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二
卷五十二 第 1a 页 WYG0123-060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礼记解义卷五十二
 祭统
  祭统是不专主于法与义统而论之之谓陈氏祥道
  谓是总序大纲穿贯百职统成一礼而见其始末此
  所以始于心怵而终于观政也
 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夫祭者非
 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是
卷五十二 第 1b 页 WYG0123-0607b.png
 故唯贤者能尽祭之义
  此言祭之于礼为最重也凡治人之道其事多端而
  莫急于礼礼有吉凶军宾嘉之五经而莫重于吉礼
  之祭夫祭固将之以物然非物自外至乃自中而出
  生于其心者也心有所怵然感动而后奉物以为礼
  是故唯贤者为能情文兼至而尽乎祭之义也案心
  怵即悽怆怵惕之意乃所谓生于心者
 贤者之祭也必受其福非世所谓福也福者备也备者
卷五十二 第 2a 页 WYG0123-0608a.png
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之谓备言内尽于已而外顺
于道也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一也上则
顺于鬼神外则顺于君长内则以孝于亲如此之谓备
唯贤者能备能备然后能祭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
信与其忠敬奉之以物道之以礼安之以乐参之以时
明荐之而已矣不求其为此孝子之心也
 此申言贤者能尽祭之义也明犹洁也贤者之于祭
 也必受其福而非世俗所谓福也福者盖云备也备
卷五十二 第 2b 页 WYG0123-0608b.png
 者凡百顺理之名也必无所不顺而后谓之备言乎
 内尽于已而外顺于道也如忠臣所以事其君孝子
 所以事其亲本于顺者一也上则顺鬼神而无疑外
 则顺于君长而无拂内则孝于亲而无违如此而后
 谓之备唯贤者能备于未祭之先然后能祭于既备
 之后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而内先
 自尽焉于是奉之以牺牲粢盛之物道之以升降酌
 献之礼安之以钟鼓琴瑟之乐参之以春夏秋冬之
卷五十二 第 3a 页 WYG0123-0608c.png
 时凡以明荐吾之诚敬而已而有不敢藉以求福者
 此乃孝子之心也案必受其福如诗所谓自求多福
 也一理之感应而孝子无容心焉故又曰不求其为
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
之谓畜
 此言祭之主于继孝也祭也者乃孝子之于亲所以
 追养而继其未尽之孝也孝者言乎畜也必顺于道
 不逆于伦夫是之谓畜案刘氏训畜为藏谓追养继
卷五十二 第 3b 页 WYG0123-0608d.png
 孝中心藏之而不忘也应氏镛作畜聚解谓内顺于
 道则爱亲之心畜聚之者深外不逆于伦则事亲之
 礼畜聚之者备也玩孝者四句为大概之辞宜从后
 解为是
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道三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
