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七十一
卷二百七十一 第 1a 页 WYG0680-0477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二百七十一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拟经(四/)
邵子(雍/)皇极经世书
  通考十二卷
   存
 晁公武曰皇朝邵雍尧夫撰雍隐居博学尤精于易
卷二百七十一 第 1b 页 WYG0680-0477d.png
 世谓其能穷作易之本原前知来物其始学之时睡不
 施枕者三十年此书以元经会以会运经以运经世起于
 尧即位之元年甲辰终于周显德六年己未编年纪
 兴亡治乱之事以符其学后又有系述叙篇其子伯
 温解
 张行成曰以元经会者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元
 则以十二会每会一万八百为月三百六十运为日
 四千三百二十世为时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分此
卷二百七十一 第 2a 页 WYG0680-0478a.png
 天之数也起于一而终于十六变同人二万八千兆
 之数则于挂一图中用四爻直一运凡二百五十六
 卦中有闰存焉若三百六十运则实用二百四十卦
 尚有十六卦则管二十四运之闰散于二十四气之
 首故挂一图合管三百八十四运而二十四运为闰
 也其直日之实文则为用数即奇耦卦分进退以直
 四千三百二十世矣
 陈振孙曰其学出于李之才挺之之才受之穆修伯
卷二百七十一 第 2b 页 WYG0680-0478b.png
 长修受之种放明逸放受之陈抟盖数学也曰元会
 运世以元经会以会经运以运经世自帝尧至于五代天
 下离合治乱兴废得失邪正之迹以天时而验人事以人
 事而验天时以阴阳刚柔穷声音律吕以穷万物之数
 末二卷论所以为书之意穷日月星辰飞走动植之数以
 尽天地万物之理述皇帝王霸之事以明大中至正之道书谓
 之皇极经世篇谓之观物凡六十二篇其子伯温为
 之叙系具载先天后天变卦反对诸图又为易学辨
卷二百七十一 第 3a 页 WYG0680-0478c.png
 惑一篇叙传授本末真伪然世之能明其学者盖鲜
 焉
 朱子曰易是卜筮之书皇极经世是推步之书经世
 以十二辟卦管十二会棚定时节却就中推吉凶消
 长其书与易自不相干只是加一倍推将去
 蔡沈曰以数为象则奇零而无用太玄是也以象为
 数则多耦而难通经世是也
 王应麟曰皇极经世十卷以元经会以会经运以运
卷二百七十一 第 3b 页 WYG0680-0478d.png
 经世天者日月星辰阴阳也地者水火土石刚柔也
 变者暑寒昼夜化者雨风露雷感者性情形体应者
 走飞草木人目鼻耳口物声色气味事皇帝王霸体
 用也业易诗书春秋心迹也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
 生于寅孔子赞易自羲轩而下祖三皇也序书自尧
 舜而下宗五帝也删诗自文武而下子三王也修春
 秋自桓文而下孙五霸也一元之运始于日甲月子
 星甲辰子自开辟以来推其年数雍得之于李挺之
卷二百七十一 第 4a 页 WYG0680-0479a.png
 挺之得于穆伯长自天地运化阴阳消长皆以数推
 之以穷万物之变程伯淳谓加一倍法其书以日月
 星辰水火土石尽天地之体用以暑寒昼夜雨风露
 雷尽天地之变化以性情形体走飞草木尽万物之
 感应以元会运世岁月日辰尽天地之终始以皇帝
 王霸易诗书春秋尽圣贤之事业易用九六经世用
 十十二一元统十二会十二会统三十运三十运统
 十二世一世统三十年一年统十二月一月统三十
卷二百七十一 第 4b 页 WYG0680-0479b.png
 日是十二与三十迭为用也
 祝泌曰经世书六卷曰元经会会经运运经世其下
 四卷以律吕声音之变观万物不名经会经运而曰
 经世忧世变也其书有总一书之卷目有分篇旨之
