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
卷八 第 1a 页 WYG0123-009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礼记解义卷八
 檀弓上
 曾子吊于负夏主人既祖填池推柩而反之降妇人而
 后行礼从者曰礼与曾子曰夫祖者且也且胡为其不
 可以反宿也从者又问诸子游曰礼与子游曰饭于牖
 下小敛于尸内大敛于阼殡于客位祖于庭葬于墓所
 以即远也故丧事有进而无退曾子闻之曰多矣乎予
卷八 第 1b 页 WYG0123-0094b.png
 出祖者
  此言反柩之失礼也负夏卫地祖谓移柩车去载处
  为行始也填池郑注作奠彻谓彻祖奠也多犹胜也
  曾子吊于负夏时主人既祖柩车南出妇人自堂降
  阶而祖奠设于柩车西矣因荣曾子之来遂彻奠推
  柩而反还阶间于妇人之以柩反而升堂者复降之
  而后行受吊之礼此盖示死者将出遇宾而反疑亦
  事死如生之意也从者问曰礼与曾子曰夫祖者且
卷八 第 2a 页 WYG0123-0095a.png
 也且则未成行何为其不可以反宿也从者又问于
 子游曰礼果若是与子游曰丧有常礼饭含则于西
 室牖下小敛在户内大敛在东阶殡于西阶祖于祖
 庙之中庭而后葬于墓以次渐远故丧事有进前而
 往无退后而还若之何推柩而反之也曾子闻之乃
 曰多矣乎胜于我之所说出祖者陆氏佃曰池殡坎
 也既祖则填之孔丛子埋柩谓之肂肂坎谓之池胡
 氏铨曰池以竹为之丧行之饰填与县同鱼以实之
卷八 第 2b 页 WYG0123-0095b.png
 谓将行也案诸经无以殡肂为池者又饰柩一池在
 祖奠前胡氏移之既祖后亦非且填亦不可训为县
 也仍依郑注为是
曾子袭裘而吊子游裼裘而吊曾子指子游而示人曰
夫夫也为习于礼者如之何其裼裘而吊也主人既小
敛祖括发子游趋而出袭裘带绖而入曾子曰我过矣
我过矣夫夫是也
 此言同吊异服之事礼有得失也袒露臂也夫夫上
卷八 第 3a 页 WYG0123-0095c.png
 语辞下指子游吊丧之礼于主人之变服不变服也
 有辨乃曾子袭裘子游裼裘皆在未变服之前曾子
 但知临丧去饰因以子游之裼裘为非指而示人曰
 夫夫也是宿昔所称娴习于礼者如之何其竟裼裘
 而吊也迨主人既小敛变服而袒以麻括发子游于
 是趋而出袭裘带绖而复入曾子见之爽然自失曰
 是我之过矣是我之过矣夫夫之裼裘诚是也案礼
 主人未变服吊者服朝服羔裘玄冠缁衣以裼之此
卷八 第 3b 页 WYG0123-0095d.png
 裼裘而吊是也主人既变服吊者服朝服以衣袭之
 加武以绖友则加以带此袭裘带绖是也盖丧事为
 凶始死则尚从吉所以曾子子游之吊因之而异张
 子云曾子子游皆圣门高弟其分契与常人殊使一
 人失礼必面相告岂有私指示于人而不告之者谓
 此一段为可疑故尽信乎记者常失之
子夏既除丧而见予之琴和之而不和弹之而不成声
作而曰哀未忘也先王制礼而弗敢过也子张既除丧
卷八 第 4a 页 WYG0123-0096a.png
而见予之琴和之而和弹之而成声作而曰先王制礼
不敢不至焉
 此言除丧与琴之事善其各中于礼也子夏既除丧
 而见于孔子予之琴以散其哀子夏和之而不调弹
 之而不终曲起而曰哀未忘也以先王所制之礼有
 弗敢过也子张既除丧而见于孔子予之琴以散其
 哀子张和之而调弹之而终曲起而曰丧之除也于
