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1a 页 WYG0020-032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传义附录卷六 宋 董楷 撰
下经
䷞(艮下/兑上)
传咸序卦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
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
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
礼义有所错天地万物之本夫妇人伦之始所以
周易传义附录卷六 宋 董楷 撰
下经
䷞(艮下/兑上)
传咸序卦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
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
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
礼义有所错天地万物之本夫妇人伦之始所以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1b 页 WYG0020-0323b.png
上经首乾坤下经首咸继以恒也天地二物故二
卦分为天地之道男女交合而成夫妇故咸与恒
皆二体合为夫妇之义咸感也以说为主恒常也
以正为本而说之道自有正也正之道固有说焉
巽而动刚柔皆应说也咸之为卦兑上艮下少女
少男也男女相感之深莫如少者故二少为咸也
艮体笃实止为诚悫之义男志笃实以下交女心
说而上应男感之先也男先以诚感则女说而应
卦分为天地之道男女交合而成夫妇故咸与恒
皆二体合为夫妇之义咸感也以说为主恒常也
以正为本而说之道自有正也正之道固有说焉
巽而动刚柔皆应说也咸之为卦兑上艮下少女
少男也男女相感之深莫如少者故二少为咸也
艮体笃实止为诚悫之义男志笃实以下交女心
说而上应男感之先也男先以诚感则女说而应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2a 页 WYG0020-0324a.png
也
咸亨利贞取女吉(取七具反本/又作娶彖同)
传咸感也不曰感者咸有皆义男女交相感也物
之相感莫如男女而少复甚焉凡君臣上下以至
万物皆有相感之道物之相感则有亨通之理君
臣能相感则君臣之道通上下能相感则上下之
志通以至父子夫妇亲戚朋友皆情意相感则和
顺而亨通事物皆然故咸有亨之理也利贞相感
咸亨利贞取女吉(取七具反本/又作娶彖同)
传咸感也不曰感者咸有皆义男女交相感也物
之相感莫如男女而少复甚焉凡君臣上下以至
万物皆有相感之道物之相感则有亨通之理君
臣能相感则君臣之道通上下能相感则上下之
志通以至父子夫妇亲戚朋友皆情意相感则和
顺而亨通事物皆然故咸有亨之理也利贞相感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2b 页 WYG0020-0324b.png
之道利在于正也不以正则入于恶矣如夫妇之
以淫姣君臣之以媚说上下之以邪僻皆相感之
不以正也取女吉以卦才言也卦有柔上刚下二
气感应相与止而说男下女之义以此义取女则
得正而吉也
本义咸交感也兑柔在上艮刚在下而交相感应
又艮止则感之专兑说则应之至又艮以少男下
于兑之少女男先于女得男女之正婚姻之时故
以淫姣君臣之以媚说上下之以邪僻皆相感之
不以正也取女吉以卦才言也卦有柔上刚下二
气感应相与止而说男下女之义以此义取女则
得正而吉也
本义咸交感也兑柔在上艮刚在下而交相感应
又艮止则感之专兑说则应之至又艮以少男下
于兑之少女男先于女得男女之正婚姻之时故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3a 页 WYG0020-0324c.png
其卦为咸其占亨而利正取女则吉盖感有必通
之理然不以正则失其亨而所为皆凶矣
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
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下遐/嫁反)
传咸之义感也在卦则柔爻上而刚爻下柔上变
刚而成兑刚下变柔而成艮阴阳相交为男女交
感之义又兑女在上艮男居下亦柔上刚下也阴
阳二气相感相应而和合是相与也止而说止于
之理然不以正则失其亨而所为皆凶矣
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
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下遐/嫁反)
传咸之义感也在卦则柔爻上而刚爻下柔上变
刚而成兑刚下变柔而成艮阴阳相交为男女交
感之义又兑女在上艮男居下亦柔上刚下也阴
阳二气相感相应而和合是相与也止而说止于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3b 页 WYG0020-0324d.png
说为坚悫之意艮止于下笃诚相下也兑说于上
和说相应也以男下女和之至也相感之道如此
是以能亨通而得正取女如是则吉也卦才如此
大率感道利于正也
本义咸感也释卦名义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
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以卦
体卦德卦象释卦辞或以卦变言柔上刚下之义
曰咸自旅来柔上居六刚下居五也亦通
和说相应也以男下女和之至也相感之道如此
是以能亨通而得正取女如是则吉也卦才如此
大率感道利于正也
本义咸感也释卦名义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
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以卦
体卦德卦象释卦辞或以卦变言柔上刚下之义
曰咸自旅来柔上居六刚下居五也亦通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4a 页 WYG0020-0325a.png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
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传既言男女相感之义复推极感道以尽天地之
理圣人之用天地二气交感而化生万物圣人至
诚以感亿兆之心而天下和平天下之心所以和
平由圣人感之也观天地交感化生万物之理与
圣人感人心致和平之道则天地万物之情可见
矣感通之理知道者默而观之可也
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传既言男女相感之义复推极感道以尽天地之
理圣人之用天地二气交感而化生万物圣人至
诚以感亿兆之心而天下和平天下之心所以和
平由圣人感之也观天地交感化生万物之理与
圣人感人心致和平之道则天地万物之情可见
矣感通之理知道者默而观之可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4b 页 WYG0020-0325b.png
本义极言感通之理
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传泽性润下土性受润泽在山上而其渐润通彻
是二物之气相感通也君子观山泽通气之象而
虚其中以受于人夫人中虚则能受实则不能入
矣虚中者无我也中无私主则无感不通以量而
容之择合(一作/交)而受之非圣人有感必通之道也
本义山上有泽以虚而通也
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传泽性润下土性受润泽在山上而其渐润通彻
是二物之气相感通也君子观山泽通气之象而
虚其中以受于人夫人中虚则能受实则不能入
矣虚中者无我也中无私主则无感不通以量而
容之择合(一作/交)而受之非圣人有感必通之道也
本义山上有泽以虚而通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5a 页 WYG0020-0325c.png
朱氏附录山上有泽当如伊川说水润土燥有
受之义又曰土若不虚如何受得又曰上兑下
艮兑上阙有泽口之象兑下二阳画有泽底之
象艮上一画阳有土之象下二阴画中虚便是
渗水之象○问程传以量而容之莫是要著意
容之否曰非也以量者乃是随我量之大小以
容之便是不虚了
初六咸其拇(拇茂/后反)
受之义又曰土若不虚如何受得又曰上兑下
艮兑上阙有泽口之象兑下二阳画有泽底之
象艮上一画阳有土之象下二阴画中虚便是
渗水之象○问程传以量而容之莫是要著意
容之否曰非也以量者乃是随我量之大小以
容之便是不虚了
初六咸其拇(拇茂/后反)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5b 页 WYG0020-0325d.png
传初六在下卦之下与四相感以微处初其感未
深岂能动于人故如人拇之动未足以进也拇足
大指人之相感有浅深轻重之异识其时势则所
处不失其宜矣
本义拇足大指也咸以人身取象感于最下咸拇
之象也感之尚浅欲进未能故不言吉凶此卦虽
主于感然六爻皆宜静而不宜动也
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
深岂能动于人故如人拇之动未足以进也拇足
大指人之相感有浅深轻重之异识其时势则所
处不失其宜矣
本义拇足大指也咸以人身取象感于最下咸拇
之象也感之尚浅欲进未能故不言吉凶此卦虽
主于感然六爻皆宜静而不宜动也
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6a 页 WYG0020-0326a.png
传初志之动感于四也故曰在外志虽动而感未
深如拇之动未足以进也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腓房/非反)
传二以阴在下与五为应故设咸腓之戒腓足肚
行则先动足乃举之非如腓之自动也二若不守
道待上之求而如腓自动则躁妄自失所以凶也
安其居而不动以待上之求则得进退之道而吉
也二中正之人以其在咸而应五故为此戒复云
深如拇之动未足以进也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腓房/非反)
传二以阴在下与五为应故设咸腓之戒腓足肚
行则先动足乃举之非如腓之自动也二若不守
道待上之求而如腓自动则躁妄自失所以凶也
安其居而不动以待上之求则得进退之道而吉
也二中正之人以其在咸而应五故为此戒复云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6b 页 WYG0020-0326b.png
居吉若安其分不自动则吉也
本义腓足肚也欲行则先自动躁妄而不能固守
者也二当其处又以阴柔不能固守故取其象然
有中正之德能居其所故其占动凶而静吉也
象曰虽凶居吉顺不害也
传二居中得正所应又中正其才本善以其在咸
之时质柔而上应故戒以先动求君则凶居以自
守则吉象复明之云非戒之不得相感唯顺理则
本义腓足肚也欲行则先自动躁妄而不能固守
者也二当其处又以阴柔不能固守故取其象然
有中正之德能居其所故其占动凶而静吉也
象曰虽凶居吉顺不害也
传二居中得正所应又中正其才本善以其在咸
之时质柔而上应故戒以先动求君则凶居以自
守则吉象复明之云非戒之不得相感唯顺理则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7a 页 WYG0020-0326c.png
不害谓守道不先动也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
传九三以阳居刚有刚阳之才而为主于内居下
之上是宜自得于正道以感于物而乃应于上六
阳好上而说阴上居感说之极故三感而从之股
者在身之下足之上不能自由随身而动者也故
以为象言九三不能自主随物而动如股然其所
执守者随于物也刚阳之才感于所说而随之如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
传九三以阳居刚有刚阳之才而为主于内居下
之上是宜自得于正道以感于物而乃应于上六
阳好上而说阴上居感说之极故三感而从之股
者在身之下足之上不能自由随身而动者也故
以为象言九三不能自主随物而动如股然其所
执守者随于物也刚阳之才感于所说而随之如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7b 页 WYG0020-0326d.png
此而往可羞吝也
本义股随足而动不能自专者也执者主常持守
之意下二爻皆欲动者三亦不能自守而随之往
则吝矣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咸其股亦不处也志在随人所执下也
传云亦者盖象辞(一作/体)本不与易相比自作一处
故诸爻之象辞意有相续者此言亦者承上爻(一/有)
(象/字)辞也上云咸其拇志在外也虽凶居吉顺不害
本义股随足而动不能自专者也执者主常持守
之意下二爻皆欲动者三亦不能自守而随之往
则吝矣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咸其股亦不处也志在随人所执下也
传云亦者盖象辞(一作/体)本不与易相比自作一处
故诸爻之象辞意有相续者此言亦者承上爻(一/有)
(象/字)辞也上云咸其拇志在外也虽凶居吉顺不害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8a 页 WYG0020-0327a.png
也咸其股亦不处也前(一作/下)二阴爻皆有感而动
三虽阳爻亦然故云亦不处也不处谓动也有刚
阳之质而不能自主(一作立/一作处)志反在于随人是所
操执者卑下之甚也
本义言亦者因前二爻皆欲动而云也二爻阴躁
其动也宜九三阳刚居止之极宜静而动可吝之
甚也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憧昌/容反)
三虽阳爻亦然故云亦不处也不处谓动也有刚
阳之质而不能自主(一作立/一作处)志反在于随人是所
操执者卑下之甚也
本义言亦者因前二爻皆欲动而云也二爻阴躁
其动也宜九三阳刚居止之极宜静而动可吝之
甚也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憧昌/容反)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8b 页 WYG0020-0327b.png
传感者人之动也故皆就人身取象拇取在下而
动之微腓取先动股取其随九四无所取直言感
之道不言咸其心感乃心也四在中而居上当心
之位故为感之主而言感之道贞正则吉而悔亡
感不以正则有悔也又四说体居阴而应初故戒
于贞感之道无所不通有所私系则害于感通乃
有悔也圣人感天下之心如寒暑雨旸无不通无
不应者亦贞而已矣贞者虚中无我之谓也憧憧
动之微腓取先动股取其随九四无所取直言感
之道不言咸其心感乃心也四在中而居上当心
之位故为感之主而言感之道贞正则吉而悔亡
感不以正则有悔也又四说体居阴而应初故戒
于贞感之道无所不通有所私系则害于感通乃
有悔也圣人感天下之心如寒暑雨旸无不通无
不应者亦贞而已矣贞者虚中无我之谓也憧憧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9a 页 WYG0020-0327c.png
往来朋从尔思夫贞一则所感无不通若往来憧
憧然用其私心以感物则思之所及者有能感而
动所不及者不能感也是其朋类则从其思也以
有系之私心既主于一隅一事岂能廓然无所不
通乎系辞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
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夫子因咸极论感通之
道夫以思虑之私心感物所感狭矣天下之理一
也途虽殊而其归则同虑虽百而其致(一有极字/一作极致)
憧然用其私心以感物则思之所及者有能感而
动所不及者不能感也是其朋类则从其思也以
有系之私心既主于一隅一事岂能廓然无所不
通乎系辞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
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夫子因咸极论感通之
道夫以思虑之私心感物所感狭矣天下之理一
也途虽殊而其归则同虑虽百而其致(一有极字/一作极致)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9b 页 WYG0020-0327d.png
则一虽物有万殊事有万变统之以一则无能违
也故贞其意则穷天下无不感通焉故曰天下何
思何虑用其思虑之私心岂能无所不感也日往
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
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
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此以往来屈信明
感应之理屈则有信信则有屈所谓感应也故日
月相推而明生寒暑相推而岁成功用由是而成
也故贞其意则穷天下无不感通焉故曰天下何
思何虑用其思虑之私心岂能无所不感也日往
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
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
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此以往来屈信明
感应之理屈则有信信则有屈所谓感应也故日
月相推而明生寒暑相推而岁成功用由是而成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10a 页 WYG0020-0328a.png
故曰屈信相感而利生焉感动也有感必有应凡
有动皆为感感则必有应所应复为感(一有/所字)感复
有应所以不巳也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
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
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前云屈信之理矣复取
物以明之尺蠖之行先屈而后信盖不屈则无信
信而后有屈观尺蠖则知感应之理也龙蛇蛰藏
所以存息其身而后能奋迅也不蛰则不能奋矣
有动皆为感感则必有应所应复为感(一有/所字)感复
