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1a 页 WYG0723-068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览经史讲义卷二十八
史
唐高祖武德九年置宏文馆
少詹事(臣/)沈德潜
尹起莘曰太宗初政如日方升纤翳不作其清明
气象至今可想纲目书置宏文馆初无美词而分
注备载其君臣论治之实后之欲考太宗之治者
御览经史讲义卷二十八
史
唐高祖武德九年置宏文馆
少詹事(臣/)沈德潜
尹起莘曰太宗初政如日方升纤翳不作其清明
气象至今可想纲目书置宏文馆初无美词而分
注备载其君臣论治之实后之欲考太宗之治者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1b 页 WYG0723-0684b.png
当于是焉观之则得其要领矣
(臣/)谨按高祖武德四年秦王开馆以延文学之士
杜如晦以下十八人为文学馆学士时人既谓之
登瀛洲矣至是复置宏文馆选天下文学之士更
日宿直听朝之隙讲论前言往行商确政事此初
政之善也尝思太宗弱龄起兵辅高祖定天下纯
乎武功疑于文教有所未暇及观有天下以后于
礼乐刑政之属甚详且备由左右翼赞之士所以
(臣/)谨按高祖武德四年秦王开馆以延文学之士
杜如晦以下十八人为文学馆学士时人既谓之
登瀛洲矣至是复置宏文馆选天下文学之士更
日宿直听朝之隙讲论前言往行商确政事此初
政之善也尝思太宗弱龄起兵辅高祖定天下纯
乎武功疑于文教有所未暇及观有天下以后于
礼乐刑政之属甚详且备由左右翼赞之士所以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2a 页 WYG0723-0685a.png
薰陶其耳目厌饫其心思者皆用人听言仁厚节
俭之方也纲目书置宏文馆分注详悉如魏徵之
箴以虚已孔颖达之诲以受言杜正伦之记言无
隐裴矩之不为面从一一备载而太宗之以诚待
人不尚权诈正本止盗不用重法至比刻民于割
肉充腹例纵欲于剖身藏珠君臣诫勉谆谆恳恳
宜行之二十年风俗更易民安富教驯至回心而
向道也则文治之功顾可少耶且其时诸学士中
俭之方也纲目书置宏文馆分注详悉如魏徵之
箴以虚已孔颖达之诲以受言杜正伦之记言无
隐裴矩之不为面从一一备载而太宗之以诚待
人不尚权诈正本止盗不用重法至比刻民于割
肉充腹例纵欲于剖身藏珠君臣诫勉谆谆恳恳
宜行之二十年风俗更易民安富教驯至回心而
向道也则文治之功顾可少耶且其时诸学士中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2b 页 WYG0723-0685b.png
仕于隋者居多加裴矩隋之佞人也乃佞于隋而
忠于唐臣之品量固视君德为转移者耶抑君求
士士益求君则夫群才踊跃而元首端拱者固在
明良之合德者耶迨中宗景龙二年置修文馆学
士选李峤等善为文者为之而不讲求政治宜天
下争以华辞相尚而儒学忠谠之日远也则以太
宗所尚者因文求道而中宗所尚者秪在乎文也
此治术之所以相悬也与后元宗开元三年置侍
忠于唐臣之品量固视君德为转移者耶抑君求
士士益求君则夫群才踊跃而元首端拱者固在
明良之合德者耶迨中宗景龙二年置修文馆学
士选李峤等善为文者为之而不讲求政治宜天
下争以华辞相尚而儒学忠谠之日远也则以太
宗所尚者因文求道而中宗所尚者秪在乎文也
此治术之所以相悬也与后元宗开元三年置侍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3a 页 WYG0723-0685c.png
读官太常卿马怀素散骑常侍褚无量更日侍读
而经术疑义得以质问十年置丽正书院延礼文
儒发挥典籍十三年更集仙殿为集贤殿轻神仙
之凭虚重贤者之助理纲目并书以美之于时开
元之治有贞观遗风岂非太宗贻谋之善为之后
者得以观感而兴起也哉夫太宗君臣之相勖者
足以兴道致治而不惟文辞之彪炳如此可云有
高世主之烈矣然当日之交修者惟求度越秦汉
而经术疑义得以质问十年置丽正书院延礼文
儒发挥典籍十三年更集仙殿为集贤殿轻神仙
之凭虚重贤者之助理纲目并书以美之于时开
元之治有贞观遗风岂非太宗贻谋之善为之后
者得以观感而兴起也哉夫太宗君臣之相勖者
足以兴道致治而不惟文辞之彪炳如此可云有
高世主之烈矣然当日之交修者惟求度越秦汉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3b 页 WYG0723-0685d.png
以下而未闻力求尧舜所以治天下之道犹非责
难陈善之极则也诚使为君者本有尧舜之聪明
尧舜之盛德矣而为之臣者于讲求文学之馀复
能事事引君当道借古以鉴今因得以防失钦哉
四邻朝夕纳诲如鸟之有翼如木之植土如鱼之
得水渐焉渍焉久而化焉治道之纯不自知其入
于尧舜之域也此岂太宗君臣所可等量而齐轨
也夫
难陈善之极则也诚使为君者本有尧舜之聪明
尧舜之盛德矣而为之臣者于讲求文学之馀复
能事事引君当道借古以鉴今因得以防失钦哉
四邻朝夕纳诲如鸟之有翼如木之植土如鱼之
得水渐焉渍焉久而化焉治道之纯不自知其入
于尧舜之域也此岂太宗君臣所可等量而齐轨
也夫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4a 页 WYG0723-0686a.png
史
唐太宗贞观元年以戴胄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
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
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
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
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既
而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
唐太宗贞观元年以戴胄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
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
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
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
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既
而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4b 页 WYG0723-0686b.png
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
事觉上于殿庭赐绢数十匹大理少卿胡演以为不
可上曰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
禽兽耳杀之何益
监察御史(臣/)孙灏
(臣/)谨按戴胄之事法中之平也长孙顺德之事法
外之变也昔者汉文帝盖尝行此矣释之犯跸之
议卒从廷尉此与戴胄之执法同张武受赂事觉
事觉上于殿庭赐绢数十匹大理少卿胡演以为不
可上曰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
禽兽耳杀之何益
监察御史(臣/)孙灏
(臣/)谨按戴胄之事法中之平也长孙顺德之事法
外之变也昔者汉文帝盖尝行此矣释之犯跸之
议卒从廷尉此与戴胄之执法同张武受赂事觉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5a 页 WYG0723-0686c.png
愧以金钱此与长孙之得绢同唐太宗其有慕于
汉文之遗风欤然而兹二事者其一得之而微有
失其一则失之实甚而不可以示天下何则选人
诈冒据法应流胄于是乎能守法矣太宗不以敕
令既行夺人臣之守太宗于是乎能平法矣其用
戴胄之言无异汉文听释之之请此从谏如流之
盛德所以为得也其微有失者在不审于降敕之
初耳若夫胄之犯颜执法天下无冤亦庶几释之
汉文之遗风欤然而兹二事者其一得之而微有
失其一则失之实甚而不可以示天下何则选人
诈冒据法应流胄于是乎能守法矣太宗不以敕
令既行夺人臣之守太宗于是乎能平法矣其用
戴胄之言无异汉文听释之之请此从谏如流之
盛德所以为得也其微有失者在不审于降敕之
初耳若夫胄之犯颜执法天下无冤亦庶几释之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5b 页 WYG0723-0686d.png
之为廷尉矣独其言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
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夫法衷于成宪而敕
秉于时王敕之不可轻犹法之不可易也书曰令
出惟行弗惟反今以大号之涣巽命之申吐德音
下明诏而曰是出于一时之喜怒然者岂端本之
论乎释之之告文帝曰方其时上使使诛之则已
宋儒杨时以为是开人主妄杀之端胄说之未安
亦略相似故曰得之而亦微有失也至于长孙顺
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夫法衷于成宪而敕
秉于时王敕之不可轻犹法之不可易也书曰令
出惟行弗惟反今以大号之涣巽命之申吐德音
下明诏而曰是出于一时之喜怒然者岂端本之
论乎释之之告文帝曰方其时上使使诛之则已
宋儒杨时以为是开人主妄杀之端胄说之未安
亦略相似故曰得之而亦微有失也至于长孙顺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6a 页 WYG0723-0687a.png
德以黩货之愆蒙赐绢之惠事不伦矣乃谓得绢
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杀之何益夫不辱之以
罚而辱之以赏不愧之以迹而愧之以心或亦帝
王振励末俗之微权偶一行之而已然而偶一行
之者即其事之不可以行者也人心所系莫大于
是非国宪所昭莫切于惩劝韩昭侯以敝裤之细
留待有功虽风似啬陋而君子犹有取焉今也受
绢而蒙赐将何以处夫却绢者以受绢之一人而
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杀之何益夫不辱之以
罚而辱之以赏不愧之以迹而愧之以心或亦帝
王振励末俗之微权偶一行之而已然而偶一行
之者即其事之不可以行者也人心所系莫大于
是非国宪所昭莫切于惩劝韩昭侯以敝裤之细
留待有功虽风似啬陋而君子犹有取焉今也受
绢而蒙赐将何以处夫却绢者以受绢之一人而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6b 页 WYG0723-0687b.png
赐之数十匹又何以处夫受绢之辈之踵相接者
赐均则禁不行赐偏则令不一且此赐也诚予之
乎伪予之乎则必曰伪予之矣乌有人主之尊而
示人以伪者哉其用恩为不测不测非所以为教
也其命意为过深过深非所以为法也汉文用柔
道以治天下张武金钱吴王几杖盖同出于宽厚
长者之意太宗追慕前古亦遂踵而行之故今日
为赐绢他日为纵囚是皆所以沛殊泽播休声而
赐均则禁不行赐偏则令不一且此赐也诚予之
乎伪予之乎则必曰伪予之矣乌有人主之尊而
示人以伪者哉其用恩为不测不测非所以为教
也其命意为过深过深非所以为法也汉文用柔
道以治天下张武金钱吴王几杖盖同出于宽厚
长者之意太宗追慕前古亦遂踵而行之故今日
为赐绢他日为纵囚是皆所以沛殊泽播休声而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7a 页 WYG0723-0687c.png
不知以彰一时之权则可以垂万世之式则不可
也故曰其失实甚也要而论之治贵得中而已罚
必当罪法但如是而必从而甚之者非也故其从
戴胄者为持法之公也赏必有功法不应如是而
故从而矫之者又非也故其赐长孙顺德者非用
法之正也虽然由前之说是谓过义由后之说是
谓过仁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与为过义毋宁过
仁太宗亦仁主也哉
也故曰其失实甚也要而论之治贵得中而已罚
必当罪法但如是而必从而甚之者非也故其从
戴胄者为持法之公也赏必有功法不应如是而
故从而矫之者又非也故其赐长孙顺德者非用
法之正也虽然由前之说是谓过义由后之说是
谓过仁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与为过义毋宁过
