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0015-009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易粹言卷五    宋 方闻一 编
(乾下/坎上)
 伊川先生曰需序卦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
 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夫物之幼稚
 必待养而成养物之所需者饮食也故曰需者饮食
 之道也云上于天有蒸润之象饮食所以润益于物
 故需为饮食之道所以次蒙也卦之大意须待之义
卷五 第 1b 页 WYG0015-0093b.png
 序卦取所须之大者耳乾健之性必进者也乃处坎
 险之下险为之阻故须待而后进也(易/传)
 兼山郭氏曰序卦云需者饮食之道也文武以天保
 以上治内采薇以下治外始于忧勤终于逸乐如此
 而已至于蓼萧废则恩泽乖湛露废则万国离故需
 之为需岂曰小补之哉(易/说)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伊川先生曰需者须待也以二体言之乾之刚健上
卷五 第 2a 页 WYG0015-0094a.png
 进而遇险未能进也故为需待之义以卦才言之五
 居君位为需之主有刚健中正之德而诚信充实于
 中中实有孚也有孚则光明而能亨通得贞而吉也
 以此而需何所不济虽险无难矣故利涉大川也凡
 贞吉有既正且吉者有得正则吉者当辩也(易/传)
 横渠先生曰刚健而不陷而能俟时故有孚于光亨
 也讼需坎皆言有孚必然之理也又如未济饮酒濡
 首亦言有孚义同此(易/说)
卷五 第 2b 页 WYG0015-0094b.png
 白云郭氏曰天地之大尚不能无所需以生万物况
 人道乎有孚者充实之美也光亨者辉光之大也有
 是德众之所需也需之亦以成是德也贞则吉需之
 道也利涉大川乾之健也(易/说)
彖曰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需
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

 伊川先生曰需之义须也以险在于前未可遽进故
卷五 第 3a 页 WYG0015-0094c.png
 需待而行也以乾之刚健而能需待不轻动故不陷
 于险其义不至于困穷也刚健之人其动必躁乃能
 需待而动处之至善者也故夫子赞之云其义不困
 穷矣○五以刚实居中为孚之象而得其所需亦为
 有孚之义以乾刚而至诚故其德光明而能亨通得
 贞而吉也所以能然者以居天位而得正中也居天
 位指五以正中兼二言故云正中○既有孚而正虽
 涉险阻往则有功也需道之至善也以乾刚而能需
卷五 第 3b 页 WYG0015-0094d.png
 何所不利(并易/传)
 龟山杨氏曰五以刚正中履尊位而不疚故有孚光
 亨贞吉有孚刚中也光亨大亨也充实而有光辉之
 谓大则光斯大矣不曰大亨者以其有险而刚不掩
 焉故曰光亨也夫刚健而上行乾道也险在前而不
 进有需之义焉故曰需须也时行则行时止则止而
 动与时偕天行也故险虽在前而不能陷其义不困
 穷矣以刚健之才需而后动则往无不济矣故利涉
卷五 第 4a 页 WYG0015-0095a.png
 大川(易/说)
 白云郭氏曰以卦言之乾犹需于五以爻言之五犹
 需于物故曰需须也以乾之刚健其遇险也止于不
 险不困穷而已则险之为义大矣能无需乎有其德
 以待天下之需者九五也故言位乎天位以正中为
 需之主宜矣(易/说)
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伊川先生曰云气蒸而上升于天必待阴阳和洽然
卷五 第 4b 页 WYG0015-0095b.png
 后成雨云方上于天未成雨也故为须待之义阴阳
 之气交感而未成雨泽犹君子蓄其才德而未施于
 用也君子观云上于天需而为雨之象怀其道德安
 以待时饮食以养其气体宴乐以和(一作/养)其心志所
 谓居易以俟命也(易/传)
 横渠先生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九五需
 于酒食贞吉未济亦有孚于饮酒以阴在前无所施
 为唯需于饮食而已(易/说)
卷五 第 5a 页 WYG0015-0095c.png
 广平游氏曰云上于天则泽将下流天下之所徯望
 也故有需之象饮食人之大欲存焉而人非饮食不
 生则天下之所需莫急于饮食故需饮食之象而位
