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1a 页 WYG0991-068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渊鉴类函卷三百六十四
  珍宝部四(珠瑁贝增珊瑚/玳 水晶) (玛瑙/琥珀) (琉璃/玻瓈) (车渠/云母)
   珠一
 增说文曰珠蚌之阴精也 原案周易川灵图曰至德
 之盛五星如连珠 礼斗威仪曰其政平德至渊泉则
 江海出明珠 樊文渊七经义曰珠母者大珠在中小
 珠环之 后汉书曰珠蚌中阴精也玓瓅明珠色也玑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1b 页 WYG0991-0685d.png
 珠不圆也 常璩华阳国志曰广阳县山出青珠永昌
 郡博南县有光珠穴出光珠珠有黄珠白珠青珠碧珠
  后魏书曰河钩羌国出金珠 伏无忌古今注曰章
 帝元和元年明珠出馆陶大如李有光耀三年明珠出
 豫章江底大如鸡子围四寸八分和帝永元五年郁林
 降人得大珠围五寸七分 山海经曰三珠树生赤水
 上其为树如柏叶皆为珠 徐衷南方草木状曰凡采
 珠常三月用五牲祈祷若祠祭有失则风搅海水或有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2a 页 WYG0991-0686a.png
大鱼在蚌左右白蚌珠长三寸半在涨海中其一寸五
分有光色一旁小形似覆釜为第一珰珠凡三品其一
寸三分虽有光色形不圆正为第二滑珠凡三品 增
潜确类书曰龙珠在颔鲛珠在皮蛇珠在口鳖珠在足
鱼珠在眼蚌珠在腹然惟蚌珠为多馀则偶有之耳又
蜘蛛亦有孕珠者 又曰珠出广东廉州珠池者四曰
杨梅曰青莺曰平江曰永安出雷州者一曰乐明实皆
海而岛屿环回故称池云 续文献通考元珠课在大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2b 页 WYG0991-0686b.png
都者元贞元年听民于杨村直沽口捞采命官买之在
南京者至元十一年命穆齐特阿拉善等于松阿哩江
阿都古江呼噜古江采之在广州者采于大步海他如鄂诺
齐都尔罕都呼三河之珠至五年徙凤格等户捞采胜
州延州等城之珠十三年命娄博克达等捞采 明
曹昭格古要论曰南珠出南海蚌中南番者好广西者
易黄要身分圆及色白而精光者价高以大小粒数等
分两定价古云一圆二白又云一颗圆十颗钱北珠出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3a 页 WYG0991-0686c.png
北海亦论大小分两定价原尔雅曰西方之美者有
霍山之多珠玉焉(霍山今在平阳/永安县东北) 尚书曰淮夷蠙珠
暨鱼(淮夷二水出/蠙珠美鱼) 增周礼天官玉府曰若王合诸侯
则共珠盘玉敦 原大戴礼曰川生珠而岸不枯 山
海经曰开明北有珠树文玉树 增又曰数历之山楚
水出焉其中多白珠原穆天子传曰天子北征舍于
珠泽珠泽之薮方三十里 战国策曰张丑为质于燕
燕王欲杀之走出境境吏得丑丑曰燕王所欲杀我者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3b 页 WYG0991-0686d.png
人言我有宝珠也王欲得之我今已亡之矣而王不信
今子且致我我且言子夺我珠而吞之燕王必且杀子
刳子之腹及子之肠矣吾要且死子之肠亦且寸绝矣
境吏恐而放之 增史记曰明月之珠藏于蚌中蛟龙
伏之 东观汉记曰永建四年汉阳太守文砻献大珠
诏曰海内颇有灾异砻不推忠诚而偷明珠之瑞以求
媚令封珠却还原鱼豢魏略曰大秦国出明珠夜光
珠真白珠夫馀出珠珠大如酸枣 魏志曰文帝问苏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4a 页 WYG0991-0687a.png
则曰前破酒泉张掖西域通使燉煌献径寸大珠可复
求市益得否则对曰若陛下化洽中国德流沙漠即不
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贵也帝默然增蜀志曰秦宓
奏记益州牧刘焉荐儒士任定祖曰甫欲剖蚌求珠今
乃隋和炳然复何叹哉 王隐晋书武帝诏曰御府内
省珠玉玩好之物皆以赐王公也 又陶璜表曰合浦
郡土地硗埆无田可农百姓惟以采珠为业商贾去来
以珠货米而吴时珠禁甚严虑百姓私散好珠禁绝来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4b 页 WYG0991-0687b.png
去人以饥困又所调猥多限每不充今请上珠输二次
珠输一粗者蠲除自十月讫二月非采珠之时听商旅
往来如旧并从之 唐书曰贞观四年林邑国献火珠
 五代志楚州献如意宝珠大如鸡子而圆正色极莹
澈置之室中明如满月 五代史吐蕃妇人戴瑟瑟珠
珠之最好者一珠易一良马(瑟瑟碧/珠也)原晏子曰景公
为履黄金之綦饰以银连以珠良玉之絇其长尺冰月
服之以听朝晏子朝公迎之履重仅能举足晏子曰古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5a 页 WYG0991-0687c.png
者圣人制衣服冬轻而煖夏轻而清今金玉之履冰月
服之是重寒也 庄子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
崙之山遗其玄珠使智索之而弗得使离朱索之而弗
得使吃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黄帝曰异哉象罔
乃可以得之乎 又曰河上有家贫穷恃纬萧而食者
其子没渊得千金之珠父谓其子取石来锻之曰夫珠
必在骊龙颔下子得之必遭其睡也使而寤子尚奚微
之有哉 增又曰夫唾大者如珠小者如雾原吕氏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5b 页 WYG0991-0687d.png
春秋曰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何也所用
重所要轻也 韩子曰楚人卖珠于郑为木兰之椟薰
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还
其珠可谓善卖椟不可谓善鬻珠也 又曰子胥出走
边侯得之子胥曰上求我也以我有美珠也今我已亡
之矣且曰子取之边侯忧而释之 淮南子曰明月之
珠不能无颣 又曰楚王亡其猿而林木为之残宋王
亡其珠于池中而鱼为之殚 增任子曰丹渊之珠沈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6a 页 WYG0991-0688a.png
于黄泥 盐铁论曰珠玑出桂林距汉千馀里 说苑
曰墨子谓滑釐曰今凶年有欲与子隋侯之珠者曰不
得卖也以为饰又欲与子钟粟者曰得珠不得粟不得
珠得粟子将何择滑釐曰粟可取也 论衡曰今审知
有富贵之命则幽居候之不须劳形求索也犹珠在山
不求贵价于人人自贵之命富之人筋力自轻命贵之
人才智自高 抱朴子曰识珍者必拾浊水之明珠赏
气者必采秽薮之芳蕙 原东方朔神异经曰西北荒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6b 页 WYG0991-0688b.png
中有二金阙高百丈(一作相/去百丈)上有明月珠径三寸(一作/二尺)
光照千里 增蔡邕劝学曰明珠不莹焉发其光宝玉
不琢不成圭璋原搜神记曰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
如鱼不废缉绩其人能泣珠 万震南州异物志曰合
浦民善游采珠儿年十馀岁使教入水官禁民采珠巧
盗者蹲水底刮蚌得好珠吞而出 广志曰莫难珠其
色黄生东夷有明珠称夜光有大珠径寸或围二寸已
上出黄支(一作/枝)有至圆珠置之平地终日不停有石珠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7a 页 WYG0991-0688c.png
铸石为之一名朝珠 裴氏广州记曰鲸鱼目即明月
珠故死不见有目精 增博物志曰五月五日取青蛉
头土中埋皆成青珠 梁四公传杰公语梁武帝曰如
意珠上者夜光照四十里中者十里下者一里光之所
及无风雨雷电水火刀兵诸毒厉骊珠九色上者夜光
百步中者十步下者一室光之所及无蛇虺虫豸之毒
虫珠七色而多赤其虫六足二目目当其陷处有凹有
铁鼻蚌珠五色皆有夜光及数尺无瑕者为上有瑕者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7b 页 WYG0991-0688d.png
为下蚌蛛生于蚌腹与月盈亏蛇珠所致隋侯即其事
也 唐刘恂岭表录异曰廉州海水之中有洲岛岛上
有大池谓之珠海每年刺史修贡自监珠户入池采珠
以充贡赋 耆旧传曰太守贪珠即逃去孟尝还珠之
池皆生老蚌剖而取珠池在海上其底与海通又池水
