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0013-004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郭氏传家易说卷二
            宋 郭雍 著
  上经(泰/豫) (否/随) (祠人/蛊) (大有/临) (谦/观)
(乾下/坤上)
泰小往大来吉亨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
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
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卷二 第 1b 页 WYG0013-0046b.png
 泰通之大者也通不足以尽之故曰泰小大云者乾
 为大坤为小阳为大阴为小君上为大臣下为小君
 子为大小人为小总众类而言之故特曰大小也三
 阴外而往三阳降而来故曰小往大来阳来故吉道
 交故亨天地交万物之泰也上下交人道之泰也其
 志同者君臣同心同德以泰天下者也内阳而外阴
 天地之道泰也内健而外顺乾坤之道泰也内君子
 而外小人天地国家之道泰也消长者有渐之辞
卷二 第 2a 页 WYG0013-0047a.png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
左右民
 有复姤然后有临遁有临遁然后有否泰复姤临遁
 阴阳之偏得其正者其泰否乎正故交偏则不交也
 故曰天地交泰六十四卦之中阴阳得其正而交者
 独泰一卦而已此泰之时所以为难遇也泰之时万
 物盛极而人不知有节故欲财成辅相焉盖圣人体
 天地交泰之道财而制之以成人道又因天地生万
卷二 第 2b 页 WYG0013-0047b.png
 物之宜为之播殖收敛东作西成以辅相之是以天
 地交泰之道左右吾民也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君子小人各从其类不能相入也故言拔茅茹汇征
 则得志故吉志在外者君子以独善为内而以泽加
 于民为外也昔尧用舜而野无遗贤者其拔茅茹之
 谓乎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象曰包荒
卷二 第 3a 页 WYG0013-0047c.png
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泰之道甚大有三才成能之事故象言财成辅相非
 小人可居必大人君子用天德者可以主之九二之
 臣是也九二得乾刚中之大德故荒不治者包而治
 之冯河之勇者用之幽远之士不遗焉是有含容之
 度而无忿疾之心者非天德之臣不能至也如是则
 大者自来而无幽遁之志小者自往而无干进之心
 善恶各安其分而天下之朋比亡矣盖一于大公而
卷二 第 3b 页 WYG0013-0047d.png
 无私心则天下有朋者未必用而无朋者未必遗君
 子小人率包而容之而其用者必有德遗者必无德
 也天下晓然知有德必用而无德必遗虽有朋何益
 也是为朋亡之道也此九二所以得尚于中行之君
 尚犹配也中行者六五为中以行愿之君也洪范以
 凡厥庶民无有淫朋人无有比德为皇极大中之道
 则象以九二为光大不亦宜乎九二以君德而为臣
 观爻象之辞尽坤含弘光大之义矣所谓大人之事
卷二 第 4a 页 WYG0013-0048a.png
 也而不言大人者以否之辞可互见也故乾之九二
 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而泰之九二包荒用冯河不
 遐遗近之坤之六五黄裳元吉而泰之六五帝乙归
 妹以祉元吉近之非得于乾坤用九用六之道不足
 以成泰也九二所谓见群龙无首者也六五所谓永
 贞以大终者也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
福象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卷二 第 4b 页 WYG0013-0048b.png
 否泰之道如循环终则有始可不豫戒乎城复于隍
 则无及矣九三下体之上位已过中故以平陂往复
 而思戒也艰若周公之无逸也贞若成王之持守也
 能艰能贞则无咎矣君子能为可信之道以无咎何
 恤人之必信否也艰贞无咎邦有道谷之时是以于
 食有福况太平之世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君子万年
 介尔景福则于食有福明矣九三六四是为天地相
 交之际天道终矣地道之始故曰天地际也过此以
卷二 第 5a 页 WYG0013-0048c.png
 往则未之或知故君子思必陂必复之戒焉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象曰翩翩不富皆失
实也不介以孚中心愿也
 翩翩飞之疾也疾飞而趋下从阳盖见几之君子也
 阳道常饶而为实阴道常乏而为虚乏而从饶虚而
 从实理之必然也故翩翩从阳以不富而失实也皆
 者三阴同志之辞邻者五也上也不戒以孚则不约
 而从也不约而从以三阴中心之愿同故耳不富主
卷二 第 5b 页 WYG0013-0048d.png
 坤言与谦同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泰之时有乾德刚中之臣而上无飞龙之君不几于
 不能用乎然泰之所谓天地交者以臣有乾德而居
 下君有坤德而居上是以谓之交也兼具乾坤之体
 而不得其全所以为圣人参天地之卦故象言财成
 辅相之道也六五以谦尊自居用坤之六得黄裳之
 道下下以成其政所谓上下交而其志同也有是君
卷二 第 6a 页 WYG0013-0049a.png
 有是臣所以能福天下以元吉也元吉非一人之吉
 天下之吉也所谓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者也以
 祉者以福天下也六五之志在于用柔今之下下行
 用柔之愿而已乙用柔也妹柔之至也非柔之至不
 足以尽黄裳之道故归妹黄裳皆称元吉盖一道也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象曰城复于隍
其命乱也
 泰极必否故上城复于隍方是时也纪纲法度颓毁
卷二 第 6b 页 WYG0013-0049b.png
 将绝虽自治且不暇又安能行师以治人之罪乎故
 直曰勿用师然号令虽宣亦且塞而不通不过于告
 自邑止于近者小者而已虽固守是道亦可鄙也且
 泰之过极则有君弱臣强不倡而和之象故九三无
 平不陂无往不复所以戒臣之刚也上六城复于隍
 所以戒君之柔也城之所以为城者以有立也城反
 于隍君道圮矣上下之命能无乱乎观此则宜戒于
 城隍未复之时也不言凶者何哉泰有持守之道故
卷二 第 7a 页 WYG0013-0049c.png
 也
(坤下/乾上)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彖曰否之匪人不利
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
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
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否闭也塞也天地闭塞而不通人道何从而立乎故
 否之时非人道也人道配天地而言圣人之道是也
卷二 第 7b 页 WYG0013-0049d.png
 圣人之道绝故曰否是知城复于隍亦有未绝者存
 为否之始而未否也不利君子贞者非不利于固守
 已道盖不利于固禄位也故象言不可荣以禄而初
 六言君子贞吉亨也大往小来皆反泰之道也天下
 所以为邦者以有君臣父子人伦之道上下不交则
 人伦之道绝谓之无邦可也此之谓匪人矣匪人犹
 曰无道也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卷二 第 8a 页 WYG0013-0050a.png
 先人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君子得以为君子
 小人不肯为小人君子则事道屈身而行道者有之
 小人事事屈道而信身无不为也况否之时小人非
 唯屈道信身又将恶直丑正协比谗言以害君子者
 多矣诗云为鬼为域则不可得有腼面目视人罔极
 是也孔子称殷有三仁焉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
 干諌而死方其自靖人自献于先王固有不可去之
 者而俭德辟难𤼵于早辨与疏且远者言也孟子曰