 卷目元经会十二篇会经运十二篇运经世十篇凡
 三十四篇律吕声音之变化十六篇内篇十二篇此
 康节分篇之卷数各分次第也康节虑其书之未有
 统也复以观物篇通一部之数而系之以总其书六
卷二百七十一 第 5a 页 WYG0680-0479c.png
 十二篇又有外篇二不以观物系之书实六十四篇
 也 又曰康节先生以皇极圆图观天观地观历世
 之泰否以皇极方图观动物观植物观运用之物
 又曰易以占为神极以算为智占者听圆变之蓍以
 求将见之象算者布一定之卦以御无穷之数占则
 取验于天神之研几也算则断在人智之极深也神
 以知来而未尝不藏往智以藏往而未始不知来惟
 易之与极其旨若相似而致用实不同易与极之八
卷二百七十一 第 5b 页 WYG0680-0479d.png
 卦名同而位殊爻同而旨异位之殊今先天后天之
 图可识矣旨之异则易之乾为天为金而极则为日
 为暑之类也易之坤为地为土而极则为水为雨之
 类也易之震为雷为木而极则为辰为夜也易之巽
 为风为木而极则为石为雷也坎为水为月者易也
 极则为土为露矣离为火为日者易也极则为星为
 昼矣艮为山而今为火为风兑为泽而今为月为寒
 矣自是充之非惟八卦取象之异于易而吉凶悔吝
卷二百七十一 第 6a 页 WYG0680-0480a.png
 亦大不同愚谓极只取伏羲卦画不用文王周孔之
 辞故其作用之不同固无怪其然矣
 俞邦翰曰邵子经世凡古今治迹只凭一定之卦以
 推步动植事物则随时取声音数以求卦而占测也
 查伯复曰康节经世书本先天方圆图
 王申子曰邵康节经世书程明道以为加倍法是也
 谓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八生十六十六生三十二
 三十二生六十四由是推而为万物之数皆纯乎用
卷二百七十一 第 6b 页 WYG0680-0480b.png
 耦而无奇其为元会运世也则以日经日为元之元
 其数一谓日甲之数一也以日经月为元之会其数
 十二谓月之数十二也以日经星为元之运其数三
 百六十谓日之数三百六十也以日经辰为元之世
 其数四千三百二十谓时之数四千三百二十也是
 日为元月为会星为运辰为世也一元象一年十二
 会象十二月三百六十运象三百六十日四千三百
 二十世象四千三百二十时此一元之经即一年之
卷二百七十一 第 7a 页 WYG0680-0480c.png
 数也一世三十年是为一十二万九千六百年自元
 之元更相变而至于辰之元自元之辰更相变而至
 于辰之辰故名经世著一元之数使人引而伸之终
 而复始起帝尧甲辰终显德己未纪世之治乱以符
 其说故自显德后人皆可以续之易之道不止于是
 故不免谓之数学此愚所以于古今说易七百馀家
 之中独取周子太极图以附天地及四圣人之易为
 六易者此也
卷二百七十一 第 7b 页 WYG0680-0480d.png
 何瑭曰邵子元会运世之分无所依据先儒已有议
 其失者其论天以日月星辰变而为寒暑昼夜地以
 水火土石化而为雨露风雷此其书之大指也自今
 观之寒暑昼夜皆天于日月星辰何有焉风为天所
 变雷为火所变雨露皆水所变其理甚明少思则得
 之矣火为风石为雷土为露岂不牵强之甚哉且其
 取象乾不为天而为日离不为日而为星坤反为水
 坎反为土与伏羲之易象大异乃自谓其学出于伏
卷二百七十一 第 8a 页 WYG0680-0481a.png
 羲之先天图吾不知其说也
 詹景凤曰皇极经世以拟易也其元会运世六卷凡
 三十四篇如易有上经声音律吕四卷凡十六篇如
 易有下经观物十二篇则畅二数之义如易有系辞
 王弘撰曰邵子经世之书本于易尝欲传程子程子
 不学而当时之欲学者邵子又不许盖未易言也
 黄宗炎曰邵尧夫撰皇极经世十二卷以谓天地之
 气化阴阳之消息皆可以数推之其理其数咸本于
卷二百七十一 第 8b 页 WYG0680-0481b.png
 易噫此何说也其所称元会运世实效扬雄之方州
 部家也扬以地言邵以时言也其所称元数一会数
 十二运数三百六十世数四千三百二十亦准太玄
 之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也至于一元十二