至深无可测也取小蚌肉贯之蔑曝乾谓之珠母容桂
人率如脯烧之以荐酒内有细珠如粱粟乃知珠池之
蚌随其大小悉胎中有珠矣 杜阳杂编开元初罽宾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8a 页 WYG0991-0689a.png
国贡珠光明洁白可照一室视之则有仙人玉女云鹤
绛节之象动摇其中及代宗即位宝库中往往有神光
异气 山堂肆考唐大历中林邑献云珠五色又名诰
多珠同菖蒲煮食可数日不饥又容州海渚亦产珠置
官掌之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容州始贡珠百斤赐担
负者银带衣服 续文献通考金大定九年罢东南路
采珠 又曰元产珠之所大都南京罗罗硕达勒达广州
 又曰世祖中统三十年回回献大珠要价数万上曰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8b 页 WYG0991-0689b.png
珠何用当留是钱以赈贫遂却之 又曰至大四年近
侍有言贾人献美珠者帝曰吾服御雅不喜饰以珠玑
生民膏血不可轻耗汝等当广进贤才以恭俭爱人相
规不可以奢靡蠹财相导言者惭而退 又曰明嘉靖
中广东进珍珠三千二百馀颗
  珠二
原搜神记曰隋侯行见大蛇伤救而治之其后蛇衔珠
以报之径盈寸纯白而夜光可以烛室故历世称焉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9a 页 WYG0991-0689c.png
又曰吴王夫差女名紫玉死亡童子韩重至冢前哭祭
之女乃见形将重入冢遗径寸明珠 又曰有玄鹤为
弋人所射穷而归哙参参收养疗治疮愈而放之后鹤
夜到门外参执烛视之鹤雌雄双至各衔明珠以报参
焉 王孙子曰昔卫灵公坐重华之台侍女数百随珠
照日罗衣从风仲叔御入谏灵公下席再拜曰寡人过
矣 吕氏春秋曰宋桓司马有宝珠抵罪出亡王使人
问珠之所在曰投之池中于是竭池而求之鱼尽死焉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9b 页 WYG0991-0689d.png
此言祸福之相及也 拾遗记曰燕昭王怀黑蚌之珠
当隆暑体自轻凉号曰招凉珠 三辅故事曰秦始皇
葬骊山起陵高五十丈下以水银为泉以明月珠为日
月 列仙传曰朱仲者会稽市贩珠人汉高后时募市
三寸珠乃诣阙上之赐金五百鲁元公主私以七百金
从求之仲献四寸珠而去不知所之 三秦记曰昆明
池昔有人钓鱼纶绝而去遂通梦于汉武帝求去钩帝
明日戏于池见大鱼衔索帝曰岂梦所见耶取而放之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10a 页 WYG0991-0690a.png
间三日池边得明珠一双帝曰岂非鱼之报耶 幽明
录曰汉武帝幸河渚闻弦歌之音俄而有老公及年少
数人出皆长八尺九寸为帝奏乐饮酒老公顾命取洞
穴之宝一人受命下没川底得一大珠径数寸明耀绝
世上问东方朔朔曰河底有一穴深数百丈中有赤蚌
生此珠焉 汉书曰武帝时使人入海市明月大珠至
围二寸巳下 又曰昭帝上官太后被珠襦废少帝为
昌邑王 又曰董偃与母卖珠为业偃年十三随母入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10b 页 WYG0991-0690b.png
馆陶公主家左右言其姣好召见曰吾为母养之因得
幸 汉武故事曰帝起神屋堂以白珠为帘玳瑁为匣
 东观汉记曰显宗时钟离意为尚书交趾太守坐赃
千金徵还伏法诏以资物班赐群臣意得珠玑悉以委
地而不拜赐上怪问其故对曰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
之水曾参回车于胜母之闾恶其名也此赃秽之宝诚
不敢拜受帝嗟叹曰清乎尚书之言乃更以库钱三十
万赐之 谢承后汉书曰孟尝为合浦太守郡境旧采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11a 页 WYG0991-0690c.png
珠以易米食先时二千石贪秽使民采珠积以自入珠
忽徙去合浦无珠饿死者盈路孟尝行化一年之间去
珠复还 又曰汝南李敬为赵相奴于鼠穴中得系琢
珰珥相连以问主簿对曰前相夫人昔亡三珠疑子妇
窃之因去其妇敬乃送珠付前相相惭追还去妇 续
汉书曰扶风人士孙奋居富而性吝梁冀以马桑遗之
从贷钱五千万奋以三千万与之冀大怒乃告郡县认
奋母为其守藏婢云盗白珠十斛紫金千斤以叛遂收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11b 页 WYG0991-0690d.png
考奋兄弟死于狱中悉没赀财亿七千馀万 蜀志曰
宗预使吴孙权泣别曰君每衔命结二国之好今孤衰
老恐不复见遗预大珠一斛 幽明录曰王敦台吴猛
猛至江口入水中命船人并进船至大雷见猛行水上
从东北还逆船弟子问其故猛云水神数兴波浪贼害
行旅暂过约敕以真珠一握为信 增拾遗记曰石季
伦所爱婢数十人季伦尝屑沈水香尘末布象床上使
所爱者践之无迹则赐真珠百徘若有迹者即节其饮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12a 页 WYG0991-0691a.png
食令体轻故闺中相戏曰尔非细骨轻躯那得百琲明
(琲贯之/名也) 唐书曰贞观中桂州都督李弘节以清慎
闻身没之后其家卖珠上闻之曰此人生时宰相言其
清白今日既然举者岂得无罪魏徵諌曰弘节为国立
功前后大蒙赏赉居官终殁不言贪残妻子卖珠未为
有罪伏惟再思上抚掌曰造次不思遂有此语方知谈
不容易 事文类聚狄仁杰调汴州参军阎立本异其
才曰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开元遗事张说为相有人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12b 页 WYG0991-0691b.png
惠一珠绀色有光事有遗忘玩此珠便觉心神开悟名
曰记事珠说秘而宝之 明皇杂录明皇赐虢国照夜
玑盖希世之宝也 冯纂记事珠曰于授幼时以绿真
珠胜为帘柙授读书数真珠以记日辄一遍 杜阳杂
编唐顺宗时拘弥国贡履水珠色黑类铁大如鸡卵其
上鳞皱其中有窍云持入江海中可行洪波之上上遂
命善浮者以五色丝贯之系于左臂遣入龙池其人则
涉于波上如履平地潜入水中良久而出遍身略无沾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13a 页 WYG0991-0691c.png
湿上奇之至长庆中嫔御试弄于海池遂化为黑龙入
于池内俄而云烟暴起不复追讨 山堂肆考五代马
植为安南都护州部废池珠玉复生 宋沈存中笔谈
熙宁中驻辇国使人入贡乞依本国撒殿诏从之使人
以金盘贮珠跪捧于殿槛之间以金莲花酌珠向御坐
撒之谓之撒殿乃其国至敬之礼也朝退有司埽殿得
珠十馀两分赐 鸣道集宋庆历中广州有蕃商死珍
珠没官上命取禁中钱易之以赐张贵妃时禁中同辈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13b 页 WYG0991-0691d.png
因此有于上前乞旨和买者京师珠价遂致腾踊上颇
知之一日别殿赏牡丹妃嫔毕集贵妃最后至乃以前
日珍珠为首饰以誇同辈上望见以袖掩面曰满头白
纷纷地更没些忌讳贵妃惭赦起易之上乃大悦自是
禁中不戴珠价大减 湘山野录唐质肃公介谪潭州
一巨商私藏蚌胎为关吏所搜太守以下轻其估悉自
售焉分珠事发奏方入仁宗谓近侍曰唐介必不肯买
案且奏覆览之果然 续文献通考金天德四年十一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14a 页 WYG0991-0692a.png
月买珠于乌尔古德哷勒部及富里路禁百姓私相贸易仍
调两路民夫采珠一年 元史察罕传世祖即位赐珠
二串 又耶律希亮传希亮至叶美里城定宗遗以耳
环二珠大如榛实价值千金欲穿其耳使带之希亮辞
曰不敢因是以伤父母之遗体也且无功受赏尤不可
王乃解金束带遗之曰系此于遗体宜无伤
  珠三
原夜光 明月(上详前一珠沈怀远南越志曰/海中有大 明月珠水精珠) 照金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14b 页 WYG0991-0692b.png
阙 归瑶台(上详前一刑太公六韬曰武王入殷释/纣之所拘 罪皆免之归瑶台之珠)
吐泽 藏渊(春秋保乾图曰吐珠于泽谁能不含宋均/注曰珠出于野泽之中谁能不舍取以为)
(宝也此庄子曰修其道之谓备不以物挫志之谓完君/子明 则韬乎其事沛乎其为万物逝也若然者藏金)
(于山藏珠/于渊也) 编星 照月(尚书考灵曜曰甲子冬至日/月五纬俱起牵牛日月若编)
(珠花洞冥记曰帝起甘泉望风台台上得白珠/如 一枝帝以饰九华之盖望之若照月也) 凤衔
 龙吐(王子年拾遗记曰黄帝之子名青阳是曰少昊/一名挚有白云之瑞号为白帝有凤衔明珠致)
