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首


卷首 第 1a 页 WYG1072-056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二
 翰苑集        别集类一(唐/)
  提要
    (臣/)等谨按翰苑集二十二卷唐陆贽撰贽事
    迹具唐书本传按艺文志载贽议论表疏集
    十二卷又翰苑集十卷常处厚纂陈振孙书
    录解题载陆宣公集二十二卷中分翰苑榜
    子为二集其目亦与史志相同惟晁公武读
卷首 第 1b 页 WYG1072-0565b.png
    书志所载乃袛有奏议十二卷且称旧有榜
    子集五卷议论集三卷翰苑集十卷元祐中
    苏轼乞校正进呈改从今名疑是裒诸集成
    此书与史志名目全不相合今考尤袤遂初
    堂书目所列实作翰苑集而钱曾读书敏求
    记载所见宋椠大字本二十二卷者亦作翰
    苑集则自南宋以后已合议论表疏为一集
    而总题以翰苑之名公武所见乃元祐本恐
卷首 第 2a 页 WYG1072-0566a.png
    非全册而今世刋行贽集亦有题作陆宣公
    奏议者则又沿读书志而失之者也宋祁作
    贽传赞称其论谏数十百篇讥陈时病皆本
    仁义炳炳如丹青而惜德宗之不能尽用故
    新唐书例不录排偶之作独取贽文十馀篇
    以为后世法司马光作资治通鉴尤重贽议
    论采奏疏三十九篇其后苏轼亦乞以贽文
    校正进读盖其文虽多出于一时救规切
卷首 第 2b 页 WYG1072-0566b.png
    之语而于古今来政治得失之故无不深切
    著明有足为万世龟鉴者故历代宝重焉贽
    尚有诗文别集十五卷久佚不传全唐诗所
    录仅存试帖诗三首及语林所载逸句然经
    世有用之言悉具是书其所以为贽重者固
    不必在雕章绘句之末矣乾隆四十一年五
    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𣪣
卷首 第 3a 页 WYG1072-0566c.png
       总  校  官(臣/)陆费墀
卷首 第 4a 页 WYG1072-056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二
 翰苑集目录      别集类一(唐/)
  卷一
   制诰
    奉天改元大赦制
    平朱泚后车驾还京大赦制
  卷二
   制诰
卷首 第 4b 页 WYG1072-0567b.png
    贞元改元大赦制
    冬至大礼大赦制
  卷三
   制诰
    贞元九年冬至大礼大赦制
    蝗虫避正殿降免囚徒德音
    诛李怀光后原宥河中将吏并招谕淮西诏
    诛李希烈后原宥淮西将吏并授陈仙奇节
卷首 第 5a 页 WYG1072-0567c.png
     度诏
    重宥淮西将士诏
  卷四
   制诰
    赈恤诸道将吏百姓等诏
    优恤畿内百姓并除十县令诏
    重优复兴元府及洋凤等州百姓诏
    议减盐价诏
卷首 第 5b 页 WYG1072-0567d.png
    赐京城及同华等州百姓种子赈给贫人诏
    赐将士名奉天定难功臣诏
    改梁州为兴元府升洋州为望州诏
  卷五
   制诰
    奉天遣使宣慰诸道诏
    收复京师遣使宣慰将吏百姓诏
    平淮西后宴赏诸军将士放归本道诏
卷首 第 6a 页 WYG1072-0568a.png
    加王武俊李抱真官封并招谕朱滔诏
    招谕淮西将吏诏
    招谕河中诏
    安抚淮西归顺将士百姓敕
    甄奖陷贼守节官诏
    令百寮议大礼期日诏
    不许诸军侵扰敕
    放淮西生口归本贯敕
卷首 第 6b 页 WYG1072-0568b.png
    令诸道募灵武镇守人诏
  卷六
   制诰
    册淑妃王氏为皇后文
    册嘉诚公主文
    册蜀王妃文
    册杞王妃文
    告谢昊天上帝册文
卷首 第 7a 页 WYG1072-0568c.png
    告谢元宗庙文
