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通志 卷五十九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1a 页 WYG0374-013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通志卷五十九
  宋 右 迪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
 选举略第二
  杂议论上(举人条例/选人条例)
  杂议论下(选举杂/议七条)
  请改革选举事件
  内外文武官五品以上(应非选司/注拟者)吏部尚书(侍/郎)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1b 页 WYG0374-0135b.png
  部尚书(侍/郎)礼部每年贡举人 兵部选举 京官
  六品以下(应合选/注拟者)府州佐官(别驾少尹五府司/马赤令不在此例)
  下县丞以下及关津镇戍官等 州县 六品以
  下官资历 诸堪充内官及宿卫统帅 禁约杂
  条 学校
  杂议论上
汉哀帝初立欲匡成帝之政多所变动时丞相王嘉上
疏曰古者继世立诸侯象贤也虽不能尽贤天子为择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2a 页 WYG0374-0135c.png
臣立命卿以辅之居是国也累代尊重然后士民之众
附焉是以教化行而治功立今之郡守重于古诸侯而
轻易之可乎孝文帝时吏居官者或长子孙以官为氏
仓氏庾氏则仓庾吏之后也其二千石长吏亦安官乐
职然后上下无苟且之意其后稍稍变易公卿以下转
相促急又数以改更政事司𨽻部刺史察过悉劾发扬
阴私吏或居数月而退送故迎新交错道路中材苟容
求全下材怀危内顾一切营私者多二千石益轻贱吏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2b 页 WYG0374-0135d.png
民慢易之孝宣爱良吏有常劾事留中会赦一解故事
尚书希下章为烦扰百姓徵验系理或死狱中章文必
有敢告之字乃下陛下留神择贤记善忘过容忍臣子
勿责以备二千石部刺史三辅县令有材任职者人情
不能不有过差宜可阔略令尽力者有所劝此方今急
务国家之利也嘉因荐儒者公孙光满昌及能吏萧咸
薛循等皆故二千石有名称天子纳而用之后汉光武
时陈事者多言郡国贡举率非功次故守职益懈而吏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3a 页 WYG0374-0136a.png
事寖疏咎在州郡有诏下公卿朝臣议韦彪上议士宜
以才行为先不可纯以阀阅然其要归于选二千石二
千石贤则贡举得其人矣帝深纳之张衡上疏曰古者
取士诸侯岁贡孝武之代郡举孝廉又有贤良文学之
选于是名臣皆出文武并兴汉之得人数路而已夫书
画辞赋才之小者游意篇章当代博奕以此取士诸生
竞利作者鼎沸其高者颇引经训风喻之言下则连偶
俗语有类俳优或窃成文虚冒名氏臣每受诏于盛化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3b 页 WYG0374-0136b.png
门差次录第其未及者亦复随辈皆见拜擢既加之恩
难复收改但守俸禄于义已加不可复使理民及仕州
郡魏文帝时诏曰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
啖也吏部尚书卢毓对曰名不足以致异人而可以得
常士常士畏教慕善然后有名其后士人多务进趋廉
逊道缺时刘寔乃著崇让论以矫之晋始平王文学李
重以为等级繁多又外官轻而内官重议曰秦采古制
汉仍秦旧倚丞相任九卿虽置五曹尚书令仆射之职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4a 页 WYG0374-0136c.png
始于掌封奏以宣外内事任尚轻而郡守牧人之官重
汉宣所与为治唯良二千石其有殊政者或赐爵进秩
谅得为治大体所以远比三代也及于东京尚书虽渐
优重然令仆出为郡守便入为三公虞延第五伦桓虞
鲍昱是也近自魏朝名守杜畿满宠田豫胡质等居郡
或十馀年或二十年或加秩假节而不去郡此亦古人
苟善其事虽没世不徙官之义也汉魏以来内官之贵
于今最崇而百官等级遂多迁补转徙如流能否无以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4b 页 WYG0374-0136d.png
著黜陟不得彰此为治之大弊也夫阶级繁多而冀官
久官不久而冀治功成不可得也帝虽善之而不能行
齐左仆射王俭请解领选谓褚彦回曰选曹之始近自
汉末今若反古使州郡贡计三府辟士与众共之犹贤
一人之意古者选众今则不然奇才绝智所以见遗于
草泽也彦回曰诚如卿言但行之已久卒难为改也梁
尚书左仆射沈约论曰汉末丧乱魏武始创军中仓卒
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因此相沿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5a 页 WYG0374-0137a.png
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州都郡正以才品人而
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凭藉世资用相凌驾都正俗
士斟酌时宜品目少多随事俯仰刘毅所云下品无高
门上品无贱族也岁月迁讹斯风渐笃天监中约又上
疏曰顷自汉代本无士庶之别自非仕宦不至京师罢
公卿牧守并还乡里小人瞻仰以成风俗且黉校棋布
傅经授业学优而仕始自乡邑本于小吏干佐方至文
学功曹积以岁月乃得察举人才秀异始为公府所辟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5b 页 WYG0374-0137b.png
迁为牧守入作台司汉之得人于斯为盛当今士子略
以万计常患官少才多假使秀才对五问可称孝廉答
一策能过此雕虫小道非关治功得失以此求才徒虚
语耳后魏孝文帝时高祐上疏云今之选举不采识理
之优劣专简年劳之多少斯非尽才之谓宜停此薄艺
弃彼功劳唯才是取官方斯穆又勋旧之臣虽年勤可
录而才非抚民则可加之以爵赏不宜委之以方任所
谓王者可私人以财不私人以官帝善之薛淑为吏部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6a 页 WYG0374-0137c.png
郎中先是崔亮奏立停年之格不简人才专问劳旧淑
乃上书曰若使选曹唯取年劳不简贤否便即义均行
雁次若贯鱼勘簿呼名一吏足矣数人而用何谓铨衡
今请郡县之职吏部先尽择才慕取廉平淳直素行有
闻并学通古今晓达治体者以应其选不拘入职近远
年勋多少其积劳之中有才堪牧民者先在用之限其
馀不堪者既壮藉其力岂容老而弃之将佐丞尉去民
积远小小当否未为失宜依次补序以酬其劳书奏不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6b 页 WYG0374-0137d.png
报徐因引见复陈言曰汉朝常令三公大臣举贤良方
正有道直言之士以为长吏监抚黎元自晋以来此风
遂替今四方初定务在养民臣请依汉氏更立四科令
三公宰贵各荐时贤以补郡县明立条格防其阿党之
端诏下公卿议之事亦寝隋文帝开皇中治书侍御史
李谔以选才失中上书曰自魏之三祖更尚文词忽君
人之大道好雕虫之小艺下之从上有同影响竞骋文
华遂成风俗江左齐梁其弊弥甚贵贱贤愚唯务吟咏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7a 页 WYG0374-0138a.png
遂复遗理存异寻虚逐微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
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世俗
