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a 页 WYG0986-031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渊鉴𩔖函卷一百六十九
  礼仪部十六(宗庙/)
   宗庙一
 原唐虞立五庙 考工记夏后氏世室殷人重屋 增
 商书七世之庙可以观德 周制小宗伯建国之神位
 右社稷左宗庙 考工记周人明堂 小宗伯辨庙祧
 之昭穆 原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b 页 WYG0986-0312b.png
 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
 一穆与太祖庙而三士一庶人祭于寝 增天子诸侯
 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天子犆礿祫
 禘祫尝祫烝诸侯礿则不禘禘则不尝尝则不烝烝则
 不礿诸侯礿犆禘一犆一祫尝祫烝祫大夫士宗庙有
 田则祭无田则荐 祭法天下有王分地建国置都立
 邑设庙祧坛墠而祭之乃为亲疏多少之数是故王立
 七庙一坛一墠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曰显考庙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a 页 WYG0986-0313a.png
曰祖考庙皆月祭之远庙为祧有二祧享尝乃止去祧
为坛去坛为墠坛墠有祷焉祭之无祷乃止去墠曰鬼
诸侯五庙一坛一墠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皆月
祭之显考庙祖考庙享尝乃止去祖为坛去坛为墠坛
墠有祷焉祭之无祷乃止去墠为鬼大夫三庙二坛曰
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享尝乃止显考祖考无庙有
祷焉为坛祭之去坛为鬼适士二庙一坛曰考庙曰王
考庙享尝乃止皇考无庙有祷焉为坛祭之去坛为鬼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b 页 WYG0986-0313b.png
官师一庙曰考庙王考无庙而祭之去王考为鬼庶士
庶人无庙死曰鬼 文献通考高祖时令诸侯王都皆
立太上皇庙至惠帝尊高帝庙为太祖庙景帝尊孝文
庙为太宗庙行所尝幸郡国各立太祖太宗庙至宣帝
本始二年复尊孝武庙为世宗庙行所巡狩亦立焉而
京师自高祖至宣帝与太上皇悼皇考各自居陵旁立
庙又园中各有寝便殿日祭于寝月祭于庙时祭于便
殿寝日四上食庙岁二十五祠便殿岁四祠又月一游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a 页 WYG0986-0313c.png
衣冠元帝时贡禹奏言古者天子七庙今孝惠孝景庙
皆亲尽宜毁及郡国庙不应古礼宜正定天子是其议
未及施行而禹卒永光四年乃下诏先议罢郡国庙丞
相韦元成等皆曰春秋之义父不祭于支庶之宅君不
祭于臣仆之家王不祭于下土诸侯臣愚以为宗庙在
郡国宜无脩奏可后月馀复下诏议立亲庙元成等以
为周之所以七庙者以后稷始封文武受命而王是以
三庙不毁与亲庙四而七臣以为高帝受命定天下宜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b 页 WYG0986-0313d.png
为太祖之庙世世不毁承后属尽者宜毁今宗庙异处
昭穆不序宜入就太祖庙而序昭穆如礼太上皇孝惠
孝文孝景庙皆亲尽宜毁皇考庙亲未尽如故大司马
许嘉等以孝文宜为太宗之庙廷尉忠以孝武宜为世
宗之庙谏大夫尹更始等以皇考庙上序于昭穆非正
礼宜毁于是上重其事依违者一年乃下诏正礼仪元
成等奏曰今高皇帝为太祖孝文皇帝为太宗孝景皇
帝为昭孝武皇帝为穆孝昭皇帝与孝宣皇帝俱为昭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a 页 WYG0986-0314a.png
皇考庙亲未尽太上孝惠庙皆亲尽宜毁太上庙主宜
瘗园孝惠皇帝为穆主迁于太祖庙寝园皆无复脩奏
可后上疾连年遂尽复诸所罢寝庙园皆脩祀如故初
上定迭毁礼独尊孝文庙为太宗而孝武庙亲未尽故
未毁上于是复申明之曰孝宣皇帝尊孝武庙曰世宗
损益之礼不敢有与焉他皆如旧制惟郡国庙遂废云
元帝崩匡衡奏言前以上体不平故复诸所罢祠卒不
蒙福案孝惠孝景庙亲尽宜毁及太上皇祠请悉罢奏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b 页 WYG0986-0314b.png
可成帝时以无继嗣河平元年复太上皇寝庙园世世
奉祀哀帝即位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奏言太祖太宗
世宗迭毁之次当以时定请与群臣杂议奏可于是光
禄勋彭宣等皆以为孝武皇帝虽有功烈亲尽宜毁太
仆王舜中垒校尉刘歆议曰礼记王制及春秋榖梁傅
丧事尊卑之序与庙数相应其文曰天子三昭三穆与
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故七
者其正法数可常数者也宗不在此数中宗变也苟有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5a 页 WYG0986-0314c.png
功德则宗之不可预为设数今以七庙言之孝武皇帝
未宜毁以所宗言之则不可谓无功德臣愚以为世宗
之庙宜建之万世不宜毁上览其议而从之 光武帝
建武二年正月立高庙于雒阳四时祫祀高祖为太祖
文帝为太宗武帝为世宗如旧三年立亲庙雒阳祀父
南顿君以上至舂陵节侯至十九年五官中郎将张纯
与太仆朱浮奏言礼为人后者则为之子今禘祫高庙
陈序昭穆而舂陵四世君臣并列不合礼意诏下公卿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5b 页 WYG0986-0314d.png
大司徒戴涉等议宜以宣元成哀平五帝四世代今亲
庙宣元皇帝尊为祖父可亲奉祠成帝以下有司行事
别为南顿君立皇考庙其祭上至舂陵节侯群臣奉祠
上从之明帝即位为光武起庙明帝临终遗诏无起寝
庙藏主于世祖庙更衣别室章帝从之后主率以为常
至积多无别献帝初平中蔡邕等议光武皇帝受命中
兴庙称世祖孝明皇帝政参文宣庙称显宗孝章皇帝
至孝烝烝仁恩博大庙称肃宗至和帝以下功德无殊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6a 页 WYG0986-0315a.png
而有过差不应为宗及馀非宗者追尊三后皆奏毁之
四时所祭高庙一祖二宗及近帝四凡七庙 晋武帝
受禅追尊皇祖宣王为宣皇帝伯考景王为景皇帝考
文王为文皇帝太始三年有司奏置七庙帝重其役诏
宜权立一庙群臣议舜承尧禅受终文祖则虞氏不改
唐庙可依有虞故事即用魏庙奏可于是追祭征西将
军豫章府君颍川府君京兆府君与宣帝景帝文帝为
三昭三穆而太祖虚位武帝崩迁征西惠帝崩迁豫章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6b 页 WYG0986-0315b.png
元帝即位以登怀帝之主又迁颍川位虽七室其实五
世盖从刁协以兄弟为世数故也简文帝即位上继元
皇于是颍川京兆二主复还昭穆之位至简文崩颍川
又迁 唐高祖武德元年追尊高祖曰宣简公曾祖曰
懿王祖曰景皇帝考曰元皇帝立四庙于长安唐太宗
贞观九年高祖崩增修太庙中书侍郎岑文本议祖郑
玄者则陈四庙之制述王肃者则引七庙之文贵贱混
而莫辨是非纷而不定春秋榖梁传及礼记王制祭法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7a 页 WYG0986-0315c.png
礼器孔子家语并云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
一庙尚书咸有一德曰七世之庙可以观德至于孙卿
孔安国刘歆班彪父子孔昆虞憙干宝之徒商较今古
咸以为然是以晋宋齐梁皆依斯义立亲庙六臣等请
