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0014-030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玩辞卷六
           宋 项安世 述
䷙大畜(乾下/艮上)
   大畜 小畜
小畜初爻皆不受畜至终而畜道始成所以为小畜也
大畜初爻皆受其畜至终而畜道反通所以为大畜也
   彖
卷六 第 1b 页 WYG0014-0303b.png
刚健乾也笃实艮也辉光艮乾互离也刚健以主之笃
实以充之辉光以发之所畜愈富其德愈新此所谓大
畜也此言畜之本体也九以刚在上五自下尚之乾以
健在内艮自上止之外能尚贤以畜人才内能止健以
畜天德所畜若此可谓大正矣此所谓利贞也此言畜
之致用也畜人畜物皆不为大畜财畜兵皆不为正畜
之大正者不过畜贤畜德二事而已能畜人才则不私
其禄矣自三至上为颐能养贤以及万民故曰不家食
卷六 第 2a 页 WYG0014-0303c.png
吉养贤也辞义在于养人或谓不食于家则反为受养
非其义也能畜天德则不陷于险矣六四六五为艮之
腓趾皆与乾应有涉险之具故曰利涉大川应乎天也
尚贤而能养则非以虚文尚之故贤者可得而畜也止
健而心与之应则非勉强以止之故天德可得而畜也
畜有止聚二义物止则聚不止不聚也故畜兼二义焉
   大象
前言往行则圣贤在上以象艮也畜德则圣贤在下以
卷六 第 2b 页 WYG0014-0303d.png
象乾也文在外故为小畜识在心故为大畜前言往行
如山皆至善之所止也识而畜之如天其所成就岂有
穷邪识汉书作志义同
   六爻
大畜六爻以上下耦观初九为六四所畜者也初性纯
刚故戒之以有厉利止不可犯灾四能制之于初故为
童牛之牿九二为六五所畜者也二性刚则得中故能
自脱其輹而无过尤五据利势以制之故为豮豕之牙
卷六 第 3a 页 WYG0014-0304a.png
牿者阑角之木牙者系豕之杙也九三与上九相合而
不相畜者也九三健极而进故为良马逐言逐者明下
二阳皆随之也上九在上而导乾以上行故为天之衢
亨言亨明畜道之变也九三前有二阴尚当艰贞而防
卫既越二阴而至于上九则乾道通行无复疑阻矣
   舆卫
以说卦考之坤为大舆为众则舆卫疑若坤象也而诸
卦多于乾言舆小畜之三曰舆说輹大有之二曰大车
卷六 第 3b 页 WYG0014-0304b.png
以载大畜之二曰舆说輹三曰舆卫大壮之四曰壮于
大舆之輹凡皆乾爻何哉盖车之全体惟乾足以当之
舆者车中之箱坤止象其箱足以容物而已故坤为大
与而乾为大车大有之九二是也至于舆傍之辐其直
指象乾舆下之輹其壮亦象乾辐以利轮之转輹以利
轴之转皆主为圆非坤象也舆之有卫亦不训为众古
书之称卫者皆武卫也按考工记周人之舆有六等之
备戈也人也殳也戟也矛也并轸为六盖舆卫之强如
卷六 第 4a 页 WYG0014-0304c.png
此非乾何以当之此爻舆卫盖总指三阳皆同载而上
进者也然必皆冠以舆字者坤阴为主故也小畜大畜
大壮皆阴在上而畜阳者也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九
二自下应之故虽专言车亦有积载之象
   童牛 豮豕 良马
初九在初故称童牛乾之初爻自坤变也九二以刚居
柔无势故为豮豕乾之中爻属坎豕也九三纯乾故为
良马马以健行为良九三健之极也
