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a 页 WYG0986-016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渊鉴𩔖函卷一百六十一
  礼仪部八(释奠酒州郡学/乡饮 养老) (增武学/)
   释奠一
 增释奠释菜祭之略者也古之入学者释菜礼其先师
 其学宫四时之祭乃皆释奠释奠有乐无尸后世不遍
 举四时独春秋行事而已 原周制凡立学必释奠先
 圣先师及行事必以币(谓天子命之教始立学官/者也先圣若周公孔子)凡释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b 页 WYG0986-0167b.png
 奠者必有合也(国无先圣先师则所释/奠者当与邻国合也)有国故则不(故/谓)
 (国有可为先圣先师者若唐虞有夔伯夷/周有周公鲁有孔子各自奠之不合之也)凡学春官释
 奠于先师秋冬亦如之(官谓礼乐诗书之官也周礼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死则以)
 (为乐祖祭于瞽宗此之谓先师之𩔖不言夏从春可/知释奠者设荐馔酌而已无迎尸以下之事焉耳)
 立学者既衅器用币(礼乐之器成则衅之又用/币告先圣先师以器成也)然后释
 菜(告先圣先师以器/成乃时将用也)不舞不授器(释菜礼经也释奠则/舞舞则授器司马之)
 (属司兵司戈司盾/祭祀授舞者兵也)乃退傧于东序一献无介语可也(言/乃)
 (退者谓得立三代之学者释菜于虞庠则傧/宾于束序也鲁之学有米廪东序瞽宗也)天子视学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a 页 WYG0986-0168a.png
大昕鼓徵所以警众也(早昧爽击鼓以召众也凡/用乐大胥以鼓徵举士)众至
然后天子至乃命有司行事兴秩节祭先师先圣焉(兴/犹)
(举也秩常也节犹礼也使有司摄其事举常礼焉祭/先师先圣不亲祭之者视学观礼耳非为彼报也)
事反命(告祭毕也祭/毕天子乃入)将出征受命于祖(告祖/也)受成
于学(定兵/谋也)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以讯馘告(释菜奠/币礼先)
(师也讯馘所生获断耳者诗云执讯/获丑又曰在頖献馘馘或为国也) 礼记月令曰上
丁命乐正习舞释菜天子乃率公卿诸侯大夫亲往视
之注云乐正乐官之长也命舞者顺万物始出地鼓舞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b 页 WYG0986-0168b.png
也将舞必释奠于先师 夏小正曰二月丁亥万用日
丁亥者吉日也万者干戚舞也学者大学也谓今时大
舍菜也(注释置也为置牲币/之奠于文宣王庙) 增月令仲春之月上丁
命乐正习舞释菜仲丁又命乐正入学习舞 学记大
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 正义曰凡释奠有六始
立学释奠一也四时释奠有四通前五也王制师还释
奠于学六也释菜有三春入学释菜合舞一也衅器释
菜二也学记皮弁祭菜三也 汉高祖十二年十一月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a 页 WYG0986-0168c.png
上行自淮南还过鲁以太牢祀孔子 光武建武五年
上幸鲁使大司空祀孔子 明帝永平十五年三月幸
孔子宅祀仲尼及七十二弟子亲御讲堂命皇太子诸
王说经 章帝元和二年春帝东巡还过鲁幸阙里以
太牢祀孔子及七十二人作六代之乐大会孔氏男子
二十以上者六十三人命儒者讲论语帝谓孔僖曰今
日之会于卿宗有光荣乎对曰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
师贵道今陛下亲屈万乘辱临敝里此乃崇礼先师增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b 页 WYG0986-0168d.png
辉圣德至于光荣非所敢承帝笑曰非圣者子孙焉有
斯言乎 安帝延光三年幸泰山祀孔子及七十二弟
子于阙里 魏文帝黄初二年诏曰昔仲尼资大圣之
才怀帝王之器当衰周之末无受命之运在鲁卫之朝
教化乎洙泗之上栖栖焉遑遑焉欲屈己以存道贬身
以救世于时王公终莫能用之乃退考五代之礼修素
王之事因鲁史而制春秋就太师而正雅颂俾千载之
后莫不宗其文以述作仰其圣以成谋可谓命世之大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a 页 WYG0986-0169a.png
圣亿载之师表者也遭天下大乱百事堕坏旧居之庙
毁而不脩褒成之后绝而莫继阙里不闻讲诵之声四
时不睹蒸尝之位斯岂所谓崇礼报功盛德百世必祀
者哉其以议郎孔羡为宗圣侯邑百户奉孔子祀令鲁
郡脩起旧庙置百户吏卒以守卫之 原魏齐王正始
中每讲经遍辄使太常释奠于辟雍以太牢祀孔子以
颜回配 晋武帝太始七年惠帝元康三年二释奠皆
于太学惠帝之为太子及悯怀太子讲经竟并亲释奠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b 页 WYG0986-0169b.png
于太学太子进爵于先师中庶子于颜回也 东晋明
帝之为太子亦行释奠礼成穆孝武三帝皆亲释奠惟
成帝在辟雍自是一时制也孝武以大学在水南悬远
有司议依穆帝升平元年于中堂权立行太学释奠礼
毕会百官六品以上(时无国子生有司奏应须二学生/百二十人太学生取见人六十国)
(子生权铨大臣子/孙六十人事讫罢) 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太子释奠
采晋故事(裴松之议应舞六佾宜设轩/悬之乐牲牢器用悉依上公)祭毕亲临学宴
会太子以上悉在 齐武帝永明三年有司奏宋元嘉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5a 页 WYG0986-0169c.png
旧事学生到先释奠先圣先师礼又有释菜未详今当
行何礼用何乐及礼器时从喻希议用元嘉故事设轩
悬之乐六佾之舞牲牢器用悉依上公 梁武帝天监
八年皇太子释奠周舍议既惟大礼请依东宫元会太
子著绛纱襮(音博衣/领也)乐用轩悬合升殿坐者皆服朱衣
帝从之又有司以为礼云凡为人子者升降不由阼阶
吏部郎徐勉议郑康成云由命士以上父子异宫宫室
既异无不由阼阶之礼请释奠及宴会太子升堂并宜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5b 页 WYG0986-0169d.png
由东阶若举驾幸学自然中阶及预会宾客依旧西阶
大同七年皇太子表其子宁国临城公入学时议者以
与太子有齿胄之议疑之仆射臣缵等以为参点回路
并事宣父邹鲁称盛洙汶无讥师道既光得一资敬无
亏亚二制可 北齐将讲于天子讲毕以一太牢释奠
孔宣父配以颜回列轩悬乐六佾舞皇太子每通一经
及新立学必释奠礼先圣先师每岁春秋二仲常行其
礼每月朔制祭酒领博士以下及国子诸学生以上太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6a 页 WYG0986-0170a.png
学四门博士升堂助教以下太学诸生阶下拜孔圣揖
颜回日出行事其郡学则于坊内立孔颜庙博士以下
亦每月朝(张凭议曰不拜颜子者按学堂旧有圣贤之/像既备礼尽敬奉仲尼以为师而未详颜子)
(拜揖之仪臣以圣者君道也师者贤臣道也若乃推舜/禹于君位则稷契与我并为臣矣是以王圣佐贤而君)
(臣之义著拜孔揖颜/而师资之分同矣) 隋制国子寺每岁四仲月上丁
释奠于先圣先师年别一行乡饮酒礼(州县学则以春/秋仲月释奠亦)
(每年于学一/行乡饮酒礼) 唐武德二年于国子学立周公孔子庙
各一所四时致祭(贞观二十一年制左丘/明以下二十二人同享)初以儒官自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6b 页 WYG0986-0170b.png
为祭主直云博士姓名昭告于先圣又州县释奠亦博
士为主许敬宗奏曰秦汉释奠无文魏氏则太常行事
自晋宋以降时有亲行而学官为主全无典实在于臣
下理不合专今请国家释奠令国子祭酒为初献词称
皇帝谨遣仍令司业为亚献博士为终献其州学刺史
为初献上佐为亚献博士为终献县学令为初献丞为
亚献主簿及尉通为终献循附礼令以为永制七年二
月高祖幸国子学亲临释奠引道士沙门与博士杂相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7a 页 WYG0986-0170c.png
驳难久之贞观十四年二月太宗幸国子学亲释奠永
隆二年二月皇太子亲行释奠之礼开耀元年二月皇
太子释奠于国学景龙二年七月皇太子将亲释奠于
国学有司草仪注令从臣皆乘马著衣冠 增太宗贞
观二年房元龄等建议武德中诏释奠于太学以周公
为先圣孔子配享臣以为周公尼父俱称圣人庠序置
奠本缘夫子故晋宋梁陈及隋大业故事皆以孔子为
先圣颜回为先师历代所行古今通允伏请停祭周公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7b 页 WYG0986-0170d.png
升孔子为先圣以颜回配从之 十一年封孔子裔德
伦为褒圣侯脩宣尼庙于兖州给户二十充享祀 二
十一年诏以左丘明卜子夏公羊高谷梁赤伏胜高堂
生戴圣毛苌孔安国刘向郑众杜子春马融卢植郑康
成服子慎何休王肃王辅嗣杜元凯范宁贾逵等二十
一人代用其书垂于国胄自今有事于太学并令配享
尼父庙堂 高宗永徽中制改周公为先圣夫子为先
师颜回左丘明从祀显庆二年长孙无忌等议曰成王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8a 页 WYG0986-0171a.png
幼年周公践极制礼作乐功比帝王所以禹汤文武成
王周公为六君子又说明王孝道乃述周公严配此即
姬旦鸿业合同王者祀之儒宫就享实贬其功仲尼生
衰周之末拯文丧之弊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弘圣教于
六经阐儒风于千世故孟轲称生民以来一人而已自
汉以降奕叶封侯崇奉其圣迄于今日胡可降兹上哲
