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1a 页 WYG0020-0297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傅义附录卷五下   宋 董楷 撰
上经
(震下/艮上)
  傅颐序卦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夫物既畜
  聚则必有以养之无养则不能存息頣所以次大
  畜也卦上艮下震上下二阳爻中含四阴上止而
  下动外实而中虚人颐颔之象也颐养也人口所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1b 页 WYG0020-0297d.png
  以饮食养人之身故名为颐圣人设卦推养之义
  大至于天地养育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与人
  之养生养形养德养人皆颐养之道也动息节宣
  以养生也饮食衣服以养形也威仪行义以养德
  也推已及物以养人也
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傅颐之道以正则吉也人之养身养德养人养于
  人皆以正道则吉也天地造化育养万物各得其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2a 页 WYG0020-0298a.png
  宜者亦正而已矣观颐自求口实观人之所颐与
  其自求口实之道则善恶吉凶可见矣
  本义颐口旁也口食物以自养故为养义为卦上
  下二阳内含四阴外实内虚上止下动为颐之象
  养之义也贞吉者占者得正则吉观颐谓观其所养
  之道自求口实谓观其所以养身之术皆得正则
  吉也
   朱氏附录颐须是正则吉何以观其正不正盖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2b 页 WYG0020-0298b.png
   观颐是观其养德是正不正自求口实是又观
   其养身是正不正未说到养人处
 彖曰颐贞吉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
 实观其自养也
  傅贞吉所养者正则吉也所养谓所养之人与养
  之之道自求口实谓其自求养身之道皆以正则
  吉也
  本义释卦辞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3a 页 WYG0020-0298c.png
 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
  傅圣人极言颐之道而赞其大天地之道则养育
  万物养育万物之道正而已矣圣人则养贤才与
  之共天位使之食天禄俾施泽于天下养贤以及
  万民也养贤所以养万民也夫天地之中品物之
  众非养则不生圣人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
  宜以养天下至于鸟兽草木皆有养之之政其道
  配天地故夫子推颐之道赞天地与圣人之功曰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3b 页 WYG0020-0298d.png
  颐之时大矣哉或云义或云用或止云时以其大
  者也万物之生与养时为大故云时
  本义极言养道而赞之
   朱氏附录观其所养亦只是说君子之所养养
   浩然之气模样○自养则如爵禄下至于饮食
   之类是说自求口实○问观颐观其所养作所
   养之道观其自养作所以养生之术曰所养之
   道如学圣贤之道则为正黄老申商则为非凡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4a 页 WYG0020-0299a.png
   见于修身行义皆是也所养之术则饮食起居
   者是也又问伊川把观其所养作观人之养如
   何曰这两句是解养正则吉所养之道与养生
   之术正则吉不正则不吉如何是观人之养不
   晓程说是如何
 象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傅以二体言之山下有雷雷震于山下山之生物
  皆动其根荄𤼵其萌芽为养之象以上下之义言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4b 页 WYG0020-0299b.png
  之艮止而震动上止下动颐颔之象(一有/也字)以卦形
  言之上下二阳中含(一无/含字)四阴外实中虚颐口之
  象口所以养身也故君子观其象以养其身慎言
  语以养其德节饮食以养其体不唯就口取养(一/无)
  (养/字)义事之至近而所系至大者莫过于言语饮食
  也在身为言语于天下则凡命令政教出于身者
  皆是慎之则必当而无失在身为饮食于天下则
  凡货资财用养于人者皆是节之则适宜而无伤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5a 页 WYG0020-0299c.png
  推养身之道(一有/则字)养德养天下莫不然也
  本义二者养德养身之切务
   朱氏附录或云谚有祸从口出病从口入甚好
   曰此语前辈曾用以解颐之象慎言语节饮食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舍音/舍)
  傅蒙之初六蒙者也爻乃主𤼵蒙而言颐之初九
  亦假外而言尔谓初也舍尔之灵龟乃观我而朵
  颐我对尔而设初之所以朵颐者四也然非四谓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5b 页 WYG0020-0299d.png
  之也假设之辞尔九阳体刚明其才智足以养正
  者也龟能咽息不食灵龟喻其明智而可以不求
  养于外也才虽如是然以阳居动体而在颐之时
  求颐人所欲也上应于四不能自守志在上行说
  所欲而朵颐者也心既动则其自失必矣迷欲而
  失已以阳而从阴则何所不至是以凶也朵颐谓
  朵动其颐颔人见食而欲之则动颐垂涎故以为
  象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6a 页 WYG0020-0300a.png
  本义灵龟不食之物朵垂也朵颐欲食之貌初九
  阳刚在下足以不食乃上应六四之阴而动于欲
  凶之道也故其象占如此
   朱氏附录凡卦中说龟底不是正得一个离卦
   必是伏个离卦如观我朵颐是也兑为羊大壮
   卦无兑恐便是三四五爻有个兑象这说取象
   底是不可晓也多如乾之六爻象皆说龙至说
   到乾郤不为龙龙是变化不测之物乾须著用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6b 页 WYG0020-0300b.png
   龙当之如夫征不复妇孕不育此卦是取离为
   大腹颐象本卦虽无离卦郤是伏得这卦
 象曰观我朵颐亦不足贵也
  傅九动体朵颐谓其说阴而志动既为欲所动则
  虽有刚健明智之才终必自失故其才亦不足贵
  也人之贵乎刚者为其能立而不屈于欲也贵乎
  明者为其能照而不失于正也既惑所欲而失其
  正何刚明之有为可贱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7a 页 WYG0020-0300c.png
