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1a 页 WYG0989-000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渊鉴类函卷二百六十八
  人部二十七(圣/) (贤/)
   圣一
 原风俗通曰圣者声也通也言其闻声知情通于天地
 调畅万物 白虎通曰才称万人曰杰倍杰曰圣 增
 神异经曰圣一名哲一名通一名无不达 通书曰性
 焉安焉之谓圣 易曰圣人作而万物睹 原又曰知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1b 页 WYG0989-0001b.png
 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增又曰圣人
 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 原又曰备物致用立成器以
 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 增又曰天生神物圣人则之
 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
 洛出书圣人则之 又曰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
 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又曰上古结绳而
 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书曰
 圣有谟训明徵定保 又曰惟天聪明惟圣时宪 原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2a 页 WYG0989-0002a.png
又曰睿作圣 增又曰圣谟洋洋嘉言孔彰 又曰凡
人未见圣若不克见既见圣亦不克由圣 诗曰维此
圣人瞻言百里 又曰秩秩大猷圣人莫之 礼记曰
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明圣者述作之谓也 原哀
公问曰何谓圣人孔子对曰圣人者智通乎大道应变
而不穷能测万物之情性穆穆纯纯莫之能循是则可
谓圣人矣 增礼记曰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以阴
阳为端以四时为柄以日星为纪月以为量鬼神以为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2b 页 WYG0989-0002b.png
徒五行以为质礼义以为器人情以为田四灵以为畜
 孝经曰非圣人者无法 原家语曰圣者德合天地
变化无方也 增左传曰惟圣人能内外无患自非圣
人外宁必有内忧 原尚书大传曰天无烈风霪雨中
国有圣人 增又曰圣人在位其君子不诵无用之言
其工不作无用之器其商不通无用之物 汉书广武
君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故曰狂
夫之言圣人择焉 韩安国传曰圣人以天下为度者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3a 页 WYG0989-0002c.png
也不以己私怒伤天下之公 晋舆服志曰圣人见禽
兽容貌草木英华始创衣冠而玄黄殊采见秋蓬孤转
杓觿旁建乃作舆轮而方员异则 韩康伯传曰体有
而拟无者圣人之德 宋周敦颐传曰惟人也得其秀
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
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辽礼
志曰变通革弊与时宜之唯圣人为能通其意 耶律
孟简传曰上古之时无簿书法令而天下治盖簿书法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3b 页 WYG0989-0002d.png
令适以滋奸倖非圣人致治之本 元许谦传曰学以
圣人为准的然必得圣人之心而后可以学圣人之事
 明纪胡居仁曰圣人之教虽多不出于存心处事存
心以敬处事以义敬义立而德不孤 原六韬曰圣人
与天下之人皆安乐 又曰圣人守无穷之府用无穷
之才天下仰之而治 管子曰圣人若天然无私覆若
地然无私载 老子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不善之 增庄子曰六合之外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4a 页 WYG0989-0003a.png
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 原又曰以
德分人谓之圣 又曰智似深渊明如日月谓之圣
增商子曰圣人之制民也如高下制水如燥湿制火也
百世有圣人犹随踵而生 慎子曰天有明而不忧人
之暗地有财而不忧人之贫圣人有德而不忧人之危
 原文子曰圣人同生死愚人亦同生死圣人之同生
死明于分理也愚人之同生死不知利害也 又曰圣
人以仁义为准绳中绳之谓君子不中绳之谓小人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4b 页 WYG0989-0003b.png
孙卿子曰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神人无功圣人无
名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 增鹖冠子曰圣人者后天
地而生而知天地之始先天地而亡而知天地之终
韩非子曰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荀子曰积土谓之山
积水谓之海旦暮积谓之岁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
石匏子曰圣人清目而不视静耳而不听闭口而不言
弃心而不虑贵身而忘贱故尊势不能动乐道而安贫
故厚利不能倾容身而处适情而游一气浩然纯白于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5a 页 WYG0989-0003c.png
衷故形不养而性自全心不劳而道自至也 原淮南
子曰惟圣人为能知权言而必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
行也 又曰古者圣人劳形尽虑为民兴利除害赢天
下之忧而任海内之事圣人之忧民如此其切也 增
扬子法言曰震风凌雨然后知厦屋之为帡幪也苛政
虐世然后知圣人之为郛廓也 又曰圣人之言似于
水火水测之而益深穷之而益远火用之而弥明宿之
而弥壮 荀悦申鉴曰学圣不至圣可以尽性 五行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5b 页 WYG0989-0003d.png
论曰圣人尽众妙体至当故不求有所示而物自亲之
 原说苑曰圣人之于百姓也其犹赤子乎饥者食之
寒者衣之将之养之育之长之 姚信士纬曰圣人高
不可极深不可测穷神知化独见先识仁若纯阳信若
影响此所禀于天也 增文中子曰圣人达而赏罚行
圣人穷而褒贬作皇极所以复建而斯文不丧也 李
翱复性书曰圣人者寂然不动不往而到不言而神不
耀而光制作参乎天地变化合乎阴阳 鹿门子曰天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6a 页 WYG0989-0004a.png
有造化圣人以教化裨之地有生育圣人以长养裨之
四时有信圣人以诚信裨之两曜有明圣人以文明裨
之 宋程明道遗书曰人有斗筲之量有釜斛之量有
钟鼎之量有江湖之量江湖之量固大矣然有涯涘亦
有时而满惟天地之量则无满圣人者天地之量也
又曰气化之在人与在天一也圣人于其间有功用而
已 通书曰无思本也思通用也几动于彼诚动于此
无思而无不通谓之圣人 又曰圣人之道入乎耳存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6b 页 WYG0989-0004b.png
乎心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彼以文词而已者陋矣
 五峰胡氏曰易诗春秋者圣人之道也圣人之道若
何曰圣人者以一人理亿兆人之德性息其争夺遂其
