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1a 页 WYG0722-027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览经史讲义卷二
  周易
 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检讨(臣/)何德新
  (臣/)谨按人主为天心所系属在天有阴阳消长盛
  衰之不齐在人亦有潜见惕跃飞亢之各异是天
  心即君心而天则乃君则也何以明之乾乃阳德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1b 页 WYG0722-0275b.png
  故六爻皆分属乎阳而以龙为喻亦犹坤之言牝
  马也盖阳爻百九十二皆用九而不用七亦犹坤
  之用六而不用八也故乾之六爻或论人事或论
  天时无往非阳亦犹坤之六爻皆分属乎阴也今
  即以天时之准则言之如初九之阳气潜藏一阳
  初萌于下愈养则愈厚不敢轻用发泄乃象仲冬
  之子月九二之天下文明阳气在田龙德见于地
  上其势虽未盛其机不可遏乃象季冬之丑月九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2a 页 WYG0722-0276a.png
  三之与时偕行三阳用事有生物不息之功乃建
  寅之象也九四之乾道乃革万物当发蒙之际离
  下位而升上位下乾既终上乾伊始乃二月雷动
  风行之象也九五之飞龙在天阳居中正照临广
  大万物当畅茂条达之会乃建辰之象也上六之
  亢龙有悔阳气盛满一阴将萌乃夏至之象也六
  阳数极一阴潜伏于下盈虚消息与时偕行六龙
  之变化屈伸未尝轻露其首惟圣人知天道之消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2b 页 WYG0722-0276b.png
  长有一定之节而人事之动静一以准诸其则而
  不过焉如潜见惕跃飞亢之六龙圣人当潜则潜
  当见则见宜惕则惕宜跃则跃应飞则飞应亢则
  亢未尝专执一德犹孔子为圣之时仕止久速无
  可无不可故云天德不可为首也九为阳数之极
  圣人法天行健于乾之六爻皆用九非只在上九
  一爻也天以运行为则周而复始递嬗因循刚柔
  得中无太过不及之弊圣人之用九也亦然故不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3a 页 WYG0722-0276c.png
  曰乾爻用九而曰乾元用九盖统六爻而归之元
  也乾道变化而春夏秋冬各有其限圣人则之而
  仁义礼智各有其节阴阳本自合德者乃交易之
  几其因动而益显者乃变易之用圣人体乾则用
  九法坤则用六此亦阴阳互根健顺有常之意与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4a 页 WYG0722-0277a.png
  周易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
             编修(臣/)赵青藜
  程子易传曰乾始之道能使庶类生成天下蒙其
  美利而不言所利者盖无所不利非可指名也故
  赞其利之大曰大矣哉
  朱子本义曰始者元而亨也利天下者利也不言
  所利者贞也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4b 页 WYG0722-0277b.png
  (臣/)谨按乾始者元之统乎天不言所利者贞之保
  于和也惟有以保于和而统天之元乃生生而不
  已故易卦首乾而于复尤三致意焉曰复其见天
  地之心斯心也谓贞元迭运统乎天而不言所利
  者也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以其
  心普入万物而无心而美利之源精微纯粹于是
  为极矣程传以非可指名释不言是川流之盛也
  本义以不言所利为贞是敦化之妙也要之敦即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5a 页 WYG0722-0277c.png
  敦其所流流即流其所敦二子之论无殊旨而穆
  清之化神于一也宜乎言其生则曰大生言其德
  则曰大德言其始则曰大始而乾始之能遂为造
  化之枢纽品汇之根柢故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
  雨暄之以日月推之以寒暑混兮辟兮其无穷兮
  受者无不惬其愿而施者犹不胜其予洋洋乎其
  物物利之者其无物言之者也肫肫乎其时时利
  之者其无时言之者也鸢鱼飞跃上下察矣糟粕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5b 页 WYG0722-0277d.png
  煨烬至教彰矣语对待之用显藏各成其能论交
  际之间阴阳互为其宅则谓万物之始资于元即
  谓天下之动一于贞焉可也是以法天之君子廓
  然大公油然顺应无纤毫自私自利之念而常存
  吾胞吾与之怀基之于心体之于身举而措之天
  下国家上下同流犹且敕命惟几慎乃宪于率作
  朝乾夕惕严对越于神明功在天下而不与泽及
  万世而不居因其固然行所无事道弥大焉量弥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6a 页 WYG0722-0278a.png
  虚焉其不言所利者皆其利物之义积而益深长
  人之仁出之愈粹者也夫仁包四端而智乃以藏
  仁元始万物而贞即以起元故曰察造化之机在
  乎动握王道之要慎其独命之不已德之惟纯一
  而已中庸深明此旨所以首章始自戒慎以及天
  地位万物育祇完得不睹不闻本然之量而末章
  复盛述夫民劝民威天下平而推至于帝载之无
  声无臭则君子亦立其极于为已而至健以行此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6b 页 WYG0722-0278b.png
  四德者不独在造化矣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7a 页 WYG0722-0278c.png
  周易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
           监察御史(臣/)黄元铎
  (臣/)谨按天道流行祗是一元而元统四德又不过
  是一团生意顾生意不息而包罗万有浑浑沦沦
  莫测其端无处可见天之心然既有生意则好生
  之德包含遍覆其推行也顺而达公而普者非即
  乾始之谓乎易言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非有见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7b 页 WYG0722-0278d.png
  于元德之大乎独是美利自在天下非可有所增
  益也无所增益而曰惟乾始能之惟乾始能以之
  一若举天下万有不齐之数悉听命焉而为之主
  一若凡天下错综不一之端胥担荷焉而无所遗
  者其以乾始为万事万物之根基便自有统贯一
  世之权挟持在我之具乎然则当其太极无端寂
  然不动万物莫露其端倪天心自形其静正无声
  无臭之表无所利而苞符已裕不竭之藏及夫一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8a 页 WYG0722-0279a.png
  阳初复朕兆潜萌贞下又起元藏处即为长旋生
  旋发之机不言利而敷施已妙无穷之用此曷尝
  计天下之所利而利之哉四时行百物生天未预
  设一煦育万汇之意而近不遗而远莫禦者全体
  无半点渣滓天下又曷敢倖邀天之所利以为利
  哉栽者培倾者覆物未尝有冀望于天之心而被
  之泽而润之膏者推行皆平常实理此乾元为万
  物资始而拟之以统天非实有见于元德之所以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8b 页 WYG0722-0279b.png
  大哉顾(臣/)愚以为天道然也君之道亦何莫不然
  盖君之心天心也天以一元为万物所托始君即
  以一仁为宇宙所托命元为善之长仁体事而皆
  在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缠绵恻怛动于不容己此
  仁心为质也而即乾始之谓也由是而有以遂民
  之生复民之性涵濡薰陶沦肌浃髓乐乐利利被
  润泽而大丰美太和洽焉德业隆焉击壤而歌帝
  力鼓腹而乐嬉游以为美美之至矣以为利利孰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9a 页 WYG0722-0279c.png
  大焉而君之心亦祗行其所无事而已是非即上
  天生物之心一团生意流行于不息哉君德之大
  与天道之大又宁有异哉而要之唐虞事业皆从
  戒惧慎独中做出天地位万物育其实归于闇然
  为己卦之九二曰闲邪存其诚是工夫全在存诚
  也天道之元皆实理所布濩君道之仁皆实心所
  流贯均无非诚也诚至则明通公溥功用直可以
