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一
卷十一 第 1a 页 WYG0037-049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易经解义卷十一
  ䷭(巽下/坤上)
  进而上之谓升坤巽为和柔巽顺之卦宜乎退敛有
  馀进取不足然而际方升之时有能升之德处可升
  之地而升以名犹之柔嘉君子恬静自持而身名俱
  泰天下之大美归焉与夫躁进以干时者异矣彖传
  柔以时升专指六四言刚中而应专指二五言而爻
卷十一 第 1b 页 WYG0037-0499b.png
  辞则六爻皆利于升盖众正汇征无乎不吉也二固
  刚中而三亦刚正四固以时升而初以信五以正皆
  柔德之善者惟上居升之极则戒其昏冥而诲之精
  进所以善升之终诸爻言人材之登进而六五言治
  化之升隆又所以正升之主审乎此而升庸之道得
  矣
 升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
  此卦巽下坤上卦变自解而来柔进居四有自下升
卷十一 第 2a 页 WYG0037-0500a.png
 上之义故名为升卦辞言君子乘时进用有得君行
 道之乐也南征前进也文王系升彖辞曰升以自下
 进上为义时本当升且其卦内巽外顺有能进之德
 二刚中而五应又有与进之君士君子幼学壮行乘
 时奋庸凡有所为功成名立无不通利而元亨矣自
 其方升之始用此以见大人则君臣道合自可以必
 推心委任之隆而无堂高廉远之患明良交会惟此
 时为然无庸恤其不遇也自其既升之后因此以南
卷十一 第 2b 页 WYG0037-0500b.png
 征则前进有为遂可以建经纶斯世之猷而成匡济
 生民之业大道为公惟此时为然吉无有不得也所
 谓元亨者盖如此从来贤才之升降关乎时运之盛
 衰顾贤如巽木升贤者如坤地地之栽培者厚则木
 之发荣者方盛故曰百年树人其德足以辅世材足
 以匡时而成国家栋梁之用岂偶然哉
彖曰柔以时升巽而顺刚中而应是以大亨用见大人
勿恤有庆也南征吉志行也
卷十一 第 3a 页 WYG0037-0500c.png
 此彖传是释升彖辞言柔能因时而进深与其善而
 无不利也柔指六四大亨应作元亨孔子释升彖辞
 曰卦名升者以卦变言自解而来柔本居三今进居
 乎四升于二阳之上是以柔嘉之士遇明盛之时而
 升闻于朝有必然者故为升也夫升何以得元亨哉
 以卦德言内巽而外顺内既沈潜慎密不至欲速以
 躁进外又从容审图不肯冒昧以干时是有可升之
 德也以卦体言九二刚中而六五应之刚毅中直在
卷十一 第 3b 页 WYG0037-0500d.png
 我有致君之具而虚中善任在上又有下贤之诚是
 有可升之会也德与会逢升无不利所以元亨者以
 此夫亨莫大于得君辞曰用见大人勿恤者谓本此
 善以利见一德交孚恩礼隆洽而泰交成朝夕论思
 而美利溥都俞吁咈之风邦家攸赖非徒一身之庆
 矣亨又莫大于行道辞曰南征吉者谓本此善以前
 进乘时布治大猷升而功在社稷嘉谋入而福被苍
 生致主泽民之志施为畅达至是而无不行矣君臣
卷十一 第 4a 页 WYG0037-0501a.png
 相得吾道大行升之元亨圣人所为深与之乎此见
 人材之升在于知时而又妙于用柔柔则从容和缓
 退处之心恒胜于上人之心故能量可而进不失其
 时刚中而应有庆志行孰非时升之元亨乎而本于
 巽顺则皆以柔道行之也若时未至而求进必刚躁
 者也岂知时升之义哉
象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此象传是言君子崇德之学由积渐而至于大成也
卷十一 第 4b 页 WYG0037-0501b.png
 顺作慎孔子释升象曰坤地之中而生巽木渐长而
 上有升之象也君子以为山木人心其理本一养木
 养心其机本同体之以慎脩其德必敬以直内由一
 念以至于念念曲而致之无不善义以方外自一事
 以至于事事扩而充之无不宜盖德本高大而必于
 细微处𤼵端如以为小而忽之一息少懈前此之功
 必隳犹木之在地一日不长生生之机必息惟由积
 小以谨始敬终则德脩罔觉日新月异而不能巳自
卷十一 第 5a 页 WYG0037-0501c.png
 驯至于高明广大不犹木之以渐升乎可见圣功王
 道不必远求祗在敬小慎微日进不己则几希之存
 得危微精一之传慎独之功致中和位育之效体用
 一原天人一致下学即可以上达升之义大矣哉
初六允升大吉象曰允升大吉上合志也
 此一爻是言信友可以获上得遂其进之由也上指
 九二九三合志是初合二阳之志周公系升初爻曰
 初六巽体而顺德当升之时不务躁进以柔顺而巽
卷十一 第 5b 页 WYG0037-0501d.png
 于二阳则是温恭自处有以动人之诚谦让不争足
 以起人之慕故二阳重而信之能使志行孚于同类
 名誉著于当时声应气求援以同升由是建大功而
 立大业所谓用见南征吉孰大焉孔子释初象曰初
 之允升大吉何哉盖上之二阳或以刚中为君所倚
 任或以刚正为世所仰瞻其志奋发有为皆欲上进
 者今初巽于二阳而上与之合志合则道同得藉所
 援相引而升其大吉也不亦宜乎夫贤者在下非有
卷十一 第 6a 页 WYG0037-0502a.png
 特达之知不能自奋而升然养之邃者其孚必速不
 党同以求合不务名而尚志是相信在未升之前虽
 欲弗升而不可得也信以同升志以成信与世之逐
 虚声而求汲引者殆不可同日语矣
九二孚乃利用礿无咎象曰九二之孚有喜也
 此一爻是言事君者当以至诚乃有得君之喜也周
 公系升二爻曰当升之时人臣不患其不升但患感
 孚之未至耳今九二以中实上孚于五六五以中虚
卷十一 第 6b 页 WYG0037-0502b.png
 下应于二是为臣者不求宠利惟本一念之精诚足
 以感孚其君自然情投谊合有以致君之孚契也惟
 既孚矣则上下之间一以至诚相格乃可脱略仪文
 而任吾朴忠犹祭者以诚敬享神即用礿而亦利也
 如是则臣道尽而不欺君心感而无忌何咎之有孔
 子释二象曰二能以孚诚事上岂惟为臣之道无咎
 而已哉孚本于刚中诚实所感明良会合则信任必
 至而无疑贰之嫌宠遇永绥而有拜飏之盛明其有
卷十一 第 7a 页 WYG0037-0502c.png
 喜可见用孚之利感通若此无咎不足言矣自古臣
 之事主涉于疏略固失之慢过于繁缛又失之伪慢
 与伪皆非纯臣之道也故必精白一心以承休德昔
 周公之训曰至治馨香感于神明此即孚之义也三
 代盛时君臣交勉惟一诚相通事君者当知所兢兢
 云
九三升虚邑象曰升虚邑无所疑也
 此一爻是言德与时会当进而无所阻也虚邑无所
卷十一 第 7b 页 WYG0037-0502d.png
 阻碍之象周公系升三爻曰九三当升时而有阳刚
 之德既备能升之具进临于坤坤德顺而体虚以推
 贤进能为尚而无猜疑倾陷之风乘此以升是以谋
 断之才际雍熙之会王道荡荡无反无侧可以致身
 堂陛利见而得乎君奋迹亨衢前进而行乎道其升
 之易象犹虚邑无人可进而无所阻碍矣孔子释三
 象曰人当升时虽有其时而无其德未免有疑于已
 虽有其德而无其时未免有疑于人今三以能升之
卷十一 第 8a 页 WYG0037-0503a.png
