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
卷八 第 1a 页 WYG0722-010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执中成宪卷八
    宋
  范纯仁曰博览群策通达下情使四方利病必闻群
  下之能否皆见然后可以布顺民之政恢太平之风
  又曰道远者理当驯政事大者不可速成人才不可
  以急求积弊不可以顿革道不驯致则有揠苗之患
  事欲速成则有不达之忧人急求则才佞进而巧伪
卷八 第 1b 页 WYG0722-0109b.png
  生弊顿革则人情扰而怨愤作
  程子曰养民者以爱其力为本民力足则生养遂然
  后教化可行风俗可美是故善为政者必重民力
  又曰圣人为戒必于方盛之时方盛虑衰则可以防
  其满极而图其永久至于既衰而后戒则无及矣
  又曰王者奉若天道动无非天者命则天命也讨则
  天讨也尽天道者王道也
  又曰任人之道以慎择为本择之慎故信之笃信之
卷八 第 2a 页 WYG0722-0109c.png
 笃故任之专择之慎则必得其贤信之笃则人致其
 诚任之专则得尽其才
 又曰虽公天下事若用私意为之便是私
 又曰天地之生万物之成合而后遂天下国家至于
 事为之末所以不遂者由不合也所以不合者由有
 间也故间隔者天下之大害圣王之必去也
 又曰以含容之量施刚果之用乃圣贤之为也
 又曰朝廷之上推贤援能者登进之蔽贤自任者疏
卷八 第 2b 页 WYG0722-0109d.png
 远之自然天下向风以荐达为急务搜拔既广则士
 益贵而守益坚廉耻格而风俗厚矣
 又曰王道如砥本乎人情出乎礼义若履大路而行
 无复回曲
 又曰凡避嫌者皆内有不足处所为诚公矣何嫌之
 足避乎
 又曰事以急而败者十常七八
 又曰事君者知人主不当自圣则不为谄谀之言知
卷八 第 3a 页 WYG0722-0110a.png
 人臣义无私交则不为阿党之计
 又曰人臣之义位愈高而思所以报国者当愈勤张
 子曰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尽道以爱已之心爱人则
 尽仁
 又曰心既虚则公平公平则是非较然易见当为不
 当为之事自知
 又曰当为而为之虽杀人皆义也有心为之虽善皆
 私也
卷八 第 3b 页 WYG0722-0110b.png
 刘挚曰小人之才非不足用特心之所向不在乎义
 故希赏之志每在事先奉公之心每在私后
 范祖禹曰当食则思天下有饥而不得食者当衣则
 思天下有寒而不得衣者于凡事莫不皆然推至诚
 以召和气庶几皇天报应降丰年之祥使百姓皆家
 给人足矣
 又曰古之贤君闻有灾害惟责人之不言其救灾惟
 恐不及于事不徒专信守臣奏报恐言者之小其事
卷八 第 4a 页 WYG0722-0110c.png
 以缓君心之忧也
 又曰凡事言于未然则诚为过及其己然则又无所
 及人君宁受未然之言勿遗无及之悔
 彭汝砺曰凡国之政教刑禁之要宜以时布于州县
 乡保使有司读谕而教之其言如是则其法如是其
 罪如是则其刑如是使天下之民知天子所以教爱
 之如此而得有所避也刑可得而省矣
 王居正曰论节损者当知随时以省事不在随事以
卷八 第 4b 页 WYG0722-0110d.png
 省费虽一切减半计其实未尝不重费也惟计百事
 之实而论定之苟非禦寇备敌赈恤百姓皆从姑置
 则费省而国裕矣
 吕中曰任用大臣必择德望与才智兼备者有才智
 而无德望以镇之则未足以服天下之心有德望而
 无才智以充之则未足以济天下之事
 李新曰天下之事莫尚于密圣人之功无易于勤尚
 密则无败事贵勤则无弃功
卷八 第 5a 页 WYG0722-0111a.png
 李纲曰人臣之言不激切不足以动主听而激切则
 有过当之患人主之听不广大不足以尽人言而广
