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0675-038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卷三
 宋版集部
楚辞(一函/四册)
  周屈平撰附宋玉景差贾谊庄忌刘安拟骚诸篇
  共八卷宋朱子集注目录后载朱子序前有宋罗
  荷向文龙二序汨罗山水图屈平朱子二像
  宋陈振孙书录解题谓朱子以王逸洪兴祖注或
卷三 第 1b 页 WYG0675-0382b.png
  迂滞而远于事情或迫切而害于义理遂别为之
  注其训诂文义之外有当考者则见于辩證所以
  袪前注之蔽陋而发明屈子之微意于千载之下
  其于九歌九章尤为明白痛快公为此注在庆元
  退居之时盖有感而托其篇第视旧本益贾谊二
  赋而去諌叹怀思屈子所著二十五篇为离骚而
  宋玉以下则曰续离骚考宋史宁宗庆元二年朱
  子草封事数万言陈奸邪蔽主明丞相赵汝愚之
卷三 第 2a 页 WYG0675-0383a.png
  冤力辞职名诏仍充秘阁修撰时台谏皆韩侂胄
  所引有胡纮者未达时谒朱子于建安待以脱粟
  饭纮不悦语人曰此非人情只鸡尊酒山中未为
  乏也及是乃锐然以搏击为任以疏草授御史沈
  继祖奏之诬论十罪诏落职罢祠振孙所谓有感
  而托者盖以此也是书刻于咸淳丁卯系宋度宗
  三年所绘汨罗山水图中有清烈公庙及墓考宋
  史秘书监何志同言诸州祠庙多有封爵未正之
卷三 第 2b 页 WYG0675-0383b.png
  处如屈原庙在归州者封清烈公在潭州者封忠
  洁侯之类宜加稽考取一高爵为定悉改正之云
  云盖宋祀典封爵初封侯再封公当时既经改正
  潭州之庙宜亦称清烈公又按汨罗在湘阴县北
  宋为潭州所属施南向文龙序称学制湘阴汨罗
  𨽻焉欲索楚辞集注善本与邑之贤士大夫共读
  之则未之有乃辍俸刻梓于县斋庐陵罗荷者时
  为文学掾故亦为序之其刻是书盖欲求为善本
卷三 第 3a 页 WYG0675-0383c.png
  宜其雕椠精良也
御题信是身清志犹烈允宜朱注向为刋害公有疾托
萧艾正道无妨拟蕙兰论古恒明论今闇责人则易责
躬难睪然惕若披芸处敢作寻芳漱润观乾隆乙未仲
春御笔钤乾隆双玺
  衡山文璧藏(卷八末/)
  右明文徵明自识藏本其子文彭亦有印记后入
  槜李项氏泰兴季氏二家收藏
卷三 第 3b 页 WYG0675-0383d.png
 
 
 
 
 
 
谢宣城诗集(一函/二册)
  齐谢朓著五卷宋楼炤序序后有宋洪伋识
卷三 第 4a 页 WYG0675-0384a.png
  宋史楼炤字仲晖婺州永康人登政和五年进士
  第历官至佥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为李文
  会詹大方所劾与祠久之除知宣州此书序中称
  至郡视事之暇锓版傅之云云盖即知宣州时所
  定考其年月系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陈振孙书
  录解题云集本十卷楼炤知宣州止以上五卷赋
  与诗刋之下五卷皆当时应用之文襄世之事可
  采者已见本传及文选馀视诗劣焉无传可也所
卷三 第 4b 页 WYG0675-0384b.png
  言皆本于炤序序后有嘉定庚辰鄱阳洪伋识庚
  辰为宋宁宗嘉定十三年故伋称枢密楼公锓木
  距今六十四年字画漫毁几不可读用再刻于郡
  斋又考宋周必大洪文惠公神道碑铭载适孙十
  人伋奉议郎荆湖南路提举茶盐司干办公事未
  载其知宣州盖必大为其祖适作碑铭时尚在伋
  守郡前耳
御题李杜称诗久楼洪锓版行芸香资望古藻缋足怡
卷三 第 5a 页 WYG0675-0384c.png
情讵祗摛辞丽颇多契理精欲嗤刘刺史何据五言城
乾隆乙未春御笔钤乾隆双玺
  泰兴季振宜沧苇氏珍藏(卷五末/)
 
 
九家集注杜诗(四函四册/二十)
  唐杜甫著宋郭知达集九家注三十六卷前知达
  序宋曾噩序
卷三 第 5b 页 WYG0675-0384d.png
  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谓自王洙源叔以后学者
  喜观甫诗有赵次公者以古律诗杂次第之且为
  之注按赵次公字彦材蜀人所注杜诗名曰正误
  此书为成都郭知达所辑知达宋史未载其人而
  家于成都系与彦材同乡里故所辑之注首王文
  公而终之以彦材盖以彦材之注为尽善也按序
  中所载九人其一为赵彦材馀八人王文公名安
  石临川人宋景文名祁蜀人豫章先生即黄庭坚
卷三 第 6a 页 WYG0675-0385a.png
  宁州人王源叔名洙太原人薛梦符河东人杜时
  可名田南城人鲍文虎缙云人师民瞻名尹蜀人
  知达序称属二三士友各随是非而去取之如假
  托名氏撰造事实皆删削不载据此则亦博采而
  取其至精者矣其书刻于宋孝宗淳熙八年至理
  宗宝庆元年曾噩为广南东路转运判官重为校
  刋序称蜀士赵次公为少陵忠臣蜀本引赵注最
  详所恨纸恶字缺不满人意兹摹蜀本刋于南海
卷三 第 6b 页 WYG0675-0385b.png
  漕台会士友以正其脱误云云书后有承议郎通
  判韶州军州事刘镕潮州州学宾辛安中进士陈
  大信同校勘衔名列于噩衔之右考明凌迪知万
  姓统谱载噩字噩甫闽县人学问淹贯文章简古
  庆元间尉上高有声后迁广东漕使镕安中大信
  俱无考噩之刻是书也集诸僚友精其校雠固非
  苟焉付剞劂者故字画端整一秉唐人而刻手印
  工皆为上选
卷三 第 7a 页 WYG0675-0385c.png
御题平生结习最于诗老杜真堪作我师书出曾锓
实郭集本仍宝庆及淳熙九家正注宜存耳馀氏支
辞概去之适以遗编搜四库乃斯古刻见漕司希珍
际遇殊惊晚尤物闇章固有时重以琳琅续天禄几
閒万遍读何辞乾隆甲午仲夏月中浣御笔钤乾隆
双玺又
御题兑氏之戈和氏弓续增天禄吉光中浣花眉列
新全帙金粟身存旧卷筒尤物宁论显与晦逢时亦
卷三 第 7b 页 WYG0675-0385d.png
有塞兮通武英弃置今方出絜矩人材默惕衷乙未
仲春月御笔钤
宝二曰乾隆宸翰曰几暇临池中绘
御容钤乾隆双玺
  明秀水项笃寿平湖陆启浤收藏俱有印记考
  槜李诗系载启浤字叔度平湖人后更名遁弱
  冠博极经史倜傥负奇类河朔壮士诗法全宗
  少陵有贲趾山房集史氏及笃寿见前馀无考
卷三 第 8a 页 WYG0675-0386a.png