有应所以不巳也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
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
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前云屈信之理矣复取
物以明之尺蠖之行先屈而后信盖不屈则无信
信而后有屈观尺蠖则知感应之理也龙蛇蛰藏
所以存息其身而后能奋迅也不蛰则不能奋矣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10b 页 WYG0020-0328b.png
动息相感乃屈信也君子潜心精微之义入于神
妙所以致其用也潜心精微积也致用施也积与
施乃屈信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承上文致用而
言利其施用安处其身所以崇大其德业也所为
合理则事正而身安圣人(一作/贤)能事尽于此矣故
云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既
云过此以往未之或知更以此语结之云穷极至
神之妙知化育之道德之至盛也无加于此矣
妙所以致其用也潜心精微积也致用施也积与
施乃屈信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承上文致用而
言利其施用安处其身所以崇大其德业也所为
合理则事正而身安圣人(一作/贤)能事尽于此矣故
云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既
云过此以往未之或知更以此语结之云穷极至
神之妙知化育之道德之至盛也无加于此矣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11a 页 WYG0020-0328c.png
程氏附录咸九四言贞吉悔亡言感之不可以
心也(不得只恁地/看过更留心)○天地之间只有一个感与
应而巳更有甚事○穷神知化化之妙者神也
○易圣人所以立道穷神则无易矣
本义九四居股之上脢之下又当三阳之中心之
象咸之主也心之感物当正而固乃得其理今九
四乃以阳居阴为失其正而不能固故因占设戒
以为能正而固则吉而悔亡若憧憧往来不能正
心也(不得只恁地/看过更留心)○天地之间只有一个感与
应而巳更有甚事○穷神知化化之妙者神也
○易圣人所以立道穷神则无易矣
本义九四居股之上脢之下又当三阳之中心之
象咸之主也心之感物当正而固乃得其理今九
四乃以阳居阴为失其正而不能固故因占设戒
以为能正而固则吉而悔亡若憧憧往来不能正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11b 页 WYG0020-0328d.png
固而累于私感则但其朋类从之不复能及远矣
朱氏附录问贞吉悔亡易传云贞者虚中无我
之谓本义云贞者正而固不同何也曰熹寻常
解经只要依训诂说字如贞字作正而固子细
玩索自有滋味若晓得正而固则虚中无我亦
在里面○问咸九四传说虚心贞一处全似敬
曰盖尝有语曰敬心之贞也○系辞解咸九四
据爻义看上文说贞吉悔亡贞字甚重程子谓
朱氏附录问贞吉悔亡易传云贞者虚中无我
之谓本义云贞者正而固不同何也曰熹寻常
解经只要依训诂说字如贞字作正而固子细
玩索自有滋味若晓得正而固则虚中无我亦
在里面○问咸九四传说虚心贞一处全似敬
曰盖尝有语曰敬心之贞也○系辞解咸九四
据爻义看上文说贞吉悔亡贞字甚重程子谓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12a 页 WYG0020-0329a.png
圣人感天下如雨旸寒暑无不通无不应者贞
而巳矣所以感人者果贞矣则吉而悔亡盖天
下本无二理果同归矣何患乎殊涂果一致矣
何患乎百虑所以重言何思何虑也○易咸感
处伊川说得未备往来自还他有自然之理惟
正静为主则吉而悔亡至于憧憧则私意为主
而思虑之所及者朋从所不及者不从矣是以
事未至则迎之事已过则将之全掉脱不下今
而巳矣所以感人者果贞矣则吉而悔亡盖天
下本无二理果同归矣何患乎殊涂果一致矣
何患乎百虑所以重言何思何虑也○易咸感
处伊川说得未备往来自还他有自然之理惟
正静为主则吉而悔亡至于憧憧则私意为主
而思虑之所及者朋从所不及者不从矣是以
事未至则迎之事已过则将之全掉脱不下今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12b 页 WYG0020-0329b.png
人皆病于无公平之心万物之来少有私杂焉
则陷于所偏重○问往来是心中憧憧然往来
犹言往来于怀否曰非也下文分明说日往则
月来月往则日来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安
得为心中之往来伊川说微倒了所以致人疑
这个只是对那日往则月来底说那个是自然
之往来此憧憧者是加私意不好底往来憧憧
只是加一个忙迫底心不能顺自然之理犹言
则陷于所偏重○问往来是心中憧憧然往来
犹言往来于怀否曰非也下文分明说日往则
月来月往则日来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安
得为心中之往来伊川说微倒了所以致人疑
这个只是对那日往则月来底说那个是自然
之往来此憧憧者是加私意不好底往来憧憧
只是加一个忙迫底心不能顺自然之理犹言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13a 页 WYG0020-0329c.png
助长正心与计获相似方往时又便要来方来
时又便要往只是一个忙○问憧憧往来朋从
尔思莫是此感彼应憧憧是添一个心否曰往
来固是感应憧憧是一心方欲感他一心又欲
他来应如正其义便欲谋其利明其道便欲计
其功又如赤子入井之时此心方怵惕要去救
他又欲他父母道我好这便是憧憧底意○圣
人未尝不教人思只是不可憧憧这便是私了
时又便要往只是一个忙○问憧憧往来朋从
尔思莫是此感彼应憧憧是添一个心否曰往
来固是感应憧憧是一心方欲感他一心又欲
他来应如正其义便欲谋其利明其道便欲计
其功又如赤子入井之时此心方怵惕要去救
他又欲他父母道我好这便是憧憧底意○圣
人未尝不教人思只是不可憧憧这便是私了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13b 页 WYG0020-0329d.png
感应自有个自然底道理何必思他若是义理
不可不思○问明道云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
而顺应如何曰廓然大公便不是憧憧物来顺
应便不是朋从尔思此只是比而不周周而不
比之意○问伊川解屈伸往来一段以屈伸为
感应屈伸之与感应若不相似何也曰屈则感
伸伸则感屈此自然之理也今以鼻息观之出
则必入感出也入则又出感入也故曰感则有
不可不思○问明道云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
而顺应如何曰廓然大公便不是憧憧物来顺
应便不是朋从尔思此只是比而不周周而不
比之意○问伊川解屈伸往来一段以屈伸为
感应屈伸之与感应若不相似何也曰屈则感
伸伸则感屈此自然之理也今以鼻息观之出
则必入感出也入则又出感入也故曰感则有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14a 页 WYG0020-0330a.png
应应复为感所感复有应屈伸非感应而何○
凡在天地之间无非感应之理造化与人事皆
是感应且如雨旸雨不成只管雨便感得一个
旸出来旸不成只管旸旸已是应处又感得雨
来是所感复有应所应复为感寒暑昼夜无非
此理至如人夜睡不成只管睡不起至晓须著
起来一日运动向晦亦须当息凡一死一生一
出一入一往一来一语一默皆是感应中人之
凡在天地之间无非感应之理造化与人事皆
是感应且如雨旸雨不成只管雨便感得一个
旸出来旸不成只管旸旸已是应处又感得雨
来是所感复有应所应复为感寒暑昼夜无非
此理至如人夜睡不成只管睡不起至晓须著
起来一日运动向晦亦须当息凡一死一生一
出一入一往一来一语一默皆是感应中人之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14b 页 WYG0020-0330b.png
性半善半恶有善则有恶古今天下有一盛必
有一衰圣人在上兢兢业业必曰保治及到衰
废自是整顿不起然不成一向如此必有兴起
时节○父慈则感得那子愈孝子孝则感得那
父愈慈其理亦只一般○问感通曰感是事来
感我通是自家受他感处之意○易传中说过
此以往未之或知也之意为学正如推车子相
似才用力推得动了便自转将去更不费力
有一衰圣人在上兢兢业业必曰保治及到衰
废自是整顿不起然不成一向如此必有兴起
时节○父慈则感得那子愈孝子孝则感得那
父愈慈其理亦只一般○问感通曰感是事来
感我通是自家受他感处之意○易传中说过
此以往未之或知也之意为学正如推车子相
似才用力推得动了便自转将去更不费力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15a 页 WYG0020-0330c.png
象曰贞吉悔亡未感害也憧憧往来未光大也
传贞则吉而悔亡未为私感所害也系私应则害
于感矣憧憧往来以私心相感感之道狭矣故云
未光大也
本义感害言不正而感则有害也
九五咸其脢无悔(脢武杯反/又音每)
传九五尊位当以至诚感天下而应二比上若系
二而说上则偏私浅狭非人君之道岂能感天下
传贞则吉而悔亡未为私感所害也系私应则害
于感矣憧憧往来以私心相感感之道狭矣故云
未光大也
本义感害言不正而感则有害也
九五咸其脢无悔(脢武杯反/又音每)
传九五尊位当以至诚感天下而应二比上若系
二而说上则偏私浅狭非人君之道岂能感天下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15b 页 WYG0020-0330d.png
乎脢背肉也与心相背而所不见也言能背其私
心感非其所见而说者则得人君感天下之正而
无悔也
本义脢背肉在心上而相背不能感物而无私系
九五适当其处故取其象而戒占者以能如是则
虽不能感物而亦可以无悔也
朱氏附录问程传曰感非其所见而说者此是
任贞一之理则如此曰武王不泄迩不忘远是
心感非其所见而说者则得人君感天下之正而
无悔也
本义脢背肉在心上而相背不能感物而无私系
九五适当其处故取其象而戒占者以能如是则
虽不能感物而亦可以无悔也
朱氏附录问程传曰感非其所见而说者此是
任贞一之理则如此曰武王不泄迩不忘远是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16a 页 WYG0020-0331a.png
其心量该遍故周流如此是此义也
象曰咸其脢志末也
传戒使背其心而咸脢者为其存心(一作/志)浅末系
二而说上感于私欲也
本义志末谓不能感物
上六咸其辅颊舌
传上阴柔而说体为说之主又居感之极是其欲
感物之极也故不能以至诚感物而发见于口舌
象曰咸其脢志末也
传戒使背其心而咸脢者为其存心(一作/志)浅末系
二而说上感于私欲也
本义志末谓不能感物
上六咸其辅颊舌
传上阴柔而说体为说之主又居感之极是其欲
感物之极也故不能以至诚感物而发见于口舌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16b 页 WYG0020-0331b.png
之间小人女子之常态也岂能动于人乎不直云
口而云辅颊舌亦犹今人谓口过曰唇吻曰颊舌
也辅颊舌皆所用以言也
本义辅颊舌皆所以言者而在身之上上六以阴
居说之终处感之极感人以言而无其实又兑为
口舌故其象如此凶咎可知
象曰咸其辅颊舌滕口说也(说如字又/始锐反)
传唯至诚为能感人乃以柔说腾扬于口舌言说
口而云辅颊舌亦犹今人谓口过曰唇吻曰颊舌
也辅颊舌皆所用以言也
本义辅颊舌皆所以言者而在身之上上六以阴
居说之终处感之极感人以言而无其实又兑为
口舌故其象如此凶咎可知
象曰咸其辅颊舌滕口说也(说如字又/始锐反)
传唯至诚为能感人乃以柔说腾扬于口舌言说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17a 页 WYG0020-0331c.png
岂能感于人乎
本义滕腾通用
朱氏附录否泰咸恒损益既济未济此八卦首
尾皆是一义如咸皆是感动之义之类问咸内
卦艮艮止也何以皆说动曰艮虽是止然咸有
交感之义都是要动所以都说动卦体虽是动
然才动便不吉动之所以不吉者以其内卦属
艮也○艮咸二卦皆就人身取义皆主静如艮
本义滕腾通用
朱氏附录否泰咸恒损益既济未济此八卦首
尾皆是一义如咸皆是感动之义之类问咸内
卦艮艮止也何以皆说动曰艮虽是止然咸有
交感之义都是要动所以都说动卦体虽是动
然才动便不吉动之所以不吉者以其内卦属
艮也○艮咸二卦皆就人身取义皆主静如艮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17b 页 WYG0020-0331d.png
其趾能止其动便无咎艮其腓腓亦动物故止
之不拯其随是不能拯止其随限而动也故其
心不快限即腰所在咸其拇自是不合动咸其
腓亦是欲随股而动动则凶不动则吉○咸就
人身取象看来便也是有些取象说咸上一画
如人口中三画有腹背之象下有人脚之象艮
就人身取象便也如此上一阳画有头之象中
二阴有口之象所以艮其辅于五爻见内卦之
之不拯其随是不能拯止其随限而动也故其
心不快限即腰所在咸其拇自是不合动咸其
腓亦是欲随股而动动则凶不动则吉○咸就
人身取象看来便也是有些取象说咸上一画
如人口中三画有腹背之象下有人脚之象艮
就人身取象便也如此上一阳画有头之象中
二阴有口之象所以艮其辅于五爻见内卦之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18a 页 WYG0020-0332a.png
下亦有足之象又曰咸艮皆以人身为象但艮
卦又差一位
䷟(巽下/震上)
传恒序卦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
恒久也咸夫妇之道夫妇(一有之/道字)终身不(一有/可字)变
者也故咸之后受之以恒也咸少男在少女之下
以男下女是男女交感之义恒长男在长女之上
男尊女卑夫妇居室之常道也论交感之情则少
卦又差一位
䷟(巽下/震上)
传恒序卦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
恒久也咸夫妇之道夫妇(一有之/道字)终身不(一有/可字)变
者也故咸之后受之以恒也咸少男在少女之下
以男下女是男女交感之义恒长男在长女之上
男尊女卑夫妇居室之常道也论交感之情则少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18b 页 WYG0020-0332b.png
为深切论尊卑之叙则长当谨正故兑艮为咸而
震巽为恒也男在女上男动于外女顺于内人理
之常故为恒也又刚上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
柔相应皆恒之义也
程氏附录咸恒体用也体用无先后
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传恒者常久也恒之道可以亨通恒而能亨乃无
咎也恒而不可以亨非可恒之道也为有咎矣如
震巽为恒也男在女上男动于外女顺于内人理
之常故为恒也又刚上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
柔相应皆恒之义也
程氏附录咸恒体用也体用无先后
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传恒者常久也恒之道可以亨通恒而能亨乃无
咎也恒而不可以亨非可恒之道也为有咎矣如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19a 页 WYG0020-0332c.png
君子之恒于善可恒之道也小人恒于恶失可恒
之道也恒所以能亨由贞正也故云利贞夫所谓
恒谓可常久之道非守一隅而不知变也故利于
有往唯其有往故能恒也一定则不能常矣又常
久之道何往不利
本义恒常久也为卦震刚在上巽柔在下震雷巽
风二物相与巽顺震动为巽而动二体六爻阴阳
相应四者皆理之常故为恒其占为能久于其道
之道也恒所以能亨由贞正也故云利贞夫所谓
恒谓可常久之道非守一隅而不知变也故利于
有往唯其有往故能恒也一定则不能常矣又常
久之道何往不利
本义恒常久也为卦震刚在上巽柔在下震雷巽
风二物相与巽顺震动为巽而动二体六爻阴阳
相应四者皆理之常故为恒其占为能久于其道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19b 页 WYG0020-0332d.png
则亨而无咎然又必利于守正则乃为得所常久
之道而利有所往也
彖曰恒久也
传恒者常久之义也
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
传卦才有此四者成恒之义也刚上而柔下谓乾
之初上居于四坤之初(一作/四)下居于初刚爻上而
柔爻下也二爻易处则成震巽震上巽下亦刚上
之道而利有所往也
彖曰恒久也
传恒者常久之义也
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
传卦才有此四者成恒之义也刚上而柔下谓乾
之初上居于四坤之初(一作/四)下居于初刚爻上而
柔爻下也二爻易处则成震巽震上巽下亦刚上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20a 页 WYG0020-0333a.png
而柔下也刚处上而柔居下乃恒道也雷风相与
雷震则风发二者相须交助其势故云相与乃其
常也巽而动下巽顺上震动为以巽而动天地造
化恒久不已者顺动而已巽而动常久之道也动
而不顺岂能常也刚柔皆应(一有/恒字)一卦刚柔之爻
皆相应刚柔相应理之常也此四者恒之道也卦
所以为恒也
本义以卦体卦象卦德释卦名义或以卦变言刚
雷震则风发二者相须交助其势故云相与乃其
常也巽而动下巽顺上震动为以巽而动天地造
化恒久不已者顺动而已巽而动常久之道也动
而不顺岂能常也刚柔皆应(一有/恒字)一卦刚柔之爻
皆相应刚柔相应理之常也此四者恒之道也卦
所以为恒也
本义以卦体卦象卦德释卦名义或以卦变言刚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20b 页 WYG0020-0333b.png
上柔下之义曰恒自丰来刚上居二柔下居初也
亦通
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
传恒之道可致亨而无过咎但所恒宜得其正失
正则非可恒之道也故曰久于其道其道可恒之
正道也不恒其德与恒于不正皆不能亨而有咎
也
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
亦通
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
传恒之道可致亨而无过咎但所恒宜得其正失
正则非可恒之道也故曰久于其道其道可恒之
正道也不恒其德与恒于不正皆不能亨而有咎