 德值可升之时既非短于材而见抑又非泥于势而
 不通豁然上进而莫之违距复何所疑乎按巽为进
 退为不果苟稍有以沮之则必疑滞而不能进矣今
 三之不疑如此正见坤之虚中善受能接引贤才故
 一往得通如木之生于地中者无不成廊庙之材此
 圣人乐得而与之也
六四王用亨于岐山吉无咎象曰王用亨于岐山顺事

卷十一 第 8b 页 WYG0037-0503b.png
 此一爻是言推诚以格君可见忠顺之至也亨富作
 享王用享于岐山用诚以事君之象周公系升四爻
 曰六四体坤居柔以至顺之德守纯臣之节恪恭尽
 瘁无贰尔心是积诚以上升感格乎君有王用享于
 岐山之象如是则可以辅君跻斯世于雍和锡生民
 以多福得臣道之纯而鲜陨越之失矣不亦吉而无
 咎乎孔子释四象曰四之能格君犹王用享岐山者
 盖四有柔顺之德以顺事其君精白居衷常恐有僭
卷十一 第 9a 页 WYG0037-0503c.png
 偪之失靖共无忝不徒饰服事之名上则顺承乎君
 下则顺处其义恪守臣职而无遗憾焉是顺之至者
 即诚之至也宜吉且无咎矣按升卦二四两爻不言
 升何也盖五为君位二应五而四承五皆得时行道
 亲近乎君者其位不可复升也升则疑于五有偪上
 之嫌矣故在四言顺与在二言孚圣人明臣道之极
 安分守节为万世训也其义深矣
六五贞吉升阶象曰贞吉升阶大得志也
卷十一 第 9b 页 WYG0037-0503d.png
 此一爻是言人君以正道治天下可以遂致治之愿
 也升阶治化易成之意周公系升五爻曰六五当升
 而居尊位然以阴居阳未免有不正之嫌故必能勉
 而贞反其不正以归于正使经纬于一心张弛乎万
 化者内则黜功利之私外则崇荡平之轨则天德纯
 而王道溥治理之升于大猷将不劳而自致其得吉
 也不犹升阶之至易乎孔子释五象曰大君志在天
 下有一夫不获一物未安欲其志之得也盖亦难矣
卷十一 第 10a 页 WYG0037-0504a.png
 今言贞吉升阶是以纯王之心行纯王之政则治定
 功成化行俗美仰媲于帝王参赞于天地有以悉副
 其匡济之初心其志乃可大得也先儒有言天下之
 事变化无穷无一不本于人主之心贞则正心可以
 正朝廷可以正天下四方万里一归于至正风动神
 速而知王道之易易焉故人君贵大居正也若后世
 用名法尚功利以为王道不可行而治流于杂霸不
 亦谬乎
卷十一 第 10b 页 WYG0037-0504b.png
上六冥升利于不息之贞象曰冥升在上消不富也
 此一爻是言徇欲者理日亡教人以转移之法也冥
 升言昏冥于升也周公系升上爻曰上六以阴柔之
 质居升之极是贪进无厌求升不已而陷于昏冥者
 也患得患失无适而利矣必也反其求升之心用以
 进德使理之根柢于吾心者存养而不已理之流行
 于事物者日新而无穷则不息之贞积小以高大乃
 所为利盖于贞而不息自于升必不冥也孔子释上
卷十一 第 11a 页 WYG0037-0504c.png
 象曰冥升在上其心岂不欲长保富盛哉然升极当
 降长极当消揆之于理有固然者今上居升极自可
 以已乃知进而不知退将立见其消亡不复保其富
 有是则所谓冥而已矣何利之有哉按豫上六曰冥
 豫耽乐而不知反也升上六曰冥升求进而不知止
 也顾豫之上体震欲动其悔过之心使终变其豫故
 以成有渝勉之升之上体坤欲顺其不已之心使反
 移于贞故以利于不息诱之圣人教人总于理欲消
卷十一 第 11b 页 WYG0037-0504d.png
 长之关设一变化之术是变易以从道也书云惟狂
 克念作圣其此爻之义欤
 ䷮(坎下/兑上)
 天道无进而不穷人事无伸而不屈故升后受之以
 困然一困而不振者庸人也在困而能伸者君子也
 砥节固穷泰然不变其所守则身困而道益通故彖
 著亨吉无咎之辞而属之大人所以教处困之方也
 困以刚掩得名似乎二四五为所掩之君子初三上
卷十一 第 12a 页 WYG0037-0505a.png
 为掩刚之小人乃爻辞则皆以处困者言之盖易为
 君子谋固如此耳当刚掩之时刚宜甚困柔宜不甚
 困乃二五刚中皆云利用九四虽不当位亦克有终
 而初三与上皆极危厉之辞盖天下惟阳刚君子所
 遇多穷亦惟阳刚君子无往不济若阴柔碌碌平居
 无防患之识临事无济变之才一往而败固其宜耳
 易之贵阳贱阴大抵类是
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
卷十一 第 12b 页 WYG0037-0505b.png
 此卦坎下兑上六爻阳为阴掩不能自振有困穷之
 义故名为困卦辞言处困之时当守贞处默以善全
 其道也文王系困彖辞曰困以困穷不能自振为义
 当此时者君子为小人掩抑力穷气沮不克自展舒
 其蕴抱也然处困者能乐天知命而不忧正已无求
 而不怨身虽困抑心自亨通则得处困之正道而能
 贞矣是贞也非涵养素积于中智识不淆于外者未
 足以当此故惟有守有学之大人敦仁安义而有自
卷十一 第 13a 页 WYG0037-0505c.png
 得之吉知几固守而无自失之咎所谓亨而得贞者
 此也苟非其人不安乎义命愤时嫉俗形于议论则
 虽有言不能取信于人适足滋多口之憎而重益其
 困大人岂如是乎此又处困者所当戒也按天道不
 能有顺而无逆人事不能有升而无困惟善处困者
 超然世外不为物累故身困而心不困不善处困者
 忿懑自鸣招尤取怫故身困而心益困然则当困之
 时亦在人自审其所处而已矣
卷十一 第 13b 页 WYG0037-0505d.png
彖曰困刚掩也险以说困而不失其所亨其惟君子乎
贞大人吉以刚中也有言不信尚口乃穷也
 此彖传是释困彖辞以明处困之有道所以得亨也
 孔子释困彖辞曰卦何以名困上下三刚皆掩于柔
 是刚明之气不能发舒正直之志无由展布所以为
 困也然困何以得亨盖所谓亨者不于其身而于其
 心不于其时而于其道以卦德言之坎险而兑说虽
 当困穷郁拂之时乐天知命此中泰然无累原自有
卷十一 第 14a 页 WYG0037-0506a.png
 所为亨者穷居独善常得而不自失此困之所以能
 亨也其惟见真守定之君子能之乎苟非君子必不
 能也其曰贞大人吉何也以卦体言之二五刚而得
 中刚则不挠中则不躁盖困之移人非乘其柔荏即
 因其矜激惟刚与中合既不挠而屈于困又不躁而
 重其困所以守贞而为大人有能亨之吉也其曰有
 言不信何也以困时所尚者宜用晦处默反躬自信
 虽困不足以穷我惟心失所亨急于自明所尚者口
卷十一 第 14b 页 WYG0037-0506b.png
 给兴戎贾怨乃为所穷实自取耳可不戒哉夫当困
 之时身可穷而道不可穷盖道之所在不充诎于富
 贵不陨穫于贫贱无往而不得也如孔子之从我所
 好颜子之不改其乐湛然无为固不因困而得亦不
 因困而失适如其固有之初心而已若后世之士身
 处困穷或侈谈横议或标榜相高徒足以招尤而召
 谤岂君子全身之道哉
象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卷十一 第 15a 页 WYG0037-0506c.png
 此象传是言君子处困之道能守正而不屈其志也
 孔子释困象曰泽以潴水宜有水者也坎水下漏兑
 泽上枯泽中无水困之象也君子体之以处困凡纲
 常名教所在为吾志所欲成者若临难以求免见义
