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百六十一 第 1a 页 WYG0286-0773a.png

宋史卷三百六十一
元中书右丞相总裁托克托等修
列传第一百二十
张浚(子枃)
张浚字德远汉州绵竹人唐宰相九龄弟九皋之后父
咸举进士贤良两科浚四岁而孤行直视端无诳言识
者知为大器入太学中进士第靖康初为太常簿张邦
昌僭立逃入太学中闻高宗即位驰赴南京除枢密院
卷三百六十一 第 1b 页 WYG0286-0773b.png

韩世忠所部逼逐谏臣坠水死浚奏夺世忠观察使上
下始知有国法迁侍御史时乘舆在扬州浚言中原天
下之根本愿下诏葺东京关陜襄邓以待巡幸咈宰相
意除集英殿修撰知兴元府未行擢礼部侍郎高宗召
谕曰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朕将有为正如欲一飞冲
天而无羽翼卿勉留辅朕除御营使司参赞公事浚度
卷三百六十一 第 2a 页 WYG0286-0774a.png

善汪伯彦皆笑其过计建炎三年春金人南侵车驾幸
钱塘留朱胜非于吴门捍禦以浚同节制军马已而胜
非召浚独留时溃兵数万所至剽掠浚招集甫定会苗
傅刘正彦作乱改元赦书至平江浚命守臣汤东野秘
不宣未几傅等以檄来浚恸哭召东野及提点刑狱赵
哲谋起兵讨贼时傅等以承宣使张俊为秦凤路总管
俊将万人还将卸兵而西浚知上遇俊厚而浚纯实可
谋大事急邀俊握手语故相持而泣因告以将起兵问
卷三百六十一 第 2b 页 WYG0286-0774b.png

书约颐浩光世以兵来会而命俊分兵扼吴江上疏请
复辟传等谋除浚礼部尚书命将所部诣行在浚以大
兵未集未欲诵言讨贼乃托云张俊骤回人情震詟不
可不少留以抚其军会韩世忠舟师抵常熟张俊曰世
忠来事济矣白浚以书招之世忠至对浚恸哭曰世忠
与俊请以身任之浚因大犒俊世忠将士呼诸将校至
卷三百六十一 第 3a 页 WYG0286-0774c.png

曰闻贼以重赏购吾首若浚此举违天悖人汝等可取
浚头去不然一有退缩悉以军法从事众咸感愤于是
令世忠以兵赴阙而戒其急趋秀州据粮道以俟大军
之至世忠至秀即大治战具会傅等以书招浚浚报云
自古言涉不顺谓之指斥乘舆事涉不逊谓之震惊宫
阙废立之事谓之大逆不道大逆不道者族今建炎皇
帝不闻失德一旦逊位岂所宜闻傅等得书恐乃遣重
兵扼临平亟除俊世忠节度使而诬浚欲危祉稷责柳
卷三百六十一 第 3b 页 WYG0286-0774d.png

声傅正彦罪传檄中外率诸军继进初浚遣客冯轓以
计策往说傅等会大军且至傅正彦忧恐不知所出轓
知其可动即以大议白宰相朱胜非使率百官请复辟
高宗御笔除浚知枢密院事浚进次临平贼兵拒不得
前世忠等搏战大破之傅正彦脱遁浚与颐浩等入见
伏地涕泣待罪高宗问劳再三曰曩在睿圣两宫隔绝
卷三百六十一 第 4a 页 WYG0286-0775a.png

不觉羹覆于手念卿被谪此事谁任留浚引入内殿曰
皇太后知卿忠义欲识卿面适垂帘见卿过庭矣解所
服玉带以赐高宗欲相浚浚以晚进不敢当傅正彦走
闽中浚命世忠追缚之以献与其党皆伏诛初浚次秀
州尝夜坐警备甚严忽有客至前出一纸怀中曰此苗
傅刘正彦募贼公赏格也浚问欲何如客曰仆河北人
粗读书知逆顺岂以身为贼用特见为备不严恐有后
来者耳浚下执其手问姓名不告而去浚翌日斩死囚
卷三百六十一 第 4b 页 WYG0286-0775b.png

