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八十
卷二百八十 第 1a 页 WYG0680-058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二百八十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拟经(十三/)
孔氏(鲋/)小尔雅
  隋志一卷
   存
 隋书李轨略解
卷二百八十 第 1b 页 WYG0680-0589d.png
 晁公武曰孔子古文也见于孔鲋书
 王应麟曰小尔雅十三章申衍诂训
 陈振孙曰汉志有此书亦不著名氏唐志有李轨解
 一卷今馆阁书目云孔鲋撰盖即孔丛子第十一篇
 也曰广诂广言广训广义广名广服广器广物广鸟
 广兽凡十章又度量衡为十三章当是好事者抄出
 别行
 詹景凤曰孔鲋小尔雅广释字义旁搜名物言约而
卷二百八十 第 2a 页 WYG0680-0590a.png
 事不泛旨近而便于俗于小学尚矣
张氏(揖/)广雅
  唐志四卷(七录同隋志三卷/)
   存(今本十卷/)
 隋书魏博士张揖撰
 揖进表曰臣闻昔在周公缵述唐虞宗翼文武剋定
 四海勤相成王践阼理政日昃不食坐而待旦德化
 宣流越裳徕贡嘉禾贯桑六年制礼以导天下著尔
卷二百八十 第 2b 页 WYG0680-0590b.png
 雅一篇以释其义传于后嗣历载五百坟典散
 尔雅恒存礼三朝记哀公曰寡人欲学小辩以观于
 政其可乎孔子曰尔雅以观于古足以辩言矣春秋
 元命苞言子夏问夫子作春秋不以初哉首基为始
 何是以知周公所造也率斯以降超绝六国越秦踰
 楚爰暨帝刘鲁人叔孙通撰置礼记文不违古今俗
 所传三篇尔雅或言仲尼所增或言子夏所益或言
 叔孙通所补或言郡梁文所考皆解家所说经师
卷二百八十 第 3a 页 WYG0680-0590c.png
 口传既无正验圣人所言是故疑不能明也夫尔雅
 之为书也文约而义固其陈道也精研而无误真七
 经之检度学问之阶路儒林之楷素也若其包罗天
 地纲纪人事权揆制度发百家之训诂未能悉备也
 臣揖体质蒙蔽学浅词顽言无足取窃以所识择掸
 群艺文同异义音转失读八方殊语庶物异名不在
 尔雅者详录品覈以著于篇凡万八千一百五十文
 分为上中下以𩓣方徕俊哲洪秀伟彦之伦扣其两
卷二百八十 第 3b 页 WYG0680-0590d.png
 端摘其过谬令得用谞亦所企想也臣揖诚惶诚恐
 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陈振孙曰魏博士张揖撰凡不在尔雅者著于篇仍
 用尔雅旧目馆阁书目云今逸但存音三卷今书十
 卷而音附逐篇句下不别行揖又有埤苍三苍训诂
 杂字古今字训凡四书见唐志今皆不传
曹氏(宪/)博雅(隋志作广雅音/)
  唐志十卷(隋志四卷/)
卷二百八十 第 4a 页 WYG0680-0591a.png
   存
 隋书秘书学士曹宪撰
 晁公武曰隋曹宪撰魏张揖尝米苍雅遗文为书名
 曰广雅宪因揖之说附以音解避炀帝讳更之为博
 云后有张揖表宪后事唐太宗尝读书有奇难字辄
 遣使问宪宪具为音注援验详覆帝叹赏之
刘氏(伯庄/)续尔雅
  唐志一卷
卷二百八十 第 4b 页 WYG0680-0591b.png
   佚
 高似孙曰刘伯庄续尔雅草木虫鱼该括略尽
刘氏(杳/)要雅
  五卷
   佚
 王应麟曰梁刘杳撰要雅周礼疏刘杳要雅亦以宜
 成为酒名
李氏(商隐/)蜀尔雅
卷二百八十 第 5a 页 WYG0680-0591c.png
  通考三卷
   佚
 陈振孙曰蜀尔雅不著撰人名氏馆阁书目按李邯
 郸云唐李商隐采蜀语为之当必有据
刘氏(温润/)羌尔雅
