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1a 页 WYG0991-023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渊鉴类函卷三百四十三
  居处部四(观卫阙驰仙阙附/禁 道附)
   观一
 原释名曰观者于上观望也 增又注曰观观也周置
 两观以表宫门其上可居登之可以远观故谓之观
 礼阍人疏曰鲁有三门雉门有两观为中门天子五门
 雉门亦为中门有两观 封禅仪曰泰山东南有山名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1b 页 WYG0991-0235b.png
 日观鸡一鸣时见日始出长三丈秦观者望见长安吴
 观者望见会稽周观者望见齐 司马相如上林赋曰
 登龙台掩细柳(注张楫曰龙台观在丰水西北近/渭郭璞曰细柳观在昆明池南) 又
 曰蹶石关历封峦过鳷鹊望露寒(注张楫曰此四观建/元中作在云阳宫甘)
 (泉山/外) 扬雄校猎赋曰先置乎白杨之南(注服虔曰/白杨观名)
 原汉宫殿名曰长安有临仙观渭桥观仙人观霸昌观
 兰池观平乐观九华观豫章观三章观昆明观走马观
 华光观封峦观走狗观天梯观瑶台观㳅渠观相思观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2a 页 WYG0991-0235c.png
长平观宜春观华池观射熊观迎风观露寒观 陆机
洛阳地记曰宫中有临高陵云宣曲广望阆风万世修
龄总章听讼凡九观皆高十六七丈以云母著窗里日
曜之炜炜有光辉 增又曰洛阳南宫有承风观洛阳
北宫有增喜观洛阳城外有宣阳千秋鸿城泉城扬威
石楼等观 晋潘岳关中记曰柘观虎圈观昆明观上
阊观朗池观走马观又阳禄观玺观则阳观阴观德观
并在上林苑中 原华延俊洛阳记曰洛阳城十八观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2b 页 WYG0991-0235d.png
皆施元槛铁笼疏云母幌 华山记曰南岭东岩北面
有二小山一山有双石竖生号曰石门一山石孤崖特
秀上有客观陟之远者眺千里 增阮胜之扬州记曰
扬子县有扬子宫宫中有元珠观 建康宫阙簿曰洛
宫中有元览观东汜观清览观高平观竹松观见亲观
高乐观凌云观章台观宣曲观万年观 韦述东京记
曰东京紫微宫有一柱观 芜史曰宫城门左右垛楼
二垛楼登门两斜庑十二门阙上两观 宫殿额名曰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3a 页 WYG0991-0236a.png
大仙都有曲流观
  观二
增关尹传曰尹喜结草为楼精思至道周康王闻拜为
大夫以可观望故号此宅为关令草楼观即观之始也
 埤史曰周穆王好神仙召尹轨杜仲居终南山尹真
人草楼因号观由是奉神仙之地皆名曰观 左传曰
卫侯梦于北宫见人登昆吾之观 公羊传曰子家驹
曰诸侯僭于天子大夫僭于诸侯久矣昭公曰吾何僭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3b 页 WYG0991-0236b.png
哉子家驹曰设两观乘大路天子之礼也 原列子曰
岱舆山上台观皆金玉仙圣飞相来往 史记曰公孙
卿谓武帝曰仙人好楼居于是上令长安作飞廉桂观
甘泉则作延寿观 增三辅黄图曰武帝起鳷鹊观神
明观集灵观阳禄观 又曰上林有豫章观武帝造在
昆明池中亦曰昆明观 又曰武帝作迎风观于甘泉
山后加露寒储胥二观建元中作石关封峦鳷鹊观
原汉书曰甘露二年冬十二月上幸萯阳宫属玉观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4a 页 WYG0991-0236c.png
又曰孝成皇帝元帝太子也生甲观画堂 增汉书应
劭注曰明帝永平五年至长安迎取飞廉铜马至上西
门外名平乐观 汉书曰和帝永元十三年帝幸东观
览书林阅书籍博选艺术之士以充其官 又曰窦章
好学有文章与马融崔瑗同好更相推荐永初中学者
称东观为老氏藏书室道家蓬莱山太仆邓康荐章入
东观为校书郎 洛阳宫殿名曰南宫有东观汉氏图
籍所在有石渠石室延阁广内蓄之于外府又有御史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4b 页 WYG0991-0236d.png
掌兰台秘书及麒麟天禄二阁藏于内禁桓帝延熹二
年始置秘监官秩六百石掌典书籍古今文字考古今
同异属太常 纲目曰灵帝光和五年起百尺观 蜀
志曰李辅为牙门将讨破羌虏筑平羌观于秦亭 原
魏志曰明帝置崇文观徵善属文者以充之 增又曰
明帝青龙二年大治洛阳宫筑总章观建翔凤于其上
使八方才人宫女尚书居之引榖水过九龙殿前玉井
绮栏水转百戏 晋载记曰刘曜立太学于长乐宫东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5a 页 WYG0991-0237a.png