卷三 第 9a 页 WYG0675-0386c.png
 
 
 
 
 
 
 
 
卷三 第 9b 页 WYG0675-0386d.png
 
 
 
 
 
 
  阙补卷二(二十八十六/十 六 五)卷二十(末叶/)
黄氏补千家注杜工部诗史(一函册/十三)
卷三 第 10a 页 WYG0675-0387a.png
  唐杜甫著宋黄希黄鹤补注三十六卷前载宋
  吴元集录传序碑铭诗记鹤自订甫年谱辨疑
  并集注杜诗姓氏有董居谊吴文序
  考黄希字梦得临川人宋孝宗乾道二年进士
  官终永新令杨万里曰梦得之学奄有古今晚
  年作诗慕少陵句法有补注杜诗搜剔微𨼆皆
  前人所未发未成而卒子鹤续成之重定年谱
  名曰黄氏补注杜诗是当日此书之成已为名
卷三 第 10b 页 WYG0675-0387b.png
  流所推重其于诗之有关时事者皆于题下注
  明故谓之诗史所引前人注皆各标名而出于
  希鹤父子之手者亦书名别之董居谊字仁夫
  临川人孝宗淳熙间进士充贺金国生辰使悉
  得其国中事宜以归迁四川制置使吴文吴元
  无考
  松阳氏藏本未详其人内有红笔校正处颇为
  精核
卷三 第 11a 页 WYG0675-0387c.png
 
 
新刋诂训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函二册/三十)
  唐韩愈著宋韩醇诂训正集四十卷外集十卷
  遗文一卷共五十一卷前载唐李汉序
  是书惟卷一下标临邛韩醇四字前后俱无序
  跋考之宋史不载醇傅按宋刋五百家诂训昌
  黎文集列诸儒名氏载醇字仲韶又诂训柳宗
卷三 第 11b 页 WYG0675-0387d.png
  元集亦出醇手书后有醇记作于宋孝宗淳熙
  丁酉称世所传昌黎文公文虽屡经名儒手余
  昔校以家集其舛误尚多有之用为之训诂云
  云则醇为愈之裔可知其家在临邛当即为蜀
  中所刋宋叶梦得以蜀本在建本之上观此书
  字精纸洁刻印俱佳梦得所言洵不诬也
御题宋刋昌黎集五十一卷卷首有乾学徐健庵诸
印想未收入御府之先为旧臣徐氏藏书字画精好
卷三 第 12a 页 WYG0675-0388a.png
纸墨细润非坊贾貌为旧刻者可比天禄琳琅所贮韩
集当以是本为第一乾隆御题钤
宝三曰乾隆宸翰曰几暇临池曰几暇鉴赏之玺又
御题载道惟文语不磨齐昌黎者更伊何唐家制度傅
垂露宋氏椠铅存擘窠真是起衰空八代弗惭济溺息
千波言宜长短因气盛玩味多年受益多乙未新正再
题钤乾隆双玺
  明李廷相藏本凌迪知万姓统谱载廷相字梦弼
卷三 第 12b 页 WYG0675-0388b.png
  濮州人巡抚顺天提督紫荆关李瓒之子弘治壬
  戌进士第三历官礼部尚书谥文敏
 本朝尚书徐乾学亦曾收藏俱有印记馀印无考
  书中卷二十二之卷二十七凡三册每叶有模
  字红印乃出俗刻斜印纸上杂出不伦故不采
  录
卷三 第 13a 页 WYG0675-0388c.png
 
 
  阙补卷三(十八/)卷八(二/)卷十二(一/)卷二十六(六/)
  三十四(一/)
新刋诂训唐柳先生文集(六函六册/六十)
  唐柳宗元著宋韩醇诂训正集四十五卷外集上
  下二卷新编外集一卷共四十八卷前载唐刘禹
  锡序宋王咨序后醇自记并附录宋穆修后序
卷三 第 13b 页 WYG0675-0388d.png
  是书与前韩愈文集体例版式相同后有醇记王
  咨为之序称本朝古文始自河南穆修伯长实宗
  韩柳韩之文定于诸钜公之手而柳集亦经伯长
  是正胥山沈晦复相雠正比伯长加详然其机杼
  源委要未呈露仲韶先注释韩集学者争傅其书
  而斯文加密非仲韶发之孰窥其秘云云是醇注
  愈集既就已先版行后又注宗元集付刋悉仿愈
  集之式以二书合而并傅故宗元集后有记而愈
卷三 第 14a 页 WYG0675-0389a.png
  集后无记也穆修郓州人真宗东封诏举齐鲁经
  行之士赐进士出身历颍州文学参军沈晦字光
  用钱塘人宣和间进士第一累官徽猷阁直学士
  王咨字梦得蜀人著有雪斋文集
  云间莫氏城南精舍藏书(后序末/)
  右识语一系莫是龙书此本历经明文徵明王世
  懋顾从礼莫是龙至
 本朝季振宜徐乾学收藏俱有印记考顾从礼明
卷三 第 14b 页 WYG0675-0389b.png
  嘉靖间中书舍人徵明诸人并已见前馀印无
卷三 第 15a 页 WYG0675-0389c.png
 