(于庭少昊乃拾珠怀之使照服于天下也尚书考灵曜/曰卯金出轸握命孔符赤用藏龙吐珠 郑玄注曰藏)
(秘也珠宝物喻道也/赤汉将用天之秘道) 九品 六异(沈怀远南越志曰/珠有九品大五分)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15a 页 WYG0991-0692c.png
(以上至一寸八九分为大品有光彩一边小平似覆釜/者名珰珠珰珠之次为走珠走珠之次为滑珠滑珠之)
(次为磥砢珠磥砢珠之次为官雨珠官雨珠之次为税/珠税珠之次为葱符珠 墨子曰和氏之璧夜光之珠)
(三棘六异此诸/侯所谓良宝) 笑舞鹤 握灵蛇(孙柔之瑞应图曰/晋平公鼓琴有玄)
(鹤二双自天而下衔明珠舞于庭一鹤失珠觅得而走/师旷掩口而笑 曹植与杨德祖书曰伟长擅名于青)
(土公干振藻于海隅德琏发迹于北魏足下高视于上/京当此时也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
(之/玉) 曜琼蚌 隐金沙(郭璞江赋曰琼轩晞曜以莹珠/石𧉧应节而扬葩 曹植远游)
(篇曰夜光明珠下隐金/沙采之谁遗汉女湘娥) 出黄枝 遗赤水(林邑记曰/黄枝州上)
(户口殷富多明珠/杂宝 下详前一) 度寸 径尺(韩诗外傅曰良珠度/寸虽有百仞之水不)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15b 页 WYG0991-0692d.png
(能掩其辉衔王子年拾遗记曰燕昭王时有黑鸟白头/集王之所 洞光之珠圆径一尺此珠色黑如漆而悬)
(室内百神不/能掩其精灵) 照乘 媚川(史记魏王谓齐威王曰若/寡人国小尚有径寸之珠)
(照车前后十二乘详宝珠陆机文赋/曰石蕴玉而山辉水怀 而川媚) 三色 七采(沈/约)
(宋书曰文帝诏太史令钱乐之作小浑天安二十八年/中外以白真珠及青黄三色珠为三象星日月五星悉)
(居黄道饰西京杂记曰高祖斩白蛇剑上有七采珠九/华玉为 杂厕五色琉璃为匣剑在室光景犹照于外)
(也/) 白花 文镜(上详前照月注珠孝经援神契曰神/灵滋百宝用则 母玑镜也宋均注)
(曰事神明得则文/珠有光可为镜) 拾浊水 沈丹泉(上详前一丹任/嘏道论曰 泉)
(之珠沈于黄泥璠/玙之宝藏于裔石) 饰桂椟 钿金盘(上详前一曰魏/收后魏书 武)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16a 页 WYG0991-0693a.png
(皇帝和平二年秋诏中尚坊作黄/金合盘十二具钿以玫瑰珠玉也) 火齐 木难(珠名/也)
(文选注云木/难碧珠也) 龙衔 鲛泣(烛龙衔珠以为曜而鲛人/寄宿人家临去泣 出珠)
(以与主人故吴都赋/曰渊客慷慨以泣珠) 捐泉 委地(新语曰舜捐珠于/五湖之泉以塞淫)
(邪之路文选沉珠/于泉 下详一) 解佩 饰履(郑交甫将南适楚至/汉皋台下遇二女佩)
(二珠大如荆鸡之卵交甫与言曰欲子之佩二女/遂解与交甫而去不见二女其珠亦失 下详一) 暗
投 不执(晋崔洪字良伯手不执珠玉汝南王亮/宴公卿以琉璃杯行酒酒至洪洪不执) 圆
水 埼岸(淮南子水圆折者有珠枯埼/长岸也珠生则草木不) 上币 宝物
(管子曰先王以/珠玉为上币) 掌上 口中(详/一) 璀璨 玓瓅(珠光/彩貌)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16b 页 WYG0991-0693b.png
(珠明/ 色) 蚌蛤胎 鲸鲵目(文选蚌蛤珠胎与月/亏全 下即明月珠) 生老
蚌 谮薏苡(三辅决录曰孔融见韦元将仲将与其父/书曰不意双珠生于老蚌 马援载薏苡)
(一车人有谮之/为文犀明珠) 含始吞 冯夷剖(帝王世纪含始游/洛有玉鸡含赤珠)
(吞之生高祖明文选/冯夷剖蚌列 珠) 游女弄 玉鸡衔(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
(下详/上) 采交州 还合浦(晋陶璜表详前/一 下详前二) 含幽育明
 诡晖别色 累累 荧荧(礼曰累累乎端如/贯珠 下珠光) 增一
箪 二升(左传越围吴晋赵孟使楚隆告于吴王王与/之一箪珠 史记曰汉王赐张良金百镒白)
(珠二升良具/以献项伯) 封还 委去(东观汉记详一辰谢承后/汉书豫章黄向 路中得)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17a 页 WYG0991-0693c.png
(珠玑一囊可直三百馀万求主还/之主欲以半谢向向委去不顾也) 孔青 色紫(魏志/曰倭)
(国王壹与遣大夫率善等贡白珠五十孔青大勾珠二/枚 南史曰中天竺国在月支东南数千里出火齐状)
(如云母色如紫金有光耀列之则/蝉翼积之则如纱縠之重沓也) 承影 在山(唐书/曰婆)
(利国东有罗刹国出火珠状如水晶日午时/以珠承影取艾藉之即火出 论衡详一) 成阜
悬壁(拾遗记曰舜葬苍梧之野有凭宵雀衔青沙珠积/成垄阜名曰珠丘今苍梧之外采药者时得青石)
(洁如珠服之不死带者身轻如事文类聚郭/况家富悬明珠于四壁昼视 石夜视如星) 鸟藏
羊吐(拾遗记曰瀛洲有鸟如凤身绀翼丹名藏珠每鸣/翔而吐杂珠累斛仙人常以其珠饰仙裳轻而曜)
(于日月也仍幽明录曰洛下有洞穴妇欲杀夫推下经/多时至底 得一穴行数十里见人皆长三丈披羽衣)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17b 页 WYG0991-0693d.png
(如此九处最晚所至告饥长人指中庭柏树下有一羊/令跪将羊须初将得一珠后得始令其啖之即得疗饥)
(复从穴行出交州还洛问张华云九处地仙名九馆大/夫羊为痴龙初一珠食之天地等寿次者延年后者充)
(饥而/已) 为字 求环(元史帕克斯巴传降诏褒护必敕济/章佩监络珠为字以赐 又多尔)
(传国王多罗台被杀多尔济袭国王位多罗台弟鼐玛/台恃太师巴延势谓国王位已所当袭愬于朝巴延妻)
(欲得多尔济大珠环价直万六千锭多尔济无以应则/慨然曰王位我祖宗所传不宜从人求买我纵不得为)
(设为之亦我宗族人耳于是鼐玛台以赂故/得为国王而除多尔济辽阳行省左丞相) 蚁通
鳖吐(东坡集注有得九曲宝珠穿之不得孔子教以涂/脂于线使蚁通之 晋顾微广州记海中多朱鳖)
(状如肺有四眼/六脚而口吐珠) 赤野 青莺(管子曰玉起于禺山珠/起于赤野 下出广东)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18a 页 WYG0991-0694a.png
(珠池详/前一) 蛉头 鱼石(张华博物志详前一珠广志曰/班鱼头中有白石如 玑出北)
(海/) 与楚 送秦(上详一箪注送战国策苏秦说/李兑不能听 秦以明月之珠) 耀
日 映人(上详鸟吐注并卫玠别传王武子谓人曰昨/日与吾外甥 坐若明珠之在我侧朗然来)
(映/人) 丹渊 青泥(任子详一珠汇苑详注唐武后时西/国献青泥 一枚珠类拇指微青后)
(不知贵施西明寺僧布金刚额中后有讲席蕃商来听/见珠但于珠下谛视而意不在讲僧知其故因问欲买)
(珠耶商云必若见卖当致重价僧初索千贯渐至万贯/商悉不酬遂定至十万贯卖之商得珠纳腿肉中还西)
(国僧寻奏闻后敕求此商数日得之使者问珠所在于/腿中取出则天问贵价市此何所用之商云西国有青)
(泥泊多珠但苦泥深不可得以此/珠投泊中泥悉成水其宝可得矣) 映波 滴翠(事类/赋映)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18b 页 WYG0991-0694b.png
(秋波而圆折与夜月而亏全末潜确类书滴翠珠/状如鸡子莹澈若水映空则 底一点凝翠故名) 龙
脑 鲛皮(善信经云明月珠摩尼珠/多在龙脑中 下详一) 九明 七曜(黄/帝)
(内传玄女授帝五龙之印九明之珠颗七曜珠漳州龙/溪所贡珠围三寸七分中有小珠七 如七曜次如七)
(曜者/甚多) 清水 缩川(宣室志冯翊岩生游岘山得一珠/如弹丸黑而有光视之莹澈如冰)
(以示西国商人曰此清水珠也即命注水浊缶以珠投/之即莹然清澈贾人以三十万货之 华严经云海底)
(有四大宝珠性极猛热能缩百川之水一曰/日藏二曰离润三曰火燄光四曰尽无馀) 九芒
五色(捃拾菁华云王武子以九芒珠穿为纫索编华架/用之每月洗以鲤鱼涎 山堂肆考林邑献灵珠)
(五色详/前一) 烛天 掷米(崔伯易珠赋序曰高邮西北有/湖名甓社夜见大珠其光烛天)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19a 页 WYG0991-0694c.png
(见麻姑山仙坛记曰蔡经弟妇新产方数十日麻姑望/ 之曰噫且止勿前即求少许米便以掷之堕地视米)
(皆成珠王方平笑曰姑固年少/吾老矣不喜复作此变化也) 易饼 撒殿(原化记/贺知章)
(尝谒卖药王老问黄白术持一大珠遗之老人得珠即/令易饼与贺食贺心念宝珠何以市饼而口不敢言老)
(人乃曰悭吝未除术/何由成 下详前二) 络臂 填耳(宋彭汝砺诗珍珠/络臂面涂黄 柳)
