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东皋录 卷下
东皋录 卷下 第 1a 页 WYG1227-062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东皋录卷下
            明 释妙声 撰
  海上人观音示梦述
夫梦生于思思本于心心者神明之舍而梦者神明之
交也周礼六梦其一曰正梦谓无所感而自梦馀则属
思思有邪正则梦有吉凶而占梦之法其来尚矣吾圣
人无谋之应无往不在而咏思之切者恒庶几见之精
东皋录 卷下 第 1b 页 WYG1227-0629b.png
爽之交发于梦寐灵异之徵盖必有先焉者记曰清明
在躬志气如神嗜欲将至有开必先是之谓也长山寺
沙门法海素奉观音大士惟谨乃至正十九年庚子八
月十五日乙夜梦一妇人来谒若有所求者视其右无
臂明日以事至聚坞行湖滨见波中有物浮沈而来初
不以为意已而渐近抵沙际迫而视之乃观音大士旃
檀像也而折其右肱因省昔梦遂再拜奉迎以归购善
拟形容者补而完之涂以黄金复别制冠缨杂佩宴坐
东皋录 卷下 第 2a 页 WYG1227-0630a.png
岩壑间肖补怛洛迦海水出岩下上作帝青色频伽军
持善财之属咸备韦驮摩利支翊卫左右金碧焕发俨
然如生凡瞻拜者莫不踊跃欢喜而又哀慕倾动而叹
其异也吾闻观音氏从闻入道故能无闻而无所不闻
而海深于梵学以音声为佛事者其吻合也宜哉或曰
自经乱离剥庐毁像者众矣而大士独眷眷于海者如
是何耶余应之曰子不见夫月乎夫月之在水清浊毕
照清者见浊者不岂月之性然哉水有取之也故至人
东皋录 卷下 第 2b 页 WYG1227-0630b.png
示化随感而应时出光景以警惑者之耳目岂数数然
以此为事也哉况古今应验不一而足好事者既编著
成录矣子独不闻乎或者唯而退海求记其事遂为述
之以俟采录者焉海字中山云
  妙智寺碑
吴江西洚妙智寺建始于唐开成五年会昌之废久不
克复名既轶于郡乘又今石刻无存者故事实无所稽
考所可知者宋有僧庐于旧址一传而得智雅而中兴
东皋录 卷下 第 3a 页 WYG1227-0630c.png
焉宝觉圆通法济法师道公上疏徽庙论复佛教事以
言剀切去国名重当世至南渡复尊事之因率众具礼
请为开山第一祖妙智遂为名刹绍兴初年也雅公度
弟子四人子徽子岑绝弗嗣子耑子嵩析为四派又支
分为十一而星居焉淳祐间太古齐公传次住持能大
其业有孙曰毒庵亲既通禅学兼博究外书特称该赡
下及雪匆明亦皆善继者也元至元初孙厓谦以宏天
台教知名遐迩乡化而寺益有闻矣自时厥后世方承
东皋录 卷下 第 3b 页 WYG1227-0630d.png
平尊隆像教而寺亦随盛信庵諴在山常各以私田百
亩来施而常住山最久尤倾意营缮若三门库院垣庑
涂术之属咸一新之首座同庵全立金刚神为门卫于
是穹堂邃宇华幢像设黝垩藻绘靡不完好钟鼓歌呗
之宣帑庾供亿之裕隐然为一大方之家云至正丁酉
荐罹兵燹旧宇无遗者时德庵迪住山劝分首座一山
定施米五百石为倡众协从之及合他施建大雄宝殿
规制雄丽视昔有加丙午又燬于兵国朝洪武二年住
东皋录 卷下 第 4a 页 WYG1227-0631a.png
山云溪雨构库庾及爨室继雨而主者南轩凯力图恢
复中山正乃首建观音大士殿殿有堂高明宏敞像大
士于中傍列天神龙鬼侍卫之伦严奉如式十六年春
谷年为住山作库院馀虽未备而可大之业固可见矣
众乃相与言曰吾寺古刹也及今无所登载则将又如
前之不足徵也乃来谒辞余请授显者则又曰闻昔北
涧禅师尝有记今无知者如得文补其亡以修故事不
亦可乎余窃观妙智为寺上下数百年间废兴相寻其
东皋录 卷下 第 4b 页 WYG1227-0631b.png
兴也辄有才智敏达之士为之先焉至于今犹代有其
人盖其地风气完固而清旷称佛所居天人合符有相
之道其永久而弗替也宜哉乃为据事直书具文见意
贻诸来者复系以诗曰
具区之南洚水之西泉甘土良神灵所栖昔在有唐爰
有贤者考图相攸作我攸宇古刻弗传邈无闻知在宋
中业有智雅师维智雅师法胤伊始其在于今皆其孙
子乃基乃堂乃寝乃室作而弗居以授有德有德维何
东皋录 卷下 第 5a 页 WYG1227-0631c.png
曰惟道公敢批逆鳞大亢其宗思陵尊之陟降帝所聿
来开山为第一祖赫赫我祖闻于四方亦既戾止道是
用光厥后多贤世济其美智禅交修实绍实似逢时清
明像教是崇华构蠖濩郁何隆隆曰諴曰常各以田施
瓜华之奉日益以备物盛而毁菑变相仍不有废也将
何以兴谁其兴之曰雨曰凯际今昌时成大愿海奕奕
新殿奠于北墉作者谁欤曰正之功此方真教从闻而