  参赞化育故曰王道必本于诚意云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10a 页 WYG0722-0280a.png
  周易
 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
           监察御史(臣/)周祖荣
  (臣/)谨按乾者天之性情纯乎理者也而气亦行乎
  其中气有阴阳刚柔之殊而理惟一致理之统会
  惟乾故乾之美有非一端所能尽者状其性情综
  以体要其惟刚健中正乎言其刚则无欲以全其
  真万物莫之能屈所谓自胜者强也其立体有如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10b 页 WYG0722-0280b.png
  此者言其健则百年如其一息运行无有穷期所
  谓日新又新也其致用有如此者有所倚不可谓
  中不涉方隅会归胥要于极求其过不及之差焉
  无有也有所偏不可谓正卓然端凝动静不踰其
  矩求其偏陂之迹焉无有也刚健中正乾之美尽
  是乎然而刚健者常患有不刚不健者以相杂一
  于天不参以人则无复毫发之可间是则其纯也
  中正者常恐有不中不正者以相蒙一于理不累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11a 页 WYG0722-0280c.png
  以欲无复一善之有遗是则其粹也夫至于纯粹
  焉止矣由其纯粹而究极言之则谓之精精非有
  加于纯粹之外也而言纯粹者必极于精而后已
  言刚健中正者必极于纯粹以精而后己是乃所
  谓乾也是故元亨利贞乾之德一皆刚健中正纯
  粹之德六爻发挥乾之用一皆刚健中正纯粹之
  用博观之潜见惕跃飞亢之间乾之变动一皆刚
  健中正纯粹之变动乾之德不洵乎其大哉抑尝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11b 页 WYG0722-0280d.png
  思之刚健中正此天德之自然固非有假于人为
  然而人未尝不可以希天也与天地合其德与日
  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此配
  天之圣人也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
  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此法天之君子也要其
  归则一而已矣故性与反无殊途天与人无二理
  孔子赞乾之义而特示人以自彊不息之一言其
  旨深哉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12a 页 WYG0722-0281a.png
  周易
 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编修(臣/)李清芳
  程传乘六爻之时以当天运则天之功用著矣故
  见云行雨施阴阳溥畅天下和平之道也
  朱子曰言圣人时乘六龙以御天则如天之云行
  雨施而天下平也
  (臣/)谨按时乘六龙以御天言圣人兼有此六龙之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12b 页 WYG0722-0281b.png
  德而时措之宜也曰御天者圣人所行合于天理
  虽圣人之所为莫非天之所为也故曰御天体是
  道以纲维乎宇宙则礼乐刑政之施有以覆露乎
  万物鼓舞乎群动天下之仰沫承流者莫不各有
  以遂其生复其性遐迩一体中外禔福四海之内
  清和咸理亦如天之云行雨施而甲拆勾萌无不
  共沐恩膏也然圣人乘龙而平天下独九五之飞
  龙应之耳馀爻皆非其地而兼言六龙何也盖圣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13a 页 WYG0722-0281c.png
  人之德居天子之位固是九五飞龙而细分之则
  如天下事有其时未至其兆未彰固宜且隐而不
  宣即是初九潜龙有其事渐可行当宣示天下施
  命以诰四方便是九二见龙有天时人事偶逢艰
  难当兢兢业业恐惧修省便是九三乾惕有施为
  之中姑试其可待人情既安事势既顺而后施行
  便是九四或跃惟夫理得事顺朝发殿陛而夕敷
  于天下方是飞龙在天有其势已穷其时已过或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13b 页 WYG0722-0281d.png
  当止而不为或当改而更张穷则变变则通通则
  久便是上九亢龙不至于亢要之圣人体乾之全
  德张弛互用阖辟兼施法天之行代天之工奉明
  命以周旋述天理而时措动静云为发号施令莫
  不因时而动此其所以跻斯世于治平纳生民于
  仁寿无一物而不归于甄陶煦育之中也欤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14a 页 WYG0722-0282a.png
  周易
 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编修(臣/)何其睿
  (臣/)谨按此言圣人体天致治之极功也帝王之道
  与天地准天地不外乎阴阳阴凝上结则合以成
  云阳散下流则注而为雨雨从云以布化云凭气
  以交合河图帝通纪曰云者天地之本雨者天地
  之施施行不爽其时斯高下各适其性品物亨岁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14b 页 WYG0722-0282b.png
  时成所为普美利于不言者此也是故云行一精
  之所运雨施两大之所崇行则不息不息则无间
  施则不匮不匮则无遗无此厚而彼薄无此少而
  彼多无此饶而彼乏刚柔燥湿之不一有以平其
  方大小贵贱之不伦有以平其族菀枯培覆之各
  受有以平其材盖泽之浅者易竟而深者难穷惠
  之出于费者有分而出于道者斯合也黄帝以云
  纪官高宗命作霖雨穆然深见责成之意公羊传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15a 页 WYG0722-0282c.png
  称泰山之云雨不崇朝而遍乎天下尔雅称甘雨
  时降万民以嘉谓之醴泉是皆以其广博而周密
  优渥而沾足也为观天命之流行即以得王政之
  所出其裁成辅相奉若不违以养人而理物者惟
  其时而已是故天下之大俯仰上下无偏与也明
  堂之上礼乐刑赏无小利也生之长之而物不见
  其德一化工之浑然无迹也成之收之而已不有
  其名一大造之淡而若忘也以言其业则广大以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15b 页 WYG0722-0282d.png
  言其术则精微畛域于焉胥化险阻于焉皆平性
  命于焉各正日用于焉不知信夫阴阳无私泽惟
  夭惟乔群然各遂其生帝王无私恩贲若草木兆
  民允殖其性也夫岂有殊量欤天之行惟健故日
  新不已万物归丕冒之中圣人之行曰敏故明作
  有功天下沐膏雨之沃一积气而运于虚无心而
  成化一积理而徵于实有心而无为天德也王道
  也一以贯之矣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16a 页 WYG0722-0283a.png
  周易
 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监察御史(臣/)赵青藜
  (臣/)谨按天之于人本同一理而人往往不能如其
  在天者天无私而人有欲也惟圣人之心纯乎理
  而不参以私则其措施因应张弛开阖之用遂若
  以天合天而不知其所以然故人之感通于圣人
  者亦若其感通于天而人之不能仰望于天者或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16b 页 WYG0722-0283b.png
  转而仰望于圣人盖有心而无为与无心而成化
  同一致也夫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天工也圣人效
  天法天未有敢以天自处者然龙兴而云布云布
  而雨作此固理之自然者圣人时乘六龙既有其
  变化不测之方则夫云行雨施天固不得独擅其
  名矣夫需之为象也言云不言雨然而云上于天
  则雨固将继之矣解之为卦也言雨不言云然天
  地解而雷雨作则云又已先之矣是故萋萋者云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17a 页 WYG0722-0283c.png
  也祁祁者雨也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遍
  天下者唯云雨之力为然吾观夫圣人者礼乐未
  彰冲漠之精神已洽政刑未设隐微之意气已通
  函盖者无垠联合者无间是即云行雨施之弥纶
  氤氲也不疾而速无上下隐显之殊不介而孚无
  远近高深之阻所过者化所存者神是即云行雨
  施之驰骤奋迅也渐仁摩义民生自复其性体信
  达顺异类亦若其天浃于肌肤沦于骨髓是即云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17b 页 WYG0722-0283d.png