仁太宗亦仁主也哉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8a 页 WYG0723-0688a.png
史
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数十自
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曰
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
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天下识之犹未能尽
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命京官五品以上更宿
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及政治得失
编修(臣/)钱本诚
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数十自
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曰
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
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天下识之犹未能尽
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命京官五品以上更宿
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及政治得失
编修(臣/)钱本诚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8b 页 WYG0723-0688b.png
(臣/)谨按致治之要莫大乎穷天下之理达天下之
情夫人主聪明天纵学问高深万非臣民所能及
然而庶物之理以专而精生民之情以熟而悉故
以至圣而询于至愚合众人之见闻以成一人之
浚哲者明之至公之极也唐太宗以英武定天下
乃因弓工一言知物理无穷而智不足恃于是清
问群臣博求谠议借以温言得从容自便使事无
遗理民无隐情此贞观之治所以比隆三代欤然
情夫人主聪明天纵学问高深万非臣民所能及
然而庶物之理以专而精生民之情以熟而悉故
以至圣而询于至愚合众人之见闻以成一人之
浚哲者明之至公之极也唐太宗以英武定天下
乃因弓工一言知物理无穷而智不足恃于是清
问群臣博求谠议借以温言得从容自便使事无
遗理民无隐情此贞观之治所以比隆三代欤然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9a 页 WYG0723-0688c.png
此非独君道宜尔也即为臣者亦然盖臣能从善
然后能善君汉诸葛亮曰凡有忠虑于国者但勤
攻我之阙则事可成唐太宗谓群臣曰朕欲公等
谏公等亦宜受人谏不可以已之所欲恶人违之
夫朝廷重臣总领天下封疆大吏统辖数千里其
间民风土俗因时异宜苟非开诚布公集思广益
岂能事事允恊而乃体统尊严耳目壅蔽属员进
见唯诺惟谨苟出一令虽有不便务相承奉稍或
然后能善君汉诸葛亮曰凡有忠虑于国者但勤
攻我之阙则事可成唐太宗谓群臣曰朕欲公等
谏公等亦宜受人谏不可以已之所欲恶人违之
夫朝廷重臣总领天下封疆大吏统辖数千里其
间民风土俗因时异宜苟非开诚布公集思广益
岂能事事允恊而乃体统尊严耳目壅蔽属员进
见唯诺惟谨苟出一令虽有不便务相承奉稍或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9b 页 WYG0723-0688d.png
直言忤意非明斥即暗弃之如是而欲求政理得
宜民情悦畅无是理矣此风既长虽以守令亲民
之官而不能亲民讲约听讼而外不复与士民相
见惟藉吏胥以为耳目奸民地棍得以簧鼓其说
而良士结舌而不敢伸愚民含冤而无所告矣(臣/)
以为小臣宜虚公以采士民之舆论大臣亦宜虚
公以受属吏之直言凡事必详悉讲明得其利害
之实而后入告于天子天子折衷于至当而施行
宜民情悦畅无是理矣此风既长虽以守令亲民
之官而不能亲民讲约听讼而外不复与士民相
见惟藉吏胥以为耳目奸民地棍得以簧鼓其说
而良士结舌而不敢伸愚民含冤而无所告矣(臣/)
以为小臣宜虚公以采士民之舆论大臣亦宜虚
公以受属吏之直言凡事必详悉讲明得其利害
之实而后入告于天子天子折衷于至当而施行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10a 页 WYG0723-0689a.png
之所谓用中于民此听言之法也至于进言者受
朝廷之延访尤当竭忠尽虑据实秉公宋司马光
云居言职者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
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又云任事者当置身利害之
外言事者当置身利害之中盖古名臣之用心如
此若乃任意见之偏拾琐屑之务誇其利而隐其
害举其得而讳其失言之则恺切而可听行之则
纷扰而无益甚或明知其不可行而姑言之以塞
朝廷之延访尤当竭忠尽虑据实秉公宋司马光
云居言职者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
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又云任事者当置身利害之
外言事者当置身利害之中盖古名臣之用心如
此若乃任意见之偏拾琐屑之务誇其利而隐其
害举其得而讳其失言之则恺切而可听行之则
纷扰而无益甚或明知其不可行而姑言之以塞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10b 页 WYG0723-0689b.png
其责既见其不可行而坚持之以遂其过何其忍
于欺罔而不忠之甚也夫人臣读圣贤之书当盛
明之世言朝得于上则四海之内夕被其泽其亦
何所瞻顾而不以忠言至计直陈君父之前哉总
之上以诚求下以实应君臣同德通天下为一身
三代以上致治之要实在于此非特贞观而已也
于欺罔而不忠之甚也夫人臣读圣贤之书当盛
明之世言朝得于上则四海之内夕被其泽其亦
何所瞻顾而不以忠言至计直陈君父之前哉总
之上以诚求下以实应君臣同德通天下为一身
三代以上致治之要实在于此非特贞观而已也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11a 页 WYG0723-0689c.png
史
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数十自
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曰
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
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天下识之犹未能尽
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命京官五品以上更宿
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及政治得失
检讨(臣/)傅隆阿
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数十自
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曰
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
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天下识之犹未能尽
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命京官五品以上更宿
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及政治得失
检讨(臣/)傅隆阿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11b 页 WYG0723-0689d.png
(臣/)谨按圣王之治天下也民无难言之隐物无或
遁之情且能使天下之人乐事劝功孜孜而不倦
故观其朝则谟明弼亮尽耳目股肱之益也观其
野则养欲给求尽饮和食德之休也虞书曰明四
目达四聪周书曰尔有嘉谟嘉猷则入告尔后于
内尔乃顺之于外诚能得其要领矣唐太宗聪明
神武起自戎行宜于天下之事罔勿周知乃于即
位之初延见群臣访民疾苦咨治得失(臣/)以为是
遁之情且能使天下之人乐事劝功孜孜而不倦
故观其朝则谟明弼亮尽耳目股肱之益也观其
野则养欲给求尽饮和食德之休也虞书曰明四
目达四聪周书曰尔有嘉谟嘉猷则入告尔后于
内尔乃顺之于外诚能得其要领矣唐太宗聪明
神武起自戎行宜于天下之事罔勿周知乃于即
位之初延见群臣访民疾苦咨治得失(臣/)以为是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12a 页 WYG0723-0690a.png
道也一举而三善备焉何也人主端拱深宫尊荣
安富其于小民作苦胼手胝足之状虽无时不廑
于怀究不得躬履田间目睹其事故发号出令或
宜于古而不宜于今或宜于此而不宜于彼风土
所关俗尚所习虽甚圣明岂能尽悉惟于清晏之
时屡勤咨访参伍以尽其变执两以用其中则下
情上达而庶政无不举矣其善一也且夫庶司百
职所事不同而人品亦因之以异其恪守职业者
安富其于小民作苦胼手胝足之状虽无时不廑
于怀究不得躬履田间目睹其事故发号出令或
宜于古而不宜于今或宜于此而不宜于彼风土
所关俗尚所习虽甚圣明岂能尽悉惟于清晏之
时屡勤咨访参伍以尽其变执两以用其中则下
情上达而庶政无不举矣其善一也且夫庶司百
职所事不同而人品亦因之以异其恪守职业者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12b 页 WYG0723-0690b.png
固亦有人其怠惰偷安有玷厥职者亦正自不乏
虽有大吏稽察之法三年考核之规然其人或浮
华奔竞足以投大吏之所好而欺世盗名或直鲁
朴诚不足以投大吏之所好而难以表见使得不
时延见各尽所长以至公之盛心察群僚之情伪
则其人之贤否亦因之立辨矣其善二也至于人
之精神志气引之则日生置之则日缩士当伏处
草茅每虑无以自效及至有官有守有言责反怠
虽有大吏稽察之法三年考核之规然其人或浮
华奔竞足以投大吏之所好而欺世盗名或直鲁
朴诚不足以投大吏之所好而难以表见使得不
时延见各尽所长以至公之盛心察群僚之情伪
则其人之贤否亦因之立辨矣其善二也至于人
之精神志气引之则日生置之则日缩士当伏处
草茅每虑无以自效及至有官有守有言责反怠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13a 页 WYG0723-0690c.png
弃自甘不克振奋者亦由因循习染积累而成也
圣人御世群策群力兼收并蓄智者得以效其谋
勇者得以竭其力彼百司庶府一经召对傥有漫
不经心之事既无以仰答圣明又无以保其禄位
自宜夙夜黾勉敬修厥职矣赏一人而天下劝罚
一人而天下惧大易所谓鼓之舞之以尽神者此
其善三也或者虑不时召对未免有迂阔鲜当烦
渎听闻抑或有挟私怀诈所奏不实之弊不知事
圣人御世群策群力兼收并蓄智者得以效其谋
勇者得以竭其力彼百司庶府一经召对傥有漫
不经心之事既无以仰答圣明又无以保其禄位
自宜夙夜黾勉敬修厥职矣赏一人而天下劝罚
一人而天下惧大易所谓鼓之舞之以尽神者此
其善三也或者虑不时召对未免有迂阔鲜当烦
渎听闻抑或有挟私怀诈所奏不实之弊不知事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13b 页 WYG0723-0690d.png
之可否行之缓急在君人者斟酌审量于其间非
必有闻而遂行也若其言之公私情之真妄又岂
能逃王者洞鉴之外哉太宗之意亦犹是询岳辟
门悬鼗设铎之心耳此三代而后贞观犹为近古
也
必有闻而遂行也若其言之公私情之真妄又岂
能逃王者洞鉴之外哉太宗之意亦犹是询岳辟
门悬鼗设铎之心耳此三代而后贞观犹为近古
也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14a 页 WYG0723-0691a.png
史
唐太宗曰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
必待忠臣
监察御史(臣/)张湄
(臣/)谨按自古帝王未有生而无过者尧舜性之之
圣固所称美善兼尽而无过者矣乃不自以为无