 会三百六十运四千三百二十世一世三十年是为
 一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以至无穷无尽则又近于释
 氏之劫数夫易之变化不可测者以其无方无体也
 随在随时随象随占稗经之值年值日已属愚夫愚
卷二百七十一 第 9a 页 WYG0680-0481c.png
 妇之见而况于欲取一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之天下
 排而按之筹而计之以为定数则天地阴阳真磈然
 蠢动绝无灵异之物矣其起帝尧甲辰至后周显德
 六年己未编年以纪治乱兴亡之事以验其说无论
 其傅会诬妄即使若合符节独不思帝尧甲辰至显
 德己未仅仅四千年耳视一元之数不啻杯水之在
 江河恶得以杯水之在鼎烹而指江河之可吸尽也
 此亦不攻而自破者矣大传曰其称名也小其取类
卷二百七十一 第 9b 页 WYG0680-0481d.png
 也大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皇极经世则一一与
 之相反盖称名也大取类也小言直而诞事俭而显
 使洁静精微之学化为粗鄙狂妄之窟矣学者其毋
 耳食焉
 王庭曰程子言尧夫于儒术未见所得上蔡亦言尧
 夫所学与圣门不同如皇极一书以天之日月星辰
 配寒暑昼夜性情形体以地之风雨露雷配水火土
 石飞走草木大是牵强不合然人不敢议者以其占
卷二百七十一 第 10a 页 WYG0680-0482a.png
 验神也
    按皇极经世一书明初编性理大全与通书
    正蒙并列崇祯閒帝幸太学议礼者欲跻周
    程张朱于七十子之上康节亦与焉然五行
    为洪范九畴之首传称天生五材废一不可
    康节乃去木金而益之以石是威侮五行也
    庶徵为洪范九畴之八书称五者来备各以
    其叙康节乃去旸燠寒而易之以露雷是一
卷二百七十一 第 10b 页 WYG0680-0482b.png
    极无凶也五官去心则不成大人矣五经去
    礼则无以别于禽兽矣不知诸儒何故而神
    明其说争推演之此蒙之所不识也
    又按康节之水火土石仿诸佛氏之地水火
    风也色声气味取诸佛氏之色声香味也遇
    数之五率去其一若夫天有五星地有五服
    五沟五涂人有五藏教有五典五礼祭有五
    祀目有五色耳有五音口有五味鼻有五臭
卷二百七十一 第 11a 页 WYG0680-0482c.png
    手有五指绘有五章律有五度五量五权五
    则康节亦安能悉为减损其说亦窒而不可
    通矣
王氏(豫/)皇极书体要
   佚
 张铉金陵新志曰建昌南城人廖应淮好异端之学
 游侠江湖客临安疏丁大全误国状大全中以法配
 汉阳军荷校出都说祸福多中抵汉阳遇蜀道士杜
卷二百七十一 第 11b 页 WYG0680-0482d.png
 可大于汉江滨谓曰子非廖应淮邪予待子久矣因
 言邵尧夫以先天学授王天悦天悦死葬未百年而
 吴曦叛盗掘其冢得皇极书体要一篇内外观物数
 十篇予贿盗得之数当授子为之请于郡将脱军籍
 馆诸道院尽教以冢中书其算由声音起年馀乃别
 应淮复之临安市大衍数夜沽酒痛饮大叫曰天非
 宋天地非宋地矣歌曰禽声兮啾啾草色兮幽幽风
 兮火怒泉殷殷兮血流屋将焚兮燕呢喃而未
卷二百七十一 第 12a 页 WYG0680-0483a.png
 已鼎渐沸兮虱婆娑其不休归去来兮不归兮焉求
 宋亡后四年病死处州学
张氏(行成/)皇极经世索隐
  一卷
   未见
邵氏(伯温/)皇极经世内外篇解
   未见
 杨时乔曰伯温学宗家传篇解得父精意出处皆当
卷二百七十一 第 12b 页 WYG0680-0483b.png
张氏(栻/)经世纪年
  通考二卷
   未见
 栻自序曰太史迁作十二国世表始纪甲子起于成
 周共和庚申之岁庚申而上则莫纪焉历代浸远其
 事杂见于诸书靡适折衷则亦传疑而已本朝嘉祐
 中康节邵先生雍出于河南穷往知来精极于数作
