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七十五
卷二百七十五 第 1a 页 WYG0680-053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二百七十五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拟经(八/)
何氏(承天/)春秋前传
  隋志十卷
   佚
春秋前杂传(唐志作前传杂语/)
卷二百七十五 第 1b 页 WYG0680-0532d.png
  隋志九卷(唐志十卷/)
   佚
晋史乘伪本
  一卷
   存
 丁公著曰晋名春秋为乘者取其善恶无不载
 吾衍存曰晋史乘于刘向校雠未之闻余近年与楚
 史梼杌并得之诚奇书也不著作者名氏观其篇目
卷二百七十五 第 2a 页 WYG0680-0533a.png
 次第与晏子春秋相似疑出于一时虽桓文之事仲
 尼之徒不道而晋乘楚梼杌孔子修春秋多取之余
 嘉其书因录之以备三史之目
 胡应麟曰孟子称晋之乘楚之梼杌梼杌今不可见
 而汲冢纪年所载事于晋独详其文与春秋类岂即
 孟子所谓晋乘者与自三晋之分此书入魏史氏遂
 以魏事系之晋末盖惠王之史所纪孟子所见必此
 元人有伪作晋乘楚梼杌者吾衍子行序谓一日并
卷二百七十五 第 2b 页 WYG0680-0533b.png
 得之其书杂取左传国语新序说苑中论文庄二伯
 事节约成篇宋景濂王子充谓即衍所撰
楚书梼杌伪本
  一卷
   存
 春秋文曜钩曰楚立唐氏以为史官
 吕览唐尚敌年为史其故人为唐尚愿之唐尚曰吾
 非不得为史也羞而不为也
卷二百七十五 第 3a 页 WYG0680-0533c.png
 丁公著曰楚谓春秋为梼杌者在纪恶而兴善也
    按晋乘楚梼杌隋唐宋志及崇文中兴等目
    俱无之即明文渊阁书目亦未有不知何时
    何人为此而托序于吾衍子行
    又按于钦作齐乘张唐英作蜀梼杌乘与梼
    杌不可谓经然亦春秋之类附识于此
袁氏(康/)吴氏(平/)越绝书
  十五卷
卷二百七十五 第 3b 页 WYG0680-0533d.png
   存
 本事篇何谓越绝越者国之氏也何以言之按春秋
 序齐鲁皆以国为氏姓是以明之绝者绝也谓句践
 时也当是之时齐将伐鲁孔子耻之故子贡说齐以
 安鲁子贡一出乱齐破吴兴晋强越其后贤者辨士
 见夫子作春秋而略吴越又见子贡与圣人相去不
 远唇之与齿表之与里盖要其意览史记而述其事
 也问曰何不称越经书记而言绝乎曰不也绝者绝
卷二百七十五 第 4a 页 WYG0680-0534a.png
 也句践之时天子微弱诸侯皆叛于是句践抑强扶
 弱绝恶反之于善取舍以道沛归于宋浮陵以付楚
 临沂开阳复之于鲁中国侵伐因斯衰止以其诚在
 于内感发于外越专其功故曰越故作此者贵其内
 能自约外能绝人也贤者所述不可继绝故不为记
 明矣
 后序维子胥之述吴越也因事类以晓后世著善为
 诚讥恶为诫句践以来至乎更始之元五百馀年吴
卷二百七十五 第 4b 页 WYG0680-0534b.png
 越相攻复见于今百岁一贤犹为比肩记陈厥说略有
 其人以去为姓得衣乃成厥名有米覆之以庚禹来
 东征死葬其疆不直自斥托类自明写精露愚略以
 事类俟告后人文属辞定自于邦贤以口为姓承之
