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三
卷十三 第 1a 页 WYG0014-040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玩辞卷十三
           宋 项安世 述
系辞上
   天尊地卑章第一
此章论天地自然之易以明伏羲作易之本义也是故
观乎二仪之判而奇耦之画已定矣观乎卑高之势而
三极之位已陈矣观乎动静之理而七八九六之性已
卷十三 第 1b 页 WYG0014-0400b.png
断矣观乎气类之分合而比应攻取之情已生矣观乎
法象之著陈而飞伏变互之体已见矣彼伏羲氏者特
述而著之耳言易者至变化而备易简之大业也故自
此以下极言变化之迹在天成象则雷霆风雨日月寒
暑皆此理之往来也在地成形则男女雌雄虚实高下
皆此理之感应也而易之奇耦相摩以成八卦八卦相
荡以成六十四卦者皆具乎其中矣然而此皆其迹也
必有本此者焉易简是也故自此以下极言易简之理
卷十三 第 2a 页 WYG0014-0400c.png
易简者易之至德者也凡物之属乎奇画者皆能知万
物之始者也凡物之属乎耦画者皆能成一奇之所赋
者也夫万物之始一而已矣其理安得不易及其成也
成夫一而已矣其事安得不简上系之首章断之于易
简而归之于贤人之德业下系之首章断之以贞夫一
而归之于圣人之仁义大抵先以天地之理明圣人作
易之本复以在人之理明圣人体易之用也
   知大始
卷十三 第 2b 页 WYG0014-0400d.png
一奇未画鬼神不能知也一画开而万事见矣故万物
之始惟乾为能知之不谓之作者作则属乎事物矣非
事物之始也
   贤人
称贤人者明乾坤之德业人皆可充而至也若但言圣
人则嫌于必生知安行而后可而进修之路绝矣自此
章以下始称圣人君子焉
   圣人设卦观象章第二
卷十三 第 3a 页 WYG0014-0401a.png
此章论读易之法必自文王之易始也故上章论乾坤
贵贱刚柔吉凶变化五事而此章独自吉凶变化起义
者盖有画之初乾坤贵贱刚柔之迹已著而吉凶变化
之象未明有系辞而后见易之有吉凶有卦象而后见
易之有变化二端者皆具于文王之时也复以二端析
为四类而详言之吉凶者得失之已定者也其忧虞之
初则谓之悔吝变化者易之用也其所以变化则刚柔
二物而已故观吉凶者必自悔吝始观变化者必自刚
卷十三 第 3b 页 WYG0014-0401b.png
柔始文王观此四者而系之以辞读易者亦当观此四
者而玩文王之辞则静居动作无入而不利矣孔子作
大传二篇专为此事故学者以系辞名之则当时传授
之意从可知矣
   易之序也
序即爻位也居此爻之位则玩此爻之辞以处之然后
能随所遇而安乐之也虞翻本序字作象以与下文合
似不必尔
卷十三 第 4a 页 WYG0014-0401c.png
   彖言乎象章第三
此章亦论系辞也自彖者言乎象至无咎善补过皆解
系辞之文自列贵贱者存乎位至各指其所之皆读系
辞之法也彖辞所言之象即下文所谓卦也爻辞所言
之变即下文所谓位也吉凶悔吝无咎皆辞也独吉凶
言存乎辞者悔吝可以介而免无咎可以悔而致必有
忧震之心者然后能用力于其微焉至于吉凶则得失
之大者读其辞者皆可辨也此而不悟圣人亦末如之
卷十三 第 4b 页 WYG0014-0401d.png
何矣贵贱以位言小大以材言卦各有主主各有材圣
人随其材之大小时之难易而命之辞使人之知所适
从也然则读其辞者其可不尽心乎
   齐小大
列贵贱者存乎位演上文之爻言乎变也齐小大者存
乎卦演上文之彖言乎象也凡彖辞之例专取主爻为
言阴爻为小阳爻为大或小或大虽若不齐而当其时
位者能为一卦之主而用事焉则无小大之閒也是故
卷十三 第 5a 页 WYG0014-0402a.png
谓之齐然存乎卦者反在存乎位之下者位之贵贱以
六爻言卦之小大以一爻言明于六位之中取一位以
为卦主也
   易与天地准章第四
凡言易者皆指易之书也此书之作与天地准故此书
之用能弥遍纶理天地之道此二句者一章之主意也
自此以下皆敷演此二句之义自仰以观于天文至故
知鬼神之情状此三知者言易之所知与天地准也自
卷十三 第 5b 页 WYG0014-0402b.png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至安土敦乎仁故能爱此四故者