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
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
 此言孝子事亲之道也惟孝无终极是故孝子之事
卷五十二 第 4a 页 WYG0123-0609a.png
 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非徒口
 体而必观其顺也丧非徒衰绖而必观其哀也祭非
 徒荐献而必观其敬与时也能尽此三道者乃孝子
 之行也
既内自尽又外求助昏礼是也故国君取夫人之辞曰
请君之玉女与寡人共有敝邑事宗庙社稷此求助之
本也夫祭也者必夫妇亲之所以备外内之官也官备
则具备水草之菹陆产之醢小物备矣三牲之俎八簋
卷五十二 第 4b 页 WYG0123-0609b.png
之实美物备矣昆虫之异草木之实阴阳之物备矣凡
天之所生地之所长苟可荐者莫不咸在示尽物也外
则尽物内则尽志此祭之心也
 此言备官而祭尽物尽志之道也玉女美辞言其有
 贞洁之德也水草芹茆之属陆产兔雁之属八簋之
 实谓稻粱之属昆虫以阴蛰以阳出如蜩范之属草
 木以阴枯以阳荣如榛栗之属孝子之祭既内而自
 尽又必外而求助则昏礼是也故国君娶夫人之辞
卷五十二 第 5a 页 WYG0123-0609c.png
 曰请君之玉女与寡人共有兹敝邑以事宗庙社稷
 此正求助之本也夫祭也者必夫妇亲之而后助祭
 者从焉所以备外内之官也官以执事而事以具物
 是故官备则具备若水草之菹陆产之醢则小物备
 矣若三牲之俎八簋之实则美物备矣若昆虫之异
 草木之实则阴阳之物备矣凡天之所生地之所长
 苟可荐于亲者莫不皆在以示其尽祭之物也外则
 尽其物内则尽其志此祭者无有穷己之心也案三
卷五十二 第 5b 页 WYG0123-0609d.png
 牲八簋而外多言笾豆之实者内官所荐也
是故天子亲耕于南郊以共齐盛王后蚕于北郊以共
纯服诸侯耕于东郊亦以共齐盛夫人蚕于北郊以共
冕服天子诸侯非莫耕也王后夫人非莫蚕也身致其
诚信诚信之谓尽尽之谓敬敬尽然后可以事神明此
祭之道也
 此言君后于未祭时躬亲之敬也纯丝也祭必夫妇
 亲之是故天子则亲耕于南郊以共齐盛王后则蚕
卷五十二 第 6a 页 WYG0123-0610a.png
 于北郊以共纯服诸侯则耕于东郊亦以共齐盛夫
 人则蚕于北郊以共冕服夫天子诸侯非无人为之
 耕也王后夫人非无人为之蚕也凡以身致其诚信
 惟诚信斯谓之尽尽斯谓之敬敬尽而后可以事神
 明此乃祭之道也
及时将祭君子乃齐齐之为言齐也齐不齐以致齐者
也是故君子非有大事也非有恭敬也则不齐不齐则
于物无防也耆欲无止也及其将齐也防其邪物讫其
卷五十二 第 6b 页 WYG0123-0610b.png
耆欲耳不听乐故记曰齐者不乐言不敢散其志也心
不苟虑必依于道手足不苟动必依于礼是故君子之
齐也专致其精明之德也故散齐七日以定之致齐三
日以齐之定之之谓齐齐者精明之至也然后可以交
于神明也
 此言君子致齐之敬也物犹事也讫止也及时而将
 祭则君子乃齐齐之为言所以齐之齐其思虑之不
 齐以致齐者也是故君子非有祭祀之大事非有所
卷五十二 第 7a 页 WYG0123-0610c.png
 致其恭敬则不齐不齐则于物之外入者不必过防
 也耆欲之内萌者不必尽止也及其有此而将齐也
 必防其邪物讫其耆欲恐心有他用而耳不听乐故
 记曰齐者不乐言不敢以声音散其志也心不苟虑
 而必依于道手足不苟动而必依于礼是故君子之
 齐也所以专致其精明之德也故散齐七日以定之