也
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21a 页 WYG0020-0333c.png
传天地之所以不已盖有恒久之道人能恒于可
恒之道则合天地之理也
本义恒固能亨且无咎矣然必利于正乃为久于
其道不正则久非其道矣天地之道所以长久亦
以正而已矣
朱氏附录正便能久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这
个只是说久
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
恒之道则合天地之理也
本义恒固能亨且无咎矣然必利于正乃为久于
其道不正则久非其道矣天地之道所以长久亦
以正而已矣
朱氏附录正便能久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这
个只是说久
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21b 页 WYG0020-0333d.png
传天下(一作/地)之理未有不动而能恒者也动则终
而复始所以恒而不穷凡天地所生之物虽山岳
之坚厚未有能不变者也故恒非一定之谓也一
定则不能恒矣唯随时变易乃常道也故云利有
攸往明理之如是惧人之泥于常也
本义久于其道终也利有攸往始也动静相生循
环之理然必静为主也
朱氏附录恒非一定之谓故昼则必夜夜而复
而复始所以恒而不穷凡天地所生之物虽山岳
之坚厚未有能不变者也故恒非一定之谓也一
定则不能恒矣唯随时变易乃常道也故云利有
攸往明理之如是惧人之泥于常也
本义久于其道终也利有攸往始也动静相生循
环之理然必静为主也
朱氏附录恒非一定之谓故昼则必夜夜而复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22a 页 WYG0020-0334a.png
昼寒则必暑暑而复寒若一定则不能恒也其
在人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可以仕则仕可
以止则止今日道合便从明日不合则去又如
孟子辞齐王之金而受薛宋之馈皆随时变易
故可以为常也○问易传云恒非一定之谓一
定则不能恒矣惟随时变易乃常道也窃谓有
不一定而随时变易者有一定而不可变易者
曰他政是论物理之终始变易所以为恒而不
在人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可以仕则仕可
以止则止今日道合便从明日不合则去又如
孟子辞齐王之金而受薛宋之馈皆随时变易
故可以为常也○问易传云恒非一定之谓一
定则不能恒矣惟随时变易乃常道也窃谓有
不一定而随时变易者有一定而不可变易者
曰他政是论物理之终始变易所以为恒而不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22b 页 WYG0020-0334b.png
穷处然所谓不易者亦须有变通乃能不穷如
君尊臣卑分固不易然上下不交也不得父子
固是亲亲然所谓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则又
有变焉惟其如此所以为恒论其体终是常然
体之常所以为用之变用之变所以为体之常
又曰能常而后能变能常而不已所以能变及
其变也常亦只在其中伊川却说变而后能常
非是
君尊臣卑分固不易然上下不交也不得父子
固是亲亲然所谓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则又
有变焉惟其如此所以为恒论其体终是常然
体之常所以为用之变用之变所以为体之常
又曰能常而后能变能常而不已所以能变及
其变也常亦只在其中伊川却说变而后能常
非是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23a 页 WYG0020-0334c.png
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
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
矣
传此极言常理日月阴阳之精(一有/二字)气耳唯其顺
天之道往来盈缩故能久照而不已得天顺天理
也四时阴阳之气耳往来变化生成万物亦以得
天故常久不巳圣人以常久之道行之有常而天
下化之以成美俗也观其所恒谓观日月之久照
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
矣
传此极言常理日月阴阳之精(一有/二字)气耳唯其顺
天之道往来盈缩故能久照而不已得天顺天理
也四时阴阳之气耳往来变化生成万物亦以得
天故常久不巳圣人以常久之道行之有常而天
下化之以成美俗也观其所恒谓观日月之久照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23b 页 WYG0020-0334d.png
四时之久成圣人之道所以能常久之理观此则
天地万物之情理可见矣天地常久之道天下常
久之理非知道者孰能识之
本义极言恒久之道
朱氏附录物各有个情有个人在此决定是有
那羞恶恻隐是非辞逊之情性只是个物事情
却多般或起或灭然而头面却只一般长长恁
地这便是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之
天地万物之情理可见矣天地常久之道天下常
久之理非知道者孰能识之
本义极言恒久之道
朱氏附录物各有个情有个人在此决定是有
那羞恶恻隐是非辞逊之情性只是个物事情
却多般或起或灭然而头面却只一般长长恁
地这便是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之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24a 页 WYG0020-0335a.png
义乃若其情只是去情上面看
象曰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傅君子观雷风相与成恒之象以常久其德自立
于大中常久之道不变易其方所也
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
传初居下而四为正应柔暗之人能守常而不能
度势四震体而阳性以刚居高志上而不下又为
二三所隔应初之志异乎常矣而初乃求望之深
象曰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傅君子观雷风相与成恒之象以常久其德自立
于大中常久之道不变易其方所也
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
传初居下而四为正应柔暗之人能守常而不能
度势四震体而阳性以刚居高志上而不下又为
二三所隔应初之志异乎常矣而初乃求望之深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24b 页 WYG0020-0335b.png
是知常而不知变也浚深之也浚恒谓求恒之深
也守常而不度势求望于上之深坚固守此凶之
道也泥常如此无所往而利矣世之责望故素而
至悔咎(一作/吝)者皆浚恒者也志既上求之深是不
能恒安其处者也柔微而不恒安其处亦致凶之
道凡卦之初终浅与深微与盛之地也在下而求
深亦不知时矣
本义初与四为正应理之常也然初居下而在初
也守常而不度势求望于上之深坚固守此凶之
道也泥常如此无所往而利矣世之责望故素而
至悔咎(一作/吝)者皆浚恒者也志既上求之深是不
能恒安其处者也柔微而不恒安其处亦致凶之
道凡卦之初终浅与深微与盛之地也在下而求
深亦不知时矣
本义初与四为正应理之常也然初居下而在初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25a 页 WYG0020-0335c.png
未可以深有所求四震体而阳性上而不下又为
二三所隔应初之意异乎常矣初之柔暗不能度
势又以阴居巽下为巽之主其性务入故深以常
理求之浚恒之象也占者如此则虽正亦凶而无
所利矣
象曰浚恒之凶始求深也
传居恒(一作/常)之始而求望于上之深是知常而不
知(一无/知字)度势之甚也所以凶阴暗不得恒之宜也
二三所隔应初之意异乎常矣初之柔暗不能度
势又以阴居巽下为巽之主其性务入故深以常
理求之浚恒之象也占者如此则虽正亦凶而无
所利矣
象曰浚恒之凶始求深也
传居恒(一作/常)之始而求望于上之深是知常而不
知(一无/知字)度势之甚也所以凶阴暗不得恒之宜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25b 页 WYG0020-0335d.png
程氏附录或问刘蕡曰浚恒之凶始求深也曰
然则宜如何曰尺蠖之屈以求伸也疏逖小臣
一旦欲以新闻旧难矣
九二悔亡
传在恒之义居得其正则常道也九阳爻居阴位
非常理也处非其常本当有悔而九二以中德而
应于五五复居中以中而应中其处与动皆得中
也是能恒久于中也能恒久(一无/久字)于中则不失正
然则宜如何曰尺蠖之屈以求伸也疏逖小臣
一旦欲以新闻旧难矣
九二悔亡
传在恒之义居得其正则常道也九阳爻居阴位
非常理也处非其常本当有悔而九二以中德而
应于五五复居中以中而应中其处与动皆得中
也是能恒久于中也能恒久(一无/久字)于中则不失正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26a 页 WYG0020-0336a.png
矣中重于正中则正矣正不必中也九二以刚中
之德而应于中德之胜也足以亡其悔矣人能识
重轻之势则可以言易矣
本义以阳居阴本当有悔以其久中故得亡也
朱氏附录问伊川云中无不正正未必中如何
曰如君子而时中则是中无不正若君子有时
乎不中即正未必中盖正是骨子好了而所作
事有未恰好处故未必中也○中重于正正不
之德而应于中德之胜也足以亡其悔矣人能识
重轻之势则可以言易矣
本义以阳居阴本当有悔以其久中故得亡也
朱氏附录问伊川云中无不正正未必中如何
曰如君子而时中则是中无不正若君子有时
乎不中即正未必中盖正是骨子好了而所作
事有未恰好处故未必中也○中重于正正不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26b 页 WYG0020-0336b.png
必中一件物事自以为正却有不中在且如饥
渴饮食是正若过些子便非中节中节处乃中
也责善正也父子之间不责善
象曰九二悔亡能久中也
传所以得悔亡者由其能恒久于中也人能恒久
于中岂止亡其悔德之善也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
传三阳爻居阳位处得其位是其常处也乃志从
渴饮食是正若过些子便非中节中节处乃中
也责善正也父子之间不责善
象曰九二悔亡能久中也
传所以得悔亡者由其能恒久于中也人能恒久
于中岂止亡其悔德之善也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
传三阳爻居阳位处得其位是其常处也乃志从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27a 页 WYG0020-0336c.png
于上六不唯阴阳相应风复从雷于恒处而不处
不恒之人也其德不恒则羞辱或承之矣或承之
谓有时而至也贞吝固守不恒以为恒岂不可羞
吝乎
本义位虽得正然过刚不中志从于上不能久于
其所故为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之象或者不知其
何人之辞承奉也言人皆得奉而进之不知其所
自来也贞吝者正而不恒为可羞吝申戒占者之
不恒之人也其德不恒则羞辱或承之矣或承之
谓有时而至也贞吝固守不恒以为恒岂不可羞
吝乎
本义位虽得正然过刚不中志从于上不能久于
其所故为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之象或者不知其
何人之辞承奉也言人皆得奉而进之不知其所
自来也贞吝者正而不恒为可羞吝申戒占者之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27b 页 WYG0020-0336d.png
辞
象曰不恒其德无所容也
传人既无常何所容处当处之地既不能恒处非
其据岂能恒哉是不恒之人无所容处其身也
九四田无禽
传以阳居阴处非其位处非其所虽常何益人之
所为得其道则久而成功不得其道则虽久何益
故以田为喻言九之居四虽使恒久如田猎而无
象曰不恒其德无所容也
传人既无常何所容处当处之地既不能恒处非
其据岂能恒哉是不恒之人无所容处其身也
九四田无禽
传以阳居阴处非其位处非其所虽常何益人之
所为得其道则久而成功不得其道则虽久何益
故以田为喻言九之居四虽使恒久如田猎而无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28a 页 WYG0020-0337a.png
禽兽之获谓徒用力而无功也
本义以阳居阴久非其位故为此象占者田无所
获而凡事亦不得其所求也
象曰久非其位安得禽也
传处非其位虽久何所得乎以田为喻故云安得
禽也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传五应于二以阴柔而应阳刚居中而所应又中
本义以阳居阴久非其位故为此象占者田无所
获而凡事亦不得其所求也
象曰久非其位安得禽也
传处非其位虽久何所得乎以田为喻故云安得
禽也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传五应于二以阴柔而应阳刚居中而所应又中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28b 页 WYG0020-0337b.png
阴柔之正也故恒久其德则为贞也(一则字在/其字上)夫
以顺从为恒者妇人之道在妇人则为贞故吉若
丈夫而以顺从于人为恒则失其刚阳之正乃凶
也五君位而不以君道言者如六五之义在丈夫
犹凶况(一作/岂)人君之道乎在他卦六居君位而应
刚未为失也在恒故不可耳君道岂可以柔顺为
恒也
本义以柔中而应刚中常久不易正而固矣然乃
以顺从为恒者妇人之道在妇人则为贞故吉若
丈夫而以顺从于人为恒则失其刚阳之正乃凶
也五君位而不以君道言者如六五之义在丈夫
犹凶况(一作/岂)人君之道乎在他卦六居君位而应
刚未为失也在恒故不可耳君道岂可以柔顺为
恒也
本义以柔中而应刚中常久不易正而固矣然乃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29a 页 WYG0020-0337c.png
妇人之道非夫子之宜也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
传如五之从二在妇人则为正而吉妇人以从为
正以顺为德当终守于从一夫子则以义制者也
从妇人之道则为凶也
上六振恒凶
传六居恒之极在震之终恒极则不常震终则动
极以阴居上非其安处又阴柔不能坚固其守皆
象曰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
传如五之从二在妇人则为正而吉妇人以从为
正以顺为德当终守于从一夫子则以义制者也
从妇人之道则为凶也
上六振恒凶
传六居恒之极在震之终恒极则不常震终则动
极以阴居上非其安处又阴柔不能坚固其守皆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29b 页 WYG0020-0337d.png
不常之义也故为振恒以振为恒也振者动之速
也如振衣如振书抖擞运动之意在上而其动无
节以此为恒其凶宜矣
本义振者动之速也上六居恒之极处震之终恒
极则不常震终则过动又阴柔不能固守居上非
其所安故有振恒之象而其占则凶也
象曰振恒在上大无功也
传居上之道必有恒德乃能有功若躁动不常岂
也如振衣如振书抖擞运动之意在上而其动无
节以此为恒其凶宜矣
本义振者动之速也上六居恒之极处震之终恒
极则不常震终则过动又阴柔不能固守居上非
其所安故有振恒之象而其占则凶也
象曰振恒在上大无功也
传居上之道必有恒德乃能有功若躁动不常岂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30a 页 WYG0020-0338a.png
能有所成乎居上而不恒其凶甚矣象又言其不
能有所成立故曰大无功也
朱氏附录大抵看易须是晓得象占分明所谓
吉凶者非爻之能为吉凶爻有此象而占者视
其德而有吉凶耳且如六五有恒其德贞之象
占者若妇人则吉夫子则凶不是既为妇人又
为夫子只是有恒其德贞之象而以占者之德
为吉凶耳又如九三不恒其德非是九三能不
能有所成立故曰大无功也
朱氏附录大抵看易须是晓得象占分明所谓
吉凶者非爻之能为吉凶爻有此象而占者视
其德而有吉凶耳且如六五有恒其德贞之象
占者若妇人则吉夫子则凶不是既为妇人又
为夫子只是有恒其德贞之象而以占者之德
为吉凶耳又如九三不恒其德非是九三能不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30b 页 WYG0020-0338b.png
恒其德乃九三有此象耳占者遇此虽正亦吝
若占者能常其德则无羞吝又如恒卦恒固能
亨而无咎然必占者能久于其道方亨而无咎
䷠(艮下/乾上)
传遁序卦恒者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
以遁遁者退也夫久则有去相须之理也遁所以
继恒也遁退也避也去之之谓也为卦天下有山
天在上之物阳性上进山高起之物形虽高起体
若占者能常其德则无羞吝又如恒卦恒固能
亨而无咎然必占者能久于其道方亨而无咎
䷠(艮下/乾上)
传遁序卦恒者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
以遁遁者退也夫久则有去相须之理也遁所以
继恒也遁退也避也去之之谓也为卦天下有山
天在上之物阳性上进山高起之物形虽高起体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31a 页 WYG0020-0338c.png
乃止物有上陵之象而止不进天乃上进而去之
下陵而上去是相违遁故为遁去之义二阴生于
下阴长将盛阳消而退小人渐盛君子退而避之
(一作避/而去之)故为遁也
遁亨小利贞
传遁者阴长阳消君子遁藏之时也君子退藏以
伸其道道不屈则为亨故遁所以有亨也在事亦
有由遁避而亨者虽小人道长之时君子知几退
下陵而上去是相违遁故为遁去之义二阴生于
下阴长将盛阳消而退小人渐盛君子退而避之
(一作避/而去之)故为遁也
遁亨小利贞
传遁者阴长阳消君子遁藏之时也君子退藏以
伸其道道不屈则为亨故遁所以有亨也在事亦
有由遁避而亨者虽小人道长之时君子知几退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31b 页 WYG0020-0338d.png
避固善也然事有不齐与时消息无必同也阴柔
方长而未至于甚盛君子尚有迟迟致力之道不
可大贞而尚利小贞也
本义遁退避也为卦二阴浸长阳当退避故为遁
六月之卦也阳虽当遁然九五当位而下有六二