巨盗薛庆啸聚淮甸至数万人浚恐其滋蔓径至高邮
入庆垒喻以朝廷恩意庆感服下拜浚留抚其众或传
浚为贼所执吕颐浩等遽罢浚枢莞浚归高宗惊叹即
日趣就职浚谓中兴当自关陜始虑金人或先入陜取
蜀则东南不可保遂慷慨请行诏以浚为川陜宣抚处
置使得便宜黜陟将行御营平寇将军范琼拥众自豫
卷三百六十一 第 5a 页 WYG0286-0775c.png

行多琼之谋又乘势剽掠左右张邦昌为之从卫至是
入朝悖傲无礼且乞贷逆党傅正彦等死罪浚奏琼大
逆不道乞伸典宪翌日召琼至都堂数其罪切责之送
棘寺论死分其军隶神武军然后行与沿江襄汉守臣
议储蓄以待临幸高宗问浚大计浚请身任陜蜀之事
置幕府于秦川别遣大臣与韩世忠镇淮东令吕颐浩
扈跸来武昌复以张俊刘光世与秦川相首尾议既定
浚行未及武昌而颐浩变初议浚既抵兴元金人已取
卷三百六十一 第 5b 页 WYG0286-0775d.png

援浚至即出行关陜访问风俗罢斥奸赃以搜揽豪杰
为先务诸将惕息听命会谍报金人将攻东南浚命诸
将整军向敌已而金人大攻江淮浚即治军入卫至房
州知金人北归复还关陜时金帅兀术犹在淮西浚惧
其复扰东南谋牵制之遂决策治兵合五路之师以复
永兴金人大恐急调兀术等由京西入援大战于富平
卷三百六十一 第 6a 页 WYG0286-0776a.png

哲擅离所部哲军将校望见尘起惊遁诸军皆溃浚斩
哲以徇退保兴州命吴玠聚兵扼险于凤翔之和尚原
大散关以断敌来路关师古等聚熙河兵于岷州大潭
孙渥贾世方等聚泾原凤翔兵于阶成凤三州以固蜀
口浚上书待罪帝手诏慰勉绍兴元年金将乌鲁攻和
尚原吴玠乘险击之金人大败走兀术复合兵至玠及
其弟璘复邀击大破之兀术仅以身免亟剃其须髯遁
归始黏罕病笃语诸将曰自吾入中国未尝有敢撄吾
卷三百六十一 第 6b 页 WYG0286-0776b.png

绝意但务自保而已兀术怒曰是谓我不能耶黏罕死
竟入攻果败拜浚检校少保定国军节度使浚在关陜
三年训新集之兵当方张之敌以刘子羽为上宾任赵
开为都转运使擢吴玠为大将守凤翔子羽慷慨有才
略开善理财而玠每战辄胜西北遗民归附日众故关
陜虽失而全蜀按堵且以形势牵制东南江淮亦赖以
卷三百六十一 第 7a 页 WYG0286-0776c.png

玠败于彭原诉端不整师富平之役端议不合其腹心
张忠彦等降敌浚初超用端中坐废犹欲再用之后卒
下端狱论死会有言浚杀赵哲曲端无辜而任子羽开
玠非是朝廷疑之三年遣王似副浚会金将撒离曷及
刘豫叛党聚兵入攻破金州子羽为兴元帅约吴玠同
守三泉金人至金牛宋师掩击之斩馘及堕溪谷死者
以数千计浚闻王似来求解兵柄且奏似不可任宰相
吕颐浩不悦而朱胜非以宿憾日毁短浚诏浚赴行在
卷三百六十一 第 7b 页 WYG0286-0776d.png

之至是炳为御史中丞率同列劾浚以本官提举洞霄
宫居福州浚既去国虑金人释川陜之兵必将并力窥
东南而朝廷已议讲解乃上疏极言其状未几刘豫之
子麟果引金人入攻高宗思浚前言策免朱胜非而参
知政事赵鼎请幸平江乃召浚以资政殿学士提举万
寿观兼侍读入见高宗手诏辨浚前诬除知枢密院事
卷三百六十一 第 8a 页 WYG0286-0777a.png

约日渡江决战浚长驱临江召韩世忠张俊刘光世议
事将士见浚勇气十倍浚既部分诸将身留镇江节度
之世忠遣麾下王愈诣兀术约战且言张枢密已在镇
江兀术曰张枢密贬岭南何得乃在此愈出浚所下文
书示之兀术色变夕遁五年除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
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都督诸路军马赵鼎除左仆
射浚与鼎同志辅治务在塞倖门抑近习时臣寇杨么
据洞庭屡攻不克浚以建康东南都会而洞庭据上流
卷三百六十一 第 8b 页 WYG0286-0777b.png

