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1a 页 WYG0991-035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渊鉴类函卷三百四十九
  居处部十(台藏坛管庭附/库 钥)
   台一
 原刘熙释名曰台持也言筑土坚高能自胜持也 尔
 雅曰四方而高曰台(积土四/方者) 增毛诗曰经始灵台经
 之营之 又曰新台有泚河永瀰瀰 原五经异义曰
 天子有三台灵台以观天文时台以观四时施化囿台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1b 页 WYG0991-0353b.png
 以观鸟兽鱼鳖诸侯卑不得观天文无灵台但有时台
 囿台也 礼统曰夏为清台商为神台周为灵台 老
 子曰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增神凿度曰庖羲氏建治
 于宛墟国宋陈留县有八卦台 史记曰赵武灵王建
 聚台于邯郸 又曰淮南王安立思仙台 原又曰汉
 武帝起柏梁台高数十丈 增又曰济阴郡城阳有尧
 灵台 后汉书曰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
 台 东京记曰兖州有娥皇女英台 原三辅故事曰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2a 页 WYG0991-0354a.png
龙台高六丈去丰水县五里 三辅宫殿簿曰长乐宫
有临华台神仙台 杨龙骧洛阳记曰凌云台高二十
三丈登之见孟津 增黄图曰酸枣城西有韩王望台
 地理志曰北郡有之回台 魏志曰建安十五年作
金虎台又作冰井台 原又曰黄初六年筑东巡台七
年筑九华台 晋宫阙名曰邺有铜爵台织室台 增
又曰晋有崇天台 原邺中记曰邺城西北立台皆因
城为基趾中央名铜雀台北则冰井台 增述异记曰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2b 页 WYG0991-0354b.png
会稽山中都郭门古宫存焉宫前有尧台舜馆 宋史
曰太平兴国二年筑讲武台于城西之杨村 又曰庆
元四年秘书省筑浑仪台高二丈一尺 实录曰景泰
元年筑东直门外望京村墩台 尚书曰散鹿台之财
 子虚赋曰灵王游于云梦之中息于荆台之上 上
林赋曰累台增成 甘泉赋曰洪台独出 思玄赋曰
聘王母于银台 长门赋曰览曲台之央央 文选曰
缀平台之逸响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3a 页 WYG0991-0354c.png
  台二
原左傅曰夏后启有钧台之飨 归藏曰昔者夏后启
筮享神于晋之墟为作璿台于水之阳 又曰享神于
大陵而上钧台 增淮南子曰夏桀之时容台振而掩
覆 新序曰周文王作灵台及于池沼泽及枯骨 晋
束晰汲冢书抄云周武王亲禽受于南单之台 列子
曰穆王时西极之国有化人来以王之宫室卑陋而不
可处王乃为之改筑土木之功赭垩之色无遗巧王府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3b 页 WYG0991-0354d.png
为虚而台始成其高千仞临终南山之上号曰中天之
台 原穆天子傅曰盛姬盛伯之子也(盛国/名)天子赐之
土姬之长乃为之台是曰重璧之台 山海经曰王母
之山有轩辕台射者不敢西向畏轩辕之台 增拾遗
记曰昭王时广延国来献善舞者二人一名旋娟一名
提谟王登崇霞之台乃召二人处之 述征记曰周灵
王二十三年起昆明之台一名宣昭之台聚天下异木
神工筛水精为泥台高百丈升之以望云色时有苌弘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4a 页 WYG0991-0355a.png
能招致神异王登台忽见二人乘空而至乘游飞之辇
驾以青螭其衣皆缝缉毛羽王即迎之上席时天下大
旱地裂木燃一人先唱能为雪霜引气一喷则云起雪
飞坐者皆口禁井池冰坚可啄又设狐腋素裘紫罴大
褥是西域所至施于台上又一人以指弹席上而暄风
入室裘褥皆弃台下 左傅曰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
亥朔日南至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 列
仙傅曰箫史者秦穆公时人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鹄穆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4b 页 WYG0991-0355b.png
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以妻焉遂教弄玉作凤鸣居数
十年吹箫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为作凤台夫妇止其
上数年皆随凤飞去秦为作凤女祠于雍宫时闻箫声
焉 史记曰晋平公置酒于施惠之台 说苑曰晋平
公使叔向聘于吴吴人栻舟以逆之左五百人右五百
人有绣衣而豹裘者有锦衣而狐裘者叔向归以告平
公平公曰吴其亡乎奚以敬舟奚以敬民叔向对曰君
为驰底之台上可以发千兵下可以陈鼓钟诸侯闻君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5a 页 WYG0991-0355c.png
者亦曰奚以敬台奚以敬民所敬皆异也于是平公乃
罢台 原陈留风俗傅曰浚仪有师旷仓颉城城上有
列仙吹台 增拾遗记曰晋文公焚林以求介子推有
白鸦绕烟而噪或集子推侧火不能焚晋人嘉之起一
高台名思烟台 韩诗外傅曰景公使人于楚楚王与
之上九重之台顾使者曰齐有台若此乎使者曰吾君
有治位之坐土阶三等茅茨不剪朴椽不斲者犹以为
为之者劳居之者泰吾君恶有台若此者于是楚王盖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5b 页 WYG0991-0355d.png
悒如也 说苑曰齐威王游于瑶台成侯卿来奏事从
车罗绮甚众王望之谓左右曰来者何为者也左右曰
成侯卿也王曰国至贫也何出之盛也 原王孙子曰
昔卫灵公坐重华之台侍御数百随珠照日罗衣从风
 增述征记曰燕昭王二年海人乘霞舟以雕壶盛数
斗膏以献王王坐通云台亦云通霞之台以龙膏为灯
光耀百里烟色丹紫国人望之咸言瑞光也遥拜之灯
以火浣布为缠山西有照石去石十里见人物之影如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6a 页 WYG0991-0356a.png
镜焉碎石片片皆能照人而广方一丈则重一两昭王
舂此石于泥泥于通霞之台与西王母游居此台上常
有钟鼓琴瑟之鸣神光照耀如日月之出台左右种恒
春之𣗳叶如莲花芬芳似桂花随四时之色 述异记
曰燕昭为郭隗筑台今在幽州燕王故城中土人呼之
为贤士台亦谓之招贤台 原左传曰楚子成章华之
台以与诸侯落之 贾子曰翟王使使者之楚楚王欲
誇之飨客章华之台三休乃至于上 增家语曰楚王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6b 页 WYG0991-0356b.png
将游荆台司马子期谏王怒之令尹子西驾于殿下曰
今荆台之观不可失也王喜拊子西之背曰与子同乐
之矣子西步马十里引辔而止曰夫子期者忠臣也而
臣者䛕臣也愿王赏忠而诛䛕也王曰善乃还 说苑
曰楚庄王筑层台延石千里延壤百里大臣谏者七十
二人皆死诸御巳曰土负水者平木负绳者正君受谏
者圣因历陈天子诸侯不尊贤用谏身死国亡之事遂
趋而出楚王遽而追之曰巳子反矣吾将用子之谏明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7a 页 WYG0991-0356c.png
日遂解层台而罢民楚人歌曰薪乎莱乎无诸御巳讫
无子乎莱乎薪乎无诸御巳讫无人乎 英华集曰九
思台楚庄王樊姬墓也一名九里台 淮南子曰令尹
子佩请饮庄王庄王许诺子佩疏揖北面立于殿下曰
昔者君王许之今不果往意者臣有罪乎庄王曰吾闻
子具于强台强台者南望料山以临方皇左江而右淮
其乐忘死若吾薄德之人不可以当此乐也恐留而不
能反 原陆贾新语曰楚灵王作乾溪之台五百仞之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7b 页 WYG0991-0356d.png
高欲登浮云窥天文 增子虚赋曰楚王乃登云阳之
台孟康云云梦高唐之台宋玉所赋者言其高出云之
阳也 列女傅曰贞姜者楚昭王夫人也王出游留夫
人渐台之上而去王闻江水大至使使者迎夫人忘持
其符使者至请夫人夫人不去于是使者取符则水大
至台崩夫人流而死 原吴地记曰吴王阖闾十一年
起台于姑苏山因山为名西向去国三十五里春夏游
焉后夫差复高而饰之越伐吴遂见焚太史公云余登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8a 页 WYG0991-0357a.png
姑苏望五湖五湖去此台二十五里 增史记曰勾践
二十五年徙都琅琊立观台以望东海 吴越春秋曰
范蠡于东武山起游台其上东南为司马台立层楼冠
其山巅以为灵台起离宫于淮阳中宿台在于高平笃
台在于成丘苑于乐野燕台在于石室齐台在于襟山
勾践之出游也休息食于令厨 魏策曰梁惠王觞诸
侯于范台酒酣请鲁君举觞鲁君择言曰昔者楚王登
强台而望崩山左江而右湖以临彷徨其乐忘死遂盟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8b 页 WYG0991-0357b.png
强台而弗登曰后世必有以高台陂池亡其国者今主
君前夹林而后兰台强台之乐也可无戒欤 原新序
曰魏襄王将欲为中天之台许绾负锸而入曰闻大王
将为中天之台愿加一力臣闻天与地相去万九千里
其趾当方一千里尽王之地不足以为台趾王默然罢
筑者 吕氏春秋曰有娀氏有二佚女为九成台饮食
必以鼓 增东京记曰魏砚子台云是张仪家似砚也