入于穆大士其道允迪乃睟其容乃正其宫福此下民
东皋录 卷下 第 5b 页 WYG1227-0631d.png
祐于家邦道藉人宏真由俗显念兹玄祖其则不远其
则不远后者之师言始自今百世承之
  故慧辩普闻法师塔铭
昔慧光慈忍法师天泉和尚主教吴下垂五十年四方
学者辐凑鳞集于时王公贵臣学士大夫及他宗异学
莫不顺风乡化法席之盛未之有也得其法者虽众知
名者数人若夫位尊望重光明盛大者惟吾慧辩普闻
法师而已师讳祖称字曰章晚号用拙翁苏之常熟张
东皋录 卷下 第 6a 页 WYG1227-0632a.png
氏子也年十二出家福山大慈寺聪敏秀发绝出其侪
类凡真乘密印及外书经史过目辄忆不忘十七祝发
进具戒初谒慧光于北禅一见器之即令入室未几俾
掌僧事已而东游至四明时我庵无公住延庆石室瑛
公居育王皆待以忘年友过会稽安阳韩公明善为文
赠之词林诸公交相延誉名振一时既首众报慈又为
上天竺第一座出世住郡城永定教寺说法为慧光嗣
迁昆山广孝嘉定净信国朝洪武二年善世院移文升
东皋录 卷下 第 6b 页 WYG1227-0632b.png
住上天竺以高僧选留京师瓦官寺有旨就天界禅寺
升座为众说法闻者倾服上数召入禁中问佛法大意
师奏对详允称旨敕止宿翰林院以备顾问师虽荣被
殊眷视之漠如也八年秋得旨还山先是营别业于苏
城东偏曰安隐既归缁素向慕者益众十二年八月十
二日示疾临终不及他事惟力疾念佛而化春秋七十
一夏五十四茶毗日送者咸闻异香火作五采火灭其
骨亦成五色孙道参德完洎四众收合馀烬即安隐起
东皋录 卷下 第 7a 页 WYG1227-0632c.png
塔如西礼门人得法者觉斯纯妙等数人师之为学也
一家所传教观诸师章疏微词奥旨必精掸极究不畅
达弗止为学者讲授明白简要不泥章句听者忘倦至
于博览强记人亦鲜及凡古今纪载山川人物唐宋以
来前言往行对客援引亹亹不休以是知名缙绅间在
京师尤为今翰林承旨宋公濂侍讲危公素所知又善
任权智干城像教在广孝净信时值彫攰之馀帑藏赤
立赋役如猬而能处之泰如上竺为江南宗刹众号难
东皋录 卷下 第 7b 页 WYG1227-0632d.png
齐而能随机摄伏众藉以安呜呼师可谓内外真俗兼
济者矣其徒缀缉遗事请为塔铭余长师一岁相知为
最深而师志节坚忍故晚年所到为不可及身后之托
其可辞乎遂因其言而诠次之惟存实录尽削虚美故
无其文铭曰
于赫皇明尊崇像教妙选鸿硕诞敷玄奥维时慧辩具
大辩才对扬明廷帝曰休哉一家所传有教有观统宗
会元道合一贯师于其间蚤克有闻高视一时卓尔不
东皋录 卷下 第 8a 页 WYG1227-0633a.png
群四坐道场匪徐匪棘式际昌时遂臻夫极迨兹归与
承命自天世方具瞻胡不永年哲人云亡四众畴止惟
留摩尼照此浊水福城之东安隐之原倬彼灵塔为章
梵园厥徒烝烝刻此贞石我铭用昭保之无斁
  雪斋铭
清河张善夫图其居曰雪斋者求文词以侈之其铺张
雪斋之义备矣昔杭有僧曰无择居西湖凡轩前草树
竹石皆淫之以蜃恒若雪集状苏文忠公过之以为事
东皋录 卷下 第 8b 页 WYG1227-0633b.png
虽类儿嬉而胜还可爱为题曰雪斋后守彭城又作诗
遗之秦少游为记由是雪斋之名闻于世士大夫过杭
而不一至焉则以为恨夫一斋之微而名至于今弗衰
者繇苏公品题与秦之文故也今张氏之居群贤之文
实在庸讵知今之雪斋非昔之雪斋也与余于善夫未
之云识因群贤之文而知善夫为佳士也为制铭曰
玄阴郁积阳欲茁絪缊旁魄不得泄元精上浮化为雪
天地浑沌若未割消落万污归一洁有人长身古须鬣
东皋录 卷下 第 9a 页 WYG1227-0633c.png
神游素始超浩劫以白为室表里晢皭然中居滓弗泥
阖庐有扉书常闭弹琴咏诗聊卒岁慎毋于人隳尔节
  敬修铭
敬之义训释者虽多皆不若学庸之慎独诗之毋贰尔
心与夫不愧屋漏之深切著明也天台讲者德完字敬
修留心内外学进修不已兢兢业业恒恐失其命字之
意因演其义而为之铭曰
敬修之要存乎厥心戒谨恐惧何往弗钦相在尔室虽
东皋录 卷下 第 9b 页 WYG1227-0633d.png
极幽深勿贰勿欺上帝汝临坐不愧席寝不惭衾日慎
一日式昭德音于穆西圣诞扬玄风一哉心乎曰此是
任客卿子墨敢告于司箴
  松泉铭
松与泉天下古今所常有者也常则不书此何以书志
美也其志美者何盖君子有所取焉尔君子有所取焉
者奈何以其近道也何言乎近道松之生气亢金石百
折而不挠有似乎君子秉德有恒也原泉混混昼夜而
东皋录 卷下 第 10a 页 WYG1227-0634a.png
不息有似乎君子进学有本也虽然松或材而斧斤至
焉泉或猪而鱼鳖生焉其性则移而弗克全乎天矣惟
深山穷谷人迹所不到无向者之患而幽人畸士朝夕
