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八
卷十八 第 1a 页 WYG1114-068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后山集卷十八     宋 陈师道 撰
  谈丛
契丹侵澶莱公相真宗北伐临河未渡是夕内人相泣
明日参知政事王钦若请幸金陵枢密副使陈文忠公
尧叟请幸蜀真宗以问公公曰此与昨暮泣者何异议
数日不决出遇高烈武王而谓之曰子为上将视国之
危不一言何也王谢之乃复入请召问从官至皆默然
卷十八 第 1b 页 WYG1114-0686b.png
杨文公独与公同其说数千言真宗以一言折之曰儒
不知兵又请召问诸将王曰蜀远钦若之议是也上与
后宫御楼船浮波而下数日可至殿上皆以为然公大
惊色脱王又曰臣言亦死不言亦死与其事至而死不
若言而死今陛下去都城一步则城中别有主矣吏卒
皆北人家在都下将归事其主谁肯送陛下者金陵可
到耶公又喜过望曰琼知此何不为上驾耶王乃大呼
逍遥子公掖真宗以升遂渡河而成功钦若愧其议谗
卷十八 第 2a 页 WYG1114-0687a.png
于真宗曰寇准孤注子尔博者谓穷而尽所有以幸胜
为孤注言以人主而一决也
澶渊之役真宗欲南下莱公不可曰是弃中原也又欲
断桥因河而守曰是弃河北也国之存亡在河北不可
弃也
澶渊之役所下一纸书尔州县坚壁乡村入保金币自
随谷不可徙随在瘗藏寇至勿战故虏虽深入而无得
方破德清一城而得不补失未战而困
卷十八 第 2b 页 WYG1114-0687b.png
真宗既渡河遂幸澶渊之北门望见黄盖士气百倍呼
声动地兵既接射杀其帅顺国王挞览敌惧遂请和
澶渊之役诏诸道会兵而合击既和纵其去又诏诸将
按兵遣使监杨延朗时敌使在馆既谕旨遽曰请遣中
官贵诸将取信也而敌亦请使送款遂以全归怀之至

澶渊之役真宗使候莱公曰相公饮酒矣唱曲子矣掷
骰子矣鼾睡矣
卷十八 第 3a 页 WYG1114-0687c.png
莱公既逐死家无遗文嘉祐中始得奏章一纸忧其复
失而并记之使后者有考焉曰臣奉圣旨擘画河北边
事及驾起与不起如起至何处者一近边奏契丹游骑
已至深州窃缘三路大军见在定州魏能张凝杨延朗
田敏等又在威虏军等处东路深赵贝冀沧德等州别
无大军驻泊必虑契丹渐近东南下寨轻骑打劫不惟
老小惊骇便恐盗贼围聚直至大名府以来人户惊移
若不早张军势窃恐转启戎心臣乞先那起天雄军马
卷十八 第 3b 页 WYG1114-0687d.png
万人令周营杜彦钿孙金照将领往贝州驻泊或恐天
雄军少且起五千只令孙金照部辖若敌骑在近即近
城觅便袭击兼令开将文字与石普图承输照会掩杀
及召募强壮入敌界绕荡乡村仍照管南北道多差人
探候契丹次第闻奏及报大名一则奠安人心二则张
军势以疑敌谋三则边将闻王师北来军威益壮四则
与邢洛不远成犄角之势一随驾诸军扈卫宸居不可
与犬戎交锋原野以争胜负天雄至贝军士不过三万
卷十八 第 4a 页 WYG1114-0688a.png
人万一契丹过贝下寨游骑益南即须那起定州军马
三万以上令桑赞等结阵南来镇州及令河东雷有终
将兵出土门路与赞会合相度事势紧慢那至邢洛方
可圣驾顺动且幸大名假万乘之天声合数路之兵势
更令王超等于定州近城排布照应魏能张凝杨延朗
田敏等作会合次第及依前来累降指挥牵拽一恐契
丹置寨于真定之间则定州军马抽那不起邢洛之北
游骑侵掠大名东北县分老小大段惊移须分定州三
卷十八 第 4b 页 WYG1114-0688b.png
路精兵令在彼将帅会合及令魏能张凝杨延朗田敏
等渐那向东傍城寨牵拽如此则契丹必有后顾之忧
未敢轻议悬军深入若车驾不起转恐夷狄残害生灵
如蒙允许亦须过大河且幸澶渊就近易为制置会合