生养者也 明刘基曰圣人之于仁义道德犹小人之
于货财金玉也小人之于货财金玉无时而尽圣人之
于仁义道德亦无时而足 又曰王者之祥有三圣人
为上丰年次之凤凰麒麟为下
  圣二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7a 页 WYG0989-0004c.png
增史记曰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
敏成而聪明 又曰颛顼高阳氏静渊以有谋疏通而
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
教化洁诚以祭祀 又曰帝喾高辛氏生而神灵自言
其名普施利物不于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
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
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
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7b 页 WYG0989-0004d.png
 原列子曰庖牺女娲神农夏后蛇身人面牛首此非
人之状而有大圣人之德 增唐李德裕传曰道之高
者莫若广成员元人之圣者莫若轩辕孔子 原淮南
子曰神农憔悴尧瘦癯舜黴黑禹胼胝由此观之则圣
人之忧劳百姓亦甚矣 庄子曰尧观乎华华封人曰
嘻请祝圣人使圣人寿富多男子尧曰多男子则多惧
富则多事寿则多辱封人曰天生万民必授之职多男
子而授之职则何惧之有富而使人分之则何事之有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8a 页 WYG0989-0005a.png
夫圣人鹑居而□食鸟行而无彰天下有道则与物皆
昌天下无道则修德就閒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
云至于帝乡三患莫至身常无殃则何辱之有 增史
记曰帝尧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
云 汉贾捐之曰尧舜圣之盛也禹入圣域而不优
杨龟山曰古之圣人宜莫如舜舜之侧微固无异深山
之野人也是岂以文采过人耶伏羲画八卦书断自尧
典当是时六经盖未有也而舜之所以圣者固何自哉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8b 页 WYG0989-0005b.png
然则圣人之所以为圣其学必有在矣 淮南子曰圣
人不贵尺璧而重寸阴故禹之趋时也履遗而弗取冠
挂而弗顾 原韩诗外传曰辟土殖谷者后稷也决江
疏河者禹也听讼执中者皋陶也然而有圣名者尧也
 增晋陶侃常语人曰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
当惜分阴 元许衡传曰大禹圣人闻善即拜益犹戒
之以任贤勿贰去邪勿疑后世宜何如也 鹿门子曰
圣人天也非修而至者也夫知道然后能修能修然后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9a 页 WYG0989-0005c.png
能圣且尧为唐侯二十而德盛舜为鳏民二十以孝闻
乌在乎修哉后稷之戏必以艺殖仲尼之戏必以俎豆
乌在乎修也盖修而至者颜子也孟轲也若圣人者天
资也非修而至者也 书曰乃祖成汤克齐圣广渊
史记曰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
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于傅岩中武
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 淮南子曰
文王知而好问故圣 续博物志曰武王伐纣商容与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9b 页 WYG0989-0005d.png
殷民观周师之入见毕公曰吾新君也容曰非也见太
公曰吾新君也容曰非也见周公曰吾新君也容曰非
也见武王曰吾新君也容曰圣人为海内讨恶见恶不
怒见善不喜颜色相副以是知之 原毛诗序曰狼跋
美周公也周公摄政远则四国流言近则王不知周大
夫美不失其圣也 增又曰思齐文王所以圣也 晋
刘颂传曰武王圣主也成王贤嗣也然武王不恃成王
之贤而广封建者虑经无穷也 韩诗外传曰成王之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10a 页 WYG0989-0006a.png
时有三苗贯桑而生同为一秀比三年果有越裳氏重
九译而至献白雉于周公曰道路悠远山川幽深故重
译而来朝周公辞曰吾子何以见赐也译曰吾受命国
之黄发曰久矣天之不迅风疾雨也海之不波溢也三
年于兹矣意者中国殆有圣人盍往朝之 左传孟僖
子曰臧孙纥有言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
达人今其将在孔丘乎故孟懿子与南宫敬叔师事仲
尼 史记曰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10b 页 WYG0989-0006b.png
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
言六艺者折衷于孔子可谓至圣矣 魏志文帝曰仲
尼负大圣之才怀帝王之器及退考五代之礼修素王
之事因鲁史而作春秋就太师而正雅颂俾千载之后
莫不宗其文以述作仰其圣以谋咨可谓命世之大圣
亿载之师表者也 汇苑齐景公问子贡曰仲尼贤乎
曰圣人也岂直贤哉景公曰其圣何如子贡曰不知也
景公作色曰始言圣人今言不知何也子贡曰赐终身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11a 页 WYG0989-0006c.png
戴天不知天之高也终身践地不知地之厚也赐之事
夫子譬犹渴操壶杓就江海而饮之满腹而去又安知
江海之深乎 扬子法言曰或问孔子之时诸侯有知
孔子圣者与曰知之若知之则曷为不用曰不能曰知
圣而不能用可得闻乎曰用之则弃其所习逆其所从
彊其所劣捐其所能非天下至圣孰能用之 孔丛子
悬子问子思曰子之先君见子产则兄事而世谓子产
仁爱称夫子圣人未喻其人之孰先也子思曰昔季孙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11b 页 WYG0989-0006d.png
问言游亦若子之言也子游答曰以子产之仁爱譬夫
子其犹浸水之与膏雨康子曰子产死郑大夫舍玦佩
妇女舍珠瑱巷哭三月琴瑟不作夫子之死吾未之闻
鲁人之若是也子游曰夫浸水所及也则生所不及则
死民皆知焉膏雨之所生也广莫大焉民之受赐也普
矣莫识其由来者也 房千里知道篇曰孔颜圣贤也
岂尝闻伐树瓢饮以为己辱哉姬旦亦圣人也岂尝闻
受封摄理以为己幸哉是知圣人之乐也内而恒人之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12a 页 WYG0989-0007a.png
乐也外 辽史太祖问侍臣曰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
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皆以佛对太子对曰孔子
大圣万世所尊宜先祀太祖大悦即建孔子庙诏太子
春秋释奠 元武宗本纪制曰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
无以明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仪范百王师表
万世 庄子曰夫卜梁倚有圣人之才而无圣人之道
我有圣人之道而无圣人之才吾教之其果为圣人也
 明唐顺之曰文学政事言语亦得与德行分科而皆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12b 页 WYG0989-0007b.png
不失为圣人之一体至于门人之辨之勇之艺圣人亦
自让以为贤于我也且曰自吾得某也而恶声不入于
耳自吾得某也而门人加亲是圣人与人之周也 宋
程颐传曰胡瑗问颜子所好何学颐答曰学以至圣人
之道也颐动止语嘿一以圣人为师其不至于圣人不
止也
  圣三
