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三
卷五十三 第 1a 页 WYG0015-054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易粹言卷五十三   宋 方闻一 编
(艮下/巽上)
 伊川先生曰渐序卦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终止故受
 之以渐渐者进也止必有进屈伸消息之理也止之
 所生亦进也所反亦进也渐所以次艮也进以序为
 渐今人以缓进为渐进以序不越次所以缓也为卦
 上巽下艮山上有木木之高而因山其高(一有/而字)有因
卷五十三 第 1b 页 WYG0015-0540b.png
 也其高有因乃其进有序也所以为渐也(易/传)
渐女归吉利贞
 伊川先生曰以卦才兼渐义而言也乾坤之变为巽
 艮巽艮重而为渐在渐体而言中二父交也由二爻
 之交然后男女各得正位初终二爻虽不当位亦阳
 上阴下得尊卑之正男女各得其正亦得位也与归
 妹正相对女之归能如是之正川吉也天下之事进
 必以(一作/有)渐者莫如女归臣之进于朝人之进于事
卷五十三 第 2a 页 WYG0015-0541a.png
 固当有序不以其序(一作/渐)则陵节犯义凶咎随之然
 以义之轻重廉耻之道女之从人最为大也故以女
 归为义且男女万事之先也(一有利/贞字)诸卦多有利贞
 而所施或不同有涉不正之疑而为之戒者有其事
 必贞乃得宜者有言所以利者以其有贞也所谓涉
 不正之疑而为之戒者损之九二是也处阴居说故
 戒以宜贞也有其事必贞乃得宜者大畜是也言所
 畜利于贞也有言所以利者以其有贞者渐是也言
卷五十三 第 2b 页 WYG0015-0541b.png
 女归之所以吉利于如此贞正也盖其固有非设戒
 也渐之义宜能亨而不云亨者盖亨者通达之义非
 渐进之义也(易/传)
 横渠先生曰渐者天地之施交女归吉进得位皆指
 六四(施一作/始易说)
 白云郭氏曰渐之进不速而不已也天地之道进皆
 有渐况人乎举人道而言之则进之渐者无若女之
 归也女归不以渐则奔也渐则为归速则为奔故女
卷五十三 第 3a 页 WYG0015-0541c.png
 归以渐为吉也凡天下之进如女归之渐无不吉也
 利贞者女归之道正也固守之无不利矣然圣人制
 昏礼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之节其礼为尤备
 是以知其渐也鸿之进也有于干于磐于木于陆之
 渐岂不犹女归之礼乎故卦辞言女归而爻明鸿渐
 其义一也伊川曰诸卦多言利贞而所施或不同有
 涉不正之疑而为之戒者损之九二是也处阴居说
 故戒以宜贞也有其事贞乃得其宜者大畜是也言
卷五十三 第 3b 页 WYG0015-0541d.png
 所畜利于贞也有言所以利者以其有贞渐是也言
 女归之所以吉而利者以如此贞也(易/说)
彖曰渐之进也女归吉也进得位往有功也进以正可
以正邦也其位刚得中也止而巽动不穷也
 伊川先生曰如渐之义而进乃女归之吉也谓正而
 有渐也女归为大耳它进亦然○渐进之时而阴阳
 各得正位进而有功也四复由上进而得正位三离
 下而为上遂得正位亦为进得位之义(一有是往而/有功也六字)
卷五十三 第 4a 页 WYG0015-0542a.png
 ○以正道而进可以正邦国至于天下也凡进于事
 进于德进于位莫不皆当以正也○上云进得位往
 有功也统言阴阳得位是以进而有功复云其位刚
 得中也所谓位者五以刚阳中正得尊位也诸爻之
 得正亦可谓之得位矣然未若五之得尊位故特言
 之○内艮止外巽顺止为安静之象巽为和顺之义
 人之进也若以欲心之动则躁而不得其渐故有困
 穷在渐之义内止静而外巽顺故其进动不有(一无/有字)
卷五十三 第 4b 页 WYG0015-0542b.png
 困穷也(并易/传)
 白云郭氏曰彖言渐之进如女之归则吉所以明卦
 辞也盖世俗多失渐进之道独女归有渐存焉耳进