释邑囚数百皆杨么谍者给以文书俾招谕诸砦囚驩
呼而往至潭贼众二十馀万相继来降湖寇尽平上赐
浚书谓上流既定则川陜荆襄形势接连事力增倍天
其以中兴之功付卿乎浚遂奏遣岳飞屯荆襄以图中
原乃自鄂岳转淮东大会诸将议防秋之宜高宗遣使
赐诏趣归劳问之曰卿暑行甚劳湖湘群寇既就招抚
卷三百六十一 第 9a 页 WYG0286-0777c.png

一篇高宗嘉叹置之坐隅浚以敌势未衰而叛臣刘豫
复据中原六年会诸将议事江上榜豫僭逆之罪命韩
世忠据承楚以图淮阳命刘光世屯合肥以招北军命
张俊练兵建康进屯盱眙命杨沂中领精兵为后翼以
佐俊命岳飞进屯襄阳以窥中原浚渡江遍抚淮上诸
戍时张俊军进屯盱眙岳飞遣兵入至蔡州浚入觐力
请幸建康车驾进发浚先往江上谍报刘豫与子猊挟
金人入攻浚奏金人不敢悉众而来此必豫兵也边遽
卷三百六十一 第 9b 页 WYG0286-0777d.png

何以为国今日之事有进无退且命杨沂中往屯濠州
刘麟逼合肥张俊请益兵刘光世欲退师赵鼎及签书
折彦质欲召岳飞兵东下御书付浚令俊光世沂中等
还保江浚奏俊等渡江则无淮南而长江之险与敌共
矣且岳飞一动襄汉有警复何所恃乎诏书从之沂中
兵抵濠州光世舍庐州而南淮西汹动浚闻疾驰至采
卷三百六十一 第 10a 页 WYG0286-0778a.png

刘猊攻沂中沂中大破之猊麟皆拔栅遁高宗手书嘉
奖召浚还劳之时赵鼎等议回跸临安浚奏天下之事
不倡则不起三岁之间陛下一再临江士气百倍今六
飞一还人心解体高宗幡然从浚计鼎出知绍兴府浚
以亲民之官治道所急条具郡守监司省郎馆阁出入
迭补之法又以灾异奏复贤良方正科七年以浚却敌
功制除特进未几加金紫光禄大夫问安使何藓归报
徽宗皇帝宁德皇后相继崩殂上号恸擗踊哀不自胜
卷三百六十一 第 10b 页 WYG0286-0778b.png

梓宫未返天下涂炭愿陛下挥涕而起敛发而趋一怒
以安天下之民上乃命浚草诏告谕中外辞甚哀切浚
又请命诸大将率三军发哀成服中外感动浚退上疏
曰陛下思慕两宫忧劳百姓臣之至愚获遭任用臣每
感慨自期誓歼敌雠十年之间亲养阙然爰及妻孥莫
之私顾其意亦欲遂陛下孝养之心拯生民于涂炭昊
卷三百六十一 第 11a 页 WYG0286-0778c.png

陜蜀之行陛下命臣曰我有大隙于北刷此至耻惟尔
是属而臣终隳成功使敌无惮今日之祸端自臣致乞
赐罢黜上诏浚起视事浚再疏待罪不许乃请乘舆发
平江至建康浚总中外之政几事丛委以一身任之每
奏对必言雠耻之大反复再三上未尝不改容流涕时
天子方厉精克已戒饬宫庭内侍无敢越度事无巨细
必以咨浚赐诸将诏往往命浚草之刘光世在淮西军
无纪律浚奏罢光世以其兵属督府命参谋兵部尚书
卷三百六十一 第 11b 页 WYG0286-0778d.png

帅乃以王德为都统制即军中取郦琼副之浚奏其不
当琼亦与德有宿怨列状诉御史台乃命张俊为宣抚
使杨沂中刘锜为制置判官以抚之未至琼等举军叛
执吕祉以归刘裕祉不行詈琼等碎齿折首而死浚引
咎求去位高宗问可代者且曰秦桧何如浚曰近与共
事方知其闇高宗曰然则用赵鼎桧由是憾浚浚以观
卷三百六十一 第 12a 页 WYG0286-0779a.png