原受图 加算(尚书考灵曜四千五百六十岁精反初/握命一起河图圣受思郑康成注曰圣)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13a 页 WYG0989-0007c.png
(谓尧也天握命人当起者河乃出图帝尧受而思之以/受历数也 河图黄帝曰凡人生一日天帝赐算三万)
(六千又赐纪二十圣人得三万六千七百二十凡/人得三万六千一纪主一岁圣人加七百二十) 参
天 配地(易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 礼记圣人作乐以应天)
(制礼以/配地) 烛远 照微(尸子圣人之身犹日也夫日圜/尺光盈天地圣人之身小其所)
(烛远矣照颜延之论检圣/人者灵 烛微理绝功外) 兼应 两忘(祖台之道论/大道以至虚)
(顺通圣人以忘怀兼应无刘瑾/论圣人身蕴乾坤故有 两忘) 不相 无名(史记唐/举相蔡)
(泽曰吾闻圣人不相殆先/生乎 庄子圣人无名) 神化 天行(文子圣人者/与天地合具)
(德与日月合其明能以神化者/也 庄子圣人之生也天行) 致用 成能(易精义/入神以)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13b 页 WYG0989-0007d.png
(致用也能又/圣人成) 增管道 原应枢(孙卿子圣人者道之/管也 殷康论易昔)
(伏羲始画八卦/观象以应枢) 增同欲 达节(左传圣人与众同/欲 又圣达节)
倍杰 希天(见上圣一希性理/贤希圣圣 天) 若镜 如水(淮南子/圣人若)
(镜应性理五峰胡氏曰圣人/之 事也如水由于地中) 造物 发机(沈昭安陆/昭王碑惟)
(圣造物注利万物也之淮南子圣人将养其神和柔/其气平𡰥其形其纵 也若委衣其用之也若发机)
淳耀 袭明(人物志九徵篇阴阳清和则中睿外明圣/人淳耀能兼二美知微知章 老子圣人)
(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犍万物 兼兆人(鬼谷子/内犍篇)
(圣人立事以先知而犍万物也人观物内篇有一人之/人十人之人百人之人千人之 万人之人亿人之人)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14a 页 WYG0989-0008a.png
(兆人之人能当兆人者圣人/之谓也言圣人能兼兆人也) 圣人窟 夫子瓮(唐李/石续)
(博物志虞虢之间有傅说隐室在傅岩俗名之为圣人/窟 后汉钟离意别传意为鲁相到官出私钱万三千)
(文付户曹孔䜣修孔子车身入庙拭几席剑履男子张/伯除堂下草土中得玉璧七枚伯怀其一以六枚白意)
(意令主簿安置几前孔子教授堂下床首有悬瓮意召/孔䜣问此何瓮也对曰夫子瓮也背有丹书人莫敢发)
(也意曰夫子圣人所以遗瓮欲以悬示后贤因发之中/得素书文曰后世修吾书董仲舒护吾车拭吾履发吾)
(笥会稽钟离意璧有七张伯/藏其一意即召问伯果服焉) 原幽赞神明 弥纶天
(上详参天注之杨雄五经钩沉圣/人弥纶天地 体穷䆒有生之机) 随时举事 以
德分人(文子圣人随时而举事因资/而立功 下详圣一庄子) 增宗帝祖皇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14b 页 WYG0989-0008b.png
父天母地(观物内篇孔子赞易自羲轩而下序书自尧/舜而下祖三皇宗五帝也 淮南子精神训)
(圣人以天为/父以地为母) 陶铸尧舜 伯仲伊吕(庄子逍遥游篇/陶铸尧舜 杜)
(诗伯仲之间见伊吕孟子伊尹圣之任者也齐太公世/家西伯将出猎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说曰自吾先)
(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耶) 包含万象 横廓六合(拾遗/记庖)
(者包也言包含万象以牺牲登荐于百神民服其圣故/曰庖牺亦曰伏羲 淮南子横廓六合兼贯万物此圣)
(人之/游也) 海不扬波 河无流沫(韩诗外传详圣二频拾/遗记虞舜在位大 国)
(民来朝曰唐尧时三河俱溢三河者天河地河中河/也此三水有时通壅至圣之世水色俱溢无有流沫)
八神授简 五老降庭(拾遗记禹凿龙门至一空岩见/有八神侍侧禹曰华胥生圣人)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15a 页 WYG0989-0008c.png
(子是耶答曰华胥是九河神女以生余也乃探玉简授/禹 又孔子生空中有声言天感生圣子时有二龙绕)
(室五老/降庭) 腾跨百辟 镕钧六经(李邕宣圣庙碑腾跨/百辟孤绝一人 云)
(门子原道篇夫子继圣独秀前/哲镕钧六经必金声而玉振) 有子避座 郑公绕
(史记有若传孔子殁有若状似孔子弟子相与共立/为师他日弟子进问曰孔子言商瞿四十后当有五)
(丈夫子孔子何以知此有若默然无以应弟子起曰有/子避之此非子之座也 史纬范仲淹传富郑公弼自)
(河北还及国门不得入比夜傍/徨绕床叹曰范六丈真圣人也) 钦明温恭 中正仁
(性理朱子曰圣人相传只是一个字尧曰钦明舜曰/温恭圣敬日跻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太极图说圣)
(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不将不迎 知终知始(淮南子/圣人若)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15b 页 WYG0989-0008d.png
(镜不将不迎子下/详圣一鹖冠) 天地同施 日月代照(唐李观谒/庙文夫子)
(之道之德与天地同施与日月合明异唐常仲孺文/宣王碑辞文王既没孔子乃绍质文 时日月代照)
五星聚井 三苗贯桑(汉书高帝元年五星聚于东井/应劭曰东井秦之分野五星所)
(在其下当有圣人以义取天下性理朱子曰孟氏没而/此道之传不属至宋受命五星聚奎开文明之运 下)
(详圣二韩/诗外传) 梦见周公 不赞伊尹(上见论语不唐礼/乐志圣人 法桓)
(文不赞/伊尹) 简素为贵 福庆用昌(唐姚班传圣贤以简/素为贵 唐裴潾传)
(古之圣贤和平/是瑧福庆用昌) 织成天地 索获帝王(天中记圣人/蹈机握杼织)
(成天地使万物顺焉人伦正焉制文中子王道篇昔圣/人述史三焉其述书也帝王之 备矣故索焉而皆获)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16a 页 WYG0989-0009a.png
 东道西道 前知后知(桓谭新论张子侯曰杨子云/西道孔子也吾应曰子云亦)
(东道孔子也昔仲尼岂独是鲁孔子亦齐楚圣人也独/王充论衡儒者论圣人以为前知千岁后知万世有)
(见之明独/听之聪) 师蜂师蚁 铸金铸人(关尹子三极篇圣/人师蜂立君臣师)
(战蚁置兵者杨子学行篇或问世言铸金金可铸乎曰/吾闻君子 问铸人不问铸金或曰人可铸欤曰孔子)
(铸颜/渊矣) 言必及有 含之以虚(世说王弼曰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言必)
(及有之关尹子三极篇圣人之治天下/天下 物无得以外之故含之以虚) 心同止水
眼如望羊(性理朱子曰圣人之心如明镜止水穆孔子/世家孔子学琴于师襄有间曰有所 然深)
(思焉有所睪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颀然而长眼如望羊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16b 页 WYG0989-0009b.png
出𩔖超群 左提右挈(性理朱子述旨赞曰风气既开/乃生圣人聪明睿知出𩔖超群)
(始又塞于两间者无非此理圣人左提右挈原/ 要终欲人全此理而不失其本然之性也) 以诚
为本 能化而齐(通书诚者圣人之本能又富贵贫贱/处之一也处之一则 化而齐故颜)
(子亚/圣) 称其改过 不畏多难(唐陆贽传以圣辅赞圣/君不称其无过称其改)
(过不唐崔群史赞圣/人 畏多难畏无难) 为巢为杖 同德同波(陆贾辅/政篇尧)
(以仁义为巢舜以禹稷契为杖同庄子外篇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 德动而与阳同波)
 斧藻群言 糠秕六籍(刘协原道篇公旦多材振其/徽烈剬诗缉颂斧藻群言)
(初学记荀奉倩诸兄并以儒术议论奉倩独好言道尝/以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闻然则六籍虽存圣人)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17a 页 WYG0989-0009c.png