兼控扼津梁右臣叨列宰司素无奇略既承清问合罄
鄙诚伏惟皇帝陛下睿知渊深圣猷宏远固已坐筹而
决胜尚能虚已以论谋兼彼犬戎颇乏粮糗虽恃兵甲
之众必怀苟且之忧岂敢不顾大军但图深入然亦虑
卷十八 第 5a 页 WYG1114-0688c.png
其凶狡须至过有防虞烦黩天威伏增战慄
如讲和敌使韩杞匿其善饮曰两国初好数杯之后一
言有失所误非细后使姚东之既去而顾手颡再三是
以知敌之情也姚东之曰守之事力契丹之士马皆盛
然此军用于阻隘不能敌南平原驰突南军亦不能支
也庆历二年西羌盗边战未解契丹保境使请关南十
县之地及昏丞相申公使其党御史中丞贾文元公馆
之许昏与加赐使择焉而遣知制诰富韩公谕意既见
卷十八 第 5b 页 WYG1114-0688d.png
问故敌主曰宋塞雁门广塘水缮城隍籍民兵非违约
耶群臣亟请用兵孤谓不若求地也公曰契丹忘章圣
之大德乎澶渊之役使从众契丹无还者宁有今日耶
且契丹之所欲战尔战非契丹之利也从古至今夷狄
得志于中国惟晋氏耳方是时主弱而愚国小而贫政
刑不修命令不行百姓内溃诸将外叛故契丹能得志
然土地不守子女玉帛归于臣民契丹盖无得也而人
畜械器亡者大半故德光死述律怒不肯葬曰待我国
卷十八 第 6a 页 WYG1114-0689a.png
中人马如故然后葬汝战而胜其害如此况不胜耶今
契丹与宋好岁得金缯数十万入于府库国之利也故
和则上得其利战则下得其利上受其弊故契丹之臣
皆愿解和而构战与国争利柰何舍已之利以利人耶
主大悟点首久之公复曰塞雁门以备西羌塘始于何
承矩事在约前地卑水聚岁久则广城隍完固民兵补
缺非违约也晋遗卢龙周取关南皆异代事若按图而
求旧岂契丹之利也哉皇帝以兼爱为心守祖宗之约
卷十八 第 6b 页 WYG1114-0689b.png
不愿用兵顾兄弟之义不欲违情而为天保民为先保
土不得以与人谓契丹乏金币岁遗以永誓好古者敌
国有无相通必皆欲背约绝好而加兵宋安得而避哉
且澶渊之盟天地临之其可欺乎乃请昏公曰兄弟之
国礼不通昏男女之际易以生隙且命修短不可期不
若岁币之久也始契丹请昏欲因以求多及公固拒群
议未决而难其久又谓空言无实使归取誓书及再至
定增岁币二十万始契丹一请宰相遽塞以二事且使
卷十八 第 7a 页 WYG1114-0689c.png
自择遂以为怯有轻宋心欲以增币为献与纳公不可
曰此下事上臣事君非敌国之礼也且章圣已有岁遗
不为此名货非国之轻重鄙而失国名虽小亦不为也
主曰古有之何独吝耶公曰古惟唐高祖臣事突厥假
其兵而取隋则或有之及太宗擒颉利突利两可汗宁
复有耶主不语其臣刘四知侍退数步公又曰石晋亦
因契丹而得国不惟称臣亦父事之或可用此今宋与
契丹无唐晋之援而为敌国岂有此耶将退主曰卿谓
卷十八 第 7b 页 WYG1114-0689d.png
孤故作此一节必不可事岂非不欲保和耶孤实无此
意卿归勿为此言恐误宋大事耳于是留誓书而使以
誓书来且求献纳公上奏曰臣既以死拒之敌气折矣
可勿复许敌无能为也仁宗从之
韩公再使将见契丹曰主将为公使不能久有言可即
道公恐敌使来遂以为例数请对曰吾不敢也当与君
议于馆尔契丹刘六符贵用事建议割地及馆客怒谓
韩公曰公为主言诸臣利于用兵不为国计六符岂欲
卷十八 第 8a 页 WYG1114-0690a.png
间两国耶公曰君宁出此顾馀人为之尔如宋不过弼
数辈不欲战尔其以战说者何限六符既喜且惧然终
以此得罪也
契丹犯澶渊急书日至一夕凡五至莱公不发封谈笑
自如明日见同列以闻真宗大骇取而发之皆告急也
又大惧以问公曰危如此岂欲久耶曰陛下欲了不过
五日尔其说请幸澶渊真宗不语同列惧欲退公曰士
庶等止候驾起从驾而北真宗难之欲还内公曰陛下
卷十八 第 8b 页 WYG1114-0690b.png
既入则臣不得对又不得见则大事去矣请无还内而