 大则有纷扰之患故辞顺理直而匪讦者言之善也
 博询精考而不惑者听之公也
 又曰孝子之于亲岂必待其爱而后孝忠臣之于君
 岂必待其信而后忠哉亦自尽其诚而已
 又曰凡所施为勿太遽以致骚扰勿太缓以失机会则
 事得其序不扰而办天下无不可为之事亦无不可为
卷八 第 5b 页 WYG0722-0111b.png
 之时惟失其时则患之小者日益大事之易者日益难
 又曰兴衰拨乱之主非英哲不足以当之英则用心
 刚足以涖大事而不为小故之所摇哲则见善明足
 以任君子而不为小人之所间
 杨时曰天下重任非狷忿褊迫者所能胜也狷忿褊
 迫临大事不能无轻动轻动则失事机难与成功
 又曰君臣相与之际当以诚意为主
 胡安国曰圣人心无偏系如镜之无妍丑也因事物
卷八 第 6a 页 WYG0722-0111c.png
 善恶而施褒贬赏罚焉不期公而自公尔
 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范成大曰克知灼见知人之明也其次莫若公公非
 即明而可以生明盖去胸中之私喜怒用天下之公
 是非以进退天下之才斯十得八九矣
 罗从彦曰立朝之士当爱君如爱父爱国如爱家爱
 民如爱子然三者未尝不相因也凡人爱君则必爱
 国爱国则必爱民未有以君为心而不以民为心者
卷八 第 6b 页 WYG0722-0111d.png
 又曰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
 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
 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又曰朝廷之法不可不严有司行法不可不恕不严
 则不足以禁天下之恶不恕则不足以通天下之情
 王十朋曰财有限而用无穷生财不如节财省用斯
 能足用
 朱子曰天生一世人才自足一世之用但有圣贤之
卷八 第 7a 页 WYG0722-0112a.png
 君在上熏蒸陶冶中材以下自能改变以其平日为
 已之心为公家办事自然修举
 又曰今人说轻刑者只见所犯之人为可悯如劫盗
 杀人人多为之求生殊不念死者无辜是知为盗贼
 计而不为良民计也
 又曰为政必有规矩使奸胥猾吏不得行其私然后
 刑罚可省赋敛可薄
 又曰天下之事有缓急之势朝廷之政有缓急之宜
卷八 第 7b 页 WYG0722-0112b.png
 当缓而急则繁细苛察无以存大体而朝廷之气为
 之不舒当急而缓则怠慢废弛无以赴事机而天下之
 事日入于坏
 又曰爱人必先节用盖国家财用皆出于民如有不
 节而用度或阙则横赋暴敛必将有及于下者
 又曰凡人胸次烦扰则愈见昏昧中有定止则自然
 光明
 又曰圣人之心涵育发生真与天地同德而物或自
卷八 第 8a 页 WYG0722-0112c.png
 逆于理以干天诛则夫轻重取舍之间自有决然不
 易之理其宥过非私恩其刑故非私怒罪疑而轻非
 姑息功疑而重非过子如天地四时之运寒凉肃杀
 常居其半而涵养发生之心未始不流行乎其间
 又曰修德之实在乎去人欲存天理人欲不必声色货
 利之娱宫室观游之侈也但存诸心者小失其正便
 是人欲必也存祗惧之心以畏天扩宽弘之度以尽
 下不敢自是而欲人必已同不徇偏见而谓众无足
卷八 第 8b 页 WYG0722-0112d.png
 取出入起居发号施令念兹在兹不敢忘怠而又择
 端人正士刚明忠直能尽言极谏者与居左右务使
 此心虚明广大平正中和表里洞然无一毫私意之
 累然后为德之修而上可以格天下可以感人凡所
 欲为无不如志
 又曰集众思者易为力专已智者难为功
 又曰圣人之心虽曰好赏而不能赏无功之士虽曰
 恶刑而不敢纵有罪之人苟功罪之实晓然而无疑
卷八 第 9a 页 WYG0722-0113a.png
 则虽欲轻之重之而不可得是乃所以为平也