(之糠/秕也) 华殿松生 陆池露滴(符子愿足篇尧曰余坐/华殿之上森然而松生)
(于栋余立棂扉之内霏焉而云生于牗沥拾遗记炎帝/圣德所感陆池丹蕖骈生如盖香露滴 下流成池)
 𩔖情通德 执中含和(周易系辞庖牺氏之王天下/也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
(以𩔖万物之情和天中记圣人怀天气/抱天心执中含 不下庙堂而衍四海) 一心太极
万世为土(性理北溪陈氏曰圣人一心浑涵太极太之/为言甚也 邵子观物内篇诸侯以四境为)
(土天子以九州为土/仲尼以万世为土) 仁育义正 地平天成(性理圣/人在上)
(以仁育万物以义正万民允书大/禹谟地平天成六府三事 治) 言如钟钟 行则
车车(关尹子三极篇如钟钟然如钟鼓然圣人之/言则然如车车然如车舟然圣人之行则然) 消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17b 页 WYG0989-0009d.png
息两仪 经营三代(李邕宣圣庙碑夫子之道消息/乎两仪夫子之德经营乎三代)
瑰意琦行 玉振金声(楚辞宋玉曰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 下见孟子)
冀州异气 鲁国一人(拾遗记秦始皇时有宛渠国之/民乘螺舟而至始皇与之语及)
(天地初开之时曰臣见冀州有异气应有圣人生果/庆都生尧 观物外篇鲁国之儒一人者谓孔子也)
丝纷棋布 璧合珠联(关尹子三极篇圣人道虽丝纷/事则棋布 性理北溪陈氏曰)
(人之气禀不同只是阴阳五行之气运来运去自有个/真元之会如历法算到本数凑合所谓日月如合璧五)
(星如联珠圣人便是禀/得这个贞元之会来) 超轩跨皞 谢舜揖尧(唐颜/师古)
(圣德颂超轩跨皞腾周轶汉天唐文粹杨植许由/碣先生所谓为圣人之大标 地之外揖尧谢舜) 卷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18a 页 WYG0989-0010a.png
之不盈抔 廓然见四海(黄石子圣人存之以应事几/舒之弥四海卷之不盈抔)
(法言问道篇大哉圣人言之至也开之/廓然见四海闭之閛然不见墙之里) 易诗书春秋
 温良恭俭让(邵子观物内篇圣人之四府者易/诗书春秋之谓也 下详论语) 馈
乐钓由余 刻像求傅说(后汉儒林谢该传该去官孔/融荐之曰后日当更馈乐以)
(钓由余刻像而求傅说岂不烦哉孤史记戎王闻缪公/贤使由余观秦缪公问内史廖曰 闻国有圣人敌国)
(之忧也今由余寡人之害将奈何乃以女乐遗戎王/又数使人间要由余由余遂去降秦 下详上圣二)
引琴解匡围 观乐叹韶濩(琴操子畏于匡引琴而歌/匡人乃知孔子圣人也瓦)
(解而去圣左传季札观/韶濩曰 人之弘也) 青鸐栖于川岳 朱草蔓乎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18b 页 WYG0989-0010b.png
街衢(拾遗记世语曰青鸐鸣时太平故盛明之世翔鸣/薮泽音中律吕飞而不行至禹平水土栖于川岳)
(所集之地必有圣人出焉鸐音狄蔓又炎帝教/民耒耜百榖滋阜圣德所感朱草 衍乎街衢) 操壶
杓以就饮 执柘杵而上视(上详上圣二与青黎子徵/色篇齐桓公 管仲谋伐)
(莒谋未发而闻于国桓公怪之以问管仲管仲曰国必/有圣人也桓公叹曰嘻日之役者有执柘杵而上视者)
(意其/是耶)
  圣四
增衢尊(淮南子圣人之道犹中衢而致尊耶/过者斟酌多少不同各得其所宜) 四君子
(邓析子转辞篇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汤/有司直之人武有戒慎之铭此四君子者圣人也) 原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19a 页 WYG0989-0010c.png
感而后应(庄子圣人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 言而后行(管子圣/人择可)
(言而/后行) 增耳视目听(亢仓子全道篇陈大夫语鲁叔孙/卿曰敝邑亦有圣人曰圣人为谁)
(陈大夫曰有亢仓子者偏得/老𣆀之道其能用耳视目听) 日读百篇(抱朴子勖学/篇周公上圣)
(而日读/百篇) 发矢握矢(关尹子一宇篇圣人力行犹之发/矢因彼而行我不自行圣人坚守)
(犹之握矢因彼/而守我不自守) 席卷群才(唐李邕宣圣碑铭首/出列圣席卷群才) 广
学天开(唐李邕宣圣碑铭大/名震耀广学天开) 不卷道而背时(七命文/圣人不)
(卷道而/背时) 知河海斗斛识山石多少(神异经西南大荒/中有人身长一丈)
(腹围九尺知河海斗斛/识山石多少名曰圣)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19b 页 WYG0989-0010d.png
  圣五
增诗宋朱子感兴诗曰放勋始钦明南面亦恭己大哉
精一传万世立人纪猗欤叹日跻穆穆歌敬止戒獒光
武烈待旦起周礼恭惟千载心秋月照寒水鲁叟何常
师删述存圣轨
原颂后汉张超尼父颂曰岩岩孔圣异世称杰量合乾
坤明参日月德被八荒名克遐外终于获麟遗歌鲁卫
 唐颜师古圣德颂曰天下文明日月贞观百神受职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20a 页 WYG0989-0011a.png
三灵叶赞太阶既平光华照烂超轩跨皞腾周轶汉万
寿无疆永延遐算
增碑唐张谓虞帝庙碑曰受昭华之玉允洽神人泥封
祀之金大报天地五臣皆进明赏也四族咸黜明刑也
先质后文敦俗也贵德尚齿优贤也于此之时君明于
上人化于下山川鬼神亦莫不宁鸟兽鱼鳖众孚咸若
无为而治其舜也欤 王勃益州夫子庙碑曰帝天乙
之灵苗宋微子之洪绪自玄禽剪夏浮宝玉于南巢白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20b 页 WYG0989-0011b.png
马朝周载旌旗于北面五仙神器衍潢高列帝之荣三
命雄图钟鼎冠承家之礼商丘诞睿下属于防山泗水
载灵遥驰于汶上礼乐由是委输人仪所以来苏排祸
乱而搆乾元扫荒屯而树真宰圣人之大业也若乃承
百王之丕运总千圣之殊姿人灵昭有作之期岳渎降
非常之表珠衡玉斗徵象纬于天经虎踞龙蹲集风云
于地纪亦犹三阶瞰月恒星知太紫之宫八柱冲霄群
岭辨中黄之宅圣人之象也若乃顺时而动用晦而明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21a 页 WYG0989-0011c.png
纡圣哲于常师混波流于不问太阳亭午收爝火于丹
衡沧浪浮天控涓涔于翠渚西周捧袂仙宫留紫气之
书东海抠衣郯子叙青云之秩接舆非圣询去就于狂
歌童子何知屈炎凉于诡问圣人之降迹也若乃参神
揆训录道和倪辱太白于中都绊乘黄于下邑湛无为
之迹而众务同并驰不言之化而群方取则虽复霓旌
羽旆齐人张夹谷之威八佾三雍桓氏逼公宫之制洎
乎历阶而进宣武备而斩俳优推义而行肃刑书而诛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21b 页 WYG0989-0011d.png
正卯用能使四方知罪争归旧好之田三家变色愿执
陪臣之礼圣人之成务也若乃乘机动用历聘栖遑神
经幽显志大宇宙东西南北推心于暴乱之朝恭俭温
良授受于危亡之国道之将行也命道之将废也命归
齐去鲁发浩叹于衰周厄宋围陈奏悲歌于下蔡圣人
之救时也若乃筐篚六艺笙簧五典折旋洙泗之间探
赜唐虞之际三千弟子攀睿化而升堂七十门人奉洪
规而入室从周定礼宪章知损益之源反鲁裁诗雅颂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22a 页 WYG0989-0012a.png
得弦歌之首备物而存道下学而上达援神叙教降赤
制于南宫运斗陈经动玄符于北洛圣人之立教也若
乃成变化而行鬼神观阴阳而倚天地以鼓天下之动
以定天下之疑索众妙于重玄纂群微于太素圣人之
赞易也若乃灵襟不测睿视无涯石砮昭集隼之庭土
缶验羵羊之井稽山南望识皓首于封禺蠡泽东浮考
丹萍于梦渚麟图鉴远金编题佐汉之符凤德钩深玉
策筮亡秦之兆圣人之观化也时义远矣能事毕矣然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22b 页 WYG0989-0012b.png
后拂衣方外脱屣人间奠楹兴夕梦之哭负杖起晨歌
之迹挠虹梁于大厦物莫能宗摧日观于鲁丘我将安
仰明均两曜不能迁代谢之期序合四时不能革盈虚
之数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为而不有用九五
而长驱成而弗居抚云霓而高视圣人之应化也自四
教远而微言绝十哲丧而大义乖九师争大易之门五
