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四
卷二十四 第 1a 页 WYG0123-028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礼记解义卷二十四
 礼运
  名礼运者以其记五帝三王相变易阴阳转运之道
  张子曰礼运本是一片段文字混混然一大意须是
  据大体而观之乃能见胡氏曰礼运是子游作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
 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
卷二十四 第 1b 页 WYG0123-0284b.png
 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此圣人伤古治之不复因蜡祭而明其意也蜡谓于
  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亦祭宗庙宾则异姓
  之臣助祭者也观谓门阙县国典于上以示人者昔
  孔子仕鲁与于蜡祭之宾祭事既毕因出游于观之
  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以叹夫鲁也时子游在侧
  问曰君子何叹孔子曰我思古昔大道之行于天下
  与夫三代英贤之臣所以得时行道之盛今虽未之
卷二十四 第 2a 页 WYG0123-0285a.png
 及见也而尝有志焉案有志如云吾其为东周乎郑
 氏谓识古文未是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脩睦故人不独
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
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
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
大同
卷二十四 第 2b 页 WYG0123-0285b.png
 此言五帝时之事也天下为公谓官天下如尧授舜
 舜授禹也外户者扉从外阖也大同天下如一也大
 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而不以私其子孙选贤与能讲
 信脩睦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而推以及人使老
 者壮者幼者各得其所困穷者皆有所养男各安于
 所业之分女各归于良奥之家以货之弃于地为可
 恶也但得贮货以资用足矣不必擅而藏于己也以
 力之不出于身为可恶也但得竭力以成事足矣不
卷二十四 第 3a 页 WYG0123-0285c.png
 必专以营乎己也夫如是故奸邪之谋闭而不兴盗
 窃乱贼之事绝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之谓大同
 之世而日由于礼而不自知也张子曰大道之行穷
 乏皆有所养者盖民足固自如此菽粟如水火民焉
 有不仁者哉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
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
卷二十四 第 3b 页 WYG0123-0285d.png
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
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
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
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此言三代之英之事也天下为家谓家天下如禹传
 子也父子为世兄弟为及刑犹法也今自三代以后
 大道既隐则以天下为家而不复传贤故下之人亦
 遂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藏货出力皆以为己大人之
卷二十四 第 4a 页 WYG0123-0286a.png
 传位以世及为礼以城郭沟池之守为固且凡事必
 本礼义以为纪如君臣之正父子之笃兄弟之睦夫
 妇之和以至于制度之设田里之立勇知之贤为己
 之功皆莫有外于礼义者是故奸谋由此而作兵争
 由此而起若禹汤文武成王周公所以为三代之英
 选者正以六君子之莫不谨于礼也故礼以制事则
 著其义礼以防欺则考其信礼以诘奸则著有过礼
 以立爱则刑仁礼以训恭则讲让而皆有以示民之
卷二十四 第 4b 页 WYG0123-0286b.png
 常法如有不由此者虽居尊位亦必废之而众以为
 殃民此见兴废全系于礼是谓小康之时非复大同
 之世矣案家语无礼义以为纪至兵由此起亦无以
 著其义至是谓小康有礼之所兴与天地并如有不
 由礼而在位者则以为殃四句义理甚优此记似以
 礼于忠信为薄恐是汉人傅会
言偃复问曰如此乎礼之急也孔子曰夫礼先王以承
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诗曰相鼠
卷二十四 第 5a 页 WYG0123-0286c.png
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是故夫礼必本于
天殽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故圣人
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
 此言礼之所系者重也殽效也言偃复问曰子所言
 者固如此乎礼之急也孔子曰夫先王之制礼也上
 以承天之道而下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
