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
卷七 第 1a 页 WYG0037-037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易经解义卷七
 ䷘(震下/乾上)
  无妄之谓诚以天道言实理之自然也以圣人言实
  心之自然也震者动也动以天为无妄动以人则妄
  矣彖传释卦辞曰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刚德在内
  心不妄也为震主动不妄也动而健则勇于义而不
  屈于物欲九五以刚居中在己正也下应六二柔顺
卷七 第 1b 页 WYG0037-0373b.png
  中正所应正也正则天命之当然也匪正则违乎天
  命之正而不可以有行矣对时育物先王亦顺天时
  而已何有妄焉初之吉二之利其无妄也一时也三
  之灾四之贞五之疾上之𤯝亦非有妄以致之也亦
  一时也时当动而动不当动而不动所谓动以天也
  所谓正也彖辞于利贞之下即系以匪正有𤯝不利
  有攸往明无妄之不可不出于正也爻辞于无妄之
  极亦系以无妄行有𤯝无攸利明执一不变者即匪
卷七 第 2a 页 WYG0037-0373c.png
 正而妄也然则彖言全体爻言一节其无不以正垂
 训也意深切矣有无妄之实心者可不审时以趋于
 正也欤
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𤯝不利有攸往
 此卦震下乾上本天而动动而不妄故为无妄卦辞
 言心出于正则随感而皆通稍涉于妄则往行而有
 碍也无妄实理自然之谓匪正谓不合正道也文王
 系无妄彖辞曰盈天地间惟此真实之理而已卦变
卷七 第 2b 页 WYG0037-0373d.png
 刚来而为震主其心纯乎天理动而皆实卦德震动
 乾健卦体刚中而应则德既纯一而诚能动物此无
 妄之所以元亨也然其所以亨者利于至正耳若知
 有未至理有未穷而以偏倚之见行之则自信为正
 者政匪正之所伏也虽无妄心而不合于自然之理
 即匪正矣匪正则灾𤯝随之以之处事应物徒有纷
 扰之患而安能利有所往哉按无妄即所谓诚诚则
 自无不正而又勉以利贞何也盖人无格物致知学
卷七 第 3a 页 WYG0037-0374a.png
 问思辨之功则有志在祛妄而反堕于妄本欲从正
 而反悖于正者以此自治必有言伪而辨行僻而坚
 之失而受病在一身以此治人必有不谙物情不识
 时宜之弊而受病在天下从来妄之溺于利欲者易
 见妄之溺于意见之偏学术之误者难知惟其难知
 是以果于自用轻试之世道民物而贻害无穷也宜
 圣人极论而深戒之欤
彖曰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动而健刚中而应大
卷七 第 3b 页 WYG0037-0374b.png
亨以正天之命也其匪正有𤯝不利有攸往无妄之往
何之矣天命不祐行矣哉
 此彖传是释无妄彖辞以明无妄则应天之命匪正
 则失天之祐也内外以六画之卦言下三画为内上
 三画为外以三画之卦言下画为内上画为外凡画
 卦者自下而上有由内及外之义也刚中指九五何
 之言无所往也祐助也孔子释无妄彖辞曰卦之名
 为无妄者以卦变刚自讼之二来而居初则天德之
卷七 第 4a 页 WYG0037-0374c.png
 刚不驰于外而还为一心之主此中浑然一无妄也
 卦德震动乾健既有震动之才而不屈于物欲之扰
 所主之刚不因动而移也卦体五之刚中下应于二
 既有实意之孚而不涉形迹之伪所主之刚不因应
 而私也无妄如是理宜大亨而必利于以正者盖以
 天之赋命于人本无不正之理而人之受命于天必
 尽去邪妄之私斯人之妄去而天之命见矣所谓其
 匪正有𤯝不利有攸往者以正则可行而匪正则不
卷七 第 4b 页 WYG0037-0374d.png
 可行乃犹自以为无妄而欲往焉动而辄阻又何之
 矣失其所主之刚而悖乎天命之正其何以获祐而
 行之哉盖天人无二理总不出于一诚所以惟命不
 于常惟德为有常若无无妄之实而逞其私智妄意
 天命可冀其不流于后世图谶之说几希矣圣人之
 书不且为奸雄嚆矢哉
象曰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
 此象传是言先王体无妄之象以尽参赞之道也茂
卷七 第 5a 页 WYG0037-0375a.png
 盛也对时顺合天时也万物之物兼人言孔子释无
 妄象曰卦体乾上震下为天下雷行之象雷行于天
 下阴阳交和相薄而成声正发生万物之时天所赋
 与洪纤高下各正其性命无有渗漏是随物而皆与
 以无妄之理先王法天理物以为天之无妄不可见
 其可见者时也受天之无妄以成形者物也本至诚
 充积之衷以对天时而顺序布和以育万物而省刑
 弛禁则时与物皆归无妄之中而先王亦惟顺承夫
卷七 第 5b 页 WYG0037-0375b.png
 天命而已矣按尚书有羲和之命周礼重教养之条
 皆本无妄之念以对时育物使各得其性而已若稍
 涉妄念如汉武之封禅梁帝之戒杀又奚足法焉为
 人君者其务以圣帝贤王为则哉
初九无妄往吉象曰无妄之往得志也
 此一爻是言无妄之初动与天合者也无妄以心言
 往吉以事言周公系无妄初爻曰初九刚自外来而
 为主于内是其中心诚实遏人欲之萌存天命之正
卷七 第 6a 页 WYG0037-0375c.png
 而又在卦初上合九四两刚相遇不牵于系应之私
 无妄者也但居动体之下理无不往然初非有心于
 往也至诚所感而物我交通此以诚求彼以诚应何
 吉如之孔子释初象曰所谓无妄之往者盖天下惟
 诚能动物初志存于无妄以之处事则顺而祥以之
 临人则感而化又何往而不得其志哉大抵身世之
 捍格皆由私见之未除无妄则一实理相感召所谓
 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圣贤之待物帝王之御世
卷七 第 6b 页 WYG0037-0375d.png
 总不出一诚而已矣
六二不耕穫不菑畬则利有攸往象曰不耕穫未富也
 此一爻是言六二任天而动不杂以人欲之私也耕
 春耕穫秋收菑开田畬成田一岁之农始于耕终于
 穫三岁之田始于菑终于畬未富无求利之心也周
 公系无妄二爻曰凡理之自然而然者非妄也心之
 有为而为者乃妄也二柔顺中正又上应五之中正
 居动体而能顺乎中正实能无妄者也其于天命之
卷七 第 7a 页 WYG0037-0376a.png
 正所宜尽者纯其心于无间而绝无求得于外之心
 辟之耕穫菑畬皆求得于外者也去其耕穫菑畬之
 心而后可还其无妄之本体故有不耕穫不菑畬之
 象然有无妄之心亦有无妄之福二能如此福泽自
 至则有所往而自无不利矣孔子释二象曰所谓不
 耕穫者二之立志淡漠泊乎无营绝不念及于利而
 为之则无妄之心一如未富之心也汉儒董仲舒曰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人但尽所当为
卷七 第 7b 页 WYG0037-0376b.png
 而已利害得失岂足营心乎然不正谊则已正谊则
 利必归焉不明道则已明道则功必集焉又属一定
 之理以此在下则孔子所云寡尤寡悔禄在其中以
 此在上则大舜之有天下不与而禄位名寿之必得
 此六二利有攸往之旨也
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象曰行
人得牛邑人灾也
 此一爻是言六三处不得正而致无妄之灾也邑人
卷七 第 8a 页 WYG0037-0376c.png
 谓居者周公系无妄三爻曰三以阴居阳不中不正
 处下之上则居非其地应上之刚则遇非其人是无
 妄而有灾者也然天下事有失则有得乃三处得失
 之外而独撄其灾此盖出于寻常意计之外者象犹
 或系之牛行人牵之以去而居者反遭诘捕之扰也
 君子于此亦惟听之适然之遭以顺受乎天命之正
 已尔孔子释三象曰得之所在灾亦及之此人所及
 防也行人得而邑人灾此盖有不及防者君子于此
卷七 第 8b 页 WYG0037-0376d.png
 惟有顺以听之而安能预为避患之计乎按六二得
 位而有无妄之福六三失位而有无妄之灾皆时为
 之也如李泌周旋肃代之朝深为小人所忌而得以
 功名终此无妄之福也陆贽竭知尽忠济其君于险
 难卒以被谗而斥逐此无妄之灾也君子亦惟尽其
 在我而祸福不以动其心庶全乎天之正命矣
九四可贞无咎象曰可贞无咎固有之也
 此一爻是言九四以正道自守而无妄动之失也有
卷七 第 9a 页 WYG0037-0377a.png
 犹守也周公系无妄四爻曰四得乾体之刚下无系
 应是天德为主于中而物交不引于外无妄不待言
 矣然刚则思动动即离于咎幸以九居四绝无过恃