依晋宋故事立亲庙六其祖宗之制式遵旧典从之
中宗神龙元年以景皇帝为太祖庙崇六室 时太常
博士张齐贤建议曰奉敕既立七庙须尊崇始祖伏寻
礼经始祖即太祖太祖之外更无始祖后周太祖之外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7b 页 WYG0986-0315d.png
以周文王为始祖不合礼经今议者或有欲立凉武昭
王为始祖者殊为不可何者昔在商周稷卨始封故以
为太祖即皇家之景帝是也凉武昭王勋业未广后主
失守国土不传景帝始封实本明命今乃舍封唐之盛
烈崇西凉之远搆求之前古实乖典礼 开元十年制
创立太庙九室献祖懿祖太祖世祖高祖太宗中宗睿
宗先时以孝敬皇帝为义宗祔于庙由是为七室而京
太庙亦七室中宗崩中书令姚元之吏部尚书宋璟以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8a 页 WYG0986-0316a.png
谓义宗追尊之帝不宜列昭穆而其葬在洛州请立别
庙于东都而有司时享其京庙神主藏于夹室由是祔
中宗而光皇帝不迁遂为七室睿宗崩博士陈贞节苏
献等议曰古者兄弟不相为后荀卿曰有天下者事七
世谓从祢以上也若旁容兄弟上毁祖考则天子有不
得事七世者矣孝和皇帝有中兴之功而无后宜出为
别庙祔睿宗以继高宗于是立中宗庙于太庙之西开
元十年诏宣皇帝复祔于正室谥为献祖并谥光皇帝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8b 页 WYG0986-0316b.png
为懿祖又以中宗还祔太庙于是太庙为九室 文宗
开成五年(时武宗/已即位)礼仪使奏天子七庙祖功宗德不在
其中国朝制度景皇帝受封于唐高祖太宗创业受命
百代不迁今文宗皇帝升祔有时代宗皇帝是亲尽之
祖礼合祧迁每至禘祫合食如常敕旨敬依典礼 自
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世祔庙睿玄肃代以次迁至武
宗崩德宗以次当迁而于世次为高祖礼官始觉其非
以谓兄弟不相为后不得为昭穆乃议复祔代宗而议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9a 页 WYG0986-0316c.png
者言已祧之主不得复入礼官曰昔晋元明之世已迁
豫章颍川后皆复祔此故事也议者又言庙室有定数
而无后之主当置别庙礼官曰晋武帝时景文同庙庙
虽六代其实七主至元帝明帝庙皆十室故贺循曰庙
以容主为限而无常数也于是复祔代宗而以敬宗文
宗武宗同为一代初玄宗之复祔献祖非本于礼也而
后之为说者乃迁就其事以谓三昭三穆与太祖祖功
宗德三庙不迁为九庙者周制也及敬文武三宗为一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9b 页 WYG0986-0316d.png
代故终唐之世常为九代十一室焉 宋太祖建隆元
年有司请立宗庙诏下其议兵部尚书张昭等请追尊
四代号谥崇建庙室奏可 真宗咸平元年判太常礼
院李宗讷等言伏见僖祖称曾高祖太祖称伯文懿惠
文简穆昭宪皇后并称祖妣孝明孝宪孝章皇后并称
伯妣案尔雅有考妣王父母曾祖王父母高祖王父母
及世父之别以此观之惟父母得称考妣今请僖祖止
称庙号顺祖而下即依尔雅之文事下尚书省即集官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0a 页 WYG0986-0317a.png
议定户部尚书张齐贤等上言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
穆并太祖之庙而七前代或有兄弟继及亦移昭穆之
列是以汉书为人后者为之子所以尊本祖而重正统
也又礼天子绝期丧安得宗庙中有伯氏之称乎其唐
朝及五代有称者盖礼官之失非正典也请自今有事
于太庙则太祖并诸祖室称孝孙孝曾孙嗣皇帝太宗
室称孝子嗣皇帝诏礼官别加详定礼官言尚书盘庚
有商及王史记云阳甲至小乙兄弟四人相承故不称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0b 页 WYG0986-0317b.png
嗣子而曰及王明不继兄之统也唐中宗睿宗皆处昭
位恭宗文宗武宗昭穆同为一世伏请太祖室曰皇伯
考妣太宗室曰皇考妣每大祭太祖太宗同位祝文并
称孝子诏都省复集两制承郎参议以闻既而都省上
议古者祖有功宗有德今太祖受命开基太宗缵承大
宝必若同为一代则是太宗不得自为世数也不得自
为世数则何以得为宗乎今若序为六世以一昭一穆
言之则上无毁庙之嫌下有善继之美于礼为大顺于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1a 页 WYG0986-0317c.png
时为合宜何嫌而谓不可乎翰林学士宋湜等又言都
省所议皇帝于太祖庙室称孝孙臣窃疑焉望下有司
详定诏令礼官再讨典故礼官言议者引汉书为人后
者为之子殊不知弟不为兄后子不为父孙春秋之深
旨也父谓之昭子谓之穆礼记之明文也又按太宗飨
祀太祖二十有二年称曰孝弟此不易之制又安可追
改乎唐玄宗谓中宗为皇伯考德宗谓中宗为高伯祖
则伯氏之称复何不可臣等参议自今太祖太宗同位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1b 页 WYG0986-0317d.png
异坐太祖仍称孝子奏可 熙宁五年中书门下言本
朝自僖祖以上世次不得而知则僖祖有庙与商周稷
契疑无以异请以所奏付之两制详议而择取其当者
时王安石为相不主祧迁之义故复有此请乃复奉僖
祖于太庙迁顺祖神主藏于夹室 翰林学士元绛等
上言自古受命之王既以功德享有天下皆推本统以
尊事其祖故商周以契稷为始祖者皆以承其本统而
非以有功与封国为重轻也倘谓僖祖不当比契稷为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2a 页 WYG0986-0318a.png
始祖是使天下之人不复知尊祖而子孙得以有功加
其祖考也传曰毁庙之主陈于太祖未毁庙之主皆升
合食于太祖今迁僖祖之主而藏于太祖之室则是僖
祖顺祖翼祖宣祖祫祭之日皆降而合食也情文不顺
无甚于此请以僖祖之庙为太祖翰林学士韩维议昔
先王既有天下迹其基业之所由起奉以为太祖所以
推功业重本始也后世有天下者特起无所因故遂为
一代太祖太祖皇帝功德卓然为宋太祖无可议者僖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2b 页 WYG0986-0318b.png
祖虽于太祖为高祖然仰迹功业未见其有所因上寻
世系又不知其所以始若以所事契稷奉之窃恐于古
无考而于今亦有所未安今之庙室与古殊制古者每
庙异宫今祖宗同处一堂而西夹室在顺祖之右考之
尊卑之次似亦无嫌天章阁待制孙固请特为僖祖立
室由太祖而上亲尽迭毁之主皆藏之当禘祫之时以
僖祖权居东向之位太祖顺昭穆之列而从之取毁庙
之主而合食则僖祖之尊自有所申秘阁校理王介请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3a 页 WYG0986-0318c.png
依周官守祧之制创祧庙以奉僖祖庶不下祔子孙夹
室以替远祖之尊议既上帝颇以韩维之说为是而王
安石以维言夹室在右为尊与固言禘祫僖祖居东向
之说为非礼帝亦然之又问前代郊配与宗祀明堂之
礼安石以尊僖祖为始祖则郊祀当以配天若宗祀明
堂则太祖太宗当迭配帝又疑明堂以英宗配天与僖
祖为始祖之说遂下礼官详定同判太常寺兼礼仪事
张师颜等议曰昔者商周之兴本于契稷故奉之为太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3b 页 WYG0986-0318d.png
祖后世受命之君功业特起不因前代则亲庙迭毁身
自为祖今国家以僖祖亲尽而祧之奉太祖皇帝为帝
者之祖是合于礼矣国初张昭任澈之徒因缘近比请
建四庙遂使天子之礼下同诸侯若使庙数备六则更
当上推两世而僖祖次在第二亦未可谓之始祖也请
略仿周官守祧之制筑别庙以藏僖祖神主大祭之岁
祀于其室太庙则一依旧制虚东向之位郊配之礼则