 
 
 
 
 
 
 
卷三 第 15b 页 WYG0675-0389d.png
 
 
 
 
 
 
  阙补卷三十(二之/五)卷四十四(全/)
新刋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文集(四函二册/三十)
卷三 第 16a 页 WYG0675-0390a.png
  唐韩愈著正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宋魏仲举集注
  前载引用书目一卷评论诂训音释诸儒名氏一
  卷韩文类谱七卷
  宋史艺文志及宋马端临文献通考皆不载是书
  书中亦无纂集人名氏惟正集目录后有木记曰
  庆元六祀孟春建安魏仲举刻梓于家塾应即为
  仲举集注当时系韩柳并刋柳集引用书目中载
  仲举名怀忠按宋人刻梓家塾之书多有款识如
卷三 第 16b 页 WYG0675-0390b.png
  宋版春秋经传集解二部一曰相台岳氏刻梓家
  塾一曰世䌽廖氏刻梓家塾皆有木记亦此例也
  韩柳二集其所引书系合为一目标曰韩柳先生
  文集引用书目有后一部可證此本挖去韩柳二
  字改为昌黎乃书贾未得柳集因而伪为至后一
  部韩集书前有昌黎先生序记碑铭一卷看韩文
  纲目一卷后有昌黎别集一卷论语笔解十卷文
  集后序五篇皆此本所无此本书前载吕大防著
卷三 第 17a 页 WYG0675-0390c.png
  韩吏部文公年谱一卷程俱著韩文公历官记一
  卷洪兴祖著韩子年谱五卷统名之曰韩文类谱
  而后一部逸之盖流传既久互有散佚耳其所收
  诸儒评论诂训音释有名氏者一百四十八家新
  添逸姓氏者二百三十家合计为三百七十八家
  而曰五百家者未免夸大其词然采录亦可谓之
  博赡矣
御题子厚退之昔并传论文可拟以诗诠韩如杜也柳
卷三 第 17b 页 WYG0675-0390d.png
如李此则圣而彼则仙注五百家孰窥奥垂千万代独
钩元学焉有志知难到难到犹然励勉旃乾隆甲午仲
秋御笔钤乾隆双玺
  琴川毛氏藏本有印记馀无考
卷三 第 18a 页 WYG0675-0391a.png
  阙补卷九之卷十四(全/)
  按卷九之卷十一后一部亦系抄补而此本所抄
  之注较少且此本卷十二之卷十四所抄与后部
  刋本亦异则此系从他本采录非得于原书也
新刋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文集(四函册/二十)
  正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前载昌黎先生序传碑记
  一卷看韩文纲目一卷引用书目一卷评论诂训
  音释诸儒名氏一卷后有别集一卷论语笔解十
卷三 第 18b 页 WYG0675-0391b.png
  卷许渤序昌黎文集后序五篇
  此本与前部版同纸色墨光亦复相似皆一时摹
  印之书
  唐五窦联珠集载窦牟为东都判官陪韩(以下/阙)
  师不遇分韵赋诗都官员外郎韩愈得(以下/阙)客何
  (以下/阙)此地深还随蹑凫骑来访驭(以下/阙)霞入松高
  老鸐寻犹疑𨼆形坐敢起窃桃心今(以下/阙)载近者
  莆田方崧卿考證访赜甚至犹取联珠(以下/阙)登岳
卷三 第 19a 页 WYG0675-0391c.png
  阳楼一大篇顾独遗此何也右洪容斋迈随笔所
  纪余因录于此考(以下/阙)聊以备遗失耳岁辛酉至
  治元年(以下/阙)书于双瑞堂时七十五岁(卷四末/)
  右识语一书法宗宋苏轼深得其妙当为元英宗
  时好古有得之人惜岁久纸损不知谁氏所书考
  宋洪迈容斋四笔中韩文公逸诗一则云唐五窦
  联珠集载窦牟为东都判官陪韩院长韦河南同
  寻刘师不遇分韵赋诗都官员外郎韩愈得寻字
卷三 第 19b 页 WYG0675-0391d.png
  其诗云秦客何年驻仙源此地深还随蹑凫骑来
  访驭云襟院闭青霞入松高老鹤寻犹疑𨼆形坐
  敢起窃桃心今诸本韩集皆不载近者莆田方菘
  卿考證访赜甚至犹取联珠中窦庠酬退之登岳
  阳楼一大篇顾独遗此何也墨字所书即迈此语
  因附录以补其阙
  明文伯仁藏本按冯仙湜图绘宝鉴续纂文伯仁
  字德承号五峰善画山水为文徵明从子徵明有
卷三 第 20a 页 WYG0675-0392a.png
  玉兰堂此书有双玉兰堂印盖伯仁仿徵明为之
  者朱彝尊曝书亭集有五百家昌黎集注跋称是
  书向藏长洲文伯仁家归吾乡李太仆君实盖宋
  椠之最精者惜中间阙三卷后人补抄云云今书
  中有伯仁印而补抄之卷数亦适相符彝尊所指
  即是书也馀印无考
卷三 第 21a 页 WYG0675-0392c.png
  阙补卷九之卷十一(全/)卷十二(二十一/)卷三十二
  (二/)卷四十(十六/)
新刋五百家注音辩唐柳先生文集(二函册/十二)
  唐柳宗元著宋魏仲举集注正集二十一卷附录
  二卷外集二卷新编外集一卷龙城录二卷前载
  看柳文纲目一卷宋文安礼柳先生年谱一卷评
  论诂训诸儒名氏一卷后附柳先生序传碑记纪
  一卷文集后序五篇
卷三 第 21b 页 WYG0675-0392d.png
  宗元正集四十五卷此书自廿二卷以下皆阙书
  贾将目录终三字移补廿一卷后故无魏仲举木
  记然版式字体与韩集同实为宋本且正集尚存
  其半而外集诸种卷帙完好亦足珍也
御题五百家注昌黎集实宋椠之佳者柳子厚集虽亦
五百家注版式行款标题并同而纸色墨香逊韩集远
甚且正集廿二卷以下至末皆阙又改目录终以弥缝
之更非完善第柳集注刋本今鲜存者亦觉片羽可珍
卷三 第 22a 页 WYG0675-0393a.png
惟当居韩之次耳附识题韩集诗之后并书冠此集卷
端乾隆甲午秋御笔钤乾隆双玺
  阙补卷十二(四/)
居士集(八函四册/六十)
  宋欧阳修著九十九卷后附祭修文及行状谥议
  墓志铭一卷共一百卷前宋祝庇民序
  祝庇民列衔为迪功郎士曹掾兼户曹及管左推
  勘公事序后又列朝散大夫知军州兼管内劝农
卷三 第 22b 页 WYG0675-0393b.png
  事借紫金鱼袋方时可朝请郎通判军州兼管内
  劝农事赐绯鱼袋周诜从事郎司仪曹事监方荐
  可诸衔名卷五十后载吉州公使库开到六一居
  士集计五十卷宣和四年九月记又列迪功郎司
  士曹事郭嗣明迪功郎司兵曹事监秦尹迪功郎
  刑曹掾监洪知柔诸衔名庇民序称太守陈公尝
  以公帑之馀刻居士集五十卷观者犹恨未为全
  本今太守方公惜之俾嗣其事云云其书中所列
卷三 第 23a 页 WYG0675-0393c.png
  之人宋史俱无传考吉安府志载宋徽宗宣和三
  年至五年知州事者为陈城六年继其任者为方
  时可则序中所称太守陈公即为陈城序后所列
  衔名盖时可同官卷五十后所列衔名盖城同官
  也城与时可世系里居志亦未载而核其官稽其
  时实两相吻合则是书之为北宋刋本信而有徵
  矣
  收藏诸印无考
卷三 第 23b 页 WYG0675-0393d.png
 