 其刚之心故可坚守其刚而事变云为皆不为之动
 则天德在我而命亦祐之又何咎之有孔子释四象
 曰四之可贞无咎者盖以无妄之理去与来其几甚
 微也稍懈即妄矣故必固守而勿失之然后可免于
 咎耳按诸卦有以九居四为不正者为其以刚居柔
卷七 第 9b 页 WYG0037-0377b.png
 而损刚正之德有以九居四为可贞者为其以刚居
 柔则不过乎刚而有可贞之道大抵刚不足则以居
 阴为戒刚有馀则以居柔为美无妄震动在下乾刚
 在上此刚有馀者必固守之而后无咎其亦刚柔相
 济之义乎
九五无妄之疾勿药有喜象曰无妄之药不可试也
 此一爻是言制变在乎能静不可轻动以滋咎也试
 谓少尝之也周公系无妄五爻曰五以中正居尊位
卷七 第 10a 页 WYG0037-0377c.png
 二复以中正应之是君臣道合政治脩明无妄之至
 者也然世变无常人心叵测或远人不服而外侮堪
 虞或奸顽弗率而内化未谧是为无妄之疾设针砭
 过当攻击太深则毒深而愈不可治故必镇静以俟
 之彼将自然消弭而底于宁晏为勿药有喜之象所
 谓不治正所以治之也孔子释五象曰人之有妄乃
 宜治之既无妄矣复药以治之必至伤损国脉朘削
 元气而妄反生矣药其可轻试乎盖邪不能胜正而
卷七 第 10b 页 WYG0037-0377d.png
 德可以动天元气固则疾自平内治脩则敌必服虞
 苗之格格于舞羽非格于誓师也周顽之化化于保
 釐非化于忿疾也彼躁妄而动动即招尤汉武马邑
 之师太宗征辽之役岂不可以为鉴哉
上九无妄行有𤯝无攸利象曰无妄之行穷之灾也
 此一爻是言上刚已过极妄行而取灾者也穷极也
 周公系无妄上爻曰上九以阳居卦之终无妄而处
 时之极者也极而不知变将自恃其无妄不可行而
卷七 第 11a 页 WYG0037-0378a.png
 行必至有过情越理之失而乖乎天命之正矣𤯝必
 及之而又何利焉孔子释上象曰所谓无妄之行者
 特以势处于穷决不可有所行耳行则与灾会矣三
 犹可委其灾于人上直自掇其灾于己耳此卦六爻
 皆无妄初得位而为震动之主时之方来故无妄往
 吉上失位而居乾体之极时之已去故其行虽无妄
 而有𤯝无利是故善学易者贵识时初与二之可动
 而动时也三四五上之不当动而静亦时也理无不
卷七 第 11b 页 WYG0037-0378b.png
 可行而时或有所尼君子不得不顺时以听焉此洪
 范之稽疑所以亦云用静吉用作凶也
(乾下/艮上)
 大畜之义有二一止畜畜乾也一蕴畜畜德也彖传
 兼此二义象传专以畜德言六爻专以畜止之义言
 六爻中下三爻乾体皆受畜者也上三爻艮体皆畜
 下者也然受畜者贵止而不进故初二皆止三利艰
 贞但初与二已为四五二阴所畜至三为畜极而通
卷七 第 12a 页 WYG0037-0378c.png
 之时又与上皆阳爻不相畜而俱进则良马之逐自
 与初二不同矣畜下者贵防于未然故四能止初恶
 于未形而得元吉五则于阳之已进而止之虽言吉
 而不如四之元吉也至上则畜极而通之时强暴尽
 除反侧尽平而治化洋溢乎四海则天衢之亨又与
 四五不同矣合而观之凡畜德者非有刚健笃实辉
 光之盛不能成日新之德畜恶者非有德礼潜移默
 化之机不能臻荡平之治天德王道圣人于大畜一
卷七 第 12b 页 WYG0037-0378d.png
 卦已尽发明则观大畜之象玩大畜之辞天下之道
 可以旁通而无遗矣
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此卦乾下艮上以艮畜乾所畜者大故名大畜卦辞
 言畜道必出于正然后可以享君之禄而成天下之
 功也不家食谓食禄于朝涉大川言能匡济时艰而
 成功也文王系大畜彖辞曰道之所贵者正君子为
 畜之道而可苟哉必精以择之一以守之使吾之所
卷七 第 13a 页 WYG0037-0379a.png
 畜莫非天德王道之精而不杂于异端霸术之陋则
 不徒畜之大而且畜之正矣然徒畜而不知所以适
 用是自私也而可乎故必舍其家食之贱以膺天禄
 之尊则所畜得以显其施而利贞之守以达矣何吉
 如之然徒出而不能有以自见是苟禄也而可乎故
 必当天下之大难以成天下之大功则所畜得以懋
 其猷而利贞之效以彰矣何利如之夫大畜利贞体
 之所以立也不家食涉大川用之所以行也必有其
卷七 第 13b 页 WYG0037-0379b.png
 体而后有其用信乎畜之贵大而正也此卦有止畜
 蕴畜二义六爻中下三爻以君子为小人所畜言上
 三爻以君子畜小人言此畜止之义也大象传以多
 识前言往行言此蕴畜之义也彖言人必有大蕴畜
 方有大设施故推其所畜之正者以之食禄于朝则
 吾道藉以大行以之匡济时艰则世道赖以安奠似
 亦专主蕴畜而言然彖传又以艮畜乾为能止健则
 未尝不兼畜止之义当是具此二说故圣人谓智者
卷七 第 14a 页 WYG0037-0379c.png
 观其彖辞思过半矣以见彖之无所不统也
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刚上而尚贤能止
健大正也不家食吉养贤也利涉大川应乎天也
 此彖传是释大畜彖辞以明所畜之正而大也孔子
 释大畜彖辞曰卦何以名大畜哉盖德具于心而见
 于事者也卦德内乾是主于内者天理精纯而不杂
 德性常用而不挠何如其刚健也外艮是见于外者
 躬行恳切践履真挚而自然光华发越何如其笃实
卷七 第 14b 页 WYG0037-0379d.png
 辉光也夫内有无私之本体而外有实践之光辉所
 养者日益精明所行者日益坚固德之蕴畜时乃日
 新而德为天下之至德矣此大畜之所由名也辞何
 取于利贞哉卦变自需来九自五而上是贤者正居
 臣位也卦体六五尊而尚之是人君能尊贤礼士也
 卦德以艮畜乾是又能禁戢强暴使不为恶也刚上
 而不以正则为枉道徇人尚贤而不以正则为恭敬
 无实止健而不以正则为化导无方而人不服三者
卷七 第 15a 页 WYG0037-0380a.png
 皆非大正不能然则畜德者可不以正乎此利贞之
 所由取也辞言不家食吉者盖大畜利贞既为可尚
 之贤而六五又有尚贤之象是人君共以天禄养以
 大烹而贤者得食于朝廷之上矣其不家食吉宜也
 辞言利涉大川者盖大畜利贞既具应用之本而六
 五下应于乾又有应天之义是不先时有为而拂乎
 天亦不后时不为而逆乎天操纵閤辟不失时行之
 道矣其利涉大川宜也易之一书以贞为主乾之大
卷七 第 15b 页 WYG0037-0380b.png
 大于利贞坤之大大于永贞畜之大亦大以贞故不
 徒曰正而曰大正不正则蕴畜之德不大在吾已非
 贤矣欲其君尚而养之不可得也不正则畜止之得
 亦不大虽有止健之才欲其应天而济变不可得也
 或谓圣人之道神妙莫测在于权而不在于正不知
 行权正以求得夫正耳岂正之外复有权乎
象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此象传是言君子体大畜之象而尽其畜德之功也
卷七 第 16a 页 WYG0037-0380c.png
 多识谓博求而识于心也孔子释大畜象曰乾天也
 艮山也天体至大而在山中是大畜之象也君子观
 象而知畜德之方焉盖古人由畜德之盛而时发于
 言行之间则前言之毕存非繁文也是德之精华也
 往行之具载非陈迹也是德之实体也君子于是多
 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焉得古人之言行即得古人
 之心得古人之心之理即得吾心之理其所畜不亦
 大哉按多识言行或以为近于口耳之学未免玩物
卷七 第 16b 页 WYG0037-0380d.png
 丧志不知本末精粗道原一贯言行在外而其理根
 于心心德在内而其实寓于言行故为学者必居敬
 涵养以为主而又博闻广见以为资师心而不师古
 好悟而不好学岂善畜德者乎书曰人求多闻时惟
 建事学于古训乃有获帝王圣贤无二学也
初九有厉利己象曰有厉利己不犯灾也
 此一爻是言君子进则有危当以义命自安也厉危
 也已止而不进也周公系大畜初爻曰初九为六四
卷七 第 17a 页 WYG0037-0381a.png
 所畜而又以阳刚居乾体之下刚锐喜进久为小人
 所侧目宜有厉者也倘复冒昧以往必蹈危机厉其
 能免乎惟健而能止则沈几观变安乎义命之常以
 为时未可为不妨藏器以有待也全身远害何利如
 之孔子释初象曰灾自外至者也人自犯之耳苟身
 履危困而诿为命之不犹晚矣若初之知有厉而能
 已是其委蛇顺时不至犯小人摧抑之灾也按君子
 出处不可不审非独为小人所畜当止而不进即为
卷七 第 17b 页 WYG0037-0381b.png
 小人所引而轻身就之终必有害盖一有急于用世
 之念往往忘虑患持难之心也先儒谓乾阳上进不
 有以止之则其神不定其守不粹故皆以止为义大
 畜之初九其即乾之潜龙乎
九二舆说輹象曰舆说輹中无尤也