 而偷生利害之念动于中是非之论不足惜因循顾
 恋是命不致则志不得遂也惟委致此命于度外论
 是非不论利害毅然独往惟欲求成其是以遂吾不
 可夺之志则无愧无作可以对天地忘私忘家可以
卷十一 第 15b 页 WYG0037-0506d.png
 质幽独吾志遂而亨莫大焉此处困之正道也夫君
 子居世常则脩身俟时命之在我者也变则成仁取
 义命之在天者也惟居常尽其在我理明识定故遇
 变不惑可以遂吾之志若夫一念慷慨轻生赴难𤼵
 乎意气之动而非循乎义理之实者岂足以语此哉
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觌象曰入于幽谷
幽不明也
 此一爻是言处困无术身心交困而不克振也臀物
卷十一 第 16a 页 WYG0037-0507a.png
 之底也幽谷暗地三岁言其久也周公系困初爻曰
 初六居困体之下即以阳刚处之犹虑其不振况阴
 柔乎既无出险之才束手坐困转侧受伤犹臀困于
 株木而不得所安也且所居至暗又乏观变之识无
 知妄动益陷于险而终不能自出如入于幽谷而三
 岁之不觌也曷望其有济乎孔子释初象曰阳刚者
 明显阴柔者暗昧初之入于幽谷者惟其以柔居暗
 迷焉而不觉昧焉而罔通是暗于心者自不能洞察
卷十一 第 16b 页 WYG0037-0507b.png
 于事宜其益入而终无所觌也按困六爻刚为柔掩
 不特刚困而柔亦困盖小人处心暗昧既不明于邪
 正又不明于利害殚精劳神思有以困君子而先已
 自受其困如初者居无安身之地行无见天之日良
 由心术之不明也故阳明为君子阴暗为小人观人
 者亦在乎心术之间而已矣
九二困于酒食朱绂方来利用亨祀征凶无咎象曰困
于酒食中有庆也
卷十一 第 17a 页 WYG0037-0507c.png
 此一爻是言二膺宠遇之隆当竭诚以图济困之功
 也朱绂王者之服蔽膝也亨当作享周公系困二爻
 曰九二刚中是其德能济困者以一已系天下安危
 之重位高禄厚任事贤劳反足维絷其身若困于酒
 食者然且上与五同德眷顾日隆其慇勤晋接之意
 有加无已又为朱绂方来之象如是则君之宠遇已
 极人臣当此宜如何以承之也为二计者惟有殚心
 尽力用格天享帝之诚以矢股肱心膂之报如享祀
卷十一 第 17b 页 WYG0037-0507d.png
 然虽时事孔艰未免以征则凶然义所当行而吾行
 之自不至于有咎耳孔子释二象曰九二宠任之隆
 如此盖以二有中德自能尽忠竭智济时之困而有
 保邦致治之庆也然则困于酒食者盖以一身之劳
 瘁致天下之福庆身虽困而道则亨凶与无咎不必
 言矣按事君之道不避难不辞贱言乎臣职之当然
 凡委贽者所同也然宠寄愈重则报称愈难遗大投
 艰其责尤无容旁贷人臣处此诚一不贰勿以强弱
卷十一 第 18a 页 WYG0037-0508a.png
 利害动其心勿以成败利钝沮其气竭股肱之力而
 济不济听之天焉斯为臣道之正乎
六三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象曰据
于蒺藜乘刚也入于其宫不见其妻不祥也
 此一爻是言不善处困者益以致困为可戒也石指
 九四蒺藜指九二宫谓六三妻谓上六周公系困三
 爻曰六三以阴柔之质不中不正处险极而用刚不
 自度其才德乃欲前推四以上进而四之刚则坚于
卷十一 第 18b 页 WYG0037-0508b.png
 石也是反受其困而不能动如困于石然欲退倚二
 以图安而二之刚则锐于蒺藜也是据非所据而不
 可依如据于蒺藜然当此之时进退出入无一可展
 舒岌岌乎殆矣虽有上六以为应欲求配偶亦终失
 其所安而不可得见有入于其宫不见其妻之象是
 则祸必及身而家随以丧凶莫甚焉孔子释三象曰
 据于蒺藜以三乘二之刚非所据而据其何能得安
 也故还而自顾孤立寡援一无依倚至于妻不可见
卷十一 第 19a 页 WYG0037-0508c.png
 则众畔亲离危亡立至不祥孰大于此所为凶也按
 困之三阴始相缔交以掩其刚䆒之初六之困既以
 自陷于不明至六三之凶更且自召其不祥设心愈
 险则召祸愈深惟上六处困之极悔心渐萌犹可转
 而得吉然则为小人者盍亦思所自反乎
九四来徐徐困于金车吝有终象曰来徐徐志在下也
虽不当位有与也
 此一爻是言拯人之困有志者事终成也金车指九
卷十一 第 19b 页 WYG0037-0508d.png
 二周公系困四爻曰九四与初为正应初方困于下
 不能自振在四当急为救援以图共济之功但以阳
 居阴才力不足弃之则不能坐视欲往则不可径行
 迟回犹豫其来也徐徐然至初之望援岂不欲急于
 就四而前进哉祗为九二所隔势不能通若困于金
 车不得遂进者然是其始也四以已之所应急难方
 殷而才不能以速拯为可吝矣䆒之相应者为正中
 阻者为邪邪不胜正终无日隔之势而有自合之理
卷十一 第 20a 页 WYG0037-0509a.png
 彼此相得而有终也孔子释四象曰四之来徐徐者
 其事虽若缓而志实在下其心未尝不切也人患无
 其志耳苟志在初虽居柔不当位才不能济而始离
 终合必得遂其相与庶几困不终困矣按九四方为
 柔掩乃欲藉初柔以有终何也盖君子之于小人绝
 之未尝太严所以示包荒之量与之不可太速所以
 远朋比之嫌故能用小人而不为小人所害此四之
 善行其志也夫
卷十一 第 20b 页 WYG0037-0509b.png
九五劓刖困于赤绂乃徐有说利用祭祀象曰劓刖志
未得也乃徐有说以中直也利用祭祀受福也
 此一爻是言五以至诚感人能解困而得亨也受伤
 于上曰劓受伤于下曰刖赤绂臣下之服周公系困
 五爻曰九五上为阴掩见蔽于近习下则乘刚又逼
 于强臣是上下皆受其伤而为劓刖之象也如是则
 臣下不为我用而反为其所制是为困于赤绂也幸
 其刚中而居说体能善用其刚不动声色从容和缓
卷十一 第 21a 页 WYG0037-0509c.png
 乃徐而图之既不失之因循复不伤于躁急卒之大
 权渐收不忧旁落始受伤于上下者今不终于伤而
 可有说耳推此道也至诚感物莫如祭祀用是以感
 化臣下而有不诚服者乎其为说也必矣孔子释五
 象曰五之志本欲济困今阴掩则蔽乘刚则危身自
 受困如此岂得志之时乎乃徐有说本由中德而以
 直行之中则不偏直则顺理开诚布公困从此济而
 志可得即用以祭祀犹可以格神明而受福祐况在
卷十一 第 21b 页 WYG0037-0509d.png
 下之臣乎所以徐而有说也按拯困之功不在急躁
 而在舒徐急则忿激误事缓则从容观变静俟机会
 而易以成功如光武焚书而安反侧宋祖谈笑而释
 兵权得此道也汉唐末世时际艰难群小播乱不思
 所以消导解散之术轻发溃决反致召祸此皆不审
 于徐之故欤
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动悔有悔征吉象曰困于葛
藟未当也动悔有悔吉行也
卷十一 第 22a 页 WYG0037-0510a.png
 此一爻是言当困之极惟悔过可以得通也葛藟引
 蔓缠缚之草臲卼动摇不宁之猊周公系困上爻曰
 上六阴柔处困之极才弱时穷欲动以求解则识力
 不充束缚而不能解欲静以求安则事势所迫又震
 撼而不能安为困于葛藟于臲卼之象展转思维才
 既不足有为势复难于安处动辄有悔无往而不困