传列春秋之幅六体分于楚晋四时𣲖于齐韩淹中之
妙键不追稷下之高风代起百家腾跃攀户牗而同归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23a 页 WYG0989-0012c.png
万匹驰驱仰陶钧而共贯犹使丝簧金石长悬阙里之
堂荆棘蓬蒿不入昌平之墓圣人之遗风也遵扬十圣
光被六虚乘素履而保安贞垂黄裳而获元吉故能贵
而无位履端于太极之初高而无名布政于皇王之首
千秋所不能易百代所不能移者也
增论宋苏轼论曰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
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言必称先王然后知圣人
忧天下之深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远也浩乎不知其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23b 页 WYG0989-0012d.png
津涯而非深也其所言者匹夫匹妇之所共知而所行
者圣人有所不能尽也
增杂文晋王嘉拾遗记曰炎帝始教民耒耜躬勤畎亩
之事百谷滋阜圣德所感无不著焉神芝发其异色灵
苗擢其嘉颖陆池丹蕖骈生如盖香露滴沥下流成池
因为豢龙之圃朱草蔓衍乎街衢卿云蔚蔼于丛薄筑
丹丘以祀朝日饰瑶阶以挹夜光奏九天之和乐百兽
率舞八音克谐木石润泽时有流云洒液是谓霞浆服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24a 页 WYG0989-0013a.png
之得道后天而老有石璘之玉号曰夜明以闇投水浮
而不灭当此之时渐革庖牺之朴辨文物之用时有丹
雀衔九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
不死采峻锾之铜以为器峻锾山名也下有金井白气
冠其上人升于其间雷霆之声在于地下井中之金柔
弱可以缄縢也 唐太宗金镜篇曰玉不琢不成器人
不学不知道仲尼师于郯子文王学于虢叔圣人且犹
如此何况于凡人者乎 韩愈原道曰古之时人之害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24b 页 WYG0989-0013b.png
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相养之道为之君
为之师驱其虫蛇禽兽而处之中土寒然后为之衣饥
然后为之食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然后为之宫室为
之工以赡其器用为之贾以通其有无为之医药以济
其夭死为之葬埋祭祀以长其恩爱为之礼以次其先
后为之乐以宣其湮郁为之政以率其怠勌为之刑以
锄其强梗相欺也为之符玺斗斛权衡以信之相夺也
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害至而为之备患生而为之防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25a 页 WYG0989-0013c.png
今其言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争呜
呼其亦不思而已矣如古无圣人人之𩔖灭久矣
  贤一
增风俗通曰贤坚也坚中廉外也 说文曰贤多才也
 通书曰复焉执焉之谓贤 易曰不家食吉养贤也
 又曰圣人养贤以及万民 原书曰野无遗贤 增
又曰任贤勿贰 又曰佑贤辅德 原又曰所宝惟贤
则迩人安 增礼记曰明足以见之仁足以与之知足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25b 页 WYG0989-0013d.png
以利之可谓贤矣 家语曰哀公问曰何谓贤人孔子
曰所谓贤人者德不踰闲行中规绳言足以法于天下
而不伤于身道足以化于百姓而不伤于本富有天下
而无怨财施天下而不病贫此则贤者也 原京房易
飞候曰视四方常有大云五色具而不雨其下有贤人
隐 增易参同契曰天道无适莫常与贤者 毛诗序
曰丘中有麻思贤也 原又曰南山有台乐得贤也得
贤则能为邦家立太平之基矣 韩诗外传曰圣人求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26a 页 WYG0989-0014a.png
贤者以自辅 增大戴礼曰帝入西学尚贤而贵德
原春秋繁露曰气之清者为精(李固表/作神)人之清者为贤
治身者以积精(李固表/作鍊神)为宝治国者以积贤为道 增
史记平原君谓毛遂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
囊中其末立见 汉书刘向传曰众贤和于朝则万物
和于野 晋书华谭传曰百揆之职非贤不居故山林
无匿景衡门不栖迟 元史许衡传曰夫贤者以公为
心以爱为心不为利回不为势屈置之周行则庶事得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26b 页 WYG0989-0014b.png
其正天下被其泽其于人国重固如此也 管子曰贤
之所以能成其贤者以其贤而事不肖也 文子曰山
有野兽林木为之不斩野有螫虫葵藿为之不采国有
贤人折冲千里 庄子曰以财分人谓之贤以贤临人
未有得人者也以贤下人者未有不得人者也 原申
子曰千里有贤者是比肩而立也 吕氏春秋曰贤者
遗人以仁 又曰得地千里不如得一贤也 增任子
曰夫贤人者至德以为己心行道以为己任处则不求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27a 页 WYG0989-0014c.png
私名仕则不求私宠不为其身不阿其君积礼义于朝
播仁风于民使天下之人翼翼焉向戴其君之尊欣欣
焉歌舞其君之德 原孙卿子曰古之贤人食则餰粥
不足衣则裋褐不完然而非礼不进非义不受 说苑
曰夫绝江海者托于舟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
于贤 增班固白虎通曰王者即位先封贤者忧民之
急也故列土为坛非为诸侯张官设府非为卿大夫皆
为民也 委宛子曰操行有常贤仕宦无常遇贤不贤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27b 页 WYG0989-0014d.png
才也遇不遇时也 原周书阴符曰凡治国有三常一
曰君以举贤为常二曰官以任贤为常三曰仕以敬贤
为常夫然虽百代可知也 物理论曰贤人为德体自
然也故语曰黄金累千不如一贤 增通书曰必有耻
则可教闻道则可贤 西铭曰圣其合德贤其秀也
皇极内篇曰体数之常不易其方顺时而行贤人也
  贤二
增汉晁错曰臣窃闻古之贤主莫不求贤以自辅翼故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28a 页 WYG0989-0015a.png
黄帝得力牧而为五帝首大禹得咎繇而为三王祖齐
桓得筦子而为五霸长 原韩诗外传曰魏文侯问孤
卷子曰父贤足恃乎对曰不足子贤足恃乎对曰不足
兄贤足恃乎对曰不足弟贤足恃乎对曰不足臣贤足
恃乎对曰不足文侯勃然作而怒曰寡人问此五者于
子子一以为不足者何也对曰父贤不过尧而丹朱放
子贤不过舜而瞽瞍顽兄贤不过舜而象傲弟贤不过
周公而管叔诛臣贤不过汤武而桀纣伐君欲治从身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28b 页 WYG0989-0015b.png
始人何足恃 增通书曰伊尹颜渊大贤也伊尹耻其
君不为尧舜一夫不得其所若挞于市颜渊不迁怒不
贰过三月不违仁 书曰殷王元子惟稽古崇德象贤
 抱朴子曰桓文汉高鼓群贤以为六翮托豪杰以为
舟楫 原吕氏春秋曰公孙枝献百里奚于缪公三月
请属事焉公曰买之五羊之皮而属事无乃为天下笑
乎枝曰信贤而任之君之明也议贤而下之臣之忠也
夫谁笑哉 增何武上封事曰虞有宫之奇晋献不寐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29a 页 WYG0989-0015c.png
汲黯在位淮南寝谋故贤人在朝折冲厌难胜于无形
 原家语曰孔子读史至楚复陈喟然曰贤哉楚庄王
轻千乘之国而重言之信非申叔时之忠弗能见其义
非庄王贤弗能受其训 韩子曰晋平公问叔向曰吾
群臣孰贤对曰赵武贤武立不胜衣言不出口然其所
举者数十人皆令德也 增说苑曰孔子之郯遇程子
于途倾盖而语终日有间顾谓子路曰取束帛以赠先