 得位者先明女归之渐而后言人之进也凡人之进
 以渐得位则往有功盖其进锐者其退必速是以无
 功也进既以渐又能以正则可以正邦所谓不能正
 其身如正人何也凡进以渐者必不失正进不以渐
 而失正者多矣故孔子于渐进之时又并进以正而
卷五十三 第 5a 页 WYG0015-0542c.png
 言之也其位刚得中者言五之德也止而巽动不穷
 者言渐以止巽而动是以其进不穷也(易/说)
象曰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
 伊川先生曰山上有木其高有因渐之义也君子观
 渐之象以居贤善之德化美于风俗人之进于贤德
 必有其渐习而后能安非可陵节而遽至也在已且
 然教化之于人不以渐其能入乎移风易俗非一朝
 一夕所能成故善俗必以渐也(易/传)
卷五十三 第 5b 页 WYG0015-0542d.png
 横渠先生曰居可久之德难从无徵之德君子不以
 责人君子以贤德自居不强率人待其心回故善俗
 自然(一作不可推行无/徵难从之德易说)
 白云郭氏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则木之生未尝不
 以渐也有山之高而木生焉故其高无穷犹渐之进
 其进有道故亦不穷也进之道何如止而巽是也先
 有所止不为妄进巽而入之则有渐矣居贤德先有
 所止也善俗巽而入之也德非一日可成也俗非一
卷五十三 第 6a 页 WYG0015-0543a.png
 日可善也居贤德善俗又渐之义也居贤德而后善
 俗盖先自治而后治人彖所谓进以正可以正邦之
 道也易以巽主风教故此言善俗(易/说)
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象曰小子之厉义无
咎也
 伊川先生曰渐诸爻皆取鸿象鸿之为物至有时而
 群有序不失其时序乃为渐也干水湄水鸟止于水
 之湄水至近也其进可谓渐矣行而以时乃所谓渐
卷五十三 第 6b 页 WYG0015-0543b.png
 渐(一无/渐字)进不失渐得其宜矣六居初至下也阴之才
 至弱也而上无应援以此而进常情之所忧也君子
 则深识远照知义理之所安时事之所宜处之不宜
 小人幼子唯能见已然之事从众人之(一有/所字)知非能
 烛理也故危惧而有言盖不知在下所以有进也用
 柔所以不躁也无应所以能渐也于义自无咎也若
 渐之初而用刚急进则失渐之义不能进而有咎必
 矣○虽小子以为危厉在义理实无咎也(并易/传)
卷五十三 第 7a 页 WYG0015-0543c.png
 横渠先生曰鸿为水鸟渐进之始出至于干鸿鹄之
 志非小子所量见其出陆争欲危之且疑其所处之非
 君子信已而行义无咎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易以象言之则一卦一爻之内天地万
 物无不具焉圣人或取诸身或取诸物独能举其一
 以明之耳理不能尽也如艮则取诸身渐则取诸鸿
 非艮之象不在物而渐之象不在人也故卦言女归
 彖言进位爻言鸿渐互相发明无嫌于不同也世之
卷五十三 第 7b 页 WYG0015-0543d.png
 论象者率拘于说卦已言之象其所不言者不能明
 也况六十四卦之象古人未尝明言之且震为龙而
 乾称龙乾为马而坤称马坤为牛而离称牛皆非说
 卦之象八卦无鸿而渐称鸿故知易之取象天地万
 物无不具圣人亦不能尽言姑举八卦之略使后世
 知所谓象者如此贵夫触类而长之也鸿渐于干者
 鸿水乌也干水涯也言进之渐未远于水也君子能
 安于渐也小子细人也志务速进故以渐为厉危之
卷五十三 第 8a 页 WYG0015-0544a.png
 而有言是不知在渐之初未能远进者其于君子之
 义无咎也何危之有(易/说)
六二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吉象曰饮食衎衎不素饱也
 伊川先生曰二居中得正上应于五进之安裕者也
 但居渐故进不速磐石之安平者江河之滨所有象
 进之安自干之磐又渐进也二与九五之君以中正
