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0015-0023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易粹言卷一     宋 方闻一 编
(乾下/乾上)
 伊川先生曰上古圣人始画八卦三才之道备矣因
 而重之以尽天下之变故六画而成卦重乾为乾乾
 天也天者乾之形体乾者天之性情乾健也健而无
 息之谓乾夫天专言之则道也天且弗违是也分而
 言之则以形体谓之天以主宰谓之帝以功用谓之
卷一 第 1b 页 WYG0015-0023d.png
 鬼神以妙用(一无/用字)谓之神以性情谓之乾乾者万物
 之始故为天为阳为父为君(易/传)○后人解易言乾天
 道也坤地道也便乱说是论其体则天尊地卑论其
 道岂有异哉(刘元承/手编)○乾坤古无此二字作易者特
 立此二字以明难明之道(乾坤毁则无以见/易须以意明之)以此形
 容天地间事(语/录)
 横渠先生曰不曰天地而曰乾坤言天地则有体言
 乾坤则无形故性也者虽乾坤亦在其中矣(易/说)
卷一 第 2a 页 WYG0015-0024a.png
 白云郭氏曰包牺名卦必备三才之义故自太极离
 而为八名曰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至文王重卦之后
 然后三才八卦不一而足而天地人之道或分矣独
 分卦之名因之不改是以其义特异于诸卦也说卦
 曰乾为天故世之说乾者止于天不得其道又以天
 为体乾为用夫以乾止于天则乾象当一画不当有
 人道地道而备三才也孔子曰乾阳物也自道言之
 乾坤天地人无非一物则是三才阳物皆乾之道故
卷一 第 2b 页 WYG0015-0024b.png
 说卦曰乾为天在天之乾也为圜在象之乾也为君
 为父在人之乾也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马
 为木果在地在物之乾也以乾能备三才万物之象
 而三才万物之一物不能兼乾之象故不得独名曰
 天而名之曰乾也又况乾坤道也天地物也得是道
 而后为物故天得乾之道而为天也八卦之名皆与
 此义同(易/说)
乾元亨利贞
卷一 第 3a 页 WYG0015-0024c.png
 明道先生曰亭毒化育皆利也不有其功常久而不
 已者贞也诗曰维天之命于穆不已者贞也(刘绚/师训)
 伊川先生曰元亨利贞谓之四德元者万物之始亨
 者万物之长利者万物之遂贞者万物之成惟乾坤
 有此四德在它卦则随事而变焉故元专为善大利
 主于正固亨贞之体各称其事四德之义广矣大矣
 (易/传)○读易须先识卦体如乾有元亨利贞四德缺却
 一个便不是乾须要认得(杨遵/道录)
卷一 第 3b 页 WYG0015-0024d.png
 横渠先生曰乾之四德终始万物迎之不见其首随
 之不见其尾推本而言当父母万物○天下理得元
 也会而通亨也说诸心利也一天下之动贞也○贞
 者专静也(并易/说)
 兼山郭氏曰乾道也元亨利贞者其德也乾之有是
 四德犹天之有四时人之有四端莫之致而常自然
 与生俱生者也是故乾得之以成道天得之以成岁
 人得之以成性何莫非斯道也(易/说)
卷一 第 4a 页 WYG0015-0025a.png
 白云郭氏曰文言之初言四德后又曰乾元者始而
 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又观馀卦利牝马之贞利君
 子贞之类则疑其以元亨二德为一利贞二德为一矣
 盖自易论之乾阳物也坤阴物也由乾之一卦论之
 则元与亨阳之类也利与贞阴之类也是犹春夏秋
 冬虽为四时由阴阳观之则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是
 以四德或为二义可也且四德者在卦则合天地人
 而言之曰元亨利贞在天地人别而言之虽亦曰元
卷一 第 4b 页 WYG0015-0025b.png
 亨利贞然天之所谓元亨利贞者如立天之道阴与
 阳之类是也地之所谓元亨利贞者如立地之道柔
 与刚之类是也人之所谓元亨利贞者如立人之道
 仁与义之类是也天地人之阴阳刚柔仁义皆可谓
 之元亨利贞而卦之元亨利贞不可谓之阴阳不可
 谓之刚柔不可谓之仁义者以卦得兼三才而三才
 之一物不得以兼卦故也是以乾之道天得之而为
 天君父得之而为君父圜得之而为圜木果得之而
卷一 第 5a 页 WYG0015-0025c.png
 为木果大小不同其具四者则一而已所谓语大天
 下莫能载语小天下莫能破其道一也文王之易乾
 卦六画之下惟元亨利贞四字而已至周公益六位
 爻辞六十二字而易道备孔子彖象文言成今之易
 而后世明观文王之易则知周公之业所谓郁郁乎
 文者也亦见文王无声无臭同于上天之载天不已
 文王亦不已之义由文王以观包牺之画则知包牺
 范围天地之道同于太极至矣(易/说)
卷一 第 5b 页 WYG0015-0025d.png
初九潜龙勿用
 伊川先生曰下爻为初九阳数之盛故以名阳爻理
 无形也故假象以显义乾以龙为象龙之为物灵变
 不测故以象乾道变化阳气消息圣人进退初九在
 一卦之下为始物之端阳气方萌圣人侧微若龙之潜
 隐未可自用当养晦以俟时(易/传)○乾六爻如欲见圣
 人曾履处当以舜可见在侧陋便是潜陶渔时便是
 见升闻时便是乾乾纳于大麓时便是跃(杨遵/道录)
卷一 第 6a 页 WYG0015-0026a.png
 横渠先生曰易虽以六爻为次序而言如此则是以
 典要求也乾初以其在初处下况圣修而未成者可
 也上以居极位画为亢圣人则何亢之有若二与三
 皆大人之事非谓四胜于三三胜于二五又胜于四
 如此则是圣可阶也○孟子不得已而用潜龙者也
 颜子不用潜龙者也孟子主教故须说予岂好辩哉
 予不得已也(并易/说)
 白云郭氏曰爻辞皆以人道为主龙虽非人而万物
卷一 第 6b 页 WYG0015-0026b.png
 皆人道之内又取以象圣人故乾爻称之乾不为龙
 而称之者龙有圣人之德不必拘以乾象也初始也
 圣人之始果行育德未可为时用或时亦未能致圣
 人皆潜可也此舜耕稼陶渔之时必至玄德升闻乃
 命以位故潜之时宜勿自用伊尹耕于有莘傅说隐
 于岩野二老避于海滨亦皆是道或喻汉祖及后世
 之隐者皆不足以当潜龙之义(易/说)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卷一 第 7a 页 WYG0015-0026c.png
 明道先生曰九二利见大人九五利见大人圣人固
 有在上者在下者(李吁/所录)
 伊川先生曰田地上也出见于地上其德已著以圣
 人言之舜之田渔时也利见大德之君以行其道君
 亦利见大德之臣以共成其功天下利见大德之人
 以被其泽大德之君九五也乾坤纯体不分刚柔而
 以同德相应(易/传)
 白云郭氏曰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然
卷一 第 7b 页 WYG0015-0026d.png
 后仁以行之至于仁以行之道大成矣故龙之潜也
 有必见之理圣人之学也有必行之道舜之相尧伊
 尹之就汤太公伯夷之归文王皆利见九五之大人
 者也人臣地道也故见而在田人君天道也故飞而
 在天大人者其道甚大之人也故德合天地明合日
 月其序合四时其吉凶合鬼神不如是岂足以有天
 下之大而赞化育参天地乎君臣俱有大德而小人
 勿用此二帝三王之所以兴也乾德以大为主故不
卷一 第 8a 页 WYG0015-0027a.png
 言圣人而曰大人然则圣人之法天法其大而已矣
 (易/说)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伊川先生曰三虽人位已在下体之上未离乎下而
 尊显者也舜之玄德升闻时也日夕不懈而兢惕则
 虽处危地而无咎在下之人而君德已著天下将归
 之其危惧可知虽言圣人事苟不设戒则何以为教
 作易之义也(易/传)
卷一 第 8b 页 WYG0015-0027b.png
 横渠先生曰圣人神其德不私其身故乾乾自强所
 以成之于天耳(易/说)
 龟山杨氏曰乾之九三独言君子盖九三人之位也
 履正居中在此一爻故文言于九四则曰上不在天
 下不在田中不在人于九三止言上不在天下不在
 田而已其曰君子行此四德者盖乾之所谓君子也
 曰所以为君子者乃行此德之人耳(萧山/语录)
 白云郭氏曰三居臣道之尊当兴事造业之任故终
卷一 第 9a 页 WYG0015-0027c.png
 日乾乾法乾之健不遑休息此大禹三过其门不入
 之时然天下之理高则危满则溢必战战兢兢然后
 无危溢之患是以九三位极之君子能朝夕惕然则