生子路不对有间又顾谓曰取束帛以赠先生子路屑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29b 页 WYG0989-0015d.png
然对曰士不中间(谓介/绍也)而见女无媒而嫁非君子之行
也孔子曰诗不云乎野有蔓草零露团兮有美一人清
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今程子天下之贤士也于
是不赠终身弗见也 双峰饶氏曰颜孟之均为大贤
也而一可学一难学者颜子如和风庆云人皆可以即
之孟子如泰山岩岩可望而不可攀其规模气象之不
同亦以气质有异之故也 家语曰孔子谓宓子贱曰
子治单父众悦子何施而得之对曰此地民有贤于不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30a 页 WYG0989-0016a.png
齐者五人不齐事之而禀度焉皆教不齐以治道孔子
叹曰昔者尧舜听天下务求贤以自辅夫贤人百福之
宗神明之主也惜乎不齐之所治小也 孔丛子曰鲁
人有公仪潜者厉节行道恬于荣利不事诸侯子思与
之友穆公因子思欲以为相谓子思曰公仪子必辅寡
人三分鲁之一子思曰如君之言则公仪子愈所不至
也若饥渴待贤虽蔬食饮水亦愿在下风今徒以高官
厚禄钓饵君子无信人之意则公仪子终身不蹑乎君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30b 页 WYG0989-0016b.png
之庭矣 越绝书曰子胥正而信范蠡智而明皆贤人
也 史记孟子列传曰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
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
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程
子曰孟子尽可为孔子事业只是不及圣人譬如剪䌽
为花花则似矣特无化工耳 后汉李固传曰昔秦欲
谋楚王孙圉设坛西门陈列名臣秦使戄然遂为寝兵
魏文侯师卜子夏友田子方轼段干木故群俊并至名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31a 页 WYG0989-0016c.png
过齐桓秦人不敢窥兵于西河斯盖积贤人之符也
新序曰秦欲伐楚使使者往观楚之宝器昭奚恤乃为
坛使客东面自居西面之坛称曰理百姓食仓廪子西
在此奉圭璋使诸侯子方在此守封疆谨境界叶公子
高在此理师旅正兵戎司马子反在此怀霸王之馀义
猎治乱之馀风昭奚恤在此惟大王所观使反言于秦
君曰楚多贤臣未可谋也 原尹文子曰尹文子见齐
宣王宣王叹国寡贤尹文子曰使国悉贤孰处王下王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31b 页 WYG0989-0016d.png
曰国悉不肖可乎尹文子曰国悉不肖孰理王朝王曰
贤与不肖皆无可乎尹文子曰不然有贤有不肖故王
尊于上臣卑于下贤贤退不肖所以有上下也 增汉
书曰张耳陈馀世所称贤其宾客厮役皆天下俊杰所
居国无不取卿相者 傅喜传曰喜以光禄大夫养病
大司空何武尚书令唐林皆上书言喜行义修洁今以
寝病一旦遣归众庶失望皆曰鲁以季友治乱楚以子
玉重轻魏以无忌折冲项以范增存亡故楚跨有南土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32a 页 WYG0989-0017a.png
带甲百万邻国不以为难子玉为将则文公侧席而坐
及其死也君臣相庆百万之众不如一贤故秦行千金
以间廉颇汉散万金以疏亚父喜立于朝陛下之光辉
也 三国志诸葛亮曰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
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唐书元德
秀传曰明皇在东都酺五凤楼下令三百里县令刺史
各以声乐集河内太守辇优伎数百被锦绣或作犀象
瑰谲光丽德秀为鲁山令惟乐工数十人联袂歌于蔿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32b 页 WYG0989-0017b.png
于于蔿于者德秀所为歌也帝闻异之叹曰贤人之言
哉 山堂肆考曰宋真宗景德元年密采群臣有闻望
者得二十四人召对崇政殿置于台省馆阁比唐修文
馆学士号为二十四贤边肃鞠仲谋郝太冲朱恊李元
马京何亮卫太素陈昭度崔端赵湘姜屿滕涉曹广周
绛谢涛高谨微张若谷陈越皇甫选陆元李逢天崔遵
度其一人则失之矣 宋史邵雍传曰雍德气粹然望
之知其贤然不事表襮不设防畛群居终日不为甚异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33a 页 WYG0989-0017c.png
与人言乐道其善而隐其恶有就问学则答之未尝强
以语人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
者服其化 果斋李氏曰自夫子设教洙泗以博文约
礼授学者颜子子思孟子相与共守之未尝失坠其后
正学失传士各以意为学寥寥千载而后周程张子出
焉历时未久浸失其真朱子出而后合伊洛之正传绍
邹鲁之坠绪前贤后贤之道该遍全体其亦可谓盛矣
 元窦默传曰默为人乐易平居未尝评人物与人居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33b 页 WYG0989-0017d.png
温然儒者也至论国家大计面折廷诤谓汲黯无以过
之帝尝谓侍臣曰朕求贤三十年惟得窦汉卿及李俊
民二人 明宋濂传略曰太祖尝誉濂于朝曰朕闻太
上为圣其次为贤其次为君子宋景濂事朕十九年未
尝有一言之伪诮一人之短始终无二非止君子抑可
谓贤矣
  贤三
原顺德 乐道(周礼以贤制爵则民顺德/ 公仪潜事见上贤二) 积礼 富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34a 页 WYG0989-0018a.png
(任嘏道德论夫贤人者积礼义于朝播仁风于野/ 吕氏春秋文侯曰干木贤人也干木富于义)
避世 绝俗(论语贤者避世儒徐整豫章列士传议郎/舒令施阳字季 宜春人也为人沉重谧)
(静清白绝俗生平常以礼让/先人后己为行因称为贤者) 受赏 守节(汉书进贤/受上赏)
(左传贤/守节) 增希颜 乐孔(性理朱子曰南轩张公以古/之圣贤自期作希颜录一篇)
(蚤夜观省以自警策纡杨子纡紫怀金之乐不若颜子/之乐颜子之乐也内 紫怀金之乐也外颜不孔虽得)
(天下不足/以为乐) 壁立 凤翔(性理上蔡谢氏曰孟子所至/王侯分庭抗礼壁立万仞)
(又朱子曰曾点之志如/凤凰翔于千仞之上) 序位 报君(汉书封丞相公/孙弘为平津侯)
(下诏曰古者任贤而序位贤孔/丛子子思曰报君者惟达 耳) 德星 仁风(檀道鸾/续晋阳)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34b 页 WYG0989-0018b.png
(秋陈仲弓从诸子侄造荀淑父子于时德星聚太史奏/曰五百里贤人聚 后汉祢衡颜子碑德行迈于三千)
(仁风横/于万里) 原主神明 安社稷(家语夫贤者百福之宗/也神明之主也 徐干)
(中论大贤之为行也是非不与俗辨曲直故得其志/则邦国以和社稷以安兆人受其福群生赖其祚)
增敌七国 有三常(唐李邕传邕下狱许昌男子孔璋/上书天子曰昔吴楚反时得剧孟)
(则不忧夫以一贤而敌七国之众/ 周书阴符治国有三常详贤一) 原克勤克俭 知
微知章(尚书帝曰来禹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弗自满假/惟汝贤 贽虞颜子赞颜子亹亹仁心不违行)
(无贰过知/章知微) 增关西孔子 江左𡰥吾(后汉杨震传震/明经博览无不)
(穷究诸儒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为晋温峤传晋渡江/之后制度草创纲维未举峤殊以 忧及见王导共谈)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35a 页 WYG0989-0018c.png
(欣然曰江左自有/𡰥吾复何虑也) 不臣不友 一臞一肥(吕子齐有/北郭骚晏)
(子之仆谓晏子曰此齐国之贤者也其义不臣乎天子/不友乎诸侯 淮南子子夏见曾子一臞一肥曾子问)
(其故曰出见富贵之乐而欲之入见先王之道/而又说之两者心战故臞先王之道胜故肥) 山中
四皓 斗南一人(史记留侯世家高祖欲易太子留侯/曰上有不能致者四人皆以为上慢)