 皇极经世书上稽唐尧受命甲辰之元为编年谱如
卷二百七十一 第 13a 页 WYG0680-0483c.png
 去外丙仲壬之纪康节以数知之乃合于尚书成汤
 既殁太甲元年之说成汤之后盖实传孙孟子所说
 特以太丁未立而卒方是时外丙生二年仲壬生四
 年耳又正武王代商之年盖武王嗣位十一年矣故
 书序称十有一年而复称十有三年者字之误也是
 类皆自史迁以来传习之谬一旦使学者晓然得其
 真万世不可改者也某不自揆辄因先生之历考自
 尧甲辰至皇上乾道改元之岁凡三千五百二十有
卷二百七十一 第 13b 页 WYG0680-0483d.png
 二年列为六图命之曰经世纪年以便观览閒有鄙
 见则因而明之其大节目有六如孟子谓尧舜三年
 之丧毕舜禹避尧舜之子而天下归之然后践天子
 位此乃见帝王奉天命之大旨其可闇而弗彰故于
 甲申书服尧之丧乙酉书践位之实丙戌书元载格
 于文祖自乙酉至丁巳是践位三十有三载也则书
 荐禹于天与尚书命禹之辞合自丁巳至癸酉是荐
 禹十有七年也与孟子之说合于禹受命之际书法
卷二百七十一 第 14a 页 WYG0680-0484a.png
 亦然然而书称舜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则是史官
 自尧崩之明年通数之耳夏后相二十有八载寒浞
 弑相明年少康始生于有仍氏凡四十年而后祀夏
 配天不失旧物寒浞岂可使閒有夏之统故缺此四
 十载不书独书少康出处而纪元载于复国之岁以
 见少康四十年经营宗祀绝而复续足以为万代中
 兴之冠冕于新莽之篡缺其年亦足以表光武之中
 兴也汉吕太后称制既不得系年而所立他人子名
卷二百七十一 第 14b 页 WYG0680-0484b.png
 为少帝者又安得承统故复缺此数年独书曰吕太
 后临朝称制亦范太史祖禹系嗣圣纪年之意也汉
 献之末曹丕虽称帝而昭烈以正义立于蜀不改汉
 号则汉统乌得为绝故献帝之后即系昭烈年号书
 曰蜀汉迨后主亡国而始系魏凡此皆节目之大者
 妄意明微扶正不自知其愚也其他如夏以上称载
 商称祀周始称年皆考之书可见而周书洪范独称
 祀者是武王不欲臣箕子尚存商立箕子之志也由
卷二百七十一 第 15a 页 WYG0680-0484c.png
 魏以降南北分裂如元魏北齐后周皆夷狄也故统
 独系于江南五代迭揉则都中原者不得不系之
 陈振孙曰侍讲广汉张栻敬夫撰用皇极经世谱编
 有所发明则著之其言邵氏以数推知去外丙仲壬
 之年乃合于尚书成汤既没太甲元年之说今按孔
 氏正义正谓刘歆班固不见古文谬从史记而张衡
 通载乃云以纪年推之外丙仲壬合于岁次尚书残
 阙而正义之说误盖三代而上帝王历年远而难考
卷二百七十一 第 15b 页 WYG0680-0484d.png
 类如此刘道原所谓疑年者也
 马廷鸾曰愚按张氏本皇极经世书作经世纪年图
 愚之所述盖亦本此然尝疑尧之前标甲子者六而
 不载世代与事迹意者黄帝命大挠作甲子则甲子
 纪年自黄帝始以前无甲子则亦不可得而书也
 王应麟曰栻因经世之历考自尧甲辰至乾道改元
 之岁凡三千五百二十二年列为六图曰经世纪年
蔡氏(元定/)皇极经世指要
卷二百七十一 第 16a 页 WYG0680-0485a.png
  三卷
   存
 元定自序曰龙马负图伏羲因之以画八卦重之为
 六十四卦初未有文字但阳奇阴偶卦画次序而已
 今世所传伏羲八卦图以圆函方者是也康节曰上
 古圣人皆有易但作用不同今之易文王之易也故
 谓之周易若然则所谓三易者皆本于伏羲之图而
 取象系辞以定吉凶者名不同耳连山首艮归藏首
卷二百七十一 第 16b 页 WYG0680-0485b.png
 坤周易首乾连山归藏虽不传意其作用必与周易
 大异然作用虽异其为道则同一太极也皇极经世
 之书命数定象自为一家古所未有学者所未见然
 亦皆出于伏羲卦画奇偶之序其为道则亦同一太
 极也今以伏羲卦图列之于前而以皇极经世疏之
 于后则大略可见矣
 朱子曰康节书固好季通推得来又甚缜密
 王弘撰曰邵子之学当时惟传王天悦而后之得其
卷二百七十一 第 17a 页 WYG0680-0485c.png