之应若犹可以有为但二阴浸长于下则其势不
可以不遁故其占为君子能遁则身虽退而道亨
小人则利于守正不可以浸长之故而遂侵迫于
方长而未至于甚盛君子尚有迟迟致力之道不
可大贞而尚利小贞也
本义遁退避也为卦二阴浸长阳当退避故为遁
六月之卦也阳虽当遁然九五当位而下有六二
之应若犹可以有为但二阴浸长于下则其势不
可以不遁故其占为君子能遁则身虽退而道亨
小人则利于守正不可以浸长之故而遂侵迫于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32a 页 WYG0020-0339a.png
阳也小谓阴柔小人也此卦之占与否之初二两
爻相类
朱氏附录问遁小利贞本义谓小人也按易中
小字未有以为小人者如小利有攸往与小贞
吉之类皆大小之小耳未知此义如何曰经文
固无此例然以彖传推之则是指小人而言今
当且依经而存传耳
彖曰遁亨遁而亨也
爻相类
朱氏附录问遁小利贞本义谓小人也按易中
小字未有以为小人者如小利有攸往与小贞
吉之类皆大小之小耳未知此义如何曰经文
固无此例然以彖传推之则是指小人而言今
当且依经而存传耳
彖曰遁亨遁而亨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32b 页 WYG0020-0339b.png
传小人道长之时君子遁退乃其道之亨也君子
遁藏所以伸道也此言处遁之道自刚当位而应
以下则论时与卦才尚有可为之理也
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
传虽遁之时君子处之未有必遁之义五以刚阳
之德处中正之位又下与六二以中正相应虽阴
长之时如卦之才尚当随时消息苟可以致其力
无不至诚自尽以扶持其道未必于遁(一作/退)藏而
遁藏所以伸道也此言处遁之道自刚当位而应
以下则论时与卦才尚有可为之理也
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
传虽遁之时君子处之未有必遁之义五以刚阳
之德处中正之位又下与六二以中正相应虽阴
长之时如卦之才尚当随时消息苟可以致其力
无不至诚自尽以扶持其道未必于遁(一作/退)藏而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33a 页 WYG0020-0339c.png
不为故曰与时行也
本义以九五一爻释亨义
朱氏附录问遁而亨也分明是说能遁便亨下
面更说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是何如曰此所
以遁而亨也阴方微为他刚当位而应所以能
知时而遁是能与时行不然便是与时背
小利贞浸而长也遁之时义大矣哉(长丁/丈反)
传当阴长之时不可大贞而尚小利贞者盖阴长
本义以九五一爻释亨义
朱氏附录问遁而亨也分明是说能遁便亨下
面更说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是何如曰此所
以遁而亨也阴方微为他刚当位而应所以能
知时而遁是能与时行不然便是与时背
小利贞浸而长也遁之时义大矣哉(长丁/丈反)
传当阴长之时不可大贞而尚小利贞者盖阴长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33b 页 WYG0020-0339d.png
必以浸渐未能遽盛君子尚可小贞其道所谓小
利贞扶持使未遂亡也遁者阴之始长君子知微
故当深戒而圣人之意未便(一作/使)遽巳也故有与
时行小利贞之教圣贤之于天下虽知道之将废
岂肯坐视其乱而不救必区区致力于未极之间
强此之衰艰彼之进图其暂安苟得为之孔孟之
所屑为也王允谢安之于汉晋是也若有可变之
道可亨之理更不假言也此处遁时之道也故圣
利贞扶持使未遂亡也遁者阴之始长君子知微
故当深戒而圣人之意未便(一作/使)遽巳也故有与
时行小利贞之教圣贤之于天下虽知道之将废
岂肯坐视其乱而不救必区区致力于未极之间
强此之衰艰彼之进图其暂安苟得为之孔孟之
所屑为也王允谢安之于汉晋是也若有可变之
道可亨之理更不假言也此处遁时之道也故圣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34a 页 WYG0020-0340a.png
人赞其时义大矣哉或久或速其义皆大也
本义小利贞浸而长也以下二阴释小利贞遁之
时义大矣哉阴方浸长处之为难故其时义为尤
大也
朱氏附录问小利贞浸而长也是见其浸长故
设戒令其贞正且以宽君子之患然亦是他之
福曰是如此与否初二两爻义相似○若如程
传所言则于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之下当云
本义小利贞浸而长也以下二阴释小利贞遁之
时义大矣哉阴方浸长处之为难故其时义为尤
大也
朱氏附录问小利贞浸而长也是见其浸长故
设戒令其贞正且以宽君子之患然亦是他之
福曰是如此与否初二两爻义相似○若如程
传所言则于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之下当云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34b 页 WYG0020-0340b.png
止而健阴进而长故小利贞今但言小利贞浸
而长也而不言阴进而长则小指阴小之小可
知况当遁去之时事势已有不容止之者程说
虽善而有不通矣○伊川说小利贞云尚可以
有为阴已浸长如何可以有为所说王允谢安
之于汉晋恐也不然允是算杀了董卓谢安是
乘王敦之老病皆是他衰微时节不是浸长之
时也兼他是大臣亦如何去此为在下位有为
而长也而不言阴进而长则小指阴小之小可
知况当遁去之时事势已有不容止之者程说
虽善而有不通矣○伊川说小利贞云尚可以
有为阴已浸长如何可以有为所说王允谢安
之于汉晋恐也不然允是算杀了董卓谢安是
乘王敦之老病皆是他衰微时节不是浸长之
时也兼他是大臣亦如何去此为在下位有为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35a 页 WYG0020-0340c.png
之兆者则可以去大臣任国安危君在与在君
亡与亡如何去
象曰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远袁/万反)
传天下有山山下(一作/上)起而乃止天上进而相违
是遁避之象也君子观其象以避远乎小人远小
人之道若以恶声厉色适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
矜庄威严使知敬畏则自然远矣
本义天体无穷山高有限遁之象也严者君子自
亡与亡如何去
象曰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远袁/万反)
传天下有山山下(一作/上)起而乃止天上进而相违
是遁避之象也君子观其象以避远乎小人远小
人之道若以恶声厉色适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
矜庄威严使知敬畏则自然远矣
本义天体无穷山高有限遁之象也严者君子自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35b 页 WYG0020-0340d.png
守之常而小人自不能近
朱氏附录问遁卦遁字虽是逃隐大抵亦取远
去之意天上山下相去甚辽绝象之以君子远
小人则君子如天小人如山相绝之义须如此
方得所以六爻在上而渐远者愈善也曰恁地
推亦好此六爻皆是君子之事也
初六遁尾厉勿用有攸往
传他卦以下为初遁者往遁也在前者先进故初
朱氏附录问遁卦遁字虽是逃隐大抵亦取远
去之意天上山下相去甚辽绝象之以君子远
小人则君子如天小人如山相绝之义须如此
方得所以六爻在上而渐远者愈善也曰恁地
推亦好此六爻皆是君子之事也
初六遁尾厉勿用有攸往
传他卦以下为初遁者往遁也在前者先进故初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36a 页 WYG0020-0341a.png
乃为尾尾在后之物也遁而在后不及者也是以
危也初以柔处微既巳后矣不可往也往则危矣
微者易于晦藏往既可危不若不往之无灾也
本义遁而在后尾之象危之道也占者不可以有
所往但晦处静俟可免灾耳
朱氏附录程传作不可往谓不可去也言遁已
后矣不可往往则危往既危不若不往之为无
灾熹窃以为不然遁而在后尾也既巳危矣岂
危也初以柔处微既巳后矣不可往也往则危矣
微者易于晦藏往既可危不若不往之无灾也
本义遁而在后尾之象危之道也占者不可以有
所往但晦处静俟可免灾耳
朱氏附录程传作不可往谓不可去也言遁已
后矣不可往往则危往既危不若不往之为无
灾熹窃以为不然遁而在后尾也既巳危矣岂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36b 页 WYG0020-0341b.png
可更不往乎若作占辞看尤分明
象曰遁尾之厉不往何灾也
传见几先遁固为善也遁而为尾危之道也往既
有危不若不往而晦藏可免于灾处微故也古人
处微下隐乱世而不去者多矣
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胜升證反又音升/说如字又吐活反)
传二与五为正应虽在相违遁之时二中正顺应
于五五以中正亲合于二其交自固黄中色牛顺
象曰遁尾之厉不往何灾也
传见几先遁固为善也遁而为尾危之道也往既
有危不若不往而晦藏可免于灾处微故也古人
处微下隐乱世而不去者多矣
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胜升證反又音升/说如字又吐活反)
传二与五为正应虽在相违遁之时二中正顺应
于五五以中正亲合于二其交自固黄中色牛顺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37a 页 WYG0020-0341c.png
物革坚固之物二五以中正顺道相与其固如执
系之以牛革也莫之胜说谓其交之固不可胜言
也在遁之时故极言之
本义以中顺自守人莫能解必遁之志也占者固
守亦当如是
朱氏附录此言象而占在其中六二亦有此德
也说吐活反
象曰执用黄牛固志也
系之以牛革也莫之胜说谓其交之固不可胜言
也在遁之时故极言之
本义以中顺自守人莫能解必遁之志也占者固
守亦当如是
朱氏附录此言象而占在其中六二亦有此德
也说吐活反
象曰执用黄牛固志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37b 页 WYG0020-0341d.png
传上下以中顺之道相固结其心志甚(一作/其)坚如
执之以牛革也
九三系遁有疾厉畜臣妾吉
传阳志说阴三与二切比系乎二者也遁贵速而
远有所系累则安能速且远也害于遁矣故为有
疾也遁而不速是以危也臣妾小人女子怀恩而
不知义亲爱之则忠其上系恋之私恩怀小人女
子之道也故以畜养臣妾则得其心为吉也然君
执之以牛革也
九三系遁有疾厉畜臣妾吉
传阳志说阴三与二切比系乎二者也遁贵速而
远有所系累则安能速且远也害于遁矣故为有
疾也遁而不速是以危也臣妾小人女子怀恩而
不知义亲爱之则忠其上系恋之私恩怀小人女
子之道也故以畜养臣妾则得其心为吉也然君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38a 页 WYG0020-0342a.png
子之待小人亦不如是也三与二非正应以昵比
相亲非待君子之道若以正则虽系不得为有疾
蜀先主之不忍弃士民是也虽危为无咎矣
本义下比二阴当遁而有所系之象有疾而危之
道也然以畜臣妾则吉盖君子之于小人惟臣妾
则不必其贤而可畜耳故其占如此
朱氏附录问傅曰系恋之私恩怀小人女子之
道也故以畜养臣妾则得其心为吉也小人女
相亲非待君子之道若以正则虽系不得为有疾
蜀先主之不忍弃士民是也虽危为无咎矣
本义下比二阴当遁而有所系之象有疾而危之
道也然以畜臣妾则吉盖君子之于小人惟臣妾
则不必其贤而可畜耳故其占如此
朱氏附录问傅曰系恋之私恩怀小人女子之
道也故以畜养臣妾则得其心为吉也小人女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38b 页 WYG0020-0342b.png
子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若专以私恩怀之未
必不有悔吝而此爻以为吉何邪曰此爻不可
大事但可畜臣妾耳御下而有以怀之未为失
正但恐所以怀之者失其正耳○问传言待臣
妾之道君子之待小人亦不如是如何曰君子
小人更不可相对更不可与相接若臣妾是终
日在自家脚手头若无以系之则望望然去矣
象曰系遁之厉有疾惫也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
必不有悔吝而此爻以为吉何邪曰此爻不可
大事但可畜臣妾耳御下而有以怀之未为失
正但恐所以怀之者失其正耳○问传言待臣
妾之道君子之待小人亦不如是如何曰君子
小人更不可相对更不可与相接若臣妾是终
日在自家脚手头若无以系之则望望然去矣
象曰系遁之厉有疾惫也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39a 页 WYG0020-0342c.png
传遁而有系累必以困惫致危其有疾乃惫也盖
力亦不足矣以此昵爱之心畜养臣妾则吉岂可
以当大事乎
九四好遁君子吉小人否(好呼报反否音/鄙又方有反)
传四与初为正应是所好爱者也君子虽有所好
爱义苟当遁则去而不疑所谓克巳复礼以道制
欲是以吉也小人则不能以义处昵于所好牵于
所私至于陷辱其身而不能已故在小人则否也
力亦不足矣以此昵爱之心畜养臣妾则吉岂可
以当大事乎
九四好遁君子吉小人否(好呼报反否音/鄙又方有反)
传四与初为正应是所好爱者也君子虽有所好
爱义苟当遁则去而不疑所谓克巳复礼以道制
欲是以吉也小人则不能以义处昵于所好牵于
所私至于陷辱其身而不能已故在小人则否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39b 页 WYG0020-0342d.png
否不善也四乾体能刚断者圣人以其处阴而有
系故设小人之戒恐其失于正也
本义下应初六而乾体刚健有所好而能绝之以
遁之象也惟自克之君子能之而小人不能故占
者君子则吉而小人否也
象曰君子好遁小人否也
传君子虽有好而能遁不失于义小人则不能胜
其私意而至于不善也
系故设小人之戒恐其失于正也
本义下应初六而乾体刚健有所好而能绝之以
遁之象也惟自克之君子能之而小人不能故占
者君子则吉而小人否也
象曰君子好遁小人否也
传君子虽有好而能遁不失于义小人则不能胜
其私意而至于不善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40a 页 WYG0020-0343a.png
九五嘉遁贞吉
传九五中正遁之嘉美者也处得中正之道时止
时行乃所谓嘉美也故为贞正而吉九五非无系
应然与二皆以中正自处是其心志及乎动止莫
非中正而无私系之失所以为嘉也在彖则槩言
遁时故云与时行小利贞尚有济遁之意于爻至
五遁将极矣故唯以中正处遁言之遁(一无/遁字)非人
君之事故不主君位言然人君之所避远乃遁也
传九五中正遁之嘉美者也处得中正之道时止
时行乃所谓嘉美也故为贞正而吉九五非无系
应然与二皆以中正自处是其心志及乎动止莫
非中正而无私系之失所以为嘉也在彖则槩言
遁时故云与时行小利贞尚有济遁之意于爻至
五遁将极矣故唯以中正处遁言之遁(一无/遁字)非人
君之事故不主君位言然人君之所避远乃遁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40b 页 WYG0020-0343b.png
亦在中正而巳
本义刚阳中正下应六二亦柔顺而中正遁之嘉
美者也占者如是而正则吉矣
朱氏附录问九五嘉遁以阳刚中正渐向遁极
故为嘉美未是极处故戒以贞正则吉曰是如
此便是刚当位而应处是去得恰好时节小人
亦未嫌自家只是自家合去莫见小人不嫌却
与相接而不去便是不好所以戒约他贞正
本义刚阳中正下应六二亦柔顺而中正遁之嘉
美者也占者如是而正则吉矣
朱氏附录问九五嘉遁以阳刚中正渐向遁极
故为嘉美未是极处故戒以贞正则吉曰是如
此便是刚当位而应处是去得恰好时节小人
亦未嫌自家只是自家合去莫见小人不嫌却
与相接而不去便是不好所以戒约他贞正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41a 页 WYG0020-0343c.png
象曰嘉遁贞吉以正志也
传志正则动必由正所以为遁之嘉也居中得正
而应中正是其志正也所以为吉人之遁也正者
唯在正其志而巳矣
上九肥遁无不利
传肥者充大宽裕之意遁者唯飘然远逝无所系
滞之为善上九乾体刚断在卦之外矣又下无所
系是遁之远而无累可谓宽绰有馀裕也遁者穷
传志正则动必由正所以为遁之嘉也居中得正
而应中正是其志正也所以为吉人之遁也正者
唯在正其志而巳矣
上九肥遁无不利
传肥者充大宽裕之意遁者唯飘然远逝无所系
滞之为善上九乾体刚断在卦之外矣又下无所
系是遁之远而无累可谓宽绰有馀裕也遁者穷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41b 页 WYG0020-0343d.png
困之时也善处则为肥矣其遁如此何所不利
本义以刚阳居卦外下无系应遁之远而处之裕
者也故其象占如此肥者宽裕自得之意
象曰肥遁无不利无所疑也
传其遁之远无所疑滞也盖在外则巳远无应则
无累故为刚决无疑也
䷡(乾下/震上)
传大壮序卦遁者退也物不可以终遁故受之以
本义以刚阳居卦外下无系应遁之远而处之裕
者也故其象占如此肥者宽裕自得之意
象曰肥遁无不利无所疑也
传其遁之远无所疑滞也盖在外则巳远无应则
无累故为刚决无疑也
䷡(乾下/震上)
传大壮序卦遁者退也物不可以终遁故受之以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42a 页 WYG0020-0344a.png
大壮遁为违去之义壮为进盛之义遁者阴长而
阳遁也大壮阳之壮盛也衰则必盛消息(一作/长)相
须故既遁则必壮大壮所以次遁也为卦震上乾
下乾刚而震动以刚而动大壮之义也刚阳大也
阳长巳过中矣大者壮盛也又雷之威震而在天
上亦大壮之义也
大壮利贞
传大壮之道利于贞正也大壮而不得其正强猛
阳遁也大壮阳之壮盛也衰则必盛消息(一作/长)相
须故既遁则必壮大壮所以次遁也为卦震上乾
下乾刚而震动以刚而动大壮之义也刚阳大也
阳长巳过中矣大者壮盛也又雷之威震而在天
上亦大壮之义也
大壮利贞
传大壮之道利于贞正也大壮而不得其正强猛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42b 页 WYG0020-0344b.png
之为耳非君子之道壮盛也
本义大谓阳也四阳盛长故为大壮二月之卦也
阳壮则占者吉亨不假言但利在正固而巳
彖曰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
传所以名大壮者谓大者壮也阴为小阳为大阳
长巳盛是大者壮也下刚而上动以乾之至刚而
动故为大壮为大者壮与壮之大也
本义释卦名义以卦体言则阳长过中大者壮也
本义大谓阳也四阳盛长故为大壮二月之卦也
阳壮则占者吉亨不假言但利在正固而巳