宫简百姓年二十五以下十三以上五百人选朝贤宿
儒明经笃学以教之命起酆明观于西宫 舆地志曰
石虎起灵台九殿宫女十有八等又女妓三千为卤簿
皆著紫阳巾蜀锦裤银缕带五纹织成靴游于戏马观
 晋书张骏传曰境内渐平使其将杨宣率众越流沙
伐龟兹鄯善于是西域并降鄯善王元孟献女号曰美
人立宾遐观以处之 又晋书曰孝武帝讲孝经于通
天观仆射谢安侍座尚书陆纳侍讲黄门侍郎谢石吏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5b 页 WYG0991-0237b.png
部侍郎袁宏执经丹阳尹王绲读句论者荣之 纲目
曰晋孝武帝宁康三年秦置听讼观 南史曰明帝泰
始六年立总明观召学士以充之置东观祭酒一人学
士二十人分为儒道文史阴阳五部学言阴阳者遂无
其人 渚宫故事曰刘宋临川王义庆在镇于罗公洲
立观甚大而惟一柱号一柱观 北史曰周明帝尚学
艺内有崇文之观外重成均之职握素怀铅重席解颐
之士间出于朝廷员冠方领执经负笈之士著录于京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6a 页 WYG0991-0237c.png
邑 又曰周武帝建通道观 会要曰唐永徽二年七
月详定明堂门阙制度三年六月有司奏方垣四门去
堂步数准太庙南门仍立四门八观依太庙别各安三
门施元阃四角造三重巍阙 唐书百官志曰御史大
夫正百官班序迟明列于两观 又曰唐高宗乾封元
年兖州置紫云仙鹤万岁三观 纲目曰唐武宗会昌
三年筑望仙观于禁中 宋史曰真宗祥符七年诏以
祥符门新建观宜以元符为名 御制资善堂序曰祥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6b 页 WYG0991-0237d.png
符九年以御制元符观颂刻石天禧元年与宰相临幸
历览观中丹灶药金宝器之品 禁扁曰金以幽州为
中都汴为南京有西凉观黄兴观
  观三
增飞云 栖霞(隋有飞云/观栖霞观) 凌霄 齐云(魏志明帝作/凌霄观 陈)
(后主令采木湘洲拟造正寝筏至牛渚矶尽没既而渔/人见筏于海上复起齐云观国人歌曰齐云观寇来无)
(际/畔) 通天 丽日(建康宫阙簿通天观在县北东五里/一百步旧台城内 六朝有丽日观)
 临春 望秋(北齐有临春/观望秋观) 青梧 白鹤(西京杂记/五柞宫有)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7a 页 WYG0991-0238a.png
(青梧观观前有三梧树树下有石麒麟二枚刋其胁为/文字是秦始皇墓上物也 南康府城西北有白鹤观)
 走马 射熊(并详汉/宫殿名) 戏马 御龙(天中记石虎有/戏马观 三十)
(六国有/御龙观) 凉风 明月(后魏有凉风观圃舆地志齐/文忠太子治园 有明月观)
迎风 凭云(上详汉宫殿名观玉/海后魏有凭云) 西凉 东明(金史/汴京)
(有西凉观于魏书高祖十五年/议改律令 东明观亲折疑狱) 望仙 通真(唐武宗/纪会昌)
(三年夏作望仙观于/禁中 隋有通真观) 宣武 崇文(晋武帝纪泰始九/年十一月丁酉临)
(宣武观大阅诸军观/ 北史周有崇文) 风凉 露寒(后魏书天兴三年/起风凉观 下详)
(汉宫/殿名) 千秋 万年(上详陆机洛阳地记/ 下详建康宫阙名) 常临听讼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7b 页 WYG0991-0238b.png
 别创纪勋(晋刑法志光武中兴留心庶狱常临听讼/躬决疑事明帝即位常临听讼观录洛阳)
(诸狱功五代史魏赏彭/阳之 别创纪勋之观) 平乐角抵 大壮阅武(西域/传元)
(康二年乌孙元贵靡愿复尚汉公主天子自临平乐观/会匈奴使者外国君长大角抵设乐而遣之 陈纪宣)
(帝太建十一年/幸大壮观阅武)
  观四
增望高唐(宋玉赋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 陈虎旅(西京/赋陈)
(虎旅于飞廉正垒壁于上/兰注飞廉上兰二观名) 马融三入(晋华峤曰刘向/父子世典史籍)
(马融博通/三入东观) 踵成汉书(曹世叔妻班昭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竟而卒和帝)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8a 页 WYG0991-0238c.png
(诏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 读未见书(后汉书黄香传元和元年/肃宗诏诣东观读未见书)
 起百尺(后汉书灵帝起百/尺观于河梁道) 图形像(又曰高彪除郎/中校书东观后)
(迁黄门令画彪/形像以劝学者) 平乐讲武(何武传曰灵帝/讲武于平乐观) 长乐祖
