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0922-038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帝王经世图谱卷一
           宋 唐仲友 撰
  图书卦章经纬表里图
  大衍揲蓍之图
  大易阖辟往来之图
卷一 第 2a 页 WYG0922-0387c.png

卷一 第 3a 页 WYG0922-0388a.png

卷一 第 4a 页 WYG0922-0388c.png

卷一 第 5a 页 WYG0922-0389a.png
 易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书曰天乃锡禹洪范
 九畴彝伦攸叙汉儒谓伏羲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
 是也禹锡洛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凡九畴六十五
 字皆洛书本文刘歆以为河图洛书相为经纬八卦
 九章相为表里经纬表里之言则然谓羲独则河图
 禹独法洛书则偏矣偏取图书以分卦范则所谓经
 纬表里者歆或未尽知也六十五字为洛书本文事
 不经见然图书皆出作易之前是说未可据信也今
卷一 第 5b 页 WYG0922-0389b.png
 以易范考之则河图洛书易范兼取之矣河图之数
 四十五四象也四象奠方八卦成列而居中以贯之
 者五也洛书之数五十五五行也以奇生者以耦成
 以耦生者以奇成而得位以合之者亦五也参伍以
 变错综其数者易之取河图也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易之取洛书也总其凡则自一至九其数四十五范
 之取河图也总其目则自行至极其数五十有五范
 之取洛书也易之中爻范之皇极则贯象数而通之
卷一 第 6a 页 WYG0922-0389c.png
 者中而已河图象也天五错综而地十之数隐于错
 综之间洛书数也天五有合而地十之数显于有合
 之际隐显不同而土之为十五者常自若也然则大
 衍之数五十者何也会隐显而通象数者也图显其
 十书隐其五参天两地隐于术数之外而显于生爻
 之中圣人所以则图书而妙象数也图显其十圣人
 显之乎书隐其五圣人隐之乎圣人而隐显是数也
 圣人凿矣五数之中也五行备矣十数之合五之衍
卷一 第 6b 页 WYG0922-0389d.png
 也以五乘十以十乘五皆五十而衍数立矣圣人安
 能隐显之能知之能用之而已大衍通于范乎五行
 隐而皇极虚斯大衍之数明矣五事而次皆曰用初
 一曰五行不言用大衍之义著矣月令河图之数也
 故土藏十主盛德言故四象举成以见生土之盛德
 也不以成数言者十非土之盛而分寄于四象者也
 圣人之则图书也以画卦以陈范妙极天人之蕴而
 其绪馀则画井田制军法奉时令咸出于此然则圣
卷一 第 7a 页 WYG0922-0390a.png
 人之观象极数意可知矣况寓其神智于蓍卦吉凶
 与民同患者大衍之数也其可以私意凿哉(扬雄最/知大衍)
 (数者故玄数曰三八为木四九为金二七为火一六/为水五五为土玄图曰一与六共宗二与七为朋三)
 (与八成友四与九同道五与五相守不言五十为土/五与十相守者知藏五之为大衍也然则图显其十)
 (书隐其五岂圣人/之凿吾之私言哉)
  孔安国曰河图者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
  其文以画八卦洛书者禹治水时神龟负文而列
  于背有数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
卷一 第 7b 页 WYG0922-0390b.png
  刘歆曰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
  是也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九畴是也河图
  洛书相为经纬八卦九章相为表里
  关子明曰河图之文前七后六八左九右洛书之
  文九前一后三左七右四前左二前右八后左六
  后右
  邵子曰圆者星也历纪之数其肇于此乎方者土
  也画州井地之法其仿于此乎盖圆者河图之数
卷一 第 8a 页 WYG0922-0390c.png
  方者洛书之文故羲文因之而造易禹箕叙之而
  作范也
  蔡元定曰古今传记自孔安国刘向父子班固皆
  以为河图授羲洛书锡禹关子明邵康节皆以十
  为河图九为洛书盖大传既陈天地五十有五之
  数洪范又明言天乃锡禹洪范九畴而九宫之数
  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正龟背
  之象也惟刘牧臆见以九为河图十为洛书托言
卷一 第 8b 页 WYG0922-0390d.png
  出于希夷既与诸儒旧说不合又引大传以为二
  者皆出于伏羲之世其易置图书并无明验但谓
  伏羲兼取图书则易范之数诚相表里为可疑耳
  其实天地之理一而已矣虽时有古今先后之不
  同而其理则不容于有二也故伏羲但据河图以
  作易则不必豫见洛书而已逆与之合矣大禹但
  据洛书以作范则亦不必追考河图而已暗与之
  符矣其所以然者何哉诚以此理之外无复他理
卷一 第 9a 页 WYG0922-0391a.png
  故也
  右朱文公易本义易学启蒙所载古今诸家之说
  皆以證十为河图九为洛书河图授羲洛书锡禹
  之分也刘牧之说考之经传既无左验托言出于
  希夷则康节之学非出于希夷乎何为而不同耶
  今悦斋此书独主刘说岂考亭之书是时方成而
  悦斋偶未之见邪抑以好恶不同而偏有所主邪
  其自为说则又谓图显其十书隐其五既曰图显
卷一 第 9b 页 WYG0922-0391b.png
  其十则十之为图固矣今其成书不敢轻改姑附
  考亭之说如右读者苟能参而考之易而观之则
  亦可得而通矣
卷一 第 10a 页 WYG0922-0391c.png