卷二 第 8b 页 WYG0013-0050b.png
 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馀
 裕哉故醴酒不设穆生去之曰楚人将钳我于都市
 何必见否之已然而后避之不亦晚乎雍曰礼言岁
 凶年谷不登君膳不祭肺马不食榖驰道不除祭事
 不县凶年尚杀礼如此况否之时乎此君子所以俭
 德辟难不可荣以禄也以无难言之邦无道谷为耻
 况有难之时乎故直曰不可也太公伯夷之避纣是
 也夫君子小人之际患亦多乎君子虽未尝有意于
卷二 第 9a 页 WYG0013-0050c.png
 害小人而小人尝忍于害君子何哉盖方泰之时君
 子汇进以小人乱邦必不容于其间不过远而勿用
 也小人得志则以君子为害己者必欲穷其陷害务
 快私忿诛绝之而后已为君子者可不避哉汉之党
 锢虽有以致之在君子未为无罪然小人忍于诛戮
 一至是耶
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象曰拔茅贞吉志在君也
 先人曰先大夫有言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
卷二 第 9b 页 WYG0013-0050d.png
 湖之远则忧其君盖泰言志在外否言志在君之意
 也雍曰君子当否之时有止无进固守且吉而道不
 废于自亨也亨如颜氏之乐是也卦象以内为小人
 而爻以初为君子伊川所谓随时取义变动无常也
 志在君者君子俭德辟难岂忘君者哉如伊尹乐尧
 舜之道其爱君至矣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故荷
 蓧之徒圣人无取焉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象曰大人否亨不乱群也
卷二 第 10a 页 WYG0013-0051a.png
 大人与天地合德其于含容固有馀矣然六二之包
 承则异于是盖枉己屈道以承媚于人小人固能之
 非大人之事也故大人否亨否者身之否而道则亨
 矣孔子曰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孟子曰臧氏之子焉
 能使予不遇哉大人之不能包承也如此不乱群者
 如鹰鹯鸟雀必不可同群伯夷不立于恶人之朝不
 与恶人言是也
六三包羞象曰包羞位不当也
卷二 第 10b 页 WYG0013-0051b.png
 三居下体之上过中思变之时也泰之九三能艰贞
 以守之故无咎否之六三不能变以有为而辅休否
 之君尸禄素餐所谓包羞者也孔子曰邦无道谷耻
 也其六三之谓欤书言沈潜刚克六三包羞无刚也
 无刚而处三五同功之位故曰位不当也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九四以刚健之才居近君之位可以辅其君以休否
 者也然臣道无成有终而已必君命之斯无过举矣
卷二 第 11a 页 WYG0013-0051c.png
 故有是臣有是命又非特无过而已其畴类亦将附
 丽而获福也汤之命见于汤誓也又曰聿求元圣与
 之戮力则有命无咎之人伊尹是也武王之命见于
 泰誓也又曰予小子既获仁人以遏乱略则有命无
 咎之人太公之徒也汤誓曰予其大赉汝周书曰大
 赉于四海岂非畴离祉之谓欤呜呼商周之民非伊
 吕则无休否之祉伊吕非汤武之命将老死于莘渭
 间尚何志行之有哉
卷二 第 11b 页 WYG0013-0051d.png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象曰大人之吉
位正当也
 九五以刚中之才而居尊位为休否之主汤武是也
 商书曰徯予后后来其苏此汤之休否也周书曰一
 戎衣天下大定此武王之休否也汤武休否大人吉
 也其亡其亡存不忘亡也系于苞桑则为悠久无疆
 之道也圣人之意盖亦深矣汤之书曰慄慄危惧若
 将殒于深渊仲虺又为之诰曰慎厥终惟其始此汤
卷二 第 12a 页 WYG0013-0052a.png
 其亡苞桑之义也武王之书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
 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召公又训
 于王曰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此武王其亡苞桑之义
 也位正当者有其德而有其位也易于否称大人而
 泰不言者则知泰之九二否之九五皆得乾二五大
 人之道可互见也否疑其非则言之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象曰否终则倾何可长也
 志行于四否休于五上九之倾宜矣满而倾覆自然
卷二 第 12b 页 WYG0013-0052b.png
 之理也且处泰而泰则终否处否而否则终泰先否
 者乃所以为后喜之道故曰何可长也
(离下/乾上)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同人名卦不曰同者同大同也大同则三才无不同
 矣圣人明人道得失必有所指故名曰同人不曰同
 也然圣人虽行人道而其道未尝不同天者盖由同
 人则同天矣人道以同人为大故也故为君臣父子
卷二 第 13a 页 WYG0013-0052c.png
 为兄弟夫妇朋友至于临民为政处己接物凡有见
 于外者无非欲尽同人之道子思之所谓尽性孟子
 之所谓尽心其说一本于此然天无事于人也圣人
 亦同其无事于人则不期同天而天自同矣大舜善
 与人同孔子称其无为而治则同天矣孔子曰予欲
 无言是亦同其无事之义也野者远于有事又其广
 大无际同人之道至于野则广大无不同矣六爻之
 才皆不及此利涉大川天道之大且健也利君子贞
卷二 第 13b 页 WYG0013-0052d.png
 广大非小人之事言惟君子可得同人之道也夫不
 能同人而欲人同已者小人也能同人则君子矣君
 子言其德之盛大盖不以才言以是知同人之道在
 德不在才也中庸曰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
 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此同人
 之道也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同人曰同人
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
卷二 第 14a 页 WYG0013-0053a.png
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同人之成卦以六二为主故言柔得位得中而应乎
 乾曰同人以成卦言也同人于野非六二之事独卦
 辞言同人之道故称同人曰以别之同人于野亨利
 涉大川彖言以乾道而行是为天道也文明以健中
 正而应彖言二五之才君子之道也同人之所以同
 乾之行者无事而已至大且健而已君子之所以贞
 者明健而已中正而已唯君子能通天下之志此言
卷二 第 14b 页 WYG0013-0053b.png
 君子之事业也子思曰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
 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可以赞天地化育与天地
 参矣夫尽人物之性则尽同人之道也尽同人之道
 则同天而配天矣故赞化育参天地夫如是天下之
 志其有不通者乎通天下之志则人物之性尽矣
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先人曰陈相道许行之言使市贾不二国中无伪孟
 子曰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
卷二 第 15a 页 WYG0013-0053c.png
 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故类族辨物乃所以
 尽同人之道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象曰出门同人又谁咎也
 同人之始未足以及远故言于门知出而同人无我
 者也则无咎矣出于门则一东一西一南一北或达
 于大道究四方万里之远或困于穷途止于五十步
 百步之间是皆未可知也吉凶悔吝随动以生岂能
 究言之哉此特能知出门之同则无咎于其初也谁
卷二 第 15b 页 WYG0013-0053d.png
 咎者人无咎我者也
六二同人于宗吝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在卦论之六二文明之性固知同人之义自爻观之