 又致齐三日以齐之既定且齐斯谓之齐齐也者精
 明之至而后可以交于神明也案君子之学敬义夹
卷五十二 第 7b 页 WYG0123-0610d.png
 持閒不容息此谓不齐则于物无防耆欲无止非也
是故先期旬有一日宫宰宿夫人夫人亦散齐七日致
齐三日君致齐于外夫人致齐于内然后会于大庙君
纯冕立于阼夫人副袆立于东房君执圭瓒祼尸大宗
执璋瓒亚祼及迎牲君执纼卿大夫从士执刍宗妇执
盎从夫人荐涚水君执鸾刀羞哜夫人荐豆此之谓夫
妇亲之
 此言君夫人于行祭时躬亲之敬也宫宰守宫之官
卷五十二 第 8a 页 WYG0123-0611a.png
 宿读为肃犹戒也圭瓒璋瓒皆祼器以圭璋为柄刍
 藁也所以藉牲宗妇同宗之妇涚水即盎齐盎齐浊
 以清酒涚之故言涚又尊有明水故兼言水也羞进
 哜尝也谓尸所哜尝之肺也先祭之期旬有一日宫
 宰致戒于夫人夫人亦散齐七日致齐三日犹之乎
 君焉君致齐于外夫人致齐于内既辨其位然后联
 其事于祭日而会于大祖之庙君纯冕立于阼阶夫
 人副袆立于东房其酌郁鬯以降神之时君执圭瓒
卷五十二 第 8b 页 WYG0123-0611b.png
 祼尸以行初献大宗伯代夫人执璋瓒以行亚献及
 迎牲君执纼亲牵卿大夫从士执刍以从宗妇则执
 盎而奠于位从夫人以荐涚水至君执鸾刀以割所
 羞之哜肺夫人则荐馈食之豆此之谓夫妇亲之也
及入舞君执干戚就舞位君为东上冕而总干率其君
臣以乐皇尸是故天子之祭也与天下乐之诸侯之祭
也与竟内乐之冕而总干率其群臣以乐皇尸此与竟
内乐之之义也
卷五十二 第 9a 页 WYG0123-0611c.png
 此言人君于祭时亲在舞位之义也东上近主位也
 皇君也言君尸者尊之及祭而入舞之时君必亲执
 干戚以就舞位君为东上戴冕而总持干盾率其群
 臣以乐乎皇尸所以然者以事亲莫大于得人之欢
 心是故天子有天下其祭也与天下乐之诸侯有国
 其祭也与竟内乐之必冕而总干率其群臣以乐皇
 尸者正与竟内乐之之义也
夫祭有三重焉献之属莫重于祼声莫重于升歌舞莫
卷五十二 第 9b 页 WYG0123-0611d.png
重于武宿夜此周道也凡三道者所以假于外而以增
君子之志也故与志进退志轻则亦轻志重则亦重轻
其志而求外之重也虽圣人弗能得也是故君子之祭
也必身自尽也所以明重也道之以礼以奉三重而荐
诸皇尸此圣人之道也
 此言祭以尽志为本也升歌工升堂而歌也武宿夜
 武曲名武王伐纣停宿商郊士卒欢舞以达旦因名
 焉即大武之乐也周道犹周之礼假于外者祼则假
卷五十二 第 10a 页 WYG0123-0612a.png
 于郁鬯歌则假于声音舞则假于干戚也夫祭礼有
 三重焉献之属以降神则莫重于祼声之所贵则莫
 重于升歌舞以象成则莫重于武宿夜此周之道也
 凡三道者所以假物于外而以辅益君子之志也故
 志以为本而物与之为进退志轻则亦轻志重则亦
 重若轻其志而徒求外之重也虽圣人亦弗能得也
 是故君子之祭也必身自尽其诚敬所以明内志之
 重也由是道之以礼以奉此三重而荐诸皇尸此则
卷五十二 第 10b 页 WYG0123-0612b.png
 圣人之道也
夫祭有馂馂者祭之末也不可不知也是故古之人有
言曰善终者如始馂其是已是故古之君子曰尸亦馂
鬼神之馀也惠术也可以观政矣
 此言馂礼之有关于政也夫祭之有馂乃所以卒成
 祭事而不可不知也古人有言曰善终者必如始馂
 其是已古之君子曰即尸之饮食亦馂鬼神之馀也
 是馂实为施惠之法而于此可以观为政矣孔氏疏
卷五十二 第 11a 页 WYG0123-0612c.png
 曰王侯初荐毛血燔燎是荐于鬼神至荐孰时尸乃
 食之若大夫士阴厌亦是先荐鬼神而后尸乃食也
是故尸谡君与卿四人馂君起大夫六人馂臣馂君之