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拂符弗/反下同)
  傅女不能自处必从男阴不能独立必从阳二阴
  柔不能自养待养于人者也天子养天下诸侯养
  一国臣食君上之禄民赖司牧之养皆以上养下
  理之正也二既不能自养必求养于刚阳若反下
  求于初则为颠倒故云颠颐颠则拂违经常不可
  行也若求养于丘则往必有凶丘在外而高之物
  谓上九也卦止二阳既不可颠颐于初若求颐于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7b 页 WYG0020-0300d.png
  上九往则有凶在颐之时相应则相养者也上非
  其应而往求养非道妄动是以凶也颠颐则拂经
  不获其养尔妄求于上往则得凶也今有人才不
  足以自养见在上者势力足以养人非其族类妄
  往求之取辱得凶必矣六二中正在它卦多吉而
  凶何也曰时然也阴柔既不足以自养初上二爻
  皆非其与故往求则悖理而得凶也
  本义求养于初则颠倒而违于常理求养于上则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8a 页 WYG0020-0301a.png
  往而得凶丘土之高者上之象也
 象曰六二征凶行失类也
  傅征而从上则凶者非其类故也往求而失其类
  得凶宜矣行往也
  本义初上皆非其类也
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傅颐之道唯正则吉三以阴柔之质而处(一有/又字)
  中正又在动之极是柔邪不正而动者也其养如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8b 页 WYG0020-0301b.png
  此拂违于颐之正道是以凶也得颐之正则所养
  皆吉求养养人则合于义自养则成其德三乃拂
  违正道故戒以十年勿用十数之终谓终不可用
  无所往而利也
  本义阴柔不中正以处动极拂于颐矣既拂于颐
  虽正亦凶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十年勿用道大悖也
  傅所以戒终不可用以其所由之道大悖义理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9a 页 WYG0020-0301c.png
六四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视市志反/又常止反)
  傅四在人上大臣之位六以阴居之阴柔不足以
  自养况养天下乎初九以刚阳居下在下之贤也
  与四为应四又柔顺而正是能顺于初赖初之养
  也以上养下则为顺今反求下之养颠倒也故曰
  颠颐然已以不胜其任求在下之贤而顺从之以
  济其事则天下得其养而已无旷败之咎故为吉
  也夫居上位者必有(一作/其)才德威望为下民所尊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9b 页 WYG0020-0301d.png
  畏则事行而众心服从若或下易其上则政出而
  人违刑施而怨起轻于陵犯乱之由也六四虽能
  顺从刚阳不废厥职然质本阴柔赖人以济人之
  所轻故必养其威严眈眈然如虎视则能重其体
  貌下不敢易又取于人者必有常若閒或无继则
  其政败矣其欲谓所须用者必逐逐相继而不乏
  则其事可济若取于人而无继则困穷矣既有威
  严又所施不穷故能无咎也二颠颐则拂经四则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10a 页 WYG0020-0302a.png
  吉何也曰二在上而反求养于下下非其应类故
  为拂经四则居上位以贵下贱使在(一无/在字)下之贤
  由已以行其道上下之志相应而(一有/泽字)施于民何
  吉如之自三以下养口体者也四以上养德义者
  也以君而资养于臣以上位而赖养于下皆养德
  也
  本义柔居上而得正所应又正而赖其养以施于
  下故虽颠而吉虎视眈眈下而专也其欲逐逐求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10b 页 WYG0020-0302b.png
  而继也又能如是则无咎矣
   朱氏附录问虎视眈眈本义以为下而专也盖
   赖其养以施于下必有下专之诚方能无咎程
   傅作欲立威严恐未必然曰颐卦难看正谓此
   等且虎视眈眈必有此象但今未晓耳曰音辩
   载马氏云眈眈虎下视貌则当为下而专矣曰
   然曰其欲逐逐如何曰求养于下以养人必当
   继继求之不厌乎数然后可以养人而不穷不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11a 页 WYG0020-0302c.png
   然则所以养人者必无继矣以四而赖养于初
   亦是颠倒但是求养以养人所以虽颠而吉
   六四一爻理会不得虽是恁地解必竟晓不得
   如何是施于下又如何是虎
 象曰颠颐之吉上施光也(施始/䜴反)
  傅颠倒求养而所以吉者盖得刚阳之应以济其
  事致已居上之德施光明被于天下吉孰大焉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11b 页 WYG0020-0302d.png
  傅六五颐之时居君位养天下者也然其阴柔之
  质才不足以养天下上有刚阳之贤故顺从之赖
  其养已以济天下君者养人者也反赖人以养是
  违拂于经常既以已之不足而顺从于贤师傅上
  师傅之位也必居守贞固笃于委信则能辅翼其
  身泽及天下故吉也阴柔之质无贞刚之性故戒
  以能居贞则吉以阴柔之才虽倚赖刚贤能持循
  于平时不可处艰难变故之际故云不可涉大川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12a 页 WYG0020-0303a.png
  也以成王之才不至甚柔弱也当管蔡之乱几不
  保于周公况其下者乎故书曰王亦未敢诮公赖
  二公得终信故艰险(一作/难)之际非刚明之主不可
  恃也不得已而济艰险者则有矣𤼵此义者所以
  深戒于为君也于上九则据为臣致身尽忠之道
  言故不同也
  本义六五阴柔不正居尊位而不能养人反赖上
  九之养故其象占如此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12b 页 WYG0020-0303b.png
   朱氏附录六五阴柔之才但守正则吉故不可
   以涉患难○居贞吉犹洪范用静吉用作凶所
   以不可涉大川六五不能养人反赖上九之养
   是已拂其常矣故守常则吉而涉险阻则不可
   也
 象曰居贞之吉顺以从上也
  傅居贞之吉者谓能坚固顺从于上九之贤以养
  天下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13a 页 WYG0020-0303c.png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傅上九以刚阳之德居师傅之任六五之君柔顺
  而从于已赖已之养是当天下之任天下由之以
  养也以人臣而当是任必常怀危厉则吉也如伊
  尹周公何尝不忧勤兢畏故得终吉夫以君之才
  不足而倚赖于已身当天下(一有/之字)大任宜竭其才