 生盖非独兴废所由也鄘风相鼠之诗曰相鼠有体
 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是故夫礼以承天之
卷二十四 第 5b 页 WYG0123-0286d.png
 道则必本于天殽于地列于鬼神以治人之情则达
 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故圣人以礼示人则天道明
 人情治而天下国家乃可得而正也案此节子游承
 上发问子因约言礼之始终本末以答之言天地而
 又言鬼神则所谓造化之迹是也
言偃复问曰夫子之极言礼也可得而闻与孔子曰我
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徵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
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徵也吾得坤乾焉坤乾之义夏
卷二十四 第 6a 页 WYG0123-0287a.png
时之等吾以是观之
 此言圣人之言礼必有所考据也郑氏云得夏四时
 之书其书存者有小正得殷阴阳之书其书存者有
 归藏言偃复问曰夫子之极言古礼也可得而闻与
 孔子曰礼莫备于昭代而实监于夏殷我欲观夏道
 是故之杞而求之而不足徵也吾仅得夏时焉我欲
 观殷道是故之宋而求之而不足徵也吾仅得坤乾
 焉坤乾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而礼之所由起
卷二十四 第 6b 页 WYG0123-0287b.png
 者可推也案圣人之于礼也有述古之诚而又有心
 通之智郑氏谓是观于二书之意所见高矣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
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及其死也升屋而号告
曰皋某复然后饭腥而苴孰故天望而地藏也体魄则
降知气在上故死者北首生者南乡皆从其初
 此言古初养生送死之礼也捭擘也污掘地为污坎
 也抔手掬也蒉桴盖以草为桴也皋引声之词某谓
卷二十四 第 7a 页 WYG0123-0287c.png
 死者腥生稻米也苴包也原夫礼之初盖始诸饮食
 古无釜甑也则释米捭肉加于烧石之上而熟之无
 尊罍革木也则凿地为尊以手掬饮取蒉为桴筑土
 为鼓其简陋也如此然非但可以事生而已有可致
 其诚敬于鬼神者及其死也升屋而号其名曰皋某
 复如是不生然后取生稻米为含饭而裹孰肉为遣
 奠也故始也望天而招而继也藏于地以体魄之降
 于下而知气之升于上也故死者则之幽而北首生
卷二十四 第 7b 页 WYG0123-0287d.png
 者则向明而南乡此皆从古初之制也案食之礼始
 于燔黍捭豚饮之礼始于污尊抔饮则是蒉桴土鼓
 盖为乐之始矣古初之时仪文未备而死生之说鬼
 神之情状有默契而无间者固非后世之所能易也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未有火
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
其羽皮后圣有作然后脩火之利范金合土以为台榭
宫室牖户以炮以燔以亨以炙以为醴酪治其麻丝以
卷二十四 第 8a 页 WYG0123-0288a.png
为布帛以养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从其朔
 此言法制至后圣而备也营窟营累其土以为窟穴
 也橧巢橧聚薪柴以为巢居也茹毛者谓去毛不尽
 而并食之范字当从竹韵注云铸器之式也范金者
 造形范以治冶也合土者合坏墼以作陶也裹烧曰
 炮加于火上曰燔煮于镬曰亨贯而置之火曰炙酪
 醋也治湅染之类也昔先王之世未有宫室民无以
 居故冬避寒则营窟以土处夏避暑则橧巢以木处
卷二十四 第 8b 页 WYG0123-0288b.png
 未有火化故食草木之实与鸟兽之肉并饮其血而
 茹其毛未有麻丝故取鸟之羽兽之皮以为衣而蔽
 其体迨至后圣有作然后脩火之利以前民用盖得
 火以范金合土而为台榭宫室牖户则可代巢穴而
 居矣炮燔亨炙而为醴酪则可代毛血而食矣治其
 麻丝而为布帛则可代羽皮而衣矣于是乎明可以
 养生送死幽可以事鬼神上帝皆从乎脩其利者之
 朔也陈氏祥道曰开端之始谓之初继终有始谓之
卷二十四 第 9a 页 WYG0123-0288c.png
 朔吴氏澄曰上古时事为太朴陋不可从也故言后
 圣可从之礼
故玄酒在室醴盏在户粢醍在堂澄酒在下陈其牺牲
备其鼎俎列其琴瑟管磬钟鼓脩其祝嘏以降上神与
其先祖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齐上下夫妇
有所是谓承天之祜
 此言今礼馔具所因于古及其事义也元酒即水周
 礼有五齐醴即醴齐酒一宿而成者盏即盎齐酒成
卷二十四 第 9b 页 WYG0123-0288d.png
 而白色者粢当作齐粢醍即醍齐酒成而赤色者澄
 酒即沈齐酒成而滓沈者色纯曰牺体全曰牲祝祝
 为主人告神之辞嘏祝为尸致福于主人之辞也上
 神谓天神祭祀之物今昔不同而陈设各有其序故
 元酒则在室内近北醴盏则在室之稍南近户粢醍
 则在于堂澄酒则在于下盖重古而略今又以酒之
 清浊用之神人为序也至牺牲未杀则丽于碑既杀
 则实于鼎而载于俎各备其器也乐中之琴瑟则在
卷二十四 第 10a 页 WYG0123-0289a.png
 堂上管磬钟鼓则在堂下各列其等也祝以孝告祖
 考嘏以慈告子孙各脩其职也礼物既备于以降天
 神及先祖则君不迎尸正君臣也北面事尸明子事
 父之道笃父子也主人献长兄弟及众兄弟睦兄弟
 也献与馂各有次序而无遗缺齐上下也君在阼夫
 人在东房夫妇有所也行礼如此则鬼神莫不歆享
 是以能承受上天之福祜也周氏谞曰有齐酒牺牲
 钟鼓祝嘏固足以降上神与先祖矣然必待正君臣
卷二十四 第 10b 页 WYG0123-0289b.png
 笃父子睦兄弟齐上下夫妇有所而后可以承天之
 祜者尤以人事为重也
作其祝号玄酒以祭荐其血毛腥其俎孰其殽与其越