馀也大夫起士八人馂贱馂贵之馀也士起各执其具
以出陈于堂下百官进彻之下馂上之馀也凡馂之道
每变以众所以别贵贱之等而兴施惠之象也是故以
四簋黍见其脩于庙中也庙中者竟内之象也
 此申言馂之为惠术也谡犹起也不言起者神之也
卷五十二 第 11b 页 WYG0123-0612d.png
 进当作馂天子之祭八簋诸侯六簋馂以四簋黍者
 留其二为阳厌也簋盛黍稷举黍而稷可知惟馂为
 惠术是故尸谡则君与卿四人馂君起则大夫六人
 馂是臣馂君之馀也大夫起则士八人馂是贱馂贵
 之馀也士起则各执其具以出陈于堂下百执事之
 官馂而后彻之是下馂上之馀也凡馂之为道每变
 而益众所以别贵贱之等而欲其辨兴施惠之象而
 示其均也是故馂之时君与三卿用四簋之黍正欲
卷五十二 第 12a 页 WYG0123-0613a.png
 见其行此惠于庙中也神惠之遍于庙中犹君惠之
 遍于竟内是庙中者竟内之象也案君卿大夫总言
 臣馂君之馂者君事尸如君则君亦为臣也
祭者泽之大者也是故上有大泽则惠必及下顾上先
下后耳非上积重而下有冻馁之民也是故上有大泽
则民夫人待于下流知惠之必将至也由馂见之矣故
曰可以观政矣
 此申言祭之可以观政也夫人犹言人人下流犹言
卷五十二 第 12b 页 WYG0123-0613b.png
 下位馂兴施惠之象是祭者神不独飨之而使人馂
 之乃恩泽之大者也是故上若有大泽则惠必及下
 但上先下后耳非上积重以自私而使其下犹有冻
 馁之民也是故上有大泽则民人人皆待于下流知
 惠之必将至于己也盖由馂之无不遍及而见之矣
 故曰可以观政矣
夫祭之为物大矣其兴物备矣顺以备者也其教之本
与是故君子之教也外则教之以尊其君长内则教之
卷五十二 第 13a 页 WYG0123-0613c.png
以孝于其亲是故明君在上则诸臣服从崇事宗庙社
稷则子孙顺孝尽其道端其义而教生焉
 此言祭为教之本也为物犹为礼也兴物犹具物也
 夫祭之为物可谓大矣其兴物可谓备矣由于顺以
 为备者也是祭其教之本与是故君子之教也外则
 教诸臣以尊其君长内则教子孙以孝于其亲是故
 明君在上足以为表率而诸臣服从崇祀宗庙社稷
 足以为观感而子孙顺孝诚能尽为君为子之道端
卷五十二 第 13b 页 WYG0123-0613d.png
 为君为子之义而教于是乎生焉盖君子之教莫先
 于忠孝而教所由生则必在上者有以率之故曰尽
 其道端其义也
是故君子之事君也必身行之所不安于上则不以使
下所恶于下则不以事上非诸人行诸己非教之道也
是故君子之教也必由其本顺之至也祭其是与故曰
祭者教之本也已
 此推言教本之义也教必本于身是故君子之事君
卷五十二 第 14a 页 WYG0123-0614a.png
 也必身体道义而行之所不安于上则不以之使下
 所恶于下则不以之事上若以非诸人者行诸己则
 不恕而非教之道也是故君子之教也必由其本而
 推之所以为顺之至也今祭之顺以备非是之谓与
 教由顺生故曰祭者教之本也已
夫祭有十伦焉见事鬼神之道焉见君臣之义焉见父
子之伦焉见贵贱之等焉见亲疏之杀焉见爵赏之施
焉见夫妇之别焉见政事之均焉见长幼之序焉见上
卷五十二 第 14b 页 WYG0123-0614b.png
下之际焉此之谓十伦
 此言祭礼寓义之深以显其为教之本也伦犹义也
 君子之祭凡有十伦寓于礼文之中而皆可依类而
 知其意则有如事鬼神之道君臣之义父子之伦贵
 贱之等亲疏之杀爵赏之施夫妇之别政事之均长
 幼之序上下之际胥于是而可见焉夫是之谓十伦
 也
铺筵设同几为依神也诏祝于室而出于祊此交神明
卷五十二 第 15a 页 WYG0123-0614c.png
之道也