 传者无过蔡氏
周氏(奭/)经世节要
   未见
朱氏(中/)经世补遗
   佚
丘氏(富国/)经世补遗
  三卷
   未见
卷二百七十一 第 17b 页 WYG0680-0485d.png
祝氏(泌/)皇极经世书钤
  十二卷
   存
 泌自序曰易系曰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
 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
 人则之制法垂教祖道钩玄是极也先高厚而肇始
 运万有而不遗推其动静得两仪之本沿其始交得
 四象之元循其变化识卦位之分得河图洛书而證
卷二百七十一 第 18a 页 WYG0680-0486a.png
 其拟议形容之实传十四图而悟布卦用卦之旨今
 探赜索隐傥不明其所由肇是康节之学且入于术
 矣不揣其本而齐其末可乎粤疏造物之图达于取
 卦之妙而后备列先天之所由运行动植之所以感
 应而要之以折衷之法庶几览者由门及序升堂入
 室识其条贯是编也尚少裨好古博雅之君子若郑
 夬所谓泄天之蕴岂无祸福不可谓之知言今但虞
 绝学之无传亦何暇疐跋乎祸福之閒哉世有觉者
卷二百七十一 第 18b 页 WYG0680-0486b.png
 幸相与发明之端平乙未
 杨时乔曰泌以邵子意注经世盖多折衷于伯温曲
 详其辞
 吴任臣曰泌字泾甫鄱阳人自称观物老人
马氏(廷鸾/)皇极观物外篇解
   佚
方氏(回/)皇极经世考
   佚
卷二百七十一 第 19a 页 WYG0680-0486c.png
郑氏(松/)皇极经世书续
   未见
 江西通志郑松字特立亦名复乐安人三预进士贡
 不第以邵子经世书止于周显德乃自庚申宋兴至
 甲午金亡续二百七十五年于邵子所纪三千三百
 一十六年閒颇有更定书法视昔尤谨论国统绝续
 离合谓兴国无所承亡国无所授者各为系汉魏晋
 宋齐梁陈为一系魏齐周隋唐梁唐晋汉周为一系
卷二百七十一 第 19b 页 WYG0680-0486d.png
 辽金元为一系松入元隐居布水谷
耶律氏(楚材/)皇极经世义
   未见
杜氏(瑛/)皇极引用
  八卷
   佚
皇极疑事
  四卷
卷二百七十一 第 20a 页 WYG0680-0487a.png
   佚
极学
  十卷
   佚
蔡氏(仁/)皇极经世衍数
  一百五十四卷
   未见
 张萱曰元至元中饶州布衣蔡仁和仲撰前集五十
卷二百七十一 第 20b 页 WYG0680-0487b.png
 五卷因张行成祝泾甫之书复考订以成帙编卦各
 有图图各有说后集五十三卷因蔡季通续正邵氏
 历数衍其数䌷发其义条陈其类例凡古今證应皆
 备载焉内阙十五卷至十八卷别集十五卷续集十
 六卷皆卦变爻象及揲蓍之说支集十五卷又因麻
 衣道人心法而衍之皆占卜书也
齐氏(履谦/)经世书义式
   佚
卷二百七十一 第 21a 页 WYG0680-0487c.png
经世外篇微旨
  一卷
   佚
安氏(熙/)续皇极经世书
   佚
徐氏(骧/)皇极经世发微
   佚
 徽州府志徐骧字伯冀婺源人学于程直方深造邵
卷二百七十一 第 21b 页 WYG0680-0487d.png
 氏之学
朱氏(本/)皇极经世解
   存
 黄虞稷曰本字致其丰城人元福州路儒学提举明
 初以贤良召至京固辞安置和州后放归卒
朱氏(隐老/)皇极经世书解
  十八卷
   存
卷二百七十一 第 22a 页 WYG0680-0488a.png
 隐老自序曰先天之学心学也本无文字然而非有
 文字则亦无以验其所学之为何如矣翼之十也夫
 子之所以教也其自十翼以上有出自于周公者焉
 系于爻者是也有出自于文王者焉系于卦者是也
 教之所兴止是已乎未也其自二系以上有出自于
 羲皇者焉自一奇以至于百九十二奇自一耦以至
 于百九十二耦凡著焉而有象滋焉而有数者皆是
 也不啻足矣虽然求之天地则又有未画之易存焉
卷二百七十一 第 22b 页 WYG0680-0488b.png
 自无画而有画则羲皇是也自无言而有言则文王