 以天楚相屈原与之同名明于古今德配颜渊时莫
 能与伏窜自容年加申酉怀道而终友臣不施犹夫
 子得麟览睹厥意嗟叹其文于乎哀哉温故知新述
 畅子胥以喻来今经世历览论者不得莫能达焉犹
卷二百七十五 第 5a 页 WYG0680-0534c.png
 春秋锐精尧舜垂意周文配之天地著于五经齐德
 日月比智阴阳诗之伐柯以己喻人后生可畏盖不
 在年以口为姓万事道也承之以天德高明也屈原
 同名意相应也百岁一贤贤复生也明于古今知识
 宏也德比颜渊不可量也时莫能用籥口键精深自
 诚也犹子得麟丘道穷也姓有去不能容也得衣乃
 成贤人衣之能章也名有米八政宝也覆以庚兵绝
 之也于乎哀哉莫旨与也屈原隔界放于南楚自沈
卷二百七十五 第 5b 页 WYG0680-0534d.png
 湘水蠡所有也
 崇文总目子贡撰或曰子胥旧有内记八外传十七
 今文题阙舛裁二十篇又载春申君疑后人窜定世
 或传二十篇者非是
 陈振孙曰无撰人名氏相传以为子贡者非也其书
 杂记吴越事下及秦汉直至建武二十八年盖战国
 后人所为而汉人又附益之耳越绝之义曰圣人发
 一隅辨士宣其辞圣文越于彼辨士绝于此故曰越
卷二百七十五 第 6a 页 WYG0680-0535a.png
 绝虽则云然终未可晓也
 张崇缙曰越绝复雠之书也
 胡侍曰越绝书崇文总目云子贡撰或曰子胥撰陈
 氏书录解题云无撰人名氏相传以为子贡者非也
 其书杂记吴越事下及秦汉直至建武二十八年盖
 战国后人所为而汉人又附益之者予按篇末叙则
 草创越绝者为会稽袁康而润色之者乃同郡吴平
 耳又论衡按书篇有会稽吴君高越纽录意者君高
卷二百七十五 第 6b 页 WYG0680-0535b.png
 即吴平之字越纽为越绝之讹也
 田艺衡曰隋志越绝记十六卷崇文总目十五卷旧
 为内纪者八为外传者十七马氏通考云二十篇者
 非是盖左传国语之流第作者之名不著曰赐见春
 秋发愤记吴越则明载于外传之篇而序曰吴越贤
 者所作或曰子胥又曰后人述说其曰句践以来至
 更始之元五百馀年吴越将复见于今是纪其时也
 百岁一贤犹为比肩是纪其侣也以去为姓得衣乃
卷二百七十五 第 7a 页 WYG0680-0535c.png
 成厥名有米覆之以庚以口为姓承之以天楚相屈
 原与之同名是纪其姓与名也禹来东征死葬其疆
 文属辞定自于邦贤是纪其地也德配颜渊伏窜自
 容年加申酉怀道而终是纪其行与年也究而绎之
 义斯显矣要之记陈厥说者袁创于先而属文定辞
 者吴成于后也岂斯人之徒当建武之末追痛中国
 之亡而句践之祀忽诸故因越绝以成书耶
钱氏(𠷓/)续越绝书
卷二百七十五 第 7b 页 WYG0680-0535d.png
  二卷
   存
    按续越绝书二卷亡友钱稚茁避地白石樵
    林时所撰也其云得之石匣谓是汉吴平著
    蜀谯岍注盖诡托之辞上卷曰内传本事吴
    内传德序记子游内经外传越后语西施郑
    旦外传下卷曰越外传杂事别传变越上别
    传变越下内经雅琴考叙传后记序略曰赐
卷二百七十五 第 8a 页 WYG0680-0536a.png
    纪越绝成一家言袁康接之章句其篇文属
    辞定又何续焉惟上纪春秋之获麟下逮更
    始之元是亦可谓好事矣
赵氏(晔/)吴越春秋
  隋志十二卷
   存
 中兴书目吴越春秋十卷内吴外越以纪其事吴起
 太伯止阖闾越起无余止句践