卷六 第 4b 页 WYG0014-0304d.png
   告牙
告说文云牛角横木也正引易童牛之告为證牙埤雅
云以杙系豕也胡翼之易传正用其说今按告以制牛
则牙以制豕从可知矣二说宜用但告字从牛者别是
一字说文云牛马牢也周书牿牛马是也则此告不当
从牛
   有喜 有庆
喜庆皆阴阳相得之辞卦中惟二阴有应故四为有喜
卷六 第 5a 页 WYG0014-0305a.png
而五为有庆喜者据已言之庆则其喜及人五居君位
故及人也若论止物之道则制之于初乃为大善故四
为元吉五独得吉而已
   大畜时也无妄灾也
凡阴皆受制于阳今以乾阳之尊而受畜于四五之二
阴四为大臣五为人君故不得不听其畜也如大畜者
乃可以言时矣凡人之祸多因自取无妄之时无自取
之道如无妄者乃可以言灾矣
卷六 第 5b 页 WYG0014-0305b.png
   曰字 何字
九三互兑为口曰者三语下也何者三问上也三方与
群阳自相告语防警舆卫以虞二阴之见止忽得上九
合志之人容其上往故惊喜而问之也艮在上卦本为
门阙为小径以止物者忽为衢道以通天阳之上行何
其大也怪其与本质相反是以何之
䷚颐(震下/艮上)
   颐大过小过中孚
卷六 第 6a 页 WYG0014-0305c.png
上经将终受以颐大过下经将终受以中孚小过四卦
皆不反对所以明雷风山泽之正用也四卦之象皆肖
坎离盖雷风山泽之气出于坎离而坎离之气出于乾
坤此两仪所以生四象四象所以生八卦也
   颐小过
颐上止下动其象为颐小过上动下止其象为杵臼惟
此二象最为易晓
   彖
卷六 第 6b 页 WYG0014-0305d.png
颐之彖曰观颐自求口实若非夫子赞辞明白则后儒
必不分作养人养已两条也贲之彖曰贲亨小利有攸
往亦因赞辞方知亨是下卦小利有攸往是上卦也后
人决不敢如此解之便如此解人必不服也由是推之
今人欲以一说穿一卦者可不谓率然乎易之彖自取
成卦之主与两卦之体及中爻为义大象自取卦象为
法爻辞自据逐爻论事其取义极有相远处此章观其
所养指上九言之观其自养指初九言之初上二阳即
卷六 第 7a 页 WYG0014-0306a.png
上下两卦之主爻也
   天地养万物
万物始乎震成乎艮天地养物之功终始于二卦之内
四时八卦之用皆包于颐故卦气始于中孚而终于颐
此颐之时所以为大也
   山下有雷颐
雷在地中复静中有动也雷出地奋豫动而出乎静也
天下雷行物与无妄雷之用也雷在天上大壮雷之体
卷六 第 7b 页 WYG0014-0306b.png
也雷风恒阳上阴下各居其所也风雷益阴上阳下互
致其功也云雷屯水气方上将雨之候也雷雨作解水
气下矣既雨之时也电雷噬嗑电耀乎外雷震乎内将
击之雷也雷电皆至丰雷出电外击物之雷也山下有
雷颐声未出山也山上有雷小过声已出山也泽上有
雷归妹阳感阴而出也泽中有雷随阴翕阳而入也
   言语饮食
节饮食象山之止物谨言语象雷之藏声
卷六 第 8a 页 WYG0014-0306c.png
   初九
颐以正为吉初九得正而凶者初九为动之主动则失
正故也颐卦惟有二阳上九在上谓之由颐固为所养
之主初九在下亦足为自养之贤灵龟伏息而在下初
九之象也朵颐在上而下垂上九之象也上九为卦之
主故称我群阴从我而求养固其所也初九本无所求
乃亦仰而观我有灵而不自保有贵而不自珍宜其凶
也初九本灵本贵圣人以其为动之主居养之初故深
卷六 第 8b 页 WYG0014-0306d.png