 虽处危地无咎矣若厉者虽危也禹曰予思日孜孜
 舜称其不自满假孟子称其闻善言则拜皆夕惕之
 意也乾之道尧舜得其大禹得其健虽欲不为帝王
 不可得已故尧舜禹之授受系乎道之自然圣人固
 无心于其间焉(易/说)
卷一 第 9b 页 WYG0015-0027d.png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伊川先生曰渊龙之所安也或疑辞谓非必也跃不
 跃惟及时以就安耳圣人之动无不时也舜之历试
 时也(易/传)
 横渠先生曰处阴故曰在渊(易/说)
 兼山郭氏曰或跃者试之也在渊者终之也故无咎
 (易/说)
 白云郭氏曰初居下体之下潜之也潜则行而未成
卷一 第 10a 页 WYG0015-0028a.png
 故不可用四居上卦之下犹有渊义虽潜道已革而
 无在田之位进退惟时固不可跃而进也然君子进
 德修业欲及时居近君之位时其可失乎是以疑于
 可进而自跃也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所谓或跃
 也六爻之义大率以初为未仕四为己仕二为应君
 之臣三为人臣尊极之位盖下卦以渐进而四为近
 君矣故二多誉得君也四多惧近君也三多凶危也
 (易/说)
卷一 第 10b 页 WYG0015-0028b.png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伊川先生曰进位乎天位也圣人既得天位则利见
 天下大德之人与共成天下之事天下固利见夫大
 德之君也(易/传)
 横渠先生曰飞龙在天况圣人之至若天之不可阶
 而升也(易/说)○至健而易至顺而简故其险其阻不可
 阶而升不可勉而至仲尼犹天九五飞龙在天其致
 一也(正/蒙)
卷一 第 11a 页 WYG0015-0028c.png
 兼山郭氏曰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龙者变化而
 不测者也以天德而居天位是以谓之飞龙在天也
 犹之乘六气御青天呼吸风云震荡下土及其霁也
 风沉电灭了不知其所之反视太虚廓然曾无遗迹
 惟九五之得一是以能体之如圣人有作于天下万
 物睹之而荡荡巍巍不可得而名言者也利见大人
 者言有君必有臣有德必有邻所以相应相求相须
 而治也○初非不刚于位则不及二非不中于德则
卷一 第 11b 页 WYG0015-0028d.png
 不正三正而不中四不中不正上则过而已亢者也
 过与不及非乾也不中不正非乾也就其中正而纯
 全焉独九五也昔之所谓得一者其是之谓乎所以
 取象乎飞龙也不称潜跃者𢓺见其位不可阶而升
 未见其德也(并易/说)
 白云郭氏曰孔子曰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孟子曰大
 舜有大焉则大人莫大于尧舜也然尧以不得舜为
 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虽尧舜之大其忧尚
卷一 第 12a 页 WYG0015-0029a.png
 如此此九五大人之君所以利见九二大人之臣也
 天位不可阶而升也故称飞龙焉二帝三王未有不
 得大人以兴者汉唐之际虽莫不然然皆权谋变诈
 小人之徒争雄窃国而止耳安知所谓利见大人之
 道哉(易/说)
上九亢龙有悔
 伊川先生曰九五者位之极中正者得时之极过此
 则亢矣上九至于亢极故有悔也有过则有悔惟圣
卷一 第 12b 页 WYG0015-0029b.png
 人知进退存亡而无过则不至于悔也(易/传)
 横渠先生曰上九亢龙亢卦画而言须分初终终则
 自是亢极言君位则易有极之理圣人之分则安有
 过亢(易/说)
 兼山郭氏曰亢龙有悔者位已过中德已过亢是以
 动而有悔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九三过而惕故无咎上九过而亢故有
 悔然则龙德莫善于惕而莫不善于亢也亢则贪夫
卷一 第 13a 页 WYG0015-0029c.png
 位慕夫禄不知进退存亡其悔宜矣尧老而舜摄舜亦
 以命禹伊尹复政厥辟周公复子明辟君臣之间皆
 有是道故知进退存亡者其唯圣人乎(易/说)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伊川先生曰用九者处乾刚之道以阳居乾体纯乎
 刚者也刚柔相济为中而乃以纯刚是过乎刚也见
 群龙谓观诸阳之义无为首则吉也以刚为天下先
 凶之道也(易/传)○或问用九只在上九一爻非也六爻
卷一 第 13b 页 WYG0015-0029d.png
 皆用九故曰见群龙无首吉用九便是行健处天德
 不可为首言乾以至刚健又安可更为物先为物先
 则有祸所谓不敢为天下先乾顺时而动不过处便
 见不为首六爻皆同(张绎/所录)
 龟山杨氏曰或问乾坤用九六荆公曰进君子退小
 人固非自然之理而正叔云观河图数可见何也曰
 此多有议论少有分明系词分明说云参天两地而
 倚数九参天六两地也(语/录)
卷一 第 14a 页 WYG0015-0030a.png
 兼山郭氏曰用九用六独乾坤有之乾纯阳故曰群
 龙坤纯阴故曰永贞群龙无首所以不至于亢永贞
 以终故无龙战之灾此所以异于它卦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九天德也用天德者遍覆包含无所不
 容其于见群龙而容之有馀裕矣夫是之谓大人大
 人有容天下之德而无长天下之志至于天下乐推
 首出庶物之际一以无心应之而已象言天德不可
 为首为者自为之辞无首者戒其无自为首也是以
卷一 第 14b 页 WYG0015-0030b.png
 尧无能名舜有天下而不与文王三分有其二而事
 殷皆无首之道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
 焉知此然后尽用九无首之吉也乾坤纯备天地九
 六之道故称用九用六它卦杂而不纯虽有所用亦
 乾坤之九六也(易/说)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
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卷一 第 15a 页 WYG0015-0030c.png
 伊川先生曰大哉乾元赞乾元始万物之道大也四
 德之元犹五常之仁遍言则一事专言则包四者万
 物资始乃统天言元也乾元统言天之道也天道始
 万物(一更有/万字)物资始于天也云行雨施品物流形言
 亨也天道运行生育万物也大明天道之终始则见
 卦之六位各以时成卦之初终也天道终始乘此六
 爻之时乃天运也以御天谓以当天运乾道变化生
 育万物洪纤高下各以其类各正性命也天所赋为
卷一 第 15b 页 WYG0015-0030d.png
 命物所受为性保合太和乃利贞保谓常存合谓常
 和保合太和是以利且贞也天地之道常久而不已
 者保合太和也天为万物之祖王为万邦之宗乾道
 首出庶物而万汇亨君道尊临天位而四海从王者
 体天道则万国咸宁也(易/传)○云行雨施是乾道之亨
 处○大明终始人能大明乾之终始便知六位时成
 却时乘六龙以当大事(并张绎/所录)○维天之命于穆不
 已忠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恕也(胡氏/拾遗)
卷一 第 16a 页 WYG0015-0031a.png
 横渠先生曰云行雨施散而无不之也言乾发挥遍
 被于六十四卦各使成象变言其著化言其渐万物
 皆始故性命之各正唯君子为能与时消息顺性命
 躬天德而诚行之也精义时措故能保合太和健利
 且贞孟子所谓终始条理集大成于圣智者欤易曰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
 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其此之谓乎○乾道变化
 各正性命此谓六爻言天道变化趋时者六爻各随
卷一 第 16b 页 WYG0015-0031b.png
 时自正其性命谓六位随时正性命各有一道理盖
 为时各不同○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谓不一则乖竞
 (并易/说)○彖明万物资始故不得不以元配乾坤其偶
 也故不得不以元配坤○六爻拟议各正性命故乾
 德旁通不失太和而利是贞也(并正/蒙)
 广平游氏曰乾曰大哉坤曰至哉大则无所不包至
 则无所不尽乾之大无方而坤则未离乎方也(易/说)