    告谢肃宗庙文
    告谢代宗庙文
    祭大禹庙文
    制策问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諌科
    制策问博通坟典达于教化科
    制策问识洞韬略堪任将帅科
    答宰臣请停大礼表
卷首 第 7b 页 WYG1072-0568d.png
    答百寮请停大礼表
    答第二表
    答第三表
    答百寮贺利州连理木表
    答宰臣请复御膳表
    答百寮请复御膳表
  卷七
   制诰
卷首 第 8a 页 WYG1072-0569a.png
    李晟司徒兼中书令制
    萧复刘从一姜公辅平章事制
    张延赏中书侍郎平章事制
    浑瑊侍中制
    卢翰刘从一门下中书侍郎平章事制
    刘滋崔造齐映平章事制
    李纳检校右仆射平章事制
    韩滉检校左仆射平章事制
卷首 第 8b 页 WYG1072-0569b.png
    李勉太子太师制
    姜公辅左庶子制
    崔造右庶子制
    卢翰太子宾客制
  卷八
   制诰
    贾耽东都留守制
    崔纵东都留守制
卷首 第 9a 页 WYG1072-0569c.png
    普王荆襄江西等道兵马都元帅制
    马燧浑瑊副元帅招讨河中制
    李晟凤翔陇西节度兼泾原副元帅制
    刘洽检校司空充诸道兵马都统制
  卷九
   制诰
    浑瑊京畿金商节度使制
    杜亚淮南节度使制
卷首 第 9b 页 WYG1072-0569d.png
    虔王申光随蔡等州节度使制
    唐朝臣振武节度使论惟明鄜坊观察使制
    韩滉加检校右仆射制
    嘉王横海军节度使制
    马燧李皋赐实封制
    韩滉度支盐铁转运等制
    李叔明右仆射制
    李澄赠司空制
卷首 第 10a 页 WYG1072-0570a.png
    除邓州归顺官制
    李纳检校司空制
  卷十
   制诰
    赐李纳王武俊等铁券文
    赐安西管内黄姓纛官铁券文
    慰问四镇北庭将吏敕书
    与回纥可汗书
卷首 第 10b 页 WYG1072-0570b.png
    赐吐蕃将书
    赐吐蕃宰相尚结赞书三
  卷十一
   奏草
    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
    论关中事宜状
  卷十二
   奏草
卷首 第 11a 页 WYG1072-0570c.png
    论叙迁幸之由状
    奉天论奏当今所切务状
    奉天论前所答奏未施行状
  卷十三
   奏草
    奉天请数对群臣兼许令论事状
    奉天论尊号加字状
    重论尊号状
卷首 第 11b 页 WYG1072-0570d.png
    奉天论赦书事条状
  卷十四
   奏草
    奉天论拟与翰林学士改转状
    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
    奉天论解萧复状
    奉天荐袁高等状
    奉天论李晟所管兵马状
卷首 第 12a 页 WYG1072-0571a.png
    奉天奏李建徽扬惠元两节度兵马状
    驾幸梁州论进献瓜果人拟官状
    又论进瓜果人拟官状
  卷十五
   奏草
    兴元论解姜公辅状
    又答论姜公辅状
    兴元论请优奖曲环所领将士状
卷首 第 12b 页 WYG1072-0571b.png
    兴元论解萧复状
    又答论萧复状
    兴元论续从贼中赴行在官等状
  卷十六
   奏草
    兴元贺吐蕃尚结赞抽军回归状
    兴元奏请许浑瑊李晟等诸军兵马自取机
     便状
卷首 第 13a 页 WYG1072-0571c.png
    兴元请抚循李楚琳状
    兴元论中官及朝官赐名定难功臣状
    兴元论赐浑瑊诏书为取散失内人等议状
    銮驾将还宫阙论发日状
    请释赵贵先罪状
    论替换李楚琳状
    收河中后请罢兵状
  卷十七
卷首 第 13b 页 WYG1072-0571d.png