 此详言事鬼神之道也筵席也几所凭以为安者考
 妣一几曰同诏祝告事于尸也出于祊谓索祭也鬼
 神之精气无閒而歆享无方所以铺筵而设同几者
 为欲神之凭依乎此也既诏祝于室而又索祭于祊
 此皆致其精禋而为交神明之道也
君迎牲而不迎尸别嫌也尸在庙门外则疑于臣在庙
中则全于君君在庙门外则疑于君入庙门则全于臣
卷五十二 第 15b 页 WYG0123-0614d.png
全于子是故不出者明君臣之义也
 此详言君臣之义也君迎牲而不迎尸者非曰轻尸
 正以别相似之嫌也盖尸本是臣而有君象焉在庙
 门外则犹疑是臣及在庙中则全乎其为君君在庙
 门外则犹疑是君及入庙门则全乎其为臣并全乎
 其为子是故不出门而迎尸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
 案郑注鬼神之尊在庙中人君之尊出庙门则伸盖
 以君而迎尸嫌于以君而迎臣故不出也
卷五十二 第 16a 页 WYG0123-0615a.png
夫祭之道孙为王父尸所使为尸者于祭者子行也父
北面而事之所以明子事父之道也此父子之伦也
 此详言父子之伦也子行犹子列也夫祭之道立孙
 以为王父尸是所使为尸者于主祭者子行也父乃
 北面而事之所以自修子职而明子事父之道此父
 子之伦也案古者神主之位东向尸在神主之北程
 子曰人之魂气既散孝子求神而祭无尸则不飨无
 主则不依魂气必求其类而依之人与人既为类骨
卷五十二 第 16b 页 WYG0123-0615b.png
 肉又为一家之类已与尸各既已洁齐至诚相通以
 此求神宜其飨之方氏悫曰十伦皆伦也独父子言
 伦者祭之伦本于父子也
尸饮五君洗玉爵献卿尸饮七以瑶爵献大夫尸饮九
以散爵献士及群有司皆以齿明尊卑之等也
 此详言贵贱之等也凡祭祼鬯二献尸奠而不饮君
 夫人朝践二献馈食二献及君酳尸是合而为五也
 自后夫人酳尸宾长献尸通前尸凡饮七也自后长
卷五十二 第 17a 页 WYG0123-0615c.png
 宾及长兄弟更为加爵通前尸凡饮九也玉爵瑶爵
 谓一升之爵散爵即五升之散上公之祭尸饮五君
 乃洗玉爵以献卿尸饮七则以瑶爵献大夫尸饮九
 则以散爵献士及群有司其受献者爵同皆论齿此
 所以明尊卑之等也
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
而无乱也是故有事于大庙则群昭群穆咸在而不失
其伦此之谓亲疏之杀也
卷五十二 第 17b 页 WYG0123-0615d.png
 此详言亲疏之杀也夫大祫之祭唯大祖之位东向
 群庙之主入于大庙有居北墉下南向而为昭者子
 孙在昭列亦名曰昭有居南牖下北向而为穆者子
 孙在穆列亦名曰穆是所以别父子之行而世有远
 近齿有长幼情有亲疏因以各得其序而无乱也故
 有事于大庙凡子孙之为昭为穆者咸在于此而不
 失其伦此之谓亲疏之杀也孔氏疏曰祭大庙则群
 昭群穆咸在若馀庙唯尸主及所出之庙子孙来至
卷五十二 第 18a 页 WYG0123-0616a.png
 也
古者明君爵有德而禄有功必赐爵禄于大庙示不敢
专也故祭之日一献君降立于阼阶之南南乡所命北
面史由君右执策命之再拜稽首受书以归而舍奠于
其庙此爵赏之施也
 此详言爵赏之施也一献即尸饮五君献卿之时史
 掌书者策以书其所命之事舍当为释非时而祭曰
 奠古者明君将爵有德而禄有功必赐之于大庙者
卷五十二 第 18b 页 WYG0123-0616b.png
 示不敢以自专也故祭之日礼行一献则君降立于
 阼阶之南南乡所命之人北面史由君右执策书而
 命之为臣者再拜稽首受书以归而释奠于其家庙
 盖荣君命以告祖此其为爵赏之施也应氏镛曰一