戒之以明自养之道象言亦不足贵者示其本贵也颐
卦肖离离为龟龟阳物而下伏故初九一爻得灵龟之
本象上九以主爻称我说见观卦
   颠颐 拂经 于丘
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说者多不同当以四五参之四
与二俱颠颐五与二俱拂经其说不容有异也颐之义
以养正为吉二四皆正有可养之道反阴虚而无实不
能以自养如人有食而自倾之故皆为颠颐大过本末
卷六 第 9a 页 WYG0014-0307a.png
皆柔而颠其室鼎初以柔颠其趾则颠为倾覆之义明
矣然颠去已恶而受上之阳亦有致吉之理如鼎之颠
趾是也故在六四一爻不害其为吉也居尊位大中而
养天下人道之常经也二五得位得中有可养之势而
不能自养反由养于不中无位之爻与常经相悖故皆
为拂经六三小象以悖道解拂拂之训悖明矣然拂经
而合于道亦君子之时中如豫之由于九四是也故在
六五一爻不害其为吉也二四俱颠独四得吉者四去
卷六 第 9b 页 WYG0014-0307b.png
上近二去上远故不受其施也二五俱拂五独得吉者
五性好止二性好动不能贞于从上也虽与四阴聚而
就养或舍其类动而去之则有拂贞之凶矣故曰六二
征凶行失类也经者常法犹可拂也贞者正道不可拂
也易中丘皆为聚涣以二阴相聚为有丘颐四阴皆聚
于上上又艮体故为于丘二动则成咸腓故为征凶
   六三
拂颐贞三字当连读颐之卦辞曰颐贞吉三之爻辞曰
卷六 第 10a 页 WYG0014-0307c.png
拂颐贞凶卦中惟此一爻与卦义相反故曰道大悖也
三与上隔纯坤坤为十故曰十年勿用颐之六爻皆由
上而养者也四五徒以与上同体犹能致吉三为正应
而反凶者不正而好动也五亦不正然性好止故能居
贞而吉颐之不可不贞如此
   六四
六四既吉矣又言无咎者以所养言之上来养已其施
光大故为吉以自养言之性静而专意念深远故为无
卷六 第 10b 页 WYG0014-0307d.png
咎二四皆受上之施者也二动而征故凶四止而不动
故无咎明自养之不可不谨也
   逐逐
其欲逐逐说文作跾跾式六反远也详眈眈之义则跾
为宜眈眈深也跾跾远也皆有沈厚专壹之义艮寅为
虎四静而正故其象如此
   六五 上九
六五上九二爻皆当以小象解之六五之居贞非自守
卷六 第 11a 页 WYG0014-0308a.png
也贞于从上也故曰居贞之吉顺以从上也成王不疑
周公孝昭委任霍光颐六五之贞也六五违上而自守
则不能以养物矣上九之厉吉非能自吉也得六五之
委任而吉也故曰由颐厉吉大有庆也阴阳相得为庆
上九苟不得君而自用则厉且凶矣易中柔爻之贞皆
训从恒六五之贞妇用之为从一夫用之为从妇直以
从为训也
   六爻
卷六 第 11b 页 WYG0014-0308b.png
郑刚中氏曰颐卦上三爻皆吉喜其止也下三爻皆凶
恶其动也
   涉大川
六五柔弱待人而养非济难之才上九养人故能济大
难成王昭帝非济难之君能济难者周公霍光也颐肖
离而反坎故上九利于涉川大过肖坎故上六过涉而
凶也卦气过蹇则为颐亦有涉川之象
䷛大过(巽下/兑上)
卷六 第 12a 页
   过字
过者越而过之所谓过犹不及者是也故㠪弼训为相
过王肃音为戈盖古义如此若训为过误之过则失其
读矣观小过爻辞弗过过祖皆是相过越之意虽过乎
哀过乎莽过乎俭亦是越而过之非过误也
   彖
凡卦之彖辞兼备众义不必穿为一说也如大过二字
自是泛言万事大者过也凡大者皆是非一端也栋桡
