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0722-006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执中成宪卷五
    唐虞
  书益曰吁戒哉儆戒无虞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淫
  于乐任贤勿贰去邪勿疑疑谋勿成百志惟熙(蔡沈/曰百)
  (志犹百虑也言方/寸之间光辉明白)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罔咈百姓
  以从己之欲无怠无荒四夷来王
  益赞于禹曰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
卷五 第 1b 页 WYG0722-0063b.png
  乃天道
  皋陶曰都慎厥身修思永惇叙九族庶明励翼迩可
  远
在兹(蔡沈曰慎者言不可不致其谨也身修则无/言行之失思永则非浅近之谋厚叙九族则)
  (亲亲恩笃而家齐矣庶明励翼则群哲勉辅而国治/矣迩近也言近而可推之远者正此道也盖身脩家)
  (齐国治而/天下平矣)
  又曰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无旷
  庶官天工人其代之(蔡沈曰无教逸欲有邦者言天/子当以勤俭率诸侯不可以逸)
  (欲导之也一日二日者言其日之至浅万几者言其/几事之至多也盖一日二日之间事几之来且至万)
卷五 第 2a 页 WYG0722-0064a.png
 (焉是可一日/而纵欲乎)
 又曰天叙有典敕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礼自我五
 礼有庸哉(蔡沈曰有庸/当作五庸)同寅协恭和衷哉(蔡沈曰叙/者君臣父)
 (子兄弟夫妇朋友之伦叙也秩者尊卑贵贱等级隆/杀之品秩也言典礼虽天所叙秩然正之使叙而益)
 (厚用之使秩而有常则在我而已故君臣当同其寅/畏协其恭敬诚一无间融会流通而民彝物则各得)
 (其正所谓/和衷也)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讨有罪五刑五
 用哉政事懋哉懋哉(懋勉/也)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
 畏(蔡沈曰明者显其/善畏者威其恶)自我民明威(蔡沈曰威/古文作畏)达于上
卷五 第 2b 页 WYG0722-0064b.png
 下敬哉有土(蔡沈曰言天之聪明非有视听也因民/之视听以为聪明天之明畏非有好恶)
 (也因民之好恶以为明畏上下上天下民也言天人/一理通达无间民心所存即天理之所在而吾心之)
 (敬是又合天民而一之者也有/天下者可不知所以敬之哉)
   商
 书仲虺曰德日新万邦惟怀志自满九族乃离王懋
 昭大德建中于民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予
 闻曰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已若者亡好问则裕自
 用则小
卷五 第 3a 页 WYG0722-0064c.png
 伊尹曰今王嗣厥德罔不在初立爱惟亲立敬惟长
 始于家邦终于四海
 又曰嗣王祗厥身念哉圣谟洋洋嘉言孔彰惟上帝
 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尔惟德罔小
 万邦惟庆尔惟不德罔大坠厥宗(蔡沈曰言勿以小/善而不为万邦之)
 (庆积于小勿以小恶而为之厥宗之坠不/在大盖善必积而后成恶虽小而可惧)
 又曰慎乃俭德惟怀永图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度则
 释(蔡沈曰括矢括也释发也言若虞人之射努机既/张必往察其括之合于法度然后发之则发无不)
卷五 第 3b 页 WYG0722-0064d.png
 (中/矣)钦厥止率乃祖攸行惟朕以怿万世有辞
 又曰奉先思孝接下思恭视远惟明听德惟聪朕承
 王之休无斁(蔡沈曰思孝则不敢违其祖思恭则不/敢忽其臣惟亦思也思明则所视者远)
 (而不蔽于浅近思聪则所/听者德而不惑于憸邪)
 又曰惟天无亲克敬惟亲民罔常怀怀于有仁鬼神
 无常享享于克诚天位艰哉德惟治否德乱与治同
 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终始慎厥与惟明明后
 又曰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无轻民事惟难
卷五 第 4a 页 WYG0722-0065a.png
 无安厥位惟危慎终于始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
 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真德秀曰听言之道当/求义理之当不当顺意)
 (见之偏苟合乎理虽逆吾意不可不/从苟拂乎理虽顺吾意不可不察)
 又曰君罔以辩言乱旧政臣罔以宠利居成功邦其
 永孚于休
 又曰天难谌(谌信/也)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靡常
 九有以亡
 又曰非天私我有商惟天佑于一德非商求于下民
卷五 第 4b 页 WYG0722-0065b.png
 惟民归于一德德惟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
 惟吉凶不僣在人惟天降灾祥在德(蔡沈曰僣差也/惟吉凶不差在)