 此一爻是言君子守正不往而能自全其道也輹伏
 于轴以承辐者舆说輹谓自去其輹而不进也尤过
 也周公系大畜二爻曰九二阳刚其才足以有行者
卷七 第 18a 页 WYG0037-0381c.png
 特为六五所畜而未可以进二则能以中道自裁审
 时揆势止而不行脱然于驰逐之场而无妄动之虞
 为舆说輹之象则时不当行而即不行所谓可以止
 则止者也孔子释二象曰舆说輹而不行者二有中
 道故能察乎时之盛衰势之强弱则进退不失其正
 而躁动之尤何自而至乎按舆者行之具二已在舆
 是势在必行而自说其輹则遂止而不行矣凡尤者
 咎自外来当不可之时而强为天下任事则偾辕之
卷七 第 18b 页 WYG0037-0381d.png
 患将欲谁诿二能说輹以自审非万全勿动也又何
 尤焉其殆审几达务之君子乎
九三良马逐利艰贞曰闲舆卫利有攸往象曰利有攸
往上合志也
 此一爻是言君子遇可进之时尤宜审慎以善其进
 也逐偕行也曰当作日闲调习也卫防卫也上谓上
 九周公系大畜三爻曰三居健体之极又遇上九以
 阳处畜之极志同德孚乃不相畜而与上共进以驰
卷七 第 19a 页 WYG0037-0382a.png
 驱乎王事有良马逐之象然三不虑其不进但虑其
 恃刚过锐而无周慎贞固之力则必有欲速轻动之
 咎故利于艰难其事而贞固其守如舆所载以行也
 而卫所以防行之具必日日闲习之使手与器相习
 而心与身交慎则出也不苟而进也有为攸往之利
 于三见之矣孔子释三象曰初则利己二则说輹而
 三独利有攸往者以乾阳本欲上进但恐在上无合
 志之人不能展其素具今三与上皆阳刚上之志合
卷七 第 19b 页 WYG0037-0382b.png
 乎三之志而同类感通相为汲引又何嫌何疑而有
 不幡然并进者乎按三负良马之材可以驰骤天衢
 因其过刚不中故有艰贞之戒而教之日闲舆卫可
 见君子出任天下之重必临事而惧如弗克济然后
 可遗大投艰而无患不然恃才以骋而颠蹶失防一
 己之身名不足道矣而误人家国之托其罪岂可赎
 哉
六四童牛之牿元吉象曰六四元吉有喜也
卷七 第 20a 页 WYG0037-0382c.png
 此一爻是言遏恶者当于未萌不使其发而难制也
 童者未角之称牿施横木于牛角以防其触也周公
 系大畜四爻曰六四艮体而与初相应畜初者也初
 居最下阳之微者微则其恶未形而制之甚易潜消
 默化犹牛未角而牿以防其触之象夫人之恶当既
 著而后禁则捍格而难胜及其初而豫防则人自不
 为恶而并泯其禁之之迹矣所谓以礼立教不烦刑
 诛大善而吉之道也孔子释四象曰恶己章而治之
卷七 第 20b 页 WYG0037-0382d.png
 虽亦足以禁奸戢暴而不免于刑戮之惨其于心当
 有所大拂也四之止恶未形而元吉盖豫教而民自
 服无为而物自化四之心盖有所深喜乎此也记有
 之禁于未发之谓豫人未有争心而设礼乐以教其
 让人未有欲心而悬法制以禁其邪开其向善之端
 而杜其为恶之路此所谓豫也夫四与五皆以止下
 之恶论成功之广狭四不如五之广故五曰有庆而
 四曰有喜论用力之难易五不如四之易故五曰吉
卷七 第 21a 页 WYG0037-0383a.png
 而四曰元吉五不如四之易者其时不同而四不如
 五之广者其位不同乎
六五豮豕之牙吉象曰六五之吉有庆也
 此一爻是言六五止恶有术而庆被于天下也豕谓
 牡豕攻其特而去之曰豮所以去其势也周公系大
 畜五爻曰五居君位而畜二二之刚已进而欲止之
 是其恶已形而劳于制矣幸五以柔居尊操之有其
 要而御之得其术使之知廉耻黜奇邪而自回心革
卷七 第 21b 页 WYG0037-0383b.png
 面如患豕牙之刚不制其牙而豮去其势有牙虽存
 而刚自止之象如是则用力不劳而刑清民服何吉
 如之孔子释五象曰为民上者不知止恶之方而惟
 淫刑以逞恶未能制而天下已受其害矣六五之吉
 盖知其本而制之有道不必徒事禁防而风移俗易
 福庆被于生民矣按汉之赵张设钩钜捕盗贼岂不
 能使奸人屏迹君子以为不如颍川之教化渤海之
 劝谕秦之商君刑弃灰制连坐岂不足戢为恶之志
卷七 第 22a 页 WYG0037-0383c.png
 君子以为不若虞之化谗说周之感顽民赵张之于
 牛不牿之以童而惟治其触商君之于豕不去其势
 而欲制其牙故也
上九何天之衢亨象曰何天之衢道大行也
 此一爻是言世运当亨通之会而王道自大行也天
 衢天路也周公系大畜上爻曰上以阳刚处畜极而
 通之时是阳气久郁而伸阴气久凝而散奸回尽殄
 反侧尽平皇路廓清绝无阻碍有何天之衢之象当
卷七 第 22b 页 WYG0037-0383d.png
 此之时不必制恶而自无恶可制治化翔洽而颂声
 丕应亨莫加于此矣孔子释上象曰所谓何天之衢
 者以时与道合也天运无处不昌王化无处不浃盖
 政教四达而治于此观成矣其道之大行也何如哉
 大畜上三爻所以畜下三爻者也四之牛牿其角五
 之豕豮其牙虽所畜有难有易而皆不能不用其力
 至上畜极而通则无藉刑驱势禁而为恶者自相感
 而化是刚明之臣遇尚贤之主可共济天下之险而
卷七 第 23a 页 WYG0037-0384a.png
 坐收涉川之功矣故曰何天之衢讶之也实喜之也
 夫不言其难不见畜之之力不言其易不见畜之之
 成所谓荡荡平平无反无侧至治之盛其在是乎
(震下/艮上)
 颐取养之义彖辞言养德养身皆出于正则吉彖传
 既释养正之义复极言养道之大而象传又举养德
 养身之切务以示人也六爻上止下动故下三爻为
 自养上三爻为养人震性动动皆累于欲不能自求
卷七 第 23b 页 WYG0037-0384b.png
 所养而求人以养己失养之道矣故下三爻皆凶艮
 性静静则得其正求于人以养其下虽不免于颠拂
 而于养道无失故上三爻皆吉此彖辞之所以言利
 贞也天地以时养万物圣人得时则养贤以及万民
 利天下而非以自私也故言颐之时大矣哉君子之
 自养也知弃我良贵悖理求禄之匪正则知砥节砺
 行之为正矣知下媚上援干求非类之匪正则知不
 渎不謟之为正矣知簠簋不饰纵欲败度之匪正则
卷七 第 24a 页 WYG0037-0384c.png
 知静俭节制之为正矣此自养之道当如是也若夫
 以上下下诚信任贤人臣之吉也养贤及民民被其
 福人君之贞也任大责重饥溺由已有相之道也此
 又养人之得其正者也故动不自动而止其所止则
 颐之道尽矣
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此卦震下艮上上下两阳中含四阴外实内虚上止
 下动有颐之象故名为颐卦辞言颐有养义养出于
卷七 第 24b 页 WYG0037-0384d.png
 正则身心皆获所安而得吉也颐口旁也文王系颐
 彖辞曰颐之为言养也为卦震动在内艮止在外恐
 内之或动于情伪之感而心之养不得其正外之或
 止于嗜欲之安而身之养不得其正惟得正则身心
 皆得其养而吉然出于正即入于不正危微之几介
 于毫发故善养者必静观而内求之其养德也果合
 于圣贤之道而无异端以淆之则心正而颐正矣其
 养身也果当于义理之节而无饥渴以害之则身正
卷七 第 25a 页 WYG0037-0385a.png
 而口实亦正矣盖正则得吉不正则不得吉颐之所
 为必出于正也按程传谓观颐为观所养之人自求
 口实为自求养身之道盖下体三爻皆主自养上体
 三爻皆主养人上体则观其养人者得正则吉下体
 则观其自养者得正则吉也与本义专主养德养身
 不同其实自养为养人之本未有自养不正而能养
 人者真德秀云已得其养则吾身先成然后可推而
 达之天下是也本义专言其体程传兼明其用解虽
卷七 第 25b 页 WYG0037-0385b.png
 各异义实相通总以见易道之无不该而已
彖曰颐贞吉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
观其自养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
大矣哉
 此彖传是释颐彖辞而极言养道之大也所养养德
 自养养身孔子释颐彖辞曰颐以贞而吉者盖养必
 以正在心常获天理之安在身无复物欲之扰则吉
 也稍不正则不得吉矣辞谓观颐者在观其所养之
卷七 第 26a 页 WYG0037-0385c.png
 道其于性命之正纯然无杂而浩然之气不为之挠
 则德得正而吉也辞谓自求口实者在即其所养之
 道以观其自养之术其于义理之正凝然不扰而口
 体之奉不为之动则身得正而吉也养正之道如此
 推之而天地圣人宁外于是哉夫天地本以养万物
 者也苟失其正必至气候失宜疵厉横行而物有不
 遂其生者矣圣人本以养民者也苟失其正必至贤
 奸混杂举错失当而民有不安其命者矣故天地养
卷七 第 26b 页 WYG0037-0385d.png
 万物圣人体天地养物之心养贤以及万民而皆出
 之以正则颐之时讵不大矣哉从来养万物者天地
