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八
卷三十八 第 1a 页 WYG0123-043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礼记解义卷三十八
 大传
  大传言其所传者大也郑氏谓记祖宗人亲之大义
 礼不王不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诸侯
 及其大祖大夫士有大事省于其君干祫及其高祖
  此言禘与祫之礼也大祖诸侯受封君也大事大勋
  劳也省善也祭莫大于禘爵莫尊于王在礼不王不
卷三十八 第 1b 页 WYG0123-0438b.png
  禘惟王者受天命而有天下既立大庙以祀其始祖
  又推始祖所自出之帝祀之于始祖之庙而以始祖
  配之报本追远于是为至诸侯则有祫而无禘大夫
  士则有时祭而无祫故诸侯五庙祭得及其大祖大
  夫三庙士二庙一庙惟有大事见善于君乃得干祫
  而及其高祖朱子曰禘意最深长如祖考与自家身
  心未相辽绝祭祀之理亦自易理会至如郊天祀地
  犹有天地之显然者不敢不尽其心至祭其始祖己
卷三十八 第 2a 页 WYG0123-0439a.png
 自大段阔远难尽其感格之道今又推始祖之所自
 出而祀之苟非察理之精微诚意之极至安能与于
 此哉案禘是宗庙之大祭王氏谓祖所自出者东向
 而以祖配食昭穆各以其次是也郑注以禘为郊祀
 天祖所由生为大微五帝之精如灵威仰赤熛怒之
 属此纬书之诬也又云干犹空也空祫谓无庙而祭
 于坛墠亦恐未然大夫固有大祖庙矣自诸侯而下
 庙制有多寡而其祭及高祖一也意以大夫士本不
卷三十八 第 2b 页 WYG0123-0439b.png
 当有祫祭之礼故谓之干祫与徐氏师曾曰干祫必
 汉儒之言彼见鲁祭有禘由成王以周公有勋劳于
 天下而命之遂起此论不知鲁禘非礼则大夫士之
 干祫岂礼所得为乎
牧之野武王之大事也既事而退柴于上帝祈于社设
奠于牧室遂率天下诸侯执豆笾逡奔走追王大王亶
父王季历文王昌不以卑临尊也
 此言武王致祭追王之事也既事谓伐纣之后逡诗
卷三十八 第 3a 页 WYG0123-0439c.png
 书皆作骏疾也武王伐纣于牧之野顺天应人天下
 之大事也既事而退燔柴以告天陈祭以告社设奠
 于牧野之馆室以告行主遂率天下诸侯执豆笾疾
 奔走以祭告祖庙又追王大王亶父王季历文王昌
 不以诸侯之号临天子也案周之追王盖以明王迹
 所由兴也此记云不以卑临尊于理殊缪祖父之于
 子孙有常尊矣岂以爵号为隆替哉充其说则必如
 拓跋魏之追帝数十世而后可也
卷三十八 第 3b 页 WYG0123-0439d.png
上治祖祢尊尊也下治子孙亲亲也旁治昆弟合族以
食序以昭缪别之以礼义人道竭矣
 此言先王治亲之礼也治犹正也缪读为穆人伦不
 明则礼法不立是故上治祖祢所以尊其尊也下治
 子孙所以亲其亲也旁治昆弟会合之以燕飨之饮
 食次序之以班列之昭穆凡皆以礼义别而叙之戚
 者从隆疏者从杀使上下四旁均齐方正则人伦之
 道竭尽于此矣案上治下治旁治而人道竭即所谓
卷三十八 第 4a 页 WYG0123-0440a.png
 上杀下杀旁杀而亲毕也礼必有义则程子所云正
 伦理笃恩义者是矣
圣人南面而听天下所且先者五民不与焉一曰治亲
二曰报功三曰举贤四曰使能五曰存爱五者一得于
天下民无不足无不赡者五者一物纰缪民莫得其死
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
 此言圣治以人道为始也德成而上故曰举艺成而
 下故曰使姚氏舜牧云先世尝有功德于民民思慕
卷三十八 第 4b 页 WYG0123-0440b.png