 (人者惟天之降/灾祥在德故也)
 又曰任官惟贤才左右惟其人(蔡沈曰左右者辅弼/大臣非贤才之称可)
 (尽故曰/惟其人)臣为上为德(蔡沈曰为上为德左右厥辟也/不曰君而曰德者兼君道而言)
 (也/)为下为民其难其慎惟和惟一(蔡沈曰难者难于/任用慎者慎于听)
 (察所以防小人也和者可否相济/一者始终如一所以任君子也)德无常师主善为
 师善无常主协于克一(蔡沈曰克一者能一之谓也/博而求之于不一之善约而)
卷五 第 5a 页 WYG0722-0065c.png
 (会之于至一之理此圣/学始终条理之序也)
 说苑伊尹曰王者得贤材以自辅然后治也虽有尧
 舜之明而股肱不备则主恩不流化泽不行故明君
 在上慎于择士务于求贤设四佐以自辅有英俊以
 治官尊其爵重其禄贤者进以显荣罢者退而劳力
 是以主无遗忧下无邪慝百官能治臣下乐职恩流
 群生润泽草木昔者虞舜左禹右皋陶不下堂而天
 下治此使能之效也
卷五 第 5b 页 WYG0722-0065d.png
 书傅说曰惟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后克圣臣不
 命其承畴敢不祇若王之休命(蔡沈曰言君果从諌/臣虽不命犹且承之)
 (况命之如此谁敢/不敬顺其美命乎)
 又曰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树后王君公承以大
 夫师长不惟逸豫惟以乱民(乱治/也)惟天聪明惟圣时
 宪惟臣钦若惟民从乂(蔡沈曰天之聪明无所不闻/无所不见无他公而已矣人)
 (君法天之聪明一出于公/则臣敬顺而民亦从治矣)
 又曰虑善以动动惟厥时(蔡沈曰善当乎理/也时时措之宜也)
卷五 第 6a 页 WYG0722-0066a.png
 又曰惟厥攸居政事惟醇(蔡沈曰居止而安之义安/于义理之所止也义理安)
 (于自然则一矣一故/政事醇而不杂也)
 又曰非知之艰行之维艰王忱不艰允协于先王成
 德惟说不言有厥咎(蔡沈曰王忱不艰言/王忱信之亦不为难)
 又曰人求多闻时惟建事学于古训乃有获事不师
 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蔡沈曰人求多闻者是惟立/事然必学古训深识义理然)
 (后有/得)惟学逊志务时敏厥修乃来允怀于兹道积于
 厥躬(蔡沈曰逊其志如有所不能敏于学如有所不/及虚以受人勤以励己则其所修如泉始达源)
卷五 第 6b 页 WYG0722-0066b.png
 (源乎其来矣笃信而深念乎此/则道积于身不可以一二计矣)惟敩学半念终始典
 于学厥德修罔觉(蔡沈曰敩教也言教人居学之半/始之自学学也终之教人亦学也)
 (一念终始常在于学无少閒断则/德之所修有不知其然而然者矣)
   周
 书箕子曰人之有能有为使羞其行而邦其昌(蔡沈/曰羞)
 (进也使进其行则官使者/皆贤才而邦国昌盛矣)
 又曰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
 威玉食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
卷五 第 7a 页 WYG0722-0066c.png
 国人用侧颇僻民用僣忒
 三略吕望曰军井未达将不言渴军幕未办将不言
 倦军灶未炊将不言饥与之安与之危故其众可合
 而不可离以其恩素笃谋素和也
 书召公奭曰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贱
 用物民乃足
 又曰不宝远物则远人格所宝惟贤则迩人安
 又曰夙夜罔或不勤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
卷五 第 7b 页 WYG0722-0066d.png
 功亏一篑
 周公曰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
 小人之依(蔡沈曰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者以勤居逸也)
 逸周书周公曰王者所佩在德德在利民昌大在自
 克无过在数惩不困在豫慎见祸在未形除害在能
 断安民在知过用兵在知时胜大患在合人心施舍
 在平心不幸在不闻其过福在受谏基在爱民固在
 亲贤祸福在所密利害在所近存亡在所用尊在慎
卷五 第 8a 页 WYG0722-0067a.png
 威安在恭已
 国语史佚曰动莫若敬居莫若俭德莫若让事莫若
 咨
 左传周任曰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
 夷蕴崇之(蕴崇积/聚也)绝其根本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
 又曰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国语虢文公曰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于是
 乎出民之蕃庶于是乎生事之共给(共供/也)于是乎在
卷五 第 8b 页 WYG0722-0067b.png
 和协辑睦于是乎兴财用蕃殖于是乎始敦庞纯固
 于是乎成
 左传季梁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
 致力于神故务其三时修其五教亲其九族以致其
 禋祀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
 国语内史过曰国之将兴其君齐明衷正(齐斋/也)精洁
 惠和其德足以昭其馨香其惠足以同其民人神飨
 而民听民神无怨故明神降之观其德政而均布福
卷五 第 9a 页 WYG0722-0067c.png