 周公孔子是也既已有言矣可得无言乎此邵子之
 书所以有作也然其言自为一家骤而观之有莫知
 其所以然者予病之久矣童而习之乃至于白发纷
 如也若有得焉上下古今跋涉经史凡邵子之所不
 甚致意者皆以管窥之所及妄是非而折衷焉若夫
 邵子之所自为说者深也而浅言之远也而近言之
 源也而姑述其流本也而姑述其末非能造乎其极
卷二百七十一 第 23a 页 WYG0680-0488c.png
 也而亦以书说为言此无他自海外而来者必重三
 译然后可达于中国夫自学者而言其于道也何啻
 由海外而望中国也哉得吾说而读之譬之一译虽
 未至于再译三译然自是而每一进焉不患乎不造
 其极矣且夫宠荣声利人之所奔而赴焉者也已得
 则夸未得则毗及其既得而复失则又怅然而悲不
 能自遣于其怀未深于道者也然而从事于斯恍不
 知得之为在彼欤失之为在此欤此与彼不相及也
卷二百七十一 第 23b 页 WYG0680-0488d.png
 虽然极天下之纷华不足以战吾道战则吾道其胜
 矣夫然故悲莫足悲喜莫足喜付得失于两忘则庶
 几其心无所累者欤噫先天之学未易言也姑以其
 心言之即文字而泥焉者非也离文字而块焉者亦
 非也吾以文字洗吾之心焉则夫文字也者有之未
 必为非无之未必为是此吾所以因是书而为是说
 也
 黄虞稷曰隐老字子方号灊峰明大学士朱善之父
卷二百七十一 第 24a 页 WYG0680-0489a.png
刘氏(诚/)补注皇极经世
   未见
周氏(瑛/)皇极经世管钥
   未见
 黄虞稷曰瑛字梁石别字翠渠又号蒙中子莆田人
 成化己丑进士历四川右布政使
杨氏(廉/)皇极经世启钥
   未见
卷二百七十一 第 24b 页 WYG0680-0489b.png
倪氏(复/)皇极经世通解
   未见
童氏(品/)皇极经世书内篇注
   未见
黄氏(畿/)皇极经世书传
  八卷
   存
 畿自序曰夫有画无言庖牺之易也彖后斯有言矣
卷二百七十一 第 25a 页 WYG0680-0489c.png
 予欲无言象帝之先故曰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道
 变化道之显也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天地否塞道之
 晦也立象尽意而律吕声音岂能外哉自画前观之
 太极分二先得一为一以统四时后得一为二以奠
 四维加倍则一与十二相乘终于六十皇极之心天
 地之心也两倍为四元会运世以弥纶耳天下之物
 管是矣故夫仰则观物于天日月星辰也俯则观法
 于地水火土石也近取诸身性情形体也远取诸物
卷二百七十一 第 25b 页 WYG0680-0489d.png
 走飞草木也幽明之故死生之说鬼神之情状其一
 动一静之间乎是穷理之事也三皇象春五帝象夏
 三王象秋五霸象冬与天地相似而道济天下矣赞
 易以祖三皇序书以宗五帝删诗以子三王修春秋
 以孙五霸旁行不流而乐天安土矣是尽性之事也
 生长收藏以尽物一元犹一日也化教劝率以尽民
 古今犹旦暮也权变事业其神用矣乎故曰范围天
 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
卷二百七十一 第 26a 页 WYG0680-0490a.png
 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是至命之事也昊天四府而
 阴阳以升降焉圣人四府而礼乐以污隆焉历居阳
 治阴而象数以礼行焉律居阴治阳而声音以乐和
 焉故河出图则天数五地数五象数也凤鸟至则雄
 鸣六雌鸣六律吕也倍而四之皆以为用焉天道之
 用阴始乎阳矣地道之用柔成乎刚矣先天之用圆
 唱乎方矣皇极之用羲兼乎皇矣历以藏闰乾坤坎
 离所以不用也律以显闰日星水土所以必用也邵
卷二百七十一 第 26b 页 WYG0680-0490b.png
 子之学其仲尼之学乎仲尼之道其庖羲之道乎邵
 伯温子也不能受之于父张岷王豫徒也不能尽之
 于师而牛无邪张行成祝泌廖应淮朱隐老五家臆