 而不忘者谓之爱兴灭继绝所以序之也一得犹皆
 得也物事也纰缪舛戾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非不
 欲事事而治之人人而安之也然其所且先者五而
 民事不与焉急先务也一曰治亲以敦其本二曰报
 功以酬其庸三曰举贤以崇其德四曰使能以尽其
 才五曰存爱以章其厚能行五者于天下则上无敝
 政民无不足无不赡者若五事之中有一纰缪则民
 将莫得其死故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
卷三十八 第 5a 页 WYG0123-0440c.png
 案五先皆得而民始可厚五先一失而民死旋不救
 见福民则难祸民则易也
立权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
服此其所得与民变革者也其不可得变革者则有矣
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
革者也
 此言王者因革之大凡也权称锤度丈尺量斗斛也
 文章典籍也正者年之始朔者月之初服色者服之
卷三十八 第 5b 页 WYG0123-0440d.png
 色如夏元殷白周赤之属徽号者徽之号如虞旂夏
 緌殷大白周大赤之类器者礼乐之器械者军旅之
 械衣服者章采之制王天下者于权度量于文章则
 立与考以定之于正朔于服色则改与易以通之于
 徽号于器械于衣服则殊异与别以辨之此皆其可
 得而与民变革者也若夫不可得而变革者则有矣
 如亲其亲尊其尊长其长男女之有别此人道之常
 乃其不可得而与民变革者也
卷三十八 第 6a 页 WYG0123-0441a.png
同姓从宗合族属异姓主名治际会名著而男女有别
其夫属乎父道者妻皆母道也其夫属乎子道者妻皆
妇道也谓弟之妻妇者是嫂亦可谓之母乎名者人治
之大者也可无慎乎
 此言同异姓从宗主名之礼也同姓父族也异姓他
 姓之女来归者也属系也道犹行也同姓自近而远
 则从大小之宗以合其一本之族属异姓自疏而亲
 则主尊卑之名以治其昏姻之际会惟主名而名著
卷三十八 第 6b 页 WYG0123-0441b.png
 所以男女有别也如其夫为伯叔父则其妻谓之伯
 叔母其夫为从子则其妻谓之妇此于昭穆之序宜
 也若谓弟之妻为妇者将兄之妻亦可谓之母乎夫
 母妇之名得之则昭穆明失之则昭穆乱是人治之
 大者也而可不慎乎吕氏祖谦曰妇人尊卑本无定
 位随其夫之尊卑尔故所主者在名
四世而缌服之穷也五世袒免杀同姓也六世亲属竭
矣其庶姓别于上而戚单于下昏姻可以通乎系之以
卷三十八 第 7a 页 WYG0123-0441c.png
姓而弗别缀之以食而弗殊虽百世而昏姻不通者周
道然也
 此明同姓无通昏之礼也姓为正姓氏为庶姓如鲁
 姬姓而三家各自为氏之类上谓高祖以上戚亲也
 单尽也缀连也四世之亲同乎高祖而服缌是服之
 尽也五世承高祖之父而止于袒免是减杀同姓也
 六世承高祖之祖则并袒免亦无之而亲属尽矣其
 庶姓既别异于上而恩意亦殚竭于下意者昏姻亦
卷三十八 第 7b 页 WYG0123-0441d.png
 可以通乎夫惟大宗之法百世不迁系之以正姓而
 不可分别缀之以饮食而不使殊异故虽百世之远
 支末益分而昏姻不通者此周道所以异乎殷也案
 六世而亲属竭者恩有所穷百世而昏姻不通者义
 无可苟也岂唯质文之不同盖所以治人者于是为
 至矣
服术有六一曰亲亲二曰尊尊三曰名四曰出入五曰
长幼六曰从服
卷三十八 第 8a 页 WYG0123-0442a.png
 此言制服之义也服之为术有六一曰亲亲父母为
 首次以妻子伯叔二曰尊尊君为首次以公卿大夫