以此相高朝廷据兹擢士禄利之路既开爱尚之情愈
笃是以开皇四年普诏天下公私文翰并宜实录其年
九月泗州刺史司马幼之上表华艳付所司治罪由是
公卿大臣咸知正路莫不钻仰坟索弃绝华绮择先王
之令典行大道于兹代如闻在外州县仍踵弊风选吏
举人未遵典则臣既忝宪司职当纠察若闻风即劾恐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7b 页 WYG0374-0138b.png
挂网者多请勒诸司普加搜访有如此者具状送台唐
贞观八年三月诏进士读一部经史二十二年九月考
功员外郎王师明知举时冀州进士张昌龄王公谨并
有俊才声振京邑而师明考其文策全否举朝不知所
以及奏等第太宗怪无昌龄等名因召师明问之对曰
此辈诚有词华然其体轻薄文章浮艳必不成令器臣
若擢之恐后生相仿效有变陛下风雅帝以为名言后
并如其言高宗显庆初黄门侍郎刘祥道以选举渐弊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8a 页 WYG0374-0138c.png
陈奏其一曰吏部比来取人伤多且滥每年入流数过
千四百人是伤多(永徽五年一千四百三十人六年一/千十八人显庆元年一千四百五十)
(人/)不简杂色人即注官是伤滥(杂色解文三卫内外行/署内外番官亲事帐内)
(品子任杂掌伎术直司书手兵部品子兵部散官勋/官记室及功曹参军检校官屯副驿长校尉牧长)
学时务等比杂色人二分不居其一经明行脩之士犹
罕有正人多取胥徒之流岂可皆求德行其杂色应入
流人请令曹司试判讫简为四等奏闻(量有材用兼有/义行者为一等)
(身品彊壮及第八上并兵部所送人不沾第一等及/准例合送兵部者为第二等馀量简为第三第四等)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8b 页 WYG0374-0138d.png
一等付吏部第二等付兵部第三等付主爵第四等付
司勋并准例处分其二曰古之选者为官择人不为人
择官今之选者亦择人但人多而官员少择之无准约
官员有数入流无限以有数供无限人随岁积岂得不
剩其三曰杂色人请与明经进士通充入流之数以三
分论每二分取明经进士一分取杂色人(岭南及瘴疠/之所四考不)
(得替者不在此限例若计至五品及有中上以上私犯/中下公坐下上以下考者四考满依旧置替得替人依)
(式听/选)奉敕付所司集群臣详议议者多难于改作乾封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9a 页 WYG0374-0139a.png
二年八月上列侍臣责以不进贤良宰相李安期进曰
比来公卿有所荐引即遭嚣谤以为朋党沈屈者未申
而在位者已损所以人思苟免竞为缄默若陛下虚已
招纳务于搜访不忌亲雠唯能是用谗毁不入谁不竭
诚此皆事由陛下非臣等所能致也上深然之武太后
临朝垂拱中纳言魏元同以为吏部选举未尽得人之
术上疏曰昔之列国今之州县士无常君人有定主自
求臣佐各选英贤大臣乃命于王朝耳秦并天下罢侯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9b 页 WYG0374-0139b.png
置守汉氏因之有沿有革诸侯得自置吏四百石以下
其傅相大官则汉为置之州郡掾史督邮从事悉任之
于牧守爰自魏晋始归吏部递相因循以迄于令以刀
笔求才以簿书察行法之弊久矣今诸色入流年以千
计群司列位无复新加官有常员人无定限选集之始
雾积云屯擢叙于终十不收一淄渑混淆玉石不分用
舍去留得失相半既即事为弊致后来滋甚按成周之
制诸侯之臣不皆命于天子王朝庶官亦不专于一职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10a 页 WYG0374-0139c.png
故穆王以伯囧为太仆正命之曰慎简乃僚无以巧言
令色便僻侧媚其唯吉士此则令其自择下吏之文也
太仆正中大夫耳尚以僚属委之则三公九卿亦然矣
周礼太宰内史并掌爵禄废置司徒司马别掌兴贤诏
事当是分任于群司而统之以数职各自求其小者而
王命其大者也疏奏不纳天授三年右补阙薛谦光以
其时虽有学校之设禁防之制而风俗流弊皆背本而
趋末矫饰行之以请托奔驰为务上疏曰自七国以来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10b 页 WYG0374-0139d.png
虽杂以纵横而汉兴求士以行为先既为闾里推高然
后为府寺所辟而魏氏取人好其放达晋宋之后祗重
门资梁陈之间特好词赋故其俗以诗酒为重未尝以
脩身为务降及隋室馀风尚存文笔日烦政事日靡文
帝于是禁浮词而罪司马幼之风俗始改政化大行及
炀帝又变前法置进士等科故后生复相仿效皆以浮
华为贵今之举人有乖事实或明制适下试令搜扬则
驱驰府寺请谒权贵陈诗奏记希咳唾之泽摩顶至足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11a 页 WYG0374-0140a.png
冀提携之恩故俗号举人为觅举夫选曹授职諠嚣于
礼闱州郡贡士诤讼于陛闼谤议纷纭浸成风俗今夫
举人询于乡闾归于里正而已设如才应经邦唯令试
策武能制敌只验弯弧文擅清奇则登甲科藻思小减
则为不第以此收人恐乖事实何者乐广假笔于安仁
灵运词高于穆之平津文劣于长卿子建藻丽于荀彧
若以射策为官则潘谢曹马必居荀乐之右协赞机猷
则安仁灵运亦无裨附之益由此言之固不可一槩而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11b 页 WYG0374-0140b.png
取也其武艺亦然故谋将不长于弓马良相宁资于射
策伏愿陛下降明制颁峻刑文则试以理官武则令其
守禦使侥名滥吹之伍无所藏其庸谬又按汉法所举
之主终身保任扬雄之坐田仪责其冒荐成子之居魏
相酬于得贤赏罚之令行则请谒之心绝辞逊之义著
则贪竞之路塞矣仍请宽立年限容其采访简汰堪用
者令试守以观能否参检行事以覈是非称职者受荐
贤之赏滥举者抵欺罔之罪自然举得才行而君子之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12a 页 WYG0374-0140c.png
道长矣圣历三年二月武太后令宰相各举尚书郎一
人狄仁杰独荐男光嗣由是拜地官尚书郎莅事有声
太后谓仁杰曰祁奚内举果得人也长安二年太后下
求贤令狄仁杰曰荆州长史张柬之其人虽老真宰相
才也乃召为洛州司马他日又求贤仁杰曰臣前言张
柬之太后曰已迁之矣对曰臣荐之谓为相也今为洛
州司马非用之又迁秋官侍郎开元三年左拾遗张九
龄上书曰夫元元之众莫不悬命于县令宅生于刺史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12b 页 WYG0374-0140d.png
宜重其选而今刺史县令除京辅近处之州刺史犹择
其人县令或备员而已其馀江淮陇蜀三河诸处除大
府之外稍稍非才但于京官之中出为州县者或是缘
身有累在职无声用于牧宰之间以为斥逐之地因势
附会遂忝高班比其势衰亦为刺史至于武夫流外积
资而得官成于经久不计有才诸若此流尽为刺史其
馀县令以下固不可胜言今朝廷卿士入而不出在外
者又技痒求入臣愚以为宜立科条定其资历凡不历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13a 页 WYG0374-0141a.png
都督刺史有高第者不得入为侍郎列卿不历县令有
善政者亦不得入为台郎给舍虽远处都督刺史至于
远县令递次差降以为出入不得十年频任京职又不
得十年尽任外官如此设科以救其失则内外通理万
姓获安又古之选用贤良取其称职或遥闻而辟召或
一见而任之是以士修素行不图侥倖今吏部条章动
盈千万刀笔之吏辨析毫釐始造簿书以备用人之遗
忘耳今反求精于案牍不急于人才亦何异遗剑中流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13b 页 WYG0374-0141b.png
而刻舟以记去之弥远可为伤心凡称吏部之能者则
曰从县尉与主簿从主簿与县丞斯选曹执文而善知
官次者也唯据其合与不合而多不论贤与不肖陛下