 又曰当官勿避事亦勿侵事
 又曰天下非艰难多事之可忧而宴安酖毒之可畏
 政使功成治定无一事可为尚当朝兢夕惕居安虑
 危而不可以少怠
 又曰朝廷设官求贤故在上者不当以请托而荐人
 士人当有礼义廉耻故在下者不当自衒鬻而求荐
 又曰狱事人命所系尤当尽心近世流俗惑于阴德
卷八 第 9b 页 WYG0722-0113b.png
 之论多以纵出有罪为能而不思善良之无告此最
 弊事不可不戒然哀矜勿喜之心则不可无也
 张栻曰人君事天宜求诸视听言动之间一念才是
 便是上帝鉴观一念才不是便是上帝震怒
 又曰胸中着一宽字宽必有弊着一猛字猛必有弊
 处事当如持衡高者抑之低者扬之则常平矣
 又曰壅蔽者天下之大患也去之之道莫先于虚已
 莫要于任贤虚已则壅蔽消于内任贤则壅蔽撤于
卷八 第 10a 页 WYG0722-0113c.png
 外内外无蔽而下情毕通矣
 又曰治狱所以不得其平者盖由矜智巧以为聪明
 持姑息以惠奸慝上则视大官之趋向而重轻在手
 下则惑胥吏之浮言而二三其心不尽其情而一以
 威怵之不原其初而一以法绳之如是而能得其平
 者寡矣
 吕祖谦曰宴安者众恶之门也贤者入之而愚明者
 入之而昏刚者入之而懦洁者入之而污岂不甚可
卷八 第 10b 页 WYG0722-0113d.png
 畏耶
 又曰百种巧伪不如一实反复变诈不如慎始防人
 猜疑不如自慎智数周密不如省事不易之道也
 胡寅曰难强莫如怠心难制莫如欲心难降莫如骄
 心难平莫如怒心难解莫如疑心难正莫如偏心
 魏了翁曰古之人君以天位为至艰至危如履虎尾
 如蹈春冰如痌瘝乃身故无一时可纵弛无一事不
 戒慎无一刻可暇逸无一息敢肆欲也自朝至昃兢
卷八 第 11a 页 WYG0722-0114a.png
 兢业业居内之日常少居外之时常多不独劳于民
 事盖亦所以养寿命之原保身以保民耳
 陈傅良曰太虚清明天之体也将以润物则为雨露
 将以动物则为风雷将以成物则为霜雪俄而开霁
 天体湛然纤翳不留三光如故人主喜则为赏怒则
 为刑刑赏既行更无凝滞心宇泰定即天德也
 真德秀曰公事在官是非有理轻重有法不可任已
 私而咈公理亦不可屈公法以徇人情诸葛亮有言
卷八 第 11b 页 WYG0722-0114b.png
 我心如秤不能为人作轻重此有位之士所当法也
 然人之情每以私胜公者盖徇货贿则不能公任喜
 怒则不能公党亲昵畏豪雄顾祸福计利害则皆不
 能公殊不思是非之不可易者天理也轻重之不可
 踰者国法也以是为非以非为是则逆乎天理矣以
 轻为重以重为轻则违乎国法矣
 又曰为大臣者必以群下有言为救己之过而不以
 为形己之短以为爱己而不以为轻己以为助己而
卷八 第 12a 页 WYG0722-0114c.png
 不以为异己然后能尽事物之理
 又曰委任臣工君之大体躬亲听断君之大权二义
 并行初不相悖
 赵方曰催科不扰是催科中抚字刑罚不差是刑罚
 中教化
 崔与之曰天生人才自足以供一代之用惟辨其君
 子小人而已
   金
卷八 第 12b 页 WYG0722-0114d.png
 高琪曰圣主以宗庙社稷为心法上天行健之义忧
 勤庶政夙夜不遑乃太平之阶也
 石琚曰天子之富藏于天下正如泉源欲其流通耳
 图克坦镒曰为政之要在正臣下之心凡行义无取者
 抑而下之则趋向自正苟群臣不明礼义难以责小
 民之从化
 唐括安礼曰世无全才当广取士之路而区别器使
 之
卷八 第 13a 页 WYG0722-0115a.png
 元好问曰人习于恶劳事艰于虑始惟强也故能立
 天下之懦惟坚也故能易天下之难
   元
 廉希宪曰丈夫见义勇为祸福无预于已谓皋夔稷
 契伊傅周召为不可及是自弃也
 喀喇托克托曰敬天莫先勤民民安其业则灾沴自弭
 奕赫抵雅尔丁曰读律不能变通以适事宜譬之医
 者虽善方论而不能切脉用药于疾痛奚益
卷八 第 13b 页 WYG0722-0115b.png
 许衡曰治人者法也守法者人也人法相维上安下