 史记曰始皇作琅琊台刻石颂德 原伏琛齐地记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9a 页 WYG0991-0357c.png
曰秦始皇二十八年至琅琊大乐之留三月作琅琊台
台亦孤山也然高显出于众山之上 史记曰寡妇清
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叶家亦不訾清寡妇也能守
其业用财自卫不见犯秦始皇以为贞妇而客之为女
筑怀清台 增三齐略记曰鬲城东南有蒲台高八丈
秦始皇东游海上于台下萦蒲系马夹道数百步到今
蒲生萦委犹若有系状蒲似水杨而劲堪为箭 关辅
记曰建章宫北有凉风台积水为楼长乐宫有鱼池台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9b 页 WYG0991-0357d.png
酒池台始皇造又有著室台斗鸡走狗台韩信射台又
未央有果台东西山二台未央宫有钩弋台通灵台望
鹄台眺蟾台桂台商台避风台 原汉书曰文帝尝欲
作露台召工计之直百金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
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增又曰文帝尝梦欲
上天不能有一黄头郎推上天觉而之渐台以梦中阴
自求推者即见邓通梦中所见也 原嵩高山记曰山
有玉女台云汉武帝见三仙玉女因以名台 增戴延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10a 页 WYG0991-0358a.png
之西征记曰嵩中岳也东谓太室西谓少室相去十七
里嵩高总名也武帝作登仙台在少室山下 又曰扬
州雷陂有台高二丈南兖州记云即吴王濞之钓台也
 史记曰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孙卿言于帝曰仙人好
楼居帝乃使卿持节候神作通天台高三十丈雷雨悉
在其下 洞冥记曰武帝起招仙之台于明庭之北明
庭宫者其台之别名也于台上撞碧玉之钟挂悬黎之
磬吹霜条之篪唱来云依日之曲使台下听而不闻歌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10b 页 WYG0991-0358b.png
管之声 又曰神明台祀仙人处有铜仙舒掌捧云表
之露 汉武内傅曰钩弋夫人卒既殡尸香闻十馀里
因葬之云陵帝甚哀悼又疑其非常人乃发冢开视棺
无尸唯衣履存焉乃起通灵台于甘泉常有青鸟集台
上往来至宣帝时乃止 飞燕外傅曰成帝于太液池
中起为瀛洲台榭高四十尺帝御流波文縠无缝衫赵
后衣南越所贡云英紫裙碧琼轻绡广榭上后歌舞归
风送远之曲帝以文犀击玉瓯令后所爱侍女冯无方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11a 页 WYG0991-0358c.png
吹笙以倚后歌 后汉书曰永平初以马援女立为皇
后显宗图画建武中名臣列将于云台以椒房故独不
及援东平王苍观图言于帝曰何不画伏波像帝笑而
不言 汉书曰王允为司徒及迁都关中允收敛兰台
石室图书秘纬要者以从至长安皆分别条上经籍具
存允有力焉 又曰建安十五年冬作铜雀台于邺十
七年春悉召诸子登台使各为赋临淄侯植援笔立成
 原博物志曰江陵有台甚大而惟一柱众梁皆共此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11b 页 WYG0991-0358d.png
柱 广州记曰尉佗立台以朝汉室圆基千步直峭百
丈螺道登进顶上三亩朔望升拜号为朝台 增洞冥
记曰山中有韩夫人愁思台望子陵也 李膺记曰市
桥西二百步得相如旧宅今海安寺有琴台故墟 两
京记曰东都城有流杯殿在丽春台北有东西廊南至
丽春台北连弘徽殿南头皆亭子间以山池殿上作漆
渠九曲 东京记曰祥符县西九里有岳台图经云昔
魏王遥事霍山神筑此台祷于上因以为名 又曰汴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12a 页 WYG0991-0359a.png
城上有列仙吹台西有牧泽甬道二百里汉梁孝王所
造今谓之堤赤城东有繁台本吹台也云苍颉师子野
所造后有繁姓居侧因名焉西有崇山即颜率云蝉台
之下涉海之上是也 又曰洛州温明台后汉世祖昼
卧于此殿耿弇入造床下劝帝即位处 原幽明录曰
海中有金台出水百丈结搆巧丽穷尽神工横光岩渚
竦曜星汉 戴延之西征记曰官渡台去青口驿六十
里魏武所造也破袁绍于此 增长安志曰姚兴集沙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12b 页 WYG0991-0359b.png
门五十馀人有大道者五十人起造浮图于永贵里立
波若台居须弥山四面有崇岩峻壁珍禽异兽木草精
奇仙人佛像俱有人所未闻皆以为希奇 原邺中记
曰西台高六十七丈上作铜凤窗皆铜笼疏云母幌日
之初出乃流光照耀 增魏略曰黄初五年文帝东行
留郭后于永始台霖雨城楼多坏有司请移止后曰昔
楚昭王出游贞姜留渐台江水至使迎而无符不去卒
没今帝在远未有急而移止奈何 述征记曰魏文帝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13a 页 WYG0991-0359c.png
筑台高四十丈列烛置于台下名曰烛台远望如列星
之坠地以处美人薛灵芸焉 又曰魏明帝五年昆明
国贡𠻳金鸟帝将此鸟畜于灵禽之园饴以珍珠饮以
龟脑鸟常吐金屑如粟铸之以器服畏霜雪乃起小屋
以处之名曰辟寒台皆用水精为户牖使内外通光而
风露恒隔宫人争以鸟所吐之金用饰钗佩谓之辟寒
金 又曰吴主以潘夫人为神女每与夫人游昭宣之
台恣意幸适既尽酣醉吐于玉壶中使侍婢写于台下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13b 页 WYG0991-0359d.png
得火齐指环即挂石榴枝上因其处起台名曰环榴台
 洛阳伽蓝记曰千秋门内道北有西游园园中有凌
云台即魏文帝所筑者台上有八角井高祖于此造凉
风观登之远望目极洛川东有灵芝钓台累木为之出
于海中去地二十丈风生户牖云起栋梁刻石为鲸鱼
背负钓台既如从地踊出又似空中飞下钓台凡四殿
皆有飞阁向灵芝往来三伏之日皇帝在灵芝台避暑
 晋书曰凉张茂筑台约台周轮八十馀堵其高九仞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14a 页 WYG0991-0360a.png
武陵人阎曾夜叩门呼曰武公遣我来曰何故劳百姓
筑台姑藏令辛岩以曾妖妄请杀之茂曰吾信劳人曾
称先君之令何谓妖乎太府主簿马鲂曰今世难未夷
唯当弘尚道素不宜劳役崇饰台榭比年以来转觉众
务日奢于往每所经营轻违雅度实非士民所望于明
公茂曰吾过也命止作役 原益州记曰雁桥东有严
君平卜处土台高数丈也 荆州图记曰江陵县东有
天井台飞轩光映背邑面河实郊廛游憩之佳处也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14b 页 WYG0991-0360b.png
邓明德南康记曰雩都君山上有玉台方广数丈周回
尽是白石柱自然石覆如瓦形也四面多松杉遥眺峨
峨向像羽人之馆风雨之后景气明净颇闻山上有鼓
吹之声山都木客为舞唱之节 增关中记曰宫北有
井干台高五十丈积木为楼言筑累方木转相交架如
干 类书曰尔雅台在夷陵州郭璞注尔雅于此 水
经注曰固安县金台陂东西六十里南北五十步陂西
北有钓台高十丈方可四十步陂北十馀步有金台金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15a 页 WYG0991-0360c.png
台上高东西八十步南北加减高十馀丈昔慕容垂之
为范阳也戍之即斯台也又有小金台 又曰魏天师
道场东北旧有静轮宫魏神麚四年造抑亦柏梁之流
也台高广超出云间欲令上延霄汉下绝嚣浮 东京
记曰夏州朔方郡赫连勃勃僭号筑土起珍珠楼中天
台 崔鸿十六国春秋曰赫连勃勃大破南凉傉檀并
杀众数万以人头为京观号髑髅台 北齐书曰文宣
天保九年发丁匠三十万人营三台于邺因其旧业而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15b 页 WYG0991-0360d.png
高博之大起宫室及游逸园至是三台成改铜雀曰金
凤金虎曰圣应冰井曰崇光十一月登三台御乾象殿
朝宴群臣并命赋诗 成都记曰蠡台梁孝王所筑于
兔园中回道似蠡因名之 太宗实录曰贞观十九年
十月班师次汉武台馀基三成傍有祠室茔域率顾问
侍臣对曰此是燕齐之士为汉武求仙之处其地俯临
大海长澜接天岸多峻石奇怪之状帝制文刻于石
唐书曰杜甫少与李白齐名尝从白及高适过汴酒酣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16a 页 WYG0991-0361a.png
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之测 旧纪曰会昌五年正月
朔敕起望仙台于南郊坛时道士赵归真特承恩礼
杜阳编曰大中中日本国王子来朝云本国之东三万
里有集真岛岛上有凝霞台台上有手谭池池中生玉
棋子不由制度自然黑白分明 宋史曰雍熙四年内
降手札来年有事东郊行籍田礼十月详定所言旧礼
于先农坛东立观耕台 又曰庆历三年上闵雨露立
殿廷御衣沾润戊子雨辅臣称贺辛卯筑钦天台于禁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16b 页 WYG0991-0361b.png
中 成都记曰望乡台在明光殿西高八丈累㙛作道
通至台上登迥眺究观洛邑暨南望少室亦山丘之秀
极也 帝京景物略曰过沙河二十里至新井庵有松
林阴一亩西数里柳林中有台曰景梁台土人立以思
狄梁公 金台集曰妆台李妃所筑今在昭明观后妃
尝与章宗露坐上曰二人土上坐妃应声曰一月日边
明上大悦 燕都游览志曰玉泉山有吕公岩下临一
潭广丈馀山上有看花台 归潜志曰王爵字飞伯少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17a 页 WYG0991-0361c.png