 焉
 曹刿曰夫惠本而后民归之民和而后神降之福若
 布德于民而平均其政事君子务治而小人务力动
 不违时器不过用财用不匮莫不共祀是以用民无
 不听求福无不丰
 管子管夷吾曰凡牧民者欲民之可御也欲民之可
 御则法不可不审法者将立朝廷者也将立朝廷者
 则爵服不可不贵也爵服加于不义则民贱其爵服
卷五 第 9b 页 WYG0722-0067d.png
 民贱其爵服则人主不尊人主不尊则令不行矣法
 者将用民力者也将用民力者则禄赏不可不重也
 禄赏加于无功则民轻其禄赏民轻其禄赏则上无
 以劝民上无以劝民则令不行矣
 又曰规矩者方圆之正也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
 矩之正方圆也故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而正
 方圆虽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
 又曰天子有善让德于天诸侯有善庆之于天子大
卷五 第 10a 页 WYG0722-0068a.png
 夫有善纳之于君民有善本于父庆之于长老此道
 法之所从来是治本也
 又曰虽有明君百步之外听而不闻閒之堵墙窥而
 不见也而名为明君者君善用其臣臣善纳其忠也
 信以继信善以传善(君信而臣继之/君善而臣传之)是以四海之内
 可得而治
 又曰天不为一物枉其时(冬不为松柏不凋辍其霜/雪夏不为荠麦枯死止其)
 (雨/露)明君圣人亦不为一人枉其法天行其所行而万
卷五 第 10b 页 WYG0722-0068b.png
 物被其利圣人亦行其所行而百姓被其利
 又曰昔年七十九代之君法制不一号令不同然俱
 王天下者何也必国富而粟多也夫国富多粟生于
 农故先王贵之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
 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
 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
 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是以先王知众民强兵广地
 富国之必生于粟也故禁末作止奇巧而利农事
卷五 第 11a 页 WYG0722-0068c.png
 又曰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
 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
 无不知也
 又曰天生四时地生万财以养万物而无取焉明主
 配天地者也教民以时劝之以耕织以厚其养而不
 伐其功不私其利故曰能予而无取者天地之配也
 又曰天之道满而不溢盛而不衰明主法象天道故
 贵而不骄富而不奢行理而不惰故能长守贵富久
卷五 第 11b 页 WYG0722-0068d.png
 有天下而不失也故曰持满者与天
 又曰国有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又曰一年之计莫如树榖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
 之计莫如树人
 又曰人君泄则言实之士不进言实之士不进则国
 之情伪不竭于上
 又曰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虽有汤武
 之德复合于市人之言是以明君顺人心安情性而
卷五 第 12a 页 WYG0722-0069a.png
 发于众心之所聚先王善与民为一体与民为一体
 则是以国守国以民守民也
 又曰天因人圣人因天
 又曰公之所加罪虽重下无怨气私之所加赏虽多
 士不为欢
 又曰明主之治国也其当赏者群臣不得辞也其当
 罚者群臣不敢避也夫赏功诛罪所以为天下致利
 除害也草茅弗去则害禾榖盗贼弗诛则伤良民夫
卷五 第 12b 页 WYG0722-0069b.png
 舍公法而行私惠则是利奸邪而长暴乱也行私惠
 而赏无功则是使民偷幸而望于上也行私惠而赦
 有罪则是使民轻上而易为非也夫舍公法用私意
 明主不为也
 又曰错国于不倾之地积于不涸之仓藏于不竭之
 府下令于流水之原使民于不争之官明必行之路
 开必得之门不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不处不可久
 不行不可复错国于不倾之地者授有德也积于不
卷五 第 13a 页 WYG0722-0069c.png
 涸之仓者务五榖也藏于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
 畜也下令于流水之原者令顺民心也使民于不争
 之官者使各为其所长也明必行之路者严刑罚也
 开必得之门者信庆赏也不为不可成者量民力也
 不求不可得者不强民以其所恶也不处不可久者
 不偷取一世也不行不可复者不欺其民也故授有
 德则国安务五榖则食足养桑麻育六畜则民富令
 顺民心则威令行使民各为其所长则用备严刑罚
卷五 第 13b 页 WYG0722-0069d.png
 则民远邪信庆赏则民轻难量民力则事无不成不
 强民以其所恶则诈伪不生不偷取一世则民无怨
 心不欺其民则下亲其上
 又曰人主之所以令则行禁则止者必令于民之所
 好而禁于民之所恶也民之情莫不欲生而恶死莫
 不欲利而恶害故令于生利人则令行禁于杀害人
 则禁止
 又曰断制五刑各当其名罪人不怨善人不惊
卷五 第 14a 页 WYG0722-0070a.png
 又曰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万事之生也