  力济天下之艰危成天下之治安故曰利涉大川
  得君如此之专受任如此之重苟不济天下之艰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13b 页 WYG0020-0303d.png
  危何足称委遇而谓之贤乎当尽诚竭力而不顾
  虑然惕厉则不可忘也
  本义六五赖上九之养以养人是物由上九以养
  也位高任重故厉而吉阳刚在上故利涉川
 象曰由颐厉吉大有庆也
  傅若上九之当大任如是能兢畏如是天下被其
  德泽是大有福庆也
   朱氏附录问伊川解颐作下三爻养口体上三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14a 页 WYG0020-0304a.png
   爻养德义如何曰看来下三爻是资人以为养
   上三爻是养人也六四六五虽是资初与上之
   养其实是他居尊位藉人以养而又推以养人
   故此三爻似都是养人之事伊川说亦得但失
   之疏也○铢问本义言观颐谓观其所养之道
   自求口实谓观其所以养身之术与程傅以观颐
   为所以养人之道求口实为所以自养之道如
   何先生沈吟良久曰程傅似胜盖下体三爻皆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14b 页 WYG0020-0304b.png
   是自养上体三爻皆是养人不能自求所养而
   求人以养已则凶故下三爻皆凶求于人以养
   其下虽不免于颠拂毕竟皆好故上三爻皆吉
   (此说与本义/不同当考)○勉斋曰颐之六爻只是颠拂二
   字求养于下则为颠求食于上则为拂六二比
   初而求上故颠颐当为句拂经于丘颐(句/)征凶
   即其占辞也六三拂颐虽与上为正应然毕竟
   是求于上以养已所以有拂颐之象故虽正亦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15a 页 WYG0020-0304c.png
   凶也六四颠颐固与初为正应然是赖初之养
   以养人故虽颠亦吉六五拂经即是比于上所
   以有拂经之象然是赖上九之养以养人所以
   居正为吉但不能自养所以不可涉大川
(巽下/兑上)
  傅大过序卦曰颐者养也不养则不可动故受之
  以大过凡物养而后能成成则能动动则有过大
  过所以次颐也为卦上兑下巽泽在木上灭木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15b 页 WYG0020-0304d.png
  泽者润养于木乃至灭没于木为大过之义大过
  者阳过也故为大者过过之大与大事过也贤圣
  道德功业大过于人凡事之大过于常者皆是也
  夫圣人尽人道非过于理也其制事以天下之正
  理矫时之用小过于中者则有之如行过乎恭丧
  过乎哀用过乎俭是也盖矫之小过而后能及于
  中乃求中之用也所谓大过者常事之大者耳非
  有过于理也唯其大故不常见以其比常所见者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16a 页 WYG0020-0305a.png
  大故谓之大过如尧舜之禅让汤武之放伐皆由
  (一有/此字)道也道无不中无不常以世人所不常(一作/尝)
  见故谓之大过于常也
   朱氏附录问程易说大过以为大过者常事之
   大者耳非有过于理也圣人尽人道非过于理
   是此意否曰正是如此○伊川易傅大过云道
   无不中无不常圣人有小过无大过看来亦不
   消如此说圣人既说有大过直是有此事虽云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16b 页 WYG0020-0305b.png
   大过亦是常理始得○问大过小过先生与伊
   川之说不同曰然伊川此论正如以反经合道
   为非相似殊不知大过自有大过时节小过自
   有小过时节处大过之时则当为大过之事处
   小过之时则当为小过之事○大过是事之大
   过小过是事之小过大过便如尧舜之揖逊汤
   武之征伐独立不惧遁世无闷这都是常人做
   不得底事惟圣人大贤以上便做得故谓之大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17a 页 WYG0020-0305c.png
   过是大过人底事小过便如行过乎恭丧过乎
   哀用过乎俭事之小过得些子底常人皆能之
   若当大过时做大过底事当小过时做小过底
   事当过而过理也如此则岂可谓事之过不是
   事之过只是事之平常也大过之事圣人极是
   不得已处且如尧舜之有朱均岂不欲多择贤
   辅以立其子然理到这里做不得只得如此汤
   武之于桀纣岂不欲多方恐惧之使之悔过自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17b 页 WYG0020-0305d.png
   省然理到这里做不得只得放伐而后已皆是
   事之不得已处只著如此做故虽过乎事而不
   过乎理也
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桡乃教/反下同)
  傅小过阴过于上下大过阳过于中阳过于中而
  上下弱矣故为栋桡之象栋取其胜重四阳聚于
  中可谓重矣九三九四皆取栋象谓任重也桡取
  其本末弱中强而本末弱是以桡也(一作桡取其/中强而本末)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18a 页 WYG0020-0306a.png
  (弱本末弱/是以桡也)阴弱而阳强君子盛而小人衰故利有
  攸往而亨也栋今人谓之檩
  本义大阳也四阳居中过盛故为大过上下二阴
  不胜其重故有栋桡之象又以四阳虽过而二五
  得中内巽外说有可行之道故利冇攸往而得亨
  也
   朱氏附录问栋桡是不好了又如何利有攸往
   曰看彖辞可见栋桡是以卦体本末弱而言卦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18b 页 WYG0020-0306b.png
   体自不好了郤因刚过而中巽而说行如此所
   以利有攸往乃亨也
 彖曰大过大者过也
  傅大者过谓阳过也在事为事之大者过与其过
  之大
  本义以卦体释卦名义
 栋桡本末弱也
  傅谓上下二阴衰弱阳盛则阴衰故为大者过在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19a 页 WYG0020-0306c.png
  小过则曰小者过阴过也
  本义复以卦体释卦辞本谓初末谓上弱谓阴柔
 刚过而中巽而说行利有攸往乃亨
  傅言卦才之善也刚虽过而二五皆得中是处不
  失(不失一/作得)中道也下巽上兑是以巽顺和说之道
  而行也在大过之时以中道巽说而行故利有攸
  往乃所以能亨也
  本义又以卦体卦德释卦辞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19b 页 WYG0020-0306d.png
 大过之时大矣哉
  傅大过之时其事甚大故赞之曰大矣哉如立非
  常之大事兴不世之大功成绝俗之大德皆大过
  之事也
  本义大过之时非有大过人之材不能济也故叹
  其大
 象曰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傅泽润养于木者也乃至灭没于木则过甚矣故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20a 页 WYG0020-0307a.png