若不以吏部尚书侍郎为贤必不授以职事尚书侍郎
既以贤而授委岂复不能知人人之难知虽自古所慎
而拔十得五其道可行今则执以格条贵于谨守其能
自觉者每选所拔亦有三五人若又专固者则亦一人
不拔据资配职自以为能为官择人初无此意故使时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14a 页 WYG0374-0141c.png
人有平配之议官曹无得贤之实故臣以为选部之法
敝于不变法变法甚易在陛下涣然行之今若刺史县
令精覈其人即每年当管之内应有合选之色且先委
曲考其才行堪入品流然后送台台又推择据所用之
多少为州县之殿最一则州县慎于所举必取入官之
才二则吏部因其有成无多庸人干冒十七年三月国
子祭酒杨汤上言伏闻承前之例每年应举常有千数
及第两监不过一二十人臣恐三千举徒虚费官廪两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14b 页 WYG0374-0141d.png
监博士滥縻天禄臣窃见入仕诸色出身每岁向二千
馀人方于明经进士多十馀倍臣之微诚实所未晓今
监司课试十已退其八九考功及第十又不收一二长
以此为限恐儒风渐坠小道将兴若以出身人多应须
诸色都减岂在独抑明经进士也上然之左监门卫录
事参军刘秩论曰商鞅说秦孝公曰利出一孔者王利
出二孔者彊利出三孔者弱于是下令非战非农不得
爵位秦卒以是能并吞六国汉室干戈以定祸乱贵尚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15a 页 WYG0374-0142a.png
淳质高后举孝悌力田文景守而不变故下有常业而
朝称多士及孝武察孝廉置五经博士弟子虽门开二
三而未失道德也逮至晚岁务立功名锐意四夷故权
谲之谋设荆楚之士进军旅相继官用不足是以聚敛
计料之政生设险兴利之臣起番系严熊罴等经淮造
渠以通漕运东郭偃孔仅建盐铁诸利策富者冒爵射
官免刑除罪公用弥多而为官者徇私上下并求百姓
不堪刓弊由是精通秀颖之士不游于学游于学者率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15b 页 WYG0374-0142b.png
章句之儒也是以昭帝之时霍光问民疾苦不本之于
太常诸生徵天下贤良文学以访之是常道不足以取
人也汉氏失驭曹魏僭窃中正取士权归著姓虽可以
镇伏氓庶非尚贤之术洎乎晋宋齐梁递相祖习谓善
赋者廊庙之人雕虫者台鼎之器下以此自负上以此
选材上下相蒙持此为业周书曰以言取人人竭其言
以行取人人竭其行取人之道不可不慎也隋氏罢中
正举选不本乡曲故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人不土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16a 页 WYG0374-0142c.png
著萃处京畿士不饰行人弱而愚夫古者任人之制以
勋赏功以才莅职是以职与人宜近则以职赏功是以
官与人乖古者计人而贡士计吏而用人故士无不官
官无乏吏近则官倍于古士十于官求官者又十于士
故士无官官乏禄吏扰人古者王畿千里千里之外封
建诸侯诸侯之吏自卿以降各自举任当乎汉室除保
傅将相馀尽专之州县佐史则皆牧守选辟夫公卿者
主相之任也甸外之官吏者又诸侯牧守之事也然则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16b 页 WYG0374-0142d.png
主司之所选者独甸内之吏公卿府之属耳岂不寡哉
所选既寡则焉得不精近则有封建而无国邑五服之
内政决王朝一命拜免必归吏部按名授职犹不能遣
何暇采访贤良搜覈行能邪又曰三代之制家有世业
国有世官孔子曰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史墨曰古之为
官世守其业朝夕思之一朝失业死则及焉是知业不
世习则其事不精此周之所以得人也昔羲氏和氏世
掌天地刘氏世扰龙籍氏世司史庾氏库氏世司出纳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17a 页 WYG0374-0143a.png
制氏世司铸钟即其事也至后代以世卿执柄益私门
卑公室齐夺于田氏鲁弱于三桓革世卿之失而不复
世业之制医工筮数其道浸微盖为此也洋州刺史赵
匡举选议曰三代建侯与今事异请自汉言之汉朝用
人自诏举之外其府寺郡国属吏皆令自署故天下之
士修身于家而辟书交至以此士务名节风俗用修魏
氏立九品之制中正司之于是族大者第高而寒门之
秀屈矣国朝举选用隋氏之制岁月既久其法益讹夫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17b 页 WYG0374-0143b.png
才智因习而就固然之理进士者时共贵之主司褒贬
实在诗赋务求巧丽以此为贤不唯无益于用实亦妨
其正习不唯挠其淳和实又长其佻薄自非识度超然
时或孤秀其馀溺于所习悉昧本源欲以启导性灵奖
成后进斯亦难矣故士林鲜体国之论其弊一也又人
之心智盖有涯分而九流七略书籍无穷主司问目不
立程限故脩习之时但务钞略比及就试偶中是期业
无所成固由于此故当代寡人师之学其弊二也疏以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18a 页 WYG0374-0144a.png
释经盖筌蹄耳明经读书勤苦以甚其口问义又诵疏
文徒竭其精华习不急之业而其当代礼法无不面墙
及临民决事取办胥吏之口而已所谓所习非所用所
用非所习者也故当官少称职之吏其弊三也举人大
率二十人中方收一人故没齿而不登科者甚众其事
难其路隘也如此而杂色之流广通其路也此一彼十
此百彼千揆其秩序无所差降故受官多底下之人修
业抱后时之叹待不才者何厚处有能者何薄崇末抑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18b 页 WYG0374-0144b.png
本启昏窒明故士子舍学业而趋末伎其弊四也收人
既少则争第急功交驰公卿以求汲引毁訾同类用以
争先故业因儒雅行成险薄非受性如此势使然也浸
以成俗亏损国风其弊五也大抵选举人以秋初就路
春末方归休息未定聚粮未办即又及秋事业不得脩
习益令艺能浅薄其弊六也羁旅往来縻费实甚非唯
妨阙生业盖亦隳其旧产未及数举索然以空其弊七
也贫窭之士在远方欲力赴京师而所冀无际以此揆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19a 页 WYG0374-0144c.png
度遂至没身使兹人有抱屈之恨国家有遗才之阙其
弊八也官司运江淮之储计五费其四乃达京邑刍薪
之贵又十倍而四方举选之人每年攒会计其人畜盖
将数万无成而归十乃七八徒令关中烦耗其弊九也
为官择人唯才是待今选司并格之以年数合格者判
虽下劣一切皆收如未合格而应科目者才有小瑕莫
不见弃故无能之士禄以例臻才俊之流坐成白首此
非古人求贤审官之义亦以明矣其弊十也选人不约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19b 页 WYG0374-0144d.png
本州所试悉聚于京师人既浩穰文簿烦杂因此偷滥
其事百端故俗间相傅云入试非正身十有三四赴官
非正身十有二三此弊之尤者今若未能顿除举选以
从古制且稍变易以息弊源则官多佳吏风俗可变其
条例如后
  举人条例
一立身入仕莫先于礼尚书明王道论语诠百行孝经
 德之本学者所宜先习其明经通此谓之两经举论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20a 页 WYG0374-0145a.png
 语孝经为之翼助诸试帖一切请停唯令策试义及
 口问其试策自改问时务以来经业之人鲜能属缀
 以此少能通者所司知其若此亦不于此取人故时
 人云明经问策礼试而已所谓变实为虚无益于政
 今请令其精习试策问经义及时务各五节并以通
 四以上为第但令直书事义解释分明不用空写疏
 文及务华饰其十节总于一道之内问之馀科准此