 
 
 
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一函/四册)
  宋苏轼著四卷前苏辙诗引
  文献通考载苏东坡前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奏
  议十五卷内制十卷外制三卷和陶集四卷应诏
卷三 第 24a 页 WYG0675-0394a.png
  集十卷又载陈振孙语曰杭蜀本同但杭夲无应
  诏集是轼和陶集宋时杭蜀刋本皆有之其在全
  集中系别为四卷原可单行此本无校刋人名氏
  似即从全集中抽出且纸致墨润实为宋印之佳
  者
 本朝昆山徐乾学藏本有印记馀无考
 
 
卷三 第 24b 页 WYG0675-0394b.png
栾城集(三函册/十六)
  宋苏辙著前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四卷三集十卷
  共八十四卷前载淳熙三年礼部定谥议后有宋
  邓光辙曾孙诩四世孙森三跋
  辙曾孙诩跋云栾城公集刋行于时者如建安本
  颇多缺谬其在麻沙者尤甚蜀本舛亦不免今以
  家藏旧本并第三集合为八十四卷皆曾祖自编
  类者谨与同官及小儿辈校雠数过锓版于筠之
卷三 第 25a 页 WYG0675-0394c.png
  公帑纪年为淳熙己亥按己亥为宋孝宗淳熙六
  年后列校勘官衔名为文林郎筠州军事判官倪
  思从政郎充筠州州学教授邓光奉议郎知筠州
  高安县闾丘泳光泳俱无考宋史载倪思字正甫
  湖州归安人孝宗乾道三年进士中博学宏词科
  累官宝文阁学士中间出知绍兴府太平府泉州
  建宁府镇江府福州而未及筠州军事判官以其
  时考之当即是人乃史传中偶失载耳辙四世孙
卷三 第 25b 页 WYG0675-0394d.png
  森跋云先文定公栾城集先君吏部淳熙己亥守
  筠阳日以遗藁校定命工刋之森无所肖似滥承
  人乏到官之初重念先人所刋家集其版以岁久
  漫灭今撙节浮费乃一新之纪年为开禧丁卯按
  丁卯为宋宁宗开禧三年距诩锓版之时历二十
  九载父校于前子新于后宜其毫发无遗为宋刋
  栾城集之冠且祖孙五世三治筠阳俾版刻常新
  此中亦有天幸观诩森书跋之字家法犹存亦可
卷三 第 26a 页 WYG0675-0395a.png
  称象贤矣
  明文徵明藏本有玉兰堂梅溪精舍辛夷馆诸印
 本朝泰兴季振宜亦经收藏有印记
 
 
 