榜入伪地间刘豫及郦琼叛去复遣间持蜡书遗琼金
人果疑豫寻废之台谏交诋浚落职以秘书少监分司
西京居永州九年以赦复官提举临安府洞霄宫未几
除资政殿大学士知福州兼福建安抚大使金遣使来
以诏谕为名浚五上疏争之十年金败盟复取河南浚
奏愿因权制变则大勋可集因大治海舟千艘为直指
山东之计十一年除检校少傅崇信军节度使充万寿
观使免奉朝请十二年封和国公十六年彗星出西方
卷三百六十一 第 12b 页 WYG0286-0779b.png

诵其父对策之语曰臣宁言而死于斧钺不能忍不言
以负陛下浚意乃决上疏谓当今事势譬如养成大疽
于头目心腹之间不决不止惟陛下谋之于心谨察情
伪使在我有不可犯之势庶几社稷安全不然后将噬
脐事下三省秦桧大怒令台谏论浚以特进提举江州
太平兴国宫居连州二十年徙永州浚去国几二十载
卷三百六十一 第 13a 页 WYG0286-0779c.png

咨嗟太息至儿童妇女亦知有张都督也金人惮浚每
使至必问浚安在惟恐其复用当是时秦桧怙宠固位
惧浚为正论以害已令台臣有所弹劾论必及浚反谓
浚为国贼必欲杀之以张柄知潭州汪召锡使湖南使
图浚张常先使江西治张宗元狱株连及浚捕赵鼎子
汾下大理令自诬与浚谋大逆会桧死乃免二十五年
复观文殿大学士判洪州浚时以母丧将归葬念天下
事二十年为桧所坏边备荡弛又闻金亮篡立必将举
卷三百六十一 第 13b 页 WYG0286-0779d.png

星变求直言浚谓金人数年间势决求衅用兵而国家
溺于宴安荡然无备乃上疏极言而大臣沈该万俟卨
汤思退等见之谓敌初无衅笑浚为狂台谏汤鹏举凌
哲论浚归蜀恐摇动远方诏复居永州服除落职以本
官奉祠三十一年春有旨自便浚至潭闻钦宗崩号恸
不食上疏请早定守战之策未几亮兵大入中外震动
卷三百六十一 第 14a 页 WYG0286-0780a.png

锜退归镇江遂改命浚判建康府兼行宫留守浚至岳
阳买舟冒风雪而行遇东来者云敌兵方焚采石烟燄
涨天慎无轻进浚曰吾赴君父之急知直前求乘舆所
在而已时长江无一舟敢行北岸者浚乘小舟径进过
池阳闻亮死馀众犹二万屯和州李显忠兵在沙上浚
往犒之一军见浚以为从天而下浚至建康即牒通判
刘之昂办行宫仪物请乘舆亟临幸二十二年车驾幸
建康浚迎拜道左卫士见浚无不以手加额时浚起废
卷三百六十一 第 14b 页 WYG0286-0780b.png

曰卿在此朕无北顾忧矣兼节制建康镇江府江州池
州江阴军军马金兵十万围海州浚命镇江都统张子
盖往救大破之浚招集忠义及募淮楚壮勇以陈敏为
统制且谓敌长于骑我长于步卫步莫如弩卫弩莫如
车命敏专制弩治车孝宗即位召浚入见改容曰久闻
公名今朝廷所恃唯公赐坐降问浚从容言人主之学
卷三百六十一 第 15a 页 WYG0286-0780c.png

而已必兢业自持使清明在躬则赏罚举指无有不当
人心自归敌雠自服孝宗悚然曰当不忘公言除少傅
江淮东西路宣抚使进封魏国公翰林学士史浩议欲
城瓜州采石浚谓不守两淮而守江干是示敌以削弱
怠战守之气不若先城泗州及浩参知政事浚所规画
浩必沮之浚荐陈俊卿为宣抚判官孝宗召俊卿及浚
子栻赴行在浚附奏请上临幸建康以动中原之心用
师淮堧进舟山东以为吴璘声援孝宗见俊卿等问浚
卷三百六十一 第 15b 页 WYG0286-0780d.png

人以十万众屯河南声言规两淮移文索海泗唐邓啇
州及岁币浚言北敌诡诈不当为之动以大兵屯盱眙
濠庐备之卒以无事隆兴元年除枢密使都督建康镇
江府江州池州江阴军军马时金将蒲察徒穆及知泗
州大周仁屯虹县都督萧琦屯灵壁积粮修城将为南
攻计浚欲及其未发攻之会主宰殿前司李显忠建康
卷三百六十一 第 16a 页 WYG0286-0781a.png