 顺则不劳而治
 又曰古人举贤不敢自名欲恩泽出于君也刑人亦
 然不可使人知出于已如月星皆借日以为光与日
 相远则光盛犹臣远于君则声名大威权重及近日
 却失其光臣道阴道理当如此
 又曰人心犹印板然板本不差虽摹千万本皆不差
 本既差矣摹之于纸无不差者
卷八 第 14a 页 WYG0722-0115c.png
 又曰地力之生物有数人力之成物有限取之有度
 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生
 物之丰歉由天用物之多少由人
 又曰推勘公事已得其情适当其法不旁求深入是
 即利人也俗吏不达此理专以出罪为心谓之阴德
 夫履正奉公嫉恶举善人臣之道也有违于此则恶
 者当害之而反利之善者当利之而反害之显不能
 逃其刑责幽不能欺于神明阴德何有焉
卷八 第 14b 页 WYG0722-0115d.png
 王鹗曰应天者惟以至诚拯民者莫如实惠
 吴澄曰居官以廉为本然不明则为吏所蔽虽廉何
 补明矣而其心不仁则深刻严酷纵其下渔猎躏跞
 略无恻隐之意或其心虽仁而短于裁决徒有仁心
 而民不被其泽仁而不能故也或其才虽能而意之
 所向不无少偏终亦不免于疵能而未公故也全此
 五善乃可为官
 又曰士大夫治官如治家则何事不可办
卷八 第 15a 页 WYG0722-0116a.png
 又曰学以明义理仕以行政事所明者本所行者用
 也本之所培者深则用之所达者优
 陈祐曰大臣贵和不贵同和于义则公道昭明同于
 利则私怨萌生
 揭徯斯曰为政以储才为要养之于位望未隆之先
 而用之于经历庶务之后则无失材废事之患
 余阙曰知祖宗得天下之难则必能求其所以得之
 之道矣知其所以得天下之道则知所以保天下之
卷八 第 15b 页 WYG0722-0116b.png
 道矣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此祖宗得天下
 之道也易曰何以守位曰仁此子孙保天下之道也
 富珠哩翀曰圣人之治天下其为道也动与天准其为
 法也灿若列星使民畏罪迁善而吏不敢舞智御人
 盖鞭笞斧钺与礼乐教化相为表里及其至则民协
 于中刑措不用道法本无二故也
 陈天祥曰国家之与百姓上下如同一身民乃国之
 血气国乃民之肤体血气完实则肤体康强未有耗
卷八 第 16a 页 WYG0722-0116c.png
 其血气而能使肤体丰荣者是故民富则国富民贫
 则国贫民安则国安民困则国困其理然也
   明
 刘基曰夫将以一身统三军者也三军之耳目齐于
 一人故耳齐则聪目齐则明心齐则一万夫一力天
 下无敌
 宋濂曰天生烝民莫不有欲欲动情胜诡伪日滋强
 暴纵其侵陵柔懦无以自立故圣人设刑宪以为之
卷八 第 16b 页 WYG0722-0116d.png
 防欲使恶者知惧而善者获宁传所谓狱者万民之
 命所恃以禁暴止邪养育群生者也譬诸禾黍必刈
 稂莠而后苗始茂苟梗化败俗之徒不诛虽尧舜不
 能以为治
 王祎曰古今之变不同仪章制度不能久而无弊及
 其既弊则必损益之以求其当审其宜而后可行而
 其本在乎因天道顺人情故礼之本所以合理也不
 可不同礼之用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
卷八 第 17a 页 WYG0722-0117a.png
 又曰人君莫先于法天道莫急于顺人心法天道顺
 人心则存于心者自然忠厚施于政者自然广大祈
 天永命之道未有越此者
 又曰法有定论而兵无常形出入离合动有节制向
 背取舍各适事机非特人莫知吾之所以然虽吾亦
 不能先必其所以然譬之槃之走丸丸走于槃纵横
 圜直系于临时不可必知所可必知者丸之不能出
 于槃也
卷八 第 17b 页 WYG0722-0117b.png
 方孝孺曰治天下有道仁义礼乐之谓也治天下有