俯入先师且丘明之徒见行其学贬为从事亦无故事
今请改令从诏于义为允其周公仍依别礼配享武王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8b 页 WYG0986-0171b.png
诏从之 开元八年国子司业李元瓘奏言先圣宣父
配坐先师颜子道亚生知才光入室请据礼文合从坐
侍又四科闵子骞等并服膺儒术亲承圣教虽复列像
不参享祀谨按何休等犹沾从祀岂有升堂入室之子
独不沾配享之馀望请春秋释奠列享并命有司图形
于壁兼为立赞诏曰颜子等十人宜为坐像悉令从祀
曾参大孝德冠同列特为塑像坐于十哲之次图画七
十弟子及二十二贤于庙壁上以颜子亚圣亲制赞书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9a 页 WYG0986-0171c.png
于石仍令当朝文士分为之赞题其壁焉 二十七年
诏曰弘我王化在乎儒术能发此道启迪含灵则生人
以来未有如夫子者也所谓自天攸纵将圣多能德配
乾坤身揭日月故能立天下之大本成天下之大经美
政教移风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到于今受其赐不
其猗欤呜呼楚王莫封鲁公不用俾夫大圣才列陪臣
栖遑旅人可知矣年祀寖远光灵益彰虽代有褒称而
未为崇峻不副于实人其谓何夫子既称先圣可追谥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9b 页 WYG0986-0171d.png
为文宣王颜子既云亚圣须优其秩 又孔子格言参
也称鲁虽居七十之数不载四科之目顷虽参于十哲
终未殊于等伦久稽先旨俾脩旧位庶乎礼得其序人
咸式瞻命所司奠祭亦如释奠之礼七十子并宜追赠
 永泰二年脩国学祠堂成祭酒萧昕始奏释奠 贞
元二年释奠自宰臣以下毕集于国学学官升讲座陈
五经大义及先圣之道 十五年归崇敬奏释奠祝版
御署讫北面而揖臣以为其礼太重按礼尚父授周武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0a 页 WYG0986-0172a.png
王丹书武王东面受之请参酌轻重庶得其宜 后唐
长兴三年蔡同文奏敕文宣王庙四壁英贤自此每释
奠宜准郊祀录各陈酺醢等诸物以祭 周广顺二年
以文宣王四十三代孙为曲阜令赐绯鱼袋以颜渊裔
孙颜涉为曲阜主簿仍敕兖州脩葺祠宇墓侧禁樵采
 宋初春秋二丁仲冬上丁命官行释奠如旧典 太
祖建隆三年诏庙门令立戟十六枝 祥符五年诏改
元圣文宣王谥为至圣文宣王避圣祖名也 仁宗景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0b 页 WYG0986-0172b.png
祐元年诏释奠用登歌 至和二年诏封孔子后为衍
圣公 神宗熙宁八年判监常秩等言文宣王冕用九
旒颜子以下各依郡国县公侯伯正一品至正四品冠
服制度庶合礼令从之 元丰六年吏部尚书曾孝宽
言孟轲有庙在邹未加爵命诏封邹国公 七年礼部
言乞以邹国公同颜子配食宣圣荀况扬雄韩愈并从
祀于左丘明等二十二贤之间从之封伯爵颁行天下
学庙塑像春秋释奠行礼 元祐三年太常寺言国子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1a 页 WYG0986-0172c.png
监颜子孟子配享之位即与闵子骞等从祀之位同作
一列虽坐次稍出而在文宣王帐座之后于配食之礼
未正请改正颜子而下从享位次为图颁示天下从之
 大观元年大司成强渊言考礼经士始入学释菜请
自今每岁贡士始入辟雍并以元日释菜于先圣从之
 四年诏先圣庙用戟二十四文宣王执镇圭并如王
者之制 崇宁四年八月诏从国子司业蒋静之请改
用冕十二旒服九章而又图绘颁之天下执圭列戟并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1b 页 WYG0986-0172d.png
从王者制度 徽宗时诏以王安石配享孔子庙设位
于邹国公之次 钦宗靖康元年杨时言王安石学术
之谬乞追夺王爵毁去配享之像诏王安石依郑康成
例从祀 绍兴十三年上幸学止辇大成殿外入幄群
臣班列于庭上出幄升东阶跪上香执爵三祭酒再拜
如常仪 宋度宗咸淳三年帝释奠于孔子以颜渊曾
参孔伋孟轲配列邵雍司马光从祀又升颛孙师于十
哲 元世祖中统二年诏宣圣庙有司岁时致祭月朔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2a 页 WYG0986-0173a.png
释奠八月丁酉命开平守臣释奠于宣圣庙十年大都
宣圣庙成行释奠礼牲用太牢乐用登歌 明洪武元
年遣官释奠于先师孔子定以仲春仲秋二上丁日降
香遣官祭于国子学 四年更定孔子释奠祭器礼物
各置高案笾豆簠簋登铏悉用磁器牲用熟乐舞生择
监生及文职大臣子弟在学校者预教习之 十五年
诏天下通祀孔子颁释奠仪 二十六年颁大成乐于
天下府学令州县如式制造 永乐八年令天下文庙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2b 页 WYG0986-0173b.png
圣贤衣冠绘塑不合古制者悉改正 二十八年黜莽
大夫扬雄进汉董仲舒从祀 正统元年令刊印儒学
从祀先贤名爵位次颁行天下永为遵守 二年以宋
儒胡安国蔡沈真德秀从祀 三年禁天下祀孔子于
释老宫 又定祭丁品物其不系出产者鹿兔以羊代
榛栗以土产果品代 八年追封元吴澄为临川郡公
从祀 景泰六年以两庑祭品俭薄从太常寺奏增豕
四只枣栗各五十斤黍稷各一斗形盐五十斤及行南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3a 页 WYG0986-0173c.png
京国学一例增设 成化二年追封董仲舒为广川伯
胡安国为建宁伯蔡沈为崇安伯真德秀为浦城伯
十二年增乐舞为八佾笾豆各为十二 弘治九年追
封宋杨时为将乐伯从祀 世宗嘉靖九年上用大学
士张孚敬等议釐正祀典撤去塑像改大成至圣文宣
王为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四配为复圣颜子宗圣曾子
述圣子思亚圣孟子神位十哲以下凡及门弟子皆止
称先贤某子神位左丘明以下称先儒某子神位凡旧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3b 页 WYG0986-0173d.png
封公侯伯爵尽皆革去 长乐刘氏曰周有天下立四
代之学虞庠则以舜为先圣夏学则以禹为先圣殷学
则以汤为先圣东胶则以文王为先圣各取当时左右
四圣成其德业者为之先师以配享焉此天子立学之
法也
  释奠二
原尊师 贵齿(潘尼释奠诗曰敦书请业研几通理尊/师重道释奠崇祀德成教伦孰云不祉)
(下袁曜诗曰南庠贵齿东学尚亲卑躬/ 问降礼师臣圆冠济济方领恂恂) 重道 崇儒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4a 页 WYG0986-0174a.png
(上见尊师注奠下/见颜延之释 诗) 肄业 讲艺(袁曜诗肄业既终舍/奠爰始韶音遽奏笙)
(镛间起茨夏愔愔晬容亹亹德奢/并惭陈信焉耻 下见颜延之诗) 立学 启庠(上详/通典)
(深王僧达诗时泰道畅礼备乐脩启庠𨕖俊博学/ 求异人鳞萃淑美云浮师尊训浃嘉敬载柔) 祭
藻 舞戚(学记皮弁祭菜示敬道也注/菜芹藻之属 下详释奠一) 肃肃 济济
(王胡之表曰伏承仰遵古典以今月吉日释奠先圣率/土臣民顺风载悦臣宿婴重患不获陪列豫睹肃肃穆)
(穆之容仰望云汉伏枕/欣慨 下见傅咸颂) 陈牲 释菜(李谐诗沛泽南/朝峒山北面帝)
(曰师氏陈牲委奠神具醉止/薄言嘉宴 下详释奠一) 礼师 尚齿(挚虞颂曰/如彼泉流)
(不盈不运讲业既终礼师释奠升觞折俎上下惟宴雍/雍其来肃肃其见 何承天颂乃昔孔颜梦周希虞自)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4b 页 WYG0986-0174b.png
(天由美异代同符经脩讲治研/几识理道贵崇业降尊尚齿) 尊道 悦学(潘尼颂/留精儒)
(术敦悦古训尊道让齿降心下问铺以金声光以玉润/如川之升如乾之运 何承天诗黄中宣朗徽音播越)
(祇事昧早脩礼明发明发伊何/悦学崇儒愿言西雍延想沂洙) 探幽 论奥(潘尼颂/乃延台)
(保乃命学臣探幽穷赜温故知新箫温峤颂敷论义奥/综析毫芒赋纳以言丽辞孔彰管 并举和乐载扬)
 师臣 胄子(上详贵齿注/下详傅咸颂) 观礼 讲经(上丁释奠/于国学观)
(其礼也释魏正始中齐王每讲经遍辄/使太常 奠先圣先师于辟雍不躬亲) 增习舞 登
(并详释/奠一) 待致诸子(周礼大胥掌学士之版以待致/诸子春入学舍采合舞秋颁学)
(合声郑注云诸子学舞者版籍也大胥主此/籍以待当召聚学舞者舍即释也采读为菜) 惟享仲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5a 页 WYG0986-0174c.png
(范坚书问冯怀曰汉代以来释奠先师唯飨仲尼不/及公旦何也冯答曰若如来者之谈亦当宪章尧舜)
(文武岂惟/周公乎) 原两楹之奠(儒礼祀事/两楹之奠) 三献之仪 式
遵前典 敬享先师 序齿于虞庠 展义于祢庙
  释奠三
原诗宋颜延之侍皇太子释奠诗曰国尚师位家崇儒
门禀道毓德讲艺立言俊明爽曙达义兹昏永瞻先觉
顾惟后昆虞庠饰馆睿图炳晬怀仁景集抱智麇至踵
门陈书蹑履献器澡身元渊宅心道秘伊昔周储聿光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5b 页 WYG0986-0174d.png
往记思皇世哲体元作嗣资此夙知降从经志正殿虚
筵司分简日尚席函丈丞疑奉职侍言称辞惇史秉笔
妙识几音王载有述肆义方讯大教克明敬躬祀典告
奠圣灵礼属观盥乐荐歌笙献终袭吉即宫广宴堂设
象筵庭宿金悬台保兼徽皇戚比彦肴乾酒澄端服整
弁 齐萧子良诗曰霜轻流日风送夕云雕檐结䌽绮
井生文四琏合旨八簋舒芬 王俭诗曰礼惟国干义
实民端身由业澡世以教安金镕乃器水术伊澜渐芳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6a 页 WYG0986-0175a.png
则馥履冰固寒瞽宗务时頖宫善诱咨此含生跻彼仁
寿淳移雅缺历兹永久游艺莫师独学谁友三兆戒晨