  行雨施之贯注流通也出作入息百姓日用不知
  凿井耕田帝力何有于我与之者不言恩受之者
  不知报是即云行雨施之滋培长养也如是而天
  下其有不平者乎盖昊天以生物为心故云行雨
  施而百物皆化圣人以爱人为心故行庆施惠而
  九有皆同此其间有自然之理焉缓之固违其则
  急之反窒其机惟圣人处于穆清之表而油然沛
  然无往不顺鼓舞遍于万方德教溢于四海其平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18a 页 WYG0722-0284a.png
  也非天下自平也平于圣人之云行雨施而天下
  自平也然则圣人之于天下亦因其自然行所无
  事而已何所勉强于其间哉夫元亨利贞天之德
  也而文言以属之君子天人同一体也云行雨施
  天之功也而文言以属之圣人天人同一用也究
  其要则一乾元足以尽之矣体乾以建极则体自
  我立体元以布化则用自我行全体大用一以贯
  之而天德王道无馀蕴矣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19a 页 WYG0722-0284c.png
  周易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监察御史(臣/)毛旭旦
  (臣/)谨按乾卦九二一爻以阳刚之体得时位之中
  孔子申象传之义谓其信言谨行闲邪存诚善足
  以盖世而不矜道足以周遍而化物君子之德既
  克底于成矣然纯粹之诣非可骤几倘侈言上达
  而不原其致功之自与得力之由则君子成德之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19b 页 WYG0722-0284d.png
  功不彰且于文周立卦之意犹未尽也将何以阐
  先圣之心传开后世之学术乎宜文言又历举成
  德之由以竟其说也今夫事物之理虽具于人心
  而实散见于迹象苟非务学何由会而有之已君
  子则格物致知而表里精粗之悉达多闻博识而
  前言往行之无遗于是未学之先见此理为散著
  于事物杂陈于简册者既学之后乃觉显微巨细
  之故咸宗统于一心其学以聚之有如此者既聚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20a 页 WYG0722-0285a.png
  矣苟非有先知先觉之人与为析疑与为解惑则
  是非得失之分途将混淆而莫辨君子则好问好
  察内而父兄之训迪外而师友之切磋微而瞽史
  之箴规刍荛之一得莫不访求而听受焉于焉判
  决其疑似究极其指归分析于毫芒探讨于赜隐
  其问以辨之有如此者既问辨矣非宽以居之则
  无以藏蓄其所得君子广其度量扩其心胸以涵
  泳乎所已知沉潜乎所已得渐濡既久自觉心与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20b 页 WYG0722-0285b.png
  理相依而理以心为宅焉孟子所谓深造自得朱
  子所谓默识心融盖与宽居之旨有相发明者也
  既宽居矣可以见之施行矣而君子行之则在乎
  仁廓然大公不留一私于念虑之际粹然至善允
  蹈帝载于动止之间举凡应事接物无非顺适乎
  天理之正而从心不踰万理浑化于无迹焉所谓
  安而行之不勉而中盛德之至也要之为学之道
  必始之以学聚而后闻见广继之以问辨而后知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21a 页 WYG0722-0285c.png
  识精又继之以宽居而后涵养熟终之以仁行而
  后践履纯四者之序相因而不可紊四者之用相
  济而不可阙惟修德之君子笃挚以践其实优游
  以俟其成不躐等而趋不半途而废此所以驯致
  夫圣神功化之盛而兼总乎天德王道之全也而
  乾之九二实体此义焉此九二所以为龙德也夫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22a 页 WYG0722-0286a.png
  周易
 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
 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少詹事(臣/)张鹏翀
  程传直言其正也方言其义也君子主敬以直其
  内守义以方其外敬立而内直义形而外方义形
  于外非在外也敬义既立其德盛矣不期大而大
  矣德不孤也无所用而不周无所施而不利孰为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22b 页 WYG0722-0286b.png
  疑乎
  (臣/)谨按程子言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夹持直
  上达天德自此朱子言最是下得夹持两字好敬
  主乎中义防乎外二者夹持要放下霎时也不得
  只得直上去故便达天德臣窃谓敬义夹持是学
  者精进之功然至于圣修之极不外乎此朱子谓
  敬是持守功夫义是讲学功夫直是直上直下胸
  中无纤毫委曲方是割截方正截然不可移易之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23a 页 WYG0722-0286c.png
  意但知持敬而不能集义则于应事接物不能无
  毫釐之差但思集义而不以主敬为之本则心无
  主宰且不知所以为义矣故二者之功顷刻不可
  相离亦朱子所谓如车两轮如鸟两翼内外夹持
  以成圣功者也文言于乾之九三坤之六二皆言
  圣贤之学乾言德业坤言敬义健顺之道各就本
  卦似有不同而其理实相经纬欲进乾之德必本
  以坤之敬欲修乾之业必制以坤之义非敬则内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23b 页 WYG0722-0286d.png
  不直德何由进非义则外不方业何由修君子之
  乾惕以进修舍敬义亦无所用其力而德之日新
  业之富有即敬义立而德不孤盖以卦德爻位而
  言则义各有当以学问德业而言其理固互相发
  明非儒先之强合也(臣/)窃谓进德修业统为学之
  全功而敬义夹持尤为提纲挈要之语尝反覆诸
  儒先论学次第及近思录语类诸书得是两言以
  为宝符知从事圣贤更无他道始谓用力可至久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24a 页 WYG0722-0287a.png
  而益觉其难一由于积习因循不能自振频复频
  悔终不免私意憧扰一由于见理未彻谓小事无
  妨不知积小积微为害甚钜盖当身验其得失而
  益知敬义夹持为圣学之要领无疑也诚能以敬
  为主宰则天君泰定义理日见清明而又以集义
  为之辅择义既精于持敬益为有力敬以直内涵
  养未发之中义以方外省察中节之和中和既致
  则位育之效自臻乾坤合撰以成参赞之能必如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24b 页 WYG0722-0287b.png
  是而后为圣修之极所为敬义夹持直上达天德
  者此也(臣/)尝诵乐记云奸声乱色不留聪明淫乐
  慝礼不接心术惰慢邪僻之气不设于身体使耳
  目鼻口心知百体皆由顺正以行其义其庶几敬
  义夹持而为天德王道原于慎独之功所自致乎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25a 页 WYG0722-0287c.png
  周易
 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
 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编修(臣/)吴履泰
  朱子曰此以学言之也正谓本体义谓裁制敬则
  本体之守也
  程子曰直言其正也方言其义也君子主敬以直
  其内守义以方其外敬立而内直义形而外方义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25b 页 WYG0722-0287d.png
  形于外非在外也敬义既立其德盛矣不期大而
  大矣德不孤也无所用而不周无所施而不利孰
  为疑乎
  (臣/)谨按王应麟以为丹书敬义之训夫子于坤六
  二文言发之孟子以集义为本程子以居敬为先
  朱子谓敬义工夫不可偏废盖敬者圣学之所以
  成始而成终也义则心之制而事之宜也从古圣
  贤每对举而互言之者凡以敬之为敬必贯动静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26a 页 WYG0722-0288a.png
  彻初终为一致然后可以言敬故曲礼括之以毋
  不敬尚书揭之以无逸作所诗称敬止而先之缉
  熙朱子释以继续其敬光明其敬而此节程传则
  谓君子主敬以直其内盖君子知敬为吾心之主
  宰一以敬存心内谨于心术念虑以防其奔驰放
  逸外谨于威仪动静以禁其侈肆怠惰终日乾乾
  则此心常存是非善恶不失其本然之正而内罔
  不直矣至于义之为义要当随地随时见得是处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26b 页 WYG0722-0288b.png