 也所以然者惟柔而自废失其处困之道故至此极
 耳为上计者若能翻然振作兴起悔悟之思以改其
卷十一 第 22b 页 WYG0037-0510b.png
 因循之习力反而征行则明作有功而吉可知矣孔
 子释上象曰上之困于葛藟者以阴柔为累无解困
 之才所处未得其当也以未当而得悔即以未当而
 能悔将穷则思变动罔不臧是以吉之道而行则其
 行为吉行矣何困之不亨乎按困五爻皆不言吉而
 上独言吉者盖物穷必变困极则通因其悔心之萌
 开以自新之路困则凶行则吉圣人所以挽回世道
 砥砺人心化小人而为君子吉莫大于此矣
卷十一 第 23a 页 WYG0037-0510c.png
(巽下/坎上)
 井取井养之义井体有定而不迁犹治道有常而不
 易也虽时势推移不无因革而王者大经大法终不
 可变故卦辞示以法之当守而又戒其变法之凶也
 井以泉上出为功犹之施其德以养人也初六以居
 下而见弃六四以阴柔而无功九二虽有刚中之德
 而上无汲引下无汇征怀才而未遇时者也必如五
 之德位兼隆上之博施济众始泽被天下收养道之
卷十一 第 23b 页 WYG0037-0510d.png
 大成焉至于九三居下之上又为贤人在下不能有
 为之象然其德既裕民望久归苟求贤之主登进而
 用之则勿幕之功可睹也是在用之者矣然以井之
 道究言之出之有原施之有序善法之则井收之吉
 也不善法之则羸瓶之凶也可不慎欤
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
其瓶凶
 此卦巽下坎上巽木入乎坎水之下而上出其水坎
卷十一 第 24a 页 WYG0037-0511a.png
 水行乎巽木之中而滋润乎木有井水上行之义故
 名为井卦辞言治法有常当敬慎以守其成也汔几
 也繘绠也羸败也文王系井彖辞曰井以养民为义
 凡先王良法美意所以利养斯民者亦犹是也井体
 一定而不迁犹治法有常而不易虽时势推移不无
 因革而王者大经大法所在历万世而不可变故养
 民者必恪守成宪如改邑而不改井然夫既不改则
 无更张之害亦无创造之利循乎固然莫不沾其利
卷十一 第 24b 页 WYG0037-0511b.png
 泽不犹井体不迁无丧无得而往来者皆得井其井
 以为利乎此守法之善道也如名为遵守而德意未
 加于民纷更随起于后犹之汲井者几至上出未尽
 收其绠而已败其瓶则垂成之功尽弃无益有害凶
 何如之此见守法者尤当慎终以观成也按养民之
 道莫备于先王本天理顺人情不容少有加损原无
 丧与得之可言后世雄才大略之主喜近功见小利
 欲图其得所丧实多天下之事成于始而败于终者
卷十一 第 25a 页 WYG0037-0511c.png
 多矣善为治者岂可不敬其有终欤
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养而不穷也改邑不改井乃
以刚中也汔至亦未繘井未有功也羸其瓶是以凶也
 此彖传是释井彖辞言成养民之功者在守法以图
 终也孔子释井彖辞曰卦何以名井以卦象言上坎
 下巽是以巽木入乎坎水之下而上出其水亦犹井
 泉在下可汲取上行而为利此井之象也以井之用
 言之体不动而功及物其出有源其施不匮日用饮
卷十一 第 25b 页 WYG0037-0511d.png
 食需养而不穷矣有事养民者本其美意布为良法
 致养无穷道亦犹是也如此而可改易乎哉其曰改
 邑不改井者乃以二五之刚中也刚则强毅有守而
 持之能定中则意见不偏而因之可久故能恪遵成
 法而不致轻变也至若汔至亦未繘井是法度方行
 利泽未能及物而未有成功正其所当兢守焉者乃
 遽妄意纷更变乱旧章若羸其汲井之瓶是以几成
 复败贻害无穷而不免于凶岂非成法之不可不守
卷十一 第 26a 页 WYG0037-0512a.png
 而守法者尤不可不要其成乎按图治者法守法者
 人先王创立制度无不尽美尽善而子孙率多纷更
 者大率起于好大喜功贪多务得之一念但思求胜
 于前人而不知自取其败坏内多欲而外施仁义汉
 武之所以不及文景也此言改邑不改井而推本于
 刚中可见欲守法而成久安长治之功者端有赖于
 无欲之主人君方寸之地为万化所从起故曰二帝
 三王之治本于道二帝三王之道本于心治法未有
卷十一 第 26b 页 WYG0037-0512b.png
 不出于心法者也
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
 此象传是言君子曲尽养民之道得井养不穷之义
 也孔子释井象曰巽木之上而有坎水津润上行井
 之象也君子体之以民待君以为养自处于逸不可
 也则以身劳之如制田里教树畜一切身亲其事谓
 之劳民使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是也且民
 之待养无穷独任其劳不足也又必劝勉之如通有
卷十一 第 27a 页 WYG0037-0512c.png
 无勤赒恤一切多方劝导谓之劝相使比闾族党之
 相亲贫贱患难之相助是也盖一则以君养民而上
 下之情通一则使民相养而彼此之谊洽不犹井之
 养物渊泉时出而不穷乎按古者养民之法莫善于
 井田劳徕劝助足衣食而脩姻睦王道之始即王业
 所由成也后世制度既湮井田久废时异势殊虽不
 可泥古之法苟师其意而行之省力役薄赋敛勤本
 抑末尚俭去奢使学校无滥士田野无游民孰谓三
卷十一 第 27b 页 WYG0037-0512d.png
 代之治不可再见于今哉
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象曰井泥不食下也旧井无
禽时舍也
 此一爻是言初无济世之德而惜其为时所弃也周
 公系井初爻曰以阳刚为泉者井之体以上出为功
 者井之用今初六阴柔则不能为泉而无以济物居
 下则不能上出而难以利人德不足于已功不加于
 民是明王所不宾众人所共弃犹井泥之污浊不为
卷十一 第 28a 页 WYG0037-0513a.png
 人所食也既不为人所食无补于生民日用将废弃
 而为旧井即禽鸟亦莫之来顾矣无德而不见用于
 世者不犹是乎孔子释初象曰井为济人之物今井
 泥不食者以井之居下其位最卑故也不能出身以
 加民欲求其博施以利物揆之于势难矣况本无及
 物之德乎旧井无禽是一无所济而为时舍置理固
 宜也从来士品之高下关乎世道之污隆故必裕经
 纶匡济之才而后能建致主泽民之业有其具而人
卷十一 第 28b 页 WYG0037-0513b.png
 不用时为之也无其具而为人所弃穷无以善一身
 达无以善天下不亦可耻乎观于此爻有心世道者
 当知所以自勉矣
九二井谷射鲋瓮敝漏象曰井谷射鲋无与也
 此一爻是言德不足以遍济由限于遇而不得其助
 也谷井旁穴也射注及也鲋小鱼也周公系井二爻
 曰九二阳刚本有泉之井也但上无正应则汲引无
 人莫与同升下比初六则汇征无助莫与推毂虽有
卷十一 第 29a 页 WYG0037-0513c.png
 济人之才旁出下流不能普遍及物故就其泽之所
 及取象于井犹井旁穴出之水仅能下注于鲋而不
 为人所食泽不被远也究其用之所施取象于汲井
 则如瓮之敝坏而水漏于下功不上行无利济之用