(侮人故逃匿山中诚令太子来以为客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扬雄解嘲四皓采荣于南山 唐狄仁杰传)
(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 往必不获 望之可知(后汉逢萌传/北海太守素)
(闻其高遣吏奉谒致礼萌不答太守使捕之吏曰子庆/大贤天下共闻所在之处人敬如父往必不获 性理)
(朱子曰尧夫先生德气/粹然望之可知其贤) 自家意思 他人丘陵(性理/程子)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35b 页 WYG0989-0018d.png
(曰茂叔窗前草不除问之云与自家意/思一般 论语他人之贤者丘陵也) 卿见叔度
帝思子陵(典略荀季和见袁闳曰卿国有颜子宁知之/乎闳曰卿见吾叔度耶 后汉书严光字子)
(陵光武即位光变姓名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 经户披帷 升堂入
(世说袁司徒粲经傅昭户辄叹曰经其户寂若无人/披其帷其人斯在岂非名贤 论语由也升堂矣未)
(入于/室也) 小者最胜 门人益亲(世说补王黄门兄弟三/人俱诣谢公既出坐客)
(问谢公向三贤孰愈谢公曰小者最胜亲/史记颜回传孔子曰自吾有回门人益) 楮冠藜杖
 木枕布衾(汇苑原宪居环堵之室上漏下湿坐而弦/歌子贡往见之原宪楮冠藜杖而应门)
(唐书阳城传城尝以木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 亦趋亦步 就凊就温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36a 页 WYG0989-0019a.png
(庄子颜渊问于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乎若后矣 管子贤人)
(知道之不可行则沉抑以辟罚静默以/侔免譬犹夏之就凊冬之就温侔取也) 避阳城驿
改浩然亭(元稹阳城驿诗商有阳城驿名同阳道州阳/公没已久感我泪交流又祠曹讳羊祜此驿)
(何不侔我愿避公讳名为避贤邮曰唐书孟浩然传王/维过郢州画浩然像于刺史亭因 浩然亭咸通中刺)
(史郑諴谓贤者名不/可斥更署曰孟亭) 取火于燧 剪䌽为花(战国策/淳于髡)
(一日而见七人于宣王王曰子一朝见七士不亦众乎/髡曰夫物各有俦今髡贤者之俦也王求士于髡若挹)
(水于河而取火于燧也色性理圣人犹化工也贤人犹/巧工也剪䌽以为花设 以画之非不宛然肖之而欲)
(观生意之自/然则无之也) 不炉不扇 为圭为璋(性理程子曰邵/尧夫先生始学)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36b 页 WYG0989-0019b.png
(于百原坚苦刻厉冬不炉夏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卫/人贤之 唐文粹韦渠牟古贤四皓赞焕焕煌煌为圭)
(为/璋) 一动一静 无古无今(唐文粹梁肃钓台碑贤哲/之道一动一静动而用者)
(功济乎当世静而不用者化光于无穷/ 方正学三贤赞斯文在兹无古无今) 春生秋杀
冬日夏云(性理程子曰颜子春生也孟子并秋杀尽见/ 又陈恬赞程明道曰贤哉先生惟德温温)
(如冬之日/如夏之云) 稷下聚士 圃泽多贤(风俗通齐威宣王/之时聚天下贤士)
(于稷下泽列子/郑之圃 多贤) 南国有几 我门不乏(南史王锡传/魏使刘善明)
(来聘中书舍人朱异接之善明曰南国学辨如中书者/有几又曰王锡张缵北间所闻云何不见异具奏闻即)
(敕南苑设宴善明遍论经史锡缵随方酬对他日谓异/曰一日见二贤实副所望 又袁粲传粲字悯孙叔父)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37a 页 WYG0989-0019c.png
(淑雅重之语子弟曰我门/不乏贤悯孙必当复三公) 先生烈包元凯 达者位
无子男(后汉祢衡颜子碑仲尼无舜禹之功先生包元/凯之烈 唐书张后胤传帝曰今日弟子何如)
(后胤曰昔孔子门人三千达者无子男之位/臣翊赞一人乃王天下计臣之功过于先圣)
  贤四
增府望(北齐书王昕传太尉汝南王悦辟骑兵参军左/右言昕诞慢悦曰府望惟在此贤不可责也)
 书碑(宋范仲淹传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 司礼(杨子贤者司礼小/人司嚱注贤者见)
(有礼则从之小人/见衅隙则抵之) 原宜有后(白帖贤者子/孙宜有后也) 增入室
(拾遗记魏文帝称薛夏曰子所说子游子夏之俦不/能过也若仲尼在魏复为入室焉手制书与题云入)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37b 页 WYG0989-0019d.png
(室/生) 原不陨贫贱(礼记贤者不陨穫于/贫贱不充诎于富贵) 增必当远至
(魏李孝贞传陆昂曰士固/不妄有名吾贤必当远至) 外朗内润(世说或问汝南/许章曰叔慈慈)
(明孰贤许曰二荀皆玉/也慈明外朗叔慈内润) 载文盈车(抱朴子墨翟大/贤载文盈车)
耳择口择(杨子法言贤者耳择/口择众人无择焉) 天爵有馀(先贤行状/钟皓字季)
(明父祖至德著名皓高风承世除/林虑长不就人位不足天爵有馀) 松柏为林(唐郎馀/令传馀)
(令博于学授霍王元轨府参军从父知年亦为王友元/轨每曰郎家二贤皆入府不意培塿而松柏为林也)
 声满天地(庄子曾子居卫曳縰而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石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
视如土坛(汇苑详注闵子曰吾内明于去就之义/出见羽盖龙旂裘旃相随视如坛土矣) 反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38a 页 WYG0989-0020a.png
迹合道(关尹子以贤师圣/者反迹而合道) 改名半千(刘煦文苑传员/半千本名馀庆)
(王义方谓之曰五百年一/贤足下当之因改名半千) 盛水不满(性理朱子曰曾/子立言盛水不)
(满/) 羞对轩冕(初潭集袁淑候李僧伽先减仆从然/后入门曰见此贤令吾羞对轩冕)
疲暮逢君(汇书详注沈约每见王筠文咨嗟谓曰自谢/眺诸贤零落平生意好殆绝不谓疲暮复逢)
(于/君) 贤者常不遇(孔帖韩愈与崔群书曰贤者常不遇/不肖者比肩青紫贤者常无以自存)
(不贤者志/满气得) 颜苦孔之卓(杨子或问曰颜氏子亦有苦/乎曰颜苦孔之卓也或人瞿)
(然曰兹苦也祗其/所以为乐也欤) 前比鲁山道州(东坡志林九江陈/辅之有于陵仲子)
(之操不娶无子东坡曰鲁山道州乃/前比也辅之一笑曰赖古多此贤)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38b 页 WYG0989-0020b.png
  贤五
增诗唐李白梁父吟曰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
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吐气思经纶广张
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
颇似寻常人 宋朱熹感兴诗曰颜生躬四勿曾子日
三省中庸首谨独衣锦思尚絅伟哉邹孟氏雄辨极驰
骋操存一言要为尔挈裘领丹青著明训今古垂焕炳
何事千载馀无人践斯境 金乐府曰圣师之门颜惟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39a 页 WYG0989-0020c.png
居上其殆庶几是宜配享桓圭衮衣有严翼象载之神
祠增光吾党 又曰有周之衰王纲既坠是生真儒宏
才命世言而为经醇乎仁义力扶圣功同垂万祀 明
宣宗御制拟猗兰操曰兰生幽谷兮晔晔其芳贤人在
野兮其道则光嗟兰之茂与众草为伍于乎贤人兮汝
其予辅
增赋唐谢观以贤为宝赋曰楚国之君贤人为宝彼则
贵于无胫此则尊于有道琢磨仁义而不缁不磷淬砺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39b 页 WYG0989-0020d.png
锋铓而既坚既好皎皎神爽棱棱貌清志一洁而靡垢
行百鍊而愈精非暗投以取诮不韫椟以沽名廉让在
心命爵而蔑闻铜臭文章满腹掷地而自有金声洞彻
不欺光芒相烛砥名而可尚砺节而自勖吐清词之粲
粲心水含珠见正色之温温情田积玉言错落而无玷
性真明而不瑕袖怀荆璞握有灵蛇以鉴奸察邪之焕
烂比照乘映庑之光华足可充盈军国辉耀邦家何必