 其口问诸书每卷问一节取其心中了悟解释分明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20b 页 WYG0374-0145b.png
 往来问答无所滞碍不用要令诵疏亦以十通八以
 上为第诸科亦准此外更通周易毛诗名四经举加
 左氏春秋为五经举不习左氏者任以公羊榖梁代
 之其但习礼记及论语孝经名一经举既立差等随
 等授官则能否区分人知劝勉
一明法举亦请不帖但策问义并口问准经业科
一学春秋者能断大事有兼习三傅参其异同商㩁比
 拟得其长者谓之春秋举策问经义并口问并准前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21a 页 WYG0374-0145c.png
一进士习业请令习礼记尚书论语孝经并一史其杂
 文请试两首共五百字以上六百字以下试笺表议
 论铭颂箴檄等有资于用者不试诗赋其理通其词
 雅为上理通词平为次馀为否其所试策于所习经
 史内问经问圣人旨趣史问成败得失并时务共十
 节贵观理识不用求隐僻诘名数为无益之能言词
 不至鄙陋即为第
一其有通礼记尚书论语孝经之外更通道德诸经通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21b 页 WYG0374-0145d.png
 元经孟子荀卿子吕氏春秋管子墨子韩子谓之茂
 才举达观之士既知经学兼有诸子之学取其所长
 舍其偏滞则于理道无不该矣试策问诸书义理并
 时务共二十节仍与之言论观其通塞
一其有学兼经史达于政体策略深正其词典雅者谓
 之秀才举经通四经或二礼或三家春秋兼通三史
 以上即当其目其试策经问圣人旨趣史问成败得
 失并时务共二十节仍与之谈论以究其能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22a 页 WYG0374-0146a.png
一学倍秀才而词策同之谈论贯通究识成败谓之宏
 才举以前三科其策当词高理备不可同于进士其
 所问每十节通八以上为第
一其史书史记为一史汉书为一史后汉书并刘昭所
 注志为一史三国志为一史晋书为一史李延寿南
 史为一史北史为一史习南史者兼通宋齐志习北
 史者通后魏隋书志自宋以后史书烦碎冗长请但
 问政理成败所因及其人物损益关于当代者其馀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22b 页 WYG0374-0146b.png
 一切不问国朝自高祖下及睿宗实录并贞观政要
 共为一史
一天文律历自有所司专习且非学者卒能寻究并请
 不问唯五经所论盖举其大体不可不知
一每年天下举人来秋入贡者今年九月州府依前科
 目先起试其文策通者注等第讫试官本司官录事
 参军及长吏连押其后其口问者题策后云口问通
 若干即相连印缝并依写解为先后不得参差封题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23a 页 WYG0374-0146c.png
 讫十月中旬送观察使观察使差人送都省司随远
 近比类须合程限省司重考定讫其入第者二月内
 符下诸道诸州追之限九月内尽到到即重试之其
 文策皆勘会书迹词理与州试同即收之伪者送法
 司推问其国子监举人亦准前例
一诸色身名都不涉学昩于廉耻何以居官其简试之
 时虽云试经及判其事苟且与不试同请皆令习孝
 经论语其孝经口问五道论语口问十道须问答精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23b 页 WYG0374-0146d.png
 熟知其义理并须通八以上如先习诸经书者任随
 所习试之不须更试孝经论语其判问以时事取其
 理通必在责其重保以绝替代其合外州申解者依
 举选例处分
一一经及第人选日请授中县尉之类判入第三等及
 荫高授上县尉之类两经出身授上县尉之类判入
 第三等及荫高授𦂳县尉之类用荫止于此其以上
 当以才进四经出身授𦂳县尉之类判入第三等授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24a 页 WYG0374-0147a.png
 望县尉之类五经授望县尉之类判入第二等授畿
 县尉之类明法出身与两经同资进士及三礼举春
 秋举与四经同资其茂才秀才请授畿尉之类其宏
 才请送词策上中书门下请授谏官史官等礼经举
 人若更通诸家礼论及汉以来礼仪沿革者请便授
 太常博士茂才等三科为学既优并准五经举人便
 授官其杂色出身人量书判授中县尉之类判入第
 三等及荫高者加一等凡荫除解褐官外不在用限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24b 页 WYG0374-0147b.png
一其今举人所习既从简易士子趋学必当数倍往时
 每年诸色举人主司简择常以五百人为大限此外
 任收杂色
  选人条例
一其前资官及新出身并请不限选数任集庶有才不
 滞官得其人
一不习经书史无以立身不习法理无以效职人出身
 以后当宜习法其判问请皆问以时事疑狱令约律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25a 页 WYG0374-0147c.png
 文断决其有既依律文又约经义文理宏雅超然出
 群为第一等其断以法理参以经史无所亏失粲然
 可观为第二等判断依法颇有文彩为第三等颇约
 法式直书可否言虽不及其理无失为第四等此外
 不收但如曹判及书题如此则可不得拘以声势文
 律翻失其真故合于理者数句亦收乖于理者词多
 亦舍其倩人暗判人间谓之判罗此最无耻请榜示
 以惩之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25b 页 WYG0374-0147d.png
一其授试官及员外官等若悉不许选恐抱才者负屈
 若并令集则侥倖者颇多当酌事宜取其折中请令
 所在审加勘责但无偷滥并准出身人例试判送省
 授官日其九品八品官请同黄衣选人例七品六品
 官依前资解褐官例五品四品依前资第二正官例
 其官好恶约判之工拙也
一旧法四品五品官不复试判者以其历任既久经试
 固多且官班已崇人所知识不可复为伪滥矣自有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26a 页 WYG0374-0148a.png
 兵难仕进门多侥倖超擢不同往日并请试判待三
 五年举选路清然后任依旧法其曾经登科及有清
 白状并曾任台省官并诸司长官已经选择并不试
 依常例处分
一每年天下选人欲赴来冬选则今秋九月依举人召
 集审勘责绝其奸滥试时长吏亲自监临皆令相远
 绝其口授及替代其第四等以上封送省皆依举人
 例处置吏部计天下阙员讫即重考天下所送判审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26b 页 WYG0374-0148b.png
 定等第讫从上等据本色人数收人具名下本道观
 察使追之限十月内到并重试之讫取州试判类其
 书踪及文体有伪滥者准法处分其合留者依科目
 资序随稳便注拟
一其两都选人不比外州请令省司自试隔年先试一
 同外州东都选人判亦将就上都考定等第兼类人
 数明年依例追集重试之还以去秋所试验其书踪
 及词理则隔年计会替代事亦难为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27a 页 WYG0374-0148c.png
一兵兴以来士人多去乡土既因避难所在寄居必欲
 网罗才能隔年先试令归本贯为弊更深其诸色举
 选人并请准所在寄庄寄住处投状请试举人既不
 虑伪滥其选人但勘会符告并责重保知非伪滥即
 准例处分
一宏词拔萃以甄逸才进士明经以长学业并请依常
 年例其平选判入第二等亦任超资授官
一诸以荫绪优劳准敕授官者如判劣恶者请授员外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27b 页 WYG0374-0148d.png