八鸾警旦风动蒿宫云栖参馆礼迈仁周乐超英汉神
保爰格祝史斯赞郁鬯既终德馨是与降冕上庠升宴
东序槐宰金贞藩维玉誉时彦莘莘国胄楚楚 梁任
昉诗曰在昔归运阻乱弘多夷山制宇荡海为家风云
改族日月增华钦圣兹远怀道兹冲践言动俗果行移
风进往一篑启或三蒙冰实因水金亦在镕惟神知化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6b 页 WYG0986-0175b.png
在物立言乐正雅颂咸被后昆告奠明祀观道圣门日
月不息师表常尊 沈约诗曰尊学尚矣道亦遐哉启
图观秘辟苑兴才事高东序义迈云台峨峨德傅灼灼
英台复礼曲台反乐宣榭阙文内举輶轩外驾结朋千
里从师百舍坠典必脩阙祀咸荐回銮献爵摐金委奠
肆士辨仪胥人掌县髣髴神踪徘徊灵眷 又为南郡
王侍太子释奠宴诗曰陵季相沿训随世殆政缺雅乖
风离化改礼亡衽席乐沈河海二雍靡构四教谁采瞻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7a 页 WYG0986-0175c.png
震并峻义属重丽横书清道晦彼生知 又诗曰义重
师匡业贵虚受襄野顺风西河杜帚表迹亏光降情回
首道御百灵神行万有尊学尚矣继列传徽旗章或舛
兹道莫违自堂及室异轸同归洋洋化范楚楚儒衣
原颂晋傅咸颂曰蒸蒸皇储既睿且聪神而明之夫岂
发蒙谦以制礼靡事不恭企兹良辰卜近于中乃脩嘉
荐于国之雍敬享先师以酬圣功亹亹皇储希心阙里
光光舆服穆穆容止祇奉圣灵躬承明祀济济儒生侁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7b 页 WYG0986-0175d.png
侁胄子清酒于觞匪宴斯喜欣道之弘自今伊始 潘
尼颂曰三光迭运五德代微黄精既沈素灵乃晖有皇
承天造我晋畿祚以大宝登以龙飞圣容穆穆侍讲訚
訚抽演微言启发道真探幽穷赜温故知新曰皇储后
体神含几兆吉先见知来动微 陈徐伯阳颂曰穆穆
皇储峨峨副主道尊主鬯德崇监抚春诵夏弦冬书秋
羽汉召趋幄周朝问𥪡翔集礼闱逍遥义府四海无浪
三阶已平储驾戾止和鸾有声弘风讲肄崇儒肃成丹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8a 页 WYG0986-0176a.png
书贵道黄金贱籯洙泗兴业阙里增荣青槐阴市元冕
飞缨
原文晋庾亮祭孔子文曰维咸康三年荆豫州刺史都
亭侯庾亮敬告孔圣明灵诗书焕于唐虞宪章盛于文
武然后黎元时雍彝伦攸叙幽厉颓构王绳绝纪高岸
为谷六合错否上凌夷而失教下苟免而无耻公以元
圣之灵应感圆通万物我赖匪我求蒙夫子既没洪范
乖流秦虽慢道汉聿孔修洎我皇晋仰钦大猷宗圣既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8b 页 WYG0986-0176b.png
建遐胄俾侯令月吉辰祇陈大礼磬管锵锵威仪济济
嘉奠既设钦若灵规心存凤德尚想来仪神其歆之降
鉴在斯 梁元帝祭文曰粤若宗师猗欤乃圣维岳降
神维天所命上善如水至人若镜 又祭颜子文曰钦
哉体一亚彼至人乍分介石时知落鳞不先称宝席上
为珍致虚守静曲巷安贫钦风味道其德有邻 陆倕
祭孔子文曰于惟上德是曰圣真克明克俊知化穷神
研几善诱藏用显仁利同道济成俗教民道尊功倍德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9a 页 WYG0986-0176c.png
溥化光离经辨志济济洋洋
  州郡学一(增武学/)
原物理论曰学者植也 五经通义曰三王教化之宫
总名为学 礼记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
国有学 增王制命乡简不率教者以告耆老皆朝于
庠元日习射上功习乡上齿注此庠谓乡学也疏云习
射上功在州学习乡上齿在党学初时耆老会于庠学
乃择元日就州学习射即党学习乡习射习乡各在一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9b 页 WYG0986-0176d.png
处也 又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𨕖士注移名于司
徒也 周礼州长正月之吉各率其州之民而读法以
考其德行道艺而劝之以纠其过恶而戒之若以岁时
祭祀州社则属其民而读法亦如之春秋以礼会民而
射于州序 党正四时之孟月吉日则属民而读邦法
以纠戒之春秋祭禜亦如之国索鬼神而祭祀则以礼
属民而饮酒于序以正齿位 原尚书大传曰稷锄已
藏岁事欲毕馀子皆学十岁始入小学见小节践小义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0a 页 WYG0986-0177a.png
十八始入大学见大节践大义 增三礼义宗周人又
以虞氏之庠为六乡之学夏氏之序为六遂之学亦以
序为党学谢为州学乡学在郊之外遂学在远郊之上
仪礼云州学名豫郑注云豫宜从谢州立谢者下乡也
今文豫为序序乃夏学非也周礼州学为序者字之误
也序庠制有室豫制无室 礼明堂位米廪有虞氏之
庠也序夏后氏之序也瞽宗殷学也頖宫周学也 原
汉书曰三代之道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0b 页 WYG0986-0177b.png
增汉文翁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见蜀地僻陋有蛮夷风
文翁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
馀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减省少
府用度买刀布蜀物赍计吏以遗博士数岁郡生皆成
就还归文翁以为右职用次察举官有至郡守刺史者
又脩起学宫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
为除更由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常选学官
僮子使在便坐受事每出行县益从学官诸生明经饬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1a 页 WYG0986-0177c.png
行者与俱使傅教令出入闺阁县邑吏民见而荣之数
年争欲为学官弟子富人至出钱以求之由是大化蜀
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
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云 平帝元始三年立学官
郡国曰学侯国曰校校学置经师一人乡曰庠聚曰序
序庠置孝经师一人 何武为刺史行部必先即学宫
见诸生试其诵论问以得失 世宗建武六年李忠为
丹阳守以丹阳越俗不好学乃为起学校习礼容春秋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1b 页 WYG0986-0177d.png
乡饮选用明经郡中向慕之 原续汉书曰明帝永平
二年上始帅郡国县道行乡饮酒礼于学校 增明帝
永平十年幸南阳召校官弟子作雅乐奏鹿鸣帝自御
埙篪和之以娱嘉宾 韩延寿守颍川教以礼让令文
学校官诸生皮弁执俎豆徙为东郡延寿为吏上礼义
好古教化所至必聘贤士表孝弟有行脩治学宫春秋
乡射陈钟鼓管弦盛升降揖逊 寇恂为汝南太守脩
学校教生徒聘能为左氏春秋者亲受举焉 任延为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2a 页 WYG0986-0178a.png
武威太守造立校官自掾吏子孙皆令习业受业复其
徭役章句既通悉显拔荣进之郡遂有儒雅之士 鲍
德为南阳守脩起黉舍备俎豆黻冕行礼奏乐又尊享
国老宴会诸儒百姓观者莫不劝服 原鲁丕为赵相
赵王商尝欲避疾便时稍住学宫丕止不听商遂上言
诏下诘丕丕奏曰学宫传五帝之道脩先王礼乐教化
之处欲废塞以广游宴事不可听诏从丕言 增魏明
帝时高柔上疏曰汉末陵迟礼乐崩坏太祖初兴悯其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2b 页 WYG0986-0178b.png
如此在于拨乱之际并使州县立教学之官高祖即位
遂阐其业兴复辟雍州立课试于是天下之士复闻庠
序之教亲俎豆之礼 晋虞溥为鄱阳内史大脩庠序
广招学徒移告属县具为条制于是至者七百馀人溥
乃作诰以奖谕之曰文学诸生皆冠带之流年盛志美
始陟学庭讲脩典训此大成之业立德之基也夫圣人
之道淡而寡味故始学者不好也及至期月所观弥博
所习弥多日闻所不闻见所不见然后心开意朗敬业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3a 页 WYG0986-0178c.png
乐群忽然不觉大化之陶已至道之入神也故学之染
人甚于丹青丹青吾见其久而渝矣未见久学而渝也
夫工人之染先脩其质后事其色脩色积而染工毕矣
学亦有质孝弟忠信是也君子内正其心外脩其行行
有馀力则以学文文质彬彬然后为德夫学者不患才
不及而患志不立故曰希骥之马亦骥之乘希颜之徒
亦颜之伦又曰锲而舍之朽木不知锲而不舍金石可
亏斯非其效乎时祭酒求更起屋行礼溥曰君子行礼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3b 页 WYG0986-0178d.png
无常处也故孔子射于矍相之圃而行礼于大树之下
况今学庭庠序高堂显敞乎 穆帝永和中庾亮在武
昌开置学官起立讲舍亮家子弟及参伍大将子弟悉
令入学四府博学识义通涉文学经纶者建儒林祭酒
使班同三署厚其供给皆妙选邦彦必有其宜者以充
此举近临川临贺二郡益未脩复学校若非束脩之流
礼教所不及而欲阶缘免役者不得为生明为条制令
法清而人贵 梁武帝选学生造就会稽云门山受业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4a 页 WYG0986-0179a.png
于庐江何胤分遣博士祭酒到州郡立学 后魏天安
初立乡学郡置博士二人助教二人学生六十人后令
大郡立博士二人助教四人学生百人次郡立博士二
人助教四人学生八十人中郡博士一人助教二人学