 也抱德而不遇时者其取象如此孔子释二象曰井
 谷射鲋岂无济人之才哉盖二虽刚中而无与故也
 若应与有人以图共济则泽可究而上行挹彼注兹
 足以致养而不穷矣按初之不食德不足也其咎在
卷十一 第 29b 页 WYG0037-0513d.png
 已二之射鲋时不遇也其咎在人君子藏器于身待
 时而动苟非上遇明主之甄收下获同心之推挽亦
 乌能得志而有为哉
九三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象曰
井渫不食行恻也求王明受福也
 此一爻是言济物者必为时用而后可收其效也渫
 不停污也周公系井三爻曰九三阳刚居正有济物
 之德但居下之上不为时用是德本足以致君泽民
卷十一 第 30a 页 WYG0037-0514a.png
 未当通显功效难施犹井之渫洁而不为人食者然
 遂使人情致悼众望徒殷未免于心恻者何哉正为
 其德之可用以利人犹井之可汲以及物也特无如
 王之未明耳如有王之明者知其可用而用之则启
 沃之方上可跻君德于雍熙惠鲜之泽下可引斯民
 于恬养君民咸利而无不受其福也孔子释三象曰
 井渫不食岂惟同类兴嗟即行道之人能无为恻乎
 原其恻之之心急在求王之明用以成功而上下实
卷十一 第 30b 页 WYG0037-0514b.png
 受其福耳是以受福之故而求则其求也人自为求
 非三之有求于王也按人君以知人为明用人为急
 知之不真则所求非所用所用非所求而为害益甚
 此君之德必以明为大也所谓明者至诚以将之虚
 已以待之本之众论以取其公揽之一心以行其断
 庶几贤无不用而用必皆贤此知人之法也故曰君
 明臣忠则朝廷治安明之一言诚探本之论也夫
六四井甃无咎象曰井甃无咎脩井也
卷十一 第 31a 页 WYG0037-0514c.png
 此一爻是言德脩于已而有自治之功也甃井旁之
 砌也周公系井四爻曰六四柔得其正有清慎之德
 而无刚毅之才第能反躬自治洁以居身不染于污
 俗清以居世不混于浊流犹井之甃治而不停污者
 然如是则进脩不已厥德日新虽泽未施于天下而
 独善已具兼善之体又何咎焉孔子释四象曰井甃
 无咎岂井之自为甃哉正有所以脩之者也去旧以
 来新防污以养洁必脩井而井始得甃亦犹脩身而
卷十一 第 31b 页 WYG0037-0514d.png
 身始得全也体既立而用自裕将有寒泉上出之功
 而无井泥不食之咎矣按三居内卦曰井渫内以致
 其洁也四居外卦曰井甃外以禦其污也盖不渫则
 污者不洁不甃则洁者易污为学之道必闲邪存诚
 内外交养亦犹是也此脩已为治人之本先有体而
 后可冀其有用也欤
九五井冽寒泉食象曰寒泉之食中正也
 此一爻是言本天德以行王道故能养而不穷也冽
卷十一 第 32a 页 WYG0037-0515a.png
 洁也周公系井五爻曰九五居尊位而有阳刚中正
 之德其所涵蓄者既资深而不匮其所施及者自周
 浃而无穷存之则为内圣之德行之则为外王之道
 体立而用全不犹井之清冽不停污浊而寒泉在中
 足以为人所食者乎此渊泉时出德脩于已功及于
 人所谓井养而不穷者在是矣孔子释五象曰寒泉
 而为人食者以阳刚为泉有及物之泽阳刚而又中
 正则为泽之所从出其见食于人宜也五具中正之
卷十一 第 32b 页 WYG0037-0515b.png
 德以纯王之心行纯王之政匹夫匹妇无不与被其
 泽固若斯耳按九五坎中一阳天一所生泉之不竭
 者也天下之求养者皆待命于五则五岂可以无本
 而易涸者应之哉使不加洁治则旁流之秽浊者得
 以汨乱之而无以为润泽万物之具矣五惟勤于自
 治然后寒泉之体性不失凡往来井井者皆知为中
 正之道而得以并受其福斯为混混之原泉而沾溉
 无穷者乎
卷十一 第 33a 页 WYG0037-0515c.png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象曰元吉在上大成也
 此一爻是言养道之成由于实心而无不善也收者
 汲器之出幕者覆井之具周公系井上爻曰井以上
 出为功六居卦之上而坎口不掩是井养之德无所
 壅于上深仁厚泽导民之利而不私博施济众听民
 之取而不禁象犹井既收矣勿复加幕而往来者皆
 得井其井也所以然者本有孚之至诚积中发外以
 实心而为实政其德泽所施无所弗届岂非至善而
卷十一 第 33b 页 WYG0037-0515d.png
 为元吉之道乎孔子释上象曰养民之道小惠未遍
 不可以言成今元吉而在上过化存神其取携之而
 不尽斟酌焉而弥新此真井道之大成也彼施泽有
 限而功仅小补者奚足以当此按井六爻皆取井养
 之义初井泥二井谷皆废井也三渫井之泥四甃井
 之谷则井体具矣五则井冽而泉食井之为用已备
 然必至乎上而后始全其上出之功所以他卦之终
 为极为变惟井之终为大成之效可见井之道出之
卷十一 第 34a 页 WYG0037-0516a.png
 有本原施之有次第君人者善法之则为井收之吉
 不善法之则为羸瓶之凶义不两立不可不慎也
(离下/兑上)
 革取变革之义凡事有必变之时圣人因有改易之
 事善革者准乎天人而合于至正始无妄革之弊故
 卦辞曰元亨又曰利贞而后悔乃亡六爻皆处革之
 人而所居之位不同象亦各异要贵一慎革之心而
 已初九有其才而非其时则以守分为正慎其道于
卷十一 第 34b 页 WYG0037-0516b.png
 革之始上六处时之盛而无所用其才则以静正为
 中慎其道于革之终九三则过刚不中未免恃才任
 智而有不慎之嫌若九四之刚柔不偏则因慎而得
 吉矣六二柔顺中正而上应九五则慎而从五以行
 革矣惟九五之阳刚中正以大人之德而为革之主
 收虎变文明之效斯以慎而成功也盖圣人重改作
 不得已而有革必审去故之义制因时之宜从可久
 之道以善其革所谓革而当也故二虽才足有为权
卷十一 第 35a 页 WYG0037-0516c.png
 能任事必从容详慎至已日而后革之者缘二为人
 臣不当为革之先必上信下从而后可言革若五之
 经纶素裕通变宜民天下久已信从然后创制立法
 焕然一新也盖于初戒其躁妄于上戒其纷更可轻
 言革欤
革已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
 此卦离下兑上离兑合体有两相息而不相得之义
 故名为革卦辞言革之为道不可不慎当图所以尽
卷十一 第 35b 页 WYG0037-0516d.png
 善也已日事已成之日文王系革彖辞曰革以变革
 为义物理人情所当变革者皆是也凡人可与习常
 难与通变可与乐成难与虑始当革之初未免疑惧
 必待已革之日事久论定信所当然而后乃孚革之
 难有如是也然所以能致其孚者必审所当革尽善
 尽美可通行于天下后世而无不大亨且悉准乎天
 理人心而利于至正然后见之施为有利无害而轻
 举妄动之悔乃可亡耳使亨贞一有不具安能致已
卷十一 第 36a 页 WYG0037-0517a.png
 日之孚而悔亡乎圣人之重言变革盖如此按革之
 道关乎治乱安危非圣人之得已也后世之患不失
 于因循以养祸则失于轻作以败事故当革而不革
 法久则弊生不可也不当革而轻革兴一利必复生
 一弊尤不可也革之悔亡鳃鳃乎虑之深而言之慎
 矣