 
六臣注文选(二函册/二十)
卷三 第 26b 页 WYG0675-0395b.png
  梁昭明太子萧统撰六十卷唐李善吕延济刘良
  张铣吕向李周翰注前萧统序吕延祚进五臣集
  注文选表李善上文选注表
  是书不载刋刻年月而大小字皆有颜平原法按
  明董其昌跋颜真卿书送刘太冲序后有宋四家
  书派皆宗鲁公之语则知北宋人学书竞习颜体
  故摹刻者亦以此相尚其镌手于整齐之中寓流
  动之致洵能不负佳书至于纸质如玉墨光如漆
卷三 第 27a 页 WYG0675-0395c.png
  无不各臻其妙在北宋刋印中亦为上品
御题此书董其昌所称与汉书杜诗鼎足海内者也在
元赵孟頫在明王世贞董其昌王稚登周天球张凤翼
汪应娄王醇曹子念并东南之秀俱有题识又有国初
李楷跋纸润如玉南唐澄心堂法也字迹精妙北宋人
笔意汉书现在大内与为连璧不知杜诗落何处矣天
禄琳琅中若此者亦不多得乾隆御识钤
宝二曰乾隆宸翰曰稽古右文之玺
卷三 第 27b 页 WYG0675-0395d.png
  元赵孟頫跋霜月如雪夜读阮嗣宗咏怀诗九咽
  皆作清泠气而是书玉楮银钩若与灯月相映助
  我清吟之兴不浅至正二年仲冬三日夜子昂识
  (卷二十/三后)孟頫此跋作小行楷书曲尽二王之妙其
  爱是书也至足以助吟兴则宋本之佳者在元时
  已不可多得矣
  明王世贞跋余所见宋本文选亡虑数种此本缮
  刻极精纸用澄心堂墨用奚氏旧为赵承旨所宝
卷三 第 28a 页 WYG0675-0396a.png
  往见于同年生朱太史家云得之徐太宰所几欲
  夺之义不可而止太史物故有客持以见售余自
  闻道日束身团焦五体外俱长物前所得汉书已
  授儿辈不复置几头宁更购此因题而归之吾师
  得无谓余犹有嗜心耶壬午春日世贞书于昙阳
  观大参同斋中(卷五/后)朱太史名无考所云徐少宰
  者按朱彝尊明诗综载徐缙字子容吴县人弘治
  乙丑进士历官吏部左侍郎谥文敏
卷三 第 28b 页 WYG0675-0396b.png
  王稚登跋宋本文选往往见于藏书及好事之家
  欲其精善完好若此本者绝少此本纸墨锓摹并
  出良工之手政与琅琊长公所藏汉书绝相类汉
  书有赵魏公小像此书有公手书二书皆公邺架
  中本也流传至今仅三百年而卷帙宛然既免蠹
  鱼之腹又不落雌黄之手岂灵签秘笈神物呵护
  之耶今归朱司成象玄家出示谛赏因漫题此此
  本视汉书亦犹蜀得其龙吴得其虎耳矣万历甲
卷三 第 29a 页 WYG0675-0396c.png
  戌人日王稚登书(卷二十/五后)考稚登字百榖一字伯
  固长洲人太学生有晋陵金昌燕市荆溪松檀诸
  集
  周天球跋余少时尝见是书于崦西公家后有文
  敏跋语数十字当是松雪斋中物今五十馀年复
  见于仲嘉处纸墨如新良可宝也癸巳秋八十老
  人周天球记(卷五/十后)考天球字公瑕号幼海长洲诸
  生善画兰仲嘉姓汪名道会歙人著小山楼藁卷
卷三 第 29b 页 WYG0675-0396d.png
  中有印记崦西公未知谁氏
  张凤翼跋予尝见此书于徐文敏嗣君架上云是
  文敏所钟爱以贻其后之人者其纸墨精好神采
  焕发令人不忍去手且其间有赵文敏手识数语
  则知此书尝入松雪斋中夫先后相去二百年而
  遥而去一文敏复归一文敏岂文选之为文也固
  自有夙缘耶予稚岁购得一部为黄勉之先生家
  物与此同出一梓而刷印在后后有景石子题字
卷三 第 30a 页 WYG0675-0397a.png
  其纸墨不及此远甚今已为好事者易去不复得
  与相较然大都不相及也夫一梓印出且相悬如
  此矧后之翻版耶近留意选学将纂辑诸注则闻
  此书已归云间因倩人借留案头校对匝月遂识
  岁月归之亦俾好事儒者知所珍重云万历丁丑
  仲秋望长洲张凤翼(卷三十/二后)考凤翼字伯起嘉靖
  甲子举人有处实堂集黄勉之名省曾吴县人嘉
  靖辛卯举人有五岳山人集
卷三 第 30b 页 WYG0675-0397b.png
  汪应娄跋嘉宾拉予过清远阁出所藏种种珍玩
  古色照人真令目眩神驰应接不暇复翻其架上
  宋版文选又所罕觏者纸精墨妙居然完璧末有
  赵文敏公手书数行是为松雪斋宝藏者后传之
  吾宗仲嘉有王元美周公瑕张伯起王百榖诸君
  跋古雅如仲嘉经其收藏当为增价后传之海阳
  好事家嘉宾亲往而厚值乃今贮之阁中吾知嘉
  宾愿读尽天下好书者而文选尤词林嚆矢宜其
卷三 第 31a 页 WYG0675-0397c.png
  焚香披阅更助清吟之兴不浅矣珍而藏之可为
  家宝则清远主人之架胜玄晏先生之架云社弟
  汪应娄书(卷十/七后)应娄无考其称吾宗仲嘉当亦为
  新安人按徽州府志载明汪应蛟婺源人官尚书
  又汪应元歙人官御史未知应娄为谁之雁行也嘉
  宾汤宾尹字宣城人万历乙未进士第二授翰林
  编修累官至南国子监祭酒以时考之跋中所称
  嘉宾当即为宾尹然后李楷跋乃作于诸跋之后
卷三 第 31b 页 WYG0675-0397d.png
  而曰吴君珍重似嘉宾又系吴姓抑或从宾尹家
  再归于吴亦未可知附著于此以俟参考
  王醇跋余知仲嘉有宋版文选心摇摇十馀年矣
  及造其庐未遑索看后逢嘉宾于托山小有园出
  陶隐居及唐宋墨迹示之皆人间所未见者业已
  夺人精魄且许以此书出观以暝色不能归去役
  我魂梦越数日始得一觏纸墨之光射目字楷而
  有致竟日披览得未曾有时松风弄弦远山横黛
卷三 第 32a 页 WYG0675-0398a.png
  是生平第一乐事己未小雪日太原王醇识(卷二十/八后)
  考王醇扬州人太原其望也
  曹子念跋日子于万卷楼见弇州公所得两汉书
  以为宋版第一后复有持文选至者楮色莹腻似
  觉更佳从臾公购之以为合璧而公以奉道屏去
  一切玩好犹为题数语令客持去念之常以为恨
  今秋复觏于仲嘉寓舍披阅甫毕已负之入黄山
  矣念再见无期因识其末简万历癸巳中秋日曹
卷三 第 32b 页 WYG0675-0398b.png
  子念书(卷四十/七后)考子念字昌先太仓州人
  李楷跋藏书读书皆有非常之福其精神又足以
  相久故非易事而得观古人之赏鉴手迹益不敢
  不什伯赞叹赵文敏往矣弇州玄宰诸君子今安
  在沧田之嗟亦复如是吴君珍重此历劫不坏之
  金刚宝也文字点画刻手能存其书法即有圭瑑
  不可易矣己丑清秋八月八日河滨岸翁李楷跋
  (卷二十/六后)李楷无考按董其昌卒于崇祯九年岁在
卷三 第 33a 页 WYG0675-0398c.png
  丙子今跋中有弇州玄宰诸君子今安在之语则
  此跋之作于己丑盖
国朝顺治六年也
  歙汪氏春草阁藏(吕延祚表后/) (卷六十/)
  右识语下有洪度椭圆印一于鼎小长方印一考
  歙县志载
 本朝文苑汪洪度字于鼎松山里人工文词著有息
  庐集弟洋度字文治诗有逸致书法仿晋人并有
卷三 第 33b 页 WYG0675-0398d.png
  才名卷中亦有印记又有汪道昆印道昆字伯玉
  亦歙人明嘉靖进士与王世贞同年世贞称其文
  简而有法名大起晚年官兵部侍郎世贞亦尝贰
  兵部天下称两司马云馀印无考
卷三 第 34a 页 WYG0675-0399a.png
 