卷二百七十五 第 8b 页 WYG0680-0536b.png
 晁公武曰吴起太伯尽夫差越起无余尽句践内吴
 外越本末咸备
 王应麟曰吴越春秋其属辞比事皆不与春秋史记
 汉书相似盖率尔而作非史策之正也
 徐天祐曰晔去古未远又山阴人故其综述视他书
 所记二国事为详然不类汉文
 钱福曰吴越春秋作于东汉赵晔后世补亡之书耳
 大抵本国语史记而附以所传闻者为之其大旨誇
卷二百七十五 第 9a 页 WYG0680-0536c.png
 越之多贤以矜其故都而所编传乃内吴而外越则
 又不可晓矣所载孔子子贡事不可据而其谋则在
 当时游说之至高者也若胥之忠蠡之智种之谋包
 胥之论策孙武之论兵越女之论剑陈音之论弩句
 践臣吴之别辞伐吴之戒语五大夫之自效世亦何
 可少哉
张氏(遐/)吴越春秋外纪
   佚
卷二百七十五 第 9b 页 WYG0680-0536d.png
杨氏(方/)吴越春秋削繁
  隋志五卷
   佚
皇甫氏(遵/)吴越春秋传
  隋志十卷
   佚
 崇文总目初赵晔为吴越春秋十卷其后有杨方者
 以晔所撰为繁又刊削之为五卷遵乃合二家之书
卷二百七十五 第 10a 页 WYG0680-0537a.png
 考定而注之
乐氏(资/)春秋后传
  隋志三十一卷(唐志三十卷/)
   佚
 隋志晋著作郎乐资撰
 刘知几曰晋著作郎乐资采二史撰为春秋后传其
 书始于周贞王续前传鲁哀以后至王赧入秦又以
 秦文王继周终于二世合作三十卷
卷二百七十五 第 10b 页 WYG0680-0537b.png
    按初学记引春秋后传文云秦穆公将兄三
    人囚于内宫又云张孟谈谓赵襄子曰臣闻
    董安于之在晋阳公宫之垣皆荻蒿又云赧
    王三十八年秦始作浮桥于河又水经注引
    后传文云使者郑容入柏谷关至平舒置见
    华山有素车白马问郑容安之答曰之咸阳
    过鄗池曰吾华山君使愿托书致鄗池君子
    之咸阳过鄗池见大梓下有文石取以扣梓
卷二百七十五 第 11a 页 WYG0680-0537c.png
    当有应者以书与之勿妄发致之得所欲郑
    容行至鄗池见一梓下果有文石取以款梓
    应曰诺郑容如睡觉而见宫阙若王者之居
    焉谒者出受书入有顷闻语声言祖龙死
刘氏(允济/)鲁后春秋
  唐志二十卷
   佚
 唐书刘允济中宗时迁著作佐郎采鲁哀公后十二
卷二百七十五 第 11b 页 WYG0680-0537d.png
 世接战国为鲁后春秋献之允济尝曰史官善恶必
 书使骄主贼臣惧此权顾轻哉而班生受金陈寿求
 米仆乃视之如浮云尔
裴氏(光庭/)等续春秋经传
   佚
 唐书开元中裴光庭拜侍中兼弘文馆学士又引寿
 安丞李融拾遗张琪著作司马利宾直弘文馆撰续
 春秋经传(约周公旧规/依仲尼新例)自战国迄隋(上自周敬王/下至有隋)
卷二百七十五 第 12a 页 WYG0680-0538a.png
 天子修经光庭作传书久不就
 册府元龟开元二十年三月丁卯奏上
李氏(槩/)战国春秋
  隋志二十卷
   佚
陆氏(贾/)楚汉春秋
  汉志九篇(隋志九卷/)
   佚
卷二百七十五 第 12b 页 WYG0680-0538b.png
 后汉书汉兴定天下太中大夫陆贾记录时功作楚
 汉春秋九篇
 刘知几曰吕陆二氏各著一书惟次篇章不系时月
 此乃子书杂记而皆曰春秋
 司马贞曰记项氏与汉高初起及惠文閒事