 三曰名如伯叔母及子妇并弟妇兄嫂之属四曰出
 入如女子子适人与在室者及为人后之属五曰长
 幼如成人及殇六曰从服则以类相从而非正服也
 案人伦莫重于君父服术有六而亲亲尊尊实统之
 故为父为君皆斩衰三年此先王制礼之本也
从服有六有属从有徒从有从有服而无服有从无服
卷三十八 第 8b 页 WYG0123-0442b.png
而有服有从重而轻有从轻而重
 此承上服术而言其例也属亲属也徒空也无属而
 从谓之徒从从服之制凡六有为属从者如子从母
 而服母党妻从夫而服夫党夫从妻而服妻党是也
 有为徒从者如臣从君而服君之党妻从夫而服夫
 之君妾服女君之党庶母服君母之父母子服母之
 君母是也有从有服而无服者如公子之妻为父母
 期而公子为君所压不服妻之父母兄弟相为服而
卷三十八 第 9a 页 WYG0123-0442c.png
 各不服兄弟之妻是也有从无服而有服者如公子
 为君压不得为外兄弟服而公子之妻则服之妻为
 夫之昆弟无服而娣姒自各有服是也有从重而轻
 者如妻为其父母期重也夫从妻而服缌则为轻母
 为其兄弟之子大功重也子从母而服缌则又为轻
 是也有从轻而重者如公子为君所压自为其母练
 冠轻也而公子之妻为之服期则为重是也方氏悫
 曰以非正由于己特从人而服故谓之从服属从由
卷三十八 第 9b 页 WYG0123-0442d.png
 仁而生也徒从以义而起也从有而无从重而轻断
 之以义也从无而有从轻而重济之以仁也
自仁率亲等而上之至于祖名曰轻自义率祖顺而下
之至于祢名曰重一轻一重其义然也
 此即祖祢轻重之义以例六服之术而结之也自用
 也率循也循此以至彼也亲犹祢也等差也祖谓高
 曾祖也仁主恩爱而事祢以仁为本故用仁循祢以
 等而上至于祖则名曰轻义主裁制而事祖以义为
卷三十八 第 10a 页 WYG0123-0443a.png
 先故用义循祖以顺而下至于祢则名曰重一轻一
 重其义固然也辅氏广曰亲亲仁也逆而上之则渐
 轻尊尊义也顺而下之则渐重轻则齐衰三月重则
 斩衰三年
君有合族之道族人不得以其戚戚君位也庶子不祭
明其宗也庶子不得为长子三年不继祖也
 此言尊君敬宗之义也王氏以位也为句今从之君
 恩下施于族故有合聚燕饮之道族人则不得各以
卷三十八 第 10b 页 WYG0123-0443b.png
 其亲而亲其君者位尊故也惟君绝宗于是乎立宗
 以收族故庶子不祭所以明其宗也庶子亦不得为
 长子三年以不继祖非正统也案郑注族人上不戚
 君下又辟宗乃后能相序朱子曰依大传文直谓非
 大宗则不得祭别子之为祖者非小宗则不得各祭
 其四小宗所主之祖祢也小记则云庶子不祭祢明
 其宗也又云庶子不祭祖明其宗也文意重复恐不
 如大传语虽简而事反该悉也
卷三十八 第 11a 页 WYG0123-0443c.png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
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
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
迁者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
 此承上文而明宗法也之所自出四字朱子谓衍文
 别子为后世始祖继别之嫡子则为大宗继祢之嫡
 子则为小宗是故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
 宗其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者乃百
卷三十八 第 11b 页 WYG0123-0443d.png