居钓台潜心述作未尝轻求人知李钦叔过钓台得其
所著赋及碑大惊遍荐于诸公自此去钓台游四方
元史曰世祖中统中于丽正门东七里建祭台设昊天
上帝皇地祗位自是国有大典礼皆即南郊告谢 又
曰至元五年十月敕二分二至及圣诞节日祭星于司
天台 又曰至元三十一年五月祭紫微星于云仙台
云仙台即今之望日台 元掖庭记曰九引台七夕乞
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䌽丝穿九孔针先完者为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17b 页 WYG0991-0361d.png
得巧迟完者为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 方舆记要
曰晾鹰台在县西南二十五里高数丈周一顷元时游
猎多驻于此 明一统志曰钓鱼台在府西花园村台
下有泉涌出汇为池其水至冬不竭金人王爵隐此
  台三
原五仞 九层(说苑曰楚庄王筑五/仞之台 下详前二) 观天 望月(上/详)
(前二鸭郭子横洞冥记曰武帝升望月台南端/有三 群飞俄而下台帝悦之至夕鸭宿台端) 候日
 揆星(赵晔吴越春秋曰范蠡起游台于怪山以为灵/台仰视天文候日月之变怪 白虎通曰天子)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18a 页 WYG0991-0362a.png
(立灵台所以考天人之际/察阴阳之会揆星度之验) 十成 九累(楚词曰璜台/十成谁所极)
(焉累尸子曰瑶台/九 而尧白屋) 柏寝 匏居(韩子曰景公与晏子/游少海登柏寝之台)
(望其国曰美哉堂堂乎对国语曰楚灵王为章华之台/与伍举登焉曰台美夫 曰先君庄王为匏居之台高)
(不过望国气大不过容晏豆民不废时务官不易朝常/今君为此台民罢财尽数年而成诸侯莫至若君谓此)
(美楚其殆矣贾逵/注曰匏居高台名) 尧巡 夏享(王韶之始兴记曰含/洭县有尧山尧巡狩)
(至于此立行台/也 下详前二) 记礼 藏书(汉书艺文志曰曲台后/苍记九篇如淳注曰行)
(礼射于曲台后苍为记故曰曲台记术司马彪续汉书/曰灵台者乃周家之所造台也图书 籍珍玩宝怪皆)
(所藏/也) 窥天 望海(上详前一十伏琛齐地记曰平寿/城西北八 里有平望亭亦古县)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18b 页 WYG0991-0362b.png
(也或云秦始/皇为望海台) 铜雀 金凤(魏志曰建安十五年冬太/祖乃于邺作铜雀台 汉)
(武故事曰渐台高三十丈南有壁门三层内殿阶陛/咸以玉为之铸铜凤凰高五丈饰以黄金栖屋上)
戏马 斗鸡(刘澄之山川古今记曰彭城西南有项羽/戏马台 郭缘生述征记曰广阳门北有)
(斗鸡/台) 慕许 怀清(戴延之西征记曰许昌城本许由/所居也大城东北九重有许由台)
(高六丈广三十步由耻闻尧让而登此/山邑人慕德故立此台 下详前二) 一柱 百梁
(上详前二注汉书曰元鼎二年春起百/梁台服虔 曰用百梁作台因名之) 朝汉 望齐
(上详前二之史记曰赵武灵王为野台/以望齐中 境徐广注曰野一作望) 清泠 枍诣
(郦道元注水经曰睢阳县城中有掠马台台东有曲池/池东有一台谓之清泠台 张衡西京赋注曰枍诣承)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19a 页 WYG0991-0362c.png
(光皆/台名) 梁吹 蜀琴(上下俱/详前二) 越贺 蜀卜(吴越春秋/曰越王平)
(吴后立贺台于越卜蜀记/广汉郡有严君平 台) 至日登 仲夏处(傅日南/至公视)
(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台月/令仲夏可以居高明可以处 榭) 集凤 呼鹰(上详/前二)
(台刘表好鹰常登/ 歌野鹰来曲) 集乌 状虎(御史府亦曰集乌台/ 曲阳侯王根作渐)
(台状西/白虎) 延士 妨农(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以延天/下士谓之黄金台 傅宋皇国)
(父为平公筑台妨于农收子罕请俟农功毕筑者讴曰/泽门之晢实兴我役邑中之黔实慰我心子罕闻之执)
(朴抶其不勉者曰吾侪小人皆有阖闾以避燥湿寒暑/今君为一台而不速成何以为役君子谓子罕能分谤)
 望仙 思子(上下俱/详前二) 避风 曜汉(上详前二汉金/台竦曜星)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19b 页 WYG0991-0362d.png
 经始 落成(灵台台/章华) 通灵 通天(上详前二名/ 汉武台)
临高 望思(古诗云思妇临高台台汉/武帝立归来望思之) 上帝居 仙
人居(玉台上帝所居居/ 瑶台仙人所) 观避丸 望扼腕(晋灵公不/君从台上)
(弹人观其避九者王潘岳西征赋/曰望渐台而扼腕 莽死于渐台) 增夏台 齐台(夏/桀)
(囚汤于夏台下淮南子曰庶/女叫天雷霆 击景公台) 啸台 吹台(阮嗣宗善/啸声与琴)
(谐陈留有阮公啸台南吹台即/繁台也在开封府城 师旷建) 瑶台 玉台(桀为琼/宫瑶台)
(殚百姓之财观礼乐/志曰游阊阖 玉台) 龙台 鹿台(上下俱/详前二) 曲台
平台(列傅曰翼奉上疏孝文时未央宫有曲台殿城梁/孝王傅孝景时筑东苑方二百馀里广睢阳 七)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20a 页 WYG0991-0363a.png
(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三十馀里招延四方豪杰) 鸿台 鸡台(黄图/曰长)
(乐宫有鸿台秦始皇二十七年筑帝常射飞鸿于台上/故号鸿台 郡国志曰洛阳鸡台有刘曜试弩弓棚夕)
(阳亭贾充出镇长/安百僚饯送于此) 桂台 兰台(黄图曰昭帝始元元/年穿林池广千步池)
(南起桂台以望远东引太液之水时命水嬉游燕永日/以文梓为船木兰为柁刻飞燕翔鹢饰于船首随风轻)
(漾毕景忘归起商台于池上兰唐/高宗龙朔二年改秘书省曰 台) 青台 寒台(郡国/志曰)
(蒲州蚩尤城鸣条野禹娶涂山女思恋本国筑台以望/之谓之青台 又曰恒州野望台赵武灵王以登高望)
(野亦曰/寒台) 麟台 鸾台(百官志曰垂拱元年改秘书/省曰麟台门下省曰鸾台)
厄台 愁台(厄台在陈州世傅为孔子绝粮之所宋王/禹偁尝作铭 五代史曰明宗入汴庄宗)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20b 页 WYG0991-0363b.png
(至万胜镇不得进与元行登道旁冢置酒相顾泣下有/野人献雉问其冢名野人曰愁台也庄宗益不悦因罢)
(酒/去) 露台 云台(长安志临潼县骊山东南三十里秦/始皇露台祠在焉不斋戒往者辄风)
(雨迷道十汉明帝思中兴功臣/乃图二 八将于南宫云台) 明台 凉台(管子曰/黄帝立)
(明台之议者上亲于贤也馆裴度治第集贤里治石林/丛缭垣幽胜作别墅具煖 凉台号绿野堂激波其下)
 子午 春秋(王子年拾遗记曰始皇起云明台穷四/方之珍木搜天下之巧工二人腾虚缘)
(木挥斤斧于空中子时起工午时已毕秦人谓之子午/台又曰二客于子午之地各起一台 述异记曰郭景)
(纯注尔雅台今在夷陵县又/曲阜县十里有孔子春秋台) 郁孤 凌歊(郁孤台在/赣州府治)
(西南隆阜郁然孤起唐刺史李勉登其上叹曰吾虽不/及子牟而心悬魏阙一也 凌歊台在太平府当涂县)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21a 页 WYG0991-0363c.png
(黄山之巅刘宋孝/武帝南游登此台) 妙高 凌虚(妙高台在镇江府城/西北金山上了元建)
(北凌虚台在凤翔府治东/ 宋陈希亮守郡时建) 握日 书云(拾遗记曰西/王母与穆王)
(游于燧林之下王坐握日之台参云上可扪日望书云/台在兖州府曲阜县鲁人以二至二分日登此 云色)
(以卜岁/之丰凶) 画卦 经星(画卦台在汝宁府上蔡县台四/周皆产著草近台一水曰蔡沟)
(旧有玄龟缟身素甲浮游其中如洞冥记建元二年帝/起腾光台以望四远常有飞光 星集于台上亦曰经)
(星/台) 九子 八公(黄图曰神明台上有九台今谓之九/子台 郡国志亳州老子祠内有八)
(公/台) 阅马 玩龙(水经注曰邺漳水北有赵阅马台高/五丈列观其上石虎每讲武于其下)
(升观以望之虎自于台上放鸣镝之矢以为军/骑出入之节 玩龙台在叶县即叶公画龙处) 讲武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21b 页 WYG0991-0363d.png
 教农(地理志曰许州临颍有讲武台本尚书台马融/讲书之地高宗大阅于此更名 坤凿度曰神)
(农帝建治于鲁改女皇之大/乐今乐台在鲁教农台在顿) 傅教 观象(古三坟曰/燧人氏有)
(传教之台观两京记曰东都阙北/及南皆有 象台太史仰观之处) 集灵 寻真(旧纪/曰天)
(宝元年造长生殿名为集灵台以祀天神南汉武内传/曰帝登寻真之台斋至七月七日夜天西 白云起少)
(顷王/母至) 望母 思妻(水经注洧水南有郑庄公望母台/ 成都记曰思妻台在梓潼县五)
(十/里) 白起 韩信(水经注曰长平城在上党郡南秦垒/在城西秦坑赵众收头颅筑台于此)
(崔峨特起今乃号之曰白起台径水经注安阳县故隶/汉中樊哙台高五六丈又东南 大城固北水北有韩)
(信台高十馀丈上容百许人相傅汉高/祖斋七日置坛设九宾礼以礼拜信) 伯牙 仲连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22a 页 WYG0991-0364a.png
(伯牙台在嘉兴府海盐县台侧有闻琴桥/ 仲连台在东昌府城西北古聊城中) 昭君 单
(昭君台在兴州山南汉掖庭待诏王嫱字昭君南郡/秭归人邑人悯昭君不回立台以祭今有昭君村)
(汉武本纪曰帝行自云阳北历上郡西河五原出长城/北登单于台至朔方临北河勒兵十八万骑旌旗经千)
(馀里威/震匈奴) 李陵 刘琦(李陵台在大同府城西北古云/内州境陵乡于此 刘琦台在)
(襄阳府治东即刘表子琦与诸葛/武侯谋自安计登楼去梯处也) 四知 九成(四知/台在)
