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第 270742c 页
卷一 第 1a 页 0860-020.png
集注太玄经卷之一
太玄
诸家皆谓之太玄经陈曰史以雄非圣人
而作经犹吴楚之君僣号称王盖诛绝之
罪也按子云法言解嘲等书止云太玄然
则经非子云自称当时弟子侯芭之徒从
而尊之耳今从之宋陆依扬子旧本分玄
之赞辞为三卷一方为上二方为中三方
为下次列首冲错测摛莹数文掜图告凡
十一篇范散首测于赞辞之间王因之小
太玄
诸家皆谓之太玄经陈曰史以雄非圣人
而作经犹吴楚之君僣号称王盖诛绝之
罪也按子云法言解嘲等书止云太玄然
则经非子云自称当时弟子侯芭之徒从
而尊之耳今从之宋陆依扬子旧本分玄
之赞辞为三卷一方为上二方为中三方
为下次列首冲错测摛莹数文掜图告凡
十一篇范散首测于赞辞之间王因之小
卷一 第 1b 页 0860-021.png
宋依易之序以玄首准卦辞测准小象文
准文言摛莹掜图准系辞告数准说卦冲
准序卦错准杂卦吴因之范本于观览讲
解差便今从之宋陆又于赞辞之前列天
始始始中始终中始中中中终终始终中
终终地下下下中下上中下中中中上上
下上中上上人思内思中思外福小福中
福太祸生祸中祸极诸家本皆无之
玄首
驯乎玄浑行无穷正象天
准文言摛莹掜图准系辞告数准说卦冲
准序卦错准杂卦吴因之范本于观览讲
解差便今从之宋陆又于赞辞之前列天
始始始中始终中始中中中终终始终中
终终地下下下中下上中下中中中上上
下上中上上人思内思中思外福小福中
福太祸生祸中祸极诸家本皆无之
玄首
驯乎玄浑行无穷正象天
卷一 第 2a 页 0860-022.png
宋曰驯顺也陆曰浑然象天周运光谓扬
子叹玄道之顺浑沦而行终则复始如天
之运动无穷也
阴阳㘩参
㘩毗至切宋曰㘩二也王曰㘩配合也光
谓一生二二生三配而三之以成万象
以一阳乘一统万物资形
一阳谓冬至也太初上元十一月甲子朔
旦冬至无馀分后千五百三十九岁甲辰
朔旦冬至无馀分又千五百三十九岁甲
子叹玄道之顺浑沦而行终则复始如天
之运动无穷也
阴阳㘩参
㘩毗至切宋曰㘩二也王曰㘩配合也光
谓一生二二生三配而三之以成万象
以一阳乘一统万物资形
一阳谓冬至也太初上元十一月甲子朔
旦冬至无馀分后千五百三十九岁甲辰
朔旦冬至无馀分又千五百三十九岁甲
卷一 第 2b 页 0860-023.png
申朔旦冬至无馀分又千五百三十九岁
还甲子朔旦冬至无馀分凡千五百三十
九岁为一统三统为一元一统朔分尽一
元六甲尽
方州部家三位疏成
范本疏作疏王小宋本作统今从宋陆本
宋曰疏布也光谓扬子名首之四重以方
州部家者取天下之象言之故一玄都覆
三方方同九州枝载庶部分正群家玄者
天子之象也方者方伯之象也州者州牧
还甲子朔旦冬至无馀分凡千五百三十
九岁为一统三统为一元一统朔分尽一
元六甲尽
方州部家三位疏成
范本疏作疏王小宋本作统今从宋陆本
宋曰疏布也光谓扬子名首之四重以方
州部家者取天下之象言之故一玄都覆
三方方同九州枝载庶部分正群家玄者
天子之象也方者方伯之象也州者州牧
卷一 第 3a 页 0860-024.png
之象也部者一国之象也家者一家之象
也上以统下寡以制众而纲纪定矣三位
一二三也以一二三错布于方州部家而
八十一首成矣
曰陈其九九以为数生
陆曰玄数起于三为方州部家转而相乘
以成八十一首七百二十九赞之数也
赞上群纲乃综乎名
二宋陆王本纲作刚今从范本上时掌切
举也扬子作玄以七百二十九赞为曼漶
也上以统下寡以制众而纲纪定矣三位
一二三也以一二三错布于方州部家而
八十一首成矣
曰陈其九九以为数生
陆曰玄数起于三为方州部家转而相乘
以成八十一首七百二十九赞之数也
赞上群纲乃综乎名
二宋陆王本纲作刚今从范本上时掌切
举也扬子作玄以七百二十九赞为曼漶
卷一 第 3b 页 0860-025.png
难知故以八十一首举上其名区别其义
使炳然散殊若纲在网有条而不紊故曰
赞上群纲乃综乎名也
八十一首岁事咸贞
首者九赞之端首也
玄测
盛哉日乎炳明离章五色淳光
陆曰所以于测篇首而述日者谓行于七
百二十九赞之中为昼夜休咎之徵也日
含五行之精以为光明故称淳光谓昼夜
使炳然散殊若纲在网有条而不紊故曰
赞上群纲乃综乎名也
八十一首岁事咸贞
首者九赞之端首也
玄测
盛哉日乎炳明离章五色淳光
陆曰所以于测篇首而述日者谓行于七
百二十九赞之中为昼夜休咎之徵也日
含五行之精以为光明故称淳光谓昼夜
卷一 第 4a 页 0860-026.png
循环寒暑运行以生杀万物成立岁功皆
日之所为也故扬子叹以为叙测之端炳
亦明也离文也淳粹也物之五色非日不
彰
夜则测阴昼则测阳
一日两赞前赞为昼后赞为夜凡日法八
十一分昼赞首前半日夜赞直后半日
昼夜之测或否或臧
否音鄙宋曰否不善也范曰臧善也
阳推五福以类升阴幽六极以类降
日之所为也故扬子叹以为叙测之端炳
亦明也离文也淳粹也物之五色非日不
彰
夜则测阴昼则测阳
一日两赞前赞为昼后赞为夜凡日法八
十一分昼赞首前半日夜赞直后半日
昼夜之测或否或臧
否音鄙宋曰否不善也范曰臧善也
阳推五福以类升阴幽六极以类降
卷一 第 4b 页 0860-027.png
阳为出阴为入阳为显阴为隐阳为善阴
为恶阳为福阴为祸故曰阳推五福以类
升阴幽六极以类降皆谓赞之阴阳也昼
为阳夜为阴
升降相关大贞乃通
关交也升降相交然后三仪大正之道乃
通明二者不可偏废偏废则正道否塞而
不行也
经则有南有北纬则有西有东巡乘六甲与
斗相逢
为恶阳为福阴为祸故曰阳推五福以类
升阴幽六极以类降皆谓赞之阴阳也昼
为阳夜为阴
升降相关大贞乃通
关交也升降相交然后三仪大正之道乃
通明二者不可偏废偏废则正道否塞而
不行也
经则有南有北纬则有西有东巡乘六甲与
斗相逢
卷一 第 5a 页 0860-028.png
宋曰日右行而斗左回故相逢也光谓巡
行也十日行乘十二辰而为六甲逢迎也
历以纪岁而百谷时雍
范本纪作记今从二宋陆王本宋曰雍和
也光谓日运行于上而有寒暑四时圣人
治历以纪一岁之气节然后事不失时而
百谷和熟人得以自养也
(方一州/部一家)中
阳家水准易中孚中一之初日舍牵牛初
度冬至气应阳气始生兼准坎所以然者
行也十日行乘十二辰而为六甲逢迎也
历以纪岁而百谷时雍
范本纪作记今从二宋陆王本宋曰雍和
也光谓日运行于上而有寒暑四时圣人
治历以纪一岁之气节然后事不失时而
百谷和熟人得以自养也
(方一州/部一家)中
阳家水准易中孚中一之初日舍牵牛初
度冬至气应阳气始生兼准坎所以然者
卷一 第 5b 页 0860-029.png
易以八卦重为六十四卦因爻象而定名
分坎离震兑直二十四气其馀六十卦每
卦直六日七分玄以一二三错布于方州
部家而成八十一首每首直四日有半起
于冬至终于大雪准易卦气直日之叙而
命其名或以两首准一卦者犹闰月之正
四时也坎离震兑在卦气之外故因中应
释饰附分至之位而准之扬子本以颛顼
及太初历作太玄故日躔宿度气应斗建
不皆与今治历者相应中者心也物之始
分坎离震兑直二十四气其馀六十卦每
卦直六日七分玄以一二三错布于方州
部家而成八十一首每首直四日有半起
于冬至终于大雪准易卦气直日之叙而
命其名或以两首准一卦者犹闰月之正
四时也坎离震兑在卦气之外故因中应
释饰附分至之位而准之扬子本以颛顼
及太初历作太玄故日躔宿度气应斗建
不皆与今治历者相应中者心也物之始
卷一 第 6a 页 0860-030.png
也中孚者诚发于中而信著于外也洪范
五事思曰睿睿作圣
阳气潜萌于黄宫信无不在乎中
首者明天地以阴阳之气发敛万物而示
人法则者也黄中之色也中直冬至之初
阳气潜生于地中如人之居宫室也信无
不在乎中者扬子叹三仪万物变化云为
原其造端无不在乎中心也信辞也
初一昆仑旁薄幽测曰昆仑旁薄思之贞也
范小宋本之作诸今从宋陆王本昆音魂
五事思曰睿睿作圣