 法庆赏刑威之谓也古之为法者以仁义礼乐为榖
 粟而以庆赏刑威为盐醢故功成而民不病弃榖粟
 而食盐醢此乱之所由生也
 又曰人君之学莫大于治心立政而治心之术有五
 持敬以弭安肆之萌寡欲以遏侈纵之渐养慈爱之
 端以充其仁伐骄泰之气以固其守择贤士自辅以
 闲其邪五者立然后可以为政而为政之方有七明
卷八 第 18a 页 WYG0722-0117c.png
 而不至于苛宽而不流于纵严而不近于刻仁而不
 溺于无断智而不入于诈妄纳谏而能委任无逸而
 能不变此为政之本也
 于谦曰用兵之法不测如阴阳难知如鬼神贵在临
 期应变难以一定而求去来之间如飘风骤雨应敌
 之馀非勇无以挫其锋非智无以破其诈必谋勇兼
 济而后可以成功
 又曰华夏蛮貊之人皆系朝廷赤子兵刑不得已而
卷八 第 18b 页 WYG0722-0117d.png
 施贵在恩威并行然后人无不服故防奸禦侮之道
 固难一于招抚亦难专于诛杀盖可抚则抚可捕则
 捕贵在相机而行随宜而处也
 薛瑄曰为政当以公平正大行之是非毁誉皆所不
 恤必欲曲徇人情使人人誉悦则失公正之体非君
 子之道也
 又曰法立贵乎必行立而不行徒为虚文适足以启
 下人之玩
卷八 第 19a 页 WYG0722-0118a.png
 又曰世有卖法以求贿者此诚何心哉夫法所以治
 奸顽也奸顽有犯执法以治之则良善者获伸矣若
 纳贿而纵释奸顽则良善之冤抑何自而伸哉使良
 善之冤抑不伸是不惟不能治奸顽而又所以长奸
 顽也据高位载显名秉三尺者忍为此乎
 又曰治狱有四要公慈明刚公则不偏慈则不刻明
 则能照刚则能断
 又曰不欺君自不欺心始
卷八 第 19b 页 WYG0722-0118b.png
 又曰正以处心廉以律已忠以事君恭以事长信以
 接物宽以待下敬以处事此居官之七要也
 又曰固不可假公法以报私雠亦不可假公法以报
 私德
 又曰世之廉者有三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
 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爵禄而不敢取者见理
 明而不妄取无所为而然上也尚名节而不苟取狷
 介之士其次也畏法律保爵禄而不敢取则勉强而
卷八 第 20a 页 WYG0722-0118c.png
 然斯又为次也
 又曰尧典以钦之辞始益稷以钦之辞终则尧舜传
 心之要可知矣
 又曰法者天讨也或重或轻一付之无心可也或治奸
 顽而务为宽纵暴其小慈欲使人感已之惠其慢天
 讨也甚矣
 李时勉曰国家所恃长久者天命与人心也而天命
 常视人心为去留欲得人心必敦教化必修礼让必
卷八 第 20b 页 WYG0722-0118d.png
 遂其生养必足其衣食使其知父子君臣之义被道
 德仁义之化休养田里不见贪残之政将灾沴不作
 太平可臻
 吕坤曰庙堂之上以养正气为先海宇之内以养元
 气为本能使贤人君子无郁心之言则正气培矣能
 使群黎百姓无腹诽之语则元气固矣
 又曰人情之所易忽莫如渐天下之大可畏莫如渐
 渐之始也虽君子不以为意有谓其当防者虽君子
卷八 第 21a 页 WYG0722-0119a.png
 亦以为迂不知其积重难返之势天地圣人亦无如
 何其所由来者渐也
 又曰四肢百骸一痛痒间心无不知一脉相通之故
 也守令者郡县之脉也监司者一省一路之脉也君
 相者天下之脉也故心之所及四海莫不精神政令
 所加万姓莫不鼓舞
 又曰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又曰易偏执而难中正者已也易偷惰而难振作者
卷八 第 21b 页 WYG0722-0119b.png
 众也易坏乱而难整饬者事也故为政要鼓舞不倦
 纲常张纪常理
 又曰有以姑息匪人市宽厚名有以毛举细故市精
 明名皆偏也圣人之宽厚不使物有所恃圣人之精
 明不使人无所容敦大中自有分晓