 
 
 
六臣注文选(二函册/十六)
  篇目同前
  此书与前部系出一版而纸墨之色摹印之工
  亦无轩轾洵堪同宝惟书首仅有吕延祚表其
卷三 第 34b 页 WYG0675-0399b.png
  萧统序及李善进表皆阙盖历年既久流传散
  佚固往往有之而篇目尚全亦无损其为完书
  也
  新安汪洪度藏本有印记又清晖馆印考歙县
  志载吴孔嘉字元会明天启乙丑进士官编修
  有清晖馆集馀印无考
卷三 第 35a 页 WYG0675-0399c.png
 
 
 
 
 
 
 
 
卷三 第 35b 页 WYG0675-0399d.png
 
 
 
 
 
 
六臣注文选(二函册/十六)
  篇目同前
卷三 第 36a 页 WYG0675-0400a.png
  此书亦前版而摹印并出一时古色古香竟成
  鼎峙观前部张凤翼跋云稚岁购得一部与此
  同出一梓而刷印在后纸墨不及远甚则是前
  明鉴藏家求初印本已不可多得乃经三百载
  后而登册府者兼有其三缥缃之富古未之有
  也
  朱氏明仲家塾(卷六/十末)
  右识语一明仲未详其人此书为宋赵孟坚藏
卷三 第 36b 页 WYG0675-0400b.png
  本有子固印考金赉画史会要载孟坚字子固
  号彝斋居海盐广陈镇宝庆二年进士修雅博
  识人比米南宫官至朝散大夫知严州府又明
  文徵明文伯仁项笃寿王宠及
 本朝季振宜俱经收藏按王世贞吴中往哲像赞
  王宠字履仁后字履吉别号雅宜山人吴县人
  为邑诸生贡入太学诗好建安三谢书摹永兴
  大令为时所趋徵明诸人见前馀印无考
卷三 第 37a 页 WYG0675-0400c.png

卷三 第 38a 页 WYG0675-0401a.png
六臣注文选(六函册/三十)
  篇目同前
  此书亦前版而摹印在后墨光少逊书中有宝
  庆宝应州印及官书不许借出木记按文献通
  考舆地考载宋理宗宝庆间以逆全之乱降淮
  阴郡为淮安军又以宝应县为宝应州是宝应
  州之名自理宗时始建故官印于州名之上冠
  以纪年此本系北宋时刻版印于南宋而称为
卷三 第 38b 页 WYG0675-0401b.png
  官书则知为北宋官刻宜其雕椠精良甲于他
  版也
  明文徵明藏本有玉兰堂印又王宠项笃寿及
 本朝季振宜俱经收藏馀印无考
卷三 第 39a 页 WYG0675-0401c.png

卷三 第 40a 页 WYG0675-0402a.png
  阙补卷六(四十二/)卷十九(十八/)
六家文选(六函一册/六十)
  篇目同前
  此书与前四部别为一版亦未载刋刻年月惟
  昭明序后有此集精加校正绝无舛误见在广
  都县北门裴宅印卖木记考一统志四川统部
  表载益州蜀郡东晋分成都置怀宁始康二郡
  又分广都县置宁蜀郡是广都县之称得名最
卷三 第 40b 页 WYG0675-0402b.png
  古宋时镂版蜀最称善此本字体结搆精严镌
  刻工整洵蜀刋之佳者木记应是当时裴姓书
  肆所标亦廖氏世䌽堂之例也
  袁氏昌安堂珍藏(卷六十后/)
  右识一语袁氏未详其人琴川毛氏藏本有印
  记馀无考
卷三 第 41a 页 WYG0675-0402c.png
 