卷六 第 12b 页
二字则以六爻之象言之中四爻强初上二爻皆弱有
栋桡之象此则祸变之大者也利有攸往亨五字则以
六爻之才言之中四爻刚虽大过而得时措之中初上
二爻又能巽而说不失人心故利于有行虽遇大变而
可以亨此则才略之大者也巽而说之下加行字者就
大过言之也过字在序卦训为动为行能以巽说而行
于大难之中是以利有攸往也
   利有攸往乃亨
卷六 第 13a 页 WYG0014-0309a.png
先言亨后言利有攸往者亨自亨利自利也今先言利
有攸往后言亨者明亨因于往也故彖曰利有攸往乃
亨言往乃亨不往则不亨也栋既桡矣不往则压焉何
亨之有
   泽灭木大过
兑上巽下固为泽灭木之正象然以六爻言之四阳在
二阴之中亦有泽灭木之象焉故九二九五皆为枯杨
九三九四皆为栋初六为藉于地而上六为灭其顶其
卷六 第 13b 页 WYG0014-0309b.png
象明矣二五皆滨于泽故称杨焉杨泽木也当大过之
时故称枯焉过则木枯也二亦滨于泽者卦象两兑反
对也凡不反对之卦八皆就卦内自相反对乾坤坎离
颐大过中孚小过是也
   衍象
大过自大壮变而成卦大壮为上栋下宇故其变为栋
桡系辞又以大过为棺椁生则栋宇死则棺椁亦相变
为义也人藏于棺椁棺椁藏于土亦有泽灭木之象焉
卷六 第 14a 页 WYG0014-0309c.png
   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独立不惧木之植也遁世无闷泽之说也江东郑夬
独立不惧居大位任大事者也遁世无闷有大德无大
位者也
   白茅
初六一爻则彖所谓本弱者也当灭木之时畏祸而过
于谨者也本弱象茅巽象白巽在地爻象藉凡祀神之
物皆以白茅藉之于地故取义焉
卷六 第 14b 页 WYG0014-0309d.png
   九二 九三
全卦有栋桡之象而九三乃独有之全卦有利往之象
而九二乃独有之何哉盖九二当刚过之时独能居柔
而用中又与柔比在六爻之中独此一爻不为过甚之
事故无不利也卦体本以中太强而本末弱是以为桡
九三以刚居刚又处巽之极为躁在六爻之中独此一
爻为过于强故栋愈桡而不可辅也
   九二 九五
卷六 第 15a 页 WYG0014-0310a.png
二五皆无正应而过以与阴者也二所与者初初本也
故为稊稊者木根新生之茅也初又巽之主爻为木为
长为高木已过而复芽又长且高故有往亨之理五所
与者上上末也故为华上又兑之主爻为刚卤为毁折
为附决皆非木之所宜木已过而生华又毁且决故无
久生之理也
   九三 九四
九三有应在上而象以为无辅九四有应在下而象以
卷六 第 15b 页 WYG0014-0310b.png
为不桡乎下何哉凡卦皆上下相应惟大过之时不用
常理独以所比为亲初与二比而为老夫女妻五与上
比而为老妇士夫皆过以相与则三与四亦当相与乃
合大过之义今二爻皆刚无相与之情故三谓之无辅
辅以比言则指四明矣四谓之不桡乎下桡者三也则
指三明矣
   栋桡栋隆
大过四阳二在下为根五在上为枝三四两爻在本身
卷六 第 16a 页 WYG0014-0310c.png
为栋就两栋言之三过于强故桡四不过故隆四若从
三则与之俱桡故三为不可辅而四以有它为吝言不
可从三也九三庾亮之急也九四王导之宽也
   无咎无誉
大过九五与坤六四同占者其操术同也坤六四之至
谨大过九五之中立在已皆可无咎然括囊无补于当
世老妇不能以生育安足誉乎象言可丑正解无誉二