阳气潜萌于黄宫信无不在乎中
首者明天地以阴阳之气发敛万物而示
人法则者也黄中之色也中直冬至之初
阳气潜生于地中如人之居宫室也信无
不在乎中者扬子叹三仪万物变化云为
原其造端无不在乎中心也信辞也
初一昆仑旁薄幽测曰昆仑旁薄思之贞也
范小宋本之作诸今从宋陆王本昆音魂
卷一 第 6b 页 0860-031.png
仑卢昆切范曰昆浑也仑沦也天之象也
旁薄犹彭𩲸也地之形也幽隐也王曰幽
者人之思虑幽深玄远也光谓赞者明圣
人顺天之序修身治国而示人吉凶者也
昆仑者天象之大也旁薄者地形之广也
夫以天地之广大而人心可以测知之则
心之为用也神矣一者思之始也君子之
心可以钩深致远仰穷天神俯究地灵天
地且不能隐其情况万类乎以其思而未
形也故谓之幽法言曰或问神曰心请问
旁薄犹彭𩲸也地之形也幽隐也王曰幽
者人之思虑幽深玄远也光谓赞者明圣
人顺天之序修身治国而示人吉凶者也
昆仑者天象之大也旁薄者地形之广也
夫以天地之广大而人心可以测知之则
心之为用也神矣一者思之始也君子之
心可以钩深致远仰穷天神俯究地灵天
地且不能隐其情况万类乎以其思而未
形也故谓之幽法言曰或问神曰心请问
卷一 第 7a 页 0860-032.png
之曰潜天而天潜地而地天地神明而不
测者也心之潜也犹将测之况于人乎况
于事伦乎君子思虑之初未始不存乎正
故曰思之正也易曰正其本万事理孔子
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次二神战于玄其陈阴阳测曰神战于玄善
恶并也
陈直刃切神者心之用也人以心腹为玄
阴主恶阳主善二在思虑之中而当夜其
心不能纯正见利则欲为恶顾义则欲为
测者也心之潜也犹将测之况于人乎况
于事伦乎君子思虑之初未始不存乎正
故曰思之正也易曰正其本万事理孔子
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次二神战于玄其陈阴阳测曰神战于玄善
恶并也
陈直刃切神者心之用也人以心腹为玄
阴主恶阳主善二在思虑之中而当夜其
心不能纯正见利则欲为恶顾义则欲为
卷一 第 7b 页 0860-033.png
善狐疑犹豫未知适从故曰神战于玄其
陈阴阳也子夏出见纷华盛丽而悦入闻
夫子之道而乐二者交战于中子夏战胜
故为大贤不胜则为小人矣
次二龙出于中首尾信可以为庸测曰龙出
于中见其造也
宋陆王本作首尾信可罔以为庸范小宋
本无罔字今从之陆曰造作也范曰庸法
也王曰阳气益进造物之功始见光谓三
为成意而处思之外君子既思之则行之
陈阴阳也子夏出见纷华盛丽而悦入闻
夫子之道而乐二者交战于中子夏战胜
故为大贤不胜则为小人矣
次二龙出于中首尾信可以为庸测曰龙出
于中见其造也
宋陆王本作首尾信可罔以为庸范小宋
本无罔字今从之陆曰造作也范曰庸法
也王曰阳气益进造物之功始见光谓三
为成意而处思之外君子既思之则行之
卷一 第 8a 页 0860-034.png
所为之迹见于外人得而知故曰龙出于
中也君子行已自始至终出处语默不失
其宜信乎可以为人之常法也易曰见龙
在田利见大人
次四库虚无因大受性命否测曰库虚之否
不能大受也
庳毗至切王曰四近于五臣位盛极当高
而自卑实而若虚有而若无因物之功不
自作为故曰庳虚无因光谓庳下也中和
莫盛于五五者位之隆德之盛也四当夜
中也君子行已自始至终出处语默不失
其宜信乎可以为人之常法也易曰见龙
在田利见大人
次四库虚无因大受性命否测曰库虚之否
不能大受也
庳毗至切王曰四近于五臣位盛极当高
而自卑实而若虚有而若无因物之功不
自作为故曰庳虚无因光谓庳下也中和
莫盛于五五者位之隆德之盛也四当夜
卷一 第 8b 页 0860-035.png
小人也而逼于五不度其德进取狂简谓
夫性命之理造次可及也故大受之而无
辞避夫性命理之至精者也非小人之所
得知也故曰否论语曰子罕言命又子贡
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子
曰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
常矣
次五日正于天利用其辰作主测曰日正于
天贵当位也
范小宋本用作以今从宋陆王本王曰五
夫性命之理造次可及也故大受之而无
辞避夫性命理之至精者也非小人之所
得知也故曰否论语曰子罕言命又子贡
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子
曰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
常矣
次五日正于天利用其辰作主测曰日正于
天贵当位也
范小宋本用作以今从宋陆王本王曰五
卷一 第 9a 页 0860-036.png
既居中体正得位当昼且为一首之主故
象日正于天辰时也利用及其明盛之时
而为物主也光谓三仪之道莫盛于中正
故阳家之五赞之中也阴家四六体之中
也而又当昼得正一首之中最吉者也故
曰日正于天以言阳之盛也君子有其道
必有其时有其时必有其位然后能为民
之父母时既得矣位既正矣而不能以道
济天下岂为民父母之意哉故曰利用其
辰作主
象日正于天辰时也利用及其明盛之时
而为物主也光谓三仪之道莫盛于中正
故阳家之五赞之中也阴家四六体之中
也而又当昼得正一首之中最吉者也故
曰日正于天以言阳之盛也君子有其道
必有其时有其时必有其位然后能为民
之父母时既得矣位既正矣而不能以道
济天下岂为民父母之意哉故曰利用其
辰作主
卷一 第 9b 页 0860-037.png
次六月阙其抟不如开明于西测曰月阙其
抟贱始退也
范本抟作博贱作明王本抟作塼小宋本
抟作博陈读抟为东今抟从宋陆贱从诸
家抟博塼皆与团同王曰六为盛极物极
则亏故象月之过望而阙其团开明于西
象月之初一也玄道贵进故一象月初而
吉六象月阙而凶光谓团圆也六以阴质
而始过乎中故曰月阙其抟也夫月阙其
抟明未甚亏北之始生于西犹为盛大然
抟贱始退也
范本抟作博贱作明王本抟作塼小宋本
抟作博陈读抟为东今抟从宋陆贱从诸
家抟博塼皆与团同王曰六为盛极物极
则亏故象月之过望而阙其团开明于西
象月之初一也玄道贵进故一象月初而
吉六象月阙而凶光谓团圆也六以阴质
而始过乎中故曰月阙其抟也夫月阙其
抟明未甚亏北之始生于西犹为盛大然
卷一 第 10a 页 0860-038.png
玄之道贵将进贱始退故曰不如开明于
西也犹人之盛满心志先退而后福禄从
之也
次七酋酋火魁颐水包贞测曰酋酋之包任
臣则也
诸家本作大魁颐王本作火魁颐今从之
陆曰则法也任臣用典法也范曰酋就也
小宋曰颐养也光谓魁斗之首也任用也
七为消为败陨为减天有秋之象又有刑
罚之象秋物成就故曰酋酋天之成物必
西也犹人之盛满心志先退而后福禄从
之也
次七酋酋火魁颐水包贞测曰酋酋之包任
臣则也
诸家本作大魁颐王本作火魁颐今从之
陆曰则法也任臣用典法也范曰酋就也
小宋曰颐养也光谓魁斗之首也任用也
七为消为败陨为减天有秋之象又有刑
罚之象秋物成就故曰酋酋天之成物必
卷一 第 10b 页 0860-039.png
资于秋君之驭臣必资于法子产曰太上
以德抚民其次莫如猛火烈人望而畏之
故鲜死焉水懦弱人狎而玩之故多死焉
人君之心执法无私如火烈烈人不敢犯
以为物之首然不可失养人之道宽而容
物如水之浮天载地无所不包然不可懦
而失正故曰火魁颐水包贞此人君用臣
之大法也
次八黄不黄覆秋常测曰黄不黄失中德也
范曰黄中之色也八亦上体之中也光谓
以德抚民其次莫如猛火烈人望而畏之
故鲜死焉水懦弱人狎而玩之故多死焉
人君之心执法无私如火烈烈人不敢犯
以为物之首然不可失养人之道宽而容
物如水之浮天载地无所不包然不可懦
而失正故曰火魁颐水包贞此人君用臣
之大法也
次八黄不黄覆秋常测曰黄不黄失中德也
范曰黄中之色也八亦上体之中也光谓