过而深责之臣邻曰予违汝弼汝毋面从夫违者
过之谓也既无过何有违苟无违又安用弼乎若
唐太宗曰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
必待忠臣
监察御史(臣/)张湄
(臣/)谨按自古帝王未有生而无过者尧舜性之之
圣固所称美善兼尽而无过者矣乃不自以为无
过而深责之臣邻曰予违汝弼汝毋面从夫违者
过之谓也既无过何有违苟无违又安用弼乎若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14b 页 WYG0723-0691b.png
是则圣人之无过圣人初不自知其无过而且以
日知其有过为幸也尧舜且然汤武以下之不吝
改过者其皇皇然求知更无论矣盖人苦不自知
返视之明恒不如借鉴之明内省之识恒不及外
观之识彼夫形之有妍媸也丑好也是生人之所
显而易见者也顾其所以显而易见者由时时有
暴吾之妍媸别吾之丑好炯然昭布森列于其前
若十目十手之指视虽欲掩藏而不可得者则明
日知其有过为幸也尧舜且然汤武以下之不吝
改过者其皇皇然求知更无论矣盖人苦不自知
返视之明恒不如借鉴之明内省之识恒不及外
观之识彼夫形之有妍媸也丑好也是生人之所
显而易见者也顾其所以显而易见者由时时有
暴吾之妍媸别吾之丑好炯然昭布森列于其前
若十目十手之指视虽欲掩藏而不可得者则明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15a 页 WYG0723-0691c.png
镜之力为多也设一旦离乎镜抑镜或昏而不明
窃恐妍媸犹是好丑犹是而夙昔之所灼见于中
而莫之淆者渐且惝恍焉而无凭矣其不至以媸
为妍而以丑为好者几何哉虽然不见其形其失
止在形而犹未足为心累也生于其心而害于其
政者惟过之所积为甚微而惟人君之过之所关
为甚钜君有过君不知之而臣知之亦非众臣所
能共知之而惟忠臣能知之何则忠臣者君之明
窃恐妍媸犹是好丑犹是而夙昔之所灼见于中
而莫之淆者渐且惝恍焉而无凭矣其不至以媸
为妍而以丑为好者几何哉虽然不见其形其失
止在形而犹未足为心累也生于其心而害于其
政者惟过之所积为甚微而惟人君之过之所关
为甚钜君有过君不知之而臣知之亦非众臣所
能共知之而惟忠臣能知之何则忠臣者君之明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15b 页 WYG0723-0691d.png
镜也平日一丝不杂诚精故明一物不扰静虚则
明既先以戒欺求慊者于吾心澄其本体自克以
绳愆纠谬者于君身致其实用是故君之过方萌
惟若臣为能防其微君之过将长惟若臣为能杜
其渐献可替否如物来而毕应拾遗补阙亦屡照
而不疲明则察乎秋毫鉴则洞乎肝膈有臣若此
为之君者其庶几可以立于无过之地矣不然者
小人大诈若忠每事容悦姑勿论其颠倒是非变
明既先以戒欺求慊者于吾心澄其本体自克以
绳愆纠谬者于君身致其实用是故君之过方萌
惟若臣为能防其微君之过将长惟若臣为能杜
其渐献可替否如物来而毕应拾遗补阙亦屡照
而不疲明则察乎秋毫鉴则洞乎肝膈有臣若此
为之君者其庶几可以立于无过之地矣不然者
小人大诈若忠每事容悦姑勿论其颠倒是非变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16a 页 WYG0723-0692a.png
易黑白以陷君于过也凡举朝不敢言人主不乐
闻者悉付模棱略无匡救此无异抱尘镜以求形
之正其乂何形之能见哉故太宗之论笃矣他日
因魏徵之没而复申其说曰以铜为鉴可正衣冠
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知得失彼其所
谓人者要非泛属诸他人也必魏徵乃不愧为忠
臣必忠臣乃不愧为明镜此可以参观而得其旨
矣
闻者悉付模棱略无匡救此无异抱尘镜以求形
之正其乂何形之能见哉故太宗之论笃矣他日
因魏徵之没而复申其说曰以铜为鉴可正衣冠
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知得失彼其所
谓人者要非泛属诸他人也必魏徵乃不愧为忠
臣必忠臣乃不愧为明镜此可以参观而得其旨
矣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17a 页 WYG0723-0692c.png
史
唐太宗贞观二年诏举堪县令者上曰为朕养民者
惟在都督刺史朕尝疏其名于屏风坐卧观之得其
在官善恶之迹皆注于名下以备黜陟县令尤为亲
民不可不择乃命五品以上各举堪为县令者以名
闻
编修(臣/)秦勇均
(臣/)谨按郡守县令代天子抚黎元宣德意恤疾苦
唐太宗贞观二年诏举堪县令者上曰为朕养民者
惟在都督刺史朕尝疏其名于屏风坐卧观之得其
在官善恶之迹皆注于名下以备黜陟县令尤为亲
民不可不择乃命五品以上各举堪为县令者以名
闻
编修(臣/)秦勇均
(臣/)谨按郡守县令代天子抚黎元宣德意恤疾苦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17b 页 WYG0723-0692d.png
平讼狱劝农桑兴教化使民赖其利以安其身家
性命者也唐太宗以武功定天下喜功好大宁无
动众劳民之举而其后休养生息民皆殷阜至于
斗米三钱外户不闭贞观之治几于成康其本在
乎任贤纳谏数大端而其要在乎谨择守令惠养
百姓盖其与民休戚之意时往来于怀而不去故
吏亦勉为循吏此屏风录名诚为三代以下爱民
之盛事也且夫屏风录名固不惟其事而惟其心
性命者也唐太宗以武功定天下喜功好大宁无
动众劳民之举而其后休养生息民皆殷阜至于
斗米三钱外户不闭贞观之治几于成康其本在
乎任贤纳谏数大端而其要在乎谨择守令惠养
百姓盖其与民休戚之意时往来于怀而不去故
吏亦勉为循吏此屏风录名诚为三代以下爱民
之盛事也且夫屏风录名固不惟其事而惟其心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18a 页 WYG0723-0693a.png
也人主诚汲汲于爱民惟恐牧民者有负所托则
虽深居九重无时而不系念民生之疾苦将守令
贤否时刻铭之心版固不在区区屏风之书名所
谓参前倚衡也不然者诏令皆为具文选举仅循
成例纵慕古贤君之所为坐卧屏风之旁往复姓
名之数触于目而不警于心于民何益焉故非实
有爱民之心者必不能择吏而非确有择吏之识
者亦不能爱民也吏得其人则郡国晏安嘉惠流
虽深居九重无时而不系念民生之疾苦将守令
贤否时刻铭之心版固不在区区屏风之书名所
谓参前倚衡也不然者诏令皆为具文选举仅循
成例纵慕古贤君之所为坐卧屏风之旁往复姓
名之数触于目而不警于心于民何益焉故非实
有爱民之心者必不能择吏而非确有择吏之识
者亦不能爱民也吏得其人则郡国晏安嘉惠流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18b 页 WYG0723-0693b.png
被闾里勿烦苦而乡亭无夜呼若不得其人将不
循职守贪贿残刻政治乖戾和气不兴万民喁喁
安所仰恃夫大田之诗其言治田也曰去其螟螣
及其蟊贼非特田有蟊贼也政亦有之害民之吏
是也欲田之登必先去其害稼者欲民之安必先
除其害民者吏之害民其才短者其害犹浅其才
长者其害滋深盖才短之人止于懦钝法令不严
而民或生玩然使其人操守素严诚朴自矢则与
循职守贪贿残刻政治乖戾和气不兴万民喁喁
安所仰恃夫大田之诗其言治田也曰去其螟螣
及其蟊贼非特田有蟊贼也政亦有之害民之吏
是也欲田之登必先去其害稼者欲民之安必先
除其害民者吏之害民其才短者其害犹浅其才
长者其害滋深盖才短之人止于懦钝法令不严
而民或生玩然使其人操守素严诚朴自矢则与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19a 页 WYG0723-0693c.png
民相习之深犹望其有感孚之效与事相练之久
犹望其有才识之增若夫才长而心术不端者以
残刻为强干以纷扰为才能苟可逢迎上官虽疲
民之力而不顾苟可希冀迁擢虽贼民之生而不
辞此择吏者不在于择能吏而在于择良吏不在
于簿书期会之著其绩而在农桑教化之尽其心
也汉时良吏最多或起于方正之科或试以公卿
之荐是以吏道纯而民气和也唐太宗令五品以
犹望其有才识之增若夫才长而心术不端者以
残刻为强干以纷扰为才能苟可逢迎上官虽疲
民之力而不顾苟可希冀迁擢虽贼民之生而不
辞此择吏者不在于择能吏而在于择良吏不在
于簿书期会之著其绩而在农桑教化之尽其心
也汉时良吏最多或起于方正之科或试以公卿
之荐是以吏道纯而民气和也唐太宗令五品以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19b 页 WYG0723-0693d.png
上各举堪为县令者亦有汉之遗风诚于常格之
外广为采访以求得人其现在身膺民社有实称
循良之选非徒世俗之所谓才能者许在朝卿贰
在外郡守以上各举所知以待核实而加之优奖
则天下之大万民之众得良吏数十人引养引恬
于其间畴不观感奋兴以期仰副子惠元元之至
意而治效所臻有不轶汉唐而上者哉
外广为采访以求得人其现在身膺民社有实称
循良之选非徒世俗之所谓才能者许在朝卿贰
在外郡守以上各举所知以待核实而加之优奖
则天下之大万民之众得良吏数十人引养引恬
于其间畴不观感奋兴以期仰副子惠元元之至
意而治效所臻有不轶汉唐而上者哉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20a 页 WYG0723-0694a.png
史
贞观四年秋七月乙丑上问房玄龄萧瑀曰隋文帝
何如主也对曰文帝勤于为治虽性非仁厚亦励精
之主也上曰公得其一未知其二文帝不明而喜察
不明则照有不通喜察则多疑于物事皆自决不任
群臣朕则不然择天下贤才寘之百官使思天下之
事关白宰相审熟便安然后奏闻有功则赏有罪则
刑谁敢不竭心力以修职业何忧天下之不治乎
贞观四年秋七月乙丑上问房玄龄萧瑀曰隋文帝
何如主也对曰文帝勤于为治虽性非仁厚亦励精
之主也上曰公得其一未知其二文帝不明而喜察
不明则照有不通喜察则多疑于物事皆自决不任
群臣朕则不然择天下贤才寘之百官使思天下之
事关白宰相审熟便安然后奏闻有功则赏有罪则
刑谁敢不竭心力以修职业何忧天下之不治乎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20b 页 WYG0723-0694b.png
编修(臣/)张为仪
(臣/)谨按唐太宗之论可谓识治体矣夫以四海之
广万几之众而皆待治于人主之一身此虽以至
圣之聪明才力亦不能周知而遍及也故必审择
辅弼大臣以共襄其事而大臣又慎简乃僚以各
效其能然后纲举目张而庶官无旷苟于用人之
始择之不审则其信之也不专信之不专则其任
之也不重以公卿之尊而稽察检制几同胥吏则
(臣/)谨按唐太宗之论可谓识治体矣夫以四海之
广万几之众而皆待治于人主之一身此虽以至
圣之聪明才力亦不能周知而遍及也故必审择
辅弼大臣以共襄其事而大臣又慎简乃僚以各
效其能然后纲举目张而庶官无旷苟于用人之
始择之不审则其信之也不专信之不专则其任
之也不重以公卿之尊而稽察检制几同胥吏则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21a 页 WYG0723-0694c.png
彼为之臣者上惧君心之疑下虑谗口之众畏葸
顾望拘牵寡断固势所必然耳由是事无大小政
无钜细莫不取决受成于君而人君以一身欲尽
理天下之事头绪繁冗棼若治丝前后之际易致
遗忘诏令所颁遂多舛错大臣不敢进言谏官莫
敢执奏坐使奸胥猾吏反得上下其手而倚法行
私朝四暮三不可致诘此万事所由丛脞也荀卿
云主好要则百事详主好详则百事荒此之谓也
顾望拘牵寡断固势所必然耳由是事无大小政
无钜细莫不取决受成于君而人君以一身欲尽
理天下之事头绪繁冗棼若治丝前后之际易致
遗忘诏令所颁遂多舛错大臣不敢进言谏官莫
敢执奏坐使奸胥猾吏反得上下其手而倚法行
私朝四暮三不可致诘此万事所由丛脞也荀卿
云主好要则百事详主好详则百事荒此之谓也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21b 页 WYG0723-0694d.png
然而推原其故实由于不明盖人君义理不先定
则于事之本末大小既未能权衡得中而于任事
之臣其智愚贤否亦未能洞悉情状势不得不舍
询事考言之典而间用逆亿以自炫其聪明加以
谗謟之徒又从而乘之毛举细微曲摘幽隐其始
因疑而喜察其继因察而愈疑禁令纷纭上下睽
隔重伤国体寖失人心皆不明之所致也故书曰
知人则哲能官人易曰知临大君之宜吉诚以君
则于事之本末大小既未能权衡得中而于任事
之臣其智愚贤否亦未能洞悉情状势不得不舍
询事考言之典而间用逆亿以自炫其聪明加以
谗謟之徒又从而乘之毛举细微曲摘幽隐其始
因疑而喜察其继因察而愈疑禁令纷纭上下睽
隔重伤国体寖失人心皆不明之所致也故书曰
知人则哲能官人易曰知临大君之宜吉诚以君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22a 页 WYG0723-0695a.png
道之贵明也是以古之圣王于深宫无事之时上