 乎天位以应天下之求亦曰需于酒食而已然幅员
 之众乌得人人而饮食之哉亦曰养贤以及万民而
 已故君子饮食燕乐者大亨以养圣贤使忠臣嘉宾
 得尽其心焉耳忠臣嘉宾尽其心则小民不失职而
 人人厌其所欲矣九五之所需孰大于此(易/说)
卷五 第 5b 页 WYG0015-0095d.png
 白云郭氏曰先人曰文武以天保以上治内采薇以
 下治外而始于燕群臣嘉宾者需之道也雍曰序卦
 曰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朝夕之需也人无饥渴之
 害则饮食无需也屯蒙之后天下之所需者在君而
 君之所需者在贤云上于天欲雨之象万物之所需
 也饮食宴乐所以养贤膏泽将以及民亦天下之需
 也(易/说)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利
卷五 第 6a 页 WYG0015-0096a.png
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伊川先生曰需者以遇险故需而后进初最远于险
 故为需于郊郊旷远之地也处于旷远利在安守其
 常则无咎也不能安常则躁动犯难岂能需于远而
 无过也○处旷远者不犯冒险难而行也阳之为物
 刚健上进者也初能需待于旷远之地不犯险难而
 进复宜安处不失其常则可以无咎矣虽不进而志
 动者不能安其常也君子之需时也安静自守志虽
卷五 第 6b 页 WYG0015-0096b.png
 有须而恬然若将终身焉乃能用常也(并易/传)
 龟山杨氏曰乾道以上行为常方需之时险在前宜
 需而后进虽久于其所未为失常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以乾之刚犹有畏难之义则险其可犯
 哉初九远于难者也故言于郊于郊不犯难矣勿以
 远而妄动乃尽畏难之义是以利用恒无咎可需则
 需不可需则勿需也可应则应不可应则不应也此
 需时用常之道(易/说)
卷五 第 7a 页 WYG0015-0096c.png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虽小
有言以吉终也
 伊川先生曰坎为水水近则有沙二去险渐近故为
 需于沙渐近于险难虽未至于患害己小有言矣凡
 患难之辞大小有殊小者至于有言言语之伤至小
 者也二以刚阳之才而居柔守中宽裕自处需之善
 也虽去险渐近而未至于险故小有言语之伤而无
 大害终得其吉也○衍宽绰也二虽近险而以宽裕
卷五 第 7b 页 WYG0015-0096d.png
 居中故虽小有言语及之终得其吉善处者也(并易/传)
 龟山杨氏曰沙近水而不溺于水以其衍在其中而
 不迫于险也其犯难浅矣故小有言终吉(易/说)
 白云郭氏曰沙近水近难也近之必不能无难故小
 有言刚明之才居柔守中小言之伤不为大损是以
 终吉欲无小言之愆则远于郊而用常可也二虽不
 能远于郊而以宽裕居中是虽有言而吉终也叔孙
 武叔毁仲尼子贡曰其何伤于日月乎终吉之谓也
卷五 第 8a 页 WYG0015-0097a.png
 (易/说)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
敬慎不败也
 伊川先生曰泥逼于水也既进逼于险当致寇难之
 至也三刚而不中又居健体之上有进动之象故致
 寇也苟非敬慎则致丧败矣○三切逼上体之险难
 故云灾在外也灾患难之通称对眚而言则分也三
 之致寇由已进而逼之故云自我寇自己致若能敬
卷五 第 8b 页 WYG0015-0097b.png
 慎量宜而进则无丧败也需之时须而后进也其义
 在相时而动非戒其不得进也直使敬慎毋失其宜
 耳(并易/传)
 龟山杨氏曰需而迫于险则致寇自我矣然乾健之
 极非险之所能陷故敬慎则不败需而后动能敬慎
 者也若夫行险以徼倖虽有刚健之才能不败者鲜
 矣(易/说)
 兼山郭氏曰九三坎为险九三迫之灾在外也于郊
卷五 第 9a 页 WYG0015-0097c.png
 于沙于泥远迩之象也刚健上行故曰自我致寇也
 (易/说)
 白云郭氏曰于泥则有难矣不能于郊而于沙不能
 于沙而于泥则于泥之寇自我致之也灾自外来也
 敬慎而不败者君子责己反身之道也躬自厚而薄
 责于人则远怨矣何败之有是以君子居易以俟命
 敬慎也小人行险以徼幸鲜不败矣然君子虽因接
 物而有敬而敬当在物先故坤之直内言存于物先
卷五 第 9b 页 WYG0015-0097d.png
 也需之九三上六见于用以接物而已(易/说)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伊川先生曰四以阴柔之质处于险而下当三阳之