 之道相应其进之安固平易莫加焉故其饮食和乐
 衎衎然吉可知也○爻辞以其进之安平故取饮食
卷五十三 第 8b 页 WYG0015-0544b.png
 和乐为言夫子恐后人之未喻又释之云中正君子
 遇中正之主渐进于上将行其道以及天下所谓饮
 食衎衎谓其得志和乐不谓空饱饮(一无/饮字)食而已素
 空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衎衎和乐貌饮食和乐不徒饱而已言
 获志之多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磐石之可安者自干而磐已获安矣饮
 食衎衎盖君臣相遇安而和乐也与诗所谓嘉宾式
卷五十三 第 9a 页 WYG0015-0544c.png
 燕以衎同意渐进之道见于得君之禄安乐饮食虽
 小子亦无危厉之言是以吉也不素饱者不素餐之
 谓也伊川曰不素饱者君子渐进于上将行其道以
 及天下岂徒空饱饮食而已乎而王辅嗣谓本无禄
 养进而得之其为欢乐愿莫先焉孔氏因之曰素故
 也故无禄养今日得之故愿莫先也观此益见伊川
 先生造次不忘于道二子所养如此而已昔孟子谓
 乐正子曰我不意子学古之道而以餔啜也饮食之
卷五十三 第 9b 页 WYG0015-0544d.png
 事疑于餔啜故孔子言不素饱之义以明之而二子
 以得禄养为欢乐岂不异哉(易/说)
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禦寇象曰夫
征不复离群丑也妇孕不育失其道也利用禦寇顺相
保也
 伊川先生曰平高曰陆平原也三在下卦之上进至
 于陆也阳上进者也居渐之时志将渐进而上无应
 援当守正以俟时安处平地则(一无/则字)得渐之道若或
卷五十三 第 10a 页 WYG0015-0545a.png
 不能自守欲有所牵志有所就则失渐之道四阴在
 上而密比阳所说也三阳在下而相亲阴所从也二
 爻相比而无应相比则相亲而易合无应则无适而
 相求故为之戒夫阳也谓三三若不守正而与四合
 是知征而不知复征行也复反也不复谓不反顾义
 理妇谓四若以不正而合则虽孕而不育盖非其道
 也如是则凶也三之所利在于禦寇非理(一作/礼)而至
 者寇也守正以闲邪所谓禦寇也不能禦寇则自失
卷五十三 第 10b 页 WYG0015-0545b.png
 而凶矣○夫征不复则失渐之正从欲而失正离叛
 其群类为可丑也卦之诸爻皆无不善若独失正是
 离其群类妇孕不由其道所以不育也所利在禦寇
 谓以顺道相保君子之与小人比也自守以正岂惟
 君子自完其己而已乎亦使小人得不陷于非义是
 以顺道相保禦止其恶故曰禦寇(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渐卦九三六四易位而居三离上卦四
 离下体故曰夫征不复妇孕不育然相与之固物莫
卷五十三 第 11a 页 WYG0015-0545c.png
 能间故利用禦寇也征不复者变为艮且得位也如
 六四之得桷三四非正合故曰失其道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初二之进也有渐而三则自任以刚其
 进欲速失渐之道是以致凶尔雅高平曰陆自水而
 至于陆进之甚远故有夫征不复之象进而比四不
 正之妇也故曰妇孕不育凶然九三之才有进无退
 患在失中独用以禦寇则利也离群丑者舍初二同
 体而进也失其道者比四之不正失渐之道也非所
卷五十三 第 11b 页 WYG0015-0545d.png
 谓进以正可以正邦者也顺相保者禦寇所以保其
 类也初二阴柔顺九三之相保也蒙之上九利禦寇
 与渐九三同义盖它无所用独可禦寇而已蒙之象
 言上下顺者以己独处上众皆顺之也此言顺相保
 者初二顺而相保而已(易/说)
六四鸿渐于木或得其桷无咎象曰或得其桷顺以巽

 伊川先生曰当渐之时四以阴柔进据刚阳之上阳
卷五十三 第 12a 页 WYG0015-0546a.png
 刚而上进岂能安处阴柔之下故四之处非安地如