稽天若下畏民碞奸声乱色不留于聪明淫乐慝
礼不接于心术务使其志气惺然常有以自主譬
之镜焉有所蒙则不明去其蒙而物来胥照矣譬
之水焉有所淆则不明澄其原而遇象呈形矣然
犹恐事几至众其可否是非之介或未能尽明也
又必曰与贤士大夫从容讲论往复辨析不独理
义有所折衷即人情物态风土异宜广咨博采无
稽天若下畏民碞奸声乱色不留于聪明淫乐慝
礼不接于心术务使其志气惺然常有以自主譬
之镜焉有所蒙则不明去其蒙而物来胥照矣譬
之水焉有所淆则不明澄其原而遇象呈形矣然
犹恐事几至众其可否是非之介或未能尽明也
又必曰与贤士大夫从容讲论往复辨析不独理
义有所折衷即人情物态风土异宜广咨博采无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22b 页 WYG0723-0695b.png
不周悉故于其心之未发也廓然而虚公其既发
也油然而顺应以天下之才任天下之事建以六
典驭以八柄赏罚明而刑政肃纲纪正而风俗醇
唐虞之翕受敷施成汤之经德秉哲文武之克知
灼见胥是道也尝考唐太宗初政以房元龄杜如
晦为相军国大事无不咨之复置宏文馆精选天
下文学之士令更日宿直听朝之隙讲论前言往
行商㩁政事又数引魏徵入卧内访以得失其上
也油然而顺应以天下之才任天下之事建以六
典驭以八柄赏罚明而刑政肃纲纪正而风俗醇
唐虞之翕受敷施成汤之经德秉哲文武之克知
灼见胥是道也尝考唐太宗初政以房元龄杜如
晦为相军国大事无不咨之复置宏文馆精选天
下文学之士令更日宿直听朝之隙讲论前言往
行商㩁政事又数引魏徵入卧内访以得失其上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23a 页 WYG0723-0695c.png
书言事者皆粘之屋壁出入省览于时孙伏伽李
乾祐等以直谏擢官张元素李大亮等以直谏受
赏其用人惟己之美史不绝书故得贤者在位能
者在职人民和乐天下升平三代以下推为贤主
惟其能得为政之大体也故宋儒程子曰论学便
要明理论治便须识体
乾祐等以直谏擢官张元素李大亮等以直谏受
赏其用人惟己之美史不绝书故得贤者在位能
者在职人民和乐天下升平三代以下推为贤主
惟其能得为政之大体也故宋儒程子曰论学便
要明理论治便须识体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24a 页 WYG0723-0696a.png
史
唐太宗贞观四年冬大有年
侍讲学士(臣/)沈德潜
范祖禹曰魏徵仁义之说欲顺天下之理而治之
封德彝刑罚之言欲拂天下之性而治之太宗从
魏徵而不从德彝行之四年遂致太平仁义之效
如此其速也
(臣/)谨按大有年何以书志盛也志盛者何美天人
唐太宗贞观四年冬大有年
侍讲学士(臣/)沈德潜
范祖禹曰魏徵仁义之说欲顺天下之理而治之
封德彝刑罚之言欲拂天下之性而治之太宗从
魏徵而不从德彝行之四年遂致太平仁义之效
如此其速也
(臣/)谨按大有年何以书志盛也志盛者何美天人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24b 页 WYG0723-0696b.png
之相应也天人之相应何以徵徵于唐太宗之却
侧言从正论实能以恤民者格天而天旋以仁民
者报君也先是魏徵劝太宗以德化民而封德彝
进以秦汉法律杂霸之术谓书生虚论不足以治
浇讹之俗也徵力破其说而谓五帝三王不易民
民而治行帝道而帝行王道而王其言辨其论正
矣帝从徵言而次第行之重农桑蠲租赋赦𤯝灾
出宫女禁献祥瑞除鞭背刑凡足以救灾利民者
侧言从正论实能以恤民者格天而天旋以仁民
者报君也先是魏徵劝太宗以德化民而封德彝
进以秦汉法律杂霸之术谓书生虚论不足以治
浇讹之俗也徵力破其说而谓五帝三王不易民
民而治行帝道而帝行王道而王其言辨其论正
矣帝从徵言而次第行之重农桑蠲租赋赦𤯝灾
出宫女禁献祥瑞除鞭背刑凡足以救灾利民者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25a 页 WYG0723-0696c.png
皆切于乃身而行之惟恐不力迨行之四年而天
下大稔㪷米三钱东南岭海间至于外户不闭行
旅不赍粮也此得于设诚致行之后者也且夫天
之仁爱人君犹父之仁爱其子必先以艰难劳勚
试之者也贞观元年山东以旱告矣二年关内以
旱饥告畿内以蝗告矣三年复以大水告矣使太
宗求治之心未专鲜不谓天道之难以感通仁义
之果出于迂远者乃当日勤而抚之而不少悔其
下大稔㪷米三钱东南岭海间至于外户不闭行
旅不赍粮也此得于设诚致行之后者也且夫天
之仁爱人君犹父之仁爱其子必先以艰难劳勚
试之者也贞观元年山东以旱告矣二年关内以
旱饥告畿内以蝗告矣三年复以大水告矣使太
宗求治之心未专鲜不谓天道之难以感通仁义
之果出于迂远者乃当日勤而抚之而不少悔其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25b 页 WYG0723-0696d.png
从善救时之初心所以灾转为祥祸变为福天鉴
其诚民受其赐不期效而效即随之也与盖尝思
之天之于人其相去甚近其相通甚捷即匹夫为
善天必有以报之而况天子于天论德则为肖子
论位则为宗子为宗子则能代天之职为肖子则
能体天之心从古以来无建皇极而不致敛福之
锡念庶徵而不臻平康之治者是以阴阳调而风
雨时群生和而万民殖史书大有人君可操劵必
其诚民受其赐不期效而效即随之也与盖尝思
之天之于人其相去甚近其相通甚捷即匹夫为
善天必有以报之而况天子于天论德则为肖子
论位则为宗子为宗子则能代天之职为肖子则
能体天之心从古以来无建皇极而不致敛福之
锡念庶徵而不臻平康之治者是以阴阳调而风
雨时群生和而万民殖史书大有人君可操劵必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26a 页 WYG0723-0697a.png
之而非得之偶然者也贞观之治近于三代岂非
仁义之明效大验也哉抑又思太平之治固在于
德化而论治之日先决于听言当封德彝折辨魏
徵其辞未尝不娓娓可听若法律杂霸之术真切
当于魏徵之议论也者惟人君定其志精其识一
切憸邪巧利之说不足以中之斯一德一心明明
穆穆以人感天而天即应焉果如慈父之爱其子
而求无不给者矣则致治之要尤在乎严君子小
仁义之明效大验也哉抑又思太平之治固在于
德化而论治之日先决于听言当封德彝折辨魏
徵其辞未尝不娓娓可听若法律杂霸之术真切
当于魏徵之议论也者惟人君定其志精其识一
切憸邪巧利之说不足以中之斯一德一心明明
穆穆以人感天而天即应焉果如慈父之爱其子
而求无不给者矣则致治之要尤在乎严君子小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26b 页 WYG0723-0697b.png
人之分也哉有天下者法太宗而更上求纯王之
治将大有年之书有屡书不一书者矣
治将大有年之书有屡书不一书者矣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27a 页 WYG0723-0697c.png
史
唐太宗贞观四年冬大有年
编修(臣/)林蒲封
(臣/)谨按史称贞观四年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
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夜户不闭
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大有之盛如此然考之
唐初承隋末之乱武德以来兵革未息贞观元年
关中饥二年天下蝗三年大水民生彫敝极矣至
唐太宗贞观四年冬大有年
编修(臣/)林蒲封
(臣/)谨按史称贞观四年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
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夜户不闭
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大有之盛如此然考之
唐初承隋末之乱武德以来兵革未息贞观元年
关中饥二年天下蝗三年大水民生彫敝极矣至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27b 页 WYG0723-0697d.png
于四年即以大有特书治化之美流光史册论者
以为魏徵劝行仁义之效如此其速也夫仁义固
足以致治而行之必在乎得人天下之大非一手
一足之烈明矣(臣/)尝深求其故窃于纲目所书贞
观二年择亲民之官而知其政治之效所由速也
周官六卿分职各率其属以倡九牧阜成兆民汉
宣帝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无叹息愁恨之声
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惟良二千石乎董
以为魏徵劝行仁义之效如此其速也夫仁义固
足以致治而行之必在乎得人天下之大非一手
一足之烈明矣(臣/)尝深求其故窃于纲目所书贞
观二年择亲民之官而知其政治之效所由速也
周官六卿分职各率其属以倡九牧阜成兆民汉
宣帝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无叹息愁恨之声
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惟良二千石乎董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28a 页 WYG0723-0698a.png
仲舒曰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化也
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由此观之守令
之所系者大矣太宗初政诏举堪为县令者其言
曰与朕养民者惟都督刺史至于县令尤为亲民
不可不择命五品以上各举以闻是时太宗虚已
励精于上房杜王魏诸臣竭诚交赞于下询事考
言登明选公中外承风勤求至理是以上无不达
之隐下无不逮之恩阴阳和而风雨时衣食足而
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由此观之守令
之所系者大矣太宗初政诏举堪为县令者其言
曰与朕养民者惟都督刺史至于县令尤为亲民
不可不择命五品以上各举以闻是时太宗虚已
励精于上房杜王魏诸臣竭诚交赞于下询事考
言登明选公中外承风勤求至理是以上无不达
之隐下无不逮之恩阴阳和而风雨时衣食足而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28b 页 WYG0723-0698b.png
民俗厚仅及四年遂致太平向使守令非得其人
即有良法美意不过视为具文甚或藉以营私扰
众者矣太宗虽贤乌能家喻户晓身亲致之于民
哉且夫水旱由于天时圣王所不能免惟有抚恤
之方得人而任之乃可转危而为安易贫而为富
历观前古莫不皆然史称汉初敦尚廉隅法网疏
阔为吏者长子孙至于文景海内殷富宣帝明于
察吏加意奖劝循良接踵为汉中兴光武与民休
即有良法美意不过视为具文甚或藉以营私扰
众者矣太宗虽贤乌能家喻户晓身亲致之于民
哉且夫水旱由于天时圣王所不能免惟有抚恤
之方得人而任之乃可转危而为安易贫而为富
历观前古莫不皆然史称汉初敦尚廉隅法网疏
阔为吏者长子孙至于文景海内殷富宣帝明于
察吏加意奖劝循良接踵为汉中兴光武与民休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29a 页 WYG0723-0698c.png
息首褒良吏东汉之盛教化风行唐元宗初年引
见畿县官戒以惠养黎民屡遣大臣巡访之开元
之治与贞观并此其明验也故自古极乱之世得
贤守令足以保障一方者有矣未有守令不贤而
民能安其生者守令者一方之命也天下者守令
之积也守令皆贤则天下咸理矣盛世不借才而
治天下何患无人顾用之何如耳古人有言一介
之士苟存心利物无不有济于时况奉天子命为
见畿县官戒以惠养黎民屡遣大臣巡访之开元
之治与贞观并此其明验也故自古极乱之世得
贤守令足以保障一方者有矣未有守令不贤而
民能安其生者守令者一方之命也天下者守令
之积也守令皆贤则天下咸理矣盛世不借才而
治天下何患无人顾用之何如耳古人有言一介
之士苟存心利物无不有济于时况奉天子命为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29b 页 WYG0723-0698d.png
民父母以其急利禄之心而急国家以其谋身家
之力而谋百姓虽中材之质皆可勉为循良所谓
日计不足而月计有馀者也且天下之事有行于
古而不可行于今有宜于此而未必宜于彼者悬
而度之虽智必差画而限之虽才亦绌惟守令之
职与民最亲处置设施易中肯要举凡课农桑厚
风俗抑豪强抚孤弱赈救灾荒安集流散何一非