字明居上位而中立者不可自以无咎为能也以此坊
卷六 第 16b 页 WYG0014-0310d.png
民犹有以长乐老自誉者
   过涉灭顶凶无咎
上六一爻则彖所谓末弱者也力不足以济难而志存
大义故过于勇如陈蕃李膺之事此亦大过人之行虽
至于灭顶而不可咎也
   老夫士夫
二高于初故二为老而初为女上高于五故上为老而
五为士各就所比之爻自为老少几大过之取象皆然
卷六 第 17a 页 WYG0014-0311a.png
䷜习坎(坎下/坎上)
   习字
重卦之序坎在六子之先故于坎卦加习字以起后例
示离震艮兑巽皆当以重习起义不与初经三画之卦
同义也故离为继明震为荐恐艮为各不相与巽为申
命兑为相习义皆与初卦不同乾最为首不于乾加习
字乾坤六画只是一爻自二以上便皆为习习义在爻
不在重卦至六子而后重与单异故孔子于乾坤但以
卷六 第 17b 页 WYG0014-0311b.png
天行地势为言而于六子始有荐两兼丽随习之文也
   坎字
坎彖自为两节其象为水之多其义为险之重自水流
而不盈至往有功以水言也自天险不可升至大矣哉
以险言也卦辞专取水为义爻辞皆以险为义
   不盈
水流而不盈谓不止也坎不盈谓不满也不止故有孚
不满故中未大因其辞而释之义自辨也凡物盈则止
卷六 第 18a 页
水盈则愈行故坎有时而盈水无时而盈也
   往有功也
姚小彭氏曰坎劳卦也凡坎用事则曰往有功需蹇解
渐皆是安世按渐虽无坎而二三四有坎进者自初至
五历坎而后得位故曰进得位往有功也天下之事孰
不以劳而成以逸而败哉
   常德行习教事
德行常修则邪念不能入其中教事荐习则衰俗不能
卷六 第 18b 页
乱其守此君子设险以治身也教事谓礼乐诗书之教
   初二五
初六习坎入坎者已在重坎之下而又加以不正更入
于窞故曰失道凶也九二之坎有险即初六之习坎言
坎之上又有坎也二者刚中之才虽贤于初六能不入
坎然无应于上不能自拔犹在坎中故曰未出中也九
五已登上坎无重坎矣然水必盈坎而后可出九五独
处阴中而无应于下如水之力适与坎平较之九二稍
卷六 第 19a 页 WYG0014-0312a.png
能自见而已然未能流而出坎故曰中未大也大扺出
险之道以有应为功使九二上有六五之应则可以承
天宠而怀万邦矣使九五下有六二之应则可以建万
国而亲诸侯矣又何险之足患哉
   初六 上六
初六两爻凶同而情异初六在重坎之下陷于险者也
其失道也昏愚之所致也上六居重坎之上为险者也
其失道也故为之也当险之初则陷于险者受其凶及
卷六 第 19b 页 WYG0014-0312b.png
险之极则为险者凶必及之矣既系用徽纆又寘于丛
棘亦重险之义也他爻之险皆遇险而陷于其中上六
之重险则人设之以治罪人者故曰系曰寘皆执治之
辞也
   二五
九二九五在全卦之中为有孚为心亨为行有尚者两
刚相继出于险中不可得而掩遏有不失其信而志于
必亨之义以此而往宜其有功也若在各爻言之止为
卷六 第 20a 页 WYG0014-0312c.png
各能自守不陷于坎中而已皆无出险之功故二为求
小得五为祇既平而已五居大位故以未大讥之其实
二爻皆未能出中者也二以柔自居五安其位虽有刚
中之才皆无出险之志独六二不安其位有志于尚往
而才不足以立功此坎之六爻所以皆不能尽成卦之
义也
   六三
坎卦尚往利刚而不利柔刚能往柔不能往也独六四
卷六 第 20b 页 WYG0014-0312d.png