 其才至柔不足与立安能大同于物是虽知之力有
 所不能也故彖之所论者卦之德也六二之所言者
 爻之才也然知同于五不失上下之分又以中正同
 中正亦何异于宗党同于所尊者哉然以同人之道
 论之则小而吝矣
卷二 第 16a 页 WYG0013-0054a.png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象曰伏戎于莽敌
刚也三岁不兴安行也
 有得同人之道者于野是也郊庶几焉失其道者大
 师相遇是也伏戎甚矣九三之爻居下卦之极性刚
 而炎上其暴可知也然同人有道力不能强虽使伏
 戎升高经时累年肆其强暴虽二之柔终不可得而
 同也况九五之刚敌乎故至于三岁之久而不能兴
 也宜矣安行者行将安之也伏戎不敢显𤼵也升高
卷二 第 16b 页 WYG0013-0054b.png
 畏而顾望之意伊川曰此爻深见小人之情状然小
 人欲以此道同人难矣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象曰乘其墉义弗克也其吉则
困而反则也
 同人之时以一阴欲同众阳而众阳亦欲同于二也
 三四居二五之间故有争夺之象亦已见君子志于
 大同而小人私于同已者也说者谓九四乘其墉而
 欲攻五或谓欲攻三不克而困反于则乃吉夫三可
卷二 第 17a 页 WYG0013-0054c.png
 攻者也弗克攻反则吉也谓攻五者其理尤悖且乘
 墉之逼过于伏戎于莽之远也弗克之攻过于升高
 陵之不兴也是则强暴悖逆过九三远矣况君臣大
 分一有犯焉困而反则何吉之有而曰弗克攻吉者
 何哉盖九四近君之地圣人言其地近易攻如在其
 墉间非若于莽之远不能攻也弗克攻者言其势可
 攻而不攻也势可攻而不攻知君臣之大分也知君
 臣之大分是以吉也然九四无应居三五二刚之间
卷二 第 17b 页 WYG0013-0054d.png
 为多惧之地困穷甚矣穷斯滥小人之常情也九四
 虽困而反能守则君子固穷者也异于小人之情矣
 岂所谓利君子贞乎不然一乘其墉终身无可吉之
 道故知乘墉如升堂入室皆亲近之意非必真乘其
 墉而攻之四爻言此深罪三之伏戎也然伊周示大
 信于天下万世必无乘墉弗攻之义观汉帝骖乘之
 惮蜀主临终之言则霍光与亮不几于乘墉弗攻之
 人欤
卷二 第 18a 页 WYG0013-0055a.png
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象曰同人之先
以中直也大师相遇言相克也
 九五之君能尽于野之道则亨矣而其私在于六二
 安足以尽同人之道哉故九三伏戎升高亦有以致
 之也然方其为三所间则愤抑而号咷及其克而同
 也则欢然而笑以此见其私于一人非大有为之道
 所可取者特断金之利同心之言而已终以大师克
 之而后相遇则其于同人之道亦未优乎故象言二
卷二 第 18b 页 WYG0013-0055b.png
 五之同其先本以中直之道而反至于大师相遇以
 失于野之亨也九五之君私其应如此者无他焉盖
 乾刚在上而离明在下刚有馀而明不足故也与大
 有之君异矣爻辞所以垂戒也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郊之与野其庶几乎然上九非有为之位其自为则
 善矣所以同天下之道则未大也故无悔者言自为
 也志未得者不能同天下之大也上九远于有事之
卷二 第 19a 页 WYG0013-0055c.png
 地故言于郊也夫同人之道甚大六爻皆非其才自
 卦观之以人同天以阴同阳以有为同无事则同人
 之义可得矣谓之于野者如此
(乾下/离上)
大有元亨
 伊川曰凡卦德有卦名自有其义者如比吉谦亨是
 也有因其卦义而有训戒者如师贞丈人吉同人于
 野亨是也有以其卦才而言者大有元亨是也由刚
卷二 第 19b 页 WYG0013-0055d.png
 健文明应天时行故能元亨也又曰诸卦具元亨利
 贞则彖皆释为大亨恐疑与乾坤同也不兼利贞则
 释为元亨尽元义也元有大与善二义故也又曰元
 之在乾为元始为首出庶物之义他卦则为善为大
 而已又曰元之为善何也曰元者物之先也物之先
 岂有不善乎事成而后有败败非先于成也兴而后
 有衰衰固后于兴也得而后有失非得则无失也至
 于善恶治乱是非天下之事莫不皆然必善为先也
卷二 第 20a 页 WYG0013-0056a.png
 故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雍曰乾坤四德诸卦有具
 之者皆自乾坤中得其一时一事非全有之也虽使
 彖释无异辞亦不得与乾坤同如屯为屯之时元亨
 利贞临为临之时元亨利贞屯之元亨利贞已不得
 施于临临之元亨利贞亦不得施于屯又安得如乾
 坤四德天地长久其用无穷哉故知四德支分派别
 散为诸卦合则为乾坤矣譬之水焉涧溪沼沚江淮
 河汉以至于海皆水也其功皆能润其德皆能生其
卷二 第 20b 页 WYG0013-0056b.png
 力皆能载而大小相远则有间矣乾卦言不言所利
 大矣哉者正所以别坤也诸卦不必辩也
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
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
 同人之六二不能大同者也非其位也非其才也大
 有之六五能有大者也有大者包众阳而有之其道
 孰大于此故大有者非独有贤也无所不有也孔子
 曰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则履信思顺而又尚贤
卷二 第 21a 页 WYG0013-0056c.png
 不独以尚贤为主也是以帝尧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平章百姓协和万邦皆尧之有也虞舜询于四岳辟
 四门明四目达四聪皆舜之有也然惟天为大惟尧
 则之则尧之有则天而为大也大舜有大焉善与人
 同则舜之有以人同天之大也故柔得尊位大中而
 上下应之者若舜之事是也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
 天而时行者若尧之事是也其为元亨则一而已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卷二 第 21b 页 WYG0013-0056d.png
 明之为德也大矣圣贤之所甚重而后世未之思也
 尧之巽位大事也曰明明扬侧陋而已皋陶赓歌君
 德曰元首明哉而已伊尹论终始慎厥与曰惟明明
 后而已商臣之谏高宗曰明哲实作则而已泰誓言
 元后曰亶聪明而已是以古人称君德率曰明王明
 后则明为君德之大也故尧典称尧曰钦明舜典称
 舜曰文明五子称禹曰明明我祖仲虺言于成汤曰
 惟天生聪明时乂诗人以大明称文王非独知明为
卷二 第 22a 页 WYG0013-0057a.png
 君之大德亦以见不明为君之大恶也伊尹放太甲
 于桐非有桀纣之多罪也以不明而已由不明以充
 其恶是亦桀纣耳故伊尹惧而放之太甲亦曰予小
 子不明于德是知君之大恶莫大于不明也大有之
 象在天为日之明在地为火之明在人为德之明今
 也火在天上又为人君明德之象安得不大有于天
 下也故象言火在天上以见至明居至尊至高之位
 而临照四方虽众阳之刚非资其明则冥行而已故
卷二 第 22b 页 WYG0013-0057b.png
 天下之动昼行夜伏者无他焉其动以明为主故尔
 是知大有之卦以五阳而归于一阴者非归其柔也
 归其明也人主明德天下归之意也乃若同人之象
 火在天下虽火为至明潜而在下不复有君德尊明
 之象是以同人则可语以大有则未也遏恶扬善明
 于人道也顺天休命明于天道也尧授舜而舜受之
 明休命也舜举十六相而去四凶明善恶也
初九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象曰大有初九无交害也
卷二 第 23a 页 WYG0013-0057c.png
 贤者当汇进之时而已独在下以无交为害疑于有
 咎矣疑于有咎而匪咎者以无交之害非己自致故
 匪咎也大有尚贤之君将使野无遗贤何患于不进
 哉难进易退士之常也不失是道则无咎矣故曰艰
 则无咎叔孙之毁仲尼臧仓之沮孟子无交之害如
 此而孔孟未尝枉道以干之所谓艰则无咎也大有
 之时不以无交为害而初九最为卑远者故独有无
 交之害也邦有道谷之时耻于无交也
卷二 第 23b 页 WYG0013-0057d.png
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象曰大车以载积中不败

 自任以天下之重者伊尹也大车以载非伊尹不足
 以当之以此而往就汤可就桀可也相汤伐桀可也
 放太甲于桐可也归太甲于亳可也又何咎之有盖
 圣人道积于中无所往而不利故如大车之不可败
 也九二有刚健之才柔谦之德居中而无过其积于