席疏布以幂衣其浣帛醴盏以献荐其燔炙君与夫人
交献以嘉魂魄是谓合莫然后退而合亨体其犬豕牛
羊实其簠簋笾豆铏羹祝以孝告嘏以慈告是谓大祥
此礼之大成也
 此言祭礼之大成也祝号周礼有六神号鬼号祗号
卷二十四 第 11a 页 WYG0123-0289c.png
 牲号齐号币号是也腥生肉殽骨体越席蒲席也幂
 覆也浣帛湅染之帛也簠内圆外方簋外圆内方笾
 竹器豆木器铏似鼎而小祥善也祭祀之礼有合古
 今而始备者凡鬼神牲玉皆造为美号之辞而祝史
 称之每祭必设元酒于五齐之上荐血毛于杀牲之
 时又以生肉载于俎而进于尸前骨体既解则以汤
 爓而孰之席用蒲属幂用疏布祭服用湅染之帛朝
 践荐腥时用醴馈食荐孰时用盏主人献尸宾长以
卷二十四 第 11b 页 WYG0123-0289d.png
 肝从主妇献尸宾长以燔从君与夫人交错而献皆
 所以嘉善于死者之魂魄而求契合于冥漠也然后
 退取爓肉及尸俎所不载之左体而合亨之于犬豕
 牛羊体别其骨之贵贱而为祭末燕飨之众俎以稻
 粱实簠黍稷实簋水土之品实笾豆五味之和实铏
 鼎祝以孝告尸主嘏以慈告子孙是之谓大祥而尽
 善此所以有本有文而为礼之大成也案郑注血毛
 以上所以法于大古孰其殽以下所以法于中古退
卷二十四 第 12a 页 WYG0123-0290a.png
 而合亨以下谓荐今世之食也周礼越席疏布是祭
 天物此盖错举而备言之
孔子曰呜呼哀哉我观周道幽厉伤之吾舍鲁何适矣
鲁之郊禘非礼也周公其衰矣杞之郊也禹也宋之郊
也契也是天子之事守也故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
 此言周礼以鲁僣而衰也厉王名胡幽王名宫涅伤
 犹坏也孔子因言偃之问而自明其叹鲁之意曰呜
 呼哀哉我观周家文武之道实由于幽厉而伤之今
卷二十四 第 12b 页 WYG0123-0290b.png
 周礼在鲁吾舍鲁将安往矣然鲁之有郊禘则非礼
 也是周公之道盖因子孙之僣而衰矣杞之郊也以
 为禹也宋之郊也以为契也二国之统承先王脩其
 礼物是天子之事守也在礼唯天子祭天地诸侯但
 祭社稷而已鲁非杞宋之比若之何郊与禘也程子
 曰周公虽圣人臣也周公之功皆人臣所当为成王
 之赐伯禽之受皆非也案吕氏春秋鲁惠公使宰让
 请郊庙之礼于天子天子使史角往鲁人止之据此
卷二十四 第 13a 页 WYG0123-0290c.png
 则郊庙之礼鲁尝请之周周不许而自用之也观于
 周公阅辞备物之享宁俞讥湛露彤弓而鲁人曾无
 一言及于成王之赐以自解则知鲁僣盖起于东迁
 之初也
祝嘏莫敢易其常古是谓大假祝嘏辞说藏于宗祝巫
史非礼也是谓幽国盏斝及尸君非礼也是谓僣君冕
弁兵革藏于私家非礼也是谓胁君大夫具官祭器不
假声乐皆具非礼也是谓乱国故仕于公曰臣仕于家
卷二十四 第 13b 页 WYG0123-0290d.png
曰仆三年之丧与新有昏者期不使以衰裳入朝与家
仆杂居齐齿非礼也是谓君与臣同国
 此历言失礼之弊也陈注大假之假当作嘏冕祭服
 弁朝服齿齐列也始则祝以主人之辞告于神终则
 嘏以神之辞告于主惟不敢易其常道古制是谓大
 假而神必福之若祝嘏辞说藏于宗祝巫史而君不
 及知非礼也是谓幽暗之国盏为夏爵斝为殷爵惟
 杞宋二王之后君得以之献尸尸亦得以之酢君其
卷二十四 第 14a 页 WYG0123-0291a.png
 馀诸侯不用时王之器而用此以及尸君非礼也是
 谓僣上之君冕弁为庙朝之尊服兵革为国家之武
 卫藏于私家而肆其强横非礼也是谓胁制之君大
 夫而官事不摄祭器不假及祭而声乐皆具非礼也
 是谓紊乱之国凡仕于诸侯者对君而言则曰臣仕
 于卿大夫之家者对主而言则曰仆居三年之丧与
 新有昏者期年君不之使其以衰裳赴朝或与家仆
 杂居齐列皆非礼也是谓君与臣无别而共有此国
卷二十四 第 14b 页 WYG0123-0291b.png
 案孔疏大夫有地者置宰一人兼摄众职大夫无地
 不造祭器有地造而不具乐有判县而祭不得用乐
 故少牢馈食无奏乐之文惟君赐乃有之吴氏澄曰
 先言臣与仆之不同称以见臣仆杂齐之非礼先言
 丧与昏之不役使以见衰裳入朝之非礼也
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
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故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
庙而不以礼籍入是谓天子坏法乱纪诸侯非问疾吊
卷二十四 第 15a 页 WYG0123-0291c.png
丧而入诸臣之家是谓君臣为谑
 此亦言失礼之弊也采谓采地子孙通谓支子孙礼
 籍若周礼小行人掌邦国宾客之礼籍是也天子有
 畿内之田诸侯有国大夫有采皆得以处其子孙而
 等级分明此先王之制度也故天子适诸侯必舍于
 其祖庙诸侯以此敬天子而天子亦不敢慢其先人
 者礼也使不以大史掌礼之籍而入或言动有违则
 是天子而坏法乱纪矣诸侯之于臣有问疾吊丧以
卷二十四 第 15b 页 WYG0123-0291d.png
 厚之者礼也非此而入诸臣之家则是轻举妄动君
 臣相为戏谑而已矣
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傧鬼神考制度
别仁义所以治政安君也故政不正则君位危君位危
则大臣倍小臣窃刑肃而俗敝则法无常法无常而礼
无列礼无列则士不事也刑肃而俗敝则民弗归也是
谓疵国
 此言礼失而及于政也接宾以礼曰傧接鬼神亦然
卷二十四 第 16a 页 WYG0123-0292a.png
 制度如衣服度量权衡之类礼也者君所操持之大
 柄也所以别近似之嫌明几兆之微傧接鬼神考正
 制度辨别仁义此政所由治而君所恃以安其位也
 若失此礼则政不正而君位危君位危则大臣倍而
 不法小臣窃而不廉为君者峻法以绳下为民者轻
 犯而无耻斯刑肃俗敝而法失其常法失其常则礼
 失其列礼失其列此士职所以不事也刑肃而俗敝
 此民心所以不归也是谓疵病之国盖礼者政之本
卷二十四 第 16b 页 WYG0123-0292b.png
 政者礼之用而刑以辅之其得失未有不相因者也
故政者君之所以藏身也是故夫政必本于天殽以降
命命降于社之谓殽地降于祖庙之谓仁义降于山川
之谓兴作降于五祀之谓制度此圣人所以藏身之固