(昌邑为杨伯起建于九成台在韶州府北城上/太守狄咸宴苏轼 此轼即席作铭自书刻石) 厌气
 凌云(厌气台在徐州丰县城中秦始皇东游以厌王/气因筑此台 述征记曰魏明帝起凌云台躬)
(自掘土群工皆负畚锸时阴寒役者/多死高堂隆等谏之不听累年而毕) 灵武 华阳(灵/武)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22b 页 WYG0991-0364b.png
(台在庆阳府环县旧属灵武郡唐肃宗即位于此捧天/中记曰荆轲与太子游东宫池轲拾瓦投龟太子 金)
(丸进之又共乘千里马轲曰马肝美即杀马进太子与/樊将军置酒于华阳台出美人能鼓琴轲曰好手也断)
(手以玉/盘盛之) 草玄 翻经(草玄台在成都府治西南扬雄/宅 翻经台在九江府东林寺)
(宋谢灵运/翻经于此) 造字 说经(造字台在开封府城北世传/苍颉造字之所 说经台在)
(盩厔县即关尹喜迎老聃说道德/经处晋惠帝植木万株连亘七里) 视草 授经(汉明/帝敇)
(兰台给笔札使贾逵作神雀颂故事玉堂中设视草台/每草制则具衣冠巡台而坐 授经台在凤翔府城南)
(尹喜受老子五/千言退而书此) 缥缈 逍遥(缥缈台在繁昌治后下/瞰大江 逍遥台在临)
(淮庄子墓侧唐/刺史梁廷嗣造) 玉镜 琼花(玉镜台在三水胥江上/酒家环列多当炉者)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23a 页 WYG0991-0364c.png
(琼花台在扬州府城东蕃釐观内花自唐/人植天下独一株元时朽以八仙补之) 夜香 雨
(夜香台在怀庆府济源县宋令陈省华妻冯氏于此/焚夜香祷曰不求金玉富但愿子孙贤后三子皆为)
(名臣讲雨花台在长干里南梁武帝时有灵光/法师 经于此感天雨花天厨献食因筑台) 挂剑
 钓龙(挂剑台在东阿张秋城南相传吴季札吊徐君/处以括地志考之在泗州徐城者为是然墓旁)
(挂剑草亦奇迹也草形似剑可以愈疾山钓龙台在福/州府钓台山下有石刻曰全闽第一江 越王馀善钓)
(龙/处) 千秋 八景(千秋台在真定府高邑县汉光武至/鄗因诸将请筑台即住于此 八景)
(台在长沙府城西宋嘉祐中筑八景曰潇湘夜雨洞庭/秋月远浦归帆平沙落雁烟寺晚钟渔村夕照山市晴)
(岚江天/暮雪) 歌风 粘雨(歌风台在徐州沛县东南泗水/西岸汉高祖征英布还宴父老)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23b 页 WYG0991-0364d.png
(于此有大风之歌后人因以名台尘拾遗记曰石虎于/太极殿前起楼高四十丈名曰芳 台上有铜龙腹容)
(数百斛酒使胡人于楼上𠻳酒风至望之如露/曰粘雨台用以洒尘楼上戏笑之声音震空中) 龙虎
 凤凰(龙虎台在居庸关台广二里袤三里与积粟山/相峙有龙盘虎踞之状故名 凤凰台故趾在)
(江宁县治南凤凰山刘宋元嘉中王观见/异鸟集此山时谓凤凰遂筑台其上故名) 八风 九
(王莽起八风台以别四方之风盖欲求神仙也台成/费万金 九日台在应天城北世呼为松陵冈齐武)
(帝九月九日/宴群臣于此) 落帽 濯缨(落帽台在荆州龙山晋孟/嘉落帽处 濯缨台在荆)
(州监利县北相傅/楚屈原于此濯缨) 见孟任 宠西施(左庄三十二年/初公筑台临党)
(氏见孟任从之閟而以夫人言许之割臂盟公生子般/焉 吴王夫差破越越乃进西施请退军吴王许之吴)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24a 页 WYG0991-0365a.png
(王既得西施甚宠之为筑姑苏台高三百丈游宴/其上子胥諌曰吾恐姑苏台不久为麋鹿之游矣) 两
观 三归(两观台在兖州曲阜县鲁城内孔子诛少正/卯于两观之下即此 三归台在兖州东阿)
(县西世傅/为管仲筑) 卖浆 醒酒(卖浆台在真定府枣强县北/相傅姜太公未达时尝卖浆)
(于此岩醒酒台在怀庆府修武县东北/百家 前巨石是也乃晋刘伶醒酒处) 斗鸡走狗
望鹄瞻蟾(汉长乐宫中有斗鸡台走狗台/ 未央宫中有望鹄台瞻蟾台) 子陵垂钓
 伯奇抚琴(钓台在严州富春山东西二台各高约数/百丈东汉严子陵垂钓处 抚琴台在泸)
(州城北尹吉甫子伯奇被后母谮/于此台抚琴作履霜操以自悲) 弦歌 金石(弦歌/台在)
(刺昌府武城县西十里上有子游祠五金石台在江西/抚州城西有名峰五第一峰独高馀 峰差小名金石)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24b 页 WYG0991-0365b.png
(台与四峰联属后石洲水流其中故时有金石台分/丞相出之语宋晏殊王安石相继拜相人以为应)
绛帐 青陵(绛帐台在荆州城西南汉马融教授之所/ 彤管新编韩凭为宋康王舍人妻何氏)
(美王欲之舍人筑青陵台何氏作/乌鹊歌以见志遂自缢死韩亦死) 测景 望气(测景/台在)
(河南府登封县东南古阳城县内周公定此地为中土/立土圭测日影以验四时 望气台在灵宝关令尹喜)
(见紫气丈馀飞入关曰必有异人过/此翼日老子驾青牛至后乃筑台) 铸鼎 吹笙(岳/州)
(君山有轩辕台一名铸鼎台黄帝铸鼎荆山下鼎成骑/龙上升 吹笙台在温州府城南相传王子晋吹笙处)
 获麟 判虎(获麟台在兖州钜野县东南即西狩获/麟之所后人于此筑台 判虎台在凤)
(阳定远县治后相傅宋包拯为/县令虎伤人捕虎系台前判之) 曝书 吟诗(曝书台/在兖州)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25a 页 WYG0991-0365c.png
(邹县治东南相傅子思曝书于此道保定府易州/大宁山有吟诗台相傅五代时冯 吟诗于此) 望
风 观星(洞冥记曰太初二年起甘泉望风台于台上/得珠望之如照月因名照月珠 故宫遗录)
(厚载门东有观星台/台旁有雪柳万株) 黄鸟衔书 驯鹿产女(郡国志/曰许州)
(有丹书台魏文帝受禅有黄鸟衔丹书筑此台女鹿女/台在泰州城内昔有王仙翁居山中见驯鹿产 于草)
(莽中挈养于庵鹿来乳之/后十六载仙翁筑台居之) 散金 受珠(散金台在沂/州即二疏散)
(金处于述异记曰始皇至东海海神捧/珠献 帝前今海畔有始皇受珠台) 月影 瑶光
(西京杂记汉掖台有月影台/ 金史志琼花苑有瑶光台) 聚燕 晾鹰(帝京景物/略蕃育东)
(南二十里有阜高一丈广三四十丈曰聚燕台岁秋社/燕辞巢日必各将其雏数千百聚此台呢喃一二日然)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25b 页 WYG0991-0365d.png
(后分翔而去为明一统志南海子在京城/南二十里旧 下马飞放泊内有晾鹰台) 射雉 钓
(国史地理志曰单州单父有宓子贱琴台澶州濮阳/有昆吾台沧州南皮有魏文射雉台 温阳纪略钓)
(鱼台在怀柔县西三里山水殊胜涧流至此广丈/馀横板桥以渡东南一望烟渚村树彷佛江乡) 歇
马 望麟(长安客话歇马台故址在宝坻县南五十里/相傅金章宗驻跸处 郡国志曰曹州麟城)
(南有望麟台园客祠庭种香草有五/色神蛾得大茧丝六十里始尽处) 读书 梳妆(郡/国)
(志曰邓州皇后城即迎阴后处城西张平子读书之台/ 尧山堂县记金章宗为李宸妃建梳妆台于都城西)
(北隅今禁中琼花岛妆台本金/故物也目为辽后梳妆台误) 毕昴 章黄(述征记/曰魏文)
(帝黄星炳夜乃起毕昴台以记星赵章黄台据/章黄二水之会与郁孤甲乙称雄 抃所建) 问广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26a 页 WYG0991-0366a.png
成 访安期(钓天台在郏县相傅黄帝问道广成子驻/跸于此闻奏钧天之乐故名 幸台在莱)
(州府城南门汉武帝访/安期生登此碑剑尚存) 周公 黄石(水经注鲁县周/公台高五丈周)
(五十步台南四里许则孔庙即夫子之故宅也/ 又曰阳榖有黄山台黄石公与张子房期处) 连弩
 发箭(李元谅傅曰正元中节度陇右筑连弩台远烽/候为守备西戎惮之 名胜志金章宗游猎处)
(有发/箭台)
  台四
原春台(众人熙熙/如登春台) 阳台(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兰台(良史下笔/不能自休)
 容台(书式商容之闾索隐云商礼乐/官知礼容故礼部太常称容台) 新台(卫宣公/纳伋之)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26b 页 WYG0991-0366b.png
(妻作新台于河上/而要之国人恶之) 渐台(立于/中央) 高临四远(吴都赋作/姑苏之高)
(台临四远/而特建) 危甚累棋(说苑晋灵公造九层台三年不/成人力困敝出令敢谏者死荀)
(息进曰臣能累十二棋子加九卵于上公曰危哉息曰/不危公造台三年不成男不耕女不织亦甚危矣公遂)
(止/) 崔嵬 垤堄 崇制 峻址 崇崇之制 登登
之功 崇九层之制虽欲凌云 起一匮之功尚须揆

  台五
原诗晋陆机拟古诗曰高台一何峻迢迢峻而安绮窗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27a 页 WYG0991-0366c.png
出尘冥飞阶蹑云端佳人抚瑶瑟纤手清且閒芳音随
风结哀响馥若兰玉容谁能顾倾城在一弹 梁简文
帝琴台诗曰芜阶践昔径复愁鸣琴游音容万春态高
名千载留弱枝生古树旧石染新流由来递相叹逝川
终不收 庾肩吾过建昌故台诗曰鲁国观遗殿韩城
想旧台仲宣原隰满子建悲风来夏莲犹反植秋窗尚
左开图云仍溜雨画水即生苔及君欢四望知余念七
哀 陈祖孙登宫殿名登高台诗曰独有相思意聊敞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27b 页 WYG0991-0366d.png
凤凰台莲披香稍上月明光正来离鹤将云散飞花似
雪回遥想竹林友前窗夜夜开 增唐太宗登三台言
志诗曰未央初壮汉阿房昔侈秦在危犹骋丽居奢遂
役人岂如家四海日宇罄朝伦扇天裁户旧砌地剪基
新引月擎霄桂飘云逼曙鳞露除光炫玉霜阙映雕银
舞接花梁燕歌迎鸟路尘镜池波太液庄苑丽宜春作
异甘泉日停非路寝宸念劳惭逸已居旷及劳神所欣
成大厦宏材伫渭滨 玄宗春台望诗曰暇景属三春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28a 页 WYG0991-0367a.png