 兼山郭氏曰乾健也健而不息之谓乾盖天体于上
卷一 第 17a 页 WYG0015-0031c.png
 而日月星辰系焉自古至今一息之不留常行而不
 改周旋而不殆此万物之所从出也犹人之精神之
 运照知事物之不穷体夫天道之不息者也是故昔
 之言易者必三复其道而备言之元亨利贞者何谓
 也大无不色细无不举是以谓之元也及其用也如
 天地之絪缊男女之搆精故有所谓云行雨施者矣
 彼在天者成象在地者成形是所谓品物流形者也
 既有元有亨斯有体有用则不能无推移有推移不
卷一 第 17b 页 WYG0015-0031d.png
 能无终始而此实大明之所以成六位也乾于斯也
 乘六气以御之所以成变化正性命保合太和摄利
 贞而复于元亨故四德混而为一乃所以用其光而
 复归其明者也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又以言人之有
 君道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乾之四德元为大元为始彖论一卦之
 才故首言乾元元之在乾犹人之有首也万物之所
 以资始者在此且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天之长育万
卷一 第 18a 页 WYG0015-0032a.png
 物健而亨之道也而乾元则统之圣人知此故大明
 乾元终始一卦之道得所谓潜见飞跃各以其时而
 成六位矣此周公系爻之义也六位既以时成则圣
 人可以乘此而用天道或潜或见或惕或跃或飞或
 亢亦各因其时而乘焉此圣人法乾用九之道也故
 孔子曰乾元用九乃见天则且乾道之变化也盖非
 物物而生之大辟资始之户使万物各得其性命之
 正而已各得其性命之正则万物无一物之不和是
卷一 第 18b 页 WYG0015-0032b.png
 之谓保合太和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者
 以此是乃乾之所谓利贞也圣人知乾之利贞在此
 而不在彼故法各正性命之道以出庶物法保合太
 和之道以宁万国则首出庶物而万国咸宁矣此又
 圣人法乾用九之道也故孔子曰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易之彖非独统论一卦之体盖以人事兼明之(易/说)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伊川先生曰乾道覆育之象至大非圣人莫能体欲
卷一 第 19a 页 WYG0015-0032c.png
 人皆可取法也故取其行健而已至健固不足见天
 道也君子以自强不息法天行之健也(易/传)○乾体便
 是健及分在诸处不可皆名健然在其中矣(周行/已录)
 横渠先生曰道行也所行即是道易言天行健天道
 也(易/说)
 广平游氏曰至诚无息天行健也若文王之德之纯
 是也未能无息而不息者君子之自强也若颜子三
 月不违仁是也(中庸/解)
卷一 第 19b 页 WYG0015-0032d.png
 白云郭氏曰天有乾之象也君子像天与乾者也天
 有乾之象者以乾健而天行亦健故也君子能像天
 与乾者以天行健而君子自强不息可像之也(易/说)
 天地之功山川积而得之天之所以为天文王积而
 得之天不已文王亦不已岂非天行健君子自强不
 息之谓乎(中庸/解)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伊川先生曰阳气在下君子处微未可用也(易/传)
卷一 第 20a 页 WYG0015-0033a.png
 横渠先生曰颜子未成性是为潜龙亦未肯止于见
 龙盖以其德其时则须当潜颜子与孟子时异颜子
 有孔子在可以不显孟子则处师道亦是已老故不
 得不显耳九二九三九四至上九皆是时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在下非独处微亦阳未动而时未至故
 也(易/说)
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伊川先生曰见于地上德化及物其施已普也(易/传)
卷一 第 20b 页 WYG0015-0033b.png
 白云郭氏曰时至而出兼善天下膏泽下于民之时
 也(易/说)
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伊川先生曰进退动息必以道也(易/传)○反复道也言
 终日乾乾往来皆由于道也三位在二体之中可进
 而上可退而下故言反复(张绎/所录)
 广平游氏曰终日乾乾反复于道也反复宜与复卦
 之反复同释终日乾乾行事之时而曰反复道何也
卷一 第 21a 页 WYG0015-0033c.png
 盖君子之行事虽汲汲皇皇而易简之理未尝离也
 亦行其所无事而已九三在下体之上将离人而天
 矣故有反复道之象若夫圣人作而万物睹则天德
 之所为确乎能其事而已矣虽有为而未尝为反复
 不容言矣(易/说)
 白云郭氏曰乾乾自强不息也自强不息则反复皆
 天道造次颠沛必于是也(易/说)
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卷一 第 21b 页 WYG0015-0033d.png
 伊川先生曰量可而进适其时则无咎(易/传)
 横渠先生曰或跃在渊进退皆可在渊者性退也故
 指其极而言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四为有位之臣与二同功虽有进退之
 义而义在有为故进亦无咎圣人惧其近而必进故
 或之亦虑其退而失时故曰进无咎也(易/说)
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伊川先生曰大人之为圣人(一无/人字)之事也(易/说)
卷一 第 22a 页 WYG0015-0034a.png
 横渠先生曰乾之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乃大
 人造位天德成性跻圣者耳若夫受命首出则所性
 不存焉故不曰位乎君位而曰位乎天德不曰大人
 君矣而曰大人造也○九五大人造也造成就也或
 谓造为至义亦可大人成性则圣也化化则纯是天
 德也贤人若大人则学可至也位天德则纯神则天
 也故不可以神属人而言庄子言神人不识义理也
 又谓至人真人其词俭窄皆无可取孟子六等至于
卷一 第 22b 页 WYG0015-0034b.png
 神则不可言人也(并易/说)
 白云郭氏曰大人体乾行健不为小道也故飞龙见
 大人之为(易/说)
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伊川先生曰盈则变有悔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亢不知变其
 能久乎(易/说)
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卷一 第 23a 页 WYG0015-0034c.png
 明道先生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此乃天
 德也有天德便可语王道(刘绚/所录)
 伊川先生曰用九天德也天德阳刚复用刚而好先
 则过矣(易/传)
 白云郭氏曰善用天德者用其大不善用天德者用
 其强强无不及也处众则欲长有功则欲伐故圣人
 于是戒之益赞于禹曰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其
 知用天德者欤(易/说)
卷一 第 23b 页 WYG0015-0034d.png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
贞者事之干也
 明道先生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絪缊万物化醇
 生之为性(告子此言是而谓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则非也)万物之生
 意最可观此元者善之长也斯所谓仁也人与天地
 一物也而人特自小之何耶(刘绚/师训)
 伊川先生曰元亨利贞乾之四德在人则元者众善
 之首也亨者嘉美之会也利者和合之义也贞者干
卷一 第 24a 页 WYG0015-0035a.png