 凿纷如不有九六之键曷启乾坤之门乎畿也不揣
 固陋为管窥十有三篇以订之而日加注释以为之
 传凡八卷云弘治甲子
 子佐序曰皇极经世本有全书先君得之道藏手自
 录之今性理所载乃蔡西山指要非其全也祝泌氏
卷二百七十一 第 27a 页 WYG0680-0490c.png
 钤以泰为元六十四卦皆用四爻与邵子异矣廖应
 淮玄玄集从之惟朱隐老始宗本旨为之说然未尽
 也先君自成化乙巳隐居粤州草堂潜心内外篇会
 意先天图垂二十年始悟气以六变体以四分用九
 则三十六宫用六则二十四闰声音律吕圆唱方和
 而后乾坤坎离用焉天地万物之理贯于一矣乃著
 管窥以辟之凡所注释有未备者佐附以肤见其推
 步也年月日时分杪昼夜进退积成一元消长则命
卷二百七十一 第 27b 页 WYG0680-0490d.png
 算工补其阙焉于戏此穷理尽性至命之学也世以
 术数少之观于先君所叙则可见矣嘉靖壬子七月
 刘炜后序曰尝谓伏羲先天一图乃天命之流行不
 已者也子邵子独得其妙元会运世统于心为太极
 可谓从其大体者已世儒不得其门而入偕图立说
 而谓天地人物皆起于泰年月日时皆起于升可谓
 杂乱本旨矣粤州子黄子一以先天图为主岂非因
 圣言而会其意者乎书未及成吾师泰泉先生绪而
卷二百七十一 第 28a 页 WYG0680-0491a.png
 成之尝论其大原曰先天八卦本洛书之位数后天
 八卦因河图之生成盖水木相生自地而天火金相
 克自天而地天变阴阳则不易地化刚柔则可易故
 书之戴九肩四九太阳之数也不易为乾四太阴之
 位也不易为兑左三足八三少阳之位也不易为离
 八少阴之数也不易为震履一足六一太阳之位也
 易太柔为坤六太阴之数也易太刚为艮右七肩二
 七少阳之数也易少柔为坎二少阴之位也易少刚
卷二百七十一 第 28b 页 WYG0680-0491b.png
 为巽两仪变化四象对待故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
 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圆图以之乾降三阳交坤于
 北而坤索之得一阳而成三男气合于西北顺至东
 北而为泰坤升三阴交乾于南而乾索之得一阴而
 成三女气合于东南逆至西南而为否故图之地八
 震雷反易艮也天三离火上通震也地四兑泽反易
 巽也天九乾交坤中离也地二阴入阳下坤也天七
 坎水下塞兑也地六阳止阴上乾也天一坤交乾中
卷二百七十一 第 29a 页 WYG0680-0491c.png
 坎也五气顺布四时流行故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
 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
 艮方图以之可以补先天之所未备而弗之补者盖
 慎之也至于天声地音张行成之通变祝泌之皇极
 钤皆祖胡僧三十六字母以切求翻如同徒红切本
 定字母以声红为乾卦以音徒为升卦而不知天声
 下唱地之用音地音上和天之用声已有二百六十
 四字母矣乾升起算于定字母何所预乎是舍夏用
卷二百七十一 第 29b 页 WYG0680-0491d.png
 夷指鹿为马取鲍鱼以混粱肉也且先生亦尝合内
 八转外八转为十六韵如东通为农乌呼胡虞之类
 各以宫商角徵羽调之可以尽天下之字音见诸乐
 典亦不附此正以等音与皇极字母本不相蒙故尔
 大都先天之学失传二家亿度皆以狱吏牛无邪所
 传诸图为宗及祝泌之书盛行世之讲此学者牵于
 旧习仍其谬说而牢不可破矣环中天命之精微既
 已不知学至大人如子邵子内外篇亦皆相反乃视
卷二百七十一 第 30a 页 WYG0680-0492a.png
 狱吏所传如伏羲然噫南史载京口有嗜痂之士文
 选称海畔有逐臭之夫岂不相类哉观于此书则先
 天复明于世矣故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
 圣人之言彼文饶子泾乌足以知此哉有志于皇极
 者盍自省诸炜是以申言于简末嘉靖甲寅季春