 中者如此
卷二 第 24a 页 WYG0013-0058a.png
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象曰公用亨于天子小
人害也
 九三居下卦之上为臣之尊位方之九二之权或不
 足是为诸侯之尊大者矣先儒多以亨为享独王辅
 嗣曰通也且天子飨诸侯皆于祖庙上公备九献之
 礼其为礼也莫加焉小人安能胜此享哉小人享之
 则其荣也适所以为害欤
九四匪其彭无咎象曰匪其彭无咎明辨晰也
卷二 第 24b 页 WYG0013-0058b.png
 贤者居近君之位特立独行自进于君而无外交者
 九四是也故虽九三之刚德亦不与之亲附而进焉
 此所谓匪其彭也如是则其明足以辨晰何咎之有
 九四离之初故知其有明德子夏传彭作旁伊川云
 如诗行人彭彭驷騵彭彭皆盛多之貌盖匪其旁者
 盛多也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象曰厥孚交如信以发志也威
如之吉易而无备也
卷二 第 25a 页 WYG0013-0058c.png
 君能下下以成其政臣能归美以报其上尽君臣相
 与之诚故曰厥孚交如也凡为臣者皆以诚交非一
 臣也书曰威克厥爱允济大有之君以柔居尊而有
 众贤虽尽相与之诚苟无克爱之威亦且未为吉也
 交如亲之也通诚信之道也威如尊之也严君臣之
 分也诚信之道已通君臣之分已严故能消患于无
 形矣非明君尽惟几惟康之道者不足以与此君臣
 上下信以𤼵志孰为猜嫌之患是以易而无备也且
卷二 第 25b 页 WYG0013-0058d.png
 初九之难进九二之积中九三之克享九四之匪彭
 各以其道而来亲而尊之可谓有贤之极矣舜辟四
 门明四目达四聪终至于无为而治君臣赓歌都俞
 而已其六五易而无备之吉乎
上九自天祐之吉无不利象曰大有上吉自天祐也
 系辞曰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
 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六五之君实尽此而言
 于上九者非上九之才能得此也盖言大有之吉以
卷二 第 26a 页 WYG0013-0059a.png
 此终也故象曰大有上吉则知此吉大有之吉也非
 止上九之吉也与小雅乐得贤之诗每章必终以寿
 考同意然大有之时不以无交为害独初九卑远有
 是患焉故象曰大有初九如言大有之初九独有是
 患也上九之吉大有之吉也故象曰大有上吉如言
 大有之极则终有是吉也圣人变文立义如此
(艮下/坤上)
谦亨君子有终
卷二 第 26b 页 WYG0013-0059b.png
 系辞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故谦为不
 居其德之称德且不居则富贵崇高皆馀事矣孔子
 不居圣颜渊愿无伐善无施劳之谓也然有德而不
 居亨在其中矣小人矜能伐功日损之道君子德日
 进而谦不已是以有终也然一盈而有四害一谦而
 有四益是以君子拳拳而弗失之矣
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
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
卷二 第 27a 页 WYG0013-0059c.png
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终也
 先人曰天之亏盈日月是也地之变流山河是也鬼
 神害福吉凶是也人之好恶得失是也以此居尊则
 益光以此居卑则不可踰故惟有德君子能终之伊
 川曰以地势而言则盈满者倾变而反陷卑下者流
 注而益增雍曰四者非天地鬼神人有心如是其道
 自然如此故皆曰道艮之一阳即有天道下济之象
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卷二 第 27b 页 WYG0013-0059d.png
 谦地类也故象以地见其义地卑而山高理之常也
 今地在上益之也山在下损之也非以山居地中为
 山谦也乃以地谦而致益也是为变盈流谦之义裒
 多益寡者损有馀补不足之道也称物平施者裒多
 益寡之道也裒多益寡见于彼者也称物平施行乎
 此者也天地鬼神莫不皆然故君子法之以此此君
 子有为之道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卷二 第 28a 页 WYG0013-0060a.png

 卦之六爻三言吉三言利是知谦之为道天地人鬼
 之所贵也谦谦者谦而又谦也谦而又谦是为有终
 惟君子能之昔舜戒禹曰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
 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曾子称颜渊曰有若
 无实若虚是知谦谦非君子不能也书曰满招损谦
 受益是谦为满之反亦有虚之象也乘木舟虚故用
 涉大川吉易于乾健之才多言利涉大川如谦与中
卷二 第 28b 页 WYG0013-0060b.png
 孚皆以虚而有济耳卑则谦之道也卑以自牧言又
 能自养其谦以至谦谦也
六二鸣谦贞吉象曰鸣谦贞吉中心得也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则鸣者声必远闻也易
 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则声之有闻必有应焉六二
 得位得中谦德著闻而贞吉者也得位得中则非在
 阴之幽近于九三又非于天之远况九三方以功下
 人如谦之近而有闻者无不应矣中心得者非有心
卷二 第 29a 页 WYG0013-0060c.png
 于鸣以感人于外者也盖修德于内而自然有闻者
 其得自于中心故也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九三以一阳而为众阴之主众阴宗之而俱与之有
 终则其为劳也大矣劳而不伐是曰劳谦非君子能
 之乎故君子有终吉唐虞之际能尽劳谦之道者其
 禹欤克勤于邦而至于九功惟叙所谓劳也不自满
 假而拜昌言所谓谦也至于诟谋佥同鬼神其依则
卷二 第 29b 页 WYG0013-0060d.png
 天地人鬼莫不从有终之吉大矣万民服者特其一
 而已然卦以一阴为主者难以一阳为主者易阴常
 失之不足非有至明之德不能也大有同人是也阳
 常失之太过非有至中之德不能也师比是也谦豫
 近师比而德不同者非中故也故谦以德下人则民
 服豫以顺合众则得志皆不失损刚从柔之道于中
 为近矣
六四无不利撝谦象曰无不利撝谦不违则也
卷二 第 30a 页 WYG0013-0061a.png
 六四以柔顺之德兼四益之道天地人鬼何所不利
 哉故曰无不利然有近君之权能撝而不有以尊劳
 谦之臣可谓得谦之道者矣合谦之道而无过焉故
 曰不违则也观帝尧曰汝能庸命巽朕位岳曰否德
 黍帝位有鳏在下曰虞舜若四岳者可谓撝谦矣伊
 川曰撝如手之撝也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象曰利用侵伐征
不服也
卷二 第 30b 页 WYG0013-0061b.png
 先人曰孟子有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
 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
 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雍曰谦之为
 卦五阴一阳阴虚之象以乾坤之策言之亦已耗矣
 故为不富不富非足也与泰之六四同义而六五尊
 位大中谦以居之德盛礼恭之主是以为众所归而
 能有其邻也以其邻故多助多助则战必胜故利用
 侵伐也征不服者盖有不服则征无不服则勿征也
卷二 第 31a 页 WYG0013-0061c.png
 昔禹之徂征苗民逆命益赞于禹曰惟德动天无远
 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盖谦以德为主有谦
 之德则无不利其于侵伐用与不用在上之人耳非
 必于用师也六五坤道不足而不富故容有不服之
 征九三阳道有馀而有终故万民无不服也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象曰鸣谦志未得也可用
行师征邑国也
 上六之鸣异乎六二之鸣也六二之鸣非有求于应
卷二 第 31b 页 WYG0013-0061d.png
 而欲人之闻之也其声之自闻而人自应之也所谓
 声无远而弗闻行无隐而弗彰者也上与三为应也
 有应而鸣以声感三也九三止而不求又且为众阴