卷一 第 11a 页 WYG0922-0392a.png
 
 
 
 
 
 
 
 
卷一 第 11b 页 WYG0922-0392b.png
数五十(河图显十洛书/隐五前图备矣)
用四十有九(虚一者易之/元范之极)
分而为二以象两(用蓍四十九分之左/右手以象两仪之分)
挂一以象三(既分左右手于左右取一策/挂左手小指间三者三才也)
揲之以四以象四时(既挂一以四分/揲左右手之蓍)
归奇于扐以象闰(奇所挂之一扐所揲左右手/之馀既得馀数以所挂归之)
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挂既归扐后二揲惟扐三揲/毕一爻成再合蓍而后挂)
 古法云三年一闰五岁再闰三扐一卦六扐再挂
卷一 第 12a 页 WYG0922-0392c.png
 闰法(闰者岁月日之馀/分积而而成月)二十八宿惟斗占馀分故历
 家谓之斗分 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岁/馀)
 (五日四分日之一月馀六日合/之岁馀十一日四分日之一) 五岁馀五十六日
 四分日之一 五岁再闰不及一日四分日之三(取/象)
 (举天数作/历推馀分)
  (案一岁馀十一日四分日之一则五岁应馀五十/六日四分日之一不及一日四分日之三原本作)
  (五十五日半并一日半俱误姑就其文义/改之然与今钦天监所用之法仍属有差)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六爻皆三十六共/得二百一十有六)
卷一 第 12b 页 WYG0922-0392d.png
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六爻皆二十四共/得百四十有四)
 合三百六十当期之日(期日不足天度五/日四分日之一)
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六十四卦卦六爻爻三/百八十四阴阳皆半)
 (乾篇之策阳爻一百九十二共得六千九百十二/坤篇之策阴爻一百九十二共得四千六百八)
 易有四象而爻用九六爻皆自乾坤出
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一揲为一变三变而成爻卦/一爻凡三变十八变而成)
八卦而小成(四象生八卦九六乾坤七八六子八卦成列象在/其中因而重之爻在其中小成六爻立而易象备)
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谓八八六十/四而易悉备)
卷一 第 13a 页 WYG0922-0393a.png