   中书奏议
    请许台省长官举荐属吏状
    请遣使臣宣抚诸道遭水州县状
    论淮西管内水损处请同诸道遣宣慰使状
    谢密旨因论所宣事状
  卷十八
   中书奏议
    论岭南请于安南置市舶中使状
卷首 第 14a 页 WYG1072-0572a.png
    论宣令除裴延龄度支使状
    论齐映齐抗官状
    请减京东水运收脚价于缘边州镇储蓄军
     粮事宜状
  卷十九
   中书奏议
    论缘边守备事宜状
    商量处置窦参事体状
卷首 第 14b 页 WYG1072-0572b.png
    奏议窦参等官状
    请不簿录窦参庄宅状
  卷二十
   中书奏议
    请还田绪所寄撰碑文马绢状
    请依京兆所请折纳事状
    议汴州逐刘士宁事状
    请不与李万荣汴州节度使状
卷首 第 15a 页 WYG1072-0572c.png
    论度支令京兆府折税市草事状
    论左降官准赦合量移事三状
    论边城贮备米粟等状
  卷二十一
   中书奏议
    论裴延龄奸蠹书一首
    论朝官阙员及刺史等改转伦序状
  卷二十二
卷首 第 15b 页 WYG1072-0572d.png
   中书奏议
    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
卷首 第 16a 页 WYG1072-0573a.png
 翰苑集原序
尝读贾谊书观其经制人文铺陈帝业术亦至矣待之
宣室恨得后时遇亦深矣然竟不能达四聪而尽其善
排群议而试厥谋道之难行亦已久矣东阳绛灌何代
无之嘻一薰一莸善齐不能同其器方凿圆枘良工无
以措巧心所以理世少而乱日多大雅衰而正声寝汉
道未融既失之于贾傅吾唐不幸复摈弃于陆公公讳
贽字敬舆吴郡苏人溧阳令侃之子年十八登进士第
卷首 第 16b 页 WYG1072-0573b.png
应博学宏辞科授郑县尉非其好也省母归寿春刺史
张镒有名于时一获晤言大加赏识暨别镒以泉货数
万为赆曰愿以此奉太夫人一日之膳公悉辞之领新
茶一串而已是岁以书判拔萃调渭南簿(本传/作尉)御史府
以监察换之德宗皇帝春宫时知名召对翰林即日为
学士由祠部员外转考功郎中朱泚之乱从幸奉天时
车驾播迁诏书旁午公洒翰即成不复起草初若不经
思虑及成而奏无不曲尽事情中于机会仓卒填委同
卷首 第 17a 页 WYG1072-0573c.png
职者无不拱手叹伏不能复有所助尝从容奏曰此时
诏书陛下宜痛自引过以感人心昔禹汤以罪已勃兴
楚昭以善言复国陛下诚能不吝改过以言谢天下俾
臣草辞无讳庶几群盗革心上从之故行在诏书始下
虽武人悍卒无不挥涕激发议者以德宗克平寇乱不
惟神武之功爪牙宣力盖亦资文德腹心之助焉及还
京师李抱真来朝奏曰陛下在山南时山东士卒闻书
诏之辞无不感泣思奋臣节臣知贼不足平也公自行
卷首 第 17b 页 WYG1072-0573d.png
在带本职拜諌议大夫中书舍人精敏小心未尝有过
艰难扈从行在辄随启沃谋猷特所亲信有时宴语不
以公卿指名但呼陆九而已初幸梁洋栈道危狭从官
前后相失上夜次山馆召公不至泫然号于禁旅曰得
陆贽者赏千金顷之公至太子亲王皆贺初公既职内
署母韦氏尚在吴中上遣中使迎致京师道路置驿文
士荣之丁韦夫人忧去职持丧于洛遣人护溧阳之柩
附葬河南上遣中使监护其事四方赙遗数百万公一
卷首 第 18a 页 WYG1072-0574a.png
无所取素与蜀帅韦南康布衣友善韦令每月置遗公
奏而受之服阕复内职权知兵部侍郎觐见之日天子
为之兴改容叙吊优礼如此内外属望旦夕俟其辅政
为窦参忌嫉故缓之真拜兵部侍郎知贡举得人之盛
公议称之贞元八年拜中书侍郎平章事公以少年入
侍内殿特蒙知遇不可与众浮沉苟且自爱事有不可
必诤之上察物太精躬临庶政失其大体动与公违奸
䛕从而间之屡至不悦亲友或规之公曰吾上不负天
卷首 第 18b 页 WYG1072-0574b.png
子下不负吾所学不恤其他公精于吏事斟酌剖决不
爽锱铢其经纶制度具在德宗实录及窦参纳刘士宁
之赂为李巽所发得罪左迁横议者以公与参素不协
归罢相之议于公户部侍郎判度支裴延龄以奸回得
幸害时蠹政物议莫敢指言公独以身当之屡言不可
翰林学士吴通元忌公先达每切中伤阴结延龄互言