生六十人下郡立博士一人助教一人学生四十人郡
县学始乎此矣 北齐制诸郡并立学置博士助教授
经学生俱被差逼充员士流及豪富之家皆不从调备
员既非所好坟籍固不关怀又多被郡州官人驱使纵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4b 页 WYG0986-0179b.png
有游惰亦不检察皆由上非所好之所致也诸郡俱得
察孝廉其博士助教亦游学之徒通经者推择充举射
策十条通八以上听九品出身其尤异者亦蒙抽擢
隋仁寿元年诏废州县学炀帝复开庠序国子郡县之
学盛于开皇初 唐制京都学生八十人大都督中都
督府上州各六十人下都督府中州各五十人下州四
十人京县五十人上县四十人中县中下县各三十五
人下县二十人州县学生州县长官补长史主焉每岁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5a 页 WYG0986-0179c.png
仲冬州县馆监举其成者送之尚书省 武德二年诏
诸州明经秀才俊士进士明于理体为乡里称重者县
考试州长重覆岁随方物入贡吏民子弟有学艺者皆
送于京学为设考课之法州县乡里皆置学焉 常衮
建中初观察福建始闽人未知学衮为设乡校使作文
亲讲导与钧礼由是俗一变岁贡士与内州等后闽人
春秋配享衮于学宫 宋太平兴国二年知江州周述
言庐山白鹿洞学徒常数千百人乞赐九经肄习诏国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5b 页 WYG0986-0179d.png
子监给本仍传送之 仁宗即位之初赐兖州学田已
而又命藩辅皆得立学其后诸旁郡多愿立学者诏悉
可之稍增赐之田如兖州由是学校之设遍天下 庆
历四年范仲淹等建议精贡举请兴学校本行实乃诏
州县立学本道使者选属部为教授不足则取于乡里
宿学之有道业者士须在学三百日乃听预秋试旧尝
充者百日而止 安定先生胡瑗自庆历中教学于苏
湖间二十馀年弟子前后以千计是时方尚辞赋独湖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6a 页 WYG0986-0180a.png
学以经义及时务学中故有经义斋治事斋经义斋者
择疏通有器局者居之治事斋者人各治一事又兼一
事如边防水利之类其出而筮仕多适于世用若老于
吏者由讲习有素也 五年诏曰顷者尝诏方夏增置
学官而吏贪崇儒之虚名务增室屋使四方游士竞起
而趋之轻去乡闾浸不可止今后有学州县毋得辄容
非本土人居止听习若吏以缮脩为名而敛会民财者
按举之 神宗熙宁四年诏置京东西河东北陜西五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6b 页 WYG0986-0180b.png
路学以陆佃等为诸州学官仍令中书采访逐路有经
术行谊者各三五人虽未仕亦给簿尉俸使权教授他
路州军命近日选荐京朝官有学行可为人师者堂除
逐路官令兼所任州教授州给田十顷为学粮仍置小
学教授 八年诏诸州学官先赴学士院试大义五道
取优通者选差 徽宗崇宁四年鲍耀卿言今州县学
考试未校文字精弱先问时忌有无苟语涉时忌虽甚
工不敢取时忌如曰休兵以息民节用以丰财罢不急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7a 页 WYG0986-0180c.png
之役清入仕之流诸如此语熙丰绍圣间试者共用不
忌今悉绌之宜禁止诏可七年给事中毛友言比守郡
见诉役者言富家子弟初不知书第捐数百缗钱求人
试补入学遂免身役比其岁升不中更数年而始除籍
则其倖免已多矣请初试补入县学人并帘试以别伪
冒从之 明洪武初令在京府学生员六十人在外府
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日给廪膳生员听
于民间选补仍免其家差徭二丁 二十年令增广生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7b 页 WYG0986-0180d.png
员不拘额数 二十七年令武官舍馀年十五以下许
入府州县学读书 宣德七年令卫所官舍军馀俊秀
者许入附近府州县学听赴本处乡试 正统元年生
员名缺许本处官员军民之家及社学俊秀无过犯者
选补 十二年奏准生员常额之外军民子弟愿入学
者提调教官考选俊秀待补增广名缺一体考选应试
 景泰三年各处军生许考补廪膳照例科贡 十七
年土官嫡子许入附近儒学 弘治七年奏准廪膳有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8a 页 WYG0986-0181a.png
缺务于增广内考补不许将别学增广调补 原魏名
臣奏曰蒋济奏学者不恭肃慢者酗酒好讼罚饮水三
升 任豫益州记曰文翁学堂在大城南经火灾蜀郡
太守高朕脩复缮立图画圣贤古人像及礼器瑞物
增武学宋庆历二年十二月诏两制举官为官学教授
三年五月置武学于武成王庙以太常丞阮逸为教授
其年八月罢武学 熙宁五年枢密院言古者出师受
成于学文武弛张其道一也仁宗尝建武学既而中辍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8b 页 WYG0986-0181b.png
请复之诏置学于武成王庙选文武知兵者为教授凡
使臣未参班及门荫草泽试人材弓马应格方入学给
常膳习诸家兵法教授纂次历代用兵成败及忠义足
以训者讲释之愿试阵队者量给兵伍肄习及三年考
其艺补班行以兵部郎中韩缜判学郭固同判闰七月
五日诏学生限百人十日蔡硕试边策为教授九月诏
试大义十道 靖国元年续脩敕令格式大观二年十
一月诏上舍生三取一限百人政和二年诏外舍生称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9a 页 WYG0986-0181c.png
武选士内舍生称武俊士 淳熙四年幸武学十六年
改堂名立武然郡国未之立也庆元五年诏即诸州学
置武士斋官按武艺 设武科以取士有周道焉所谓
贯革之射息说剑搢笏冕衣裳在西学皆俊游也 古
者干籥皆学于东序狸首驺虞又皆乐师所以教国子

  州郡学二
原米廪(礼明堂/详学一) 师门(应璩答韩大宪书昔公孙弘皓/首入学颜郭五十始步师门)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9b 页 WYG0986-0181d.png
 泗上(文中子孔子脩道鲁卫/之间教化洙泗之上) 稷下(虞喜志林齐有/稷山馆其下以)
(周游学士因以为名/齐都赋曰济济稷下) 启微(杜预七规营辟雍以/崇礼制庠序以启微) 咏
(傅毅七激学士/云集以咏圣术) 联师儒(周礼大司徒职以本俗六/安万民一曰美宫室二曰)
(族坟墓三曰联兄弟四曰联师/儒五曰联朋友六曰同衣服) 训文学(虞溥训/详学一) 游
乡校(左传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毁乡/校如何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
(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升孔堂(世说/石崇)
(与王敦入学戏见颜原像而叹曰若与同升孔堂去人/何必有间王曰不知馀人云何子贡去卿差近石正色)
(云士当令身名俱泰何至以瓮牖语人刘孝/标注云颜原颜回原宪也原宪以瓮为户牖) 通一经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0a 页 WYG0986-0182a.png
(魏明帝诏世之质文随教而变兵乱以来经学废绝后/生进趋不由典谟岂训导未洽将进用者不以德显乎)
(其郎吏学通一经才任牧民博士课试擢其/高第者亟用其浮华不务道本者皆罢退之) 饬百行
(孔臧与子书曰学/者所以饬百行也) 博求儒术(魏志刘表为荆州牧/起立学校博求儒术)
多聚生徒(晋中兴书范宁为馀杭吟在郡兴学校养生/徒洁已脩礼志行之士莫不宗之期年之后)
(风化大行自中兴以来崇学敦教未有如宁者也在职/六年迁临淮太守求补豫章宁在郡大设庠序遣人往)
(交州采磬石以供学用改革旧制不拘常宪远近至者/千馀人资给众费一出私禄并取郡四姓子弟皆充学)
(生课读五经又起/学台功用弥广) 简奇擢秀(传谕简奇擢/秀宗贤讲智) 安学亲
(礼学记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说命曰敬逊务时敏厥脩乃来其此)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0b 页 WYG0986-0182b.png
(之谓/乎) 鼓箧孙业(学记入学鼓箧孙其业也郑注鼓箧/击鼓警众乃发箧出所治经业也孙)
(犹恭/顺也) 博喻为师(礼记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
(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 士林
(开士林/之学) 讲肆 诗书之学(王粲儒史论古者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星诗书之)
(事/) 教化之处(详学/一) 天子立学(天子立四学周/立四郊之养) 文
翁立学(详学/一) 天子命教(王制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
博士考课(学令曰请博士助教/计当年以考等级) 脩庙得璧(详学/一) 起
屋行礼(详学/一) 增建蜀学 倡闽学(并详/学一) 起黉舍(详/学)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1a 页 WYG0986-0182c.png
(一/) 崇儒雅(后秦彭迁山阳太守/崇好儒雅素明学校) 下车脩教 以身
为诲(唐倪若水为/汴州刺史) 画孝友传(唐李栖筠为/常州刺史) 赐诸生
(言行录田锡知睢州下车建孔子祠教民兴学表/请入纸国子监印经籍给诸子诏赐之还其纸)
广文公石室(蒋堂知益州汉文翁石室在孔子庙中堂/因广其舍为学宫选属官与乡老贤者以)
(教诸/生) 亲岳麓书院(刘珙知潭州旧有岳麓书院真宗/朝芜废公一新之养士数千人延)