 先王所制之礼不敢不至焉案四制祥之日鼓素琴
卷八 第 4b 页 WYG0123-0096b.png
 示民有终也商也哀有馀而不敢过乎礼师也哀适
 至而不敢不及乎礼是皆能以礼自制者也
司寇惠子之丧子游为之麻衰牡麻绖文子辞曰子辱
与弥牟之弟游又辱为之服敢辞子游曰礼也文子退
反哭子游趋而就诸臣之位文子又辞曰子辱与弥牟
之弟游又辱为之服又辱临其丧敢辞子游曰固以请
文子退扶适子南面而立曰子辱与弥牟之弟游又辱
为之服又辱临其丧虎也敢不复位子游趋而就客位
卷八 第 5a 页 WYG0123-0096c.png
 此言子游以非礼之服正惠子之失也司寇惠子卫
 大夫名兰文子惠子弟名木即弥牟皆灵公孙牡麻
 绖以雄麻为绖司寇惠子之丧子游与惠子为友宜
 著吊服加缌麻带绖而已子游为之麻衰牡麻绖是
 齐衰之服也盖惠子废适子虎而立庶子故子游特
 为非礼之服以讥之文子辞曰子辱与弥牟之弟游
 又辱为之重服敢辞子游答曰是礼也文子不觉其
 讥退而反哭于丧次子游趋而就家臣之位文子又
卷八 第 5b 页 WYG0123-0096d.png
 辞曰子辱与弥牟之弟游又辱为之重服而又辱临
 其丧敢辞子游曰固以请于是文子悟其意退扶适
 子虎正丧主之位而言曰子辱与弥牟之弟游又辱
 为之重服而又辱临其丧虎也敢不复位以承子之
 志子游于是趋而就客位从礼之正也案子游重为
 之服卑为之趋自为非礼而因以正人之非礼与檀
 弓问公仪仲子立孙之事同皆所以行权权而不失
 其正于礼固不为无补矣
卷八 第 6a 页 WYG0123-0097a.png
将军文子之丧既除丧而后越人来吊主人深衣练冠
待于庙垂涕洟子游观之曰将军文氏之子其庶几乎
亡于礼者之礼也其动也中
 此言除丧受吊而能中乎礼之变也将军文子即弥
 牟主人谓其子简子瑕也深衣既祥之麻衣练冠未
 祥之练冠庙神主所在也自目曰涕自鼻曰洟将军
 文子之丧既除丧矣而越人来吊远而后至也维时
 主人著深衣首练冠不纯吉亦不纯凶也待于庙不
卷八 第 6b 页 WYG0123-0097b.png
 复迎宾也不哭而垂涕洟哀之时已过而哀之情未
 忘也子游观之而叹曰将军文氏之子其庶几乎亡
 于礼者之礼也无此礼而为之礼其举动也中乎节
 矣案礼虽制于先王而可以义起义所以权乎礼之
 变变而不失其节者也礼无吊人于除丧后者亦无
 除丧后受人吊者文子之子庶几其当于义矣
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谥周道也绖也者实也掘中
霤而浴毁灶以缀足及葬毁宗躐行出于大门殷道也
卷八 第 7a 页 WYG0123-0097c.png
学者行之
 此言殷周异尚之事学礼者各有所本也礼有殷周
 之不同幼则称名冠则称字五十服官则专称伯仲
 既死则称谥此周道也麻在首曰绖绖也者明孝子
 有忠实之心也人死则掘室中之地作坎以床架其
 上浴尸令浴汁入坎中又用毁灶之甓连缀其足令
 直可著屦及葬而柩出则毁庙门西边之墙践行神
 之坛出于大门如生时为坛告神而出之事此殷道
卷八 第 7b 页 WYG0123-0097d.png
 也凡若此者学者其行之方氏悫曰生以文为尚故
 名字之制学礼者行周道死以质为尚故丧葬之制
 学礼者行殷道
子柳之母死子硕请具子柳曰何以哉子硕曰请粥庶
弟之母子柳曰如之何其粥人之母以葬其母也不可
既葬子硕欲以赙布之馀具祭器子柳曰不可吾闻之
也君子不家于丧请班诸兄弟之贫者