(宗元龙城录曰茅山隐士吴绰采药于华阳洞口见一/小儿手把大珠三颗其色莹然戏于松下绰见之因前)
(询谁氏子儿奔忙入洞中绰恐为虎所害遂连呼相从/入欲救之行不三十步见儿化作龙形一手握三珠填)
(左耳中绰素刚胆以乐斧斸之落左耳而三珠/已失所在龙亦不见出不十馀步洞门闭矣) 以马
易 得墙中(三国吴志魏文帝遣使以马求易明珠翡/翠权曰此皆孤所不用而可得马何苦不)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19b 页 WYG0991-0694d.png
(听其交易中吴录地理志曰袁博为淮陵长其/女得坏墙 珰珠百馀博封上之诏以赐博) 金刚
坚 火燄光(杂宝藏经曰佛言此如意珠是摩竭大鱼/脑中出鱼身长二十八万里此珠名曰金)
(刚坚也常出一切宝物衣服饮食随意皆得得/此珠者毒不能害火不能烧 下详缩川注) 翅鸟
沫 鲤鱼涎(南越志木难金翅鸟口结沫所成碧色/珠也大秦土人珍之 下详九芒注)
不如泥丸 弹于飞肉(东方朔记曰珠弹不如泥丸各/有所用也 太玄经曰明珠弹)
(于飞肉其/得不复) 江海可行 妍丑皆美(上详二献飞燕外/传真腊 万年蛤)
(不夜珠光彩皆若月照人无妍丑/皆美艳帝以蛤赐后珠赐媫妤) 云空月影 波中
日光(异物汇苑云西域琉璃珠投之水虽深渊皆可见/望之如云空月影 梦溪笔谈云杨州新开湖时)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20a 页 WYG0991-0695a.png
(有一蚌夜忽放光自吻中如横一金线顷之壳开白光/如银珠大如拳烂然不可正视十馀里外林木皆有影)
(如初日所照远近但见天赤如野火倏然远去其速如/飞浮于波中杳杳如日荧荧有芒燄人呼为日光珠)
  珠四
原无足自致(新序曰舟人对晋平公曰珠出/江汉玉出昆崙无足而自致也) 无胫而
走 难得之货 希世之宝 熠熠(珠/光) 增采珠(汉书/武帝)
(时王章死妻子皆徙合浦王商辅政还章/妻子故乡其家属皆采珠致产数百万) 亡珠(东观/汉记)
(和熹后时宫中亡大珠一箧主名不立太后乃亲见宫/人一一问阅察其颜色开示忠信宫人盗者即时首服)
 弃珠(列女传朱崖令卒官妻息送丧归汉法内珠入/关者死妻弃其系臂珠男年九岁好而取之置)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20b 页 WYG0991-0695b.png
(母镜奁中母不知也关吏搜索得珠问谁当坐者前妻/子初曰初当坐继母请吏曰幸无劾儿诚不知也妾当)
(坐初又曰夫人哀初孤欲活初耳因号泣傍人莫不酸/鼻陨涕关吏执笔不能就一字乃曰母子有义如此吾)
(宁坐之不忍加文又且相让/安知孰是乃弃珠而遣之) 得少碎珠(语林王长史/语林道人曰)
(真长可谓金玉满堂林公以语孙兴公兴/公曰语不得尔选择正可得少碎珠耳) 珠殿(合璧/南海)
(刘䶮聚南海珍/宝以为珠殿) 岑珠(南越志端溪俚人岑班入山遇/一宝珠径五寸取还夜光明照)
(烛俚人甚惧以火烧/之虽损犹照一室) 水珠(汇苑详注开元十年大安/国寺僧造功德开匮阅宝)
(物得一珠状如片石赤色夜则微光高数寸视其函封/曰此珠值亿万月馀有西域人阅寺求宝见珠大喜使)
(译问珠价直几何僧曰一亿万其人抚弄迟回而去明/日又至谓僧曰珠价诚直一亿万今客久以四千万求)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21a 页 WYG0991-0695c.png
(市可乎僧喜问其故曰贞观初通好来贡此珠后吾国/念之今幸得之此水珠也每军行休时掘地二尺埋之)
(水泉立至故军行常不渴自亡珠后每苦渴僧命掘土/藏珠试之果然泉涌出僧取饮之方悟灵异其人乃持)
(珠去不/知所之) 赐大珠(元史苏布特传帝曰苏布特枕干血/战为我家宣劳朕甚嘉之赐以大珠)
(银/罂) 蜑户采珠(续文献通考明太祖洪武三十五年差/内官于广东布政司起取蜑户采珠蜑)
(户给与/口粮也)
  珠五
增诗唐李峤咏珠诗曰灿烂金舆侧玲珑玉殿隈昆池
明月满合浦夜光回彩逐灵蛇转形随舞凤来甘泉宫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21b 页 WYG0991-0695d.png
起罢花媚望风台 崔曙明堂火珠诗曰正位开重屋
凌空出火珠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天净光难灭云
生望欲无遥知太平代国宝在名都 耿湋省试骊珠
诗曰是日重泉下言探径寸珠龙鳞今不逆鱼目也应
殊掌上星初满盘中月正孤酬恩光莫及照乘色难逾
欲问投人否先论按剑无傥怜希代价敢对此冰壶
独孤绶赋得沈珠于渊曰至道归淳朴明珠被弃捐失
真来照乘成性却沈泉不是灵蛇吐犹疑合浦旋岸傍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22a 页 WYG0991-0696a.png
随日落波底共星悬致远终无胫怀贪遂息肩欲知恭
俭德所宝在唯贤 邓陟赋得珠还合浦曰至宝含冲
粹清虚映浦湾素辉明荡漾圆彩色玢㻞昔逐诸侯去
今随太守还影摇波里月光动水中山鱼目徒相比骊
龙乍可攀愿将车饰用长得耀君颜 张籍赋得罔象
得玄珠曰赤水今何处遗珠已渺然离娄徒肆目罔象
乃通玄皎洁因成性圆明不在泉暗中看夜色尘外照
情田无胫真难掬怀疑宝易迁今朝搜择得应免媚晴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22b 页 WYG0991-0696b.png
川 王损之赋得浊水求珠曰积水非澄澈明珠出易
求依稀沈极浦想像在中流瞪目思清浅褰裳惜暗投
徒看川色媚空爱夜光浮月入疑龙吐星归似蚌游终
希识珍者采掇冀冥搜 项斯赋得浊水求珠曰灵魄
自沈浮从来任浊流愿从深处得不向暗中投圆月时
堪惜沧波路可求沙寻龙窟远泥访蚌津幽是宝终知
贵唯恩且用酬如能在公掌的不负明眸 崔藩赋得
暗投明珠曰至宝看怀袖明珠出复收向人光不定离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23a 页 WYG0991-0696c.png
掌势难留皎澈虚临夜孤圆冷莹秋徐来惊月落疾转
怕星流有颣甘瑕弃无媒自暗投今朝感恩处将欲报
隋侯 莫宣卿赋得水怀珠曰长川含媚水波底孕灵
珠素魄生蘋末圆规照水隅沦涟冰彩动荡漾瑞光铺
夜迥星同贯秋清岸不枯江妃思在掌海客亦忘躯合
浦当还日恩威信已敷 元稹采珠行曰海波无底珠
沈海采珠之人判死采万人判死一得珠斛量买婢人
何在年年采珠珠避人今年采珠由海神海神采珠珠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23b 页 WYG0991-0696d.png
尽死死尽明珠空海水珠为海物海属神神今自采何
况人 元郭钰诗曰珠连鱼目知谁识剑吐龙光不自
藏 释至仁诗曰岂无大士同香饭会有神龙献宝珠
原赋梁吴均碎珠赋曰宝月生焉越浦隋川标魏之美
擅楚之贤既登席而趋丽亦缀履而升妍岂衔恩以赴
时独皎佩而腾天瀛淮激电甘海震雷明珠碎矣于川
之隈视圆流而失转见折水之亡回谢骊宫之瑞饰粉
灵蚌之神胎若有人兮声芒昧芳徽断兮明珠碎明珠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24a 页 WYG0991-0697a.png
碎兮怆何宜珠之形兮(一作珠/兮珠兮)不复全抚陆离之琼佩
吊幽翳之金筵岂照车与璿烛但黄尘及寒烟聊歌曰
玉山之津兮已濡幽兰之草兮亦舒又闻珩璧之独照
不见掌上之明珠已矣哉若使青云之可尚当与碎珠
而同栖 增唐王奉圭明珠赋曰历众珍以探美惟明
珠之独妍自然虚静不假雕镌光熠熠以照物势规规
而抱圆西山之下随珠星而隐见东海之上逐明月而
亏全色夺琉璃光射金玉鲛人泣吴江之际游女弄汉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24b 页 WYG0991-0697b.png
皋之曲在蜀郡而浮青居石家而自绿无胫而至有感
必通去映魏车之里来还合浦之中垂轻帘而璀璨缀
蛛网之玲珑然明鉴不渝奇如可赏观之则符彩溢目
捧之则分明盈掌使野客取于骊龙仙帝归之象罔岂
直水怀川媚夜光晨朗而已哉伟夫宛转周流通冥洞
幽物有求于我我于物无求是则文鱼谢恩将我酬于
汉室灵蛇报德将我荅于隋侯 张随海客探骊珠赋
曰观其发迹潜往澄神默想俄径寸以盈握倏光辉而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25a 页 WYG0991-0697c.png
在掌初解碛砾讶潭下星悬稍出涟漪谓川旁月上鄙
鲛人之慷慨殊赤水之罔象 尹枢珠还合浦赋曰骇
浪浮彩长川再媚回夜光之错落反明月之瑰异非经
汉女之怀宁泣鲛人之泪于是焕清濑辉浅湾奔璀璨
走斓斑岂能与石前却随流往还泛连波之下盈一水
之间而已哉 陆复礼珠还合浦赋曰宛若中流昭然
明媚对三光而分色契一德而潜致盈虚无朕不随月