卷一 第 11a 页 0860-040.png
八为剥落又为沈天亦秋之象也秋者万
物成就收功之时也八居中位而当夜无
中之德覆败秋之常道丧其成功也
上九颠灵气形反测曰颠灵之反时不克也
范曰颠下也死气为魂其形为魄魂登于
天魄归于地故言反也王曰阳极于上阴
绝于下灵魂已颠坠矣则气反于天形归
于土光谓灵者心之主所以营为万务物
之所赖以生者也上九居中之极遇祸之
穷有生之终者也灵已陨矣则气形各反
物成就收功之时也八居中位而当夜无
中之德覆败秋之常道丧其成功也
上九颠灵气形反测曰颠灵之反时不克也
范曰颠下也死气为魂其形为魄魂登于
天魄归于地故言反也王曰阳极于上阴
绝于下灵魂已颠坠矣则气反于天形归
于土光谓灵者心之主所以营为万务物
之所赖以生者也上九居中之极遇祸之
穷有生之终者也灵已陨矣则气形各反
卷一 第 11b 页 0860-041.png
其本也凡玄之赞辞昼夜相间昼辞多吉
夜辞多凶又以所逢之首及思福祸述其
休咎此玄之大指也九逢日之昼而云颠
灵气形反辞若凶者何哉夫吉凶者非幸
不幸之谓也得君子之道虽遇祸犹为吉
失君子之道虽遇福犹为凶故莹曰天地
所贵曰福鬼神所祐曰福人道所喜曰福
其所贱所恶皆曰祸文曰君子年高而极
时者也明君子守正以顺命也洪范五
福有考终命孟子曰君子尽其道而死者
夜辞多凶又以所逢之首及思福祸述其
休咎此玄之大指也九逢日之昼而云颠
灵气形反辞若凶者何哉夫吉凶者非幸
不幸之谓也得君子之道虽遇祸犹为吉
失君子之道虽遇福犹为凶故莹曰天地
所贵曰福鬼神所祐曰福人道所喜曰福
其所贱所恶皆曰祸文曰君子年高而极
时者也明君子守正以顺命也洪范五
福有考终命孟子曰君子尽其道而死者
卷一 第 12a 页 0860-042.png
正命也
(方一州/部二家)周
阴家火准复入周次八日舍婺女周匝也
旋也
阳气周神而反乎始物继其汇
宋曰汇类也光谓万物随阳出入生长收
藏皆阳之神也岁功既毕神化既周而复
反乎始万物各继其类而更生也
初一还于天心何德之僣否测曰还心之否
中不恕也
(方一州/部二家)周
阴家火准复入周次八日舍婺女周匝也
旋也
阳气周神而反乎始物继其汇
宋曰汇类也光谓万物随阳出入生长收
藏皆阳之神也岁功既毕神化既周而复
反乎始万物各继其类而更生也
初一还于天心何德之僣否测曰还心之否
中不恕也
卷一 第 12b 页 0860-043.png
次二植中枢周无隅测曰植中枢立督虑也
督犹中也衣之背缝谓之督无隅犹言无
方也二思之中又体之中也而当日之昼
象君子立虑于中以应万变如枢之运无
所不周故曰植中枢周无隅也
次三出我入我吉凶之魁测曰出我入我不
可不惧也
夫外物之来入乎思也言行之动出乎思
也得其宜则吉失其宜则凶三居成意之
地思之隆也而当日之夜故戒之曰吉凶
督犹中也衣之背缝谓之督无隅犹言无
方也二思之中又体之中也而当日之昼
象君子立虑于中以应万变如枢之运无
所不周故曰植中枢周无隅也
次三出我入我吉凶之魁测曰出我入我不
可不惧也
夫外物之来入乎思也言行之动出乎思
也得其宜则吉失其宜则凶三居成意之
地思之隆也而当日之夜故戒之曰吉凶
卷一 第 13a 页 0860-044.png
之出亦自我吉凶之入亦自我为吉凶之
魁首可不惧乎一出一入周之义也
次四带其钩鞶锤以玉环测曰带其钩鞶自
约束也
锤直伪切钩所以缀带为急也鞶革带也
锤与缒义同谓以绳有所系也王以象君
子之德环以象周旋无阙也君子德义可
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
民故曰带其钩鞶锤以玉环言以礼自约
束周旋无阙也带与环皆周之象
魁首可不惧乎一出一入周之义也
次四带其钩鞶锤以玉环测曰带其钩鞶自
约束也
锤直伪切钩所以缀带为急也鞶革带也
锤与缒义同谓以绳有所系也王以象君
子之德环以象周旋无阙也君子德义可
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
民故曰带其钩鞶锤以玉环言以礼自约
束周旋无阙也带与环皆周之象
卷一 第 13b 页 0860-045.png
次五土中其庐设其金舆厥戒渝测曰庐金
戒渝小人不克也
士中其庐居得中也设其金舆所未安也
夫庐非不美也舆非不坚也然小人必不
能久居而行之故曰厥戒渝孔子曰中庸
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又曰人
皆曰予知择夫中庸而莫能期月守也土
中其庐周之象也
次六信周其诚上亨于天测曰信周其诚上
通也
戒渝小人不克也
士中其庐居得中也设其金舆所未安也
夫庐非不美也舆非不坚也然小人必不
能久居而行之故曰厥戒渝孔子曰中庸
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又曰人
皆曰予知择夫中庸而莫能期月守也土
中其庐周之象也
次六信周其诚上亨于天测曰信周其诚上
通也
卷一 第 14a 页 0860-046.png
王曰玄经之例以五为阳数又居中位故
为阳首之主六为阴数又居盛极故为阴
首之主光谓反复其信皆出至诚非由浮
饰故可以上通于天也
次七丰淫见朋还于蒙不克从测曰丰淫见
朋不能从也
次八还过躬外其祸不大测曰还过躬外祸
不中也
范本过作今从二宋陆王本
上九还于丧或弃之行测曰还于丧其道穷
为阳首之主六为阴数又居盛极故为阴
首之主光谓反复其信皆出至诚非由浮
饰故可以上通于天也
次七丰淫见朋还于蒙不克从测曰丰淫见
朋不能从也
次八还过躬外其祸不大测曰还过躬外祸
不中也
范本过作今从二宋陆王本
上九还于丧或弃之行测曰还于丧其道穷
卷一 第 14b 页 0860-047.png
也
生极则反乎死盛极则反乎衰治极则反
乎乱九处周之极逢祸之穷当日之夜故
曰还于丧夫国家将兴则人归之将亡则
人去之故曰或弃之行
(一方一州/一部三家)礥
礥下珍切又音贤阳家木准屯宋曰礥难
也光谓物之初基必有艰难惟君子能济
之
阳气微动动而礥礥物生之难
生极则反乎死盛极则反乎衰治极则反
乎乱九处周之极逢祸之穷当日之夜故
曰还于丧夫国家将兴则人归之将亡则
人去之故曰或弃之行
(一方一州/一部三家)礥
礥下珍切又音贤阳家木准屯宋曰礥难
也光谓物之初基必有艰难惟君子能济
之
阳气微动动而礥礥物生之难
卷一 第 15a 页 0860-048.png
礥礥难貌
初一黄纯于潜不见其畛藏郁于泉测曰黄
纯于潜化在啧也
畛音真啧与赜同士革切陆曰啧隐也光
谓啧幽深难见者也一非中位而云黄者
阳气未见犹在地之中也家性为礥一为
思始始有拔难之心者也阳气潜于地中
纯粹广大藏郁于泉以化育万物而人莫
见其畛界也犹君子有拔难之心精纯幽
远利泽将施于天下而人未之知者也
初一黄纯于潜不见其畛藏郁于泉测曰黄
纯于潜化在啧也
畛音真啧与赜同士革切陆曰啧隐也光
谓啧幽深难见者也一非中位而云黄者
阳气未见犹在地之中也家性为礥一为
思始始有拔难之心者也阳气潜于地中
纯粹广大藏郁于泉以化育万物而人莫
见其畛界也犹君子有拔难之心精纯幽
远利泽将施于天下而人未之知者也
卷一 第 15b 页 0860-049.png
次二黄不纯屈于根测曰黄不纯失中适也
小宋本适作道今从诸家二为思中而当
夜故曰黄不纯阳气不纯则万物失其性
屈于根而不能生小人妄虑则万事失其
适隳其功而不能成
次三赤子扶扶元贞有终测曰赤子扶扶父
母詹也
范本詹作瞻今从二宋陆王本詹瞻古字
通用扶扶拔援依慕之貌元善之长也三
为成意而当昼象君子将行其志拔难济
小宋本适作道今从诸家二为思中而当
夜故曰黄不纯阳气不纯则万物失其性
屈于根而不能生小人妄虑则万事失其
适隳其功而不能成
次三赤子扶扶元贞有终测曰赤子扶扶父
母詹也
范本詹作瞻今从二宋陆王本詹瞻古字
通用扶扶拔援依慕之貌元善之长也三
为成意而当昼象君子将行其志拔难济