仍其旧安石力主元绛等初议遂从之 元丰元年详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4a 页 WYG0986-0319a.png
定郊庙礼文所言古者父子异宫祖祢异庙今之庙制
与古不侔遂图上八庙异宫之制以始祖居中分昭穆
为左右自北而南僖祖为始祖翼祖太祖太宗仁宗为
穆在右宣祖真宗为昭在左皆南向北上诏详定本朝
可行典礼陆佃张璪所议昭穆之位各不同诏俟庙制
成日取旨 元符三年时徽宗已即位诏曰盖闻有天
下者事七世则迭毁之制有常祖有功而宗有德则不
迁之庙非一恭惟仁宗皇帝躬天地之度以仁为治在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4b 页 WYG0986-0319b.png
位四十二年利泽施于四海神宗皇帝以圣神不世出
之资慨然大有为于天下宜令礼官考定仁祖神考庙
制以闻权太常盛仲次等言仁宗神考请如圣诏永祀
不祧与天无极 崇宁三年诏增太庙为十室复翼祖
宣祖庙 绍熙五年闰十月(时宁宗/已即位)诏别建四祖殿于
太庙大殿之西奉祧主僖顺翼宣四祖神主岁令礼官
荐献 宋朝自太祖追王僖顺翼宣四祖以来每遇禘
祫祖宗以昭穆相对而虚东乡之位王安石用事以为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5a 页 WYG0986-0319c.png
僖祖以上世次不可知则僖祖之有庙与后稷疑无以
异当时诸儒韩维辈辨之不从时程颐为布衣为人言
亦以安石之言为是熙宁八年夏禘于太庙以僖祖东
向自是无敢议者绍兴后董弅王普尤袤俱请正太祖
东向之位未克行先是英宗祔庙已祧顺祖至钦宗祔
庙又祧翼祖及高宗升祔遂为九世十二室至是孝宗
将升祔赵汝愚当国欲并祧僖宣二祖事下侍从台谏
礼官议于是吏部尚书郑侨等请祧二祖而正太祖东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5b 页 WYG0986-0319d.png
向之位诸儒如楼钥陈傅良辈皆以为可诏从之侨等
寻奏请立僖祖别庙以顺懿宣三祖祔藏时朱熹在讲
筵独入议状条其不可者四大略云准尚书吏部牒集
议四祖祧主宜有所归者今详群议虽多而皆有可疑
若曰藏之夹室则是以祖宗之主下藏于子孙之夹室
至于祫祭设幄于夹室之前则亦不得谓之祫欲别立
一庙则丧事即远有毁无立欲藏之天兴殿则宗庙原
庙不可相杂以太祖当日追尊帝号之令而默推之则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6a 页 WYG0986-0320a.png
知今日太祖在天之灵必有所不忍而不敢当矣当以
僖祖为始祖如周之后稷太祖如周之文王太宗如周
之武王与仁祖之庙皆不祧仁宗为昭英宗为穆与真
宗主并藏西夹室神宗为昭哲宗为穆徽宗为昭钦宗
为穆高宗为昭孝宗为穆而高宗之庙亦不祧议既上
则闻已毁四祖庙而迁之矣时太庙殿已为十二室故
孝宗既祔而东室尚虚及光宗祔庙遂为九世十二室
盖自昌陵祔庙踰二百年而后正太祖之位是年冬始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6b 页 WYG0986-0320b.png
别建一殿以奉祧主于大殿之西隅岁命礼官荐献焉
今谓四祖殿者是也 金史大定十二年议建闵宗别
庙礼官援晋惠怀唐中宗后唐庄宗升祔故事若依此
典武灵皇帝无嗣亦合升祔然中宗之祔始则为虚室
终则增至九室惠怀之祔乃迁豫章颍川二庙庄宗之
祔乃祧懿祖一室今太庙之制除祧庙外为七世十一
室如当升祔武灵即须别祧一庙伏睹宗庙世次自睿
宗上至始祖凡七世别无可祧之庙晋史云庙以容主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7a 页 WYG0986-0320c.png
为限无拘常数东晋与唐皆用此制遂增至十一室康
帝承统以兄弟为一室故不迁远庙而祔成帝唐以敬
文武三宗同为一代于太庙东间增置两室定为九代
十一室今太庙已满此数如用不拘常数之说增至十
二室可也然庙制已定复议增展其事甚重又与睿宗
皇帝祏室昭穆亦恐更改春秋之义不以亲亲害尊尊
汉志云父子不并坐而孙可从王父若武灵升祔太庙
增作十二室依春秋尊尊之典武灵当在十一室禘祫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7b 页 WYG0986-0320d.png
合食依孙从王父之典当在太宗之下而居昭位又当
称宗然前升祔睿宗已在第十一室累遇祫享睿宗在
穆位与太宗昭位相对若更改祏室及昭穆序非有司
所敢轻议十九年四月禘祔闵宗遂增展太庙为十二
室二十九年世宗将祔庙有司言太庙十二室自始祖
至熙宗虽系八世然世宗与熙宗为兄弟不相为后用
晋成帝故事止系七世若特升世宗显宗即系九世于
是五月遂祧献祖昭祖升祔世宗显宗于庙十一年尚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8a 页 WYG0986-0321a.png
书省奏禘祫之仪曰礼纬三年一祫五年一禘唐开元
中太常议禘祫之礼皆为殷祭祫为合食祖庙禘谓禘
序尊卑自异常享王者法诸天道以制祀典烝尝象时
禘祫象闰五岁再闰天道大成宗庙法之再为殷祭自
周以后并用此礼自大定九年已行祫礼若议禘祭当
于祫后十八月行礼诏以三年冬祫至五年夏禘为常
礼 元史世祖十五年五月太常卿议庙制一曰都宫
别殿七庙九庙之制祭法曰天子立七庙三昭三穆与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8b 页 WYG0986-0321b.png
太祖之庙而七诸侯大夫士降级以两晋博士孙毓以
谓外为都宫内各有寝庙别有门垣太祖在北左昭右
穆以次南面是也前庙后寝者以象人君之居前有朝
而后有寝也庙以藏主以四时祭寝有衣冠几杖象生
之具以荐新物天子太祖百世不迁宗亦百世不迁高
祖以上亲尽则递迁昭常为昭穆常为穆同为都宫则
昭常在左穆常在右而外有以不失其序一世自为一
庙则昭不见穆穆不见昭而内有以各全其尊必祫享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9a 页 WYG0986-0321c.png
而会于太祖之庙然后序其尊卑之次盖父子异宫祖
祢异庙所以尽事亡如事存之义然汉儒论七庙九庙
之数其说有二韦元成等以为周之所以七庙者以后
稷始封文王武王受命而王是以三庙不毁与亲庙四
而七也如刘歆之说则周自武王克商以后稷为太祖
即增立高圉亚圉二庙于公叔太王王季文王二昭二
穆之上已为七庙矣至懿王时始立文世室于三穆之
上至孝王时始立武世室于三昭之上是为九庙矣然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9b 页 WYG0986-0321d.png
先儒多是刘歆之说二曰同堂异室之制后汉明帝遵
俭自抑遗诏无起寝庙但藏其主于光武庙中更衣别
室其后章帝又复如之后世遂不敢加而公私之庙皆
用同堂异室之制先儒朱熹以谓至使太祖之位下同
孙子而更僻处于一隅无以见为七庙之尊群庙之神
则又上厌祖考不得自为一庙之主以人情论之生居
九重穷极壮丽而设祭一室不过寻丈甚或无地以容
鼎俎而阴损其数子孙之心于此宜亦有所不安矣且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0a 页 WYG0986-0322a.png
如命士以上其父子妇姑犹且异处谨尊卑之序不相
亵渎况天子贵为一人富有四海而祖宗神位数世同
处一堂有失人子事亡如事存之意矣 至治元年正
月始命于太庙垣西北建太次殿以四孟月时享亲祀
太室礼成谓群臣曰朕缵承祖宗丕绪夙夜祗慄无以
报称自今以始岁必亲祀以终朕身五月中书省臣言
以庙制事集御史台翰林院臣议谨按前代庙室多寡
不同晋则兄弟同为一室正室增为十四间东西各一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0b 页 WYG0986-0322b.png
间唐九庙后增为十一室宋增室至十八东西夹室各
一间以藏祧主今太庙虽分八室然兄弟为世止六世
而已世祖所建前庙后寝往岁寝殿灾请以今殿为寝
别作前庙十五间中三间通为一室以奉太祖神主馀
以次为室庶几情文得宜谨上太常庙制制曰善 泰
定二年中书省臣言世祖皇帝始建太庙太祖皇帝居