  决定是恁地不是处决定不恁地无适无莫因应
  自然尽变尽神化裁各当方其未事初无将迎之
  扰及其既事更无留滞之心此义既精是非善恶
  皆中其当然之则而外罔不方矣夫敬立则内直
  既有以养乎外而外益方义形则外方又有以养
  乎内而内益直内外交养循环不已由是直纯乎
  直方纯乎方直方之德光辉盛大至于穷神知化
  而不自知所谓从心所欲从容中道自无滞碍于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27a 页 WYG0722-0288c.png
  所行而利矣故曰不习无不利也然是敬也义也
  程子谓为合内外之道敬义夹持直上达天德自
  此朱子亦谓敬义只是一事大槩敬义二者相须
  而相成敬则寅畏中存而匪僻无自而入义则裁
  断合宜而私欲末由相挠敬以义辅则审慎而不
  流于畏葸义从敬出则裁制而不失之粗疏内以
  主敬立体外以精义致用举凡用人行政度务揆
  几胥得其当而孰有所疑乎此夫子敬义合一之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27b 页 WYG0722-0288d.png
  微意也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28a 页 WYG0722-0289a.png
  周易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
            给事中(臣/)倪国琏
  程子曰君子主敬以直其内守义以方其外敬立
  而内直义形而外方义形于外非在外也敬义既
  立其德盛矣不期大而大矣德不孤也
  (臣/)谨按上文言直方是已成之德此言由圣学功
  夫之全以养成此德也人之所以主持万物者此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28b 页 WYG0722-0289b.png
  心而宰制万物者亦此心心之立体本直也而有
  时不直者以操存之功稍间则方寸或累于私耳
  君子知敬为胜私之要是以精神整肃念虑纯一
  致谨于心术志气之微以防其奔驰放逸而又深
  察于威仪动静之著以捡其纵肆怠惰日日维持
  时时存省此心邪曲之私自无所容留而归于本
  然之直矣心之应事本方也而有时不方者以研
  精之功未至则应物或乖其则耳君子知义为处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29a 页 WYG0722-0289c.png
  事之宜是以是非截然可否釐然先事有精义之
  功随事随物审其当然而无一端之昧其理临事
  有集义之学因物付物处置各得而无一事之拂
  其宜大中至正无过不及凡物当然之则既无不
  曲中而外自形其方矣夫有敬而无义则见之于
  事或不免于差误有义而无敬则无本之学亦何
  以善化裁惟是敬义夹持内外交养其存于中者
  既无纤毫之私而彻上彻下表里如一是以敬持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29b 页 WYG0722-0289d.png
  万物之枢也其形乎外者绝无偏邪之失即达权
  通变各顺其常是以义定万事之准也敬义既立
  盛德日新涵养乎未发之中又省察乎中节之和
  由学问勉强之功而造于圣神功化之极不难矣
  德岂至于孤哉自昔敬义之训原本于丹书孔子
  于坤之六二发之所以立千古圣学之宗也孟子
  以集义为本程子以居敬为先张栻又谓功夫并
  进相须而相成此理益昭然矣然乾九二言诚坤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30a 页 WYG0722-0290a.png
  六二言敬诚敬者乾坤之别也乾九二言仁坤六
  二言义仁义者阴阳之辨也要之敬而后能诚非
  敬无以为诚义即仁之有裁制处离仁亦做义不
  出诚与敬仁与义一以贯之所贵乎君子之善致
  其全功也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31a 页 WYG0722-0290c.png
  周易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编修(臣/)张若需
  程子曰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合内外之道也敬义
  夹持直上达天德自此
  薛瑄曰敬以直内戒慎恐惧之事义以方外知言
  集义之事内外夹持用力之要莫切于此
  (臣/)谨按学问之功必期内外之交修斯本体有所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31b 页 WYG0722-0290d.png
  持循而裁制之宜必因之而各得盖平时不深以
  涵养则齐庄中正之不存而惰慢得以乘之内先
  无以为存主之地而晰理未精所以剖别夫是非
  之介者未能灼然而无疑断然而不惑则由乎中
  而应乎外者又何以随所施而无不当乎是故执
  持于内者不可以不严而制外以养中必贵穷理
  以求其至当也君子法坤道之直方而合内外以
  致其功者惟在敬义夹持而不使几微之或懈故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32a 页 WYG0722-0291a.png
  其湛然之中惺惺独觉而戒慎不睹恐惧不闻所
  以遏其人心而养其道心者惟恐不至则心体光
  明洞达无纤毫之委曲内何有不直乎至于事理
  之陈千端万绪而学以聚之问以辨之所以别其
  毫釐察其疑似者无有不尽则理道均齐画一遂
  时措而咸宜外何有不方乎乃知居敬存心既有
  以为穷理之本而又进以集义之功则不徒守其
  空虚之心而宰制有方临事自截然而不可易此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32b 页 WYG0722-0291b.png
  敬义夹持之道所以不可偏废也诗曰昊天曰明
  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又曰不显亦临无
  射亦保主敬之谓也书曰以义制事又曰虑善以
  动动惟厥时守义之谓也古圣王惟此之务而燕
  閒之必庄时几之必敕严屋漏于帝天而主敬以
  作所且好问而好察执两而用中时兢业于万几
  而精义以致用由是内无轶志外无遗理而适协
  于直方之道也乾之文言言进德修业而坤言敬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33a 页 WYG0722-0291c.png
  义者欲进乾之德必本于坤之敬欲修乾之业必
  制以坤之义洵乎敬义为学问之大要天德与王
  道一以贯之而靡遗矣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34a 页 WYG0722-0292a.png
  周易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给事中(臣/)周祖荣
  朱子语类曰敬以直内是持守功夫义以方外是
  讲学功夫直是直上直下胸中无纤毫委曲方是
  割截方正之意是处此事皆合宜截然不可得而
  移易之意
  薛瑄曰敬以直内涵养未发之中义以方外省察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34b 页 WYG0722-0292b.png
  中节之和
  (臣/)谨按敬以直内立其体也是平时存养之功义
  以方外达其用也是临时操持之法盖下学之始
  养心莫如敬惟主一无适则方寸之地廓然大公
  而无所蔽浑然至正而无少偏彻上彻下如鉴斯
  空所谓直内者此也制事莫如义惟精研入神则
  酬应之馀裁处有条而不紊是非一定而不移左
  之右之如矩斯絜所谓方外者此也然敬与义虽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35a 页 WYG0722-0292c.png
  有分功内与外非有两事方其致敬睹闻未交而
  湛然无欲形声方接而惺然有主吾心之全体不
  亏而外之方者有所本矣方其集义因时制宜而
  范围弗过随事顺应而斟酌咸宜吾心之大用以
  行而内之直者有所达矣所谓敬义夹持者此也
  朱子语类及薛氏之说发明最为亲切至先儒黄
  干有云乾言德业坤言敬义实相为经纬欲进乾
  之德必本之以坤之敬欲修乾之业必制之以坤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35b 页 WYG0722-0292d.png
  之义此以乾九三与坤六二参看立说其义亦精
  (臣/)窃思圣人说易不外动静相资之理即一爻之
  义引伸触类无所不通如坤之六二不独可与乾
  九三参看亦可与乾九二对看盖乾二主于天道
  故言本体而必推之学问以天合人也坤二主于
  地道故言功夫而必约之敬义以地应天也由一
  爻以推求易理之精圣学之妙有令人研究之无
  尽者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36a 页 WYG0722-0293a.png