  宋志一卷
   佚
亡名氏蕃尔雅
卷二百八十 第 5b 页 WYG0680-0591d.png
  通考一卷
   佚
 晁公武曰不载撰人姓名以夏人语依尔雅体译以
 华言
 方以智曰即羌尔雅
梅氏(彪/)石药尔雅
  二卷
   存
卷二百八十 第 6a 页 WYG0680-0592a.png
 彪序曰尔雅者古人训释作也予家西蜀江源少攻
 丹术穷究经方第用药皆是隐名就于隐名之中又
 有多本若不备见犹画饼梦桃遇其经方与不遇无
 别也参同契云未能悉究当施直义今以众石异名
 象尔雅词句凡六篇勒为一卷令迷者寻之稍易习
 者诵之不难云尔元和丙戌
 白云霁曰释诸药隐名
陆氏(佃/)埤雅
卷二百八十 第 6b 页 WYG0680-0592b.png
  宋志二十卷
   存
 子宰序曰嘉祐前经义之未作也先公独以说诗得
 名其于鸟兽草木虫鱼尤所多识熙宁后始以经术
 革词赋先公诗讲义遂盛传于时学校争相笔授如
 恐不及元丰间预修说文因进书获对神考纵言至
 于物性先公敷奏称旨德音称善且恨古未有著为
 书者先公又奏臣尝试为之未成未敢进也天意欣
卷二百八十 第 7a 页 WYG0680-0592c.png
 然便欲见之因进说鱼说木二篇自是益加笔削号
 物性门类编纂将终而永裕上宾矣先公旋亦补外
 所至以平易临民故其事简政清因得专意论撰既
 注尔雅乃赓此书号埤雅言为尔雅之辅也埤雅比
 之物性门类盖愈精详文亦简要先公作此书自初
 迨终仅四十年不独博极群书而农父牧夫百工技
 艺下至舆台皂隶莫不诹询苟有所闻必加试验然
 后纪录则其深微渊㦤宜穷天下之理矣后有博雅
卷二百八十 第 7b 页 WYG0680-0592d.png
 君子览之当自识其美焉宣和七年六月
 晁公武曰皇朝陆佃农师撰书载虫鱼鸟兽草木名
 物喜采俗说然佃王安石客也而学不专主王氏亦
 似特立者
 陈振孙曰释鱼释兽以及于鸟虫马木草而终之以
 释天所以为尔雅之辅也此书本号物性门类其初
 尝以说鱼说木二篇上之朝编纂将就而永裕上宾
 不及再上既注尔雅遂成此书其于物性精详所援
卷二百八十 第 8a 页 WYG0680-0593a.png
 引甚博而亦多用字说
 王应麟曰元丰中陆佃修说文因进书获对神宗论
 物性恨未有著书者佃进说鱼说木二篇自是益加
 论撰为埤雅二十卷
 王慎中曰陆农师于名物可谓多识矣然其为书有
 自乱其法所引虽博而非其著书本指不足相证而
 反以自病者亦多矣释翚雉而释后服释马而释车
 释骐而释服释龙而释占释蓍而释重卦皆非其著
卷二百八十 第 8b 页 WYG0680-0593b.png
 书本指释竹而释卫武公之德已去之远而又及于
 明器释仓庚摘引月令可耳而全录其文释艾则因
 五十曰艾之文而录礼文全篇释螽斯甘棠既不当
 释诗而复旁引庄子华封之祝刘歆宗庙之议释台
 汉其说尤迂缓谓之诗笺义可也革之为藾萧知其
 为在野之草而鹿之所食也顾不从笺而从毛与尔
 雅则水萍岂野生而亦岂鹿之所食耶白华之为菅
 菅其名而白华其词也乃立白华一名而释之由笺
卷二百八十 第 9a 页 WYG0680-0593c.png
 有白华于野之文而误不思毛传已明也蒲卢之为
 野蜂则不当为草乃两立其名而两引中庸之文羊
 之始生曰达小曰羔未成羊曰羜既成曰羊则羔与
 羜乃羊之小与未成之通名不当各立以为名也木
 之自毙者曰椔盖毙木之通名而非一木之名也而
 乃有释椔豕猪之通名彘其牝豚其牡牡之去势曰
 豚而其牡者曰猳今乃释豕与豚不为明也豝豵豜
 并见于诗毛郑皆以为小豕惟毛以岁纪数郑以生
卷二百八十 第 9b 页 WYG0680-0593d.png
 纪数为异要之皆野猪也若为豢兽则岂狩猎之所
 射且虞人致兽亦不当驱家畜以待田虽有一岁豵
 二岁豝三岁特四岁豜与豕生三豵二师一特之异