 异趣而同归古今一也
 又曰时者得天义者得人既时且义故能得天与人
 又曰主不周密则正言直行之士危正言直行之士
 危则人臣党而成群
 又曰凡民之从上也非从口之所言从情之所好者
 也上之所好民必甚焉明君知民之必以上为心也
 故置法以自治立仪以自正也
卷五 第 14b 页 WYG0722-0070b.png
 又曰心治是国治也治心在于中治言出于口治事
 加于民故功作而民从
 又曰听言之道勿望而距勿望而许许之则失守距
 之则闭塞
 又曰凡人莫不欲利而恶害是故与天下同利者天
 下扶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天下所谋虽立必
 隳天下所扶虽高不危
 又曰明主之道卑贱不待尊贵而见大臣不因左右
卷五 第 15a 页 WYG0722-0070c.png
 而进故无壅遏之患
 国语晋文公问于郭偃曰始也吾以国为易今也难
 对曰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也将
 至矣
 左传胥臣曰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
 熊旅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
 (丰财谓绥万/邦屡丰年也)
卷五 第 15b 页 WYG0722-0070d.png
 国语王孙说曰圣人之施舍也议之其喜怒取与也
 亦议之是以不主宽惠亦不主猛毅主德义而已
 范燮曰贤者宠至而益戒不足者为宠骄
 又曰德福之基也无德而福隆犹无基而厚墉也其
 坏也无日矣
 左传臧孙纥曰在上位者洒濯其心壹以待人轨度
 其信可明徵也而后可以治人夫上之所为民之归
 也上所不为而民或为之是以加刑罚焉而莫敢不
卷五 第 16a 页 WYG0722-0071a.png
 惩若上之所为而民亦为之乃其所也又可禁乎(洒/读)
 (作/洗)
 士弱曰政不可不慎也务三而已一曰择人二曰因
 民三曰从时
 子太叔问政于子产子产曰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
 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思而/后行)如农之
 有畔(言其/次)其过鲜矣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论其/得失)然明谓子产曰毁乡
卷五 第 16b 页 WYG0722-0071b.png
 校如何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
 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
 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为忠善则/怨谤息)
 闻作威以防怨(欲毁乡校/即作威)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
 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道通/也)
 如吾闻而药之也(以为已/药石)
 又曰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
 以安身
卷五 第 17a 页 WYG0722-0071c.png
 卫侯问北宫文子曰何为威仪对曰有威而可畏谓
 之威有仪而可象谓之仪君有君之威仪其臣畏而
 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有其国家令闻长世臣有臣之
 威仪其下畏而爱之故能守其官职保族宜家故君
 子在位可畏施舍可爱进退可度周旋可则容止可
 观作事可法德行可象声气可乐动作有文言语有
 章以临其民谓之有威仪也
 晏婴曰君令臣忠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
卷五 第 17b 页 WYG0722-0071d.png
 慈妇听礼之经也君令而不违臣忠而不贰父慈而
 教子孝而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
 贞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质也
 又曰君人执信臣人执恭忠信笃敬上下同之天之
 道也
 又曰君所为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
 为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而去其否是以政成而不
 干
卷五 第 18a 页 WYG0722-0072a.png
 晏子春秋晏婴曰先王之立爱以劝善也其立恶以
 禁暴也昔者三代之兴也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
 恶之故明所爱而贤良众明所恶而邪僻灭
 又曰古之圣王其行公正而无邪故谗人不得入不
 阿党不私色故群徒之卒不得容薄身厚民故聚敛
 之人不得行
 又曰贤君之治国其政任贤其行爱民其取下节其
 自养俭从邪害民者有罪进善举过者有赏其政刻
卷五 第 18b 页 WYG0722-0072b.png
 上而饶下赦过而救穷不因喜以加赏不因怒以加
 罚不从欲以劳民不修怨而危国上无骄行下无谄
 德上无私义下无窃权上无朽蠹之藏下无冻馁之
 民贤君之治国若此
 左传闵马父曰祸福无门惟人所召