 事之用也(易/传)○易虽言元者善之长然亦须通四德
 以言之至如八卦易之大义在乎此亦无人曾解来
 (乾健坤顺之类果然/体认得入关语录)○阴为小人利为不善不可
 一槩论夫阴助阳以成物者君子也其害阳者小人
 也夫利和义者善也其害义者不善也(张绎/所录)○子罕言
 利非使人去利而就害也盖言人不当以利为心易
 曰利者义之和以义而致利斯可矣(语/解)○可欲之谓
 善便与元者善之长同理(吕与叔/东见录)
卷一 第 24b 页 WYG0015-0035b.png
 兼山郭氏曰彖既释此四德矣而文言又三复之何
 也曰乾有天道有人道析而言之则明乎天人合而
 言之是或一道也今夫受命赋形于天地之中亦各
 从其类也本乎天者全乎天本乎地者全乎地是以
 谓之人也其人之有德慧术知得之于天进退用舍
 受之于命然则所谓天爵者吾所固有也得元者谓
 之仁善之长是也得亨者谓之礼嘉之会是也得利
 者谓之义义之和是也得贞者为正为信事之干是
卷一 第 25a 页 WYG0015-0035c.png
 也君子行此四德故曰乾元亨利贞凡言人道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元亨利贞固不止于在人者则善之长
 嘉之会义之和事之干非独人事而已(易/说)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
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伊川先生曰君子体仁足以长人体法于乾之仁乃
 为君长之道足以长人也体仁体元也比而效之谓
 之体嘉会足以合礼得会通之嘉乃合于理也不合
卷一 第 25b 页 WYG0015-0035d.png
 理则非礼岂得为嘉非理安有亨乎利物足以和义
 和于义乃能利物岂有不得其宜而能利物者乎贞
 固足以干事贞固所以能干事也君子行此四德乃
 合于乾也(易/传)
 横渠先生曰仁统天下之善礼嘉天下之会义公天
 下之利信一天下之动(易/说)
 广平游氏曰道者天也道为万物之奥故足以统天
 仁者人也仁为众善之首故足以长人犹之万物发
卷一 第 26a 页 WYG0015-0036a.png
 育乎春而震为长子也大为之制经为三百曲为之
 防详为三千要皆归于大中而已故曰嘉会足以合
 礼犹之万物相见于夏而离为文明也义主于刻制
 而利不生于其间则不和先王之义劳之所以逸之
 故民至于忘其劳杀之乃所以生之故民至于忘其
 死盖利之实行乎其中矣故曰利物足以和义犹之
 万物凋悴于秋而说言乎兑也夫事以智谋物以智
 创知而不贞则事不立贞者正而固也谋之不正则
卷一 第 26b 页 WYG0015-0036b.png
 异议得以屈之守之不固则众力得以倾之岂事之
 干邪故曰贞固足以干事犹之万物终藏于冬而成
 言乎艮也君子行此四德则乾道在我矣故曰乾元
 亨利贞(易/说)
 白云郭氏曰君子体乾之仁故足以长人体乾之嘉
 会故足以合礼体乾之利物故足以和义体乾之贞
 固故足以干事此君子行此四德之道也君子行此
 四德亦同乾之元亨利贞(易/说)
卷一 第 27a 页 WYG0015-0036c.png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
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
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明道先生曰乐则行之忧则违之乐与忧皆道也非
 己之私也(刘绚过/汝所录)
 伊川先生曰自此以下言乾之用用九之道也初九
 阳之微龙德之潜隐乃圣贤之在侧陋也守其道不
 随世而变晦其行不求知于时自信自乐见可而动
卷一 第 27b 页 WYG0015-0036d.png
 知难而避其守坚不可夺潜龙之德也(易/传)
 横渠先生曰孔子喜弟子之不仕盖为德未成则不
 可以仕是行而未成者也故潜勿用龙德而未显者
 也不成名不求闻也养实而已乐行忧违不可与无德
 者语也○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圣人不为沽激之行
 以求时知依乎中庸人莫能知以此自信不知悔也
 ○乐则行之忧则违之主于求吾志而已无所求于
 外故善世博化龙德而见者也若潜而未见则为己
卷一 第 28a 页 WYG0015-0037a.png
 而已不暇及人者也(并易/说)○用则行舍则藏唯我与
 尔有是夫颜子龙德而隐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与圣
 者同能○龙德圣修之极也颜子之进则欲一朝而
 至焉可谓好学也已(并正/蒙)
 广平游氏曰龙德而隐故不易乎世龙德而正中故
 曰善世而不伐不易乎世者用舍在我故遁世无闷
 不成乎名者非誉不在物故不见是而无闷确乎其
 不可拔则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矣非
卷一 第 28b 页 WYG0015-0037b.png
 伯夷柳下惠之徒何足以与此若孔子则圣人之时
 不专于勿用也其易世之志未尝一日而忘故曰天
 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易/说)
 龟山杨氏曰辟世者若伯夷待天下之清是也非遁
 世无闷确乎其不可拔不足以与此○孔子之门唯
 颜渊闵子未尝仕盖隐而未见也乐则行之忧则违
 之确乎其不可拔于二子见之矣(并语/解)
 白云郭氏曰道与世合则出而见道与世违则隐而
卷一 第 29a 页 WYG0015-0037c.png
 潜惟有德者能之古之人邦无道至死不变又曰邦
 无道则愚岂不易乎世不成乎名者欤遁世无闷独
 善其身者也不见是而无闷人不知而不愠者也行
 其所可乐违其所可忧此颜子所以不改其乐而人
 不堪其忧也(易/说)○且圣人依乎中庸也遁世无闷不
 见是而无闷其龙德之隐者乎非吾夫子畴克之哉
 颜渊见其进未见其止不改其乐而无秪悔其殆庶
 几乎中庸明圣人潜龙之义故先举素隐终言遁世
卷一 第 29b 页 WYG0015-0037d.png
 虽潜之中所不可废当遵而行之者中庸之道也(中/庸)
 (解/)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
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
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伊川先生曰以龙德而处正中者也在卦之正中为
 德正中之义庸信庸谨造次必于是也既处无过之
 地则唯在闲邪邪既闲则诚存矣善世而不伐不有
卷一 第 30a 页 WYG0015-0038a.png
 其善也德博而化正已而物正也皆大人之事虽非
 君位君之德也(易/传)○敬是闲邪之道闲邪存其诚虽
 是两事然亦只是一事闲邪则诚自存矣天下有一
 个善一个恶去善即是恶去恶即是善譬如门不出
 便入岂出入外更别有一事也(刘元承/手编)○闲邪存其
 诚闲邪则诚自存而闲其邪者乃在于言语饮食进
 退与人交接之际而已矣(畅潜/道录)○闲邪则诚自存不
 是外面捉一个诚将来存著今人外面役役于不善
卷一 第 30b 页 WYG0015-0038b.png
 于不善中寻个善来存著如此则岂有入善之理只
 是闲邪则诚自存故孟子言性善皆由内出只为诚
 便存闲邪更着甚工夫但唯是动容貌整思(一作/心)
 则自然生敬敬只是主一也主一则既不之东又不
 之西如是则只是中既不之此又不之彼如是则只
 是内存此则自然天理明○闲邪则固(一有/主字)一矣然
 (一作/能)主一则不消言闲邪有以一为难见不可下工
 夫如何(一作/行)一者无它只是整齐(一作/庄整)严肃则心便
卷一 第 31a 页 WYG0015-0038c.png
 一一则自是无非僻之好此意但涵养久久则天理
 自然明○闲邪存诚闲邪则诚自存如人有室藩墙
 不修不能防寇寇从东来逐之则复有从西入逐得
 一人一人复至不如修其藩墙则寇自不至故欲闲
 邪也(并入关/语录)○如何是闲邪非礼而勿视听言动邪斯
 闲矣(吕与/叔录)
 横渠先生曰庸言庸行盖天下经德达道大人之德
 施于是者溥矣天下之文明于是者著矣然非穷变
卷一 第 31b 页 WYG0015-0038d.png
 化之神以时措之宜则或陷于非礼之礼非义之义
 此颜子所以求龙德而正中乾乾进德思处其极未