魄以哉生往反有孚殊异奔星之出使徒见其表迹罔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25b 页 WYG0991-0697d.png
知其奚自睹映水之新规谓沈泉之初弃为人利也且
一贯以称珍与众共之虽十斛而不匮 令狐楚珠还
合浦赋曰发润洲蘋增辉岸草水容益媚泽气弥好川
实效珍地宁爱宝隐现谅符乎龙跃亏全非系乎蚌老
岂惟彰太守之深仁可以表天子之至道 王季友商
丘开泳得明珠赋曰握照乘之珍出重泉之滨星辉耀
掌雪彩环身当太阳之益照射众象而惊新虚白无瑕
粲琼华而纳景清规半湿炯冰状而流津 吕颖西域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26a 页 WYG0991-0698a.png
献径寸珠赋曰彼珠之灵积阴之魄禀金气而坚固韫
河润之耀泽布指而大小无差洞物而纤毫不隔迥夜
常满初月每让其圆明爽曙欲凝高星自掩其孤白信
殊方所秘亦希代难致将配天光以辅三助皇明而照
四 杨涛蚁穿九曲珠赋曰始蠢蠕以中出稍连绵而
外延岂不以内彼鸿辉曳兹纤缕才容小往之径乍见
规行之迂宛转而进萦纡是寻似登折坂之峻如出重
泉之深始九折以渐达终一贯而克任去似洞中方游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26b 页 WYG0991-0698b.png
剖蚌之质动殊床下奚闻斗牛之音是知圣者之使宛
如穷理诚在小而罔遗俾入微而有以蚁周游而在内
进必束身丝抽缕以贯中出如绕指诘屈若兹周流出
之当曲转之中才可容发既旁通之后亦既牵丝苟柔
弱之是引则缭绕而奚辞 崔伯易珠赋(序详对/偶注中)曰其
始也天和景晴湖波夜平烟冉冉以四收万籁息而无
声则是珠也凛气将之若海月之升含彩吐曜周隅皆
明呀绀石而为宫被绿苔以重缨挹奔星之光芒横沆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27a 页 WYG0991-0698c.png
瀣之精英木散影兮扶疏草露实兮红青林鸟警而移
枝群犬愕兮争鸣于是邛人齐呼上流俱起抚鸿罿以
先趋领罾笱之已试连徽挺杈洒网持绁虽鉴其眉睫
未晓其机器方诡置之渐张惜造形而已逝而况㐲现
靡时倏彼倏此与蛟龙之为朋曾风雨而作卫
原铭晋江统珍珠铭曰嗣兹阴景系晷太阳嘉彼金(一/作)
(令/)生廉声以彰
原赞晋郭璞蚌赞曰万物变蜕其理无方雀雉之化含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27b 页 WYG0991-0698d.png
珠怀珰与月亏盈协气晦望
  贝一
原说文曰贝海甲虫也古者货贝而宝龟至周而有泉
到秦而废贝行泉 归藏曰有人将来遗我货贝以至
则彻以求则得有喜将至 毛诗曰萋兮斐兮成是贝
锦 毛诗义疏曰贝鼊龟属又有紫贝其白质如玉紫
点为文皆行列相当大者有径一尺六寸今九真交趾
以为杯盘宝物也 增尚书禹贡曰淮海惟扬州厥篚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28a 页 WYG0991-0699a.png
织贝 又顾命曰大贝鼖鼓在西房 原尔雅曰贝居
陆赕在水蜬(音/含)大者魫(音/冘)小者鰿(音积今之细贝亦/有紫色者出日南)
贝胎贝(黑色/者)馀蚳黄白文(蚳音治黄/质白文)馀钱白黄文(白质/黄文)
(也诗成是贝锦则紫贝也紫/贝以紫为质黑为文点也)(葩/)博而頯(匡轨反中央/广两头锐虫)
蜠大而险𧐐小而椭(椭狭/而长) 山海经曰阳山蜀洛之水
注干蕃之泽中多文贝 又曰阴山渔水中多文贝
又曰邽山濛水多黄贝 又曰赤水之东苍梧之野有
文贝 汉书曰王莽时大贝四寸八分以上二枚为一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28b 页 WYG0991-0699b.png
朋直二百一十六壮贝三寸六分以上一朋直五十幺
贝二寸四分以上一朋直三十小贝寸二分以上一朋
直十不盈寸二分不得为朋每枚直钱三是为贝货五
品贝不盈六分不得为货 增宋书曰大贝王者不贪
财宝则出 南史曰南海有婆利国在广州东南二月
日行出文螺紫贝有石名蚶贝罗初采之柔软及刻削
为物暴乾之则大硬原春秋运斗枢曰瑶光得江吐
大贝 盐铁论曰教与民改弊与世易夏后以元贝周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29a 页 WYG0991-0699c.png
人以紫石 增白虎通曰德至渊泉即江出大贝海出
明珠 楚词九歌曰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河/伯)
(以鱼鳞盖画龙文紫贝/作阙者丹其宫之义也) 原本草经曰贝子一名贝齿
生东海 相贝经曰相贝经朱仲受之于琴高琴高乘
鱼浮于海河水产必䆒仲学仙于高而得其法又献珠
于汉武去不知所之严助为会稽太守仲又出遗助以
径尺之贝并致此文于助曰黄帝唐尧夏禹三代之祯
瑞灵奇之秘宝其有次此者贝盈尺状如赤电黑云谓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29b 页 WYG0991-0699d.png
之紫贝素质红黑谓之朱贝青地绿文谓之绶贝黑文
黄画谓之霞贝紫愈疾朱明目绶消气鄣霞伏蛆虫虽
不能延龄增寿其禦害一也复有下此者鹰啄蝉瘠以
逐温去水无奇功贝大者如轮文王请大秦贝径半寻
穆王得其壳悬于昭观秦穆公以遗燕鼍可以明目远
察宜玉宜金南海贝如珠砾或白駮其性寒其味甘止
水毒浮贝使人寡无以近妇人黑白各半是也濯贝使
人善惊无以亲童子黄唇点齿有赤駮是也虽贝使病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30a 页 WYG0991-0700a.png
虐黑鼻无皮是也皭贝使胎消勿以示孕妇赤带通脊
是也慧贝使人善忘勿以近人赤炽内壳赤络是也莹
贝使童子愚女人淫有青唇赤鼻是也碧贝使童子盗
脊上有缕句唇是也雨则重霁则轻委贝使人志强夜
行伏迷鬼狼豹百兽赤中圆是也雨则轻霁则重 广
州志曰贝凡有八紫贝最其美者出交州大贝出巨延
州与行贾贸易 万震南州异物志曰乃有大贝奇姿
难俦(大贝文贝也交趾/以南海中皆有之)素质紫饰文若罗珠不磨而莹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30b 页 WYG0991-0700b.png
采耀光流思雕莫加欲琢匪逾在昔姬伯用免其拘
徐衷南方记曰斑贝蠃大者围之得六寸小者围之得
五寸延州土地采卖之以易绛青 刘欣期交州记曰
大贝出日南如酒杯小贝贝齿也善治毒俱有紫色
增沈怀远南越志曰潮阳南有小水注海滨带曾山其
中多文贝可以解毒 续文献通考曰金异珍库掌御
用珍宝后妃公主首饰宝贝等 又曰元赵天麟上策
曰方今纂组锦绫金珠璧贝未尝无之 明长洲王锜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31a 页 WYG0991-0700c.png
寓圃杂记曰吴中素号繁华凡上供锦衣文贝之物岁
有所益
  贝二
原尚书大传曰文王囚于羑里散宜生之江淮之浦而
得大贝如车渠以献纣 太公六韬曰商王拘西伯昌
于羑里太公谓散宜生求珍物以免君罪之九江得大
贝百冯(诗作/百朋) 增事文类聚曰鲁僖公时淮夷献大贝
南金(见鲁/颂) 三辅故事曰始皇葬骊山起高陵五十丈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31b 页 WYG0991-0700d.png
下以水银为泉以明珠为月水中多文贝 原汉书曰
文帝赐南越王尉佗书及衣佗因使者献紫贝五百
  贝三
增百朋(诗经锡我百朋古者货贝五贝/为朋锡我百朋者得重货也) 五品(详前/一)
白藤(续文献通考元天子夏服凡十五等服/白毛子金丝宝里则冠白藤宝贝帽) 黄牙(又/服)
(珠子褐七宝珠龙荅子则冠/黄牙忽宝贝珠子带后檐帽) 鹰啄 蝉脊(并详/前一)
  贝四
原赞晋郭璞贝赞曰先民有作龟贝为货贵以文采贾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32a 页 WYG0991-0701a.png
以大小简则易资犯而不过
  珊瑚一
原说文曰珊瑚色赤生于海中或生于山也 孝经援
神契曰珊瑚钩瑞宝也神灵滋液百珍宝用则见 增
山海经曰珊瑚生海中欲取之先作铁网沈水珊瑚贯
网而生岁高二三尺有枝无叶形如小树因绞网出之
 原晋书四夷传曰大秦国一名犁鞬在西海之西其
地四方各数千里有城邑屋宇珊瑚为棁琉璃为墙壁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32b 页 WYG0991-0701b.png
水精为柱础 南史曰扶南国梁天监二年献珊瑚佛
像 增又曰波斯国有咸池生珊瑚树长一二尺 唐
西域传大秦国西南距海中八百里到珊瑚洲水底有