 易孔子彖传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
 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朱子曰泰通也小谓阴/大谓阳言坤往居外乾)
 (来居/内)
卷五 第 19a 页 WYG0722-0072c.png
 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
 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
 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终也(朱子曰/人能谦)
 (则其居尊者其德愈光/其居卑者人亦莫能过)
 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
 则刑罚清而民服
 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
卷五 第 19b 页 WYG0722-0072d.png
 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
 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
 矣
 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
 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
 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兑说也刚中而柔外说以利贞是以顺乎天而应乎
卷五 第 20a 页 WYG0722-0073a.png
 人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说之大
 民劝矣哉(程子曰君子之道其说于民如天地之施/感于心而悦服无斁故以之先民则民悦)
 (随而忘其劳率之以犯难则/民心悦服于义而不恤其死)
 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象传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
 宜以左右民(程子曰裁成谓体天地交泰之道而裁/制成其施为之方也辅相天地之宜天)
 (地通泰则万物茂遂人君体之而为法制使民用天/时因地利辅助化育之功成其丰美之利也如春气)
 (发生万物则为播种之法秋气成实万物则为收敛/之法乃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辅助于民也民之生)
卷五 第 20b 页 WYG0722-0073b.png
 (必赖君上为之法制以教率辅翼/之乃得遂其生养是左右之也)
 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
 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
 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朱子曰以仁为体/则无一物不在所)
 (爱之中故足以长人嘉其所会则无不合礼使物各/得其所利则义无不和贞固者知正之所在而固守)
 (之故足以/为事之干)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系辞传曰劳谦君子有终吉(此谦九/三爻辞)子曰劳而不伐
卷五 第 21a 页 WYG0722-0073c.png
 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
 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朱子曰德言盛/礼言恭言德欲)
 (其盛礼欲/其恭也)
 不出户庭无咎(此节初/九爻辞)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
 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
 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
 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朱子曰正/辞便只是)
卷五 第 21b 页 WYG0722-0073d.png
 (分别/是非)
 礼记孔子曰儒有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程功积
 事不求厚禄推贤而进达之不望其报君得其志苟
 利国家不求富贵其举贤援能有如此者
 又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
 又曰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又曰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长始教民顺也
卷五 第 22a 页 WYG0722-0074a.png
 教以慈睦而民贵有亲教以敬长而民贵用命孝以
 事亲顺以听命错诸天下无所不行
 孔子侍坐于哀公公曰敢问何谓为政孔子对曰政