彖曰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
传所以名大壮者谓大者壮也阴为小阳为大阳
长巳盛是大者壮也下刚而上动以乾之至刚而
动故为大壮为大者壮与壮之大也
本义释卦名义以卦体言则阳长过中大者壮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43a 页 WYG0020-0344c.png
以卦德言则乾刚震动所以壮也
大壮利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
傅大者既壮则利于贞正正而大者道也极正大
之理则天地之情可见矣天地之道常久而不巳
者至大至正也正大之理学者默识心通可也不
云大正而云正大恐疑为一事也
本义释利贞之义而极言之
朱氏附录大壮利贞是利于正也所以大者以
大壮利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
傅大者既壮则利于贞正正而大者道也极正大
之理则天地之情可见矣天地之道常久而不巳
者至大至正也正大之理学者默识心通可也不
云大正而云正大恐疑为一事也
本义释利贞之义而极言之
朱氏附录大壮利贞是利于正也所以大者以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43b 页 WYG0020-0344d.png
其正也既正且大则天地之情不过于正大
象曰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
传雷震于天上大而壮也君子观大壮之象以行
其壮君子之大壮者莫若克巳复礼古人云自胜
之谓强中庸于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皆曰强哉矫
赴汤火蹈白刃武夫之勇可能也至于克巳复礼
则非君子之大壮不可能也故云君子以非礼弗履
本义自胜者强
象曰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
传雷震于天上大而壮也君子观大壮之象以行
其壮君子之大壮者莫若克巳复礼古人云自胜
之谓强中庸于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皆曰强哉矫
赴汤火蹈白刃武夫之勇可能也至于克巳复礼
则非君子之大壮不可能也故云君子以非礼弗履
本义自胜者强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44a 页 WYG0020-0345a.png
朱氏附录问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
伊川以为自胜之谓强又引中庸强哉矫为證
其义是否曰固是雷在天上是甚生威严人之
克巳能如雷在天上则威严果决以去其恶而
必于为善若半上落下则不济事何以为君子
须是如雷在天上方能克去非礼
初九壮于趾征凶有孚
传初阳刚乾体而处下壮于进者也在下而用壮
伊川以为自胜之谓强又引中庸强哉矫为證
其义是否曰固是雷在天上是甚生威严人之
克巳能如雷在天上则威严果决以去其恶而
必于为善若半上落下则不济事何以为君子
须是如雷在天上方能克去非礼
初九壮于趾征凶有孚
传初阳刚乾体而处下壮于进者也在下而用壮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44b 页 WYG0020-0345b.png
壮于趾也趾在下而进动之物九在下用壮而不
得其中夫以刚处壮虽居上犹不可行况在下乎故
征则其凶有孚孚信也谓以壮往则得凶可必也
本义趾在下而进动之物也刚阳处下而当壮时
壮于进者也故有此象居下而壮于进其凶必矣
故其占又如此
象曰壮于趾其孚穷也
传在最下而用壮以行可必信其穷困而凶也
得其中夫以刚处壮虽居上犹不可行况在下乎故
征则其凶有孚孚信也谓以壮往则得凶可必也
本义趾在下而进动之物也刚阳处下而当壮时
壮于进者也故有此象居下而壮于进其凶必矣
故其占又如此
象曰壮于趾其孚穷也
传在最下而用壮以行可必信其穷困而凶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45a 页 WYG0020-0345c.png
本义言必穷困
九二贞吉
传二虽以阳刚当大壮之时然居柔而处中是刚
柔得中不过于壮得贞正而吉也或曰贞非以九
居二为戒乎曰易取所胜为义以阳刚健体当大
壮之时处得中道无不正也在四则有不正之戒
人能识时义之轻重则可以学易矣
本义以阳居阴巳不得其正矣然所处得中则犹
九二贞吉
传二虽以阳刚当大壮之时然居柔而处中是刚
柔得中不过于壮得贞正而吉也或曰贞非以九
居二为戒乎曰易取所胜为义以阳刚健体当大
壮之时处得中道无不正也在四则有不正之戒
人能识时义之轻重则可以学易矣
本义以阳居阴巳不得其正矣然所处得中则犹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45b 页 WYG0020-0345d.png
可因以不失其正故戒占者使因中以求正然后
可以得吉也
象曰九二贞吉以中也
传所以贞正而吉者以其得中道也中则不失正
况阳刚(一有/壮也)而乾体乎
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羝音/低羸)
(律悲反/下同)
传九三以刚居阳而处壮又当乾体之终壮之极
可以得吉也
象曰九二贞吉以中也
传所以贞正而吉者以其得中道也中则不失正
况阳刚(一有/壮也)而乾体乎
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羝音/低羸)
(律悲反/下同)
传九三以刚居阳而处壮又当乾体之终壮之极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46a 页 WYG0020-0346a.png
者也极壮如此在小人则为用壮在君子则为用
罔小人尚力故用其壮勇君子志刚故用罔罔无
也犹云蔑也以其至刚蔑视于事而无所忌惮也
君子小人以地言如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刚柔
得中则不折不屈施于天下而无不宜苟刚之太
过则无和顺之德多伤莫与贞固守此则危道也
凡物莫不用其壮齿者齧角者触蹄者踶羊壮于
首羝为喜触故取为象羊喜触藩篱以藩篱当其
罔小人尚力故用其壮勇君子志刚故用罔罔无
也犹云蔑也以其至刚蔑视于事而无所忌惮也
君子小人以地言如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刚柔
得中则不折不屈施于天下而无不宜苟刚之太
过则无和顺之德多伤莫与贞固守此则危道也
凡物莫不用其壮齿者齧角者触蹄者踶羊壮于
首羝为喜触故取为象羊喜触藩篱以藩篱当其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46b 页 WYG0020-0346b.png
前也盖所当必触喜用壮如此必羸困其角矣犹
人尚刚壮所当必用必至摧困也三壮甚如此而
不至凶何也曰如三之为其往足以致凶而方言
其危故未及于凶也凡可以致凶而未至者则曰
厉也
本义过刚不中当壮之时是小人用壮而君子则
用罔也罔无也视有如无君子之过于勇者也如
此则虽正亦危矣羝羊刚壮喜触之物藩篱也羸
人尚刚壮所当必用必至摧困也三壮甚如此而
不至凶何也曰如三之为其往足以致凶而方言
其危故未及于凶也凡可以致凶而未至者则曰
厉也
本义过刚不中当壮之时是小人用壮而君子则
用罔也罔无也视有如无君子之过于勇者也如
此则虽正亦危矣羝羊刚壮喜触之物藩篱也羸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47a 页 WYG0020-0346c.png
困也贞厉之占其象如此
象曰小人用壮君子罔也
传在小人则为用其强壮之力在君子则为用罔
志气刚强蔑视于事靡所顾惮也
本义小人以壮败君子以罔困
九四贞吉悔亡藩决不羸壮于大舆之輹(輹音福本/又作辐)
传四阳刚长盛壮已过中壮之甚也然居四为不
正方君子道长之时岂可有不正也故戒以贞则
象曰小人用壮君子罔也
传在小人则为用其强壮之力在君子则为用罔
志气刚强蔑视于事靡所顾惮也
本义小人以壮败君子以罔困
九四贞吉悔亡藩决不羸壮于大舆之輹(輹音福本/又作辐)
传四阳刚长盛壮已过中壮之甚也然居四为不
正方君子道长之时岂可有不正也故戒以贞则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47b 页 WYG0020-0346d.png
吉而悔亡盖方道长之时小失则害亨进之势是
有悔也若在他卦重刚而居柔未必不为善也大
过是也藩所以限隔也藩篱决开不复羸困其壮
也高大之车轮輹强壮其行之利可知故云壮于
大舆之輹輹轮之要处也车之败常在折輹輹壮
则车强矣云壮于輹谓壮于进也輹与辐同
本义贞吉悔亡与咸九四同占藩决不羸承上文
而言也决开也三前有四犹有藩焉四前二阴则
有悔也若在他卦重刚而居柔未必不为善也大
过是也藩所以限隔也藩篱决开不复羸困其壮
也高大之车轮輹强壮其行之利可知故云壮于
大舆之輹輹轮之要处也车之败常在折輹輹壮
则车强矣云壮于輹谓壮于进也輹与辐同
本义贞吉悔亡与咸九四同占藩决不羸承上文
而言也决开也三前有四犹有藩焉四前二阴则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48a 页 WYG0020-0347a.png
藩决矣壮于大舆之輹亦可进之象也以阳居阴
不极其刚故其象如此
朱氏附录此卦如九二贞吉只是自守而不进
九四藩决不羸壮于大舆之輹却是有可进之
象此卦爻之好者盖以阳居阴不极其刚而前
遇二阴有藩决之象所以为进非如九二前有
三四二阳隔之不得进也
象曰藩决不羸尚往也
不极其刚故其象如此
朱氏附录此卦如九二贞吉只是自守而不进
九四藩决不羸壮于大舆之輹却是有可进之
象此卦爻之好者盖以阳居阴不极其刚而前
遇二阴有藩决之象所以为进非如九二前有
三四二阳隔之不得进也
象曰藩决不羸尚往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48b 页 WYG0020-0347b.png
传刚阳之长必至于极四虽已盛然其往未止也
以至盛之阳用壮而进故莫有当之藩决开而不
羸困其力也尚往其进不巳也
六五丧羊于易无悔(丧息浪反易以䜴反/一作疆埸之埸象同)
传羊群行而喜触以象诸阳并进四阳方长而并
进五以柔居上若以力制则难胜而有悔唯和易
以待之则群阳无所用其刚是丧其壮于和易也
如此则可以无悔五以位言则正以德言则中故
以至盛之阳用壮而进故莫有当之藩决开而不
羸困其力也尚往其进不巳也
六五丧羊于易无悔(丧息浪反易以䜴反/一作疆埸之埸象同)
传羊群行而喜触以象诸阳并进四阳方长而并
进五以柔居上若以力制则难胜而有悔唯和易
以待之则群阳无所用其刚是丧其壮于和易也
如此则可以无悔五以位言则正以德言则中故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49a 页 WYG0020-0347c.png
能用和易之道使群阳虽壮无所用也
本义卦体似兑有羊象焉外柔而内刚者也独六
五以柔居中不能抵触虽失其壮然亦无所悔矣
故其象占如此易容易之意言忽然不觉其亡也
或作疆埸之埸亦通汉食货志埸作易
朱氏附录丧羊于易不若作疆埸之易汉食货
志疆埸之埸正作易盖后面有丧羊于易亦同
此义今本义所注只是从前所说如此只且仍
本义卦体似兑有羊象焉外柔而内刚者也独六
五以柔居中不能抵触虽失其壮然亦无所悔矣
故其象占如此易容易之意言忽然不觉其亡也
或作疆埸之埸亦通汉食货志埸作易
朱氏附录丧羊于易不若作疆埸之易汉食货
志疆埸之埸正作易盖后面有丧羊于易亦同
此义今本义所注只是从前所说如此只且仍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49b 页 WYG0020-0347d.png
旧耳
象曰丧羊于易位不当也
传所以必用柔和者以阴柔居尊位故也若以阳
刚中正得(一作/居)尊位则下无壮矣以六五位不当
也故设丧羊于易之义然大率治壮不可用刚夫
君臣上下之势不相侔也苟君之权足以制乎下
则虽有强壮跋扈之人不足谓之壮也必人君之
势有所不足然后谓之治壮故治壮之道不可以
象曰丧羊于易位不当也
传所以必用柔和者以阴柔居尊位故也若以阳
刚中正得(一作/居)尊位则下无壮矣以六五位不当
也故设丧羊于易之义然大率治壮不可用刚夫
君臣上下之势不相侔也苟君之权足以制乎下
则虽有强壮跋扈之人不足谓之壮也必人君之
势有所不足然后谓之治壮故治壮之道不可以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50a 页 WYG0020-0348a.png
刚也
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
传羝羊但取其用(一无/用字)壮故阴爻亦称之六以阴
处震终而当壮极其过可知如羝羊之触藩篱进
则碍身退则妨角进退皆不可也才本阴柔故不
能胜已以就义是不能退也阴柔之人虽极用壮
之心然必不能终其壮有摧必缩是不能遂也其
所为如此无所往而利也阴柔处壮不能固其守
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
传羝羊但取其用(一无/用字)壮故阴爻亦称之六以阴
处震终而当壮极其过可知如羝羊之触藩篱进
则碍身退则妨角进退皆不可也才本阴柔故不
能胜已以就义是不能退也阴柔之人虽极用壮
之心然必不能终其壮有摧必缩是不能遂也其
所为如此无所往而利也阴柔处壮不能固其守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50b 页 WYG0020-0348b.png
若遇艰困必失其壮失其壮则反得(一有/其字)柔弱之
分矣是艰则得吉也用壮则不利知艰而处柔则
吉也居壮之终有变之义也
本义壮终动极故触藩而不能退然其质本柔故
又不能遂其进也其象如此其占可知然犹幸其
不刚故能艰以处则尚可以得吉也
朱氏附录上六取喻甚巧盖壮终动极无可去
处如羝羊之角挂于藩上不能退遂然艰则吉
分矣是艰则得吉也用壮则不利知艰而处柔则
吉也居壮之终有变之义也
本义壮终动极故触藩而不能退然其质本柔故
又不能遂其进也其象如此其占可知然犹幸其
不刚故能艰以处则尚可以得吉也
朱氏附录上六取喻甚巧盖壮终动极无可去
处如羝羊之角挂于藩上不能退遂然艰则吉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51a 页 WYG0020-0348c.png
者毕竟有可进之理但必艰始吉耳○问传以
艰字为遇艰困则失其壮而得柔弱之分故吉
窃意不能退遂而无所利则是已艰困矣而又
曰遇艰何也恐此艰字只作艰难其事而不敢
求进不巳则吉如大畜九三利艰贞之艰说如
何曰当如大畜之例
象曰不能退不能遂不详也艰则吉咎不长也
传非其处而处故进退不能是其自处之不详慎
艰字为遇艰困则失其壮而得柔弱之分故吉
窃意不能退遂而无所利则是已艰困矣而又
曰遇艰何也恐此艰字只作艰难其事而不敢
求进不巳则吉如大畜九三利艰贞之艰说如
何曰当如大畜之例
象曰不能退不能遂不详也艰则吉咎不长也
传非其处而处故进退不能是其自处之不详慎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51b 页 WYG0020-0348d.png
也艰则吉柔遇艰难又居壮终自当变矣变则得
其分过咎不长乃吉也
朱氏附录问大壮本好爻中取却不好何故曰
大壮便是过了才过便不好○此卦多说羊是
兑之属季通曰这个是夹注㡳兑卦两画当一
画
䷢(坤下/离上)
传晋序卦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晋者进也
其分过咎不长乃吉也
朱氏附录问大壮本好爻中取却不好何故曰
大壮便是过了才过便不好○此卦多说羊是
兑之属季通曰这个是夹注㡳兑卦两画当一
画
䷢(坤下/离上)
传晋序卦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晋者进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52a 页 WYG0020-0349a.png
物无壮而终止之理既盛壮则必进晋所以继大
壮也为卦离在坤上明出地上也日出于地升而
益明故为晋晋进而光明盛大之意(一作/义)也凡物
渐盛为进故彖云晋进也卦有有德者有无德者
随其宜也乾坤之外云元亨者固有也云利贞者
所不足而可以有功也有不同者革渐是也随卦
可见晋之盛而无德者无用有也晋之明盛故更
不言亨顺乎大明无用戒正也
壮也为卦离在坤上明出地上也日出于地升而
益明故为晋晋进而光明盛大之意(一作/义)也凡物
渐盛为进故彖云晋进也卦有有德者有无德者
随其宜也乾坤之外云元亨者固有也云利贞者
所不足而可以有功也有不同者革渐是也随卦
可见晋之盛而无德者无用有也晋之明盛故更
不言亨顺乎大明无用戒正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52b 页 WYG0020-0349b.png
朱氏附录问晋传曰晋之盛而无德者无用有
也然大有可谓盛矣而有卦德不知如何曰元
亨利贞本非四德但为大亨而利于正之占耳
乾卦之彖传文言乃借为四德在他卦尤不当
以德论也
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蕃音烦三息/暂反彖同)
传晋为进盛之时大明在上而下体顺附诸侯承
王之象也故为康侯康侯者治安之侯也上之大
也然大有可谓盛矣而有卦德不知如何曰元
亨利贞本非四德但为大亨而利于正之占耳
乾卦之彖传文言乃借为四德在他卦尤不当
以德论也
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蕃音烦三息/暂反彖同)
传晋为进盛之时大明在上而下体顺附诸侯承
王之象也故为康侯康侯者治安之侯也上之大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53a 页 WYG0020-0349c.png
明而能同德以顺附治安之侯也故受其宠数锡
之马众多也车马重赐也蕃庶众多也不唯锡与
之厚又见亲礼昼日之中至于三接言宠遇之至
也晋进盛之时上明下顺君臣相得在上而言则
进于明盛在臣而言则进升高显受其光宠也
本义晋进也康侯安国之侯也锡马蕃庶昼日三
接言多受大赐而显被亲礼也盖其为卦上离下
坤有日出地上之象顺而丽乎大明之德又其变
之马众多也车马重赐也蕃庶众多也不唯锡与
之厚又见亲礼昼日之中至于三接言宠遇之至
也晋进盛之时上明下顺君臣相得在上而言则
进于明盛在臣而言则进升高显受其光宠也
本义晋进也康侯安国之侯也锡马蕃庶昼日三
接言多受大赐而显被亲礼也盖其为卦上离下
坤有日出地上之象顺而丽乎大明之德又其变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53b 页 WYG0020-0349d.png
自观而来为六四之柔进而上行以至于五占者
有是三者则亦当有是宠也
朱氏附录用锡马之用只是个虚字说他得这
个物事○昼日是那上卦离也昼日为之是此
意
彖曰晋进也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