 献始命者以祭为先不俟献终而命者以赏为重也
君卷冕立于阼夫人副袆立于东房夫人荐豆执校执
醴授之执镫尸酢夫人执柄夫人受尸执足夫妇相授
受不相袭处酢必易爵明夫妇之别也
卷五十二 第 19a 页 WYG0123-0616c.png
 此详言夫妇之别也校豆中央直者镫豆下跗也爵
 形如雀柄则尾也祭之时有异其位者君服卷冕立
 于阼夫人副袆立于东房有异其处者夫人荐豆则
 执校其初执醴齐之人以豆授夫人则执镫尸酢夫
 人则执爵之柄夫人受尸之酢则执爵之足即君夫
 人相授受亦不因袭其处相酢必更易其爵凡以明
 夫妇之别也
凡为俎者以骨为主骨有贵贱殷人贵髀周人贵肩凡
卷五十二 第 19b 页 WYG0123-0616d.png
前贵于后俎者所以明祭之必有惠也是故贵者取贵
骨贱者取贱骨贵者不重贱者不虚示均也惠均则政
行政行则事成事成则功立功之所以立者不可不知
也俎者所以明惠之必均也善为政者如此故曰见政
事之均焉
 此详言政事之均也殷人贵髀为其厚也周人贵肩
 为其显也凡前贵于后脊胁臂臑之属皆以显而在
 前者为贵也祭必有俎凡为俎者必以骨为主骨有
卷五十二 第 20a 页 WYG0123-0617a.png
 贵贱殷人尚质则贵髀周人尚文则贵肩肩之所以
 贵于周凡以前之贵于后夫俎以事神而必颁诸助
 祭者所以明祭之必有惠于下也是故贵者取贵骨
 贱者取贱骨贵者不至于重贱者不至于虚所以示
 均也夫惠均则不偏而政行政行则民悦而事成事
 成则积久而功立功之所由立者不可不知其故也
 盖颁俎之时贵贱不遗所以明惠之必均也惟善为
 政者能如此故曰见政事之均焉
卷五十二 第 20b 页 WYG0123-0617b.png
凡赐爵昭为一穆为一昭与昭齿穆与穆齿凡群有司
皆以齿此之谓长幼有序
 此详言长幼之序也凡祭毕赐助祭者以酒爵于同
 姓则在昭者为一列在穆者为一列昭与昭齿穆与
 穆齿而各自相旅于凡异姓之群有司其受爵先后
 亦皆以齿此之谓长幼之序案尸饮而献则序官旅
 酬而赐则序齿一主于义一主于恩也
夫祭有畀煇胞翟阍者惠下之道也唯有德之君为能
卷五十二 第 21a 页 WYG0123-0617c.png
行此明足以见之仁足以与之畀之为言与也能以其
馀畀其下者也煇者甲吏之贱者也胞者肉吏之贱者
也翟者乐吏之贱者也阍者守门之贱者也古者不使
刑人守门此四守者吏之至贱者也尸又至尊以至尊
既祭之末而不忘至贱而以其馀畀之是故明君在上
则竟内之民无冻馁者矣此之谓上下之际
 此详言上下之际也煇周礼作韗韗磔皮革之官胞
 庖人翟教羽舞者不使刑人守门谓夏殷时周则墨
卷五十二 第 21b 页 WYG0123-0617d.png
 者使守门夫祭之末有皇尸以俎畀于煇胞翟阍者
 乃惠下之道也惟有德之君为能行此明智足以见
 之仁爱足以与之畀之为言与也能以所馀畀其下
 者也煇者乃甲吏之贱者也胞者乃肉吏之贱者也
 翟者乃乐吏之贱者也阍者乃守门之贱者也古者
 不使刑人守门此四守者同为吏之至贱而皇尸又
 为至尊以至尊既祭之末不忘至贱而以祭馀畀之
 庙中者竟内之象是故明君在上则明仁兼至凡竟
卷五十二 第 22a 页 WYG0123-0618a.png
 内之民无冻馁者矣此之谓上下之际案上下之际
 如云自上下下盖即惠之必均而究言之也
凡祭有四时春祭曰礿夏祭曰禘秋祭曰尝冬祭曰烝
礿禘阳义也尝烝阴义也禘者阳之盛也尝者阴之盛
也故曰莫重于禘尝
 此言时祭之名义也礿禘尝烝说见王制凡祭有分
 举于四时者于春曰礿于夏曰禘于秋曰尝于冬曰
 烝惟四时之运行为二气之翕辟是故灼禘亦阳义
卷五十二 第 22b 页 WYG0123-0618b.png
 也尝烝亦阴义也阳常有馀及夏而始盛则禘者阳