 敢以方体之常安吾止也○颜氏求龙德正中而未
 见其止故择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叹夫子忽焉
 前后也○德博而化言化物也以其善世即是化也
 善其身自化也兼善天下则是化物也知化则是德
 化圣人自化也化之况味在学者未易见焉但有此
 次序(并易/说)
卷一 第 32a 页 WYG0015-0039a.png
 广平游氏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则亦闲
 邪存其诚而已(语/解)
 白云郭氏曰初九潜而勿用故孔子言其隐德九二
 见而在田故孔子言其龙德之著见者由二爻以观
 之中庸所谓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
 变则化之序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言行之见者安
 行之也唯正故能闲邪唯中故能存诚闲邪所以存
 其诚也有善世之功而不自伐故天下莫与汝争功
卷一 第 32b 页 WYG0015-0039b.png
 有正中龙德博而物化故能尽性尽人物之性岂闲
 邪存诚之所致欤君之德正中而已九二所谓咸有
 一德者也(易/说)○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此
 龙德正中之事中庸之圣人也(中庸/解)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
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
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
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
卷一 第 33a 页 WYG0015-0039c.png
无咎矣
 明道先生曰忠信所以进德终日乾乾君子当终日
 对越在天也盖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其体则谓之易
 其理则谓之道其用则谓之神其命于人则谓之性
 率性则谓之道修道则谓之教孟子于其中又发挥
 出浩然之气可谓尽矣(一作/性)故说神如在其上如在
 其左右无论大小事只曰诚之不可掩如是夫彻上
 彻下不过如此○修辞立其诚不可不仔细理会言
卷一 第 33b 页 WYG0015-0039d.png
 能修省言辞便是要立诚若只是修饰言辞为心只
 是为伪也若修其言辞正为立己之诚意乃是体当
 自家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之实事道之浩浩何处下
 手惟立诚才(一作/方)有可居之处有可居之处则可以
 修业也终日乾乾凡大小事却只是忠信所以进德
 为实下手处修辞立其诚为实修业处○修辞立其
 诚文质之义也○子贡之知亚于颜子知至而未至
 之也(并李/吁录)○知至则便意诚若有知而不诚者皆知
卷一 第 34a 页 WYG0015-0040a.png
 未至尔知至而至之者知至而往至之乃吉之先见
 故曰可与几也知终而终之则可与存义也(知至至/之主知)
 (知终终之主/终刘绚师训)○忠信为基本所以进德也辞修诚意
 立所以居业也此乃乾道由此二句可至圣人也(朱/公)
 (掞/编)○儒者之所以必有窒碍者何也只为不致知知
 至至之则自无事可夺(入关/语录)
 伊川先生曰三居下之上而君德已著将何为哉惟
 进德修业而已内积忠信所以进德也择言笃志所
卷一 第 34b 页 WYG0015-0040b.png
 以居业也知至至之致知也求知所至而后(一无/后字)
 之知之在先故可与几所谓始条理者知之事也知
 终终之力行也既知所终则力进而终之守之在后
 故可与存义所谓终条理者圣之事此学之姑终也
 君子之学如是故知处上下之道而无骄忧不懈知
 惧虽在危地而自无咎也(易/传)○莹中尝爱文中子
 问学易子曰终日乾乾可也此语最尽文王所以圣
 亦只是个不已先生曰凡说经义如只管节节推上
卷一 第 35a 页 WYG0015-0040c.png
 去可知是尽夫终日乾乾未尽得易据此一句只做
 得九三使若谓乾乾是不已不已又是道渐渐推去
 则自然是尽只是理不如此(杨遵/道录)○忠信所以进德
 者何也闲邪则诚自存诚自存斯为忠信也○忠信
 进德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修立在人(并吕与/叔所录)○知
 至则当至之知终则当遂(一无/遂字)终之须以知之深则
 行之必至无有知之而不能行者知而不能行只是
 知而浅饥而不食乌喙人不蹈水火只是知人为不
卷一 第 35b 页 WYG0015-0040d.png
 善只为不知知至而至之知几之事故可与几也知
 终而终之故可与存义知至是致知博学明辨审问
 慎思皆致知知至之事笃行便是终之如始条理终
 条理因其始条理故能终条理犹知至即能终之(入/关)
 (语/录)○金声而玉振之此孟子为学者言终始之义也
 乐之作始以金奏而以玉声终之诗曰依我磬声是
 也始于致知智之事行所知而至其极圣之事也易
 曰知至至之知终终之是也(唐棣/所录)○知至至之如今
卷一 第 36a 页 WYG0015-0041a.png
 学者且先知有至处便从此至之是可与几也非知
 几者安能先识至处知终终之知学之终处而终之
 然后可与存义或云九三知九五之位可至而至之
 大煞害事使人臣常怀此心大乱之道亦自不识汤武
 知至至之只是至其道也(张绎/所录)○或问忠信进德之
 事固可以勉强然致知甚难曰子以诚敬为可勉强
 且恁地说到底须是知了方行得若不知是觑却尧
 后学它行事无尧许多聪明睿知怎生得如它动容
卷一 第 36b 页 WYG0015-0041b.png
 周旋中礼(刘元承/手编)○学者必知所以入德不知所以
 入德未见其能进也故孟子曰不明乎善不诚其身
 易曰知至至之(胡氏/拾遗)
 横渠先生曰乾九三修辞立诚非继日待旦如周公
 不足以终其业○忠信所以进德学者止是一诚意
 耳若不忠信如何进德不骄德当至也不忧业当终
 也○适在不安之位故曰因其时○求致用者几不
 可缓将进德者徙义必精此君子所以立多凶多惧
卷一 第 37a 页 WYG0015-0041c.png
 之地乾乾德业不懈于趋时也知至极尽其所知也
 (并易/说)○颜渊从师进德于孔子之门孟子命世修业
 于战国之际此所以潜见之不同○将修已必先厚
 重以自持厚重知学德乃进而不固矣忠信进德唯
 尚友而急贤欲胜已者亲无如改过之不吝(并正/蒙)
 广平游氏曰忠信所以进德也如甘之受和白之受
 采故善学者其心以忠信为主不言则已言而必忠
 信也故其言为德言不行则已行而必忠信也故其
卷一 第 37b 页 WYG0015-0041d.png
 行为德行止而思动而为无时而不在是焉则安往
 而非进德哉故为仁不由于忠信则仁必出于姑息
 为义不主于忠信则义必出于矫抗操是心以往则
 礼必出于足恭智必出于行险安往而非败德也哉
 而何进德之有焉譬之欲立数仞之墙而浮埃聚沫
 以为基亦没世不能立矣○人而无信以輗軏为喻
 何也曰忠信所以进德而义也礼也以信成之人而
 无信则中无所主矣以之为仁则蹩躠而已以之为
卷一 第 38a 页 WYG0015-0042a.png
 义则踶跋而已为智则诬为礼则伪无所施而可也
 輗軏大车小车所恃以行者也而有信则大德小德
 所资以进也故轮舆虽备而无輗軏则有车之名而
 无运行之实人而无信则虽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
 洁终不可入尧舜之道故其喻如此(并语/解)
 龟山杨氏曰忠信乃为进德之基本无忠信则如在
 虚空中行德何以进(语/录)○修辞立诚而刚大之气形
 诸外则鄙倍斯远矣○知至将以至之则见其进矣
卷一 第 38b 页 WYG0015-0042b.png
 未至乎终之故未见其止也颜渊知至矣未至乎终
 之而死故孔子惜之也(语/解)
 白云郭氏曰乾健也乾乾健之至其自强不息可知
 也盖不如是不足以进德修业大有为于天下也德
 在我者也非内尽忠信则德不可进事业措诸天下
 者也其修辞外见者未见其所以尽成已成物之道
 皆不足以居业也事之方来可至者至之君子知动
 之微作事谋始也事之已往当终者终之君子存谨
卷一 第 39a 页 WYG0015-0042c.png
 终如始之义也卦至于三其道革矣自初至三可终