与俱乐之而不厌而后能遂其性此虽所托或异殆亦
有数存乎其间也余所志者静庵宁公居南岳数年日
与二物者游因自号曰松泉隐者山中人宜之甚乐之
甚今虽弃去犹随所寓揭之以自表视其志初无累于
物合所谓澹而不厌者为之铭曰
东皋录 卷下 第 10b 页 WYG1227-0634b.png
彼高者松彼深者泉气函太和道合自然高而弗夷深
而勿窒敦本养原各臻其极道之云远吾谁与邻爰取
诸物以全吾真有静者宁来居南岳仪其高深寄此冲
漠心由境迁有万其趣物各付物吾心晏如松泉泠泠
风露浩浩水流花开山高月小
  清凉泉铭
瞻彼吴山有井新渫载冽载寒乃甘乃洁其德有常其
用靡竭善利万物逝濯执热勿羸其瓶勿幕其繘功垂
东皋录 卷下 第 11a 页 WYG1227-0634c.png
永古并受厥福
  跋管夫人所书金刚经
故魏国赵文敏公书法妙天下一翁二季奕世载美何
其盛哉而公夫人管氏亦善书岂天以翰墨之懿钟此
一门耶今观夫人所书金刚般若公为图变相于卷首
卷不盈咫用笔殊草草而曲尽其妙圭璋交映真希世
之宝也昔王逸少初学书于卫夫人后自名家则赵氏
之学有自来矣初余在海虞缪仲素家获见此经时慧
东皋录 卷下 第 11b 页 WYG1227-0634d.png
日雪匆明日以他画易之后以授高太尉纳璘高亡散
落人间而琼上人得之琼以求识遂并疏其所由来于
左缪以上则余未及知也凡观是经者当究佛理以尽
真原寻书迹以求往行毋徒为美玩可也
  赵魏公书四十二章经跋
佛教东被四十二章为汉初经虽辞意简古而一大藏
教实基于此或谓腾兰始来当首出大乘诸部而顾先
是经何哉盖当是时无大受之器不欲以非常之事骇
东皋录 卷下 第 12a 页 WYG1227-0635a.png
常人耳目故且由渐入观时设教盖圣人利物之冥权
其二师善诱之术也与松雪翁平生书经甚多兵兴以
来存十一于千百耳此卷乃早年所书楷法精密尤所
宝爱吴郡如琼上人秘诸箧衍不轻示人乃出以求识
余方应召自京师还跋涉良苦伏读至声名显著身已
故矣譬如烧香人虽闻香香自烬矣三复愧叹恍然自
失谨识于下方
  跋石室和尚应生传后
东皋录 卷下 第 12b 页 WYG1227-0635b.png
育王石室禅师既示寂而有安南之事昔淳熙间四明
沃生由般若力生日本为国主背有铭曰大宋沃承璋
沃未暇论也而禅师究最上乘佩南宗密印为一代师
表又能以文字广第一义谛其道著矣况得先徵于垂
尽之际亦既知惧而求解于佛然犹不免况其他乎吾
闻至人应化恒出入群生之中同其类而随导之禅师
岂其人乎不然则凡学佛而昧于斯者能无畏哉洪武
乙卯十月十五日与述古道读白莲虚中和尚所著石
东皋录 卷下 第 13a 页 WYG1227-0635c.png
室翁应生传有慨于中谨识于左
  跋中峰和尚帖
右普应国师中峰和尚手书一通姑苏善士刘季德所
藏者也初季德父椿有丧子之戚乃手写佛经施国师
以资冥福且祈再生复为父子国师摄其施此其报帖
也已而季德生生时有徵验人皆能言之夫前后身之
说书于传记者不一而足今亦往往有之耳目所接不
诬也古人谓死者归也骨肉归复于土魂气则无不之
东皋录 卷下 第 13b 页 WYG1227-0635d.png
也此知其一耳夫孰知人之死也形虽凘尽而其神未
尝亡也死此生彼干流旋转变化起灭往复无际此理
之常无足怪者易传谓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者是也或
者弗察指为诞妄彼冥然罔觉者固无与乎此而聪明
才杰之士岂有不达此而得为大人君子乎所以曲为
之说者欲崇其教耳若夫安其所习毁所不见则亦蔽
而已矣书中称张文定者乐全先生安道也大苏公者
赠太师文忠公子瞻也二公皆宋之大儒盖尝书经为
东皋录 卷下 第 14a 页 WYG1227-0636a.png
亲爱之冥导近世赵文敏公子昂亦书般若圆觉荐其
室魏国夫人及子由亮是知古今贤公卿大夫未尝不
留意此道此通人之量固或者所不识也国师此书不
著年月而有卧病岩穴之言其在延祐至治间天目所
遗者乎至治癸亥则国师入寂矣季德閒居乐道恬于
名利而好从吾徒游咨诹善道信乎其为再来人也此
书宜加保藏传诸子孙世守其德必有兴起者矣
  仲愚字说
东皋录 卷下 第 14b 页 WYG1227-0636b.png
夫学以致其道非智莫能尽也或谓道非聪明才智所
及惟愚者庶几得之殆非也彼有道者内秉明哲而外
同于物示若无有非实然也故善任智者恒若不得已
耳不得已故事立而已不劳焉所谓行其所无事者也
岂若浅文夫然哉役自私之智持小有之才以求衒于
世身且不遑恤何有于道乎故孔子称回也如愚又谓