  周易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监察御史(臣/)李清芳
  程传君子主敬以直其内守义以方其外敬立而
  内直义形而外方义形于外非在外也
  本义直内方外程传备矣
  (臣/)谨按敬者主一无适之谓义者所行合宜之谓
  盖人之一心原其本体湛然虚明如鉴之空如衡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36b 页 WYG0722-0293b.png
  之平寂然至静而万理咸备其随感而应也妍媸
  俯仰因物赋形正大光明流行不滞此上帝所降
  之衷生民所秉之彝本如是也惟为气禀所拘物
  欲所蔽不免有所昏昧错杂而无以全其所受之
  正于是君子有自修之功收敛放心不容一物无
  一毫私欲之蔽而惺惺常存敬之所以立也及其
  接物处事则准情度理称物平施权衡得中无少
  差谬义之所以行也直以心言心一而已喻如物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37a 页 WYG0722-0293c.png
  之直而不曲一线而去也方以事言事有多端必
  四周俱到喻如物之方正四面如一也然敬义虽
  有内外之分体用之别而其实不相离也盖非敬
  则中无主宰事至然后安排则已缓而不及于事
  矣惟须平日有涵养之功临事方能洞彻非义则
  外多错履而邪动之辱反有以累乎内之所存矣
  惟须应事有详审之功而中之所存益固敬义夹
  持不容间断以至于熟则廓然大公物来顺应存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37b 页 WYG0722-0293d.png
  于内者适得吾心之体发于外者不失吾心之常
  矣夫乾卦乃圣人之学坤卦乃贤人之学故乾之
  九三言诚而坤之六二言敬程子曰诚则无不敬
  矣敬则可以至于诚矣然敬之理贯乎动静而不
  偏可以包乎义者也故敬者乃圣学之所以成始
  而成终而学者之功其必以敬为宗也欤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38a 页 WYG0722-0294a.png
  周易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监察御史(臣/)周礼
  (臣/)谨按为学之道必合内外以交修内有涵养之
  功然后心纯理得而有以立其体外有省察之功
  然后谨几慎动而有以善其用此直内方外所以
  为天德王道之要而敬义之学不可不务也丹书
  之训曰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38b 页 WYG0722-0294b.png
  胜义者凶岂不以人心易纵应物多偏而制心制
  事不可无学乎盖人惟一心理欲互乘心有一息
  之稍怠则私欲群起而引之投其所甘中其所溺
  声色货利佚游玩好之属纷纭憧扰于方寸而不
  宁即或一念清明思屏私欲以全其德而内无所
  据以胜之终不能以绝其萌不移时而非几之贡
  如故矣至于事之来也是非可否义本一定不容
  假易而人往往迁就以便其私私心既起则牵制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39a 页 WYG0722-0294c.png
  不能决善宜从也或以有妨于佚乐而浮慕不亲
  慝宜去也或以便安之可娱而昵就难除由是依
  违犹豫制行无准而动作云为不免于偏陂矣夫
  方寸之憧扰者内不直也制行之偏陂者外不方
  也何以直内厥惟敬何以方外厥惟义敬者德之
  聚尧舜以来相传之心法也人心之灵出入无时
  须以义理涵养之心与理相涵则常有精明严肃
  之意而无昏昧放逸之时理念卓然其常伸而不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39b 页 WYG0722-0294d.png
  为私欲所屈故曰直也真德秀曰天下之理惟中
  为至正惟诚为至极然敬所以中不敬则无中也
  敬而后能诚非敬则无以为诚也气之决骤轶于
  奔驷敬则其衔辔也情之横放甚于溃川敬则其
  堤防也故周子主静之言程子主一之训皆其为
  人最切者而朱子又丁宁反覆之学者于是知勉
  焉戒于思虑之未萌谨于事物之既接无少间断
  则德全而欲泯矣其所以发明主敬之理不綦详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40a 页 WYG0722-0295a.png
  与若夫方外之功非由袭取盖有精义之学焉有
  徙义之功焉精义之学在穷理辨析于公私之介
  而择其善则遇事而不淆也徙义之功在克己力
  去其形气之私而循夫理则制事无不当也久之
  义理日熟而遇事知宜是非可否皆有截然不易
  者而外不已方哉朱子云敬义不可偏废专务义
  而不知主敬者固有虚憍急迫之病而所谓义者
  或非其义然专言主敬而不就日用念虑起处分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40b 页 WYG0722-0295b.png
  别其公私义利之所在而决取舍之机焉则恐亦
  未免于昏愦杂扰而所谓敬者非其敬矣所谓集
  义正是要看破物欲之私却来认得天理之正事
  事物物无不如此体察触手便作两片则天理日
  见分明所谓物欲之诱亦不待痛加遏绝而自然
  破矣程子云敬义夹持直上达天德自此且夫敬
  义亦岂待外求哉敬即心之警省也义即心之裁
  制也彼敬而苦其矜持义而伤于矫拂者皆未尝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41a 页 WYG0722-0295c.png
  于心实体验之耳心体该动静功夫亦兼动静动
  时顺义则无行可悔而无事时能静静时能敬则
  心理日洽而动时得力内外交养而德自底于光
  大矣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42a 页 WYG0722-0296a.png
  周易
 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监察御史(臣/)李敏第
  本义水不外于地兵不外于民故能养民则可以
  得众矣
  (臣/)谨按三代之盛寓兵于农故周礼军旅之法属
  之司徒以井邑邱甸均其赋以比闾党族联其情
  以伍两卒旅任其人而后司马因蒐苗狝狩之时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42b 页 WYG0722-0296b.png
  辨其旗鼓之用而教以步伐之节是圣王之世戎
  事皆起于农功而兵制悉源于井田且夫兵犹水
  也不有以畜之将有溃溢之虞顾自齐威修内政
  鲁成作邱甲古法寖变嗣后军旅之政虽代有成
  规然召募之数日益广养兵之费日益繁以丁壮
  而坐食于一隅则启骄纵之端以冗閒而仰给于
  正赋则有虚糜之虑盖去古既远于古人耕战之
  务缺焉而未讲也夫养兵所以卫民而以民养兵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43a 页 WYG0722-0296c.png
  不若使兵之自养为可久井田之旧不可复矣而
  屯田之法犹可稽焉自汉文帝募民耕塞下武帝
  屯车师渠黎而屯田之制以兴厥后如赵充国马
  援王霸之徒皆驻军耕牧以实边储省繁费此足
  食足兵之良式也诚使当国家承平之日酌古宜
  今益讲究于屯田之法择旷閒可耕之区使游手
  坐食之众受田力穑春夏课其耕耘农隙勤其校
  阅则人食其力可以节饷给之繁输粟于官可以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43b 页 WYG0722-0296d.png
  广军储之备于以裕国计而饬戎行庶无失圣王
  寓兵于农之遗意也夫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44a 页 WYG0722-0297a.png
  周易
 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侍讲学士(臣/)鹤年
  (臣/)谨按帝王君临天下固贵有宰制群动之才尤
  贵有包荒四海之量惟其量之廓然有容如天无
  不覆地无不载不屑屑焉求一时之亲附而其究
  也天下卒莫不归之此所谓大顺大化不见其迹
  莫知其然之谓神非圣人不能与于斯者也若此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44b 页 WYG0722-0297b.png
  者于比之九五见之矣比之九五一阳居尊刚健
  中正卦之群阴皆来附己其心事则光明洞达曲
  尽其生养教诲之意而几微私曲有所不存其设
  施则正大发皇明示以荡平正直之途而一毫笼
  络有所不事显之至也顾其取喻于王用三驱失
  前禽邑人不诫者何也盖田猎之事合围则志在
  于必得而网罗有所必周三驱则无意于必得而
  去来任其自便夫志在于必得则不容有失矣无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45a 页 WYG0722-0297c.png
  意于必得则不必其无失矣此天子不合围前禽
  之所以有时而失也虽然非失前禽不足以见王
  者之大今夫王者修德行仁声教四讫至于九州