 
玉台新咏(一函/二册)
  陈徐陵撰十卷前陵序后宋陈玉父序
  永嘉陈玉父后序称玉台新咏集十卷幼时至
  外家李氏于废书中得之旧京本也版有刓者
  欲求他本是正多不获嘉定乙亥始从人借得
  豫章刻本才五卷又闻有石氏所藏录本复求
卷三 第 41b 页 WYG0675-0402d.png
  观之以补亡校脱于是其书复全云云考乙亥
  为宋宁宗嘉定八年所云旧京本当为北宋时
  所遗而此乃重刋于南宋者陈玉父无考按宋
  永嘉陈埴陈宜中诸人或以道学称或以风节
  著则知永嘉陈氏系宋望族玉父之刻是书雠
  校周详摹刻精好亦可谓深于好古不陨家声
  者矣
  钱谦益藏本海翁印未详其人
卷三 第 42a 页 WYG0675-0403a.png
 
 
玉台新咏(一函/四册)
  篇目同前
  此书与前部系出一版密行细字仿巾箱本式
  而尺寸加盈制极精雅其摹印亦属良工故清
  朗照人可为合璧
  明王鏊藏本有济之印考明史鏊字济之吴县
卷三 第 42b 页 WYG0675-0403b.png
  人成化乙未进士第三授编修累官至大学士卒
  赠太傅谥文恪鏊在相位时刘司马大夏杨相一
  清皆刘瑾所忌将甘心焉鏊为委曲谕解人以此
  多之王禹声印未详或即鏊群从也
卷三 第 43a 页 WYG0675-0403c.png
唐文粹(四函册/四十)
  宋姚铉撰一百卷后宋施昌言序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曰铉庐州人太平兴国中进
  士文辞敏丽善书札藏书至多颇有异本累迁两
  浙漕课吏写书采唐世文章分门编类初为五十
  卷后复增广之坐事斥连州卒其子以其书上献
  诏藏内府命以一官又马端临文献通考载麈史
  云铉谪居连州尝写所著文粹一百卷好事者于
卷三 第 43b 页 WYG0675-0403d.png
  县建楼贮之官属多遣吏写录吏以为苦以盐水
  噀之冀其速坏后以火焚其楼据此则铉成是书
  时在朝在野皆欲得之而未有为刋布者此乃临
  安孟琪所刋为文粹一书初刻本宋仁宗宝元二
  年吴兴施昌言后序称卷帙浩繁人欲傅录未易
  为力临安进士孟琪代袭儒素家富文史爰事摹
  印以广流布观其校之是写之工镂之善勤亦至
  矣若夫述作之旨悉于前序云云前序盖铉自述
卷三 第 44a 页 WYG0675-0404a.png
  今已阙亦无目录而相其纸墨实为北宋初印昌
  言宋史无传按凌迪知万姓统谱载昌言静海人
  举进士知太平州上政论三十篇入为殿中侍御
  史
御题唐文粹一百卷五代姚右史铉所纂昔人称其用
意精博世甚重之乃翻刻既繁流传互异是本字画工
楷墨色如漆犹见临安孟琪原雕面目予选唐宋文醇
依储欣例于唐韩柳外增李翱孙樵两家读书稽古者
卷三 第 44b 页 WYG0675-0404b.png
以文醇为专家定本而参之文粹以博其趣庶几可乎
乾隆御识钤
宝二曰乾隆宸翰曰几暇临池
  兰陵萧氏敷教堂所藏无考
 
 
  阙补卷十三(一/)卷三十下之卷三十一下(全/)卷三
  十三卷三十四(全/)卷五十二(六之/十)卷五十三(全/)
卷三 第 45a 页 WYG0675-0404c.png
  六十六(三/)卷一百(九/十)
圣宋文选(二函册/十二)
  三十二卷无撰人姓氏
  是书选集宋人文章自欧阳修以下凡十四家而三
  苏之文槩置不录按宋徽宗崇宁二年诏毁三
  苏文集而孝宗御极降敕褒扬至为苏轼文集
  作序撰是书者或因三苏本集宇内争传故
  不复编纂亦犹王安石选唐诗不录李白杜
卷三 第 45b 页 WYG0675-0404d.png
  甫之意也书中未载刋刻年月观其小楷书
  笔法森严密行中自见清朗盖亦巾箱本之
  最佳者
  收藏诸印无考内如一元印元当系缁流如一
  庵乃其栖禅之所按元诗中有僧名元字宗海
  或即其人也
卷三 第 46a 页 WYG0675-0405a.png
 
 
文章正宗(四函二册/三十)
  宋真德秀撰二十四卷前德秀自序
  陈振孙书录解题曰真德秀撰文章正宗其目
  凡四曰辞命曰议论曰叙事曰诗赋去取甚严
  按德秀自序作于绍定执徐之岁乃宋理宗绍
  定五年序称梁昭明文选姚铉文粹果皆得源
卷三 第 46b 页 WYG0675-0405b.png
  流之正乎今所辑以体本乎古指近乎经者然
  后取焉云云此振孙所以谓其去取甚严也是
  书宽行大字用笔整肃刻手印工亦皆精好前
  后无他人序似即德秀纂辑成书时自为校刋
  之本
  书史之记一印无考
卷三 第 47a 页 WYG0675-0405c.png
续文章正宗(二函册/十八)
  真德秀撰二十卷前宋倪澄郑圭序
  咸淳丙寅倪澄序云西山文忠公晚岁所续澄倚
  席括山穷日夜力翻校郑君亦分其劳凡三月而
  藁具又四月而工毕釐为二十卷仅有其目者则
  虚寘于末一代之文灿然略备又郑圭序云圭分
  教括山偕联事倪君锓诸梓以寿其传先生心周
  程张朱之学观正宗笔削可以槩见惜未脱藁天
卷三 第 47b 页 WYG0675-0405d.png
  弗慭遗然大纲则备矣按丙寅为宋度宗咸淳二
  年澄圭二人宋史俱无传考浙江通志澄金华人
  宋理宗宝祐四年丙辰进士知处州军圭黄岩人
  理宗景定三年壬戌进士括山在处州时二人同
  官因有是刻观两序所云乃德秀未完之书而澄
  与圭按前集四门之例因其所录而分𨽻之其有
  目无文者则置于二十卷以存其阙所录之文自
  欧阳修以下凡十四家版之尺寸与前集同而大
卷三 第 48a 页 WYG0675-0406a.png
  字径围较小注字笔画稍肥系仿前集而为之非
  合刻之本也
  书中亦有书史之记一印盖藏是书者取之以成
  合璧亦可为有心人矣
 