宁武子之愚为不可及老子曰君子盛德容猊若愚是
皆睿而愚者也然为学之方鲁者必笃愚者必悫惟笃
东皋录 卷下 第 15a 页 WYG1227-0636c.png
与悫则近道矣若夫安其固陋而自谓得道者直妄人
耳如上人从余游年富气锐方有志于道余惧其智而
弗能愚也为字曰仲愚又为说如此
  敬斋说
敬之义大矣自古圣贤所以成已而成物者曷尝不繇
乎是考之诗书曰懋敬厥德曰敬天之休曰于缉熙敬
止易之敬以直内礼之毋不敬皆其事也学者事亲修
身应事遇物所当致力而尽心者故君子之于敬也如
东皋录 卷下 第 15b 页 WYG1227-0636d.png
饥渴之于食饮也盖不可斯须而忘忘则易慢之心入
矣传曰敬德之聚也能敬有德是知敬者德之所由生
也可不慎与汝南周景安以敬名斋而来徵其说余闻
景安以孝弟立身以恪恭事佛如向所陈盖有为景安
言之者已余佛者当以吾言而申告之佛之教本乎心
凡言一心者敬之旨也成乎静凡言禅寂者敬之缊也
夫欲上求下化自度而度人者莫先于此故又合悲智
而言之谓之两田喻之如田者以其能迈种德敏生福
东皋录 卷下 第 16a 页 WYG1227-0637a.png
也夫佛为法王光昭天下湛然无为巍乎尊高以三界
之大物无定心应不一方明则有天人幽则有鬼神以
天之尊严而犹敬匪懈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是故
敬之不足而咏叹之咏叹之不足而又香华缨珞服御
以将之盖佛者真如之理也至极之果也證其理臻其
果不若是不足以有得也或曰佛宜敬固然矣然佛独
无所敬乎曰佛之所以佛者以其能敬焉耳佛之敬讵
易言哉观其因本遍事群佛极其智力之所能经于曩
东皋录 卷下 第 16b 页 WYG1227-0637b.png
劫不可以数计资之深积之厚至以无量功德智慧成
其身巍巍然为有生之宗者岂无所本而然哉故曰敬
人者人恒敬之信夫景安其勉之
  叶津传
叶津以废举为业世居包山之东麓蚤商淮楚间所至
交结其豪隽由是知名伍中颇读书好从学者游闻说
古今治乱成败辄忆不忘晚归乡里益树橘自资以财
相雄长而好施乐善自其先世然也性刚直不能容人
东皋录 卷下 第 17a 页 WYG1227-0637c.png
短乡里既爱而又惮之元之将亡也所在豪杰并起淮
张据吴会今天子驻跸金陵遣枢签廖公董舟师伐之
师且至山之民仓卒惶扰不知所为津曰毋恐即舟抵
湖口伏军门上谒说以王者吊伐意廖大喜与之酒即
下令军士毋入山山以无事至正十三年也后六年张
兵袭长兴弗克守将大发兵追之夜薄山疑有伏纵兵
大掠驱掳男女甚众哭声震动津又引同志诣守将哀
泣以请守将为归其俘之半时津子及孙亦在掳中许
东皋录 卷下 第 17b 页 WYG1227-0637d.png
还其子津泣且言子弱惧不能自全宗祏之重在孙愿
质子而归孙守义而从之乡人德之或有所赂遗一毫
无所取人莫不服其义云津长不踰中人今年五十馀
眉须郁然论事犹慷慨可喜
论曰鲁仲连有云所贵为士者为人排难解纷乱而无
取也即有取是商贾之事也津商贾人也而不为商贾
之行见义勇为有古人之风可尚也夫
  云法师像赞
东皋录 卷下 第 18a 页 WYG1227-0638a.png
旁行之书自西徂东不有象胥其言曷通猗与法师为
时宗工精思䌷绎华梵同风俾惑作明专此显功在宋
七叶帝出乎震名扬于朝锡号普润四方遐仰独操法
印东自扶桑西极流沙南尽朱厓北暨幽都人通其学
家有其书嗟余小子遥接玄胄肃拜灵象惕焉内疚式
瞻手泽尚荫遗构于昭在上或跃左右阴翊王度佑启
我后
  东坡先生像赞
东皋录 卷下 第 18b 页 WYG1227-0638b.png
岷山峨峨江水所出钟为异人生此王国秉帝杼机黼
黻万物其文如粟帛之有用其言犹河汉之无极若夫
紫微玉堂璚厓赤壁阅富贵于春梦等荣名于戏剧忠
君之志虽困愈坚浩然之气至死不屈至其临绝荅维
之语此尤非数子之所能及也
  七佛偈赞
古先觉皇数逾万亿继世承统其传有七如世七庙于
以观德自近及远匪丰于昵佛有前后道无今古以心
东皋录 卷下 第 19a 页 WYG1227-0638c.png
授受无事晤语有偈相传用表厥绪虽逸于经其传亦
溥海云之居左江右湖斯文在兹龙鬼来趋光照大千
如摩尼珠稽首作诵永矢弗渝
  士瞻标禅师像赞
气吞曹刘志摩云霄传佛法印俾人逍遥佛智之子太
中之弟渊源所自无忝厥世山第一峰人第一流眼空
湖海长揖王侯青松之下磐石之上得大自在千岁宝

东皋录 卷下 第 19b 页 WYG1227-0638d.png
  陈长民往生传赞
卓哉陈君信道不惑游心澹泊送想遐域彼域之遐邈
乎遥遥精一内融一念坐超既告诸子有训有诫从容