 进伤于险难者也故云需于血既伤于险难则不能
 安处必失其居故云出自穴穴物之所安也顺以从
 时不竞于险难所以不至于凶也以柔居阴非能竞
 者也若阳居之则必凶矣盖无中正之德徒以刚竞
 于险适足以致凶也○四以阴柔居于险难之中不
卷五 第 10a 页 WYG0015-0098a.png
 能固处故退出自穴盖阴柔(一作/柔弱)不能与时竞不能
 处则退是顺从以听于时所以不至于凶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以柔居阴不能禦强来则听顺而辟其
 路(易/说)
 龟山杨氏曰乾健上行非险之所能陷而四以阴柔
 在前故需于血出自穴血阴伤也出自穴不安其所
 也阴虽不安其所而能以听则虽伤而不至于凶矣
 六四以柔居阴能顺以听者也(易/说)
卷五 第 10b 页 WYG0015-0098b.png
 白云郭氏曰以阴柔之质处众刚之上不能违而避
 之反出自穴是自求祸也故需于血然应于初九自
 上应下能顺以退听故虽伤而无凶(易/说)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伊川先生曰五以阳刚居中得正位乎天位克尽其
 道矣以此而需何需不获故宴安酒食以俟之所须
 必得也既得贞正所需必遂可谓吉矣○需于酒食
 而贞且吉者以五得中正而尽其道也(并易/传)
卷五 第 11a 页 WYG0015-0098c.png
 龟山杨氏曰需而至于位天位则险难既平无所事
 矣故需于酒食而已若既醉之诗是也然需于酒食
 而不以正则是自溺于荒腆耳能无凶乎故正乃吉
 (易/说)
 兼山郭氏曰九五既醉以酒既饱以德人有士君子
 之行诗之所谓太平需之所谓贞吉者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先人曰既醉以酒既饱以德人有士君
 子之行诗之所谓太平需之所谓贞吉也雍曰饮食
卷五 第 11b 页 WYG0015-0098d.png
 非自养也养贤而已养贤以及万民所以应天下之
 需也鹿鸣之君盖得需于酒食之道天保之福所谓
 贞吉也(易/说)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象曰不速
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伊川先生曰需以险在前需时而后进上六居险之
 终终则变矣在需之极久而得矣阴止于六乃安其
 处故为入于穴穴所安也安而既止后者必至不速
卷五 第 12a 页 WYG0015-0099a.png
 之客三人谓下之三阳乾之三阳非在下之物需时
 而进者也需既极矣故皆上进不速不促之而自来
 也上六既需得其安处群刚之来苟不起忌疾忿竞
 之心至诚尽敬以待之虽甚刚暴岂有侵陵之理故
 终吉也或疑以阴居三阳之上得为安乎曰三阳乾
 体志在上进六阴位非所止之正故无争夺之意敬
 之则吉也○不当位谓以阴而在上也爻以六居阴
 为所安象复尽其义明阴宜在下而居上为不当位
卷五 第 12b 页 WYG0015-0099b.png
 也然能敬顺以自处则阳不能陵终得其吉虽不当
 位而未至于大失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上无所出故降入自穴恭以纳之虽处
 极上不至于失(易/说)
 龟山杨氏曰阴宜下而在上不当位也以柔顺居之
 而不为险难虽不当位未大失也当需之终处一卦
 之外远于阳也与四异矣故入于穴穴阴所安也三
 阳需而进不速之客也阳方上行知敬而不为险难
卷五 第 13a 页 WYG0015-0099c.png
 其吉宜矣若夫需道之终犹欲怀险以为难亦君子
 之所不容也能无凶乎(易/说)
 兼山郭氏曰上六不当有事之地犹有需焉至于三
 阳汇征不能退听以违之是以入于穴也敬之终吉
 未大失而已乃若鸿飞冥冥弋人何慕焉上六坎也
 故其道如此(易/说)
 白云郭氏曰先人曰上六不当有事之地至于三阳
 汇征不能退听以违之虽敬之终吉未大失而已乃
卷五 第 13b 页 WYG0015-0099d.png
 若鸿飞冥冥弋人何慕焉上六坎也故不足以进此
 雍曰上六据非其位不能退听徒知入于穴以避焉
 仅免夫需血自伤而已故曰未大失也天道上行理
 之常来而敬之终无凶也夫需之时天下如饥之需
 食渴之需饮也故于郊于沙于泥出入于穴独五安
 然是为需之主然水行需舟陆行需车莫非需也卦
 特言其大者耳(易/说)
 大易粹言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