  为大过君子观大过之象以立其大过人之行君
  子所以大过人者以其能独立不惧遁世无闷也
  天下非之而不顾独立不惧也举世不见知而不
  悔遁世无闷也如此然后能自守所以为大过人
  也(一无/人字)
  本义泽灭于木大过之象也不惧无闷大过之行
  也
   朱氏附录泽在下而木在上今泽水高涨乃至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20b 页 WYG0020-0307b.png
   浸没了木是为大过又曰木虽为水浸而木未
   尝动故君子观之而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傅初以阴柔巽体而处下过于畏慎者也以柔在
  下用茅藉物之象不措诸地而藉以茅过于慎也
  是以无咎茅之为物虽薄而用可重者以用之能
  成敬慎之道也慎守斯术而行岂有失乎大过之
  用也系辞云苟措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21a 页 WYG0020-0307c.png
  有慎之至也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术
  也以往其无所失矣言敬慎之至也茅虽至薄之
  物然用之可甚重以之藉荐则为重慎之道是用
  之重也人之过于敬慎为之非难而可以保其安
  而无过苟能慎(一冇/思字)斯道推而行之于事其无所
  失矣
  本义当大过之时以阴柔居巽下过于畏慎而无
  咎者也故其象占如此白茅物之洁者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21b 页 WYG0020-0307d.png
   朱氏附录藉用白茅亦有过慎之意此是大过
   之初所以其过尚小者
 象曰藉用白茅柔在下也
  傅以阴柔处卑下之道唯当过于敬慎而已以柔
  在下为以茅藉物之象敬慎之道也
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稊徒/稽反)
  傅阳之大过比阴则合故二与五皆有生象九二
  当大过之初得中而居柔与初密比而相与初既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22a 页 WYG0020-0308a.png
  切比于二二复无应于上其相与可知是刚过之
  人而能以中自处用柔相济者也过刚则不能有
  所为九三是也得中用柔则能成大过之功九二
  是也杨者阳气易感之物阳过则枯矣杨枯槁而
  复生稊阳过而未至于极也九二阳过而与初老
  夫得女妻之象老夫而得女妻则能成生育之功
  二得中居柔而与初故能复生稊而无过极之失
  无所不利也在大过阳爻居阴则善二与四是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22b 页 WYG0020-0308b.png
  二不言吉方言无所不利未遽至吉也稊根也刘
  琨劝进表云生繁华于枯荑谓枯根也郑玄易亦
  作荑字与稊同
  本义阳过之始而比初阴故其象占如此稊根也
  荣于下者也荣于下则生于上矣夫虽老而得女
  妻犹能成生育之功也
 象曰老夫女妻过以相与也
  傅老夫之说少女少女之顺老夫其相与过于常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23a 页 WYG0020-0308c.png
  分谓九二初六阴阳相与之和过于常也
九三栋桡凶
  傅夫居大过之时兴大过之功立大过之事非刚
  柔得中取于人以自辅则不能也既过于刚强则
  不能与人同常常之功尚不能独立况大过之事
  乎以圣人之才虽小事必取于人当天下之大任
  则可知矣九三以大过之阳复以刚自居而不得
  中刚过之甚者也以过甚之刚动则违于中和而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23b 页 WYG0020-0308d.png
  拂于众心安能当大过之任乎故不胜其任如栋
  之桡倾败其室是以凶也取栋为象者以其无辅
  而不能胜重任也或曰三巽体而应于上岂无用
  柔之象乎曰言易者贵乎识势之重轻时之变易
  三居过而用刚巽既终而且变岂复有用柔之义
  应者谓志相从也三方过刚上能系其志乎
  本义三四二爻居卦之中栋之象也九三以刚居
  刚不胜其重故象桡而占凶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24a 页 WYG0020-0309a.png
 象曰栋桡之凶不可以有辅也
  傅刚强之过则不能取于人人亦不能(一作/肯)亲辅
  之如栋桡折不可支辅也栋当室之中不可加助
  是不可以有辅也
   朱氏附录问大过栋桡是初上二阴不能胜四
   阳之重故有此象九三是其重刚不中自不能
   胜其任亦有此象两义自不同否曰是如此九
   三又是与上六正应亦皆不好不可以有辅自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24b 页 WYG0020-0309b.png
   是过于刚强辅他不得九四栋隆只是隆便不
   桡乎下
九四栋隆吉有它吝
  傅四居近君之位当大过之任者也居柔为能用
  柔相济既不过刚则能胜其任如栋之隆起是以
  吉也隆起(一有/兼字)取不下桡之义大过之时非阳刚
  不能济以刚处柔为得宜矣若又与初六之阴相
  应则过也既刚柔得宜而志复应阴是有它也有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25a 页 WYG0020-0309c.png
  它则有累于刚虽未至于大害亦可吝也盖大过
  之时动则过也有它谓更有它志吝为不足之义
  谓可少也或曰二比初则无不利四若应初则为
  吝何也曰二得中而比于初为以柔相济之义四
  与初为正应志相系者也九既居四刚柔得宜矣
  复牵系于阴以害其刚则可吝也
  本义以阳居阴过而不过故其象隆而占吉然下
  应初六以柔济之则过于柔矣故又戒以有它则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25b 页 WYG0020-0309d.png
  吝也
 象曰栋隆之吉不桡乎下也
  傅栋隆起则吉不桡曲以就下也谓不下系于初
  也
   朱氏附录不桡乎下下字正指初而不它也
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华如字又音/花象同誉又)
(音/馀)
  傅九五当大过之时本以中正居尊位然下无应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26a 页 WYG0020-0310a.png
  助固不能成大过之功而上比过极之阴其所相
  济者如枯杨之生华枯杨下生根稊则能复生如
  大过之阳兴成事功也上生华秀虽有所𤼵无益
  于枯也上六过极之阴老妇也五虽非少比老妇
  则为壮矣(一作壮夫/一作士夫)于五无所赖也故反称妇得
  过极之阴得阳之相济不为无益也以士夫而得
  老妇虽无罪咎殊非美也故云无咎无誉象复言
  其可丑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26b 页 WYG0020-0310b.png