 此言治丧循理之事也子柳子硕兄也具谓器物粥
卷八 第 8a 页 WYG0123-0098a.png
 谓嫁之也布钱也班犹分也子柳之母死子硕请治
 丧事合用之器物子柳曰无其财何以为用哉子硕
 曰请粥庶弟之母子柳曰人孰不孝其母奈何粥人
 之母以葬吾母也不可既葬毕子硕又欲以赙钱之
 馀者具祭享之器子柳曰不可是因亲丧以为利也
 吾闻之君子不家于丧请以丧事之馀分诸兄弟之
 贫不自立者案丧具称家有无若粥人之母以葬其
 母欲尽乎孝而实非孝也无田禄者不设祭器若以
卷八 第 8b 页 WYG0123-0098b.png
 赙布之馀具之欲尽乎敬而实非敬也如子柳者其
 知礼矣乎
君子曰谋人之军师败则死之谋人之邦邑危则亡之
 此言谋事者当以危败自戒也闻之君子曰谋人之
 军师以制胜也故败则与之俱死谋人之邦邑以图
 存也故危则与之俱亡夫惟有死之亡之之心而后
 能豫善其谋是故任大事者立大节者也
公叔文子升于瑕丘蘧伯玉从文子曰乐哉斯丘也死
卷八 第 9a 页 WYG0123-0098c.png
则我欲葬焉蘧伯玉曰吾子乐之则瑗请前
 此言徇己害人之事而得风刺之正也公叔文子名
 拔蘧伯玉名瑗皆卫大夫公叔文子升于瑕丘之上
 时伯玉从之游文子曰乐哉斯丘也今我游于斯死
 则欲葬于斯焉蘧伯玉曰吾子而诚乐之则瑗请前
 行以去子矣盖不欲与闻其事又不欲直指其非故
 微言以示讽也案公叔文子固当日所谓时然后言
 乐然后笑义然后取者乃即一事以观而已见其言
卷八 第 9b 页 WYG0123-0098d.png
 非所言乐非所乐取非所取矣孔子曰其然岂其然
 乎盖知文子之未闻乎道也
弁人有其母死而孺子泣者孔子曰哀则哀矣而难为
继也夫礼为可传也为可继也故哭踊有节
 此言过哀之宜有节也弁地之人有其母死而泣若
 孺子声无节者孔子闻之曰居母之丧固以哀为主
 矣然哀而过焉抑恐继之者之难也夫所贵乎礼者
 前者为其可传后者为其可继故哭踊皆有节若无
卷八 第 10a 页 WYG0123-0099a.png
 节则不可传而继矣案杂记曾申问于曾子曰哭父
 母有常声乎曰中路婴儿失其母何常声之有义与
 此异者孔氏谓曾子所言是始死之时悲哀志懑未
 可为节此之所言在袭敛之后可以礼制也
叔孙武叔之母死既小敛举者出户出户袒且投其冠
括发子游曰知礼
 此记武叔失礼之事也武叔名州仇遭丧者小敛毕
 主人于户内袒括发乃彻帷奉尸夷于堂盖为欲奉
卷八 第 10b 页 WYG0123-0099b.png
 尸故祖而括发是袒括发当在小敛之后奉尸夷于
 堂之前也乃叔孙武叔之母死既小敛举者皆出户
 矣既出户乃袒且投其冠而括发是失哀节也子游
 以为知礼殆反言以嗤之与案上出户谓举尸者下
 出户谓武叔也陈氏浩改上户字为尸非是
扶君卜人师扶右射人师扶左君薨以是举
 此言亲臣之有常职也卜当为仆左右左体右体也
 周礼大仆掌正王之服位射人掌公卿大夫之位及
卷八 第 11a 页 WYG0123-0099c.png
 王举动悉随之遇君有疾必资扶助则卜人之长扶
 其右射人之长扶其左不幸而君薨仍以是人迁尸
 以其为平日亲近之人不忍变也案游氏桂曰古者
 宫中之治总以大宰参以六卿人君出入起居常从
 事于礼故疾病死丧内之人不得与焉所以防微杜
 渐者如此则夫在寝在朝日于君之左右而为卜人
 射人之师者平时之不可不慎其选也亦明矣
从母之夫舅之妻二夫人相为服君子未之言也或曰
卷八 第 11b 页 WYG0123-0099d.png