 官待稍习法理试判合留依资授正员官
一诸合授正员官人年不满三十请授无职事京官及
 州府参军不得授职事官
后论有司或诘于议者曰吏曹所铨者四谓身言书判
今外州送判则身言阙失如何对曰夫身言者岂非洪
范貌言乎貌谓举措可观言谓词说合理此皆才干之
士方能及此今所试之判不求浮华但令直书是非以
观理识于此既蔽则无貌言断可知矣书者非理人之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28a 页 WYG0374-0149a.png
具但字体不至乖越即为知书判者断决百事真为吏
所切故观其判才可知矣彼身言及书岂可同为铨序
哉有司复诘曰王者之盛莫逾尧舜书称敷纳以言为
求才之通轨今以言为后亦有说乎对曰夫敷纳以言
者谓引用贤良升于达位方将询以庶政非言无以知
之其唐虞官百咨俞无几其下小吏官长自求各行敷
纳事至简易今吏曹所习辄数千人三铨藻鉴心目难
溥酬喧竞之不暇又何敷纳之有乎其茂才以上学业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28b 页 WYG0374-0149b.png
既优可以言政教接以谈论近于敷纳矣有司复曰士
有言行不差而阙于文学或颇有文学而言行未修但
以诸科取之无乃未备对曰吏曹所铨必求言行得之
既审然后授官则外州遥试未为通矣今铨衡之下奸
滥所萃纷争剧于狱讼伪滥深于市井法固致此无如
之何岂若外州先试兼察其行苟居宅所在则邻伍知
之官司耳目易为采听古之乡举里选方斯近矣且今
之新法以学举者一经毕收以判选者直书可否可谓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29a 页 WYG0374-0149c.png
易矣修言行者心当敦固不能为此馀何足观若有志
性过人足存激劝及躬为恶行不当举用者则典章已
备但举而行之耳有司复曰其有效官公清且有能政
以其短于词判不见褒升无乃阙于事实乎对曰苟能
如此最为公器使司善状国有常规病在不行耳但令
诸道观察使每年终必有褒贬不得僭滥则善不蔽矣
问曰试帖经者求其精熟今废之有何理乎对曰夫人
之为学帖易于诵诵易于讲今口问之令其讲释若不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29b 页 WYG0374-0149d.png
精熟如何应对此举其难者何用帖为且务于帖则于
义不专非演智之术固已明矣夫帖者童稚之事今方
授之以职而待以童稚于理非宜有司复曰旧法口问
并取通六今令通八无乃非就易之义乎答曰所习者
少当务其精止于通六失在卤莽是以然耳复曰举人
试策例皆五通今并为一有何理对曰夫事尚实则有
功徇虚则益寡试策五通多书问目数立头尾徇虚多
矣岂如一策之内并问之乎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30a 页 WYG0374-0150a.png
  杂议论下
德宗时礼部员外郎沈既济议曰计近代以来爵禄失
之者久矣其失非他在四太而已何者入仕之门太多
世胄之家太优禄利之资太厚督责之令太薄夫入仕
者多则农工益少农工少则物不足物不足则国贫是
以言入仕之门太多礼曰天子之元子士也天下无生
而贵者则虽储贰之尊与士伍同故汉王良以大司徒
免归兰陵后光武巡幸始复其子孙邑中徭役丞相之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30b 页 WYG0374-0150b.png
子不得蠲户课而近代以来九品之家皆不征其高荫
子弟重承恩奖端居役物坐食百姓其何以堪之是以
言世胄之家太优先王制士所以理物也置禄所以代
耕也农工商有经营作役之劳而士有勤民致治之忧
虽风猷道义士伍为贵其苦乐利害与工农商等不甚
相远也后代之士乃撞钟鼓植台榭以极其欢而农工
鞭臀背役筋力以奉其养得仕者如升仙不得仕者如
沈泉欢娱忧苦若天地之相远也是以言禄利之资太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31a 页 WYG0374-0150c.png
厚语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昔李膺周举为刺史守令
畏惮睹风投印绶者四十馀城夫岂不怀禄而安荣哉
顾汉之法不可偷也自隋变选法则虽甚愚之人蠕蠕
然第能乘一劳结一课获入选叙则循资授职族行之
官随列拜揖藏俸积禄四周而罢因缘侵渔抑复有焉
其罢之日必妻孥华楚仆马肥腯而偃仰乎士林之间
及限又选终而复始非为巨害至死不黜故里语谓人
之为官若死然未有不了而倒还者为官如此易享禄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31b 页 WYG0374-0150d.png
如此厚上法如此宽下敛如此重则人孰不违其害以
就其利者乎是以言督责之令太薄既济以为当轻其
禄利重其督责使不才之人虽虚座设位置印绶于旁
揖而授之不敢受宽其征徭安其田里使农商百工各
乐其业虽以官诱之而莫肯易如此则规求之志不禁
而息多仕之门不扄而闭夫古今选用之法九流常叙
有三科而已曰德也才也劳也而今选曹皆不及焉何
以言之且吏部之本存乎甲令虽曰度德居官任才授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32a 页 WYG0374-0151a.png
职计劳升叙其文具矣然考校之法皆在书判簿历言
词俯仰之间侍郎非通神不可得而知之则安行徐言
非德也丽藻芳翰非才也累资积考非劳也按前代选
用皆州府察举及年代久远讹失滋深至于齐隋不胜
其弊凡所署置多由请托故当时议者以为与其率私
不若自举与其外滥不若内收是以罢州府之权而归
于吏部此矫时惩弊之权法非经国不刋之常典今吏
部之法蹙矣复宜扫而更之无容循默坐守刓弊或以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32b 页 WYG0374-0151b.png
为当今选举人未土著不必本于乡闾鉴不独明不可
专于吏部谨按详度古制折量今宜谓五品以上及群
司长官俾宰臣进叙吏部得参议焉其六品以下或僚
佐之属许州府辟用则铨择之任悉委于四方结奏之
成咸归于二部必先择牧守然后授其权高者先署而
后闻卑者听版而不命其牧守将帅或选用非公则吏
部兵部得察而举之夫如是则接名伪命之徒菲才薄
行之人贪叨贿货懦弱奸宄下诏之日随声而废通计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33a 页 WYG0374-0151c.png
大数十除八九则人少而员宽事详而官审贤者自进
不肖者不抑而自退除隋权道复古美制则众才咸得
而天下幸甚
  选举杂议七条
一或曰按国家甲令凡贡举人本求才德不选文词故
 律曰诸贡举人非其人者徒注云谓德行乖僻者也
 居州郡则廉使升闻在朝廷则以时黜陟用兹惩劝
 足为致理有司因循不修厥职寖以讹谬使其陵颓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33b 页 WYG0374-0151d.png
 今但修旧令举旧政则人服矣焉用改作答曰州郡
 以德行贡士礼闱以文词拣才试官以帖问求学铨
 曹以书判择吏俱存甲令何令宜修且惟德无形惟
 才不器抟之弗得聆之弗闻非在所知焉能辨用今
 礼部吏部一以文词贯之则人斯远矣使臣廉举但
 得其善恶之尤者耳每道累岁罕获一人至如循常
 谆谆蚩騃愚鄙者或身甚廉谨政为人蔽者或善为
 奸滥秘不彰闻者一州数十人曷常闻焉若铨不委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34a 页 WYG0374-0152a.png
 外任不责成不疏其源以导其流而以文字选士循
 资授职虽口诵律文拳操斧钺以临其民无益也非
 改之不可
二或曰昔后汉贡士诸生试经学文吏试笺奏则举人
 试文乃前王之典故而子独非于今何也答曰汉代
 所贡乃王官耳凡汉郡国每岁贡士皆拜为郎分居
 三署储才待诏无有常职故初至必试其艺业而观