(高彪传灵帝时京兆第五永为都督御/史督幽州百官大会祖饯于长乐观) 始构鸠巢
(魏志曰明帝作凌霄观始构有鸠巢其上侍/中高堂隆曰起观而鸠巢不得久居之象) 临沧分
(舆地志丹阳秣陵新亭陇有远望楼又/名劳劳楼宋改临沧观行人送别之所) 商飙赐宴
(建康宫阙簿齐武帝筑/商飙观九日赐宴群臣) 庐山第一(南康府白鹤观宋/为承天观记云庐)
(山峰峦之奇秀岩壑之怪邃林泉之荗/美为江南第一而此观复为庐山第一)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8b 页 WYG0991-0238d.png
  观五
原诗陈江总侍宴元武观诗曰诘晓三春暮新雨百花
朝新宫移渡汉天驷动行镳旆转苍龙阙尘飞饮马桥
翠观迎斜照丹楼望落潮鸟声云里出树影浪中摇歌
吟奉天咏未必待闻韶 增唐崔国辅奉和华清观应
制诗曰天子蕊珠宫楼台碧落通豫游皆汗漫高处即
崆峒云物三光里君臣一气中道言何所说宝历自无
穷 杜甫玉台观诗曰浩劫因王造平台访古游彩云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9a 页 WYG0991-0239a.png
萧史驻文字鲁恭留宫阙通群帝乾坤到十洲人传有
笙鹤时过北山头 又曰中天积翠玉台遥上帝高居
绛节朝遂有冯夷来击鼓始知嬴女善吹箫江光隐见
鼋鼍窟石势参差乌鹊桥更有红颜生羽翰便应黄发
老渔樵 王维奉和圣制登降圣观应制诗曰凤扆朝
碧落龙图耀金镜维岳降二臣戴天临万姓山川八校
满井邑三农竟比户皆可封谁家不相庆林疏远村出
野旷寒山静帝城云里深渭水天边映喜气含风景颂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9b 页 WYG0991-0239b.png
声溢歌咏端拱能任贤弥章圣君圣 元虞集雪岩楼
观诗曰高阁丹青起中天紫翠分窗当太白雪门俯九
疑云伐木山人去吹箫帝子闻尘中归未得春思转纷
纷 揭傒斯题先天观图诗曰闻说先天观重重绝壁
环鸟啼青嶂里花落白云间樵子能长啸居人识大还
洞门无处认惟有水潺湲
原赋后汉崔骃大将军临洛观赋曰滨曲洛而立观营
高壤而作庐处崇显以閒敞超绝邻而特居列阿阁以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10a 页 WYG0991-0239c.png
环匝表高台而起楼步辇道以周流临轩槛以观鱼于
是迎夏之首末春之垂桃枝夭夭杨柳猗猗既乃日垂
西阳中曜内光弛衔纵策逸如奔飏 李尤平乐观赋
曰乃设平乐之显观章秘玮之奇珍习禁武以讲捷厌
不羁之遐邻徒观平乐之制郁崔嵬以离娄赫岩岩其
崟𡾆纷电影以盘纡弥平原之博敞处金商之维陬大
厦累而鳞次承岧峣之翠楼过洞房之转闼历金环之
华铺南切洛滨北陵仓山龟池泱漭果林榛榛天马沛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10b 页 WYG0991-0239d.png
艾鬣尾布分尔乃太和隆平万国肃清殊方重译绝域
造庭四表交会抱珍远并杂遝归谊集于春正玩屈奇
之神怪显逸才之捷武百僚于时各命所主方曲既设
秘戏连叙逍遥俯仰节以鼗鼓戏车高橦驰骋百马连
翩九仞离合上下或以驰骋覆车颠倒乌获扛鼎千钧
若羽吞刃吐火燕跃鸟跱陵高履索踊跃旋舞飞丸跳
剑沸渭回扰巴渝隈一踰肩相受有仙驾雀其形蚴蚪
骑驴驰射狐兔惊走侏儒巨人戏谑为耦禽鹿六駮白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11a 页 WYG0991-0240a.png
象朱首鱼龙曼延㟪□山阜龟螭蟾蜍挈琴鼓缶 又
东观赋曰敷华实于雍堂集干质于东观东观之艺孽
孽洋洋上承重阁下属周廊步西蕃以徙倚好绿树之
成行历东崖之敞座庇蔽芾之甘棠前望云台后匝德
阳道无隐而不显书无阙而不陈览三代而采宜包郁
郁之周文 魏曹植游观赋曰静閒居而无事将游目
以自娱登北观而启路涉云路之飞除从熊罴之武士
荷长戟而先驱罢若云归会如雾聚车不及回尘不获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11b 页 WYG0991-0240b.png
举奋袂成风挥汗如雨 又临观赋曰登高墉兮望四
泽临长流兮送远客春风畅兮气通灵草含干兮木交
茎丘陵窟兮松柏青南园薆兮果戴荣乐时物之逸豫
悲予志之长违叹东山以溯勤歌式微以咏归进无路
以效公退无隐以营私俯无鳞以游遁仰无翼以翻飞
原铭后汉李尤东观铭曰周氏旧区皇汉实循房闼内
布疏绮外陈升降三除贯启七门是谓东观书籍林林
列侯弘雅治掌艺文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12a 页 WYG0991-0240c.png
增箴后汉崔子玉东观箴曰洋洋东观古之史官左书
君行右记其言辛尹顾访文武明宣倚相见宝荆国以

  阙一
原广雅曰象魏阙也 增尔雅曰观谓之阙 原释名