一爻进而承刚得免于咎初六上六皆以失道致凶六
三亦阴柔之人止言勿用止言无功而不言失道凶者
初六入险最深上六处险之极皆无出险之道坐受其
凶者也六三志刚而不安于位来之坎坎甚矣其有志
于出险也惜其天质阴柔不足以往故戒之以勿用谕
之以无功示与往有功者异尔若论其志正坎道之所
尚也其何失之有
   来之坎坎
卷六 第 21a 页 WYG0014-0313a.png
之者往也坎坎者劳貌也诗之坎坎伐檀是也先儒以
其有两坎字便称来往皆险非也此止言上下往来之
劳下文始言险之多尔欲进而上则险而不可升欲居
其位则枕而不能安欲退而下则又入于坎中之窞才
不刚位不正时不利皆无所施此所以戒之以勿用也
象曰终无功者言虽劳其心力多方图之终无出险之
效也味终字可见坎坎之为劳矣
   六四爻句
卷六 第 21b 页 WYG0014-0313b.png
新安朱先生曰晁说之氏言古读作樽酒簋一句贰用
缶一句古文小象亦无贰字安世按簋缶牖咎于古韵
为协且陆德明释文及李鼎祚所集先儒解皆与此合
则晁说尤信
   樽酒 用缶 自牖
姚小彭氏曰冠之醴子与问名之醴宾舅姑之醴妇三
者皆用特尊甒而醴子与宾皆不在牖醴妇与教成之
祭皆席于牖閒而教成之祭复不用尊与甒是故用尊
卷六 第 22a 页 WYG0014-0313c.png
甒而在牖者惟醴妇为然此所以象刚柔之际也酒止
于特尊故称樽酒体以瓦甒盛之故称用缶于象坎为
酒为缶诸卦有坎者皆为酒尔雅小罍谓之坎罍即缶

   刚柔际也
解之初六与九四相交则各当其位故曰刚柔之际义
无咎也坎之六四与九五相交则成解之九四故亦曰
刚柔际也
卷六 第 22b 页 WYG0014-0313d.png
   六四 上六
六四以礼为险上六以刑为险六四顺道而承刚者也
故以礼为险以防其苟合尊以盛酒簋以盛食缶以盛
醴席于户牖之閒以纳其结约之好昔之圣人所以制
为醴妇之仪若是其艰阻者所以重刚柔之交而虑夫
妇之终也易而合者终必有敝不如是不足以永终而
无咎也上六失道而乘刚者也故以刑为险以防其犯
上系以徽纆使不得动寘之丛棘使不得安下罪者一
卷六 第 23a 页 WYG0014-0314a.png
年而舍中罪二年而舍上罪三年而舍昔之圣人所以
制为圜土之法若是其峻极者所以困犯上之人而使
之知君长之可畏也三岁者上三爻之终也起居动作
皆不自得至于三岁之久其凶如此谁敢复犯乎九五
为君当以道为险者也惜其道不大故无可言者
   六爻
下卦在下而受险者故下三爻言出险之道上卦在上
而治险者故上三爻言设险之道犹恨二五皆陷于险
卷六 第 23b 页 WYG0014-0314b.png
中故二不能尽出险之功五不能尽设险之道文王当
如燬之时身不上而民不瘁可谓能尽出险之功矣周
公制礼乐立政刑以起八百年之业无敢侮之者可谓
能尽设险之道矣故曰险之时用大矣哉
䷝离(离下/离上)
   畜牝牛吉
牝柔而牛顺皆坤象也坤之二五来丽于见龙飞龙之
位丽乎中正也所恶于柔顺者为其丽于邪也如柔顺
卷六 第 24a 页 WYG0014-0314c.png
若离之二五则无恶于柔顺矣故曰畜牝牛吉坤以全
体配乾而行故为牝马为行地离以二五附乾而居故
为牝牛为畜养
   丽天丽土
日月丽乎天而成明百谷草木丽乎土而成文故离为
文又为明
   重明以丽乎正 柔丽乎中正
重明以丽乎正此统论一卦之义以释卦名也上卦为
卷六 第 24b 页 WYG0014-0314d.png