中南向睿宗世祖裕宗神主以次祔西室顺宗成宗武
宗仁宗以次祔东室迩者集贤翰林太常诸臣言古制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1a 页 WYG0986-0322c.png
尚左今尊者居右为少屈非所以示后世太祖皇帝居
中南向宜奉睿宗皇帝祔左一室世祖祔右一室裕宗
祔睿宗室之左显宗顺宗成宗兄弟也以次祔世祖室
之右武宗仁宗亦兄弟也以祔裕宗室之左英宗祔成
宗室之右从之 明纪事本末嘉靖十年春正月特享
太庙正太祖南向位初太祖立四亲庙德懿熙仁同宫
异庙各南向孟春特享于群庙三时各祭于德祖庙序
用昭穆后改建太庙同堂异室亦各南向四孟及岁除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1b 页 WYG0986-0322d.png
俱各祭于中室仍序昭穆如初罢特享礼至英宗升祔
九室悉备宪宗将祔用礼官议祧懿祖孝宗祔祧熙祖
武宗祔祧仁祖独德祖不祧时享则太祖太宗以下俱
东西向至是谕张孚敬曰朕欲自今春享奉太祖居中
太宗而下各居一室行特享礼三时仍聚群庙于太祖
之室昭穆相向行时祫礼季冬中旬并飨太庙亲王功
臣配食两庑以存太祖当代之制岁暮节祭行于奉先
殿世庙止行四时之享岁暮祭于崇先殿庶祭义明而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2a 页 WYG0986-0323a.png
万世可行乃命祠官于庙中设㡩如九庙状奉太祖南
向群宗递迁就室各南向特享之始退德祖于祧殿不
复预时享十四年二月初建九庙先是夏言请定七庙
额谓陛下复古庙制正太祖南向位则太庙之名实符
周典太宗功德隆赫特建百世不迁之庙宜曰文祖世
室在三昭上仁宗宣宗各为昭穆第一庙英宗宪宗为
昭穆第二庙孝宗武宗为昭穆第三庙十二月九庙成
诏定五年一禘祀皇初祖于太庙以太祖配每立春特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2b 页 WYG0986-0323b.png
享祖宗于群庙三时合享于太庙季冬大祫于太庙皇
考献皇帝止举时祀
  宗庙二
原尚书大传庙者貌也其以貌言之也 释名宗尊也
庙貌也先祖形貌所在也 曲礼凡祭宗庙之礼牛曰
一元大武豕曰刚鬣豚曰腯肥羊曰柔毛鸡曰翰音犬
曰羹献雉曰疏趾兔曰明视脯曰尹祭稿鱼曰商祭鲜
(一作/鲜)鱼曰脡祭水曰清涤酒曰清酌黍曰芗合粱曰芗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3a 页 WYG0986-0323c.png
萁稷曰明粢稻曰嘉蔬韭曰丰本盐曰咸鹾玉曰嘉玉
币曰量币 王制宗庙之牛角握 曾子问当七庙五
庙无虚主惟祫祭于祖为无主尔 明堂位季夏六月
以禘礼祀周公于太庙郁尊用黄目灌用玉瓒荐用玉
豆雕篹爵用玉盏 增鲁公之庙文世室也武公之庙
武世室也 原说文宗庙之木主名曰祏 周易王假
有庙 诗天保吉蠲为饎是用孝享毛传吉善蠲絜也
饎酒食也郑笺谓将祭祀也 宾筵籥舞笙鼓乐既和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3b 页 WYG0986-0323d.png
奏烝衎烈祖以洽百礼百礼既至有壬有林锡尔纯嘏
子孙其湛郑玄注纯大也嘏谓尸与主人以福也 毛
诗序清庙祀文王也周公既成洛邑朝诸侯率以祀文
王焉郑玄注清庙者祭有清明之德者之宫也谓祭文
王也天德清明文王象之故祭之而歌此诗也于穆清
庙肃雍显相毛传肃敬雍和相助也郑笺显光也见也
于乎美哉周公之祭清庙也其礼仪敬且和又诸侯有
光明著见之德者来助祭 载芟有椒其馨胡考之宁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4a 页 WYG0986-0324a.png
毛传椒犹飶也胡寿也考成也郑笺宁安也以芬香之
酒醴祭于祖妣则多得其福祜也 增閟宫新庙奕奕
奚斯所作 原周礼凡灌玉濯之陈之以赞祼事注灌
玉圭瓒璋瓒 增尔雅室有东西厢曰庙无东西厢有
室曰寝庙中路谓之唐堂途谓之陈閍谓之门 孝经
为之宗庙以鬼享之 家语孔子曰吾于甘棠见宗庙
之敬也甚矣思其人犹爱其𣗳尊其人必敬其道也
原白虎通祭有主言神无所依据孝子以主继心焉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4b 页 WYG0986-0324b.png
五经要义木主之状四方穿中央以达四方天子长尺
二寸诸侯长尺皆刻谥于其背 诸侯会天子则以方
明为主觐礼云明木也其形四面方六上玄下黄东青
南赤西白北黑方明者上下四方神明之象也 挚虞
决疑注凡庙之主藏于户外北牖下有石函故名宗祏
 汉书庙所以藏主列昭穆 汉旧仪皇帝会诸侯酎
金以上计设九宾陪位也 楚国先贤传古者先王日
祭月享时𩔖岁祀诸侯舍曰卿大夫舍月士庶人舍时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5a 页 WYG0986-0324c.png
 增汉旧仪宗庙三岁一大祫祭子孙诸帝以昭穆坐
于高庙诸隳庙神皆合食设左右坐 原庙一岁十二
祠有闰加皆用太牢 三辅故事光武至长安宫阙烧
尽徙都洛阳取十二陵合为高庙作十二室太常卿一
人别治长安主知祭事谓之高庙 汉晋阳秋武帝改
营太庙南致荆山之木石采华山之石铸铜柱十二涂
以黄金镂以百物填以丹青缀以珠玉 陈氏礼书商
之三宗周之文武汉之孝文孝武唐之仁尧文皇其庙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5b 页 WYG0986-0324d.png
皆在三昭三穆之外历世不毁此所谓不迁之庙非谓
祧也郑康成之徒以丧服小记言王者立四庙则谓周
制七庙文武为二祧亲庙四而已则文武不迁之庙在
七庙内是臆说也王肃圣證论礼自上而下降杀以两
使天子诸侯皆亲庙四则是君臣同等尊卑不别也又
王祭殇五而下及无亲之孙上不及无亲之祖不亦诡
哉王舜刘歆论之于汉韩愈论之于唐皆与肃同盖理
之所在者无异致也 父昭子穆而有常数者礼也祖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6a 页 WYG0986-0325a.png
功宗德而无定法者义也故周于三昭三穆之外而有
文武之庙鲁于二昭二穆之外而有鲁公之世室
  宗庙三
原时𩔖 月祀(上详𩔖聚祀国语甸服者/祀日祭月 先王之训) 冬荐 秋
(毛诗潜季冬荐鱼孟春献鲔也猗欤漆沮潜有多鱼/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尔雅春祭曰祠夏祭曰礿秋)
(祭曰尝冬/祭曰烝) 芗合 嘉疏 瑶爵 玉豆(并详宗/庙二) 閟
宫 清庙(上详后妃庙/下详宗庙二) 春祠 夏礿(见/上) 酎金 灌
(史记注正月旦作酒八月成名酎酎言纯也武帝时/八月尝酎会诸侯庙中出金助祭所谓助金 下详)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6b 页 WYG0986-0325b.png
(宗庙/二) 祀武 告文(毛诗执竞祀武王也执竞武王无/竞维烈不显成康上帝是皇 维)
(天之命太平告文王也/维天之命于穆不已) 五庙 七室(并详宗/庙二) 介福
 纯嘏(毛诗祝祭于祊祀事孔明先祖是皇神保是享/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下详宗庙二)
 观德 尚敬(上详宗庙一群毛诗肃肃在庙注肃肃/敬也笺云言 臣助文王祭庙则尚敬)
(言得礼/之宜也) 本仁 观敬(礼记祖庙所以本仁也焉祭统/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 生则)
(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 肃
雍 清净(上详宗庙二净汉书议者以清庙之诗交神/之礼无不清 今衣冠出游有车骑之众风)
(雨之气非所/谓清净也) 绎绎 翼翼(诗寝庙绎绎注相连/属也 诗作庙翼翼) 茅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7a 页 WYG0986-0325c.png