盘石珊瑚生其上海人乘大舶沈铁网水底发其根取
之有高三四尺者 广雅曰珊瑚珠也 西京杂记曰
衍蒙尝见珊瑚一本高尺许两枝直上分十馀岐将至
其颠则交合连理仍红润有纵纹亦一奇物 原玄中
记曰珊瑚出大秦国西海中生水底石上初生白一年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33a 页 WYG0991-0701c.png
黄三年赤四年虫食败 增广志曰珊瑚有长者为御
车柱出西海底 孙氏瑞应图曰珊瑚钩者王者恭信
则见(一本云不珍/玩弄则出) 又曰明暹罗乌思藏锡兰山俱贡
珊瑚古里贡珊瑚珠
  珊瑚二
原西京杂记曰积草池中有珊瑚树高一丈二尺一本
三柯上四百二十六条是南越王赵佗所献号绛火柏
至夜光景昭然 述异记曰郁林郡有珊瑚市海客市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33b 页 WYG0991-0701d.png
珊瑚处也汉元封二年郁林郡献珊瑚妇人帝命植于
殿前命曰女珊瑚 增汉武故事云武帝起神堂前庭
植玉树葺珊瑚为枝 晋书云石崇王恺争豪武帝赐
恺以珊瑚树高二尺许枝干扶疏世所罕比恺以示崇
崇便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意以为疾已
之宝声色方厉崇曰不足多恨今还卿乃令左右悉出
珊瑚有三四尺者六七根条柯绝俗光彩曜目如恺比
者甚众恺恍然自失 原宋书曰刘勔为郁林太守献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34a 页 WYG0991-0702a.png
珊瑚 增归田录宋钱思公性俭约子弟非时不能取
一钱公有珊瑚笔格平生珍惜子弟有欲钱者即窃之
公乃榜家庭以十千购子弟佯为求得以献公欣然以
十千与之一岁中率五七如此 续文献通考曰辽太
宗五年吴越王钱镠遣使贡犀角珊瑚 又曰明世宗
嘉靖十九年杂谷安抚司贡珊瑚
  珊瑚三
增连理(宋记曰大明七年郁/林郡生珊瑚连理树) 作枝(徐陵玉台新咏序/云玉树以珊瑚作)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34b 页 WYG0991-0702b.png
(枝/) 映绿水(潘安仁石榴赋曰似长离之/栖邓林若珊瑚之映绿水) 焕翠英(傅/玄)
(紫华赋云炳参差以照耀兮何光丽之难/形葩艳挺于碧枝兮焕若珊瑚之翠英) 栖碧鸡(班/固)
(两都赋曰珊瑚/之树上栖碧鸡) 系铁猫(花木考曰珊瑚生海中最深/处初生色白长渐变黄以丝)
(绳系五爪铁猫用黑铅为坠掷海中取之初得肌理软/腻见风则劲硬无红色者为贵若失时不取则蠹败)
  珊瑚四
增诗唐韦应物咏珊瑚诗曰绛树无花叶非石亦非琼
世人何处得蓬莱石上生 元赵孟頫诗曰仙人海上
来遗我珊瑚钩晶光夺凡目奇采耀九州自我得此宝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35a 页 WYG0991-0702c.png
昼玩夜不休
  玛瑙一
原广雅曰玛瑙石次玉 增格古要论曰玛瑙出北地
南番西番以红多者为上其中有人物鸟兽形者最贵
有锦花者谓之花红玛瑙有漆黑中一线白者谓之合
子玛瑙有红白相间者谓之截子玛瑙有红白杂色如
丝相间者谓之缠丝玛瑙俱贵有淡水色谓之浆水玛
瑙有紫红色者谓之酱班玛瑙有海蛰色鬼面花者俱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35b 页 WYG0991-0702d.png
低 原魏略曰大秦国多玛瑙 玄中记曰玛瑙出月
氏国 广志曰玛瑙出西南诸国 增潜确类书宋周
公谨云见玛瑙杯二只其一纯白中有金鳝鱼一条其
一纯红中有白䲡鱼一条 宋蔡绦铁围山丛谈曰政
和间治极之际地不爱宝汝海诸郡县山石皆变玛瑙
动千百块而致诸辇下 续文献通考曰金制庶人不
得用玛瑙之类为器皿及装饰刀把鞘 又曰元至元
九年置大都等处玛瑙局管领玛瑙匠户五百有奇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36a 页 WYG0991-0703a.png
又曰明日本琉球常贡玛瑙
  玛瑙二
增拾遗记曰帝颛顼时丹丘国献玛瑙瓮以盛甘露丹
丘之地有夜又驹跋之鬼能以赤玛瑙为瓶盂及乐器
皆精妙于中国有者一云玛瑙者恶鬼之血凝成此物
也黄帝时有玛瑙瓮尧时犹在甘露在其中盈而不竭
 古今注曰魏武帝以玛瑙石为玛瑙勒 原凉州记
曰吕纂咸宁二年盗发张骏陵得玛瑙钟榼 增北齐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36b 页 WYG0991-0703b.png
书曰武平中除傅伏为东雍州刺史会周克并州遣韦
孝宽来招伏曰并州已平故遣来报授上大将军武乡
郡开国公即给告身以金玛瑙二酒钟来为信伏不受
 合璧曰唐裴行俭有玛瑙盘广二尺文采粲然军吏
趋跌盘碎惶惧叩头流血行俭曰尔非故也何至是色
不小吝 潜确类书曰宋周公谨云越人董六千蓄红
玛瑙一块径二寸许摇撼之其中有声汨汨然盖中虚
有水在内故也 续文献通考曰金太宗天会中获宋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37a 页 WYG0991-0703c.png
内府图书印三十八内封字一御画一二面并玛瑙
元史特格传成帝即位以特格先朝旧臣赐以玛瑙碗
谓特格曰此器先皇所用朕今赐卿以卿久侍先皇故

  玛瑙三
增竹叶(明曹昭格古要论/有竹叶玛瑙石) 柏枝(潜确类书曰玛瑙出/西洋者名番玛瑙红)
(色为佳内有柏枝及五色缠丝者胜白者最/殿今云南处处有之名土玛瑙盖玉之贱者) 缛文(陆/机)
(灵龟赋曰若车渠/统理玛瑙缛文) 缠丝(详柏/枝注)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37b 页 WYG0991-0703d.png
  玛瑙四
增诗宋苏轼诗曰玛瑙盘承金缕杯
原赋魏文帝玛瑙勒赋曰玛瑙玉属也出自西域文理
交错有似玛瑙故其方人因以名之命夫良工是剖是
镌追形逐好从宜索便乃加砥砺刻方为圆沈光内灼
浮景外鲜繁文缛藻交采接连嘉镂锡之盛美感戎马
之首饰固兹物之攸宜信君子之所服尔乃藉彼朱罽
华勒用成骈居别趾焕若罗星 王粲玛瑙勒赋曰游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38a 页 WYG0991-0704a.png
大国以广观览希世之伟宝总众材而课美信莫臧于
玛瑙被文采之华饰杂朱绿与苍阜于是乃命工人裁
以饰勒因姿象形匪雕匪刻厥容应规厥性顺德御世
嗣之骏服表騄骥之仪则 增陈琳玛瑙勒赋曰托瑶
溪之宝岸临赤水之朱波
  琉璃一
原广雅曰琉璃珠也 集韵曰琉璃火齐珠也 增孝
经援神契曰神灵滋液则琉璃镜 续汉书曰哀牢出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38b 页 WYG0991-0704b.png
火精琉璃 原魏略曰大秦国出赤白黑黄青绿绀缥
红紫十种琉璃 吴历曰黄武四年扶南诸外国来献
琉璃增魏书曰天竺国人商贩至京自云能铸石为
五色琉璃于是采砺山石于京师铸之既成光泽美于
西方来者乃诏为行殿容百馀人光色映彻观者见之
莫不惊骇以为神明所作自此中国琉璃遂贱人不复
珍之 宋书璧琉璃王者不隐过则见 又曰须瀰之
山有吠琉璃焉火不能烧金不能破或云是金翅鸟壳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39a 页 WYG0991-0704c.png
 原十洲记曰方丈山上有琉璃宫 广志曰琉璃出
黄支斯调大秦日南诸国 南州异物志曰琉璃本质
是石欲作器以自然灰治之自然灰状如黄灰生南海
滨亦可浣衣用之不须淋但投之中滑如苔石不得此
灰则不可释 增岁时杂记曰陇西穷州卖药朱家灯
号为天下第一以琉璃为诸物之形 续文献通考曰
明古里贡琉璃碗
  琉璃二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39b 页 WYG0991-0704d.png
原汉书曰武帝时使人入海市琉璃 增汉武故事曰
武帝好神仙起神屋扉悉以白琉璃作之光明洞彻
又曰汉成帝为赵飞燕造汤殿绿琉璃为户 拾遗记
曰董偃设紫琉璃屏风 原诸葛恢集诏荅恢令致琉
璃碗 世设曰满奋畏风在武帝琉璃窗内坐实密似
疏奋有疑帝问之荅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 又曰武
帝尝幸王武子家供馔盘悉用琉璃器 又曰王敦尚
主至石崇舍如厕毕婢擎金澡盘盛水琉璃碗盛澡豆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40a 页 WYG0991-0705a.png
王取豆著水中饮之谓之乾饭增邺侯家传曰唐代
宗大历十三年上召李泌入见因言路嗣恭初平岭南