 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乃五世则迁者也盖立
 宗之法因乎祖惟其尊祖所以敬宗则敬宗固尊祖
 之义也郑注继高祖者亦小宗也先言继祢者据别
 子子弟之子也小宗四与大宗凡五孔疏郑以经继
 高祖为小宗何以先云继祢盖是承上继别为大宗
 之下从别子言之别子子者别子之适子弟之子为
 别子适子之弟所生子也弟则是祢其长子则是小
 宗案大宗唯一故五世之外犹为之服齐衰三月
卷三十八 第 12a 页 WYG0123-0444a.png
有小宗而无大宗者有大宗而无小宗者有无宗亦莫
之宗者公子是也公子有宗道公子之公为其士大夫
之庶者宗其士大夫之适者公子之宗道也
 此言公子之宗法也公子谓先君之子今君昆弟公
 子之公谓其君也适谓君之同母弟适夫人所生之
 子国君之子上不得宗君下未为后世之宗于是乎
 有小宗而无大宗者如君无适弟使庶兄弟一人为
 宗以领公子其礼亦如小宗也有大宗而无小宗者
卷三十八 第 12b 页 WYG0123-0444b.png
 如君有适弟使为宗以领公子更不得立庶兄弟为
 宗也有无宗亦莫之宗者如公子惟一人更无公子
 可为宗亦无他公子来宗于己也是故公子有宗道
 公子之君为其庶兄弟之为士大夫者立适弟之为
 士大夫者为之宗而使庶兄弟宗之此公子之宗道
 所谓有大宗而无小宗者也朱子曰国家之众子不
 继世者若其閒有适子则众兄弟宗之为大宗若皆
 庶子则兄弟宗其长者为小宗
卷三十八 第 13a 页 WYG0123-0444c.png
绝族无移服亲者属也
 此言族昆弟之子不相为服之义也移施字通用谓
 延而及之也同高祖之兄弟相服缌麻至于族绝则
 无延及之服矣惟有亲者乃各以其属服之也方氏
 悫曰九族之外谓之绝族以其恩至此绝故无施服
 也夫以卑而属尊以幼而属长以庶而属嫡以旁而
 属正亲亲之道如斯而已故曰亲者属也族绝即非
 其所属
卷三十八 第 13b 页 WYG0123-0444d.png
自仁率亲等而上之至于祖自义率祖顺而下之至于
祢是故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
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
姓爱百姓故刑罚中刑罚中故庶民安庶民安故财用
足财用足故百志成百志成故礼俗刑礼俗刑然后乐
诗云不显不承无斁于人斯此之谓也
 此推言先王亲亲之效也百姓百官也刑犹成也斁
 厌也自仁以率亲等而上之至于祖自义以率祖顺
卷三十八 第 14a 页 WYG0123-0445a.png
  而下之至于祢是始终乎亲亲故人道不外于亲亲
  也惟亲亲故上推亲之所自出而尊祖惟尊祖故下
  推祖之所由继而敬宗惟敬宗故各亲其同宗之人
  而收族惟收族故报本反始而宗庙之礼严既内严
  宗庙必有与为存亡者故重社稷重社稷必有与之
  共守者故爱百姓爱百姓故刑罚不滥而中刑罚中
  故庶民得以有所措手足而安庶民安故各乐其业
  而财用足财用足故克尽其心而百志成百志成则
卷三十八 第 14b 页 WYG0123-0445b.png
  礼义于是乎生故礼俗刑礼俗刑则和平于是乎致
  夫然后能乐诗有云文王之德岂不光显乎岂不承
  成先人之业乎信乎其无有厌斁于人矣清庙之颂
  文王者即此以亲亲之道推之以治天下之谓也案
  亲亲仁也惟仁者以父母之心为心故友于兄弟以
  祖宗之心为心故亲其九族由是推之而仁民爱物
  胥本于此矣此正与首章言禘祫之意相应也
日讲礼记解义卷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