  本义九五阳过之极又比过极之阴故其象占皆
  与二反
 象曰枯杨生华何可久也老妇士夫亦可丑也
  傅枯杨不生根而生华旋复枯矣安能久乎老妇
  而得士夫岂能成生育之功亦为可丑也
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顶都/冷反)
  傅上六以阴柔处过极是小人过常之极者也小
  人之所谓大过非能为大过人之事也直过常越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27a 页 WYG0020-0310c.png
  理不恤危亡履险蹈祸而巳如过涉于水至灭没
  其顶其凶可知小人狂躁以自祸盖其宜也复将
  何尤故曰无咎言自为之无所怨尤也因泽之象
  而取涉义
  本义处过极之地才弱不足以济然于义为无咎
  矣盖杀身成仁之事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过涉之凶不可咎也
  傅过涉至溺乃自为之不可以有咎也言无所怨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27b 页 WYG0020-0310d.png
  咎
   朱氏附录过涉灭顶凶无咎象曰不可咎也某
   谓东汉诸人不量深浅至于杀身亡家此是凶
   然而其心何罪故不可咎也○不可咎也恐是
   它做得是了不可以咎它不似伊川说○问大
   过卦曰大过阳刚过盛不相对值之义故六爻
   中无全吉者除了初六是过于畏慎无咎外九
   二虽无不利然老夫得女妻毕竟是不相当所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28a 页 WYG0020-0311a.png
   以象言过以相与也九四虽吉而又有它则吝
   九五所谓老妇者乃是指客爻而言老妇而得
   士夫但能无咎无誉亦不全吉至于上六过涉
   灭顶凶无咎则是事虽凶而义则无咎也○四
   阳居中如何是大过二阴在中又如何是小过
   这两卦晓不得今且逐爻略晓得便也可占
(坎下/坎上)
  傅习坎序卦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坎者陷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28b 页 WYG0020-0311b.png
  也理无过而不已过极则必陷坎所以次大过也
  习谓重习他卦虽重不加其名独坎加习者见其
  重险险中复有险其义大也卦中一阳上下二阴
  阳实阴虚上下无据一阳陷于二阴之中故为坎
  陷之义阳居阴中则为陷阴居阳中则为丽凡阳
  在上者止之象在中陷之象在下动之象阴在上
  说之象在中丽之象在下巽之象陷则为险习重
  也如学习温习皆重复之义也坎陷(一作/险)也卦之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29a 页 WYG0020-0311c.png
  所言处险难之道坎水也一始于中有生之最先
  者也故为水陷水之体也
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
  傅阳实在中为中有孚信维心亨维其心诚一故
  能亨通至诚可以通金石蹈水火何险难之不可
  亨也行有尚谓以诚一而行则能出险有可嘉尚
  谓有功也不行则常在险中矣
  本义习重习也坎险陷也其象为水阳陷阴中外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29b 页 WYG0020-0311d.png
  虚而中实也此卦上下皆坎是为重险中实为有
  孚心亨之象以是而行必有功矣故其占如此
   朱氏附录问横渠谓博学于文只要得习坎心
   亨何也曰见得这事理透了处断了便无疑行
   之又果决便是习坎心亨凡事皆如此且以看
   文字一节论之如到那一处见这说又好见那
   说又是如此有碍如彼又不通便是险阻处到
   这里须讨一路去方透便是习坎心亨又曰如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30a 页 WYG0020-0312a.png
   学这一件物事未学时心里不晓既学得了心
   下便通晓得这一事若这一事晓不得于这一
   事上心便黑暗○或问习坎卦义傅云一始于
   中有生之最先者也故为水夫阳气之生必始
   于下复卦之象是也今曰始于中其义如何曰
   气自下而上为始程说别是一义各有所主不
   相妨然亦不可相杂
 彖曰习坎重险也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重/直)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30b 页 WYG0020-0312b.png
 (龙/反)
  傅习坎者谓重险也上下皆坎两险相重也初六
  云坎窞是坎中之坎重险也水流而不盈阳动于
  险中而未出于险乃水性之流行而未盈于坎既
  盈则出乎坎矣行险而不失其信阳刚中实居险
  之中行险而不失其信者也坎中实水就下皆为
  信义有孚也
  本义习坎重险也释卦名义水流而不盈行险而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31a 页 WYG0020-0312c.png
  不失其信以卦象释有孚之义言内实而行有常
  也
   朱氏附录水流不盈才是说一坎满便流出去
   一坎又满又流出去行险而不失其信则是说
   决定如此○坎水只是平不解满盈是满出来
 维心亨乃以刚中也
  傅维其心可以亨通者乃以其刚中也中实为有
  孚之象至诚之道何所不通(一作/亨)以刚中之道而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31b 页 WYG0020-0312d.png
  行则可以济险难而亨通也
 行有尚往有功也
  傅以其刚中之才而往则有功故可嘉尚若止不
  行则常在险中矣(一作/也)坎以能行为功
  本义以刚在中心亨之象如是而往必有功也
 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
 国险之时用大矣哉
  傅高不可升者天之险也山川丘陵地之险也王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32a 页 WYG0020-0313a.png
  公君人者观坎之象知险之不可陵也故设为城
  郭沟池之险以守其国保其民人是有用险之时
  其用甚大故赞其大矣哉山河城池设险之大端
  也若夫尊卑之辨贵贱之分明等威异物采凡所
  以杜绝陵僭限隔上下者皆体险之用也
  本义极言之而赞其大也
 象曰水荐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荐在荐反/行下孟反)
  傅坎为水水流仍荐而至两坎相习水流仍荐之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32b 页 WYG0020-0313b.png
  象也水自涓滴至于寻丈至于江海荐习而不骤
  (一作/伪)者也其因势就下信而有常故君子观坎水