献琉璃盘径九寸朕以为至宝又破元载家得嗣恭所
遗载盘径尺 五行志五代废帝悉书清望官名投于
琉璃瓶中夜焚香祝天以箸挟之首得卢文纪欣然相
之 宋蔡绦铁围山丛谈曰江湖间小龙号灵异崇宁
中发运使以香奁携至都天子异之取大琉璃盒贮龙
亲加封识降付都门外小龙祠中封识如故变化去矣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40b 页 WYG0991-0705b.png
  琉璃三
增五色 十种(上下并/详前一) 投钱(太平广记唐贞元中扬/州市坊有丐者自称胡)
(媚儿怀中出琉璃瓶可受半升表里通明如不隔物曰/施满此圣瓶子足矣瓶项如苇管与之百钱投之琤然)
(有声见瓶中大如粟粒众异之复与千钱以至万钱亦/然好事者以驴与之入瓶如蝇大动行如故俄有度支)
(纲至数十车纲人驻车观之纲主戏曰尔能令诸车入/瓶中乎媚儿曰可乃微侧瓶口令车悉入历历如行蚁)
(然有顷渐不见媚儿即跳入瓶纲官大惊以挺撞瓶破/一无所有后月馀有人于清河北逢媚儿见部领车乘)
(趋东平/而去) 行酒(晋书曰汝南王宴公卿以琉璃钟行酒/酒及崔洪洪不肯执问其故曰虑有执)
(玉不趋/之义) 盛露(洞冥记曰东方朔得五色/露以琉璃器盛之献武帝) 走珠(山堂/肆考)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41a 页 WYG0991-0705c.png
(唐同昌公主以红琉璃盘/盛夜光珠立堂中光如昼) 流离(潜确类书琉璃/汉书为流离) 清
(世说王公与朝士共饮酒举琉璃碗谓周伯仁曰此/碗腹殊空谓之宝器何耶荅曰此碗英英诚为清澈)
(所以为/贵耳)
  琉璃四
增诗唐元稹咏琉璃诗曰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象
筵看不见堪将对玉人
原赋晋潘尼琉璃碗赋曰济流沙之绝险越葱岭之峻
危于是游西极望大蒙历钟山窥烛龙觐王母访仙童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41b 页 WYG0991-0705d.png
取琉璃之攸华诏旷世之良工纂元仪以取象准三辰
以定容光映日耀圆成月盈纤瑕罔丽飞尘靡停灼爚
旁烛表里相形凝霜不足方其洁澄水不能喻其清刚
过金石劲迈琼玉磨之不磷涅之不浊
  车渠一
原广雅曰车渠石次玉也 增魏略曰大秦国多车渠
 原苏子曰车渠玛瑙出于荒外今冀州之土曾未得
其奇也 玄中记曰车渠出天竺国 广志曰车渠出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42a 页 WYG0991-0706a.png
大秦国及西域诸国 增西域记曰西域重堂殿檐皆
以七宝饰之车渠其一 又曰车渠西国重宝形似蜂

  车渠二
增螭升 鸿远(王处道车渠觯赋曰温若蟠/螭之升天耀似游鸿之远臻) 作杯(古/今)
(注曰魏武帝以/车渠为酒杯) 饰堂(详/一)
  车渠三
原赋魏文帝车渠碗赋曰车渠玉属也多纤理缛文生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42b 页 WYG0991-0706b.png
于西国其俗宝之惟二仪之普育何万物之殊形料珍
怪之上美无兹碗之独灵苞华文之光丽发符采而扬
荣理交错以连属似将离而复并或若朝云浮高山忽
似飞鸟厉苍天夫其方者如矩圆者如规稠希不谬洪
纤有宜 王粲车渠碗赋曰侍君子之宴坐览车渠之
妙珍挺英才于山岳含阴阳之淑真飞轻缥于浮白若
惊风之飘云光清朗以内曜泽温润而外津体贞刚而
不挠理条达而有文兼五德之上美超众宝而绝伦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43a 页 WYG0991-0706c.png
增陈思王车渠碗赋曰惟碗之所生于凉风之峻湄光
如激电景若浮星何神怪之瑰玮信一览而九惊
  玳瑁一
原周书王会曰伊尹谓汤曰请以玳瑁为献增孝经
援神契曰神明滋液则玳瑁背(背文/也) 史记曰江南出
丹砂犀象玳瑁珠玑 汉书西域传赞曰故能睹犀布
玳瑁则建珠崖七郡感枸酱竹杖则开牂柯越巂原
续汉书舆服志曰贵人助蚕玳瑁钗增晋命曰士卒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43b 页 WYG0991-0706d.png
百工不得服犀玳瑁 原广志曰玳瑁形似龟出南海
巨延州 南州异物志曰玳瑁如龟生南方海中大者
如籧篨背上有鳞其大如扇发取其鳞因见其文欲取
作器则煮之因以刀截任意所作冷乃以枭鱼皮错治
之后以枯条木叶莹之乃有光耀 增续文献通考曰
金皇后犀冠上玉簪一下玳瑁盘一 又曰元玳瑁局
大使至元十五年置 又曰明伯冠前后玳瑁为蝉
又曰明沙罗贡玳瑁壳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44a 页 WYG0991-0707a.png
  玳瑁二
原史记曰赵使于春申君欲誇楚为玳瑁簪剑器悉饰
以玳瑁 增后汉书曰和熹邓皇后临朝上方珠玉犀
象玳瑁雕镂之物皆绝 齐书曰少帝夜醉乘马如西
步廊向北驰走如此两三将倒临汝侯坦之谏不从执
马控帝运拳坦之倒地坦之与曹道刚扶抱还寿春殿
玳瑁床上卧 又曰庐陵王为荆州刺史在镇营造服
饰多违制度作玳瑁乘具诏责之令速还都 杜阳杂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44b 页 WYG0991-0707b.png
编唐敬宗时南昌国进玳瑁盆可容十斛外以金玉饰
之盛夏贮水令满遣嫔御酌水相沃终不竭焉
  玳瑁三
增献榼(唐书曰宪宗朝诃陵/国献玳瑁榼生犀等) 为床(西京杂记曰韩/嫣以玳瑁为床)
天竺出(后汉书曰天竺国/出象犀玳瑁也) 海中生(吴录曰岭南虑宾/县涨海中玳瑁似)
(龟而/大) 文甲(西域传明珠文甲/文甲即玳瑁也) 绮波(详潘/赋)
  玳瑁四
原诗魏繁钦诗曰何以表别离耳后玳瑁钗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45a 页 WYG0991-0707c.png
原赋晋潘尼玳瑁碗赋曰有玳瑁之奇宝亦同旅于介
虫下法川以矩夷上拟乾而规隆或步趾于清源或掉
尾于泥中随阴阳以潜跃与龟龙乎齐风包神藏智备
体兼才高下斯处水陆皆能文若绮波背负蓬莱尔乃
遐夷效珍越裳贡职横海万里逾岭千亿挺璞荒峦摛
藻辰极光曜炫晃昭烂熻赩嘉斯宝之兼美料众珍而
靡对文不烦于错镂采不假乎藻缋岂翡翠之足俪胡
犀象之能逮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45b 页 WYG0991-0707d.png
原笺后汉班固与窦宪笺曰明将军赐固玳瑁簪
原书口高文与妇书曰今致玳瑁梳一枚
增序陈徐陵序曰珠帘以玳瑁为压
  水精一
增广雅曰水精谓之石英 潜确类书曰水精千年水
也倭水精第一南水精白北水精黑信州水精浊 山
海经曰堂庭之山多水玉(注今水/精也) 续汉书曰哀牢出
水精 魏略曰大秦国一名黎难宫室皆水精为柱食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46a 页 WYG0991-0708a.png
器亦然 元史献宗七年回鹘献水精盆珍珠伞等物
可直银三万馀锭帝曰方今百姓疲弊所急者钱耳朕
独有此何为却之赛音迪延齐以为言帝稍偿其直且禁其
勿复有所献 广志曰水精出大秦黄支国 十洲记
曰昆崙山上有水精阙 拾遗记曰郁夷国于山上架
楼室向明以开户牖以水精火藻为阶 宋蔡绦铁围
山丛谈曰政和间伊阳太和山崩奏至上与鲁公皆有
惭色及复上奏山崩者出水精也以木匣贮之进匣可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46b 页 WYG0991-0708b.png
五十斤而多至数十百匣来上 太平寰宇记曰幽州
密云郡都管有水精是宝出昌平县 续文献通考辽
时臣寮系带以金玉水精靛石缀饰为之 又曰明实
喇山苏门荅刺等国贡水精 明曹昭格古要论曰多
年老冰为水精然日本国有青水精红水精则水精非
冰也明矣
  水精二
增列仙传曰赤松子服水玉 拾遗记曰周灵王二十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47a 页 WYG0991-0708c.png
三年起昆昭之台筛水精为泥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
马侍中尝宝一水精碗夏蝇不近盛水经月不腐不耗
或目痛含之立愈宋邵氏闻见录楚元辅家藏一水
精中有杏一枝希世之宝也续文献通考金太宗天
会中获宋水精宝一 元史博果密传王师征交趾失
利复谋大举博果密请遣使谕以祸福交趾感惧谢罪
贡物帝嘉曰卿一言之力也即以其半赐之博果密辞