 而代天地养万物者必属之圣人然圣人欲养民非
 先养贤势不能遍故不直曰养万民而必曰养贤以
 及万民也唐虞之廷禹平水土稷降播种契敷教皋
 陶明刑九官十二牧亦止完一养民之事而已仁者
 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岂不信哉
象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卷七 第 27a 页 WYG0037-0386a.png
 此象传是实言君子养德养身之切务以明养道之
 正也孔子释颐象曰此卦震在艮下是山下有雷震
 动发生物由此养颐之象也君子观象以求养正之
 道而知德之不正由言语以为之阶慎之而言必当
 理语必合义是言语皆养德之具而无妄出以招祸
 矣身之不正由饮食以乱其性节之而饮必德将食
 必正味是饮食皆养身之物而无妄入以致疾矣养
 正之道不于颐备之哉推之有天下者命令政教皆
卷七 第 27b 页 WYG0037-0386b.png
 由言语之颁资用货财无非饮食之事其养德养身
 者愈大则慎之节之者愈难所以古之君子诵白圭
 之什识金人之铭旨酒必恶饮食必菲兢兢乎谨小
 慎微无一端不合夫养之正而后可为天下后世之
 观法也夫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象曰观我朵颐亦不足贵

 此一爻是言失静养之正而动于利欲之私也尔谓
卷七 第 28a 页 WYG0037-0386c.png
 初也灵龟不食之物我谓四也朵垂也朵颐欲食之
 貌周公系颐初爻曰初以阳居下本有刚明之德养
 息深静而无外慕者但居动体上应六四不能以刚
 自守而反上从四之柔则私欲熏其心爵禄婴其虑
 而本体之灵弃之若罔恤焉犹舍尔以气自养之灵
 龟观我而朵其颐之象也如是则失其静养之道而
 溺于动养之欲沈迷不反何所不至其凶可知己孔
 子释初象曰所谓观我朵颐者以初之刚本为可贵
卷七 第 28b 页 WYG0037-0386d.png
 而累于动体从欲而动则将沦于污贱而可羞矣亦
 何足贵哉盖士君子立身于理欲之介不可不慎故
 有以一朝之失足而遂遗千载之恨者矣此无他物
 重而我轻也孟子曰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诚知
 在己者有甚贵而世间之利欲岂足动其心乎
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象曰六二征凶行失类也
 此一爻是言失求养之义故上下皆无应也颠颐求
 养于初也拂经违其常道也丘土之高者上之象也
卷七 第 29a 页 WYG0037-0387a.png
 丘颐求养于上也周公系颐二爻曰阳刚养人者也
 阴柔养于人者也二以阴柔不能自养必求养于阳
 刚若下求于初是在己乏资身之术而俛首豢养于
 卑贱之流则颠颐于下而拂以上养下之常道矣若
 求养于上又非正应是才不足以自养见上之权力
 足以养人而奔走趋附以从之则彼有丘陵之势而
 我徒遭摧压之凶矣是一则于理有所不可一则于
 势有所不行故均不能有济也然则人可不自重哉
卷七 第 29b 页 WYG0037-0387b.png
 孔子释二象曰六二不得于初而往从夫上亦复得
 凶者以二处非其地上下皆非应与但宜止而弗行
 也行则皆失其类得凶宜矣按程传谓女不能自处
 必从男阴不能独立必从阳二阴柔不能自养待养
 于人固天地间之定理然去就之正不正则己得而
 自主者也夫上而事君下而交友倘以利禄萦心而
 希图仕进餔啜为志而攀附交游则中君羞以为臣
 中士羞与为友矣
卷七 第 30a 页 WYG0037-0387c.png
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象曰十年勿用道大
悖也
 此一爻是言小人放情恣欲而大违乎颐道之正也
 周公系颐三爻曰三阴柔不中正又居动体之极人
 皆求颐于上三独拂之而随下体之动是性既昏迷
 动复躁妄其所为颐者不过沈湎于嗜欲放恣于口
 体而拂乎养之常道矣虽饮食亦日用之正犹不免
 于凶必至没身沈溺而声名俱丧十年之久终不可
卷七 第 30b 页 WYG0037-0387d.png
 用无所往而利也孔子释三象曰所谓十年勿用者
 以颐道贵静动则悖三处动极则大悖矣任情灭理
 终身不悔莫恤也夫盖贫贱不滥富贵不淫乃得颐
 养之道二处贫贱而不知守约而滥者也三处富贵
 而不知节乐而淫者也夫吾心不能以义命自主而
 随境转移岂得云养正之大人乎
六四颠颐吉虎视耽耽其欲逐逐无咎象曰颠颐之吉
上施光也
卷七 第 31a 页 WYG0037-0388a.png
 此一爻是言六四能求贤以养民而复示以用贤之
 道也颠颐求养于初也耽耽虎下视貌虎视耽耽下
 而专也其欲逐逐求而继也周公系颐四爻曰四以
 柔居正而下应初之刚正是居上而能信任乎下者
 也然阴柔不足以及物必藉初之贤以成功则养人
 者初也而任贤以养人者惟四故为颠颐而吉也是
 四之于初固己能下之能求之矣第患下之不专则
 贤者生疑而养之道未弘求之不继则施为未竟而
卷七 第 31b 页 WYG0037-0388b.png
 养之功易竭必能诚信不二而专始终无间而继如
 虎之视耽耽而欲逐逐焉则于求贤养民之责无忝
 矣而又何咎之有乎孔子释四象曰四之颠颐而得
 吉何也盖上之于下不必恩自己出然后谓之能养
 也今能任初之贤以养民焉则初之施即四之施而
 恩膏所及昭然其光显矣此其所以为吉也欤按四
 居大臣之位有养民之责然一身不能独理必分其
 任于庶司百职而后可共成治功此其虚心下贤深
卷七 第 32a 页 WYG0037-0388c.png
 合乎以人事君之道也或谓上施之上指五而言盖
 人臣承流布化无非奉行朝廷之德意譬诸日月之
 照临雷霆之鼓动雨露之滋润寒暑之成实无非为
 天地养万物而已谓初之施即四之施可也谓四之
 施即五之施又何不可哉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象曰居贞之吉顺以从
上也
 此一爻是言任贤足以图治而又当凛不自用之戒
卷七 第 32b 页 WYG0037-0388d.png
 也拂经谓以君而从臣也上谓上九周公系颐五爻
 曰五以柔居尊位才不足以养人上有阳刚之德五
 赖其贤以养之夫君以养人颐之经也反赖上之养
 以养之是拂于经矣既以己之不足而求养于上必
 居守贞固笃于信任斯惠泽常流而得吉也若不能
 审已度力或以拂颐为嫌而冒昧以图功自用以求
 济是犹涉大川而无操楫之任何由而克涉哉孔子
 释五象曰居贞之吉者谓五不恃其尊能柔顺以从
卷七 第 33a 页 WYG0037-0389a.png
 上九之贤而毫无勉强此诚得养贤以及万民之道
 故居贞而吉也按君道贵刚柔所不尚然柔而能任
 刚明之贤则不独资以自养而天下亦赖之如太甲
 成王虽不及汤之锡勇武之执竞而能信任尹虺周
 召之贤则未始不可成治功也至若汉元优柔不断
 知萧望之周堪之忠而不能用知弘恭石显之恶而
 不敢去进贤如转石去佞如拔山是其柔也必至于
 莫救矣故曰君道以进贤退不肖为大
卷七 第 33b 页 WYG0037-0389b.png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象曰由颐厉吉大有庆也
 此一爻是言上九以养民为己任而天下胥受其福
 也由颐由之以养也周公系颐上爻曰六五赖上九
 之养以养人是上以有相之道而致群黎康乂之休
 民生未遂由以遂之民性未复由以复之有由颐之
 象臣而若此则位高权重宁可以易心处之乎故当
 皇皇惕虑惟恐上孤君心下失民望乃能胜其任而
 得吉也然以上九阳刚则有能为之才在上则有得
卷七 第 34a 页 WYG0037-0389c.png
 为之势乘其势而运其才虽养民极天下之大事自
 可一身弘济之而有馀而不负君上之倚毗矣夫何
 涉大川之不利哉孔子释上象曰养民者以泽被天
 下为庆以上之躬膺大任果能宅心兢畏以成养民
 之功则一时受其利万世蒙其泽而功之所被者溥
 矣非大有庆乎按豫九四曰由豫由豫在四犹下于
 五也而已有可疑之迹若颐上九曰由颐上之所处
 过中而益嫌于不安其可不存兢惕之心哉然艮止
卷七 第 34b 页 WYG0037-0389d.png
 之性必无暴戾以招凶自以仁德而致庆故虽厉而
 终得吉为人臣者投艰遗大则以身肩任之及事定
 功成而威福还诸朝廷功名归于人主斯有誉而无
 咎矣
(巽下/兑上)
 卦以四阳过盛而名大过处过之时贵有救过之道
 必刚而得中内巽外说则可以抑中强之弊而扶本
 末之弱虽过而不过矣六爻相对而实相反三四居
卷七 第 35a 页 WYG0037-0390a.png