曰阙阙也在门两傍中央阙然为道也 增古今注曰
阙观也古者每门树两观宇其前所以标表宫门也其
上可居登之则可远观人臣至此则思其所阙其上皆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12b 页 WYG0991-0240d.png
丹垩土其下皆画云气仙灵奇禽怪兽以示四方苍龙
白虎朱雀元武并画其形 说卦传曰艮为门阙 易
注曰治之见于象者为治象书治象之法者为象魏两
观之垂治象者为魏阙 原周官曰太宰以正月悬治
法于象魏 增百官志曰公车令一人掌宫南阙门凡
吏民上章四方贡献及徵诣公车者 原史记曰建章
宫东凤阙高二十丈 增汉书曰牂牱郡有桂蒲阙
原三辅旧事曰未央宫东有苍龙阙北有元武阙 增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13a 页 WYG0991-0241a.png
庙记曰嶕峣阙在圆阙门外三百步所谓阊阖之外别
风嶕峣是也 三秦记曰柏梁台有铜凤因名凤阙
原关中记曰未央宫东有青龙阙北有元武阙汉书所
谓北阙者也建章宫圆阙临北道凤在上故曰凤阙也
阊阖门外东有折风阙一名朗风阙 增洛阳故宫名
曰有朱雀白虎苍龙阙北阙南宫阙也东观记曰北阙
铁柱门即斯阙也今阊阖门外夹建巨阙以应天宿门
前水南道右置登闻鼓以纳諌 西京记曰东都城有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13b 页 WYG0991-0241b.png
阊阖阙在映日堂东隔城之上阙北及南皆有观象台
女史仰观之所 揽辔集曰宫阙门户纯用青琉璃瓦
 辍耕录曰宫城正南崇天门两斜庑十二阙
  仙阙(附/)
原史记曰蓬莱方丈瀛洲此三山在海中诸仙人不死
药皆在焉黄金银为阙 增拾遗记曰昆崙山第九层
山形渐小下有芝田蕙圃皆数百顷群仙种耨焉傍有
瑶台各广千步皆五色玉为台基最下层有流精阙直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14a 页 WYG0991-0241c.png
上四千丈东有风云雨师阙 原神异经曰东南有石
井其方百丈上有二石阙挟东南面上有蹲熊有榜著
穴题曰地户 又曰东北大荒中有金阙高百丈上有
明月珠径三寸光照千里中有金阶西北入两阙中名
天门 十洲记曰昆崙山有水精阙
  阙二
增左传曰庄公二十一年郑伯享王于阙西辟 原又
曰哀公三年司铎火踰公宫季桓子至命藏象魏曰旧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14b 页 WYG0991-0241d.png
章不可忘(象魏门阙也法令悬之/故谓其书为象魏也) 列女传曰卫灵公
与夫人夜坐闻车声辚辚至阙而止过阙复有声公问
夫人曰知此为谁夫人曰此蘧伯玉也公曰何以知之
夫人曰妾闻礼下公门式路马今蘧伯玉卫之贤大夫
也敬于事上必不闇昧废礼是以知之公使人视之果
伯玉也 礼记曰昔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
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郑注观/阙也) 增史记曰
秦孝公筑冀阙临渭水上在咸阳西四十里 又曰东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15a 页 WYG0991-0242a.png
海郡朐县始皇立石海上以为东阙 又曰高祖八年
萧何造未央宫立东阙北阙(注云未央宫殿虽南面而/上书奏事谒见之徒皆诣)
(北阙公车司马门在焉是则以北阙为正门而又有东/门东阙至于西门无门阙盖何初立未央宫以压胜之)
(术理宜/然也) 原应劭汉宫仪曰高祖既登帝位鲖阳固始
细阳岁遣鸡鸣歌士常讴于阙下 汉宫典职曰偃师
去宫三十五里望朱雀阙其上郁朴与天连 增三辅
旧事曰建章东起别风阙乘高以望远又于宫门北起
圆阙上有铜凤凰 庙记曰凤凰阙汉武帝造高七十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15b 页 WYG0991-0242b.png
丈五尺一名别风阙 原魏志曰明帝作凌霄阙 蜀
志曰谯周尝问杜琼曰昔周徵君群以为当涂者魏也
其义何也琼荅曰魏阙名也当涂言高圣人取类言尔
 王隐晋书曰汉末博士燉煌侯瑾善内学语弟子曰
凉州城西有泉水当竭当有双阙起于上魏嘉平中武
威太守起学舍筑阙于此 增又曰孙氏无阙大晋南
都亦不暇立门阙遂废 原山谦之丹阳记曰大兴中
议者皆言汉司徒许彧墓阙可徙施之王茂弘弗欲后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16a 页 WYG0991-0242c.png
陪乘出宣阳门南望牛头山两峰曰天阙也岂烦改作
帝然之 增宋书曰孝武大明七年博望梁山立双阙
 南史曰天监七年作神龙仁兽阙于端门大司马门