同爨缌
 此言相为服之事而推乎礼之变也从母母之姊妹
 舅母之兄弟夫音扶二夫人犹言此二人也从母之
 夫与谓吾从母之夫者舅之妻与谓吾舅之妻者此
 二人相为服是礼之所无故君子未之言也或以为
 既同爨而食合有缌麻之亲此亦原其情之不可已
 盖礼之变焉耳案张子曰此是甥自幼居于从母之
 家或舅之家孤稚恩养直如父母不可以无服所以
卷八 第 12a 页 WYG0123-0100a.png
 为此服也非是从母之夫与舅之妻相对为服朱子
 曰先王制礼父族四故由父而上为从曾祖服缌麻
 姑之子姊妹之子女子子之子皆由父而推之也母
 族三母之父母之母母之兄弟恩止于舅故从母之
 夫舅之妻皆不为服推不去故也张子朱子之言深
 得礼意
丧事欲其纵纵尔吉事欲其折折尔故丧事虽遽不陵
节吉事虽止不怠故骚骚尔则野鼎鼎尔则小人君子
卷八 第 12b 页 WYG0123-0100b.png
盖犹犹尔
 此言吉凶之异而君子得行礼之中也纵纵急猊折
 折止猊骚骚谓太疾鼎鼎谓太舒犹犹则疾舒之中
 也丧事主哀不尚脩饰欲其急而趋事则纵纵尔吉
 事主敬不宜率略欲其缓而合礼则折折尔故丧事
 虽遽而不至于陵节吉事虽止而不至于怠慢若遽
 而无序则骚骚尔而近于野若止而不前则鼎鼎尔
 而类于小人君子则不然不太疾不太舒盖见其犹
卷八 第 13a 页 WYG0123-0100c.png
 犹尔案游氏桂曰君子处吉凶之际以失礼为惧故
 疾徐之节常得其中然非素范于礼临事未有不失
 之过与不及者容猊仪度夫岂细故哉
丧具君子耻具一日二日而可为也者君子弗为也
 此言君子爱亲之心也丧具棺衣之属丧具所以厚
 终而君子以悉具为耻故一日二日之间可以猝办
 者君子弗豫为也案王制有曰六十岁制七十时制
 八十月制九十日脩盖虑仓猝之变致有送死之憾
卷八 第 13b 页 WYG0123-0100d.png
 耳若一日二日可为之物而无不为是不以久生期
 其亲非孝子之道也
丧服兄弟之子犹子也盖引而进之也嫂叔之无服也
盖推而远之也姑姊妹之薄也盖有受我而厚之者也
 此言丧服轻重之义也丧服所以表哀哀有浅深故
 服有轻重己子期兄弟之子当降服大功今乃服期
 盖以恩为可亲引而进之也昆弟相为服期其妻应
 降服大功今乃无服盖以义为可嫌推而远之也姑
卷八 第 14a 页 WYG0123-0101a.png
 姊妹在室与兄弟侄皆不杖期出适则皆降服大功
 而从其薄者盖以其夫为之杖期有受我而厚之者
 也程子曰其夫属乎父道者妻皆母道也其天属乎
 子道者妻皆妇道也上有父有母下有子有妇伯父
 叔父父之属也伯母叔母则母之属故服与伯父叔
 父同兄弟之子子之属也兄弟之子之妇则妇之属
 故服与兄弟之子同若兄弟则己之属也难以妻道
 属其嫂此古者所以无服只为无属今之有服亦是
卷八 第 14b 页 WYG0123-0101b.png
 岂有同居之亲而无服者盖礼以义起若继父之同
 居者甥于从母之夫舅之妻同爨者皆为之服则嫂
 叔之服小功今虽异古其义一也案周道亲亲至重
 者莫如兄弟兄弟之子进而为期其服同于子父之
 兄弟进而为期其服同于祖父故曰死丧之威兄弟
 孔怀
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此言临丧之哀心不在乎食也有丧者以哀为本故
卷八 第 15a 页 WYG0123-0101c.png
 临丧必助其哀食于其侧未尝饱也案有丧而执其