 之盛也阴常不足至秋而已盛则尝者阴之盛也故
 曰祭莫重于禘尝而与郊社并隆者此也
古者于禘也𤼵爵赐服顺阳义也于尝也出田邑𤼵秋
政顺阴义也故记曰尝之日𤼵公室示赏也草艾则墨
未𤼵秋政则民弗敢草也
 此言王者因祭而举行之政也𤼵公室出货财也艾
 芟草也草艾草自可刈也墨五刑之轻者草刈草之
卷五十二 第 23a 页 WYG0123-0618c.png
 谓古者人君之政令与时偕行于禘也𤼵爵以昭德
 赐服以显庸是皆仁之属而以顺阳义也于尝也出
 田邑以赏功𤼵秋政以致刑是皆义之属而以顺阴
 义也夫尝亦刑赏并用而以为顺乎阴者记有之矣
 曰尝之日𤼵公室盖因物之成以示赏也草艾则行
 墨刑若犹未𤼵秋政则民弗敢以草盖因物之残以
 行罚也
故曰禘尝之义大矣治国之本也不可不知也明其义
卷五十二 第 23b 页 WYG0123-0618d.png
者君也能其事者臣也不明其义君人不全不能其事
为臣不全夫义者所以济志也诸德之𤼵也是故其德
盛者其志厚其志厚者其义章其义章者其祭也敬祭
敬则竟内之子孙莫敢不敬矣是故君子之祭也必身
亲涖之有故则使人可也虽使人也君不失其义者君
明其义故也其德薄者其志轻疑于其义而求祭使之
必敬也弗可得已祭而不敬何以为民父母矣
 此申言禘尝之义大也王政之因乎禘尝如此故曰
卷五十二 第 24a 页 WYG0123-0619a.png
 禘尝之为义诚大矣乃治国之本而人君不可以不
 知也明其义以事亲者君也能其事以助君者臣也
 不明其义则无以主祭而君人不全不能其事则无
 以助祭而为臣不全夫义者所以济其报本反始之
 志而固有之德之发于外者也是故其德盛者则存
 之而其志厚其志厚者则发之而其义章其义章者
 则行之而其祭也必敬祭敬则上行下效竟内之子
 孙莫敢不敬其亲矣是故君子之祭也必身亲涖之
卷五十二 第 24b 页 WYG0123-0619b.png
 以致其敬不得已而有故则使人代摄可也然虽使
 人而君不至于失其义者惟能明其义故也反是则
 德薄志轻而不免疑于其义以是求祭即身亲涖之
 而欲使之必敬也弗可得已祭而不敬将何以为民
 父母矣
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
著之后世者也为先祖者莫不有美焉莫不有恶焉铭
之义称美而不称恶此孝子孝孙之心也唯贤者能之
卷五十二 第 25a 页 WYG0123-0619c.png
 此即铭以明祭之意也夫器之重者莫如鼎言之重
 者莫如铭鼎有铭何也铭者自成其名以称扬先祖
 之美而使明著于后世者也虽为先祖者莫不有美
 焉亦莫不有恶焉而铭之义则称美而不称恶此孝
 子孝孙之心所以唯恐不能立身扬名以显其先也
 故铭惟贤者能之
铭者论撰其先祖之有德善功烈勋劳庆赏声名列于
天下而酌之祭器自成其名焉以祀其先祖者也显扬
卷五十二 第 25b 页 WYG0123-0619d.png
先祖所以崇孝也身比焉顺也明示后世教也夫铭者
壹称而上下皆得焉耳矣是故君子之观于铭也既美
其所称又美其所为为之者明足以见之仁足以与之
知足以利之可谓贤矣贤而勿伐可谓恭矣
 此申言上节之义也论说撰录也祭器鼎彝之属铭
 者所以论撰其先祖之有德善备于身功烈勋劳及
 于物庆赏声名荣于时皆已列于天下因酌量而刻
 之祭器自成其名而以祀其先祖也夫能显扬先祖
卷五十二 第 26a 页 WYG0123-0620a.png
 所以崇孝也而已之名亦次焉以示顺也明示后世
 之子孙以示教也夫铭者壹有所称而上与下皆得
 矣是故君子之观于铭也既美其所称之祖又美其
 为之之子孙诚以为之者惟其明故于先祖之美而
 足以见之惟其仁故能使君之信而足以与之惟其