赴行在命先图两城乃遣显忠出濠州趋灵壁宏渊出
泗州趋虹县而浚自往临之显忠至灵壁败萧琦宏渊
围虹县降徒穆周仁乘胜进克宿州中原震动孝宗手
书劳之曰近日边报中外鼓舞十年来无此克捷浚以
盛夏人疲急召李显忠等还师会金帅纥石烈志宁率
兵至宿州与显忠战连日南军小不利忽谍报敌兵大
至显忠夜引归浚上疏待罪有旨降授特进更为江淮
宣抚使宿师之还士大夫主和者皆议浚之非孝宗复
卷三百六十一 第 16b 页 WYG0286-0781b.png

豫前日举事之初朕与卿任之今日亦须与卿终之浚
乃以魏胜守海州陈敏守泗州戚方守濠州郭振守六
合治高邮巢县两城为大势修滁州关山以扼敌冲聚
水军淮阴马军寿春大饬两淮守备孝宗复召栻奏事
浚附奏云自古有为之君腹心之臣相与协谋同志以
成治功今臣以孤踪动辄掣肘陛下将安用之因乞骸
卷三百六十一 第 17a 页 WYG0286-0781c.png

眷遇浚犹至对近臣言必曰魏公未尝斥其名每遣使
来必令视浚饮食多寡肥瘠何如寻诏复浚都督之号
金帅仆散忠义贻书三省枢密院索四郡及岁币不然
以农隙治兵浚言金强而来弱则止不在和与不和时
汤思退为右相思退秦桧党也急于求和遂遣卢仲贤
持书报金浚言仲贤小人多妄不可委信已而仲贤果
以许四郡辱命朝廷复以王之望为通问使龙大渊副
之浚争不能得未几召浚入见复力陈和议之失孝宗
卷三百六十一 第 17b 页 WYG0286-0781d.png

往谕金以四郡不可割若金人必欲得四郡当追还使
人罢和议拜浚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
密使都督如故思退为左仆射胡昉等至宿金人械系
迫胁之昉等不屈更礼而归之孝宗谕浚曰和议之不
成天也自此事当归一矣二年议进幸建康诏之望等
还思退闻之大骇阳为乞祠状而阴与其党谋为陷浚
卷三百六十一 第 18a 页 WYG0286-0782a.png

以实建康镇江两军凡万二千馀人万弩营所招淮南
壮士及江西群盗又万馀人陈敏统之以守泗州凡要
害之地皆筑城堡其可因水为险者皆积水为匮增置
江淮战舰诸军弓矢器械悉备时金人屯重兵于河南
为虚声胁和有刻日决战之语及闻浚来亟彻兵归淮
北之来归者日不绝山东豪杰悉愿受节度浚以萧琦
契丹望族沈勇有谋欲令尽领契丹降众且以檄谕契
丹约为应援金人益惧思退乃令王之望盛毁守备以
卷三百六十一 第 18b 页 WYG0286-0782b.png

不赀奏留张深守泗不受赵廓之代为拒命浚亦请解
督府诏从其请左司谏陈良翰侍御史周操言浚忠勤
人望所属不当使去国浚留平江凡八章乞致仕除少
师保信军节度判福州浚辞改醴泉观使朝廷遂决弃
地求和之议浚既去犹上疏论尹穑奸邪必误国事且
劝上务学亲贤或勉浚勿复以时事为言浚曰君臣之
卷三百六十一 第 19a 页 WYG0286-0782c.png

去国犹日望上心感悟苟有所见安忍弗言上如欲复
用浚浚当即日就道不敢以老病为辞如若等言是诚
何心哉闻者耸然行次馀干得疾手书付二子曰吾尝
相国不能恢复中原雪祖宗之耻即死不当葬我先人
墓左葬我衡山下足矣讣闻孝宗震悼辍视朝赠太保
后加赠太师谥忠献浚幼有大志及为熙河幕官遍行
边垒览观山川形势时时与旧戍守将握手饮酒问祖
宗以来守边旧法及军阵方略之宜故一旦起自疏远
卷三百六十一 第 19b 页 WYG0286-0782d.png