 鸿之进(一作/渐)于木也木渐高矣(一无/矣字)而有不安之象
 鸿趾连不能握枝故不木栖桷横平之柯唯平柯之
 上乃能安处谓四之处本危或能自得安宁之道则
 无咎也如鸿之于木本不安或得平柯而处之则安
 也四居正而巽顺宜无咎者也必以得失言者因得
 失以明其义也○桷者平安之处求安之道唯顺与
 巽若其义顺正其处卑巽何处而不安如四之顺正
卷五十三 第 12b 页 WYG0015-0546b.png
 而巽乃得桷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木非鸿所居如四之易位而在上也然
 本坤之爻进而为巽故或得其桷居之可安也顺巽
 则众所与也故得所安(易/说)
 白云郭氏曰六四阴柔才有不足乘九三之刚从而
 比之非所安也故有于木之象桷平衡之柯或得则
 可安矣安则无咎象言顺以巽者当不安之际惟巽
 与顺可得安宁故也巽权道也系辞曰巽以行权然
卷五十三 第 13a 页 WYG0015-0546c.png
 六四顺以巽终为无咎之爻而先言于木不安之象
 者盖六四之象有失有得独言其得则人将莫知其
 失而不慎始者多矣圣人虽取其善终又欲人之善
 始是以兼明其失得也(易/说)
九五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象曰终莫之
胜吉得所愿也
 伊川先生曰陵高阜也鸿之所止最高处也象君之
 位虽得尊位然渐之时其道之行固亦非遽与二为
卷五十三 第 13b 页 WYG0015-0546d.png
 正应而中正之德同乃隔于三四三比二四比五皆
 隔其交者也未能即合故三岁不孕然中正之道有
 必亨之理不正岂能隔害之故终莫之能胜但其合
 有渐耳终得其吉也以不正而敌中正一时之为耳
 久其能胜乎○君臣以中正相交其道当行虽有间
 其间者终岂能胜哉徐必得其所愿乃渐之吉也(并/易)
 (传/)
 白云郭氏曰陵高阜也君之象也二五正应君臣同
卷五十三 第 14a 页 WYG0015-0547a.png
 中正之德宜其吉矣然犹三岁不孕者以三四为之
 间故也四不能间五而能间二九三禦寇之才足以
 间五然君臣同德有间终合故终莫之胜也虽九五
 之尊犹有三岁之久者亦为之以渐故也三言夫征
 不复五言妇三岁不孕以卦辞言女归吉故以夫妇
 为言(易/说)
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象曰其羽可用为仪
吉不可乱也
卷五十三 第 14b 页 WYG0015-0547b.png
 伊川先生曰安定胡公以陆为逵逵云路也谓虚空
 之中尔雅九达谓之逵逵通达无阻蔽之义上九在
 至高之位又益上进是出乎位之外在它时则为过
 矣于渐之时居巽之极必有其序如鸿之离所止而
 飞于云空在人则超逸乎常事之外者也进至于是
 而不失其渐贤达之高致也故可用为仪法而吉也
 羽鸿之所用进也以其进之用况上九进之道也○
 君子之进自下而上由微而著跬步造次莫不有序
卷五十三 第 15a 页 WYG0015-0547c.png
 不失其序则无所不得其吉故九虽穷高而不失其
 吉可用为仪法者以其有序而不可乱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无应于下羽洁无污且处于高故曰渐
 陆(易/说)
 白云郭氏曰先人言陆当作逵逵者九达之衢雍曰
 渐进之极至是无所不通矣安与乐皆不足以尽之
 渐之六爻其辞皆声音相恊故初则干言二则磐衎
 三则陆复育四则木桷五则陵孕胜如此则上九为
卷五十三 第 15b 页 WYG0015-0547d.png
 逵仪明矣其羽可用为仪者九逵之地非止十目所
 视而已通道大都人之瞻仰者众莫不以为仪表也
 渐进之吉孰大于此羽者外见之美故人可则而象
 之也不可乱者至美外见独异于众人故人莫得而
 乱之也(易/说)
 
 
 大易粹言卷五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