(礼佳/士) 学倡于南京(宋晏殊留守南京兴学校延范仲/淹为师教授诸生故天下兴学自)
(公倡/之) 学冠于诸郡(宋陈襄知常州郡庠窄小不足以/容师生公亟为广之其规模气象)
(遂为诸/郡之冠) 原子衿刺废(乱世则/学不脩) 小雅尽废 学不可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1b 页 WYG0986-0182d.png
废 教所由兴 学立胶庠 士分选造 将崇洙泗
之风 必立胶庠之学 君将化人学实为本 官能
宿业教之所兴 化民成俗学则为先 官苟非人教
所由废 增武学 名将图形(唐建中中诏史馆考定/可配享武成王庙者列)
(今古名将六十/四人图其形) 学官进秩(宋孝宗幸武学谒武成/王庙监学官进秩一等)
命去白起(宋太祖尝幸武成王庙观所画名将指白起/曰起杀已降不武命去之乃诏张昭窦仪高)
(锡等取历代谋臣名将/功业始终无瑕者配享) 诏升管仲(宋太祖诏曰武成/王庙崇祀神像齐)
(相管仲宜塑像升于堂上西/河守吴起宜画像降于庑下) 诏复武学(宋庆历诏置/武成王庙后)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2a 页 WYG0986-0183a.png
(议者以为古名将诸葛亮羊祜裴寂等岂敷学孙吴哉/遂罢武学熙宁五年枢密院乞复置武学追成先朝之)
(志诏复/从之) 乞兴武学(胡瑗乞兴武学讲论语使知忠孝/之道讲孙吴使知制胜之术撰武)
(成学规矩一/卷时议难之) 蔡京谈兵(宋罗戬徽宗时命为武学谕/上幸学百官先集蔡京于坐)
(谈兵戬心哂之不/听其语触怒夺官) 德之论阵(宋德之蜀州人庆元初/擢外省第一累官武学)
(博士与诸生论八阵之象本乎八/卦奇正之变往来相生而不穷) 论战守(宋朱熹应/诏入对言)
(君父之雠不与共戴天非战无以复雠非守无以制胜/时相汤思退方倡和议不悦除熹武学博士后与洪适)
(论不合/而归) 掌兵书(四明志武学置博士学谕各二人/掌以兵书弓马武艺训诱学者)
  州郡学三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2b 页 WYG0986-0183b.png
原颂后汉崔瑗南阳文学颂曰昔圣人制礼乐也将以
统天理物经国序民立均出度因其利而利之俾不失
其性也故观礼则体敬听乐则心和然后知反其性而
正其身焉取律于天以和声采言于圣以成谋以和邦
国以谐万民以序宾旅以悦远人其观威仪省祸福也
出言视听于是乎取之辞曰民生如何导以礼乐乃脩
礼官奋其羽籥我国既淳我俗既敦神乐民则嘉生乃
繁无言不酬其德宜光先民既没赖兹旧章我礼既经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3a 页 WYG0986-0183c.png
我乐既馨三事不叙莫识其形 魏曹植学宫颂曰自
五帝典绝三王礼废应期命世齐贤等圣者莫高于孔
子也故有若曰出乎其𩔖拔乎其萃诚所谓性与天道
不可得而闻矣由也务学名在前志宰予昼寝粪土作
诫过庭子弟诗礼明记歌以咏言文以骋志予今不述
后贤曷识于铄尼父生民之杰性与天成该圣备艺德
伦三五配皇作烈元镜独鉴神明昭晰仁塞宇宙志陵
云霓学者三千莫不俊乂惟仁可凭惟道足恃钻仰弥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3b 页 WYG0986-0183d.png
高请益不已 又孔子庙颂曰脩复旧庙丰其甍宇莘
莘学徒爰居爰处王教既备群小遄阻鲁道以兴永作
宪矩洪声登遐神祗来祐休徵杂沓瑞我邦家内光区
域外被荒遐
原记魏王粲荆州文学记有汉荆州牧刘君稽古若时
将绍厥绩乃曰先王之为世也则象天地轨仪宪极设
教导化叙经志业用建雍泮焉立师保焉作为礼乐以
淑其性表陈载籍以持其志上知所以临下下知所以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4a 页 WYG0986-0184a.png
事上官不失守民德无悖然后太阶平焉夫文学者人
伦之守大教之本也乃命五业从事宋衷所作文学延
朋徒焉宣德音以赞之降嘉礼以劝之五载之间道化
大行耆德故老綦母阖等负书荷器自远而至者三百
有馀人于是童幼猛进武人革面总角佩觿委介免胄
比肩继踵川逝泉涌亹亹如也兢兢如也遂训六经讲
礼物谐八音协律吕修纪历理刑法六路咸秩百氏备
矣天降纯嘏有所底授臻于我君受命既荗南牧是建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4b 页 WYG0986-0184b.png
荆衡作守时迈淳德宣其丕繇厥繇伊何四国交阻乃
赫斯威爰整其旅虔夷不若屡戡寇侮诞启洪轨敦崇
圣绪典坟既章礼乐咸举济济缙绅盛兹阶宇祁祁俊
髦亦集爰处和化普畅休徵时叙品物宣育百谷蕃庑
勋格皇穹声被四宇
原诏宋傅亮立学诏曰古之建国教学为先弘风训世
莫尚于此发蒙启滞咸必由之故爰自盛王迄于近代
莫不敦崇学艺修建庠序自昔多故戎马在郊旌旗卷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5a 页 WYG0986-0184c.png
舒日不暇给遂令学校荒芜讲诵蔑闻军旅日陈俎豆
藏器训诱之风将坠于地今王略远覃华域清晏仰风
之士日月以冀便宜博延胄子陶奖童蒙选被儒官弘
振国学
原表宋郑鲜之请立学表曰至于洙泗之教洋洋盈耳
所以柔渐性情日用成器国废胄子之教家弛劝学之
训宜振起颓业以回视听接光太阳烛之幽夜令欣流
者济津怀宝者剖和 梁简文帝求宁国临城二公入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5b 页 WYG0986-0184d.png
学表曰臣闻瞻彼缉弧既须良冶相诸笋玉犹藉他山
故沮涣之水可居邹鲁之乡为贵下帷投斧昔人以为
精力弃竿委麦先哲以为美谈伏惟陛下弘至德之微
言阐无为之妙说话郊讲道不劳贾生之议就阳启位
无待公玉之图愿得齿年国胄随肩选造 元帝请于
州立学校表曰臣闻公宫之南四术四教司乐成均六
诗六律韶濩既舞羽籥之道行焉党塾兹备离经之志
辨焉故不升嵩霍岂识乾行之峻不临溟渤安知地载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6a 页 WYG0986-0185a.png
之厚洎乎秦焚金篆周亡玉镜群言争乱诸子相腾书
则夏侯欧阳易则神输道训诗乃齐鲁毛韩传称邹左
张夹礼有曲台王史之异乐有龙德赵定之殊伏惟陛
下抚五辰而建五长播九德而导九州容城为历兴景
云之瑞伶伦吹律应黄钟之琯拨乱反正经武也制礼
作乐纬文也若非六经庖厨百家异馔三坟为瑚琏五
典为笙簧岂能暴以秋阳纡就望之景濯以江汉播垂
天之泽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6b 页 WYG0986-0185b.png
原启梁王僧孺为萧监利求入学启曰窃以矫首伺飞
不如修弋宛足念远莫若驱镳故朴斲成于丹雘筱簜
资于栝羽敢因莩末有志庠均为山资于一篑学海渐
其微流 任昉求为刘瓛立馆启曰昔在魏中爰及晋
始书贵虚元人悦陶纵瑚琏废泗上之容樽俎恣林下
之适春千秋羽委旷而弗陈西序东胶寂寥而谁仰刘
瓛澡身浴德修行明经贱圭璧于光阴劲松筠于岁晚
贫不陨穫其心穷不二三其操而困无居止浮寓亲游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7a 页 WYG0986-0185c.png
垣栋倾替窐衢垫侧有朋自远无用栖凭皆负笈担簦
栉风沐露瓛之器学无谢前修辄欲与之周旋开馆招
屈臣第西偏官有閒地北拒晋山南望通邑虽曰人境
实少浮喧广轮裁盈数亩布以施立黉塾薄艺桑麻粗
创茨宇
原教晋湛方生修学校教曰贵郡之境山秀水清岭举
云霞之标泽流清旷之气荆蓝之璞岂不在兹 梁元
帝召学生教曰昔楚王好诗沛王传易犹且传之不朽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7b 页 WYG0986-0185d.png
以为盛事况吾亲承天旨闻礼闻诗方欲化行南国被
于西楚
  乡饮酒一
增吕氏曰乡饮酒者乡人以时会聚饮酒之礼也因饮
酒而射则为之乡射 原周制乡饮酒礼主人朝服就
先生而谋宾介(主人谓诸侯之卿大夫也朝服者冠元/端缁带素𩏂白屦先生乡中致仕者宾)
(介处士贤者也古者年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大夫名/曰父师士名曰少师而教学焉恒知乡人之贤者是以)
(大夫就而谋之贤者为宾其次为/介又其次为众宾而与之饮酒)乃席宾主人介(宾席/牖前)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8a 页 WYG0986-0186a.png
(南面主人席阼阶上西/面介席西阶上东面)众宾之席皆不属焉(敷众宾席/于宾席西)
(不属不相续也皆独/坐明其德各特也)樽两壶于房户间玄酒在西(玄酒/在西)
(上/也)设洗于阼阶东面主人与宾三揖至于阶三让主人
升宾升主人阼阶上当楣北面再拜宾西阶上当楣北
面答拜(三揖者将进揖当阶揖当碑揖也楣/前梁也复拜拜宾至此堂尊之也)主人坐取
爵实之宾席前西北面献宾(献进也进/酒于宾也)宾西阶上拜主
人少退(退避/也)宾进受爵复位主人阼阶上拜送爵宾少
退(复西阶/上位也)荐脯醢(荐进也进之/者主人有司)宾升席自西方(升由下/也升必)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8b 页 WYG0986-0186b.png
(中/席)乃设折俎宾坐左执爵祭脯醢(坐坐于席也祭/脯醢者以右手)奠爵
于荐西卒爵兴宾实爵主人之席前东南面酢主人主
人阼阶上拜宾少退主人进受爵复位宾西阶上拜送
爵荐脯醢主人升席自北方设折俎祭如宾礼(祭者祭/荐俎及)
(酒亦/哜啐)自席前适阼阶上北面坐卒爵兴坐奠爵遂拜执
爵兴宾西阶上答拜(自席前者啐酒席末/因从北方降由便也)主人坐奠爵
于序端主人实觯酬宾阼阶上北面坐奠觯遂拜执觯
兴宾西阶上答拜(酬劝酒也酬之言/周也忠信为周)坐祭遂饮主人宾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9a 页 WYG0986-0186c.png
觯宾之席前北面宾西阶上拜主人进坐奠觯于荐西
主人揖降宾降立于阶西当序东面(主人将兴介为礼/宾谦不敢居堂上)