 其能否至于郡国僚吏皆府主所署版檄召用至而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34b 页 WYG0374-0152b.png
 授职何常宾贡亦不试练其遐州陋邑一掾一尉或
 津官戍吏皆登铨上省受试而去者自隋而然非旧
 典也
三或曰若使外州辟召必是牧守亲故或权势嘱托或
 旁邻交质多非实才柰其滥何答曰诚有之也然其
 滥孰与吏部多请较其优劣且州牧郡守古称共理
 政能有美恶之迹法令有殿最之科分忧责成谁敢
 滥举设如年多人怠法久弊生天网恢疏容其奸谬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35a 页 WYG0374-0152c.png
 举亲举旧有嘱有情十分其人五极其滥犹有一半
 尚全公道如吏部者十无一焉请试言之凡在铨衡
 唯徵书判至于补授秪校官资善书判者何必吏能
 美资历者宁妨贪戾假使官资尽惬刀笔皆精此为
 吏曹至公之选则补授之际官材匪详或性善缉人
 则职当主办或才堪理剧则官授散员或时有相当
 亦幸中耳非吏曹素得而知也有文无赖者计日可
 升有用无文者终身不进况其书判多是假手或他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35b 页 WYG0374-0152d.png
 人替入或旁坐代为或临事解衣或宿期定估才优
 者一兼四五自制者十不二三况造伪作奸冒名接
 脚又在其外令史受赂虽积谬而谁尤选人无资虽
 正名而犹剥又闻昔时公卿子弟亲戚随位高低各
 有分数或得一人二人三人四人不在放限者礼部
 明经等亦然俗谓之省例斯非滥欤若等为滥此百
 倍而多者也
四或曰吏部有滥止由一门州郡有滥其门多矣若等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36a 页 WYG0374-0153a.png
 为滥岂若杜众门而归一门乎答曰州郡有滥虽多
 门易改也吏部有滥虽一门不可改也何者凡今选
 法皆择才于吏部述职于州郡若才职不称紊乱无
 任责于刺史则曰官命出于吏曹不敢废也责于侍
 郎则曰量书判资考而授之不保其往也责于令史
 则曰按由历出入而行之不知其他也黎庶从弊谁
 任其咎若守牧自用则罪将焉逃必州郡之滥独换
 一刺史则革矣如吏部之滥虽更其侍郎无益也盖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36b 页 WYG0374-0153b.png
 九流浩浩不可得知法使之然非主司之过故云门
 虽多而易改门虽一而不可改者以此
五或曰今人多情故吾恐许其选吏必纲纪紊失不如
 今日之有伦也答曰不假古义请将目前以言之今
 诸道节度都团练观察租庸等使自判官副将以下
 皆使自铨择纵其间或有情故大举其例十犹七全
 则辟吏之法见行于今但未及于州县耳利害之理
 较然可观何纪之失何纲之紊向令诸使僚佐书授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37a 页 WYG0374-0153c.png
 于选曹则安获镇方隅之重理财赋之殷也
六或曰顷年常见州县有摄官皆是牧守所自署置政
 多苟且不议久长才始到官已营生计迎新送故劳
 敝极矣今令州郡召辟则其弊亦尔柰何答曰国家
 职员皆禀朝命摄官承乏苟济一时不日不月事必
 停省人虽流而责不及绩虽著而官不成便身而行
 不苟何待若职无移夺命自州邦所摄之官便为已
 任上酬知已下利班荣争竭智力人谁不尽今常调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37b 页 WYG0374-0153d.png
 之人远授一职已数千里赴集又数千里之官挈携
 妻孥复往劳苦必一周而在路料间岁而停官成名
 非知已之恩后任可计考而得此之不苟而谁为苟
七或曰今四方诸侯或有未朝觐者若天下士人既无
 常调久不得禄人皆怨嗟必相率去我入于他境则
 如之何答曰善哉问乎夫辟举法行则搜罗毕尽自
 中人以上皆有位矣此禄之不及者皆下劣无任之
 人复何足惜当今天下凋敝之本实为士人太多何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38a 页 WYG0374-0154a.png
 者凡士人之家皆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使下奉其上
 不足故也大率一家有养百口者有养十口者多少
 通计一家不减二十人万家约有二十万口今有才
 者既为我用愚劣者尽归他人有万家归之则有二
 十万人随之食其黍粟衣其缣帛享其禄廪役其人
 庶我收其贤彼得其愚我减浮食之口二十万彼加
 浮食之人二十万则我弊益减而彼人益困自古兴
 邦制敌之术莫出于是惟惧去我之不速也夫何患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38b 页 WYG0374-0154b.png
 焉
  请改革选举事件
  内外文武官五品以上(应非选司/注拟者)
右请宰相总其进叙吏部兵部得参议可否
  吏部尚书(侍/郎)
右请掌议文官五品以上除拜六品以下攒奏兼察举
选用之不公者(诸京司长官及观察使刺史举用僚佐/有才职不称背公任私者得察举弹奏)
(非选用滥/失不得举)凡有所察郎中刺举员外郎判成侍郎尚书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39a 页 WYG0374-0154c.png
署之而后行(诸官长若犯他过使司自当弹奏即非/吏部所察故云非选用滥失不得举)
所掌准旧若官长选用滥失有闻而吏部不举请委御
史台弹之御史台不举即左右丞弹之(按六典御史有/纠不当者即左)
(右丞得/弹奏)
  兵部尚书(侍/郎)
右请掌议武官五品以上除拜六品以下攒奏兼察举
选用之不公者(诸军卫长官及节度都团练使举用将/校才职不称背公任私者得察举弹奏)
(非选用滥/失不得举)凡有所察举及台省纠弹如吏部之法馀所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39b 页 WYG0374-0154d.png
掌准旧
  礼部每年贡举人
右并请停废有别须经艺之士请于国子监六学中铨
(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兵部选举
右请停废(昔隋置折冲府分镇天下所以散兵及唐武/后升平置武举恐人之忘战则武官武选本)
(末可徵今内外邦畿皆有师旅偏裨将校所在至多诚/宜设法减除岂复张门诱入况若此辈又非骁雄徒称)
(武官不足守禦虽习弓矢不堪战斗而坐/享禄俸规逃征徭今请悉停以绝奸利)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40a 页 WYG0374-0155a.png
  京官六品以下(应合选司/注拟者)
右请各委本司长官自选用初补称摄然后申吏部兵
部吏部兵部奏成乃下敕牒并符告于本司是为正官
考从奏成日计凡摄官俸禄各给半
  府州佐官(别驾少尹五府司/马赤令不在此例)
右自长史以下至县丞县尉(诸州长史司马或虽是五/品以上官亦同六品官法)
请各委州府长官自选用不限土客其申报正摄之制
与京官六品以下同其边远羁縻等州请兼委本道观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40b 页 WYG0374-0155b.png
察使共铨择补授上州省事市令中州参军博士下州
判司(录事参军/不在此例)
  中下县丞以下及关津镇戍官等
右请本任刺史补授讫申吏部兵部吏部兵部给牒然
后成官并不用闻奏其员数不得踰旧制虽吏部未报
并全给禄俸若承省牒在任与正同去任后不得称其
官若州司以劳效未著而不申者请不限年月并听之
  州县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41a 页 WYG0374-0155c.png
右请准旧令州为三等(上中/下)县为五等(赤畿上/中下)其馀𦂳
望雄辅之名请废(夫等级繁多则仕进淹滞使其周历/即务速迁官非久安政亦苟且请减)