北行皇族系虏生民涂炭誓不与敌俱存故终身不主
和议每论定都大计以为东南形势莫如建康人主居
之可以北望中原常怀愤惕至如钱塘僻在一隅易于
安肆不足以号召北方与赵鼎共政多所引擢从臣朝
列皆一时之望人号小元祐所荐虞允文汪应辰王十
朋刘珙等为名臣拔吴玠吴璘于行间谓韩世忠忠勇
卷三百六十一 第 20a 页 WYG0286-0783a.png

成功一时称浚为知人浚事母以孝称学邃于易有易
解及杂说十卷书诗礼春秋中庸亦各有解文集十卷
奏议二十卷子二人栻枃栻自有传
枃字定叟以父恩授承奉郎历广西经略司机宜通判
严州方年少已有能称浙西使者荐所部吏而不及枃
孝宗特令再荐召对差知袁州戢豪彊弭盗贼尉获盗
上之州枃察知其枉纵去莫不怪之未几果获真盗改
知衢州兄栻丧无壮子请祠以营葬事主管五局观迁
卷三百六十一 第 20b 页 WYG0286-0783b.png

改浙西督理荒政苏湖二州皆阙守命兼摄焉有执政
姻党闭粜枃首治之帝奖其不畏彊禦迁两浙转运判
官未几以直徽猷阁升副使改知临安府奏除逋欠四
万缗米八百斛进直龙图阁都城浩穰奸盗聚慝枃画
分地以警捕夜户不闭张师尹纳女掖庭供给使恃以
恣横枃因事痛绳之徙其家信州其类帖伏南郊礼成
卷三百六十一 第 21a 页 WYG0286-0783c.png

复六井府治火延及民居上疏自劾诏削二秩枃再疏
乞罢移知镇江寻改明州辞仍知镇江召为户部侍郎
面对言事迕时相意高宗崩以集英殿修撰知绍兴府
董山陵事召还为吏部侍郎光宗即位权刑部侍郎复
兼知临安府绍熙元年为刑部侍郎仍为府尹内侍毛
伯益冒西湖茭地为亭外戚有杀其仆者狱具寅缘宣
谕求免枃皆执奏论如律孝宗观湖枃以弹压伏谒道
左孝宗止辇问劳赐以酒炙京西谋帅进焕章閤学士
卷三百六十一 第 21b 页 WYG0286-0783d.png

徽猷阁学士知建康府继复命还襄阳宁宗嗣位归正
人陈应祥忠义人党琪等谋袭均州副都统冯湛间道
疾驰以闻枃不为动徐部分掩捕狱成斩其为首者二
人尽释党与反侧以安升宝文阁学士知平江府未行
改知建康府升龙图阁学士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
奉新县旧有营田募民耕之亩赋米斗五升钱六十其
卷三百六十一 第 22a 页 WYG0286-0784a.png

悉奏蠲之进端明殿学士复知建康府以疾乞祠卒枃
天分高爽吏材敏给遇事不凝滞多随宜变通所至以
治辨称南渡以来论尹京者以枃为首子忠纯忠恕自
有传
论曰儒者之于国家能养其正直之气则足以正君心
一众志攘凶逆处忧患盖无往而不自得焉若张浚者
可谓善养其气者矣观其初逃张邦昌之议平苗刘之
乱其才识固有非偷懦之所敢望及其攘郤勍敌招降
卷三百六十一 第 22b 页 WYG0286-0784b.png

天下占其出处为安危岂非卓然所谓人豪者欤群言
沸腾屡奋屡踬而辞气慨然尝曰上如欲复用浚当即
日就道不敢以老病辞其言如是则其爱君忧国之心
为何如哉时论以浚之忠大类汉诸葛亮然亮能使魏
延杨仪终其身不为异同浚以吴玠故遂杀曲端亮能
容法孝直浚不能容李纲赵鼎而又诋之兹所以为不
卷三百六十一 第 23a 页 WYG0286-0784c.png

不能逆睹也
宋史卷三百六十一
卷三百六十一 第 23b 页 WYG0286-0784d.png

卷三百六十一 第 24a 页 WYG0286-0785a.png

张浚传此苗刘刺客也○(臣蒲封)按何氏备史张魏公
嘉禾刺客乃是附会杂史张元遣刺韩忠献事
复遣间持蜡书遗琼○(臣蒲封)按齐东野语张魏公遣
蜡书郦琼之语亦是潘远知问岳武穆秦州叛卒事
宋史卷三百六十一考證
卷三百六十一 第 24b 页 WYG0286-0785b.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