言易之所能与天地准也自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至
神无方而易无体此三而者言弥纶之功也
   三知
故者以事言也说者以理言也情状者以象言也易有
象有理有事知斯三者而易之蕴尽矣昔者伏羲氏之
始作易也仰观于天见阴阳之象俯察于地见刚柔之
形于是制为奇耦之画以准其象使万物之情皆以类
卷十三 第 6a 页 WYG0014-0402c.png
而从而天文地理遂与人事物情相通而为一而幽明
之故可得而知矣原画之所由始二分四揲之变皆起
于至一无朕之中要画之所以终三变六扐之馀复归
于至一无朕之始而死生之说可得而知矣气聚而为
物奇耦之画所以为有象魂游而为变九六之化所以
为无迹而鬼神之情状可得而知矣
   四故
奇耦之象正与天地相似其画一具而能于天下之理
卷十三 第 6b 页 WYG0014-0402d.png
无所违奇耦之变通于万物之情故知虽崇而不失之
于过当于万民之用故道虽广而不失之于流(旁行而/不流当)
(连故不过/为一节)乐时位之推移而知其卒归于有数也故能
乘化而不忧随其时位之险易而常遂其济物之心故
能无往而不用其爱夫能其其理故能通其变能通其
变故能极其数能极其数故能利其用凡易之能备于
此四者也
   三而
卷十三 第 7a 页 WYG0014-0403a.png
此三而者总结一章之义以见其弥纶天地之道也盖
易有奇耦之二画所以匡括天地之变化而天地不能
越乎其外此所谓弥也曲成万物之始终而无一物之
或遗此所谓纶也此即上文四故之所能也通乎幽明
死生鬼神之道而知无所不至此所谓道也此即上文
三知之所知也是故天地之神无阴阳之定方而奇耦
之变亦与之周流而无定体此所谓易与天地准也此
一节正以明始初二句之意而极言之也
卷十三 第 7b 页 WYG0014-0403b.png
   一阴一阳章第五
一阴一阳犹言一出一入明奇耦之迭用也阴阳者气
也阴阳迭用者道也道之所生无不善者元也万物之
所同出也善之所成各一其性者贞也万物之所各正
也成之者性犹孟子言人之性犬之性牛之性本草言
性热性寒也仁者见其始于一而以为仁智者见其终
于万而以为智木石飞走愚夫愚妇皆在其中而不知
其所以然是三者之见愚智虽不同而皆未足以言易
卷十三 第 8a 页 WYG0014-0403c.png
也自易之显者观之有法象之著明则道之一阳也谓
之仁可也自易之藏者观之无方体之可测则道之一
阴也谓之智可也一显一藏鼓动万物而不已则仁与
智又皆属于阳枯茎蠹策藏显俱出于无心则仁与智
又皆属于阴惟其神妙如此不可形容故赞之曰盛德
大业至矣哉以言其德则变化日出而无穷此阳之显
也以言其业则天地之閒备矣此阴之藏也合而言之
显藏藏显如循环之无端则易之一辞足以兼之矣观
卷十三 第 8b 页 WYG0014-0403d.png
其画一奇以开万象则奇也者诚天下之至健德之所
以能日新也及其配一耦以成万形则耦也者诚天下
之至顺业之所以能富有也极奇耦之数至于万有一
千五百二十以见天下之赜则谓之占即奇之象也通
奇耦之变至于千五百三十六卦以效天下之动则谓
之事即耦之法也究而言之或显或藏莫知其方则神
之一辞足以赞之矣此即上章神无方易无体之意也
   效法
卷十三 第 9a 页 WYG0014-0404a.png
古语法皆谓形也形即刑字故刑法通称皆言其成形
而不可变也系辞之于天地或称成象成形或称成象
效法或称法象或称观象观法大率皆以形对象故法
字但可训为形字不可训为模仿也
   夫易广矣大矣章第六
夫易广矣大矣此一章之总目也远而不止即直与辟
也静而正即专与翕也天地之閒备矣即大生广生也
易之为道一与两而已乾即一也静而守一则其事专
卷十三 第 9b 页 WYG0014-0404b.png
而无不闭动而用一则其行直而无不开此乾所以为
万物之父坤即两也两闭者为翕言与乾俱闭也两开
者为辟言与乾俱开也此坤所以为万物之母大者无
不统也广者无不承也自广大而至易简其言之序自
博而趋约也易之所以广大者以其能变通也所以变
通者阴阳二物而已所以为阴阳者至易而不难知至
简而不难能也阳者一之而已岂非天下之至易乎阴
者两之而已岂非天下之至简乎天地之閒至大者天