屋 欹器(左传清庙茅屋乱晋书周庙欹器东汉时犹/在御座汉末丧 失之形制遂绝杜元凯创)
(意造成奏上/帝嘉叹之) 增守藏 点宝(周礼天府掌祖庙之守/藏凡国之玉镇大宝器)
(藏焉礼朝野杂记太祖创册宝殿凡帝后宝册洎郊庙/金玉 器皆藏焉庆元以后月以察官礼官中官各一)
(员检视谓/之点宝) 告币 赐帛(文献通考诸侯祭宗庙曰敢/以嘉币告于皇考 王隐晋)
(书太康十年太庙/告成赐作庙者帛) 书劳 舍爵(左传襄十三年公至/自晋孟献子书劳于)
(庙礼也爵左传定公八年子/言辨舍 于季氏之庙而出) 押乐 捧俎(文献通考/曰太庙时)
(享仪注有押乐太常卿光禄卿押乐太常/丞光禄丞 又曰时享仪注有捧俎官) 宫架 神
(又曰协律郎位二一于太庙殿上一于宫架西北入/唐六典太常卿凡有事于宗庙少卿率太祝斋即)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7b 页 WYG0986-0325d.png
(荐香烛整/拂神幄) 石室 香街(天中记周礼有郊庙石室一/曰大夫以石为主 三辅黄)
(图太上皇庙在/长安香街南) 五寝 九室(周礼𨽻仆掌五寝之埽/除粪洒之事笺五寝五)
(庙之寝也天子七庙惟祧无寝是唐杜甫朝享太庙/赋壬辰既格于道祖乘舆即以 日致斋于九室)
甘棠 福草(上详家语福纪纂渊海王者事宗/庙主敬则 草生于宗庙之中) 殷祭
 间祀(文献通考冬十月五榖成骨肉合饮食于祖庙/谓之殷祭 又曰四时正祭外有五日尝麦三)
(伏立秋尝粢盛酎十/月尝稻等谓之间祀) 原象生居 藏遗服(白虎通圣/王所以制)
(宗庙何生死殊路故敬鬼神而远之所以有屋何所以/象生之居 周礼守祧掌守先王先公之庙祧其遗衣)
(服藏/焉) 若事存 以尊祖(白虎通王者立宗庙何缘生/以事死敬亡若事存欲立宗)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8a 页 WYG0986-0326a.png
(庙而祭之此孝子之心所以追养孝/也 孝经援神契宗庙所以尊祖也) 正室守 君子
(文王世子正室守太庙尊宗室而君臣之道著矣疏/适子是宗室之正太庙是祖之正用适子守太庙是)
(尊于宗及庙之室故也之/毛诗奕奕寝庙君子作) 左雉门 南甬道(周礼小/宗伯之)
(职掌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郑注库门内雉门外/之左右 晋起居注武帝太安中诏往者仍魏氏旧庙)
(处立庙既壅翳不显又材木短小至今中间有缺挠之/患今当脩立不宜在故处太仆寺南临甬道地形显敞)
(更于此营之主/依典礼施行) 则阴阳 反古始(孙敏表规矩天地/拟则阴阳 设为)
(宗祧教人/反古复始) 增舂陵园 青溪宅(东观汉记建武三年/上幸舂陵祠园庙大)
(置酒于舂陵父老故人为乐求齐书礼志世祖梦太祖/云宋氏诸帝尝在太庙从我 食可别为吾祠上乃敕)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8b 页 WYG0986-0326b.png
(豫章王妃庾氏于清溪宫旧/宅奉祠二帝二后用家人礼) 殷三宗 汉七祖(刘歆/毁庙)
(议殷太甲为太宗武丁曰高宗太戊曰中/宗 朱子奢立庙议刘子骏议开七祖) 五行舞
七德歌(文献通考汉宣帝尊汉孝武为世宗庙奏盛德/文始五行之舞 白居易乐府七德舞七德歌)
(传自武德/至元和) 香灯官 宫闱令(文献通考太庙时享仪/注有荐香灯官 又曰)
(宫闱令开/室拂神幄) 入钱榖 设罘罳(汉书王莽时博徵天下/工匠诸图画及吏民以)
(义入钱榖助作以起太庙设续文献通考金海/陵天德元年六月太庙初 四神及四隅罘罳) 择吉
区 致良工(嘉靖十四年起新庙十五年庙成诏曰朕/创昭穆群庙以祀祖宗彰太祖为专尊之)
(庙复作太宗庙于群庙之外表功德不迁享百世祀更/创献皇帝庙别择吉区以避渠道止脩时祭以避丰祢)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9a 页 WYG0986-0326c.png
(之嫌之文献通考初造/太庙 时官致良工) 原称庙称宫 用栗用桑(公/羊)
(传世室屋坏世室者何鲁公之庙也周公称太庙鲁公/称世室群公称宫此鲁公之庙也曷为谓之世室世世)
(不毁也用又曰作僖公主者何为僖公作主也主者曷/用虞主 桑綀主用栗用栗者藏主也注丧主于虞吉)
(主于/练) 贵室下室 苍楹黈楹(文王世子诸父诸兄守/贵室子弟守下室而让)
(道达垩榖梁丹桓宫楹礼天子诸/侯黝 大夫苍士黈丹楹非礼也) 亲割亲舂 为酒
为醴(榖梁太室屋坏者讥不修也太室犹世室也周公/曰太庙伯禽曰太室群公曰宫礼宗庙之事君亲)
(割夫人亲舂敬之至也为社稷之主而先君之庙坏极/称之志不敬也 毛诗为酒为醴烝畀祖妣郑笺烝进)
(也畀予也言丰年所获之税酿酒为/醴进于先祖先妣以会百众之礼也) 因时而祭 有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9b 页 WYG0986-0326d.png
闰加祠(春秋繁露古者岁四祭四祭者因四时所生之/物熟而祭其先祖父母也 汉旧仪原庙一岁)
(十二祠有闰加/一祠皆用太牢) 雁集殿前 光明殿上(汉郊祀志以/立世宗庙告)
(祠孝昭寝有雁五色集殿前有广川国世宗/庙殿上有钟音门户大开夜 光殿上尽明) 光兴如
烛 札变为金(西河筑世宗庙神光兴于殿旁有鸟如/白鹤前赤后青神光又兴于房中如烛)
(状白汉武故事宣帝立孝武庙于河东告祠日见一人/骑 马持尺一札赐将作匠曰赐汝金一斤忽不见札)
(乃变为金/秤有一斤) 太卜涖衅 司巫匰主(太卜涖衅主军器/注器鼓铎主迁主)
(主周礼司巫祭祀则共匰/ 注匰器名主谓木主也) 采椽贵俭 桑主不文(汉/书)
(茅屋采椽贵俭也皆士虞/礼桑主不文吉主 刻) 增歌儿吹乐 京尹侍祠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0a 页 WYG0986-0327a.png
(文献通考汉惠五年思高祖之常乐沛以沛宫为高祖/庙高祖所教歌儿百二十人皆令为吹乐后有阙辄补)
(之帝又曰汉光武建武十九年大司徒戴涉等议宣元/二 尊为祖父可亲奉祠成帝以下有司行事于是洛)
(阳高庙四时加祭孝宣孝元凡五帝其西庙成哀平三/帝主四时祭于故高庙东庙京兆尹侍祠冠衣车服如)
(太常祠于/陵庙之礼) 迁馔幕殿 安延圣寺(元史至元八年八/月太庙柱朽从张)
(易言告于列室而后修奉迁栗主金脾位与旧神主于/馔幕殿工毕安奉自是修庙皆如之 续文献通考金)
(海陵天德四年次中京使使奉迁太庙神主时有司言/燕京兴建太庙复立原庙原庙始于汉惠帝不闻荐享)
(之礼今两都告享宜止于燕京取建原庙行事于是名/其宫曰衍庆殿曰圣武门曰崇圣贞元三年权奉安太)
(庙神主于/延圣寺) 原天子造乎祢 王者禘其祖(王制郑注/造祭名也)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0b 页 WYG0986-0327b.png
(大礼大传郑注禘大祭也/ 祭其先祖所由生也)
  宗庙四
原必告(文王世子五庙之孙祖庙未毁/虽为庶人冠娶妻必告死必赴) 为先(曲礼将/营宫室)
(宗庙/为先) 庙名(帝王世纪汉景帝庙名德阳宣帝庙名长/寿武帝庙名龙渊文帝庙名顾成昭帝庙)
(名徘/徊) 庙饰(明堂位山节藻棁复庙重檐刮楹违乡反/坫出尊崇坫康圭疏屏天子之庙饰也)
 增正祭 告祭(文献通考古者宗庙之祭有正/祭有告祭皆人主亲行其礼) 私
(又曰宪宗元和十年太子少傅判太常/卿郑馀庆请立私庙将祔四代神主) 家庙(又曰/宋仁)
(宗庆历元年诏中外文/武官并许创立家庙) 极庙(史记秦始王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柱)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1a 页 WYG0986-0327c.png
亲庙(孔帖唐高祖崩将祔主于庙帝诏有司详议尚书/共奏自春秋以来言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
(二惟亲亲尊尊为不可易之法请建亲庙/六诏可乃祔弘农府君高祖神主为六室) 原展孝思
(孝经春秋祭祀以时思之郑注寒暑变/移益用增感以时祭祀展其孝思也) 重先祖(白虎/通王)