(也/)主人以介揖让升拜如宾礼主人坐取爵于东序端
实爵介之席前西南面献介介西阶上北面拜主人少
退介进北面受爵复位主人介右北面拜送爵介少退
(主人拜介右/降宾就卑也)主人立于西阶东荐脯醢介升席自北方
设折俎祭如宾礼自南方降席北面坐卒爵兴坐奠爵
遂拜执爵兴主人介右答拜(不哜啐/下宾也)介授主人爵于两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9b 页 WYG0986-0186d.png
楹之间(就樽南授之也介不自酌/下宾也酒者宾主共之)介西阶上立主人实
爵酢于西阶上介右坐奠爵遂拜卒爵兴介答拜主人
复阼阶揖降介降立于宾南主人西南面三拜众宾众
宾皆荅一拜(三拜一拜者示偏不/备礼也不升拜贱也)主人揖升坐取爵于
西楹下实爵献众宾众宾之长升拜受者三人(长其老/者也言)
(三人则众/宾多矣)主人拜送(于众/宾客)坐祭立饮授主人爵降复位
(贱者礼/简也)众宾献则不拜受爵坐祭立饮(弥简/也)每一人献
则荐诸其席主人以爵降奠于篚(不复/用也)揖让升席即设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0a 页 WYG0986-0187a.png
席于堂廉东上(为工布席也/侧边曰廉)乐正先升立于西阶东(正/长)
工入升自西阶北面坐工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者/皆小)
(雅/)笙入堂下磬南北面立乐南陔白华华黍(笙吹者也/以笙吹此)
(诗以为乐也南陔白/华华黍小雅今亡)乃间歌鱼丽笙由庚歌南有嘉鱼
笙崇丘歌南山有台笙由仪(间代也谓一歌一/吹也六者小雅)乃合乐
周南关睢葛覃卷耳召南鹊巢采蘩采蘋(合乐谓歌与/众声俱作也)
(周南召南国风也王后国/君夫人房中之乐歌也)工告于乐正曰正歌备乐正
告于宾司正洗觯升自西阶上北面受命于主人主人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0b 页 WYG0986-0187b.png
曰请安于宾司正告于宾司正实觯降自西阶阶间北
面坐奠觯退共(音/拱)少立(阶间北面东西节也其南北当/中庭共拱手也少立自正慎其)
(位/也)坐取觯不祭遂饮坐奠觯于其所退立于觯南(洗觯/奠之)
(示洁敬也立于/其南以察众也)宾北面坐取俎西之觯阼阶上北面酬
主人主人降席立于宾东(初起旅/酬也)主人受觯宾拜送于
主人之西(旅酬同/阶礼杀)主人西阶上酬介介立于主人之西
如宾酬主人之礼主人揖复席司正升相旅曰某子受
酬受酬者降席(旅序也于是介酬众/宾又以序相酬也)司正退立于序端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1a 页 WYG0986-0187c.png
东面受酬者拜兴饮皆如宾酬主人之礼(嫌宾以/下异也)司正
降复位(觯南/之位)使二人举觯于宾介司正升自西阶受命
于主人主人曰请坐于宾遂彻俎乃羞(羞进也所进者/狗胾醢也乡设)
(骨体所以致敬也今进羞所以/尽爱也敬之爱之所以厚贤也)无算爵(算数也宾主燕/饮爵行无算醉)
(而止/也)无算乐(燕乐亦无数或间/或合尽欢而止也)宾出奏陔(陔夏也陔之/言戒终日宴)
(饮酒罢以陔为/节明无失礼也)主人送于门外再拜(门东西面拜也宾/介不答拜礼冇终)
(也/)周礼大司徒之职云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三/物)
(者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也)郑康成曰诸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1b 页 WYG0986-0187d.png
侯之卿大夫正月吉日受法于司徒退而颁于乡吏及
三年大比而兴其贤者能者以宾礼礼之献于王庭曰
乡饮酒(按乡饮酒之礼其义有四此则宾贤能乡饮酒/也又云五十者立侍六十者坐六十者三豆七)
(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正齿/位此乃党正饮酒亦谓之乡饮酒又按州长春秋习射)
(于序先乡饮酒之礼亦谓之乡饮酒礼又有卿大夫饮/国中之贤者酒亦用乡饮酒之礼故王制云习射尚功)
(习乡尚齿并乡射/党正饮酒之法也)乡饮酒义曰主人拜迎宾于庠门之
外入三揖而后至阶三让而后升所以致尊让也盥洗
扬觯所以致洁也拜至拜洗拜受拜送拜既所以致敬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2a 页 WYG0986-0188a.png
也尊让洁敬也者君子所以相接也君子尊让则不争
洁敬则不慢不慢不争则远于斗辨矣不斗辨则无暴
乱之祸矣斯君子之所以免于人祸也故圣人制之以
道乡人士君子樽于房户之间宾主共之(共樽者人臣/卑不敷大惠)
(故不别/设樽)樽有元酒贵其质也教人不忘本也(本古也古/者无酒用)
(水而/已)牲用狗烹于东方祖阳气之发于东方也(祖法也/狗所以)
(养宾阳气主养/万物狗择主人)差出自东房主人共之也(燕私可以自/专也共音恭)
洗当东荣主人之所以自洁而以事宾也水在洗东祖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2b 页 WYG0986-0188b.png
天地之左海也宾主象天地也介僎象阴阳也三宾象
三光也让之三也象月之三日成魄也四面之坐象四
时也(阴阳助天地养成万物三宾象天三光系之于天/也 又曰介僎以象日月日出于东僎所在也月)
(生于西介所在也三光三大/辰也天之政教出于大辰)天地严凝之气始于西南
而盛于西北此天地之尊严气也此天地之义气也天
地温厚之气始于东北而盛于东南此天地之盛德气
也此天地之仁气也主人尊宾故坐宾于西北而坐介
于西南以辅宾宾者接人以义者也故坐于西北(言宾/来以)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3a 页 WYG0986-0188c.png
(成主人/之德也)主人者接人以仁德厚者也故坐于东南而坐
僎于东北以辅主人也饮酒之节朝不废朝暮不废夕
宾出主人拜送节文终遂焉知其能安燕而不乱也(朝/夕)
(朝暮听事也不废之者既朝乃饮/先夕而罢其正也终遂犹充备也)乡饮之义君子所以
相接尊让洁敬之道行焉是贵贱明隆杀辨和乐而不
流弟长而无遗安燕而不乱此五者足以正身安国矣
 增周礼乡大夫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
者能者乡老及乡大夫以礼礼宾之注以乡饮酒之礼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3b 页 WYG0986-0188d.png
礼而宾之疏仪礼篇饮酒宾举之法是也 党正以礼
属民而饮酒于序以正齿位一命齿于乡里再命齿于
父族三命而不齿注正齿位者乡饮酒义所谓六十者
坐五十者立侍六十者三豆七十四豆八十五豆九十
六豆是也建亥之月必正之者为民三时务农将阙于
礼至农隙而教之尊长养老见孝悌之道也释曰党正
行正齿位之礼在建亥之月为之 射仪孔子射于矍
相之圃注先行饮酒礼疏欲射之前先行乡饮酒之礼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4a 页 WYG0986-0189a.png
献宾及介献众宾之后未旅之前作相为司正至于将
射转司正为司马以乡饮酒礼差之射礼毕旅酬之时
乃使二人举觯 乡射礼主人戒宾乃请(不谋宾者时/不献贤能事)
(轻/也)无介(虽先饮酒主于射/也有序宾之礼略)乃席宾南面东上(不言于户/牖之间者)
(此射于序释云射于序乡饮/酒在庠以序无室庠有室也) 秋官萍氏几酒注苛察
沽买过多及非时者疏谓若酒诰惟祀兹酒及乡饮酒
是其时也 原汉永平二年郡县行乡饮酒于学校祀
先圣先师周公孔子牲以犬 增伏湛传湛虽在仓卒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4b 页 WYG0986-0189b.png
造次必于文德以为礼乐政化之首是岁奏行乡饮酒
礼时建武五年也 李忠守丹阳春秋乡饮选用明经
以变越俗 原晋武帝六年帝临辟雍行乡饮酒礼诏
曰礼仪之废久矣乃复令讲肄旧典赐太常绢百匹丞
博士及学生牛酒咸宁三年及惠帝元康九年复行其
礼 增唐贞观六年诏天下行乡饮酒礼 原又诏录
乡饮酒礼一卷颁天下每年令州县长官亲率长幼依
礼行之庶乎人知敬让 增礼乐志州贡明经秀才进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5a 页 WYG0986-0189c.png
士孝悌旌表者行乡饮酒之礼皆刺史为主人先召乡
致仕有德者谋之贤者为宾次为介次为众宾与之行
礼季冬之月正齿位则县令为王人乡之老人年六十
以上有德望者一人为宾次为介为三宾为众宾如乡
饮酒礼 开元十八年宣州刺史裴耀卿疏言臣在州
与百姓行礼奏乐歌至白华华黍由庚南陔等章言孝
子养亲及群物遂性之义或有泣者二十五年诏贡人
申送行乡饮礼牲用少牢 选举志乡贡试已长吏以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5b 页 WYG0986-0189d.png
乡饮酒礼会属僚设宾主陈俎豆备管弦牲用少牢歌
鹿鸣之诗因与耆艾序长少焉 韩琬传举茂才刺史
行乡饮饯之主人扬觯曰孝于家忠于国今始充赋请
行无算爵儒林荣之 淳化三年诏有司讲求乡饮酒
故事命学士承旨苏易简等撰乐章三十四鹿鸣六南
陔二嘉鱼八崇丘二关睢十鹊巢六五月礼院详定其
仪后不果行 政和三年诏州郡鹿鸣宴改为乡饮酒
五年定贡士射仪绍兴十三年礼部言比部郎林保奏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6a 页 WYG0986-0190a.png
修定乡饮酒矩范仪制请编下郡国令取明州已行仪
制与林保所具规式参酌修具镂板颁行奏可其礼有
主宾僎介三宾有肃宾序宾祭酒主献宾酬主人酬介
介酬众宾修爵无算沃洗扬觯拜送既及约束九事十
七年国子监请令郡县于科举之年行于庠序二十六
年诏行于里社者听之(俱见/玉海) 明大诰云乡饮酒礼叙
长幼论贤良别奸顽异罪人其坐席间高年有德者居