是以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也(上时掌反凡/上行并同)
传晋进也明进而盛也明出于地益进而盛故为
有是三者则亦当有是宠也
朱氏附录用锡马之用只是个虚字说他得这
个物事○昼日是那上卦离也昼日为之是此
意
彖曰晋进也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
是以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也(上时掌反凡/上行并同)
传晋进也明进而盛也明出于地益进而盛故为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54a 页 WYG0020-0350a.png
晋所以不谓之进者进为前进不能包明盛之义
明出地上离在坤上也坤丽于离以顺丽于大明
顺德之臣上附于大明之君也柔进而上行凡卦
离在上者柔居君位多云柔进而上行噬嗑睽鼎
是也六五以柔居君位明而顺丽为能待下宠遇
亲密之义是以为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也
大明之君安天下者也诸侯能顺附天子之明德
是康民安国之侯也故谓之康侯是以享宠锡而
明出地上离在坤上也坤丽于离以顺丽于大明
顺德之臣上附于大明之君也柔进而上行凡卦
离在上者柔居君位多云柔进而上行噬嗑睽鼎
是也六五以柔居君位明而顺丽为能待下宠遇
亲密之义是以为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也
大明之君安天下者也诸侯能顺附天子之明德
是康民安国之侯也故谓之康侯是以享宠锡而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54b 页 WYG0020-0350b.png
见亲礼昼日之间三接见于天子也不曰公卿而
曰侯天子治于上者也诸侯治于下者也在下而
顺附于大明之君诸侯之象也
本义晋进也释卦名义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
柔进而上行是以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
接也以卦象卦德卦变释卦辞
象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
传昭明之也传曰昭德塞违昭其度也君子观明
曰侯天子治于上者也诸侯治于下者也在下而
顺附于大明之君诸侯之象也
本义晋进也释卦名义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
柔进而上行是以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
接也以卦象卦德卦变释卦辞
象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
传昭明之也传曰昭德塞违昭其度也君子观明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55a 页 WYG0020-0350c.png
出地上而益明盛之象而以自昭其明德去蔽致
知昭明德于已也明明德于天下昭明德于外也
明明德在已故云自昭
本义昭明之也
初六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
传初居晋之下进之始也晋如升进也摧如抑退
也于始进而言遂其进不遂其进唯得正则吉也
罔孚者在下而始进岂遽能深见信于上苟上未
知昭明德于已也明明德于天下昭明德于外也
明明德在已故云自昭
本义昭明之也
初六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
传初居晋之下进之始也晋如升进也摧如抑退
也于始进而言遂其进不遂其进唯得正则吉也
罔孚者在下而始进岂遽能深见信于上苟上未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55b 页 WYG0020-0350d.png
见信则当安中自守雍容宽裕无急于求上之信
也苟欲信之心切非汲汲以失其守则悻悻以伤
于义矣皆有咎也故裕则无咎君子处进退之道
也
本义以阴居下应不中正欲进见摧之象占者如
是而能守正则吉设不为人所信亦当处以宽裕
则无咎也
朱氏附录罔孚裕无咎又是解上两句恐贞吉
也苟欲信之心切非汲汲以失其守则悻悻以伤
于义矣皆有咎也故裕则无咎君子处进退之道
也
本义以阴居下应不中正欲进见摧之象占者如
是而能守正则吉设不为人所信亦当处以宽裕
则无咎也
朱氏附录罔孚裕无咎又是解上两句恐贞吉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56a 页 WYG0020-0351a.png
说不明故又晓之
象曰晋如摧如独行正也裕无咎未受命也
传无进无抑唯独行正道也宽裕则无咎者始欲
进而未当位故也君子之于进退或迟或速唯义
所当未尝不裕也圣人恐后之人不达宽裕之义
居位者废职失守以为裕故特云初六裕则无咎
者始进未受命当职任故也若有官守不信于上
而失其职一日不可居也然事非一槩久速唯时
象曰晋如摧如独行正也裕无咎未受命也
传无进无抑唯独行正道也宽裕则无咎者始欲
进而未当位故也君子之于进退或迟或速唯义
所当未尝不裕也圣人恐后之人不达宽裕之义
居位者废职失守以为裕故特云初六裕则无咎
者始进未受命当职任故也若有官守不信于上
而失其职一日不可居也然事非一槩久速唯时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56b 页 WYG0020-0351b.png
亦容有为之兆者
本义初居下位未有官守之命
六二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传六二在下上无应援以中正柔和(一作/顺)之德非
强于进者也故于进为可忧愁谓其进之难也然
守其贞正则当得吉故云晋如愁如贞吉王母祖
母也谓阴之至尊者指六五也二以中正之道自
守虽上无应援不能自进然其中正之德久而必
本义初居下位未有官守之命
六二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传六二在下上无应援以中正柔和(一作/顺)之德非
强于进者也故于进为可忧愁谓其进之难也然
守其贞正则当得吉故云晋如愁如贞吉王母祖
母也谓阴之至尊者指六五也二以中正之道自
守虽上无应援不能自进然其中正之德久而必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57a 页 WYG0020-0351c.png
彰上之人自当求之盖六五大明之君与之同德
必当求之加之宠禄受介福于王母也介大也
本义六二中正上无应援故欲进而愁占者如是
而能守正则吉而受福于王母也王母指六五盖
享先妣之吉占而凡以阴居尊者皆其类也
朱氏附录问王母指六五以为享先妣之吉占
何也曰恐是如此盖周礼有享先妣之礼○摧
如愁如易中少有此字疑此爻必有此象但今
必当求之加之宠禄受介福于王母也介大也
本义六二中正上无应援故欲进而愁占者如是
而能守正则吉而受福于王母也王母指六五盖
享先妣之吉占而凡以阴居尊者皆其类也
朱氏附录问王母指六五以为享先妣之吉占
何也曰恐是如此盖周礼有享先妣之礼○摧
如愁如易中少有此字疑此爻必有此象但今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57b 页 WYG0020-0351d.png
不可晓耳
象曰受兹介福以中正也
传受兹介福以中正之道也人能守中正之道久
而必亨况大明在上而同德必受大福也
六三众允悔亡
传以六居三不得中正宜有悔咎(一作/吝)而三在顺
体之上顺之极者也三阴皆顺上者也是三之顺
上与众同志众所允从其悔所以亡也有顺上向
象曰受兹介福以中正也
传受兹介福以中正之道也人能守中正之道久
而必亨况大明在上而同德必受大福也
六三众允悔亡
传以六居三不得中正宜有悔咎(一作/吝)而三在顺
体之上顺之极者也三阴皆顺上者也是三之顺
上与众同志众所允从其悔所以亡也有顺上向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58a 页 WYG0020-0352a.png
明之志而众允从之何所不利或曰不由中正而
与众同得为善乎曰众所允者必至当也况顺上
之大明岂有不善也是以悔亡盖亡其不中正之
失矣古人曰谋从众则合天心
本义三不中正宜有悔者以其与下二阴皆欲上
进是以为众所信而悔亡也
朱氏附录众允象也悔亡占也○或问晋六三
如何见得为众所信处曰晋之时二阴皆欲上
与众同得为善乎曰众所允者必至当也况顺上
之大明岂有不善也是以悔亡盖亡其不中正之
失矣古人曰谋从众则合天心
本义三不中正宜有悔者以其与下二阴皆欲上
进是以为众所信而悔亡也
朱氏附录众允象也悔亡占也○或问晋六三
如何见得为众所信处曰晋之时二阴皆欲上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58b 页 WYG0020-0352b.png
进三处地较近故二阴从之以进○传曰或曰
不由中正而与众同得为善乎曰众所允者必
至当也窃谓世固有不义而得众如齐之陈氏
鲁之季氏者矣顾可以为善乎
象曰众允之志上行也
传上行上顺丽于大明也上从大明之君众志之
所同也
九四晋如鼫鼠贞厉(鼫音/石)
不由中正而与众同得为善乎曰众所允者必
至当也窃谓世固有不义而得众如齐之陈氏
鲁之季氏者矣顾可以为善乎
象曰众允之志上行也
传上行上顺丽于大明也上从大明之君众志之
所同也
九四晋如鼫鼠贞厉(鼫音/石)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59a 页 WYG0020-0352c.png
传以九居四非其位也非其位而居之贪据其位
者也贪处高位既非所安而又与上同德顺丽于
上三阴皆在已下势必上进故其心畏忌之贪而
畏人者鼫鼠也故云晋如鼫鼠贪于非据而存畏
忌之心贞固守此其危可知言贞厉者开有改之
道也
本义不中不正以窃高位贪而畏人盖危道也故
为鼫鼠之象占者如是虽正亦危
者也贪处高位既非所安而又与上同德顺丽于
上三阴皆在已下势必上进故其心畏忌之贪而
畏人者鼫鼠也故云晋如鼫鼠贪于非据而存畏
忌之心贞固守此其危可知言贞厉者开有改之
道也
本义不中不正以窃高位贪而畏人盖危道也故
为鼫鼠之象占者如是虽正亦危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59b 页 WYG0020-0352d.png
象曰鼫鼠贞厉位不当也
传贤者以正德宜在高位不正而处高位则为非
据贪而惧失则畏人固处其地危可知也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
传六以柔居尊位本当有悔以大明而下皆顺附
故其悔得亡也下既同德顺附当推诚委任尽众
人之才通天下之志勿复自任其明恤其失得如
此而往则吉而无不利也六五大明之主不患其
传贤者以正德宜在高位不正而处高位则为非
据贪而惧失则畏人固处其地危可知也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
传六以柔居尊位本当有悔以大明而下皆顺附
故其悔得亡也下既同德顺附当推诚委任尽众
人之才通天下之志勿复自任其明恤其失得如
此而往则吉而无不利也六五大明之主不患其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60a 页 WYG0020-0353a.png
不能明照患其用明之过至于察察失委任之道
故戒以失得勿恤也夫私意偏任不察则有蔽尽
天下之公岂当(一作/得)复用(一有/其字)私察也
本义以阴居阳宜有悔矣以大明在上而下皆顺
从故占者得之则其悔亡又一切去其计功谋利
之心则往吉而无不利也然亦必有其德乃应其
占耳
朱氏附录此卦六爻无如此爻吉○问伊川失
故戒以失得勿恤也夫私意偏任不察则有蔽尽
天下之公岂当(一作/得)复用(一有/其字)私察也
本义以阴居阳宜有悔矣以大明在上而下皆顺
从故占者得之则其悔亡又一切去其计功谋利
之心则往吉而无不利也然亦必有其德乃应其
占耳
朱氏附录此卦六爻无如此爻吉○问伊川失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60b 页 WYG0020-0353b.png
得勿恤之说曰便是伊川说得太深据此爻只
是占者占得此爻则不必恤其失得而自亦无
所不利耳如何说道人君既得同德之人而委
任之不复恤其失得如此则荡然无复是非而
天下之事乱矣虽以尧舜之圣皋夔益稷之贤
犹云屡省乃成如何在上者一切不管而任其
所为岂有此理且彼所为既失矣为上者如何
不恤得圣人无此等说话圣人所说卦爻只是
是占者占得此爻则不必恤其失得而自亦无
所不利耳如何说道人君既得同德之人而委
任之不复恤其失得如此则荡然无复是非而
天下之事乱矣虽以尧舜之圣皋夔益稷之贤
犹云屡省乃成如何在上者一切不管而任其
所为岂有此理且彼所为既失矣为上者如何
不恤得圣人无此等说话圣人所说卦爻只是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61a 页 WYG0020-0353c.png
略略说过以为人当著此爻则大势已好虽有
所失得亦不必虑而自无所不利也久之又云
失得勿恤只是自家自作教是莫管他得失如
云人发解做官这个却必不得只得尽其所当
为者而巳如仁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
计其功相似
象曰失得勿恤往有庆也
传以大明之德得下之附推诚委任则可以成天
所失得亦不必虑而自无所不利也久之又云
失得勿恤只是自家自作教是莫管他得失如
云人发解做官这个却必不得只得尽其所当
为者而巳如仁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
计其功相似
象曰失得勿恤往有庆也
传以大明之德得下之附推诚委任则可以成天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61b 页 WYG0020-0353d.png
下之大功是往而有福庆也
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
传角刚而居上之物上九以刚居卦之极故取角
为象以阳居上刚之极也在晋之上进之极也刚
极则有强猛之过进极则有躁急之失以刚而极
于进失中之甚也无所用而可维独用于伐邑则
虽厉而吉且无咎也伐四方者治外也伐其居邑
者治内也言伐邑谓内自治也人之自治刚极则
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
传角刚而居上之物上九以刚居卦之极故取角
为象以阳居上刚之极也在晋之上进之极也刚
极则有强猛之过进极则有躁急之失以刚而极
于进失中之甚也无所用而可维独用于伐邑则
虽厉而吉且无咎也伐四方者治外也伐其居邑
者治内也言伐邑谓内自治也人之自治刚极则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62a 页 WYG0020-0354a.png
守道愈固进极则迁善愈速如上九者以之自治
则虽伤于厉而吉且无咎也严厉非安和之道而
于自治则有功也复云贞吝以尽其义极于刚进
虽自治有功然非中和之德故于贞正之道为可
吝也不失中正为贞
本义角刚而居上上九刚进之极有其象矣占者
得之而以伐其私邑则虽危而吉且无咎然以极
刚治小邑虽得其正亦可吝矣
则虽伤于厉而吉且无咎也严厉非安和之道而
于自治则有功也复云贞吝以尽其义极于刚进
虽自治有功然非中和之德故于贞正之道为可
吝也不失中正为贞
本义角刚而居上上九刚进之极有其象矣占者
得之而以伐其私邑则虽危而吉且无咎然以极
刚治小邑虽得其正亦可吝矣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62b 页 WYG0020-0354b.png
朱氏附录问本义作伐其私邑程传以为自治
如何曰便是程传多不肯说实事皆以为取喻
伐邑如堕费堕郈之类是也大抵今人说易多
是见易中有此一语便以为通体事当如此不
知当其时节地头其人所占得者其象如何若
果如今人所说则易之说有穷矣○问晋上九
刚进之极以伐私邑安能吉而无咎曰以其刚
故可伐邑若不刚则不能伐邑矣但易中言伐
如何曰便是程传多不肯说实事皆以为取喻
伐邑如堕费堕郈之类是也大抵今人说易多
是见易中有此一语便以为通体事当如此不
知当其时节地头其人所占得者其象如何若
果如今人所说则易之说有穷矣○问晋上九
刚进之极以伐私邑安能吉而无咎曰以其刚
故可伐邑若不刚则不能伐邑矣但易中言伐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63a 页 WYG0020-0354c.png
邑皆是用之于小若伐国则其用大矣(如高宗/伐鬼方)
(三年/之𩔖)维用伐邑则不可用之于大可知虽用以
伐邑然亦必能自危厉乃可以吉而无咎过刚
而能危厉则不至于过矣(此说厉字与本义不/同然义亦可通不敢)
(删/去)
象曰维用伐邑道未光也
传维用伐邑既得吉而无咎复云贞吝者其道未
光大也以正理言之犹可吝也夫道既光大则无
(三年/之𩔖)维用伐邑则不可用之于大可知虽用以
伐邑然亦必能自危厉乃可以吉而无咎过刚
而能危厉则不至于过矣(此说厉字与本义不/同然义亦可通不敢)
(删/去)
象曰维用伐邑道未光也
传维用伐邑既得吉而无咎复云贞吝者其道未
光大也以正理言之犹可吝也夫道既光大则无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63b 页 WYG0020-0354d.png
不中正安有过也今以过刚自治虽有功矣然其
道未光大故亦可吝圣人言尽善之道
朱氏附录易是虚设不可以实迹论若以卦象
言之则顺而丽乎大明自不应有不善也
䷣(离下/坤上)
传明夷序卦晋者进也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
夷夷者伤也夫进之(一作/而)不巳必有所伤理自然
也明夷所以次晋也为卦坤上离下明入地中也
道未光大故亦可吝圣人言尽善之道
朱氏附录易是虚设不可以实迹论若以卦象
言之则顺而丽乎大明自不应有不善也
䷣(离下/坤上)
传明夷序卦晋者进也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
夷夷者伤也夫进之(一作/而)不巳必有所伤理自然
也明夷所以次晋也为卦坤上离下明入地中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64a 页 WYG0020-0355a.png
反晋成明夷故义与晋正相反晋者明盛之卦明
君在上群贤并进之时也明夷昏暗之卦暗君在
上明者见伤之时也日入于地中明伤而昏暗也
故为明夷
明夷利艰贞
传君子当明夷之时利在知艰难而不失其贞正
也在昏暗艰难之时而能不失其正所以为明(一/有)
(为/字)君子也
君在上群贤并进之时也明夷昏暗之卦暗君在
上明者见伤之时也日入于地中明伤而昏暗也