(者祭宗庙亲自取禽者/尊重先祖必欲自致也) 称孝孙(郊特牲祭称孝孙孝/子以其义称也注谓)
(事祖/祢) 称曾孙(郊特牲称曾孙某为国家也注谓诸侯/事五庙也于曾祖以上称曾孙而已)
 成则衅(杂记成庙则衅之饔人举羊升屋自中刲羊/血流于前乃降衅于屋下路寝成则考之而)
(不衅衅屋者交/神明之道也) 仁不毁(左传昭十八年郑子产为火/故乃简兵大蒐将为蒐除子)
(大叔之庙在道南其寝在道北使除徒陈于道南庙北/曰子产过汝而命速除乃毁于而乡子产朝过而怒之)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1b 页 WYG0986-0327d.png
(除者南毁子产使从者止之曰毁/于北方注言子产仁不毁人庙) 无虚主(曾子问当/七庙五庙)
(无虚主惟天子崩诸侯薨则祝/取群庙之主而藏诸祖庙礼也) 有二主(齐桓公亟举/兵作伪主以)
(行其反荐诸祖庙庙/有二主自桓公始也) 增享德庙 崇尊庙(唐书礼乐/志则天皇)
(后僣号称周立周七庙于东都以祀武氏改西京唐太/宗庙为享德庙中宗复位迁武氏七庙于西京为崇尊)
(庙/) 原昭孝通神(汉书祀者所以昭/孝事祖通神明也) 露濡霜降(礼记/祭义)
(君子合诸天道春禘秋尝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
(惕之心如/将见之) 上下之际 神明之道(礼记祭统祭有舁/□胞翟阍者惠下)
(之道也此四者吏之至贱者也尸又至尊以至尊既祭/之味而不忘至贱是故明君在上则无冻馁者也此之)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2a 页 WYG0986-0328a.png
(谓上下之际又云铺筵设同几为依神也/诏祝于室而出于祊此交神明之道也) 敬不忘亲
(孝经宗庙致/敬不忘亲也) 主亦尽敬(北堂书钞宗庙之主以木为/之长尺二寸孝子入宗庙之)
(中虽见木主/亦当尽敬) 见位闻声(祭义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见乎其位出户而听忾然必)
(有闻乎其/叹息之声) 献禽享礿(周礼大司马之职遂以苗田如/蒐之法车币献禽以享礿注礿)
(宗庙之夏祭也冬夏田主于祭/宗庙者阴阳始起象神之在内) 享祀不忒(毛诗春秋/匪懈享祀)
(不忒郑笺/忒变也) 祀事孔明(毛诗苾苾芬芬祀事孔明郑笺/既有牲物而进献之苾苾芬芬)
(然香祀礼于/是则甚明也) 二王助祭(毛诗序振鹭二王之后来助/祭也振鹭于飞于彼西雍我)
(客戾止亦有斯容郑笺白鸟集于西雍之泽言所集得/其处也喻杞宋之君有洁白之德来助祭于周之庙得)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2b 页 WYG0986-0328b.png
(礼之/宜也) 诸侯助祭(汉书元始五年春祫祭明堂诸侯王/二十八人列侯百二十人宗室子九)
(百馀人徵助祭礼毕皆益户赐/爵及金帛增秩补吏各有差) 骏奔在庙(毛诗骏奔/走在庙不)
(显不承无/射于人斯) 咸来助祭(续汉书明帝永平二年正月宗/祀光武皇帝于明堂以配五帝)
(时群僚藩辅宗室子孙众郡奏计/百蛮贡职乌桓濊貊咸来助祭) 白虎衔肉(汉武故/事宣帝)
(立孝武庙于东宫告祠日见白虎衔肉/置殿前白虎夜见神光满殿如秋月) 白鹤集庭(汉/书)
(郊祀志宣帝即位由武帝正统兴故立三年尊孝武庙/为世宗行所巡狩郡国皆立庙告祠世宗庙日有白鹤)
(集后/庭) 太常严谴(晋元康四年大风后庙阙屋瓦数倾/落免太常荀宇以严诏所谴不敢言)
(皆谓事轻/责重也) 有司修除(周礼庙则有/司修除之) 祧则黝垩(又祧/则有)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3a 页 WYG0986-0328c.png
(司黝/垩之) 衅供鸡牲(祭祀面禳/衅供鸡牲) 奏筑复道(汉书文帝东/朝太后长乐)
(宫数跸烦人作复道武库南叔孙通奏曰陛下何自筑/复道高帝寝衣冠月出游高庙子孙奈何乘宗庙道上)
(行哉帝惧曰急坏之通曰人主无过举愿为原庙渭/北衣冠出游之益广宗庙大孝之本帝乃立原庙)
奏凿庙壖(晁错为内史府居太上庙堧中东出不便错/乃穿门向南出凿庙堧垣中申屠嘉奏错凿)
(庙垣为门上曰/非庙垣乃壖中) 主出必跸(主出庙入/庙必跸) 师行迁主(曾/子)
(问古者师行必以迁庙主行孔子曰天子巡狩以迁庙/主行载于齐车言必有尊也今也取七庙主以行则失)
(之/矣) 增二十五祀(文献通考汉制/庙岁二十五祀) 二十四戟(明初建/四亲庙)
(于阙左东西有夹室有庑三门门设/二十四戟缭以周垣略如都宫之制) 共殿异室(许敬/宗议)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3b 页 WYG0986-0328d.png
(唐家宗庙共殿异室以右为首若奉迁主纳右夹/室而得尊处祈之祷之未绝也有诏如敬宗议) 先
臣后君(陈贞节传开元五年太庙坏伊阙男子孙平子/上书曰陛下未祭孝和先祭太上皇先臣后君)
(先弟后兄且武后篡国孝和中兴有功今内/主别祠不得列乎世不可臣请迁孝和还庙) 在右为
(宋史翰林学士元绛等请以僖祖之庙为太祖而韩/维等请以艺祖为太祖帝以维之说近是而安石以)
(维言夹室在右为尊/为非礼帝亦然之) 非宗不毁(后汉书明帝即位以/光武拨乱中兴更为)
(起庙号曰世祖庙元帝于光武为/穆故虽非宗不毁也后遂为常) 太祖以功建 昭
穆以亲崇(唐书礼乐志中宗时博/士刘成庆尹知章议) 原九命辨仪 牲
牢异数 孝因顺立 礼以备成 宗庙本仁 祭祀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4a 页 WYG0986-0329a.png
首义 追远诚谓孝思 违礼则乖敬飨 在首义而
或愆 于时思而何有 诸侯不得祔于天子(丧服小/记诸侯)
(卑故不得祔/于天子也) 天子诸侯可祔于士(郑注人莫敢/卑其祖也) 孝
自中出祭宜无怠 礼由外作物必有常 孝感于时
虽云罔极 祭不以礼岂曰无违 雨露既濡必有若
思之猊 春秋匪懈乃虔如在之心
  宗庙五
增赋唐杜甫朝享太庙赋曰太尉骖乘司仆扈跸望重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4b 页 WYG0986-0329b.png
闉以肃恭顺法驾之徐疾公卿淳古士卒精一黕宗庙
之愈深抵职司之所密宿翠华于外户曙黄屋于通术
气凄凄于前旒光靡靡而嘉栗阶有宾阼帐有甲乙升
降之际见玉柱生芝击拊之初觉钧天合律簨簴仡以
碣磍干戚宛而婆娑鼗鼓埙篪为之主钟磬竽瑟以之
和云门咸池取之至空桑孤竹贵之多八音循通既比
乎旭日升而氛埃灭万舞陵乱又似乎春风壮而江海
波鸟不敢飞而元甲𡷸嵺以岳峙象不敢去而鸣佩剡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5a 页 WYG0986-0329c.png
爚以星罗已而上乾豆以登歌美休成之既享璧玉储
精以稠叠门阑洞豁而森爽黑帝归寒而激昂苍灵戒
晓而来往熙事莽而充塞群心麌以振荡桐花未吐孙
枝之鸾凤相鲜云气何多宫井之蛟龙乱上盖我后常
用惟时克贞膋以萧合酌以茅明嘏以慈告祝以孝成
故天意张皇不敢殄其瑞神奸妥帖不敢秘其精而抚
绝轨享鸿名者矣于以奏永安于以奏王夏福穰穰于
绛阙芳菲菲于玉荦沛枯骨而破聋盲施夭胎而逮鳏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5b 页 WYG0986-0329d.png
寡园林动色跃在藻之泉鱼弓剑皆鸣汗铸金之风马
霜露堪吸祯祥可把曾宫欷歔阴事俨雅薄清辉于鼎
湖之上静馀飨于苍梧之野窅然汉漠惕然兢兢纷益
所慕若不自胜瞰牙旗而独立吟翠駮而未乘五老侍
祠而精骇千官逖听而思凝
原诗宋孔欣祠太庙诗曰束带从王事结缨奉清祀肃
肃禁闱内翳然绝尘轨峨峨高堂上层构郁云起明发
修荐享矜悚不遑止磬折阶廊间悽悽常靡已 梁张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6a 页 WYG0986-0330a.png
率太庙斋夜诗曰洁斋谢纷华寂寥清庙静肃襟视牲
盛端服侍严省 增明高启夜宿太庙诗曰乌散庙堧