 役不食则废事饱食则忘哀皆非礼也或曰食字上
 疑脱孔子字
曾子与客立于门侧其徒趋而出曾子曰尔将何之曰
吾父死将出哭于巷曰反哭于尔次曾子北面而吊焉
 此言旅次闻丧之礼也其徒谓客之旅曾子与客立
 于门侧见客之从者疾趋而出曾子问曰尔今将安
 之曰闻吾父死将出哭于巷因命之曰尔还哭于尔
卷八 第 15b 页 WYG0123-0101d.png
 所次舍之处其可矣于是曾子自居北面而以宾礼
 吊之焉案礼馆人使专之若其自有然又士丧礼主
 人西面其宾在门东北面盖同国之宾则然曾子既
 许其反哭于次因以同国宾礼吊之尔次徒之室不
 于客之正室客非丧主亦避尊也
孔子曰之死而致死之不仁而不可为也之死而致生
之不知而不可为也是故竹不成用瓦不成味木不成
斲琴瑟张而不平竽笙备而不和有钟磬而无簨虡其
卷八 第 16a 页 WYG0123-0102a.png
曰明器神明之也
 此言送死之事当以神明之道求之也之往也谓以
 物往送死者也味当作沬谓黑光之沬也簨虡悬钟
 磬之格横曰簨直曰虡孔子曰死生亦大矣惟明乎
 死生之理者而后可与言仁知若往送死者而极以
 死者之礼待之是无爱亲之心不仁而不可为也往
 送死者而极以生者之礼待之是无烛理之明不知
 而不可为也故古人送死未尝不备物而不必其适
卷八 第 16b 页 WYG0123-0102b.png
 于用竹器则编而无縢缘瓦器则粗而无光泽木器
 则朴而无雕斲琴瑟虽张而不平调竽笙虽备而不
 和协虽有钟磬无簨虡以为悬挂其谓之明器者乃
 先王酌于有知无知之间而以神明之道待之也案
 死生不异者虽人子不忍忘其亲之情而事生事死
 终不可以无辨惟神而明之斯仁知之理尽矣
有子问于曾子曰问丧于夫子乎曰闻之矣丧欲速贫
死欲速朽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闻诸
卷八 第 17a 页 WYG0123-0102c.png
夫子也有子又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与子
游闻之有子曰然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曾子以斯言
告于子游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昔者夫子
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
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死之欲速朽为桓司马言
之也南宫敬叔反必载宝而朝夫子曰若是其货也丧
不如速贫之愈也丧之欲速贫为敬叔言之也曾子以
子游之言告于有子有子曰然吾固曰非夫子之言也
卷八 第 17b 页 WYG0123-0102d.png
曾子曰子何以知之有子曰夫子制于中都四寸之棺
五寸之椁以斯知不欲速朽也昔者夫子失鲁司寇将
之荆盖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以斯知不欲速贫

 此明圣人言各有当而非智足知圣者不能知也丧
 谓失位桓司马名魋敬叔即南宫绦也有子问于曾
 子曰汝闻失位去国之礼于夫子乎曰闻之矣失位
 则欲速贫既亡则欲速朽有子曰贫朽非人所欲是