行也遂行六军百司追而及之
东都曹生言范右相既贵接亲旧情礼如故他亦不改
世未有也然体面肥白洁泽岂其胸中亦以为乐耶惟
司马温公枯瘦自如岂非不以富贵动其心耶
王荆公改科举暮年乃觉其失曰欲变学究为秀才不
谓变秀才为学究也盖举子专诵王氏章句而不解义
正如学究诵注疏尔教坊杂戏亦曰学诗于陆农师学
卷十八 第 9a 页 WYG1114-0690c.png
(以豉/切)于龚(古勇/切)深之盖讥士之寡闻也
王无咎黎宗孟皆为王氏学世谓黎为摸画手一点画
不出前人谓王为转般仓致无赢馀但有所欠以其因
人成能无自得也
杨内翰绘云庄遵以易传扬雄雄传侯芭自芭而下世
不绝传至沛周郯郯传乐安任奉古奉古传广凯凯传
绘所著索蕴乃其学也
张某公昪以御史为执政包孝肃公代之建言台官不
卷十八 第 9b 页 WYG1114-0690d.png
迁二府无所幸望则尽言矣张文定公方平为三司使
孝肃极言其失遂罢归院宋景文公代为使文定亦为
上言故事执政同三司使知开封府与御史中丞耳包
拯自府入台又言台官不为执政所可假以进者惟三
司耳极力攻臣冀得其处而用宋祁其势必复攻祁不
遂与之则三司使无其人矣孝肃逐景文公而代之遂
迁西府孙文节公抃自西府迁右省御史韩缜言其不
可仁宗曰御史谓谁可参知政事者韩素不经意卒然
卷十八 第 10a 页 WYG1114-0691a.png
对曰包拯可仁宗熟视而笑曰包拯非昔之包拯矣
延帅阙李诚之以幕府行使方下国宥州牒保安军故
事岁赐尽明年六月乃毕缓不及乃请以岁终为限幕
府以闻枢密院牒草报如约李易其草报如故典遂上
奏曰夷狄之欲无厌许之不足为恩而长其贪且示之
弱而人不堪其转输之劳矣枢密使夏竦劾李擅改制
书遣吏部即讯李曰改保安军牒非制书也竦不能屈
敌不敢复请
卷十八 第 10b 页 WYG1114-0691b.png
某公(谓吕/夷简)恶韩富范三公欲废之而不能军兴以韩范
为西帅遣富使北名用仇而实间之又不克军罢而请
老尽用三公及宋莒公夏英公于二府皆其仇也又以
其党贾文元公陈恭公间焉犹欲因以倾之誉范富皆
王佐可致太平于是天子再赐手诏又开天章阁而命
之坐出纸笔使疏时政所当因革诸公皆推范富乃请
退而具草使二宦者更往督之且命领西北边事既而
各条上十数事而易监司按群吏罢磨勘减任子众不
卷十八 第 11a 页 WYG1114-0691c.png
利而谤兴又使范公日献二事以困之而请城京师人
始笑之初某公每求退以候主意常未厌而去故能三
入及老大事犹问西北相攻请出大臣行三边于是范
公使河东陜西富公使河北初某既建议乃数出道者
院宿焉范公既奉使宿道者院而某在焉宾退使人致
问范公往见之某佯曰参政求去耶范公未对某曰大
臣岂可一日去君侧去则不复还矣今万里奉使故疑
求去耳范公私笑之久而觉报缓而请不获召堂吏而
卷十八 第 11b 页 WYG1114-0691d.png
问曰吾为西帅每奏即报而请辄得今以执政奉使而
请报不迨何也曰某别置司专行鄜延事故速而必得
耳范公始以前言为然乃请守边矣而富公亦不还韩
又罢去而贾陈相矣及某薨范公自为祭文归重而自
讼云
苏黄两公皆善书皆不能悬手逸少非好鹅效其宛颈
尔正谓悬手转腕而苏公论书以手抵案使腕不动为
法此其异也
卷十八 第 12a 页 WYG1114-0692a.png
善书不择纸笔妙在心手不在物也古之至人耳目更
用惟心而已
王屋天坛道书云黄帝礼天处也坛之方隅陈八玉镜
而儒者疑焉元丰中有登天坛得方玉如镜濮阳杜毅
主王屋簿亲见之云
余与贵人语偶当其心明日使人来求异书士不知有
自智专谓出于卷册之间良可悲也张长史见担夫争
道而得笔法观曹将军舞剑又得其神物岂能与人巧
卷十八 第 12b 页 WYG1114-0692b.png
乃自悟之因尔