外诏曰昔晋氏青盖日不暇给而两观莫筑悬法无所
今礼盛化光役务简便可营建象阙以表旧章于是选
匠量功镌石为阙穷极壮丽冠绝古今奇禽异羽莫不
毕备 又曰武帝雅好辞赋献文章于南阙者相望奉
敕与陆倕等各制新阙铭 唐书曰贞观二十年司空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16b 页 WYG0991-0242d.png
元龄及将作大匠立德大营北阙 金史曰泰和六年
诏建昭烈武成王庙于阙之右 金图经曰金主亮徙
汴筑巨阙于南城之南曰太庙标曰衍庆之宫 元史
曰世祖十一年正月朔宫阙告成帝始御正殿受皇太
子诸王百官朝贺
  仙阙(附/)
增水经曰昔大禹凿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
历其间北流故谓之伊阙陆机云洛有四阙斯其一焉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17a 页 WYG0991-0243a.png
东岩西岭并镌石开轩高甍架峰西侧灵岩下泉流东
注入于伊水 十洲记曰昆崙山有三角一正东有墉
城金台玉楼相鲜有流精之阙西王母所治也 又曰
昆崙山上有金台玉阙亦元气之所合天帝之居住处
 原濑乡记曰老子庙前有两石阙大阙高九尺八寸
下三重石墌阙边各有子阙 邓德明南康记曰南康
县归义山去县七百里下有石城高数丈远望嵯峨灵
阙腾空故老谓之神阙 增类书曰谢自然欲求师或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17b 页 WYG0991-0243b.png
谓蓬莱去弱水三十万里不可到天台有司马子微身
居赤城名在凤阙
  阙三
增白虎 苍龙(并详洛阳/故宫记) 青龙 朱雀(上详关中记/ 下详洛阳)
(故宫/记) 百常 双立(七命表以百常之阙圜以万雉之/墉 鲁灵光殿赋崇墉冈连以岭)
(属朱阙岩/岩以双立) 王母治 天帝居(并详十洲/三岛记) 栖金爵
建铜凤(西都赋设璧门之凤阙上觚事/棱而栖金爵 下详三辅旧)布宪 达聪(陆/倕)
(石阙铭云经礼垂布宪之文以傅毅反/都赋因龙门以畅化开伊阙 达聪) 流云霭 元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18a 页 WYG0991-0243c.png
气合(颜延年直东宫诗流云霭青阙皓/日鉴丹宫 下详十洲三岛记) 晨霞弄 曙
色分(元稹长安道诗晨霞出没弄丹阙阙权/德舆早朝寄所知诗曙色渐分双 下) 龙车峻
 辇路移(郑愔早朝诗瑞阙龙车峻双郭/汭温泉宫即事诗辇路移 阙)
  阙四
原心在魏阙(文子曰老子云身处江/海之上心在魏阙之下) 增贝阙(楚辞曰/鱼鳞屋)
(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 华阙(西都赋曰树中天之/华阙丰冠山之朱堂) 熛阙(甘泉/赋曰)
(左欃枪而右元冥兮/前熛阙而后应门) 长安双阙(古歌云长安城西有/双阙上有双铜雀一)
(鸣五榖生再/鸣五榖熟)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18b 页 WYG0991-0243d.png
  阙五
原诗陈江总咏双阙诗曰象阙连驰道天宇照方疏刻
凤栖清汉图龙入紫虚屡逢膏露洒几遇祥烟初竞言
百尺丽宁方万丈馀 增唐蒋防蕃臣恋魏阙诗曰剖
竹随皇命分忧镇大蕃恩波怀魏阙献纳望天阍政奉
南风顺心依北极尊梦魂通玉陛动息寄朱轩直以蒸
黎念思陈政化源如何子牟意今古道斯存 包何阙
下芙蓉诗曰一人理国政升平万里呈祥颂圣明天上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19a 页 WYG0991-0244a.png
河从阙下过江南花向殿前生庆云垂荫开难落湛露
为珠满不倾更对乐悬张簨簴歌工欲奏采莲声 郑
谷阙下春日诗曰建昌宫殿紫云飘春漏迟迟下绛霄
绮陌暖风嘶去马粉廊初日照趋朝花经宿雨香难舍
莺在豪家语更娇秦楚年年有离别挥鞭拂袖灞陵桥
 明蔡羽过阙诗曰虎阙沉沉列校屯龙池滚滚涌泉
温灯前御柳迎春舞雪后宫莺近午喧尽道紫霞随玉
辇遥瞻仙旆下彤轩万年枝傍长生殿重海歌中祝至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19b 页 WYG0991-0244b.png
尊 郑琰春晓望阙诗曰鱼藻门前晓角残日斜鳷鹊
露华溥金舆欲动宣宫使银锁初开拥侍官辽左羽书
东海沸秦京烽火陇云寒汉庭何日无封事不许书生
策治安 高启晚登南冈望都邑宫阙诗曰落日登高
望帝畿龙蟠山下见龙飞云霄双阙开黄道烟树三宫
接翠微沙苑马閒秋猎罢天街车斗晚朝归明朝欲献
升平颂还逐仙班入琐闱 又曰秦金不厌气佳哉紫