于上高年淳笃者并之以次序齿而列其有曾违条犯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6b 页 WYG0986-0190b.png
法之人列于外坐同𩔖者成席不许干于良善之席主
者若不分别致使贵贱混淆察知或坐中人发觉罪以
违制奸顽不由其主紊乱正席全家移出化外 洪武
初诏中书省详定乡饮酒礼条式使民岁时燕会习礼
读律期于申明朝廷之法敦叙长幼之节 五年奏定
乡饮酒礼仪在内应天府及直𨽻府州县每岁孟春孟
冬有司与学官率士大夫之老者行于学校在外行省
所属府州县亦皆取法于京师其民间里社以百家为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7a 页 WYG0986-0190c.png
一会粮长或里长主之百人内以年最长者为正宾馀
以齿序坐每季行之于里中若读律令则以刑部所编
申明戒谕书兼读之其武职衙门在内各卫亲军指挥
使司及指挥使司凡镇守官每月朔日亦以大都督府
所编戒谕书率僚佐读之 二十二年再定乡饮酒礼
图式凡良民中年高有德无公私过犯者自为一席坐
于上等有因户役差税迟误及曾犯公杖私笞招犯在
官者又为一席序坐中门之外其曾犯奸盗诈伪说事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7b 页 WYG0986-0190d.png
过钱起灭词讼蠹政害民排陷官长及一应笞杖徒流
重罪者又为一席序坐于东门之内执壶供事各用本
等之家子弟务要分列三等坐次善恶不许混淆其所
行仪注并依原颁定式如有不遵图序坐及有过之人
不行赴饮者以违制论 主府知府州知州县知县如
无正官以佐贰官代位于东南 大宾以致仕官为之
位于东北 僎宾择乡里年高有德之人位于西北
介以次长位于西南 三宾以宾之次者为之位于宾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8a 页 WYG0986-0191a.png
主介僎之后 司正以教职为之主扬觯以罚 赞礼
者以老成生员为之(俱见大/明会典)
  乡饮酒二
原拜赐(仪礼乡饮酒礼主人戒宾宾拜辱/主人速宾明日宾服乡服拜赐) 奏行(后汉/伏湛)
(详乡/一) 尊贤尚齿(礼乡饮酒孔子曰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注乡乡饮酒也易易谓)
(教化之本尊/贤尚齿也) 少长以齿(又宾酬主人主人酬介介酬/众宾少长以齿终于沃洗者)
(焉知其能弟长而无遗矣/郑注曰遗犹脱也忘也) 哜肺啐酒(仪礼奠爵于荐/西取肺以祭哜)
(之兴加于俎遂祭酒兴席末坐啐酒乡饮酒义曰祭荐/祭酒敬礼也哜肺尝礼也啐酒成礼也于席末言是席)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8b 页 WYG0986-0191b.png
(之正非专为饮/食为行礼也) 间歌合乐(详乡/饮一) 燕乐爵行(详乡/饮一)
礼废序失(礼经解篇乡饮酒之礼废则长/幼之序失而争斗之狱繁矣) 十月斯飨
(诗十月涤场/朋酒斯飨) 三命不齿(纵令父族为宾/亦不与之齿) 明长幼之
(乡饮酒之礼所以/明长幼之序也) 别贵贱之义(主人亲速宾及介/而众宾自从之主)
(人拜宾及介而众宾/自入贵贱之义别矣) 增杀羔(诗朋酒斯享曰杀羔羊/注两尊曰朋乡饮酒之)
(礼两尊壶于/房户间是也) 烹狗(详饮/一) 致洁致敬(详乡/一) 祭荐祭
(详啐酒/条一) 象三光 象四时(并详/乡一) 辅宾辅主(详乡/一)
 立宾立主(立宾以象天立主以象地设介僎以象日/月立三宾以象三光古之制礼也经之以)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9a 页 WYG0986-0191c.png
(天地纪之以日月参之/以三光政教之本也) 尊长养老 正身安国(并详/乡饮)
(一/) 在泮(诗思乐泮水薄采其苑鲁侯戾止在泮饮酒/既饮旨酒永锡难老此饮于泮宫而颂祷之)
(词/也) 临雍(晋武帝/详乡一) 人皆知劝(唐李栖筠为常州刺史/行乡饮酒礼登歌降饮)
(人皆/知劝) 时以为迂(五代李愚为左仆射是时兵革方兴/天下多事请州县贡士行乡饮酒礼)
(时以迂/阔不用) 原既崇嘉事 必慎令仪 将休老以劳农
 则合欢而序齿 饮以序宾献酬无失 乡惟尚齿
长幼有伦 爵以上尊式遵用酒 飨斯朋酒是法豳
诗 五十六十分坐立之仪 东北西南辨介僎之位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9b 页 WYG0986-0191d.png
 始出门以见宾再拜而进 及至阶而展礼三让以

  乡饮酒三
原赋晋傅休奕乡饮酒赋曰时皇帝亲枉万乘之尊号
以幸乎辟雍卤簿齐列官正其容乃延卿士乃命王公
定小会之常仪兮飨殊俗而见远邦揖让而升有主有
宾礼虽旧制其教维新若其俎豆有数威仪翼翼宾主
百朋贵贱修敕酒清而不饮肴乾而不食及至嘒嘒笙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50a 页 WYG0986-0192a.png
磬喤喤钟鼓琴瑟安歌德音有叙乐而不淫好朴尚古
四坐先迷而后悟然后知礼教之弘普也
  养老一
增书曰询兹黄发则罔所愆 诗曰十月穫稻为此春
酒以介眉寿 又曰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或献或酢
洗爵奠斝酌以大斗以祈黄耇 礼王制云凡养老有
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
用之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50b 页 WYG0986-0192b.png
 又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夏后氏养
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
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虞庠在
国之西郊有虞氏皇而祭深衣而养老夏后氏收而祭
燕衣而养老殷人冔而祭缟衣而养老周人冕而祭元
衣而养老凡三皇养老皆引年 正义皇氏云人君养
老有四一养三老五更二子孙死难养其父祖三养致
仕之老四养庶人之老 内则云凡养老五帝宪三王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51a 页 WYG0986-0192c.png
有乞言五帝宪养气体而不乞言有善则记之为惇史
三王亦宪既养老而后乞言亦微其礼皆有惇史 夏
官罗氏仲春罗春鸟献鸠以养国老月令仲秋天子养
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天官酒正飨耆老孤子皆共
其酒无酌数凡有秩酒者以书契授之地官遗人门关
之委积以养老孤司门以其财养死政之老与其孤槁
人若飨耆老孤子士庶子共其食 礼运三公在朝三
老在学 乐记食三老五更于太学天子袒而割牲执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51b 页 WYG0986-0192d.png
酱而馈执爵而酳冕而总干所以致诸侯之弟也 祭
义贵老为其近于亲也 虞夏殷周天下之盛王也未
有遗年者年之贵乎天下久矣次乎事亲也是故朝廷
同爵则尚齿七十杖于朝君问则席八十不俟朝君问
则就之而弟达乎朝廷矣天子巡狩诸侯待于境天子
先见百年者八十九十者东行西行者弗敢过西行东
行者弗敢过欲言政者君就之可也一命齿于乡里再
命齿于族三命不齿族有七十者弗敢先七十者不有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52a 页 WYG0986-0193a.png
大故不入朝若有大故而入君必与之揖让而后及爵
者 三礼义宗简民中贤者及朝之致仕者养之若朝
之贤者但养于大学不养于乡若民中贤者则由乡而
进先养于乡然后养于学凡一年之中养国老有四皆
用天子视学之时一年之内视学有四故养老之法亦
有四皆用视学之明日春夏以飨礼为先秋冬以食礼
为主 文王世子天子视学大昕鼓徵所以警众也众
至然后天子至乃命有司行事兴秩节祭先圣先师焉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52b 页 WYG0986-0193b.png
有司卒事反命始之养也适东序释奠于先老遂设三
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适馔省醴养老之珍具遂发咏
焉退修之以养孝也反登歌清庙既歌而语以成之也
言父子君臣长幼之道合德音之致礼之大者也下管
象舞大武大合众以事达有神兴有德也正君臣之位
贵贱之等焉而上下之义行矣有司告以乐阕王乃命
公侯伯子男及群吏曰反养老幼于东序终之以仁也
 周语班序颠毛以为纪统 汉文帝元年诏曰老者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53a 页 WYG0986-0193c.png
非帛不暖非肉不饱今闻吏禀当受鬻者或以陈粟岂
称养老之意哉具为令有司请令县道年八十以上赐
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其九十以上赐帛人二
匹絮三斤赐物及当禀鬻米者长吏阅视丞若尉致不
满九十令史啬夫致二千石遣都吏循行不称者督之
有罪酎以上不用此令 武帝建元元年八十复二算
九十复甲卒四月诏民九十以上已有受鬻法为复子
若孙遂其供养 元和二年赐天下高年爵三级 明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53b 页 WYG0986-0193d.png
帝永平二年幸辟雍初行养老礼诏曰间者暮春吉辰
初行大射今月元日复践辟雍尊事三老兄事五更安
车软轮供绥执授侯王设酱公卿馔珍朕亲袒割执爵
而酳祝哽在前祝噎在后升歌鹿鸣下管新宫八佾具
修万舞于庭三老李躬年耆学明五更桓荣授朕尚书
其赐荣爵关内侯赐天下三老酒人一石肉十斤有司
其存耆耋恤幼孤称朕意焉 章帝章和元年诏令养