其职分之所当为惟在朝廷明敕大吏专责其成
之力而谋百姓虽中材之质皆可勉为循良所谓
日计不足而月计有馀者也且天下之事有行于
古而不可行于今有宜于此而未必宜于彼者悬
而度之虽智必差画而限之虽才亦绌惟守令之
职与民最亲处置设施易中肯要举凡课农桑厚
风俗抑豪强抚孤弱赈救灾荒安集流散何一非
其职分之所当为惟在朝廷明敕大吏专责其成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30a 页 WYG0723-0699a.png
公其赏罚宽其掣肘而徐以观其效吏治未有不
淳民生未有不遂者叶气嘉生薰为大和大有之
书不求自至本固邦宁何施不可将使仁义之泽
洽于四方时雍风动之休可复睹也宁仅贞观之
米斗三钱而已哉
淳民生未有不遂者叶气嘉生薰为大和大有之
书不求自至本固邦宁何施不可将使仁义之泽
洽于四方时雍风动之休可复睹也宁仅贞观之
米斗三钱而已哉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31a 页 WYG0723-0699c.png
史
唐太宗贞观六年秋闰七月宴群臣于丹霄殿上曰
人主惟有一心而攻之者甚众或以勇力或以辩口
或以謟谀或以奸诈或以嗜欲辐辏攻之各求自售
以取宠禄人主少懈而受其一则危殆随之此其所
以难也
少詹事(臣/)吕炽
范祖禹曰人主不可以有偏好偏好者奸邪之所
唐太宗贞观六年秋闰七月宴群臣于丹霄殿上曰
人主惟有一心而攻之者甚众或以勇力或以辩口
或以謟谀或以奸诈或以嗜欲辐辏攻之各求自售
以取宠禄人主少懈而受其一则危殆随之此其所
以难也
少詹事(臣/)吕炽
范祖禹曰人主不可以有偏好偏好者奸邪之所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31b 页 WYG0723-0699d.png
趋而谗贼之所入也书曰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夫
如是则众莫得而攻之矣
(臣/)谨按天下之治忽系人主之一心心本虚灵而
备万善然不能不夺于嗜好攻取之私况人主之
治心有倍难于常人者常人纵有外诱而处势既
卑不能悉遂其欲又从而攻之者亦寡以无利可
邀也人主势位既崇何求不遂而又操富贵爵禄
之权得其欢心即可坐致显荣是以巧以干进之
如是则众莫得而攻之矣
(臣/)谨按天下之治忽系人主之一心心本虚灵而
备万善然不能不夺于嗜好攻取之私况人主之
治心有倍难于常人者常人纵有外诱而处势既
卑不能悉遂其欲又从而攻之者亦寡以无利可
邀也人主势位既崇何求不遂而又操富贵爵禄
之权得其欢心即可坐致显荣是以巧以干进之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32a 页 WYG0723-0700a.png
人日夜揣摩探其君性情之所近心志之所乐曲
为迎合冀其一当以邀厚利由是而攻之者众矣
太宗所言勇力辩口謟谀奸诈嗜欲五事皆君心
之所易惑者也然五者不必全受但受其一已足
为害而五者之中嗜欲尤为易溺盖纷华靡丽之
属奇技淫巧之端所谓娱心志悦耳目者何限君
心一有所昵其初以为何伤而其流必至于难返
彼小人者窥伺而得其隙则将百计以求媚即謟
为迎合冀其一当以邀厚利由是而攻之者众矣
太宗所言勇力辩口謟谀奸诈嗜欲五事皆君心
之所易惑者也然五者不必全受但受其一已足
为害而五者之中嗜欲尤为易溺盖纷华靡丽之
属奇技淫巧之端所谓娱心志悦耳目者何限君
心一有所昵其初以为何伤而其流必至于难返
彼小人者窥伺而得其隙则将百计以求媚即謟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32b 页 WYG0723-0700b.png
谀所由来也容悦既工奸谋易起巧言以惑众罔
讣国是之安危诈伪以营私惟顾身家之利害文
过饰非党邪害正此又辩口奸诈之所由以生故
嗜欲者受攻之隙而实为召攻之媒是以古圣垂
训以寡欲为要以慎独为功使吾心清明有如止
水守道凝固有若长城则邪僻无自而入而外侮
安敢相近哉太宗英雄之君于道未必深诣特其
聪明果决深烛治乱之机故听言纳谏卫正防邪
讣国是之安危诈伪以营私惟顾身家之利害文
过饰非党邪害正此又辩口奸诈之所由以生故
嗜欲者受攻之隙而实为召攻之媒是以古圣垂
训以寡欲为要以慎独为功使吾心清明有如止
水守道凝固有若长城则邪僻无自而入而外侮
安敢相近哉太宗英雄之君于道未必深诣特其
聪明果决深烛治乱之机故听言纳谏卫正防邪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33a 页 WYG0723-0700c.png
致治之盛为三代以下所仅见当此之时若更能
讲明圣学克己复礼主敬存诚正心以正朝廷正
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则治效所臻有
不与唐虞三代比隆哉
讲明圣学克己复礼主敬存诚正心以正朝廷正
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则治效所臻有
不与唐虞三代比隆哉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34a 页 WYG0723-0701a.png
史
唐太宗问魏徵曰群臣上书可采及召对多失次何
也对曰臣观有司奏事常数日思之及至上前三分
不能道一况谏者拂意触忌非陛下借之辞色岂敢
尽其情哉上由是接群臣颜色益温
编修(臣/)蔡新
(臣/)谨按有唐贤君莫有过太宗者太宗之德以纳
谏为首称史册所载如孙伏伽戴胄之执法以争
唐太宗问魏徵曰群臣上书可采及召对多失次何
也对曰臣观有司奏事常数日思之及至上前三分
不能道一况谏者拂意触忌非陛下借之辞色岂敢
尽其情哉上由是接群臣颜色益温
编修(臣/)蔡新
(臣/)谨按有唐贤君莫有过太宗者太宗之德以纳
谏为首称史册所载如孙伏伽戴胄之执法以争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34b 页 WYG0723-0701b.png
无殊于张释之皇甫德参之激切上陈不异于汲
黯帝皆优容嘉纳可谓盛德矣而魏徵犹劝帝假
词色以受尽言者太宗以神武定天下即位之初
置馆殿侧聚四库书二十馀万卷选天下文学之
士令更日直宿讲论前言往行商㩁政事其天资
英迈博识古今当时廷臣才识未有能几及之者
也意其临朝之际或不免神圣文武之资稍形于
词色故孔颖达以为位居尊极炫耀聪明则下情
黯帝皆优容嘉纳可谓盛德矣而魏徵犹劝帝假
词色以受尽言者太宗以神武定天下即位之初
置馆殿侧聚四库书二十馀万卷选天下文学之
士令更日直宿讲论前言往行商㩁政事其天资
英迈博识古今当时廷臣才识未有能几及之者
也意其临朝之际或不免神圣文武之资稍形于
词色故孔颖达以为位居尊极炫耀聪明则下情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35a 页 WYG0723-0701c.png
不达诸臣召对之多失次三分不能道一其以此
欤然此犹就陈事者言之未及乎拂意触忌而谏
者也拂意触忌而谏者人臣之所极难也显言之
则近于卖直讽言之则邻于刺讥援引言之则疑
于迂疏激切言之又疑于毁谤总之皆逆耳也夫
君之于臣上下至悬殊也臣之爵禄君所赐也荣
辱君所定也不宁惟是即身家性命亦君所生全
也既已托命于君谁不愿为将顺之举以自结于
欤然此犹就陈事者言之未及乎拂意触忌而谏
者也拂意触忌而谏者人臣之所极难也显言之
则近于卖直讽言之则邻于刺讥援引言之则疑
于迂疏激切言之又疑于毁谤总之皆逆耳也夫
君之于臣上下至悬殊也臣之爵禄君所赐也荣
辱君所定也不宁惟是即身家性命亦君所生全
也既已托命于君谁不愿为将顺之举以自结于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35b 页 WYG0723-0701d.png
恋主之情而独甘为逆耳之言以尝试于不测之
威必其实有忠爱恺恻之忱不容自己者也不然
则其赋性戆直者也不然亦其顾名思义者也不
若是巧者必揣摩以迎合拙者亦缄默以取容矣
李绛之对宪宗曰人臣死生系人主喜怒谁敢发
口谏者就有谏者亦皆昼度夜思朝删暮减比得
上达什无二三与徵所言意正相类是以明圣之
君迩言有所必察陈言亦所不厌言及主躬不嫌
威必其实有忠爱恺恻之忱不容自己者也不然
则其赋性戆直者也不然亦其顾名思义者也不
若是巧者必揣摩以迎合拙者亦缄默以取容矣
李绛之对宪宗曰人臣死生系人主喜怒谁敢发
口谏者就有谏者亦皆昼度夜思朝删暮减比得
上达什无二三与徵所言意正相类是以明圣之
君迩言有所必察陈言亦所不厌言及主躬不嫌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36a 页 WYG0723-0702a.png
于过当言及时政无妨以过激即有一二无稽弗
询之说亦但弗听勿庸已耳夫岂无狂愚不知大
体以自触罪悔者赖圣哲以免也太宗惟能听受
故群臣上书亦多可采而贞观之时号称盛治况
由此而上之为夏禹之悬鼗置铎大舜之善与人
同又有大焉者乎然则谏草之稀不必盛世直臣
之众愈彰圣主读皋益之谟可以观矣
询之说亦但弗听勿庸已耳夫岂无狂愚不知大
体以自触罪悔者赖圣哲以免也太宗惟能听受
故群臣上书亦多可采而贞观之时号称盛治况
由此而上之为夏禹之悬鼗置铎大舜之善与人
同又有大焉者乎然则谏草之稀不必盛世直臣
之众愈彰圣主读皋益之谟可以观矣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37a 页 WYG0723-0702c.png
史
唐贞观十年权万纪上言宣饶二州银大发采之岁
可得数百万缗帝曰朕所之者非财也但恨无嘉言
可以利民耳昔尧舜抵璧于山藏珠于谷汉之桓灵
乃聚钱为私藏卿欲以桓灵事我耶黜之
监察御史(臣/)柴潮生
(臣/)谨按治天下以义不以利而人主之所最易惑
而轻信者莫如言利之说夫易之言利于义之和
唐贞观十年权万纪上言宣饶二州银大发采之岁
可得数百万缗帝曰朕所之者非财也但恨无嘉言
可以利民耳昔尧舜抵璧于山藏珠于谷汉之桓灵
乃聚钱为私藏卿欲以桓灵事我耶黜之
监察御史(臣/)柴潮生
(臣/)谨按治天下以义不以利而人主之所最易惑
而轻信者莫如言利之说夫易之言利于义之和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37b 页 WYG0723-0702d.png
是乃以在人天然之利足以和义之利固未尝舍
乎义而专言利也若言利之臣则以因民之利为
在上之利有显背乎义而曲为之说者不知利者
民之所同欲不务公之于民而欲私之财聚于上
者民离于下自非英明果断之君未有能黜言利
之臣而杜祸患之萌者也若唐太宗之黜权万纪
有足法者夫权万纪所言宣饶二州银大发采之
可得百万缗乃天地间山泽之利初非强取之百
乎义而专言利也若言利之臣则以因民之利为
在上之利有显背乎义而曲为之说者不知利者
民之所同欲不务公之于民而欲私之财聚于上
者民离于下自非英明果断之君未有能黜言利
之臣而杜祸患之萌者也若唐太宗之黜权万纪
有足法者夫权万纪所言宣饶二州银大发采之
可得百万缗乃天地间山泽之利初非强取之百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38a 页 WYG0723-0703a.png
姓者也而太宗斥之为言利远思尧舜之抵璧投
珠至以桓灵之聚钱私藏为戒者岂非谓兴利必
至于害民固不可以不防微而杜渐也哉盖天地
生财有数利不在官乃在于民民得其利财源通
而有益于官官专其利则利源塞而必损于民万
纪欲济其私而言足以伤人害物其视君子之欲
行其道而心存于天下国家者迥异矣是不以尧
舜事其君而以桓灵事其君也其罪可胜诛哉书
珠至以桓灵之聚钱私藏为戒者岂非谓兴利必
至于害民固不可以不防微而杜渐也哉盖天地
生财有数利不在官乃在于民民得其利财源通
而有益于官官专其利则利源塞而必损于民万
纪欲济其私而言足以伤人害物其视君子之欲
行其道而心存于天下国家者迥异矣是不以尧
舜事其君而以桓灵事其君也其罪可胜诛哉书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38b 页 WYG0723-0703b.png
曰朕不肩好货鞠人谋人之保居叙钦太宗之言
近之矣(臣/)尝综唐一代之治乱兴亡而知大宗之
垂裕后昆者总在于利民而不专其利子孙变易
其法不特有害于民而实无益于国武德贞观开
国之始授人以口分世业田而取之以租庸调之
法蓄兵以府卫兵虽多而无所损设官有常员官
不滥而易以禄量其入而出之以为用度由永徽
以至开元初年经常简易无庸言利而国充财足
近之矣(臣/)尝综唐一代之治乱兴亡而知大宗之
垂裕后昆者总在于利民而不专其利子孙变易
其法不特有害于民而实无益于国武德贞观开
国之始授人以口分世业田而取之以租庸调之
法蓄兵以府卫兵虽多而无所损设官有常员官
不滥而易以禄量其入而出之以为用度由永徽
以至开元初年经常简易无庸言利而国充财足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39a 页 WYG0723-0703c.png