卷一 第 16a 页 0860-050.png
民民皆瞻仰而归之非有元贞之德则不
能成兹大功故曰元贞有终
次四拔我不德以力不克测曰拔我不德力
不堪
小宋本作匪德今从诸家四当夜小人也
而逢时之福无德而以力胜者也终当
覆败乌能济众哉
次五拔车山渊宜于大人测曰拔车山渊大
位力也
王曰或山或渊道之险者五为一首之主
能成兹大功故曰元贞有终
次四拔我不德以力不克测曰拔我不德力
不堪
小宋本作匪德今从诸家四当夜小人也
而逢时之福无德而以力胜者也终当
覆败乌能济众哉
次五拔车山渊宜于大人测曰拔车山渊大
位力也
王曰或山或渊道之险者五为一首之主
卷一 第 16b 页 0860-051.png
而又得位当昼体正居中有大人之德拔
车以出于险则为万物之所见故宜于大
人光谓车者民所载也五福之盛也而又
当昼大人之得位者也故可以载民于险
阻矣
次六将其车入于丘虚测曰将车入虚道不
得也
虚与墟同六过中而当夜象虽有济民之
志而不得其道则愈陷于难矣过中者失
其宜适之象也
车以出于险则为万物之所见故宜于大
人光谓车者民所载也五福之盛也而又
当昼大人之得位者也故可以载民于险
阻矣
次六将其车入于丘虚测曰将车入虚道不
得也
虚与墟同六过中而当夜象虽有济民之
志而不得其道则愈陷于难矣过中者失
其宜适之象也
卷一 第 17a 页 0860-052.png
次七出险登丘或牵之牛测曰出险登丘莫
之代也
范本代作伐今从诸家陆曰引车莫如牛
谁人能代牛者乎王曰位既当昼难又将
终犹有八九故且登丘陵而未复平途光
谓丘者难之小者也牛者物之有力者也
七虽当昼而涉于祸境如已出大险而犹
有小难者也夫大险已出则小难不忧乎
不济也况或助之牛以牵车乎如君子既
能济险而复有贤才助之也
之代也
范本代作伐今从诸家陆曰引车莫如牛
谁人能代牛者乎王曰位既当昼难又将
终犹有八九故且登丘陵而未复平途光
谓丘者难之小者也牛者物之有力者也
七虽当昼而涉于祸境如已出大险而犹
有小难者也夫大险已出则小难不忧乎
不济也况或助之牛以牵车乎如君子既
能济险而复有贤才助之也
卷一 第 17b 页 0860-053.png
次八车不拔骭轴折测曰车不拔躬自贼也
宋陆本骭作髀音义皆阙范本作髀小宋
作𨌬丑孝切车弓也今从王本下晏切王
曰骭人胫也无德而将出难祸又至故象
以人代牛则引车不拔而骭轴俱折矣光
谓八为祸中而又当夜小人不量其力不
能拔难覆国丧身者也
上九崇崇高山下有川波其人有辑航可与
过其测曰高山大川不辑航不克也
其音基语助辑与楫同九处难之极遇祸
宋陆本骭作髀音义皆阙范本作髀小宋
作𨌬丑孝切车弓也今从王本下晏切王
曰骭人胫也无德而将出难祸又至故象
以人代牛则引车不拔而骭轴俱折矣光
谓八为祸中而又当夜小人不量其力不
能拔难覆国丧身者也
上九崇崇高山下有川波其人有辑航可与
过其测曰高山大川不辑航不克也
其音基语助辑与楫同九处难之极遇祸
卷一 第 18a 页 0860-054.png
之穷故曰崇崇高山下有川波其言险之
甚也然当日之昼其才足以济险者也故
曰人有辑航可与过其
(一方一州/一部一家)闲
阴家金亦准屯入闲次四一十八分二十
四秒日次玄枵小寒气应斗建丑位律中
大吕闲闲也防也
阳气闲于阴礥然物咸见闲
宋曰礥然者阳欲出不能之貌也阳主出
内万物者也而见防遏故万物亦皆见闲
甚也然当日之昼其才足以济险者也故
曰人有辑航可与过其
(一方一州/一部一家)闲
阴家金亦准屯入闲次四一十八分二十
四秒日次玄枵小寒气应斗建丑位律中
大吕闲闲也防也
阳气闲于阴礥然物咸见闲
宋曰礥然者阳欲出不能之貌也阳主出
内万物者也而见防遏故万物亦皆见闲
卷一 第 18b 页 0860-055.png
初一蛇伏于泥无雄有雌终莫受施测曰蛇
伏于泥君不君也
施式豉切一阳而当日之夜君不君之象
也君德龙也失道而见闲于巨故曰蛇伏
于泥也无雄有雌则终莫受施无君有巨
则泽不下达矣
次二闲其藏固珍宝测曰闲其藏中心渊也
藏族浪切二思中也君子藏器于身默而
识之待价而沽若闲藏固宝者也
次三关无键舍金管测曰关无键盗入门也
伏于泥君不君也
施式豉切一阳而当日之夜君不君之象
也君德龙也失道而见闲于巨故曰蛇伏
于泥也无雄有雌则终莫受施无君有巨
则泽不下达矣
次二闲其藏固珍宝测曰闲其藏中心渊也
藏族浪切二思中也君子藏器于身默而
识之待价而沽若闲藏固宝者也
次三关无键舍金管测曰关无键盗入门也
卷一 第 19a 页 0860-056.png
小宋本作金舍管今从诸家键其偃切舍
与舍同键锁牡也管所以出键者也关无
键则舍金管而不用矣三为成意而当日
之夜不能防闲失其权重故盗入门也易
曰弗过防之从或戕之凶又曰慢藏诲盗
次四拔我輗軏小得利小征测曰拔我輗軏
贵以信也
范曰輗軏喻信也论语曰大车无輗小车
无軏
次五礥而闲而拔我奸而非石如石厉测曰
与舍同键锁牡也管所以出键者也关无
键则舍金管而不用矣三为成意而当日
之夜不能防闲失其权重故盗入门也易
曰弗过防之从或戕之凶又曰慢藏诲盗
次四拔我輗軏小得利小征测曰拔我輗軏
贵以信也
范曰輗軏喻信也论语曰大车无輗小车
无軏
次五礥而闲而拔我奸而非石如石厉测曰
卷一 第 19b 页 0860-057.png
礥闲如石其敌坚也
范曰五处尊位当拔除其奸非石之固而
使如石故危也光谓五居盛位为物藩卫
而欲以不正拔物故敌坚如石而身危也
次六闲黄雉席金第测曰闲黄雉以德固也
小宋本雉作埃今从诸家光曰五堵为雉
王曰雉古□字□城也第箦也光谓席犹
藉也金至坚之物福之隆也而又当昼
君子以德自防外患无 者也故曰
闲黄雉席金第
范曰五处尊位当拔除其奸非石之固而
使如石故危也光谓五居盛位为物藩卫
而欲以不正拔物故敌坚如石而身危也
次六闲黄雉席金第测曰闲黄雉以德固也
小宋本雉作埃今从诸家光曰五堵为雉
王曰雉古□字□城也第箦也光谓席犹
藉也金至坚之物福之隆也而又当昼
君子以德自防外患无 者也故曰
闲黄雉席金第
卷一 第 20a 页 0860-058.png
次七跙跙闲于遽篨或寝之卢测曰跙跙之
闲恶在内也
范本遽篨作遽除王小宋本作蘧篨今从
宋陆本跙七余庄助二切遽音渠篨音除
王曰跙跙行不正貌遽篨传舍或寝之卢
闲外而失内也七为祸生位且当夜失闲
之道也光谓恶人已跙跙然入其室卢而
不自知者也秦大发兵备胡而胡亥亡其
国
次八赤臭播关大君不闲克国乘家测曰赤
闲恶在内也
范本遽篨作遽除王小宋本作蘧篨今从
宋陆本跙七余庄助二切遽音渠篨音除
王曰跙跙行不正貌遽篨传舍或寝之卢
闲外而失内也七为祸生位且当夜失闲
之道也光谓恶人已跙跙然入其室卢而
不自知者也秦大发兵备胡而胡亥亡其
国
次八赤臭播关大君不闲克国乘家测曰赤
卷一 第 20b 页 0860-059.png
臭播关恐入室也
王本不闲作不开小宋本作不关今从宋
陆范本王曰赤臭者阴阳交争杀伤之气
也播于远关之外
上九闲门以终虚测曰闲门以虚终不可实
也
王曰处闲之极当夜之位失闲之宜如闲
其门户人之所以自终必且虚交不获光
谓闲门自终不与物交慎则慎矣而终无
所得求之功业不亦远乎易曰括囊无咎
王本不闲作不开小宋本作不关今从宋
陆范本王曰赤臭者阴阳交争杀伤之气
也播于远关之外
上九闲门以终虚测曰闲门以虚终不可实
也
王曰处闲之极当夜之位失闲之宜如闲
其门户人之所以自终必且虚交不获光
谓闲门自终不与物交慎则慎矣而终无
所得求之功业不亦远乎易曰括囊无咎
卷一 第 21a 页 0860-060.png
无誉
(一方一州/二部二家)少
阳家士准谦入少次五日舍虚
阳气澹然施于渊物谦然能自韱范王小
宋本谦作溓今从宋陆本小宋本
能作溓音敛韱与纤同宋曰
澹然不动也谓阳防闲于是澹然施
意于渊不复动也谦然者言见阳气
不动亦谦然自约也光谓万物当发生尚
能自守其纤细如人之谦也
(一方一州/二部二家)少
阳家士准谦入少次五日舍虚
阳气澹然施于渊物谦然能自韱范王小
宋本谦作溓今从宋陆本小宋本