积满堂以递矜易连城而助诈一非克俭之教一损不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40a 页 WYG0989-0021a.png
贪之化虞君受垂棘而灭楚国得孙生而霸使徒美其
色映层阙光能耀夜殊不知寸阴踰尺璧之珍一经夺
满籯之价所以爱兹被褐重彼迷邦以清德之惟一奚
白璧之能双况各藏器俟时见机而作直若弦矢颖如
锋锷诚席珍之可任洵柱石之有托以之绥抚而上下
康宁以之守禦而内外胥乐既三复之可验奚众口之
能铄则知金玉为宝者德义之衰贤人为宝者邦家之
基国无日而无事贤何代而无之如此则何必楚也独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40b 页 WYG0989-0021b.png
二三子之可师
增诏北周苏绰为太祖草擢贤良诏曰良玉未剖与瓦
石相𩔖名骥未驰与驽马相杂及其剖而莹之驰而试
之玉石驽骥然后始分彼贤士之未用也混于凡品竟
何以异要任之以事业责之以成务方与彼庸较然不
同昔吕望之屠钓百里奚之饭牛宁生之扣角管𡰥吾
之三败当此之时悠悠之徒岂谓其贤及升王朝登霸
国积数十年功成事立始识其奇士也 唐开元八年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41a 页 WYG0989-0021c.png
诏曰颜子等十哲宜为坐像悉令从祀曾参大孝德冠
同列特为塑像坐于十哲之次因图画七十弟子及二
十二贤于庙壁上以颜子亚圣亲为制赞书于石仍令
当朝文士分为之赞题其壁焉
增书唐韩愈与凤翔刑部尚书书曰假如贤者至阁下
乃一见之愚者至不得见焉则贤者莫不至而愚者日
远矣假令愚者至阁下以千金与之贤者至亦以千金
与之则愚者莫不至而贤者日远矣 宋苏辙上枢密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41b 页 WYG0989-0021d.png
韩太尉书曰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
四𡰥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
而辙也未之见焉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
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
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
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
而无憾矣
增序宋苏轼六一居士集序曰自汉以来道术不出于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42a 页 WYG0989-0022a.png
孔氏而乱天下者多矣晋以老庄亡梁以佛亡莫或正
之五百馀年而后得韩愈学者以愈配孟子盖庶几焉
愈之后三百馀年而后得欧阳子士无贤不肖不谋而
同曰欧阳子今之韩愈也
原颂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曰夫贤者国家之器用也
所任贤则趋舍省而功施普器用利则用力少而就效
众故工人之用钝器也劳筋苦骨终日矻矻及巧冶铸
干将之璞清水淬其锋越砥敛其锷水断蛟龙陆剸犀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42b 页 WYG0989-0022b.png
革使离娄督绳公输削墨虽崇台五层延袤百丈而不
溷者工用相得也故服絺绤之凉者不苦盛暑之郁燠
袭狐貉之煖者不忧至寒之悽怆何则有其具者易其
备贤人君子亦圣王之所以易海内也君人者勤于求
贤而逸于得人人臣亦然昔贤者之未遭遇也图事揆
策则君不用其谋陈见悃诚则上不然其信进仕不得
施效斥逐又非其愆是故伊尹勤于鼎俎太公困于鼓
刀百里自鬻宁子饭牛及其遇明君遭圣主也运筹合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43a 页 WYG0989-0022c.png
上意諌诤则见听进退得关其忠任职得行其术剖符
锡壤而光祖考传之子孙以资说士
原赞后汉王粲正考父赞曰恂恂正父应德孔盛身为
国卿族则公姓年在耆耋三叶闻政谁能不怠申兹约
敬饘粥予口伛偻受命铭书金鼎祚及后圣 西晋嵇
康原宪赞曰原宪味道财寡义丰栖迟荜门安贱固穷
弦歌自乐体逸心冲进应子贡邈有清风 晋挚虞左
丘明赞曰丘明作史时惟衰周错综坟籍思弘徽猷阐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43b 页 WYG0989-0022d.png
明正典光演春秋诞宣圣旨旷代弥休 增夏侯湛闵
子骞赞曰圣既拟天贤亦希圣蒸蒸子骞立体中正干
禄辞宰事亲尽敬勉心景迹擢辞流咏 原孙楚颜回
赞曰束身励行宗事圣道钻仰孜孜视子犹考 增唐
司空图三贤赞曰隋大业间房公李公魏公同师文中
子尝谓其徒曰玄龄也志而密靖也惠而断徵也直而
遂俾其遭时致力必济谟庸厥后果然赞曰三贤志同
夙尚儒风以植公忠出遇太宗讽议从容谋厥群雄君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44a 页 WYG0989-0023a.png
劳臣惕荒𡰥阻辟百千年社稷 宋苏辙管幼安赞曰
幼安之贤无以过人余独何以谓贤贤其明于知时审
于处己以能自全幼安之老归自海东一亩之宫闭不
求通白帽布裙舞雩而风四时烝尝馈奠必躬八十有
四蝉脱而终少非汉人老非魏人何以命之天之逸民
 明方正学韩退之赞曰汉后七代道丧言棼不有先
生孰兴斯文先生之生志豪气雄手决百川注之使东
刮垢去腐焕其一新诋排佛老扶起孟荀谁与朽骨天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44b 页 WYG0989-0023b.png
子是迎请投水火以灭祸萌喁喁鳄鱼为潮之毒帝念
南氓俾往歼戮大海茫洋五领苍苍发为文章震荡激
昂山不足高海不足深斯文在兹无古无今惟邹孟子
仁义干戈先生在唐与之为徒吁嗟何时愈下弥衰先
生不生孰扶孰持是气常存磅礴上下有继徽猷不在
来者
增论宋苏轼孟轲论曰其道始于至粗而极于至精充
乎天地放乎四海而毫釐有所必计至宽而不可犯至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45a 页 WYG0989-0023c.png
密而可乐者此其中必有所守而后世或未之见也
增记唐白居易养竹记曰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
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
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
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
则思砥砺名行𡰥险一致者夫如是故人多树之为庭
实焉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
犹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 明宋濂九贤遗像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45b 页 WYG0989-0023d.png
记曰天生九贤盖将以兴斯道也濂寤寐思之而无以
寄其遐情因作此记时而观之则夫道德冲和之容俨
然于心目之间至欲执鞭从之有不可得于戏九贤亦
夫人哉(九贤濂溪周子明道伊川二程子康节邵子横/渠张子温公司马子晦庵朱子南轩张子东莱)
(吕子/也)
增碑汉祢衡颜子碑曰在束修之齿入宣尼之室德行
迈于三千仁风横于万国知微知章闻一觉十用行舍
藏与圣合契名为四友之冠实尽疏附之益尔乃安陋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46a 页 WYG0989-0024a.png
 巷挹清流甘箪瓢以充饥虽屡空而不忧于时河不出
 图周祚未讫仲尼无舜禹之功先生包元凯之烈
 
 
 
 
 
 
御定渊鉴类函 卷二百六十八 第 46b 页 WYG0989-0024b.png
 
 
 
 
 
 
 
御定渊鉴𩔖函卷二百六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