卷十三 第 10a 页 WYG0014-0404c.png
地至变者四时至精者日月至善者至德易之为书具
此四者岂不谓之备乎
   远则不禦迩则静而正
其占也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此所谓不禦也其未
占也寂然不动无思无为此所谓静而正也其形则静
其德则正静者坤之闭也正者乾之专也
   易其至矣乎章第七
上章言易此章言圣人体易于身也知穷万理之原则
卷十三 第 10b 页 WYG0014-0404d.png
乾之始万物也礼循万理之则践而行之则坤之成万
物也有天地之位则有阴阳之变行乎其中人有此性
则有知礼之德存乎其中但患人不能存之尔苟能存
其所存则道义皆自是而出矣道者义之体智之所知
也义者道之用礼之所行也成性犹设位也有此位则
谓之设位有此性则谓之成性即上文言成之者性也
至存存上一存字方言人为之功尔第五章仁为阳知
为阴此章却以知为阳礼为阴
卷十三 第 11a 页 WYG0014-0405a.png
   圣人见天下之赜章第八
上系第一章统论易道第二章三章论人之学易者自
系辞入第四章以下复论易道至此章复论人之学易
者自系辞入夫理之幽者至荒忽诞罔而难明也圣人
以健顺动入之辞拟其形状以天地雷风之名象其物
宜而幽者于是乎可亲而不可恶矣事物之动至难处
也圣人察其事机之会与其变动之宜而为之处事之
法随时之理使之曲得其当而又著其吉凶之效以告
卷十三 第 11b 页 WYG0014-0405b.png
之而动者于是乎有定则而不可乱矣学易者拟其所
立之象以出言则言之浅深详略必各当于理议其所
合之爻以制动则动之久速仕止必各当于时而易之
变化成于吾身矣成其变化其字指易也言人学易之
变化而至于有成也故曰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
变此之谓也本章亦有此一段其下文亦归于人之德
行正与此同自此以下引爻辞七章皆教人拟议之方
姚大老曰自天祐之一爻亦当在此章之末脱简在后
卷十三 第 12a 页 WYG0014-0405c.png

   七爻
所引七爻皆欲人之畏谨也鸣鹤言处隐之诚同人言
用心之一白茅贵慎有终尚谦亢龙恶亢户庭以教密
负乘以戒慢皆所以养人之敬心也若从姚说移自天
祐之于此则终之以信顺之福于义亦不相悖
   金兰
其利断金虽金之坚不能閒也此言君子之行其臭如
卷十三 第 12b 页 WYG0014-0405d.png
兰虽林之深不能隐也此言君子之言
   德言盛礼言恭
德言盛知欲崇也礼言恭礼欲卑也
   大衍之数五十章第九
姚大老云天一地二至天九地十班固律历志及卫元
嵩元包运蓍篇皆在天数五地数五之上今按新安朱
先生易传亦用此说与天数五至行鬼神也合为一节
置在大衍之首今从之
卷十三 第 13a 页 WYG0014-0406a.png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
   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
   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
   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成变化行鬼神皆主五数言之也分而言之天数备于
五地数备于五合而言之天地相得一生一成其合亦
为五耦分而计之天之数为五者五地之数为五者六
合而计之天地之数为十者五其奇数又为五分合错
卷十三 第 13b 页 WYG0014-0406b.png
综无非五者盖生数之所变成数之所化四时之代谢
万物之死生未有能外于五者也大衍之数独止于五
十者圣人作易之妙旨也夫五与十天地之极数也极
则当动一蓍才动则五与十亡而四与九见矣于此最
见易道之神此章置在大衍之首极为有意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生数自一二三四而极于五成数自六七八九而极于
十故大衍之数五十取天地之极数以立本也布算者
卷十三 第 14a 页
生数至四而止遇五则变而为一成数至九而止遇十