 此言礼以治政安君之实也藏犹安也命出政之命
 令也政不正则君危故政者乃君之所以藏身者也
 是故夫政必推本于天而效之以降命凡君命之所
卷二十四 第 17a 页 WYG0123-0292c.png
 至一如天命之所至命降于社而法其高下使尊卑
 有序是之谓效地之政也降于祖庙而自仁率亲自
 义率祖是之谓仁义之政也降于山川而因其材物
 利其器用是之谓兴作之政也降于五祀而门行有
 守内外有职是之谓制度之政也夫安上治民莫善
 于礼圣人之用礼如此此所以民怀其德而有藏身
 之固也
故圣人参于天地并于鬼神以治政也处其所存礼之
卷二十四 第 17b 页 WYG0123-0292d.png
序也玩其所乐民之治也故天生时而地生财人其父
生而师教之四者君以正用之故君者立于无过之地

 此推言为政之本也参者并立而为三也政必本于
 君身故圣人所以参于天地并于鬼神者凡以治政
 也盖天地鬼神之为体者圣人之心之所存天地鬼
 神之为用者圣人之心之所乐处其所存则居之安
 而即礼之所为序也玩其所乐则资之深而即民之
卷二十四 第 18a 页 WYG0123-0293a.png
 所由治也故天运四时地产百货人则父生而师教
 之此四者惟君能以正用之故君当先立于无过之
 地也案处其所存四句与易言居安乐玩相似皆指
 圣人所自得而言
故君者所明也非明人者也君者所养也非养人者也
君者所事也非事人者也故君明人则有过养人则不
足事人则失位故百姓则君以自治也养君以自安也
事君以自显也故礼达而分定故人皆爱其死而患其
卷二十四 第 18b 页 WYG0123-0293b.png