 知故次列已名而足以利之斯可谓贤矣贤而谦谨
 不伐抑可谓恭矣
故卫孔悝之鼎铭曰六月丁亥公假于大庙公曰叔舅
卷五十二 第 26b 页 WYG0123-0620b.png
乃祖庄叔左右成公成公乃命庄叔随难于汉阳即宫
于宗周奔走无射启右献公献公乃命成叔纂乃祖服
乃考文叔兴旧耆欲作率庆士躬恤卫国其勤公家夙
夜不解民咸曰休哉公曰叔舅予女铭若纂乃考服悝
拜稽首曰对扬以辟之勤大命施于烝彝鼎此卫孔悝
之鼎铭也
 此引孔悝之铭以證上文也孔悝卫大夫周六月夏
 四月也假至也周礼异姓之臣称伯舅叔舅庄叔悝
卷五十二 第 27a 页 WYG0123-0620c.png
 七世祖孔达也成公名郑立三年为晋所伐而奔楚
 反国后又以杀弟叔武晋人执之归于京师献公名
 衎鲁襄公十四年卫孙林父宁殖逐献公献公奔齐
 成叔庄叔之孙名烝锄文叔名圉悝父也兴起也旧
 嗜欲者言其先世以爱君忧国为嗜欲也庆作卿辟
 君也烝彝鼎烝祭之彝尊及鼎也惟铭之所系者重
 故卫孔悝之鼎铭曰六月丁亥公至于大庙公曰叔
 舅在昔乃祖庄叔实左右我成公当成公有难乃命
卷五十二 第 27b 页 WYG0123-0620d.png
 庄叔随难于汉阳又就宫于宗周皆奔走不遑而罔
 有厌射传及后世更能开𤼵右助乎献公献公爰命
 成叔纂继乃祖所服行之事乃考文叔兴起其先世
 旧时爱君忧国之心率作卿士躬恤卫国勤在公家
 靡有夙夜之解民咸赖之而曰休哉公曰叔舅予与
 女铭若即纂乃考所服行可矣悝拜稽首曰臣敢不
 对答扬举用吾君殷勤之大命以著于烝祭之彝鼎
 此卫孔悝之鼎铭也案卫庄公德悝之立已故因禘
卷五十二 第 28a 页 WYG0123-0621a.png
 祭而赐之铭既非义与亦非礼受记盖节取之以示
 鼎铭之法也
古之君子论撰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以比
其身以重其国家如此子孙之守宗庙社稷者其先祖
无美而称之是诬也有善而弗知不明也知而弗传不
仁也此三者君子之所耻也
 此申结上意也勋在鼎彝是国有贤臣故足为国家
 之重古君子之为铭以论撰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于
卷五十二 第 28b 页 WYG0123-0621b.png
 后世者也因以比次已名以重其国家所系之大如
 此然则子孙之守宗庙社稷者使其先祖无美而称
 之是诬也有善而弗知是不明也知之弗传是不仁
 也此三者皆君子之所耻也
昔者周公旦有勋劳于天下周公既没成王康王追念
周公之所以勋劳者而欲尊鲁故赐之以重祭外祭则
郊社是也内祭则大尝禘是也夫大尝禘升歌清庙下
而管象朱干玉戚以舞大武八佾以舞大夏此天子之
卷五十二 第 29a 页 WYG0123-0621c.png
 乐也康周公故以赐鲁也子孙纂之至于今不废所以
 明周公之德而又以重其国也
  此承上铭德之意而推周公以示其极也康褒崇也
  昔者周公旦有勋劳著于天下周公既没成王康王
  追念周公之所以勋劳者而欲尊鲁故赐之以重祭
  外祭则郊社之于天地是也内祭则大尝禘之于祖
  宗是也夫大尝禘升堂而歌清庙之诗下而奏管而
  舞象武之事用朱干玉戚以舞大武陈八佾以舞大
卷五十二 第 29b 页 WYG0123-0621d.png
  夏此天子之乐也褒崇周公故以赐鲁也子孙世世
  纂之至于今不废所以明周公之德之远而又以重
  鲁之国也案鲁用天子之礼乐本属僭上而记者每
  侈言之其殆汉儒之失与
 
 
 
日讲礼记解义卷五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