自明皇见海内完治偃然有开疆辟土之心宇文
融议取隐户剩田以中主欲而利源开天宝以后
韦坚杨慎矜王鉷杨国忠剥下奉上岁进羡缗百
馀万为天子私藏由是大历建中贞元数朝琼林
大盈库建掌以中人而宰相不得问其盈虚元载
裴延龄辈害民蠹政酿成厉阶以元和之英武精
明不能不惑于皇甫鏄程异之邪说虽裴度之信
任力争而不见听若盐铁转运屯田和籴铸钱括
融议取隐户剩田以中主欲而利源开天宝以后
韦坚杨慎矜王鉷杨国忠剥下奉上岁进羡缗百
馀万为天子私藏由是大历建中贞元数朝琼林
大盈库建掌以中人而宰相不得问其盈虚元载
裴延龄辈害民蠹政酿成厉阶以元和之英武精
明不能不惑于皇甫鏄程异之邪说虽裴度之信
任力争而不见听若盐铁转运屯田和籴铸钱括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39b 页 WYG0723-0703d.png
苗𣙜利借商进奉献助无所不为立法愈烦而愈
弊民日困而用日匮以至于亡孟子所谓上下交
征利而国危者唐室其明验也太宗之黜权万纪
深切著明信为万世之龟鉴也已且夫小人之敢
以言利之说进者何也彼谓国家承平乂安经费
滋多所忧者惟用度之不足以汉武之雄才大略
而不能不惑于桑孔神宗之大有作为而不能不
信于安石惟太宗知藏富于民之大义故显黜万
弊民日困而用日匮以至于亡孟子所谓上下交
征利而国危者唐室其明验也太宗之黜权万纪
深切著明信为万世之龟鉴也已且夫小人之敢
以言利之说进者何也彼谓国家承平乂安经费
滋多所忧者惟用度之不足以汉武之雄才大略
而不能不惑于桑孔神宗之大有作为而不能不
信于安石惟太宗知藏富于民之大义故显黜万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40a 页 WYG0723-0704a.png
纪而无所恤易曰涣王居无咎管子曰与天下同
利者天下持之是故兴王所宜重为惩创以变天
下之贪邪者必自言利之臣始
利者天下持之是故兴王所宜重为惩创以变天
下之贪邪者必自言利之臣始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41a 页 WYG0723-0704c.png
史
贞观十二年九月甲寅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
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成之创
业难矣魏徵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
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
一生故知创业之难魏徵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
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
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贞观十二年九月甲寅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
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成之创
业难矣魏徵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
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
一生故知创业之难魏徵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
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
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41b 页 WYG0723-0704d.png
编修(臣/)张为仪
(臣/)谨按唐太宗一生固以创业而兼守成者也故
于房魏二臣之说均有所取焉若夫世之论者每
谓拨乱返正必得大有为之君而继体守文者直
可蒙业而安一若难易迥殊者此则未审思乎时
势者也以臣载观史册推其成败之由窃见守成
之难固有倍难于开创者请得而历陈之夏书曰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言国家之安危系乎民也其
(臣/)谨按唐太宗一生固以创业而兼守成者也故
于房魏二臣之说均有所取焉若夫世之论者每
谓拨乱返正必得大有为之君而继体守文者直
可蒙业而安一若难易迥殊者此则未审思乎时
势者也以臣载观史册推其成败之由窃见守成
之难固有倍难于开创者请得而历陈之夏书曰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言国家之安危系乎民也其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42a 页 WYG0723-0705a.png
在开创之时天下初定户口尚稀田产未尽辟也
山泽之利未尽取也为上者但能劳来劝相之则
天地之所施生原足给斯人之用况当疮痍初复
民风尚朴民志未侈故积之数年渐臻富庶逮承
平既久而生齿日繁矣夫以百金之产一人用之
则宽然有馀及递分之数人则恒苦不给此自然
之势也加以雕文刻镂之伤农事锦绣纂组之害
女红者竞相仿效以为矜誇踵事增华变本加厉
山泽之利未尽取也为上者但能劳来劝相之则
天地之所施生原足给斯人之用况当疮痍初复
民风尚朴民志未侈故积之数年渐臻富庶逮承
平既久而生齿日繁矣夫以百金之产一人用之
则宽然有馀及递分之数人则恒苦不给此自然
之势也加以雕文刻镂之伤农事锦绣纂组之害
女红者竞相仿效以为矜誇踵事增华变本加厉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42b 页 WYG0723-0705b.png
又安望其能馀一馀三以自封殖哉故当平居无
事之时其谋生之计已无所不至设一遇水旱而
弱者流离强者劫掠矣此承平后之民生所以难
也说命曰股肱惟人良臣惟圣言君德之隆替视
乎臣也其在开创之时将相大臣皆以历试之才
而受腹心之寄其与人主栉风沐雨朝夕相亲谊
则君臣恩犹骨月其信之也笃其任之也专其礼
之也重故其时之臣莫不自思奋于功名以报其
事之时其谋生之计已无所不至设一遇水旱而
弱者流离强者劫掠矣此承平后之民生所以难
也说命曰股肱惟人良臣惟圣言君德之隆替视
乎臣也其在开创之时将相大臣皆以历试之才
而受腹心之寄其与人主栉风沐雨朝夕相亲谊
则君臣恩犹骨月其信之也笃其任之也专其礼
之也重故其时之臣莫不自思奋于功名以报其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43a 页 WYG0723-0705c.png
上遇上有阙失则借箸而陈排闼以谏而无所嫌
忌于其间比及后世人主端拱于上百僚奔走于
庭召对则限以时黜陟一凭其意由是尊者愈尊
卑者日卑其大臣惟以承顺意旨为贤其小臣惟
以拘守簿书为恪其任司牧者惟以急徵赋税为
公忠其居谏议者惟以毛举细微为风力至于国
计民生之大则皆诿为君上之任而瞻顾依违苟
且塞责者此非承平时之人才远逊于开国也盖
忌于其间比及后世人主端拱于上百僚奔走于
庭召对则限以时黜陟一凭其意由是尊者愈尊
卑者日卑其大臣惟以承顺意旨为贤其小臣惟
以拘守簿书为恪其任司牧者惟以急徵赋税为
公忠其居谏议者惟以毛举细微为风力至于国
计民生之大则皆诿为君上之任而瞻顾依违苟
且塞责者此非承平时之人才远逊于开国也盖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43b 页 WYG0723-0705d.png
以堂廉暌隔而上下之情不交礼节过烦而臣主
之谊已薄故其忧国奉公之诚不足以敌其身家
之念也逮至发言盈廷莫职其咎于是为人主者
不得不隐授其权于左右近习以相为伺察而孰
知所倚以为伺察者乃益以壅蔽其聪明故謟谀
之风益盛而人主之势愈孤此承平后之人才所
以为难也礼记曰君子议道自己而置法以民言
法之贵乎便民也其在开创之时如汉之三章唐
之谊已薄故其忧国奉公之诚不足以敌其身家
之念也逮至发言盈廷莫职其咎于是为人主者
不得不隐授其权于左右近习以相为伺察而孰
知所倚以为伺察者乃益以壅蔽其聪明故謟谀
之风益盛而人主之势愈孤此承平后之人才所
以为难也礼记曰君子议道自己而置法以民言
法之贵乎便民也其在开创之时如汉之三章唐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44a 页 WYG0723-0706a.png
之十二条立法甚简而守之甚坚简故易从而坚
则莫犯其馀因时变通之制皆听长吏之自为而
徐以观其效洎乎后世科条日增文网滋密陈规
新例棼若乱丝有司日束缚于法之中而不敢稍
出一意偶值细事亦必由下而上自外及内文书
往复互相辨诘拘牵琐碎寖失事机其意不过谓
徇人涉私而用法则公耳孰知案牍纷纭为长上
者势难尽省必且反授其权于吏由是吏之所怒
则莫犯其馀因时变通之制皆听长吏之自为而
徐以观其效洎乎后世科条日增文网滋密陈规
新例棼若乱丝有司日束缚于法之中而不敢稍
出一意偶值细事亦必由下而上自外及内文书
往复互相辨诘拘牵琐碎寖失事机其意不过谓
徇人涉私而用法则公耳孰知案牍纷纭为长上
者势难尽省必且反授其权于吏由是吏之所怒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44b 页 WYG0723-0706b.png
则吹毛索瘢而例从其重吏之所喜则旁引曲证
而例就其轻析律贰端朝三暮四坐使朝廷之刑
赏特以佐吏胥之威福本期以人用法反至以法
徇人上下相遁迄于不振此承平后之纪纲所以
为难也系辞传曰何以守位曰人何以聚人曰财
言财之贵乎恒足也其在开创之时忧勤之意深
而嗜欲之端浅故虽赋税均平而朝廷之经费自
裕自时厥后狃于富厚之势遂忘物力之艰宫庭
而例就其轻析律贰端朝三暮四坐使朝廷之刑
赏特以佐吏胥之威福本期以人用法反至以法
徇人上下相遁迄于不振此承平后之纪纲所以
为难也系辞传曰何以守位曰人何以聚人曰财
言财之贵乎恒足也其在开创之时忧勤之意深
而嗜欲之端浅故虽赋税均平而朝廷之经费自
裕自时厥后狃于富厚之势遂忘物力之艰宫庭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45a 页 WYG0723-0706c.png
之内凡服食器用声色好玩之属所费渐广而又
加以官爵之设日冗宗戚之禄日蕃兵卒之犒赏
日增木土之营造日众其用于上者无节而取于
下者有制以有制之财而供无节之用势将虑其
不继必且举天地间山林川泽之内苟可以取利
者胥笼而致之于是聚敛之臣进而掊克之说行
利尽于上则民匮于下故国不必遇水旱盗贼而
咨嗟愁叹常若不安其生时不必有敌国外患而
加以官爵之设日冗宗戚之禄日蕃兵卒之犒赏
日增木土之营造日众其用于上者无节而取于
下者有制以有制之财而供无节之用势将虑其
不继必且举天地间山林川泽之内苟可以取利
者胥笼而致之于是聚敛之臣进而掊克之说行
利尽于上则民匮于下故国不必遇水旱盗贼而
咨嗟愁叹常若不安其生时不必有敌国外患而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45b 页 WYG0723-0706d.png
补苴支缀常苦不足于用此承平后之财用所以
为难也凡此数端固由人事之舛误亦系气数之
推迁自三代以来由盛而衰之故略尽于此矣夫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者天地之运也而制治未乱
保邦未危者帝王之政也惟贤圣之君能思天命
之靡常而念守成之不易清心寡欲以端其原旁
求俊乂以辅其德敦本崇俭所以厚民生也开诚
布公所以作人才也慎宪省成所以振纪纲也量
为难也凡此数端固由人事之舛误亦系气数之
推迁自三代以来由盛而衰之故略尽于此矣夫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者天地之运也而制治未乱
保邦未危者帝王之政也惟贤圣之君能思天命
之靡常而念守成之不易清心寡欲以端其原旁
求俊乂以辅其德敦本崇俭所以厚民生也开诚
布公所以作人才也慎宪省成所以振纪纲也量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46a 页 WYG0723-0707a.png
入为出所以节财用也如此则治者益治安者益
安持盈保泰之道庶可比烈于成康矣然必先审
知其难而后能慎终如始故易戒艰贞书称知恤
胥是道也夫以唐太宗之励精图治虚怀纳谏洵
推三代以下之贤主然其后魏徵上疏犹历指其
渐不克终者十事又谓往以未治为忧故德义日
新今以既治为安故不逮然则守成之难不亦可
以想见哉
安持盈保泰之道庶可比烈于成康矣然必先审