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其赐高年二人共布帛各一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54a 页 WYG0986-0194a.png
匹以为醴酪 安帝元初四年诏曰月令仲秋养老授
几杖行糜粥方今按比之时郡县多不奉行甚违诏书
养老之意 安帝以鲁丕为三老又以李充为三老
杨统位至光禄大夫为国三老 灵帝以袁逢为三老
赐以玉杖 谯周曰汉中兴定礼仪群臣欲令三老答
拜城门校尉董钧駮曰养三老所以教事父之道也若
答拜是使天下答子拜也诏从钧议虞喜曰据汉仪于
门屏交礼交礼即答拜中兴谬从钧议后革之深得其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54b 页 WYG0986-0194b.png
意 魏高贵乡公甘露二年天子亲帅群司行养老之
礼于太学命王祥为三老郑小同为五更祥南面几杖
以师道自居天子北面乞言祥陈明王圣帝君臣政化
之要以训之闻者莫不砥砺 后魏孝文帝太和十六
年诏以前司徒尉元为三老前大鸿胪卿游明根为五
更于明堂设国老位庶老位于阶下皇帝再拜三老亲
袒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于五更行肃拜之礼赐国
老庶老衣服有差既而三老言曰自古人所崇莫重于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55a 页 WYG0986-0194c.png
孝顺然五孝六顺天下之所先愿陛下重之以化四方
帝曰孝顺之道天地之经今承三老明言铭之朕怀五
更言曰夫至孝通灵至顺感幽故孝经云孝弟之至通
于神明光于四海愿陛下念之以济黎庶帝曰五更助
三老以言至范敷展德音当克己复礼以行乃赐步挽
一乘诏曰三老可给上公之禄五更可食九御之俸供
养之味亦同其例 北齐制仲春令辰陈养老礼先一
日三老五更斋于国学皇帝进贤冠元纱袍至辟雍大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55b 页 WYG0986-0194d.png
总章堂列宫悬王公以下及国老庶老各定位司徒以
安车迎三老五更于国学并进贤冠元服黑舄素带
子生黑介帻青衿单衣乘马从以至皇帝释剑执珽迎
于门内三老至门五更去门十步皆降车以入皇帝拜
三老五更摄齐答拜皇帝揖进三老在前五更在后升
自右阶就筵三老坐五更立皇帝升堂北面公卿升自
左阶北面三公授几杖卿正履国老庶老各就位皇帝
拜三老群臣皆拜不拜五更乃坐帝西向肃拜五更进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56a 页 WYG0986-0195a.png
珍差食亲袒割牲执酱以馈执爵而酳以次进五更又
设酒醴于国老庶老皇帝升御座三老乃论五孝六顺
典训大纲皇帝虚躬请授礼毕而还又都下及外州人
年七十以上赐鸠杖黄帽 后周武帝保定三年诏以
于谨为三老赐延年杖皇帝幸太学以食之三老入门
皇帝迎拜门屏之间三老答拜设三老席于中楹南面
太师晋国公宇文护升阶设几于席三老升席南面凭
几而坐大司寇楚国公豆卢宁升阶正舄皇帝升立于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56b 页 WYG0986-0195b.png
斧扆之前西向有司进馔皇帝跪受酱豆亲袒割牲三
老食讫皇帝又亲跪授爵以酳彻去皇帝北面立访道
三老乃起立于席后皇帝曰猥当天下重任自惟不才
不知政理之要公其诲之三老答曰木从绳则正后从
谏则圣自古明王圣主皆虚心纳谏以知得失天下乃
安惟陛下念之又曰为国之本存乎忠信是以古人云
去食去兵信不可失国家兴废在于赏罚若有功必赏
有罪必罚则为善者日益为恶者日止若有功不赏有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57a 页 WYG0986-0195c.png
罪不罚则天下善恶不分下人无所措手足又曰言行
者立身之本言出行随诚宜相顾陛下三思而言九虑
而行若不思不虑必有过失天子之过事无大小如日
月之蚀莫不知者愿陛下慎之三老言毕皇帝拜受之
三老答拜礼成而出 唐制仲秋吉辰皇帝亲养三老
五更于太学所司先奏定三师三公致仕者用其德行
及年高者一人为三老次一人为五更设三老座于西
楹之东近北南面设五更座于西阶上东向设国老三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57b 页 WYG0986-0195d.png
人座于三老座西俱不属焉设众国老座于堂下西阶
之西东面北上 贞观十五年宴从官及山东宗姓洛
阳高年于贞观殿奏九部乐赐帛十六年幸庆善宫召
武功之邰城立节三时丰义四乡士女七十以上及居
宫侧数百人赐宴父老争上寿赐帛有差十八年宴雍
州父老千一百人于上林苑赐百岁以上毡被袍各一
 开元二年宴京师耆老于含元殿赐九十以上几杖
八十以上鸠杖妇人亦如之赐于其家 天宝八载闰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58a 页 WYG0986-0196a.png
六月制其天下百姓丈夫七十五以上妇人七十以上
宜各给中男一人充侍仍任自简择至八十以上依常
式处分馀并如开元礼 高宗显庆二年幸洛阳赐百
岁以上毡衾粟帛四年赐民八十以上毡衾粟帛五年
皇后赐妇人八十以上毡衾粟帛 明洪武元年令民
年七十以上者许一丁侍养免其差役 十九年令所
在有司审耆民年八十九十邻里称善者备其年甲行
实具状奏闻贫无产业者八十以上每人月给米五斗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58b 页 WYG0986-0196b.png
肉五斤酒三斗九十以上岁加给帛一疋絮五斤其有
田产仅足自赡者所给酒肉絮帛亦如之其应天凤阳
二府富民八十以上赐爵里士九十以上赐爵社士皆
与县官平礼 尚书大传齐宣王问于子春曰寡人欲
行孝弟之义为之有道乎子春曰昔者卫闻之乐正子
曰文王之治岐也五十者治于家六十者治于乡七十
者杖于国见君揖杖八十者杖于朝见君揖杖君曰趋
见客无俟朝以朝乘车软轮御为仆送至于家而孝弟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59a 页 WYG0986-0196c.png
之义达于诸侯九十杖而朝见君建杖君曰趋见毋俟
朝以朝车送之舍卜筮巫医御于前祝噎祝哽以食乘
车软轮胥与就膳彻送至于家君如有欲问明日就其
室以珍从而孝弟之义达于四海此文王之治岐也君
如欲行孝弟之大义盍反文王之治岐 陈祥道曰古
者建国必立三卿乡饮酒必立三宾而养老必立三老
礼曰三公在朝三老在学三公非一人则三老五更亦
非一人矣郑康成曰三老五更各一人皆年老更事致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59b 页 WYG0986-0196d.png
仕者名以三五者取象三辰五星 玉海循省风俗则
先问高年时临旧都乃宴衎故老或赐饮于端阙或回
舆于私室而又因灵休之集毕嘉祀之礼则锡之鸠杖
贲之束帛登版授之秩开石窌之封斯教化之大本盛
王之令典也
  养老二
原养乡 养学 养上庠 养右学(并详/养一) 月告存(礼/记)
(曰八十月告存郑/注云每月致膳) 日有秩(又曰九十日有秩郑/注云秩常也有常膳) 不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60a 页 WYG0986-0197a.png
俟朝 问就室 燕礼飨礼 深衣燕衣(俱详养/老一) 东
序西序(详养/老一) 贵德尚齿(祭/义) 先见百年(详养/老一) 存赏
白首(尚书/中候) 以介眉寿 以介景福(诗/) 罗鸟助生气
(周礼罗氏中春罗春鸟献鸠以养国老注云春鸟蛰而/始出者是时鹰化为鸠鸠与春鸟变旧为新宜以助养)
(老生/气) 饰鸠赐玉杖(汉书礼仪志云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
(杖餔之糜鬻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玉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 设群
老之席(礼/记) 养贤臣之老(周礼太宰之职以八柄诏王/驭群臣五曰生以驭其福郑)
(注云生犹养也贤臣之老者王有以养之成王封/伯禽于鲁曰生以养周公死以为周公后是也) 致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60b 页 WYG0986-0197b.png
孝 教悌 祝噎 乞言(并详养/老一) 序颠毛(国/语) 询黄
(书并详/养一) 共函杖(伊耆氏共王之齿杖大祭/共杖函注尚敬函其杖也) 授秩
(详养/一) 馈七十(公子鲍宋饥年七/十者无不馈胎) 设五更(详养/一)
适馔省醴(养老之珍具注/谓躬省视之) 肆筵授几(诗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注缉)
(御者侍御者/相续立也) 父事兄事 五豆六豆 五帝养体
三王乞言(并详/养一) 秋授几杖(月/令) 秋食耆老(春享孤子/而秋食耆)
(老/) 杖赐孔光(汉赐孔光/灵寿杖) 言乞伏恭(详养/一) 归乎西
(伯夷太公闻西伯善/养老曰盍归乎来) 养于辟雍(汉礼乐志显宗祀/光武于明堂养老)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61a 页 WYG0986-0197c.png
 (更于/辟雍) 合乐养老(记曰大合乐必遂养老/注大合乐春秋释奠也) 燕毛序齿
 (燕毛所以/序齿也) 拜桓荣为五更(后汉/永平) 命王祥为三老(晋/书)
 (并详/养一) 教将行于邦国 悌先达于庠序 幸逢尚齿
 之朝 宜守燕毛之礼 用虞之典既展礼于上庠
 从周之文乃乞言于东序
 
 
 
御定渊鉴类函 卷一百六十一 第 61b 页 WYG0986-0197d.png
 
 
 
 
 
 
 
御定渊鉴类函卷一百六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