 释知其当为野兽者以诗之文义推之当然也今乃
 释豝而遗其他而与豕联释疑于为豢畜欤大抵所
 识者多而所取者博固不能无失与至其释猫引画
 谱小言释芍药全录花谱此无异童儿之识农师之
 学不宜其陋至此或其家子弟或他人误增入之也
卷二百八十 第 10a 页 WYG0680-0594a.png
  又曰予读荆国王文公集见其进字说表与其为
 书序其义奥深以为由书契以来未有也恨不得见
 其书其后于杨龟山集中见其摘数十字驳之龟山
 所驳皆是然要以为未足以病其书也及观埤雅往
 往多用字说虽非龟山所摘其义亦往往可驳盖文
 公于学才艺既多尤能刻意精思故杜撰立说而以
 经传文词附会之虽不为无义理而于天地自然之
 文何啻千里陆最以善言名物有说诗之名于熙宁
卷二百八十 第 10b 页 WYG0680-0594b.png
 间亦以此为王文公所重新经之义陆多与焉故陆
 亦用文公以广其书也由是推之则字说全书虽不
 见亦未足恨而陆所为以说诗得名正不免于穿凿
 附会之病而以文害辞以辞害意者宜必多矣因阅
 埤雅漫志之
程氏(端蒙/)大尔雅
  五卷
   未见
卷二百八十 第 11a 页 WYG0680-0594c.png
 陈栎曰鄱阳程蒙斋撰小学字说朱子目以大尔雅
 然止三千字蒙斋同邑董介轩尝为注释沈毅斋以
 程训未备增广之吾邑程徽庵犹以为未备合程沈
 所训又增广焉
董氏(梦程/)大尔雅通释
   未见
王氏(柏/)大尔雅
  一卷
卷二百八十 第 11b 页 WYG0680-0594d.png
   佚
崔氏(铣/)小尔雅
  一卷
   存
 袁褧曰周公作尔雅拟之者若埤雅方言是已少渠
 研精古典缉成新编曰小者谦之之辞也因锓之木
 俾释注者有所考焉
朱氏(谋㙔/)骈雅
卷二百八十 第 12a 页 WYG0680-0595a.png
  七卷
   存
 谋㙔自序曰言以足志文以足言自六经已然君子
 不病夫足文之言而惟枝叶无当之辞是辟也试观
 盘诰雅颂厥亦选艰而挹赜矣今去商周二千馀䙫
 其雕章画羽方言殊训与夫制事锡名岂不渊且博
 哉畸文只句独得讯之颉籀家书乃联二为一骈异
 而同析之则秦越合之则肝胆古故无其编焉非艺
卷二百八十 第 12b 页 WYG0680-0595b.png
 事一大歉哉暇日检诸解诂排纂散出之文经子史
 流稗官媵说罔不搜括条贯依尔雅广雅之义作骈
 雅七卷所见异辞所传写异辞皆不删废要使夏五
 郭公之例存焉尔若予耳目所不及接或幽僻放轶
 所未揽傥亦俟夫博识君子绍而充之则予敢以筚
 路驱乎哉其固陋也恶乎辞
 孙开序曰昔者周公作雅南豳颂之诗其辞典则其
 义奥渺其用物也宏其取材也古世人莫之解也其
卷二百八十 第 13a 页 WYG0680-0595c.png
 徒作尔雅以释之则尔雅者固学诗之津筏也夫赋
 者古诗之流也屈原离骚思郁以幽文奇以崛惊采
 绝艳蔚为词赋之宗自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左思之徒皆博雅君子其所为赋罔不酝酿古今错
 综名物以文被质度宫中商丽句伟辞骆驿奔会览
 之者五色眩烂若登太庙而彝鼎错陈若入武库而
 戈鋋森列若步昆仑之墟璆琳琅玕无不有也盖涉
 之莫穷其源溯之莫测其本始故知雅道至渊弘哉
卷二百八十 第 13b 页 WYG0680-0595d.png
 六朝以来此义泯泯虽间有缘情体物之作而见闻
 既狭兴寄益微近代缀文之士稍厌薄之更复专务
 虚恢婵缓其辞僻怪其字悬疣附赘余无讥焉信矣
 好古之难也豫章宗侯郁仪者今之振奇人也慨风
 雅陵迟词赋寝顿冥搜古昔旁采方谣原本山川极
 命草木于凡骈偶之语宏侈之辞靡不该而存之体
 仿尔雅作骈雅七卷箴缕縩繺攕揳唲齵璧合珠联