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已日乃
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天
卷十一 第 36b 页 WYG0037-0517b.png
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
矣哉
 此彖传是释革彖辞明革道期于至当而又极言之
 以赞其大也孔子释革彖辞曰革之义何取哉以卦
 象言水上火下两相息灭而势不相容物理之当革
 也二女同居少上中下名位失序而志不相得人情
 之当革也故为革革则通变以宜民宜乎人之即信
 矣乃曰已日乃孚何也革故非常黎民惧焉有未即
卷十一 第 37a 页 WYG0037-0517c.png
 孚人之志者必革之既定有利于国不扰于民而人
 始信之曰此其变之不容已者耳若是而革可轻言
 乎卦德文明以说内灼夫义理而不失于妄外因乎
 时势而不隳于躁凡其所拟议者必尽善可通而又
 一归于正斯革为至当而其悔乃可亡耳设一有未
 当则所系岂其微哉因是而极言之天地之道阴阳
 变化春革而为夏秋革而为冬寒暑代谢相推于不
 已而四时成焉商周之际时代递迁汤革夏命为商
卷十一 第 37b 页 WYG0037-0517d.png
 武革商命为周天心人事不容少有矫拂而顺且应
 焉若是者皆时为之也时未至而不能先时既至而
 不敢后天地圣人皆因乎时之所趋而有不得不革
 者革之时岂不诚大矣哉然则因时以成革者明此
 为文明顺此为和悦是为大亨以正革无不当而悔
 亡若此也按书曰道有升降政由俗革继治继乱莫
 不各有当然之道如盘庚之迁始则民心未孚既定
 而众志乃安此革之而当者也如嬴秦之坏封建开
卷十一 第 38a 页 WYG0037-0518a.png
 阡陌良法荡然前宋之废祖制行新法贻害无穷安
 能免于悔欤谋国者当知所计矣
象曰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
 此象传言变革之道莫大于明时也孔子释革象曰
 兑泽之中而有离火水决则火灭而火受其变矣为
 革之象也君子体之以天道人事关乎四时乃变革
 之大者于是制为历书设占步之法以推天象运行
 之度立布算之术以察气机旋转之变一一理会以
卷十一 第 38b 页 WYG0037-0518b.png
 明乎四时使晦朔弦望各因其序分至启闭不愆其
 期将在上者得以敬天勤民在下者得以因时趋事
 岂非革道之至大者乎按尧典首命羲和敬授人时
 圣门之论为邦亦必以夏时为先时若是其重也凡
 民之生因天之时以兴地之利不明其时则民不知
 所兴作是无以为生即无以为民也何以成三才之
 道乎君子体革之要务于此可见矣
初九巩用黄牛之革象曰巩用黄牛不可以有为也
卷十一 第 39a 页 WYG0037-0518c.png
 此一爻是示初以固守之义为妄动者戒也巩固也
 黄牛之革取坚固之义周公系革初爻曰变革之事
 大矣必有其时有其应而后可初九虽有阳刚之才
 然当革之初时犹有待上无正应事不我任若违时
 拂势而遽言变革是不失之躁妄即失之勉强岂计
 之得乎初惟安常守分无所变更以不妄革为中不
 强革为顺持之甚坚而守之甚固象犹巩用黄牛之
 革然此处革初之善道也孔子释初象曰初之固执
卷十一 第 39b 页 WYG0037-0518d.png
 其守如此岂当革而不革乎特以所处之时非有为
 之时所居之势非得为之势断之以义知其不可有
 为也知其不可为而不为此其为中顺之守而无轻
 动之失矣按国家之患好大喜功轻言变革每由于
 新进生事之人三代而下若贾生本王佐之材然当
 遇主之初立谈俄顷不度时势遂欲变法尽弃其旧
 而新是图论者谓才有馀而识不足卒为时所忌嫉
 不得竟其用此爻之垂戒诚有以夫
卷十一 第 40a 页 WYG0037-0519a.png
六二已日乃革之征吉无咎象曰已日革之行有嘉也
 此一爻是言能慎于用革斯行无不利也已日犹言
 姑停一日再加详审之意周公系革二爻曰六二柔
 顺中正上应阳刚之君体顺则无违悖以持其理中
 正则无偏蔽以审其机且才足有为权能任事可以
 革矣然革乃大事非得已者化可更而无以善治则
 不容遽更变可通而无以宜民则未可轻变必从容
 详慎至于已日而后革之如是而征行从五以革则
卷十一 第 40b 页 WYG0037-0519b.png
 去故以图新上可利国下可便民吉且无咎矣孔子
 释二象曰时事之当革者革而不当难乎其有嘉也
 必已日而后革其慎重如此以是而行则弊无不去
 治无不新是为有嘉而宜征耳按人臣不当为革之
 先必上下信从而后可言革故卦曰已日乃孚此则
 曰已日乃革者言乎君之革不避艰难既革之已日
 而始孚臣之革不敢创造既信之已日而后革也此
 二之从五以行革道为能敬慎而无失欤
卷十一 第 41a 页 WYG0037-0519c.png
九三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象曰革言三就又何之

 此一爻是言善革者当戒其躁动而贵详审也周公
 系革三爻曰九三过刚不中居离之极恃才任智不
 加详慎此非善于革者也以是征行一以急躁为之
 则事有不通人有不信贻天下之害而凶矣即使革
 所当革亦不免矫枉太过徒滋纷扰虽贞而亦危厉
 之道也然于时当革所患者惟不能审耳诚反其躁
卷十一 第 41b 页 WYG0037-0519d.png
 动而详审焉议革之言必深思熟虑至再至三而后
 成就则利害可否无不区画周详当乎事体合乎人
 情足以有孚而可革矣孔子释三象曰革之可疑者
 患乎未审也如革言至于三就则情理既明致审之
 极无可复加而又何之焉盖未审则不可轻革既审
 而犹不断则当革不革亦非处革之善道也可见图
 天下事者在乎谋成天下事者在乎断寡谋则轻以
 昧理少断则缓以失机凡事皆然况处革之时尤所
卷十一 第 42a 页 WYG0037-0520a.png
 当计者乎昔唐贞观之治革隋季之弊善谋而济之
 以能断天下称房杜焉三之三就而可革殆能兼之
 矣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象曰改命之吉信志也
 此一爻是言革道之善能见信于天下也周公系革
 四爻曰革道利贞九四居阴不正宜若有悔以其体
 居兑说有刚柔不偏之用又卦已过中值水火变革
 之时既有其德又遇其时是以变而得中革无不当
卷十一 第 42b 页 WYG0037-0520b.png
 而悔可亡也然其所以能当者要在处之以至诚必
 其所存止此忧民体国之心经营图度不由矫拂其
 有孚也早已见信于人至临时通变以之更改命令
 可以除前弊而收后效不惟悔亡亦且善治而得吉
 矣孔子释四象曰改命之吉者四之变革之志本在
 于福苍生而利天下则其诚恳无私因时顺理有不
 敢轻革而又不得不革者使上下乐从固已昭然共
 信其志也又何疑改命之吉乎此见事会当变革之
卷十一 第 43a 页 WYG0037-0520c.png
 日时势两难每多因循坐视皆避悔之一念萌之也
 经权常变苟能自信其心一出于大公至正即可信
 于天下后世古之人所以定大策决大疑而中外安