卷八 第 18a 页 WYG0123-0103a.png
 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乃闻之夫子也有子又曰
 是固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盖与子游共闻之有
 子曰然然则夫子非徒言必有所为而发也曾子因
 以有子之言告子游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
 也昔者夫子居宋见桓司马豫为石椁功至三年而
 犹不成夫子曰若是其费而无益也转不知速朽之
 为愈也死之欲速朽为桓司马一人言之也南宫敬
 叔既失位去鲁比其反也必载宝以朝君夫子曰若
卷八 第 18b 页 WYG0123-0103b.png
 是其贿而求得也转不如速贫之为愈也丧之欲速
 贫殆为敬叔一人言之也曾子爰以子游之言告有
 子有子曰然吾固知非夫子之言也曾子曰子何以
 知之有子曰夫子为中都宰为民定制用四寸之棺
 五寸之椁而务从其厚以斯知不欲速朽也昔者夫
 子失鲁司寇将应昭王之聘而适荆盖曾先以子夏
 又使冉有相继而往期于见用以斯知不欲速贫也
 案人之生死有分而得丧无常若肆其侈心而至伤
卷八 第 19a 页 WYG0123-0103c.png
 财肆其利心而至害义诚为君子所深嫉然欲其速
 朽欲其速贫抑又非情理之常有子闻曾子之所闻
 既以为有为而发复證以中都之荆两事可谓智足
 知圣矣
陈庄子死赴于鲁鲁人欲勿哭缪公召县子而问焉县
子曰古之大夫束脩之问不出竟虽欲哭之安得而哭
之今之大夫交政于中国虽欲勿哭焉得而勿哭且臣
闻之哭有二道有爱而哭之有畏而哭之公曰然然则
卷八 第 19b 页 WYG0123-0103d.png
如之何而可县子曰请哭诸异姓之庙于是与哭诸县

 此言哭邻国臣之事见礼所由变也陈庄子陈恒之
 孙名伯问遗也齐大夫陈庄子死赴告于鲁君无哭
 邻国大夫之礼鲁人议欲勿哭缪公疑而不决问于
 县子县子对曰古之为大夫者外无私交即束脩之
 微不越竟而问遗是故死不相赴虽欲哭之安得而
 哭之若今之大夫既专盟会之事而与国君相交接
卷八 第 20a 页 WYG0123-0104a.png
 虽欲勿哭将安得而勿哭乎且臣闻之哭有二道焉
 有爱而哭之者义出于不能已也有畏而哭之者势
 出于不得已也公曰然然则当如何县子曰于异姓
 之赴者而哭其哭诸异姓之庙焉而可于是遂哭诸
 县氏以其为礼所由起也案春秋之世政在大夫既
 君弱而臣强又齐强而鲁弱故于陈氏不惟生畏之
 而死亦畏之其哭诸异姓之庙者以哭其非所当哭
 之人故哭于非所当哭之地盖周礼之衰而世变为
卷八 第 20b 页 WYG0123-0104b.png
 之也
仲宪言于曾子曰夏后氏用明器示民无知也殷人用
祭器示民有知也周人兼用之示民疑也曾子曰其不
然乎其不然乎夫明器鬼器也祭器人器也夫古之人
胡为而死其亲乎
 此言送终之器各有因时之制也仲宪孔子弟子原
 宪名思古谓夏时也仲宪尝言于曾子曰三代之送
 葬也制器不同而各有其义夏后氏所用则为明器
卷八 第 21a 页 WYG0123-0104c.png
 盖示民以死者之无知也殷人所用则为祭器盖示
 民以死者之有知也周人则明器祭器兼而用之盖
 不以为有知亦不以为无知示民疑也曾子重言以
 非之曰其不然乎其不然乎夫明器不可用鬼器也