则变而为一故其用四十有九取天地之变数以起用
也或曰揲蓍之四十有九自然之数非人所为者非也
若自然之数则止用四十八而已蓍之三揲本皆不四
则八自足以为三少三多之变因其四十九也而后有
挂一之法以见一之未尝不在因其挂一也而后第一
揲有不五则九之数以见奇当在初而耦当在后夫四
十九也挂一也不五则九也皆无当于三少三多亦无
卷十三 第 14b 页
当于七八九六也而必四十九必挂一必不五则九则
其出于圣人之所为也明矣但圣人之为之也必以天
地为本异乎凿者之为之尔五岁再闰再扐以象再闰
可也然则何以见其为五岁乎曰自象两至再闰是也
象两一也象三二也象四时三也象闰四也象再闰五
也易以一爻三揲为三变一揲之中又具此五小变故
曰参五以变凡一爻三揲成十五小变当半月之日一
卦六爻成九十小变当一季之日故言卦气者以四正
卷十三 第 15a 页 WYG0014-0407a.png
卦直一岁也
   凡三百六十当期之日
天地之数五十有五而蓍数用四十九去其六也期三
百六旬有六日而策数用三百六十亦去其六也万物
皆起于一而成于五一与五无往而不在其中故不必
言一与五乾知大始者一也坤作成物者五也一二三
四五皆一之所生也六七八九十皆五之所成也
   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
卷十三 第 15b 页 WYG0014-0407b.png
此一节以是故二字发辞盖接上文二篇之策言之以
总括一章之事也易之策数万物备焉而经营之者不
出于四其初左右手数之以四其次得三少三多及一
少一多亦止于四其终即三少三多之馀以四除之得
九与六积万一千五百二十策一少一多之馀以四除
之得七与八亦积万一千五百二十策二篇之策皆四
之所成也是故八卦为四者二六十四卦为四者四故
曰四营而成易此言揲蓍之法也三揲之馀然后画卦
卷十三 第 16a 页
以小变言之每一揲具五小变以三揲合十五小变为
十有八变而画一爻以大变言之每一揲为一大变合
十八揲为十八大变而画一卦八卦与六十四卦皆十
八变之所成也是故上经三十卦反对为十八卦下经
三十四卦反对亦为十八卦故曰十有八变而成卦此
言求卦之法也自八卦小成以下乃言得卦之后占象
推演之法而一章之事备矣
   八卦而小成(至/)可与佑神矣
卷十三 第 16b 页
易之成书虽曰六十四卦而反复相重不出于初经之
八故推衍之法取诸八卦而备作彖辞者止用八卦之
义以成六十四卦之义作象辞者止用八卦之象以成
六十四卦之象以是八者推而达之万物之情古今万
世之变无不合者故曰八卦而小成言其义之约也引
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言其用之周也
此古者易家之占法今其存于说卦者尚可考也是故
天道虽幽可阐之以示乎人人事虽显可推之以合乎
卷十三 第 17a 页 WYG0014-0408a.png
天明可以酬酢事物之宜幽可以赞出鬼神之命故曰
显道神德行可与酬酢可与佑神矣
   易有圣人之道章第十
四者虽云辞变象占而其下文所论则皆占也自是以
君子将有为也至天下之至精言所占之事也自参伍
以变至天下之至变言占之法也自易无思也至天下
之至神言占之理也凡占之法有变有数每爻三揲为
三变每揲有象两象三象时象闰象再闰为五小变此
卷十三 第 17b 页 WYG0014-0408b.png
参伍以变也三揲之奇分而计之则得三少三多一少
两多一多两少之数去三揲之奇以左右手之正策合
而计之则得四九四六四七四八之数此错综其数也
错谓分而閒之综谓合而总之此两句止论一爻之法
通六爻之变得十有八遂成初二三四五上以为刚柔
相杂之文极六爻之数得七八九六遂定重单交拆以
为内外两卦之象此两句方论成卦之法故曰此言占
法也蓍之变策之数爻之文卦之象皆寂然不动之物
卷十三 第 18a 页 WYG0014-0408c.png
初不能如人之有思亦不能如人之有为皆纯乎天者
也及问焉而以言则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
知来物则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皆同乎人者也故曰此