 煇煌炳焕自是之后作赋者有所取裁矣雅道庶可
卷二百八十 第 14a 页 WYG0680-0596a.png
 兴哉善乎王通氏之言曰诗者人之性情也性情安
 可无乎夫世不能废诗又何可无赋则尔雅骈雅当
 并传天壤间亦千古作者之林也
牛氏(衷/)埤雅广要
  四十卷
   存
 衷自序曰宋开国公陆丞相佃于尔雅广雅之后复
 旁搜冥索以埤翼之吾藩贤王论思之暇尝进览焉
卷二百八十 第 14b 页 WYG0680-0596b.png
 惜夫叙述之次尾天文而首群品伍凤鸟而跻微类
 未惬于中乃条示卷帙所宜增物类所宜补命臣衷
 辑之衷介胄之末非能文者且不敢辞谨因佃文之
 旧二十卷增摭群书所载复成二十卷合而名之曰
 埤雅广要阅数年缮完进呈复命翰学吴从政严加
 挍勘释以音注而梓行之以广其传焉天顺元年岁
 次丁丑端月上元吉日
 陈㦤典曰埤雅二十卷宋陆丞相佃撰述于熙宁元
卷二百八十 第 15a 页 WYG0680-0596c.png
 丰间以上之神宗初进说鱼说木二篇后广为物性
 门类积久而成埤雅其广要增至四十卷则皇明天
 顺中蜀府护卫千户牛衷奉贤王令而推广之者也
白氏(珽/)续演雅诗发挥
  十首
   存
 陶宗仪曰白湛渊先生续演雅诗发挥一海青二押
 不芦三和林尼四漠北种羊五角端六小人七羯尾
卷二百八十 第 15b 页 WYG0680-0596d.png
 八迤北八珍九松煤十驼屏
邝氏(露/)赤雅
  三卷
   存
 露自序略曰子欲居九夷然蛮獠之族不异麋鹿喜
 则䓑甘怒则角逐蓝胡侯槃袭汉官而拥部落披肝
 礼士蹀血寻仇雄则虺噬败则狶烹齿鱼肠枕犀渠
 甘心乌鸢之口君子亦何乐乎居之其令曰无罪而
卷二百八十 第 16a 页 WYG0680-0597a.png
 杀士者枭其族无才而妒能者刖其足有华风焉予
 以文字获罪邑侯曳裾四姓扳谒诸司隆礼嘉贶非
 谊所安其中山川风土仪物耳而目者觕列诸篇其
 他六壬五遁兵钤剑术不敢轻录惧僭也
 (阙/)  曰邝湛若上元跨马遇南海黄令不及下令
 怒拘之湛若吟曰骑驴适值华阴令失马还同塞上
 翁遂弃家走广西登涉鬼门铜柱之间遍游诸岑及
 蓝胡侯槃四姓土司为徭女执兵符者云亸娘之客
卷二百八十 第 16b 页 WYG0680-0597b.png
 尝记其山川风土仪物及女君天姬队歌舞战阵之
 制为赤雅一书称诸岑为汉将军岑彭之后世为粤
 西君长雄据蛮中岁时祭祀以面为吴将军汉首以
 代牺牲而伏波苗裔世称马流人皆史书所未载也
方氏(以智/)通雅
  五十五卷
   存
唐氏(达/)尔雅补
卷二百八十 第 17a 页 WYG0680-0597c.png
   未见
刘氏(迅/)六说
  唐志五卷
   佚
 新唐书迅续诗书春秋礼乐五说书成不以示人
 崇文总目唐右补阙刘迅作六书以继六经标作书
 之义而著其目惟易阙而不言故止五卷
 王应麟曰迅作六说以继六经自孔氏至考乱凡八
卷二百八十 第 17b 页 WYG0680-0597d.png
 十九章取汉史诏书及群臣奏议以拟尚书又取房
 中歌至后庭斗百草临春乐少年子之类凡一百四
 十二篇以拟雅章又取巴渝歌白头吟折杨柳至谈
 容娘以比国风之流然文中子尝续经矣朱子谓高
 文武宣之制岂有精一执中之传曹刘颜谢之诗岂
 有物则秉彝之训况迅乎
黄氏(佐/)六艺流别
  二十卷
卷二百八十 第 18a 页 WYG0680-0598a.png
   存
 佐自序曰闻之董生曰君子志善知世之不能去恶
 服人也是以简六艺以善养之其学大矣而各有所
 长诗道志故长于质书著功故长于事礼制节故长
 于文乐咏德故长于风春秋司是非故长于治易本
 天地故长于数人当兼得其所长是故举其详焉志
 始于诗以道性情为谣为歌谣之流其别有四为讴
 为诵为谚为语歌之流其别亦有四为咏为吟为怨