 之若行所无事者惟此而已矣
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象曰大人虎变其文炳也
 此一爻是言革道之极盛以见其成功之大也周公
 系革五爻曰九五阳刚中正以大人之德为革之主
 顺天人以改革则其存于中者有自新新民之极而
卷十一 第 43b 页 WYG0037-0520d.png
 其见于世者有创制立法之猷于是礼明乐备治定
 功成焕然一新于天下象犹虎之变而文明之有赫
 也然所以致此者岂易得哉世会当极敝之日非更
 化不足以善治吾惟经纶素裕实有其可通变宜民
 者则虽未占决而天下之人久已信从不待已日而
 始有孚矣孔子释五象曰大人御世制作一新惟其
 未革之先诚信畜于中至既革之后文章焕于外皇
 猷帝治炳然可观象之为虎变也非德位兼隆之大
卷十一 第 44a 页 WYG0037-0521a.png
 人乌足以当此按革必取于孚信者不信则不从也
 自三至五皆言有孚三议革而后孚四有孚而后改
 至九五之孚过化存神不但无议革之言亦不待改
 命之志积之久而发之大所谓杀不怨利不庸迁善
 而不知革之道斯极至矣理本于自新而效极于新
 民帝德王功之盛孰有加于此哉
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象曰君子豹变
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
卷十一 第 44b 页 WYG0037-0521b.png
 此一爻是言革道之大成当静正以守其终也面犹
 向革面言易向也周公系革上爻曰上六革道已成
 当继体守文之日化行俗美在君子渐渍于文教迁
 善日新光辉外见如豹文之变然在小人亦慑服于
 王章畏威远罪遵道遵路而革面易向也当此之时
 治道极隆岂复有加哉若更有所征行好大喜功适
 足以启纷更之弊是为已甚而不免于凶惟居贞静
 正率由旧章与天下相安于无事乃可得吉革道之
卷十一 第 45a 页 WYG0037-0521c.png
 不可过也如此孔子释上象曰君子豹变非润饰于
 其外也道德积中英华发外由其充养之既粹而文
 自蔚然可观也小人革面虽未必中心能革而奉法
 禀令易向知方亦且效顺以从乎君上也合言之道
 德一而风俗同革道不于此大成乎夫天下事始则
 患其难革已革又患其难守故三之征凶戒于未革
 之先上之征凶戒于既革之后总见变革之大非圣
 人所得已也丁宁告戒始终慎重固知开创难守成
卷十一 第 45b 页 WYG0037-0521d.png
 尤不易有周之文武不可无成康有汉高不可无文
 景久安长治其在斯乎
(巽下/离上)
 鼎重器也得之难守之不易必才德兼备辅相得人
 用以合天心而顺民志乃可以奠重器于无虞也鼎
 卦初应于四为所举用阴柔不足以胜任而当卦之
 初鼎未有实故无咎也二乘于初密迩阴柔幸刚中
 自守不为所溺五居尊位虚中以应九二之贤上九
卷十一 第 46a 页 WYG0037-0522a.png
 复刚柔相济以佐之此所以上下之相成而保鼎之
 道得也九三越五应上舍可事之君从避世之士如
 鼎耳方革不可举移之象也然能以正自守则五终
 必求于三三亦必应于五终有明良相遇之吉此卦
 大约言有虚中之德养圣贤以辅佐之意且卦象臣
 之分多君之分少鼎有足臣任之鼎有腹臣实之鼎
 有铉臣备之君惟处两耳之间耳故鼎得所辅而势
 不孤鼎得所扶而器乃重此得中应刚之说尤为急
卷十一 第 46b 页 WYG0037-0522b.png
 也
鼎元吉亨
 此卦巽下离上六爻有鼎之体二象有鼎之用故名
 为鼎卦辞言人君得保鼎之道斯治化大通也鼎烹
 饪之器吉字衍文文王系鼎彖辞曰国家之重器莫
 若鼎自非德位兼隆而得贤才以辅之无以成保定
 之功今卦象本皇躬以建极而有其德卦变履大宝
 以出治而有其位卦体登俊乂以立政而有其辅三
卷十一 第 47a 页 WYG0037-0522c.png
 者兼备故能补偏救弊除旧布新跻斯世于文明措
 治理于尽善上焉而天命以凝下焉而民心以固永
 奠重器于磐石之安不亦元亨乎按帝王之抚有此
 鼎也创业固艰而守成尤不易传曰在德不在鼎书
 曰任官惟贤才言乎脩德乃保鼎之本而用贤实辅
 德之原也人主处丰亨豫大之时能常思神器之不
 易守势位为不足凭而日以迪德简贤为兢兢斯乃
 万世不拔之业也欤
卷十一 第 47b 页 WYG0037-0522d.png
彖曰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饪也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
亨以养圣贤巽而耳目聪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
刚是以元亨
 此彖传是释鼎彖辞而极言其用之大以明得亨之
 故也象形象也巽入也谓以木入火烹饪饮食之属
 孔子释鼎彖辞曰卦名鼎者何哉初阴下峙为足二
 三四阳中实为腹五阴对峙为耳上阳横亘为铉有
 鼎之象以巽木入离火藉以烹饪又有鼎之用故曰
卷十一 第 48a 页 WYG0037-0523a.png
 鼎也此岂直一物之微已哉报功之典莫大于享帝
 特牲以迓居歆而必用鼎以烹之始可以将其诚经
 邦之道莫重于养贤饔飧以明式燕而必用鼎以烹
 之始得以申其敬鼎之用洵大矣第凝鼎必恃乎有
 德卦象上离为目而五为耳是在内则心思巽顺而
 在外则耳目聪明也主鼎必恃乎有权卦变从巽来
 阴进居五是以温恭之主而居元后之尊也调鼎必
 恃乎有辅卦体得中应刚是以纯心之君而获刚明
卷十一 第 48b 页 WYG0037-0523b.png
 之臣也夫德位兼隆明良交济洵可永为享帝养贤
 之令辟矣其元亨也不亦宜哉按敬天礼贤圣王致
 治之要道明堂宗祀所以享帝而本之曰夙夜畏威
 则格天即以脩德笙筐燕飨所以优宾而终之曰视
 民不佻则吁俊即以安邦有天下者其可不加之意
 乎
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此象传是言君子保鼎之道也凝命谓保有天命而
卷十一 第 49a 页 WYG0037-0523c.png
 不坠孔子释鼎象曰木上有火而烹饪有资鼎之象
 也君子体之以鼎乃天下之重器犹人君所居之位
 乃天下之重宝鼎不正则所受之实无以聚位不正
 则所受之命何以凝故敬慎以正其内而存于心者
 戏渝之必袪端庄以正其外而持诸躬者跛倚之必
 戒则所发皆正言所行皆正道于以上凝天命自然
 巩固而无倾危之患矣按正位凝命乃身世交尽之
 功天人合一之道盖朝廷正而百官万民罔有不正
卷十一 第 49b 页 WYG0037-0523d.png
 者矣百官万民正而天命罔有不凝者矣书言疾敬
 厥德而即推之于祈天永命诗言颙卬令望而即验
 之于四方为纲亦此旨也夫
初六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象曰鼎颠趾未
悖也利出否以从贵也
 此一爻是言初才德不足以胜任戒其当自奋勉也
 周公系鼎初爻曰初六在卦之下上应九四乃四所