 祭器适于用人器也因时定制故殷异于夏若谓示
 民无知而用明器夫古之人胡为而有死其亲之心
 以出于此乎案文质之尚三代不相袭即送葬亦可
 见也若如宪言则夏用鬼器有致死之不仁殷用人
卷八 第 21b 页 WYG0123-0104d.png
 器有致生之不智二者胥失其义矣曾子深讥示民
 无知之说而不及于殷则以不忍死其亲者人之同
 心其失尤为易晓也
公叔木有同母异父之昆弟死问于子游子游曰其大
功乎狄仪有同母异父之昆弟死问于子夏子夏曰我
未之前闻也鲁人则为之齐衰狄仪行齐衰今之齐衰
狄仪之问也
 此言同母异父昆弟之服而礼之难得其正也公叔
卷八 第 22a 页 WYG0123-0105a.png
 木即公叔戍卫公叔文子之子公叔木有同母异父
 之昆弟死未知所服以问子游子游以丧服无文而
 疑辞以答之曰其大功九月乎又狄仪有同母异父
 之昆弟死亦以其服问于子夏子夏曰凡服俱有定
 制子之所问则我未之前闻也若齐衰之服鲁人行
 之久矣狄仪于是乎行齐衰记者因言今之服齐衰
 盖自狄仪之问也案家语邾人有同母异父之昆弟
 死因颜克问于孔子子曰同居继父则从为之服不
卷八 第 22b 页 WYG0123-0105b.png
 同居继父且无服况其子乎是圣人固有定论矣魏
 高堂隆曰圣人制礼外亲不过缌殊异内外之明理
 也外祖父母以尊加从母以名加皆小功舅缌而已
 同母异父之昆弟异族无属于礼不当有服即同居
 亦当从同爨缌之例无缘大功乃重于外祖父母也
 张子则曰狄仪服之齐衰是与亲兄弟之服同知母
 而不知父或以为大功者亦似太过以小功服之可
 也合而观之当以孔子言无服为正
卷八 第 23a 页 WYG0123-0105c.png
子思之母死于卫柳若谓子思曰子圣人之后也四方
于子乎观礼子盖慎诸子思曰吾何慎哉吾闻之有其
礼无其财君子弗行也有其礼有其财无其时君子弗
行也吾何慎哉
 此言为出母嫁之丧行礼之事也子思之母死于卫
 卫人柳若谓子思曰丧服礼之大者子乃圣人之后
 也四方将视子以为法焉子盖慎于礼而行诸子思
 曰吾何慎哉吾闻之制之所得为者礼也力之所能
卷八 第 23b 页 WYG0123-0105d.png
 办者财也势之所可行者时也有礼而无财君子弗
 行也有礼有财而无时君子弗行也吾将何慎哉案
 仪礼父卒继母嫁从为之服王氏肃曰从乎继母而
 寄育则为服不从则不服郑注云嫁母齐衰期盖误
 解丧服经继母从字而缪也子思之母嫁于庶氏则
 不当有服而难以斥言故宽其辞而再言君子弗行
 也以晓柳若也
县子琐曰吾闻之古者不降上下各以其亲滕伯文为
卷八 第 24a 页 WYG0123-0106a.png
 孟虎齐衰其叔父也为孟皮齐衰其叔父也
  此言古者不降服之事也县子名琐滕伯名文古谓
  殷时县子琐曰周之礼以贵降贱以适降庶而殷以
  上虽贵不降贱惟上下各以其亲耳上谓从祖从父
  之属下谓从子从孙之属盖各随本服而为之服也
  尝考之滕伯文矣为孟虎服齐衰以虎为其叔父也
  为孟皮服齐衰以已为其叔父也此所谓各以其亲
  者案略爵而专称孟虎孟皮明非诸侯大夫尊同者
卷八 第 24b 页 WYG0123-0106b.png
  也郑注上不降远下不降卑故两举以尽其义马氏
  谓滕伯为二孟叔父吴氏谓二孟为滕伯叔父皆非
  是
 
 
 
 
日讲礼记解义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