高台聊四望目极千里际山川一何壮太华见重岩终
南分叠嶂郊原纷绮错参差多异状佳气满通沟迟步
入绮楼初莺一一鸣红树归雁迟迟去绿洲太液池中
下黄鹤昆明水上映牵牛闻道汉家全盛日别馆离宫
趣非一甘泉逶迤亘明光五柞连延接未央周庐徼道
纵横转飞阁回轩左右长须念作劳居者逸勿言我后
焉能恤为想雄豪壮柏梁何如卑俭安茅室阳乌黯黯
向山沈夕鸟喧喧入上林薄暮赏馀回凤辇还念中人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28b 页 WYG0991-0367b.png
罢百金 卢照邻相如琴台诗曰闻有雍容地千年无
四邻园院风烟古池台松槚春云疑作赋客月似听琴
人寂寂鸟啼处空伤游子神 又文翁讲台诗曰锦里
淹中馆岷山稷下亭空梁无燕雀古壁有丹青槐落犹
疑市苔深不辨铭良哉二千石江汉表遗灵 岑参司
马相如琴台诗曰相如琴台古人去台亦空台上寒萧
条至今多悲风荒台汉时月色与旧时同 又文翁讲
台诗曰文翁不可见空使蜀人傅讲席何时散高台岂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29a 页 WYG0991-0367c.png
复全丰碑文字灭冥寞不知年 又扬雄草玄台诗曰
吾悲子云居寂寞人已去娟娟西江月犹照草玄处精
怪憙无人睢盱藏老树 高适登子贱琴台诗曰宓子
昔为政鸣琴登此台琴和人亦閒千载称其才临眺忽
悽怆人琴安在哉悠悠此天壤惟有颂声来 褚亮临
高台诗曰高台暂俯临飞翼耸轻音浮光随日度漾影
逐波深迥瞰周平野开怀畅远襟独此三休上还伤千
里心 王维临高台送黎拾遗诗曰相送临高台川原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29b 页 WYG0991-0367d.png
杳何极日暮飞鸟还行人去不息 又登裴迪秀才小
台诗曰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落日鸟边下秋原人
外閒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
关 沈佺期临高台诗曰高台临广陌车马纷相续回
首思旧乡云山乱心曲远望河流缓周看原野绿向夕
林鸟还忧来飞景促 宋之问登粤王台诗曰江上越
王台登高望几回南溟天外合北户日边开地湿烟常
起山晴雨半来冬花采卢橘夏果摘杨梅迹类虞翻枉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30a 页 WYG0991-0368a.png
人非贾谊才归心不可见白发重相催 张九龄登古
阳台诗曰庭树日衰飒风霜未云已驾言遣忧思乘兴
求相似楚国兹故都兰台有馀址傅闻襄王世仍立巫
山祀方此全盛时岂无婵娟子色荒神女至魂荡宫观
里蔓草今如积朝云为谁起 李白凌歊台诗曰旷望
登古台台高极人目叠嶂列遥空杂花间平陆閒云入
窗牖野翠生松竹欲览碑上文苔侵岂堪读 又登金
陵凤凰台诗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30b 页 WYG0991-0368b.png
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
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又苏台怀古诗曰旧苑荒台杨柳新采菱歌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杜甫相如琴台
诗曰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
云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归凤求凰意寥寥不复闻
 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诗曰古台摇落后
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寒峰隔水深夕阳依旧垒寒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31a 页 WYG0991-0368c.png
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张继题严陵钓
台诗曰旧隐人如在清风亦似秋客星沉夜壑钓石俯
春流鸟向乔枝聚鱼依浅濑游古来芳饵下谁是不吞
钩 包融阮公啸台诗曰荒台森荆棘蒙茏无上路傅
是古人迹阮公长啸处至今清风在时时动林树逝者
昔已远升攀想遗趣静然荒榛间久之若有晤灵光未
歇灭千载知仰慕 欧阳詹题严光钓台诗曰弭棹历
尘迹悄然关我情伊无昔时节岂有今时名辞贵不辞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31b 页 WYG0991-0368d.png
贱是心谁复行钦哉此溪曲永独古风清 许浑凌歊
台诗曰宋祖高台乐未回三千歌舞宿层台湘潭云尽
暮烟出巴蜀雪消春水来行殿有基荒荠合寝园无主
野棠开百年应作万年计岩上古碑空绿苔 李商隐
青陵台诗曰青陵台畔日光斜万古贞魂倚暮霞莫许
韩凭为蛱蝶等閒飞上别枝花 曹邺姑苏台诗曰吴
宫酒未销又宴姑苏台美人和泪去半夜阊门开相对
正歌舞笑中闻鼓鼙星散九重门血流十二街一去成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32a 页 WYG0991-0369a.png
万古台尽人不回时闻田野中拾得黄金钗 温庭筠
登卢氏台诗曰胜地当通邑前山有故居台高秋尽出
林断野无馀露白鸣蛩急天晴度雁疏由来放怀地非
独在吾庐 张乔题贾岛吟诗台诗曰吟魂不复游台
亦似荒丘一径草中出长江天外流暝烟寒鸟集残月
夜虫愁愿得生禾黍锄平恨即休 罗邺凌敲台诗曰
高台今古竟长閒因想兴亡自惨颜四海已归新雨露
六朝空认旧江山槎翘独鸟汀洲畔风亚荒榛雪浪间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32b 页 WYG0991-0369b.png
好是轮蹄来往便谁人不向此跻攀 又望仙台诗曰
千金叠土望三山望鹤无踪羽卫还若说神仙求便得
茂陵何事隔人间 罗隐姑苏台诗曰让高泰伯开基
日贤见延陵复命时未会子孙因底事假崇台榭为西
施 宋苏轼章贡台诗曰涛头寂寞打城还章贡台前
暮霭寒倦客登临无限意孤云落日是长安 黄鲁直
题大雪寺观台诗曰瘦藤拄破风烟上乞与游人眼豁
开不知眼界阔多少白鸟飞尽青天回 朱子登定王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33a 页 WYG0991-0369c.png
台诗曰寂寞番君后光华帝子来千年馀故国万事只
空台日月东西见湖山表里开从知爽鸠乐莫作雍门
哀 杨廷秀朝汉台诗曰榕树梢头访古台下看碧海
一琼杯越王歌舞春风地今日春风独自来 元元好
问光武台诗曰东南地上游荆楚兵四冲游子十月来
登高送长鸿当年赤帝孙提剑起蒿蓬一顾滍水断再
顾新都空雷霆万万古青天看飞龙岿然此遗台落日
荒烟重谁见经纶初指挥走群雄白水日夜东石麟几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33b 页 WYG0991-0369d.png
秋风空馀广武叹无复云台功 又聚仙台夜饮诗曰
永夜留欢席高怀远市尘月凉衣有露风细水生鳞乡
社情亲旧仙台姓字新殷勤诗卷在长记座中人 又
铜雀台瓦砚诗曰爱惜铅华洗又看画栏桂树雨声寒
千年不作鸳鸯去换得书生笑老瞒 吴澄歌风台诗
曰黄屋巍巍万乘尊千秋游子故乡魂韩彭自取夷三
族平勃那堪托后昆湛露迄今王迹息大风终古霸心
存当时尽自规模远谁起河汾与细论 萨都拉凤凰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34a 页 WYG0991-0370a.png
台为御史大夫易释董公同赋诗曰六朝歌舞豪华歇
商女犹能唱后庭千载江山围故国几番风雨入空城
凤凰飞去梧桐老燕子归来杨柳青白面书生空吊古
日陪骢马绣衣行 又宿青阳云松台诗曰县门遥接
九华山日月天开图画看云气晓连铜柱湿翠光晴锁
砚池寒人间官府红尘马天上神仙白玉盘高卧云松
定何日仰攀北斗夜阑干 周权再次邵本初韵钓台
诗曰羊裘人已远犹说汉江山不为三公贵轻抛半日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34b 页 WYG0991-0370b.png
閒遗台苍树杪清濑白云湾千载惟鸥鸟相看不厚颜
 揭徯斯歌风台和李提举韵诗曰万乘东归火德开
汉皇曾此宴高台沛中父老讴歌入海内英雄倒载回
汤沐空馀清泗在风云犹似翠华来穹碑立断苍崖上
静阅人间几劫灰 黄溍题雪窦妙高台诗曰偶为清
游宿梵宫凌晨试上最高峰水翻雪色寒犹落云远丹
光远更重旧有一僧能跨虎近闻三洞尽藏龙下方车
马应难到烟际惟听日暮钟 明张羽姑苏台诗曰荒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35a 页 WYG0991-0370c.png
台独上故城西辇路凄凉草树迷废冢已无金虎踞坏
墙时有夜乌啼采香径断来麋鹿响屐廊空变蒺藜欲
吊伍员何处是淡烟斜日不堪题
原赋魏文帝登台赋序曰建安十七年春游西园登铜
雀台命余兄弟并作其词曰登高台以骋望好灵雀之
丽娴飞阁崛其特起层楼俨以承天步逍遥以容与聊
游目于西山溪谷纡以交错草木郁其相连风飘飘而
吹衣鸟飞鸣而过前申踌躇以周览临城隅之通川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35b 页 WYG0991-0370d.png
曹植登台赋曰从明后而嬉游聊登台以娱情见天府
之广开睹圣德之所营建高殿之嵯峨浮双阙乎太清
立冲天之华观连飞阁乎西城临漳川之长流望众果
之滋荣仰春风之和穆听百鸟之悲鸣天工坦其既立
家愿得而获呈扬仁化于宇内尽肃恭于上京惟桓文
之为盛岂足方乎圣明休矣美矣惠泽远扬翼佐皇家
宁彼四方同天地之矩量齐日月之辉光 晋陆机登