 之主而无私焉此上六所以志未得也终以其应而
 有助故可用行师征邑国而已邑国小也非无不利
 之师也可者仅辞也谦道本亨六爻无凶咎悔吝危
 厉之变以此知德盛礼恭之事天地人鬼无不宜者
 矣然谦之为德非有挟太山超北海之难能而人每
卷二 第 32a 页 WYG0013-0062a.png
 患其不能行者此君子小人所以分也故卦爻皆以
 君子为言君子无大过人者特能行之耳
(坤下/震上)
豫利建侯行师
 马氏王氏以豫为乐从释诂也关氏曰豫备也备豫
 则安逸也孔氏以为逸豫又为悦豫亦释诂之义程
 氏言动而天下顺应为和豫盖取彖义诸儒之说不
 同如此大率易之名卦兼备众义固非一字可训故
卷二 第 32b 页 WYG0013-0062b.png
 豫得兼和悦逸乐备豫为名而和悦逸乐不可以一
 字尽豫之道故伊川既曰和豫又曰逸豫为得之矣
 考之于卦独无备豫之义而关子明言之者盖因系
 辞言重门击柝以待暴客之意也且豫之为卦上动
 而下顺惟动丕应徯志者也以此建侯则内无不服
 之人以此行师则外无逆命之敌周封同姓五十而
 不以为私顺故也所谓利建侯也汤东西南北之征
 而天下不以为怨顺故也所谓利行师也
卷二 第 33a 页 WYG0013-0062c.png
彖曰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
而况建侯行师乎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
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豫之时义大矣哉
 三才一理也顺之则易逆之则难行于一身尚不能
 违况有天下国家如建侯行师者乎故得其理而顺
 动则豫虽天地于日月四时尚不能外此则人道固
 不能违也是以圣人刑罚清而民服所以为顺也欤
 夫顺坤道也贯通三才非止人事故论其时则建侯
卷二 第 33b 页 WYG0013-0062d.png
 行师论其义则天地如之不亦大乎卦以九四为主
 言刚应而志行者群阴应刚得行其志顺动而已伊
 川曰既言豫顺之道其旨味渊永言尽而意有馀也
 故复赞之云豫之时义大矣哉欲人研味其理优柔
 涵泳而识之也时义谓豫时之义诸卦之时与义用
 大者皆赞其大矣哉豫而下十一卦是也豫遁姤旅
 言时义随言随时之义坎睽蹇言时用颐大过解革
 言时各以其大者言也
卷二 第 34a 页 WYG0013-0063a.png
象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
祖考
 先人曰雷出地盖帝出乎震之时于夏则仲春之二
 月于周则孟夏之四月也又曰大司乐以圜钟为宫
 雷鼓雷鼗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云门之舞于地上
 之圜丘奏之圜钟夹钟也夏时二月律也则雷出地
 奋豫而作乐崇德其在于斯时乎帝者生物之宗祖
 考者人之始也故推以配焉雍曰雷出地奋夏之二
卷二 第 34b 页 WYG0013-0063b.png
 月天地万物悦豫之时也作乐崇德治定功成君臣
 万民悦豫之时也乐之出虚盖本阴阳之气自无而
 生有故因器而成声器可见者也声可闻者也气不
 作焉声不闻矣雷之收发何以异此故阴阳者雷之
 气也而雷者阴阳之声也春秋者又雷之器也非钟
 鼓则乐无作止非春秋则雷无收发以是知雷之与
 乐非特取象而成其实一气同类特大而作于天地
 者曰雷小而作于人者曰乐此见先王法象乎天地
卷二 第 35a 页 WYG0013-0063c.png
 之道也故祭义曰君子合诸天道春禘秋尝此言夏
 商之时也又曰禘有乐而尝无乐以见先王作乐之
 道因雷之收发其微如此盖春秋者天地之阖辟也
 一辟而雷奋于是乎作乐以通阴阳之气一阖而雷
 收于是乎不作乐以顺阴阳之理此所以禘有乐而
 尝无乐合于豫之作乐崇德也
初六鸣豫凶象曰初六鸣豫志穷凶也
 初六之鸣如谦上六之鸣感其应而有求也上六之
卷二 第 35b 页 WYG0013-0063d.png
 鸣盖鸣而求谦初六之鸣盖鸣而求豫豫而知裁尚
 或有失况知其悦逸而鸣以求之乎且鸣而求谦者
 志犹未可得况鸣豫乎其志穷凶也宜矣夫履霜之
 始未坚冰也驯致其道则坚冰也鸣而求豫未至于
 凶驯致其道则凶矣圣人知几故欲早辨也志穷凶
 也穷其求豫之志则凶也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系辞曰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又曰惟几也故
卷二 第 36a 页 WYG0013-0064a.png
 能成天下之务是以圣人贵夫知几者以此豫之六
 二知几之君子也知逸豫之道必凶而后已故不为
 逸豫中正自居介如石焉守以贞固是以吉也观其
 上交不谄是不与上为豫也下交不渎是不与下为
 豫也上下无与应不得变其志故中正之道常存而
 贞固之守益坚非介如石之象乎终日则失于不能
 早辨不终日所以为知几也古之人行此道者其惟
 文王乎始于忧勤终于逸乐文王之治也至于不敢
卷二 第 36b 页 WYG0013-0064b.png
 盘于游田以庶邦惟正之供故能享国久长而得介
 于石之吉也明此道者其惟周公乎观其作无逸以
 戒成王曰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以万民惟正之
 供惟成王能持盈守成为太平之君子亦得介于石
 之吉也不然则盘游无度太康尸位之逸豫也酗于
 酒德商王受之迷乱也故孔子曰知几其神矣乎惟
 文王周公其尽之然有初六之鸣故有六二之介
六三盱豫悔迟有悔象曰盱豫有悔位不当也
卷二 第 37a 页 WYG0013-0064c.png
 处豫之道戒在于不能自立而优柔无断是以驯致
 必至于凶故六二以介如石为得而六三以盱迟有
 失也夫睢盱视上而悦之非介如石者也迟迟疑而
 有待非不终日者也视而悦之者失于不立迟疑有
 待者失于无断与夫鸣而求之者过犹不及耳宜其
 皆为有悔之道欲无悔者无他道焉介然不动以守
 之断然不疑以行之惟此见六二之贞可谓能知能
 行者也孔子之不惑颜子之弗失孟子之不动心亦
卷二 第 37b 页 WYG0013-0064d.png
 皆六二介于石之道欤再言悔者一盱一迟皆各有
 悔也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象曰由豫大有得志大
行也
 九四以一阳而总众阴为豫之主以顺动自任者方
 是时上无刚健之君则众阴不得不由之以豫也由
 之以豫则天下少安所以大有得也然处由豫之道
 在于信立而勿疑勿疑故朋盍朋盍则总众智力以
卷二 第 38a 页 WYG0013-0065a.png
 安上其序如此也昔齐晋之霸也归鲁三败之地示
 原三日之围可谓信立矣会于葵丘会于践土可谓
 朋盍矣总诸侯以尊王室非安上乎此虽霸者之事
 然孔子尝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盖孔子之意
 以为虽非三王之举岂不愈于委而弃之夷狄也哉
 是所以由豫之为大有得也伊川曰簪聚也簪之名
 取聚发也
六五贞疾恒不死象曰六五贞疾乘刚也恒不死中未
卷二 第 38b 页 WYG0013-0065b.png
亡也
 伊川曰居得君位贞也受制于四有疾也五居尊位
 权虽失而位未亡故云贞疾恒不死雍曰九四以一
 刚为豫之主六五不能正为君之道求其所以然盖
 失于好逸不知文王周公之戒驯致于君弱臣强而
 不能振也其犹平王东迁下堂而见诸侯之时乎君
 德微矣虽仅能守其位譬夫人之老也血气既衰疾
 亦甚矣仅得常不死而已中未亡者终亡之象已见
卷二 第 39a 页 WYG0013-0065c.png
 特其中未尽亡而已
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象曰冥豫在上何可长也
 上六豫极之时冥昧耽乐迷不知反豫之凶将成矣
 或有变焉亦且无咎盖豫虽必至于凶而上六知变
 之位圣人贵其能变故不言冥之凶而言渝之无咎
 也且初六之鸣未凶而言凶上六之冥当凶而曰无
 咎何哉盖鸣于终者则未必凶鸣于初者驯致于终
 则其凶必矣冥于终者变则无咎冥于初者虽变亦
卷二 第 39b 页 WYG0013-0065d.png
 有咎其凶又有甚于鸣矣故上六之冥始勤而终怠
 者也非若鸣之怠于初也是以其为凶咎系乎初终
 而不与于鸣冥之轻重也
(震下/兑上)
随元亨利贞无咎
 随有随之主有随之者有随于内有随于外者随之
 主大哉而随之则小也随于内小矣而随于外则大
 也以随之成卦言之刚来随于内而柔上随于外二
卷二 第 40a 页 WYG0013-0066a.png
 三得刚而随以动四五得柔而随以说此随之义也
 六爻无不随者矣然谦卦一谦而得四益为吉随卦
 一随具四德而无咎非无咎不足于吉也盖谦之得
 失在人事人事以吉为善随之得失在道道以无咎
 则不失不可一槩论