故为明夷
明夷利艰贞
传君子当明夷之时利在知艰难而不失其贞正
也在昏暗艰难之时而能不失其正所以为明(一/有)
(为/字)君子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64b 页 WYG0020-0355b.png
本义夷伤也为卦下离上坤日入地中明而见伤
之象故为明夷又其上六为暗之主六五近之故
占者利于艰难以守正而自晦其明也
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
王以之(难乃旦/反下同)
传明入于地其明灭也故为明夷内卦离离者文
明之象外卦坤坤者柔顺之象为人内有文明之
德而外能柔顺也昔者文王如是故曰文王以之
之象故为明夷又其上六为暗之主六五近之故
占者利于艰难以守正而自晦其明也
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
王以之(难乃旦/反下同)
传明入于地其明灭也故为明夷内卦离离者文
明之象外卦坤坤者柔顺之象为人内有文明之
德而外能柔顺也昔者文王如是故曰文王以之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65a 页 WYG0020-0355c.png
当纣之昏暗乃明夷之时而文王内有文明之德
外柔顺以事纣蒙犯大难而内不失其明圣而外
足以远祸患(一作/害)此文王所用之道也故曰文王
以之
本义明入地中明夷以卦象释卦名内文明而外
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以卦德释卦义蒙大难
谓遭纣之乱而见囚也
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外柔顺以事纣蒙犯大难而内不失其明圣而外
足以远祸患(一作/害)此文王所用之道也故曰文王
以之
本义明入地中明夷以卦象释卦名内文明而外
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以卦德释卦义蒙大难
谓遭纣之乱而见囚也
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65b 页 WYG0020-0355d.png
传明夷之时利于处艰厄而不失其贞正谓能晦
藏其明也不晦其明则被祸患不守其正则非贤
明箕子当纣之时身处其国内切近其难故云内
难然箕子能(一无/能字)藏晦其明而自守其正志箕子
所用之道也故曰箕子以之
本义以六五一爻之义释卦辞内难谓为纣近亲
在其国内如六五之近于上六也
朱氏附录文王箕子大槩皆是晦其明然文王
藏其明也不晦其明则被祸患不守其正则非贤
明箕子当纣之时身处其国内切近其难故云内
难然箕子能(一无/能字)藏晦其明而自守其正志箕子
所用之道也故曰箕子以之
本义以六五一爻之义释卦辞内难谓为纣近亲
在其国内如六五之近于上六也
朱氏附录文王箕子大槩皆是晦其明然文王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66a 页 WYG0020-0356a.png
之外柔顺是本分自然做底箕子晦其明又云
艰是他那佯狂㡳意思便是艰难㡳气象○箕
子比干都是一样心箕子偶然不冲著纣之怒
自不杀他然他见比干恁地死若更死谏无益
于国徒使人君有杀谏臣之名就他处此最难
微子去却易比干一向谏死又却索性箕子在
半上落下最是难处被他监系在那里不免佯
狂所以易中特说箕子之明夷可见其难处故
艰是他那佯狂㡳意思便是艰难㡳气象○箕
子比干都是一样心箕子偶然不冲著纣之怒
自不杀他然他见比干恁地死若更死谏无益
于国徒使人君有杀谏臣之名就他处此最难
微子去却易比干一向谏死又却索性箕子在
半上落下最是难处被他监系在那里不免佯
狂所以易中特说箕子之明夷可见其难处故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66b 页 WYG0020-0356b.png
曰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
之他外虽狂心则定也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传明所以照君子无所不照然用明之过则伤于
察太察则尽事而无含宏之度故君子观明入地
中之象于莅众也不极其明察而用晦然后能容
物和众众亲而安是用晦乃所以为明也若自任
其明无所不察则巳不胜其忿疾而无宽厚含容
之他外虽狂心则定也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传明所以照君子无所不照然用明之过则伤于
察太察则尽事而无含宏之度故君子观明入地
中之象于莅众也不极其明察而用晦然后能容
物和众众亲而安是用晦乃所以为明也若自任
其明无所不察则巳不胜其忿疾而无宽厚含容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67a 页 WYG0020-0356c.png
(一作/宏)之德人情睽疑而不安失莅众之道适所以
为不明也古之圣人设前旒屏树者不欲明之尽
乎隐也
朱氏附录地象晦日象明则是不察察若晦而
不明则晦得没理会了故外晦而内必明乃好
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
人有言
传初九明体而居明夷之初见伤之始也九阳明
为不明也古之圣人设前旒屏树者不欲明之尽
乎隐也
朱氏附录地象晦日象明则是不察察若晦而
不明则晦得没理会了故外晦而内必明乃好
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
人有言
传初九明体而居明夷之初见伤之始也九阳明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67b 页 WYG0020-0356d.png
上升者也故取飞象昏暗在上伤阳之明使不得
上进是于飞而伤其翼也翼见伤故垂朵凡小人
之害君子害其所以行者君子于行三日不食君
子明照见事之微虽始有见伤之端未显也君子
则能见之矣故行去避之君子于行谓去其禄位
而退藏也三日不食言困穷之极也事未显而处
甚艰非见几之明不能也夫知几者君子之独见
非众人所能识也故明夷之始其见伤未显而去
上进是于飞而伤其翼也翼见伤故垂朵凡小人
之害君子害其所以行者君子于行三日不食君
子明照见事之微虽始有见伤之端未显也君子
则能见之矣故行去避之君子于行谓去其禄位
而退藏也三日不食言困穷之极也事未显而处
甚艰非见几之明不能也夫知几者君子之独见
非众人所能识也故明夷之始其见伤未显而去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68a 页 WYG0020-0357a.png
之则世俗孰不疑怪故有所往适则主人有言也
然君子不以世俗之见怪而迟疑其行也若俟众
人尽识则伤巳及而不能去矣此薛方所以为明
而扬雄所以不𫉬其去也或曰伤至于垂翼伤巳
明矣何得众人犹未识也曰初伤之始也云垂其
翼谓伤其所以飞尔其事则未显也君子见几故
亟去之世俗之人未能见也故异而非之如穆生
之去楚申公白公且非之况世俗之人乎但讥其
然君子不以世俗之见怪而迟疑其行也若俟众
人尽识则伤巳及而不能去矣此薛方所以为明
而扬雄所以不𫉬其去也或曰伤至于垂翼伤巳
明矣何得众人犹未识也曰初伤之始也云垂其
翼谓伤其所以飞尔其事则未显也君子见几故
亟去之世俗之人未能见也故异而非之如穆生
之去楚申公白公且非之况世俗之人乎但讥其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68b 页 WYG0020-0357b.png
责小礼而不知穆生之去避胥靡之祸也当其言
曰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虽二儒者亦以为过甚
之言也又如袁闳于党事未起之前名德之士方
锋起而独潜身土室故人以为狂生卒免党锢之
祸所往而人有言胡足怪也
本义飞而垂翼见伤之象占者行而不食所如不
合时义当然不得而避也
象曰君子于行义不食也
曰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虽二儒者亦以为过甚
之言也又如袁闳于党事未起之前名德之士方
锋起而独潜身土室故人以为狂生卒免党锢之
祸所往而人有言胡足怪也
本义飞而垂翼见伤之象占者行而不食所如不
合时义当然不得而避也
象曰君子于行义不食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69a 页 WYG0020-0357c.png
传君子遁藏而困穷义当然也唯义之当然故安
处而无闷虽不食可也
本义唯义所在不食可也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
传六二以至明之才得中正而体顺顺时自处处
之至善也虽君子自处之善然当阴闇小人伤明
之时亦不免为其所伤但君子自处有道故不能
深相伤害终能违避之尔足者所以行也股在胫
处而无闷虽不食可也
本义唯义所在不食可也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
传六二以至明之才得中正而体顺顺时自处处
之至善也虽君子自处之善然当阴闇小人伤明
之时亦不免为其所伤但君子自处有道故不能
深相伤害终能违避之尔足者所以行也股在胫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69b 页 WYG0020-0357d.png
足之上于行之用为不甚切左又非便用者手足
之用以右为便唯蹶张用左盖右立为本也夷于
左股谓伤害其行而不甚切也虽然亦必自免有
道拯用(一作/其)壮健之马则𫉬免之速而吉也君子
为阴闇所伤其自处有道故其伤不甚自拯有道
故𫉬免之疾用拯之道不壮则被伤深矣故云马
壮则吉也二以明居阴闇之下所谓吉者得免伤
害而已非谓可以有为于斯时也
之用以右为便唯蹶张用左盖右立为本也夷于
左股谓伤害其行而不甚切也虽然亦必自免有
道拯用(一作/其)壮健之马则𫉬免之速而吉也君子
为阴闇所伤其自处有道故其伤不甚自拯有道
故𫉬免之疾用拯之道不壮则被伤深矣故云马
壮则吉也二以明居阴闇之下所谓吉者得免伤
害而已非谓可以有为于斯时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70a 页 WYG0020-0358a.png
本义伤而未切救之速则免矣故其象占如此
朱氏附录问明夷初二二爻不取爻义曰初爻
所伤地远故虽伤而尚能飞问初爻比二爻却
似二爻伤得浅初爻伤得深曰非也初尚能飞
但垂翼耳
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则也
传六二之得吉者以其顺处而有法则也则谓中
正之道能顺而得中正所以处明伤之时而能保
朱氏附录问明夷初二二爻不取爻义曰初爻
所伤地远故虽伤而尚能飞问初爻比二爻却
似二爻伤得浅初爻伤得深曰非也初尚能飞
但垂翼耳
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则也
传六二之得吉者以其顺处而有法则也则谓中
正之道能顺而得中正所以处明伤之时而能保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70b 页 WYG0020-0358b.png
其吉也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
传九三离之上明之极也又处刚而进上六坤之
上暗之极也至明居下而为下之上至暗在上而
处穷极之地正相敌应将以明去暗者也斯义也
其汤武之事乎南在前而明方也狩畋而去害之
事也南狩谓前进而除害也当克𫉬其大首大首
谓暗之魁首上六也三与上正相应为至明克至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
传九三离之上明之极也又处刚而进上六坤之
上暗之极也至明居下而为下之上至暗在上而
处穷极之地正相敌应将以明去暗者也斯义也
其汤武之事乎南在前而明方也狩畋而去害之
事也南狩谓前进而除害也当克𫉬其大首大首
谓暗之魁首上六也三与上正相应为至明克至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71a 页 WYG0020-0358c.png
暗之象不可疾贞谓诛其元恶旧染污俗未能遽
革必有其渐革之遽则骇惧而不安故酒诰云惟
殷之迪诸臣百工乃湎于酒勿庸杀之姑惟教之
至于既久尚曰馀风未殄是渐渍之俗不可以遽
革也故曰不可疾贞正之不可急也上六虽非君
位以其居上而暗之极故为暗之主谓之大首
本义以刚居刚又在明体之上而屈于至闇之下
正与上六闇主为应故有向明除害得其首恶之
革必有其渐革之遽则骇惧而不安故酒诰云惟
殷之迪诸臣百工乃湎于酒勿庸杀之姑惟教之
至于既久尚曰馀风未殄是渐渍之俗不可以遽
革也故曰不可疾贞正之不可急也上六虽非君
位以其居上而暗之极故为暗之主谓之大首
本义以刚居刚又在明体之上而屈于至闇之下
正与上六闇主为应故有向明除害得其首恶之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71b 页 WYG0020-0358d.png
象然不可以亟也故有不可疾贞之戒成汤起于
夏台文王兴于羑里正合此爻之义而小事亦有
然者
象曰南狩之志乃大得也
传夫以下之明除上之暗其志在去害而巳如商
周之汤武岂有意于利天下乎得其大首是能去
害而大得其志矣志苟不然乃悖乱之事也
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
夏台文王兴于羑里正合此爻之义而小事亦有
然者
象曰南狩之志乃大得也
传夫以下之明除上之暗其志在去害而巳如商
周之汤武岂有意于利天下乎得其大首是能去
害而大得其志矣志苟不然乃悖乱之事也
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72a 页 WYG0020-0359a.png
传六四以阴居阴而在阴柔之体处近君之位是
阴邪小人居高位以柔邪顺于君者也六五明夷
之君位伤明之主也四以柔邪顺从之以固其交
夫小人之事君未有由显明以道合者也必以隐
僻之道自结于上右当用故为明显之所左不当
用故为隐僻之所人之手足皆以右为用世谓僻
所为僻左是左者隐僻之所也四由(一有/是字)隐僻之
道深入其君故云入于左腹入腹谓其交深也其
阴邪小人居高位以柔邪顺于君者也六五明夷
之君位伤明之主也四以柔邪顺从之以固其交
夫小人之事君未有由显明以道合者也必以隐
僻之道自结于上右当用故为明显之所左不当
用故为隐僻之所人之手足皆以右为用世谓僻
所为僻左是左者隐僻之所也四由(一有/是字)隐僻之
道深入其君故云入于左腹入腹谓其交深也其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72b 页 WYG0020-0359b.png
交之深故得其心凡奸邪之见信于其君皆由夺
其心也不夺其心能无悟乎于出(一作/出于)门庭既信
之于心(一作既/夺其心)而后行之于外也邪臣之事暗君
必先蛊其心而后能行于外
本义此爻之义未详窃疑左腹者幽隐之处获明
夷之心于出门庭者得意于远去之义言筮而得
此者其自处当如是也盖离体为至明之德坤体
为至闇之地下三爻明在闇外故随其远近高下
其心也不夺其心能无悟乎于出(一作/出于)门庭既信
之于心(一作既/夺其心)而后行之于外也邪臣之事暗君
必先蛊其心而后能行于外
本义此爻之义未详窃疑左腹者幽隐之处获明
夷之心于出门庭者得意于远去之义言筮而得
此者其自处当如是也盖离体为至明之德坤体
为至闇之地下三爻明在闇外故随其远近高下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73a 页 WYG0020-0359c.png
而处之不同六四以柔正居闇地而尚浅故犹可
以得意于远去五以柔中居闇地而巳迫故为内
难正志以晦其明之象上则极乎闇矣故为自伤
其明以至于闇而又足以伤人之明盖下五爻皆
为君子独上一爻为闇君也
朱氏附录下三爻皆说明夷是明而见伤者六
四爻说者却以为是奸邪之臣先蛊惑其君心
而后肆行于外殊不是六四之与上六既非正
以得意于远去五以柔中居闇地而巳迫故为内
难正志以晦其明之象上则极乎闇矣故为自伤
其明以至于闇而又足以伤人之明盖下五爻皆
为君子独上一爻为闇君也
朱氏附录下三爻皆说明夷是明而见伤者六
四爻说者却以为是奸邪之臣先蛊惑其君心
而后肆行于外殊不是六四之与上六既非正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73b 页 WYG0020-0359d.png
应又不相比又况下三爻皆说明夷是好㡳何
独此爻却作不好说故某于此爻之义未详但
以意观之六四居暗地尚浅犹可以得意而远
去故虽入于幽隐之处犹能获明夷之心于出
门庭也故小象曰获心意也上六不明晦则是
合下巳是不明故初登于天可以照四国而不
免后入于地则是始于伤人之明而终于自伤
以坠厥命矣吕原明以为唐明皇可以当之盖
独此爻却作不好说故某于此爻之义未详但
以意观之六四居暗地尚浅犹可以得意而远
去故虽入于幽隐之处犹能获明夷之心于出
门庭也故小象曰获心意也上六不明晦则是
合下巳是不明故初登于天可以照四国而不
免后入于地则是始于伤人之明而终于自伤
以坠厥命矣吕原明以为唐明皇可以当之盖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74a 页 WYG0020-0360a.png
言始明而终暗也
象曰入于左腹获心意也
传入于左腹谓以邪僻之道入于君而得其心意
也得其心所以终不悟也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
传五为君位乃常也然易之取义变动随时上六
处坤之上而明夷之极阴暗伤明之极者也五切
近之圣人因以五为切近至暗之人以见处之之
象曰入于左腹获心意也
传入于左腹谓以邪僻之道入于君而得其心意
也得其心所以终不悟也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
传五为君位乃常也然易之取义变动随时上六
处坤之上而明夷之极阴暗伤明之极者也五切
近之圣人因以五为切近至暗之人以见处之之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74b 页 WYG0020-0360b.png
义故不专以君位(一作/义)言上六阴暗伤明之极故
以为明夷之主五切近伤明之主若显其明则见
伤害必矣故当如箕子之自晦藏则可以(一无/以字)免
于难箕子商之旧臣而同姓之亲可谓切近于纣
矣若不自晦其明被祸可必也故佯狂为奴以免
于害虽晦藏其明而内守其正所谓内难而能正
其志所以谓之仁与明也若箕子可谓贞矣以五
阴柔故为之戒云利贞谓宜如箕子之贞固也若
以为明夷之主五切近伤明之主若显其明则见
伤害必矣故当如箕子之自晦藏则可以(一无/以字)免
于难箕子商之旧臣而同姓之亲可谓切近于纣
矣若不自晦其明被祸可必也故佯狂为奴以免
于害虽晦藏其明而内守其正所谓内难而能正
其志所以谓之仁与明也若箕子可谓贞矣以五