 又曰为政者贵因时事在当因不为后人开无故之
 端事在当革不为后人长不救之祸
 又曰自委质后此身原不属我朝廷名分为朝廷守
卷八 第 22a 页 WYG0722-0119c.png
 之一毫贬损不得非抗也一毫高抗不得非卑也朝
 廷法纪为朝廷执之一毫徇人不得非固也一毫任
 已不得非葸也
 又曰物理人情自然而已圣人得其自然者以观天
 下而天下之人不能逃圣人之洞察握其自然者以
 还天下而天下之人不觉为圣人所斡旋即其立法
 以绳物有近于矫拂然拂其人欲之私而顺其天理
 之公故虽有倔强锢蔽之人莫不警悟而驯服
卷八 第 22b 页 WYG0722-0119d.png
 又曰天地之财要看从来处又要看归宿处从来处
 要丰要养归宿处要约要节
 又曰天下之患成于怠忽者居其半成于激迫者居
 其半惟圣人能消祸于未形弭患于既著夫是之谓
 知微知彰知微者不动声色要在能察几知彰者不
 激怒涛要在能审势
 邱浚曰圣人之心未尝自圣世虽已治而犹有愿治
 之心言虽毕陈而恒有渴闻之念
卷八 第 23a 页 WYG0722-0120a.png
 又曰人以渐而用而出类之才则不以渐官以次而
 除而切要之职则不以次
 又曰报国孰为大荐贤为大盖竭一身之智力其效
 少竭众人之智力其效多
 又曰天下之大譬则人之一身焉一身之中外有四
 肢百体内有五脏六腑其气息之相通血脉之周流
 无一时之可息无一处之可滞故治天下者恒以其
 身视天下无尺寸之肤不爱则无尺寸之肤不养身
卷八 第 23b 页 WYG0722-0120b.png
 处乎宫庭毡厦之上而心常存乎郡国闾里之中
 又曰财生于地而成于天所以致其用者人也天地
 岁岁有所生人生岁岁有所用岁用之数不可少而
 岁生之物或不给苟非岁岁为之制先期而计其数
 先事而为之备至于临事而为之措置则有弗及者
 矣
 又曰圣人之用刑虽若不得已而实不容己也于不
 容己之中而存不得己之心不容己者上天讨罪之
卷八 第 24a 页 WYG0722-0120c.png
 义不得己者圣人爱物之仁
 刘大夏曰居官以正己为先所谓正己非特当戒利
 亦当远名
 李东阳曰节用如闸河然节一分则上有一分之益
 广储如蓄源然积一分则下有一分之利
 杨一清曰无事当如有事时堤防有事当如无事时
 镇静
 王守仁曰古之人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故能通天
卷八 第 24b 页 WYG0722-0120d.png
 下之志凡举事宜必为之但见其易而成之不见其
 难今居官者多反是岂见不到此乎亦由无忠诚恻
 怛之心以爱其民不肯身任地方利害为久远之图
 凡所施为不本于精神心术而惟事补辏掇拾支吾
 粉饰于其外以苟幸吾身之无事徒有虚名而无实
 用可张皇于暂时而不可施行永久者劳逸烦简相
 去远矣
 邵宝曰勿以一方为小勿以一人为寡勿以一事为
卷八 第 25a 页 WYG0722-0121a.png
 微勿以一时为近天下一方之会也众人一人之聚
 也万事一事之集也万世一世之积也可不慎哉
 又曰听信不惑于亲近则采纳不患于不覈好尚不
 徇于同异则品鉴不患于不当喜怒不逐于爱憎则
 取舍不患于不公
 杨继盛曰天下之事每成于忧而败于喜夫喜则纵
 纵则视天下之事皆易也而忽心生忧则畏畏则视
 天下之事皆难也而慎心生慎忽之间天下之治乱
卷八 第 25b 页 WYG0722-0121b.png
 所系
 屠隆曰大臣之道悬鉴持衡适于中和而不偏偏则
 为害惟虚明之人辨焉
 又曰人臣体国盖以国家为身体也人之于身体劳
 逸欲均饥饱欲时起居欲慎寒暑欲调养其血脉惜
 其精神何所不到人臣以调护身体者调护国家则
 莫如注念黔首是故节其劳逸问其饥寒教以义理
 厚其风俗去其慆淫恤其疾苦有利于民者兴之如
卷八 第 26a 页 WYG0722-0121c.png
 口腹之得美饮食也有害于民者去之如面目之去