彖曰随刚来而下柔动而说随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
时随时之义大矣哉
 先人曰随不止于人道而言震东方之卦也万物随
卷二 第 40b 页 WYG0013-0066b.png
 之以生兑西方之卦也万物随之以成其出入也孰
 不随之故春生之夏长之秋成之冬藏之随也圣人
 东作西成亦随也五载一巡狩亦随也随之大岂一
 端而已也伊川曰凡人君之从善臣下之奉命学者
 之徙义众人之随已已之随人与临事而择所随皆
 随也雍曰随之成卦以初九上六来往成震兑动说
 而有随王辅嗣以震为刚而兑为柔是刚下柔如咸
 卦男下女之说不言初九上六之义若如王氏言则
卷二 第 41a 页 WYG0013-0066c.png
 刚来下柔之卦居易之半矣何独于随言之也且天
 下之理不动则无所随不说则不能随所以致动而
 说者初九上六之力也圣人论上下卦则言男女阴
 阳及论爻则言刚柔随蛊二卦不以初上之变论之
 则刚来下柔与刚上柔下之义终不可明也然随之
 道大而天地小而人民细而虫鱼草木无不有随不
 能以言尽要其归则随时而已至如尧舜随于揖逊
 汤武随于征伐伊周随于致君孔孟随于设教以圣
卷二 第 41b 页 WYG0013-0066d.png
 人之随其不同已如此况天地万物之随乎盖道与
 时会则圣人随之易地皆然也是以圣人所任者道
 而不能违者时故曰随时之义大矣哉
象曰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伊川曰礼昼不居内夜不居外亦随时也雍曰夫君
 子一动一静至于宴息犹有存焉大者可知也此盖
 因其小者足以见随之大不然君子之道宴息而已
 乎
卷二 第 42a 页 WYG0013-0067a.png
初九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象曰官有渝从正吉也
出门交有功不失也
 刚来随于内者也在内之随主于初九夫以乾刚之
 性岂能变于所守哉能变而从动虽未至随之大已
 为动之主矣易曰变则通此随之成卦所以有取于
 初之变也能变其所守是以得贞而吉二三得刚而
 后动刚亦得二三而后动刚柔相须以动故出门交
 而有功也出门交兑然后随道成而不失随之大也
卷二 第 42b 页 WYG0013-0067b.png
 盖初虽为主于内特动之主未为随耳伊尹幡然而
 改是为出门交有功也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象曰系小子弗兼与也
 六二初不能动今居动之中者得初九而后动也故
 舍应从初非得已也亦随之小者耳是以有系小子
 失丈夫之象方其未动之时虽欲应五岂可得哉然
 终无绝五之志以急于托初之动未能兼与故也与
 夫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者异矣是以所系虽小
卷二 第 43a 页 WYG0013-0067c.png
 而无凶咎
六三系丈失失小子随有求得利居贞象曰系丈夫志
舍下也
 六二随于内者也六三随于外者也随之道贵知变
 知变故能随时非六三之智优于六二也时之不同
 耳方其不能动之时则不得不随于初及其居动之
 极则不得不随于说此六三系丈夫失小子之义盖
 尽初九出门交有功之说也虽小有失于内而其随
卷二 第 43b 页 WYG0013-0067d.png
 之大者盖有得也故曰随有求得有得则利居正以
 守之故利居贞然初自守而变而三自变而守易地
 观之皆一道也志舍下者六三于斯时志在于随而
 不在于动故舍下也
九四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象曰随有获其
义凶也有孚在道明功也
 九四居尊近之位有刚健之才天下之所说随亦足
 以致人之随者也故为随之有获者六三随有求得
卷二 第 44a 页 WYG0013-0068a.png
 盖随人而有得者九四随有获盖以得人之随为获
 也夫尊近之臣势疑于君又获天下之随守此为贞
 则凶矣是必有至诚之道大明于天下足以使天地
 人鬼万世无疑焉斯无咎矣文王之时三分天下有
 其二可谓有获矣方且以服事商不识不知顺帝之
 则而已是以万邦作孚而天下万世称其德焉非有
 孚在道者乎其义凶者非九四诚有是凶也若贞固
 守之其义有得凶之理也明功者有孚在道明随之
卷二 第 44b 页 WYG0013-0068b.png
 功也
九五孚于嘉吉象曰孚于嘉吉位正中也
 九五之于随所谓信以成之者也亦所谓安而行之
 者也故能无事于随不优不迫居中履正孚于嘉而
 已嘉美德也美德孚于天下无外内之限岂尧所谓
 钦明文思允恭克让光被四表之德哉岂舜所谓浚
 哲文明温恭允塞之德哉位正中者天下之人莫知
 其有为之迹所可见者位正中而已孔子言尧无能
卷二 第 45a 页 WYG0013-0068c.png
 名舜恭已南面之意也或谓孚于六二则与屯其膏
 同人号咷无以异安足以见随时之大哉
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象曰拘系之上
穷也
 先人曰舍已从人不咈人以从已之欲随民之道也
 随民之极则民之随也亦如是而已方文王之三分
 天下有其二固有不随者也至于其化自北而南皆
 有德以维其心此亨于西山之道也故诗曰自西自
卷二 第 45b 页 WYG0013-0068d.png
 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方是时民归之若自拘系乃
 从而维之也必也文王有以拘系有以维絷岂文王
 之道哉而上六所言乃上穷之民将从文王之维无
 孑遗者也大哉随乎舍已从人随也达则兼善天下
 亦随也不当时命而独善其身亦随也故始之言父
 子夫妇朋友之随而终之以文王之成王道皆随时
 之义也雍曰上六随道之成尽动而说随之义故如
 水之就下兽之走圹各从其类拘系而来莫之能禦
卷二 第 46a 页 WYG0013-0069a.png
 也为之主者乃从而以道维之而已观二老之归文
 王孟子曰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夫其归也如父
 子相拘而来岂非拘系之谓乎至于虞芮之讼亦非
 文王有以拘之也然文王发政施仁必先于鳏寡孤
 独视之如伤使无冻馁是为维之之道盖非文王有
 心于其间随时之义当然耳孟子言朝觐讼狱讴歌
 之归舜禹亦由是也说者谓有不从者必拘系之乃
 从此宜齐桓晋文之所不为而谓文王为之乎
卷二 第 46b 页 WYG0013-0069b.png
(巽下/艮上)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伊川曰自古治必因乱乱则开治理自然也又曰甲
 数之首事之始也如辰之甲乙是也有始必有终有
 终必有始天之道也圣人知始终之道故能原始而
 究其所以然要终而备其将然先甲谓先于此究其
 所以然也后甲谓后于此虑其将然也一日二日至
 于三日言虑之深推之远也究其所以然则知救之
卷二 第 47a 页 WYG0013-0069c.png
 之道虑其将然则知备之之方善救则前弊可革善
 备则后利可久此古之圣王所以新天下而垂后世
 也又曰甲者事之首庚者变之首制作政教之类则
 云甲举其首也发号施令之事则称庚庚犹更也雍
 曰甲庚之说自古失之甚至于论及辛丁为巫史之
 言独伊川先生最为得也且蛊者事也事之蠹弊者
 也故传曰皿虫为蛊天下之事如循环新故治乱相
 因而不留也故乱则将治弊则将新理之必然者也
卷二 第 47b 页 WYG0013-0069d.png
 是以蛊为已弊而大亨居前势甚易为也利涉大川
 言其有为之易也易言利涉大川非刚健之才则虚
 中有济之象而蛊特言其易于有为也观易之爻兼
 三才而两之故六是以阳不过六阴不过六而尽矣
 复称七日自姤经六爻至复初九而七日临称八月
 自复经六爻至遁六二而八也蛊之先甲后甲亦六
 日之义先甲三日者蛊之先也新之终而弊之始也
 至中而大弊矣是为蛊也以言乎治则不治之时也
卷二 第 48a 页 WYG0013-0070a.png
 后甲三日者蛊之后也弊之终而新之始也至中而
 大新矣是为蛊之反也以言乎治则治之时也故治
 为蛊之反而蛊为治之反二者之象兼于先甲后甲
 之中相与循环而已甲即蛊也
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
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

 否泰反其类者也而蛊之于泰亦有相循之义焉然
卷二 第 48b 页 WYG0013-0070b.png
 泰之道大蛊之事小虽不能如否之反而泰之后先
 蛊而后否圣人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是以有治
 蛊之道使不至于否此商宗周宣之所以兴也先儒