 洪迈曰陆贾书当时事而所言多与史不合
    按楚汉春秋颜师古汉书注李善文选注皆
    引之则唐时尚存又太平御览亦引之则宋
卷二百七十五 第 13a 页 WYG0680-0538c.png
    初犹未亡也
何氏(英/)汉德春秋
  十五卷
   佚
 蜀中著作纪汉何英著英郫人何武弟也与成都杨
 申俱通经纬
孔氏(衍/)汉春秋
  唐志十卷
卷二百七十五 第 13b 页 WYG0680-0538d.png
   佚
后汉春秋
  唐志六卷
   佚
汉魏春秋
  隋志九卷
   佚
胡氏(旦/)汉春秋
卷二百七十五 第 14a 页 WYG0680-0539a.png
  通志一百卷
   佚
汉春秋问答
  通志一卷
   佚
 国史志胡旦汉春秋百卷问答一卷因四百年行事
 立褒贬以拟春秋淳化五年旦自言愿给借馆吏缮
 写帝曰褒贬出于胸臆岂得容易流传祥符三年谢
卷二百七十五 第 14b 页 WYG0680-0539b.png
 泌又为言敕襄州给纸写天圣中献之仁宗称叹迁
 旦秘书监
 郑樵曰问答者旦与门人郤羽问答
 宋实录祥符三年十二月襄州言通判司封外郎胡
 旦撰汉春秋百卷诏给札录进
 玉海天圣元年九月十六日中书门下言胡旦先撰
 汉春秋一百卷久未进入诏令本州递进二年二月
 癸亥州以旦书上进上称叹之以秘书监致仕命一
卷二百七十五 第 15a 页 WYG0680-0539c.png
 子为京官初旦上所撰汉春秋一百卷上因问旦著
 书本末宰臣王钦若曰旦太宗朝进士第一人词学
 精博尝谓三代之后惟汉得正统因四百年行事立
 褒贬著此书以拟春秋上称叹故冇是命初旦斲大
 砚方五六尺既而埋之且刻曰胡旦修汉春秋砚云
梁氏(固/)汉春秋
   佚
 山东通志梁固郓城人字仲坚灏之子尝著汉春秋
卷二百七十五 第 15b 页 WYG0680-0539d.png
 初以灏荫赐进士出身祥符初擢甲第累官著作郎
 直史馆
袁氏(晔/)献帝春秋
  隋志十卷
   佚
司马氏(彪/)九州春秋
  隋志十卷
   佚
卷二百七十五 第 16a 页 WYG0680-0540a.png
 晋书彪字绍统高阳王睦之长子也泰始中为秘书
 郎转丞作九州春秋以为先王立史官以书时事载
 善恶以为沮劝撮教世之要也是以春秋不修则仲
 尼理之关雎既乱则师挚修之前哲岂好烦哉盖不
 得已故也汉氏中兴讫于建安忠臣义士亦以昭著
 而时无良史记述烦杂谯周虽已删除然犹未尽安
 顺以下亡缺者多彪乃讨论众书掇其所闻起于世
 祖终于孝献编年二百录世十二通综上下旁贯庶
卷二百七十五 第 16b 页 WYG0680-0540b.png
 事为纪志传凡八十篇
 刘知几曰汉氏失驭英雄角力司马彪录其行事为
 九州春秋州为一篇合为九卷寻其体统亦近代之
 国语也
 中兴书目纪汉末州郡之乱司冀兖青徐荆扬凉幽
 各一篇彪高阳王睦之长子专精学术泰始中为秘
 书丞
 陈振孙曰晋司马彪绍统撰记汉末州郡之乱凡盗
卷二百七十五 第 17a 页 WYG0680-0540c.png
 贼僭叛皆记之
刘氏(峻/)九州春秋钞
  一卷
   佚
    右见胡元瑞经传会通
凌氏(准/)汉后春秋
   佚
 柳宗元曰凌君宗一著汉后春秋二十馀万言
卷二百七十五 第 17b 页 WYG0680-0540d.png
 浙江通志凌准富阳人官翰林学士
王氏(希圣/)续汉春秋
