烧是岁冬十二月洛阳失火/ 孝桓帝建和二年夏五月癸丑北宫掖庭中德阳殿)
(火及左掖门二延熹四年春正月辛酉南宫嘉德殿火/戊子丙署火 月壬辰武库火夏五月丁卯原陵长寿)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49a 页 WYG0374-0487a.png
(门火阙五年春正月壬午南宫丙署火夏四月乙丑恭/陵东 火戊辰虎贲掖门火五月康陵园寝火甲申中)
(藏府承禄署火秋七月己未南宫承善闼内火寝六年/夏四月辛亥康陵东署火秋七月甲申平陵园 火)
(八年春二月己酉南宫嘉德署黄龙千秋万岁殿皆火/夏四月甲寅安陵园寝火闰月甲午南宫长秋和欢殿)
(后钓盾掖庭朔平署各火冬十月壬子德阳前殿西阁/及黄门北寺火杀人是时连月有火灾诸宫寺或一日)
(再三发孝九年春三月癸巳京都夜有火光转行人相/惊噪 灵帝熹平四年夏五月延陵园灾 光和四)
(年秋闰九月辛酉北宫东掖庭永巷署灾宫五年夏五/月庚申德扬前殿西北入门内永乐太后 署火 中)
(平二年春二月己酉南宫云台灾庚戌乐城门灾延及/北阙度道西烧嘉德和欢殿火半月乃灭 孝献帝初)
(平元年秋八月霸桥灾馀兴平元年益州天火烧城府/辎重延及民家馆邑无 魏明帝太和五年夏五月)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49b 页 WYG0374-0487b.png
(清商殿灾华青龙元年夏六月洛阳宫鞠室灾此二年/夏四月崇 殿灾延于南阁缮复之三年七月 殿又)
(灾门吴会稽王建兴元年冬十二月武昌端门灾改作/端 又灾 太平元年春二月朔建业火 景帝永安)
(五年春二月城西门北楼灾侯六年冬十月石头小城/火烧西南百八十丈 归命 建衡二年春三月大火)
(烧万馀家死者七百人坊晋武帝太康八年春三月乙/丑震灾西阁楚王所止 及临啇观窗 十年夏四月)
(癸丑崇贤殿灾冬十月庚辰含章鞠室脩成堂前抚景/坊东屋晖章殿南阁火 孝惠帝元康五年闰月庚寅)
(武库火焚累代之宝氏八年冬十二月高原陵火咸永/康元年帝纳皇后羊 后将入宫衣中忽有火众 怪)
(之阁永兴二年秋七月甲午尚书诸曹火起延崇礼闼/及 道 孝怀帝永嘉四年冬十一月襄阳火烧死者)
(三千馀人东元帝太兴中武昌灾火起众救之救于此/而发于彼 西南北数十处俱应数日不绝 永昌二)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50a 页 WYG0374-0487c.png
(年春正月癸巳京都大火三月饶安东光安陵三县火/烧七千馀家死者万五千人 明帝太宁元年春正月)
(京都火七成帝咸和二年夏五月京都火年康帝建元/元年秋 月庚辰吴郡灾 穆帝永和五 夏六月震)
(灾石虎太武殿及两厢端门震灾月馀乃灭金石皆尽/ 海西公太和中郗愔为会稽太守夏六月大旱灾火)
(烧数千家延及山阴仓米数百万斛炎烟蔽天不可扑/灭 孝武帝宁康元年春三月京师风火大起 太元)
(十年春正月国子学生因风放火焚房百馀间及十三/年冬十二月乙未延贤堂灾丙辰螽斯则百堂 客馆)
(骠骑府库皆灾八安帝隆安二年春三月龙舟二乘灾/ 元兴元年秋 月庚子尚书下舍曹火 三年卢循)
(攻略广州刺史吴隐之闭城固守其十月壬戌夜火起/焚荡府舍烧死者万馀人 义熙四年秋七月丁酉尚)
(书殿中吏部曹火火九年京都大火烧数千家郡十一/年京都所在大行 灾吴界尤甚王弘时为吴 昼在)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50b 页 WYG0374-0487d.png
(听事见天上有一赤物下状如信幡遥集路南人家屋/上火即大发 宋文帝元嘉五年春正月戊子都下大)
(火年七年冬十二月都下火火延烧太社北墙巳二十/九 春都下火 齐武帝永明九年春二月癸 明堂)