有言敛衽于迈石湖之濆其水沄沄我求其人卓哉陈

  天台大师像为启宗和尚赞
自佛之东圣远言湮不有睿哲孰开我人睿哲维何曰
维智者载造圆宗光昭天下乃张八教乃敷五时双宏
东皋录 卷下 第 20a 页 WYG1227-0639a.png
定慧兼善毗尼网罗百家折衷空有爰立止观以明授
受彩眉重瞳天挺奇姿作如来使为帝者师道继往圣
位邻极觉不可度思矧可名猊惟余小子忝缀斯宗莫
餐法味徒仰慈颂峨峨赤城命家作古天高日煇万物
咸睹陟降在上相我觉皇佑启后人百世不忘
  又为妙叔玄赞
东土小释迦陈隋两国师集诸宗之大成立一代之宏
规即文字而诠解脱兼定慧以善毗尼传之万世而不
东皋录 卷下 第 20b 页 WYG1227-0639b.png
谬质诸天地而无疑所谓等觉与妙觉与不可得而思
议者也
  高云岩齿舌不坏赞
圆方流形莫灵于人精粗万殊孰不有身凡厥有身则
囿于数曾不百年化为臭腐当其化时见者睨之匪惟
途人骨肉且违孰知神奇不与物化升为高明示其遗
者考其所从实由厥心枯槁之馀乃玉乃金猗与禅师
叔世仪表潜德密行维躬允蹈彼坚者齿彼柔者舌燎
东皋录 卷下 第 21a 页 WYG1227-0639c.png
之方扬无坏无爇沨沨其声濯濯其灵道与神会浩养
所成呜呼尔徒宜鉴于兹岂惟尔徒四方其训之
  别源同法师真赞
渊乎其光晬乎其容居今而行古彪外而弸中语溪之
阳海虞之东濛濛化雨浩浩慈风双溪元孙如庵的嗣
渊源家学实绍实似位不充德庆有馀祉愈大之传在
其孙子
  祭瀚北海文
东皋录 卷下 第 21b 页 WYG1227-0639d.png
何玄纲之解纽兮悲吾道之垂秋群峰摇落而变色兮
哀吾人之逢尤岂过盛其必毁兮抑驯致之有由惟若
人之謇謇兮每慷慨而怀忧宁溘死而先逝兮弗忍见
吾圉之虔刘指苍天以为正兮遂陨身乎洪流呜呼哀
哉兮逢时弗康萧艾怒长兮兰蘅为之不芳何若人之
弗淑兮竟罹其殃所亡者微兮所存者长乘风上征兮
觐我觉皇历千古兮其名孔彰采蘋藻兮奠桂浆怀高
谊兮何日而忘
东皋录 卷下 第 22a 页 WYG1227-0640a.png
  祭观海岩文
昔在圆照道济天下据师子岩锻鍊学者师表之严道
德之尊周旋弼谐必有其人其人维何实惟我公既勤
且久绰有其风耳提心授克绍克似如日照壁如水传
器法幢云仆众将畴依载瞻海云如见国师四十五年
道则在是四方乡风爰依爰止虽无老成尚有典型寥
寥江汉落落辰星陵谷变迁喜公犹在圆照之传学者
允赖我生盖晚弗识国师前言往行于此求之鸟鸣之
东皋录 卷下 第 22b 页 WYG1227-0640b.png
朝风雨之夕言谈亹亹开我胸臆近遭丧乱间者阔焉
江湖渺邈音信谁传公今已矣我命如线一死一生交
情乃见公多贤嗣我亦有孙尚期继好道义存存澄湖
东西相望一水其人则远有泪如洗
  祭楚石和尚文
寂照之道盛行东南孰究孰承其后多贤惟公之生奋
自鄞水独佩祖印高视一世五坐道场始终弗渝法施
霈然具有成书今兹之秋同集阙下忝与论思未展閒
东皋录 卷下 第 23a 页 WYG1227-0640c.png
暇倚公多才庶几有成玄风弗竞慧日俄倾江湖渺然
前辈沦丧又弱一个吾将安放呜呼哀哉死生之际真
伪乃见视公之归其言克践其言克践闻于当扆万人
来会同悼齐喜秦淮之阴长干之原将事茶毗已戒行
轩今当永诀敢陈厥辞昭昭寂光庶来听之
  祭谋仲谟文
朋友道丧淳风陆沈自古已然匪今斯今势倾利合燠
附寒侵不有古者孰启我襟表表仲谋惟义是任匪石
东皋录 卷下 第 23b 页 WYG1227-0640d.png
匪席乃玉乃金我老且病退休湖阴靡忘伊始而有遐
心旧雨数来寒盟屡寻惠而好我每接华音阅岁既久
投分逾深君有茂才为时所钦掸珍教海游刃词林嵯
峨峭拔郁郁萧森逼人咄咄视我骎骎近虽遘疾不废
啸吟遂兹弥留驯致不斟呜呼哀哉
  良用贞禅师绍兴天章吴郡诸山疏
吴越同风于以修两浙一家之好教禅合辙盖将辟专
门异户之偏书称立贤无方易贵同人于野某智禅兼
东皋录 卷下 第 24a 页 WYG1227-0641a.png
畅名实相孚密用宏机允也龙翔法雨高风远度居然
魏国诸孙盖尝涉教观之津涯又复秉文章之机杼方
将论荐忽睹横翔因棋说法空想远公修褉赋诗政须
支遁彼固有得吾谁与游黄绢色丝肯争较于智谋之
末青鞋布袜期相从于山水之间勿遐尔心尚敦旧好
  印空岩黄龙吴郡诸山疏
黄龙在大江之西丛林尊显人物生中州以北气质敦
庞矧惟像教之有光于粲天章之下贲恭闻制可宜肃
东皋录 卷下 第 24b 页 WYG1227-0641b.png
遐征某阀阅故家金闺华彦见中峰服为弟子勇裂冠
裳登双径定其师承平分床座赐号因宰臣之论荐赠
诗经翰苑之品题此行甚荣吾党胥庆表独立兮山之