知其难而后能慎终如始故易戒艰贞书称知恤
胥是道也夫以唐太宗之励精图治虚怀纳谏洵
推三代以下之贤主然其后魏徵上疏犹历指其
渐不克终者十事又谓往以未治为忧故德义日
新今以既治为安故不逮然则守成之难不亦可
以想见哉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47a 页 WYG0723-0707c.png
史
上谓谏议大夫褚遂良曰卿犹知起居注所书可得
观乎对曰史官书人君言动备记善恶庶几人君不
敢为非未闻自取而观之也上曰朕有不善卿亦记
之耶对曰臣职当载笔不敢不记黄门侍郎刘洎曰
借使遂良不记天下亦皆记之上曰诚然
编修(臣/)周煌
(臣/)谨按古者左右史官之设与谏官相表里为用
上谓谏议大夫褚遂良曰卿犹知起居注所书可得
观乎对曰史官书人君言动备记善恶庶几人君不
敢为非未闻自取而观之也上曰朕有不善卿亦记
之耶对曰臣职当载笔不敢不记黄门侍郎刘洎曰
借使遂良不记天下亦皆记之上曰诚然
编修(臣/)周煌
(臣/)谨按古者左右史官之设与谏官相表里为用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47b 页 WYG0723-0707d.png
者也谏官任耳目之司争之于其口史官居左右
之地笔之于其书争之口者情激而辞严笔之书
者旨幽而事著盖争之在一时而书之在百世史
官所掌匪细故也从来当明盛时君咨臣儆都俞
吁咈上下相与孜孜各修其职遂臻治理及乎末
造君骄于上臣謟于下有将顺而无匡救载笔诸
臣袖手就列而已故其主德鲜有善者唐太宗三
代以下之令主也英姿大略赫赫当时而于其臣
之地笔之于其书争之口者情激而辞严笔之书
者旨幽而事著盖争之在一时而书之在百世史
官所掌匪细故也从来当明盛时君咨臣儆都俞
吁咈上下相与孜孜各修其职遂臻治理及乎末
造君骄于上臣謟于下有将顺而无匡救载笔诸
臣袖手就列而已故其主德鲜有善者唐太宗三
代以下之令主也英姿大略赫赫当时而于其臣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48a 页 WYG0723-0708a.png
褚遂良一则曰所书可得观乎再则曰有不善亦
记之耶(臣/)每三复不言岂太宗有曲护已短之意
欤毋亦瞿然深念惧天下后世之是非欲返观而
内镜之也何以知其然也太宗尝谓每临朝欲发
一言未尝不三思恐为民害及闻杜正伦奏赐帛
示奖然则太宗非护过者迄今览遂良及刘洎之
言何其有犯而无讳也君明则臣直其以是欤今
夫史臣所纪非徒铺张扬厉而已也景星卿云之
记之耶(臣/)每三复不言岂太宗有曲护已短之意
欤毋亦瞿然深念惧天下后世之是非欲返观而
内镜之也何以知其然也太宗尝谓每临朝欲发
一言未尝不三思恐为民害及闻杜正伦奏赐帛
示奖然则太宗非护过者迄今览遂良及刘洎之
言何其有犯而无讳也君明则臣直其以是欤今
夫史臣所纪非徒铺张扬厉而已也景星卿云之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48b 页 WYG0723-0708b.png
属必书之所以明有瑞也非其所自致能不愧乎
旱乾水溢之属必书之所以明有灾也苟其所自
致得不惧乎庆赏鼎钟之及必书之所以明有恩
也而若或滥之难免于物议矣刑罚刀锯之及必
书之所以明有威也而若或滥之难禁其群訾矣
下至一嚬一笑一起一居出之者不及觉载之者
务其详盖若是其严且慎也然则何为不自取而
观之也观之其亦有触目而警心者乎曰否人主
旱乾水溢之属必书之所以明有灾也苟其所自
致得不惧乎庆赏鼎钟之及必书之所以明有恩
也而若或滥之难免于物议矣刑罚刀锯之及必
书之所以明有威也而若或滥之难禁其群訾矣
下至一嚬一笑一起一居出之者不及觉载之者
务其详盖若是其严且慎也然则何为不自取而
观之也观之其亦有触目而警心者乎曰否人主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49a 页 WYG0723-0708c.png
虽圣不能无过而既已言之既已行之苟从万几
馀暇屏去外缘理会片时便可寻得过处若所谓
触目而警心者盖如读缁衣而生爱咏巷伯而生
憎非所语于左史之编右史之纪也藉令自观其
书安知不从而怒其后耶虽怒其后而天下亦皆
记之于君何利独惜其臣依违迁就不敢自尽其
职耳夫不尽其职者谓之旷官此遂良守道不如
守官之言更深切而著明者也盖(臣/)尝论天下之
馀暇屏去外缘理会片时便可寻得过处若所谓
触目而警心者盖如读缁衣而生爱咏巷伯而生
憎非所语于左史之编右史之纪也藉令自观其
书安知不从而怒其后耶虽怒其后而天下亦皆
记之于君何利独惜其臣依违迁就不敢自尽其
职耳夫不尽其职者谓之旷官此遂良守道不如
守官之言更深切而著明者也盖(臣/)尝论天下之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49b 页 WYG0723-0708d.png
治忽关乎主术之纯疵而主术之纯疵又自其心
之敬肆判之立之监佐之史庄敬之所以日强也
亲佞人远君子安肆之所以日偷也为清其敬与
肆之所从来则天地祖宗之凭临子孙臣庶之法
守未尝不于一言一动兆其几也以故史官一书
人君不当以目遇而当以心遇也夫
之敬肆判之立之监佐之史庄敬之所以日强也
亲佞人远君子安肆之所以日偷也为清其敬与
肆之所从来则天地祖宗之凭临子孙臣庶之法
守未尝不于一言一动兆其几也以故史官一书
人君不当以目遇而当以心遇也夫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50a 页 WYG0723-0709a.png
史
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以敬终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以
滥刑
编修(臣/)彭树葵
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以敬终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以
滥刑
编修(臣/)彭树葵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50b 页 WYG0723-0709b.png
(臣/)谨按天下之大系于人主之一心而其要在思
洪范云思曰睿易有之君子思不出其位诚以思
者心之官君心正而后百度贞焉静而存之在戒
惧动而察之在慎独当其洗心藏密无息不与天
下之故相周是以典谟所载古大臣之告其君者
曰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又曰安汝止惟几惟
康敕几之学慎思之谓也求之后世若魏徵之十
思疏其庶几乎徵之言曰知足曰知止主静立极
洪范云思曰睿易有之君子思不出其位诚以思
者心之官君心正而后百度贞焉静而存之在戒
惧动而察之在慎独当其洗心藏密无息不与天
下之故相周是以典谟所载古大臣之告其君者
曰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又曰安汝止惟几惟
康敕几之学慎思之谓也求之后世若魏徵之十
思疏其庶几乎徵之言曰知足曰知止主静立极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51a 页 WYG0723-0709c.png
息事宁人也曰自牧曰百川谦能受益广能容物
也曰三驱曰敬终乐不可极安不忘危也曰虚心
曰正身执两用中表端自上也曰无谬赏曰无滥
刑是非存三代之公刑赏皆忠厚之至也大哉言
乎德业毕该闲存共贯说者谓贞观之治几于刑
措徵之力居多焉盖人主惟一心而攻之者百危
微之界治忽因之少不自检则一之数不敌夫百
之数而心之存焉者寡矣诚能念天命之靡常凛
也曰三驱曰敬终乐不可极安不忘危也曰虚心
曰正身执两用中表端自上也曰无谬赏曰无滥
刑是非存三代之公刑赏皆忠厚之至也大哉言
乎德业毕该闲存共贯说者谓贞观之治几于刑
措徵之力居多焉盖人主惟一心而攻之者百危
微之界治忽因之少不自检则一之数不敌夫百
之数而心之存焉者寡矣诚能念天命之靡常凛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51b 页 WYG0723-0709d.png
民碞之可畏方朝乾夕惕之不暇而敢以逸豫为
哉此十思一疏洵座右可铭千秋为鉴也虽然匪
知之难行之斯难匪行之难终身而行之斯难贤
如太宗治如贞观而十思之后流为十渐然则慎
厥始尚克图厥终哉(臣/)惟古者天子之听政也士
献诗史献书师箴𥉡赋近臣尽规庶人传语(臣/)不
揣固陋敬揆斯义期于发明十思之旨依韵成章
为十箴以献其一曰情动则流主一则正收视于
哉此十思一疏洵座右可铭千秋为鉴也虽然匪
知之难行之斯难匪行之难终身而行之斯难贤
如太宗治如贞观而十思之后流为十渐然则慎
厥始尚克图厥终哉(臣/)惟古者天子之听政也士
献诗史献书师箴𥉡赋近臣尽规庶人传语(臣/)不
揣固陋敬揆斯义期于发明十思之旨依韵成章
为十箴以献其一曰情动则流主一则正收视于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52a 页 WYG0723-0710a.png
无立体以静母逸一身而竭百姓方寸之中万物
托命惟时惟几克念作圣其二曰周成灵台民乐
上简汉辍露台上恤民产经野则殚体国以限宅
是丕基履若云栈肯构肯堂式在方版其三曰居
高而倡下必应之匪惟我应物售其私为暄为润
为怨为咨悔生于亢云何不危哲后视远其惟听
卑其四曰在器而歌在盈必反容之溉之何溢何
损海阔江长源深流远端倪既呈怵惕恐晚水哉
托命惟时惟几克念作圣其二曰周成灵台民乐
上简汉辍露台上恤民产经野则殚体国以限宅
是丕基履若云栈肯构肯堂式在方版其三曰居
高而倡下必应之匪惟我应物售其私为暄为润
为怨为咨悔生于亢云何不危哲后视远其惟听
卑其四曰在器而歌在盈必反容之溉之何溢何
损海阔江长源深流远端倪既呈怵惕恐晚水哉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52b 页 WYG0723-0710b.png
水哉监于有本其五曰雅有吉日风有驺虞然而
禽荒奔车凛乎声律身度无戏无渝亮乃庶事戒
于三驱子云相如丽则非诬其六曰靡不有初鲜
克有终慎终如始道积厥躬健故无息敬以守中
一其志气与天地通翼翼勉勉纯王之功其七曰
衡之在握鉴之在悬明乃昭质中乃达权穆穆以
处或失则偏察察为断或失则专是故睿圣虚中
洞然其八曰取是为非变白为黑必有小忠以济
禽荒奔车凛乎声律身度无戏无渝亮乃庶事戒
于三驱子云相如丽则非诬其六曰靡不有初鲜
克有终慎终如始道积厥躬健故无息敬以守中
一其志气与天地通翼翼勉勉纯王之功其七曰
衡之在握鉴之在悬明乃昭质中乃达权穆穆以
处或失则偏察察为断或失则专是故睿圣虚中
洞然其八曰取是为非变白为黑必有小忠以济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53a 页 WYG0723-0710c.png
罔极至诚如神端由敬德易事难说承家开国无
偏无党刚克柔克其九曰天道下济煦枯而回无
私者德亦必因材情溺则喜滥恩以开酬庸劝德
贻厥方来无有作好乃言念哉其十曰明罚敕法
在帝之钦时至秋肃而天何心怒一不测文乃刻
深平情当理以为君临刑措在古耻格斯今
偏无党刚克柔克其九曰天道下济煦枯而回无
私者德亦必因材情溺则喜滥恩以开酬庸劝德
贻厥方来无有作好乃言念哉其十曰明罚敕法
在帝之钦时至秋肃而天何心怒一不测文乃刻
深平情当理以为君临刑措在古耻格斯今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54a 页 WYG0723-0711a.png
史
唐元宗开元二年秋七月焚珠玉锦绣于殿前帝以
风俗奢靡乘舆服御金银器玩宜令有司销燬以供
军国之用其珠玉锦绣焚于殿前后妃以下皆无得
服罢两京织锦坊后帝使御史杨范臣入海南求珠
翠奇宝范臣奏曰陛下前年焚珠玉锦绣示不复用
今所求者何以异于所焚者乎帝遽引咎慰论而罢
之
唐元宗开元二年秋七月焚珠玉锦绣于殿前帝以
风俗奢靡乘舆服御金银器玩宜令有司销燬以供
军国之用其珠玉锦绣焚于殿前后妃以下皆无得
服罢两京织锦坊后帝使御史杨范臣入海南求珠
翠奇宝范臣奏曰陛下前年焚珠玉锦绣示不复用
今所求者何以异于所焚者乎帝遽引咎慰论而罢
之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54b 页 WYG0723-0711b.png
给事中(臣/)马宏𤦺
司马光曰明皇之始欲为治能自刻励节俭如此
晚节犹以奢败甚哉奢靡之易以溺人也诗曰靡
不有初鲜克有终可不慎哉
(臣/)谨按明皇初志清明励精图治即焚珠玉锦绣
一节宜若身先节俭使天下移风而易俗者乃焚
之未几旋复求之论者谓其有初鲜终而不知其
初原未尝实也使其实有崇俭去奢之意则当如
司马光曰明皇之始欲为治能自刻励节俭如此
晚节犹以奢败甚哉奢靡之易以溺人也诗曰靡
不有初鲜克有终可不慎哉