(灾武东昏侯永元三年春二月丙寅乾和殿西厢火总/梁 帝天监元年夏五月有盗入南北掖烧神武门)
(章观间普通二年夏五月癸卯琬琰殿火延烧后宫屋/三千 中大通元年秋九月辛巳朱雀航华表灾)
(大同三年春正月辛丑夜朱雀门灾月十一年夏四月/同泰寺灾 元帝承圣三年冬十一 江陵城内火烧)
(居人数千家明陈武帝永定三年秋七月乙丑重云殿/灾 后主祯 二年夏五月甲午东冶铸铁有物赤色)
(大如数升自天坠镕所有声隆隆如雷铁飞出墙外烧/人家是岁大皇佛寺塔火从中起飞至石头烧死者甚)
(众四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冬十月甲寅阊阖门灾广/ 年夏六月壬午阊阖门灾 武定五年秋八月)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51a 页 WYG0374-0488a.png
(宗都火烧数千家年北齐后主天统五年邺宫九龙殿/灾延烧西廊 四 夏四月辛未邺宫昭阳殿灾延烧)
(宣光瑶华等殿之隋文帝开皇十四年将祠泰山令使/者致石像神祠 所未至数里野火𨞇起烧像碎如小)
(块年炀帝大业十/二 显阳门灾)
  风
大风(春秋僖公十六年春正月六鹢退飞过宋都大风/也 汉高帝二年夏四月大风从西北起折木发)
(屋扬砂昼晦人孝文帝二年夏六月淮南王都寿春大/风毁民室杀 十月楚王都彭城大风从东南来毁市)
(门杀人月孝武帝建元四年夏有风赤如血风元光五/年秋七 大风拔木 征和二年夏四月大 发屋折)
(木以孝昭帝元凤元年燕王都蓟大风雨拔宫中木七/园 上十六枚坏城楼 建始元年夏四月壬寅晨大)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51b 页 WYG0374-0488b.png
(风从西北起云气赤黄四塞天下终日夜下着地者黄/土尘也冬十二月大风拔甘泉畤中大木十围以上)
(孝平帝元始四年冬大风吹长安东门屋瓦且尽注王/莽地皇四年汉兵起围莽大风屋瓦皆飞雨下如)
(后汉安帝永初元年二十八大风月二年夏京都及郡/国四十八大风拔树 三年夏五 京都大风拔南郊)
(道梓树九十六枚都七年秋八月京都大风拔树国元/初二年春二月京 大风拔树 六年夏四月沛 勃)
(海大风拔树二万馀枚三永宁元年冬十月自三月至/是月京师及郡国三十 大风 延光元年冬十二月)
(京师及郡国二十七大风/风夏六月郡国十一大风) (二年春正月河东颍川大/三年京师及郡国三十六)
(大风拔树十孝灵帝建宁二年夏四月癸巳京都大风/拔郊道树 围以上百馀枚其后晨迎气黄郊道于雒)
(水西桥逢暴风雨逆卤薄车或发盖还不至郊使有司/行礼迎气西郊亦壹如此 中平二年夏四月庚戌大)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52a 页 WYG0374-0488c.png
(风六五年夏六月丙寅大风拔树魏孝献帝初平四年/夏 月右扶风大风发屋拔木 齐王正始九年冬)
(十一月大风数十日发屋折木十二月戊午晦尤甚动/太极东阁 嘉平元年春正月壬辰朔西北大风发屋)
(折木昏尘蔽天深吴大帝太元元年秋八月朔大风江/海涌溢平地水 八尺拔高陵树二千株石碑蹉动吴)
(城两门飞落永会稽王建兴元年冬十二月丙辰大风/震电 景帝 安元年冬十一月甲午风四转五复蒙)
(雾连日十二月丁卯夜有大风拔木扬砂咸晋武帝泰/始五年夏五月辛卯朔广平大风折木 宁元年夏)
(五月下邳广陵大风坏千馀家折树木其月甲申广陵/下邳大风折木 三年八月河间大风折木 太康二)
(年夏五月济南暴风折木伤麦六月高平大风折木发/坏邸阎四十馀区七月上党又大风伤秋稼 八年夏)