  之象取其有常则常久其德行人之德行不常则
  伪也故当如水之有常取其荐习相受则以习熟
  其教令之事夫𤼵政行教必使民熟于闻听然后
  能从故三令五申之若骤告未喻遽责其从虽严
  刑以驱之(一无/之字)不能也故当如水之荐习
  本义治已治人皆必重习然后熟而安之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33a 页 WYG0020-0313c.png
初六习坎入于坎窞凶(窞徒坎反/又陵感反)
  傅初以阴柔(一无/柔字)居坎险之下柔弱无援而处不
  得当非能出乎险也唯益陷于深险耳窞坎中之
  陷处已在习坎中更入坎窞其凶可知
  本义以阴柔居重险之下其陷益深故其象占如
  此
 象曰习坎入坎失道凶也
  傅由习坎而更入坎窞失道也是以凶能出于险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33b 页 WYG0020-0313d.png
  乃不失道也
九二坎有险求小得
  傅二当坎险之时陷上下二阴之中乃至险之地
  是有险也然其刚中之才虽未能出乎险中亦可
  小自济不至如初益陷入于深险是所求小得也
  君子处险艰而能自保者刚中而已刚则才足自
  卫中则动不失宜
  本义处重险之中未能自出故为有险之象然刚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34a 页 WYG0020-0314a.png
  而得中故其占可以求小得也
 象曰求小得未出中也
  傅方为二阴所陷在至险之地以刚中之才不至
  陷于深险是所求小得然未能出坎中之险也
六三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窞勿用(枕针鸩反/又针甚反)
  傅六三在坎陷(一作/险)之时以阴柔而居不中正其
  处不善进退与居皆不可者也来下则入于险之
  中之上则重险也退来与进之皆险故云来之坎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34b 页 WYG0020-0314b.png
  坎既进退皆险而居亦险枕谓支倚居险而支倚
  以处不安之甚也所处如此唯益入于深险耳故
  云入于坎窞如三所处之道(一无之/道字)不可用也故
  戒勿用
  本义以阴柔不中正而履重险之间来往皆险前
  险而后枕其陷益深不可用也故其象占如此枕
  倚著未安之意
   朱氏附录问来之坎坎曰经文中叠字如兢兢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35a 页 WYG0020-0314c.png
   业业是重字来之自是两字各有所指谓下来
   亦坎上往亦坎之往也进退皆险也○坎六三
   险且枕只是前后皆是枕便如枕头之枕(此说/与本)
   (义不同/当考)
 象曰来之坎坎终无功也
  傅进退皆险处又不安若用此道当益入于险终
  岂能有功乎以阴柔处不中正虽平易之地尚致
  悔咎况处险乎险者人之所欲出也必得其道乃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35b 页 WYG0020-0314d.png
  能去之求去而失其道益困穷耳故圣人戒如三
  所处不可用也
六四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
  傅六四阴柔而下无助非能济天下之险者以其
  在高位故言为臣处险之道大臣当险难之时唯
  至诚见信于君其交固而不可间又能开明君心
  则可保无咎矣(一作/也)夫欲上之笃信唯当尽其质
  实而已多仪而尚饰莫如燕享之礼故以燕享喻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36a 页 WYG0020-0315a.png
  之言当不尚浮饰唯以质实所用一樽之酒二簋
  之食复以瓦缶为器质之至也其质实如此又须
  纳约自牖纳约谓进结于君之道牖(一冇/有字)开通之
  义室之暗也故设牖所以通明自牖言自通明之
  处以悟君心所明处诗云天之牖民如埙如篪毛
  公训牖为道亦开通之谓(一/义)作人臣以忠信善道
  结于君心必自其所明处乃能入也人心有所蔽
  有所通所蔽者暗处也所通者明处也当就其明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36b 页 WYG0020-0315b.png
  处而告之求信则易也故云纳约自牖能如是则
  虽艰险之时终得无咎也且如君心蔽于荒乐唯
  其蔽也故尔虽力诋其荒乐之非如其不省何必
  于所不蔽之事推而及之则能悟其心矣自古能
  谏其君者未有不因其所明者也故讦直强劲者
  率多取忤而温厚明辩者其说多行且如汉祖爱
  戚姬将易太子是其所蔽也群臣争之者众矣嫡
  庶之义长幼(一作/少长)之序非不明也如其蔽而不察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37a 页 WYG0020-0315c.png
  何四老者高祖素知其贤而重之此其不蔽之明
  心也故因其所明而及其事则悟之如反手且四
  老人之力孰与张良群公卿及天下之士其言之
  切孰与周昌叔孙通然而不从彼而从此者由攻
  其蔽与就其明之异耳又如赵王太后爱其少子
  长安君不肯使质于齐此其蔽于私爱也大臣谏
  之虽强既曰蔽矣其能听乎爱其子而欲使之长
  久富贵者其心之所明也故左师触龙因其(一有/所字)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37b 页 WYG0020-0315d.png
  明而导之以长久之计故其听也如响非惟告于
  君者如此为教者亦然夫教必就人之所长所长
  者心之所明也从其心之所明而入然后推及其
  馀孟子所谓成德达才是也
  本义晁氏云先儒读樽酒簋为一句贰用缶为一
  句今从之贰益之也周礼大祭三贰弟子职左执
  虚豆右执挟匕周旋而贰是也九五尊位六四近
  之在险之时刚柔相际故有但用薄礼益以诚心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38a 页 WYG0020-0316a.png
  进结自牖之象牖非所由之正而室之所以受明
  也始虽艰阻终得无咎故其占如此
   朱氏附录问旧读樽酒簋贰为句用缶为句乃
   古注及程氏说晁以道本樽酒簋(句/)贰用缶(句/)
   本义从之其说如何曰既曰樽酒簋贰又曰用
   缶亦不成文理○樽酒簋贰今人硬说作二簋
   其实无二簋之实陆德明自注断人自不曾去
   看如所谓贰乃是周礼大祭三二之二是副二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38b 页 WYG0020-0316b.png
   之义此不是穿凿却有古本○问用缶纳约自
   牖如何曰不由户而自牖以言艰难之时不可
   直致也○纳约自牖虽有向明之意然非是路
   之正○问牖非所由之正乃室中受明之处岂
   险难之时不容由正以进邪曰非是不可由正
   盖事变不一势有不容不自牖者终无咎者始
   虽不甚好然于义理无害故终亦无咎无咎者
   善补过之谓也○问其次致曲与易中纳约自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39a 页 WYG0020-0316c.png