 之德业也自四以往可至之德业也既尽善始善终
 之道故居三之尊而不骄任五之事而不忧虽在危
 地何咎之有夫内以忠信而进德外以辞诚而居业
 知至之几知终之义不骄不忧皆乾乾而夕惕者也
 修辞立其诚如皋陶矢厥谟之类是也发号施令皆
 修辞也以诚为主(易/说)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
卷一 第 39b 页 WYG0015-0042d.png
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伊川先生曰或跃或处上下无常或进或退去就从
 宜非为邪枉非离群类进德修业欲及时耳时行时
 止不可常也故云或深渊者龙之所安也在渊谓跃
 就所安渊在深而言跃但取进就所安之义或疑辞
 随时而未可必也君子之顺时犹影之随形可离非
 道也(易/传)
 横渠先生曰以阳居阴故曰在渊位非所安故或以
卷一 第 40a 页 WYG0015-0043a.png
 跃德非为邪故进退上下唯义所适唯时所合故曰
 欲及时也能如此择义则无咎也○九四以阳居阴
 故曰在渊能不忘于跃乃可免咎非为邪也终其义
 也○九四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
 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此时可上可下可进可
 退非为邪也即是直也天道不越乎直直方则不须
 习行之自无不利非为邪则是陟降庭止也进德修
 业欲及时即是无然畔援无然歆羡诞先登于岸也
卷一 第 40b 页 WYG0015-0043b.png
 言无畔去亦无援引亦无歆向亦无羡而不为诞知
 登于岸耳岸即所处地位也此与进无咎同意唯志
 在位天德而已位天德大人成性也九三九四大体
 相似此二时处危难之大圣人则事天爱民不恤其
 它诞先登于岸(并易/说)○陟降庭止上下无常非为邪
 也进德修业欲及时也在帝左右所谓欲及时者欤(正/蒙)
 白云郭氏曰上下进退皆贵有常而不变而此无常
 者上下进退系乎时命也孔子尝为委吏乘田矣岂
卷一 第 41a 页 WYG0015-0043c.png
 舍正道而为此哉亦岂离类败德而为此哉不得其
 时而已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是以不忘于或跃也
 孟子以可仕则仕可止则止为圣之时而文言以或
 跃为欲及时其义一也由是知鲁之司寇或跃之义
 存焉耳九四之处不以正疑其为邪也故言非为邪
 龙德在下而已违之疑其离群也故言非离群孔子
 惧进不以道而退不以义者故以及时释或跃无咎
 之义(易/说)
卷一 第 41b 页 WYG0015-0043d.png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
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
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伊川先生曰人之与圣人类也五以龙德升尊位人
 之类莫不归仰况同德乎上应于下下从于上同声
 相应同气相求也流湿就燥从龙从虎皆以气类故
 圣人作而万物皆睹上既见下下亦见上物人也古
 语云人物物论谓人也易中利见大人其言则同其
卷一 第 42a 页 WYG0015-0044a.png
 义则异如讼之利见大人谓宜见大德中正之人则
 其辨明言在见前乾之二五则圣人既出上下相见
 共成其事所利者见大人也言在见后本乎天者如
 日月星辰本乎地者如虫兽草木阴阳各从其类人
 物莫不然也(易/传)○云从龙风从虎龙阴物也出来则
 湿气蒸然自出如湿物在日中气亦自出虽木石之
 微感阴气尚亦有气则龙之兴云不足怪虎行处则
 风自生(入关/语录)○动植之分有得天气多有得地气多
卷一 第 42b 页 WYG0015-0044b.png
 者○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虽木植亦兼有
 五行之性在其中只是偏得土之气故重浊也(吕与/叔录)
 ○或问孝天之经何也曰本乎天者亲上轻清者是
 也本乎地者亲下重浊者是也天地之常莫不反本
 人之孝亦反本之谓也(时氏/拾遗)
 横渠先生曰谷神能象其声而应之非谓能报以律
 吕之变也犹卜筮叩以是言则报以是物而已易谓
 同声相应是王弼谓命吕者律语声之变非此之谓
卷一 第 43a 页 WYG0015-0044c.png
 也○圣人作万物睹故利见大人○本乎天者亲上
 本乎地者亲下一章止为飞龙在天而发龙虎水火
 之喻盖明各逐一类去本在上者却上去本在下者
 却逐下德性本得乎天者今复在天是各从其类也
 (并易/说)○九五大人化矣天德位矣成性圣矣故既曰
 利见大人又曰圣人作而万物睹(正/蒙)
 龟山杨氏曰东坡云万物睹乃是万物欲睹之言欲
 见之便非圣人作而万物睹如日在天万物便见圣
卷一 第 43b 页 WYG0015-0044d.png
 人唯恐不作作则即睹矣作与睹同时事也(语/录)
 白云郭氏曰大哉君臣之道各从其类如是之至也
 故汤使聘之幡然而改者商之一德之臣也闻文王
 兴而盍归乎来者周之同德之臣也虽求之于上应
 之于下在人事如此而有必应必亲之道者系乎龙
 德之同耳(易/说)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
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卷一 第 44a 页 WYG0015-0045a.png
 伊川先生曰九居上而不当尊位是以无民无辅动
 而有悔也(易/传)
 横渠先生曰亢而自丧之也(易/说)○亢龙以位画为言
 若圣人则不失其正何亢之有(正/蒙)
 白云郭氏曰贵而非其位不知退也高而无其民不
 知丧也贤人谓九三也九三之德知几夕惕与此
 异矣德既不同则在下不应不为辅也动不知止其
 悔宜矣(易/说)
卷一 第 44b 页 WYG0015-0045b.png
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
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伊川先生曰此以下言乾之时勿用以在下未可用
 也○时舍随时而止也舍去声○行事进德修业也
 ○自试随时自用也○上治得位而行上之治也○
 穷之灾穷极而灾至也○天下治用九之道天与圣
 人同得其用则天下治也(并易/传)
卷一 第 45a 页 WYG0015-0045c.png
 横渠先生曰大而得乎易简之理当成位乎天地之
 中时舍而不受命乾九二有焉及夫化而理矣造而
 位天德矣则富贵不足以言之○九二居大中安止
 之地至于三四则不得所安也○三四与二皆言所
 遇之时二之时平和见龙在田者是可止之处也时
 舍时止也以时之和平故利见不至于害○三四则
 皆时为难危又重刚又不中至九五则是圣人极致
 处不论时也○九五成性则跻圣而位天德九二正
卷一 第 45b 页 WYG0015-0045d.png
 位于内卦之中有君德矣而非上治也九五言上治
 者言乎天之德圣人之性故舍曰君而谓之天见大
 人德与位之皆造也(并易/说)
 白云郭氏曰下也曰下言微也如有鳏在下也前言
 位之人也后言爻之时也○时舍时可进故随时而
 舍明有正中君德亦必待时○行事兴事造业大有
 为也○自试君子谨失时之戒故或自试○上治以
 天德位天位治所从出○穷之灾穷不知变故灾至
卷一 第 46a 页 WYG0015-0046a.png
 ○天下治知乾元之义而用天德则治矣(并易/说)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
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
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伊川先生曰此以下言乾之义方阳微潜藏之时君
 子亦当晦隐未可用也○天下文明龙德见于地上
 则天下见其文明之化也(一作而/化之)○与时偕行随时
 而进也○乾道乃革离下位而升上位上下革矣○
卷一 第 46b 页 WYG0015-0046b.png
 乃位乎天德正位乎上位当天德(一作/德矣)○与时偕极
 时既极则处时者亦极矣○乃见天则用九之道天