曰此陛下神武不杀所致臣何功焉惟受沈水假山象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47b 页 WYG0991-0708d.png
牙镇纸水精笔格而已
  水精三
增杏枝(详前/二) 水叶(明云烟过眼录曰宋叶森家旧有/水精钩一中空有声汨汨内有叶)
(一枝随/水倾泻) 灯笼(东斋记事宋刘随待制为通/判严明通达谓之水精灯笼) 如意(拾/遗)
(记孙和月下舞水精/如意误伤邓夫人颊) 瓜寒(瓜嚼水/精寒) 花露(花露水精/图详见合)
(璧/) 挈瓶(九国志蜀王宗铢有海客鬻龙脑蜀中贮以/水精瓶殿直李葩欲买之海客邀善价数倍)
(葩造宗铢曰海客有水精瓶为尔取之翌日至其所令/持锦衾至宗铢索衾与海客共观叹其纤细久之葩因)
(目从者/挈瓶去) 为户(拾遗记魏明帝时有漱金鸟性畏寒处/之小屋水精为户内外通光名辟寒舍)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48a 页 WYG0991-0709a.png
(详/金) 磊砢(司马相如上林/赋曰水玉磊砢) 倾泻(详水/叶注)
  水精四
增诗唐韦应物咏水精诗曰映物随颜色含空无表里
持来向明月的皪愁成水 王建水精诗曰映水色不
别向月光还度倾在荷叶中有时看是露 罗维水精
环诗曰王室符长庆环中得水精任圆循不极见素质
仍贞信是天然瑞非因朴斲成无瑕胜玉美至洁过冰
清未肯齐珉价宁同杂佩声能衔任黄雀亦欲应时鸣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48b 页 WYG0991-0709b.png
增赋魏刘桢清虑赋曰入镣碧之间出水精之都上青
艧之山蹈琳珉之涂
  琥珀一
增广雅曰琥珀珠也其上及旁不生草浅者五尺深者
八九尺大如斛削去皮成琥珀初时如桃胶凝坚乃成
其方人以为枕出博南县 续汉书曰哀牢出光珠琥
珀 典略曰大秦国多琥珀 西京杂记曰宣帝有身
毒宝镜一枚大如八铢钱帝以琥珀筒盛之 玄中记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49a 页 WYG0991-0709c.png
曰枫脂沦入地中千秋为琥珀 博物志曰松脂沦入
地中千年化为茯苓又千年化为琥珀琥珀一名江珠
今泰山有茯苓而无琥珀益州永昌出琥珀而无茯苓
或云烧蜂窠所作未详此二说 宋苏轼物类相感志
曰琥珀拾芥 续文献通考元大德十一年博士议宋
制天子服冕上缀玉为七星傍施琥珀
  琥珀二
增拾遗记曰汉武帝宝鼎元年西方贡珍怪有琥珀燕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49b 页 WYG0991-0709d.png
置之静室自于室内飞翔 宋洪遂侍儿小名录曰汉
武帝所幸宫人丽娟以琥珀佩置衣中不使人知言骨
节自鸣也 又曰吴主闻潘夫人有色令进其图图成
吴主见之惊喜以琥珀如意抚案即折曰此神女也因
纳之 沈约宋书曰武帝时宁州常献琥珀枕甚光丽
时诸将北征需琥珀治金疮上命捣碎分付诸将 山
堂肆考曰石虎为浴堂以珷玞为题琥珀为杓 元黄
文献公集大德中嘉兴张枢以官本船浮海至西洋遇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50a 页 WYG0991-0710a.png
亲王格藏所遣使臣诺海等如京师遂载之以来诺海
等朝贡事毕请仍以枢护送西还丞相哈喇哈斯达尔
罕如其请奏授忠显校尉海运副千户佩金符与俱行
以八年发京师十一年乃止其登陆处用私钱市其土
物白马黑犬琥珀蒲萄酒番盐之属以进平章政事察
纳等引见于宸庆殿
  琥珀三
增和獭(拾遗记孙和月下舞水精如意误伤邓夫人颊/令太医疗之以白獭髓和琥珀末涂之遂差)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50b 页 WYG0991-0710b.png
 烧蜂(西域诸国志曰摩卢水边沙中/有细腰蜂窠烧治以为琥珀) 翔燕(详前/二)
刻鸡(神农本草经曰取鸡卵黄白混杂者熟煮及尚软/随意刻作物以苦酒渍数宿既坚内琥珀粉中佳)
(者乱/真矣) 桃沈(潜确类书曰琥珀世/说以为桃沈所化) 松脂(详/一)
  琥珀四
增诗宋梅尧臣诗曰松液为茯苓又因为琥珀遇物必
得形毛发曾不隔 元郭钰诗曰日射水精江石白云
封琥珀岭松青
增赋魏左思蜀都赋曰琥珀丹青江珠瑕英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51a 页 WYG0991-0710c.png
增赞晋郭璞赞曰磁石吸铁琥珀取芥气有潜通数亦
冥会物之相感出乎意外
  玻瓈一
增天中记曰大雪山中有宝山诸七宝并生取可得惟
玻瓈宝生高峰难得 玄中记曰大秦国有五色玻瓈
红色最贵 十洲记曰昆崙山上有红碧玻瓈宫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曰千岁积冰结为玻瓈一说狮子乳
以金银宝器盛之皆漏惟玻瓈则否 宋蔡绦铁围山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51b 页 WYG0991-0710d.png
丛谈曰奉宸库中玻瓈母二大篚玻瓈母者若今之铁
滓然块大小犹儿拳人莫知其用又岁久无籍不知其
所从来或云柴世宗显德间大食所贡又谓真庙朝物
也诸珰以意用火煅而模写之但能作珂子状青红黄
白随其色而不克自必也 续文献通考金庶人不得
以玻瓈之类为器皿 明徐常吉事词类奇曰今朝鲜
诸国皆出玻瓈
  玻瓈二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52a 页 WYG0991-0711a.png
增梁四公记云武帝时扶南大舶从西天竺国来卖碧
玻瓈镜 唐书曰高宗二年十二月投汗般王献碧玻
瓈龟兹王素稽献银玻瓈 太真外传李白进清平调
太真持玻瓈七宝杯酌西凉州所献葡萄酒
  玻瓈三
增酒色 花点(潜确类书曰玻瓈出南番有酒色紫色/白色者与水精相似器皿碾雨点花儿)
(者是真其用药烧者入手/轻有气眼与琉璃相似) 积冰 盛乳(并详/前一)
  玻瓈四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52b 页 WYG0991-0711b.png
增诗唐李贺诗曰羲和敲日声玻瓈
  云母一
增淮南万毕术曰云母入地千岁不朽云母在足无践
(注曰取大云母涂/足下践棘不能匊) 抱朴子曰云母五色其多青者
名云英宜以春服之多赤者名云珠宜以夏服之多白
者名云液宜以秋服之多黑者名云母宜以冬服之但
有青黄二色者名云砂宜以季夏服之皛皛纯白者名
嶙石可四时长服 洛阳宫殿记曰宫中有林商观皆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53a 页 WYG0991-0711c.png
云母作窗日照之炜炜有光 裴渊广州记曰增城县
有云母向日照之光耀 地理志曰琅邪定山出云母
  云母二
增列仙传曰方回尧时隐人练食云母 三齐记曰东
武城有云母山山有云母因以为名安期先生常所游
饵 西京杂记曰幽王冢甚高羡门开皆是石垩拨除
深入乃得云母深处见百馀人纵横相枕籍皆不朽惟
一男子馀皆女子或坐或立或卧衣服形色不异生人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53b 页 WYG0991-0711d.png
 后汉书曰郑弘为太尉第五伦为司空初伦为会稽
召弘署督邮每朝弘曲躬自卑帝听置云母屏风分隔
其间 晋阳秋曰孙秀降赐云母车 梁书曰南岳邓
先生名都隐居衡山极峻之岭立小板屋两间足不下
山谷断食三十馀载惟以涧水服云母屑 唐书曰吴
王杜伏威性好左道因合金丹求长生之术常服云母
散 又曰尉迟敬德飞鍊白石閒居服云母散
  云母三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54a 页 WYG0991-0712a.png
 增致水(淮南子曰云母来/水注云母可致水) 散星(春秋运斗枢曰/枢星散为云母) 三
 云(西京杂记曰成帝设云母帐云幄/云幕于甘泉殿世谓之三云殿) 五色(详前/一) 赐
 辇(晋公卿礼秩曰赐太/宰安平王云母辇) 名船(晋书阙名曰含元/池中有云母船) 钱
 班 水露(王建平典术曰云母有五合其色青黑乱文/者名曰云母白而微者名云英如水露黄白)
 (名云沙青白赤杂色名云珠黄白而赤重厚名阳起石/云母根也其中黑文斑如钱名云胆伤人不可服第一)
 (磷石第二云母第三云珠第四云英第五云光服磷石/寿五千服云母寿三百年服云英千年服云光与天地)
 (同/保)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六十四 第 54b 页 WYG0991-0712b.png
 
 
 
 
 
 
 
御定渊鉴类函卷三百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