 赘疣也以此体国乃人臣之道
 又曰天地间太和元气盎然流行造化得之以久长
 人物得之以化育治天下者自当敦大醇厚然或宽
 而无节简事而流于废弛爱人而伤于姑息天下玩
 焉又当济之以严肃纪纲申法度令天下无敢梗吾
 之化者而后慈爱之心得以宣布人物相生相养各
 得其所盖宽者仁之用也严者义之用也义所以成
卷八 第 26b 页 WYG0722-0121d.png
 其仁也
 张居正曰天之生财在官在民止有此数譬之于人
 禀赋强弱自有定分善养生者惟撙节爱惜不以嗜
 欲戕之亦皆足以却病而延寿
 潘季驯曰夫避难趋易争一时之便而略其害非长
 策也袭功于身而遗艰于后人非纯臣之节也
 王弘诲曰一念之逸万事之隳一时之逸终身之疵
 法天行健惟日孜孜惟圣克念无不在兹尧兢舜业
卷八 第 27a 页 WYG0722-0122a.png
 并称巍巍惟无逸乃能有逸惟有为是以无为
 王家屏曰圣王驭世爵人而人以为荣者其命德公
 也赏人而人以为劝者其论功当也官不择德则名
 器亵而得之不足为荣赏不程劳则恩泽滥而观者
 莫知所劝
 叶向高曰谷惟虚也而后风入之泽惟虚也而后水
 钟之心惟虚也而后善归之明主知独闻之易以壅
 也故与天下共闻之为聪知独见之易以蔽也故与
卷八 第 27b 页 WYG0722-0122b.png
 天下共见之为明收万耳目为一耳目合万心思为
 一心思含其聪而聪益彻晦其明而明逾光幽隐烛
 于燃犀情伪莹于观火邪正之路别于黑白得失之
 机辨若列眉
 顾宪成曰官辇毂举念不在君父官封疆举念不在
 百姓即有他美君子不齿
 高攀龙曰夫赈饥不难于饥者必赈而难于赈者必
 饥赈者未必饥则饥者未必活何者以有限之财当
卷八 第 28a 页 WYG0722-0122c.png
 无穷之冒必不继也惟是随门逐户什伍相稽当时
 给票据票给米自无中间展转弊窦民受实惠
 又曰心本明又须人自明之故放于外则不明复于
 内则明著于欲则不明循乎理则明动于气则不明
 安于止则明荒于怠则不明居于敬则明骛于动则
 不明主于静则明明与不明在一念转移间也
 又曰朝廷膏泽至州县始致之民州县不贤则民不
 安贤者视君为天不敢欺也视民为子不忍伤也则
卷八 第 28b 页 WYG0722-0122d.png
 奉法修职皆出于心之所不容已非有为也
 又曰人心各有阴私故各成隔碍凡居位者必自心
 先无阴私而后可潜消人之阴私自心先无隔碍而
 后可潜通人之隔碍惟君国是念毋身家苟营而后
 可弘济于艰难
 赵南星曰人之为善为奸皆必以才故爱才者易至
 于容奸而击奸者易至于弃才
 又曰天下承平久则居官者习于逸乐逸乐久则节
卷八 第 29a 页 WYG0722-0123a.png
 行不立节行不立则纲纪废弛而名分陵夷
 周宗建曰大臣者小臣之表也大臣公则小臣自不
 敢以私见大臣正则小臣自不敢以私干大臣刚方
 自任则小臣自不敢优游取适大臣高尚自矢则小
 臣自不敢耽恋求容
 叶伯巨曰天下趋于治也犹坚冰之将泮也冰之坚
 非太阳一日之光能消之也阳气发生土脉微动和
 气熏蒸然后融释圣人之治天下亦犹是也刑以威
卷八 第 29b 页 WYG0722-0123b.png
 之礼以导之渐民以仁摩民以义而后其化熙熙也
 周怡曰人臣以尽心体国为忠协力济事为和舍己
 从人为虚忘雠序贤为公自古及今未有不由此而
 治者也
 刘廷兰曰天下之事非一家私议故可否相济乃谓
 之和君臣且然况于共事之人所宜协衷一德以成
 厥美圣莫高于周召犹有不相说之时岂可舍社稷
 安危之计而顾私家疑忌之嫌哉
卷八 第 30a 页 WYG0722-0123c.png
 
 
 
 
 
 
 
 
卷八 第 30b 页 WYG0722-0123d.png
 
 
 
 
 
 
 
钦定执中成宪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