 全卦之中皆有栋象上则隆下则桡也二近初阴五
 近上阴皆有枯杨之象上则华下则稊也初过于敬
 慎而有藉用白茅之安上过于有为而有过涉灭顶
 之凶一承刚一乘刚也就四阳而言二四以刚居柔
 处过而不过者也故一吉而一利三五以刚居刚处
 过而太过者也故一凶而一可丑司马光云大过刚
 己过矣止可济之以柔不可济之以刚也故大过之
 阳皆以居阴为吉不以得位为美其道主于默运转
卷七 第 35b 页 WYG0037-0390b.png
 移而不在于輘踔骏厉盖过柔固不足以有为而过
 刚亦甚足以偾事自古立非常之大事兴不世之大
 功皆时势所迫出于万不得已起而挽回补救非小
 心翼翼者不能故卦于阳之盛也有危辞而六爻亦
 无全吉者惟初以慎之至乃得无咎彖辞则言救过
 之道而即叹其大皆圣人之慎言之也
大过栋挠利有攸往亨
 此卦巽下兑上卦体四阳居中用事阳气过盛故名
卷七 第 36a 页 WYG0037-0390c.png
 大过卦辞言时当极盛非材弱者所能胜其任惟刚
 而得中乃可以济过而有为也栋今谓之檩挠弱也
 文王系大过彖辞曰卦体四阳居中栋之象也上下
 两阴柔而无力不胜其重则委靡之才不克担当大
 事有栋挠之象必如卦之刚中而巽悦善用其刚而
 不过以是而往则以大过人之才行大过人之事必
 能通其时之变而克胜大过之任者矣故利有攸往
 而得亨也盖人君之保邦犹大匠之作室大匠必得
卷七 第 36b 页 WYG0037-0390d.png
 楩楠杞梓之材而后可成巨构人君必得舟楫盐梅
 之佐而后可建大功否则用违其量以杖为楹以蒿
 代柱将见栋折榱崩覆压是惧何以享莞簟之安乎
 故曰有非常之人乃有非常之事荷重任者亦勉之
 而已
象曰大过大者过也栋挠本末弱也刚过而中巽而说
行利有攸往乃亨大过之时大矣哉
 此彖传是释大过彖辞以明大过之时非有大过人
卷七 第 37a 页 WYG0037-0391a.png
 之材不能济也大者过谓阳过也本谓初末谓上弱
 谓阴柔中谓二五孔子释大过彖辞曰卦名大过者
 易以阳为大今四阳居中过盛则世道有盛极将衰
 之渐故为大者过也辞曰栋挠者何哉盖大过之时
 以一身任天下之重犹屋之栋然必赖阳刚之力足
 以维持之而后无倾败之患卦体初上二阴本末皆
 弱既不能自强其德以固其本又不能力挽其失以
 扶其末此其所以挠也又曰利有攸往亨者何哉盖
卷七 第 37b 页 WYG0037-0391b.png
 天下无不可为之事惟患人无善为之道卦体四阳
 虽过而二五得中是强毅过人固足以干事矣而又
 出以时措之宜卦德内巽外悦是思虑严审固足以
 通变矣而又行以和顺之美卦有大过人之才如此
 以是济时之过则经纶有方可以长保其盛而不至
 于衰此其所以亨也夫惟有刚中巽悦之才然后利
 往而得亨可见非常之时必有非常之人方能处之
 而有济大过之时岂不大矣哉夫大过之时何时也
卷七 第 38a 页 WYG0037-0391c.png
 正天地平陂之会帝王升降之关所谓弥纶经纬古
 今极大事业如尧舜之揖让汤武之征诛然亦不过
 顺时而为之并未于时外刱造一事否则宁传子不
 传贤矣宁守节不达节矣后世君臣喜功好大但见
 外之有馀而不量中之不足罄民财而不惜竭民力
 而不止以至倾败而不可救此秦皇汉武之贻悔无
 穷也当斯任者其可漫然处之哉
象曰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卷七 第 38b 页 WYG0037-0391d.png
 此象传是言君子观大过之象以自纯其无忧惧之
 心也泽灭木谓木在泽下也孔子释大过象曰泽本
 可以润木乃至浸灭乎木泽水之大过也故为大过
 之象君子体之而有大过人之行焉彼独立而人不
 我辅人多惧心君子当为则为虽一国非之而不顾
 天下非之而不顾又何惧焉不惧则过人矣遁世而
 人不我知人多闷心君子以道自乐不以非分之富
 贵易我不去之贫贱又何闷焉无闷则过人矣此非
卷七 第 39a 页 WYG0037-0392a.png
 见之甚真守之甚定学术操守卓绝乎人者不能君
 子之异于人若此昔人谓独立不惧巽木之象周公
 以之遁世无闷兑悦之象颜子以之然周公颜子非
 强致而然周公之处常也夔夔然存恭敬之心故遇
 变也几几然无祸患之虑惟其知惧而后能不惧也
 颜子之居心也不以箪瓢改其乐故处遇也不以屡
 空动其中惟其乐天而后能无闷也是以君子不治
 境而治心不求世而求己
卷七 第 39b 页 WYG0037-0392b.png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象曰藉用白茅柔在下也
 此一爻是言初能过慎以自全而安柔下之义也白
 茅物之洁者周公系大过初爻曰初以阴柔居巽之
 下过于畏慎者凡图事济时处之至安而常怀不安
 之虑居之甚全而恒廑不全之心犹物之错于地而
 必藉以白茅者然夫茅之为质最柔白之取义至洁
 以柔顺居其德而以精白励其心慎斯术也以往可
 以常保其安而无过咎何由及之哉孔子释初象曰
卷七 第 40a 页 WYG0037-0392c.png
 初之藉用白茅者以阴柔在下上承四刚势不得不
 过于慎幸其能柔则无矫率豪纵之气在下则有沈
 潜精入之思此诚慎而不失于过者也按象言独立
 遁世非过亢也见君子植节之伟初言藉用白茅非
 过谨也见君子虑事之周盖天下莫不败于轻忽成
 于兢业诚能心存畏慎一举一动必思出于万全则
 何险难之不可平而纷错之不可理可见欲建天下
 之伟节未有不极天下之小心者也
卷七 第 40b 页 WYG0037-0392d.png
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象曰老夫女妻
过以相与也
 此一爻是言二能用柔济刚而相与以成大过之功
 也稊根也老夫即二女妻谓初也周公系大过二爻
 曰二当阳过之始其雄心壮气常足以偾事而有馀
 幸居柔得中无应于上而下比初六资初之柔以济
 其刚自能固本而不拨补偏而不废以图事于有济
 者也象之物则为枯杨生稊而发生之有机象之人
卷七 第 41a 页 WYG0037-0393a.png
 则为老夫女妻而生育之有赖枯而复荣老而资少
 过而不过者也何不利之有孔子释二象曰大过之
 时患人之不我与耳今二之于初如老夫之悦少女
 少女之顺老夫阴阳相与何事不谐岂复患刚之太
 过而不能成相济之功乎按四阳居中用事力厚势
 强而不知阳太盛则阴竭阴竭则不能以资阳九二
 阳过之始而初阴承之相比亲切犹可以济其偏而
 补其弊为治者诚知此义勿徒专事恢廓恃其外之
卷七 第 41b 页 WYG0037-0393b.png
 挥霍有馀而虚怀下人以求助其所不足则可以集
 天下之益而收天下之功矣
九三栋挠凶象曰栋挠之凶不可以有辅也
 此一爻是言三过恃其刚而人莫为之辅也周公系
 大过三爻曰九三以刚居刚而不得中刚之过甚者
 也以过甚之刚而当大过之任是刚愎自用而违时
 拂众必至倾败而一无所济故为栋挠之象而凶也
 孔子释三象曰所谓栋挠之凶者以三刚强自用视
卷七 第 42a 页 WYG0037-0393c.png
 天下皆无可辅之人人亦不乐进而辅之盖知其势
 之必至于覆坏而不可以有辅也按卦辞以二阴不
 能胜重故曰栋挠九三过乎阳而仍栋挠之象且加
 以凶者何也卦之栋以阴不足而挠三之栋以阳太
 过而挠不足者犹可辅故不言凶太过者难为助其
 凶必矣宁嬴论阳处父曰刚而主能怨之所聚夫刚
 则难亲矣而又主能焉是訑訑之声音颜色拒人千
 里之外忠良之士日退谗谄之人日进未有不凶于
卷七 第 42b 页 WYG0037-0393d.png
 家害于国者也是可为深戒矣
九四栋隆吉有它吝象曰栋隆之吉不挠乎下也
 此一爻是言四能胜大过之任而不可昵于私应也
 隆隆起也下谓初周公系大过四爻曰九四居近君
 之地当大过之任以阳居阴刚柔合德而又处兑下
 是能和悦君心柔怀亿兆何事不可为何功不可建
 如栋之隆起而得吉也但济大过以刚为主过刚而
 济以柔则可今九四非过刚者而下与初应复以柔
卷七 第 43a 页 WYG0037-0394a.png
 济之则反过乎柔不足以成天下之事而为有它之
 吝矣孔子释四象曰四之栋隆吉者盖太刚则折斯
 不足以任重而挠乎下者有之今四以刚居柔过而
 不过所以能胜重任不至挠败而吉也按九二比初
 则无不利九四应初戒之以吝者盖刚固不能不资
 柔以相济而亦不可牵系于柔以害其刚故于二既
 明其相济之利而于四复著其牵系之害也夫所贵
 大臣者以其正色立朝不可攀援而后能仔肩天下
卷七 第 43b 页 WYG0037-0394b.png
 之重苟悦小人之柔媚而亲比之其不为所连累而
 自损功名者罕矣可不戒欤
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象曰枯杨生