能作溓音敛韱与纤同宋曰
澹然不动也谓阳防闲于是澹然施
意于渊不复动也谦然者言见阳气
不动亦谦然自约也光谓万物当发生尚
能自守其纤细如人之谦也
卷一 第 21b 页 0860-061.png
初一冥自少眇于谦测曰冥自少不见谦也
小宋本自作目今从诸家一者思之微也
当日之昼处众之下内自谦抑而不求人
知者故曰冥自少眇于谦眇微也
次二自少不至怀其恤测曰自少不至谦不
诚也
二为思中而当日之夜小人之谦貌恭心
很不以其诚故忧未免也
次三动韱其得人主之式测曰韱其得其谦
贞也
小宋本自作目今从诸家一者思之微也
当日之昼处众之下内自谦抑而不求人
知者故曰冥自少眇于谦眇微也
次二自少不至怀其恤测曰自少不至谦不
诚也
二为思中而当日之夜小人之谦貌恭心
很不以其诚故忧未免也
次三动韱其得人主之式测曰韱其得其谦
贞也
卷一 第 22a 页 0860-062.png
范本作韱其得人谦贞也今从诸家
次四贫贫或妄之振测曰贫贫妄振不能守
正也
王曰失位当夜妄有所求非谦静之时所
宜然也光谓家性为少四为下禄故贫也
在中之下不自多大自旌其贫者也故曰
贫贫当日之夜不能守正自旌其贫妄求
振救斯亦鄙矣
次五地自冲下于川测曰地自冲人之所圣
也
次四贫贫或妄之振测曰贫贫妄振不能守
正也
王曰失位当夜妄有所求非谦静之时所
宜然也光谓家性为少四为下禄故贫也
在中之下不自多大自旌其贫者也故曰
贫贫当日之夜不能守正自旌其贫妄求
振救斯亦鄙矣
次五地自冲下于川测曰地自冲人之所圣
也
卷一 第 22b 页 0860-063.png
王曰能正居中又当昼位如地之能自冲
虚下于川谷川谷归之则为百谷王矣光
谓五者福之盛也地体卑冲故百川就之
圣人谦损故百禄归之
次六少持满今盛后倾测曰少持满何足盛
也
王曰当自少之时居极盛之位位既当夜
德又失谦谦虚之时反欲持满今虽盛大
后必倾危
次七贫自究利用见富测曰贫自究富之聘
虚下于川谷川谷归之则为百谷王矣光
谓五者福之盛也地体卑冲故百川就之
圣人谦损故百禄归之
次六少持满今盛后倾测曰少持满何足盛
也
王曰当自少之时居极盛之位位既当夜
德又失谦谦虚之时反欲持满今虽盛大
后必倾危
次七贫自究利用见富测曰贫自究富之聘
卷一 第 23a 页 0860-064.png
也
七虽为消而当日之昼君子也君子之贫
也求诸己而不求人是以人乐与之故曰
贫自究利用见富聘问也言富者自将问
而与之况见之乎论语曰义然后取人不
厌其取
次八贫不贫人莫之振测曰贫不贫何足敬
也
王曰当少不少当贫不贫则人莫之振也
光谓八为耗又当夜小人贫而强为不贫
七虽为消而当日之昼君子也君子之贫
也求诸己而不求人是以人乐与之故曰
贫自究利用见富聘问也言富者自将问
而与之况见之乎论语曰义然后取人不
厌其取
次八贫不贫人莫之振测曰贫不贫何足敬
也
王曰当少不少当贫不贫则人莫之振也
光谓八为耗又当夜小人贫而强为不贫
卷一 第 23b 页 0860-065.png
者也如是则人谁振之亦众所贱恶也
上九密雨溟沐润于枯渎三日射谷测曰密
雨射谷谦之静也
溟音脉射时亦切范曰雨之细者称溟沐
小宋曰溟沐犹霢沐也光谓小雨至微也
枯渎至燥也积润不已三日之后乃至射
谷九处少之极当日之昼如君子积谦以
至功名光大非躁动而得之也此言谦道
𠬧功之远
(一方一州/二部三家)戾
上九密雨溟沐润于枯渎三日射谷测曰密
雨射谷谦之静也
溟音脉射时亦切范曰雨之细者称溟沐
小宋曰溟沐犹霢沐也光谓小雨至微也
枯渎至燥也积润不已三日之后乃至射
谷九处少之极当日之昼如君子积谦以
至功名光大非躁动而得之也此言谦道
𠬧功之远
(一方一州/二部三家)戾
卷一 第 24a 页 0860-066.png
阴家水准睽戾者相乖反也
阳气孚微物各乖离而离其类
卵之始化谓之孚草之萌甲亦曰孚然则
孚者物之始化也阳气始化其气尚微万
物之形粗可分别则各以类生而相乖离
矣戾之象也
初一虚既邪心有倾测曰虚邪心倾怀不正
也
虚者神之所宅也一思之微也居戾之初
当日之夜虚邪则心倾矣
阳气孚微物各乖离而离其类
卵之始化谓之孚草之萌甲亦曰孚然则
孚者物之始化也阳气始化其气尚微万
物之形粗可分别则各以类生而相乖离
矣戾之象也
初一虚既邪心有倾测曰虚邪心倾怀不正
也
虚者神之所宅也一思之微也居戾之初
当日之夜虚邪则心倾矣
卷一 第 24b 页 0860-067.png
次二正其腹引其背酋贞测曰正其腹中心
定也
范曰酋就也腹以喻内背以喻外光谓若
先正其内以引其外则不相乖戾而皆就
正矣是故君子正心以待物修身以化人
齐家以刑国治国以平天下
次三戾其腹正其背测曰戾腹正背中外争
也
小人心不正而求物之正身不修而责人
之修舍内而求外弃本而逐末是以中外
定也
范曰酋就也腹以喻内背以喻外光谓若
先正其内以引其外则不相乖戾而皆就
正矣是故君子正心以待物修身以化人
齐家以刑国治国以平天下
次三戾其腹正其背测曰戾腹正背中外争
也
小人心不正而求物之正身不修而责人
之修舍内而求外弃本而逐末是以中外
卷一 第 25a 页 0860-068.png
乖争而陷于败乱也二三皆思也故以正
腹戾腹言之
次四夫妻反道维家之保测曰夫妻反道名
有守也
夫治外妻治内道相戾也然而内外相感
以保其家四为下禄而当书故有是象
次五东南射兕西北其矢测曰东南射兕不
得其首也
射时亦切首舒救切末曰首向也光谓五
以小人而居盛位举措大缪不能服猛者
腹戾腹言之
次四夫妻反道维家之保测曰夫妻反道名
有守也
夫治外妻治内道相戾也然而内外相感
以保其家四为下禄而当书故有是象
次五东南射兕西北其矢测曰东南射兕不
得其首也
射时亦切首舒救切末曰首向也光谓五
以小人而居盛位举措大缪不能服猛者
卷一 第 25b 页 0860-069.png
也故曰东南射兕西北其矢言失其所向
也
次六准绳规矩不同其施测曰准绳规矩乖
其道也
王本乖作孤今从诸家王曰准绳规矩曲
直方圆虽乖戾不同各有所施终得其道
此亦得戾之宜也光谓准平绳直规圆矩
方所施不同皆可为法君子出处语默其
迹不同而皆合于道六为上禄而当昼故
有是象
也
次六准绳规矩不同其施测曰准绳规矩乖
其道也
王本乖作孤今从诸家王曰准绳规矩曲
直方圆虽乖戾不同各有所施终得其道
此亦得戾之宜也光谓准平绳直规圆矩
方所施不同皆可为法君子出处语默其
迹不同而皆合于道六为上禄而当昼故
有是象
卷一 第 26a 页 0860-070.png
次七女不女其心予覆夫谞测曰女不女大
可丑也
谞须与切予与与同王曰谞智也光谓夫
唱妇和道之常也今乃乖戾弃同即异女
则覆夫之智臣则败君之功大可丑也
次八杀生相午中和其道测曰杀生相午中
为界也
范本午作矢今从诸家午古牾字逆也八
为剥落有杀物之象天有杀生国有德刑
其道相逆不可偏任必以中和调适其间
可丑也
谞须与切予与与同王曰谞智也光谓夫
唱妇和道之常也今乃乖戾弃同即异女
则覆夫之智臣则败君之功大可丑也
次八杀生相午中和其道测曰杀生相午中
为界也
范本午作矢今从诸家午古牾字逆也八
为剥落有杀物之象天有杀生国有德刑
其道相逆不可偏任必以中和调适其间
卷一 第 26b 页 0860-071.png
然后阴阳正而治道通也一曰午交午也
杀生往来相交午也
上九仓(一作/篬)灵之雌不同宿而离失则岁之
功测曰仓灵之雌失作败也
仓灵木之精岁星也其雌金之精谓太白
也汉书天文志岁与太白合则为衣之
会为水太白在南岁在北名曰牝牡年谷
大熟太白在北岁在南或有或亡此言
金水性殊同离一宿则有变邪正道反同
处一朝则有乱九处戾之极逢祸之穷当
杀生往来相交午也
上九仓(一作/篬)灵之雌不同宿而离失则岁之
功测曰仓灵之雌失作败也
仓灵木之精岁星也其雌金之精谓太白
也汉书天文志岁与太白合则为衣之
会为水太白在南岁在北名曰牝牡年谷
大熟太白在北岁在南或有或亡此言
金水性殊同离一宿则有变邪正道反同
处一朝则有乱九处戾之极逢祸之穷当