(六月郡国八大风夏九年春正月京都风发屋拔树庚/孝惠帝元康四年 六月大风拔树 五年夏四月)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52b 页 WYG0374-0488d.png
(寅夜暴风城东渠波浪杀人秋七月下邳大风坏庐舍/九月雁门新兴太原上党灾风伤稼 六年夏四月大)
(风子九年夏六月飙风吹贾谧朝服飞数百丈十一月/甲 朔京都连大风发屋折木 永康元年春二月丁)
(酉大风飞砂拔木三月又大风雷电夏四月张华第舍/飙风起折木飞绘折轴六七冬十一月戊午朔大风从)
(西北来折木飞砂石六日止乙永宁元年秋八月郡国/三大风 永兴元年春正月 丑西北大风 赵王伦)
(建始元年春正月癸酉伦祠太庙灾风暴起尘四合年/孝怀帝永嘉四年夏五月大风折木 元帝永昌元)
(秋七月丙寅大风屋瓦皆飞八月暴风坏屋拔御道柳/树百馀株其风纵横无常若风自八方来者 成帝咸)
(康四年春三月壬辰成都大风发屋折木升康帝建元/元年秋七月庚寅晋陵吴郡灾风 穆帝 平元年秋)
(八月丁未疾风大五年春正月戊午朔疾风年哀帝太/和六年春二月 风迅急 孝武帝宁康元 春三月)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53a 页 WYG0374-0489a.png
(京都大风火大起从三年春三月戊申朔暴风迅起从/丑上来须臾逆转 子上来飞砂扬砾 太元二年春)
(二月乙丑朔暴风折木闰三月甲子朔暴风疾雨俱至/发屋折木夏六月己巳暴风扬砂石 三年春三月乙)
(丑雷雨暴风发屋折木夏六月长安风拔苻坚宫中树/ 四年秋八月乙未暴风扬砂石 十二年春正月壬)
(子夜暴风发屋折木秋七月甲辰大风折木乙十三年/冬十二月己未大风昼晦 十七年夏六月 未大风)
(折木/飞落) (安帝元兴二年春二月夜大风雨大航门屋瓦/三年春正月桓元出游大航南飘风飞其䡟輗)
(盖夏五月江陵又大风折木冬十一月辛卯朔西北疾/风起拔树 五年闰十一月丁亥大风发屋 六年夏)
(五月壬辰大风拔北郊树树几百年也并吹琅邪扬州/二射堂倒坏是日卢循大舰飘没甲戌又风发屋折木)
(四九年春正月大风白马寺浮图刹柱圻坏七十年夏/ 月己丑朔大风拔木六月辛亥大风拔木 月淮北)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53b 页 WYG0374-0489b.png
(大风坏庐舍十宋少帝景平二年春二月乙巳大风帝/文帝元嘉二 九年春三月壬午大风折木 齐武)
(永明四年春二月丙寅大风吴郡偏甚树叶皆赤八八/年夏六月都下大风发屋 梁武帝天监六年秋 月)
(戊戌大风拔木拔元帝承圣三年冬十月丁卯帝出行/江陵城栅大风 木十一月甲申帝阅武于南城北风)
(雨总集旗帐飘乱丁酉又大风城内火起百陈文帝天/嘉六年秋七月癸未有大风自西南至广 馀步击坏)
(灵台侯楼/皋门中阃) (宣帝大建十二年夏六月壬戌大风吹坏/十三年秋九月癸未夜大风从北地来发)
(屋拔树石后主祯明二年夏六月丁巳大风自西北激/涛水入 头是岁大风拔朱雀门 北齐武成帝河清)
(二年大风三旬乃止夏后主天统三年夏五月大风昼/晦发屋拔树 四年 六月甲辰大风拔树 武平七)
(年春二月丙寅大风从西北起发屋拔树五日乃止仁/隋文帝开皇二年冬十二月京都大风发屋拔木)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54a 页 WYG0374-0489c.png
(寿元年夏五月/壬辰大风拔木)
 
 
 
 
 
 
 
通志 卷七十四 第 54b 页 WYG0374-0489d.png
 
 
 
 
 
 
 
 通志卷七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