敌人猎而不渔熙宁中官军复熙河洮水之鱼浮取之
如拾久而鱼潜治世可俯鸟巢惟不暴尔至人入鸟兽
不乱群行之著也
龙图燕学士肃悟木理造指南车不成出见车驰门动
而得其法蜀人王冕(一本/作晃)为举子诗义左之右之君子
宜之而悟针法规矩可得其法不可得其巧舍规矩则
无所求其巧矣法在人故必学巧在已故必悟今人学
卷十八 第 13a 页 WYG1114-0692c.png
书而拟其点画已失其法况其巧乎
寇昌龄嗜砚墨得名晚居徐守问之曰墨贵黑砚贵发
墨守不解以为轻已嗟乎世士可与语耶
欧阳公像公家与苏眉山皆有之而各自是也盖苏本
韵胜而失形家本形似而失韵夫形而不韵乃所画影
尔非传神也
唐令民年二十为丁其下为推宋次道曰推者稚也避
高宗讳阙而为推也缙叔曰推者椎也独髻为椎传者
卷十八 第 13b 页 WYG1114-0692d.png
误尔盖唐人不讳嫌梁氏之父茂始以戊为武温嗜杀
人畏之并讳其嫌耳夫人少而分髻长则合而未冠今
人犹然缙叔是也
道士王太初受天心法治鬼神有功于人尝谓为室当
使户牖疏达若四壁隐密终为鬼所据耳
唐魏郑公狄梁公张燕公墓棘直而不歧世以为异而
孔林无枳棘也
秦少游有李廷圭墨半丸不为文理质如金石潘谷见
卷十八 第 14a 页 WYG1114-0693a.png
之而拜曰真李氏故物也我生再见矣王四学士有之
与此为二也墨乃平甫之所宝谷所见者其子游以遗
少游也又有张遇墨一团面为盘龙鳞鬣悉具其妙如
画其背皆有张遇麝香四字潘墨之龙略有大节耳亦
妍妙有纹如盘丝二物世未有也语曰良玉不琢谓不
借美于外也张遇后梁供备使李唐卿嘉祐中以书待
诏者也喜墨尝谓余曰和墨用麝欲其香有损于墨而
竟亦不得香也不若并藏以熏之潘谷之墨香彻肌骨
卷十八 第 14b 页 WYG1114-0693b.png
磨研至尽而香不衰陈惟达(一作/进)之墨一箧十年而麝气
不入但自作松香耳盖陈墨肤理坚密不受外熏潘墨
外虽美而中疏尔
南唐于饶置墨务歙置砚务扬置纸务各有官岁贡有
数求墨工于海东纸工于蜀中主好蜀纸既得蜀工使
行境内而六合之水与蜀同李本奚氏以达赐国姓世
为墨官云唐之问质肃公之子有墨曰饶州供进墨务
李仲宣造世莫知其何子颇有家法以遗黄鲁直鲁
卷十八 第 15a 页 WYG1114-0693c.png
直以谓不迨孙氏所有而予谓过之陈留孙待制家有
墨半铤号称廷圭但色重耳非古制也
蔡新州确黄大夫好谦为陈诸生闻杨山人善相人也
过使相之曰蔡君宰相也似丁晋公然丁还而君死也
黄君一散郡尔然家口四十则蔡贬矣元丰之末蔡为
相黄由尚书郎出为蔡州过蔡而别问其家曰四十口
矣蔡大骇曰杨生之言验矣其后有新州之祸
外大父颖公初为黄州参军友夏英公公喜相人谓颖
卷十八 第 15b 页 WYG1114-0693d.png
公曰吾使相尔而君真相也视其手曰虽贵而贫不如
吾也出其手突如堆阜曰此大富之相也
墅处潞之异人也金乡李生将赴试问得失焉曰两贯
四贯巡辖马递铺皆莫测也李有田于莘过之及门息
于厩置壁下有钱二千以二百为陌有榜曰巡辖马递
铺问之乃田者所纳课也李始悟其言而果黜焉
花之名天下者洛阳牡丹广陵芍药耳红叶而黄腰号
金带围而无种有时而出则城中当有宰相韩魏公为
卷十八 第 16a 页 WYG1114-0694a.png
守一出四枝公自当其一选客具乐以当之是时王岐
公以高科为倅王荆公以名士为属皆在选而阙其一
莫有当者数日不决而花已盛公命戒客而私自念今
日有过客不问如何召使当之及暮高水门报陈太博
来亟使召之乃秀公也明日酒半折花歌以插之其后
四公皆为首相
 
 
卷十八 第 16b 页 WYG1114-0694b.png
 
 
 
 
 
 
 
 后山集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