 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君之所为百姓之所
 从也君所不为百姓何从公曰敢问为政如之何孔
 子对曰夫妇别父子亲君臣严三者正则庶物从之
 矣
 子夏曰三王之德参于天地敢问何如斯可谓参天
卷五 第 22b 页 WYG0722-0074b.png
 地矣孔子曰奉三无私以劳天下子夏曰敢问何谓
 三无私孔子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
 斯三者以劳天下此之谓三无私
 孔子曰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上好是
 物下必有甚者矣故上之所好恶不可不慎也是民
 之表也
 又曰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心庄则体舒心肃则
 容敬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欲之
卷五 第 23a 页 WYG0722-0074c.png
 孝经孔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
 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
 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又曰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
 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
 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
 孝也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又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
卷五 第 23b 页 WYG0722-0074d.png
 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
 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
 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以德义而
 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
 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
 又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
 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
 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
卷五 第 24a 页 WYG0722-0075a.png
 之欢心以事其先君
 又曰君子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
 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
 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
 又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
 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左传仲尼曰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纠犹/摄也)猛则
 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卷五 第 24b 页 WYG0722-0075b.png
 又曰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
 其薄
 大戴礼孔子曰君子之道譬则防欤夫礼之塞乱之
 所从生也犹防之塞水之所从来也故以旧防为无
 用而坏之者必有水败以旧礼为无用而去之者必
 有乱患凡人之知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礼者禁于
 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用易见
 而礼之所为难知也若夫庆赏以劝善刑罚以惩恶
卷五 第 25a 页 WYG0722-0075c.png
 先王执此之正坚如金石行此之信顺如四时处此
 之公无私如天地岂顾不用哉然曰礼云礼云者贵
 绝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渺使民日徙善远罪而不
 自知也
 又曰福莫长于无咎
 又曰工女必自择丝麻良工必自择赍材贤君良上
 必自择左右是故佚于取人劳于治事劳于取人佚
 于治事
卷五 第 25b 页 WYG0722-0075d.png
 又曰父之于子天也君之于臣天也有子不事父有
 臣不事君是非反天而倒行耶故有子不事父不顺
 有臣不事君必刃
 家语孔子曰御四马者正六辔御天下者正六官同
 是车马或以致千里或不及数百里以其所为进退