 此言为政之大体也所明谓本诸身明人谓求诸人
 也惟君为出治之本故君者自眧明德非明人者也
 养以天下非养人者也莫非王臣非事人者也若君
 而明人则本不立而有过养人则不给事人则失位
 故百姓则君即以自治也养君即以自安也事君即
 以自显也惟礼教通达于下而分遂一定而不踰故
 人皆爱守义而死患不义而生也案郑氏读下则字
卷二十四 第 19a 页 WYG0123-0293c.png
 为明陈氏读上明字为则书云明哲实作则如字义
 自可通
故用人之知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
贪故国有患君死社稷谓之义大夫死宗庙谓之变
 此言用人与死难之道也去犹弃也变读作辨辨犹
 正也人君用人当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如知者能谋
 而多诈故用人之知则去其诈勇者能断而多怒故
 用人之勇则去其怒仁者能施而多爱故用人之仁
卷二十四 第 19b 页 WYG0123-0293d.png
 则去其贪至于国有患难君为社稷而死者义之宜
 也大夫为君之宗庙而死者道之正也案用人者贵
 乎通而守死则要于至正又人君能用人则知者勇
 者仁者皆为之效死矣盖与礼达分定之意相足也
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
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
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不学而能何谓人义
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
卷二十四 第 20a 页 WYG0123-0294a.png
者谓之人义讲信脩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
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脩十义讲信脩睦尚慈让去
争夺舍礼何以治之
 此言圣人之深明乎人情而见治天下之必以礼也
 耐音能辟开也圣人之为治也天下虽大而能以为
 一家若家人父子然中国之人虽众而能以为一人
 如手足腹心然此非以私意测度之也盖天下中国
 之离合系乎人情故必有以知其情更开辟义路而
卷二十四 第 20b 页 WYG0123-0294b.png
 使之由明达其利与害而使之趋使之避然后能合
 而为一家为一人也何谓人情则喜怒哀惧爱恶欲
 七者乃人所弗学而能也何谓人义则父慈子孝兄
 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乃人所
 共由之道也讲信脩睦而足以和义乃人之所同利
 因争夺而至于相杀乃人之所同患也故圣人而欲
 有以治人之七情脩其十义使之讲信脩睦尚慈让
 而去争夺未有能外于礼者若舍礼则将何以治之
卷二十四 第 21a 页 WYG0123-0294c.png
  哉案蒋氏曰情我所固有也本义以制情是以因义
  以成利舍义而言利是以因利而生患制情立义兴
  利去患纳天下于相安相养之域则礼之为用也大
  矣
 
 
 
 
卷二十四 第 21b 页 WYG0123-0294d.png
 
 
 
 
 
 
 
日讲礼记解义卷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