阴柔故为之戒云利贞谓宜如箕子之贞固也若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75a 页 WYG0020-0360c.png
以君道言义亦如是人君有当含晦之时亦外晦
其明而内正其志也
本义居至闇之地近至闇之君而能正其志箕子
之象也贞之至也利贞以戒占者
朱氏附录爻说贞而不言艰者盖言箕子则艰
可见不必更言之
象曰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
传箕子晦藏不失其贞固虽遭患难其明自存不
其明而内正其志也
本义居至闇之地近至闇之君而能正其志箕子
之象也贞之至也利贞以戒占者
朱氏附录爻说贞而不言艰者盖言箕子则艰
可见不必更言之
象曰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
传箕子晦藏不失其贞固虽遭患难其明自存不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75b 页 WYG0020-0360d.png
可灭息也若逼祸患遂失其所守则是亡其明乃
灭息也古之人如扬雄者是也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傅上居卦之终为明夷(一作/夷明)之主又为明夷之极
上至高之地明在至高本当远照明既夷伤故不
明而反昏晦也本居于高明当及远初登于天也
乃夷伤其明而昏暗后入于地也上明夷之终又
坤阴之终明伤之极者也
灭息也古之人如扬雄者是也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傅上居卦之终为明夷(一作/夷明)之主又为明夷之极
上至高之地明在至高本当远照明既夷伤故不
明而反昏晦也本居于高明当及远初登于天也
乃夷伤其明而昏暗后入于地也上明夷之终又
坤阴之终明伤之极者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76a 页 WYG0020-0361a.png
本义以阴居坤之极不明其德以至于晦始则处
高位以伤人之明终必至于自伤而坠厥命故其
象如此而占亦在其中矣
象曰初登于天照四国也后入于地失则也
傅初登于天居高而明则当照及四方也乃被伤
而昏暗是后入于地失明之道也失则失其道也
本义照四国以位言
䷤(离下/巽上)
高位以伤人之明终必至于自伤而坠厥命故其
象如此而占亦在其中矣
象曰初登于天照四国也后入于地失则也
傅初登于天居高而明则当照及四方也乃被伤
而昏暗是后入于地失明之道也失则失其道也
本义照四国以位言
䷤(离下/巽上)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76b 页 WYG0020-0361b.png
传家人序卦夷者伤也伤于外者必反于家故受
之以家人夫伤困于外则必反于内家人所以次
明夷也家人者家内之道父子之亲夫妇之义尊
卑长幼之序正伦理笃恩义家人之道也卦外巽
内离为风自火出火炽则风生风生自火自内而
出也自内而出由家而(一无/而字)及于外之象二与五
正男女之位于内外为家人之道明于内而巽于
外处家之道也夫人有诸身者则能施于家行于
之以家人夫伤困于外则必反于内家人所以次
明夷也家人者家内之道父子之亲夫妇之义尊
卑长幼之序正伦理笃恩义家人之道也卦外巽
内离为风自火出火炽则风生风生自火自内而
出也自内而出由家而(一无/而字)及于外之象二与五
正男女之位于内外为家人之道明于内而巽于
外处家之道也夫人有诸身者则能施于家行于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77a 页 WYG0020-0361c.png
家者则能施于国至于天下治治天下之道盖治
家之道也推而行之于外耳故取自内而出之象
为家人之义也文中子书以明内齐外为义古今
善之非取象之意也所谓齐乎巽言万物洁齐于
巽方非巽有齐义也如战乎乾乾非有战义也
家人利女贞
傅家人之道利在女正女正则家道正矣夫夫妇
妇而家道正独云利女贞者夫正者身正也女正
家之道也推而行之于外耳故取自内而出之象
为家人之义也文中子书以明内齐外为义古今
善之非取象之意也所谓齐乎巽言万物洁齐于
巽方非巽有齐义也如战乎乾乾非有战义也
家人利女贞
傅家人之道利在女正女正则家道正矣夫夫妇
妇而家道正独云利女贞者夫正者身正也女正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77b 页 WYG0020-0361d.png
者家正也女正则男正可知矣
本义家人者一家之人卦之九五六二外内各得
其正故为家人利女贞者欲先正乎内也内正则
外无不正矣
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
大义也
传彖以卦才而言阳居五在外也阴居二处内也
男女各得其正位也尊卑内外之道正合天地阴
本义家人者一家之人卦之九五六二外内各得
其正故为家人利女贞者欲先正乎内也内正则
外无不正矣
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
大义也
传彖以卦才而言阳居五在外也阴居二处内也
男女各得其正位也尊卑内外之道正合天地阴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78a 页 WYG0020-0362a.png
阳之大义也
本义以卦体九五六二释利女贞之义
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
传家人(一无/人字)之道必有所尊严而君长者谓父母
也虽一家之小无尊严则孝敬衰无君长则法度
废有严君而后家道正家者国之则也
本义亦谓二五
朱氏附录问家人彖辞不尽取象曰注中所以
本义以卦体九五六二释利女贞之义
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
传家人(一无/人字)之道必有所尊严而君长者谓父母
也虽一家之小无尊严则孝敬衰无君长则法度
废有严君而后家道正家者国之则也
本义亦谓二五
朱氏附录问家人彖辞不尽取象曰注中所以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78b 页 WYG0020-0362b.png
但取二五不及他象者但因彖传而言耳大抵
彖传取义最精象中所取却恐有假合处○问
家人有严君焉传曰家人之道必有所尊严而
君长者谓父母也如此则严君作两字说然自
旧诸家只作一字说未知如何曰所尊严之君
长也
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
下定矣
彖传取义最精象中所取却恐有假合处○问
家人有严君焉传曰家人之道必有所尊严而
君长者谓父母也如此则严君作两字说然自
旧诸家只作一字说未知如何曰所尊严之君
长也
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
下定矣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79a 页 WYG0020-0362c.png
传父子兄弟夫妇各得其道则家道正矣推一家
之道可以及天下故家正则天下定矣
本义上父初子五三夫四二妇五兄三弟以卦画
推之又有此象
象曰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行下/孟反)
傅正家之本在正其身正身之道一言一动不可
易也君子观风自火出之象知事之由内而出故
所言必有物所行必有恒也物谓事实恒谓常度
之道可以及天下故家正则天下定矣
本义上父初子五三夫四二妇五兄三弟以卦画
推之又有此象
象曰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行下/孟反)
傅正家之本在正其身正身之道一言一动不可
易也君子观风自火出之象知事之由内而出故
所言必有物所行必有恒也物谓事实恒谓常度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79b 页 WYG0020-0362d.png
法则也德业之著于外由言行之谨于内也言慎
行脩则身正而家治矣
本义身脩则家治矣
朱氏附录谓如一炉火必有气冲上去便是风
自火出然此只是言自内及外之意
初九闲有家悔亡
传初家道之始也闲谓防闲法度也治其有家之
始能以法度为之防闲则不至于悔矣治家者治
行脩则身正而家治矣
本义身脩则家治矣
朱氏附录谓如一炉火必有气冲上去便是风
自火出然此只是言自内及外之意
初九闲有家悔亡
传初家道之始也闲谓防闲法度也治其有家之
始能以法度为之防闲则不至于悔矣治家者治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80a 页 WYG0020-0363a.png
乎众人也苟不闲之以法度则人情流放必至于
有悔失长幼之序乱男女之别伤恩义害伦理无
所不至能以法度闲之于始则无是矣故悔亡也
九刚明之才能闲其家者也不云无悔者群居必
有悔以能闲故亡耳
本义初九以刚阳处有家之始能防闲之其悔亡
矣戒占者当如是也
象曰闲有家志未变也
有悔失长幼之序乱男女之别伤恩义害伦理无
所不至能以法度闲之于始则无是矣故悔亡也
九刚明之才能闲其家者也不云无悔者群居必
有悔以能闲故亡耳
本义初九以刚阳处有家之始能防闲之其悔亡
矣戒占者当如是也
象曰闲有家志未变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80b 页 WYG0020-0363b.png
传闲之于始家人志意未变动之前也正志未流
散变动而闲之则不伤恩不失义处家之善也是
以悔亡志变而后治则所伤多矣乃有悔也
本义志未变而预防之
六二无攸遂在中馈贞吉
传人之处家在骨肉父子之间大率以情胜礼以
恩夺义唯刚立之人则能不以私爱失其正理故
家人卦大要以刚为善初三上是也六二以阴柔
散变动而闲之则不伤恩不失义处家之善也是
以悔亡志变而后治则所伤多矣乃有悔也
本义志未变而预防之
六二无攸遂在中馈贞吉
传人之处家在骨肉父子之间大率以情胜礼以
恩夺义唯刚立之人则能不以私爱失其正理故
家人卦大要以刚为善初三上是也六二以阴柔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81a 页 WYG0020-0363c.png
之才而居柔不能治于家者也故无攸遂无所为
而可也夫以英雄之才尚有溺情爱而不能自守
者况柔弱之人其能胜妻子之情乎如二之才若
为妇人之道则其正也以柔顺处中正妇人之道
也故在中馈则得其正而吉也妇人居中而主馈
者也故云中馈
本义六二柔顺中正女之正位乎内者也故其象
占如此
而可也夫以英雄之才尚有溺情爱而不能自守
者况柔弱之人其能胜妻子之情乎如二之才若
为妇人之道则其正也以柔顺处中正妇人之道
也故在中馈则得其正而吉也妇人居中而主馈
者也故云中馈
本义六二柔顺中正女之正位乎内者也故其象
占如此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81b 页 WYG0020-0363d.png
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巽也
传二以阴柔居中正能顺从而卑巽者也故为妇
人之贞吉也
九三家人嗃嗃悔厉吉妇子嘻嘻终吝(嗃呼落反嘻/喜悲反象同)
传嗃嗃未详字义然以文义及音意观之与嗷嗷
相𩔖又若(一作/人苦)急束(一作/速)之意九三在内卦之上
主治乎内者也以阳居刚而不中虽得正而过乎
刚者也治内过刚则伤于严急故家人嗃嗃然治
传二以阴柔居中正能顺从而卑巽者也故为妇
人之贞吉也
九三家人嗃嗃悔厉吉妇子嘻嘻终吝(嗃呼落反嘻/喜悲反象同)
传嗃嗃未详字义然以文义及音意观之与嗷嗷
相𩔖又若(一作/人苦)急束(一作/速)之意九三在内卦之上
主治乎内者也以阳居刚而不中虽得正而过乎
刚者也治内过刚则伤于严急故家人嗃嗃然治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82a 页 WYG0020-0364a.png
家过严不能无伤故必悔于严厉骨肉恩胜严过
故悔也虽悔于严厉未得宽猛之中然而家道齐
肃人心祗畏犹为家之吉也若妇子嘻嘻则终至
羞吝矣在卦非有嘻嘻之象盖对嗃嗃而言谓与
其失于放肆宁过于严也嘻嘻笑乐无节也自恣
无节则终至败家可羞吝也盖严谨之过虽于人
情不能无伤然苟法度立伦理正乃恩义之所存
也若嘻嘻无度乃法度之所由废伦理之所由乱
故悔也虽悔于严厉未得宽猛之中然而家道齐
肃人心祗畏犹为家之吉也若妇子嘻嘻则终至
羞吝矣在卦非有嘻嘻之象盖对嗃嗃而言谓与
其失于放肆宁过于严也嘻嘻笑乐无节也自恣
无节则终至败家可羞吝也盖严谨之过虽于人
情不能无伤然苟法度立伦理正乃恩义之所存
也若嘻嘻无度乃法度之所由废伦理之所由乱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82b 页 WYG0020-0364b.png
安能保其家乎嘻嘻之甚则致败家之凶但云吝
者可吝之甚则至于凶故未遽言凶也
本义以刚居刚而不中过乎刚者也故有嗃嗃严
厉之象如是则虽有悔厉而吉也嘻嘻者嗃嗃之
反吝之道也占者各以其德为应故两言之
象曰家人嗃嗃未失也妇子嘻嘻失家节也
传虽嗃嗃于治家之道未为甚失若妇子嘻嘻是
无礼法失家之节家必乱矣
者可吝之甚则至于凶故未遽言凶也
本义以刚居刚而不中过乎刚者也故有嗃嗃严
厉之象如是则虽有悔厉而吉也嘻嘻者嗃嗃之
反吝之道也占者各以其德为应故两言之
象曰家人嗃嗃未失也妇子嘻嘻失家节也
传虽嗃嗃于治家之道未为甚失若妇子嘻嘻是
无礼法失家之节家必乱矣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83a 页 WYG0020-0364c.png
六四富家大吉
传六以巽顺之体而居四得其正位居得其正为
安处之义巽顺于事而由正道能保有(一无/有字)其富
者也居家之道能保有(一无/有字)其富则为大吉也四
高位而独云富者于家而言高位家之尊也能有
其富是能保其家也吉孰大焉
本义阳主义阴主利以阴居阴而在上位能富其
家者也
传六以巽顺之体而居四得其正位居得其正为
安处之义巽顺于事而由正道能保有(一无/有字)其富
者也居家之道能保有(一无/有字)其富则为大吉也四
高位而独云富者于家而言高位家之尊也能有
其富是能保其家也吉孰大焉
本义阳主义阴主利以阴居阴而在上位能富其
家者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83b 页 WYG0020-0364d.png
朱氏附录占法阳主贵阴主富
象曰富家大吉顺在位也
传以巽顺而居正位正而巽顺能保有(一无/有字)其富
者也富家之大吉也
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假更白/反象同)
傅九五男而在外刚而处阳居尊而中正又其应
顺正于内治家之至正至善者也王假有家五君
位故以王言假至也极乎有家之道也夫王者之
象曰富家大吉顺在位也
传以巽顺而居正位正而巽顺能保有(一无/有字)其富
者也富家之大吉也
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假更白/反象同)
傅九五男而在外刚而处阳居尊而中正又其应
顺正于内治家之至正至善者也王假有家五君
位故以王言假至也极乎有家之道也夫王者之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84a 页 WYG0020-0365a.png
道修身以齐家家正则天下治矣自古圣王未有
不以恭已正家为本故有家之道既至则不忧劳
而天下治矣勿恤而吉也五恭已于外二正家于
内内外同德可谓至矣
本义假至也如假于太庙之假有家犹言有国也
九五刚健中正下应六二之柔顺中正王者以是
至于其家则勿用忧恤而吉可必矣盖聘纳后妃
之吉占而凡有是德者遇之皆吉也
不以恭已正家为本故有家之道既至则不忧劳
而天下治矣勿恤而吉也五恭已于外二正家于
内内外同德可谓至矣
本义假至也如假于太庙之假有家犹言有国也
九五刚健中正下应六二之柔顺中正王者以是
至于其家则勿用忧恤而吉可必矣盖聘纳后妃
之吉占而凡有是德者遇之皆吉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84b 页 WYG0020-0365b.png
朱氏附录有家之有只是如夙夜浚明有家亮
采有邦之有有三德者则夙夜浚明于其家有
六德者则亮采于其邦有是虚字非如奄有四
方之有也
象曰王假有家交相爱也
传王假有家之道者非止能使之顺从而巳必致
其心化诚合夫爱其内助妇爱其刑家交相爱也
能如是者文王之妃乎若身修法立而家未化未
采有邦之有有三德者则夙夜浚明于其家有
六德者则亮采于其邦有是虚字非如奄有四
方之有也
象曰王假有家交相爱也
传王假有家之道者非止能使之顺从而巳必致
其心化诚合夫爱其内助妇爱其刑家交相爱也
能如是者文王之妃乎若身修法立而家未化未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85a 页 WYG0020-0365c.png
得为假有家之道也
本义程子曰夫爱其内助妇爱其刑家
上九有孚威如终吉
传上卦之终家道之成也故极言治家之本治家
之道非至诚不能也故必中有孚信则能常久而
众人自化为善不由至诚已且不能常守也况欲
使(一作/使众)人乎故治家以有孚为本治家者在妻孥
情爱之间慈过则无严恩胜则掩义故家之患常
本义程子曰夫爱其内助妇爱其刑家
上九有孚威如终吉
传上卦之终家道之成也故极言治家之本治家
之道非至诚不能也故必中有孚信则能常久而
众人自化为善不由至诚已且不能常守也况欲
使(一作/使众)人乎故治家以有孚为本治家者在妻孥
情爱之间慈过则无严恩胜则掩义故家之患常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85b 页 WYG0020-0365d.png
在礼法不足而渎慢生也长失尊严少忘恭顺而
家不乱者未之有也故必有威严则能终吉保家
之终在有孚威如二者而巳故于卦终言之
本义上九以刚居上在卦之终故言正家久远之
道占者必有诚信严威则终吉也
象曰威如之吉反身之谓也
传治家之道以正身为本故云反身之谓爻辞谓
治家当有威严而夫子又复戒云当先严其身也
家不乱者未之有也故必有威严则能终吉保家
之终在有孚威如二者而巳故于卦终言之
本义上九以刚居上在卦之终故言正家久远之
道占者必有诚信严威则终吉也
象曰威如之吉反身之谓也
传治家之道以正身为本故云反身之谓爻辞谓
治家当有威严而夫子又复戒云当先严其身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86a 页 WYG0020-0366a.png
威严不先行于已则人怨而不服故云威如而吉
者能自反于身也孟子所谓身不行道不行于妻
子也
本义谓非作威也反身自治则人畏服之矣
者能自反于身也孟子所谓身不行道不行于妻
子也
本义谓非作威也反身自治则人畏服之矣
周易传义附录 卷六 第 86b 页 WYG0020-0366b.png
周易传义附录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