 缓急异也同是官法或以致平或以致乱者亦以其
 所为进退缓急异也
 晏子春秋孔子曰古之善为人臣者声名归之君祸
卷五 第 26a 页 WYG0722-0076a.png
 灾归之身入则切磋其君之不善出则高誉其君之
 德义
 贾谊新书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说苑孔子曰弓调而后求劲焉马服而后求良焉士
 信悫而后求知能焉
 韩诗外传子路曰敢问持满有道乎孔子曰持满之
 道抑而损之子路曰损之有道乎孔子曰德行宽裕
 者守之以恭土地广大者守之以俭禄位尊盛者守
卷五 第 26b 页 WYG0722-0076b.png
 之以卑人众兵彊者守之以畏聪明睿智者守之以
 愚博闻强记者守之以浅夫是之谓抑而损之
 荀子颜渊曰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自古及
 今未有穷其下而无危者也
 大戴礼曾子曰君子成人之美朝有过夕改则与之
 夕有过朝改则与之
 又曰目者心之孚也言者行之指也作于中则播于
 外也故曰以其见者占其隐者
卷五 第 27a 页 WYG0722-0076c.png
 又曰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者后忧事
 又曰古者天子日旦思其四海之内战战唯恐不能
 乂诸侯日旦思其四封之内战战唯恐失损之大夫
 士日旦思其官战战唯恐不能胜庶人日旦思其事
 战战唯恐刑罚之至也是故临事而栗者鲜不济
 又曰与父言言畜子与子言言事父与兄言言友弟
 与弟言言承兄与君言言使臣与臣言言事君
 又曰孝子善事君
卷五 第 27b 页 WYG0722-0076d.png
 又曰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
 之化矣与小人游忒乎如入鲍鱼之次久而不闻则
 与之化矣是以君子慎其所去就与君子游如长日
 加益而不自知也与小人游如履薄冰每履而下几
 何而不陷乎哉
 公羊传公羊高曰君子之善善也长恶恶也短恶恶
 止其身善善及其子孙
 子华子程本曰上下洞达而无疑是以天下和平天
卷五 第 28a 页 WYG0722-0077a.png
 下之所以平者政平也政之所以平者人平也人之
 所以平者心平也
 荀子荀卿曰田野县鄙者财之本也垣窌仓廪者财
 之末也(窌窖/也)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者货之源也等赋
 府库(等赋以差/等制赋也)货之流也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
 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使天下必有馀而上不忧其
 不足如是则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知国计之极
 也故禹十年水汤七年旱而天下无菜色者十年之
卷五 第 28b 页 WYG0722-0077b.png
 后年榖丰熟而陈积有馀是无他故焉知本末源流
 之谓也
 又曰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
 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上重义则义
 克利上重利则利克义故天子不言多少诸侯不言
 利害大夫不言得丧士不通财货从士以上皆羞利
 而不与民争利乐分施而耻积藏
 又曰公生明偏生闇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
卷五 第 29a 页 WYG0722-0077c.png
 夸诞生惑
 又曰有治人无治法
 陈嚣问孙卿子曰先生议兵常以仁义为本仁者爱
 人义者循理然则又何以兵为孙卿子曰非汝所知
 也彼仁者爱人故恶人之害之也义者循理故恶人
 之乱之也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
 又曰刑当罪则威不当罪则侮爵当贤则贵不当贤
 则贱
卷五 第 29b 页 WYG0722-0077d.png
 又曰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
 远也而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而辍行
 又曰圣人无欲无恶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博无浅
 无古无今兼陈万物而中悬衡焉是以众异不得相
 蔽也
 又曰人心譬如槃水正措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
 明在上则可以见须眉而察理矣微风过之湛浊动
 乎下清明乱乎上则不可以得形之正也心亦如是
卷五 第 30a 页 WYG0722-0078a.png
  矣导之以理养之以清物莫之倾则足以定是非决
  嫌疑矣小物引之其正外易其心内倾则不足以察
  粗理矣
  又曰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辨(说教人也听听/人之言也辨辨)
  (其是/非也)
  又曰王者尚贤使能而等位不遗惜愿禁悍而刑罚
  不过使百姓晓然皆知为善于家而取赏于朝也为
  不善于幽而蒙刑于显也
卷五 第 30b 页 WYG0722-0078b.png
 
 
 
 
 
 
 
钦定执中成宪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