  向化六合同风洋洋乎盛矣然而幽遐之地偶有
  所阻圣王初未尝有所容心于其间岂德威不足
  而惟以姑息从事哉三驱之道固然也开一面之
  网而不忍尽取于物者所为恩及于禽兽沛九有
  之泽而未尝强迫于人者所为仁覆于寰区推而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45b 页 WYG0722-0297d.png
  至于邑中之人亦皆晓喻上意而不相警备以求
  必得焉此尧舜之时所以巍巍荡荡德配于天而
  其下不识不知以顺帝之则者也如是则王道得
  而王化成何吉如之大矣哉显比之道诚御世之
  隆规升平之极轨也而彖之所谓原筮元永贞无
  咎其义不出于此矣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46a 页 WYG0722-0298a.png
  周易
 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右庶子(臣/)林蒲封
  程子曰天在上泽居下上下之正理也君子观履
  之象以辨上下之分以定其民志民志定然后可
  以言治
  (臣/)谨按天地分而乾坤定上下之象已昭然于两
  间矣至于泽则下之中更有下者焉此固为一定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46b 页 WYG0722-0298b.png
  之理而不可易者也然上下之在天泽者有形象
  之自然则上下之在人者有等杀之宜辨故君子
  观于履之象而知安上治民之莫善于礼也尝观
  至治之世愚贱亦识尊亲草野咸敦敬让朝廷之
  制肃而明闾阎之风静而顺虽礼乐政刑百度具
  举其要不外于辨上下之分上下之分明而民志
  一矣朱子有言四海之广兆民至众人各有意欲
  行其私而善为治者乃能总摄而整齐之使之各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47a 页 WYG0722-0298c.png
  循其理而莫敢不如吾意之所期者则以先有纪
  纲以持之于上而后有风俗以一之于下也何谓
  纪纲辨上下是也何谓风俗定民志是也傅说所
  谓奉若天道建邦设都树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
  长不惟逸豫惟以乱民箕子所谓皇建其有极敛
  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董仲舒所谓正心以正朝
  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
  正四方者正谓此也抑臣更有说焉在易上天下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47b 页 WYG0722-0298d.png
  泽而为履继履者地天而为泰继泰者天地而为
  否继否者天火而为同人明乎君子之治莫要于
  法天至于上下辨民志定而泰交之道成泰极则
  易于致否故必如同人之乾健离明类族辨物乃
  能通天下之志以长臻于大同之道也自古极治
  之时承平日久生聚日繁奇巧毕呈丰亨豫大富
  贫相耀浮靡相高睦姻任恤之风渐微而凌竞邪
  僻之习易起如程子所言自庶士至于公卿日志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48a 页 WYG0722-0299a.png
  于尊荣农工商贾日志于富侈亿兆之心交骛于
  利天下纷然势所必致是以等威虽别而冀于侥
  倖者愈多法令虽明而陷于刑辟者日众此孔子
  于既庶既富而必曰教之又曰道之以德齐之以
  礼有耻且格管仲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然则欲
  正人心厚风俗振纲肃纪保泰持盈亦不外于辨
  上下定民志而已矣履之义不诚大哉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49a 页 WYG0722-0299c.png
  周易
 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右中允(臣/)钱维城
  (臣/)谨按礼之为履者礼主卑下故曰智崇礼卑礼
  者人所践履所行不由礼则必乖戾故曰履以和
  行天尊地卑而泽又卑之卑者君子观象知上下
  之分不可不辨故制礼以明之所谓天高地下万
  物散殊而礼制行也夫礼顺人情本非强世而别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49b 页 WYG0722-0299d.png
  嫌明微主乎辨异隆杀之准法乎高卑服物采章
  一天泽之所寄也故礼达而分定安上全下莫善
  于礼而为民情之坊也程子曰古之时公卿大夫
  而下位各称其德位未称德则君举而进之士修
  其学学至而君求之皆非有预于己也农工商贾
  勤其事而所享有限故皆有定志后世自庶士至
  于公卿日志于尊荣农工商贾日志于侈富亿兆
  之心交骛于利天下纷然如之何其可一也斯言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50a 页 WYG0722-0300a.png
  尽矣夫怙侈灭义服美于人馀风未殄康王以为
  深忧盖奢则必僭僭则干犯名义其害甚钜记曰
  管仲镂簋朱纮山节藻棁贤大夫也而难为上也
  况奢丽相煽辗转益深此沔水汤汤所为献规者
  矣若其馀弊物力耗敝匮乏因之不特锦绣纂组
  害女红也记曰黄帝正名百物以明民共财汉书
  艺文志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古者名位不同礼
  亦异数名法名象虽流传失真亦礼之遗意故曰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50b 页 WYG0722-0300b.png
  名者所以别同异明是非道义之门政教之准也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51a 页 WYG0722-0300c.png
  周易
 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洗马(臣/)国柱
  (臣/)谨按周易一书凡称乾皆曰天凡称兑皆曰泽
  至于履卦而乾上兑下适符乎天泽之定位故其
  卦名为履履者礼也上下之正理人之所当践履
  也孔子观其象而系之以辞曰君子以辨上下定
  民志辨者如诏禄有隆杀奠食有多寡是也定者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51b 页 WYG0722-0300d.png
  无踰越也夫民志不定天下不可得治而至无定
  者实莫如民志盖民莫不有血气心知之性饮食
  嗜好之欲随时而动逐物而迁未知为上势必至
  于僭上未知为下势必不安于下不有以服其心
  而静其气将有溃败不可收拾之虞僭乱之萌惟
  礼可以已之是故君子观天泽之象制为礼以辨
  上下之分自君臣朝廷尊卑贵贱之序下及黎庶
  车服宫室饮食丧祭嫁娶之经事有宜适物有节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52a 页 WYG0722-0301a.png
  文凡在朝者位未称德则进之德不称位则退之
  使人人有度德之意而宠荣之见自绝所以定庶
  僚之志也凡在学者大成小成有德则升之移遂
  移郊不帅者绌之使人人有务学之实而功名之
  念自淡所以定庶士之志也至凡农工商贾亦皆
  经其田庐察其勤惰稽其术业第其饩廪使不得
  轻本务而游手逐末握奇赢而享用华侈所以定
  亿兆之志也自朝廷以及百官自百官以及万民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52b 页 WYG0722-0301b.png
  政令使之恩威加之粟布取之力役征之莫不有
  辨也斯莫不有定也臣窃由是而伏思之礼之森
  严于耳目闻见之地者使民惕于志而知畏天泽
  所以定位也礼之浃洽于伦常日用之间者使民
  和于志而知安天泽所以通气也故系辞曰履以
  和行序卦又曰履而泰然后安礼之纲维世教蟠
  结人心者固非一切法制禁令之所可几盛王所
  以宰制群动经纬万端驯至于大顺大化履帝位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53a 页 WYG0722-0301c.png
  而光明者举由于此而要之履卦象中其蕴已包
  举靡遗此礼所以为天秩天叙万世率履之而不
  泯欤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54a 页 WYG0722-0302a.png
  周易
 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侍读(臣/)齐召南
  (臣/)谨按自古帝王为久安长治之计欲使天下道
  一风同刑罚不用其本则莫大乎礼教矣礼者履
  也天下所共率履而不越者也履此则安不履此
  则危其效晓然易见是以古人制礼固亦明知其