台赋曰永宁中巡幸邺宫三台登高有感乃作赋曰尔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36a 页 WYG0991-0371a.png
乃伫眄瑶轩流目绮寮中原方华绿叶振翘历玉陛而
容与步兰堂以逍遥曲房萦而窈眇长廊邈而萧条于
是聊乐近游薄言儴佯绮疏列于东序朱户立于西厢
感旧物之咸存悲昔人之云亡凭虚槛而远想审历命
于斯堂于是精疲游倦白日藏辉鄙春登之有情恶荆
台之忘归聊弭节而驾言怅将逝而徘徊 孙楚韩王
台赋曰酸枣寺门外夹道左右有两故台访诸故老云
韩王听讼观也望韩王之故台寻往代之所营双阙碣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36b 页 WYG0991-0371b.png
以峻峙贯云气而上征历千载而特立显妙观于太清
薄邯郸之丛台陋楚国之章华邈岧峣以亢极岂岑楼
之能加至乃宫观弘敞增台隐天伐文梓于万仞发玉
石于三泉优唱角乌鸟之声蛾眉戏白雪之舞纷淫衍
以低仰翳修袖而容与 卢谌登邺台赋曰显阳隗其
颠隧文昌鞠而为墟铜雀陨于台侧洪钟寝于两除奚
帝王之灵宇为狐兔之攸居 增唐鲍防问津台赋曰
惟岁临于甲午予经蔡以游陈见岿然之故台没路隅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37a 页 WYG0991-0371c.png
之荒榛侧闻夫子于此问津敢问夫子何负于人凄凄
夫子鲁不容身乃泫然而出涕聊托词以自申巳矣夫
子时乎时乎进皆鸟兽之群退异沮溺之徒霜雪昏其
大泽荆棘秽其通衢抚川陆之崄难悯人世之崎岖
范荣测景台赋曰大圣崇业万象潜通据河洛之要创
造化之功建以黄壤亘以紫宫左辅伊关右连辕嵩银
台比而可拟瀛壶方而讵同掩扶桑于日域包蓬莱于
海濛式均霜露之气以分天地之中于是仰玄穹之文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37b 页 WYG0991-0371d.png
俯黄壤之理下压坤德上罗乾纬垂形象物既不假于
银衡司刻探元何必邀夫铜史 又曰瞻彼古台揆日
爰设载徵经始之旨将测运行之节天地之心可见风
雨之交既别玉律非先土圭是揭以徵阴阳之短长以
察浮骖之晷辙 又观风台赋曰我天子德广虞夏业
傅高曾展义之心攸克观风之礼必登故台之用也斯
建台之名也是弘然后度材比德奢而不盈兴工俾役
俭而不陋万物是集百工是凑从绳罔愆运斤以斗歘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38a 页 WYG0991-0372a.png
以山立揭焉云构及夫西成罢务北陆将寒霜封原隰
云蔽峰峦金舆斯御䌽仗初攒宁侈心以攸往必风俗
之所观设教陈诗事必彰于礼备承天统物政本在于
人安 杨系通天台赋曰伊昔炎汉功高化洪乐率土
之暨阜筑通天而且崇初一篑之发地终百寻以隐空
构之梗梓饰以丹红浮彩外铄流光内融赫兮烜兮独
出烟云之表壮矣丽矣迥标天地之中柏梁不同井干
非匹孝武皇帝绍祚恤胤登眺远骋高揖八极俯窥万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38b 页 WYG0991-0372b.png
井拂轩楯之宛虹步檐楹之倒影乃言曰可以临万国
可以游九垓凡厥层构莫先斯台窥地底以豁险羾天
门以崔嵬谓四夷不遐将拓迹以开统见百神咸在则
祈褫而禳灾既玉女之下视复金乌之上回 张良器
集灵台赋曰大造之德曰生大君之位曰宝未有离于
兆庶而复谓之至德愿献华封之寿上祝唐尧之盛股
肱为良元首作圣用壮辟雍之美乃经灵台之政岂必
沐咸池陵倒景脱屣乎宇县栖真乎绝岭届中天之峻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39a 页 WYG0991-0372c.png
极从化人兮习静然后居无何之乡去有为之境者也
于是情冥具(一作/其)欲德贵惟恒可大可久不骞不崩动
植风靡雍熙日弘宜其四溟式晏而人和年丰 又乌
台赋曰士有利于鸿渐者观乎宪台降太液迩蓬莱风
威四警霜气傍催地疏曹而独秀居对禁而分开提纲
必理举职惟材门凌晨而豸出树夕阳而乌来旌良表
正瘅恶绳回乍以飞骞凄其嶷矣时为搏击吁可畏哉
唐缵玉叶荩臣惟哲法省应刘台兼员薛昂凉阶宇奋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39b 页 WYG0991-0372d.png
迅霜雪耿独坐而情雄邈群司而位绝稠人广众望影
而魂褫暴党奸雄睹形而胆折岂徒以耸动寮采逡巡
朝列傥吾道之将行庶从兹而振节 陆贽登春台赋
曰春发生以煦物台居高而处明俯而望焉舒郁郁之
和气登而乐也畅怡怡之远情触类斯感众芳俱荣风
出谷以天霁云归山而景晴俛视平皋傍临远峤穷汉
苑以周览匝秦城而回眺林峦彩翠浮佳气于遥天宫
观参差丽飞甍于夕照 又伤望思台赋曰当武帝之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40a 页 WYG0991-0373a.png
季年德不胜而耄及浮诞之士叠至诡怪之巫继集忠
见疑而莫售谗因隙而竞入忘嗜欲之生疾意巫诅而
是因将搜蛊以涤灾纵庸琐之奸臣嫌何微而莫别冤
虽毒而奚申搆储后以挂殃引具寮与齐人旋激怒而
诛充竟奔湖而灭身异哉汉后因奸邪之是诱俾冢嗣
而罹咎彼伤魂之冥冥故筑台其何有嗟尔戾嗣盍入
明以见志遽兴戈而自弃谅君父之是叛虽窜身其焉
寘 张式燕昭王筑黄金台赋曰昔铜雀创于邺都阳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40b 页 WYG0991-0373b.png
台起于荆国耸高丽之殊观备珍奇而尽饬徒竭用而
殚人自矜豪而逞力洎夫遗情繐帐徒怆淫心结梦巫
山空资秽德岂同夫虑成经始所宝惟贤初假物以求
士终得鱼而忘筌不然者乌将栖于茂树鱼自跃以深
渊臣亦效诚于大国人谁远仕于弱燕及夫剧辛不召
而至乐毅无媒而萃咸委质而纳忠愿长途而骋骥然
则贤为强国之器台实招贤之饵 任公叔登姑苏台
赋曰吾闻周道既衰诸侯狎主中无霸王蛮戎振旅始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41a 页 WYG0991-0373c.png
阖闾以伸威终夫差以极武左与劲越同壤右与强楚
为邻内有高台之筑外有远略之勤积如莽而暴骨亦
如雠而视人是以疆场日骇板筑未弭方五载而厥成
造中天而特起因土累以台高宛岳立而山峙徘徊旧
德惆怅前闻试游目于寥廓曾岿然而参云听逆虐而
翳谏竟麋鹿而为群高天放旷平湖泱漭奕奕孤屿茫
茫极浦悲早雁于海风啸寒鸱于江雨 张鼎铜雀台
赋曰六府垂象制文昌之广殿百工献艺造铜雀之高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41b 页 WYG0991-0373d.png
台壮阊阖于昭回轶沆瀣于烟埃俯临而漳滏水合仰
观而宇宙天开返道截梁兮漫延红䔟缟壁兮徘徊连
双阙于日表飞累榭于云隈崒如五岳干霄而岌立𡽵
若三山出海而崔嵬金雀踶甍而欲翥玉螭盘柱而将
回召词人于华屋留舞客于瑶杯登高必赋无远不该
原铭后汉李尤云台铭曰周氏旧居惟汉袭因崇台增
峻上拟苍云垂示亿载俾率旧章人修其行而国其昌
 增唐吕温望思台铭曰人伦大统天性是宝虽曰自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42a 页 WYG0991-0374a.png
然亦资斧藻汉皇父子一失其道四海为家不能相保
荒台岿而千古之悲悔目空断冤魂不归疑生于微祸
积于基苟有明义谁其间之嗣维邦本本动邦危于乎
后王鉴兹在兹
增记宋苏轼凌虚台记曰物之兴废成毁不可得而知
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方是
时岂知有凌虚台邪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
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尝试与公登高而望其东则秦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42b 页 WYG0991-0374b.png
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柞而其北则
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
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
求其彷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榛
丘墟陇亩久矣而况于此台欤 又超然台记曰台高
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
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酒瀹脱粟而食之
曰乐哉游乎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43a 页 WYG0991-0374c.png
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
之外也
  坛一
增说文曰坛祭场也 尚书注曰筑土曰坛除地曰墠
 左傅曰郑伯如楚舍不为坛子产曰大适小则为坛
小适大苟舍而已焉用作坛 汉书曰甘泉泰畤紫坛
八觚宣通象八方 后汉书曰圆坛八陛方坛四陛
金史礼志曰大定七年建社稷坛于中都坛南栽栗以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43b 页 WYG0991-0374d.png
表之 又曰明昌五年为坛于景风门外东南岁以立
春后丑日祀风师又为坛于端礼门外西南以立夏后
申日祀雨师是日祭雷师于位下 元史曰大德元年
正月建五福太乙神坛畤 又曰至元中田忠良请建
太社于朝右建郊坛于国南 又曰至元中大司农请
于立春后丑日祭风师于南北郊立夏后申日祭雷雨
师于西南郊延祐五年乃即二郊定立坛壝之制 又