重明下卦三爻皆丽乎正故曰重明以丽乎正句中加
以字如同人之文明以健贲之文明以止皆论上下两
卦之体也柔丽乎中正此以二五成卦之爻释卦辞也
坤之二柔来丽乎乾之中五丽乎中二丽乎正中如人
能附顺乎大中至正之道则其行无所不通故曰柔丽
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加是以二字明柔附本
非令德以能附丽乎中正是以吉也苟附丽乎邪则为
匪人矣安所得吉哉
卷六 第 25a 页 WYG0014-0315a.png
   乃化成天下
上卦为重明之君下三爻皆丽乎正之人此为明君能
化成天下之象明矣
   明两作
日君象也不容有两故明之两作者则为大人继明之
象继有前后之义非并作也日继日犹君继君有天子
诸侯嗣位之象焉故曰六五之吉离王公也
   重明 继明
卷六 第 25b 页 WYG0014-0315b.png
继明与重明不同重明犹重巽也明之又明犹新之又
新也重明如言圣益圣继明如言圣继圣也
   初九
初九丽之初也相丽之初不可不谨邪正错然并陈于
前一举足履之便有得失荣辱之机所以欲其敬者未
论求福且欲避咎也
   六二
坤之六五黄裳元吉及索而成离乃以六二为黄离元
卷六 第 26a 页 WYG0014-0315c.png
吉者自坤言之六五坤道之最盛者也处盛而用柔中
故为元吉若离则乾之本体而坤来文之其义以明为
主乾之九二本自文明而坤之六二又以地道之光来
居其位光明如此而以柔顺中正将之故曰黄离元吉
得中道也六五又加重明焉居刚在上而明炽于外此
固知道者之所忧也安得为元吉乎
   九三
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句法与不节若则嗟若同
卷六 第 26b 页 WYG0014-0315d.png
日既昃矣不动而求乐则坐而待忧也九三动为震震
为鼓为声互坎为缶又为击缶之声鼓缶而歌古乐也
诗陈风用之古文嗟下无凶字
   九四 六五
六五之出涕戚嗟说者皆以为九四所迫非也九四突
如其来岂为六五哉为九三既老前明将尽急于求继
尔九四逆子也突然而来迫天地之所不容也故曰焚
如死如弃如无所容也六五顺子也以继父为悲以承
卷六 第 27a 页 WYG0014-0316a.png
业为忧不以得位为乐凡天子诸侯之初嗣位皆当如
此故曰六五之吉离王公也曹丕初受汉禅抱辛毗颈
曰君知我喜否识者有以知魏祚之不昌则四五之吉
凶可知矣
   上九
六五舜初继尧让德不嗣禹初继舜稽首固辞之时也
上九诛四凶征有苗之时也嗣位之主固当以忧畏为
先然亦不可以不振也有上穷而不服者则动而用其
卷六 第 27b 页 WYG0014-0316b.png
明去其首恶安其党与则有正威定国之誉而无反侧
不安之咎矣嗣位之初不得已而用明于外张皇六师
无坏我高祖寡命而已若察见其党则人皆不安咎孰
大焉出征言王不言公者公初嗣位无得征伐之理征
伐者王者之事也
   折首
首者上穷之象离折其首则变而为丰宜照天下所以
为有嘉也丰亦有折狱致刑之象
卷六 第 28a 页
   丑
丑有二义老妇士夫亦可丑也负且乘亦可丑也二丑
为羞辱离之获匪其丑渐之离群丑也二丑为朋类
 
 
 
 
 
卷六 第 28b 页
 
 
 
 
 
 
 
 周易玩辞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