 举以登用者有鼎趾之象焉第力不足以任重未免
卷十一 第 50a 页 WYG0037-0524a.png
 倾覆之虞犹鼎之颠而趾反居上也然能因其无德
 致败而翻然惕虑舍旧图新袪阴柔之习而振奋勉
 之功如鼎虽颠趾而旧日之否恶由之而出则得其
 利矣盖转败为功犹得妾以其子因贱而致贵也何
 至终罹于咎哉孔子释初象曰克尽其职者人臣之
 道鼎而颠趾于道为悖而实未为悖者以其出否也
 盖初上应九四之阳刚从乎可贵之德而强毅有为
 自可不负所托如鼎之利于泻恶而受美未为悖也
卷十一 第 50b 页 WYG0037-0524b.png
 按易之理贵阳而贱阴可见柔靡之人不足以任事
 然苟能一念自奋发愤有为则始屈终伸如管仲举
 于囚辱之馀孟明用于累败之后因而成大名显当
 世者多矣自古明王用人本不求备马或奔踶而致
 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由濯磨淬励之有
 道耳出否从贵之义寓意岂不远哉
九二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象曰鼎有实慎所
之也我仇有疾终无尤也
卷十一 第 51a 页 WYG0037-0524c.png
 此一爻是言二能刚正自持而不为小人所比昵也
 我仇谓初六怨耦曰仇不善之匹也周公系鼎二爻
 曰九二以刚居中是君子有充实之德足以承天养
 民而为世用者为鼎有实之象然近比初六阴柔之
 小人欲与我为仇匹相求非正适为已之疾害使于
 此而不能自守则陷于恶矣乃二秉刚中以禔躬分
 别甚严不为所浼是虽密近小人而终不能我即也
 如此则刚中之实德不亏而润身济物之大功可成
卷十一 第 51b 页 WYG0037-0524d.png
 吉之道也孔子释二象曰小人之得以累君子者未
 始非君子有以致之吾鼎有实而自加慎重不轻所
 往虽我仇有疾害之理而终不能浼自不至陷于匪
 类何有失身之尤乎按君子小人邪正之途势不并
 立苟君子不慎所交则必有败德之累而为酿祸之
 阶始之不谨终悔莫及故择善远恶为守已处人之
 大防虞典曰惇德允元而难任人周书曰勿以憸人
 其惟吉士然则古帝王治天下之良法又孰不以弃
卷十一 第 52a 页 WYG0037-0525a.png
 斥小人为保邦立政之本哉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象曰鼎
耳革失其义也
 此一爻是言三始虽不偶于君而有悔终当相遇而
 得吉也耳指五革谓不相属不肯就君也雉膏谓道
 德之美也方雨谓君臣之合犹阴阳和而雨作也周
 公系鼎三爻曰三为鼎腹上承离体本有养民之腴
 也顾鼎之举行在耳士之致用在君三与五既非正
卷十一 第 52b 页 WYG0037-0525b.png
 应情不相属不得乎君则道何由而行众何由而济
 如鼎耳方革不可举移而其行阻塞虽有雉膏之美
 而不能为世饔飧之用上负吾君下负吾学为有悔
 也然能以正自守则五终必求于三而三亦必应于
 五阴阳相合明良交会如将雨然向者去君长往之
 失可无矣是初虽有不遇之悔终得相遇而吉也孔
 子释三象曰君子之仕原以行义鼎耳革则狷介而
 不为时用自失其义也夫岂可哉按士君子处世诡
卷十一 第 53a 页 WYG0037-0525c.png
 随以希遇则失已独善以忘君则废伦惟自居中正
 之道不急急于功名亦不甘心于隐逸斯得之矣然
 自古圣帝明王尤重尊德乐义之士故士或守已以
 抗节而君必屈体以下贤未有怀才抱异而见弃于
 明时者此三所以终免不食之悔也
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象曰覆公餗信如何也
 此一爻是为大臣轻任匪人而误国者戒也覆谓倾
 餗谓馔形渥作刑剭谓重刑也周公系鼎四爻曰九
卷十一 第 53b 页 WYG0037-0525d.png
 四居大臣之位任天下之重者也天下之事岂一人
 所能独任必当求天下之贤智与之恊力乃四反下
 应初六之阴柔则任托小人必至败坏天下国家之
 事为鼎折足而倾覆公餗之象刑剭之诛无所逃矣
 凶莫甚焉孔子释四象曰大臣见用于君其始所自
 许者未有不欲荐贤吁俊以成元亨之治今四误用
 小人以至败事与向者相期许之意如何矣不亦自
 愧大烹之养乎按帝王欲用天下之人必先择一用
卷十一 第 54a 页 WYG0037-0526a.png
 人之人周礼六官其属各六十以人事君者大臣之
 职但须用得其人耳盖用人之得失实关大臣之休
 戚亦非独关大臣之休戚而实系国家之治乱用非
 其人自取刑戮祸止于一身凶犹可言也乃竟以此
 负圣主之托败朝廷之事祸并中于天下凶不可言
 也然则在上者欲择用人之人可不慎哉
六五鼎黄耳金铉利贞象曰鼎黄耳中以为实也
 此一爻是美人君以虚中之德下贤也五于象为耳
卷十一 第 54b 页 WYG0037-0526b.png
 而有中德故云黄耳金坚刚之物铉谓贯耳以举鼎
 者周公系鼎五爻曰六五虚中而应九二之坚刚是
 纯德之君而又得贤臣以助之明良喜起犹鼎黄耳
 而贯之以金铉也正位凝命不待言矣然必任贤之
 诚始终勿移以底于贞固焉斯贤者乐为效用而鼎
 器之重可赖之以共举矣孔子释五象曰君必得臣
 以建功臣必得君以弘化五之取象于黄耳者以六
 五有虚中之实德故能忘已以任贤非矫饰于外而
卷十一 第 55a 页 WYG0037-0526c.png
 为之也按天下重器非得人不可共济古之圣主一
 心用贤以致泰交之盛治者非有他术也惟其中之
 虚而任之诚耳盖虚则无予知自矜之失而贤者得
 以尽其才诚则无奸邪杂进之虞而贤者得以久其
 位书曰任贤勿贰去邪勿疑诗曰中心好之曷饮食
 之其虚与诚之谓欤
上九鼎玉铉大吉无不利象曰玉铉在上刚柔节也
 此一爻是美上臣德之纯也玉铉刚而能温之象节
卷十一 第 55b 页 WYG0037-0526d.png
 者制而不过也周公系鼎上爻曰上九耳目之臣佐
 君弘化犹鼎藉铉之贯耳以举也第辅鼎太刚则失
 燮理之宜今以阳居阴刚而能温是本其参和之德
 而出之为剂量之施直栗而济以宽温惇大以成其
 明作有鼎玉铉之象焉如此则竞絿不偏事皆尽善
 而大吉且上可成致主之猷下可敷泽民之化而无
 所不利矣孔子释上象曰上九居辅弼之任其取象
 于铉宜矣然不徒曰鼎铉而曰玉铉者盖温润而栗
卷十一 第 56a 页 WYG0037-0527a.png
  玉之节也上九以阳居阴则刚不一于刚而又节之
  以柔夫其刚也一玉之栗也其柔节也一玉之温润
  也上之取象于玉铉其以此夫按五象鼎耳以上为
  铉以九为金虚中以纳铉之刚君之圣也上象鼎铉
  以九为铉以上为玉质刚而用之以柔臣之节也君
  之于臣惟恐其有所畏难而忠荩不尽故曰金即大
  舜汝无面从之义也臣之于君虽效其直言而恪恭
  不替故曰玉即文王小心翼翼之义也君不挟其亢
卷十一 第 56b 页 WYG0037-0527b.png
  心而谦抑于上臣不恃其正气而敬谨于下则天命
  凝而神器奠矣
 
 
 
 
 
日讲易经解义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