曰先农之祀始自至元九年武宗至大三年从大司农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44a 页 WYG0991-0375a.png
请建农蚕二坛
  坛二
原管子曰桓公即坛而立宁戚鲍叔隰朋宾须无皆差
肩而立 庄子曰孔子游乎淄帷之林休坐于杏坛之
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终有渔父者下船
而来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曲终而招子贡子路二
人俱对客指孔子曰彼何为者子路曰鲁之君子也
增杂记曰孔子出东门过故杏坛曰兹臧文仲誓盟之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44b 页 WYG0991-0375b.png
坛也睹物思人命琴而歌 原新序曰秦欲伐楚使往
观楚王之宝器楚王闻之召昭奚恤问焉恤对曰此观
吾国之得失而图之宝器于贤臣夫珠玉玩好之物非
国之重宝也遂使恤发精兵三百人陈于西门之内为
东面之坛一为西面之坛一秦使者至恤曰贵客也请
就上位 增洞冥记曰东方朔得神马一匹高九尺武
帝问朔是何兽也朔曰王母乘灵光之辇适东海王公
税此马于芝田臣之王公之坛因骑此马绕日三匝入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45a 页 WYG0991-0375c.png
汉关门犹未掩 帝王世纪曰雍初有五畤坛汉武获
麟处 原徐灵期南岳记曰南岳山上有飞坛悬水激
石飞湍百仞即孙温伯所丧身处也又有曲水坛水行
石上成沟渎如世人临河坛也三月三日时来逍遥
梁州记曰沔阳城先沔阳县所治也在汉水南旧萧何
所筑也刘备为汉王权住此城盟于城下今门外有盟
坛犹存 增金史礼志曰明昌六年章宗未有子尚书
省臣奏行高禖之祀乃筑坛于景风门外东南端地与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45b 页 WYG0991-0375d.png
圜丘东西相望岁以春分日祀青帝伏羲氏女娲氏位
坛上南面西上姜嫄简狄位于坛之第二层东向北上
前一日布神位省牲器陈御弓矢韣于上下神位之右
其斋戒奠玉币进熟皆如大祀仪 又曰金自天德以
后始有南北郊之制大定明昌其礼寖备南郊坛在丰
宜门外圆坛三成成十二陛壝墙三匝四面各三门斋
宫东北府库在南坛壝皆以赤土圬之北郊方丘在通
玄门外方坛三成四正陛方壝三周四面亦三门朝日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46a 页 WYG0991-0376a.png
坛曰大明在施仁门外之东南门坛之制皆同方丘夕
月坛曰夜明在彰义门外之西北掘地污之为坛其中
常以冬至日合配昊天上帝皇地祗于圜丘夏至日祭
皇地祗于方丘春分朝日秋分夕月 元史曰至元中
建社稷坛和义门内稷坛一如社坛之制惟土不用五
色坛皆北向社主用白石剡其上如钟埋其半于土中
稷不用主树以松于社稷二坛之南各一株 甘水仙
源录曰至元二年真人张志敬就长春宫设金箓大醮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46b 页 WYG0991-0376b.png
有群鹤下掠坛墠去而复来者累日天子命词臣作瑞
应记刻之碑 词苑丛谭曰元东岳有石坛绕坛皆杏
花道士董宇定王用亨先后居之 长安客话曰东岳
庙南数百武即朝日坛坛外古松万株森沈蔽日都人
所谓黑松林也 北京岁华记曰四月初一日戒坛开
城中人多往西山 野获编曰京师最重午节天坛游
人极盛联镳飞鞚豪门大估之外则中官辈竞以骑射
为娱盖皆赐沐请假而出者 潇碧堂集曰戒坛入山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47a 页 WYG0991-0376c.png
二十馀里始见山门坛在殿内阁前古松四株翠枝穿
结覆盖一院 永清县志曰刘越石坛在拒马河之阴
晋太尉刘琨欲图燕蓟筑坛与段匹碑歃血同盟翼戴
王室今遗址尚存
  坛三
增诗唐马戴宿王屋天坛诗曰星斗半沈苍翠色红霞
远照海涛分折松晓拂天坛雪投简寒窥玉洞云绝顶
醮回人不见深林磬度鸟应闻未知谁与傅金箓独向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47b 页 WYG0991-0376d.png
仙祠拜老君 周朴王霸坛诗曰王君上升处信首古
居前皂树即须朽白龟亦应全云间犹一日尘里已千
年碧色坛如黛时人谁可仙 储光羲祭风伯坛应张
太祝作诗曰圣主御青春纶言命使臣将修风伯祀更
福太平身帟幕宵联事坛场晓降神帝心矜动物不为
属车人 元黄庚鹤林仙坛诗曰古坛归鹤杳野鹿自
成群岚气浮清晓钟声出白云树穿僧屋老水到寺门
分人世无穷事山中了不闻 元好问游天坛杂诗曰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48a 页 WYG0991-0377a.png
芳树阴阴鸟语哗绿云晴雪映红霞青山可是堪人恨
藏著中岩十里花 又曰漫山白白与红红小树低丛
看不供总道查花香气好就中偏爱玉珑松 又曰溪
童相对采椿芽指似阳坡说种瓜思得近山营马少青
林深处有人家 又曰湍声汹汹落悬崖见说蛟龙擘
石开安得天瓢一翻倒蹑云平下看风雷 又曰仙坛
倒影凤麟洲一道云光插素秋也是天公閒不得海东
移著海西头 明高启毛公坛诗曰欲观汉坛符东上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48b 页 WYG0991-0377b.png
缥缈峰葛花坠寒露夕饮清心胸月出太湖水鹤鸣空
涧松真境久寂寥苍苔閟灵踪尝闻绿毛叟变化犹神
龙世人岂能见偶许樵夫逄攀阴力易疲探玄志难从
归出白云外空闻仙观钟
原铭周庾信登坛铭曰登坛洛汭沈玉河湄丹图驭马
练甲乘龟荣光上幕休气连帷虽存尧让终见文思
增记唐颜真卿麻姑仙坛记曰麻姑者葛稚川神仙傅
云王远字方平欲东之括苍山过吴蔡经家教其尸解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49a 页 WYG0991-0377c.png
蝉蜕也经去十馀年忽还语家云七月七日王君当来
过到期日方平乘羽车驾六龙各异色旌旗导从威仪
赫奕如大将也既至坐须臾引见经父兄因遣人与麻
姑相闻亦莫知麻姑是何神也言方平敬报久不行民
间今来在此想麻姑能暂来有顷闻麻姑来来时不先
闻人马声既至从官当半于方平也麻姑既至蔡经亦
举家见之是好女子年十八九许顶中作髻馀发垂之
至腰其衣有文章而非锦绣光彩耀目不可名字皆世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49b 页 WYG0991-0377d.png
间所无有也麻姑自言接待以来见东海三为桑田向
闻蓬莱水乃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
乎方平笑曰圣人言海中行复扬尘地麻姑手似鸟爪
蔡经心中念言背痒时得此爪以爬背乃佳也方平已
心知经所言即使人牵经鞭之曰麻姑神人汝何忽谓
其爪可以爬背邪见鞭著经背亦不见有人持鞭者方
平告经曰吾鞭不可妄得也
  庭一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50a 页 WYG0991-0378a.png
增说文曰庭宫中也 玉海曰堂下至门谓之庭 易
曰扬于王庭 毛诗曰洒扫庭内 又曰殖殖其庭
又曰子有庭内弗洒弗扫 又曰有瞽有瞽在周之庭
 书曰迪简在王庭 礼记曰诸侯之庭 论语曰鲤
趋而过庭 又曰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 原左傅
曰初楚共王无冢适有宠子五人无适立焉既乃与巴
姬密埋璧于太室之庭 增管子曰汤有总街之庭
汉书曰黄帝接万灵明庭明庭者甘泉也 又曰太初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50b 页 WYG0991-0378b.png
元年上亲禅高里祠后土临渤海将以望祀蓬莱之属
几至殊庭焉作建章宫其西则商中数十里(师古曰殊/庭蓬莱中)
(仙人庭也如淳/曰商中商庭也) 原罗含别傅曰含致仕还家庭中忽
自生兰此德行幽感之应 增班固西都赋曰承明金
马著作之庭 又曰玉除彤庭 晋书曰谢晦为右卫
将军宾客辐凑门巷填塞兄瞻曰此岂门户之福乃以
篱隔门庭曰吾不忍见此 原语林曰谢太傅问诸子
侄曰子弟何豫人事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车骑荅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51a 页 WYG0991-0378c.png
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庭阶也 增鲍明远诗曰
冠霞登䌽阁解玉饮椒庭
  庭二
原赋陈沈炯幽庭赋曰矧幽庭之閒趣具春物之芳华
转洞房而引景偃飞阁而藏霞筑三川于户牖带林苑
于东家草纤纤而垂绿树搔搔而落花于是秦人清歌
赵女鼓筑嗟光景之迟暮咏群飞之栖宿顾留情于君
子岂含姿于娇淑于是起而长谣曰故年花落今复新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51b 页 WYG0991-0378d.png
新年一故成故人那得长绳系落日年年月月但如春
  库藏一
原刘熙释名曰库舍也舍也者言物之所在之舍也
说文曰库兵车所藏也帑金布所藏也故藏之为名也
谓之库藏焉 增周礼春官天府曰天府掌祖庙之守
藏与其禁令凡国之玉镇大宝器藏焉若有大祭大丧
则出而陈之既事藏之凡官府乡州及都鄙之治中受
而藏之以诏王察群吏之治 原礼记曰季春之月审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52a 页 WYG0991-0379a.png
五库之量(审所用/多少也) 蔡邕月令章句曰五库者一曰车
库二曰兵库三曰祭器库四曰乐库五曰宴器库 吴
越春秋曰凡安国治民从近制远者必先实之 春秋