 
选青赋笺(一函/四册)
  十卷无撰人姓氏
卷三 第 48b 页 WYG0675-0406b.png
  宋史艺文志及文献通考经籍考皆不载是书卷
  中所录尽当时省试之作目录后有建安王懋甫
  刻梓于桂堂木记乃书贾所辑以颁行者如陈振
  孙书目解题谓指南赋笺五十五卷指南赋经八
  卷皆书坊编集即系此类小版细书作巾箱本其
  制甚精亦宋时佳椠足供秘玩者也
御题此宋人省试诸赋选本即唐人试帖及今馆课之
类盖一时坊刻也特笔法精镵为宋本中绝佳者卷首
卷三 第 49a 页 WYG0675-0406c.png
末俱有文氏停云印良可珍秘乾隆甲子秋分日御识

宝二曰乾隆宸翰曰稽古右文之玺
  明文徵明停云馆藏本
 
 
  阙补卷十(五/)
兰亭考(一函/四册)
卷三 第 49b 页 WYG0675-0406d.png
  宋桑世昌辑高似孙删定十二卷附群公帖跋一
  卷前宋高文虎并似孙序后齐硕序
  陈振孙书录解题载兰亭博议十五卷淮海桑世
  昌泽卿撰世昌居天台放翁陆氏诸甥博雅能诗
  又载兰亭考十二卷云即前书浙东庾司所刻视
  初本颇有删改初十五篇今存十三篇去其集字
  附见二篇其书始成本名博议高内翰文虎炳如
  为之序及其刋也其子似孙重为删改去此二篇
卷三 第 50a 页 WYG0675-0407a.png
  固当而其他务从省文多失事实或戾本意其最
  甚者序文本亦条达可观亦窜改无完篇首末阙
  漏文理断续于其父犹然深可怪也考宋史文虎
  四明人登高宗三十年庚辰进士第闻见博洽多
  识典故历官至华文阁学士知建宁府丐祠提举
  太平兴国宫其为世昌作兰亭博议序正在其时
  考浙江通志载世昌高邮人号莫庵有文集三十
  卷此书乃浙江漕使齐硕属似孙订正之本按赤
卷三 第 50b 页 WYG0675-0407b.png
  城志硕青社人宋宁宗嘉定十四年以宣教郎知
  台州似孙序作于嘉定十七年则为硕知台州时
  付梓与振孙所云吻合似孙字续古淳熙十一年
  登进士第尝著经略史略子略集略纬略诸书其
  诗有疏寮集三卷振孙称其少有俊声不自爱重
  为馆职上韩侂胄生日诗九首皆暗用锡字为清
  议所不齿其读书以隐僻为博作文以怪涩为奇
  就中诗犹可观云云然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
卷三 第 51a 页 WYG0675-0407c.png
  中多引似孙子史诸略之言其博赡自可概见硕刻是
  书字法皆本欧体锓印兼出良工盖亦郑重而为之者
  南岳贞居记(卷三末/)
  右识语一未详何人按元顾瑛玉山草堂雅集载
  张雨一名天雨号贞居子明朱存理铁网珊瑚载
  倪瓒云贞居真人诗文字画皆为本朝道品第一
  高启云贞居字画清遒有唐人风格观前五字用
  笔瘦劲似即张雨所书
卷三 第 51b 页 WYG0675-0407d.png
  明文徵明停云馆藏本
 本朝秀水朱彝尊亦经收藏俱有印记馀无考
卷三 第 52a 页 WYG0675-0408a.png
 金版史部
贞观政要(一函/六册)
  唐吴兢撰十卷前金唐公弼序兢上贞观政要表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曰兢以唐之极治贞观为最
  故采时政之可备劝戒者上之于朝凡四十篇考
  唐书兢汴州浚仪人少厉志贯知经史当路荐其
  才堪论撰诏直史馆修国史此书当即其时所进
  书前有大定己丑八月进士唐公弼序称南京路
卷三 第 52b 页 WYG0675-0408b.png
  都转运使梁公出公府之赀命工镂版按大定为
  金世宗年号己丑为世宗九年在南宋为孝宗乾
  道五年公弼无考所称梁公未详何人考金史梁
  肃奉圣州人天眷二年擢进士第大定初为中都
  转运副使继除河北东路迁中都都转运使是肃
  生平屡任是官又适在大定之时似即其人但史
  未载其为南京都转运使或肃曾敡历未久于任
  而史略之耳此本字宗颜体刻印精良与宋版之
卷三 第 53a 页 WYG0675-0408c.png
  佳者无异藏书家知崇宋本而金版多未之及盖
  缘流传实鲜耳目罕经似此吉光片羽真为希世
  之宝也
御题好名曾昔议文皇三代下名好亦臧言不以人废
如是书原同帝范之蘉吴兢采辑质文备梁肃锓行劝
诫详几度披芸钦古鉴宁徒玩纸墨精良乾隆乙未初
夏御笔钤乾隆双玺
 本朝徐乾学藏本
卷三 第 53b 页 WYG0675-0408d.png
 
 
 
 
 
 
 
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