 之则也天之法则谓天道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乾二五皆正中之德五则曰大人造也
 又曰圣人作而万物睹大人而升圣乃位乎天德也
 不言天位而言天德位不足道也所性不存焉潜龙
 自是圣人之德备具但未发见○见龙成性至飞龙
 则位天德○九五言乃位乎天德盖是成圣实到也
卷一 第 47a 页 WYG0015-0046c.png
 不言首出所性不存焉其实天地也不曰天地而曰
 天德言德则德位皆造故曰大人造也至此乃是大
 人之事毕矣五乾之极盛处故以此当圣人之成德
 言乃位即是实到为已有也若由思虑勉勉而至者
 止可言知不可言位也言位则实在其所矣大抵语
 勉勉者则是大人之分也勉勉则犹或有退少不勉
 勉斯退矣所以须学问进德修业欲成性也成性则
 从心皆天也所以成性则谓之圣者如夷之清惠之
卷一 第 47b 页 WYG0015-0046d.png
 和不必勉勉彼一节而成性若圣人则大以成性(并/易)
 (说/)
 广平游氏曰揲蓍之法遇九六之数则变乾以纯阳
 故阳极而亢坤以纯阴故阴极而战如其变不则亢
 而灾战而伤不能免也乾以用九则阳知险而变故
 无首而吉坤以用六则阴知阻而变故永贞而利乾
 坤纯乎阴阳者也故用九用六与它卦不同将来者
 进成功者退天之则也故乾元用九乃见天则(易/说)
卷一 第 48a 页 WYG0015-0047a.png
 龟山杨氏曰乐则行之忧则违之孔颜之所同天下
 文明则孔子而已矣○毋固则与时偕行(并语/解)
 兼山郭氏曰刚健中正纯粹精乾之九五七者咸在
 故为一也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测是以变动不居
 周流六虚莫有留碍者矣故曰飞龙在天乃位乎
 天德(易/说)
 白云郭氏曰阳气潜藏则闭塞未亨之时○天下文
 明君子出则道大明○与时偕行时可行健君子应
卷一 第 48b 页 WYG0015-0047b.png
 时行之行谓用也○乾道乃革潜龙之义至四而革
 矣○乃位乎天德有天德而得天位也○与时偕极
 乾道极矣时不复矣而不知止故与偕极○乃见天
 则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观用九之义见天之可则也
 (并易/说)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
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
 明道先生曰性情犹言资质体段(刘绚/师训)
卷一 第 49a 页 WYG0015-0047c.png
 伊川先生曰反复详说以尽其义既始则必亨不亨
 则息矣乾之性情也既始而亨非利贞其能不息乎
 ○乾始之道能使庶类生成天下蒙其美利而不言
 所利者盖无所不利非可指名也故赞其利之大曰
 大矣哉(并易/传)○元亨者只是始而亨者也此通人物
 而言(通元本/作该字)谓始初发生大槩一例亨通也及到利
 贞便是各正性命后属人而言也利贞者分在性与
 情情性之动处也言性者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
卷一 第 49b 页 WYG0015-0047d.png
 为本是顺利处为性若情则须是正也(吕与叔/东见录)○利
 贞者性情也言利贞便是乾之性情因问利与以利
 为本之利同否先生曰凡字只有一个用有不同只
 看如何凡顺理无害处便是利君子未尝不欲利然
 孟子言何必曰利者盖只以利为心则有害如上下
 交征而国危便是有害未有仁而遗其亲未有义而后
 其君不遗其亲不后其君便是利仁义未尝不利(张绎/所录)
 横渠先生曰利贞者性情也以利解性贞解情利流
卷一 第 50a 页 WYG0015-0048a.png
 通之义贞者实也利快利也贞实也利性也贞情也
 情尽在气之外其发见莫非性之自然快利尽性所
 以神也情则是实事喜怒哀乐之谓也欲喜者如此
 喜之欲怒者如此怒之欲哀欲乐者如此哀之乐之
 莫非性中发出实事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元亨者乾之始也利贞者乾之性情也
 乾之始大是也乾之性情健是也惟其大故元亨而
 健故利贞也○利天下者始于乾元故彖曰大哉乾
卷一 第 50b 页 WYG0015-0048b.png
 元万物资始可言所利则其利小矣不言所利无所
 不利也(并易/说)
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
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伊川先生曰大哉赞乾道之大也以刚健中正纯粹
 六者形容乾道精谓六者之精极以六爻发挥旁通
 尽其情义乘六爻之时以当天之则天之功用著矣
 故曰(一作/见)云行雨施阴阳溥畅天下和平之道也(易/传)
卷一 第 51a 页 WYG0015-0048c.png
 横渠先生曰刚健中正中爻之德○刚健中正纯粹
 精也主以中正为精也六爻发挥言时各异旁通情
 也情犹言用也(并易/说)
 兼山郭氏曰乾之为乾刚健中正纯粹精是也考乾
 之象则六爻不齐能尽乾之义就其中正而纯全焉
 独见乎九五所以取象于飞龙也必也考论其精微
 则七者咸在也盖阳德为刚乾德为健以位则中以
 才则正上下无异体故谓之纯内外无偏系故谓之
卷一 第 51b 页 WYG0015-0048d.png
 粹它卦莫能与之同故谓之精(易/说)
 白云郭氏曰刚健中正纯粹精乾之德也六爻发挥
 旁通情乾之业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乾之用也云行
 雨施天下平乾之功也有是德则有是业有是用则
 有是功也然精者德之精情者卦之情乘六龙用九
 也天下平致美利也乾之大如此圣人之法乾也刚
 健中正以崇德发挥旁通以广业时乘六龙崇德以
 致用也云行雨施广业之功成也(并易/说)
卷一 第 52a 页 WYG0015-0049a.png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
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伊川先生曰德之成其事可见者行也德成而后可
 施于用初方潜隐未见其行未成未成未著也是以
 君子弗用也(易/传)
 横渠先生曰成德为行德成自信则不疑所行日见
 于外可也○君子之道成身成性以为功者也未至
 于圣皆行未成之地耳颜子之徒隐而未见行而未
卷一 第 52b 页 WYG0015-0049b.png
 成故曰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龙德而隐圣修而
 未成者也非如学者之未成凡言龙喻圣也若颜子
 可以当之虽伯夷之学犹不可言龙龙即圣人之德
 颜子则术正也(并易/说)○以能问不能以多问寡私淑
 艾以教人隐而未见之仁也(语/解)
 白云郭氏曰隐而未见时之未至也行而未成德未
 大成也是以确乎不可拔也成德者时成之龙德也
 言之信行之谨善世不伐德博而化皆可见也初之
卷一 第 53a 页 WYG0015-0049c.png
 潜未足以与此(易/说)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
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伊川先生曰圣人在下虽已显而未得位则进德修
 业而已学聚问辩进德也宽居仁行修业也君德已
 著利见大人而进以行之耳进居其位者舜禹也进
 行其道者伊傅也(易/传)
 广平游氏曰乾之道不尽于九二故以学问坤之道
卷一 第 53b 页 WYG0015-0049d.png
 盛于六二故不习无不利(易/说)○闲邪存诚此尊德性
 也非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则择善不明矣(中庸/解)
 兼山郭氏曰九二见龙在田以君德而处臣位在君
 子方学以聚之问以辩之者也田非不可安安之非
 所宜也是以利见大人汇以待征学以待发故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学聚问辩宽居之者期于仁以行之耳
 故潜龙勿用知其行而未成也见龙在田知其君德
 大成而可行也是以利见大人唯仁以行之为九二
卷一 第 54a 页 WYG0015-0050a.png
 之事(易/说)