卷一 第 27a 页 0860-072.png
日之夜故有是象
(一方一州/三部一家)上
上时掌切阳家火准升入上次七日舍危
三十六分一十五秒大寒气应
阳气育物于下咸射地而登乎上
射时亦切
初一上其纯心挫厥鏩鏩测曰上其纯心和
以悦也
鏩音谗王曰鏩鏩锐进貌光谓一为思始
而当昼能以纯一之心日就月将不失和
(一方一州/三部一家)上
上时掌切阳家火准升入上次七日舍危
三十六分一十五秒大寒气应
阳气育物于下咸射地而登乎上
射时亦切
初一上其纯心挫厥鏩鏩测曰上其纯心和
以悦也
鏩音谗王曰鏩鏩锐进貌光谓一为思始
而当昼能以纯一之心日就月将不失和
卷一 第 27b 页 0860-073.png
悦以至高大挫其锐进躁急之志是以求
道则得道干禄则得禄老子曰挫其锐
次二上无根思登于天谷在于渊测曰上无
根不能自活也
范本活作治今从诸家谷穷也凡物有根
则能生人有德则能升二为思中当夜躁
于进取其志欲登于天而不免穷在于渊
犹木无根而上生终不能自活也
次三出于幽谷登于茂木思其珍谷测曰出
谷登木知向方也
道则得道干禄则得禄老子曰挫其锐
次二上无根思登于天谷在于渊测曰上无
根不能自活也
范本活作治今从诸家谷穷也凡物有根
则能生人有德则能升二为思中当夜躁
于进取其志欲登于天而不免穷在于渊
犹木无根而上生终不能自活也
次三出于幽谷登于茂木思其珍谷测曰出
谷登木知向方也
卷一 第 28a 页 0860-074.png
宋曰方则道也王曰珍谷谓草木之实可
食而珍美者光谓珍谷谕美道也君子弃
恶就善舍邪趣正如鸟出幽谷而登茂木
也三为思上故曰思其珍谷诗云出自幽
谷迁于乔木孟子谓陈相曰吾闻出于幽
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幽谷者
次四即上不贞无根繁荣孚虚名测曰即上
不贞妄升也
即就也荣木华也四为福为禄故曰就上
当日之夜故不正夫以不正而得禄犹木
食而珍美者光谓珍谷谕美道也君子弃
恶就善舍邪趣正如鸟出幽谷而登茂木
也三为思上故曰思其珍谷诗云出自幽
谷迁于乔木孟子谓陈相曰吾闻出于幽
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幽谷者
次四即上不贞无根繁荣孚虚名测曰即上
不贞妄升也
即就也荣木华也四为福为禄故曰就上
当日之夜故不正夫以不正而得禄犹木
卷一 第 28b 页 0860-075.png
无根而有荣虽其繁多何可久也信惟虚
名而巳无益于实也论语曰不义而富且
贵于我如浮云二在下体欲升而不能得
者也四居福禄虽升而不以正者也
次五鸣鹤升自深泽阶天不怍测曰鸣鹤不
怍有诸中也
怍与怍同阶犹登也五为中和又为盛福
上之至美者也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虽
升闻于天亦无所愧诗云鹤鸣于九皋声
闻于天
名而巳无益于实也论语曰不义而富且
贵于我如浮云二在下体欲升而不能得
者也四居福禄虽升而不以正者也
次五鸣鹤升自深泽阶天不怍测曰鸣鹤不
怍有诸中也
怍与怍同阶犹登也五为中和又为盛福
上之至美者也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虽
升闻于天亦无所愧诗云鹤鸣于九皋声
闻于天
卷一 第 29a 页 0860-076.png
次六升于堂颠衣到裳廷人不庆测曰升堂
颠到失大众也
上曰衣下曰裳庆喜也六为上禄故曰升
于堂当日之夜小人而居君子之位者也
故曰颠衣到裳小人在上则下皆不悦故
曰廷人不庆
次七升于颠台或柱之材测曰升台得柱辅
拂坚也
范小宋本拂作弗今从宋陆王本拄陟主
切拂古弼字七在上体而为败损故曰升
颠到失大众也
上曰衣下曰裳庆喜也六为上禄故曰升
于堂当日之夜小人而居君子之位者也
故曰颠衣到裳小人在上则下皆不悦故
曰廷人不庆
次七升于颠台或柱之材测曰升台得柱辅
拂坚也
范小宋本拂作弗今从宋陆王本拄陟主
切拂古弼字七在上体而为败损故曰升
卷一 第 29b 页 0860-077.png
于颠台然而当日之昼虽在衰厄而得良
辅如将颠之台拄以良材则高而不危也
次八升于高危或斧之梯测曰升危斧梯失
士民也
王曰八居过满之地位且当夜而务进不
已如升高履危而或斧去其梯欲求复下
不可得矣光谓八为祸中而当夜象小人
骄亢于上不恤士民如升高斧梯危莫之
救矣士民者国之梯也君赖以尊者也
上九栖于菑初亡后得基测曰栖菑得基后
辅如将颠之台拄以良材则高而不危也
次八升于高危或斧之梯测曰升危斧梯失
士民也
王曰八居过满之地位且当夜而务进不
已如升高履危而或斧去其梯欲求复下
不可得矣光谓八为祸中而当夜象小人
骄亢于上不恤士民如升高斧梯危莫之
救矣士民者国之梯也君赖以尊者也
上九栖于菑初亡后得基测曰栖菑得基后
卷一 第 30a 页 0860-078.png
得人也
菑与灾同居物之上故曰栖九为祸极又
为殄绝故曰栖于灾然当日之昼是得贤
人而为之助者也岂唯救亡乃可以立国
家之基也诗云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一曰
菑当作椔木立死曰椔栖于枯木孤危之
甚也
(一方一州/三部二家)干
阴家木亦准升干者上而有所干犯也谏
说者以直干上故干有谏说之象
菑与灾同居物之上故曰栖九为祸极又
为殄绝故曰栖于灾然当日之昼是得贤
人而为之助者也岂唯救亡乃可以立国
家之基也诗云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一曰
菑当作椔木立死曰椔栖于枯木孤危之
甚也
(一方一州/三部二家)干
阴家木亦准升干者上而有所干犯也谏
说者以直干上故干有谏说之象
卷一 第 30b 页 0860-079.png
阳扶物如钻乎坚铪然有穿
范王本作阳气扶物而钻乎坚今从二宋
陆本铪音閤宋曰铪陷声也谓是时阴气
犹坚于上故阳气扶万物如钻之铪然有
穿
初一丸钻钻于内隙厉测曰丸钻于内转丸
非也
丸者流转无所不入者也佞邪之人研求
人心得其间隙从而说之以纳其非则无
所不入此国家所以危也孔子恶利口之
范王本作阳气扶物而钻乎坚今从二宋
陆本铪音閤宋曰铪陷声也谓是时阴气
犹坚于上故阳气扶万物如钻之铪然有
穿
初一丸钻钻于内隙厉测曰丸钻于内转丸
非也
丸者流转无所不入者也佞邪之人研求
人心得其间隙从而说之以纳其非则无
所不入此国家所以危也孔子恶利口之
卷一 第 31a 页 0860-080.png
覆邦家者一为思始而当夜故有是象班
固答宾戏曰商鞅挟三术以钻孝公
次二以微干正维用轨命测曰以微干正维
大谏微也
范王本测无维字今从二宋陆本宋曰谓
大谏其事在微时王曰二位当昼知谏诤
之道当及事之几微而干之则易为功然
后以正道维持之则能用轨法之命矣光
谓二为方沮而当昼故有是象孔子曰谏
有五直谏为下度君而行之吾从讽谏矣
固答宾戏曰商鞅挟三术以钻孝公
次二以微干正维用轨命测曰以微干正维
大谏微也
范王本测无维字今从二宋陆本宋曰谓
大谏其事在微时王曰二位当昼知谏诤
之道当及事之几微而干之则易为功然
后以正道维持之则能用轨法之命矣光
谓二为方沮而当昼故有是象孔子曰谏
有五直谏为下度君而行之吾从讽谏矣
卷一 第 31b 页 0860-081.png
轨法也志正君之号令使应法度也
次三𦴑键挈挈匪贞测曰𦴑键挈挈干禄回
也
𦴑渠淹切宋曰回邪也光谓𦴑者缄束使
不得解键者固结使不得离皆纵横之术
说人求合者也鬼谷子有内揵飞钳篇挈
挈急切貌干求也禄福也言小人以术说
人急切求合非正道也诗云恺悌君子求
福不回
次四干言入骨时贞测曰干骨之时直其道
次三𦴑键挈挈匪贞测曰𦴑键挈挈干禄回
也
𦴑渠淹切宋曰回邪也光谓𦴑者缄束使
不得解键者固结使不得离皆纵横之术
说人求合者也鬼谷子有内揵飞钳篇挈
挈急切貌干求也禄福也言小人以术说