盖黄旂此日开残雪已消鳷鹊观浮云不隐凤凰台山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20a 页 WYG0991-0244c.png
如雒下层层出江自巴中渺渺来六代衣冠总尘土幸
逢昌运莫兴哀 又阙下候朝诗曰月明立傍御沟桥
半启宫门未放朝驺吏忽传丞相至火城如昼晓寒销
原赋魏繁钦建章凤阙赋曰筑双凤之崇阙表大路以
遐通上规圜以穹隆下矩折而绳直长楹森以骈停修
桷揭以舒翼象元圃之层楼肖华盖之丽天当蒸暑之
暖赫步北楹而周旋鹪鹏振而不及岂归雁之能翔抗
神凤以甄甍似虞庭之锵锵栌六翮以抚跱俟高风之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20b 页 WYG0991-0244d.png
清凉华钟金兽列在南廷嘉树蓊薆奇鸟哀鸣台榭临
池万种千名周櫩辇道屈绕纡萦
原铭后汉李尤阙铭曰皇上尊严万姓载依国都攸处
建设端闱表树两观双阙巍巍 梁陆倕石阙铭曰昔
舜格文祖禹至神宗周变商俗汤黜夏政虽革命殊乎
因袭揖让异于干戈而晷纬冥合天人启基克明克俊
大庇生民其揆一也在齐之季昏虐君临威侮五行怠
弃三正蹐地无归瞻乌靡托我皇帝拯之乃操斗极把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21a 页 WYG0991-0245a.png
钩陈翼百神禔万福指麾而四海隆平下车而天下大
定以为象阙之制其来已远春秋设旧章之教经礼垂
布宪之文戴记显游观之言周史书树阙之梦北荒明
月西极流精海岳黄金河廷紫贝苍龙玄武之制铜雀
铁凤之下或以听穷省冤或以布治悬法或表正王居
或光崇帝里晋氏寖弱宋历威夷礼经旧典寂寥无记
鸿规盛烈堙没罕称乃假双阙于牛头托远图于博望
有欺耳目无补宪章惟帝建国正位辨方周营洛涘汉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21b 页 WYG0991-0245b.png
启岐梁居因盛业文以化光爰有象阙是惟旧章青盖
南洎黄旗东指悬法无闻藏书不纪大人造物龙德休
否建此百常兴兹双起伟哉偃蹇壮矣巍巍傍映重叠
上连翠微布教方显挟日初晖悬书有附委箧如归
原表梁沈约上建阙表曰恭惟哲后旧章必修眇瞩前
王复古为贵伏惟陛下欣咨故实率由令典昔王有晋
经创江左邦训莫釐远图多缺万雉之外两观弗兴空
指南峰悬法无所世历三代年将二百非所以经世成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22a 页 WYG0991-0245c.png
务垂业后昆天德圆应宪章自远宜诏匠人建兹象阙
俯藉爱礼之心以申子来之愿式表端闱仪型万国使
观风而至复闻正岁之典遐想之士少寄怀古之目
  禁卫一
增周礼曰阍寺掌王宫中门之禁(注王有/五门) 又曰阍人
掌守王之宫门以时启闭 又曰宫正以时比官府次
(注诸居守舍以/诸仗直庐也) 后汉书曰卫尉掌宫门屯兵宫卫
士于垣下为区庐(区庐今仗/宿屋也) 又曰虎贲中郎将比二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22b 页 WYG0991-0245d.png
千石本注曰主虎贲宿卫 又曰凡居宫中者皆有口
籍于门之所属宫名两字为铁印文符案省符乃纳之
 汉官仪曰公车司马掌殿门司马夜徼巡宫中及阙
下凡徵召皆总领之令秩六百石(注䀻贤才/达奏章) 唐书曰
司门郎中员外各一人掌门关出入之籍凡有召者降
墨敕勘铜木然后入监尉 元史曰世祖至元二十八
年建宫城南面周庐以居宿卫之士 又元贞二年各
城门以蒙古军列卫及周桥南置戍楼以警昏旦 又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23a 页 WYG0991-0246a.png
曰至治元年东内皇城建宿卫屋居二十五楹命五卫
内摘军二百五十人居之以备禁卫 仪卫志曰承天
门内则左右卫挟门队列东西廊下外则左右骁尉挟
门队列东西廊下天子升黄路黄门侍郎靖发銮驾动
警跸鼓传音驾出承天门 又曰百官就文武列于两
观监察御史立于东西朝堂砖道以莅之平时传点毕
内开门监察御史领百官入夹阶监门校尉执门籍曰
唱籍序班于通乾观象门南入宣政门朝堂置左右引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23b 页 WYG0991-0246b.png
驾三卫六十人 明武宗实录曰旧制皇城外红铺七
十二座铺设官军十人夜巡铜铃七十八长安门初更
遣军人一一摇振环城巡警历西安东安北安三门俱
会长安左门而止每十铃以兵部火牌一面后复造木
牌五十六面付五门验发铃收铃之数 六典曰城门
郎掌京城皇城宫殿诸门之节奉其管钥而出纳之
师古曰卫侯有八屯司马主卫士徼巡宿卫每面各二
司马秩比二千石故谓公门外为司马门 北辕集曰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24a 页 WYG0991-0246c.png