余氏(本/)皇极经世观物外篇释义
  四卷
   存
卷二百七十一 第 30b 页 WYG0680-0492b.png
 本自序曰数之沦于术久矣逮邵子始反于理其说
 悉本之易先天图精深𢆯微妙及天人之际惜其学
 不传閒有能道之者多彼此异同不能尽合盖得其
 一二旁取之他书以附足其说也竟未审孰为真传
 本学于此已逾一纪深维观物外篇出自其门人所
 纪疑得其真其起例秘诀虽未尽具然大要不外是
 矣惜纷乱无绪张文饶吴草庐虽尝挍正尚多脱误
 本不揣重加考定遂条为之解藏之巾笥以备观览
卷二百七十一 第 31a 页 WYG0680-0492c.png
 然亦未审果能得邵子之传否也嘉靖改元春三月
 杜思序曰余南湖先生精于性理之学正蒙皇极经
 世律吕新书俱有注释正蒙集解坊閒梓行久矣皇
 极经世解予髫龀时曾手录以藏于家壬戌冬承乏
 青郡见东库壁隅书板𢇮有百馀取而阅之乃观物
 外篇释义先生督学东省时命郡守挍刻以分授诸
 生者也阅岁未久守者忽焉循至腐缺漫漶意欲挍
 补而役役吏牍未遑也甲子夏怀庭秦公以秉宪至
卷二百七十一 第 31b 页 WYG0680-0492d.png
 坊刻板在郡适纂郡志讫工并命补刻以成全书乃
 觅侍御周海庄家完本挍而补之昔程子观皇极数
 以为加一倍法邵子服其妙悟精识欲以其学授之
 而辞以未暇学遂不传先生独于数百年之后精思
 妙契会悟旁通裒集诸家注释纂汇成编其师授固
 有所自而学者能因其书而求之则于邵子数法之
 妙思过半矣嘉靖乙丑
 黄国俊跋曰南湖先生邃于易学多所著述先生仲
卷二百七十一 第 32a 页 WYG0680-0493a.png
 嗣九正与予笔研交得纵观之惜其犹有未传者乙
 丑计偕乞恩署昌乐教事郡侯杜公语及先生释义
 已梓于郡堂但岁久腐阙爰命挍之补刻完帙以嘉
 惠四方先生讳本字子华正德辛未进士第二人世
 居月湖时人称为南湖先生守愚子其别号云
钟氏(芳/)皇极经世图纂
   未见
贡氏(珊/)皇极解
卷二百七十一 第 32b 页 WYG0680-0493b.png
   未见
叶氏(良佩/)皇极经世集解
   未见
吕氏(贤/)皇极经世解
   未见
周氏(正/)皇极经纬
   未见
 黄虞稷曰淮安大河卫指挥佥事周正撰
卷二百七十一 第 33a 页 WYG0680-0493c.png
余氏(嘉谟/)皇极经世书注
   未见
张氏(芝初/)经世续卦
   佚
 杨廉表墓曰君讳芝初字廷芳歙县人弘治丙辰进
 士除南大理评事历官湖广按察副使
张氏(敔/)皇极经世声音谱
   未见
卷二百七十一 第 33b 页 WYG0680-0493d.png
吴氏(珫/)皇极经世钤解
   未见
 长兴县志吴珫字汝琇精邵子之学以布衣祀乡贤
詹氏(景凤/)经世略意
  二卷
   存
陈氏(荩谟/)皇极图韵
  一卷
卷二百七十一 第 34a 页 WYG0680-0494a.png
   存
 荩谟自序曰皇极图韵者从康节先生皇极经世声
 音倡和之说而推衍之者也声音者经世所载之一
 端又指声之可据该色臭味之无穷而以律吕之数
 穷动植飞走之数也先生之子伯温有曰皇极经世
 之所以为书穷日月星辰飞走动植之数以尽天地
 万物之理述皇帝王霸之事以明大中至正之道阴
 阳之消长古今之治乱较然可见矣其书宏奥志在
卷二百七十一 第 34b 页 WYG0680-0494b.png
 研探初于律吕声音稍窥藩落乃知声音之道原本
 天地发之万物而最灵于人五声以察治忽六义即
 具谐声以通神明以类万物至于风土既殊呼吸亦
 异正声正音繁然莫定此邵子倡和之说所为大有
 关于世教也第立法深微解悟或鲜不揣愚谬撰述
 兹编阐其幽玄铨其遗复条举源委之图五十有八
 审定河洛之韵三十有六冀韵学若网在纲学者得
 门而入云尔
卷二百七十一 第 35a 页 WYG0680-0494c.png
郁氏(文初/)皇极经世抄
  一卷
   存
 名氏皇极经世书类要
  十卷
   存
 
 
卷二百七十一 第 35b 页 WYG0680-0494d.png
 
 
 
 
 
 
 
 经义考卷二百七十一