上云气溶溶望美人兮天一方余怀渺渺毋分吴楚共
赞唐虞
  招古心报恩诸山疏
百足之虫不僵扶之者众一閧之市立评学岂无师要
须得古人之心方可救今时之弊傍求俊又共树斯宗
东皋录 卷下 第 25a 页 WYG1227-0641c.png
某以道自娱怀才未试青鞋布袜北游欲尽东南翡翠
兰苕文采与相上下况接交游之广益资闻见之多念
报佛恩当宏法施送君南浦借蒲帆一日之风坐我北
匆剪吴松半江之水力追古道少慰齐盟
  津觉海崇法江湖疏
师以传道名位岂较于崇庳学不负人志气当期于远
大况际公堂之选弥增祖席之光君今此行人皆曰善
某英姿特立禅学宏深渺法海之津涯辩才无尽与洞
东皋录 卷下 第 25b 页 WYG1227-0641d.png
庭之秋色气势相高是真寂照之佳儿及见诸方之元
老试从鸿渐将睹鹏鶱霜满家林应念橘中之乐雪飘
屋壁当思树下之居善保令名以崇法道
  诚则明南禅吴郡诸山疏
僧伽由淮泗扬灵浮图如故钖邑与苏杭接境风俗攸
同顾州牧为法求贤而我辈宁辞推毂今何时也汝其
往哉某自诚而明因戒生定向沧江簸弄明月久矣忘
机俯洞庭笑傲垂虹超然独往况已摄心香于双峨之
东皋录 卷下 第 26a 页 WYG1227-0642a.png
石又尝司龙钥于五髻之峰既得单传何惭专席孤舟
明日毗陵道回首白云裹茗来寻第二泉同心如水
  怀以仁雪窦法眷疏
登陆则有四明天台人才竞爽佳山而得虎邱雪窦心
迹双清有如此几人哉兼之者乃公也某道传西印名
动南州自松源的有师承是何家世视广慈实为大父
无忝诸孙大同鸿祐既演上乘锦镜珠林重开玄奥元
方难兄季方难弟孰敢争先伯氏吹埙仲氏吹篪尚期
东皋录 卷下 第 26b 页 WYG1227-0642b.png
相应况接两浙一家之好奚辞三江九堰之劳吾以吾
仁慰彼三佛陀地卿用卿法庶几二甘露门师道有光
吾侪允赖
  瀚北海灵岩诸山疏
佛法入中国与国运同其盛衰丛林有主人视人才以
为轻重道之行莫非命也事至此当何为哉喜得兹良
共隆斯道某名声藉甚器宇凝然见异人得异书比诸
方所传自别有是父生是子入北山一语相投进司秘
东皋录 卷下 第 27a 页 WYG1227-0642c.png
藏之灵编日获荐绅之延誉况在法华穷探玄赜何妨
智积复现神通五叶堂前夜雨总消千古梦百花深处
春风又见一僧归同气相求惟邻是卜
  閒野舟双塔诸山疏
口吞诸佛目视云霄度生之心何切近舍皇甫远求居
易知人之鉴实难慎简其寮是诚在我某法喜嫡嗣虎
岩诸孙读出师表悟得文章尝思山泉发挥玄旨重修
水品犹带乡谈乃瞻双塔之灵区旧是五山之捷径自
东皋录 卷下 第 27b 页 WYG1227-0642d.png
此升矣吾将望焉野渡无人舟自横才全兼济沧江万
古流不尽力障狂澜会晤有期同盟胥庆
  逸閒叟高丽吴郡诸山疏
终南述法界观大启玄宗圭峰著禅源诠未深本教不
愧惟郭有道安可谓秦无人会而通之赖有此耳(某/)
然不滓大而多容普光明并驾齐驱芳尘犹在高句丽
入朝问道香币仍将嘉禾之座席未温相府之礼罗遄
下道尊独步论协舆情淹速之度自有其时古昔之事
东皋录 卷下 第 28a 页 WYG1227-0643a.png
复见今日始信道风遐畅争期法雨来苏建阁藏书有
待义天僧统隔江招手遥礼清凉国师既接苏杭无分
楚越
  云谷法师上竺江湖疏
黄河决昆崙而东注水会其元天台兼定慧而䨥宏道
臻于极自非得一代人才之选何以居中朝师法之尊
彼方封已以自私赖此达人而大观允符物论简在帝
心某道重王臣化行吴越文如圆岳词如休已可追配
东皋录 卷下 第 28b 页 WYG1227-0643b.png
于古人教有办臻禅有琏嵩将复见于今日盖剡源之
五世疑南屏之再来携香烟自天上来归操玄印据白
云深处尽十方通为化境会九流同入圆宗梧桐生而
凤凰鸣世其昌矣日月出而爝火息人皆仰之欢动三
宗力扶末运
  新伸铭承天山门疏
历数开端式际盛明之运玄纲解纽当求宏济之才斯
文得人则兴吾门待公而大某楚东人望济北宗英下
东皋录 卷下 第 29a 页 WYG1227-0643c.png
笔万言孰敢相为伯仲齐名三隐共瞻独步东南道能
移吴越之风人谓得江山之助吹回蛊滥的有师承天
上归来佳气溢䨥峨之表古人可作风光在长水之西
八柱承天万年称寿
  莹仲默中峰诸山疏
道林爱吴越山川灵踪具在广智为东南师表法嗣何
多瞻彼中峰蔚为名刹慨想古人之远致宜留隐者之
盘旋爰得斯人往补其处某神襟渊默道义精深见龙
东皋录 卷下 第 29b 页 WYG1227-0643d.png
河吹起布毛知非柳絮拈象管高歌楚些写遍兰英盖
尝细翻五竺之书又复分坐双峨之石翰墨特其馀事