   牖之意亦略相类纳约自牖是因人之明而导
   之致曲是因已之明而推之是如此否曰正是
   如此
 象曰樽酒簋贰刚柔际也
  傅象只举首句此比多矣樽酒簋贰质实之至刚
  柔相际接之道能如此则可终保无咎君臣之交
  能固而常者在诚实而已刚柔指四与五谓君臣
  之交际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39b 页 WYG0020-0316d.png
  本义晁氏曰一本无贰字今从之
九五坎不盈祇(字义已/见复卦)既平无咎
  傅九五在坎之中是不盈也盈则平而出矣祇宜
  音祗抵也复卦云无祇悔必抵于已平则无咎既
  曰不盈则是未平而(一无/而字)尚在险中未得无咎也
  以九五刚中之才居尊位宜可以济于险然下无
  助也二陷于险中未能出馀皆阴柔无(一作/非)济险
  之才人君虽才安能独济天下之险居君位而不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40a 页 WYG0020-0317a.png
  能致天下出于险则为有咎必祇既平乃得无咎
  本义九五虽在坎中然以阳刚中正居尊位而时
  亦将出矣故其象占如此
   朱氏附录祇字他无说处看来只得作抵字解
   复卦亦然不盈未是平但将来必会平二与五
   虽是陷于阴中必竟是阳会动陷他不得如有
   孚如维心亨如行有尚皆是他
 象曰坎不盈中未大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40b 页 WYG0020-0317b.png
  傅九五刚中之才而得尊位当济天下之险难而
  坎尚不盈乃未能平乎险难是其刚中之道未光
  大也险难之时非君臣协力其能济乎五之道未
  大以无臣也人君之道不能济天下之险难则为
  未大不称其位也
  本义有中德而未大
   朱氏附录水之为物其在坎只能平自不能盈
   故曰不盈盈者高之义中未大者平则是得中不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41a 页 WYG0020-0317c.png
   盈是未大也
上六系用徽纆寘于丛棘三岁不得凶
  傅上六以阴柔而居险之极其陷之深者也以其
  陷之深取牢狱为喻如系缚之以徽纆囚寘于丛
  棘之中阴柔而陷之深其不能出矣故云至于三
  岁之久不得免也其凶可知
  本义以阴柔居险极故其象占如此
   朱氏附录问系用徽纆二字释文云三股曰徽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41b 页 WYG0020-0317d.png
   两股曰纆皆索名是否曰据释文如此
 象曰上六失道凶三岁也
  傅以阴柔而自处极险之地是其失道也故其凶
  至于三岁也三岁之久而不得免焉终凶之辞也
  言久有曰十有曰三随其事也陷于狱至于三岁
  久之极也他卦以年数言者亦各以其事也如三
  岁不兴十年乃字是也
(离下/离上)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42a 页 WYG0020-0318a.png
  傅离序卦坎者陷也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离
  者丽也陷于险难之中则必有所附丽理自然也
  离所以次坎也离丽也明也取其阴丽于上下之
  阳则为附丽之义取其中虚则为明义离为火火
  体虚丽于物而明者也又为日亦以虚明之象
离利贞亨畜牝牛吉
  傅离丽也万物莫不皆有所丽有形则有丽矣在
  人则为(一无/为字)所亲附之人所由之道所主之事皆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42b 页 WYG0020-0318b.png
  其所丽也人之所丽利于贞正得其正则可以亨
  通故曰离利贞亨畜牝牛吉牛之性顺而又牝焉
  顺之至也既附丽于正必能顺于正道如牝牛则
  吉也畜牝牛谓养其顺德(一无/德字)人之顺德由养以
  成既丽于正当养习以成其顺德也
  本义离丽也阴丽于阳其象为火体阴而用阳也
  物之所丽贵乎得正牝牛柔顺之物也故占者能
  正则亨而畜牝牛则吉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43a 页 WYG0020-0318c.png
   朱氏附录离便是丽附著之意也有兼说明处
   也有单说明处明是离之体丽是丽著底意思
   离字古人多用做离著说然而物相离去也只
   是这字古来自有这般两用㡳字如乱字又唤
   做治○问火体阴而用阳是如何曰此言三画
   卦中阴而外阳者也坎象为阴水体阳而用阴
   盖三画卦中阳而外阴者也又曰火中虚暗则
   离中之阴也水中虚明则坎中之阳也○问离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43b 页 WYG0020-0318d.png
   卦是阳包阴占利畜牝牛便也是宜畜柔顺之
   物曰然
 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榖草木丽乎土
  傅离丽也谓附丽也如日月则丽于天百榖草木
  则丽于土万物莫不各有所丽天地之中无无丽
  之物在人当审其所丽丽得其正则能亨也
 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重直/龙反)
  傅以卦才言也上下皆离重明也五二皆处中正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44a 页 WYG0020-0319a.png
  丽乎正也君臣上下皆有明德而处中正可以化
  天下成文明之俗也
  本义释卦名义
 柔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傅二五以柔顺丽于中正所以能亨人能养其至
  顺以丽中正则吉故曰畜牝牛吉也或曰二则中
  正矣五以阴居阳得为正乎曰离主于所丽五中
  正之位六丽于正位乃为正也学者知时义而不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44b 页 WYG0020-0319b.png
  失重轻则可以言易矣
  本义以卦体释卦辞
   朱氏附录彖辞重明自是五二两爻为君臣重
   明之义大象又自说继世重明之义不同○惟
   六二一爻柔丽乎中而得其正故元吉至六五
   虽是柔丽乎中而不得其正特借中字而包正
   字耳○今言丽乎正丽乎中正次第说六二分
   数多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45a 页 WYG0020-0319c.png
 象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傅若云两明则是二明不见继明之义故云明两
  明而重两谓相继也作离明两而为离继明之义
  也震巽之类亦取荐随之义然离之义尤重也大
  人以德言则圣人以位言则王者大人观离明相
  继之象以世继其明德照临于四方大凡以明相
  继皆继明也举其大者故以世袭继照言之
  本义作起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45b 页 WYG0020-0319d.png
   朱氏附录明两作犹言水荐至今日明来日又