卷二百八十 第 18b 页 WYG0680-0598b.png
 为叹其拘拘以为诗也则为四言为五言为六言为
 七言为杂言诗其杂近于文而又与诗丽也则为骚
 为赋为词为颂为赞其专事对偶亡复蹈古则律诗
 终焉书行志而奏功者也其源以道政事为典为谟
 典之流其别为命为诰谟之流其别为训为誓凡典
 上德宣于下者也又别而为制为诏为问为答为令
 为律命之流又别而为册为敕为诫为教诰之流又
 别而为谕为赐书为书为告为判为遗命而间亦有
卷二百八十 第 19a 页 WYG0680-0598c.png
 不尽出于上者焉凡谟下情孚于上者也又别而为
 议为疏为状为表为笺为启为上书为封事为弹劾
 为启事为奏记训之流又别而为对为策为谏为规
 为讽为喻为发为势为设论为连珠誓之流又别而
 为盟为檄为移为露布为让为责为劵为约而间亦
 有不尽出于下者焉礼以节文斯志者也其源敬也
 敬则为仪为义其流之别则为辞为文为箴为铭为
 祝为诅为祷为祭为哀为吊为诔为挽为碣为碑为
卷二百八十 第 19b 页 WYG0680-0598d.png
 志为墓表皆因乎书之制焉乐以舞蹈斯志者也其
 源和也和则为乐均为乐义其流之别为唱为调为
 曲为引为行为篇为乐章为琴歌为瑟歌为畅为操
 为舞篇皆因乎诗之风焉春秋以治正志者也其源
 名分也其流之别为纪为志为年表为世家为列传
 为行状为谱牒为符命其大槩也则为叙事为论赞
 叙事之流其别为序为记为述为录为题辞为杂志
 论赞之流其别为论为说为辨为解为对问为考评
卷二百八十 第 20a 页 WYG0680-0599a.png
 而凡属乎书礼者不与焉易则通天下之志矣其源
 阴阳也其流之别为兆为繇为例为数为占为象为
 图为原为传为言为注而凡天地鬼神之理管是矣
 究其大都则言而履之礼也行而乐之乐也艺虽有
 六其本诸心则一也昔晋挚虞尝著文章流别其亡
 已久故予蒐罗散逸以为此篇统诸六艺窃比于吾
 董生云
朱氏(升/)小四书
卷二百八十 第 20b 页 WYG0680-0599b.png
  五卷
   存
 升序曰上章困敦赴紫原书会与友朋商确为斋生
 定读书次序首蛟峰蒙求凡将急就之俦也名物者
 小学之先也次勿斋字训性理学问天人之道治教
 之原也次陈先生历代蒙求使知古今朝代之略次
 黄成性史学提要使知传统事迹之详此四书者四
 字成言童幼所便精熟融会宇宙在胸中矣然后循
卷二百八十 第 21a 页 WYG0680-0599c.png
 序乎六籍之学归趣乎孔孟之教究极乎濂洛之说
 休日则事笔札而考苍雅馀力则纪名数而诵诗文
 庶几入门适道有序有条本末兼备终始相成者矣
 夫读书不可无注解然注解与本文相离学者若不
 能以意相附则非徒无益而适滋其惑故愚于诸经
 书往往为之旁注使学者但读本文而览其旁注一
 过即了无繁复之劳也今此四书者或语约而事意
 多故旁注不足则又表注于阑上使教者有所据依
卷二百八十 第 21b 页 WYG0680-0599d.png
 而学者易于记忆此区区之至意也既脱稿刻之斋
 舍题曰小四书以别于晦庵四书云
 杨士奇曰小学之教其废久矣歙人朱升辑方逄辰
 名物蒙求程若庸性理字训陈栎历代蒙求黄继善
 史学提要为一编谓之小四书以教初学庶几古人
 遗意其上及旁皆有注释尤便于教者
    按小四书旧刻板在婺源流传未广近陆御
    史陇其重刊行之
卷二百八十 第 22a 页 WYG0680-0600a.png
金氏(德玹/)小四书音释
  四卷
   未见
 徽州府志金德玹字仁本休宁人
 
 
 
 
卷二百八十 第 22b 页 WYG0680-0600b.png
 
 
 
 
 
 
 
 经义考卷二百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