文曜钩曰轸南众星曰天库 韩𤾉天文要集曰天积
者天子之藏府 韩诗外傅曰王者藏于天下诸侯藏
于百姓农夫藏于囷庾商贾藏于箧匮 钟会刍荛论
曰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非独谓府库盈仓廪实也且
府库盈仓廪实非上天所降皆取之于民民困国虚矣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52b 页 WYG0991-0379b.png
 增元史僧格傅曰万亿库有旧牌绦七千馀条 辍
耕录曰文宸库在宫垣西 又曰内殿之傍有妃嫔库
房门一间缝纫女库房三间 又曰生料库在学士院
南又南为鞍辔库又南为军器库藏珍库在宫垣西南
隅 禁扁曰本朝库曰广源宝源绮源赋源广贮生料
财用辅用器备收支平盈寿武利器广胜资乘内藏左
藏右藏御带异珍资成资用法物仪从申兴武功承天
宣惠广乐福宁奉宸广禧藏珍文成供需备用尚用丰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53a 页 WYG0991-0379c.png
衍艺林资善永需 芜史曰内承运库在东下马门其
职掌库藏在宫内者曰东裕库曰宝藏库皆谓之里库
南城磁器等库则俱谓之外库 光禄寺志曰光禄寺
大门内左为茶叶库月进房右为钱钞库后有银库盐
库 张衡西京赋曰武库禁兵设在兰锜 潘岳诗曰
微火不戒延我宝库
  库藏二
原左傅曰昭公十八年宋卫陈郑皆火梓慎登大庭氏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53b 页 WYG0991-0379d.png
之库以望(杜预注大庭氏是古国名/在鲁城内于其处作库) 增列子曰范氏
之藏大火商丘开入火往还无难色埃不漫身不燋子
华之客乃谢之 商君书曰汤武破桀纣海内无患筑
五库藏五兵 原汉书曰汉高祖七年萧何立东阙前
殿武库 增又曰枚乘諌吴王夫汉并二十四郡十七
诸侯转输错出军行数千里不绝于郊其珍怪不如东
山之府如淳曰吴王之府藏也 原东观汉记曰更始
至长安御府帑藏武库皆安堵如故 增王子年拾遗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54a 页 WYG0991-0380a.png
记曰糜竺用陶朱公计术益亿万之利货拟王家有宝
库千间 太平治迹统类曰宋太祖置封桩库常密谓
近臣曰石晋苟利于己割幽蓟以赂契丹使一方之人
独限境外朕甚悯之欲俟斯库所藏满三五十万即遣
使干契丹约苟能归我土地民庶即当尽此金帛充其
赎直如曰不可朕将散滞财募勇士俾图攻取耳会晏
驾不果 五代史曰后唐明宗废内藏库四方所上物
悉归之有司 澄怀录曰大德初广源库官售杂物有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54b 页 WYG0991-0380b.png
灵壁小峰长仅六寸高半之玲珑秀润所谓卧沙水道
展摺胡桃纹皆具于峰之顶有白石正圆莹然如玉徽
宗御题八小字于傍曰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略无雕琢
之迹真奇物也 元史曰兵志枢密院臣言墙垣已成
南北西三畔皆可置军独御酒库西地窄不能容臣等
与丞相完泽议之 英宗实录曰正德三年迁甲乙丙
丁等库于内府四年以新造天财甲乙丙丁等库成欲
盘移库藏命魏国公徐显宗行在户部右侍郎吴玺总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55a 页 WYG0991-0380c.png
理其事
  库藏三
原宝台 珠府(韩诗外传曰晋平公藏宝之台烧救火/三日三夜乃止公子晏贺曰臣闻诸侯)
(藏于百姓今百姓藏于外而赋敛不已昔桀纣残贼为/天下戮今皇天降灾于藏台是君之福也 韩扬天文)
(要集曰离珠五星在须/女北离珠为藏府也) 宴器 禁兵(上详前一帝后/汉书曰灵 光)
(和中武库屋自坏司隶许冰上书曰/武库禁兵所在国之禁为灾深也) 天潢 御府(春/秋)
(文曜钩曰咸池曰天潢五帝车舍也宋均/注曰舍库也五帝车之库 下详前二) 聚甲 藏
(焦赣易林曰武库军府甲兵所聚/非邑非里不可以处 下详前一) 鱼集屋上 龙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55b 页 WYG0991-0380d.png
见井中(魏志曰嘉平中鱼二集于武库屋上中晋/书曰太康五年有二龙见于武库井) 增
小吏守藏 令史值曹(上即晋侯事见前刓唐故事诸/司申以令史值曹 脱为奸及)
(关播再迁侍中悉易/以士人时韪其法) 庑署 廊列(唐德宗始出幸奉/天府藏委弃卫兵)
(无褚衣至是天下贡稍至乃于行在夹庑于古无传耆/老皆言开元时贵臣饰巧以求媚建言郡邑赋税当委)
(有司以制经用若贡献悉归天子私有之则淫荡侈欲/终以饵寇 唐陆宣公贽奏议忽观古廊之下榜列三)
(库之名窃揣军/情或生觖望矣) 自供乘舆 请列别舍(上即毋将隆/事见后 唐)
(裴延龄建言左藏天下岁贡不赀耗不可校请列别舍/以检盈虚于是以天下宿负八百万缗为负库抽贯三)
(百万缗为剩库样物三十万缗为/季库帛以素出以色入者为月库) 官库饶丰 廥藏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56a 页 WYG0991-0381a.png
殚耗(唐刘文静曰晋阳士健马强官库饶丰敕牛徽改/给事留陈仓张浚伐太原引徽为判官 所在敦)
(遣徽太息曰王室方复廥藏殚耗当协和诸侯以为/藩屏而又济之以兵诸侯离心必有后忧后浚果败)
藏兵 还玉(汉书曰立武库以藏兵内洞冥记曰元狩/四年将夕有黄发叟怀 探径尺玉以授)
(帝帝以玉还宝/库即龙玉也) 矛戟在前 戎储攸归(又曰裴楷有/知人之鉴目)
(钟会云观如武库森森但见矛戟在前/ 曹毗魏都赋曰百藏之库戎储攸归) 剑如龙蛇
库有雉雊(拾遗录曰太上皇以宝剑赐高祖吕后藏于/瑶库守者见白气从户中出如龙蛇吕后更)
(瑶库名曰灵仓藏及诸吕擅权白气亦灭惠帝即位以/此贮禁兵名曰灵金府 晋书曰武库封闭甚密忽有)
(雉雊张华曰此必蛇化/为雉视之果有蛇蜕也) 收书籍 贮画像(辍耕录艺/林库专一)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56b 页 WYG0991-0381b.png
(收贮书籍碑芜史皇极之东则内承运库再东曰香库/稍北有石 曰古今通集库以贮古今君臣画像符劵)
(典籍岁六月/六日曝之)
  库藏四(管籥附/)
原六府(周礼天子六府曰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货典司六职注府谓主藏物之税) 五
(礼天子之/库有五) 输实(子产曰其输/之则君府实) 充贡(周礼凡万民/之贡以充府)
(库/) 纣鹿台(纣所积之府/库曰鹿台) 鲁长府(藏/名) 受九贡(周礼/内府)
(掌受九贡九赋九功之货贿良兵良器/以待邦之大用注谓朝觐颁赐也) 供百物(外府/掌邦)
(布之出入以供百物而待邦之小用注/布帛也藏曰泉行曰布小用谓赐也) 王府(大/内) 白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57a 页 WYG0991-0381c.png
(魏之/藏名) 充牣(积/滞) 不竭(管子曰藏于不竭之府/谓养桑麻育六畜也) 水
(无聚水衡钱/注天子私藏) 禁库 受藏(周礼颁其货/于受藏之府) 守藏(晋/侯)
(之竖头须守藏者/及其出窃藏以逃) 瑰宝溢目(窥山东之府/则瑰宝溢目) 馀钱朽
(武帝初府库馀财京师钱累/百巨万馀贯朽而不可校) 司农供乘舆(毋将隆/字君房)
(言大司农钱自供乘舆不以给供养供/养劳赐一出少府盖不以本藏给末用) 有司出币帛
(月令季春命有司开/府库出币帛聘名士) 管籥谨守(汉书谨/守管籥) 善闭(老子/曰善)
(闭者无关键/而不可开) 橐籥(老子曰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 扃鐍(庄子则必/摄缄縢固)
(扃/鐍) 启籥(书金縢启籥见/书乃并是吉) 修键(月令孟冬戒门闾/修键闭慎管籥)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57b 页 WYG0991-0381d.png
司门(周礼司门掌授/键以启闭国门) 管库(礼记晋赵文子举管/库之士七十有馀家) 北
门之管(把子云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天地之籥(见/上) 琅当(铁锁/琅当)
(长/锁) 增玉匙金籥(黄庭经玉匙/金籥常完坚) 牡籥(汉五行志牡籥/注牡是出籥者)
(又云牡所以下/闭者以铁为之) 自系管籥(续世说曰汉吏部张允家/赀万计性吝自系管籥如)
(环佩声后随郭威/入京师坠井而卒) 外无关籥(魏傅嘏曰邓飏外要名/利内无关籥皆败德也)
 纳四金籥(唐史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僭王纳四/金籥于回纥曰四国启闭出纳惟命)
不为扃籥(唐史元德秀陆浑佳山水居之不/为墙垣扃籥无仆妾嗜酒陶然) 自持管
(唐史徐岱为给事中/性吝至自持管籥) 北门锁籥(国老闲谈曰寇准/镇大名府北使曰)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58a 页 WYG0991-0382a.png
 (相公望重何不在中书公曰皇上/以朝廷无事北门锁籥非卿不可) 鱼籥(东坡诗曰鱼/籥未收清夜)
 (永鱼籥者取鱼不/瞑目守夜之义)
   库藏五
 原铭后汉李尤武库铭曰搏噬爪牙锋钜之先毒螫芒
 刺矛矢以存圣人垂象五兵以陈 晋摰虞武库铭曰
 有财无义惟家之殃无爱粪土以毁五常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九 第 58b 页 WYG0991-0382b.png
 
 
 
 
 
 
 
御定渊鉴类函卷三百四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