风流亦足名家对虚空解讲法华扫盘陁去寻马迹兰
若去天三百尺怀哉昔人宿麦连云有万家欣兹乐岁
试君初武壮我宗猷
  心觉原天台惠众江湖疏
一代之才则必为一代用矣天下之宝固当与天下共
之况乎托辅车于两浙之间岂宜割鸿沟于一堂之上
东皋录 卷下 第 30a 页 WYG1227-0644a.png
毋分尔界乃合至公盖同舟何患乎异心而拔茅方欣
于连茹(某/)妙明季子寂照文孙笔端自有摩尼恒雨七
宝室内惟闻薝卜不嗅馀香才足以斧藻宗猷道足以
干城像季胜幢既建重席何惭与其施法雨于一方孰
若畅仁风于万里天台四万八千丈尽在提封我辈东
西南北人将从问道
  曰章法师上竺江湖疏
负天下之才名可当重寄友一国之善士尚论古人传
东皋录 卷下 第 30b 页 WYG1227-0644b.png
佛心印岂细事哉修我友盟所深望也某海月辨才之
流亚慧光圆悟之重来尝对御以谈玄弹指喧殿迨敷
文而载道肆笔成书万流仰海而会同片玉在山而皆
润以雷鸣夏若岁有秋尚期乘白云而游帝乡毋忘见
明月而思故国允矣东南之师表再造圆宗隐然教法
之长城一匡像运愿宏法施副我深期
  因本初法师卧佛京城诸山疏
京师天下之本佛事会同杂华贤首之宗法门方广兹
东皋录 卷下 第 31a 页 WYG1227-0644c.png
欲宏宣其教是用建尔为师钦若皇猷慎徽玄典(某/)
木有本游物之初小试松陵尘刹重重无碍高谈性海
事理十十俱融与其采蕨于西山孰若雨花于大邑无
念尔祖归荣故乡法鼓其镗卧佛亦当起立宗纲云弛
吾人尚忍安眠式副我怀聿修乃职
  慧敏机保宁方外交疏
五经之表复自有人何往非道三乘之书皆为善世不
愧相师自非会其大同曷以臻乎玄奥达是道者吾将
东皋录 卷下 第 31b 页 WYG1227-0644d.png
与之某妙喜八世之孙芦庵克家之子器资明敏蚤空
百氏之筌罤笔阵纵横自出一家之机杼山泽固多奇
士京华又得新知盖尝尸醉李之名蓝况复挹龙河之
馀润勤宣佛命丕赞天朝凤凰鸣于高冈来仪何晚白
鹭中分二水化境如新请秉犀麾当留玉带
  真本原寿宁江湖疏
焚疏钞以倍宗承殊非妙论即文字而诠解脱始曰通
才盖教禅初本一源而孔墨亦相为用夙怀古道今得
东皋录 卷下 第 32a 页 WYG1227-0645a.png
斯人(某/)学有馀师体兼众善早登讲肆以辨才表往圣
之微后修禅那由静虑发群言之奥墨妙最工于波磔
梵流曲尽其纡馀南宗之密印其在兹乎北方之学者
未或先也依随正转道与时行载歌来莫之辞浮图如
故永结岁寒之好道术相忘劝动三江五湖毋分此彊
尔界
  开天启景德吴郡诸山疏
姑苏之与槜李若东西家教门之论人才仅一二数苟
东皋录 卷下 第 32b 页 WYG1227-0645b.png
或滞斯人于空谷何以兴吾道于南方期收共济之功
尚笃同人之好(某/)风神玉立藻思春敷瑰异之文渌水
芙蓉何其丽也迈往之气陂泽菰蒲庸可隐乎江山风
月争集于毫端棒喝雷霆总归于掌握况此鸳湖之胜
久须象驭之来起九渊之神龙俾滂沱矣隔千里兮明
月思赞襄哉其始自今言归于好
  泽用霖昌国衍庆三宗诸山疏
兼定慧以善毗尼当慕古人之道剖藩篱而去封植始
东皋录 卷下 第 33a 页 WYG1227-0645c.png
睹大方之家况今汎钜海之全潮足以会群流之归趣
佥言惟允吾道遂东(某/)受业碧山之堂育材白庵之室
父子自相师友确有渊源江山助发文章咸资黼黻秀
玉峰亲承密印凤凰山既建华幢方期拾瑶草于滃洲
又拟借华严于龙藏乘长风破巨浪如登方丈蓬莱对
明月思故乡应在姑苏槜李共隆佛运丕赞天朝
  心觉原崇明奉圣山门疏
日将旦而海霞升方仰文明之治玉在山而草木润由
东皋录 卷下 第 33b 页 WYG1227-0645d.png
资渐染之功是以丛林居必择师古人时然行道(某/)
通华梵淹贯古今下笔不休以文章而为佛事重席无
愧随语默而立宗风道行吴越之间名擅东南之美愿
开法要少慰遐思宛在水中央去蓬莱而近只高为天
一柱障波澜而东之天子万年法轮三转
  谨信庵会稽普润江湖疏
古者进贤犹拾级高必自卑今之用人如积薪后来居
上不有老成之士孰张欲坠之宗忽惊书币之远将大
东皋录 卷下 第 34a 页 WYG1227-0646a.png
慰吾侪之徯望某名实相称齿德俱尊夜雨读传灯写
雪窦千厓飞瀑一气转大藏流北山万古清风遍游前
朝诸老之门及见大方丛林之盛清节照映一世白业
追配古人鸿一之道既有所传沃州之山相去不远勿
嫌地狭且破天荒探禹穴得奇书莫学中郎论衡之秘
对洞庭赋招隐岂无小山丛桂之思吴越相望人天胥

  灯明极积庆诸山疏
东皋录 卷下 第 34b 页 WYG1227-0646b.png