 谓蛊自泰来刚上而柔下是也知蛊之极而治之则
 有治无乱故后甲三日之后元亨而天下治也蛊之
 时事为易图宜往有事故利涉大川先甲后甲则天
 行终始之道循环然耳易于泰言其命乱于蛊言天
 下治皆先甲后甲之常也故圣人于蛊弊之时未尝
卷二 第 49a 页 WYG0013-0070c.png
 忧其不治特患干之无其人耳知其道得其人治天
 下可运诸掌也观傅说之戒高宗曰事不师古以克
 永世匪说攸闻又曰监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愆诗人
 之美宣王曰复古也天下喜于王化复行也复文武
 之境土复会诸侯于东都也观是二者则知治蛊之
 道特在于除前人之弊复先王之法而已盖无创业
 垂统之多难也
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卷二 第 49b 页 WYG0013-0070d.png
 先人曰女惑男风落山为蛊长女从少男惑也风在
 山下落也以人事言则风俗败也故必有振德之术
 焉雍曰蛊自泰来是泰之道弊而为蛊也夫泰之所
 谓地今弊而为山矣所谓天今弊而为风矣天地之
 道弊而为山风之事矣道弊于事大弊于小君子弊
 于小人安得不振而起之也哉此君子所以振民育
 德也能振而起之以复于泰是以元亨而天下治也
 不能振之日入于颓弊之域此所以否而不反矣振
卷二 第 50a 页 WYG0013-0071a.png
 民风象育德山象也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象曰干父之蛊意
承考也
 蛊非创始之事盖尝作之而弊者弊而改为则治矣
 非若屯难之难济否塞之难倾也故虽初六柔弱之
 才亦能干焉蛊实家道盖承父已基之事又非去故
 而鼎新也能干父之蛊则有子矣有子则考乃无过
 虽有涉川之危亦终吉也况非危事者乎考无咎若
卷二 第 50b 页 WYG0013-0071b.png
 武王言惟朕文考无罪同意而初六非武王之才德
 耳意承考者盖继父之志也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象曰干母之蛊得中道也
 初六以阴承阳故言干父九二以阳应阴故言干母
 然九二以刚强之才而干阴柔之事方之初六有馀
 力矣不可固守刚强以尽用其才也惟九二能得中
 道故克干焉贞本干事之德而九二不用者蛊之时
 易为力适中足矣不可过也
卷二 第 51a 页 WYG0013-0071c.png
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象曰干父之蛊终无咎

 干蛊之道欲知其弊而顺治之固不必经纶之大才
 也不顺其弊而治反更张作新未尝不至于变乱也
 诗曰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
 有也九三之才已过矣然不至于大悔而终无咎者
 盖所干之蛊遵前人之法而已宣王之诗有箴规是
 为小有悔也
卷二 第 51b 页 WYG0013-0071d.png
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象曰裕父之蛊往未得也
 干蛊之爻多无大才以弊事顺治不用过也过则有
 害非干蛊也然才之过者九三而止耳亦无大过也
 其不及者六四是已以六四阴柔不及之才犹能裕
 父之蛊则知治蛊不为难也裕父非干也能因其基
 而增益之耳或往干之则见吝矣盖才力太柔未可
 往故也继体守文之治似之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象曰干父用誉承以德也
卷二 第 52a 页 WYG0013-0072a.png
 六五以柔顺中正居尊位盛德之君也干蛊有馀裕
 矣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以德
 不以力故也观成王之时作诗者嘉美之喜乐之安
 乐之其诗有曰颙颙卬卬如圭如璋令问令望岂弟
 君子四方为纲所谓用誉承以德者也干蛊之美不
 可以有加矣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则也
 先人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
卷二 第 52b 页 WYG0013-0072b.png
 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
 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
 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
 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故曰伯夷圣之清者也
 当蛊之时非其德可以忘世其道可以高人不为事
 穷不以物累不如是曷足以振之哉雍曰夏尚忠商
 尚质周尚文三王非故为异也救一时之弊耳知此
 故足以兴道不知此虽历举三代之政其治道愈远
卷二 第 53a 页 WYG0013-0072c.png
 矣孟子言伯夷之清伊尹之任柳下惠之和为行不
 同而同归于圣者所以救弊之方在时有不同故也
 蛊之时天下事弊人知干治为急而不知干治之弊
 又有甚焉是以舍本源循末流风俗鄙陋委靡而不
 振去道日已远矣此不事王侯高尚之士所为作也
 高尚之士岂直以不事王侯为高哉盖必有其道焉
 非舍箪食豆羹之义也方蛊之时大道不明王侯之
 贤者知趋事赴功而已非独不知道之大全而用之
卷二 第 53b 页 WYG0013-0072d.png
 也亦有以道为不切时务而不用者多矣如是则高
 尚之所守乃当世之不用而王侯之所务或高尚未
 尝容心焉故高尚之士既不能屈道伸身则王侯不
 可得而事也王侯不可得而事而人谓之高尚其事
 亦宜矣在君子则尽用舍行藏之道夫何容心于高
 尚哉是以天下既又弊于干蛊非夫人孰能振之蛊
 之上九既无绝物之过又无屈道之累其用舍行藏
 之志是可为法于天下后世矣此孟子所以称伯夷
卷二 第 54a 页 WYG0013-0073a.png
 为百世之师也不然虽不仕如荷蓧狂歌如接舆放
 荡不法如庄周为我无君如杨氏皆流浪不反其自
 为高尚以欺世俗耳目则有之君子未尝有取焉故
 孔子不能为素隐行怪而孟子深鄙陈仲子之为廉
 也非夫伯夷之圣使闻其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又安能振蛊之风欤易于否有汇贞之君子在蛊有
 不事王侯之士其道同而时异者也
(兑下/坤上)
卷二 第 54b 页 WYG0013-0073b.png
临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
 临以大临小上临下为义序卦曰临者大也盖临为
 大而所临者小故也元亨利贞天地生物之大德泽
 下于地施生物之德故临具四德也自一阳生而为
 复长而为临凡八变而得遁遁临之反也有临之大
 亨是以知遁之有凶也有凶不必凶至盖有凶之理
 也与随有获其义凶同意易于临言月于复言日者
 日月皆一也论天道则称日论人道则称月从其类
卷二 第 55a 页 WYG0013-0073c.png
 也尧典言日中日永称日也仲春仲夏称月也日之
 所次月之所周皆为一月故后世为月令者曰孟春
 之月日在营室虽别言之合而言之其义皆同
彖曰临刚浸而长说而顺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
也至于八月有凶消不久也
 自一卦之象言之二阳之生为临其生不已也故曰
 刚浸而长不言阳而言刚者以初九九二二爻言也
 自内外二卦之象言之则曰说而顺自九二成卦之
卷二 第 55b 页 WYG0013-0073d.png
 爻言之则曰刚中而应顺者顺天之道而说万物也
 九二刚中之德足以有临其有不大亨以正者乎且
 刚柔之义相反以相生故泰中有复否中有倾而临
 之中有八月之凶也君子知几之义欲其辨早而思
 其亡之戒也
象曰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天之泽谓之泽地之泽亦谓之泽皆以及物为功故
 泽为说也犹坎之水在上为云在下为雨在地为水
卷二 第 56a 页 WYG0013-0074a.png
 具三者之义斯为坎矣坎之为水本周流转注渊深
 莫测而已及其为泽皆兑之功也然其道亦相须焉
 此坎为险而兑为说之意也观云雷为屯雷雨作解
 泽地为萃地泽为临则知临之及物至矣是以有元
 亨利贞之德也君子法之以教思无穷充泽之利也
 保民无疆充地之容也不如是则不能大不能大则
 不足以有临也
初九咸临贞吉象曰咸临贞吉志行正也
卷二 第 56b 页 WYG0013-0074b.png