华何可久也老妇士夫亦可丑也
 此一爻是言五当大过之时比于阴柔之小人而无
 足与有为也老妇谓上六士夫即九五五在上六之
 下少于上六故曰士夫周公系大过五爻曰五以阳
 刚中正而居尊位宜足以胜大过之任矣然下无正
卷七 第 44a 页 WYG0037-0394c.png
 应无与共成大过之功而上比过极之阴其所近者
 皆庸懦之臣柔弱之士其不能相济以有为可知象
 如枯杨生华上虽华秀无益于枯也老妇士夫非其
 匹偶终不能育也虽一时无挠败之咎而当大过之
 时君亢于上臣靡于下以是为济过之道宁有誉乎
 孔子释五象曰枯杨不生稊而生华旋复枯矣安能
 久乎是不能实心任事而国本先摇也老妇而得士
 夫生育无基宁不可丑是将见谄谀成风而终于可
卷七 第 44b 页 WYG0037-0394d.png
 羞也按君之有贤臣如车之有轮鸟之有翼车无轮
 不可行远鸟无翼不可高飞君无贤臣何以建不拔
 之基流无穷之誉乎大过九五专为有君无臣而言
 然自古为治未有借才异代者亦顾用之何如耳知
 之极其明位之极其当循名责实以考其成信赏必
 罚以鼓其气则人人兴事赴功贤者以奋不肖者以
 勉苟有一长莫不乐为朝廷之用而何至有乏材之
 叹哉
卷七 第 45a 页 WYG0037-0395a.png
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象曰过涉之凶不可咎也
 此一爻是言天人交困之日惟当尽力之所能为而
 不可以成败论也过涉勇于涉也灭顶水没其顶也
 周公系大过上爻曰上以阴柔而处过极之地是当
 国事艰难之秋既不敢委于时势之不可为又不敢
 量其才力之不能济真所谓竭忠尽智以死继之者
 也象如勇于涉水至灭顶而不悔焉此殆以身殉天
 下之事而有凶矣然其心存效节志在成仁无愧于
卷七 第 45b 页 WYG0037-0395b.png
 见危授命之义又何咎焉孔子释上象曰君子幸而
 成天下之事当论其功不幸而殉天下之事当谅其
 心上六过涉之凶事虽不济而其心则已尽矣后之
 尚论者宁可以其不能济而追咎之乎盖大过之极
 非有大过人之才不克济上以柔正之德而遇极否
 之时任过其力至鞠躬尽瘁之死而靡悔于事则凶
 于义则无咎也夫大过本行权之事而圣人特发守
 经之义于上六此义明而孔光冯道之徒不得借明
卷七 第 46a 页 WYG0037-0395c.png
 哲保身之说以文其偷生卖国之奸矣
(坎下/坎上)
 坎以一阳陷二阴之中是为坎陷之义凡阳居阴之
 中者为陷坎水也陷者水之体也坎为险难之象所
 谓时值艰危虽圣人亦处无可如何之势其能自必
 者惟心耳彖传所言刚中有功乃教天下以存心诚
 信为出险之法也六爻中如二爻之小有得则尽其
 道而不遇其时者也四以忠信善道结于君心臣之
卷七 第 46b 页 WYG0037-0395d.png
 能竭诚以勤于下者也五以阳德居尊而时将出险
 君之能刚中而运于上者也若夫初之深入于险三
 之陷于两坎上之终极于险是时势既值其穷而才
 德又不足以济欲以平大难而救大艰曷有济乎盖
 天下不能无险阻之时圣人贵有出险之用惟秉阳
 刚中正之德因时措宜天下有事则定密策决众疑
 以成拨乱返正之功天下无事则画郊圻固封守以
 裕思深虑远之略必深宫尝廑险阻之虞而后薄海
卷七 第 47a 页 WYG0037-0396a.png
 乃有磐石之固此所以坎卦至险而卦辞必言出险
 之道欤
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
 此卦上下皆坎一阳陷于二阴中为坎重之又得坎
 焉陷益深而险益重故名习坎卦辞言处险之道惟
 以孚信居之则心有主而成出险之功也习重习也
 坎险陷也文王系坎彖辞曰人当重险之来是身已
 入乎险中而不得免者也所可得而自主者心耳卦
卷七 第 47b 页 WYG0037-0396b.png
 体阳实在中为有孚心亨之象则中有孚信而于坎
 险之内炯炯不昧者维此一心是心之实处即是心
 之通处祸至而不摇变来而若适而心亨矣夫心既
 亨通则险阻之境皆吾顺行之境而何险之不可出
 哉是在险而尚于行而不至终于险中也周易上经
 以乾坤始以坎离终坎得乾之中爻故中实而为诚
 离得坤之中爻故中虚而为明诚则心有定主而利
 害得丧不得而入之明则内无偏执而是非毁誉不
卷七 第 48a 页 WYG0037-0396c.png
 得而汨之故中实者坎之用中虚者离之用也体易
 者因坎离之中而悟诚明之妙用古圣人之心学实
 在于此徒为出险云乎哉
彖曰习坎重险也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维心
亨乃以刚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天险不可升也地险
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用大矣哉
 此彖传是释坎彖辞以明处险之有道而后可以出
 险也刚中谓二五孔子释坎彖辞曰卦之名为习坎
卷七 第 48b 页 WYG0037-0396d.png
 者以卦体上下皆坎是为重险险不重则彼险此平
 人情尚可趋避习坎则远近无可避之地智愚无自
 脱之人而圣贤之作用见焉卦辞所谓有孚者以坎
 象为水水体内实而有常故其流也足此通彼不至
 盈溢妄行此即其信也其信无论行于地中有常而
 不变即至行乎险阻而不盈如故初何失焉彼人之
 处险而信义不失者何以异此故曰有孚也维心亨
 者以二五刚而在中则刚实无伪心有主宰自能通
卷七 第 49a 页 WYG0037-0397a.png
 达无碍而亨也行有尚者以其刚中之才而往则至
 诚感孚行无不达自能芟除大难而有功也夫处险
 则思出险之方而用险还为防险之道天之险高不
 可升是也有无形之险矣地之险山川丘陵是也有
 有形之险矣王公法天险之无形设为法令制度以
 防其未然法地险之有形设为城郭沟池以制其已
 然而以守则固国是以宁皆因险之时以成险之用
 也顾不大矣哉按信与刚中是明处险之道设险守
卷七 第 49b 页 WYG0037-0397b.png
 国是明用险之方处险有其道则义命自安虽居患
 难之中无入而不自得用险有其方则形便已据虽
 有卒然之虞预备而可无患然山川城池特设险之
 一端耳若夫尊卑之等贵贱之分明等威异物采凡
 所以杜绝陵替限隔上下者此诚体险之大用而所
 谓地利不如人和也用险者尤宜留意欤
象曰水荐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
 此象传是言君子法习坎之义而得治已治人之道
卷七 第 50a 页 WYG0037-0397c.png
 也荐至流而不息也常久也孔子释坎象曰水流荐
 至两坎相习之象君子体之取水之有常以常德行
 必思所以茂正三德崇脩六行而学之不厌则理义
 熟于身心而治己之功备矣取水之荐习以习教事
 必先使之既安其教又服其事而诲之不倦则政令
 熟于观听而治人之道毕矣皆荐习之义也从来险
 难皆起于人事故治已治人为有天下之要务德行
 不常则有初鲜终私欲横起遇险而不能自持者有
卷七 第 50b 页 WYG0037-0397d.png
 之矣教事不常则始勤终怠奸宄萌生当险而不能
 肆应者有之矣然人君必先慎脩于上日就月将而
 后海内回心向道风移俗易不待势制威禁自然相
 观而化则治已又为治人之本也
初六习坎入于坎窞凶象曰习坎入坎失道凶也
 此一爻是言处重险之下而失济险之道也窞坎中
 之陷处周公系坎初爻曰初本阴柔之质无济险之
 才处重险之下无济险之势上无应援无济险之人
卷七 第 51a 页 WYG0037-0398a.png
 是其志气昏愚所为拂乱非徒不能出乎险也惟益
 陷于深险耳为在习坎之中而又入于坎窞之象如
 是则坠于重渊载胥及溺而已其凶可知孔子释初
 象曰惟阳刚乃可以出险初以阴柔而居习坎之下
 是失其阳刚之道而其陷益深矣所以有入于坎窞
 之凶也盖平陂之形虽在于世而趋避之方则操乎
 我故最凶莫如坎之初而圣人示之曰失道可见虽
 在重险之下非无出险之道乃人自失其道而后至
卷七 第 51b 页 WYG0037-0398b.png
 于凶此君子之所为恶居下流也
九二坎有险求小得象曰求小得未出中也
 此一爻是言二身处险中虽具刚中之才而仅足小
 有济也小得言未大也中谓二阴之中周公系坎二
 爻曰二当坎险之时陷于上下二阴之中乃至险之
 地有险者也幸以刚居中是有孚心亨之人而肩济
 险之任宜若可出险而无难然处势艰难人情阻拂
 当此者仅可小有所得以为出险之地若欲遽进以
卷七 第 52a 页 WYG0037-0398c.png
 求出乎险则将至于三之来往皆险而入于坎窞而