(众级以惩侥心则宦/达可期群才无壅)
  六品以下官资历
右并请以五周为满(唐虞迁官必以九载魏晋以后皆/经六周唐家因隋为四近又减削)
(为三考今三四则太少六九/则太多请限五周庶为折中)其迁转资历请约修旧制
(修旧制谓迁转资次也但以一/官未满即任召用并无选数)若才行治绩有尤异者
请听超迁每长官代换其旧僚属若有负犯及不称职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41b 页 WYG0374-0155d.png
者请任便替若无负犯皆待考满未满者不得替
  诸道使管内之人及州县官属有政理尤异识略
  宏通行业精修艺能超绝及怀才未达隐德丘园
  或堪充内官不称州县者并申送吏部将校偏裨
  有兵谋武艺或堪充宿卫可为统帅者申送兵部
右请不限少多各令长官具述才行谋略举送朝廷皆
申上吏部兵部各设官署以处之审量才能铨第高下
每官职有阙及别须任使则随才擢用(如汉光禄勋/领三署郎)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42a 页 WYG0374-0156a.png
举者举主加阶进爵得贤俊者迁其官(若自用僚属/虽得贤不赏)
  禁约杂条
一诸使及诸司州府长官举用僚属请明书事迹德行
 才能请授某官某职皆先申吏部兵部(若诸使奏官/兼带职掌者)
 (即以职掌分其文武不计本官带州/县职即申吏部带军职即申兵部)吏部兵部誊其
 词而奏(云得某使某曹/司某州府状称)以元状人入按每使每司每
 州各为一簿
一所举官吏在任日有行迹乖谬不如举状及犯罪至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42b 页 WYG0374-0156b.png
 徒以上者请兼坐举主(其所犯人自依/常法本条处分)一人夺禄一
 年(诸使无禄者准三品官/以料钱折纳依时估计)二人夺赐(无赐者贬其色/降紫从绯降绯)
 (从绿降/绿从碧)三人夺阶及爵(冇爵无阶有阶无/爵者加夺赐及勋)四人解见
 任职事官(已上任者/并追解之)五人贬官(节度观察使降为刺/史刺史降为上佐皆)
 (以边/州)六人除名有犯赃罪至流以上者倍论之(倍谓/一人)
 (从二人之法二人从四人之法/三人从六人之法罪止三人)若举用后续知过谬
 具状申述及自按劾者请勿论(此谓所知不审/举用失误者)
一所举官有因奸纳赂而举者有亲故非才而举者有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43a 页 WYG0374-0156c.png
 容受嘱托而举者有所知不善而故举者有犯一科
 请皆以罔上论不在官赎限嘱托举者两俱为首规
 求者为从
杜佑评曰夫人生有欲无君乃乱君不独治故建庶官
昔在唐虞皆访于众则舜举八元八凯四岳之举夔龙
稷契盖所用人之大略也降及三代择于乡庠然后授
任其制渐备秦汉之道虽不师古闾塾所推犹本乎行
而郡国佐吏并自奖擢备尝试效乃登王朝内官有僚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43b 页 WYG0374-0156d.png
属者亦得徵求俊彦暨于东汉初置选职推择之制尚
习前规左雄议以限年其时不敢谬举所以二汉号为
多士魏晋设九品置中正盖论阀阅罕考行能选曹之
任益为崇重州郡之刺史太守内官之卿尹大夫咸吏
部所署而辟召及乡里之举旧式不替永嘉之后天下
幅裂三百馀祀方遂混同中间各承正号凡有九姓大
抵不变魏晋之法皆乱多治少谅无足可称夫文质相
矫有如循环教化所由兴衰是系自魏三主俱好属文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44a 页 WYG0374-0157a.png
晋宋齐梁风流弥扇体非典雅词尚绮丽浇讹之弊极
于隋世且三代以来宪章可举唯称汉室继汉之盛莫
若有唐惜乎当创业之初承文弊之极可谓遇其时矣
群公不议救弊以质而乃因习尚文风教未淳虑由于
此缅观往昔论选举者无代无之或云官繁人困要省
吏员或云等级太多患在速进或云守宰之职所择殊
轻或云以言取人不如求行是皆能知其失莫究所失
之由何者按秦法唯农与战始得入官汉有孝悌力田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44b 页 WYG0374-0157b.png
贤良方正之科乃时令徵辟而常岁郡国率二十万口
贡止一人约计当时推荐天下才过百数则考精择审
必获器能自兹厥后转益烦广开元天宝之中一岁贡
举凡有数千而门资武功艺术胥吏众名杂目百户千
途入为仕者不可胜纪比于汉代且增数十百倍安得
不重设吏职多置等级递立选限以抑之乎常情进趋
共慕荣达升高自下由迩陟遐固宜骤历方至何暇淹
留著绩秦氏列郡四十两汉郡国百馀太守入作公卿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45a 页 WYG0374-0157c.png
郎官出宰县邑便宜从事阔略其文无所可否责以成
效寄委斯重酬奖亦崇今之剖符三百五十郡县差降
复为八九邑之俊乂不得有之事之利病不得专之八
使十连举动咨禀地卑礼薄势下任轻诚曰徒劳难阶
超擢容易而授理固然也始后魏崔亮为吏部尚书无
问贤愚以停解日月为断时沈滞者皆称其能魏之失
才实从亮始洎隋文帝素非学术盗有天下不欲权分
罢州郡之辟废乡里之举内外一命悉归吏曹才厕班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45b 页 WYG0374-0157d.png
列皆由执政则执政参吏部之职吏部总州郡之权罔
究体国推诚代天理物之本意是故铨综失叙受任多
滥岂有万里封域九流丛凑抡材授职仰成吏曹以俄
顷之周旋定才行之优劣求其无失不亦谬欤尔后有
司尊贤之道先于文华辩论之方择于书判靡然趋尚
其流猥杂所以阅经号为倒拔徵词同乎射覆置循资
之格立选数之制压例示其定限平配绝其踰涯或糊
名考覈或十铨分掌苟济其末不澄其源则吏部专总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46a 页 WYG0374-0158a.png
是作程之弊者文词取士是审才之末者书判又文词
之末也凡为国之本资乎民氓民之利害系乎官政欲
求其治在久其任欲久其任在少等级欲少等级在精
选择欲精选择在减名目俾士寡而农工商众始可以
省吏员始可以安黎庶矣诚宜斟酌治乱详览古今推
仗至公矫正前失或许辟召或令荐延举有否臧论其
诛赏课绩以考之升黜以励之拯斯刓敝其效甚速实
为大政可不务乎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46b 页 WYG0374-0158b.png
  学校
有虞氏大学为上庠小学为下庠夏后氏大学为东序
小学为西序商制大学为右学小学为左学又曰瞽宗
周制大学为东胶小学为虞庠又云天子曰辟雍王太
子王子群后之太子卿大夫元士之适子国之俊选皆
造焉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遂有序国有学汉高帝
以叔孙通为奉常诸弟子共定礼仪者咸为选首其后
亦未遑庠序之事至孝文时颇登用文学之士然帝本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47a 页 WYG0374-0158c.png
好刑名之言及孝景不任儒学窦太后又好黄老术故
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武帝立后窦太后崩田鼢
为丞相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儒者百数乃因旧博
士置弟子五十人太常择年十八以上仪状端正者补
博士弟子昭帝举贤良文学增博士弟子员数满百人
至成帝时刘向请兴辟雍设庠序帝下公卿议会向病
卒成帝末增弟子员三千人岁馀如故及王莽为宰衡
欲耀众庶遂兴辟雍增元士之子得受业如弟子甲乙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47b 页 WYG0374-0158d.png