 先人曰临观之义或与或求故初九九二六四六五
 皆有焉雍曰咸感也感之而应也初九以此道正而
 吉无他求焉可谓行正之君子诸卦皆感而应也独
 临观具与求之义者盖临者求也临之者与也童窥
 求也大观与也
九二咸临吉无不利象曰咸临吉无不利未顺命也
 刚中有应为一卦之主方刚长之时权独在已而能
 感中顺之君以求应焉斯吉无不利矣未顺命者有
卷二 第 57a 页 WYG0013-0074c.png
 献可替否之义非独顺命而后利也盖君之所言而
 然所行而善则世俗谓之不肖臣故舜之戒禹曰予
 违汝弼汝无而从退有后言六五中顺之君在上故
 九二以未顺命为吉也
六三甘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象曰甘临位不当也既
忧之咎不长也
 以柔而居不中不正之位是以不正之道甘而说人
 者也安足以有临乎无攸利者也刚长泰来又岂容
卷二 第 57b 页 WYG0013-0074d.png
 小人以邪说诬民而充塞仁义也哉能知时之变惧
 而忧之可以补过矣咎不长者忧则其咎不能久也
六四至临无咎象曰至临无咎位当也
 六之居四柔之至也初以至刚而感四以至柔临之
 以至柔临至刚无乖争之变是为至临然位则当然
 也知当然而然则不失刚长之道故无咎
六五知临大君之宜吉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
 聪明睿智足以有临圣之事也大君之宜也何往而
卷二 第 58a 页 WYG0013-0075a.png
 不吉也舜之大智是也舜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
 行中之谓乎非行中盖不足以为大君之宜矣中庸
 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洪范皇建其有极用敷锡
 厥庶民皆行中也
上六敦临吉无咎象曰敦临之吉志在内也
 有感而应理之常也无感而志在内者盖二阳方进
 为君子道长之时不以尊高自居而有下贤之志是
 厚于君子而薄于小人德之盛者也其有敦临之吉
卷二 第 58b 页 WYG0013-0075b.png
 宜矣以一身言之则可获吉以临之道论之是无咎
 也
(坤下/巽上)
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
 鬼神至幽也人至明也声臭之所不能交也圣人设
 为祭祀寓之诚心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是
 道也天地鬼神尚且弗违况人乎故盥而不荐一示
 于上则有孚颙若必见于下观而化也马氏曰盥者
卷二 第 59a 页 WYG0013-0075c.png
 进爵灌地以降神也郊特牲言周人既灌然后迎牲
 祭统曰祭有三重焉献之属莫重于灌祭必先灌而
 后荐腥荐熟方灌之时其道一于诚而已非若荐之
 托物也灌者祭之本也荐者祭末也笾豆之事则有
 司存是为有司可备之礼故自灌而往孔子不观盖
 君子惟诚之为贵之义也夫诚之感人不行而至故
 方盥之时欲诚于求神初非有意于化天下而天下
 观之者感其诚而颙肃之心自生焉惟其不期化而
卷二 第 59b 页 WYG0013-0075d.png
 自化此所谓大观之道使圣人有意于化民是教以
 化之非大观之意也记曰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
 治国其如示诸掌乎岂非诚之所感天地鬼神不能
 违况人也哉
彖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
孚颙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
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大观在上以巽顺之德居中正之位初未尝有心于
卷二 第 60a 页 WYG0013-0076a.png
 示人也其诚明之著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
 有不可掩者焉亦犹圣人有以示之也观之者至于
 不期化而自化是之谓神道神道之谓大观且观之
 天则天亦无所示也特四时不忒而已因四时不忒
 而万物自生自化故知四时不忒是为天之神道由
 人言之亦曰天之大观也圣人大观其道同天则下
 观而化也宜矣曰设教者天无教圣人主教虽以不
 教教之亦曰设教可也帝尧之则天孔子欲无言皆
卷二 第 60b 页 WYG0013-0076b.png
 是道也乾卦言各正性命保合太和天之神道其及
 物如此而已然彖因卦辞盥而不荐明一卦之全体
 尽巽顺之道以居中正故曰大观九五言一爻之义
 能巽而已故反诸其身为观民之道也卦辞彖辞明
 其大者象与爻抑又次焉是亦取义不同也卦之名
 不曰大观者以上下大小之观无不兼统而言故独
 曰观而彖则首明大观之义也
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卷二 第 61a 页 WYG0013-0076c.png
 风之为物初不知其生化万物也而风行地上万物
 自生自化犹大观在上下观而化故为观之象也省
 方观民设教伊川谓如奢则示之以俭俭则示之以
 礼是也礼王制言巡狩之礼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
 命市纳贾以观民之所好恶命典礼考时月定日同
 律礼乐制度衣服正之此省方观民设教也彖言神
 道设教天下不知所以然而然观民设教则其迹可
 见矣所以为王者之事非尽彖之义者也
卷二 第 61b 页 WYG0013-0076d.png
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象曰初六童观小人道也
 在观之初以柔自处未见其有立童观是也童则蒙
 而无知小人道也小人能用童蒙则内无刚戾之性
 外无强暴之行惟知观人而效之者也何咎之有君
 子以设教立道为事反同小人之观不亦鄙乎故曰
 君子吝初六小人之观也六二女子之观也三四君
 子之观也
六二窥观利女贞象曰阚观女贞亦可丑也
卷二 第 62a 页 WYG0013-0077a.png
 窥者观之小道也六二柔顺居中女子之象也而见
 应焉故利女贞所谓可丑者非女子之丑也君子为
 窥观则丑也男女吉凶不同故恒卦曰妇人贞吉夫
 子凶则此利女贞者固知为君子之丑也故初之象
 言小人道则知君子必吝二之爻言利女贞则知男
 子可丑不然柔顺居中得其正应在女子何丑之有
六三观我生进退象曰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
 六三顺而应上可以进也柔不当位可以退也观我
卷二 第 62b 页 WYG0013-0077b.png
 道之可进而进可退而退则为不失进退之道矣虽
 孔子用舍行藏孟子得志不得志之说不过如是而
 已
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象曰观国之光尚宾也
 先人曰古之人道合则从不合则去孰无宾之义乎
 雍曰君之光莫光于有德国之光莫光于用贤六三
 远君方且自观其身而图进退四则近君之地已进
 而观国者也国有光焉非利用宾于王之时乎盖无
卷二 第 63a 页 WYG0013-0077c.png
 进退之疑也或谓宾有不纯臣之义夫忠臣嘉宾贤
 有德之称也
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象曰观我生观民也
 九五尊位大中居大观之位未尝责天下以必化唯
 观我道之何如耳天下入于君子之涂我之道得也
 故无咎是观民所以为观我生也中庸曰取人以身
 修身以道又曰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皆九五观民
 之道也群黎百姓遍为尔德人有士君子之行皆天
卷二 第 63b 页 WYG0013-0077d.png
 下为君子之时也
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象曰观其生志未平也
 上九道之已成处观之极不当其任者非若小人女
 子之童窥又无进退之疑无宾王之利者也故观其
 生九五之君六三之臣皆在所观也志未平者上不
 能忘君下不能忘民犹有心于观焉故君子居之则
 无咎是以圣人谨于在上之观必观天而设教者以
 此
卷二 第 64a 页 WYG0013-0078a.png
 
 
 
 
 
 
 
 
卷二 第 64b 页 WYG0013-0078b.png
 
 
 
 
 
 
 
 郭氏传家易说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