 已孔子释二象曰所谓小有得者非二之才德不足
 以济险也以一阳方为二阴所陷在险之地是时尚
 未能出乎险中而不可大有得也大抵气数一定虽
 圣人不能与之争然具刚中之德处险阻而得其道
 则气数亦不得而终困之曰小有得者非贪苟安而
 已遵时养晦见可而进其亦有不得不然者乎
六三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窞勿用象曰来之坎坎
卷七 第 52b 页 WYG0037-0398d.png
终无功也
 此一爻是言三上下皆险而无济险之才也来谓就
 下之谓往上枕倚著未安之意周公系坎三爻曰三
 以阴柔不中正而履重险之间是以委靡之质而当
 大难之冲其进与退皆无足据者也来亦遇坎之亦
 遇坎来下则入乎险之中之上则如枕重险焉所处
 如此则前后皆险举足蹈危必入于坎中之窞而不
 能出也祸患已深虽来与之安所用哉孔子释三象
卷七 第 53a 页 WYG0037-0399a.png
 曰所谓来之坎坎者三之心岂肯终于坎哉特以其
 阴柔不中正虽处平易尚难克济况履险乎徒见其
 憧憧往来而终无出险之功也按险为陷人者也而
 三之阴自陷险中至于跼天蹐地进退维谷嗟乎阳
 之陷也犹可小得既平阴之陷也一败涂地而已矣
 彼陷人者徒自陷耳可不惧哉
六四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象曰樽酒簋贰
刚柔际也
卷七 第 53b 页 WYG0037-0399b.png
 此一爻是言四居济险之任惟忠顺以事上也樽以
 盛酒簋以盛食贰益之也缶即酌器也为樽之副牖
 室之受明处象曰樽酒簋贰之贰疑衍刚柔指四与
 五际即交际之际周公系坎四爻曰四以阴居柔下
 无应援非能济天下之险者但以其身居大臣之地
 而当险难之日则上之倚毗于己者倍切于常时故
 必去虚文捐形迹惟益励其忠实之心以为事君之
 本而其进结于君也又必因君之所明以祛其所蔽
卷七 第 54a 页 WYG0037-0399c.png
 庶不至任质而疑于戆也为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
 牖之象如是则君必信吾心而用吾言以济其险也
 夫岂有悾悾为忠益而反以为咎乎终必无之矣孔
 子释四象曰所谓樽酒簋者盖以险难之时非诚实
 不足以固其君臣之交故五以刚而下交乎臣四以
 柔而上交乎君则精神相通形迹俱捐刚柔自是相
 际而成济险之功矣按君臣相遇自古为难而四与
 五不事多仪即可交合者盖时当无事势分之相隔
卷七 第 54b 页 WYG0037-0399d.png
 故君臣之合常见其难运值多艰缓急之相须故君
 臣之合偏觉其易四与五在险难之中刚柔相济臣
 固切于上交君亦勤于下接宜其作合之易也方之
 在昔肃宗之于李泌德宗之于陆贽庶几似之然贽
 从其君于多难之日计无不从及祸患寖平一抗直
 言而遽罹斥逐岂其有乖纳牖之道乎信乎君臣之
 合似易而实难也人主诚深念乎此则其臣自不至
 信而被谤忠而见疑矣
卷七 第 55a 页 WYG0037-0400a.png
九五坎不盈祗既平无咎象曰坎不盈中未大也
 此一爻是言五才足济险而又有出险之机也祗抵
 也中谓刚中周公系坎五爻曰五在坎之中未离乎
 险者也然以刚中之才而居尊位其才其势俱足以
 济险而又时将出险则有可济之会是以有孚心亨
 之君而肩济险之责必渐至于险者使易危者使平
 犹坎陷之中虽未至盈而出然已至于平而将盈矣
 夫险患其不平耳既平则险必可济又何咎之有哉
卷七 第 55b 页 WYG0037-0400b.png
 孔子释五象曰天下之险一日未去则人君之德一
 日未大五之坎尚不盈时为之也其未大者乃时之
 掩乎中而非中之不足济乎时也按二五皆有刚中
 之德可以出险而二曰坎有险五曰坎既平者盖险
 有能济之道又有将济之时二在下坎之中德虽具
 而位未隆是以犹为重险所困也五在上坎之中德
 位俱隆而时亦将出重险之外矣要之时不可必而
 道当自尽此所以必有孚心亨而后行有尚也可不
卷七 第 56a 页 WYG0037-0400c.png
 勉欤
上六系用徽纆寘于丛棘三岁不得凶象曰上六失道
凶三岁也
 此一爻是言上居险之极而终于莫济也系缚也徽
 三股索也纆两股索也寘拘也丛棘重险难脱之地
 或谓即后世所云棘寺也周公系坎上爻曰上以阴
 柔而居险极是其才不足以济险而又当存亡危急
 之秋身在险中为险所陷而终无出险之日者也为
卷七 第 56b 页 WYG0037-0400d.png
 系用徽纆寘于丛棘之象夫系之寘之所处之困迫
 何如而至于三岁之久犹不得免则陷溺之深而凶
 可知矣孔子释上象曰上六所谓凶三岁者何哉盖
 出险以阳刚为道今以阴居柔才弱莫济全失其处
 险之道矣宜其久而终至于凶也按初上二爻包坎
 体四爻之外是六爻中陷坎之最甚者然圣人视此
 不以为天运之适然而必责以人事之当然故始终
 以失道儆之若险未尝陷人而人自陷夫险者其勉
卷七 第 57a 页 WYG0037-0401a.png
 人以自强之心可谓切矣
(离下/离上)
 离丽也以其一阴附丽于二阳也又明也以其中虚
 则明也离为火以火体本虚丽于物而始明也彖传
 释卦辞惟在正以出之而顺以成之故成炳照万物
 之功六爻之中惟九三盛极将衰有不能知止之戒
 六二则言臣道之能将顺也上九则言君威之能丕
 振也初爻持之以敬则无咎四爻迫之以刚则终凶
卷七 第 57b 页 WYG0037-0401b.png
 所为敬胜者吉而太刚者折也至于五爻能以忧危
 之心收大权而保天禄此尧舜所以勤吁咈而汤武
 所以勖铭诰欤按文王序上经始之以乾坤而终之
 以坎离者以坎得乾之中画离得坤之中画故坎离
 者天地之心也坎藏天之阳著明为月离丽地之阴
 含明为日坎水主北方而司寒离火主南方而司暑
 月则司夜日则司昼自太极既判两仪化育以后凡
 水火日月之用寒暑昼夜之运莫非二卦之所包蕴
卷七 第 58a 页 WYG0037-0401c.png
 帝王体之以治天下则裁成辅相之道以立圣贤体
 之以治一身则动静通复之理以明洵乎易道之微
 为能范围天地而不过矣
离利贞亨畜牝牛吉
 此卦上下皆离阴丽于阳附丽之义故名为离卦辞
 言附丽乎人之道既贵于正而又必出之以顺也牛
 顺物牝牛顺之至者也文王系离彖辞曰凡人莫不
 有所附丽未附丽之先交不可妄投既附丽之后情
卷七 第 58b 页 WYG0037-0401d.png
 不可乖隔故遇合之始必出之以至正而利于贞焉
 则道德可以相赞功业可以相资何亨如之然正者
 易于相忤又必谦卑以自牧柔逊以相先而处其至
 顺如畜牝牛然庶几在已无违在人无拂而得吉矣
 此可见贞而能顺则贞不失之激顺而能贞则顺不
 流于谄此附丽之善道也按离之为卦一阴离乎二
 阳阳者君道阴者臣道故多主臣丽君而言然臣可
 以上丽乎君君亦可下丽乎臣为君者黜邪佞登忠
卷七 第 59a 页 WYG0037-0402a.png
 良慎之于始矣而既得贤臣则卑躬以隆其体虚怀
 以尽其情又极延揽之诚焉此君之善乎丽臣也为
 臣者进以礼退以义谨之于初矣而既事圣主则将
 顺以昭其美委曲以殚其忱又极纳牖之道焉此臣
 之善乎丽君也三代以下人主巍巍于上百僚唯唯
 于下君侧多狎昵之人盈廷工谀媚之习知此者鲜
 矣欲求合夫丽之义必交尽其正且顺而可哉
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
卷七 第 59b 页 WYG0037-0402b.png
乎正乃化成天下柔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此彖传是释离彖辞以明天地君臣各得其所丽之
 道也重明主人君言明而又明明之不息也正者明
 得其正不为苛察柔丽乎中正指六二言孔子释离
 彖辞曰卦名离者附丽之义也推之人物莫不各有
 所丽故日月丽乎天是物之成象者有以丽而明也
 百谷草木丽乎土是物之成形者有以丽而生也大
 君者位天地之中而为天下之主岂无所丽乎将见
卷七 第 60a 页 WYG0037-0402c.png
 人君智周万物而行所无事推见至隐而不尚苛察
 是重明以丽乎正也由是一明无不明一正无不正
 百度惟贞庶绩咸熙乃化成于天下矣是君之出治
 有以丽而成也三才之各有所丽如此此离之名所
 由取也辞曰利贞亨畜牝牛吉者盖人君以重明之
 德作之于上人臣当以忠顺之德附之于下卦之六
 二柔丽乎中正则是人臣丽重明之君也不骄不亢
 有恭敬之美而又裁之以中行之以正不流卑谄之
卷七 第 60b 页 WYG0037-0402d.png
 私惟中正也则有贞之义矣故亨惟柔也则有畜牝
 牛之义矣故吉盖惟君之重明而后可以配天地惟
 臣之柔正而后能佐人君此上下之相与有成也欤