空清香肃閟宫太常斋禁密列祖享仪崇井叩铜瓶月
墀鸣玉佩风听钟候车驾庭燎已烔烔
原歌宋颜峻七庙迎神歌曰敬恭明祀孝道感通合乐
维和展礼有容六舞肃列九变成终神之来思享兹洁
衷灵之往矣绥我家邦 增谢庄宋世祖庙歌二首帝
锡二祖长世多祜于穆睿考翼圣承矩元极弛驭乾纽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6b 页 WYG0986-0330b.png
坠绪辟我皇维缔我宗宇刷定四海肇搆神京泽牣九
有化孚八瀛庆云承掖甘露飞甍肃肃清庙徽徽閟宫
舞蹈象德笙磬陈风黍稷非盛明德惟崇神其歆止降
福无穷 禀祥月辉毓德轩光嗣徽妫汭思媚周姜母
临万宇训蔼紫房朱干玉籥式载琼芳 齐王俭齐太
庙乐歌悠悠草昧穆穆经纶动戡危乱静比斯民诞膺
休命奄有八夤握机肇运光启禹服义满天渊礼昭地
轴偃风裁化暅日敷祥信星含曜秬草流芳七庙观德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7a 页 WYG0986-0330c.png
六乐宣章惟先惟敬是享是将 太姒嫔周涂山俪禹
我后嗣徽重规叠矩肃肃閟宫翔翔云舞有享德馨无
绝终古 多难固业殷忧启圣帝宗缵武维时执竞起
柳献祥百堵兴咏义虽祀夏功符受命远无不怀迩无
不肃其仪济济其容穆穆赫矣君临昭哉嗣服允王惟
后膺此多福礼以昭事乐以感灵八簋陈设六舞充庭
观德在庙象德是形四海来祭万国咸宁 梁沈约梁
宗庙登歌曰殷兆玉筐周始邠王于赫文祖基我大梁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7b 页 WYG0986-0330d.png
肇土七十奄有四方帝轩百祀人思未忘永言圣烈祚
我无疆 猗欤至德光被黔首铸镕苍昊甄陶区有恪
恭三献对扬万寿比屋可封含生无咎匪徒七百天长
地久 祀典昭洁我礼莫违八簋充室六龙解騑神宫
肃肃灵寝微微嘉荐既享景福攸归至德光被洪祚载
辉 原北周庾信太庙晨祼歌曰永惟神武潜庆灵长
龙图革命凤历归昌功移上墋德耀中阳清庙肃肃猛
虡趪趪曲台大厦声和盛唐牲牷荡涤萧合馨香和鸾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8a 页 WYG0986-0331a.png
戾立振鹭来翔永敷万国是则四方 增隋牛弘隋太
庙乐歌曰惟皇肃肃有来雍雍雕梁霞复绣橑云重观
德自感奉璋伊恭彝斝尽饰羽缀有容升歌发藻景福
来从 祭本用初祀由功举骏奔咸会供神有序明酌
盈尊丰牺实俎幽金既荐缋错维旅享由明德香非稷
黍载流嘉庆克固鸿绪 缔基发祥肇源兴庆乃仁乃
哲克明克令庸宣国图善流人咏开我皇业七百同盛
 皇条骏茂帝系灵长丰功叠轨厚利重光福由善积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8b 页 WYG0986-0331b.png
代以德彰严恭尽礼永锡无疆 盛才必达丕基增旧
涉渭同符迁邠等构弘风迈德义高道富神鉴孔昭王
猷克懋 神道正直祀事有融肃雍备礼庄敬在躬羞
燔已具奠酹将终降祥惟永受福无穷 飨礼具利事
成伫旒冕肃簪缨金奏终玉俎彻尽孝敬穷严洁人祗
分哀乐半降景福凭幽赞 原唐陈叔达太庙祼地歌
曰清庙既祼郁鬯惟礼大哉孝思严恭祖祢龙衮以祭
鸾刀思启发德朱弦升歌丹陛筵享粢盛堂斟沈齐降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9a 页 WYG0986-0331c.png
福穰穰来仪济济 褚亮宗庙九德之歌曰皇祖诞庆
于昭于天积德斯远茂绪攸先继天应历神武弘宣肇
迹妫水成功坂泉道光覆载声穆乾元式备牺象用洁
牲牷礼终九献乐展四悬神贶景福遐哉永年 增唐
太宗享太庙乐章曰浚哲维唐长发其祥帝命斯祐王
业克昌配天载德就日重光本支百代申锡无疆 五
纪更运三正递升勋华既没禹汤勃兴神武命代灵眷
是膺望云彰德察纬告徵上纽天维下安地轴徵师涿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9b 页 WYG0986-0331d.png
野万国咸服偃仰灵台九宫允穆殊域委贽怀生介福
 高宗享太庙乐章曰五运改卜千龄启圣彤云晓聚
黄星夜映叶阐珠囊基开玉镜下临万宇上齐七政雾
开三象尘清九服海润星晖远安迩肃天地交泰华彝
辑睦翔泳归仁中外禔福 承天抚箓纂圣登皇遐清
万宇仰协三光功成日月道济时康璇图载永宝历斯
昌日月扬辉烟云烂色河岳修贡神祗效职舜风攸偃
尧曦先就睿感通寰孝思浃宙奉扬先德虔尊曩狩展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0a 页 WYG0986-0332a.png
义天扃飞英云岫化逸王表神凝帝先乘云厌俗驭日
登元 唐享太庙旧乐章曰七庙观德百灵攸仰俗荷
财成物资含养道光执契化笼提象肃肃雍雍神其来
享 五声备奏三献终祠车移凤辇旆转虹旗礼周笾
豆诚效虔祗皇灵徙跸簪绅拜辞 中宗享太庙乐章
曰炎驭失王纲土德承天命英猷被寰宇懿躅隆邦政
七德已绥边九夷咸底定景化覃遐迩深仁洽翔泳
祠容既毕仙座爰兴停停凤举蔼蔼云升长隆宝运永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0b 页 WYG0986-0332b.png
锡休徵福覃贻厥恩被黎烝 明皇享太庙乐章曰圣
谟九德真言五千庆集昌胄符开帝先高文杖钺克配
彼天三宗握镜六合涣然帝其承祀率礼罔愆图书雾
出日月清悬舞形德𩔖咏谂功传黄龙蜿蟺彩云蹁跹
五行气顺八佾风宣介此百禄于皇万年 六钟翕协
六变成八佾徜徉八风生乐九韶兮神人感美七德兮
天地清 总总干戚填填鼓钟奋扬增气坐作为容离
若鸷鸟合如战龙万方观德肃肃雍雍 宋建隆享太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1a 页 WYG0986-0332c.png
庙乐章曰元钟九千生于仲吕崇台九层起于累土赫
日之升明夷为主孝孙作帝式由祖武 明明我祖积
德攸宜肇继瓜瓞将隆本支爰资庆绪式昭帝基于穆
清庙永洽重熙 艰难积行绵长钟庆同人之时得主
乃定既序宗祧乃修舞咏经武开先永昭丕命 猗欤
太祖命受于天化行区宇功溢简编武威震耀文德昭
宣开基垂统亿万斯年 赫赫皇运明明太宗四隩咸
暨一变时雍睿文炳焕圣德温恭千龄万祀永播笙镛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1b 页 WYG0986-0332d.png
 嘉栗旨酒博腯牲牷神鉴孔昭享兹吉蠲夙夜毖祀
孝以奉先永锡纯嘏功格于天 已象文治乃观武成
进退可度威仪克明 元宗庙乐章曰天垂灵顾地献
中方帝力所拓神武莫当阳溪昧谷咸服要荒昭孝明
禋神祖皇皇 雄武军威滋多历年深谋远略协赞惟
专流沙西域饯日东边百国畏服英声赫然 三朝承
休恭已优游钦绳祖武其德聿修帝憖锡寿德泽期周
蠲饎惟芗祈飨于幽 龙跃潜居风云会通知民病苦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2a 页 WYG0986-0333a.png
轸念宸衷夔门之旅继志图功俎豆敬祭华仪孔隆
增议汉师丹为共王立庙议曰圣王制礼取法于天地
故尊卑之礼明则人伦之序正人伦之序正则乾坤得
其位而阴阳顺其节人主与万民俱蒙祐福尊卑者所
以正天地之位不可乱也孝成皇帝圣恩深远故为共
王立后奉承祭祀今共皇长一国太祖万世不毁恩义
已备陛下既继体先帝持重大宗承宗庙天地社稷之
祀义不得复奉定陶共皇祭入其庙今欲立庙于京师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2b 页 WYG0986-0333b.png
而使臣下祭之是无主也又亲尽当毁空去一国太祖
不堕之祀而就无主当毁不正之礼非所以尊厚共皇
也 唐权德舆迁庙议曰今年夏四月禘飨于太庙令
百僚议太祖景皇帝东向之位并迁庙之位议曰臣闻
太祖始封之重当殷祭东向之尊百代不迁下统昭穆
此孝飨严禋之极制也周自后稷十六代至武王毁庙
迁主皆太祖之后故序列昭穆合食无嫌汉之太上皇
主痤于园寝寻置别庙是为属尊故周汉皆太祖之位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3a 页 WYG0986-0333c.png