金殿门外卫士三百人分两傍立尽戴金花帽锦袍宣
政门外直至外廊皆甲士青绦甲居左旗执黄龙红绦
甲居右旗执红龙
  禁卫二
原战国策曰赵左师触龙言于太后曰臣贱息舒祺最
少愿补黑衣之阙以卫王宫 史记曰楚穆王使潘崇
掌环列之尹宫卫之官列兵而环王宫也 增又曰秦
法群臣侍殿上者无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24b 页 WYG0991-0246d.png
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 又曰秦始皇时置酒而天雨
陛楯者皆冱寒优旃见而哀之谓之曰汝欲休乎陛楯
者皆曰幸甚旃曰我即呼汝疾应居顷之殿上上寿呼
万岁旃临槛大呼曰陛楯郎郎曰诺优旃曰汝虽长幸
雨立我虽短幸休居于是始皇使陛楯者得半相代
又曰皇帝入未央宫有谒者十人持戟卫端门 汉书
曰霍光自上官谋后出入自慎引见言事者先露索然
后召见萧望之不肯 又曰严延年为御史大夫劾大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25a 页 WYG0991-0247a.png
司农田延年持兵干属车大司农自讼不干事下御史
中丞谴责延年何不移书宫门禁止大司农而令得出
入宫门于是覆劾延年阑内罪人法死(注故事有所劾/奏并移宫门禁)
(止不/得入) 又曰元帝令从官给事司马门中者得为大父
母父母兄弟通籍(注云从官者虎贲/羽林太官医官也) 又曰石显欲取
信于上尝使诸公先奏恐漏尽宫门闭请召吏开门上
许之显故投夜还称诏开门入后果有上书言显专命
矫制夜开门天子笑以书示显显因讼曰陛下过任小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25b 页 WYG0991-0247b.png
臣群下无不嫉妒事类此非一后有谮显者不信也
唐书曰段志元与宇文士及勒兵卫章武门太宗夜使
至二将军士及披户纳使志元拒之使者示诏曰夜不
能辨太宗叹曰真将军周亚夫何以加 又曰太宗勤
劳庶政其司门式曰无门籍者有急奏令监司与仗家
引对不得关碍防壅蔽也
  禁卫三
原爪牙 管键(诗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 周礼司门掌授管键以启闭国)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26a 页 WYG0991-0247c.png
(门/) 列兵 索客(上详序事搜左传闭门/而索客谓 索奸人也) 掌屯兵
比次舍(上详汉书/下详周礼) 申警 露索(申宫警备注申敕宫/中令备也 下详序)
(事/) 除籍 宿卫(上详序事时子虚赋幸得宿卫/十年有馀 从出游游于后园) 八
次 七兵(周礼夕击柝而比授八次次主宿卫庐也/ 文选周庐千列卫尉七兵设在兰锜)
阍寺 阍人(阍寺掌王宫中门之禁注王有五门门掌/守王之宫门以时启闭阍者礼曰守 之)
(贱者也古者不/使刑人守门) 干掫 周卫(行夜之出入/周卫 中) 环卫
警卫 为郎失阑 令妻止宿(王嘉字翁仲为郎坐户/殿门失阑免注云户止)
(也时有阑入而嘉失之/不执也 下详序事) 昼巡夜鼛 设服离卫(昼三/巡夜)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26b 页 WYG0991-0247d.png
(三鼛鼛古刀反击守鼓陈楚公子围/设服离卫注设服离卫 守卫也) 从官令通籍
太子不下车(上详序事之太子梁王至司马门不/下车张释 为公车令追止劾不敬) 补
黑衣之阙 厌承明之庐(汉武睗/严助书) 限以内外不可踰
也 察其出入何莫由斯 增应门击柝 鼓人上堂
(后汉书薛君韩诗章句人君退朝入于私宫后妃御/见有度应门击柝 鼓人上堂退返宴处体安志明)
画虎 持戟(地官志虎门路寝门也王视朝画虎以明/勇猛 周勃传皇帝入未央宫有谒者十)
(人持戟/卫端门) 掌籍 挟队(百官志司门郎中掌门关/出入之籍 下详仪卫志) 候
晨昏 奉管钥(六典京城皇城宫殿诸门候其晨昏击/鼓之节而启闭之 又城门郎掌京城)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27a 页 WYG0991-0248a.png
(皇城宫殿诸门之节奉其管钥而出纳之开则先外/而后内阖则先内而后外所以重宫禁尊皇后也)
重宫禁 尊皇后(详/上) 先酉后戍 后申先子(六典凡/皇城宫)
(城阖门之钥先酉而出后戍而入开门之钥后丑而出/夜尽而入 又京城阖门之钥后申而出先子而入开)
(门之钥后子而出先卯而入盖非其时而/命启闭则诸阁覆奏奉旨合符而开阖之) 介胄执钺
 披户纳使(仪卫志太和中有司奏命将征讨有大功/献馘俘兵部尚书介胄执钺于旌门中)
(下详/序事) 掌开阖 防壅蔽(百官志门下省城门郎四人/掌京城宫殿诸门开阖之节)