人急切求合非正道也诗云恺悌君子求
福不回
次四干言入骨时贞测曰干骨之时直其道
卷一 第 32a 页 0860-082.png
也
干言直言犯上者也入骨论深切也夫切
直之言不得其时则自取怨咎而无益于
人故君子贵于时正也家性为干四为福
而当昼故有是象
次五蚩蚩干于丘饴或锡之坏测曰蚩蚩之
干锡不好也
饴与之切坏音酷范曰饴美食也王曰丘
聚也光谓蚩蚩愚貌丘以谕高大饴饧也
以谕甘美坏未烧瓦以谕恶物五以小人
干言直言犯上者也入骨论深切也夫切
直之言不得其时则自取怨咎而无益于
人故君子贵于时正也家性为干四为福
而当昼故有是象
次五蚩蚩干于丘饴或锡之坏测曰蚩蚩之
干锡不好也
饴与之切坏音酷范曰饴美食也王曰丘
聚也光谓蚩蚩愚貌丘以谕高大饴饧也
以谕甘美坏未烧瓦以谕恶物五以小人
卷一 第 32b 页 0860-083.png
而干盛位不度其德如见血饴之美利不
循已分而求之则人皆贱恶而以恶物与
之矣
次六干干于天贞驯测曰干干之贞顺可保
也
驯顺也六逢福而当昼干而至于极大如
木之干乃至于天盛之至也然以正顺而
致之则吉以邪逆而致之则凶故曰贞驯
次七何戟解解遘则曰何戟解解不容道也
何胡可切解胡买切二宋陆王本遘作觏
循已分而求之则人皆贱恶而以恶物与
之矣
次六干干于天贞驯测曰干干之贞顺可保
也
驯顺也六逢福而当昼干而至于极大如
木之干乃至于天盛之至也然以正顺而
致之则吉以邪逆而致之则凶故曰贞驯
次七何戟解解遘则曰何戟解解不容道也
何胡可切解胡买切二宋陆王本遘作觏
卷一 第 33a 页 0860-084.png
今从范本小宋解解作鲜鲜今从诸家光
谓何担也小人之性多所干犯如何戟而
行遇物絓罗不容于道也
次八赤舌烧城吐水于瓶测曰赤舌吐水君
子以解崇也
王本于作干今从诸家祟音粹范曰崇犹
祸也
上九干于浮云从坠于天测曰干于浮云乃
从天坠也
王小宋本经无从字今从宋陆范本王曰
谓何担也小人之性多所干犯如何戟而
行遇物絓罗不容于道也
次八赤舌烧城吐水于瓶测曰赤舌吐水君
子以解崇也
王本于作干今从诸家祟音粹范曰崇犹
祸也
上九干于浮云从坠于天测曰干于浮云乃
从天坠也
王小宋本经无从字今从宋陆范本王曰
卷一 第 33b 页 0860-085.png
处干之极不能自反位既当夜穷而无之
如干云不止转求上进既失其道乃坠于
天凶其宜也光谓九为祸极而当夜故有
是象
(一方一州/三部三家)𤕠
王本𤕠作𤕞音伫小宋作□音疏陈云一
本作□丁吕切一本作□所菹切吴云说
文□通也从爻从疋亦声束疋守皆同声
扬子用古字字书多收不尽□𤕠与疏音
义同阳家金准临陆曰临𤕠皆进貌也小
如干云不止转求上进既失其道乃坠于
天凶其宜也光谓九为祸极而当夜故有
是象
(一方一州/三部三家)𤕠
王本𤕠作𤕞音伫小宋作□音疏陈云一
本作□丁吕切一本作□所菹切吴云说
文□通也从爻从疋亦声束疋守皆同声
扬子用古字字书多收不尽□𤕠与疏音
义同阳家金准临陆曰临𤕠皆进貌也小
卷一 第 34a 页 0860-086.png
宋曰□通也光谓𤕠进也大也
阳气彊内而弱外物咸扶𤕠而进乎大
阳浸而大故曰彊内阴气犹盛故曰弱外
扶疏之貌
初一自我匍匐好是冥德测曰匍匐冥德若
无
范本冥作宜今从宋陆王本匍匐者虽未
能行而志在于进者也一思之微也故曰
冥君子自微贱之时人未之知而已好是
冥德进而大之匍匐而前若将无有得行
阳气彊内而弱外物咸扶𤕠而进乎大
阳浸而大故曰彊内阴气犹盛故曰弱外
扶疏之貌
初一自我匍匐好是冥德测曰匍匐冥德若
无
范本冥作宜今从宋陆王本匍匐者虽未
能行而志在于进者也一思之微也故曰
冥君子自微贱之时人未之知而已好是
冥德进而大之匍匐而前若将无有得行
卷一 第 34b 页 0860-087.png
之时言汲汲于进德不能待也
次二荧𤕠狧狧不利有攸往测曰荧𤕠狧狧
多欲往也
狧他合切范曰荧者光明小见之貌狧狧
贪欲之意也王曰狧狧犬食貌
次三卉炎于𤕠宜于丘陵测曰卉炎丘陵短
临长也
王曰三位当昼能扶阳而进如百卉遇炎
阳之气当𤕠进之时宜其处于丘陵而下
临众木矣光谓荧火之微炎则稍进矣以
次二荧𤕠狧狧不利有攸往测曰荧𤕠狧狧
多欲往也
狧他合切范曰荧者光明小见之貌狧狧
贪欲之意也王曰狧狧犬食貌
次三卉炎于𤕠宜于丘陵测曰卉炎丘陵短
临长也
王曰三位当昼能扶阳而进如百卉遇炎
阳之气当𤕠进之时宜其处于丘陵而下
临众木矣光谓荧火之微炎则稍进矣以
卷一 第 35a 页 0860-088.png
短卉小火而能临物者以其托于丘陵如
君子之择术也荀子曰西方有木焉名曰
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
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次四𤕠于酒食肥无誉测曰𤕠于酒食仕无
方也
四为下禄小人学未优而仕所进大者酒
食而已故虽肥无誉也
次五𤕠有足托坚谷测曰𤕠有足位正当也
王本谷作毂今从二宋陆范本谷毂古字
君子之择术也荀子曰西方有木焉名曰
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
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次四𤕠于酒食肥无誉测曰𤕠于酒食仕无
方也
四为下禄小人学未优而仕所进大者酒
食而已故虽肥无誉也
次五𤕠有足托坚谷测曰𤕠有足位正当也
王本谷作毂今从二宋陆范本谷毂古字
卷一 第 35b 页 0860-089.png
通王曰五位当昼而又居中体正为𤕠之
主车坚马良可以周行天下以此而进何
往不利哉光谓中和莫盛于五五为福中
日又当画君子有中和之德而又得位膺
福如足力已彊自可进大况托坚毂无所
不之矣
次六独𤕠逝逝利小不利大测曰独𤕠逝逝
不可大也
小宋本逝逝作晰晰今从诸家
次七白日临辰可以卒其所闻测曰白日临
主车坚马良可以周行天下以此而进何
往不利哉光谓中和莫盛于五五为福中
日又当画君子有中和之德而又得位膺
福如足力已彊自可进大况托坚毂无所
不之矣
次六独𤕠逝逝利小不利大测曰独𤕠逝逝
不可大也
小宋本逝逝作晰晰今从诸家
次七白日临辰可以卒其所闻测曰白日临
卷一 第 36a 页 0860-090.png
辰老得势也
次八蚤虱之𤕠厉测曰蚤虱之𤕠不足赖也
范曰家性为𤕠亦𤕠附于人故以为喻蚤
虱之性荀寻而进故危也
上九全𤕠絭其首尾临于渊测曰全𤕠之絭
恐遇害也
二宋陆本作全𤕠之絭絭其首尾尾临于
渊今从范王本范本害作困今从宋陆王
本絭音券又厥万切小宋曰絭缚也光谓
九为进大之极进极则退大极则消君子
次八蚤虱之𤕠厉测曰蚤虱之𤕠不足赖也
范曰家性为𤕠亦𤕠附于人故以为喻蚤
虱之性荀寻而进故危也
上九全𤕠絭其首尾临于渊测曰全𤕠之絭
恐遇害也
二宋陆本作全𤕠之絭絭其首尾尾临于
渊今从范王本范本害作困今从宋陆王
本絭音券又厥万切小宋曰絭缚也光谓
九为进大之极进极则退大极则消君子
卷一 第 36b 页 0860-091.png
欲全进大之道非恭慎则不可故恐惧如
以绳系首尾临于渊乃免咎也
(一方二州/一部一家)羡
羡于线切阴家水准小过旧准临卦非也
王曰羡者邪曲不正之象光谓周礼有璧
羡不圆之璧
阳气赞幽推包羡爽未得正行
范曰羡者万物尚为阴气所包爽差也光
谓万物在幽阳气赞之为阴所包阳气推
之邪曲差爽未得挺然正行而出故曰羡
以绳系首尾临于渊乃免咎也
(一方二州/一部一家)羡
羡于线切阴家水准小过旧准临卦非也
王曰羡者邪曲不正之象光谓周礼有璧
羡不圆之璧
阳气赞幽推包羡爽未得正行
范曰羡者万物尚为阴气所包爽差也光
谓万物在幽阳气赞之为阴所包阳气推
之邪曲差爽未得挺然正行而出故曰羡
卷一 第 37a 页 0860-092.png
也
初羡于初其次迂涂测曰羡于初后难正
也
一为思始始初而邪则次后难正矣故曰
其次迂涂易曰君子作事谋始