之科后汉质帝本初元年梁太后诏大将军以下至六
百石悉遣子弟就学每春秋辄于乡射月一享会以此
为常有劝勉进用之端于是游学者增至三万馀生然
章句渐疏而多以浮华相尚儒者之风盖衰矣桓帝建
和初诏诸学生课试补官永寿二年复课试诸生补郎
舍人献帝建安中侍中鲍衡奏按王制立大学小学自
王太子以下皆教以诗书而升之司马谓之贤者任之
以官故能致刑措之盛立太平之化也今学博士并设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48a 页 WYG0374-0159a.png
表章而无所教授兵戎未戢人并在公而学者少可听
公卿二千石六百石子弟在家者及将校子弟见为郎
舍人者皆可听诣博士受业其高才秀达学通一艺太
常为作品式从之(晋挚虞决疑云汉初置博士而无弟/子后置弟子五十人与博士俱共习)
(肄礼仪又增满五百/人汉末至数千人)魏文帝黄初五年立太学于洛阳
时慕学者始诣太学为门人满二岁试通一经者称弟
子不通者罢遣弟子满二岁试通二经者补文学掌故
不通者听随后辈试试通二经亦得补掌故满三岁试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48b 页 WYG0374-0159b.png
通三经者擢高第为太子舍人不第者随后辈复试试
通亦为太子舍人舍人满二岁试通四经者擢其高第
为郎中不通者随后辈复试试通亦为郎中郎中满二
岁能通五经者擢高第随才叙用不通者随后辈复试
试通亦叙用晋武帝初太学生三千人泰始八年有司
奏太学生七千馀人才任四品听留诏曰已试经者留
之大臣子弟堪受教者令入学其馀遣还郡国咸宁二
年起国子学(周礼国之贵游/子弟故曰国子)东晋元帝时太常贺循上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49a 页 WYG0374-0159c.png
言尚书被符经置博士一人又多故历纪儒道荒废学
者能兼明经义者少今宜周礼仪礼二经置博士二人
春秋三傅置三人其馀则经置一人合八人太常车允
上言按二汉旧事博士之职唯举明经之士迁转各以
本资初无定班魏及中朝多以侍中常侍儒学最优者
领之今博士八人愚谓宜依魏氏故事择朝臣一人经
学最优者不系位之高下常以领之每举太常共研厥
中其馀七人自依常铨选大兴初欲修立学校唯周易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49b 页 WYG0374-0159d.png
王氏尚书郑氏古文孔氏毛诗周官礼记论语孝经郑
氏春秋左传杜氏服氏各置博士一人其仪礼公羊榖
梁及郑易皆省不置博士孝武帝太元初于中堂权立
行太学行释奠礼于时无复国子生置太学生六十人
国子生权铨大臣子孙六十人行事讫罢(其国子生见/祭酒博士单)
(衣角巾执经一/卷以代手版)自穆帝至孝武并以中堂为太学太元
九年尚书谢石请兴国学以训胄子颁下州郡普修乡
校帝纳其言明年选公卿二千石子弟为生然品课无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50a 页 WYG0374-0160a.png
章君子耻与其列国子祭酒殷茂上言臣闻旧制国学
生皆取冠族华胄比列皇储中间混杂兰艾遂令人情
耻之诏虽褒纳终不施行宋武帝诏有司立学未就而
崩文帝元嘉二十年立国学二十七年废明帝泰始中
初置总明观祭酒一人有道儒文史四科科置学士十
人齐高帝建元四年诏立国学置学生百五十人取王
公以下子孙年十五以上二十以下家去都二千里为
限帝崩乃以国讳废学武帝永明三年诏立学乃省总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50b 页 WYG0374-0160b.png
明观召公卿以下子弟置生二百二十人其年秋中悉
集东昏侯永元初诏依永明旧事废学时有司奏国学
太学两存焉(领国子助教曹思文上表曰太学之与国/学斯是晋代殊其士庶异其贵贱耳然贵)
(贱士庶皆须教之国学太学两存可也时太尉/王俭复依晋代国子生单衣角巾执经代手版)后魏道
武帝初定中原始于平城立太学置五经博士生员千
馀人天兴二年春增国子太学生员三千太武始光三
年别起太学于城东后徵卢元高允等令州郡各举才
学于是人多砥砺儒术转兴献文帝天安初立乡学郡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51a 页 WYG0374-0160c.png
置博士二人助教二人学生六十人后令大郡学立博
士二人助教四人学生百人次郡立博士二人助教四
人学生八十人中郡博士一人助教三人学生六十人
下郡立博士一人助教一人学生四十人郡县学始乎
此矣孝文太和中改中书为国子又开皇子之学及迁
都洛邑立国子太学四门小学隋文帝开皇中国子寺
不𨽻太常自前代皆属太常也唐武德元年诏皇族子
孙及功臣子弟于秘书外省别立小学七年诏诸州县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51b 页 WYG0374-0160d.png
及乡并令置学有明一经以上者有司试策加阶叙贞
观五年太宗数幸国学遂增筑学舍千二百间国学太
学四门亦增生员其书算各置博士凡三千三百六十
员其屯营飞骑亦给博士授以经业无何高丽百济新
罗高昌吐蕃诸国酋长亦遣子弟请入国学凡八千馀
人国学之盛近古未有龙朔三年东都置国子监丞主
簿录事各一员四门博士助教四门生三百员俊士二
百员置弘文馆于上台生徒三十人置崇文馆于东宫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52a 页 WYG0374-0161a.png
生徒二十人(皆以皇族缌麻以上亲皇太后皇后大功/以上亲散官一品中书门下平章事六尚)
(书功臣身食实封者京官职事正三品供奉官三品子/孙京官职事从三品中书黄门侍郎子孙为之并尚书)
(省/补)西京国子监领六学(生徒皆尚/书省补)一曰国子学生徒三
百人(分习五经一经六十人以文武官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从二品以上之曾孙为之)二曰太
学生徒五百人(每一经百人以四品五品及郡县/公子孙及从三品之曾孙为之)三曰
四门学生徒千三百人(分经之制与大学同其五百人/以六品七品及侯伯子男之子)
(为之其八百人以庶/人之俊造者为之)四曰律学生徒五十人(取年十八/以上二十)
(五以下以八品九品子孙/及庶人之习法令者为之)五曰书学生徒三十人(以习/文字)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52b 页 WYG0374-0161b.png
(者为/之)六曰算学生徒三十人(以习计数/者为之)凡二千二百一
十人州县学生徒有差(州县学生门荫与律书算学同/诸生皆限年十四以上十九以)
(下皆郡县自补京都八十员大都督中都督府上郡各/六十员下都督府中郡各五十员下郡四十员京县五)
(十员上县四十员中县/三十员下县二十员也)凡诸学皆有博士助教授其经
艺每岁仲冬郡县馆监课试其成者长吏会属僚设乡
饮之礼而荐送之开元七年十月皇太子诣国学行齿
胄礼二十六年正月敕文天下州县每一乡之内里别
各置一学仍择师资令其教授天宝初明经进士习尔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53a 页 WYG0374-0161c.png
雅九载国子监置广文馆知进士业博士助教各一人
十二载七月举人不得充乡贡皆补学生四门俊士停
之永泰二年正月敕诸道节度观察都督防禦使等子
弟并宰相朝官及神策六军子弟欲习业者自今以后
并令补国子学生欲其业重籯金器成琢玉其中身虽
有官欲附学读书者听其学官委中书门下即简择行
业堪为师范者充数学生员数多少所习经业考试等
第并所供粮料各委本司作事件闻奏
通志 卷五十九 第 53b 页 WYG0374-0161d.png
 
 
 
 
 
 
 
 通志卷五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