 按程传以重明丽正柔丽中正皆兼君臣言窃谓重
 明即大人之继明岂有臣之明而敢与君之明亢者
 且二五虽皆柔中而五所居未正二正而且中则柔
 丽中正似专指黄离之臣为得也盖人君一日万几
 非重明不足以辨忠佞非居正不足以式臣民故专
卷七 第 61a 页 WYG0037-0403a.png
 属之君人臣仰事一人非柔则失之专而必至分君
 之明非中正则失之谄而不足以承君之明故专属
 之臣如是则明良会合心志一而功业成矣
象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此象传是言大人自纯其明德之功而光被乎世也
 作起也继明以明相续也孔子释离象曰上下皆离
 明而重两相继而起重离之象也大人法离明相继
 之义以缉熙厥德则本体有纯一之休以覃敷厥世
卷七 第 61b 页 WYG0037-0403b.png
 则四方无闇汶之气在大人止自继其明耳而文明
 之化所以照于四方者已具足于大人明量中矣离
 明之学非大人孰能与于斯按易卦大象或称君子
 或称先王或称后惟离称大人盖明明德者大人之
 学也继明即明明德之义此千古圣学相传之大原
 也然离之所以继明者由乾再索于坤而得其中画
 六二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则体用无不明矣六五黄
 中通理正位居体则表里无不明矣明兼体用彻表
卷七 第 62a 页 WYG0037-0403c.png
 里则已之德明而即可明明德于天下光辉所发无
 远不届其照四方也宜哉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象曰履错之敬以辟咎也
 此一爻是言人之不可易于处事而当敬以持之也
 履在下之象错然纷错之貌周公系离初爻曰初以
 刚在下而处离体刚德好动则果于任事离性炎上
 则喜于丽人是其急于所履而不顾事机之纷错者
 也故有履错然之象夫初在下而迹已动动则失在
卷七 第 62b 页 WYG0037-0403d.png
 下之宜而有咎也然其刚明之才若知其义而敬慎
 之则心有主而动不妄履错之咎何自而至矣孔子
 释初象曰履错然欲动而必以敬者盖以初居离始
 所履之善恶邪正纷错交进莫知适从敬则可以慎
 其所履而避咎耳苟其敬之虽履错然庸何咎乎盖
 天下是非得失本属一定之理然有平时见之甚明
 而临事忽迷谬者此非不明之咎盖明而不敬之咎
 也圣人于未明者教之以明于已明者教之以敬假
卷七 第 63a 页 WYG0037-0404a.png
 使致知明善以后不加以谨几慎独之功则高明者
 之失足与卑暗者之妄行何异乎敬之一言通于六
 位而特举初以槩之所谓必敬其初而后能敬其终
 也
六二黄离元吉象曰黄离元吉得中道也
 此一爻是言人臣能以中正之道而上丽乎其君也
 黄中色文之美也黄离美之盛也周公系离二爻曰
 二以文明中正之德而上丽于文明中顺之君是人
卷七 第 63b 页 WYG0037-0404b.png
 臣之丽君也将顺而济以匡救浑厚而出以精明所
 称臣道之最中者矣故为黄离之象当是时祗见其
 居中而运绝无功烈之可见而继明之主德自昭化
 成之美俗自洽君都臣俞而四海从欲向风大善而
 吉之道也孔子释二象曰所谓黄离元吉者盖黄中
 色也二居中而丽五是其所以事君者皆得中道而
 无过不及之差者也惟其为道也能合乎中道故其
 为离也有取于黄离而元吉之效诚非倖致矣按六
卷七 第 64a 页 WYG0037-0404c.png
 二之离则其明也黄则其文也文明由中道而发则
 其明非一偏之见其文皆至德之光所谓美在其中
 而畅四肢发事业者也重明之主将以明照四方化
 成天下必有文明中正之臣为之宣布于下非如六
 二者畴克胜其任乎
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象曰日昃
之离何可久也
 此一爻是言人当安常以贞遇而戒徒忧者之无益
卷七 第 64b 页 WYG0037-0404d.png
 也缶常用之器周公系离三爻曰以理言之盛必有
 衰以数言之生必有死此人之大常也三居下体之
 终是前明将尽盛极将衰之候故为日昃之离当此
 时也智力既无足恃时会亦难强争倘不安气数之
 常以自适而戚戚于危亡之忧以为旦夕莫保之计
 如不鼓缶而歌则徒大耋之嗟然竟何益哉祗速之
 毙耳凶之道也孔子释三象曰离未至昃犹或可久
 既昃矣则盛极将衰何可久也明者知其然安常处
卷七 第 65a 页 WYG0037-0405a.png
 顺又岂足以为凶乎按传曰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孔
 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卫武公年九
 十五犹使人日箴戒于侧作诗自励云借曰未知亦
 聿既髦圣贤以及时闻道为乐以永不闻道为忧岂
 有教人以时数将尽以乐消日之理乎此爻之旨亦
 言人之道德功业返诸已者无憾然后可居易以听
 其自然所谓脩身以俟之耳非一无所用心而徒委
 诸气数之谓也
卷七 第 65b 页 WYG0037-0405b.png
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象曰突如其来如无
所容也
 此一爻是言四以刚侵上而不容于世也突如其来
 言猝至也无所容言焚死弃也周公系离四爻曰九
 四当后明将继正天命重回之会人心始向之秋宜
 以顺而动徐以定之可耳而乃以刚迫之狭陋前人
 之规尽行一已之志更张太骤突如其来如者也则
 激而生变而厉阶之作灾必逮夫身矣是固以刚自
卷七 第 66a 页 WYG0037-0405c.png
 败者其诸以火自焚者乎焚则死死则弃矣孔子释
 四象曰突如其来如者四之过刚太锐犯顺已极宜
 其不戢而自焚受祸既酷而公论不予天下之所不
 容也按刚所以持正也刚而犯上不正莫大焉居大
 臣之位而不避僭逼之嫌其能逭不敬之诛乎汉景
 帝谓周亚夫意怏怏非少主臣史称霍光之祸萌于
 骖乘此二臣者才德出众功冠一时然皆不免突如
 之戒以至殒身灭宗故知牝牛之义为人臣者尤当
卷七 第 66b 页 WYG0037-0405d.png
 三复也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象曰六五之吉离王公也
 此一爻是言五明于保位之义而出之以忧惧之心
 也离即丽也周公系离五爻曰五以柔居尊而丽乎
 中有文明之德可谓继明之善者矣然处不得其正
 而迫于上下之两阳是主权将至下移而国柄虑其
 倒持者也幸明德在中故能反躬自治而忧深虑远
 既出涕沱若而忧形于色又戚嗟若而忧闻于声谨
卷七 第 67a 页 WYG0037-0406a.png
 畏如是庶君德克昭奸萌潜杜收主权而固天位吉
 莫逾焉孔子释五象曰六五以君而下迫于臣位亦
 殆矣而言吉者以其存忧畏之心则所行自无乖戾
 之失有以丽于王公之位而永保天禄也按多难可
 以兴邦殷忧所以启圣古之明主惕心危虑兢兢若
 不自保而卒能抑奸暴之志收天下之权皆自此一
 念致之也不然六五为离明之主何由至于出涕戚
 嗟乎继明而戚与方蹶而泄其得失正可参观矣
卷七 第 67b 页 WYG0037-0406b.png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象曰王用出
征以正邦也
 此一爻是言刚与明交济故能行师而奠邦也折首
 诛其首恶也丑类也周公系离上爻曰上九以阳居
 上在离之极刚明之至者也惟刚明则可以及远故
 王者用此道以出征则能戡乱止暴以享有嘉美之
 功然刚极则无所纵舍明极则无所掩匿苟不约之
 以中则刚而失于过严明而病于过察矣故其出征
卷七 第 68a 页 WYG0037-0406c.png
  也但折取其首恶之人而威自震获匪其从乱之类
  而刑不滥既不至养奸以怙乱又不至纵暴而寡恩
  大憝斯拔群心倾服而共臻化成之治又何咎焉孔
  子释上象曰王用出征匪以黩武也诚念邦之不正
  由寇贼乱之耳一出征而除暴止刑乃所以绥正其
  邦国也按继体之君尤重征伐之事有扈之师启所
  以承禹也商奄淮徐之征成王所以继武也周公作
  立政终之曰其克诘戎兵以陟禹之迹召公告康王
卷七 第 68b 页 WYG0037-0406d.png
  亦曰张皇六师无坏我高祖寡命盖不如是不足以
  奋扬威武而救陵迟之渐此正邦之王必以出征为
  急也后世上下苟安口不言兵甚至武备废弛外宁
  而遂忘内忧者亦独何哉
 
 
 
日讲易经解义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