  委曲繁重似不如脱略简易者之便于人情然必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54b 页 WYG0722-0302b.png
  事事而异其等威物物而为之防制者大顺大化
  其积有渐朝庙之敬始于户庭仪文之严始于士
  庶训诲之豫始于童孩邦国四海之协和始于比
  闾族党冠服以章之品式以范之庠序以教之官
  师以董之赏罚以励之务使人人各知爱亲敬长
  相率共履夫正直荡平之道路重为非而乐为善
  也在易履之大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
  定民志旨哉言乎凡民禀五常之性所谓好善恶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55a 页 WYG0722-0302c.png
  不善岂有异哉良由习俗渐移名分不讲在家先
  不能事其父兄在国何能服于长上惟其志之泯
  然无所知觉也是以嚣然敢于为非何以定之亦
  以礼之辨上下者定之而已天高地下其尊卑悬
  绝不可以数计也于地中峙而为山盖其稍高者
  焉流而为水则已下矣若夫泽则钟水之区又其
  下之下者也名分之上下亦然由君至民尊卑悬
  绝何以异于上天下泽耶顾上下之势起于相积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55b 页 WYG0722-0302d.png
  而递相承古人制礼不惟使官与民有别也即士
  与民先有别就庶民中又使游惰之民不得与良
  民齿刑罪之民不得与凡民齿是故恶少不得以
  凌侮耆老奸猾不得以挟持缙绅富商大贾不得
  以奴𨽻乡闾市侩里魁不得以鱼肉邻曲舆台臧
  获不得以序列衣冠则群黎百姓生而耳濡目染
  习与性成不期而化其桀骜勉为善良由礼教明
  而民志定也民志定而后伦纪敦伦纪敦而后廉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56a 页 WYG0722-0303a.png
  耻重廉耻重而后风俗成天下之长治久安岂有
  极乎哉贾谊有言礼者禁于将然之前法者禁于
  已然之后先王必曰礼云礼云者贵绝恶于未萌
  而起教于微𦕈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然
  则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诚致治者之先务欤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57a 页 WYG0722-0303c.png
  周易
 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编修(臣/)窦光鼐
  (臣/)谨按履卦乾上兑下乾为天兑为泽上下之正
  理也人之所履当如是故取其象而为履履者礼
  也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故君子观履之象而以辨
  上下定民志也尝考诸儒之说莫备于程传传曰
  古之时公卿大夫而下位各称其德终身居之得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57b 页 WYG0722-0303d.png
  其分也士修其学学至而君求之非有预于已也
  农工商贾勤其事而所享有限故皆有定志而天
  下之心可一后世自庶士至于公卿日志于尊荣
  农工商贾日志于富侈亿兆之心交骛于利天下
  纷然如之何其可一也旨哉斯言其知治民之本
  矣何以明其然也天之生人也不能无群群而无
  分不能无争是故两贵不相事两贱不相使人情
  之常也无他彼其心固以为吾侪焉耳不见其异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58a 页 WYG0722-0304a.png
  于吾焉耳荀卿曰势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赡则
  必争夫物常不赡于欲而欲常必穷乎物则天下
  之相率而为厉者且无已时也此程子所以有纷
  然骛利之患也夫利者不学俱欲之物也天之所
  生地之所养袛有此数也以欲徇物则人人有不
  可盈之愿即人人有不能安之心天下不可得而
  治矣君子知其然故观象于履而为辨上下以示
  之以贵治贱以尊治卑以贤治不肖君君臣臣勿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58b 页 WYG0722-0304b.png
  相凌也父父子子勿相离也兄兄弟弟勿相瘉也
  夫夫妇妇勿相渎也士士农农工工商商无相易
  也其爵地有等其职事有方其宫室车舆有度其
  饮食衣服有章其人徒有数其械用有常其岁时
  聚会有节其吉凶哀乐有经使百姓晓然皆知夫
  上之为上下之为下若天泽之不可相越也而僣
  侈之志不生矣皆知夫上之使下下之事上若天
  泽之不可相无也而忠顺之志不忘矣夫是之谓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59a 页 WYG0722-0304c.png
  志定志定则耳目无所惊而手足有所措其为欲
  易养其为物易给也虽有悍强之人亦有以相安
  而不至于乱记曰夫礼禁乱之所由生犹坊止水
  之所自来也又曰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
  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是以先王隆之
  也其即此志也夫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60a 页 WYG0722-0305a.png
  周易
 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编修(臣/)庄有信
  (臣/)谨按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焉礼之理
  原于造化而礼之性实具于人心顾圣人缘人性
  以制礼旋反而治人之心者何也盖礼者理也言
  理则无规矩可循言礼则有秩序可守故圣人制
  礼所以正天下之履也礼以正履则言礼足矣而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60b 页 WYG0722-0305b.png
  画卦则曰履何也言礼则人之践礼者属于虚言
  履则礼之当行者体于实象曰上天下泽履言人
  之所履当如是也夫人而履于礼则礼达分定而
  天下可一矣然自圣人制礼以来尊卑有分贵贱
  有等非不灿然于天壤而公卿大夫往往不能尽
  职农工商贾往往不肯安其业者何也志不定也
  夫志亦何厌之有当其艰苦则志于安全及其安
  全则又志于富贵若是而利欲之心纷然不靖惟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61a 页 WYG0722-0305c.png
  不知有上下之分也君子观天泽之象而知治民
  之道矣不于民之履求之而必先于民之志定之
  夫下堂拜上或一时加恩之名而即此遂为上权
  下替之渐赐禘锡悬亦一朝飨酬之厚而即此遂
  开名器假人之端由辨之不早辨也古者明一代
  之礼以德之大小为拜爵之崇卑伊尹曰三公者
  通于天道者也九卿者通于地理者也大夫者通
  于人事者也列士者明于法度者也故一时朝廷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61b 页 WYG0722-0305d.png
  之上必位各称德位未称德则君举而进之士修
  其学学至而君求之民无分外之求君无分外之
  举是故人有十等而民不以悬绝为嫌国有六卿
  而民各以服习为乐君在斯为臣父在斯为子兄
  在斯为弟君止仁臣止敬父止慈子止孝交止信
  天不变道亦不变夫民亦驯习于自然而群奉为
  天经地义之不可易此无他心之所之既深识乎
  上下之分则身之所履自共守其上下之常也君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62a 页 WYG0722-0306a.png
  子名器不假黜陟必严使上下之分灿然著明于
  天下故民志有定民志定则官守其职民安其业
  而无干名犯分之履矣此君子所以善用天泽之
  象也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63a 页 WYG0722-0306c.png
  周易
 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监察御史(臣/)赵青藜
  (臣/)谨按三代以上治天下以礼故其分肃而其风
  淳三代以下治天下以法故其令繁而其俗靡斯
  亦已然之明效矣然而竞相趋于法者过信夫礼
  乐百年后兴之说虽贤如文帝且谦让未遑而三
  代盛治坐是不复岂不惜哉夫礼圣人制之非圣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63b 页 WYG0722-0306d.png