次二羡于微克复可以为仪测曰羡微克复
不远定也
二为思中邪而未远所失尚微若能自复
于中犹可以为法也易曰不远复无祗悔
元吉
初羡于初其次迂涂测曰羡于初后难正
也
一为思始始初而邪则次后难正矣故曰
其次迂涂易曰君子作事谋始
次二羡于微克复可以为仪测曰羡微克复
不远定也
二为思中邪而未远所失尚微若能自复
于中犹可以为法也易曰不远复无祗悔
元吉
卷一 第 37b 页 0860-093.png
次三羡于涂不能直如测曰羡于涂不能直
行也
范本于作迂今从宋陆本羡至于三失道
浸远不若直往之善也
次四羡权正吉人不幸测曰羡权正善反常
也
君子之道未常曲也其有曲者遭时不得
已而行之以权正也权者权其轻重所曲
者小所正者大非不幸不可为也若孔子
与蒲人盟而适卫答南子之拜之类是也
行也
范本于作迂今从宋陆本羡至于三失道
浸远不若直往之善也
次四羡权正吉人不幸测曰羡权正善反常
也
君子之道未常曲也其有曲者遭时不得
已而行之以权正也权者权其轻重所曲
者小所正者大非不幸不可为也若孔子
与蒲人盟而适卫答南子之拜之类是也
卷一 第 38a 页 0860-094.png
善反常者虽反常道志在于善也
次五孔道夷如蹊路微如大舆之忧测曰孔
道之夷奚不遵也
宋陆本大作泰今从范王小宋本蹊音奚
王曰孔道谓空道也蹊邪径也空道坦夷
不之践履蹊路微狭而遵之又乘大车必
见覆败忧其宜矣光谓践田成径谓之蹊
大舆以象圣人之道人所载也五为中和
故曰孔道夷如夜为小人故曰蹊路微如
孔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老子曰大道
次五孔道夷如蹊路微如大舆之忧测曰孔
道之夷奚不遵也
宋陆本大作泰今从范王小宋本蹊音奚
王曰孔道谓空道也蹊邪径也空道坦夷
不之践履蹊路微狭而遵之又乘大车必
见覆败忧其宜矣光谓践田成径谓之蹊
大舆以象圣人之道人所载也五为中和
故曰孔道夷如夜为小人故曰蹊路微如
孔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老子曰大道
卷一 第 38b 页 0860-095.png
甚夷而民好径次
六大虚既邪或直之或翼之得矢夫测曰
虚邪矢夫得贤臣也
大虚谓神所宅也失夫直臣也羡而过中
故曰大虚既邪当日之昼故或直之或翼
之得贤臣以正其邪也齐桓公得管仲行
若狗彘强伯诸侯卫灵公得仲叔圉祝佗
王孙贾虽无道而不丧
次七曲其故迂其涂厉之训测曰曲其故为
作意也
六大虚既邪或直之或翼之得矢夫测曰
虚邪矢夫得贤臣也
大虚谓神所宅也失夫直臣也羡而过中
故曰大虚既邪当日之昼故或直之或翼
之得贤臣以正其邪也齐桓公得管仲行
若狗彘强伯诸侯卫灵公得仲叔圉祝佗
王孙贾虽无道而不丧
次七曲其故迂其涂厉之训测曰曲其故为
作意也
卷一 第 39a 页 0860-096.png
范王小宋本训作驯今从宋陆本
次八羡其足济于沟渎面贞测曰羡其足避
凶事也
面向也八为祸中而当昼故邪其足者以
避沟渎也君子屈其节者以避祸患也其
终也归于向正而已法言曰涂虽曲而通
诸夏则由诸川虽曲而通诸海则由诸又
曰水避碍则通于海君子避碍则通于理
上九车轴折其衡抈四马就括高人吐血测
曰轴折吐血终不可悔也
次八羡其足济于沟渎面贞测曰羡其足避
凶事也
面向也八为祸中而当昼故邪其足者以
避沟渎也君子屈其节者以避祸患也其
终也归于向正而已法言曰涂虽曲而通
诸夏则由诸川虽曲而通诸海则由诸又
曰水避碍则通于海君子避碍则通于理
上九车轴折其衡抈四马就括高人吐血测
曰轴折吐血终不可悔也
卷一 第 39b 页 0860-097.png
二宋陆本抈作相今从范王本抈音月范
曰抈折也光谓括结也行邪不已至于祸
极故轴折衡抈四马絓结而车上之人被
伤也高人以谕在高位者
(一方二州/一部二家)差
阳家火亦准小过入差次二十三分二十
二秒日次诹訾立春气应斗建寅位律中
太簇次五日舍营室差者过之小者也
阳气蠢斗于东帝由群雍物差其容
阳气动开于东天道由于众和物容差殊
曰抈折也光谓括结也行邪不已至于祸
极故轴折衡抈四马絓结而车上之人被
伤也高人以谕在高位者
(一方二州/一部二家)差
阳家火亦准小过入差次二十三分二十
二秒日次诹訾立春气应斗建寅位律中
太簇次五日舍营室差者过之小者也
阳气蠢斗于东帝由群雍物差其容
阳气动开于东天道由于众和物容差殊
卷一 第 40a 页 0860-098.png
差之象也
初一微失自攻端测曰微失自攻人未知也
一为思始其差尚微人未之见荀能自治
不害于正也
次二寖其所好将以致其所恶测曰寖其所
好渐以差也
王本寖作寝今从宋陆范本好呼报切恶
鸟路切寖渐也所好谓利欲也所恶谓祸
殃也二为思中而当夜惑于利欲寖以差
失将至祸殃也
初一微失自攻端测曰微失自攻人未知也
一为思始其差尚微人未之见荀能自治
不害于正也
次二寖其所好将以致其所恶测曰寖其所
好渐以差也
王本寖作寝今从宋陆范本好呼报切恶
鸟路切寖渐也所好谓利欲也所恶谓祸
殃也二为思中而当夜惑于利欲寖以差
失将至祸殃也
卷一 第 40b 页 0860-099.png
次三其亡其亡将至于晖光测曰其亡其亡
震自卫也
王曰震惧也光谓三为思上而当昼能知
其过常若将亡震惧自卫乃至晖光也
次四过小善不克测曰过小善不能至大也
小人偏介不协中庸过于小善不能至大
也如尾生鲍焦要离之类
次五过门折入得彼中行测曰过门折入近
复还也
范本彼作此今从宋陆本折之舌切家性
震自卫也
王曰震惧也光谓三为思上而当昼能知
其过常若将亡震惧自卫乃至晖光也
次四过小善不克测曰过小善不能至大也
小人偏介不协中庸过于小善不能至大
也如尾生鲍焦要离之类
次五过门折入得彼中行测曰过门折入近
复还也
范本彼作此今从宋陆本折之舌切家性
卷一 第 41a 页 0860-100.png
为差五为中和如行已过门而能折入不
失其中行也
次六大跌过其门不入其室测曰大跌不入
诚可患也
六过于中跌已大矣过门不入遂至失所
也孔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次七累卵业业惧贞安测曰累卵业业自危
作安也
过以入祸故曰累卵当日之昼故能自危
临祸而惧则不失正安矣
失其中行也
次六大跌过其门不入其室测曰大跌不入
诚可患也
六过于中跌已大矣过门不入遂至失所
也孔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次七累卵业业惧贞安测曰累卵业业自危
作安也
过以入祸故曰累卵当日之昼故能自危
临祸而惧则不失正安矣
卷一 第 41b 页 0860-101.png
次八足累累其步躟𨄍辅铭灭麋测曰足累
累履祸不还也
范本躟𨄍作蹉躟王本作蹉衰今从二宋
陆本蹉七何切躟汝阳切𨄍仓回切小宋
曰躟𨄍急行貌光谓辅颊车也铭当作名
目上为名麋与眉同足累累其步躟𨄍谓
邪行不已履祸寖深而不自知也故陷辅
及名至于灭眉犹易之过涉灭顶凶也
上九过其枯城或蘖青青测曰过其枯城改
过更生也
累履祸不还也
范本躟𨄍作蹉躟王本作蹉衰今从二宋
陆本蹉七何切躟汝阳切𨄍仓回切小宋
曰躟𨄍急行貌光谓辅颊车也铭当作名
目上为名麋与眉同足累累其步躟𨄍谓
邪行不已履祸寖深而不自知也故陷辅
及名至于灭眉犹易之过涉灭顶凶也
上九过其枯城或蘖青青测曰过其枯城改
过更生也
卷一 第 42a 页 0860-102.png
蘖牙葛切木斩而复生曰蘖过而不已至
于祸极故曰过其枯城枯城者亡国之象
也然当曰之昼能改过自新兴衰起
废者也故曰或蘖青青
集注太玄经卷之一
于祸极故曰过其枯城枯城者亡国之象
也然当曰之昼能改过自新兴衰起
废者也故曰或蘖青青
集注太玄经卷之一
卷一 第 42b 页 0860-10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