   佚
 戴表元曰始余考论古今统系于周汉绝续之交三
 国南北朝五代离合之际未尝不反覆疑之也乃至
 于今承学之士皆能黜魏远吴尊蜀而进之则以子
 朱子通鉴纲目之作有以补司马公之未及焉然自
 朱说大明学者遂谓司马本书为不能出此而訾之
卷二百七十五 第 18a 页 WYG0680-0541a.png
 者何不谅其创之之难也盖司马公之于系魏也既
 言之曰吾书起威烈讫后周记事不得不属纪年纪
 年不得不承旧史故乃传述为文而使观者自详焉
 非立褒贬之法拨乱反正如春秋然也朱子之纲目
 进于是矣又不过曰通鉴也目录也举要也补遗也
 详简之不中也记识之不强也缘本书为之义例焉
 非断断然自行一书曰我行春秋之事也余读其书
 而感之昔者夫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其于春秋
卷二百七十五 第 18b 页 WYG0680-0541b.png
 固鲁史策书而自孟氏以来皆谓夫子作春秋盖当
 时夫子老矣虽作春秋可以无辞也通鉴之事弘于
 鲁史纲目之心俭于春秋而二公敬古尊贤谨重忠
 恕蔼乎有君子之道矣然而详焉者以使择严焉者
 以使守生乎百世之下闻乎二公之说其为幸也不
 既多乎王君希圣与余年相伯仲才敏十倍于余示
 教所作续汉春秋若干言不特发陈寿之膏肓助凿
 齿之墨守严辞正气真司马公之忠臣而视朱子又
卷二百七十五 第 19a 页 WYG0680-0541c.png
 所谓于汤有光者也病困剿瘵之中讽诵并日为之
 作兴顾辱不鄙见需序引歉缩再三莫知所发独其
 钝质有于通鉴纲目之书惓惓不能遽释者题梗槩
 于卷后而归之虽然余于希圣有朋友之义资多闻
 以蓄德俟馀力以学文方愿相以勉焉
孙氏(盛/)魏氏春秋
  隋志二十卷
   佚
卷二百七十五 第 19b 页 WYG0680-0541d.png
 刘知几曰魏京兆鱼豢私撰魏略事止明帝其后孙
 盛撰魏氏春秋王隐撰蜀记张勃撰吴录异闻閒出
  又曰孙盛魏晋二阳秋每书年首必云某年春帝
 正月夫年既编帝纪而月又列帝名以此而拟春秋
 所谓貌同而心异也
孙氏(寿/)魏阳秋异同
  唐志八卷
   佚
卷二百七十五 第 20a 页 WYG0680-0542a.png
郑氏(如几/)魏春秋
   佚
    按西吴郑如几撰魏春秋大旨谓商系夏周
    系商秦系周汉系秦魏系汉晋系魏绵绵系
    而不绝者谓之统若以魏篡取不使系汉则
    统其绝矣春秋列国之君虽篡弑而取者皆
    得承其统圣人不没其实所以著其罪也司
    马迁作史记略准春秋至秦项吕氏亦皆列
卷二百七十五 第 20b 页 WYG0680-0542b.png
    之本纪非予之也法应然也必欲以蜀系汉
    不知蜀亡系之魏耶系之晋耶莫适攸从矣
    同时张无垢作书难之如几报书千言书载
    陈霆两山墨谈董斯张吴兴艺文补
员氏(半千/)三国春秋
  唐志二十卷
   佚
崔氏(良佐/)三国春秋
卷二百七十五 第 21a 页 WYG0680-0542c.png
  唐志卷亡
   佚
 
 
 
 
 
 
卷二百七十五 第 21b 页 WYG0680-0542d.png
 
 
 
 
 
 
 
 经义考卷二百七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