  人之意之也上天下泽著其象矣圣人观其秩然
  而知上与下有不易之则察其蔼然而知上与下
  有必属之情不联之情即无所以维其则不示之
  则更无所以范其情于是本仁天下之心出而定
  天下之志辨之盖不容以己也辨之于朝则公卿
  大夫各定其阶而车服度数不以恩私而或假焉
  辨之于野则士农工商各定其业而少习久安弗
  使见异而或迁焉外以静其耳目内以摄其心志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64a 页 WYG0722-0307a.png
  而一时之托处宇下者官举其职士修其行农工
  商贾各食其力知分之不可易也终身由之莫敢
  踰越而纲纪正等威立朝廷尊矣自非然者无所
  辨于任使之际而大官显秩若为尽人可致则侥
  倖之想愈炽也无所辨于弦诵之地而三徵九聘
  且谓捷径可图则奔竞之风难息也无所辨于食
  力之勤而嬉游徵逐不惮轻去其乡则失业之徒
  踵相接而未有己也上无以厌服乎下下日以傲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64b 页 WYG0722-0307b.png
  慢乎上嚣然之志将百出而不靖不得已而思以
  政刑道齐之法立而奸生令下而诈起质朴渐消
  恩谊寖薄微特无益且加甚焉然后知民志克定
  非旦夕之近功而安上全下实宏且远也自古礼
  文明备莫如周自古享祚永久亦莫如周周之盛
  也君臣契合堂陛森严朝觐享献罔不畏怀民用
  和睦无有灾害囹圄空虚刑措四十馀年而不用
  即夫德教衰微政化怠弛而先王所命太史所掌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65a 页 WYG0722-0307c.png
  称道一二犹足以辑强侯而威荒裔非其志之素
  定曷以致此汉高帝马上得天下群臣争功至拔
  剑击柱及叔孙通定礼仪以正君臣之位竟朝置
  酒皆俯首抑伏无敢让哗失礼者高帝说而叹曰
  吾乃今日知为天子之贵也夫叔孙通所定不过
  为绵蕞与诸生野外习之度高帝所能行者耳非
  有关雎麟趾之意与夫圣人制作相去远矣盖圣
  人制作固即人心自具之节而礼定民志初不以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65b 页 WYG0722-0307d.png
  束缚之拘苦之也故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如使
  去其拜跪登降揖让周旋宾主介绍之文而曰吾
  以用吾情其心必有所不安其体必有所不适受
  其节于礼而心之安体之适可不谓大顺欤万物
  各得其礼而后和夫是以礼行而乐作也彼叔孙
  通收其残阙杂以秦仪尚效补苴于汉代而谓官
  天地管人情辨自君子者独迂远而不足致用乎
  哉至若礼之卑效地也泽尤地之卑者则礼之极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66a 页 WYG0722-0308a.png
  其恭者然矣是又君子居安乐玩辨上下之本所
  不敢须臾稍忽也夫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67a 页 WYG0722-0308c.png
  周易
 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编修(臣/)周玉章
  (臣/)谨按六经之道同归而礼乐之用为急在易书
  豫卦言乐履卦言礼言乐者主于和言礼者主于
  辨上天下泽尊卑之位定君子观其象而辨之而
  礼由是生焉坊记礼者所以章疑别微以为民坊
  者也荀子曰礼者养也君子既得其养又好其别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67b 页 WYG0722-0308d.png
  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均所谓辨
  上下也盖人生有欲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
  限则不能不争秩之以尊卑贵贱之等始帖然各
  安其分而不敢有侈心故礼以节民性正所以定
  民志也程子曰古之时公卿大夫位各称其德农
  工商贾勤其事而所享有限故皆有定志后世自
  庶士至于公卿日志于尊荣农工商贾日志于富
  侈亿兆之心交骛于利由上下无定志也此言深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68a 页 WYG0722-0309a.png
  切著明矣夫朝廷爵有功而禄有德非可倖邀也
  庶民之家自食其力无敢奢愿也而宫室舆马衣
  服器用毫忽不容假借极声名文物之盛具有别
  嫌明微之义不然者朱纮镂簋曲县繁缨不失之
  靡即失之僭有位者既不免矣甚而至如贾谊晁
  错所云庶人屋壁得为帝服倡优下贱得为后饰
  富商大贾乘坚策肥履丝曳缟因其富厚交通王
  侯夫然而风俗凋敝狱讼繁兴天下又安可得而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68b 页 WYG0722-0309b.png
  治夫子产治郑尚曰取我衣冠而褚之而况圣人
  治天下有不明辨等威致使骄淫僭侈纷然莫定
  其志哉夫天叙有典五典五惇天秩有礼五礼有
  庸其间恩义并至情文相生要必有其不可混淆
  者而度数彰焉故曰礼以辨异也先王之定礼也
  上自朝廷达乎州里闾巷以细及帏房衽席之间
  莫不事为之制曲为之防虽隆杀损益代异其宜
  而上下之辨天泽定位则夫教化大行民用和睦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69a 页 WYG0722-0309c.png
  万世之致太平者未有不由夫礼者也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70a 页 WYG0722-0310a.png
  周易
 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编修(臣/)王际华
  程子曰上下之分明然后民志有定民志定然后
  可以言治后世庶士以上日志于尊荣农工商贾
  日志于富侈此由上下无定志也君子观履之象
  而分别上下各当其分以定民志也
  (臣/)谨按天下之大兆民之众纷然待理于一人自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70b 页 WYG0722-0310b.png
  古圣王设为公卿大夫士以及农贾工商尊卑贵
  贱各有等差人非不知高位之荣而非其德不敢
  希也非不知纷华之悦而守其分无敢肆也考周
  官司徒辨五地之物生以施十二教授之以井地
  故有常产者有常心联之以比闾族党则不敢舍
  业而杂处于是三物以兴其贤能八刑以纠其邪
  慝四海之内进德修业勤事而不暇讵敢淫心舍
  力觊觎非分以害休功者乎后代幅员日广生齿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71a 页 WYG0722-0310c.png
  益繁法度非不甚详而一切民事皆听民自为以
  故弃本务末朝迁暮改观于贾谊陈政事疏贡禹
  言风俗书民间诸弊自汉已然此由无定分定志
  而上下之辨不严故也夫生民之源莫大于衣食
  而平天下者不以一人养天下令天下人人自养
  故既分别四民而什九驱之于农世业相承衣食
  易给虽无甚富亦不忧贫自定制不立而贫富不
  均邑有人君之尊里有公侯之富人求其所以尊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71b 页 WYG0722-0310d.png
  富之故则或以游惰或以经营共相欣羡转为效
  慕贫不自安者既思他途以求遇即稍可自给者
  亦怀奢志而改图其中炫名干进之流以及游幕
  吏胥仆从实繁有徒咸聚居都会之间侥倖名利
  于万一此皆民之蠹也盖一人耕之十人聚而食
  之欲天下无饥不可得也乃游民亿万不耕不织
  而咸思丰于衣食以故农民重困岁遇丰盈犹无
  盖藏间遭水旱不免流离虽仁厚之主在上赐赈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72a 页 WYG0722-0311a.png
  广蠲动不惜金粟数十万而民仍无起色者平日
  蠹民者之多也诚本履卦之象仿周官九职之法
  以定民分名器不予以妄干游手不听其妄托自
  京师达于郡县系民于故土之产清民以保甲之
  法凡平时徙业无故远游者有禁则进无非分之
  望退有本业之乐而民志定矣且夫民气不可动
  尤不可骄往往治平既久官司以因循无事为福
  一二不法之民转以挟制长官动辄鼓众生事为
御览经史讲义 卷二 第 72b 页 WYG0722-0311b.png
  大吏者正宜分别首从按法尽惩不得稍存姑息
  之心则上下之分愈明而民志益定庶乎尊卑有
  等行习有恒心以分安身以土著士相与言仁谊
  于閒宴工相与议技巧于官府商相与论财利于
  市井农相与谋稼穑于田壄用以家给人足愈固
  国家亿万年之基矣
 
御览经史讲义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