公短宰相赵憬公之引拔升为同列以公排邪守正心
复异之群邪沮谋直道不胜十年退公为宾客罢政事
卷首 第 19a 页 WYG1072-0574c.png
明年夏旱刍粮不给军校诉于上延龄奏曰此皆陆贽
辈怨望鼓扇军人也贬公忠州别驾上怒不可测赖阳
城张万福救之获免蜀帅韦令抗表请以贽代已岁赂
资粮公在南宾闭门却埽郡人稀识其面复避谤不著
书惟考校医方撰集验方五十卷行于世江峡十稔永
贞初与郑馀庆阳城同徵还公已薨殁时年五十二公
之秉笔内署也搉古扬今雄文藻思敷之为文诰伸之
为典谟俾𤡑狡向风懦夫增气则有制诰集一十卷览
卷首 第 19b 页 WYG1072-0574d.png
公之作则知公之为文也润色之馀论思献纳军国利
害巨细必陈则有奏草七卷览公之奏则知公之为臣
也其在相位也推贤与能举直措枉将斡璿衡而揭日
月清氛沴而平泰阶敷其道也与伊说争衡考其文也
与典谟接轸则有中书奏议七卷览公之奏议则知公
之事君也古人以士之遇也其要有四焉才位时命也
仲尼有才而无位其道不行贾生有时而无命终于一
恸惟公才不谓不长位不谓不达逢时而不尽其道非
卷首 第 20a 页 WYG1072-0575a.png
命欤裴氏之子焉能使公不遇哉说者又以房魏姚
逢时遇主克致清平陆君亦获幸时君而不能与房魏
争列盖道未至也应之曰道虽在我弘之在人蜚蝗竟
天农稷不能善稼奔车覆辙丘轲亦废规行若使四君
与公易时而相则一否一臧未可知也而致君不及贞
观开元者盖时不幸也岂公不幸哉以为其道未至不
亦诬乎公之文集有诗文赋集表状为别集十五卷其
关于时政昭昭然与金石不朽者惟制诰奏议乎虽已
卷首 第 20b 页 WYG1072-0575b.png
流行多谬编次今以类相从于编首兼略书其官氏
行以为序引俾后之君子览公制作效之为文为臣
事君之道不其伟欤唐权德舆撰
卷首 第 21a 页 WYG1072-0575c.png
  宋进呈奏议劄子
元祐八年五月七日苏轼同吕希哲吴安诗丰稷赵彦
若范祖禹顾临劄子奏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圣明
天纵学问日新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言而口不
逮以此自愧莫知所为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
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
不必皆从于已出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
师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智于子房而文则过
卷首 第 21b 页 WYG1072-0575d.png
辩如贾谊而术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
志但其不幸仕不遇时德宗以苛刻为能而贽諌之以
忠厚德宗以猜疑为术而贽劝之以推诚德宗好用兵
而贽以消兵为先德宗好聚财而贽以散财为急至于
用人听言之法治边驭将之方罪已以收人心改过以
应天道去小人以除民患惜名器以待有功如此之流
未易悉数可谓进苦口之药石针害身之膏肓使德宗
尽用其言则贞观可得而复臣等每退自西閤即私相
卷首 第 22a 页 WYG1072-0576a.png
告言以陛下圣明必喜贽议论但使圣贤之相契即如
臣主之同时昔冯唐论颇牧之贤则汉文为之太息魏
相条晁董之对则孝宣以致中兴若陛下能自得师莫
若近取诸贽夫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足为
治但圣言幽远末学支离譬如山海之崇深难以一二
而推择如贽之论开卷了然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
龟鉴臣等欲取其奏议稍加校正缮写进呈愿陛下置
之坐隅如见贽面反复熟读如与贽言必能发圣性之
卷首 第 22b 页 WYG1072-0576b.png
高明成治功于岁月臣等不胜区区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