言占理也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此之谓也
自将有为以下专论尚其占一事犹以四事终之者占
则有辞变则有象举其一则四事皆在其中也
   深几神
卷十三 第 18b 页 WYG0014-0408d.png
至精至变至神易之体也惟深惟几惟神易之用也故
曰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立此一句以承上
体起下用也物情难尽惟精于占者能极远近幽深之
情而系其辞故虽深而无不至也事变至微人所易忽
惟明于变者能推分合错综之文而见其象故虽微而
无不察也至于神则无所用其力矣研极之至义精用
利以至于神此则夫子耳顺心从之事非于深几之外
复有所谓神也下系曰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
卷十三 第 19a 页 WYG0014-0409a.png
化德之盛也此之谓也或指精变深几为四者精主占
而言深即占之辞变主变而言几即变之象亦不出于
四事也
   夫易何为章第十一
新安朱先生以夫易何为至所以断也合为一大章专
言卜筮之事今从之此一章文义相贯续而其閒节目
有四第一节统言易中有蓍卦爻之三德第二节言始
立蓍之人第三节言画爻布卦之法第四节极言圣人
卷十三 第 19b 页 WYG0014-0409b.png
制作之本今条而析之
   蓍卦爻之德
此一节先设问荅次以是故发辞开物者知其未然也
阳之始物也成务者定其当然也阴之终物也天下之
始终皆备于此书之内矣是故圣人用之以知人之志
所谓开物也以定人之事所谓成务也以决人之疑即
志与事之决也此三者皆蓍卦爻之所能也是故蓍用
七故其德圆卦用八故其德方爻用九六故其义易蓍
卷十三 第 20a 页
开于无卦之先所以为神卦定于有象之后所以为知
爻决之先者也所以为贡圣人以此三物之德洗心以
存其神退藏于密以定其体吉凶与民同患以赞其决
故其知几则神之开物也其畜德则智之成务也此所
谓聪明睿智也其断吉凶则神武之决也其与民同患
则不杀之仁也古之人有能备是德者伏羲氏其人也
故自此以下始言建立卜筮之人
   立蓍之人
卷十三 第 20b 页
此一节以是以发辞惟其聪明睿知也是以明于天道
之远而察于民事之近惟其神武不杀也是以建立蓍
策以开斯民占决之用圣人又以卜筮之法所以斋心
而戒事问之于神而贡之于明者以自斋戒以自神明
其斋则洗心也其戒则藏密也其神明其德则吉凶与
民同患也自此以下遂言画爻布卦之法以见神明其
德之事
   画爻布卦之法
卷十三 第 21a 页 WYG0014-0410a.png
此一节以是故发辞阖户谓之坤言画耦爻地凡耦皆
属坤辟户谓之乾言画奇爻也凡奇皆属乾一阖一辟
谓之变六画既成刚柔相杂言成卦也往来不穷谓之
通九六之动交相往来言之卦也皆自神而明之也按
其迹而言之见于蓍策谓之象形于卦爻谓之器制而
用之谓之卜筮之法可谓明矣究其用而言之则枯草
之茎败木之椠而内外静作之务皆资之以利其用王
公皂隶之人皆用之以决其疑极深研几其妙如此岂
卷十三 第 21b 页 WYG0014-0410b.png
非天下之至神乎此自明而神之也自此以下复推原
制作之本
   制作之本
制作之本有三有立象之本有制器之本有作书之本
故此一节以三是故为发语之端其一曰是故易有太
极易之太极即礼之太一也有太一则有阴阳是谓两
仪此八卦之第一爻也两仪各有一阴一阳是谓四象
此第二爻也四象又各有一阴一阳是谓八卦此第三
卷十三 第 22a 页 WYG0014-0410c.png
爻也八卦既成则六十四卦皆具而吉凶可见矣吉凶
之变不可胜穷万事万物皆生于吉凶二字故曰吉凶
生大业此六句言爻象之所由生也其二曰是故法象
莫大乎天地万物皆具奇耦之法象而天地其最大者
也万物皆具九六之变通而四时其最大者也万物皆
有爻象之著明而日月其最大者也三者具而易之道
备矣一家一乡一国各有占也而据崇高之极可以作
天下之易者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者也山巫野祝皆能
卷十三 第 22b 页 WYG0014-0410d.png
占也而具神知之全可以为天下之利者圣人也折筳