正自魏至隋则虚其位以待太祖后以短祚其礼不申
武德中立亲庙四自宣简公而下贞观中立七庙六室
自弘农府君而下开元中始制九庙追尊献祖懿祖故
自武德至于开元太祖在四庙七庙九庙之数广德二
年将及殷祭有司以二祖亲尽当迁太祖九室既备其
年冬祫于是正太祖于东向藏二主于夹室凡十八年
矣建中二年冬祫有司议以献祖居东向懿祖为昭太
祖为穆此诚乖疑倒置之大者也议者或引春秋禹不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3b 页 WYG0986-0333d.png
先鲧汤不先契文武不先不窋以为證且汤与文武皆
太祖之后理无所疑至于禹不先鲧安知说者非启与
太康之代而左丘明因而记之耶向者有司以二主藏
夹室非宜则可阙殷祭非敬则可处东向之位则不可
是以贞元八年百僚集议前后异同有七家之说臣等
审细讨论惟制别庙及祔于德明兴圣二说最为可据
德明兴圣之庙犹别庙也等于刱立此又易行伏以德
明皇帝于舜禹之际与稷契同功契后为殷向五百年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4a 页 WYG0986-0334a.png
稷后为周逾八百年德明流光无穷启皇运于后景福
灵长与天地准又献懿二祖于兴圣皇帝为曾为玄犹
周人祔于先公之祧也此亦亡于礼者也明尊祖之道
正大祭之义礼文典祀莫重于是 朱子奢立庙议曰
臣谨按汉丞相韦元成奏立五庙诸侯同五刘歆议开
七祖邦君降二郑司农踵元成之辙王子雍扬国师之
波分涂并驰各相师祖遂令历代祧祀多少参差愚以
为诸侯立高祖以下并太祖五庙一国之贵也天子立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4b 页 WYG0986-0334b.png
高祖以上并太祖七庙四海之尊也降杀以两礼之正
焉伏惟圣祖在天山陵有日祔祖严配大事在斯宜依
七庙用崇大礼若亲尽之外有王业者如殷之玄王周
之后稷尊为始祖傥无其例请三昭三穆各置神主太
祖一室考而虚位将待七百之祚递迁方处庶上依晋
宋傍惬人情 颜师古寝庙议曰伏奉诏旨欲太原立
高祖寝庙博达卿士详悉以议闻伏惟圣情思广烝尝
事深追远但究观祭典宗庙皆在京师不欲下土别置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5a 页 WYG0986-0334c.png
至若周之丰镐并为迁都乃是因事更营非云一时俱
立其郡国造庙爰起汉初率意而行大违典制是以贡
禹韦元成匡衡等招聚儒学博谋廷议据此陈奏遂从
废毁自斯以后辍而弗为今若增立寝庙别安主祏有
乖先古靡率旧章垂裕后昆理谓不可固宜勉割深衷
俯从大礼 宋宋祁祖宗配侑议曰臣等闻王者建庙
祏之严合昭穆之缀祖一而已始受命也宗无豫数待
有德也由宗而下等胄之疏戚以为迭毁之制昔成汤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5b 页 WYG0986-0334d.png
为商之祖太甲大戊武丁实号三宗后稷为周之祖文
王武王庸建二祧高帝为汉之祖孝文孝武特崇两庙
皆子孙世世奉承不辍我皇伯祖经纶草昧遂有天下
功宜为帝者之祖皇祖勤劳制作皇考财成治定德宜
为帝者之宗三庙并万世不迁宣布天下以示后世
朱熹论古今庙制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
庙而七诸侯大夫士降杀以两而祭法又有适士二庙
官师一庙之文大抵士无太祖而皆及其祖考也其制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6a 页 WYG0986-0335a.png
皆在中门之左外为都宫内各有寝庙别为门垣太祖
在北左昭右穆以次而南天子太祖百世不迁一昭一
穆为宗亦百世不迁二昭二穆为四亲庙高祖以上亲
尽则毁而递迁昭常为昭穆常为穆诸侯则无二宗大
夫又无二庙其迁毁之次则与天子同汉承秦敝不能
深考古制诸帝之庙各在一处不容合为都宫以序昭
穆贡禹韦元成匡衡之徒虽欲正之而终不能尽古今
之制旋亦罢废后汉明帝又欲遵俭自抑遗诏毋起寝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6b 页 WYG0986-0335b.png
庙但藏其主于光武庙中更衣别室其后章帝亦复如
之后世遂不敢加而公私之庙皆为同堂异室之制自
是以来更历魏晋下及隋唐其间非无奉先思孝之君
据经守礼之臣而皆不能有所裁正其弊至使太祖之
位下同子孙而更僻处于一隅既无以见其为七庙之
尊群庙之神则又上厌祖考而不得自为一庙之主以
人情而论之孝子顺孙之心于此宜亦有所不安矣肆
我神祖始独慨然深诏儒臣讨论旧典盖将以远迹三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7a 页 WYG0986-0335c.png
代之隆一正千古之谬甚盛举也不幸未及营表世莫
得闻秉笔之士又复不能特书以诏万世今独具见于
陆氏之文然其所论昭穆之说亦未有定论独原庙之
制外为都宫而各为寝门垣乃为近古但其礼本不经
仪亦非古故儒者得以议之然不知其所以致此则由
于宗庙不立而人心有所不安也不议复此而徒欲废
彼亦安得为至当之论哉今公私之庙皆为同堂异室
以西为上之制而无左昭右穆之次一有递迁则群室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7b 页 WYG0986-0335d.png
皆迁而新死者当入于其祢之故室矣此乃礼之大节
与古不同而为礼者犹执祔于祖父之文似无意义然
欲遂变而祔于祢庙则又非爱礼存羊之意窃意与其
依违牵制而均不免为失礼曷若献议于朝尽复公私
之庙皆为左昭右穆之制而一洗其缪之为快乎韦元
成刘歆庙数不同班固以歆说为是今亦未能决其是
非姑两存之至于迁毁之序则昭常为昭穆常为穆盖
祔昭则群昭皆动而穆不移祔穆则群穆皆移而昭不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8a 页 WYG0986-0336a.png
动陆佃非之曰昭穆者父子之号昭以明下为义穆以
恭上为义方其为父则称昭取其昭以明下也方其为
子则称穆取其穆以恭上也岂可谬哉坛立于右墠立
于左以周制言之则太王亲尽去右坛而为墠王季亲
尽去左祧而为坛左右迁徙无嫌盖昭穆本以庙之居
东居西主之向南向北而得名初不为父子之号也又
况昭穆之分自始封以下入庙之时便有定次后虽百
世不复移易而其尊卑则不以是而可紊也故成王之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8b 页 WYG0986-0336b.png
世文王当穆而不害其尊于武武王为昭而不害其卑
于文非谓之昭即为王考谓之穆即为考庙也佃又言
假令甲于上世之次为穆今同堂合食实属父行乙于
上世之次为昭今同堂合食实属子行则甲宜为昭乙
宜为穆岂可远引千岁以来世次覆令甲为右穆乙为
左昭以紊父子之序乎此亦不晓前说之过也盖昭穆
之次既定则其子孙亦以为序礼所谓昭与昭齿穆与
穆齿传所谓太王之昭王季之穆文之昭武之穆者是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9a 页 WYG0986-0336c.png
 也如必以父为昭而子为穆则泰伯虞仲乃太王之父
 而文王反为管蔡鲁卫之子矣而可乎
 原颂后汉王粲太庙颂曰思皇烈祖时迈其德肇启洪
 源贻燕我则我休厥成聿先厥道丕明丕钦允时祖考
  于穆清庙翼严休徵祁祁髦士厥德允升怀想成位
 咸奔在宫无思不若永观厥崇 绥庶邦和四宇九功
 备彝乐序建崇牙设璧羽六拊奏八音举昭大孝衎妣
 祖念武功收醇祜 后魏王肃宗庙颂曰明德惟馨昊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9b 页 WYG0986-0336d.png
 天子之眷祐我魏薄言起之起之伊何黎元时雍子之
 伊何历数在躬于乎盛哉神明是通 湛湛甘露济济
 醴泉或涌于地或降于天天地交泰品𩔖蕃芜祥瑞嘉
 应其集如雨屡获丰年榖我士女祖考既飨于欢乐胥
 
 
 
御定渊鉴𩔖函卷一百六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