   明若说两明却是两个日头又曰作起也如日
   然今日出了明日又出是之谓两作盖只是这
   一个明两番作非明两乃两作也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错七各/反象同)
  傅阳固好动又居下而离体阳居下则欲进离性
  炎上志在上丽几于躁动其履错然谓交错也虽
  未进而迹已动矣动则(一无/则字)失居下之分而有咎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46a 页 WYG0020-0320a.png
  也然其刚明之才若知其义而敬慎之则不至于
  咎矣初在下无位者也明其身之进退乃所丽之
  道也其志既动不能敬慎则妄动是不明所丽乃
  有咎也
  本义以刚居下而处明体志欲上进故有履错然
  之象敬之则无咎矣戒占者宜如是也
 象曰履错之敬以辟咎也(辟音/避)
  傅履错然欲动而知敬慎不敢进所以求辟免过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46b 页 WYG0020-0320b.png
  咎也居明而刚故知而能辟不刚明则妄动矣
六二黄离元吉
  傅二居中得正丽于中正也黄中之色文之美也
  文明中正美之盛也故云黄离以文明中正之德
  上同于文明中顺之君其明如是所丽如是大善
  之吉也
  本义黄中色柔丽乎中而得其正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黄离元吉得中道也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47a 页 WYG0020-0320c.png
  傅所以元吉者以其得中道也不云正者离以中
  为重所以成文明由中也正在其中矣
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耋田节反/又他结反)
(嗟如字又遭哥/反下戚嗟同)
  傅八纯卦皆有二体之义乾内外皆健坤上下皆
  顺震威震相继巽上下顺随坎重险相习离二明
  继照艮内外皆止兑彼已相说而离之义在人事
  最大九三居下体之终是前明将尽后明当继之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47b 页 WYG0020-0320d.png
  时人之始终时之革易也故为日昃之离日下昃
  之明也昃则将没矣以理言之盛必有衰始必有
  终常道也达者顺理为乐缶常用之器也鼓缶而
  歌乐其常也不能如是则以大耋为嗟忧乃为凶
  也大耋倾没也人之终尽达者则知其常理乐天
  而已遇常皆乐如鼓缶而歌不达者则恐怛有将
  尽之悲乃大耋之嗟为其凶也此处死生之道也
  耋与昳同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48a 页 WYG0020-0321a.png
  本义重离之间前明将尽故有日昃之象不安常
  以自乐则不能自处而凶矣戒占者宜如是也
 象曰日昃之离何可久也
  傅日既倾昃明能久乎明者知其然也故求人以
  继其事退处以休其身安常处顺何足以为凶也
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突徒忽反又唐/屑汤骨二反)
  傅九四离下体而升上体继明之初故言继承之
  义在上而近君继承之地也以阳居离体而处四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48b 页 WYG0020-0321b.png
  刚躁而不中正且重刚以不正而刚盛之势突如
  而来非善继者也夫善继者必有巽让之诚顺承
  之道若舜启然今四突如其来失善继之道也又
  承六五阴柔之君其刚盛陵烁之势气焰如焚然
  故云焚如四之所行不善如此必被祸害故曰死
  如失继绍之义承上之道皆逆德也众所弃绝故
  云弃如至于死弃祸之极矣故不假言凶也
  本义后明将继之时而九四以刚迫之故其象如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49a 页 WYG0020-0321c.png
  此
   朱氏附录九四有侵陵六五之象故曰突如其
   来如又曰九四阳爻突出来逼拶上爻○离为
   火故有焚如之象○焚如是不戢自焚之意弃
   是死而弃之之意○焚如死如弃如言其焚死
   而弃也○或曰突如其来如与焚如自当属上
   句死如弃如自当做一句曰说时亦少通但文
   势恐不如此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49b 页 WYG0020-0321d.png
 象曰突如其来如无所容也
  傅上陵其君不顺所承人恶众弃天下所不容也
  本义无所容言焚死弃也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涕它米反/沱徒河反)
  傅六五居尊位而守中有文明之德可谓善矣然
  以柔居上在下无助独附丽于刚强之间危惧之
  势也唯其明也故能畏惧之深至于出涕忧虑(一/作)
  (虞/)之深至于戚嗟所以能保其吉也出涕戚嗟极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50a 页 WYG0020-0322a.png
  言其忧惧之深耳时当然也居尊位而文明知忧
  畏如此故得吉若自恃其文明之德与所丽中正
  泰然不惧(一作/虑)则安能保其吉也
  本义以阴居尊柔丽乎中然不得其正而迫于上
  下之阳故忧惧如此然后得吉戒占者宜如是也
   朱氏附录六五介于二阳之间忧惧如此然处
   得其中故不失其吉
 象曰六五之吉离王公也(离音/丽)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50b 页 WYG0020-0322b.png
  傅六五之吉者所丽得王公之正位也据在上之
  势而明察事理畏惧忧虞以持之所以能吉也不
  然岂能安乎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
  傅九以阳居上在离之终刚明之极者也明则能
  照刚则能断能照足以察邪恶能断足以行威刑
  故王者宜用如是刚明以辨天下之邪恶而行其
  征伐则有嘉美之功也征伐用刑之大者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51a 页 WYG0020-0322c.png
折首获匪其丑无咎(折之/舌反)
  傅夫明极则无微不照断极则无所宽宥不约之
  以中则伤于严察矣去天下之恶若尽究其渐染
  诖误则何可胜诛所伤残亦甚矣故但当折取其
  魁首所执获者非其丑类则无残暴之咎也书曰
  歼厥渠魁胁从罔治
  本义刚明及远威振而刑不滥无咎之道也故其
  象占如此
周易传义附录 卷五下 第 51b 页 WYG0020-0322d.png
   朱氏附录有嘉折首是句
 象曰王用出征以正邦也
  傅王者用此上九之德明照而刚断以察除天下
  之恶所以正治其邦国刚明居上之道也
   朱氏附录问张子曰阴阳之精互藏其宅然乎
   曰此言甚有味由人如何看水离物不得故水
   有离之象火能入物故火有坎之象
 周易傅义附录卷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