(臣/)谨按明皇初志清明励精图治即焚珠玉锦绣
一节宜若身先节俭使天下移风而易俗者乃焚
之未几旋复求之论者谓其有初鲜终而不知其
初原未尝实也使其实有崇俭去奢之意则当如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55a 页 WYG0723-0711c.png
汉文之身衣弋绨足履革舄不言躬行始终一辙
又何必举珠玉锦绣焚诸殿前亟亟然表暴于众
人属目之地惟其亟于表暴而本心之诚不在是
无怪其前日焚之今日求之一人之身而前后矛
盾如此也顾从谏之美亦尚有足多者昔太宗初
平洛阳宫室宏侈者皆毁之未几复发卒修宫以
备巡幸张元素以为何前日恶之今日效之其说
与杨范臣之直谏同太宗既因言而罢役明皇亦
又何必举珠玉锦绣焚诸殿前亟亟然表暴于众
人属目之地惟其亟于表暴而本心之诚不在是
无怪其前日焚之今日求之一人之身而前后矛
盾如此也顾从谏之美亦尚有足多者昔太宗初
平洛阳宫室宏侈者皆毁之未几复发卒修宫以
备巡幸张元素以为何前日恶之今日效之其说
与杨范臣之直谏同太宗既因言而罢役明皇亦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55b 页 WYG0723-0711d.png
闻奏而罢遣其虚以受人而不饰非以遂过也亦
同此开元之治所以几于贞观欤然矫强者仅饰
于一时面从者亦迫于法语明皇天性本不如汉
文之无欲而节以制度又不及太宗是以始为治
则戒奢靡从节俭行政听言皆能矫其情之所便
厥后狃于晏安昏于嬖宠淫侈败度咈谏拒言遂
至前后迥不相顾而以身治之者竟以身乱之然
则恭俭果可以声音笑貌为哉
同此开元之治所以几于贞观欤然矫强者仅饰
于一时面从者亦迫于法语明皇天性本不如汉
文之无欲而节以制度又不及太宗是以始为治
则戒奢靡从节俭行政听言皆能矫其情之所便
厥后狃于晏安昏于嬖宠淫侈败度咈谏拒言遂
至前后迥不相顾而以身治之者竟以身乱之然
则恭俭果可以声音笑貌为哉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56a 页 WYG0723-0712a.png
史
唐开元二十九年春正月立赈饥法制曰承前饥馑
皆待奏报然后开仓道路悠远何救悬绝自今委州
县及采访使给讫奏闻
修撰(臣/)于敏中
书法书美之也
(臣/)谨按唐虞以来救荒之策备见于书曰政在养
民则所以为民计者无弗周曰食哉惟时则所以
唐开元二十九年春正月立赈饥法制曰承前饥馑
皆待奏报然后开仓道路悠远何救悬绝自今委州
县及采访使给讫奏闻
修撰(臣/)于敏中
书法书美之也
(臣/)谨按唐虞以来救荒之策备见于书曰政在养
民则所以为民计者无弗周曰食哉惟时则所以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56b 页 WYG0723-0712b.png
足民食者不容后也周官大司徒以荒政十有二
聚万民当时国用所通必有九年之蓄廪藏之设
遍于天下岁或不登赈粟施惠一旅师遗人之属
司之而有馀惟其给之者便耳春秋而后耕三馀
一之制不行秦饥乞籴于晋鲁饥乞籴于齐至魏
李悝始为平籴后世因之遂称良法汉一海内分
设郡县抚绥安辑守令得以自行其意两京循吏
史不绝书由事权责于守令也耿寿昌之常平长
聚万民当时国用所通必有九年之蓄廪藏之设
遍于天下岁或不登赈粟施惠一旅师遗人之属
司之而有馀惟其给之者便耳春秋而后耕三馀
一之制不行秦饥乞籴于晋鲁饥乞籴于齐至魏
李悝始为平籴后世因之遂称良法汉一海内分
设郡县抚绥安辑守令得以自行其意两京循吏
史不绝书由事权责于守令也耿寿昌之常平长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57a 页 WYG0723-0712c.png
孙平之义仓朱子之社仓皆古今备荒善政然得
其人则为韩琦之广惠仓失其人则为王安石之
青苗钱盖唐宋以后设官寖多闾阎疾苦既不能
遽达于九阍为守令者又多掣肘旁挠不得以自
行其意一遇荒歉畏葸逡巡驯至于有司莫告安
得人人尽发粟之汲黯绘图之郑侠哉夫救荒犹
救焚也当其初发即为扑则匹夫匹妇一手足之
劳桔槔抱瓮一转移之便乃舍之不为而必呼号
其人则为韩琦之广惠仓失其人则为王安石之
青苗钱盖唐宋以后设官寖多闾阎疾苦既不能
遽达于九阍为守令者又多掣肘旁挠不得以自
行其意一遇荒歉畏葸逡巡驯至于有司莫告安
得人人尽发粟之汲黯绘图之郑侠哉夫救荒犹
救焚也当其初发即为扑则匹夫匹妇一手足之
劳桔槔抱瓮一转移之便乃舍之不为而必呼号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57b 页 WYG0723-0712d.png
奔走望救于通都大邑数十里之人则虽群力毕
集而燎原之势成于俄顷必至蔓延而不可遏者
此不待智者而知之也是以开元立赈饥法纲目
大书而特予之盖从来报荒之弊由于州县之畏
缩大吏之驳诘踏勘之迟延吏胥之科敛惟许其
不待奏报即便开仓譬如慈母之乳婴儿探怀而
予更何有号泣徒闻待哺莫及者哉若云此法一
行恐不肖有司将有诡饰灾荒因缘为奸者窃意
集而燎原之势成于俄顷必至蔓延而不可遏者
此不待智者而知之也是以开元立赈饥法纲目
大书而特予之盖从来报荒之弊由于州县之畏
缩大吏之驳诘踏勘之迟延吏胥之科敛惟许其
不待奏报即便开仓譬如慈母之乳婴儿探怀而
予更何有号泣徒闻待哺莫及者哉若云此法一
行恐不肖有司将有诡饰灾荒因缘为奸者窃意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58a 页 WYG0723-0713a.png
有司即不肖岂独无人心而敢蔑弃廉隅显干法
令上不顾大吏之见闻下不畏道路之口实以冒
不测之诛也乎殆有以知其必不然矣伏读
御制日知荟说极称其法于当赈之刻不容缓奏报之
迟缓无济剖晰精明尤为洞悉民隐今年七月中
奉
上谕训诫督抚谆谆以不致玩视民瘼稽延时日为念
饬令地方官一遇水灾骤至迅文申报督抚委员
令上不顾大吏之见闻下不畏道路之口实以冒
不测之诛也乎殆有以知其必不然矣伏读
御制日知荟说极称其法于当赈之刻不容缓奏报之
迟缓无济剖晰精明尤为洞悉民隐今年七月中
奉
上谕训诫督抚谆谆以不致玩视民瘼稽延时日为念
饬令地方官一遇水灾骤至迅文申报督抚委员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58b 页 WYG0723-0713b.png
踏勘设法赈济务使早沾实惠大哉
皇仁怀保诚求恩同高厚盖即开元之法以神明变化
之而所以体恤斯民之田禾庐舍资生无策者尤
为至周且切也惟是水旱之灾事同一体州县之
申报展转既多踏勘之委员稽迟尤甚小民之饥
馑流离原处不能终日之势必待申报之后再为
委员委员之后始许成灾成灾之后方议赈恤展
转稽迟而穷谷深山嗷嗷待哺之民已多不及少
皇仁怀保诚求恩同高厚盖即开元之法以神明变化
之而所以体恤斯民之田禾庐舍资生无策者尤
为至周且切也惟是水旱之灾事同一体州县之
申报展转既多踏勘之委员稽迟尤甚小民之饥
馑流离原处不能终日之势必待申报之后再为
委员委员之后始许成灾成灾之后方议赈恤展
转稽迟而穷谷深山嗷嗷待哺之民已多不及少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59a 页 WYG0723-0713c.png
沾升斗而早填沟壑者矣然则即开元赈饥之法
而
特颁谕旨著为科条许自今州县一遇歉岁督抚司道
各上官处同日通详一面相其缓急即行给赈庶
亲民之官得以自行其意或亦周礼遗人掌邦之
委积以待施惠旅师用三粟以惠民之制以仰副
圣天子养民之善政也乎臣谨即其义而敷陈之唯
圣明留意焉
而
特颁谕旨著为科条许自今州县一遇歉岁督抚司道
各上官处同日通详一面相其缓急即行给赈庶
亲民之官得以自行其意或亦周礼遗人掌邦之
委积以待施惠旅师用三粟以惠民之制以仰副
圣天子养民之善政也乎臣谨即其义而敷陈之唯
圣明留意焉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60a 页 WYG0723-0714a.png
史
唐德宗建中元年始作两税法
编修(臣/)张映斗
(臣/)谨按唐初赋税之法曰租庸调有田则有租有
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开元之末版籍寖坏赋敛
迫趣取办无准下户率皆逃徙土著百无四五杨
炎作两税之法按现在之田土归诸丁户计必需
之经费徵以夏秋此两税之大槩固救时之良法
唐德宗建中元年始作两税法
编修(臣/)张映斗
(臣/)谨按唐初赋税之法曰租庸调有田则有租有
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开元之末版籍寖坏赋敛
迫趣取办无准下户率皆逃徙土著百无四五杨
炎作两税之法按现在之田土归诸丁户计必需
之经费徵以夏秋此两税之大槩固救时之良法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60b 页 WYG0723-0714b.png
也然陆贽以为财之所生必因人力两税以资产
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以致挟赀转徙者脱徭役守
业不迁者困敛求夫丁身为本量力授田自古则
壤以成赋未尝头会而箕敛也如虑挟赀而转徙
即按户计丁安得尽考其赀如手实之法而等其
赋税乎吕祖谦谓两税立而三代之制皆不复见
纵使屡复田租惟能惠有田之民不能惠无田之
民抑思佃田之农虽非蠲复之年亦不肯听豪民
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以致挟赀转徙者脱徭役守
业不迁者困敛求夫丁身为本量力授田自古则
壤以成赋未尝头会而箕敛也如虑挟赀而转徙
即按户计丁安得尽考其赀如手实之法而等其
赋税乎吕祖谦谓两税立而三代之制皆不复见
纵使屡复田租惟能惠有田之民不能惠无田之
民抑思佃田之农虽非蠲复之年亦不肯听豪民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61a 页 WYG0723-0714c.png
之取盈至于不商不耕是为游惰王政方罚夫里
之布又何以称焉且夫三代而后井田难复汉祖
始轻田税至三十而税一其时算赋钱自一百二
十至二十文帝更多减免故田税随田多寡而人
税无分贫富魏晋以后户赋始重然晋制丁男丁
女皆有占田则出此户赋者亦皆有田之人非凿
空而税之也唐初之租庸调亦出于世业口分为
田百亩之中中叶之后田亩之在民者不能禁其
之布又何以称焉且夫三代而后井田难复汉祖
始轻田税至三十而税一其时算赋钱自一百二
十至二十文帝更多减免故田税随田多寡而人
税无分贫富魏晋以后户赋始重然晋制丁男丁
女皆有占田则出此户赋者亦皆有田之人非凿
空而税之也唐初之租庸调亦出于世业口分为
田百亩之中中叶之后田亩之在民者不能禁其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61b 页 WYG0723-0714d.png
卖易而官亦无田可授向之所谓庸调者多徵自
无田之人又经兵燹民多流移其可凭者独田亩
耳杨炎所以视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附丁户于
土田并为两税者也夫国家经费条款多端廉吏
与庞民乐其归并黠吏与莠民利其分析盖归并
则明白易徵输分析则纷纭难稽察也两税之行
据土田以问业主至明晰也即物产以定贡赋至
便利也徵以夏秋时不失也课惟二则民易知也
无田之人又经兵燹民多流移其可凭者独田亩
耳杨炎所以视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附丁户于
土田并为两税者也夫国家经费条款多端廉吏
与庞民乐其归并黠吏与莠民利其分析盖归并
则明白易徵输分析则纷纭难稽察也两税之行
据土田以问业主至明晰也即物产以定贡赋至
便利也徵以夏秋时不失也课惟二则民易知也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62a 页 WYG0723-0715a.png
外此而户口之盈虚人丁之耗息时有变迁即循
版籍之虚文难掩荒辟之实迹近世鳞册之图条
鞭之制实本于此然而两税之不免于诟病何也
唐之初合先代贡赋徭役之目而为租庸调至是
混租庸调之名而为两税前则兼该后复重出盖
往往而有之此亦杨炎所不料也炎非唐之良臣
然两税之法岂得因其出于炎而过诋之哉
版籍之虚文难掩荒辟之实迹近世鳞册之图条
鞭之制实本于此然而两税之不免于诟病何也
唐之初合先代贡赋徭役之目而为租庸调至是
混租庸调之名而为两税前则兼该后复重出盖
往往而有之此亦杨炎所不料也炎非唐之良臣
然两税之法岂得因其出于炎而过诋之哉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十八 第 62b 页 WYG0723-0715b.png
御览经史讲义卷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