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
而惕虽危无咎矣
 伊川先生曰三重刚刚之盛也过中而居下之上上
 未至于天而下已离于田危惧之地也因时顺处乾
 乾兢惕以防危故虽危而不至于咎君子顺时兢惕
 所以能泰也(易/传)
 横渠先生曰乾三四皆过中重刚时不可舍庸言庸
卷一 第 54b 页 WYG0015-0050b.png
 行不足以济之虽大人之盛有所不安外趋变化内
 正性命故其危其疑艰于见德者时不得舍也(正/蒙)
 兼山郭氏曰九三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位则人也故
 因时而惕进德修业之事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在天为君在田为臣皆中正也三乘重
 刚而过中故为危惧之地(易/说)
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
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卷一 第 55a 页 WYG0015-0050c.png
 伊川先生曰四不在天不在田而出人之上矣危地
 也疑者未决之辞处非可必也或进或退唯所安耳
 所以无咎也(易/传)
 横渠先生曰此以六画分三才也以下二画属地则
 四远于地故言中不在人若三则止言不在天在田
 而已(易/说)
 兼山郭氏曰九四或跃在渊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
 不在人乾道之革也是以进不安于进退不安于退
卷一 第 55b 页 WYG0015-0050d.png
 处不安于处故疑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四承重刚多惧之地上不为中正之君
 下不为同德之臣中非兴事造业之任故于进退惧
 而或之也或之则毋必以是可进则进可退则退故
 无咎(易/说)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
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
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卷一 第 56a 页 WYG0015-0051a.png
 明道先生曰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
 非在外也○至诚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
 地参赞与参之义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之
 谓也(并刘绚/师训)○若不一本则安得先天而天弗违后
 天而奉天时(吕与/叔录)
 伊川先生曰大人与天地日月四时鬼神合者合乎
 道也天地者道也鬼神者造化之迹也圣人先于天
 而天同之后于天而能顺天者合于道而已合于道
卷一 第 56b 页 WYG0015-0051b.png
 则人与鬼神岂能违也(易/传)○天且不违况于鬼神乎
 鬼神言其功用天言其主宰(蒋氏/拾遗)○圣人与天地合
 德日月合明六尺之躯能有多少技艺人有身须用
 才圣人忘已更不论才也(刘元承/手编)
 横渠先生曰浩然无间(一作/害)则天地合德照无偏系
 则日月合明天地同流则四时合序酬酢不倚则鬼
 神合吉凶天地合德日月合明然后能无方体能无
 方体然后能无我○先后天而不违顺至理以推行
卷一 第 57a 页 WYG0015-0051c.png
 知不合也虽然得圣人之任皆可以勉而至犹不害
 于未化尔○大人与圣人自是一莭妙处精义入神
 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以理计之如崇德之
 事尚可勉勉修而至若大人以上事则无修故曰过
 此以往未之或知言不可得而知也直到已实到穷
 神知化是德之极盛处也然而人为者不过大人之
 事但德盛处唯已知之默而成之不言而信不怒而
 威如此方是成就吾之所行大人之事而已故于此
卷一 第 57b 页 WYG0015-0051d.png
 爻却说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
 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如此则是全与天地一
 体然不过是大人之事唯是心化也故尝谓大可为
 也大而化不可为也在熟而已盖大人之事修而可
 至化则不可加功则是助长也要在乎仁熟而已然
 而至于大以上自是住不得言在熟极有意大与圣
 难于分别大以上之事如禹稷皋陶辈犹未必能知
 然须当皆谓之圣人盖为所以接人者与圣同但已
卷一 第 58a 页 WYG0015-0052a.png
 有知不足不肯自以为圣如禹之知斯可谓之大矣
 其心以天下为己任规模如此又克已若禹则与圣
 人直无间别孔子亦谓禹于吾无间然矣久则须至
 尧舜有人于此敦厚君子无少异圣人之言行然其
 心与子贡仲尼须自觉有殊在它人则安能分别当时
 至有以子贡为贤于仲尼者唯子贡则自知之人能
 以大为此常以圣人之规模为已任久于其道则须
 化而至圣人理之必然如此其大即是天也又要细
卷一 第 58b 页 WYG0015-0052b.png
 审处行之并暗隙不欺若心化处则诚未易至孔子
 犹自为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傥曰吾圣矣则人亦谁
 能知故曰知我者其天乎(并易/说)
 龟山杨氏曰圣人与鬼神合其吉凶则其祷也久矣
 (语/解)
 兼山郭氏曰孔子释飞龙而明之以四合何也盖在
 天地则合德在日月则合明在四时则合序在鬼神
 则合吉凶虽四者之间各有其所合而终无所留究
卷一 第 59a 页 WYG0015-0052c.png
 其道则无不周考其迹则无可系此庄子所谓反一
 无迹者也反一无迹唯飞龙能尽之不然释飞龙何
 异于四合者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尝读易至于乾之九五曰飞龙在天孔
 子曰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
 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盖言诚者事
 也九二曰见龙在田子曰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
 居之仁以行之盖言诚之者之事也(中庸/解)○孔子于
卷一 第 59b 页 WYG0015-0052d.png
 易之乾明大人之道则知大者乾道也(浩然/图)
 白云郭氏曰天下至大也非有大德者不能有天下
 唯有大德故其德有容无私于覆载其明无不及无
 私于照临其序有常无私于生养其吉凶有感无私
 于赏罚是以能同于天而无相违之道况于人鬼乎
 盖与天道同者不系乎先天后天也究观乾之一卦
 则包牺之画明人配天地文王之重明圣人成天地
 之能周公之爻明有天德则居天位孔子之辞明合
卷一 第 60a 页 WYG0015-0053a.png
 天地则可治神人乃知君德不可以不大也故尧则
 天之大舜能有大禹为大禹皆九五之大人与(易/说)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
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
人乎
 伊川先生曰极之甚为亢至于亢者不知进退存亡
 得丧之理也圣人则知而处之皆不失其正故不至
 于亢也(易/说)
卷一 第 60b 页 WYG0015-0053b.png
 白云郭氏曰孔子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可久则久可
 速则速孟子称为圣之时大哉随时之义也一失其
 正而为亢则于进退存亡得丧之际尚不能周知况
 天下国家乎圣人释爻至于四五盖其道难以一义
 尽也(易/说)
 
 
 大易粹言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