(武德五年置门仆八百人番上送管钥急颜真卿傅太/宗勤劳庶政其司门式曰无门籍者有 奏令监司与)
(仗家引对不得/关碍防壅蔽也) 保氏守闱 郎中执兵(地官师氏守/中门保氏守)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27b 页 WYG0991-0248b.png
(王闱门事/下详序) 铜鱼 墨敕 铁印 文符(俱详/序事) 昼题
时刻 夜题更筹(会要景云二年敕南衙北门及诸门/进状及降墨敕皆昼题时刻夜题更)
(筹/) 拒关不纳 置酒引见(上详序事车东方朔上书/令待诏公 武帝置酒宣)
(室引见董君朔陛戟殿下辟而前上更置酒北宫引董/君从东司马门入司马门更名东郊门以偃从此入门)
(交会/于内) 优旃呼陛楯 王僚侍长铍(上详序事兵专诸/传王僚使 陈自)
(宫至光之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 黄绫红绢 花帽锦
(玉海绍兴中更定其制入禁卫黄绫八角殿门黄绢/方宫门黄绢圆皇城门黄绢长三年更宫门号以绯)
(红绢方皇城门以绯红/绢圆 下详北辕集) 依柱 散手(北辕集外廊皆/银枪左掖门入)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28a 页 WYG0991-0248c.png
(皆金枪人依一柱以立凡门屋皆青队执弓矢人数各/有差 揽辔集宣明门内庭中立卫士二百许人贴金)
(凤双幞头团花/红锦衫散手立) 循檐各列 周庐宿卫(揽辔集入至/仁和殿阁下)
(有甲士东西御廊循檐各列东立者红茸甲金缠竿枪/黄旗画青龙西立者碧茸甲金缠竿枪白旗画黄龙至)
(殿下皆然惟立于门下者锦袍/弓矢殿两阶杂列 下详元史) 警昏旦 备禁卫(俱/详)
(元/史) 校尉执籍 宰相下马(上详仪卫志许震泽长语/唐宋禁中亦 乘马明制)
(自两长安门东西华门下/马步趋虽宰相重臣亦然)
  禁卫四
增诗元杨载送林季羽入京宿卫诗曰青云自致身磊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28b 页 WYG0991-0248d.png
落见斯人卷衮辞苍麓垂缨侍紫宸漏残珠阁晓香暖
玉炉春傥厌承明事归来衣锦新
  驰道(附/)
原太子绝(武帝为太子诏急召太子太子出龙楼门不/敢绝驰道西至直城门得绝乃度上迟之具)
(状对上悦后乃著令/令太子得绝驰道) 丞相行(鲍宣为司𨽻校尉比司/直丞相孔光四时幸园)
(陵官属以令行驰道中宣出逢之使吏钩止丞相掾没/入其车摧辱宰相事下御史中丞至司𨽻官欲捕从事)
(闭门不纳宣坐拒闭使/者无人臣礼大不敬) 没车马(翟方进迁丞相司直/从上甘泉行驰道中)
(司𨽻校尉陈庆/劾奏没入车马) 坐主守(魏曹植尝乘车马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太祖怒公车令)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29a 页 WYG0991-0249a.png
 (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 增青松 金椎(贾山曰秦驰道之丽道/广五十步三文而植厚)
 (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公主被呵 家使属吏(江充逢馆陶/长公主行驰)
 (道中呵问后从上甘泉逢太子家/使乘车马行驰道中充以属吏) 扶风先治道 京
 兆坐发民(王䜣守右扶风武帝过宫馆驰道修治供帐/办黄霸守京兆尹坐发民治驰道不先以闻)
  左入 右出(陆机洛阳记宫门及城中大道皆分作/三中央御道两边筑土墙高四尺馀外)
 (分之惟公卿尚书章服道从中道凡/人皆行左右左入右出夹道种榆槐) 飞甍 植柳(谢/元)
 (晖鼓吹曲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子隋大业元年发/淮南民十馀万开䢴沟自山阳至杨 江渠广四十步)
 (傍皆筑御/道植以柳) 榆槐夹 琉璃覆(上详前陆机洛阳记阔/揽辔集门中驰道甚)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三百四十三 第 29b 页 WYG0991-0249b.png
 (两傍有沟上植柳廊/脊皆覆以青琉璃瓦) 辇下建宅 门外植柳(宋开宝/九年诏)
 (于朱雀门外驰道之右建大第甲于辇下既成名曰礼/贤以待钱俶 金史地里志大定四年命于都门外夹)
 (道从行植/柳各百里) 辟道 达衢(元史本傅田忠良奏曰太庙/前驰道非礼也即敕中书辟)
 (道达又曰门外驰/道 齐化门通衢)
 
 
 
御定渊鉴类函卷三百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