石有玉草有兰识者须善于甄别耕问奴织问婢业焉
当付其专政矧于传佛之家胡可非人而授方兹图任
果得才贤某学富杂华英分槜李蚤游龟塔遂司纲纪
之多仪得法沩州可谓渊源之有自固知积善而有馀
庆益信行道而无定方非徒誇乡里之荣将以演华严
之大吴淞之水万顷我欲从之梧桐之叶十三岁云闰
矣勤宣唐译丕赞尧年
  原竺渊江阴广福东城诸山疏
东皋录 卷下 第 35a 页 WYG1227-0646c.png
国家崇尚佛乘屡陈清祀教门乐与贤者其畅玄宗庶
几辰告于远猷于以对扬于明帝畴咨于众今得其人
某禅思渊深仪形山立向尧峰重开梵刹法道大行拂
断碑忽悟前身题名宛在黎献普沾于化雨苏常争挹
其高风实为松源六世之孙可接禅悦一家之统宝云
井既书成绩夫容城久伫来仪诵澄江如练之诗洗空
万象目大海全潮之体总会群源毋负所褒往修厥职
  行德严法师卧佛山门疏
东皋录 卷下 第 35b 页 WYG1227-0646d.png
华严法界之海由北开宗吴郡大方之家具瞻在我必
得斯文之大老庶几足张于吾军人物于今而复有谁
浮图如故而来何暮某遍翻三藏博综九流原本甚高
得法于宝觉尊者事理无碍判教如清凉国师叹司马
不见招提疑长水复来槜李既奉宣室鬼神之问弥增
西林道德之光应不一方施无尽藏况宗刹之简版遄
至而宝珠之光燄方新二十重华藏不动而游毫端具
现八万岁金轮应期而出天下同书虚左以迎望尘而
东皋录 卷下 第 36a 页 WYG1227-0647a.png

  圭复庵天平方外交疏
春秋责备固知贤者之才难真俗兼资庶见通人之用
广思得宏中之士结为方外之游今一见之某等服矣
某颙颙令望落落奇才左画方右画圆卓尔神机之颖
悟甘受和白受采渊乎雅量之多容分金墩略露光芒
白云泉政须题品扫空竽滥独振金声范公虚席以请
浮山则吾岂敢东林沽酒以招陶令于道何妨载仰龙
东皋录 卷下 第 36b 页 WYG1227-0647b.png
门来参玉板
  桢大用观音方外交疏
道林之马迹犹存空思神骏小山之桂树何在聊寄攀
援自非当今人物之英曷继古昔高僧之躅欣逢此老
殊慰我心某目视云霄胸蟠丘壑建法幢于槜李盖承
州牧之招邀挂飞锡于龙门尤得乡人之信化方抱白
云而高卧又携明月以偕行既秉化机宜宣大用得时
行道毋忘戴笠乘车他日寻游来听因棋说法愿求转
东皋录 卷下 第 37a 页 WYG1227-0647c.png
语了取无生
  道无言江阴广福常州诸山疏
佛法与王化相远迩遂荒日本之东常州视吴郡为比
邻况接江阴之近既宣风于绝域宜广福于群黎爰缔
斯盟共隆古道(某/)禅月宁馨之子长洲清淑之英顽石
点头亲受佛性无情之说龙河启钥借观人间未读之
书盖尝乘博望之槎于以宣同文之化君亦劳止人其
舍诸城郭是而人民非夫容何在洞庭波兮木叶下花
东皋录 卷下 第 37b 页 WYG1227-0647d.png
雨其濛相见有期同心伊始
  宣藏主秀峰诸山疏
形而上者之谓道道藉人宏适于用者之谓才才羞自
荐忝执司盟之柄职思遗逸之忧猗若人兮翩其来只
某受业入法流水历试在双峨峰秘藏森严管钥非君
不可传家玄奥典型在昔犹存信乎非智不禅是以逢
化则止佛智风规于今未泯吾宗故事有待重修濯足
洞庭而望八荒高情独往回首姑苏而无百里尺素难
东皋录 卷下 第 38a 页 WYG1227-0648a.png
忘善继其宗同归于好
  其显宗长兴广福江湖疏
水清则物秀固知笠泽之多贤德厚者流光咸谓天岩
之有后茂延厥世无竞惟人自非得具字之传何以任
斯文之寄式观选日殊慰我心某人品甚高风裁何远
班资历试在乎上下两竺之间兄弟孔怀出于元季二
难之右况乃同时而并化又将连茹而汇征菰蒲中有
斯人哉梧桐生维其时矣胜幢高建贤于万里长城道
东皋录 卷下 第 38b 页 WYG1227-0648b.png
术相忘共此一天明月载敦旧好弥显今宗
  昭明远安言大宁江湖疏
慈云为一代龙门所出无非麟凤昙谛乃六朝僧宝其
遗压此池台况居苕水之上游密迩卫公之祠庙怀昔
贤于今如在微斯人吾谁与游某名契梵天才兼鲍照
由司宾而司忏常在灵山了非假而非空从容中道无
忝名家之子宜为学者之师伯吹埙仲吹篪何其盛也
草有兰木有杞曷不韡哉金钟玉磬可托遗音鄣曲桃
东皋录 卷下 第 39a 页 WYG1227-0648c.png
城亦为佳处匪远伊近曷归乎来汀洲采白蘋妙绝江
南之唱霅昼能清秀善宏佛陇之宗淑慎尔仪往敷来

 
 
 
 
 
东皋录 卷下 第 39b 页 WYG1227-0648d.png
 
 
 
 
 
 
 
 东皋录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