剡篿毁瓦灼鸡皆可占也而有探索钩致之神有决疑
成务之智可以供圣人之用者蓍龟也三者具而易之
器成矣此六句言成器之所由立也其三曰是故天生
神物神物即蓍龟也圣人则其知来之神以立卜筮天
地变化即四时也圣人效其阴阳之变以立卦天垂象
即日月也圣人象其刚柔之发挥以画爻此七八九六
之四象所以示也河图洛书天地之文字也圣人则其
卷十三 第 23a 页 WYG0014-0411a.png
义理之明以作彖辞爻辞此系辞之所以告吉凶之所
以断也此四者言易之所由作也是三节者起于太极
成于系辞而易之始终备矣
   河图洛书
姚小彭氏曰今所传戴九履一之图乃易乾凿度九宫
之法自有易以来诸易师未有以此为河图者至本朝
刘牧长民方以此为河图而又以生数就成数依五方
图之以为洛书其言未足深据也窃意图者必有八卦
卷十三 第 23b 页 WYG0014-0411b.png
之象书者必有古文字之形而今不传尔又世所传关
子明洞极经亦言河图洛书如刘氏说而两易之以五
方者为图九宫者为书按唐李鼎祚易集解尽备前世
诸儒之说独无所谓关氏者至本朝阮逸始伪作洞极
经见于后山陈氏谈丛之书则关氏亦不足为證矣
   书不尽言章第十二
自书不尽言至鼓之舞之以尽神此一章之纲领也立
象设卦系辞三者言作易之成体变通以尽利言人用
卷十三 第 24a 页
易以处事鼓舞以尽神言人用易以成德二者皆体易
之妙用也下文自乾坤易之蕴至谓之事业以演说尽
利之意自是故夫象至存乎德行以演说尽神之意也
   五尽为纲领
立一奇一耦二奇二耦三奇三耦之象所以拟健顺动
入陷丽止说之意也设六十四卦所以具忧乐求与见
伏轻重久速聚散之情也系之以彖辞爻辞所以阐吉
凶悔吝元亨利贞之言也故曰此三尽者作易者之事
卷十三 第 24b 页
也用易者观其变而玩其占以处事变而行其会通则
足以尽趋时成务之利而见于事功观其象而玩其辞
得之于心体之于身如鼓之动而舞之赴心术血气与
之俱成则足以尽阴阳不测之神而成之于德行故曰
此二尽者用易者之事也
   五谓演尽利
乾奇象也坤耦象也易之妙尽藏于此奇耦之象立而
变易之道已行于其中无奇耦则无可变易无变易则
卷十三 第 25a 页 WYG0014-0412a.png
奇耦为死象矣自奇耦未形以上则谓之太极不可以
阴阳名也自奇耦既形以下则谓之两仪四象八卦而
阴阳之体定矣体定而变化行故乾本健也初爻化则
为入中爻化则为丽末爻化则为说坤本顺也初爻化
则为动中爻化则为陷末爻化则为止凡六十四卦之
象皆示人以化而裁之也此化而裁之谓之变也当其
变也顺而推之则通违而执之则穷故乾之灾变而无
首则吉坤之伤变而永贞则利讼之九四渝则成涣而
卷十三 第 25b 页 WYG0014-0412b.png
吉豫之上六渝则成晋而无咎凡三百八十四爻之辞
皆教人以推而行之矣故曰推而行之谓之通也定之
以象以明其进退断之以辞以知其得失以通天下之
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利用出入民咸用之
此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也故曰此五谓者以
演说变通尽利之意也
   六存演尽神
天下之赜具于奇耦之象矣而圣人又演之以为卦则
卷十三 第 26a 页
理之未明者皆可以开其人而使之见也天下之动具
于三百八十四爻矣而圣人又告之以辞则事之当为
者皆可以鼓其人而使之趋也即象之变可以裁其所
遇之时即爻之动可以决其所行之事开晓而鼓动之
者虽在乎易至于体之而藏于身用之而明于人则在
乎其人之功用如何耳及其至也实德成于身则虽不
言而体已备即易之无思无为寂然不动也实行信于
人则虽不言而化已孚即易之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也
卷十三 第 26b 页
静与易俱入动与易俱出鼓之舞之不知其然而神于
是乎可尽矣分而言之默与不言为神成之与信为明
德为神行为明故曰神而明之合而言之阴阳不测皆
谓之神可也然神在于德行而不在于虚无则皆谓之
明亦可也惟易之道不可以偏观故体之者其不偏亦
如此故曰此六存者以演说鼓舞尽神之意也
 
 周易玩辞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