卷一 第 14a 页 WYG0922-0393c.png

卷一 第 15a 页 WYG0922-0394a.png

卷一 第 16a 页 WYG0922-0394c.png
 洛书五十五天地之定数也河图四十五天地之变
 数也易具之矣大衍生蓍之数也五十图书之参合
 十五之显藏也天地之数隐其五参天两地五行之
 本始也大衍之用虚其一元气皇极之总统也象两
 象三象时象闰揲法之取象也当期之日当万物之
 数策数之配合也四营十有八变小成引伸触类而
 长大衍之法数也七八九六四象也九六为乾坤七
 八为六子阴阳老少之所以异也爻用九六乾坤之
卷一 第 16b 页 WYG0922-0394d.png
 策也父母三索而得男女纳甲之数也游魂为变变
 卦之微旨也七日来复卦候之微数也广大悉备纵
 横皆合圣人未尝容心也天授之圣人推之诸儒究
 之白首而后能言犹未得其要也拘者谓圣人用力
 焉穿凿以求象如北辰不动阴不兼阳之类是也荡
 者谓圣人无力焉汗漫以为说衍天地之数所赖者
 五十之类是也过犹不及皆非易之本旨易不云乎
 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
卷一 第 17a 页 WYG0922-0395a.png
 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此天人相资之说也曰
 神明曰天地曰阴阳曰刚柔天地之自然也曰幽赞
 曰参两曰观变曰发挥圣人之妙用也曰生蓍倚数
 立卦生爻圣人因天地而作易还以测之而圣人不
 能外者也然圣人之作易非独以推天地之数乃所
 以为人事故曰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
 至于命圣人之极数其意在是吾病拘者之凿荡者
 之汗漫故取诸家及考以自然之数悉图之如右
卷一 第 18a 页 WYG0922-0395c.png

卷一 第 19a 页 WYG0922-0396a.png

卷一 第 20a 页 WYG0922-0396c.png
  (案说内谓以三爻明往来者为屯之属考屯卦初/与二交二与五应则宜标初九六二九五三爻原)
  (图止列初九似属遗漏又蛊之刚上为上九柔下/为初六原止列上九观之大观在上为九五原讹)
  (五为三大过初为本弱上为末弱原本末二字倒/置家人风自火出即说内所谓以二象明往来者)
  (如晋明夷之属不必标爻原误列六四一爻升之/柔以时升为六五原讹初六既济刚柔正而位当)
  (指六二九五两爻原止列六二未济柔得中刚柔/应指九二六五两爻原止列五爻又讹六为九俱)
  (系舛错今/并改正)
卷一 第 21a 页 WYG0922-0397a.png

卷一 第 22a 页 WYG0922-0397c.png
 乾坤易之门不知乾坤无以知易而乾坤之妙用阖
 辟而已阖辟更相用而乾坤之妙无所不通兹其所
 以为易也故阖辟为乾坤一阖一辟为六子之变往
 来为六十四卦之通互相之变为四千九十有六又
 配以岁月日时五行之休旺而吉凶之变虽巧历不
 能计信乎其变通之不穷哉六十四卦彖象之中发
 明往来最为明白故易不可以例推而可以变观也
 象之发明惟取二体一字之中往来意见彖之取义
卷一 第 22b 页 WYG0922-0397d.png
 不一而足有以六爻明往来者泰否之属是也有以
 五爻明往来者剥之属是也有以四爻明往来者大
 壮之属是也有以三爻明往来者屯之属是也有以
 二爻明往来者临之属是也有以一爻明往来者复
 之属是也有以物我明往来者蒙颐之属是也有以
 二象明往来者晋明夷之属是也易之本体天尊地
 卑故刚上柔下为恒既济为刚柔正而位当(案刚柔正/而位当系)
 (既济彖传文原本/作小过误今改正)然此乃乾坤之位之分而道之与
卷一 第 23a 页 WYG0922-0398a.png
 气常相往来而天地不交卦乃为否圣人即天泽以
 明其定位即天地以戒其不交兹所以为并育而不
 相害并行而不相悖也以六爻言之上下分焉以三
 才言之上下中见焉以六位言之则有中不在人者
 焉以二卦言之下为内上为外自内适外为往自外
 适内为来三四为上下二五为中以六位言之三四
 为中亦为内触类言之而往来之义见此易所以无
 体
卷一 第 23b 页 WYG0922-0398b.png
 
 
 
 
 
 
 
 帝王经世图谱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